咋样在微博上发图片:红细胞供给全身氧气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8 21:32:49
2011年08月29日 03:03
来源:扬子晚报
血液简称“血”。是人或高等动物体内循环系统中的液体组织,呈暗赤或鲜红色,有腥气,由血浆、血细胞(由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组成)构成,对维持生命起重要作用。人体内的血液量大约是体重的7~8%,例如一个体重60公斤的人,他全身的血液量约为4200~4800毫升。血细胞作为血液中的重要成员,是血液中的有形成分,由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构成。

血液中的绝对主角——红细胞

通过显微镜,我们可以看到,它的直径为7~8.5μm,呈双凹圆盘状,中央较薄(1.0μm),周缘较厚(2.0μm)。它的这种形态特点使它具有较大的表面积,从而能最大限度地适应其功能――携带氧气和二氧化碳。

新鲜单个红细胞为黄绿色,而大量红细胞聚集在一起后,使血液呈猩红色。红细胞有一定的弹性和可塑性,细胞通过毛细血管时可改变形状。

成熟红细胞无细胞核,也无细胞器,胞质内充满血红蛋白。血红蛋白是含铁的蛋白质,约占红细胞重量的33%。它具有结合与运输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功能。由于血红蛋白具有这种性质,所以红细胞能供给全身组织和细胞所需的氧气,带走所产生的部分二氧化碳。

全身所有红细胞表面积总计,相当于人体表面积的2000倍。红细胞的数目及血红蛋白的含量可有生理性改变,如婴儿高于成人,运动时多于安静状态,高原地区居民大都高于平原地区居民。红细胞的细胞膜,除具有一般细胞膜的共性外,还有其特殊性,例如红细胞膜上有ABO血型抗原。

人体免疫的“警察局”——白细胞

白细胞为无色有核的球形细胞,体积比红细胞大,具有抗感染、防御和免疫功能。成人白细胞的数量男女无明显差别。婴幼儿稍高于成人。血液中白细胞的数值可受各种生理因素的影响,如劳动、运动、饮食及妇女经期等因素增加或减少。

白细胞的家族成员较多,根据白细胞胞质有无特殊颗粒,可将其分为有粒白细胞和无粒白细胞两类。有粒白细胞又分为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无粒白细胞有单核细胞和淋巴细胞两种。每一种细胞都有其特定的作用,当机体面临各种“危险的时候”它们都会积极地各司其职。

“卧底警察”中性粒细胞——占白细胞总数的50%-70%,是白细胞中数量最多的一种。当机体某一部位受到细菌侵犯时,中性粒细胞就会像“便衣警察”一样,能以“变形运动”穿出毛细血管,打入到细菌内部,然后大量吞噬细菌,细菌即被各种水解酶、氧化酶、溶菌酶及其它具有杀菌作用的蛋白质、多肽等成分杀死并分解消化。

抗过敏的嗜酸性粒细胞——能吞噬抗原抗体复合物,释放组胺酶灭活组胺,从而减弱过敏反应。嗜酸性粒细胞还能借助抗体与某些寄生虫表面结合,释放颗粒内物质,杀灭寄生虫。在过敏性疾病或寄生虫病时,血液中嗜酸性粒细胞增多。

小身材大用途的嗜碱性粒细胞——是白细胞中数量最少的细胞。嗜碱性粒细胞内充满细小微粒,而这些颗粒内含有肝素和组胺,可被快速释放;而白三烯则存在于细胞基质内,它的释放较前者缓慢。肝素具有抗凝血作用,组胺和白三烯也参与过敏反应。

身强力壮的单核细胞——它是白细胞中体积最大的细胞。单核细胞具有活跃的变形运动、明显的趋化性和一定的吞噬功能。

善变的淋巴细胞——淋巴细胞占白细胞总数的20%~30%,淋巴细胞也并非单一群体,根据它们的发生部位、表面特征、寿命长短和免疫功能的不同,还可分为T细胞、B细胞、杀伤(K)细胞和自然杀伤(NK)细胞四类。其中T细胞约占淋巴细胞总数的75%,它参与细胞免疫,如排斥异移体移植物、抗肿瘤等,并具有免疫调节功能。B细胞约占血中淋巴细胞总数的10%~15%。B细胞受抗原刺激后增殖分化为浆细胞,产生抗体,参与免疫工作。

人体自我保护专家——血小板

血小板为圆盘形,直径1~4微米到7~8微米不等,且个体差异很大。自1882年,意大利医师J·B·比佐泽罗发现它们在血管损伤后的止血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并首次提出血小板的命名以后,众人对血小板的认识翻开了新的一页。血小板在正常血液中有较恒定的数量(如人的血小板数为每立方毫米10~30万),在保护重要脏器、止血、伤口愈合、炎症反应、血栓形成及器官移植排斥等生理和病理过程中有重要作用。     吴倪娜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