阑尾炎手术前准备什么:“8?15”前后长春的日本人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5 07:13:14

“8•15”前后长春的日本人
于 泾

    长春是东北沦陷期间日本帝国主义殖民统治的中心,日本使用最大力气压制中国人民的反抗,是敌伪统治最严密,也是日本号称“治安状况最佳”的地方,因此也更吸引日本的投资者。尤其1932年末关东军司令部移驻长春以后,更是如此。从1933年起,至苏联对日宣战为止,在长春的日本人度过了12年平静的生活。但是到了1945年7月,经过日本关东军最后一次动员命令之后,随之而来的就是苏联对日宣战。从8月9日凌晨苏军进入东北,关东军深知已无力抵抗,所以决定放弃长春,退守以通化为中心的“三角地带”(今长图铁路以南,长春大连铁路以东的东北东南部山区)。按照关东军的这个战略,长春的日本人要尽快撤离并加以疏散。十几万平民要在短短的几天之内从一座城市撤走,并非易事。长春的日本平民,大体可分为关东军家属、伪满政权官员家属、大企业职工家属和普通商民等四大类。撤离的先后次序,成了一个大问题。与此同时,又有相当多的原居住在“北满”各地的日本人,随着日军的败退逃往长春,希望得到关东军的庇护。这时,全东北的日本人,都成了热锅上的蚂蚁,盼望立刻逃离是非之地。
    撤退日本平民的消息一经传开,长春车站就挤满了日本人。其中大部分是妇女、儿童和老年人,拥挤在站前广场和站台上。1945年8月阴雨连绵,他们就伫立在雨中等候。但在那个时候,首要的当然是军运,好不容易才在8月11日凌晨开出了首次列车,以后断断续续地总共开出去18列火车,运走了大约37000多人。其中绝大部分是关东军家属(20316人),其次是“满铁”家属(16700人),还有大使馆和关东局的家属750人。极为明显的关东军优先,引起了另外一些日本人,尤其是伪政权中日本官吏的不满。因此,有的日本官吏曾设法雇用马车,装载妇女和孩子。其余的人结队步行去通化。与此同时,分散在长春附近各县和市郊“开拓团”的日本人,尤其原在中苏边境一带的日本人,还是拼命地往长春跑。这种情形持续到8月19日苏军进驻长春之后,直到1945年的秋末冬初。前述逃离长春的一些日本人,有分散各地的,有途经朝鲜回国的,但也有相当一部分因走投无路又陆续返回长春。因此,到1945年冬,聚集在长春的日本人,据推算已达20万人,仍不包括那些已成战俘并被苏军关押在南岭战俘营中的大批关东军官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