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三四个老奶奶的坐骑:张子林书法 收藏 书法审美演义(廿六)——郁勃豪迈的王铎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4 16:28:01
书法审美演义(廿六)——郁勃豪迈的王铎 


郁勃豪迈的王铎

 

在明将亡未亡之际,书坛出现了创新大家王铎。

王铎(1592-1652)字觉斯,号嵩樵,又号痴庵,别署烟谭渔叟。孟津(今河南孟津)人。是横跨明清的大书家。幼时家境十分贫寒,过着“不能一日两粥”的生活。明天启二年(1622)中进士,累擢礼部尚书。然王生逢乱世,仕途多变,1644年李自成攻克北京,明崇祯帝自缢于景山。后降清,被授予礼部尚书、官弘文院学士,加太子少保。由明朝旧臣变为清廷新贵,在以气节自持的明代遗民眼中,自是被鄙夷的贰臣。入清后王铎做了八年的官。乾隆帝时,朝廷借敕编《四库全书》之际,查毁了王铎的全部书刊,并将王铎列入《贰臣传》。

王铎博学好古,工诗文。好古博学,诗文书画皆有成就,尤以书法独具特色,世称“神笔王铎”,与董其昌齐名,有“南董北王”之称。他用笔张弛有度,流转自如,有力道千钧之力。王铎擅长行草,笔法大气,劲健洒脱,淋漓痛快,戴明皋在《王铎草书诗卷跋》中说:元章(米芾)狂草尤讲法,觉斯(王铎)则全讲势,魏晋之风轨扫地矣,然风樯阵马,殊快人意,魄力之大,非赵、董辈所能及也。他的墨迹传世较多,不少法帖、尺牍、题词均有刻石。

王铎有着很深的书法功底。他的行书也吸收了颜、柳、赵和米芾、杨凝式等多家笔法,也像黄庭坚一样欹侧取势,笔画舒展。但王铎的行草颇得颜草神韵,虽然用笔也追求苍劲效果,但比黄庭坚更自然流畅。字体饱满而灵动,雄伟而矫健,神采动人。


          王铎.赠张抱一行书诗卷(局部)(藏日东京)


                   王铎.赠汤若望诗翰(局部)

我们看他的行书,体态端庄而笔画灵动,方切硬朗的点线,表现出斩钉截铁的用笔风格,从中可看出他吸收了欧书的方整和柳书的峻利,但结构形态上也明显带有颜楷的饱满雍容气度。因而显得既雍容大度又刚劲有力。


                     王铎《蘜潭纂峨眉山纪游诗》

当然,王铎书法成就最高的是草书。他的草书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有所创新。既有张旭草书线条的郁勃雄强,又有怀素的飘逸蕴藉,更有颜真卿草书的雍容大度。表现在用笔上,是粗细曲直任其自然,粗尽其粗,细尽其细。因而点线形象非常丰富。最显著的是他的连笔和转折。他的草书往往一笔写出十多个字,而且节奏急促,似乎不避转折的突然与用笔的沙涩。表现突出的是他的草书甚至出现不少向上大回环的勾笔和出锋。出现很多急促转折“纠缠成堆”的线条。如果功力不足,很容易造成乱阵散兵。但由于王铎笔法精熟,具有超常驾驭线条的能力,因而在纷沓反复、连绵动荡的节奏中,反而创造出激越动荡而神气贯通的点线形象。望之如藤蔓盘生,又如刀兵交接,煞是激烈壮观。

 
                      王铎连绵草选

王铎的草书有一股郁勃之气,有天马行空、独往独来的大气。而没有半点平和散逸的味道。从这一点上,也可看出生活中的人格与个体书风往往存在极大差异。因为王铎在明亡之后降清,在气节上颇多可疵之处,也因之许多人对他的人品常有微词。或许是他的书风实在不会引起大清朝喜欢平和俊雅书风的康熙他们的喜爱吧。不管怎么说,书法成就一点也不亚于董其昌的王铎,在大清朝最后受到的待遇比之董其昌就差得远了。但其书法在日本、韩国、新加坡等地深受欢迎。日本人对王铎的书法极其欣赏,还因此衍发成一派别,称为“明清调”。他的《拟山园帖》传入日本,曾轰动一时。他们把王铎列为第一流的书家。且有“后王(王铎)胜先王(王羲之)”的说法。


                   王铎.草书杜律诗(局部)

   

                 王铎.书赠郑公度草书诗卷(局部)

我们看王铎的草书,感受到的是一股郁勃之气,是豪迈之慨,是舍我其谁的英雄豪杰本色。但实际上王铎作为“贰臣”,是惟命是从的,是没有多少英雄气慨的。这样看来,他的书法风格好像与他的性格相矛盾。而作为社会的人与艺术作品中的品格其实是可以不同的。作为社会生活中的王铎,他是必须顺应政治与生活,但作为艺术特别是不直接抒发思想情感的书法艺术,他完全可以保留他的英雄气慨。更何况,人本身也可以具有性格的多重性呢。

王铎郁勃的草书对后世产生了重要影响,而直接受其影响的,则是稍后的思想者傅山,其“连绵草”与王草一脉相承。

王铎的草书具有开拓性的地位,这种一反简练明朗传统而为繁复纠缠的点线极大丰富了草书点线的形象。其实,虽然王铎作为“贰臣”,但他的草书也与徐渭、傅山等人一样,在自觉和不自觉中,和明代的反叛传统与反抗专制有着内在的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