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汉译音表:知识管理与网络学习﹒ 网上学习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16 13:58:44
摘要】 21世纪是一个知识爆炸的世纪,充分利用知识管理工具可以管理和组织好现有的知识,并且有利于学习者之间的知识共享和发掘新的知识。知识管理和互联网络为协作式学习、探索式学习等网络学习方式提供了有力的支持,也为成人继续教育和知识积累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本文首先介绍了知识、知识管理的含义和性质,然后结合各种网络学习理论,论述了知识管理工具在网络学习中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知识管理 网络学习 建构主义




    目前,互联网正处于一个高速发展期,基于网络的学习以其成本低、速度快、效果较好的特点,也越来越受到学习者和研究者的重视。国内出现了各种类型的教育网站、网校和相当一部分基于网络的教育资源库,这些都为基于互联网的学习营造了良好的信息环境。随着这些网上学习资源的不断丰富,如何将这些网络资源进行良好的组织和管理,以方便学生的学习和查询,实现知识的高度共享,是值得教育技术人员好好研究的课题。
一、知识管理
1.知识的含义
   《辞海》中将“知识”定义为“人们在社会实践中积累起来的经验”并指出“从本质上说,知识属于认识的范畴”。国外有些学者认为知识(knowledge)是一种能够改变某些人或某些事物的信息(information)——这既包括使信息成为行动的基础的方式,也包括通过对信息的运用使某个个体(或机构)有能力进行改变或进行更为有效的行为的方式。
   知识具有可共享性、非磨损性、无限增值性、二象性、主观性等一系列和普通物质不同的特殊性质。从使用角度上来说,我国一般将知识分为三类:来源于生产实践的知识、来源于社会实践的知识以及来源于科学实验的知识。国外有些学者将“知识”归纳为事实知识(Know-what)、原理知识(Know-why)、技能知识(Know-how)和人力知识(Know-who)四种类型。在此基础上,我们进一步将知识划分为两大类别: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所谓显性知识,是指可以通过正常的语言方式传播的,可以固化于书本、磁带、光盘等媒体介质中的那一部分知识。显性知识是可以表达的,有物质载体的,可确知的。关于Know-what和Know-why的知识基本属于显性知识。所谓隐性知识,是个人或组织经过长期积累而拥有却不易用言语表达的知识,也不可能传播给别人或传播起来非常困难。关于Know-how和Know-who的知识通常属于隐性知识。如果说显性知识是“冰山的尖端”,那么隐性知识则是隐藏在水面以下的大部分,它们虽然比显性知识难发觉,却是知识的精华和个人能力的决定性因素。知识管理中的一个重要观点,就是隐性知识比显性知识更完善、更能创造价值,隐性知识的挖掘和利用能力,将成为个人和学习组织成功的关键。
     根据以上观点我们可以认为,“知识”不是一个简单的、各种信息和各种经验的无序集合,而是一个动态的、与人或组织相交互的系统。只有在“人”的“使用”过程中,知识才体现出其价值,才成为有实践意义的、真正的知识。但是,我们人类却天然的具有遗忘的特性,遗忘就意味着无法使用,知识也失去了它的意义。可见要充分利用知识,无论是个人还是社会,必须对知识进行条理化的管理,以便人们随时使用和学习。
2.关于知识管理
    知识管理是将可得到的各种信息转化为知识,并将知识与人联系起来的过程。知识管理是对知识进行正式的管理,以便于知识的产生、获取和重新利用。知识管理的基本活动包括对知识的识别、获取、开发、分解、使用和存储。在教育领域,知识管理就是将各种教学资源转化为显性或隐性的相互之间网状联系的知识集合,并对这些知识提供开放式管理,以实现知识的生产、利用和共享。
知识管理的原则
    根据知识的特性,在知识管理过程中需要把握积累、共享和交流三个原则。知识积累是知识管理的基础,只有一定数量和质量的知识资源才谈得上管理;知识共享是使学习组织的每个成员都能接触和使用知识库中的知识和信息;知识交流则是要求每个知识的使用者都积极的贡献自己的知识,以建构更大规模的知识库,知识交流是使知识体现其价值的关键环节。
1、积累原则 无论对于学习组织或学习者本人,知识积累都是实施知识管理的基础。特别是一个学习组织,自它运行的第一天起,就会有很多的信息和知识产生。如果没有积累,这些信息和知识就会随着时间的流逝或者人员的变动而消失。正是这些信息和知识逐渐的积累,才促成了个人和社会的发展,形成了社会的文化。因此,学习者和学习组织一定要注意信息和知识的积累。这是进行知识管理的首要条件。由知识积累而形成的知识库、信息库,也是知识管理的主要对象之一。
2、共享原则 知识共享,是指一个学习组织内部的信息和知识要尽可能公开,使每一个学习者都能接触和使用其它学习者提供的知识和信息。知识就是力量,但是力量不是来自于保密的知识,而是来自共享的知识。与其他固化的物质不同,知识不具独占性,即把知识传送给别人后,传播者还拥有这种知识;甚至通过知识的交流,知识传播者的知识还会增加,从而发生价值增值。另外,知识有主观性,对一个人没有多少价值的知识或者经验,可能对另一个人是非常宝贵的,知识的共享,有利于整个学习组织的共同进步。
3、交流原则 知识管理不但要积累知识、共享知识,知识管理的精髓在于它能够提供交流知识的空间。知识管理的就是要在学习组织内部建立一个有利于学习者交流的组织结构和文化氛围,通过某种机制,使学习者能够获得充分的交流和沟通。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使信息和知识在交流过程中得到融合和升华,使知识交流者得到启发和提高。如果说知识的积累和共享解决了显性知识传播的问题,那么知识的交流将使隐形知识也在不同程度上得到传播。提倡交流是知识管理的三个原则中处于最高层次。
知识管理工具
    知识管理工具是实现知识的生成、编码和转移的手段和方法。知识管理工具不仅具备数据、信息管理工具的全部功能,而且能为使用者提供理解信息的语境,以及各种信息之间的相互关系。例如,信息管理工具可以存储一幅齐白石的名画,而知识工具不仅帮助我们完整的保存这幅画像,更重要的是,它能够帮助我们理解这幅名画。一般,我们可以把知识管理工具分为知识生成工具、知识编码工具和知识转移工具三大类。
1. 知识生成工具
知识生成工具包括知识获取、知识合成和知识创新三大功能。目前,我们利用具有初步人工智能功能的搜索引擎和知识挖掘工具进行知识的自动获取,利用类似IdeaFisher的工具将相关的词句组合起来,帮助人们将分散的创新观点进行合成。但是,目前实现知识的创新还十分困难,只能利用一些工具实现辅助性的知识创新。
2. 知识编码工具
知识在产生出来后,只有通过共享和交流才能发挥其巨大的价值。知识编码则是通过标准的形式表现知识,使知识能够方便的被共享和交流。不少知识管理工具将知识分为流程知识、事实知识、编目知识和文化知识,这四种类型的知识以隐性或显性的方式存在,并且它们存在于学习者和学习组织之中。知识编码工具的作用就在于将这些知识有效的存储并且以简明的方式呈现给使用者,使学习者和学习组织的知识更容易让其他人使用。知识编码工具一般可以分为知识仓库和知识地图两种。
3. 知识转移工具
知识的价值在于流动和使用。如果数量众多的学习者相互利用各自的经验和知识,那将会产生巨大的效益,因此知识的传播对于知识发挥能量是十分重要的。一般来说,学习组织内知识的产生、流动过程是这样的:隐性/个人知识——显性/个人知识——显性/集体知识——隐性/集体知识。在知识流动的过程中,存在许多障碍,使知识不能毫无阻力的任意流动。我们将这些障碍分成三类:时间差异、空间差异和社会差异。目前有些工具可以根据各种障碍的特点,在一定程度上帮助人们消除这样的障碍,使知识得到更有效地流动。
知识管理不同于信息管理,也不是资源的管理,它是通过知识共享、运用集体的智慧提高应变和创新能力。对于教育来说,知识管理的实施在于建立激励学生积极参与知识共享的机制,培养知识意识,增强学生个体和集体创造力的培养。随着知识管理理论的不断丰富和实践的不断完善,我们认为,知识管理完全可以在网络学习活动中发挥重要用。
二、知识管理对网络学习的作用
    网络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它对教学的影响也日益扩大。Internet这种现代媒体以其多媒体功能、交互性强等先天的特性从刚诞生就深受教育界特别是远程教育界的重视。在这种新媒体的影响之下,建构主义理论、认知灵活性理论等教育理论得到迅速的推广,协作式学习、发现式学习等教学模式能够得到充分的施展。Internet正从数据共享、信息共享逐步向知识共享的方向发展。目前在Internet上已经建成了一大批网校、教育网站和教学资源库,这些资源对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都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但是,这些网站和资源库往往只注意搜集大量的资源,而忽视按照一定的知识建构规律去管理这些资源;只注意资源库的建设,而忽视对学生来说更有学习价值的知识库的建设。下面我们将对网络学习理论中最有代表性的学习理论和学习模式进行分析,同时根据这些学习理论和模式的原理,阐述知识管理对网络学习的作用。
1. 有利于学习者进行自主的意义建构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建构主义既强调学习者的认知主体作用,又不忽视教师的指导作用,教师是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而不是知识的传授者与灌输者。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不是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被灌输的对象。这种思想不但让学生能够学习到新的知识,还要在学生大脑中建立新旧知识的联系。在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出现了许多种教学形式,它们大都具有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的步骤。因此,能否让学生方便有效进行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是建构主义教学思想实施成败的关键,Internet的发展为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提供了技术保证,但其海量的资源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学习者的学习效率,而知识管理工具的出现,更加方便了以上两种学习模式的实施。
自主学习对学生来说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学习形式,互联网提供了大量的学习资源,使学生自主学习变得更加容易,但近年来互联网的迅速发展,又使各种教学资源显得过于丰富,未经科学分类的信息很容易导致信息噪音,而信息噪音的增加很容易使学生产生模糊的知识框架,导致学生容易走入知识歧途,不利于学生的自主学习,也不利于学生将信息转化为正确的知识。因此,如何管理和使用好各类知识是我们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之一。由于知识仓库提供了大量的知识和资源,而知识地图工具又很好的揭示了知识间的关系,所以利用知识管理工具来辅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发现式学习,则既可以利用现有的大量的学习资源,又可以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知识框架概念。一个按组织良好的大型知识库,对学生自主学习会有很大帮助。
    协作学习也是建构主义学习模式的精髓之一。协作学习是一种为了促进学习、由某些学生协作完成某个给定学习目标的教学方法。在协作学习过程中,个人学习的成功与他人的成功密不可分,学习者之间以融洽的关系,以相互合作的态度,共享信息和资源,共同担负学习责任,荣辱同当。与个别化学习相比,网上协作学习有助于学习个体的自我发展,有助于学生健康情感的形成。基于网络的协作学习是指利用计算机网络以及多媒体等相关技术,由多个学习者针对同一学习内容彼此交互和合作,以达到对教学内容比较深刻理解与掌握的过程。可以说,协作学习的精髓在于共享和交流,而知识管理的三个原则中有两个原则分别是共享原则和交流原则,知识管理的目的之一就是要共享整个学习组织的知识,互通有无,利用知识转移工具达到知识的高度共享和交流。这与协作学习的思想是一致的。所以,我们完全可以利用一个适用于教学的知识管理工具为网上的协作学习创造更为便利的学习环境。
2. 有利于快速获取大量的知识
   目前,进行网络学习的人群中有相当大一部分是在某个学习领域进修的成年人,他们大都已经具备了相当的学习经验和学习技能,而且要改变他们的认知习惯相当不易。更由于其中大部分人时间和精力都很有限,对于他们来说,在一般性的知识上,更希望能够直接的获取而不是自己探索和发现新的知识,这样可以大大提高他们认知的速度,在相同的时间内获得更大量的知识。
     我们知道,当学习个体能用现有图式去同化新信息时,他是处于一种平衡的认知状态,而处于平衡状态下的学习者的学习活动的外部表现往往是迅速而又有效的。当新的知识不能纳入学习个体的原有图式中去时,学习者往往要重整整个认知结构,以便容纳新的知识,这时学习者的学习状态的外部表现往往是缓慢而低效的,也容易导致学习者学习兴趣的急剧消退——虽然这一过程对某些学习者来说是很有意义的。而导致这种学习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低效经历的直接原因就是学习一般是一个线性的过程,在一开始学习者只能利用已学的一部分知识建立一个并不完全正确的图式,随着学习的深入,利用原有的图式结构已经不能容纳新的知识了,就必须要改变原来的图式,而且这种改变经常要经历若干次才能形成对某类知识的正确理解。这种改变固然可以让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但也会降低学习的速度。知识管理工具从一开始就建立了一个相对正确的网状知识结构,也就是知识地图,学习者很容易利用知识地图建立知识间的联系,在大脑中首先建构一个相对接近正确的知识图式结构。此后学习者再根据自己的背景知识和兴趣,利用知识管理工具中的知识库存储的大量知识进行自主探索、发现和联系,在一定程度上缩短学习者的学习时间,提高学习者的学习效率,也能够更有利的保护学习者的学习兴趣。
3. 有利于非良构领域知识的学习
    认知灵活性理论将知识划分为良构领域(well-structured domain)的知识和非良构领域(ill-structured domain)的知识。所谓良构领域的知识,是指有关某一主题的事实、概念、规则和原理,它们之间是以一定的层次结构组织在一起的。非良构领域的知识则是将良构领域的知识应用于具体问题情景时而产生的,即有关概念应用的知识。斯皮罗等人研究发现,在传统的学校教育中,学习者普遍不能达到高级知识学习的目标,究其原因,是学习者用学习良构领域入门性知识的方法学习非良构领域的高级知识。而且由于高级知识的复杂性和实例的差异性,人们在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时,任何对事物的简单的理解都会漏掉事物的某些方面,而这些方面在另一个情境中或是从另一个角度看时可能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学习过程中对于信息意义的建构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入手,从而获得对不同方面的理解。随机通达教学就是根据认知灵活性理论所提出的一种具体的教学方法。
  随机通达教学主张对同一内容的学习,要在不同时间、在重新安排的情景下、带着不同目的以及从不同的角度多次进行,以此达到高级知识获得的目标 (即把握复杂性和为迁移而准备)。随机通达教学避免抽象地讲解概念一般地如何运用,而是把概念具体到一定的实例中,并与具体情景联系起来。每个概念的教学都要涵盖充分的实例,分别用于说明不同方面的含义,而且各实例都可能同时涉及到其他概念。这意味着在教学中,对复杂主题要作非线性的多维度的浏览,要在不同的场合从不同的方向以不同的思考角度切入同一个概念。通过交叉浏览结构非良构领域的知识,学习者能够认识到知识的多样性,并且意识到知识间的联系,也使学习者能认知到从不同角度考虑问题的重要性。在这种教学中,学生可以形成对概念的多角度理解,并与具体情景联系起来,形成背景性经验。这就能提高他们针对具体情境的需要从记忆中选取知识加以重新组装,建构意义的能力。超文本可以很好地实现随机通达教学,提高结构不良领域认知灵活性。而知识管理工具的出现,将在超文本的基础上进一步方便实现随机通达教学的过程。
    将认知灵活性理论、随机通达教学法和知识管理工具的特性相比较,我们认为,认知灵活性理论要求教学能够不断重组教学序列、以多种维度表征知识以及揭示知识的相互关联性等。而知识管理工具中提供了大量的知识素材,并用一种网状的和超文本的形式将这些知识组织了起来,这种基于知识管理的学习环境具有信息组织的网状结构、学习活动的自主性等特点,能够满足认知灵活性理论对教学的要求。由于知识库中知识素材丰富,这样就为学习内容的设计提供了多元化的背景。知识管理工具中个性化知识管理的功能可以让学生自主的建立和扩充知识序列,从而能够更清晰地认识概念的复杂关系。由于各类知识之间的关系可以按网状形式显示,这样就没有限制认知的顺序,可以让学习者从多个不同的角度进行认知,这正是随机通达教学所提倡的对非良构领域知识的学习方法。另外,由于知识管理工具提供了大量的知识素材,并以良好的结构将这些知识组织起来,这样又非常适合良构领域知识的学习。
三、结束语
    网络学习无论是理论还是实践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飞速发展,但目前普遍只注重教学资源库的建设,忽视教学知识库的建设,忽视对已有教学资源和知识的管理。知识管理是目前刚刚发展起来的第五代管理思想,知识管理工具是一个基于数据库的网络化知识共享、搜索、交流和管理的平台。良好的知识管理工具可以将大量的知识通过线性或网状的形式组织起来,以网络为媒介实现知识的积累、共享、查询和交流。知识管理工具的种种优良特性可以很好的为网上学习服务,特别是为建构主义教学理论所推崇的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工具。目前,无论是网上学习还是知识管理目前都处于刚刚发展的阶段,而且现阶段知识管理工具的应用仍以商业应用为主。但我们有理由相信,知识管理以其独特的优点,必然能在不远的将来在教育领域发挥它的作用。不过值得注意的是,知识管理仅仅是支持远程教学的众多工具之一,不能代替远程教学其它方面的内容。如果远程教学过程中只注重知识管理方面的运用,而忽视了更重要的教育方面的因素,远程教学也就偏离了其主航道。

【参考文献】
[1] 大卫·克曼 赵健译 《什么是知识管理》 旧金山联合战略咨询公司
[2] 黄波《支持知识管理的工具》 中国知识管理网 http://www.chinakm.com
[3] 吴娟《网上协作学习策略的研究》教育技术通讯 http://etc.elec.bnu.edu.cn/
[4] 何克抗 《建构主义—革新传统教学的理论基础》 教育技术通讯 http://etc.elec.bnu.edu.cn
[5] 余胜泉、何克抗《基于Internet的教学系统》 教育技术通讯 http://etc.elec.bnu.edu.cn/
[6] 纱建伟,陈琦.《从认知主义到建构主义》.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4:75-82.
[7] 武法提 《认知灵活性理论和基于Web的教学》 教育技术通讯 http://etc.elec.bn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