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态软件有哪些:零吼叫养出100%的好孩子(十四)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9 03:46:39
第十章 说到就要做到到女儿下次过生日时,我们就要带一只狗回家来养。我非常明确地知道这件事。这不是预言,也不是瞎猜,这是千真万确百分之百会发生的事。
我怎么会知道的?
那天,我女儿将满十一岁,而我们的家规里有“要信守承诺”这一条。
好像是几年前吧,“某个人”承诺了一个苦苦哀求的小女孩说“等你够大了,可以帮忙照顾时,我们家就可以养只狗。”我说“某个人”是因为我喜欢把它想成那是我太太做出的承诺,这样一来,当狗的大便出现在客厅的时候,我就可以把事情怪到她头上。不过,其实许下承诺的人是我。
也许这是父母经过精心的规划,花费很长时间商量,仔细考虑过所有可能的后果之后,才对小女孩做出的承诺。
但更有可能是因为当初一时冲动,情况紧急,“当你够大了”是一个很好的办法,可以作为不得已时的拖延战术,止住一个漂亮小女孩的泪水。
那么,既然这是一时冲动开出的空头支票,而且又是那么久以前发生的事情,我就可以反悔,对吗?我可以说,我们家并没有地方养狗,并没有适合养狗的后院,况且,我总不能被一个为避免女儿伤心、情急之下许下的承诺给绑死吧。一定有什么方法可以让我脱身,而且还能维系我的尊严,我只要说那全都怪一个小女孩太任性就可以了。
但我们明年一定会养一只狗,因为这是一个承诺,而且、也因为我的两个孩子会时常提醒我:“在这个家里,我们永远都要信守承诺。”
我们绝对要信守承诺,即使那是一时冲动、未经深思熟虑,为了解决一时焦虑而做出的承诺 一、“沟通”是什么
“可是这是你答应过的呀!”
我敢保证你一定听孩子说过这几个字。而他们说这话时通常是带着受伤的感觉,这短短的十个字夹杂着很大的痛苦与幻灭。
让我们把焦点先放在“幻灭”这两个字上。孩子迈向成年阶段必经的一个过程,就是摆脱对父母的完美幻想。小的时候,孩子必须一直把我们当成完美的人,那是因为他们需要我们当完美的人。父母是他们安全的保障,他们所知道的就是,一切的所需都由父母提供(或是不提供),父母就是“万能的力量”。小孩子需要他们的父母强壮有力,因为当你像个两岁的孩子一样矮小时,你也需要有个人来保护。孩子们需要可以信赖的父母,相信他们能够杀死衣橱里的坏龙或床底下的怪物,相信父母说的话都是真的。如果他们不能信任父母是帮他们对抗恶魔的保护者,那将会是一个什么样的世界?
让我再退一步回来谈沟通。我知道,每一位治疗师总是会提到沟通,可是我想尽量去简化这部分。所有的沟通可以分成两个部分:传递的和接收的。传递的部分指的就是真正诉诸话语或文字的,而接收的部分指的则是信息的整体,以及对传递者与接收者关系造成的影响。
当我答应女儿要养一只狗的时候,话语的本身就是关于狗。被接收的部分则是,这个信息在我、我女儿和其他家人之间产生的互动。
即使这也许是一个我想要反悔的承诺,但守住了自己的承诺,我便能创造一个比避免捡狗粪的痛苦更重要的互动关系,信守这样的一个承诺,所达到的沟通有:
这个世界有一定的运转方式。
人们是可以互相信任的。
权威角色是可以被信任的。
语言和行动都是有意义与力量的。
在这个混乱的人生中,承诺仍然有其重要性。
对一个小女孩来说.当她的爸爸把这些展现在她眼前的时候,她了解到的是——她是重要的一一这就是我们许下并信守每个承诺所达成的沟通。而且这其中包含了许多重要的人生课题,不需要去针对某一点细说,就可以全部教给孩子们了。只要信守许下的承诺,教育就会自动开花结果。
二、另一种承诺
现在让我们再来探讨维持“零吼叫”时会遇到的另一个难题。一样具有挑战性,一样跟承诺有关。这个承诺不是答应给孩子买礼物,这个承诺是当孩子违规时坚持执行处分。没错,“如果你再那样做,就两天不能玩游戏机”跟“等你十岁的时候,我们家就会养一只狗”一样是个承诺。
这关乎的就是一致性。
很重要的件事就是,你的孩子得相信你说的话。如果你的孩子知道你的话不可信,你和你的孩子将会承受非常悲惨的后果。相反地,如果孩子知道不论什么事他都可以信任你,你们的关系会发生革命性的改变。这关乎的是一致性——表示你说什么都是认真的,而且说到做到。你越早执行这个原则,就越快得到重大的转变。比如说,如果
孩子从反复的经验中确知,你绝对不会给第二次警告,想想看情况会有什么不同。

这关乎的是一致性——表示你说什么都是认真的,而且说到做到
可是谈到制订规则和执行处分,并不是所有人都说话算话。苏珊很喜欢对孩子进行威胁,她天生就是一个活宝,所做的每件事情通常都很搞笑。她先生知道这点,孩子也知道这一点,有时候这会让他们的家庭生活很开心。遗憾的是,这种搞笑的习惯,会让苏珊的家人很难把她的任何话当真。他们怎么可能会认真呢?
有一次,我亲眼看到苏珊是如何处理儿子的行为。这个七岁大的孩子一直烦他妈妈,最后苏珊就说:“如果你再不停止,我就用一只塑料汤匙锯掉你的屁股。”
这个威胁得到的效果是,每个在场的人都哄堂大笑(包括我在内)。
我不禁怀疑她的孩子要如何区别她的玩笑和严肃的话。不用说,这个奇怪的威胁对她的小儿子根本没有作用。采取这种方式,是在试图逃避教养的业务层面,是在用不严肃的方式批判严肃的问题。并且,父母根本就不喜欢扮黑脸,也希望自己压根就不需要去扮黑脸。当口头的指示不足以纠正孩子的行为,我们就随便找些方法。
对苏珊而言,使用的是一种幽默的威胁,背后完全没有分量,她希望大笑之后或许可以奏效。但是当苏珊想要认真地说话、言出必行时,你可以想像她得做出多大的努力。她的孩子也不相信她是认真的,干是苏珊会挣扎着想是不是放弃算了。我们在任何一种互动模式中想要改变自己所扮演的角色时,都会面临这种情况。周围的人不知道你
葫芦里卖的什么药,所以想尽办法要把我们恢复成以前的样子,即使这样做对谁都没有好处。可是苏珊会发现,模式就只是模式,所有的模式,在我们坚持努力之下,都是可以改变的。
来看看托马斯的例子。他到最后终于了解,想要改变一种模式,多么需要信守承诺。他必须学会兑现承诺。托马斯的儿子让他很头痛,问题很严重,这个男孩子已经被他严重处罚过好几次了。这些处罚都很恰当,而且效果本来应该不错,但有一个关键问题是托马斯不愿明确处罚结束的日期或条件。因为他不想让儿子有机会反抗他,不想要
儿子只是为了结束处罚而在一定的期限内守规矩。而他儿子根本不知道自己该怎么做,因为他的父亲不会遵守任何讲好的条件,结果这个儿子更是气愤难平。这是充满争议的权力抗争模式!父亲拥有无穷的权利,儿子丝毫没有工具可以抗争,结果对自己在这个宇宙里的领土完全没有一点概念,自然对父亲说的话完全没有信心了。事实上,你的孩子希望你能站稳立场,如果他们无法信任你会贯彻原则(虽然有时并不是乐意的),那他们怎么能对你、对别人和对这个世界产生信赖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