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龙华富士康面积:孩子教育,父亲不能缺席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30 07:00:12

­孩子教育,父亲不能缺席




­-------摘自青岛晚报




  “整天围着孩子转,照顾吃、照顾喝,还要盯着写作业,可为什么出力不讨好?”日前,家住威海路的张女士拨打兰姐姐热线诉说苦恼。张女士说,由于丈夫工作忙,经常出差,儿子小航从小是她一手带大的。可孩子内向、害羞,缺乏男子气概,不善交往,同学都看不起他。孩子变成这样,丈夫把责任都推卸到妈妈身上,说孩子是母亲惯的……
  记者发现,像小航这样的家庭在岛城不在少数,家教的重任大多由母亲“把持”,但这种“单独教育”并不有利于孩子的成长。父母虽然没离婚,但实质上多数时间孩子由母亲单独管教,这样的家庭被称之为“假单亲家庭”。在岛城至少有一半家庭属于这种情况,对孩子的健康成长有诸多不利。只有父母共同承担教育责任,发挥各自优势的教育效果才是最佳的。
  “感受父爱”没细节可写
  小学语文老师李青告诉记者,前一阵她在班上布置写一篇“感受父爱”的作文,发现很多孩子没有什么具体事例可写,都泛泛而谈父亲如何忙碌整天加班。父亲几乎没有时间陪他们玩,他们体会到的父爱是“要买什么就给钱买”、“犯了错误就严厉批评”、“几乎没有利用空余时间陪自己玩过”。李老师说,班里九成以上的孩子都表示对父亲陪伴的渴望。子不教父之过,希望父亲们能尽可能抽时间多陪陪孩子,孩子的成长不可复制,孩子的教育不能缺乏阳刚之气啊。
  心理学博士赵爽孜分析,正常的家庭结构像一个等边三角形,父母是底边上的两个角,关系应该是家庭中最紧密的,他们应该和孩子形成同等的距离。可是“假单亲家庭”就不同了,像小航,他和母亲过于亲密,父亲“形同虚设”,这种家庭结构的紊乱,造成孩子自卑、怯懦。而且,孩子一旦出了问题,父母就会责备求全,埋怨对方,甚至互相攻击。此为家庭教育之大忌,非常不利于孩子的成长。
  成功父亲更该关爱孩子
  俗话说,虎父无犬子,但实际生活中,好多事业成功的父亲,孩子却并不出息。其实,一个事业成功的父亲更应该关爱自己的孩子,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培育出“虎子”,继承自己的衣钵。“孩子在童年期最需要父母关爱,如果父母能给孩子一个充满温暖、和善、关爱的成长环境,他会更容易相信和接受亲人,并向亲人学习。”赵爽孜说,“孩子到了青春期,就需要与父母多交流,要像朋友一样。”这样不仅有利于孩子形成健康的人格,还能让孩子在交流之中感受父辈的成功之处,让他们更积极乐观地成长。反之,如果孩子感受到更多的是冷漠、敌意、压制,他可能会出现一些与外界对抗的行为,以发泄不满和愤怒。

研究表明,父亲的角色一点都不亚于母亲。从孩子3岁开始,如果能一直得到父亲关注,对形成健全人格非常重要。有父亲陪伴,女孩能培养自信和认同感,男孩则能培养自信及能力。另外,父亲对孩子的关注,也有利于孩子发展良好的人际关系。美国一项最新的研究成果表明:由男人带大的孩子,智商更高些,在社会上更容易成功。
  父亲每天给孩子半小时
  赵爽孜建议,父亲每天应该至少拿出二三十分钟的时间来关注和参与孩子的活动,哪怕是给孩子讲个故事,陪孩子玩一会儿,因故不能按时回家时,打个电话给家里,和孩子说上几句话。不要小看这几分钟的相处时间,这会让孩子感受到父爱的存在。此外,父亲还应参与孩子的游戏活动,成为孩子重要的游戏伙伴。
孩子的记忆深处贮存着父亲与他在一起的时光,他们不仅从父亲那里感受到爱,而且能从父亲的气质、情感、智力等方面潜移默化的影响中,为自身的心理与智力发育补充养分。父爱也要善于表达,受传统观念的影响,许多父亲常以“尊严”的面孔示人,老端着架子,其实应多亲吻、拥抱、抚摸孩子,让孩子时时体验到父爱的温暖。也可以给孩子讲一讲自己的人生遭际或自己在生活、工作中的某些酸甜苦辣,既可引导孩子认识社会人生,又能让孩子充分地了解自己,以便形成相互间的交流与沟通。
《父亲带大的孩子更聪明 》


  据美国耶鲁大学的科学家最近做的一项研究成果表明:由男性带大的孩子智商高,他们在学校里的成绩往往更好,将来走向社会也更容易成功。父亲是高山,母亲是大海,在家庭教育中父母各有优势,必须做到阴阳互补、平衡,防止出现“阴盛阳衰”的现象。

  有些父亲把教育的责任推给爱人,让爱人管孩子,自己则躲个清闲,其实这样做不好。若孩子心里感到父亲对他不负责任,有事时也不向父亲征询意见,父亲的威信就会越来越低。夫妻两人有分工可以,但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要一致,不能把责任推给对方。夫妻双方都主动教育孩子,孩子才会感到爸爸妈妈对自己很上心,不敢钻空子。

  有一个有趣的现象,做家庭教育咨询来访者基本都是母亲,这就说明,在教育子女这个问题上是否出现了“阴盛阳衰”的现象。在中国的家庭教育中以母亲为主的占50%,以父亲为主的占20%,平分秋色的占30%。当问及一些父亲淡出家庭教育的原因时,有的答:工作太忙,没时间管孩子;有的说:脾气不好,没法跟孩子生那个气……看来好象都有理由,其实他们忘记了古训“养不教,父之过”。

  作为父亲,放弃教育子女的责任是一个极大的错误。

  我们的孩子现在受到母性教育已经够多了,婴儿时多是母亲喂养、照料;上幼儿园全是女老师的教育;小学、中学阶段基本上也是女老师教育为主;如果在家里父亲再放弃教育的责任,孩子从小到大都受到一系列女性教育,哪还会有阳刚之气?能不“阴盛阳衰”吗?

  缺少男性教育,孩子的性格、情感、意志、思维方式等都会受到一定的影响。有个男孩胆子特别小,上课不敢举手回答问题,即使回答声音也像蚊子似的,学习成绩总是上不去。老师调查后发现,原来在家里孩子总是跟着母亲,母亲胆子很小,总怕孩子碰伤,因此对孩子“包着抱着”,孩子也就变得内向、胆小。针对这一情况,老师建议让父亲多和孩子接触,在家里以父亲的教育为主。于是父亲便常常带着孩子一起爬山、划船,他那不畏艰险的精神和博大的胸怀陶冶了孩子的性格。结果,孩子胆子越来越大,上课积极举手回答问题,学习成绩也直线上升。

  因此,主张家庭教育中必须强化男性的教育。男女之间的性格有所不同,从总体上来说,母亲比较温柔,父亲则具有阳刚之气。母亲的温柔、细致、耐心、体贴和父亲的豁达胸怀、豪爽性格在教育孩子上必须做到阴阳平衡。要改变男性教育不足,女性教育过剩这种状况,必须加强男性教育。

  据美国耶鲁大学的科学家最近做的一项研究成果表明:由男性带大的孩子智商高,他们在学校里的成绩往往更好,将来走向社会也更容易成功。这项调查是他们持续了12年,从婴儿到十几岁的孩子各个年龄段进行跟踪调查所得出的结果。

  我们并不否认女性教育的重要性,母亲以女性特有的感情细腻、做事认真仔细、性格温柔去影响孩子,通过讲故事、教唱歌、玩玩具等给了孩子很多的关怀与呵护,这是功不可没的。然而,缺乏男性教育往往会使孩子表现出多愁善感、性格懦弱、胆小怕事以及性格孤僻、自卑等特点。

  男性教育恰恰弥补了这些不足。男性的特点往往是坚韧、大胆、果断、自信、豪爽、独立,这些对于女性来说略显薄弱,这就显示出了男性教育所不能替代的作用。

  从教育的方式上看,男性教育往往具有以下一些特点:

  ●男性倾向于自立,因此会教育孩子也要自立。父亲往往不是对孩子包办代替,而是鼓励孩子独立处理问题,因此对孩子溺爱的成分就比较少。有时孩子摔倒,并没有哭,可是母亲却赶紧跑过去把孩子扶起来,又是拍土,又是揉,硬是把孩子的眼泪揉出来了。而父亲往往不是这样,他们会说:走路怎么不注意,站起来,往前走,我相信这次一定会走好。孩子并没有哭,而是站起来就往前走,父亲在后面拍手说:真勇敢!真勇敢!从而使孩子充满了自信。

  ●男性喜欢冒险,因此父亲对孩子的冒险行为也会适当给以鼓励。如果孩子从高台阶往下跳,母亲往往会严厉批评,可是父亲就不是这样,他会伸出大拇指,对孩子说:真棒!

  ●男性爱运动,喜欢带孩子去跑步、游泳、攀岩、打球,这无形中就锻炼了孩子的意志力。

  ●男性的动手能力比较强,让孩子劳动不只是扫地、擦桌子,而是和孩子一起用锤子、刀子等工具去修理东西,制作玩具,培养了孩子多方面的动手能力。

  ●男性的探索精神比较强,和孩子在一起往往会搞些探索性的活动。如果孩子把玩具拆开,母亲往往会骂他一顿。而父亲却常常不以为然,甚至会和孩子一起拆玩具,满足孩子的好奇心,然后再教他把玩具装好。另外,父亲对新生事物比较感兴趣,这也会激发孩子对新事物的兴趣。

  ●男性一般比较爱下棋,常常和孩子在一起下跳棋、军棋、象棋、围棋,可以培养孩子的逻辑思维能力。

  ●男性不像女性那样爱干净,因此对孩子玩泥土、挖沙子往往抱支持态度。英国科学家发现,孩子太干净对身体并不好,他们的研究结论是“脏”孩子更健康。这是因为人如果太干净,很少接触细菌和病毒,体内无法产生抗体,一旦有大量病菌侵入就会被打倒,因此“一尘不染”对孩子成长并不是好事。这样看来男性对孩子卫生问题的宽松态度反而有助于孩子的成长。

  ●相对女性来说,男性比较喜欢劣性刺激,如困难、饥饿、劳累等等,认为这些是人生必有的经历,孩子碰到这些困难没有什么了不起,应该让他自己去克服。这样的劣性刺激对孩子的成长十分有利。

  ……

  实践证明,日常生活小事上孩子往往依赖于母亲,但是在生活的关键时期、重大问题上则依赖于父亲。母亲与孩子的谈话往往是细致的,而父亲与孩子的谈话则具有哲理性。在孩子的心目中母亲是水,父亲是山,山水相依,缺一不可。因此,教育孩子时,父母都应该负起自己的责任,但在时间上又各有侧重:在孩子小时,母亲应该多负些责任,因为这时候孩子需要细心的照料;孩子长大以后,父亲应该多教育,这是因为孩子大了心理特点有变化,照顾过细他反而会反感。

  无论怎么说,父亲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不能撒手不管,一定要负起责任。家庭教育呼唤男性教育,当父亲的一定要负起教育子女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