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ad最新版本是什么:东西交流——葡萄牙传教士对中国的探访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30 17:41:28
台湾的发现
台湾的由来(葡萄牙版)。据说在1553年葡萄牙船只在经过台湾海面时,从海上远望台湾,发现台湾岛甚为美丽,于是高呼“Ilha Formosa!”,在葡萄牙语的“Formosa”为‘美丽’之意,“Ilha”为‘岛屿’之意,故翻译为美丽之岛,因此“福尔摩沙”取葡萄牙语“Formosa”音译而来。西班牙语则称为“Hermosa”。荷兰统治时期称台湾为“Taioan”,以音译转写为汉字“大员”、“台员”、“大湾”或“台窝湾”,这些名称原本是指现今的台南地区,后来演变为整座岛屿的名称。另外日本古代对台湾称呼为高砂。
1554年,“福尔摩沙”之岛名,首先出现在葡萄牙制图家罗伯·欧蒙(Lopo Homem)所绘制的世界地图上,这是目前所知的最早的由欧洲人所绘制的、出现台湾岛名的地图。此地图,是以八幅的羊皮纸绘制而成,原尺寸为149×230公分,现藏于佛罗伦斯考古博物馆。葡萄牙人耶稣会传教士于1543年左右到日本,自此之后,葡萄牙船只陆陆续续从澳门经过台湾海峡前往日本,船长或水手途中一定会看到并记录下这座美丽岛屿,欧蒙(Homem)父子参考了这些航海记录而标志在地图上。

欧蒙把台湾描绘为三块分开的岛屿

1582年7月一艘开往日本的葡萄牙商船由澳门出航,16日在台湾附近遭暴风搁浅,幸存者登上了台湾海岸。后来葡萄牙人与台湾的实质关系仅止于用鸦片来交换一些原住民的物品,并没有进一步殖民的企图。直到1624年荷兰人占领台湾。

约翰·芬伯翁作品《澎湖岛及福尔摩沙海岛图》,约1640年绘。现于荷兰海牙国家档案馆藏。

现在的台湾岛图
鄂本笃探访中国
鄂本笃(Bento de Góis,1562-1607年)葡萄牙探险家,欧洲耶酥会印度分会的传教士。
出生在葡萄牙亚速尔群岛的圣米格尔岛,早年作为葡萄牙军队士兵前往印度。1584年在果阿加入耶稣会。后受教会之命前往中国传教,并探寻马可·波罗游记记载的契丹国(即中国)。鄂本笃于1602年(万历三十年)10月31日从莫卧儿帝国(今属印度)首都亚格拉(Agra)出发,于12月8日到达陪都腊和儿,在这里找到了一个得力的仆人亦撒克。在他来之前,腊和儿已聚集了大批欲往喀什噶尔的商人,鄂本笃顺便与他们同行。1603年1月6日,他们离开腊和儿踏上旅途,经阿塔克(阿托克)、配夏哇(今巴基斯坦白沙瓦),沿着喀布尔河谷进入可不里城(今阿富汗喀布尔),恰遇喀什噶尔王之妹自麦加(实为麦地那)回国,途经可不里,于是鄂本笃即与之同行,经八鲁弯、塔里寒东进,越过帕米尔高原经撒里库尔(今新疆塔什库尔干)、鸦儿看(后称叶尔羌,今新疆莎车)、阿克苏、库车、察里斯(今新疆焉耆)到达吐鲁番。他从印度至此一段大体与玄奘东返路线相同,此后,他又沿着陈诚使团(明永乐十二年,1414年正月十三日陈诚奉使西行)、沙哈鲁使团(明永乐十七年,1419年十一月二十四日,沙哈鲁派使西行)走过的路线经哈密、嘉峪关,于1605年底到达肃州(今甘肃酒泉),不幸的是,他到肃州后就生了一场大病,未能实现其到北京传教的宿愿,就于1607年病逝于肃州了。他的日记大部分散失,仅留下很小一部分。后来,意大利的耶稣会传教士利玛窦,根据鄂本笃的日记及其伙伴亦撒克的回忆,写成了《鄂本笃访契丹记》一书,契丹是国外对中国的称呼之一。

葡萄牙纪念币。正面图案是葡萄牙探险家鄂本笃的头像,背景是印有基督十字架的中国地图(说明他是去传教的)及崇山峻岭上的中国长城(其实他到过是嘉峪关长城),葡萄牙文字是“兄弟鄂本笃·1562·中国·1607。”
“Irm?o”葡萄牙语兄弟的意思。为什么称鄂本笃是兄弟呢?
在基督教中的上帝,称为圣父,是神。耶酥是神的代言人,在马太福音里,耶酥被称之为圣子,也就是神的儿子。就是那种能够与神沟通的人,是神派来的救主。信仰基督教的基督徒之间都是兄弟姐妹,都属于耶稣基督的兄弟。

在纪念币头像右侧还有个像太阳一样的标记。那是欧洲耶稣会会徽的标记。
耶稣会(拉丁原名 Societas Iesu, S.J.),为天主教的主要修会之一,1534年8月15日由圣依纳爵.罗耀拉(St. Ignatius of Loyola)为因应当时基督新教的宗教改革成立,获得罗马教廷教宗的许可。耶稣会最主要的任务是教育与传教,在欧洲兴办许多大学,培养出的学生除是耶稣会人才外,也活跃于政界与知识份子阶级,著名的如笛卡儿。

葡萄牙亚速尔群岛的圣米格尔岛上的鄂本笃纪念碑
利玛窦(Matteo Ricci?,1552年10月6日—1610年5月11日),意大利的耶稣会传教士,学者。明朝万历年间来到中国居住。其原名中文直译为玛提欧·利奇,利玛窦是他的中文名字,号西泰,又号清泰、西江。在中国颇受士大夫的敬重,尊称为“泰西儒士”。他是天主教在中国传教的开拓者之一,也是第一位阅读中国文学并对中国典籍进行钻研的西方学者。他除传播天主教教义外,还广交中国官员和社会名流,传播西方天文、数学、地理等科学技术知识。他的著述不仅对中西交流作出了重要贡献,对日本和朝鲜半岛上的国家认识西方文明也产生了重要影响。1583年,利玛窦到了广东,在中国南方辗转度过十八年后,终于在1601年进入北京。

利玛窦画像,注意人像右上方也有耶稣会会徽标记

利玛窦1602年所绘的世界地图
神秘的古格王国—葡萄牙人到过西藏
古格王朝的前身可以上溯到象雄国,王朝的建立大概从9世纪开始,在统一西藏高原的吐蕃王朝瓦解后建立的,到17世纪结束,前后世袭了16个国王。它是吐蕃王室后裔在吐蕃西部阿里地方建立的地方政权,其统治范围最盛时遍及阿里全境。它不仅是吐蕃世系的延续,而且使佛教在吐蕃瓦解后重新找到立足点,并由此逐渐达到全盛。因此古格王朝在西藏历史上具有重要意义。
古格在西藏的经济和文化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当时古代印度的许多重要佛教教义,就是从这里传入西藏腹心地区的,这里又是古代西藏对外贸易的重要商埠之一。
占地面积约20万平方米的古格王朝主体遗址,有宫殿、寺院,有碉堡、暗道和城墙等军事设施,有一般居民的住房和窑洞共400余幢,它们依山叠砌,直至山顶。王宫在山崖之顶,寺院及僧人房舍大部分在山腰,而居民百姓大部分在山脚。
西藏的吐蕃国的末代赞普叫郎达玛,因为反对佛教被僧侣杀死,吐蕃国分裂,开始自相残杀。郎达玛的一个后裔逃到阿里地区,建立了古格王国。这大约是九世纪时的事。
古格王国的都城建立在山上,十分雄伟,王国延续了好长时间,居民都是虔诚的藏传佛教徒。在17世纪的时候,葡萄牙人到了印度果阿,又从果阿经克什米尔来到位于西藏阿里的古格王国。最早一批入藏的基督教传教士,即来到古格王国一带传教的葡萄牙神父安德拉德和修士马科斯(属于成立于16世纪的欧洲天主教耶稣会。至于鄂本笃是否到过西藏古格王国?!因缺少史料而无法考证)。葡萄牙人首先说服了王后,接着说服国王改信天主教。古格国王下达命令,拆毁民房,建筑天主教堂。天主教堂建成日期已不可考,但在1626年4月12日举行了奠基仪式却是史有记载的。
来到古格的基督教传教士对藏传佛教缺乏了解的盲目传教的活动,是古格王国覆灭的直接导火索。当时的古格王和古格的宗教领袖—其实是国王的弟弟矛盾比较深,为了巩固自己的势力,古格国王开始借助西方传教士的力量削弱佛教的影响。1633年,僧侣们发动叛乱,古格王的弟弟勾结了与古格同宗的克什米尔拉达克王室利用拉达克的军队攻打古格都城,企图推翻古格王朝,于是一场残酷的攻坚战就在这里打响。(考古学家在古格王国遗址的藏经洞里,发现一个纸糊的面具(驱鬼用的),糊面具的纸上竞然是用葡萄牙文写成的《圣经》经文,这一发现似乎给了传说以有力的佐证。想当初,当喇嘛们手里拿着撕碎的《圣经》,把它糊成驱鬼用的面具的时候,他们的心中该是多么快意呀。)
建在一座山上的古格王宫是西藏防守能力最强的建筑,整个王宫只有一条隧道可以通到山上,从这里绝对没有可能攻打上去,而另外的地方全都是悬崖。战斗持续了很长时间之后,拉达克开始驱赶古格的老百姓在古格的半山腰修建一座石头楼,他们的想法是等这座建筑修的和山顶一样高的时候,他们就可以最终拿下古格了。
现在我们在古格的半山腰可以看到这座石楼的遗址,很好找的,因为周围的建筑都是土的,只有这里是石头砌成的。并没有修完,大概有十几米高。没有修完的原因是因为在修的时候,上面的古格王出了变故。据说,由于拉达克人强迫古格的老百姓日以继夜的修石楼,老百姓在下面非常凄苦的唱歌,被国王听到了,国王非常难过,于是做出了决定。
一说国王最后从悬崖上跳了下去,国王一死,古格自然也就城破了;另一种说法是为了挽救百姓古格王投降了。从历史记载上来看,似乎后一种情况更可靠。杨公素在《中国反对外国侵略干涉西藏地方斗争史》及伍昆明《早期传教士进藏活动史》的记载是,古格的最后一个国王及全家被拉达克人拉回拉达克都城列城关进了监狱。后来,驻守在西藏的厄鲁特蒙古人出兵把克什米尔人逐出西藏。时间大概相当于明朝末年。
不管国王最后的下场怎么样,古格老百姓的结局却都很惨,古格下面的无头藏尸洞就是证明。但是藏尸洞里的尸体远没有十万只多,而现在又找不到古格人的后裔,那么当日十万之众的古格人如何消失得无影无踪了呢?
从记载和考察的结果上看,战争造成的屠杀和掠夺并不足以毁灭古格文明。可事实上,硝烟散尽的古格王国却迅速沦为一座庞大的废墟。
古格王朝的消逝至今仍是个迷,让考古学家们震惊的是,从记载上看,战争造成的屠杀和掠夺并不足以毁灭古格文明,但在事实上,硝烟散尽的古格王国逐渐沦为一座庞大的废墟。但是问题还是那10万人去那里了,如果是迁徙走了话就一定会有后裔知道之后的历史。另外还有很多猜测,诸如天灾、瘟疫等,但都不足以使得繁荣富强的文明突然间完全彻底消失,而且没有留下任何有说服力的证据。史书的记载难免有误差,战争固然是一个重要的因素,但综观札达县的地理环境,现在的象泉河决不是当年的象泉河,沙漠化程度十分严重,当年能养活10万之众的这块绿洲,今天已所剩无几了,只剩下了一点点土林和戈壁,这种地貌形态的变化,或许正是古格消失的真正原因。


古格遗址在西藏阿里地区札达县境内不让区象泉河畔的一座土山上,占地约18万平方米,共有房屋洞窟300余处、佛塔(高10余米)3座、寺庙4座、殿堂2间及地下暗道2条。外围建有城墙,四角设有碉楼。




这是寺院遗址外108座塔组成的寺院塔墙,以及寺院遗址内的佛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