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陆电影top:来秦皇岛必吃的6大特色小吃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2 07:42:51
  

舌尖上的诱惑—来秦皇岛必吃的6大特色小吃

  

  桲叶饼

  

  传说故事

  “桲叶饼”也叫“长城菠椤叶饼”。食品的制作方法据说来自明代防守长城的“戚家军”。据传,戚继光镇守山海关年间手下有精兵数万,因阵营内有相当一部分的南方兵,他们很难适应当时的北方伙食,恰巧山海关一带的长城边处长着好多的桲椤树,树叶清香且肥大,有个聪明的火头军用树叶做皮,里面用面粉包了点菜馅,经过蒸制清香扑鼻且非常好吃,这样一传十、十传百的就把这种做法传了下来,很受人们的喜爱,故一直延续至今,经过对原料的改进发展至今仍沿用“长城桲椤饼”的名称。

  

  制作桲椤叶饼

  首先做馅,最具代表性的是三鲜馅,三鲜馅主料有对虾、鸡蛋、肉丁和韭菜;随后将桲椤叶剪成圆形或椭圆形,再用淀粉和面做成薄薄的饺子皮状,平铺在桲椤叶上,然后放馅;最后两面合起为半圆形的桲椤叶饼,上锅蒸熟。

  正宗的桲椤叶饼使用野生山韭菜做馅。熟的饽椤树饼皮隐约透明,三鲜和着饽椤叶散发出的沁人清香,是纯粹的民俗食品。桲椤叶饼是味色双绝的绿色食品,散发着淡淡馨香的桲椤叶饼赏心悦目,鲜美可口,是中外游人争相品尝的一道特色食品。

  抚宁石门寨镇三鲜桲椤叶饼

  

  历史故事

  据传,明朝将领戚继光率领戚家军守卫山海关时,条件艰苦,士兵缺少粮草,就用桲椤叶包裹粮食蒸成饼充饥。后来,这种吃法被百姓推广,并在里面加入了三鲜馅儿料,成为山海关的特色食品。

  特色

  成品为一张秦皇岛山区常见的饽椤树叶,内裹小米淀粉作皮,以韭菜、猪肉等材料为馅,包成半圆形包子形状,然后用当地的饽椤树对折包裹而成,蒸熟即可储存食用。正宗的桲椤叶饼使用野生山韭菜做馅。

  熟的饽椤树饼皮隐约透明,味道三鲜和着饽椤叶散发出的沁人清香,是纯粹的民俗食品。

  做法

  1、制作桲椤叶饼,最难在烫面。以前是用高粱面加入淀粉打芡,现在大多用白薯粉。白薯粉必须精细,买来的往往需要再次研磨。粉不够细,在烫的时候不易熟。

  2、把开水缓缓倒入白薯粉中,迅速搅拌。水温一定要控制好,搅拌过程中,不能出现“疙瘩”状的面团。烫好的白薯粉,就已经熟透了,可以直接做面皮用。吴国强介绍,有时候烫好的面,死硬,擀不动;有时候则没熟透,成功的关键在水温和手上的力道。

  3、剩下的工序跟包饺子类似,揪剂儿、擀皮,把用虾仁、韭菜、鸡蛋做的三鲜馅儿填到里面。把洗好、晾干的桲椤叶包对折,包在面外。

  还有一种做法是,直接在桲椤叶上抹白薯粉,倒水烫面,再放入三鲜馅儿。在小小的叶片上,使粉抱团熟透,更需要功夫。

  包好桲椤叶的饼,被放入蒸笼,燃起炭火,只需六七分钟,桲椤叶饼就熟了。把叶子剥开,白薯粉皮呈半透明状,可以透过皮儿看到里面的馅儿料。吃上去,除了三鲜馅儿的鲜香,还有一丝桲椤叶的清香味。

  如今,石门寨有名的传统食品“三鲜桲椤叶饼”如今又有了姊妹产品——“扇贝饼”,这种同样用桲椤叶制作的食品,海鲜与粗粮浑然一体,具有滨海、山野双重特色。试销四个月来,已累计销售2千余箱,尤其受到旅游客人的青睐。投资开发扇贝饼的木兰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杨桂云欣喜地告诉笔者,扇贝饼的研制不仅收获了“秦皇岛地方特色旅游名吃”称号,还让公司的销售额递增近10%。

  杨长子火腿肠

  历史

  秦皇岛市北戴河杨氏肉制品有限公司生产的火腿肠,呈玫瑰色,切成薄片,吃到嘴里鲜香可口,回味悠长,具有西式风味。这种火腿肠是一位名叫杨庭珍的老艺人创制的,时间长了,名气大了,人们就给他起了个艺名叫“杨肠子”。

  杨庭珍祖籍山东,19岁时在济南的一个德国人开的旅馆里学厨艺。这家旅馆的德国老板有一手制作火腿肠的绝活,但他从不向人传授,每次做火腿肠时,他总是要把材料拿到自己的房间里一个人调配,配好后再拿出来,让徒弟们加工。当时学徒的有好几个年轻人,顶数杨庭珍心细,每次师傅拿到房间里的料和剩下的料他都记在心里,时间长了,就把师傅配料的绝活给偷学来了。加上自己的创造,杨庭珍做香肠的手艺越来越精。

  

  29岁那年,杨庭珍听说天津有一个德国人开的饭店想要请一位做香肠的师傅,他就赶到那里,当场做了4根,那位德国老板一尝,伸出大拇指连连叫好。第二天,他做了20公斤香肠,往外一摆,很快就销售一空,名声立刻传了出去。

  

  过了一年多,杨师傅又与人合资开了一处“盛利肠子铺”,在天津很有名气。1941年,“盛利肠子铺”迁到北戴河海滨。如今,杨师傅已经退休了,第二代传人杨德厚子承父业,经过几十年的研究改进,已经是一家以肉灌制品为主的龙头企业。

  特色

  选用上乘原料,佐以多种有益健康的名贵调料,利用传统工艺生产的火腿肠,风味独特、鲜香浓郁。

  昌黎赵家馆饺子

  

  历史

  昌黎赵家馆,位于昌黎县城鼓楼东大街,始创于1921年,创始人赵福元(1907年—1996年)是一代著名的饺子大师。

  赵家馆和赵家馆饺子主要经历了四十年代的红火期、五十年代的鼎盛期、六十年代“文革”期间的艰难期、“文革”后的振兴期,至今已有八十多年的历史。

  特色

  久负盛誉的赵家馆饺子,是昌黎县传统的老字号风味食品,以圆笼蒸饺为主。其特点是:选料讲究、皮薄馅散、味道鲜美、香而不腻、水灵可口。形成了海鲜、素馅、肉馅、什锦四大系列,十三类品种。一般肉馅配料是:以蒸作1斤精面粉的饺子为例,需要鲜猪肉6.5两,大油1两,香油5钱,海米5钱,味精5钱,葱、菜、香蘑及各种小料适量。并常随节令的变化,分别掺拌对虾、蟹肉、虾籽、鱼骨、海参、干贝、青蛤、蛤蛎、鲍鱼、八爪鱼、皮皮虾等各种海味,使饺子具有独特的风味,深受顾客欢迎。制作方法为开水烫面,肉馅煨鸡汤,全部手工制作。质量标准是:1斤面粉蒸作70个饺子,重3.1-3.3斤。

  

  获得荣誉

  由于赵家馆饺子风味独特,市场畅销,《人民日报》海外版、《河北日报》、《经济日报》、《食品报》等都有报道,曾轰动海内外。上世纪五十年代赵福元曾多次参加全国性、行业性的省、市、地区表演和比赛,并屡获大奖。原文化部部长沈雁冰、廖沫沙都曾给予表扬。在天津参加表演赛还受到已故国家主席刘少奇的观摩并有合影和题匾“京东第一家”(文革期间被毁),还曾接待过荀慧生、尚小云、奚啸伯、管绍华等艺术大师。

  1991年获省保健食品博览会金奖;1995年获市知名商标、省优秀商标;1996年获省消费者协会信得过产品奖;1999年获省无假冒商品经营单位称号;同年获省著名商标(商标价值1000余万元)。

  赵家馆饺子以其“清香能引洞中仙,美味偏招云外客”的独特魅力,吸引着天南地北的美食家来此品尝。现在,赵老先生的后代已将赵家馆分店开到了美国唐人街。

  青龙水豆腐

  说起青龙满族自治县的地方特色名吃,水豆腐是绝对不能不提的,早在清朝康熙年间,水豆腐就随着满族人一起来到了青龙,至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了。作为受众最多的地方特色名吃之一,水豆腐更是成为了各家饭店的必备菜肴。

  

  简述

  水豆腐,顾名思义,即是含水量很多。青龙水豆腐含水量在85%—88%之间,俗话说“好水出好豆腐”。青龙水豆腐之所以色、香、味俱全,关键在于青龙有好水。青龙水资源丰富,地上水与地下水酸碱度PH值在6.74—9.55之间,为国家一级水标准。水量丰富与水质优良为做好青龙水豆腐提供了得天独厚的先天条件。用同样的大豆,离开青龙的水来做水豆腐,就做不出青龙水豆腐的色、香、味了。水是青龙水豆腐的绝与迷。

  相关趣事

  青龙水豆腐是青龙家家户户农家妇女会做的“好饭好菜”,过去,一般情况下,家里人农活累了,来人来客时,姑奶奶住娘家等才做“水豆腐”这等好饭。那时,因为山里人买菜不方便,就用小毛驴或者用人力抱着磨杆拉磨,磨几斤豆子,做顿“水豆腐”;家里大豆少了,就少磨些豆子,或是用杂乱的瘪豆子,做顿“懒豆腐”煮熟的“熟懒豆腐”吃。除了“熟懒豆腐”不用卤水来调制外,要想吃“水豆腐”、豆腐块等,都必须要有“卤水”。因此,农村老年妇女、中年妇女家里都必备“卤水”。现在,老一辈用的驴、碾子、磨等古老笨重的豆腐加工工具早已“退休”。现在人们吃的水豆腐,全部用电磨代替。

  做水豆腐成为青龙的风俗。当地人们确信,水豆腐必须用卤水点的才算货真价实。秋冬季节,来客吃青龙水豆腐是很盛行的事情,做好的豆腐,喷香诱人,热热乎乎,绵软爽口。青龙水豆腐不仅入口软、滑,还有一种原汁原味的豆子的清香,人吃到嘴里回味无穷,水豆腐还有很好的药膳作用。

  抚宁扇贝饼

  抚宁县石门寨镇有名的传统食品“三鲜桲椤叶饼”相信大家都听过,如今又有了姊妹产品—“扇贝饼”,扇贝饼以贝壳装饰,把小金米、鱼籽与产自碧海湾的精品扇贝柱融为一体,真空包装,蒸熟后鲜香可口。

  

  该饼海鲜与粗粮浑然一体,具有滨海、山野双重特色,目前已荣获“秦皇岛地方特色旅游名吃”称号,试销四个月来已累计销售2千余箱,尤其受到旅游客人的青睐。

  目前,研制者已为扇贝饼注册了商标,下一步还将在市内各大旅游风景区内设立专柜,推广这一具有秦皇岛风味的特色农家主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