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皮薛凯琪版:巴东县易地扶贫搬迁“十二五”规划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4 17:51:29
湖北省巴东县易地扶贫搬迁“十二五”规划
前         言
易地扶贫搬迁是国家在新时期探索实施的一项重要扶贫举措。实践证明,针对生活在缺乏基本生存条件地区的农村贫困人口实施搬迁,通过改善安置区的生产生活条件,帮助搬迁群众拓展发展空间,拓宽增收渠道,改善当地的生态环境,达到消除贫困和保护生态的双重目标,促进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工作,组织编制好易地扶贫搬迁规划,对于消除绝对贫困现象、扶持贫困地区加快发展、提升扶贫工作水平乃至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了切实发挥易地扶贫搬迁政策作用,进一步提高投资的针对性和实施效果,根据国家、省发改委通知要求,我们在摸清搬迁任务和安置资源的基础上,编制了《湖北省巴东县易地扶贫搬迁“十二五”规划》,并力求其超导性、实效性和可操作性,以期达到充分发挥中央易地扶贫搬迁资金的扶贫拉动作用,充分发挥综合使用效益,加快我县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步伐。
一、基本情况和面临的形势
(一)取得的成绩
巴东易地扶贫搬迁从1999年开始酝酿并实地调查研究且制定了规划,2001-2010年的易地扶贫搬迁规划目标任务是5968户、22340人。从2003年开始实施这一规划,到2010年底累计可以实施易地扶贫搬迁3216户、12038人,占计划任务的53.88%。巴东的易地扶贫搬迁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贫困农户不愿意搬迁,每年的搬迁任务指标都难以完成;第二阶段为贫困农户响应阶段,因为政策上有所松动,可以就地就近翻修房屋,每年的搬迁计划任务指标都能够完成;第三阶段为积极踊跃阶段,搬迁对象争先恐后要求搬迁,年度计划指标又太少。
受计划搬迁指标的限制,虽然我们没有圆满完成规划的目标任务,但易地扶贫搬迁所取得的成绩是巨大的。在已经搬迁的3216户中有821户一方水土难养一方人的贫困农户获得了宜居的生存环境,1344户受地质灾害影响的贫困农户转移到安全地带居住,123户单亲特困母亲家庭的居住环境得到明显改善,928户贫困户就地就近新修了房屋生产生活面貌焕然一新。
根据检查验收和抽查的结果显示,扶贫搬迁农户搬迁后比搬迁前每户年均增加收入850元,一是解除了居住的后顾之忧,外出务工的人增多,二是新的居住环境收入渠道增多,三是新的居住环境生产成本降低。以上因素都是搬迁农户直接增加收入的外因,更重要的一点是搬迁农户精神面貌发生了变化、思想观念得到了更新,搬迁农户长久增加收入的内因得到加强。实践证明易地扶贫搬迁是深受贫困农户欢迎的扶贫开发方式,广大农民称之为德政工程。易地扶贫搬迁有效改善了贫困农户的生产生活条件,改善了当地的生态环境,有效整合了资源,激活了闲置的生产要素,明显加快了脱贫致富的步伐。
(二)存在的困难和挑战
易地扶贫搬迁的政策虽然深受广大贫困农户的欢迎,但实际工作中存在着众多的困难和问题。在众多的困难和问题中最棘手的是生产资料的问题,也就是搬迁农户的土地和山林的调整问题,因为土地和山林是长期承包的,接收地的农民一般都不会让出土地和山林给搬迁的农户,又加之土地和山林承包经营权的流转市场没有形成。在已经易地搬迁的农户中他们几乎都是凭借私人关系—亲戚朋友不规范地获得土地和山林,对于更多的人来说是不可能有这种关系的,这就是制约易地扶贫搬迁的最大障碍。
补助标准低是限制很多贫困农户想搬搬不了的又一重要原因。在我们已经搬迁的三千多户,平均每户的建房成本是2.8万元,而国家扶贫口子补助标准6000元,也就是搬迁农户还需要自己筹资2.2万元,这对绝大多数贫困户来说都是拿不出这么多钱的。
我们在“九五”末的易地扶贫搬迁规划仅仅只是指“一方水土养不活一方人”的就有接近六千户,而在实际工作中由于地质灾害的频发,需要扶贫搬迁的已远远突破了这个规划的指标,也就是说如果把地质灾害的也包含在内全县的易地扶贫搬迁对象应该在1.5万户5.55万人。这也是易地扶贫搬迁过程中出现的一个新问题,并且也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三)发展环境和有利条件
对于易地扶贫搬迁有利的宏观环境首先是全国总体上工业化和信息化进程的加快,这是有利于易地扶贫搬迁的最大宏观环境,农村人口减少、城镇人口增多这是必然的社会发展趋势,城镇人口容量的增大也是易地扶贫搬迁对象的最好去处。其次是国家正在编制并将实施易地扶贫搬迁“十二五”规划,意味着我县易地扶贫搬迁将有新的投资机遇,十二五期间将掀起新的高潮,这对我县消除绝对贫困,提升扶贫工作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另外国家正在实施的很多政策措施为易地扶贫搬迁创造了有利条件,一是有“国土整治”,通过国土整治可以使提供更多耕地供易地扶贫搬迁农户使用,缓解制约易地扶贫搬迁的瓶颈因素;二是新农村建设和小城镇建设,它们的加快建设为易地扶贫搬迁提供了载体,开辟了增收渠道。
二、总体思路和基本原则
(一)总体思路
坚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开发式扶贫方针,以生活在缺乏基本生存条件和发展环境地区的农村贫困人口为对象,以集中连片特殊类型贫困地区为重点实施区域,统筹规划,分类指导,集中力量,稳步推进,帮助搬迁对象实现脱贫致富,促使安置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有效恢复和改善迁出区的生态环境。
(二)基本原则
1.摸清底数,明确目标。
深入开展调查工作,摸清需要搬迁的人口规模和可供利用的土地、水利等安置资源条件,妥善处理好需求与可能、近期与长远、扶贫开发与生态保护的关系。在此基础上,确定切实可行的搬迁目标和建设任务。
2.统筹安排,保障重点。
统筹考虑不同区域的搬迁任务和安置能力,区分轻重缓急,合理规划确定易地扶贫搬迁的重点区域和优先群体。下大力气整合各方面的资源和力量,优先保障生存环境恶劣、生产资料匮乏、生活条件艰苦的最贫困人口的搬迁。
3.因地制宜,分类指导。
在充分尊重群众的搬迁意愿和生产生活习惯、认真考量群众的劳动技能和经济承受能力的前提下,依托安置区的资源特点和环境容量,从各地实际出发,因地制宜规划适宜的安置方式,合理确定工程建设标准,并有针对性地研究确定相关扶持政策和配套措施。
4.明确职责,加强协调。
在规划实施过程中,进一步强化县乡两级政府的主体责任。县发改局、扶贫办要积极主动地加强与相关部门的协调合作,加强与相关专项规划、行业规划的沟通衔接,引导相关支农投资共同支持安置区工程项目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努力形成工作合力。
5.政府主导,社会参与。
县政府在主导开展规划编制工作的同时,要积极主动地引入专家咨询和公众参与机制,对重大问题征询专家和公众的意见,提高规划的透明度和可操作性。
三、搬迁对象和搬迁、安置方式
(一)搬迁对象
搬迁对象选择确定原则是生活在缺乏基本生存条件地区,且具备搬迁和安置条件的农村贫困人口,优先考虑最贫困的村落和农户。
(二)搬迁方式
分为整体搬迁和部分搬迁。主要采取以地域上相连的人口集聚区(村)为单元的整体迁出方式。
(三)安置方式
分为集中安置和分散安置。集中安置主要采取以镇政府、小集镇所在地,柑桔、茶叶、药材等主产区为依托,新建安置区集中安置。分散安置主要采取投亲靠友、统一安置等方式插花式分散安置。
(四)区域分布
迁出区:全县迁出区涉及12个易地扶贫搬迁工程36个村,分别为东壤口易地扶贫搬迁工程的下构坪、上构坪、陈家岭;官渡口易地扶贫搬迁工程的五里堆、蔡家、东向山:溪丘湾易地扶贫搬迁工程的石羊山、狮子垭、营盘;沿渡河易地扶贫搬迁工程的茅田、白岩头、金斗;茶店易地扶贫搬迁工程的甲社、朱家河、茶厂;绿葱坡易地扶贫搬迁工程的龙池槽、香家垭、思阳桥;大支坪易地扶贫搬迁工程的半边庆、堰塘湾、十二岭;野三关易地扶贫搬迁工程的石板溪、白岩子、凉伞坡;清太坪易地扶贫搬迁工程的青果山、思阳坪、响庄坪;水布垭易地扶贫搬迁工程的东门山、后门、顾家坪;金果坪易地扶贫搬迁工程的石柱山、十字路、塘坊坪;信陵易地扶贫搬迁工程的自断脉、老屋场、高阳。(区域布局图附后)
安置区:全县安置区涉及12个易地扶贫搬迁工程12个村,分别为东壤口易地扶贫搬迁工程的纸厂沟;官渡口易地扶贫搬迁工程的红花岭;溪丘湾易地扶贫搬迁工程的坪阳坝;沿渡河易地扶贫搬迁工程的青包;茶店易地扶贫搬迁工程的袁家;绿葱坡易地扶贫搬迁工程的范家坪;大支坪易地扶贫搬迁工程的耀英坪;野三关易地扶贫搬迁工程的茶园岭;清太坪易地扶贫搬迁工程的八字岩;水布垭易地扶贫搬迁工程的麻石坪;金果坪易地扶贫搬迁工程的金坪;信陵易地扶贫搬迁工程的马鹿池。(区域布局图附后)
四、目标、任务和 建设内容
(一)实施目标
通过五年时间,在全县12个安置区,建设移民住房,统一调剂土地、山林,并为安置点配套水、电、路、学校、卫生院等基础设施,配套加强后续产业建设,同时搞好迁出区和安置区的生态环境建设,让移民能够安居乐业,根据自己所长,因人因时因地制宜,开辟发家立业之路,实现“搬得走,稳得住,能致富”的预期目标,促进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
(二)搬迁任务
2011—2015年拟搬迁的农村贫困人口规模为1666房、5995人。其中:
2011年搬迁310户、1140户。
2012年搬迁350户、1270户。
2013年搬迁365户、1290户。
2014年搬迁350户、1265户。
2015年搬迁290户、1030户。
(三)主要建设内容
1.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
(1)房屋建设
2011—2015年共需搬迁1666户、5995人,按照户平60m2的标准计算,共需建房99960 m2。
(2)基本农田
为保证移民搬迁户基本的生存条件,按人平一亩当家田计算,共需当家田5995亩,在安置区调剂解决5075亩的基础上,主要采取坡改梯的建设形式新增当家田920亩。
(3)人畜饮水
安置区要达到户户通自来水的标准,概算共需新建蓄水池4600 m3,输供水管道23.5公里。
(4)公路建设
按照安置区与外界道路贯通,并达到山区重丘四级路标准,,经统计,需新建公路6公里,改造公路11.6公里。
(5)沼气池
为解决搬迁贫困户的生活能源问题,结合条件适宜与群众需要,共需新建沼气池760口。
2.增强公共服务能力
(1)学校建设
安置区内为满足搬迁群众子女入学需要,共需改造维修学校危房900m2。
(2)卫生室建设
安置区为保证搬迁群众就医看病需要,共需改造维修村卫生室120m2
(3)文化室建设
安置区为满足搬迁群众文化娱乐生活需要,共需扩建村文化室100m2
3.后续产业发展
针对安置区优势资源和市场行情,大力发展柑桔、茶叶、魔芋、蔬菜、药材、肉羊、三元猪特色产业。建设规模为改造建设优质高标准柑桔基地500亩、改造建设无性良种茶园500亩、新建无公害魔芋基地1000亩、建设高标准无公害蔬菜基地1000亩、发展道地药材GAP规范化种植基地1000亩、建年出产6000头的优质三元猪基地、建出产2000只的优质肉羊基地,并配套建设粗、精加工生产线6条,同时安排年培训6000人次的生产、就业技能培训项目。
4.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
为改善原迁出区生态环境恶劣,坡陡山高,水土流失严重的现状,在对迁出区的当家田由村委会承包给当地的农户,对承包的“二山”结合天保工程的实施进行封山育林的同时,对25°以上的坡耕地进行退耕还林还草。经调查统计,1666户移民共有25°以上坡耕地2780亩,结合实际,规划退耕还林2100亩,退耕还草680亩。
1.退耕还林
还林2100亩,以发展经济林为主,用材林为辅,其中经济林1500亩,用材林600亩。品种选择结合本地海拔、土壤、气候、高度等条件进行自主选择。
2.退耕还草
退草680亩,以江北地区为重点,草种选择巴东红三叶、巴东白三叶、黑麦草等优质草种,用以发展山羊、肉牛等,帮助当地农民大力发展草食畜牧业。
五、资金筹措
(一)投资来源
估算总投资 5411 万元,其中生产生活设施建设3641万元、后续产业发展1500万元、生态工程建设270万元,资金来源为:中央易地扶贫搬迁资金 3297万元,占61%;整合其他政府支农投资300 万元,占5.5%;后续 产业发展资金 1000 万元,占18.5%;地方配套投资150  万元,占2.8%;搬迁群众自筹资金664 万元,占12.3%。其中:
生产生活设施建设3641万元,资金来源:中央易地扶贫搬迁资金3297万元、整合中央其他相关支农投资150万元、地方政府投资50万元、群众自筹资金144万元。
后续产业发展1500万元,资金来源:中央扶贫补助资金1000万元、地方政府投资50万元、群众自筹资金450万元。
生态工程建设270万元,资金来源:整合中央其他相关支农投资150万元、地方政府投资50万元、群众自筹资金70万元。
(二)中央易地扶贫搬迁补助投资
中央补助投资用于建设搬迁群众基本的生产设施和必要的生活设施,包括住房、基本农田、水利设施、乡村道路及必要的教育、文化、卫生等设施。中央补助投资不得用于生产经营性项目,包括设备购置、运输工具、加工项目等,以及土地和房屋的征用补偿费。
主要建设内容、规模、造价、投资为:
建房99960 m2,313元/平方米,3128.7万元
基本农田建设920亩,1592元/亩,146.5万元
蓄水池4600 m3,260元/立方米,119.6万元
供水管23.5公里,12000元/公里,28.2万元
公路新建6公里,61667元/公里,37.7万元
公路改造11.6公里,31848元/公里,36.9万元
沼气池760口,1500元/口,114万元
改造维修学校危房900 m2,250元/平方米,22.5万元
改造维修村卫生室120 m2,250元/平方米,3万元
扩建村文化室100 m2,313元/平方米,3.1万元
各类建设内容投资比例为:
住房:基本农田:人畜饮水:乡村道路:沼气:教育:卫生:文化=85.9:4.0:4.1:2.1:3.1:0.64:0.08:0.08
合计总投资3641万元,其中通过整合中央其他相关支农投资、地方政府投资、群众自筹资金三种方式解决资金344万元,还需要中央易地扶贫搬迁资金3297万元,按搬迁规模1666户5995人计算,人均补助标准为5500元。
(三)后续产业发展资金
为确保易地扶贫搬迁实现“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必须加强对安置区后续产业的扶持,培养优势特色产业,增强搬迁农户造血功能,开辟增收门路。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要积极向上争取中央扶贫专项补助资金,并向安置区倾斜,地方政府要开辟多种方式加大扶持力度,安置区群众要积极投工投劳投资,共同促进安置区优势特色产业成长壮大。
六、规划实施的保障措施
(一)成立专班运作,加强组织领导
县成立易地扶贫搬迁工程项目领导小组,县长任组长,分管副县长任副组长,相关单位负责人组成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县发改局,负责指导、协调、监督易地扶贫搬迁工程项目的实施。全县12个乡镇分别成立易地扶贫搬迁工程项目部,项目部是项目具体实施的单位,负责完成易地扶贫搬迁工作中实施的地点、规模以及施工作业设计、工程进度、资金调度、质量检查等协调管理工作,代表领导小组搞好工程管理。
(二)制定专项规划,指导项目实施
为保证全县易地扶贫搬迁工程有序、科学实施,制定专项规划势在必行。在规划编制时要深入调研,摸清底数,明确目标,并广泛征求相关部门及各乡镇对规划的意见,使规划有扎实的工作基础,确保规划的可操作性。规划一旦正式形成,以后就必须通过年度计划有步骤地予以实施,严格遵循调查研究-确定项目-编制规划-建立项目库-开展项目前期工作-编制年度计划-组织项目实施-检查项目建设-竣工验收的项目建设全流程,从制度上保证中央易地扶贫搬迁资金扶贫效益的充分发挥。
(三)积极筹措资金,发挥投资效益
基于我县是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地方财政贫困,农民自筹能力弱的现状,建议国家增加中央易地扶贫搬迁人均投资补助标准,加大中央易地扶贫搬迁补助投资规模。同时积极落实地方配套资金,实行所需投资由中央、地方、搬迁群众共同承担。县、乡两级政府在加大地方财政配套的同时,可通过出台优惠政策,减免各项税费来支持项目建设,并结合相关部门项目资金性质和用途,整合各类支农资金和后续产业扶持资金,投入项目建设。在群众自愿的前提下,搬迁群众就住房等直接受益工程根据自身财力适当承担部分费用。多方举措合力保证项目建设,充分发挥投资效益。
(四)部门协调配合,共促项目建设
要充分利用各种宣传形式广泛宣传易地扶贫搬迁的政治、经济、社会意义,提高广大干部群众对易地扶贫搬迁的认识,提高全社会扶贫济困的使命感、责任感,相关部门要认真履行职责,相互配合,在调整土地、建房征地、税费减免、技术指导等方面给予优惠,全方位抓好服务,营造合力支持易地扶贫搬迁的大环境。
(五)扶持后续产业,夯实发展后劲
要深刻认识到在改善搬迁群众生存居住环境的基础上,大力发展优势特色产业,才是拓宽增收渠道,实现脱贫致富的根本大计。必须因地制宜,谋划培养好安置区的优势特色产业,加大资金、技术、人才的扶持力度,引进培养龙头企业,实现规模化、优质化、产业化,确保搬迁群众通过产业发展拓宽发展空间,真正实现“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的预期目标。
(六)强化实施管理,保证项目质量
严格实行工程项目法人责任制、招投标制、合同管理制、工程监理制。各乡镇人民政府是项目实施的项目法人,必须履行好法人职责;技术性强、质量要求高的工程项目通过招投标,由具有施工资质的施工队伍实施工程建设;进行合同管理,界定工期、质量和投资,按照施工规范,确定质量,明确双方责任与义务;聘请有资质的单位负责工程监理,严禁出现“豆腐渣”工程。在资金管理上,严格执行报帐制度,资金拨付与工程进度相统一,切实加强项目资金管理,确保专款专用,以防挤占与挪用。同时抓好配套资金和农民投工投劳投资的落实,确保工程顺利实施。
附件:
1、 湖北省巴东县易地扶贫搬迁“十二五”规划项目库
2、湖北省巴东县编制易地扶贫搬迁“十二五”规划基本情况表
3、 湖北省巴东县编制易地扶贫搬迁“十二五”规划投资需求调查表
4、 湖北省巴东县易地扶贫搬迁“十二五”规划迁出区区域分布图
5、 湖北省巴东县易地扶贫搬迁“十二五”规划安置区区域分布图
附件一:
湖北省巴东县易地扶贫搬迁“十二五”规划项目库
单位:万元
项目名称 建设地点 建设规模 建设年限 总投资 申请中央投资 地方配套投资 主要建设内容和效益 备注
巴东县   1666户5995人 2011—2015 3641 3297 344
清太坪易地扶贫搬迁工程 八字岩 160户600人 2011 365 330 35 建房160栋9600m2,新建公路6公里,建蓄水池2口1000m3,供水管1.5公里
茶店易地扶贫搬迁工程 袁家 150户540人 2011 328 297 31 建房150栋9000m2,坡改梯90亩,建蓄水池500m3,供水管道2km,沼气池120口
野三关易地扶贫搬迁工程 茶园岭 170户620人 2012 377 341 36 建房170栋10200m2,坡改梯100亩,改造公路3.6公里,建蓄水池500m3,供水管道3km,沼气池100口,扩建村文化室50m2
官渡口易地扶贫搬迁工程 红花岭 180户650人 2012 395 358 37 建房180栋10800m2,坡改梯130亩,建蓄水池500m3,供水管道3km,沼气池100口
东壤口易地扶贫搬迁工程 纸厂沟 140户500人 2013 302 275 27 建房140栋8400m2,坡改梯90亩,改造公路2公里,建蓄水池400m2,供水管道2km,沼气池50口
溪丘湾易地扶贫搬迁工程 坪阳坝 150户530人 2013 322 292 30 建房150栋9000m2,坡改梯90亩,建蓄水池500m3,供水管道1km,沼气池90口,扩建村文化室50m2
信陵易地扶贫搬迁工程 马鹿池 76户260人 2013 158 143 15 建房76栋4560m2,供水管道2km,改造维修学校危房500m2
大支坪易地扶贫搬迁工程 耀英坪 150户550人 2014 335 302 33 建房150栋9000m2,坡改梯90亩,改造公路2公里,建蓄水池500m3,供水管道3km,沼气池90口
水布垭易地扶贫搬迁工程 麻石坪 100户365人 2014 222 200 22 建房100栋6000m2,坡改梯90亩,建蓄水池300m3,供水管道2km,沼气池40口,改造村卫生室60m2
金果坪易地扶贫搬迁工程 金坪 100户350人 2014 213 192 21 建房100栋6000m2,坡改梯60亩,沼气池40口,改造维修学校危房400m2,
绿葱坡易地扶贫搬迁工程 范家坪 140户500人 2015 302 275 27 建房140栋8400m2,坡改梯90亩,改造公路2公里,建蓄水池400m3,供水管道2km,沼气池40口,改造村卫生室60m2
沿渡河易地扶贫搬迁工程 青包 150户530人 2015 322 292 30 建房150栋9000m2,坡改梯90亩,改造公路2公里,供水管道2km,沼气池90口等
湖北省巴东县编制易地扶贫搬迁“十二五”规划投资需求调查表
单位:万元
指标 投资需求 备注
单位造价 人均补助标准 总投资 中央易地扶贫搬迁资金 整合中央相关支农投资 中央扶贫资金 地方政府投资 群众资金自筹资金
合计 \ \ 5411 3297 300 1000 150 664
生产生活设施 建设住房 313元/平方米 4852 3128.7 2908.7 100 \ 20 100
建设住房附属设施 沼气池1500元/口 138 114 83 10 \ 10 11
建设基本农田(含农田水利) 1592元/亩 193 146.5 115.5 10 \ 10 11
修建通村公路 新建61667元/公里、改造31848元/公里 89 74.6 53.6 10 \   11
通村水利设施建设 水池260元/立方米、水管12000元/公里 195 147.8 116.8 10 \ 10 11
学校建设 250元/平方米 21 22.5 12.5 10 \
卫生院建设 250元/平方米 6 3.1 3.1   \
村级公共设施建设 313元/平方米 6 3 3   \
后续产业发展 劳动力技能培训 1000元/人 \ 300     300
特色农牧资源开发 1500元/亩、500元/头 \ 1200 \   700 50 450
参与当地手工业和零售业   \   \
参与旅游资源开发和服务   \   \
其他   \   \
生态工程建设 退耕还林 1000元/亩 \ 210 \ 110 \ 40 60
退牧还草 880元/亩 \ 60 \ 40 \ 10 10
天然林保护   \   \   \
其他   \   \   \
注:初步规划,生产生活设施建设由中央易地扶贫搬迁资金,整合中央其他相关支农投资、地方政府投资和群众自筹资金解决,后续产业发展由中央扶贫补助资金,地方政府投资和群众自筹资金解决,生态工程建设在现有中央和地方投资渠道中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