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op和newa哪个效果好:农产品价格上涨未能直接带动农民增收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9 20:42:23

近两年,农产品价格出现较大幅度上涨,特别是2010年11月份左右,蔬菜价格呈现惊人上涨。针对物价持续上涨势头,国家采取了相应措施平抑物价。从这次全国性的物价上涨中,农民是否因农产品价格上涨而增加收益?增收幅度如何?老百姓又有什么样想法?近日,宿迁调查队就这些问题开展调查,对粮食和蔬菜普通种植户、规模种植户、规模种植单位等进行调查走访,仔细核算种植收入和成本,听取农民的想法和意见。现将调查结果综述如下:
一、农产品价格上涨未能直接带动农民收入增加
国家通过提高粮食最低收购价等途径不断提高农产品价格,全市各类大宗农产品价格均上涨较快。2010年三季度,全市农民出售小麦价格2.0元/公斤,同比增长14.9%;水稻价格2.50元/公斤,同比增长22.9%;蔬菜价格同比上涨24.9%,10月份价格涨幅更是超过了30%。调查数据显示,2010年前三季度全市农民出售农产品现金收入1098.01元,比同期减少3.8元,下降0.3%,可见,虽然农产品价格较大幅度增长,但农民却未能从中获利。
1、农产品产量增长依然是农民增收的重要因素。农产品价格上涨虽然能够带动农民收入的增长,但是相比较来说,农产品产量的增长更是影响农民增收的主要因素。从调查的宿城区罗圩乡的陈士伦和宿豫区关庙镇的张济东两户种粮情况看,2010年,陈士伦种植的水稻产量600公斤/亩,小麦产量400公斤/亩,分别比张济东户多生产150公斤/亩和25公斤/亩。水稻销售收入1512元/亩,小麦销售收入768元/亩,全年销售收入2280元/亩,分别比张济东户水稻多收入432元/亩,小麦多收入40元/亩,合计多收入472元/亩。假设两户种植品种相同、农产品品质相同、销售价格相同,陈士伦户全年销售收入为2280元/亩,张济东户全年销售收入为1854元/亩,比陈士伦户少收入426元/亩(见表一)。可见,农产品产量增长对农民增收影响较大。
表一:收入受产量影响比较表
单位
陈士伦
张济东
陈比张(±)
水稻亩产
公斤
600
450
+150
水稻销售收入

1512
1080
+432
小麦亩产
公斤
400
25
+375
小麦销售收入

768
728
+40
全年粮食合计销售收入

2280
1808
+472
扣除销售价格的差异

2280
1854
+426
2、农产品价格上涨提高了农民农产品销售收入是不争的事实。由于农产品增产是带动农民增收的一个主要因素,为更准确反映农产品价格上涨同农民收入之间的关系,故假设2010年同2009年相比产量不变,2010年,陈士伦户农产品销售收入2076元/亩,比2009年增加153元,同比增长8.0%;张济东户农产品销售收入2193元/亩,比2009年增加143元,同比增长7.0%。以上事例反映出农产品价格上涨能够带动农民收入增长。
3、农资价格上涨和人工费用攀升使种植成本大幅提高。虽然农产品价格实现了较快增长,各类农资价格也相应增长,一定程度抵销了农产品价格上涨带来的收益。据调查测算,2010年,粮食普通种植户全年种植成本1057元/亩,比2009年增加201元/亩,同比上涨23.5%。粮食规模种植户全年种植成本1061元/亩,比2009年增加147元/亩,同比上涨16.1%;蔬菜种植户全年种植成本1875元/亩,比2009年增加375元/亩,同比上涨25.0%。
4、农民种植纯收入未因农产品价格上涨而提高。通过核算发现,受农业投入成本增加的影响,农民没有因农产品价格上涨而使纯收入增加,反而因农业成本增长而使纯收入下降。在产量不变的情况下,2010年,陈士伦户种植业纯收入1019元/亩,比2009年减少48元/亩,同比下降4.5%;张济东户种植业纯收入1132元/亩,比2009年减少4元/亩,同比下降0.4%。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发现,虽然农产品价格持续上涨,但并未直接增加农民收入,农产品产量依然是影响农民种植业收入的一个最重要因素。农资价格和人工服务费用上涨,抵消了价格上涨带来的收益,使农民种植业纯收入缩水。
二、农民种植业持续增收困难的原因
1、农产品增产难度加大。2010年,宿迁市粮食亩产427公斤,比2005年提高58公斤,增长15.7%。受去年播种偏晚、播后温度偏低和持续低温的影响,今年我市夏粮在连续增产六年后首次减产。夏粮单产360公斤/亩,比上年减少10公斤/亩,下降2.7%;夏粮总产148.6万吨,比上年减少2.6万吨,下降1.7%。受夏粮单产下降的影响,2010年,全市粮食亩产仅比2009年提高1.8公斤,增长0.4%。当前,全市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粮食等大宗农作物主要还是靠天吃饭。在粮食生产各要素没有发生根本转变的情况下,只靠增加农业生产资料投入来取得粮食产量持续增长难度很大。
2、气候条件越来越不利于农作物生长。随着气候状况的不确定性加大和极端恶劣天气频繁出现,粮食增产更是举步维艰。2010年8月底—9月初,我市各地区连降暴雨,对农作物生产特别是蔬菜种植影响较大。全市农作物受灾面积236.88万亩。其中水稻76.89万亩,玉米79.05万亩,蔬菜瓜类35.62万亩,其中设施蔬菜20.32万亩。农作物成灾面积127.01万亩,绝收面积47.55万亩。调查发现,全市蔬菜设施农业受大暴雨影响损失惨重,一方面增加了成本投入。因为大棚受淹,蔬菜等农作物全部受损,不得不重新买苗补种,很多种植户都是种植三次后才成活,增加了成本投入。如宿迁最大的蔬菜种植基地—江苏华盛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暴雨前后共种了三次蔬菜才最终成活,损失了300多万元。另一方面延迟了蔬菜的上市时间,错过了价格上涨的高峰期。10月和11月是蔬菜价格上涨最快时期,但是我市多数蔬菜却由于受灾不能及时上市,错过了这一轮的市场价格行情。
3、农资价格不断攀升挤压了价格上涨给农民带来的收益。近两年,农资价格不断攀升,涨幅之大、增速之快令农民苦不堪言。12月中旬尿素价格2.05元/公斤,同比上涨15%;含量45%的复合肥1.75元/公斤,同比上涨16.7%;农膜12-14元/公斤,同比上涨10%;农药同比上涨15%;种子同比上涨15%-20%。2010年,陈士伦户水稻种植成本635元/亩,小麦种植成本422元/亩,同比分别增长27.8%和17.5%;张济东户水稻种植成本591元/亩,小麦种植成本470元/亩,同比分别增长22.9%和8.5%;沭阳县七雄社区官田居委会王登军户蔬菜种植成本约1800元/亩,同比增长约30%(见表二)。
表二:2010年与2009年种植成本变化表
陈士伦
张济东
王登军
金额(元)
增幅(%)
金额(元)
增幅(%)
金额(元)
增幅(%)
水稻种植成本
635
27.8
591
22.9
小麦种植成本
422
17.5
470
8.5
蔬菜种植成本
1800
30
4、人工服务费用猛涨进一步增加了种植成本。今年我市农村服务业人工费用快速增长。2010年,陈士伦户水稻栽插费200元/亩(包括伙食费用),同比上涨66.7%;张济东户水稻栽插费150元/亩,同比上涨66.7%。宿豫区蔡集镇董良银户种植西红柿每季都要雇佣4个工人,每季工期7天,去年支付工人工资共840元,今年工人工资上涨到50元/天,4个工人共支付工资1400元,同比增长66.7%(见表三)。王登军户今年更是遇到了尴尬局面,9月份,他家一棚小白菜,由于出钱找不到人帮助收获,不得不放弃,当时小白菜价格2元/斤多,损失了4000多元钱。同样,王登军的邻居由于本人忙于其它工作,又难以请到人帮忙,种植的一棚辣椒不得不烂在地里,也损失了好几千元。
表三:2010年农业服务费涨幅情况表
费用
陈士伦
张济东
金额(元)
增幅(%)
金额(元)
增幅(%)
水稻栽插费
200
66.7
150
66.7
水稻机耕费
35
40
35
16.7
水稻机收费
60
20
55
10
小麦机收费
60
20
80
60
小麦机耕费
40
14.3
40
0
5、流通环节管理混乱挤压了农民增收空间。首先是收储库点操作存在问题。一是对小麦品质要求较高,实际交易价格低于定价。国家收储库点在实际收购过程中,对于小麦的水份、杂质、容量和不完善率等方面的要求较高。沭阳县东小店乡信息员反映,销售给收购点的小麦除掉水份、杂质等,实际销售价格要低于商贩收购价格。二是个别存储点出现克扣斤两现象。往往以品质次为借口压级压价,还有随意加大去皮重量现象,一个重0.3斤的塑料口袋按照1斤重去皮;三是商贩借机赚取暴利。商贩跟粮食收储点关系熟,甚至有些存在不法交易。普通农户在粮食收储点遇到的问题在商贩那边几乎不存在,他们从农户手中收取粮食再出售给收储点时,基本不要进行化验,并且售价远远高于收购价。据知情人反映,今年粮贩从中赚取差价0.1元/公斤,高时甚至达到0.2元/公斤。而去年同期,粮贩从农民收购粮食再出售给粮库,差价仅在0.06元/公斤左右;四是不法分子哄抬消费价格。一些不法分子利用国家不断提高农产品价格的政策进行炒作,哄抬最终消费价格,使农产品最终消费价格大幅度高于农民销售价格。所以,城市居民感受的农副产品价格涨幅凶猛,媒体报道也是涨声一片,但是农民对农产品的销售价格上涨幅度的感受远没有媒体宣传的那么高。
6、种植效益时好时坏影响农民种植积极性。虽然我市粮食产量近几年一直呈增长趋势,但从个体而言,许多农户粮食产量起伏较大,特别是一些地理环境较差地区,很难保持粮食产量持续增长。比如宿豫区关庙乡泰山村粮食种植大户张继东,承包耕地80亩,正常年份收成很好,但是由于其所处位置地势较洼,稍微下点大雨就可能造成水灾,所以今年受暴雨影响水稻减产,每亩仅900斤,而去年是1100斤。对于这种状况,农民也很无奈,因为承包期限是一定的,承包费也都一次性付清,所以不论是收成好与不好,行情好与不好,都要种植。赶上好年景,好行情,那是幸运;赶上坏年景,不好的行情,也已经习惯于坦然接受。而对于一般的种植户,由于种植面积不大,加之种植效益远比外出务工少,所以对于收成好坏不是太在意,很难有持久的种植热情。
7、种植的盲目性大大降低了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调查中发现,农民反映强烈的是政府对农民种植缺乏指导,造成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较弱。特别是蔬菜等设施农业种植,由于多数农民缺乏对市场的研究,种植品种完全跟着感觉走。加之政府对种植的指导性不强,形成了种植品种零乱,规模效益差。农产品种植的无序化,导致能种的种不出来,不能种的瞎种植,扰乱了整个市场,也使农产品的竞争力较弱,无法与外地的农产品形成竞争,农产品的出售价格完全受制于外地产品,无法把握市场的主动权。如在沭阳县调查时发现,沭阳县的蔬菜市场货源由本地、山东、连云港、淮安、徐州、盐城等地共同供应,但本地蔬菜价格完全受外地进来的蔬菜价格控制,特别是山东的蔬菜价格,如果山东蔬菜价格高,本地蔬菜价格也就跟着高,如果外地蔬菜价格低,本地蔬菜价格也就跟着低。本地农民对蔬菜种植的效益难以把握,完成是听天由命、看运气。从长期来看,当地市场受外地产品冲击,行情飘忽不定,种植户胆战心惊,不知道来年该种什么、应种多少。
三、转变生产经营方式是农民增收的根本途径
通过对比,可以发现规模种植户种植效益明显高于普通种植户。
1、粮食种植效益比较。一是农产品销售价格高。规模种植户出售量大,对于收购者来说既方便又节省成本,自然售价要高于普通种植户,甚至给予全年最好的价格。宿豫区关庙镇粮食种植大户张济东家,他的粮食都是先储存在粮食收储站,等到下一年新粮下来后,再按照全年最高价格进行结算,这种收储方式近似于当前出现的“粮食银行”,但是一般只有规模大户才能享受这种待遇。即使不以这种方式出售,规模大户的粮食出售价格也往往高于普遍农户。2009年,规模户张济东小麦出售价格1.94元/公斤,比普通户陈士伦高0.22元/公斤;二是生产成本低。张济东户购买农资属于批发,比普通种植户购买的零售价格低。2010年,张济东户购买化肥(尿素)平均1.78元/公斤,化肥(复合肥)平均2.4元/公斤,分别比陈士伦户购买价格低6.3%和7.7%。规模种植户由于是大面积耕作,机耕、机收费和人工栽插费也相对较低。2010年,张济东户机收费110元/亩,人工栽插费150元/亩,分别比陈士伦户低8.3%和25%;三是种植纯收入高。在忽略增产因素的前提下,2010年张济东户种植业纯收入1132元/亩,比陈士伦户高113元/亩,增收11.1%(见图一)。

2、蔬菜种植效益比较。沭阳县的蔬菜普通种植户王登军共种植蔬菜大棚8亩,2010年预计销售收入75000元,成本14400元,纯利润60600元,亩均纯利润7575元;江苏华盛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去年5月份开始投资兴建,今年初开始生产,目前共种植620个蔬菜大棚,每个大棚占地1.6亩。据投资商夏老板介绍,今年一个大棚平均销售收入60000元,亩均销售收入37500元,亩均成本6250元,亩均纯利润31250元,比王登军户多收入23675元/亩,是王登军户亩均收入的4倍多。江苏华盛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对于承包其蔬菜大棚的农户给予工资400元/月和20%的提成,一个在该公司承包8亩蔬菜大棚的农户每年亩均纯收入11050元,比王登军户每年每亩多收入3475元(见图二)。

蔬菜规模种植效益高的主要原因:一是规模户的种植预先对市场有较充分的认识。规模种植基本是属于有备而来,种植前经过精心的市场调研,对于全年的蔬菜市场走向预先有个大概的预测。由于是站在全国的市场,甚至世界的市场来组织生产,种植出来的产品当然会在市场上具有一定的竞争力;二是种植的技术含量高。由于规模户种植的蔬菜基本不施化肥、农药,属于绿色食品,当然受到市场的青睐,价格自然也高;三是精细化种植。受资金、技术等影响,普通农户往往只能进行传统型的粗放式种植,种植的都是时令蔬菜,属于大路货,而这种蔬菜不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难以卖出较好价格。而规模种植前期一次性投入大,具备较好的生产条件,加之技术性强,种植的都是反季节蔬菜,种植品种多属于新、奇、特等品种,出售价格远高于普通的蔬菜价格。四是抗自然灾害能力强。规模户的蔬菜大棚质量较高,具备一定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而普通户的蔬菜大棚一般质量较差,很难抵御自然灾害的侵袭。
通过比较分析可以发现,规模化种植产品品质高、销售价格高、种植成本相对较低、种植效益优势明显。
四、广大农民的一些想法
1、对农产品涨价既渴望又害怕,恐惧蝴蝶效应引起农资价格全面上涨。据调查反映,目前农户对农产品价格上涨既渴望又害怕,一是迫切希望农产品价格大幅上涨增加种植收入,但同时又害怕农产品价格上涨带动食品价格上涨,以致带动居民消费价格全面上涨,致使工人工资大幅上涨,农资生产成本提高,继而进一步抬高农资价格,增加种植成本。
2、大多数老农对土地流转心存顾虑,担心老无所依不愿流转土地。一是对土地流转政策了解不清导致缺乏信任。一些农民特别是年龄偏大的老农,对土地流转政策和意义了解不清,对政府和投资商缺乏信任,害怕土地流转出去以后得不到约定收益。老农陈士伦今年已过花甲之年,他比较反对土地流转,担心土地到别人手里之后得不到原来约定的收益,他表示还是土地在自己手里比较踏实;二是土地情结不愿放弃种植。依然是一些老农,对土地有种特别的依恋,从感情上很难与土地割舍,表示只要有能力就一定要种地;三是流转收益相对较低。当前土地租金存在普遍较低的问题,流转租金相对于自己种植收益还是略低,一些赋闲在家的老农依然有种地能力,只要种植收益大于土地租金,他们宁愿自己耕种,哪怕多受累。
3、思想较活跃农民希望政府引导土地流转,促进农村生产集约化发展。一是希望政策推动,完善土地流转管理服务体系。出台相关的激励政策,通过资金、技术和服务支持,解除农户的后顾之忧;建立服务机构,做好土地流转服务工作,如流转需求信息提供、法律政策咨询、流转价格和合同签订指导、流转利益协调和流转纠纷调处等流转服务工作;二是希望机制灵活多样。推广以粮食实物为参照的土地流转市场价格机制,制定片区指导价;推行土地流转交易竞标机制,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擅自截留、折扣农民合法流转收益,农民除了得到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净地收益外,年底还应参与合作社分红;三是严格法规,优化土地流转环境。对土地转入、转出、使用、合同签订和履行、流转信息发布、档案管理等进行全过程的管理服务,加强业务指导,规范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行为。健全土地流转审批程序、合同签订鉴证、流转大户的登记备案等管理制度,明确专人负责土地流转的手续办理、权属变更等工作,为群众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建立和完善纠纷处理机制,对目前已流转的土地,要进行全面清理,完善相关手续。多渠道化解矛盾纠纷,切实维护好农民的土地承包合法权益,同时坚决打击占用土地套取国家补贴现象。
4、希望政府进行种植规划,形成规模效应和特色效应。王登军等几位蔬菜种植户反映,当地蔬菜在市场上竞争不过北方蔬菜。随着北方蔬菜进入本地市场,特别是山东各地的蔬菜种植技术高、成本低、质量好,本地蔬菜几乎丧失竞争力,收益时好时坏。农户希望政府引导,对蔬菜种植进行合理规划,形成规模,抢占淡季,提高附加值,增强市场竞争力。一是成立销售协助组织。由于附加值不高,市场竞争力较弱,他们希望由政府引导成立销售协助组织,聘用专家和有经验的农户对销售进行指导,为农户提供参考资料和建议;二是建立蔬菜批发市场。通过在宿迁当地建立大型蔬菜批发市场,吸引外地商贩前来运输,然后向更大型的蔬菜种植、集散基地集中,供销渠道可以更加顺畅;三是帮助解决实际困难。他们希望政府能加大坝沟引水、架设电线、周边道路建设等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并根据农户反映的实际情况及时妥善解决生产经营中的实际困难。
5、加强农技服务,提高农产品产量和品质。高收益的农业必须由高水平的农技服务支撑。近年来,我市的农技服务队伍有所削弱,基层农技人员少、待遇低、工作辛苦,给我市农业生产造成了不良影响。广大农民希望政府及有关部门重视为农服务工作,加大农业技术宣传力度,加强农业技术指导,及时帮助农民解决生产中遇到的技术难题,以解农民生产的后顾之忧,进一步提高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
6、加强农田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当前,宿迁市的农田水利设施较差,稍遇不良天气,种植业就受到影响。如最近3个月左右,宿迁市基本没下雨,种植业受旱灾情严重。但是很多地方,沟渠并不是没有水,而是因为沟渠不配套,水难以引进农田。同时,农村的组织化程度较低,当前农村青壮年外出务工,政府难以组织一定的人员进行抗灾抗险。希望政府能够加大农田基本设施建设力度,提高农田的抗灾抗险能力。
7、提高种植效益,政府服务工作要加强。提高农产品效益,发展规模农业是必由之路。政府的服务能力要再加强,除了政策上扶持,还要在很多细节上搞好落实,如发展设施农业,多数规模单位(户)希望把周围的农户带动起来共同生产,也愿意把技术传授给农民,因为这样会形成更好的规模效益,市场竞争力更强。这就要求政府能够积极引导农民与规模户的生产衔接,积极做好农产品的宣传推广,积极为农户排忧解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