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糖mp3播放器:人民日报把人民幸福作为城市发展的根本价值取向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3 17:24:40

(探索与思考)

——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构建幸福城市的探索实践

马新明

《 人民日报 》( 2011年11月23日   07 版)

  提高人民的幸福指数,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内容,是城市发展的根本价值取向。在中央电视台近年举行的“CCTV经济生活大调查”中,西藏自治区拉萨市连续被评为中国幸福指数最高的城市。拉萨市的探索和实践,可以为构建幸福城市带来一些有益启示。

  主要做法

  下大气力改善民生。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紧紧围绕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多渠道筹措资金,全方位推进工作,扎扎实实为群众排忧解难。加快推进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出台农牧民安居工程建设、农牧区免费医疗以及城镇基本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基本养老保险、城乡低保等保障民生的制度安排,基本实现了住有所居、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

  集中精力加快发展。一方面,高度重视经济发展,大力发展旅游业,充分发挥旅游业在经济发展中的龙头带动作用;另一方面,加快城市发展,注重城市的建设与保护, 实施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国际旅游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市工程,大力改善城市人居环境。

  着力推进文化建设。实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文化馆站室建设”、“万里边疆文化长廊建设”等一批国家级重点文化建设工程,繁荣活跃民族民间文化,较好地满足了拉萨各族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需要。目前,全市拥有8个县级文化馆、57个乡级文化站、241个村级文化室、4个老年文化活动中心。

  加强创新社会管理。紧密结合实际,努力建立完善维护社会稳定和加强社会管理的长效机制,着力提升城乡居民的安全感。坚持把民族团结教育纳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全过程,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和以艰苦奋斗为核心的“老西藏”精神,巩固发展了全市各族人民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的良好局面。

  成效与启示

  经过不懈努力,如今的拉萨市经济发展、文化繁荣、民族团结、社会和谐,人民安居乐业,城市整洁美丽,生态环境良好,农牧区焕然一新,城乡居民教育医疗养老有保障,人民的幸福感得到很大提升。这可以为我们带来以下几点启示。

  服务市民是构建幸福城市的宗旨。构建幸福城市,应以为市民提供宜居舒适的环境、让市民有归属感和幸福感为宗旨。因此,在城市规划、建设、发展的过程中,应树立以市民利益为核心的城市发展理念,尽可能满足市民的需求,尽可能方便群众的生产生活,尽可能帮助各类人群实现梦想。

  科学发展是构建幸福城市的基础。构建幸福城市,应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有了经济基础,政府财政丰裕,才有能力建设基础设施,解决群众关心的切身利益问题,改善和优化生活环境,提高社会服务水平。拉萨发展的基础比较薄弱,但是多年来坚持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经济增速连续多年保持在两位数,加之中央和兄弟省市的支援力度不断加大,这为拉萨构建幸福城市打下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改善民生是构建幸福城市的核心。住房、教育、养老、就业等是关系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重大民生问题。不解决好这些问题,人们的幸福感就不会强。因此,构建幸福城市应着力在民生上做文章,切实解决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实际问题,努力免除人民群众在生活、上学、就医、就业等方面的后顾之忧。

  繁荣文化是构建幸福城市的灵魂。正如一个人要有精神和灵魂,一个城市也要有精神和灵魂。塑造城市精神和灵魂的是文化。拉萨市始终坚持在市民中倡导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彼此关爱的人际关系、爱国爱教的宗教文化、知恩图报的感恩文化、知足常乐的处世文化、自然低碳的环保文化等,为构建幸福城市提供了重要精神支撑。

  政府主导是构建幸福城市的引擎。构建幸福城市,政府应充分发挥主导作用。无论发展经济还是改善民生,无论繁荣文化还是服务市民,政府都是组织者、领导者和推动者。因此,在构建幸福城市的过程中,应牢固树立“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理念,全力打造责任政府、服务型政府,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作者为西藏自治区拉萨市副市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