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l可以叠的英雄:中国外交政策中存在四个重大矛盾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3/29 06:33:54

  由于中国外交理念的滞后,理论存在内在矛盾,以及对自身战略再定位的模糊,使得中国在应对复杂和动态的世界格局时,尤其是在处理中美关系时,其外交政策显得左支右绌,摇摆不定,让人觉得有些力不从心,使得中国的国家利益不断受损。中国到了必须重新制定外交政策,最自身的战略再定位的时候了。

  (一)世界格局的变化

  从1989年苏联东欧解体后,美国成为了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中国主要的外交关系其实就是和美国的外交关系。

  在过去的10多年中,美国的国际战略中心主要放在中东东区,这为中国的高速经济发展和地区崛起赢得了宝贵的战略空间。从2010年开始,美国在“中东地区”的影响力基本稳固,蓦然回首,却发现中国在东亚地区已经崛起;所以其开始高喊着“重返亚洲”的口号,把他的战略中心转移到亚洲。

  最近短短一年多,美国与中国在周边不断发生战略摩擦。钓鱼岛事件,南海主权问题等问题上都看到了美国参与的影子。美国不断强化在日本和澳大利亚的军事存在;政治上拉拢越南,甚至中国的传统盟友缅甸等国。在经济上抛出“环太平洋经济战略伙伴协定(TPP)”来取代APEC,。在着短短的一年内,这一连串孤立和遏制中国的战略意图,使得中国的崛起受到了严峻的挑战。

  作为一个新兴的大国,中国却现在很难对自身做一个清晰的战略定位。同时由于其外交战略的内在矛盾,中国面对美国的战略进攻,中国外交战略显得左支右绌,力不从心。

  (二)中国外交战略的四个矛盾

  现阶段的中国的外交政策,主要存在以下四个矛盾:

  1, 不断深化的中国与全球政治经济的联系与原有的“互不干涉内政”外交原则之间的矛盾

  在全球化不断深化的21世纪,随着西方人权运动的兴起勃发,以及环境恶化,恐怖主义,核扩散等世界性问题威胁到了人类和平和可持续发展。中国作为世界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2001年加入WTO后,不断参与到国际政治经济体系中,国力不断增强的中国,不可避免的要承受相应的责任和义务。

  可是对于这些国际问题的干预,必然会影响到他国的内政,甚至会影响的一个政权的倒台,比如伊拉克的萨达姆,利比亚的卡扎菲。

  这样的国际干预和中国原有的“互不干涉内政”外交原则之间就不可避免产生矛盾。如果秉行纯粹的“互不干涉内政”原则,一方面中国会受到世界主流国家价值体系的孤立,使得中国国际影响力下降;另一方面,在这些违背人权,支持恐怖主义和核扩散的所谓“邪恶政权”倒台后,中国在这些国家的经济利益必然会受到巨大损害。比如,中国在对于伊拉克和利比亚政权的态度上的矛盾表现就是由这个原因造成的:一方面竭力想维持原有的“邪恶政权”以维护其在这些国家的经济利益,另一方面又不想得罪以美国为首的西方主要国家。这样左支右绌的消极态度使得中国在这些“邪恶政权”倒台后,中国在这些国家的经济利益受损。

  2, 意识形态和经济利益之间的矛盾

  中国和世界上很多集权国家都存在很深的经济联系,比如缅甸,利比亚,和委内瑞拉等亚非拉国家。中国从这些国家获得的很多经济利益,不可否认是意识形态发挥了很重要的作用。中国和这些国家打交道的主要途径是通过政府,但是这些国家在国际上处于孤立的地位,政权基础也相对而言脆弱,外交政策很受国内国外形势的左右。

  由于中国在世界上不懂得学习西方的所谓“平衡”艺术,懂得政府和民间利益的平衡。这些政权倒台或者受到威胁后,首先伤害的就是中国的利益。因为中国过多的和这些集权政府打交道,这些国家的人民把它们对政府的厌恶,延伸到中国身上。这些政府倒台,新政府必然不会亲近与中国,中国在利比亚的利益受损就是一个例子。如果这些国家政权不到,统治者为了讨好人民,或者采取怀柔政策,很有可能拿中国开刀,转移人民对政府的不满;2011年缅甸停建中国投资的密松水电大坝就是很好的明证。

  3, “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定位和“新兴市场经济体”国家定位之间的矛盾

  “发展中国家”和“新兴市场经济体”这两个概念既有重合的地方,也有不重合的地方。在国际舞台上,中国作为这两个团体的成员,很可能难以同时照顾到这两个集团的利益。如果不能准确地定位这两个概念,中国在世界上很容易被别人分化,使得中国处于孤立的地位。

  发展中国家是所有的不发达国家的全体的称谓,相当于“贫农阶级”;而“新兴市场经济体”是指那些已经发展起来,已经或者快进入中等收入国家的大国,相当于“富农阶级”,当然还没有进入“地主阶级”。很显然,“富农”阶级和“贫农”阶级的战略定位之间存在一定的差距。

  一个典型的例子是,2009年在哥本哈根气候谈判中,中国一直作为发展中国的代言人为发展中国家争取利益,但是在美国和欧洲国家的分化和金钱利诱下,中国被分化出来,单独成为了一个焦点,使中国背负起哥本哈根气候谈判失败的责任。

  4, 本国利益和全球利益之间的矛盾

  中国作为全球的一分子,自身的利益有时会不可避免的和全球的利益相矛盾。最典型的例子也是2009年的哥本哈根全球气候谈判。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温室气体排放国,要求大规模削减温室气体排放,被美国要挟作为自减排的条件。这种不公平的要求,显然伤害了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的利益,但是中国却没有协调好国内利益和全球利益之间的关系,坠入了美国的战略圈套,使中国承担了哥本哈根气候谈判失败的责任。

  (三) 结论和建议

  这些矛盾在西方的一些主要大国崛起的时候都曾经遇到,但是他们通过不断的自身战略再定位解决了这些矛盾。

  随着全球化的深化和中国对全球政治经济参与的深入,中国也到了必须重新对自身的国家定位,解决其外交政策中矛盾,重新制定外交政策的时候了。现在必须要制定一些原则,在发生战略矛盾的时候,必须考虑什么优先。在这些原则下面勇敢自信的去做,否则中国的外交政策只会越来越左支右绌,摇摆不定,对中国的崛起不能起到促进作用。

  “互不干涉内政”的外交原则通行于改革开放前,因为那时中国还是一个相对封闭的国家。可是随着中国经济和世界联系进一步强化,所谓此一时,彼一时也,中国的外交政策必须与日俱进。否则,中国必然会和世界经济政治体系产生越来越多的对抗和摩擦。

  历史表明,一个大国的崛起,更多依靠的是一个强大的文化和价值体系。中国的唐朝是这样,现在的美国也是这样。日本和西方开始兴起所谓的“价值外交”,通过国家的价值来促进外交,这值得中国参考。

  德国哥廷根大学教授于晓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