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电视台荔枝台下载:第二编 中共山东分局在莒南的重要活动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6 04:49:06

第二编  中共山东分局在莒南的重要活动

在抗日战争进入困难的时期,中共山东分局、八路军115师司令部、山东省战工会等党政军领导机关于1941年3月转移到滨海根据地,3月7日到达莒南县。1941年8月19日,中共中央书记处、中央军委决定,山东分局为统一山东党政军民的领导机关,朱瑞任书记。

一、加强党的民主政治建设,建立健全各级政权

中共山东分局十分重视根据地的民主政治建设,普遍建立、健全各级民主政权。1943年8月至9月,山东省临参会一届二次大会在莒南召开,会议将省战时工作推行委员会改为省战时行政委员会,并通过了新的《山东省战时施政纲领》。

随着山东抗日根据地的发展壮大,山东分局不断加强民主政治建设。1944年8月至1945年1月,山东省第二次行政会议在莒南召开,黎玉作了《民主思想、民主政策、民主作风》的总结报告。4月23日,山东分局发出《立于开展民主运动的决定》,要求从7月到9月,在全省普遍深入地开展民主运动,由下而上的改造政权,贯彻“三三制”,改选充实各级参议会和政府。

中共山东分局等党的领导机构进入莒南后,就在全县进行了整理党组织的工作。一是加强了对党员的教育,提高了他们的政治素质;二是劝退了一批不具备党员条件的党员,纯洁了党的组织;三是培养选拔了一批基层党员干部,壮大了基层党组织的力量。同时,开展了支部工作检查,制定了模范支部条件,加强了对支部工作的领导和党员干部的训练,提高了党组织的战斗力。全县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 在反“扫荡”、反“摩擦”中,充分发挥了战斗堡垒和先锋模范作用。           到1942年底,全县共产党员由1941年的1200余人发展到2250人。并建立了12个区委,82个村支部,460个党小组;除址坊、薛庆两区和峧山、涝坡两区的部分村外,全县绝大部分村通过选举,建立健全了村政权;全县大部分区、村建立了区团部和村团部,发展了普通自卫团和民兵,游击小组成员由之前的398人增加到2406人,青抗先由80多人增加到237人。农救会、职工会、青救会、妇救会等抗日群众团体也都得到很大发展,使莒南县党的工作有了广泛、扎实的群众基础,莒南抗日根据地在日伪、顽的夹击中逐步争得了优势。

随着战争形势的发展,抗日战争进入了相持阶段,为了系统地总结历史经验,清除“左”、右倾错误思想根源,解决党内存在的思想不纯、作风不纯的问题,统一全党思想,为夺取抗战胜利和民主革命胜利奠定思想基础,中共中央决定并从1942年起在全党开展一次整风运动。其主要内容是反对主观主义以整顿学风,反对宗派主义以整顿党风,反对党八股以整顿文风。在山东分局和滨海地委的领导下,莒南县委在全县组织开展了整风运动。组织全县党员干部学习了毛泽东《改造我们的学习》、《整顿党的作风》、《反对党八股》和刘少奇《论共产党员的修养》及陈云《怎样做一个共产党员》等重要著作。教育广大党员干部提高认识,统一思想,战胜困难,迎接抗战的胜利。

 按照中共山东分局的有关要求, 1943年6月,县委召开了有区委书记参加的扩大会议,讨论加强干部作风建设问题。会议在肯定了各级干部工作中成绩的同时,初步揭发了部分干部中存在的自高自大、包办代替、强迫命令、打人骂人、贪污专横、欺压群众等问题,并分析了产生错误的原因。会议决定县、区委都要在“七一”召开会议,深入揭发干部作风中存在的问题,并做出深刻检查;同时要严格党的组织生活,加强党的纪律,强化党的一元化领导,发挥各系统的组织作用。

1943年8月10日,莒南县委在扁山召开区以上干部大会,县委书记田海山作了《重振整风学习》的报告,要求县区干部继续深入学习,理论联系实际,转变作风,做好各项工作。会上,县委听取了县、区干部的批评,部分县、区干部介绍了整风学习体会。这次会议,推动了全县整风运动的深入发展。

1944年6月17日,莒南县委在大山前村召开了全县干部大会,总结了两年来整风学习的成绩经验,布置了深入开展整风学习的任务,要求全县各级干部深入群众,深入实际,克服包办代替,强迫命令等不良作风。21日,《大众日报》发表长篇文章,介绍莒南县委深入实际,深入群众,实行领导与群众相结合,典型与一般相结合的领导方法。通过整风运动,使全县党员干部普遍受到了一次深刻的马克思主义教育,统一了思想,转变了作风,为开展各项工作奠定了良好的思想基础。

在开展党的整风运动,加强党的民主政治建设的同时,1943年2月25日,中共山东分局又作出了《关于整理与改造支部的决定》,3月23日,又发出补充指示,对整理与改造支部的目的、做法及有关政策作了明确规定。5月,滨海区党委整支工作队到莒南县东筵宾、西筵宾、大山前、小山前、十字路等村进行整支试点。与此同时,县委决定由组织部长狄生、宣传部长蔡黎带领干部分别到筵宾区和沟头区进行整支试点,各区委都要选定一个村进行试点。这次整支的中心内容是加强教育,普训党员。要求做到健全支部,提高工作能力,民主选举村政权,完成战争、生产、民主三大任务。到秋后,全县第一批30个整支试点村全部完成了整支工作。通过整支,加强了党的建设,壮大了党的队伍,增强了党的战斗力。同时通过民主建政,发扬了民主,清除了坏人,使全县村级政权更加健全与巩固。据不完全统计,到1945年底,全县共产党员发展到9000余人,党组织发展到17个区委,480多个党支部。全县858个自然村,村村建立健全了民主政权。滨海区党委将莒南县整支试点的经验总结印发全区,推动了全区整支建政工作的开展。

二、动员减租减息,开展支前活动

减租减息是抗日战争时期我们党解决农民土地问题的基本政策。制定这一政策的目的就是要扶助农民,减轻地主的封建剥削,在根据地内彻底争取和发动群众投入抗战,发展生产。其基本点是“减租减息,交租交息”。1942年1月,中共中央公布了《关于抗日根据地土地政策的决定》,确定了“二五减租”和“分半减息”的原则,即地租比抗战前减25%,利息最高不超过1分半。

    1942年4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中共华中局书记、新四军政委刘少奇受中共中央委托,来山东根据地检查指导工作。在他的指导帮助下,中共山东分局作出了《抗战四年来山东我党工作总结和今后任务的决议》和《关于减租减息改善雇工待遇开展群众运动的决定》,并确定莒南县和临沭县为山东分局的“双减”实施中心县。为此,山东分局和滨海地委抽调了100多名干部组成“双减”工作团,来莒南县具体指导“双减”运动。

    莒南县“双减”从1942年5月开始,首先在筵宾和仕沟两个区的10个村进行试点,摸索经验,然后由点到面,逐步展开。“双减”中,工作团一是放手发动群众,广泛宣传我党在抗日战争时期的土地政策和人民政府关于减租减息的规定,让群众自己起来开展斗争。对拥护“双减”政策的地主,由农民与之签约,团结其抗日;对破坏和对抗“双减”的地主,发动群众进行说理斗争。二是依靠贫雇农,选拔培养积极分子,通过他们团结中农和广大群众开展运动;三是先解决群众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以调动群众的积极性,增强群众的信心和斗志,促进“双减”运动逐步深入。山东分局书记朱瑞亲临仕沟、筵宾检查指导“双减”工作。到9月份,“双减”工作在全县普遍展开。在开展“双减”工作的同时,还开展了增加雇工工资、“借粮”和“拔地瓜地”(即让地主再拿出一部分地给无地的贫民秧地瓜,解决吃饭问题)等活动。筵宾区首先将雇工的货币工资改为粮食工资,除在原工资的基础上增加了100斤高梁外,再增加手巾、苇笠、蓑衣、汗褂、旱烟等。该区5个“双减”中心村农救会发动群众向地主借粮8340斤,供缺粮户度荒。滨海地委、专署及时在大店召开座谈会,总结经验,在滨海区乃至全省推广。

“双减”运动和“增资”、“借粮”、“拔地瓜地”等活动的开展,既解决了广大群众的切身利益问题,又较好地照顾了各阶层利益,从而调动了群众生产和抗日的积极性,达到了团结抗日的目的,推动了对敌斗争和建党、建政、建军、建群等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

抗日战争胜利后,根据中共中央指示,山东解放区在1946年上半年广泛开展了减租、生产、练兵三大运动,为粉碎国民党的军事进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山东解放区反奸诉苦、减租减息等情况统计表

(1945年冬至1946年春)

反奸诉苦、清算恶霸地主的村庄

  1.8万个

减租减息增资的村庄

  3万个

农民从地主手中取得土地

  1500万亩

参加农业合作组织人数

  270万

1946年9月2日,中共中央华东局、山东省政府成立了山东省支前委员会,并颁布了《山东省支援前线委员会组织大纲》,广泛动员群众参军参战,支援自卫战争。

山东解放区参军统计表(1946年12月)

各解放区

人数(万人)

胶东区

4.47

渤海区

1.5

鲁中、鲁南区

4.97

合计

10.94

按照中央以及山东省人民政府的指示,莒南县委带领全县人民继续进行以生产为中心的根据地建设,使农业、手工业有了进一步发展,市场兴旺,经济繁荣,为自卫战争积蓄了物质力量。内战爆发后,莒南县委积极响应党中央的号召,在努力发展生产,繁荣经济的同时,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反对内战和支前参战运动,并于1946年12月将全县工作重心转入支援前线。

1946年12月上旬,国民党集中了30多个旅的兵力,向苏北和鲁南发动进攻。8日,滨海地委、专署召开紧急会议,部署组建常备民工。9日,莒南县政府召开各区区长紧急会议,传达山东省政府关于实行常备民工制的通令和地委、专署的决定,分配了任务,研究了执行的措施。当夜,县长高凤林和各科、局长都分赴到各区帮助贯彻。不到10天时间,全县组织常备民工12000人,担架2500副,小车2000辆。12月23日,全县12000名民工、2000名子弟兵,携带2500副担架和2000辆小车,在100多名县、区干部带领下,分6批开赴苏北前线。1947年1月2日,鲁南战役开始后,全县又有6000名常备民工开赴鲁南前线。到2月7日为止,全县支前民工达到2万多人,动用小车9000多辆,运送军粮400万斤,运送大饼100多万斤。为夺取苏北、鲁南战役的胜利做出了积极贡献。

    蒋介石在全面进攻失败后,从1947年3月开始,改为对我陕北和山东解放区实行重点进攻。在此严峻形势面前,党中央号召解放区党、政、军、民团结一致,全力以赴,坚决反击国民党反动派的武装进攻。

    为了粉碎敌人对山东的重点进攻,我华东野战军在陈毅、粟裕带领下,对沿临沂至泰安一线向北进犯之敌,实行反击。莒南县委、县政府带领全县人民竭尽全力支援前线。1947年2月下旬,我军发起莱芜战役,莒南派出数千民工参战。1947年4月至11月,全县组成6000人的担运队,在县委宣传部长王健英等百余名县、区干部带领下,随华东野战军第二纵队辗转8个月,先后参加了孟良崮、南麻、临朐、诸城、昌南等重大战役。人民解放军转入战略进攻后,莒南人民在“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的口号鼓舞下,支前工作更加火热。

1948年8月,由3640名干部、民工组成的莒南县担架团,原打算支援济南战役,但到兖州时改为跟随打阻击的部队活动,参加了解放临沂的战斗,后随华东野战军第二纵队南下(“二纵”指名要莒南的担架团),参加了淮海战役。淮海战役期间,莒南支前参战达到高潮。1949年2月,莒南县又组织了400名青壮年,参加华东子弟兵团随军南下,长途跋涉六省一市,艰苦转战一年,参加了渡长江、战上海、解放福州等战役。在解放战争中,莒南县还先后开展了3次大参军运动,动员4600多名青壮年参军上前线。

    在3年多的解放战争中,莒南人民全力支前,支前民工一批接一批,甚至前批还未回来,后一批又去了,最多时八批民工在前线见面,总计达30多万人次(包括常备伕、短备伕、子弟兵团)。其中,从1948年9月中旬济南战役开始至1949年1月初淮海战役结束这段时间里,莒南就动用常备民工55406人,短备民工169000多人次,临时民工6000多人次,合计出动民工23万多人次,出动小车42900辆次,驴子6348头。当时,不仅青壮年男子全部出伕上了前线,就连五、六十岁的男人和一些青年妇女也踊跃出伕上前线。后方支前工

作也异常紧张。全县设粮站15处,民站、军站各11处。广大妇女夜以继日地做军鞋,加工军粮,全力以赴支援前线。仅在准海战役期间,全县就加工运送军粮1970万斤,有时一天要加工军粮100多万斤。同时,全县还为前线送去军鞋8万多双,猪1.352头,鸡1349只,花生米5800多斤,北海币79万多元。

在中共山东分局等党政机关的正确领导下,莒南县党组织抓住重点,统揽全局,带领全县人民胜利完成了减租减息、拥军参军、生产、土改、支前和各项建设任务。为推翻“三座大山”,建立新中国,付出了巨大牺牲,做出了卓越贡献。

三、中共山东分局确定莒南为“双减”工作实验县

1943年春,中共山东分局为指导全面工作,确定莒南县为分局实验县,由原归滨海地委领导,改为受山东分局和滨海地委双重领导。

确定莒南为实验县以后,在组织上进行了较大的调整。田海山同志任县委书记,原县委书记杨心培同志任副书记(后任县长)。狄生同志任县委组织部部长,蔡黎同志任宣传部部长,袁成隆同志为各救会长,高凤林同志为职工会长,曹明楼同志仍为农救会长,刘昆同志任青救会长,刘新(当时叫牛真如)同志任妇救会长,刘华南任县委秘书。

县委在领导工作中主要采取了如下实验做法:

(一)认真学习、执行上级指示。县委对上级的指示,总是认真对待,毫不马虎,特别是对党中央和山东分局的重要指示,都是认真学习讨论,深刻领会其精神。田海山同志掌握民主集中制原则很好,主持会议时,让县委委员、工农青妇负责人参加,甚至有时工作组长也参加。会上对上级指示充分地认真地逐段加以讨论,每个同志联系实际发言,既能吃透上级指示精神,掌握其要点,又能针对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如山东分局《关于一九四三年群众工作》的指示,山东分局《关于抓紧整风学习》的指示,山东分局《关于贯彻中央“十一”指示》的决定,《关于继续进行双减开展大生产运动》的指示,《关于拥军拥政爱民运动》的指示等等,都是这样学习讨论后执行的,就是《大众日报》的重要社论和文章,如《新年献词》也同样组织县委一班人学习。

(二)切实把握工作中心。县委紧紧抓住以发动群众,贯彻和检查减租减息工作这个中心,大刀阔斧地开展大生产、大参军、支援战争、根据地建设等项工作。每一时期又有一定的工作重点。县委根据山东分局工作队在大店、筵宾两区搞“双减”所取得的经验,组织全县搞“双减”工作。后来又搞查减工作。县委选择了有影响的大店镇作为查减的重点。大店是莒南县最大的封建堡垒村镇,号称有72家堂号的地主群。把大店查减工作搞好了,会震慑地主,鼓舞群众,影响全县。在发动群众搞“双减”工作的同时,还开展了大生产运动,干部带头锄地割庄稼。在生产中培养典型,奖励劳动模范,召开劳模大会、学习郑信生产总结大会等。在支援战争方面,平素抓好民兵建设,搞好拥军优属,抓好战备工作。敌人来“扫荡”时则集中与敌人周旋。县委书记兼独立营政委、区委书记兼区中队指导员,敌人来了就和部队一起行动。边沿地区则主要是开展好边沿对敌斗争。

(三)坚持执行党的政策。县委十分注意执行党的各项政策。如在整风学习中,始终坚持与人为善、治病救人、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作法。强调学习整风文件,提高思想觉悟。有了缺点错误要自觉进行检查、改正。在整风过程中,注意培养典型,示范教育,逐步深入。这样一般都能自觉进行检查。个别不觉悟的予以等待,不搞逼供信,有个区委书记,白天表面上检查了错误,但夜间却偷偷逃跑了。田海山同志知道后,立即派人星夜追了回来,停止了他的职务,只有对这样极个别的错误严重不思悔改的才采取组织措施。

在查减工作中,坚持以理服人,不打人,不搞逼供信。开斗争大会时,事先都进行充分的政策教育,预防可能出现的问题,对个别好动手的积极分子,安排在离斗争对象稍远一点的地方坐。特别是对有重大影响的大店的查减工作,一定创造出好的经验,不要违犯政策。田海山、袁成隆等同志,一再商谈强调,既要充分发动群众,又要切实掌握好政策,要避免出现打人现象,如果打起来就不好掌握,打死了人就不好办。当斗争恶霸地主庄英甫、庄景楼时,几千人的大会群情激昂,气氛紧张,群众充分揭露了地主的罪恶行径。当有人揭发庄景楼打人时,庄景楼不但不低头认罪,反而以蔑视群众的态度,蛮横地说:“我才不打人哩,打人还怪使的手脖子慌。”群众听后,极为气愤,一个积极分子抢上前去,一把夺过了庄景楼的手杖,两手一掰,用腿一担,折成两截,气愤地说:“我叫你再打人,我叫你再打人!”当场给了他一个下马威。群众发动的好,说理斗争开展的就好,政策掌握的好,就不会出现乱打人的现象,却表现出了群众的威严。会后接着组织群众扛着镢头到王家庄平掉了鹰坟,为在九泉之下含恨的魏老头伸了冤,为群众出了气,群众真正的站立起来了。在激烈的斗争场面,政策掌握得恰到好处。

(四)充分发挥组织作用。县委一班人是很团结的,齐心协力地搞好工作,一心一意地为群众服务。田海山同志也善于当班长,信任同志,大胆放手,委员同志们也积极主动,认真负责。县委集体领导,分工负责。每人驻一个区,既抓自己分工的工作,又抓全面情况,既抓点,又跑面。一定时候集中到县委机关学习文件,汇报研究工作。遇到重大问题,集体讨论做出决定,放手让分工的同志去抓。对大店的查减工作,就是充分发挥各救会长袁成隆等同志的作用。袁志隆同志是大学生,能说能写,有胆有识,他原先就是山东分局派往临沭县搞双减试点工作的负责人,对双减情况熟,作风踏实,把大店的查减工作搞得很出色,上万人的斗争大会开得井井有序。事后向山东分局写了关于大店查减工作总结的报告,山东分局转发全省,对全省查减工作起了一定的指导作用。袁成隆同志还编出民歌《平鹰坟》,在群众中广为流传。又如狄生同志带领组织部同志在前泉龙头村搞整支试点工作。狄生同志作风深入细致,把泉龙头村支部建设、政权建设搞得很有成效。一位女党员当上了村长,她的名字叫崔廷玉。女村长很有魄力,能讲也能干。我们县委机关几个同志在一个晚上曾专门去参加过他们的村民大会,看这位女村长是怎样部署工作的。县委从点上取得经验,充实自己,指导全盘。县委开展工作,更充分依靠各区委和全体干部的力量。每一重大运动,在县委充分讨论,统一思想后,召开各区委干部会议部署或召开全县干部大会,打通思想,教会办法。这样上下思想统一,步调一致,工作起来有气势,有次序,颇有成效。如大参军运动,搞得轰轰烈烈,热火朝天,从酝酿准备动员教育,到组织发动行动起来,搞得步步紧凑,扎扎实实。

在分局和党委的直接领导下,莒南县不负上级党和人民群众期望,几年来,经过县委一班人和广大干部群众努力,达到了预期的目的和要求,工作有成绩,提供了不少指导性的经验。当时对莒南县委的领导方法,被誉为大生产方式的领导,归纳起来就是:思想统一,行动一致,深入实际,调查研究,典型示范,及时指导,不走弯路。在介绍了不少经验的情况下,《大众日报》曾以《不要躺在成绩上睡大觉》的文章,提醒莒南县委领导注意。田海山同志及时召开了县委会议进行了讨论研究,防骄破满,继续前进。1944年9月,田海山同志离开莒南,到滨海三地委任地委书记。

(根据原山东省科协副主席刘华南的回忆录整理)

四、中共山东分局大店会议记实

1945年,抗日战争进入到第八个年头。在党中央领导下,山东根据地已发展成为解放区战场的重点战略区之一。津浦铁路以东,陇海铁路以北,东光、盐山以南,归中共山东分局管辖。八路军—一五师和山东地方部队已发展到几十万人。在中共山东分局和山东军区的领导下,已建立鲁中、鲁南、滨海、渤海、胶东5个区党委和军区。同时建立了各级地方政权,解放区已发展成为若干大块连片的根据地。工、农、青、妇各群众团体也都建立起来,群众有了较深入的发动。

中共山东分局和山东军区机关,这时驻莒南县大店。自实行机关精简后,分局办公厅、组织部、宣传部、社会部、城工部、统战部和武委会等群众团体领导机关共有70余人。由于群众团体的干部还要经常深入下去参加减租减息。发动群众的工作。因此,机关仅有50人左右随分局领导和山东军区行动。分局和军区在一块办公,日常行政、行军和伙食等,统由军区四科安排管理。谷牧同志于1943年任分局办公厅主任兼统战部长。1944年10月,谷牧同志调滨海二地委任书记。舒同同志由延安来山东后,任中共山东分局委员兼秘书长。我和范承绪(苏平)同志任办公厅秘书,负责分局的电文、会议安排及接待等工作,并兼编刊物。遇有急事,我们可以直接去见罗、黎首长。

1945年8月9日凌晨,我正在值班。军区机要科送来党中央发给分局罗、黎、舒、肖的电文,是由毛主席亲自签署的。我接到后,便飞快赶到罗荣桓同志的住处。当时的罗政委患肾脏病,正躺在担架上,由延安总部派来的罗大夫给他治疗。我将电文交给罗政委,他立即坐起来,连读了两遍,然后高兴地说:“太好了,太好了!你赶快去请黎玉同志来。”我来到黎玉同志的住处,他正准备洗脸,见我急促赶来,忙问:“有事么?”我说:“罗政委请您快去。” 黎玉同志又问:“什么事?”我说:“中央来电了,苏联红军对日宣战了!”黎玉同志忙放下手巾,便同我一起赶到了罗政委处。黎玉同志看完电文,同罗政委交换意见后,要我马上去告诉舒同同志,立即召集分局委员扩大会议。

早饭后,在分局办公厅(大店庄家的大花厅)举行了分局委员扩大会议。除分局委员外,到会的还有李林、刘居英、陈沂、杨一辰、朱则民和军区司令部、政治部有关负责同志及战工会党组的几个负责同志。肖华同志上午没到,当时在滨海布置反“扫荡”工作,下午返回。我和范承绪同志为大会服务并做记录。会议由罗荣桓同志主持,他将中央电文传达给到会的全体同志。其主要内容是:(1)苏联政府8月8日对日宣战,苏联红军出兵中国战场对日作战。(2)抗日战争已到最后胜利阶段,对日寇进行战略大反攻的时机已经到来。八路军、新四军应对一切不愿投降的侵略者及其走狗实行广泛的进攻,歼灭敌人,夺取其武器和资财。(3)猛烈地扩大解放区,组织武装配合八路军、新四军对日大反攻。传达完后,立即进行了讨论。着重讨论分析了苏联红军出兵东北和山东战略反攻的形势问题。会议紧张地进行了两天。最后,由罗荣桓政委简明扼要地提出了四项决策:一、我军主力立即解放临沂城。分局、军区、政委会进驻到临沂城,组成山东党、政、军战略指挥中心。二、将山东省行政委员会改为山东省政府。三、组织沦陷区百队、千队的武工队、游击队、地下武装进行起义,配合主力军,消灭敌人,收复城市。四、为了进行大反攻,将我军组成鲁中、鲁南、滨海、胶东、渤海五路大军,我军主力整编成8个师、15个旅,攻击胶济、津浦、陇海交通线,夺取济、青、烟、徐等城市。会议决定以山东军区司令员兼政委罗荣桓的名义,通令济南日军司令官向山东军区部队缴械投降,如不投降,坚决消灭。并决定成立济南、青岛、徐州、连云港、烟台前线指挥部,分别收复济、青、烟、徐、连云港等城市。山东军区一部主力于8月底围攻临沂城,消灭伪军王洪九部,肃清临沂残敌。临沂成为全省战略反攻的指挥中心。随后政委会举行会议,将山东省行政委员会改为山东省政府。由于蒋介石蓄意发动内战,搞蒋敌伪合流,破坏了我军的受降计划,从此,中国革命进入了全国解放战争的新阶段。

(根据战时山东分局组织科干部杨维屏的回忆录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