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破案的小说:历史上的今天(12月2日)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8 07:49:29

历史上12月2日这一天发生了哪些大事?

 

历史时段:1859-2013

 

更新时间:2014-12-2 

废除奴隶制国际日

每年的12月2日是废除奴隶制国际日(International Day for the Abolition of Slavery)。1949年12月2日,联合国大会通过了《禁止贩卖人口及取缔意图营利使人卖淫的公约。1986年,为纪念这个公约的签订,也为了纪念约翰布朗,联合国大会将每年的12月2日定为“废除奴隶制国际日”,亦称“废除一切形式奴役世界日”,呼吁消除一切形式的奴隶现象,维护一部分弱势群体自由的权利,为创建世界人民平等共处的和谐环境而努力。 

拿破仑一世

1804年12月2日,拿破仑·波拿巴自我加冕,成为法国拿破仑一世。此前的11月6日,公民投票通过共和十二年宪法,法兰西共和国改为法兰西帝国,拿破仑·波拿巴为法兰西人的皇帝,称拿破仑一世。 

门罗

1823年12月2日,美国第5届总统詹姆士·门罗以“致国会咨文”的形式,发表了重要的外交政策声明——《门罗宣言》,即后来被称之为“门罗主义”。它为以后美国在“援助”的幌子下,控制和掠夺拉丁美洲树了块挡箭牌,成为美国在拉丁美洲建立“后院”的工具。

 

约翰·布朗

1859年12月2日,约翰·布朗为了美国黑人的解放事业,英勇就义。


燕妮

1881年12月2日是,燕妮·马克思因癌症病逝,享年67岁。燕妮是一位德国社会学家,卡尔·马克思的妻子、助手和亲密战友。 

朱可夫

1896年12月2日,苏联将领朱可夫元帅出生在离莫斯科不远的一个贫穷的小村庄。朱可夫是原苏联历史上一位重要的军事活动家、卓越的战略家,他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杰出贡献,使他名垂青史,成为前苏联人民心中的英雄。 

孙中山在镇南关指挥起义军作战时戴的军帽

1907年12月2日,同盟会会员黄明堂、关仁甫率乡勇80人,携带快枪42杆,潜袭广西镇南关。黄明堂与守炮台的清军取得联系,约订2日由山背间缒绳直入,直取第三炮台。起义军披蒙茸,拨钩藤,跨越断涧危崖,呐喊而入。守兵百余人略事抵抗,即相率投降,接着,第二炮台、第一炮台相继夺得。本年为农历丁未年,此次起义又称“丁未镇南关之役”。 

 

溥仪坐在乾清宫宝座上

1908年12月2日,年仅3岁的清末皇帝爱新觉罗·溥仪即位,成为中国历史上“最后的皇帝”。溥仪是光绪弟醇亲王载沣之子。光绪病逝后,因无子嗣,慈禧即命溥仪继承皇位,并承继光绪为嗣。溥仪登基后,改年号为宣统。1924年皇帝称号被废除,溥仪被驱逐出皇宫。 

 

“北京人”头盖骨(额骨)化石真品

1929年12月2日,中国著名古人类学家、史前考古学家和地质古生物学家裴文中带领考古发掘人员在北京周口店发掘出北京猿人第一个完整的头盖骨。该发现确立了猿人阶段的存在,证实了达尔文关于人类起源于古猿的理论。 

 

科学家费米手持一原子模型

1942年12月2日,原子裂变成功。这一天,在A·H·康普顿领导的美国芝加哥大学的冶金实验室里,首次取得了受控制的原子核链式反应,为原子弹及核能开辟了道路。 

 

1954年10月1日首都群众在天安门前欢度国庆的情景

1949年12月2日,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举行第四次会议,通过《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庆日的决定》,规定每年10月1日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庆日。 

 

阿兹台克金字塔

1961年12月2日,墨西哥考古学家完成了位于特诺奇蒂特兰的阿兹台克金字塔的发掘工作。这座800多年前修建的金字塔保存得很好,规模相当于位于达特奥蒂华坎古城的著名的太阳金字塔的十分之一。 

 

伏罗希洛夫

1969年12月2日是,伏罗希洛夫病逝。伏罗希洛夫是苏联党务和国务活动家,军事家,苏联武装力量的积极建设者,苏联元帅。曾两次荣获苏联英雄称号和社会主义劳动英雄称号。  

 

阿拉伯联合酋长国

1971年12月2日,阿拉伯湾地区的6个酋长国正式宣布成立阿拉伯联合酋长国。这六个酋长国是:阿布扎比、迪拜、沙迦、富查伊拉、阿治曼和乌姆盖万。它们长时期以来处于英国的所谓“保护”之下。 

 

毛主席会见来访的美国总统福特

1975年12月2日,毛泽东主席会见了来访的美国总统杰拉尔德·福特和夫人贝蒂·福特,以及随同福特总统访问的其他人员。

1981年12月2日,世界上最古老的神庙被发现。它是在西班牙北部海港城市桑坦德附近的一个山洞里被发现的。据考证,这个保存完好的神庙建于石器时代初期,距今已有14000年之久。 

克拉克(下)植入人造心脏后的第二天与医生在一起

1982年12月2日,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心脏移植成功。61岁的美国人巴尼·克拉克博士成为第一位永久性人工心脏移植的心脏病患者。

1986年12月2日,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和国家统计局发布了第一次全国城镇房屋普查结果,其统计数字表明,我国2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城镇普查范围内共有房屋建筑面积46.76亿平方米,其中323个市(不含市属县)有房屋28.33亿平方米,占60%,城市居民的居住水平略低于县镇。这次普查历时2年,1984年7月开始,基本查清了我国城镇房屋状况和居民居住水平。 

南极文森峰

1988年12月2日,中美联合登山科学考察队中的中国登山队员李致新和王勇峰于凌晨成功地登上南极最高峰——文森峰。用时7小时02分,创造了用最短时间攀登此峰的纪录。 

埃斯科瓦尔

1993年12月2日,越狱潜逃达16个月之久的哥伦比亚头号毒枭巴勃罗·埃斯科瓦尔在麦德林市被警察击毙。 

 

超级计算机

1996年12月2日,美国英特尔公司最近为美能源部开发出世界上速度最快的超级计算机,每秒可运算1.4万亿次,在超级计算机发展史上首次突破每秒万亿次大关。该计算机将主要用来模拟核实验,并进行天气和自然灾害预报,基因研究、太空模拟实验等数据量非常巨大的研究工作。

1997年12月2日,俄罗斯新库涅茨克市泽里扬诺夫斯克矿井发生瓦斯爆炸,造成67名矿工遇难。俄罗斯科学家认为,这次爆炸是月球引力引起的陆地潮汐导致地壳变动所致。 

    

颐和园和天坛

1998年12月2日,在世界遗产委员会第二十二届会议上,北京颐和园和天坛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至此,中国的世界遗产总数已达21处,在数量上与印度并列世界第四位。  

江泽民主席会见卡卡海尔

1999年12月2日,举行的《维也纳公约》缔约方大会第五次会议和《蒙特利尔议定书》缔约方大会第十一次会议部长级会议于上午在北京举行,国家主席江泽民出席了开幕式,并就环境保护、中国的环保政策等问题发表了重要讲话。 

陈水扁在警方重重戒护下从台北看守所移往台北监狱服刑

2010年12月2日,原台湾当局领导人陈水扁因弊案于当日下午被移监到台北监狱服刑。陈水扁家族涉及的多起弊案,11月11日由台“最高法院”就其中的“龙潭购地弊案”和“买官案”作出终审判决。陈水扁和妻子吴淑珍各被判两个职务收贿罪,刑期分别为11年、8年,陈水扁也成为史上首位因贪污案被判入狱的卸任台湾当局领导人。 

电子显微镜下的“GFAJ-1”细菌

2010年12月2日,美国研究人员宣布,在加利福尼亚州东部莫诺湖找到一种细菌。与其他已知的生命形态不同,这种细菌能够依靠另一种元素、剧毒物质砷(俗称砒霜)生活。这项发现拓宽了科学界以往对构成生命基本元素的认知,也许能为科学家探索外星生命提供新的参考:外星生命会以另外一种形态存在?

  

嫦娥三号月球探测器成功送入太空

2013122日,北京时间凌晨217分,中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将中国探月工程二期的嫦娥三号月球探测器成功送入太空。嫦娥三号是中国发射的第一个地外软着陆探测器和巡视器,也是美国阿波罗计划结束后全球重返月球的第一个软着陆探测器。嫦娥三号承担着中国首次月球软着陆和月面巡视勘察重任。按照计划,嫦娥三号于12月中旬择机在月球虹湾地区实现软着陆,着陆器将就位探测,月球车将开展巡视探测。完成月表形貌与地质构造调查、月表物质成分和可利用资源调查、地球等离子体层探测和月基光学天文观测等科学任务。(以新华网李晓建资料为基础整理编辑)

附录1:

废除奴隶制国际日 

废除奴隶制国际日

每年的12月2日是废除奴隶制国际日(International Day for the Abolition of Slavery)。1859年,美国黑人和白人联合发动了一次反奴隶制的起义。起义虽然失败,但有力地推动了奴隶解放运动的发展,促进南北战争的爆发。1859年12月2日,因失败被俘的反对黑人奴隶制的白人代表约翰布朗被判处绞刑。1949年12月2日,联合国大会通过了《禁止贩卖人口及取缔意图营利使人卖淫的公约。1986年,为纪念这个公约的签订,也为了纪念约翰布朗,联合国大会将每年的12月2日定为“废除奴隶制国际日”,亦称“废除一切形式奴役世界日”,呼吁消除一切形式的奴隶现象,维护一部分弱势群体自由的权利,为创建世界人民平等共处的和谐环境而努力。

随着时代的进步,奴隶制社会体制的逐渐消亡,如今“废除奴隶制国际日”所关注的重点,已不再是被奴役的人们,而是消除当代形式奴隶制问题,如人口贩运,性剥削、最恶劣的童工形式、强迫婚姻,以及强行招募儿童用于武装冲突等,这些问题犹如奴隶制的进化产物,对当今社会产生着恶性影响。同时,这些问题的受害者人身自由被限制,应有的平等权利被剥夺,所承受的伤害丝毫不亚于曾经的“奴隶”。

有数据显示,目前在世界各地有2100万妇女、男人和儿童被困于人口买卖。除了存在着诸如包身工和债役之类传统性强迫劳动的形式之外,现在还具有更当代形式的强迫劳动,诸如世界经济中出于任何经济剥削进行贩运的移徙工人:从事家庭劳役、建造业、食品和制衣业、农业部门的劳作和被迫卖淫。

相比较成人买卖,儿童贩卖行为更加丧尽天良。根据联合国儿童基金会提供的数据,全球每六名儿童中就有一名在工作。当今大部分童工系为了经济剥削而产生的。这违背了《儿童权利公约》有关“儿童有权受到保护,以免受经济剥削和从事任何可能妨碍或影响儿童教育或有害儿童健康或身体、心理、精神、道德或社会发展的工作”的规定。

根据关于预防禁止和惩治贩运人口特别是妇女和儿童行为的补充议定书,“人口贩运”系指为剥削目的而通过暴力威胁或使用暴力手段,通过招募、运送、转移、窝藏或接收人员。剥削应至少包括利用他人卖淫进行剥削或其他形式的性剥削、强迫劳动或服务、奴役或类似奴役的做法、劳役或切除器官。贩运与被贩运者同不同意无关,如果被贩运者是儿童,即使没有使用武力,也是一种犯罪行为。

追求平等、自由是人类多年来不断追求的夙愿,这也是我国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让我们在纪念废除奴隶制国际日时共同努力,关注奴隶制、关注人口买卖、关注强迫劳动,共同创建一个平等、自由的世界。

联合国人权事务高级专员阿尔布尔也发表声明指出,联大已将2004年定为废除奴隶制国际纪念年,但数以百万计的人仍在遭受奴役之苦,人类要消除奴隶现象就必须根除奴隶现象的根源,如贫穷、社会排斥、文盲、无知和一切形式的歧视。

2004年12月2日 安南秘书长在12月2日“世界消除奴隶日”之际致词,呼吁消除一切形式的奴隶现象。安南指出,当前,包括妇女和儿童在内的数以百万计的人仍然遭受各种奴役形式的迫害,比如被买卖、贩运、强迫劳动和从事色情业等。

安南说,一切奴役形式都应受到谴责和加以根除,奴隶现象违反联合国宪章,他希望所有国家批准和贯彻当前有关消除奴隶现象的国际公约。

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在2007年“废除奴隶制国际日”活动中致辞:“我们必须特别注意消除当今时代的奴隶制和奴役,因为这涉及最贫穷和在社会上最受排挤的人,其中包括移徙者、妇女、遭受歧视的族裔、少数民族和土著人民。”

附录2:

拿破仑一世 

称帝时的拿破仑

拿破仑·波拿巴(1769.8.15~1821.5.5),法兰西第一共和国第一执政(1799年~1804年),法兰西第一帝国及百日王朝的皇帝(1804年~1814年,1815年)、军事家、政治家,曾经占领过西欧和中欧的大部分领土。法兰西共和国近代史上著名的军事家和政治家。

1802年8月,修改共和八年宪法,改为终身执政。1804年11月6日,公民投票通过共和十二年宪法,法兰西共和国改为法兰西帝国,拿破仑·波拿巴为法兰西人的皇帝,称拿破仑一世。12月2日,他并不是由教皇庇护七世加冕,而是自己将皇冠戴到了头上,然后还为妻子约瑟芬·博阿尔内加冕为皇后。一年之后,他又在意大利由教皇加冕为意大利国王。

1815年6月18日拿破仑的军队在比利时滑铁卢战役中全军覆没,7月15日他正式投降。法兰西第一帝国覆灭,路易十八再度复辟。拿破仑被流放圣赫勒拿岛。1821年5月5日,拿破仑在岛上去世。

拿破仑·波拿巴 

拿破仑·波拿巴

拿破仑·波拿巴(1769~1821年),法兰西第一共和国执政、法兰西第一帝国皇帝,出生在法国科西嘉岛,是一位卓越的军事天才。他多次击败保王党的反扑和反法同盟的入侵,捍卫了法国大革命的成果。他颁布的《民法典》更是成为了后世资本主义国家的立法蓝本。他执政期间多次对外扩张,形成了庞大的帝国体系,创造了一系列军事奇迹。1812年兵败俄国,元气大伤。1814年被反法联军赶下台。1815年复辟,随后在滑铁卢之战中失败,被流放到圣赫勒拿岛。1821年病逝,1840年尸骨被迎回巴黎隆重安葬在塞纳河畔。

《拿破仑法典》的大多数条款都由拿破仑亲自参与制定。这部法典是一部典型的资产阶级民事法典,分3篇,35章,2281条,在1804年推出,它捍卫了资产阶级革命成果,打击了封建残余势力,体现了法国大革命的原则,建立了比较完整的法律体系,在拿破仑的军队占领的国土曾强迫实施,因此《拿破仑法典》在历史上流传甚广,欧洲资本主义国家的所有法律几乎都借鉴了这部法典。

拿破仑捍卫了法国大革命的果实,击败了外来侵略者,埋葬了旧的专制政权,然而他同时镇压了继续前进的资产阶级革命,武装入侵欧洲诸国,建立了新的专制政权,是历史上最值得争议的人之一。

拿破仑做了一笔交易,这件事看来和他的主要意图无关,然而却成为他一生中产生最持久最重大的影响的一件事之一。那就是1803年拿破仑向美国出售了一片辽阔的土地。他认识到要保卫法兰西共和国在北美占据的土地不受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掠夺,想必是非常困难,此外他资金缺乏。路易斯安那契约也许是整个历史上一次规模最大的土地转让,使美国成为一个接近占有一个洲的面积的国家。如果没有路易斯安那契约,就很难预料美国将会是个什么样子,肯定会与今日的美国迥然不同。的确,没有路易斯安那契约美国能否成为一个大列强国都很难说。

拿破仑有着卓越的军事指挥才能,从土伦战役到滑铁卢战役的23年间指挥了无数次战役,而且大多数都是胜仗。虽然他的战争有侵略性的一面,激起被侵略国人民的反抗,但是也打击了欧洲封建势力,而其指挥的多个战役,直到今天在军事史上依然有重要意义。但是他的征战打破了欧洲的权力均衡,导致其他欧洲强权7次组成反法同盟,最终彻底击败拿破仑。在拿破仑战败后的维也纳会议上,新的欧洲秩序与均衡被很快重新建立起来。

同时,拿破仑为人颇为好学,是法兰西科学院院士,他对数学很有兴趣,在数学方面他证明了“拿破仑三角形”。

除此之外,拿破仑也是最早提出欧罗巴合众国构想并试图通过武力来实现的人。虽然他本人并未成功实现这个梦想,今天的欧洲正在在朝向一体化的目标迈进。 

23岁时的拿破仑 

极盛时期的拿破仑帝国

1814年拿破仑签署退位诏书 


拿破仑东山再起重回法国
  

滑铁卢战役 


拿破仑被流放前同自己的近卫军告别
 

拿破仑在被流放到圣赫勒拿岛的路上

 

拿破仑在巴黎荣军院的灵柩

附录3:

《门罗宣言》 

 

1962年《时代周刊》封面上的门罗

1823年12月2日,美国第5届总统詹姆士·门罗以“致国会咨文”的形式,发表了重要的外交政策声明——《门罗宣言》,即后来被称之为“门罗主义”。

十九世纪初,拉丁美洲独立运动蓬勃发展,西班牙在欧洲“神圣同盟”支持下,妄图恢复在美洲的殖民地,英国和“神圣同盟”各国也积极插手拉丁美洲。门罗借口防止欧洲各国干涉拉丁美洲事务,发表了这个咨文。咨文中宣称:“同盟各国把它们的政治制度扩张到美洲的任何地方而不危害我们的和平与幸福是不可能的;也没有人会相信我们南方各兄弟国家的人民,如果不加援助,能够建立他们心愿的政治制度,所以让我们坐视欧洲列强对他们进行任何方式的干涉而不加过问,也同样是不可能的。”并提出“美洲是美洲人的美洲”的口号。门罗的这个外交政策,主要是制止欧洲列强对拉丁美洲的侵略,使拉丁美洲各国的独立得到巩固。但也应该看到,这个宣言也是为美国侵略拉丁美洲制造借口的。它为以后美国在“援助”的幌子下,控制和掠夺拉丁美洲树了块挡箭牌,成为美国在拉丁美洲建立“后院”的工具。

附录4:

为黑人解放事业献身的布朗 

布朗

19世纪中期以后,随着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北方的雇佣劳动制和南方的种植园奴隶制的矛盾异常尖锐,废除奴隶制,发展资本主义已经成为一股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1859年爆发的约翰·布朗起义正是在这个背景下爆发的。

在美国独立战争中,黑人作出了巨大贡献。但是,独立战争以后,他们却没有获得解放,黑人被排斥于许多行业之外,没有选举权,也不能在民兵中服役。1793年,美国政府制定《逃奴追辑法》,规定只要奴隶主在逮捕逃奴地点出示证明,当地官吏即将该逃奴判归原主。许多北方的自由黑人在“逮捕逃奴”的借口下,被绑架到南方。从19世纪20年代起,废除奴隶制的呼声激荡着北美大陆。工人、农民、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者都投入了斗争的洪流。释奴运动者创办《解放者》报,成立废奴协会,他们还组织全国性的秘密团体“地下铁路”,帮助奴隶逃离南方,移居加拿大或美国北方。

约翰·布朗1800年生于美国康涅狄格州托林镇一个人贫苦的白人家庭。他的父亲是个坚决的废奴主义者,他家就是“地下铁道”的一个中转站。因此,他从小就接受废奴主义的教育。当时美国南部各州实施奴隶制,而他由于家庭贫苦没有机会上学,早年是在山林中度过的。曾做过皮革匠、土地测量员、邮务员和经营过牧羊业,目击过奴隶起义及奴隶主的残酷镇压,决心为消灭这种不合理的制度而斗争。他细心研究黑人运动历史,积极参加“地下铁道”运动,了解黑人的分布情况,绘制奴隶逃亡路线图。

1834年,布朗组织了一个废奴主义团体,结识了许多黑人朋友,他积极参加地下铁路的工作,了解黑人分布情况,绘制奴隶逃亡路线图,研究以往美国奴隶起义的英雄事迹和海地、牙买加黑人斗争的历史。

1849年,他远涉重洋到欧洲进行考察,参观了所有的筑垒工事,准备用到将来美国的一场山地战中去。回国后,1850年在斯普林菲尔德建立了一个黑人武装组织-----基列人同盟,为走向黑人武装斗争做了组织准备。

1854年,在南方种植园奴隶主的操控下,国会通过了反动的《堪萨斯--内布拉斯加法案》,规定让堪萨斯和内布拉斯加两地区的居民自行决定他们自己所居住的地区应为蓄奴州还是自由州。这个法案实际上使北纬36.5°以北的广大地区都可以变为蓄奴州。法案通过后,南方种植园奴隶主组织了大批武装匪徒,用武力在堪萨斯和内布拉斯加推行黑人奴隶制。广大人民群众强烈反对这个反动法案,大批农民、工人和其他劳动人民携带武器进入堪萨斯,决心把这个州变为自由州。堪萨斯成为两种制度斗争的焦点。这时,布朗正在弗吉尼亚一带主持地下铁路的一个站。当他听到堪萨斯血战的消息后,立即派他的5个儿子前往当地参加战斗。不久布朗自己也赶去了,并在达奇亨利渡口歼灭了一批敌人,从此,布朗的名字传遍各地。

后来,他组织了废奴运动团体,帮助许多黑奴逃出黑暗的种植园。1854~1856年,他参加了堪萨斯州反奴隶主的武装斗争。1859年,为了唤起各蓄奴州的奴隶起义,为了狠狠打击奴隶制度,布朗决定在哈帕斯渡口发动武装起义,10月16日夜晚,五十九岁的布朗率领着二十二个白人和黑人组成的队伍,进攻弗吉尼亚州的哈帕尔斯渡口,迅速占领了政府的军火库。次日黎明,惊慌的种植场奴隶主赶快集合了队伍,包围了军火库。双方展开激烈的战斗,经过两昼夜的血战,起义者大部分牺牲,布朗的两个儿子也战死在他身旁。最后只剩下四个人继续战斗,直到弹尽粮绝,才负伤被俘。在敌人的法庭上,布朗大义凛然,他说:“我相信,像我所做的那样,为那些受人轻视的穷人们进行工作,并不是错误的,而是正确的。现在,如果认为有必要叫我为正义事业付出生命,把我的鲜血和我的孩子们的鲜血,以及千百万个奴隶的鲜血混合起来——我同意”。同年12月,布朗被判处死刑,在就义前,他写下遗书:“我,约翰·布朗,现在坚信只有用鲜血才能洗清这个有罪国土的罪恶。过去我自以为不需要流很多血就可以做到这一点,现在我认为,这是不现实的。” 1859年12月2日,布朗英勇就义。他为了黑人的解放事业,献出了自己的生命。

约翰·布朗为黑奴自由解放英勇斗争的故事,促进了美国废奴力量的团结,把全国的废奴运动推向了一个新的高潮。在约翰·布朗就义后,马克思指出:“据我的意见,今天世界上正在发生的最大事情,一方面是美国约翰·布朗之死而开始的奴隶运动,另一部分是俄国的农奴运动……”

布朗的血没有白流,在他死后两年(1861年),美国爆发了旨在推翻南部奴隶制度的南北战争。在南北战争最后的几个月里,北方军的士兵们高唱:“约翰·布朗的精神引导着我们前进”的歌曲,势如破竹,赢得了内战的胜利。”

附录5:

马克思夫人燕妮逝世 

燕妮与马克思

燕妮·马克思 (1814年2月12日~1881年12月2日)原名约翰娜·“珍妮”·贝尔塔·朱丽叶·冯·威斯特法伦。是一位德国社会学家,卡尔·马克思的妻子。

马克思的妻子燕妮是特利尔城里有名的美女,相识时马克思4岁,燕妮8岁。他们是儿时的邻居,并在那里建立了深厚的感情。17岁的马克思在上大学之前秘密与燕妮订婚,当时燕妮21岁。在苦等马克思7年后,他们终于在1843年结婚,并相守一生。

1844年1月,燕妮与马克思一起踏上流放的征途。去到巴黎。1845年秋,被法国政府驱逐出境。去到比利时布鲁塞尔。

马克思1845年12月宣布脱离普鲁士国籍。其后和恩格斯一起完成了《德意志意识形态》。书中批判了黑格尔的唯心主义,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不彻底。第一次系统的阐述了他们所创立的历史唯物主义,明确提出无产阶级夺取政权的历史任务,为社会主义由空想到科学奠定了初步理论基础。后来才诞生了《共产党宣言》。随后不久遭到比利时当局的迫害。和妻子一起回到德国。

婚后的燕妮一生中都一心服侍他的丈夫卡尔。抄写马克思的手稿,纠正其中的错误并润色。在与卡尔的婚姻生活中她一共生育了7个孩子,但是只有3个女儿爱琳娜、燕妮和劳拉活了下来。三个女儿也深受父亲的影响,她们分担了马克思的部分工作或者参与到工人运动中。1867年燕妮被诊断患上癌症,于1881年12月2日在伦敦去世,享年67岁。

燕妮与马克思的爱情 

燕妮与马克思

卡尔·马克思1818年5月5日出生于摩塞尔河畔特利尔的一个普通市民家庭,出生贵族的燕妮·冯·威斯特伦的家离马克思的家只有几分钟的路程。俩人相识时马克思4岁,燕妮8岁。他们是儿时的邻居,并在那里建立了深厚的感情。

17岁的马克思在上大学之前秘密与燕妮订婚,当时燕妮21岁。1836年晚夏,在波恩大学攻读法律的一年级学生马克思,回特利尔向自己热恋的姑娘求婚。燕妮就和18岁的马克思约定了终身。按照当时的习俗来说,这是前所未有的。贵族出生、年华似锦的燕妮,有着深褐色的头发,深蓝色的眼睛,在特利尔备受注目,被公认为是特利尔最美丽的姑娘和“舞会皇后”,许多英俊景族青年为之倾倒,求婚者不乏其人,毫无疑问,她完全可以缔结一门荣华富贵的婚姻。但是她却蔑视封建社会和资产阶级社会的一切传统观念,瞒着父母把自己许配给一个市民阶级的子弟,她完全不能预计和马克思共同生活的前途如何。马克思认为暂时还不能在身为枢密顾问官的燕妮的父亲面前正式向燕妮求婚。因此,起初他只能向自己的父亲吐露秘密。他相信,他父亲会在燕妮的双亲面前为一次成功的求亲作好各种准备。

1836年10月,马克思从离家不远的波恩大学转赴离家很远的柏林大学读书,这意味着他们之间要忠诚等待一段漫长的时间。在柏林,由于心灵激荡的感情和“倾心思慕”的爱情以及带来的悬念和焦虑,曾一度影响了马克思全心全力地投入学习。他曾向他父亲坦率吐露说,由于远离摩塞尔河谷,远离他的“无限美好的燕妮”,他已“陷入了真正不平静之中”。困扰他的绝不是什么猜忌心,因为他对燕妮的爱情从未有过丝毫怀疑,只是由于想到不得不和她在漫长的岁月里长期分离,使他感到心情沉重。

于是,18岁的马克思就执笔写诗,用诗抒发自己的感情和心声。马克思的诗大多是歌颂燕妮和倾吐自己对她的思慕;但其中也有不少是表白自己的思想志愿和渴望有所作为的心情。

1841年4月15日,马克思提前获得了哲学博士学位。年轻的哲学博士刚刚回到特利尔,就赶忙去他最心爱人的家,把博士论文亲手送到燕妮的父亲的手里。燕妮和马克思在多年分离之后,本来打算立即结婚的。但光有一篇博士论文并不能作为维持生计的基础,因而他和燕妮不得不打消结婚的念头,继续互相等待。从1842年4月开始,马克思开始为《莱茵报》撰稿,1842年10月,《莱茵报》的股东们委任马克思为编辑,1843年3月,马克思被迫退出《莱茵报》编辑部。接着又与阿尔诺德·卢格磋商了关于共同从事著作出版的计划。此后他才到克罗茨纳赫(燕妮在她父亲于1842年3月去世后就和母亲迁居这个地方),与燕妮举行了婚礼。

从他们私自约定终身到结合,燕妮等待了漫长的七个年头。在这七年中,她除了曾与未婚夫马克思有过少数的几次相聚之外,就只能从远处用自己的思念和书信陪伴他了。他在给马克思的一封信中写道:“你的形象在我面前是多么光辉灿烂,多么威武堂皇啊!我从内心里多么渴望着你能常在我的身旁。我的心啊,是如何满怀喜悦的欢欣为你跳动,我的心啊,是何等焦虑地在你走过的道路上跟随着你。……处处有我在陪伴着你,走在你的前头,也跟在你的后面。但愿我能把你要走的道路填平,扫清阻挡你前进的一切障碍。” 同时,她还不得不同她的几个贵族亲戚进行十分折磨人的斗争。

婚礼举行后,马克思和燕妮随即动身作了一次短途的新婚旅行。1843年10月底,马克思和燕妮一起来到巴黎,同比他们早两个月来到这里的卢格筹办并出版《德法年鉴》杂志。至此,他俩拉开了充满困苦和自我牺牲的生活序幕。

由于马克思对共产主义事业的卓越贡献和对地主、资产阶级无情揭露与批判,使得一切反动势力诅咒他,驱逐他。他不得不携持家小四处转移,其生活困难有时达到难以想象的地步。1850年3月底,随马克思一起流亡伦敦的燕妮写信给好朋友约瑟夫·魏德迈时,描绘了她当时的生活情况:

“因为这里奶妈工钱太高,我尽管前胸后背都经常疼得厉害,但还是自己给自己孩子喂奶。这个可怜的孩子从我身上吸去了那么多的悲伤和忧虑,所以他一直体弱多病,日日夜夜忍受着剧烈的痛苦。他从出生以来,还没有一夜,能睡着两个小时以上的。最近又加上剧烈的抽风,所以孩子终日在死亡线上挣扎。由于这些病痛,他拼命地吸奶,以致我的乳房被吸伤裂口了;鲜血常常流进他那抖动的小嘴里。

“有一天,我正抱着他坐着,突然女房东来了,要我付给她五英镑的欠款,可是我们手头没有钱。于是来了两个法警,将我的菲薄的家当——床铺衣物等——甚至连我那可怜孩子的摇篮以及比较好的玩具都查封了。他们威胁我说两个钟头以后要把全部东西拿走。我只好同冻得发抖的孩子们睡光板了。……”

马克思和燕妮共生了四女二子,白于上述原因,只有三个女儿长大成人。在这种境况下,燕妮还是深深地爱着马克思。她除了母亲和主妇的责任,除了为每天的生活操心之外,还担负起了许多其他工作。燕妮是马克思不可缺少的秘书,马克思的几乎所有手稿——其中大部分是很难辨认的——在送到印刷厂或出版社去以前,总得由她誉写清楚。跟出版社和编辑办交涉,一些繁琐的手续,很难处理的事务,必须写的信,不少由她代办。马克思不是那种轻易在口头上流露心情的人,但当燕妮因母亲垂危离开了他几个月时,他便在给她的信中写道:“深挚的热情由于它的对象的亲近会表现为日常的习惯,而在别离的魔术般的影响下会壮大起来并重新具有它固有的力量。我的爱情就是如此。只要我们一为空间所帕,我就立即明白,时间之于我的爱情正如阳光雨露之于植物——使其滋长。我对你的爱情,只要你远离我身边,就会显出它的本来面目,象巨人一样的面目。在这爱情上集中了我的所有精力和全部感情。……我如能把你那温柔而纯洁的心紧贴在自己的心上,我就会默默无言,不作一声。我不能以唇吻你,只得求助于文字,以文字来传达轰吻……”

马克思与燕妮的黄昏之恋更加强烈。1880年,燕妮可能患了肝癌,她以惊人的克制能力,忍受着极大的疼痛。在这胆战心惊的岁月,马克思照料妻子,不离左右。为了要让她快活些,马克思于1881年7、8月间,陪着她到法国去看了大女儿和几个外孙。1881年秋天,由于焦急和失眠,体力消耗过度,马克思也病了。他患的是肺炎,有生命危险,但他仍然忘不了燕妮。他们的小女儿在谈到双亲暮年生活的时候说“我永远也忘不了那天早晨的情景。他觉得自己好多了,已经走得动,能到母亲房间里去了。他们在一起又都成了年轻人,好似一对正在开始共同生活的热恋着的青年男女,而不象一个病魔缠身的老翁和一个弥留的老妇,不象是即将永别的人。”

1881年12月2日,燕妮长眠不醒了。这是马克思从未经受过的最大打击。燕妮逝世那天,恩格斯说:“摩尔(马克思的别名)也死了。”在以后的几个月里,他接受医生的劝告,到气候温和的地方去休养。可是不论到哪儿都忘不了燕妮,止不住悲痛。他写信给最知己朋友说:“顺便提一句,你知道,很少有人比我更反对伤感的了。但是如果不承认我时刻在怀念我的妻子——她同我的一生中最美好的一切是分不开的——,那就是我在骗人。”他的这些话是多么令人感动啊!

1883年1月11日,传来了大女儿突然去世的噩耗,马克思的病情加重了。1883年3月14日中午,马克思安详地、毫无痛苦地与世长辞了。1883年3月17日,马克思被安葬在海格特公墓燕妮的坟墓的旁边。

马克思与燕妮的情书

马克思《致燕妮》

卡尔·马克思与燕妮的爱情早已脍炙人口。这位写过《资本论》并把毕生精力都献给了无产阶级革命事业的伟人也会写出如此缠绵。热烈而细腻的情书。经常在外奔波、流亡不能厮守在妻子身边的马克思总是再忙也忘不了用他的生花妙笔向燕妮表达他的爱情,这封情书是马克思在英国曼彻斯特与思格斯一同工作时写给燕妮的。

我的亲爱的:

我又给你写信了,因为我孤独,因为我感到难过,我经常在心里和你交谈,但你根本不知道,既听不到也不能回答我。你的照片纵然照得不高明,但对我却极有用,现在我才懂得,为什么“阴郁的圣母”,最丑陋的圣母像,能有狂热的崇拜者,甚至比一些优美的像有更多的崇拜者。无论如何,这些阴郁的圣母像中没有一张像你这张照片那样被吻过这么多次,被这样深情地看过并受到这样的崇拜;你这张照片即使不是阴郁的,至少也是郁闷的,它决不能反映你那可爱的、迷人的、“甜蜜的”,好像专供亲吻的面庞……你好像真的在我的面前,我衷心珍爱你,自顶至踵地吻你,跪倒在你的眼前,叹息着说:“我爱你,夫人!”

暂时的别离是有益的,因为经常的接触会显得单调,从而使事物间的差别消失。深挚的热情由于它的对象的亲近会表现为日常的习惯,而在别离的魔术般的影响下会壮大起来并重新具有它固有的力量。我的爱情就是如此。只要我们一为空间所分隔,我就立即明白,时间之于我的爱情正如阳光雨露之于植物———使其滋长。在这爱情上集中了我的所有精力和全部感情。我又一次感到自己是一个真正的人,因为我感到了一种强烈的热情。

你会微笑,我的亲爱的,你会问,为什么我突然这样滔滔不绝?不过,我如能把你那温柔而纯洁的心紧贴在自己的心上,我就会默默无言,不作一声。我不能以唇吻你,只得求助于文字,以文字来传达亲吻……

诚然,世间有许多女人,而且有些非常美丽。但是哪里还能找到一副容颜,它的每一个线条,甚至每一处皱纹,能引起我的生命中的最强烈而美好的回忆?甚至我的无限的悲痛,我的无可挽回的损失,我都能从你的可爱的容颜中看出,而当我遍吻你那亲爱的面庞的时候,我也能克制这种悲痛。“在她的拥抱中埋葬,因她的亲吻而复活。”这正是你的拥抱和亲吻。

再见,我的亲爱的,千万次地吻你和孩子们。你的卡尔1856年6月21日于曼彻斯特。

燕妮给马克思的一封信

我保持沉默为的是爱惜你,也为了不去触动我的创伤,唉,卡尔,你是多么的不了解我啊!你为我设身处地地想的多么少啊!你对我的痛苦体会的多么不够啊!我的心灵受到了多大创伤啊!......

你那美好、动人而热烈的爱情,这种爱情的纯真的流露,你幻想出来的令人欢欣鼓舞的形象——所有这些能使其他任何少女欣喜若狂的东西,却只能使我感到恐惧,并且常常使我悲观失望。我越是沉湎于这种幸福之中,就越是感到自己命运的可怕。当你那火热的爱情一旦冷却下来,你就会变的冷酷无情而难以接近。

你知道,卡尔,由于担心你的爱情能否长期保持下去,我的一切欢乐都荡然无存,你的爱情还不能像理所应当的那样使我欢天喜地……唉,卡尔,假如你的爱情能使我放心的话,那我就不会这样头昏脑胀,心似刀绞,隐隐作痛……只要你看我一眼,我就会害怕的张口结舌,说不出一句话。我的热血快要凝结,我的心已开始颤抖……每当我想念你的时候,我就感到这样不安……我的全部生命,我的整个身心就是思念你。 

马克思与妻子燕妮 

马克思、恩格斯和马克思的三个女儿-燕妮、爱琳娜和劳拉

附录6:

朱可夫元帅 

 

年轻的朱可夫军士(1919年)

1896年12月2日,苏联将领朱可夫元帅出生。

朱可夫是原苏联历史上一位重要的军事活动家、卓越的战略家,他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杰出贡献,使他名垂青史,成为前苏联人民心中的英雄。

格奥尔基·康斯坦丁诺维奇·朱可夫1896年12月2日出生在离莫斯科不远的一个贫穷的小村庄,他的父亲是个穷鞋匠。9岁那年,朱可夫离开家乡,到莫斯科一家毛皮作坊学徒。他的吃苦耐劳和忠诚老实受到老板赏识,5年以后当上了师傅。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朱可夫被征兵上了战场,从此开始了他的军事生涯。

十月革命以后,朱可夫参加了红军骑兵,在保卫苏维埃的战斗中英勇作战,多次立功受奖,连连得到提升。至1937年秋,他已成为骑兵第三军军长。1939年,日军侵犯中蒙边界哈勒欣河地区,朱可夫受命前往指挥作战。这一仗不仅狠狠打击了日军的嚣张气焰,也充分显示出朱可夫的指挥才干。1941年,45岁的朱可夫出任苏联国防人民委员部人民委员兼苏军总参谋长。

1941年6月22日,希特勒悍然向苏联发动进攻。在苏军节节败退的情况下,朱可夫曾建议在叶利尼亚组织反击,以防德军以此为桥头堡进攻莫斯科。基辅失陷后,朱可夫以预备队方面军司令员的身份赴叶利尼亚前线指挥反击,成功地实施了卫国战争期间苏军的第一次进攻战役,重创德军的突击军团。这一胜利极大地鼓舞了苏联人民。1941年9月,正当列宁格勒地区战事处于危急关头,朱可夫临危受命就任列宁格勒方面军司令员。在波罗的海舰队的配合下和列宁格勒人民的支持下,该方面军战胜了难以想象的困难,使敌人夺取列宁格勒的计划始终没有得逞。

哪里危机,朱可夫就出现在哪里。1941年9月30日,德军动用180多万兵力,1700辆坦克和1390架飞机,发起了对莫斯科的总攻。10月6日,朱可夫被任命为西方方面军司令员,担负着抗击德军主力军团,保卫莫斯科的重大使命。经过激烈交战,红军不仅挫败了德军占领莫斯科的战役企图,而且使整个苏德战场的战略态势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在这次举世闻名的战役中,朱可夫作为拯救莫斯科的英雄而名声大噪。1942年2月,朱可夫被任命为西部方向军总司令,统一指挥几个方面军参参加了几个意义重大的战役:斯大林格勒保卫战、突破列宁格勒封锁、库尔斯克战役和第聂伯会战。由于每战必胜,朱可夫被人们誉为常胜将军,1943年1月晋升为元帅。

1944年3月,朱可夫任乌克兰第一方面军司令员,他率领部队以风卷残云之势扫荡德军,向前挺进。他们的速度之快使苏联新闻局无法及时准确地报道,有一次只好笼统地报道:今天解放了240个地方。为庆祝他们的胜利,莫斯科每天傍晚都要鸣放12响到20响礼炮。同年9月,朱可夫调任进攻柏林的主力军--白俄罗斯第一方面军司令员。

在他的指挥下,红军以摧枯拉朽之势向德军大本营进攻,最终攻克柏林。1945年5月8日,朱可夫代表苏联最高统帅部在柏林接受了法西斯德国武装部队的投降,向全世界宣告了这场人类历史上最残酷的战争之结束。

在艰苦的战争中,朱可夫始终所向无敌,而在战后复杂多变的政治风浪中却历经坎坷,沉浮无定。柏林解放后他担任驻德苏军总司令和德国苏占区最高行政长官,1946年,朱可夫回国任苏联国防部副部长和陆军总司令,后又被调到敖德萨军区任司令员。他性格倔强、豁达又喜欢自夸,处世作风大胆果断,工作方式独特并富有创造性。斯大林逝世后,他又于1953年3月出任苏军国防部第一副部长,两年后出任国防部长。1957年10月,又因政治上的愿因被免除党内外一切职务,并于1958年3月被迫退休。历史是不容歪曲的,人民不会忘记为保卫他们的国家做出巨大贡献的英雄。1966年朱可夫终于得以恢复名誉,并获得列宁勋章。1974年朱可夫病逝。 

哈勒欣河战役胜利后的朱可夫(中立者) 

 

左起:蒙哥马利元帅、艾森豪威尔、朱可夫元帅、塔西厄将军在柏林

附录7:

镇南关起义 

追随孙中山参加镇南关之役的日本人池亨吉

1907年(清光绪三十三年)12月2日,同盟会会员黄明堂、关仁甫率乡勇80人,携带快枪42杆,潜袭广西镇南关。黄明堂与守炮台的清军取得联系,约订2日由山背间缒绳直入,直取第三炮台。起义军披蒙茸,拨钩藤,跨越断涧危崖,呐喊而入。守兵百余人略事抵抗,即相率投降,接着,第二炮台、第一炮台相继夺得。

3日,孙中山亲率黄兴、胡汉民、日人池亨吉、法国退职炮兵上尉狄氏等至关,登上炮台,全军鼓舞,黄明堂奏乐欢迎。次日,清军开到,发起攻击,孙中山在阵地为伤员包扎,并亲手发炮,竟打得很准。他慨言道:“反对清政府二十余年,此日始得亲发炮击清军耳!”当日下午,陆荣廷派一樵妇持函登台,表示愿率600余人投入孙中山麾下,并告以清军大兵来援,事急万分,祈自重。孙中山便决定回河内筹款筹械,命黄明堂坚守5日,一俟饷械运到,便进取龙州。当晚,孙中山、黄兴等下山回安南。

7日,军机处将失去镇南关的张鸣岐“交部议处”,又命他戴罪立功“即日克复”。清军以4000人的兵力围攻。当夜,陆荣廷向北台猛扑,黄明堂坚持数日,枪弹告罄,于8日夜弃台,退至安南燕子大山。孙中山从越南运送的枪弹在文登即被法方扣留。镇南关起义遂告失败。

本年为农历丁未年,此次起义又称“丁未镇南关之役”。

附录8:

末代皇帝溥仪登基 

 

溥仪父子

(12月2日,年仅三岁的醇亲王载沣之子溥仪即帝位,号宣统。其父任摄政王,代理清廷朝政,这是宫廷为其父子画的像。)

光绪34年(1908年)10月,光绪、慈禧先后病笃。慈禧死到临头仍念念不忘把持政柄,突然决定立溥仪为嗣,并于10月20日发下“懿旨”,召溥仪入宫。结果演出了一场溥仪大哭殿的闹剧。

溥仪闹殿后代第三天,慈禧旧一命呜呼了。慈禧死后举行了正式的国丧。消息传开,许多有钱的中国人群集卖唱的园子里(妓院的俗称),公开欢庆。两周后,12月2日,溥仪登基。

登极大典融宗教与世俗于一体:乐师、太监和牧师集结在太和殿,溥仪被放在又高又大的皇座上。12月2日那天,天气奇冷,溥仪又惊又冷,浑身打颤。侍卫内大臣和文武百官列队,一个个到他面前宣誓效忠。王妈是唯一能管住他的人,只有跟她在一起,溥仪才安心,但那天却不准她参加大典。诏书要求既是父亲又是摄政王的醇亲王载泮陪伴溥仪参加这场冗长、可怕、任何3岁孩子都费解的礼仪。

“我感到拖沓、沉闷,”溥仪写道,“加上那天天气奇冷,因此当他们把我抬到太和殿,放到又高又大的宝座上的时候,早超过了我的耐性限度。我父亲跪在宝座下面,双手扶我,不叫我乱动,我却挣扎着哭喊:‘我不挨这个。我要回家。’父亲急得满头是汗。文武百官的三跪九叩没完没了,我的哭喊也越来越响。我的父亲只好哄我说:‘别哭别哭,快完了。’他说这话意在安慰我,却给文武百官留下了惨淡的印象,他们把这看作是不祥之兆。” 

 

童年溥仪 

在醇王府内的溥仪(右)与溥杰

附录9:

裴文中发现北京猿人头盖骨 

裴文中

裴文中是我国著名的古人类学家、史前考古学家和地质古生物学家。1929年12月2日,他带领考古发掘人员首次在北京房山周口店发掘出北京猿人第一个完整的头盖骨。这一发现,平息了上个世纪以来围绕爪哇猿人的争论,确立了“猿人阶段”的存在,证实了达尔文关于人类起源于古猿的理论,从而揭开了人类进化史上重要的一页。因裴文中发现“北京猿人”,中国科学社曾授予他金质奖章,以表彰他在古人类研究中的划时代贡献。

裴文中是河北丰南县人,早年有志于新闻事业,但因环境和生活所迫,未能遂愿。从北大毕业后他到北平地质调查所工作,因该所经济拮据减员,又不得不于1928年到周口店工作。他不安于管理工作的清闲,自学专业知识,并为之贡献了毕生精力。

在北京房山周口店村西有座龙骨山,“北京人”曾在这里的山洞里住了几十万年。北京人遗址于1921年被发现后,考古学者们又断断续续地进行发掘,到1927年,发现了一些零星的牙齿和头骨碎片。这一年正式为“北京人”定了学名——中国猿人北京种,通俗称法叫“北京人”。由于当时发现的材料很少,对于仅依据一枚左下第一臼齿化石定的新属新种的名称,赞成的人少,怀疑的人多。大家都寄希望于发现头骨和更多的人体化石。

从1929年起,“北京人”遗址的发掘工作由裴文中负责。这一年开工以后,他为寻求洞底,一直挖到第五层坚硬的石灰质层,挖过这一层,土变松,化石也多了,“北京人”头骨化石就沉睡在这里。当“北京人”第一个头盖骨被裴文中认出来以后,周口店也随之成为举世瞩的地方。

“北京人”头盖骨相当完整,为研究人类进化提供了宝贵的资料。他既具有人的性质,又保留了古猿的特征。他头骨构造像人,尽管是8~9岁的幼年男性,脑量却已有915毫升,远超过所有古猿和近代大猿的脑量。但他也有与现代人不同的特点,头骨像馒头形,而不像现代人近似球形,眉脊粗壮,像屋檐凸出于眼眶的上方,前额低平,头骨壁比现代人厚一倍。这些都与其祖先古猿相近。

“北京人”第一头盖骨的发现,是人类发展史研究的一个里程碑。

1989年,在纪念“北京猿人”第一个头盖骨发现60周年的时候,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黄培年用最新的测定年代的方法测定,“北京猿人”相当层位共生动物的年龄,从而确定“北京猿人”的年龄为57.8万年。 

裴文中手持北京人头盖骨化石 

 

1927年周口店挖掘现场

附录10:

原子裂变成功

1942年12月2日,在A·H·康普顿领导的芝加哥大学的冶金实验室里,首次取得了受控制的原子核链式反应,为原子弹及核能开辟了道路。

科学家们在芝加哥大学的网球场上建起了一座由铀和石墨组成的核反应堆。下午3时45分关键的时刻到来了。这时控制杆的移开表示从裂变的铀原子中产生的中子,撞击其他原子使链式反应得以持续。原子反应堆是曼哈顿制造原子弹秘密计划的一部分。

曼哈顿计划是美国政府在1942年6月开始实施的一项旨在利用核裂变过程来制造原子弹的工程。到1945年夏天,参加曼哈顿工程的科学家和工程师研制出了一枚实验用原子弹。到这时,政府为曼哈顿工程提供的拨款由6000万美元增加到20亿美元。

附录11:

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主席伏罗希洛夫 

伏罗希洛夫

克里门特·叶弗列莫维奇·伏罗希洛夫(1881~1969),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主席。生于叶卡捷琳诺斯拉夫省巴赫姆特斯克县维尔赫涅耶村。曾在冶金厂学徒。1898年在工厂组织社会民主革命小组。1903年参加俄国社会民主工党。1905~1907年在乌克兰参与领导罢工运动,1908~1917年从事地下工作,多次遭监禁和流放。参加过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十月革命后任彼得格勒市人民委员,与捷尔任斯基共同组建全俄肃反委员会。内战期间任红军第十军司令、察里津前线司令等。1921~1924年曾任北高加索军区司令、莫斯科军区司令。1925~1934年任苏联陆海军人民委员和苏联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1934~1940年任苏联国防人民委员。1935年获苏联元帅称号。1940年后任苏联人民委员会副主席兼国防人民委员会主席。卫国战争时期任国防委员会委员、西北方面军总司令、列宁格勒前线司令、游击队总司令。1945年任盟国对匈管制委员会主席。1946年3月任苏联部长会议副主席。1953年3月至1960年5月任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主席。为联共(布)中央政治局委员(1926~1952年)、苏共中央主席团委员(1952~1960年)。1961年10月在苏共22大上,因“支持反党集团活动”未选入中央委员会。1966年4月在苏共23大上重新当选中央委员。1957年4~5月访华。1969年12月2日病逝。主要著作有:《苏联国防》、《捍卫社会主义的红军》等。

附录12:

阿拉伯联合酋长国 

 

阿拉伯联合酋长国总统扎耶德本·苏尔坦·阿勒纳哈扬

1971年12月2日,阿拉伯湾地区的6个酋长国正式宣布成立阿拉伯联合酋长国。

这六个酋长国是:阿布扎比、迪拜、沙迦、富查伊拉、阿治曼和乌姆盖万。它们长时期以来处于英国的所谓“保护”之下。

成立阿拉伯联合酋长国的当天上午,这6个酋长国的统治者在迪拜举行会议,选举了阿布扎比的统治者扎耶德·本·苏丹·阿勒纳哈扬为阿拉伯联合酋长国总统,选举了迪拜的统治者拉希德·本·赛义德·马克图姆为副总统,任期都是5年。他们已根据宪法程序宣誓就职。

这次会议还任命迪拜王储马克图姆·本·拉希德·马克图姆为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内阁总理。

12月6日,阿拉伯联盟在一次特别会议上通过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加入这个联盟,成为它的第十八个会员国。

12月9日,联合国大会第26届会议举行全体会议上,通过了一项由安理会推荐接纳阿拉伯联合酋长国为会员国的决议。

据当时的报道:阿拉伯联合酋长国由阿拉伯半岛上的阿布扎比、迪拜、沙迦、阿治曼、乌姆盖万和富查伊拉六个酋长国组成。面积约8.1万多平方公里。人口约16万,大部分是阿拉伯人。主要语言为阿拉伯语。首都阿布扎比。

阿拉伯联合酋长国石油资源丰富,其中阿布扎比已知蕴藏量有15.7亿多万吨,1970年产量达3280万吨;迪拜已知蕴藏量为1.3亿多万吨,1970年产量420万吨。

从16世纪开始,葡萄牙、荷兰、法国等殖民主义者相继侵入这一地区。1820年,英国占领了今天的阿拉伯联合酋长国一带,把这一带的酋长国变成英国的“保护国”。殖民主义者对各酋长国的压迫和剥削激起这些国家人民的反抗。1971年12月2日,阿布扎比、迪拜、沙迦、阿治曼、乌姆盖万和富查伊拉酋长国在它们原来同英国签订的专门条约期满以后,宣布成立阿拉伯联合酋长国。

附录13:

毛主席会见美国总统福特

1975年12月2日下午,毛泽东主席会见了来访的美国总统杰拉尔德·福特和夫人贝蒂·福特,以及随同福特总统访问的其他人员。

参加会见的福特总统的随行人员是:福特总统的女儿苏珊·福特,国务卿亨利·基辛格博士,美国驻中国联络处主任乔治·布什,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布伦特·斯考克罗夫特,副国务卿约瑟夫·杰克·西斯科,负责东亚和太平洋事务助理国务卿菲利普·哈比卜,国务院政策计划司司长温斯顿·洛德,国家安全委员会高级工作人员理查德·索洛蒙。

毛主席同全体美国客人一一握手后,同福特总统在友好的气氛中,就广泛的问题进行了认真的、有意义的交谈。

美国总统福特是11月29日上午乘飞机离开美国首都华盛顿,取道阿拉斯加、日本前往我国访问的。福特总统在启程前发表谈话说:“我将前往中华人民共和国以加强我们同那个伟大国家的新关系”。他说,“我们正在发展的美中之间相互尊重的新关系有助于亚洲的稳定和国际安全。我们将一如既往,保持我们自己的观点。但是,我们将按照美国的传统谋求促进相互谅解”。

12月1日,福特一行到达北京。前往机场迎接的是受国务院总理周恩来委托的国务院副总理邓小平、李先念等。当晚,国务院总理周恩来委托国务院副总理邓小平主持宴会,欢迎福特一行。12月5日,福特一行离开北京。

附录14:

世界上最古老的神庙

1981年12月2日,美国和西班牙的考古学家不久前在西班牙北部海港城市桑坦德附近的一个山洞里发现了世界最古老的神庙。据考证,这个保存完好的神庙建于石器时代初期,距今已有14000年之久。

神庙位于山洞洞口,占地11平方米左右,中央有一块1.8米长、1.2米宽、15厘米厚、重量近1吨的祭祀板和一个不寻常的石雕头像。这个石雕头像35厘米高、33厘米宽、45厘米厚,放在一个小土墩上,头像面朝山洞的入口处。雕刻者利用石头上天然的竖裂纹把石头像分成两部分,半边是留着胡须的人脸,另外半边是动物的脸。头像下部的横裂纹形成了人和动物的嘴。石雕头像是本世纪独特的发现,它在考古方面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引起了学者们的注意。

美国芝加哥大学的人类学家弗里曼说,他们发现的这个神庙是用来举行某种集体祭祀活动的场所。洞内的画、葬礼祭品和动物遗骸等表明,宗教信仰可追溯到5万年以前。

附录15:

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心脏移植成功

 

世界第一颗人造心脏移植由威廉·迪弗律兹医生主持

1982年12月2日,61岁的巴尼·克拉克博士成为第一位植入永久性人工心脏的心脏病患者。克拉克是西雅图地区退休的牙医师。该年12月,由盐湖城犹他大学医学中心威廉·迪弗律兹博士领衔的外科小组,为他完成了7.5小时的人工心脏移植手术。

在进行手术前,克拉克因心脏衰竭而久卧病床,并且面临死亡的威胁。现在克拉克靠一颗贾维克7号橡胶金属制成的人工心脏维持生命。贾维克7号的名字是取自发明者罗伯特·贾维克博士。贾维克7号取代心脏的两个心室,使血液流到肺部及全身,它会使动物维持生命达数个月,但从未用于人体内。

不久后,人工心脏左边部分开始失效,在医生们换掉人工心脏左边后,医生说克拉克正在开始逐渐恢复。

人工心脏的使用始于1953年,至1965年美国外科医生迈凯尔·贝克才首次成功地在动物体内移入人工心脏,来辅助心室的运作。

附录16:

第一次全国城镇房屋普查

1986年12月2日,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和国家统计局发布了第一次全国城镇房屋普查结果,其统计数字表明,我国2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城镇普查范围内共有房屋建筑面积46.76亿平方米,其中323个市(不含市属县)有房屋28.33亿平方米,占60%,城市居民的居住水平略低于县镇。

这次历时2年的全国城镇房屋普查,自1984年7月开始以来,共对28省、自治区、直辖市(西藏自治区暂缓普查,台湾省未普查)的323个市、1951个县(旗)、5270个城镇与工矿区的房屋和1.5亿人(城镇人口)的住房情况进行了逐幢、逐户的测绘、丈量和登记,取得各种原始数据15.5亿个,基本查清了我国城镇房屋状况和居民居住水平。

这次普查范围内的住户共有3977万户,住宅使用面积15.09亿平方米;居住面积9.56亿平方米,户均24.04平方米,人均6.36平方米。

在现有的各类房屋中,新中国成立后新建的占91%,尤其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建成的房屋达32亿多平方米,占总数的68.61%。

目前城镇老旧、简易房屋还较多;各类房屋的比例还不够平衡,与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居民生活需要不相适应;城镇缺房户还占有相当的比例,许多房屋质量较差,环境不好,设备简陋。

附录17:

中国人创登南极文森峰最短时间纪录 

南极文森峰

1988年12月2日凌晨,中美联合登山科学考察队中的中国登山队员李致新和王勇峰成功地登上南极最高峰——文森峰。

文森峰主峰高度海拔5140米,眼下虽时值暖季,但气温常在零下40摄氏度,而且时有狂风怒吼,其登顶难度与珠峰不相上下。

登山队副队长李致新和另一名中国队员王勇峰从3号营地出发,在征服二峰之后继续向主峰进发,分别于北京时间12月2日凌晨3时30分和6时08分登上文森峰顶。李致新从3号营地到达顶峰只用了7小时02分,创造了用最短时间攀登此峰的纪录。

这次由中美双方组成的南极文森峰登山科学考察队共有6名队员。队长美国的迈克·唐和另外两名美国队员12月2日也攀登顶峰,但没有成功,次日,这个队的加拿大向导登顶成功。

中方另一名队员金庆民是南京地质矿产研究所的副研究员,是三个孩子的母亲。她虽没有登顶,但在文森峰一带获得了科考成果,发现了大铁矿。

附录18:

哥头号毒枭埃斯科瓦尔被击毙

1993年12月2日,越狱潜逃达16个月之久的哥伦比亚头号毒枭巴勃罗·埃斯科瓦尔在麦德林市被警察击毙。

哥伦比亚警方12月2日下午获悉埃斯科瓦尔潜藏在麦德林市中心的一所住宅中的情报后,立即赶往该地包围了这座楼。埃斯科瓦尔拒捕,首先向警察开火,并企图从房顶上逃跑。警察还击,埃斯科瓦尔头部连中两弹身亡,两名同伙也同时被击毙。

当天下午,哥伦比亚总统加维里亚向全国发表广播电视讲话,宣布了埃斯科瓦尔被击毙的消息。他说,这是哥伦比亚扫毒斗争中的决定性事件,但扫毒斗争并未因此而结束。他说,哥伦比亚政府将一如既往地坚持扫毒政策。

埃斯科瓦尔1949年12月1日生于哥伦比亚第二大城市麦德林,70年代初开始贩毒生涯,80年代成为世界最大的麦德林贩毒集团的头子。他靠贩毒暴富,个人财产价值达30到50亿美元。埃斯科瓦尔率属下大搞暗杀、爆炸、绑架等恐怖活动,武装对抗政府的缉毒行动,曾制造了震惊世界的枪杀哥自由党总统候选人路易斯·加兰的血案。面对政府强大的军事和政治攻势,埃斯科瓦尔1991年6月向政府投降。1992年7月22日,埃斯科瓦尔越狱潜逃。

越狱后,埃斯科瓦尔从来不使用电话,以免暴露自己。但是,上月底总检察院不再保护他的家属,他的妻子和儿子前往德国避难未被接受而被送回圣菲波哥大。这时,身在麦德林的埃斯科瓦尔乱了方寸,他于12月2日下午1时同妻子、儿子通了5分钟的电话,结果暴露了他的住处。埋伏在附近的搜捕队乘机冲入这所住宅,埃斯科瓦尔企图逃跑时被打死在房顶上。

为缉拿大毒枭哥伦比亚成立了搜捕队,并设立了3000个检查站和2000个观察哨,进行了上千次侦察。在这段时间里,搜捕队击毙了麦德林集团军事组织的145个成员,没收1260件武器、74部汽车、7吨炸药和263部通讯设备,沉重地打击了这个黑帮。

为了抓住埃斯科瓦尔,搜捕队搜查了他及其家属、朋友的所有不动产和住宅,迫使他经常改变藏身处所。在这些日子里,由2600人组成的搜捕队共进行了多达1.36万次搜查,全面出击的行动多达300次。

附录19:

超级计算机问世

1996年12月2日,美国英特尔公司最近为美能源部开发出世界上速度最快的超级计算机,每秒可运算1.4万亿次,在超级计算机发展史上首次突破每秒万亿次大关。

研究人员说,该计算机开发耗资5500万美元,它可以在15秒内完成笔算需要25万年、个人计算机需要运行2天才能完成的运算任务。此前速度最快的超级计算机是日本日立公司在1995年研制的,其运行速度为每秒3680亿次,而英特尔公司的超级计算机速度相当于它的3倍。

该超级计算机是为美国能源部新墨西哥州的桑迪亚国家实验室开发的,它将主要用来模拟核实验,并进行天气和自然灾害预报,基因研究、太空模拟实验等数据量非常巨大的研究工作。

附录20:

俄罗斯泽里扬诺夫斯克矿井发生瓦斯爆炸

1997年12月2日,俄罗斯新库涅茨克市泽里扬诺夫斯克矿井发生瓦斯爆炸,造成67名矿工遇难。俄罗斯科学家认为,这次爆炸是月球引力引起的陆地潮汐导致地壳变动所致。

俄罗斯科学家指出,月球引力引起的潮汐现象不仅在海洋上有,陆地上也有,只是幅度较小、不易觉察。当月球、地球与太阳成一线排列的时候(即满月或新月),陆地与海洋的潮汐最强烈。陆地的潮汐波较大时会造成地壳岩层的巨大压力差,如果某地处于天然的褶皱、断层带,或者由于人为原因造成底层变形(如矿井、水库等),这种潮汐现象会造成巨大的岩层压力,可能引起地震、地壳深层爆炸、山体撞击等。在发生这种灾变前,岩层中会大量释放出甲烷、氡等气体,还会形成等离子区。

俄罗斯科学家说,爆炸实际发生在12月1日午夜,当天是新月过后一天,有可能是月球引力引起局部地震导致这次事故。他们认为,由于引起地层变动的人为因素越来越大,人类在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的时候,必须考虑到它可能引起的后果并采取预防措施。

附录21:

颐和园与天坛

颐和园 

颐和园

颐和园,北京市古代皇家园林,前身为清漪园,坐落在北京西郊,距城区十五公里,占地面积约二百九十公顷,与圆明园毗邻。它是以昆明湖、万寿山为基址,以杭州西湖为蓝本,汲取江南园林的设计手法而建成的一座大型山水园林,也是保存最完整的一座皇家行宫御苑,被誉为“皇家园林博物馆”,也是国家重点景点。

清朝乾隆皇帝继位以前,在北京西郊一带,建起了四座大型皇家园林。乾隆十五年(1750年),乾隆皇帝为孝敬其母孝圣宪皇后动用448万两百银在这里改建为清漪园,形成了从现清华园到香山长达二十公里的皇家园林区。咸丰十年(1860年),清漪园被英法联军焚毁。光绪十四年(1888年)重建,改称颐和园,作消夏游乐地。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颐和园又遭“八国联军”的破坏,珍宝被劫掠一空。清朝灭亡后,颐和园在军阀混战和国民党统治时期,又遭破坏。

1961年3月4日,颐和园被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与同时公布的承德避暑山庄、拙政园、留园并称为中国四大名园,1998年11月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2007年5月8日,颐和园经国家旅游局正式批准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 2009年,颐和园入选中国世界纪录协会中国现存最大的皇家园林。

 

颐和园占地面积达293公顷,主要由万寿山和昆明湖两部分组成。各种形式的宫殿园林建筑3000余间,大致可分为行政、生活、游览三个部分。

以仁寿殿为中心的行政区,是当年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坐朝听政,会见外宾的地方。

乐寿堂是颐和园居住生活区中的主建筑,原建于乾隆十五年(公元1750年),咸丰十年(公元1860年)被毁,光绪十三年(公元1887年)重建。乐寿堂面临昆明湖,背倚万寿山,东达仁寿殿,西接长廊,是园内位置最好的居住和游乐的地方。

游览区的万寿山属燕山余脉,高58.59米。建筑群依山而筑,万寿山前山,以八面三层四重檐的佛香阁为中心,组成巨大的主体建筑群。

昆明湖是颐和园的主要湖泊,占全园面积的四分之三,约220公顷。南部的前湖区碧波荡漾,西望起伏、北望楼阁成群;湖中有一道西堤,堤上桃柳成行;十七孔桥横卧湖上,湖中3岛上也有形式各异的古典建筑。

天坛

天坛

天坛在北京市南部,东城区永定门内大街东侧。占地约273万平方米。天坛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清乾隆、光绪时曾重修改建。为明、清两代帝王祭祀皇天、祈五谷丰登之场所。天坛是圜丘、祈谷两坛的总称,有坛墙两重,形成内外坛,坛墙南方北圆,象征天圆地方。主要建筑在内坛,圜丘坛在南、祈谷坛在北,二坛同在一条南北轴线上,中间有墙相隔。圜丘坛内主要建筑有圜丘坛、皇穹宇等等,祈谷坛内主要建筑有祈年殿、皇乾殿、祈年门等。

据史料记载,有正式祭祀天地的活动,可追溯到公元前两千年,尚处于奴隶制社会的夏朝。中国古代帝王自称“天子”,他们对天地非常崇敬。天坛是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仿南京形制建天地坛,合祭皇天后土,当时是在大祀殿行祭典。嘉靖九年(1530年)嘉靖皇帝听大臣言:“古者祀天于圜丘,祀地于方丘。圜丘者,南郊地上之丘,丘圜而高,以象天也。方丘者,北郊泽中之丘,丘方而下,以象地也。”于是决定天地分祭,在大祀殿南建圜丘祭天,在北城安定门外另建方泽坛祭地。嘉靖十三年(1534年)圜丘改名天坛,方泽改名地坛。大祀殿废弃后,改为祈谷坛。嘉靖十七年(1538年)祈谷坛被废,于十九年在坛上另建大享殿,二十四年建成。清乾隆十六年(1751年)改名祈年殿。以后多次修缮、扩建。

1900年八国联军曾在天坛斋宫内设立司令部,在圜丘上架炮。文物、祭器被席卷而去,建筑、树木惨遭破坏。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政府对天坛的文物古迹投入大量的资金,进行保护和维修。进行过多次修缮和大规模绿化,使古老的天坛更加壮丽,公园占地200公顷,四面各有一门。园内有二百年以上的古柏二千五百多棵。还有百花园种植了大量的花卉。

1961年,国务院公布天坛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8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认为“世界文化遗产”。2007年5月8日,天坛公园经国家旅游局正式批准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

附录22:

国际保护臭氧层大会高级别会议在京开幕

1999年12月2日上午,国家主席江泽民出席了正在北京举行的《维也纳公约》缔约方大会第五次会议和《蒙特利尔议定书》缔约方大会第十一次会议部长级会议开幕式,并就环境保护、中国的环保政策等问题发表了重要讲话。

江泽民说,环境问题,关系到地球上每个国家人民的前途和命运。解决环境问题,维护和创造人类共同生活的美好家园,是各国人民共同的愿望,也是各国政府的共同责任。他强调,世界上所有的国家都应义不容辞地承担起保护地球的责任。

江泽民指出,中国政府历来重视环境保护。中国坚持把环境保护作为一项基本国策,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开展了卓有成效的污染防治和生态保护工作,促进了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中国正在探索一条适合自己国情的可持续发展道路,并已取得了重要的实践经验。

江泽民特别指出,对于保护全球环境,中国是负责任的。我们坚持不懈地解决中国的环境问题,特别是减少有害气体的排放,不仅改善了中国的环境质量,也为保护全球环境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关于中国环保领域的对外合作,江泽民说,中国积极参与全球环境事务,签署了多项环境领域的国际公约和协议,广泛开展同各国在环境建设方面的交流与合作,为促进国际环境事业的发展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江泽民说,人类共同生存的地球和共同拥有的天空是不可分割的整体。保护地球,需要各国共同行动。在国际环境合作中,应该充分考虑各国经济发展不平衡的长期历史和不同国家的具体现实,综合规划,加强合作,协调行动,切实推进。发达国家应该充分认识到自己在长期发展过程中曾经对全球环境造成的那些历史影响,因而有责任承担更多的义务,发挥自己强大的经济和科技优势,积极帮助发展中国家解决环境问题。发展中国家在推进经济发展中要努力加强环境保护,并在全球行动中发挥力所能及的作用。

他说,《保护臭氧层维也纳公约》和《关于消耗臭氧层物质的蒙特利尔议定书》的成功履行再次表明,只要各国相互理解,加强合作,就一定能加快解决全球环境问题的进程。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愿意在公平、公正、合理的基础上,承担与我国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国际责任和义务,为促进全球环境和发展事业作出应有的贡献。

国务院副总理温家宝,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北京市委书记贾庆林和国家环保总局局长解振华等国家机关及北京市的有关部门负责人也出席了开幕式。

联合国助理秘书长兼环境规划署副执行主任卡卡海尔也发表了讲话。卡卡海尔说,江泽民主席的光临本身就表明了中国对总体环境保护以及臭氧层保护的高度重视。他说:江泽民主席充满智慧的发言“将为我们在此次会议的审议过程给予重要启迪”。

卡卡海尔高度赞扬了中国在消除贫困和致力经济进步方面做出的巨大努力。他说:“连贯的环境政策必须与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保持同步,才能应对可持续发展和全球化带来的挑战。”他还在讲话中对全球各国在环境保护和臭氧层保护方面所做的努力做了回顾与展望。

《维也纳公约》缔约方大会第四次会议大会主席柴里科夫也作了发言。

开幕式由联合国环境规划署臭氧公约秘书处执行秘书萨尔玛主持。

这次旨在保护臭氧层的国际会议是11月29日在北京召开的,这是迄今为止中国承办的规模最大的国际环保会议,来自212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的近千名代表出席了这次盛会。

中国于1989年9月加入了《维也纳公约》,于1991年6月加入《蒙特利尔议定书》伦敦修正案。近年来,中国在保护臭氧层的工作中做出了积极努力,取得了重要进展。

附录23:

陈水扁入监服刑 

    

陈水扁的儿子陈致中在陈水扁移监之前赶往探视

2010年12月2日,原台湾当局领导人陈水扁2日下午被移监到台北监狱服刑。其收容人编号为1020,与另一名收容人同住一间面积约4平方米的舍房。

陈水扁家族涉及的多起弊案,11月11日由台“最高法院”就其中的“龙潭购地弊案”和“买官案”作出终审判决。陈水扁和妻子吴淑珍各被判两个职务收贿罪,刑期分别为11年、8年,陈水扁也成为史上首位因贪污案被判入狱的卸任台湾当局领导人。

狱方表示,陈水扁经过身体检查、理发后进入“和一舍”,与另1名背景单纯的收容人同住。

与上述案件有关的定谳罚金、没收、追缴,以及陈水扁妻子吴淑珍等同案被告判刑确定部分,台高检署2日下午发交台北地检署执行。吴淑珍预计最快于下周由台北检方嘱托高雄地检署执行。

至于追缴犯罪所得方面,台检方在侦审期间已扣得927万多美元,将予以没收,并连带追缴未扣案的犯罪所得总计270万多美元;罚金部分,台“最高法院”判决陈水扁夫妇总计须并科罚金3亿多元新台币。

台检方表示,执行检察官将清查陈水扁夫妇的财产状况,询问2人是否愿主动缴交相关款项,再进行没收程序。据了解,特侦组目前查扣的陈水扁家财产总计13亿多元新台币。

附录24:

美学者发现生命第七元素 

科学家在取样

科学界以往认为生命由碳、氢、氮、氧、磷和硫6种元素构成,但美国研究人员2010年12月2日宣布,在加利福尼亚州东部莫诺湖找到一种细菌。与其他已知的生命形态不同,这种细菌能够依靠另一种元素、剧毒物质砷(俗称砒霜)生活。这项发现拓宽了科学界以往对构成生命基本元素的认知,也许能为科学家探索外星生命提供新的参考:外星生命会以另外一种形态存在?

发现 “外星细菌”靠砒霜活着

研究报告说,这种细菌不仅能借助砷元素繁殖,而且在生长过程中能利用砷元素合成脱氧核糖核酸(DNA)和细胞膜。

研究报告作者之一、亚利桑那州立大学地球和空间探索学院学者阿里尔·安巴尔说:“这种有机体来自大自然……是一种已知细菌,并非全新品种,但先前没有人发现它能借助砷繁殖。”前亚利桑那州立大学地球和空间探索学院博士后费利萨·沃尔夫·西蒙是这种新生命形态的发现者。

西蒙、安巴尔和同事们几年前开始探讨一个想法,即地球上可能存在与已知生命不同的全新生命形态,也就是科学家所说的“超自然生命”。西蒙说,“我们猜测,这类有机体曾出现在远古时期的地球,甚至依然在当今地球某些特殊的环境中生存。”

影响:探索外星生命范围将扩大

费利萨称,这种被称为“GFAJ-1”的细菌在生物结构上,与地球物种很相似,但同时还具有明显的外星生物特征,其“以砷代磷”的奇特生命形式似乎只能在科幻小说中看到,这一发现将从“根本上改变我们定义生命的方式,甚至是寻找生命的方式……这一重大发现证明,一些行星的大气层虽然缺乏磷这种重要的生命元素,但也很可能有生物存在。”

如果经证实,砷确实能作为构成生命的另一基本元素,科学家在探索外星生命时将不再局限先前6种元素,而多了一个参考依据,也多了一个思路。

对于这种说法,安巴尔认为,从这项新发现到找到外星生命还有不小距离。但至少现在,科学家有事可干了,除了磷外,其他的必备元素是否也会被别的元素取代呢?外星生命是否会以另外一种形态存在呢? 

  附录25:

中国成功发射嫦娥三号月球探测器

张子扬

中新社西昌122日电(记者 张子扬)北京时间2日凌晨217分,中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将中国探月工程二期的嫦娥三号月球探测器成功送入太空。嫦娥三号是中国发射的第一个地外软着陆探测器和巡视器,也是美国阿波罗计划结束后全球重返月球的第一个软着陆探测器。

嫦娥三号承担着中国首次月球软着陆和月面巡视勘察重任。目前,全球只有美国、前苏联成功实施了13次无人月球表面软着陆;只有美国实现了载人登月,前苏联开展了两次月面无人巡视探测任务。

按照计划,嫦娥三号于12月中旬择机在月球虹湾地区实现软着陆,着陆器将就位探测,月球车将开展巡视探测。完成月表形貌与地质构造调查、月表物质成分和可利用资源调查、地球等离子体层探测和月基光学天文观测等科学任务。(中国新闻网2013-12-02

嫦娥三号——中国最复杂的航天器

张雪松

嫦娥三号作为探月工程二期的核心,在设计上堪称我国迄今制造的最复杂、难度最大的航天器之一。为了成功落月,嫦娥三号借鉴了美苏过去的经验教训,在软着陆发动机以及制导导航与控制技术方面可谓煞费苦心。

2008年,嫦娥三号月球软着陆探测器工程正式立项,经过将近5年的研制于20138月底出厂,并在9月中旬租用安124大型运输机运抵西昌,开始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进行发射前的最后检查工作。

嫦娥三号的任务简介 

嫦娥三号包含着陆器和月球车,总重量高达3.7吨。在复杂性上位居中国航天器之冠

在嫦娥三号立项的同时,日本和印度也启动了月球软着陆探测计划,辉夜姬-2和月船二号都曾预定2013年前后发射,但辉夜姬-2由于预算不足已将发射推迟到2018年,月船二号由于俄罗斯无法及时提供着陆器,印度不得不转而自行研制,也要推迟到至少2017年。同期Google公司提供资金启动了Google Lunar XPRIZE的探月活动,但目前仍在参与的25个小组没有一个能在2013年进行发射,甚至未必有人能在已经2015年的最后期限前进行登月。除了亚洲三国官方项目和Google的商业竞赛队伍,俄罗斯和欧空局也计划未来发射月球着陆探测器,尤其是俄罗斯也将再次进行“绕落回”三阶段月球探测,新一轮的月球探测浪潮正在如火如荼的展开。

我国探月工程二期的总体目标是实现月球表面的软着陆,并释放月球车进行自动巡视勘察工作。嫦娥三号作为探月工程二期的核心,由一个着陆器和一个月球漫游车组成,总质量约3.7吨,将由长征三号乙增强型火箭发射直接打入地月直接转移轨道,在月球上空100千米处进行近月捕获机动,进入100千米高度的圆形绕月轨道,随后变轨进入15千米X100千米高度的椭圆轨道,并在15千米的近月点减速进行软着陆操作。嫦娥三号软着陆后,着陆器和漫游车将联合进行一系列探测任务,更深入的了解月壤和岩石等地形地貌和地质构造信息,为后续三期工程的月球取样返回探测器积累数据和经验。

嫦娥三号在设计上要比基于DFH-3通信卫星平台的嫦娥一号和嫦娥二号月球轨道器复杂得多,堪称我国迄今为止设计制造的最复杂、技术难度最大的航天器之一。突破月球软着陆技术是嫦娥三号的核心任务之一,为了实现成功落月,嫦娥三号探测器借鉴了美苏过去几十年里月球软着陆探测的经验教训,根据我国技术和工程能力做了精心的设计,在软着陆发动机以及制导导航与控制技术方面可谓煞费苦心。 

阿波罗飞船登月舱,嫦娥三号虽然不具备返回功能,但在任务复杂性上已经大大超过了以往的国产航天器。 

前苏联月球16号登月探测器模型,第一个具备返回能力的地外无人探测器。

嫦娥三号装有先进变推力发动机

嫦娥三号的软着陆,首先要提到的是它的动力系统。不同于嫦娥一号和二号使用的固定推力的490牛发动机,嫦娥三号使用了先进的大推力变推力发动机。这一方面是由于嫦娥三号质量大增,单台490牛发动机无法支持探测器的垂直降落,但更主要的是为了灵活调节在软着陆下落过程中的推力。嫦娥三号使用了我国航天动力研究院专门研制的1500~7500牛变推力发动机作为推进系统的主发动机,这台变推力发动机不仅用于嫦娥三号的软着陆任务,还将用于完成嫦娥三号直接奔月轨道飞行期间的中途修正、近月制动和变轨任务。

按照预定程序,嫦娥三号在100千米高度圆形绕月轨道运行数圈稳定状态后,变推力发动机将择机点火,使嫦娥三号减速进入100千米×15千米椭圆形轨道,但嫦娥三号在15公里近月点时仍有高达1.6千米/秒的高速度。所以变推力发动机在15千米近月点要再次点火,并进行较长时间的持续工作,将嫦娥三号的水平速度快速降低,当嫦娥三号高度降低到2千米左右时,其水平速度将降低到0千米/秒。随后,姿控发动机将嫦娥三号姿态从底部朝前调整为底部朝下,开始进入垂直受控下落阶段。嫦娥三号将在变推力发动机的反推下逐渐下落,在距离月面100米高度进行悬停,通过星载的着陆相机拍摄月面地貌,智能选取合适的着陆场区。嫦娥三号最后下降到4米高度后,变推力发动机先将垂直速度降低到0/秒,随后关机,嫦娥三号以自由落体降落在月球表面。

可见,嫦娥三号的软着陆过程非常复杂,变推力主发动机在其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是嫦娥三号研制的主要难点之一。

嫦娥二号任务时拍摄了分别率达1.3米级的月球虹湾区三维影像,为嫦娥三号的着陆任务落点选择提供了很大帮助。

嫦娥三号可智能自主选择着陆区 

 

热测试时拍摄的嫦娥三号,着陆器底部可见主发动机喷口,发动机具有1500-7500牛变推力功能,满足落月过程中精确控制的需要。 

 

嫦娥二号任务时拍摄了分别率达1.3米级的月球虹湾区三维影像,为嫦娥三号的着陆任务落点选择提供了很大帮助。

嫦娥二号拍摄了虹湾地区1.3米分辨率的高精度影像,为嫦娥三号的落区选择提供了很大帮助,但这还远不能保证嫦娥三号的成功落月。因此,嫦娥三号探测器还携带了测速测距雷达、降落相机、激光测距仪等探测设备,配合先进的导航控制系统,确保软着陆过程的安全。按照设计要求,嫦娥三号要具备识别8度以上陡坡的能力,并识别高度大于0.2米的凸起物,据此避开崎岖月面选择一块大于10X10米范围的安全落区。

根据避障要求,嫦娥三号下落过程中还要进一步细分飞行阶段,其中距离月面2千米到100米的接近段,属于粗略障碍检测和规避阶段,嫦娥三号上的着陆相机将拍摄预定登陆地区,避开大块不平坦的地形和较大的障碍物,选择边长100米以上范围的安全着陆区域。100米到30米高度,属于精细避障下落阶段,这个阶段将先在100米高度悬停,垂直拍摄分辨率更高的影像,据此选择安全的着陆地点,随后向选定的着陆点移动。30米高度以下为慢速下降段,嫦娥三号探测器将缓慢下降,最后由星载的伽马射线高度计在预定高度给出关机信号,最后自由落体降落到月球表面。

按照设计要求,嫦娥三号与月面接触时,水平速度要小于1/秒,探测器垂直方向姿态与重力方向夹角小于3度。

嫦娥三号携带的月球车,为保证月球车在月面夜间的极端低温中不被冻坏,月球车上安装了同位素热源用于夜间内部设备恒温。

月球车可探测月表下100米深度结构 

嫦娥三号携带的月球车,为保证月球车在月面夜间的极端低温中不被冻坏,月球车上安装了同位素热源用于夜间内部设备恒温。 

 

美国好奇号火星车降落时,轨道上的火星侦察轨道器实时拍摄着陆的震撼场面。对公众来说是非常好的宣传。

在着陆后,嫦娥三号探测器将由着陆器和月球车联合进行科研考察,其中着陆器携带7台科学仪器,月球漫游车携带8台仪器,着陆器和月球车将联合对着陆区附近地形地貌和地质构造进行详查。嫦娥三号着陆器携带的载荷包括全景相机、降落相机、工程载荷、月壤探测仪、近紫外望远镜和极紫外望远镜等设备,其中近紫外望远镜将用于开展月基天文研究,也是国际上首次使用月基望远镜对重要天体光变进行长期连续监测,它还将用于对银河系进行成像,成像素材不仅用于科研,还将用于天文科普教育工作。着陆器上的极紫外相机将用于监测地球的电离层,探测地球环境的变化,这样的科研观测同样是国际首创。

嫦娥三号的月球车具有最大爬坡30度、最大越障0.25米的能力,它将在着陆器3平方千米范围内活动,最长行走距离可达10千米左右。月球车具备信号发射能力,探测到的月球数据既可通过着陆器转发,也可直接由月球车发回地球测控站。月球车携带的载荷包括全景相机、测月雷达、粒子激发X射线谱仪和红外光谱仪等探测设备,利用全景相机它可以识别前方3米的地貌,不仅用于完成地貌探测任务,还可作为地形数据用于巡视器的自动拐弯、自动避障和自动导航操作。尤其是巡视器还安装了超宽带测月雷达可对月表一下100~200米深度的地下结构进行探测,这是月球探测史上的创举,将对月球次表层探测工作做出中国独有的贡献。

由于月球昼夜长达17天,漫长的月夜可让月面温度降低至零下183度。为了让月球车能渡过如此苛刻的严寒,我国科学家还在月球车上安装了放射性同位素热源,以维持一定温度保证月球车不被“冻僵”,能在月夜结束后“唤醒”继续工作。这是我国首次将核能用于航天器。

美国好奇号火星车降落时,轨道上的火星侦察轨道器实时拍摄着陆的震撼场面。对公众来说是非常好的宣传。

中国航天还应注意公众公关

嫦娥三号不仅是我国迄今为止设计最精密复杂的航天器,它还是人类自1976年苏联Luna 24探测器以后发射的第一个月球软着陆探测器。无论是平台本身、还是所搭载的科研探测仪器,嫦娥三号都可以说是现有最先进的月球探测器。

但嫦娥三号的缺点在于过于实在,不设轨道舱,就无法拍摄其落月时复杂而精彩的机动过程。花了大力气做到世界第一,却无法充分表现出来,这未免过于吃亏。月球探测、深空探测目前仍缺乏实际意义,所以外国此类项目都非常注重宣传,拍下大量精美图片及视频,以激发公众对外太空探索的热情,最大限度争取支持。前述日本辉夜姬2和印度月船二号落月探测器就都设置了轨道舱。

所以,中国航天还应注意改变埋头搞科研的传统思路,才能在社会思潮多样化的今天争取更多公众支持。

结语

从着嫦娥三号的配置上看,其他宇航先进国家有的技术,嫦娥三号上都不缺,而且中国工程师们还为嫦娥三号增加了一些前人没有从事过的任务。作为冷战结束后多年来首个造访月球表面的航天器,中国航天界算是交出了一份令人满意的答卷。

嫦娥三号组图

122130分,搭载着嫦娥三号的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

担负中国首次在地外天体软着陆和巡测探测任务的嫦娥三号月球探测器,2130分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由中国目前推力最大的长征三号乙改进型运载火箭发射升空。

护送“嫦娥三号”升空的长三乙火箭上,有3个摄像头,分别位于二级火箭外壁、三级火箭发动机舱和火箭仪器舱中。这在嫦娥系列发射中还是第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