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王同人-踏雪寻情:恐龙灭绝之谜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2 07:31:30

研究称恐龙灭绝因火山喷发和陨石撞击双重灾难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11月23日 08:11 新浪科技
新研究发现显示恐龙灭绝由陨石撞击地球和大规模火山喷发的双重灾难导致科学家表示古代火山喷发导致绝大多数恐龙走向死亡  
德干地盾的面积相当于法国的3倍,位于印度西部,是一个原始火山链。大规模火山喷发导致大气层中充斥着大量可以改变气候的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

  新浪科技讯 北京时间11月23日消息,人们普遍认为一颗体积巨大的陨石撞击地球导致恐龙从地球上消失,但根据美国科学家的新研究发现,在陨石撞击灾难发生前,绝大多数恐龙就已经死于规模巨大的德干地盾火山喷发。德干地盾的面积相当于法国的3倍。

  普林斯顿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的证据证明德干地盾(位于印度西部的一个原始火山链)6500万年前的火山喷发给地球造成巨大破坏,喷发产生的熔岩流位居地球历史之最,大气层中充斥着大量能够改变气候的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除此之外,地球还多次遭受陨石撞击。30万年后,地球又陆续出现大规模火山喷发,导致地球在长达50万年时间里沦为一个不适于居住的星球。

  火山喷发导致恐龙大灭绝的证据来自于研究人员发现的浮游生物尸体化石,时间跨度达到50万年。研究小组由普林斯顿大学地球科学教授格尔塔-凯勒领导,研究发现刊登在11月出版的《印度地质学会志》上。研究指出德干地盾熔岩流中的海底沉积物显示,浮游生物的数量可用于评估在数千年时间里发生的史前灾难造成的破坏,这些灾难最终导致大灭绝。

  研究人员在报告中指出,这种灾难与德干地盾的最大规模火山喷发时期同时出现,火山喷发导致大气中充斥着大量可改变气候的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德干地盾火山喷发主要分三个时期,最大规模火山喷发处于第二个时期。第三个时期的喷发强度相对较低,导致地球在50万年内沦为一个几乎不具有适居性的世界。第一时期的喷发在第二时期前大约250万年发生。

  根据10月刊登在《地球与行星科学通讯》杂志上的研究报告,凯勒实验室的另一个研究小组在印度沉积物中发现的证据证明,陨石撞击足以毁灭德干地盾火山喷发后为数不多的幸存者。这些沉积物位于印度梅加拉亚邦,与德干地盾东部的距离超过600英里(约合965公里)。通过对沉积物进行分析,科学家发现当时的地球环境十分恶劣,酸雨不断,全球气温飘忽不定。

  凯勒指出,综合这些发现,白垩纪第三纪灭绝事件并非只由一颗体积巨大的陨石撞击地球所致。这颗陨石最后撞击墨西哥的希克苏鲁伯地区,时间与德干地盾火山喷发的第二个时期大致相同,威力相当于200万颗氢弹,所产生的巨大尘埃气体云从根本上改变了地球气候。

  凯勒一直认为希克苏鲁伯撞击并不足以导致白垩纪第三纪灭绝事件。根据她的实验室的最新研究发现,真正的罪魁祸首是德干地盾火山喷发。她说:“我们在梅加拉亚邦和德干地盾进行的研究第一次证明大灭绝与德干地盾的火山活动有关。我们发现了清晰的因果关系,大规模火山喷发造成的破坏远远超过此前预计,即使没有发生大型陨石撞击,也足以导致白垩纪第三纪灭绝事件。由于德干地盾的大规模火山喷发导致地球环境处于不稳定状态,陨石撞击很容易杀死白垩纪末期的幸存者。也就是说,恐龙的灭绝由火山喷发和陨石撞击这种双重灾难导致。” 

研究表明恐龙灭绝并非仅由小行星撞击地球造成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8月22日 18:18 新华网

  新华网哈尔滨8月22日电(记者马扬、陈梦阳、高星)科学家在黑龙江省嘉荫县历时9年的地质古生物研究表明,恐龙灭绝并非仅仅由小行星撞击地球造成,而是由各种因素分别或同时作用于不同地区,从而使恐龙在世界各地消失。

  由中、美、英、俄、德、日、韩等7个国家的数十位世界优秀科学家组成的课题组近日在黑龙江省嘉荫县确认了具有国际对比标准的陆相白垩纪-古近纪地层界线(也称“K-T界线”)。这一地层界线是记录距今约6500万年前地球上发生的全球性生命大灭绝与复苏的一个地质界面。

  据介绍,由吉林大学倡导的这项世界前沿课题得到了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的支持。近十年来,以我国科学家孙革教授为首的多国科学家研究队,通过古生物学、地球化学、古地磁学、年代地层学、实施钻孔等综合研究,终于在嘉荫小河沿地区发现了这一地层界线,其成果已发表于2011年第三期《世界地质》杂志上。《世界地质》是我国地质科学学术刊物。

  据了解,在距今约6500万年前这一急剧转变的时期,包括恐龙在内的地球上70%以上的生物曾集群性灭绝,而后地球生物又以崭新的面貌复苏,并在地层上留下了记录。这是地球上有明显生命迹象之后的第五次,也是迄今发生的最大规模的一次生命灭绝与复苏。

  据了解,目前全球已有100多个“K-T界线”点。“然而,作为中国目前唯一有确切地质证据的陆相'K-T界线’,嘉荫县的这一地层界线与北美等地的'K-T界线’不同,它没有含铱量超高的黏土层,说明这一地区受小行星撞击地球的影响很小或者并没受到它的影响。”课题组首席科学家、中国古生物学会副理事长孙革教授说。

  据介绍,距今约6500万年前的、含铱量超高的黏土层被科学界普遍认为是小行星撞击地球后留下的最明显的地质特征之一,而全球恐龙灭绝源于当时的这一撞击也是目前最流行的一种科学假设。

  此次课题组的科学家们研究认为,同样是约6500万年前的“K-T界线”,却有着不同的地质和生物化石特征,足以表明当时包括恐龙在内的绝大多数地球生物的灭绝并非由单一原因造成,不同地区应该有不同的主导原因。

  据介绍,嘉荫县的“K-T界线”与俄罗斯西伯利亚及远东地区的一些已确认的“K-T界线”具有相同的地质特征。

  课题组成员、俄罗斯科学院通讯院士、俄罗斯科学院地质所教授阿克米梯耶夫说:“约6500万年前的东北亚地区曾处于相似的古地理环境,火山喷发、海平面下降以及气候变冷等非生物原因可能是恐龙在这一地区消失的主要原因,而不是由于小行星撞击地球造成的。”

  黑龙江区域地质调查所的专家对嘉荫当地的地层和岩石的研究表明,火山活动当年对这一地区恐龙的生存环境造成了很大影响,如到达地面的日照减少等,并足以影响到恐龙的生存。

  “当然,距今约6500万年前仍然是世界公认的非鸟类恐龙最后彻底灭绝的时间,只是各种原因导致恐龙在不同地区消失的时间恐怕不完全一致。”国际著名恐龙研究专家、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董枝明说。 

我国首个有关恐龙灭绝的地层界线被确认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8月25日 15:38 《财经网》

  新华社哈尔滨8月25日电(记者马扬、高星)来自世界15个国家的科学家24日在黑龙江省嘉荫县共同宣布,在我国黑龙江省嘉荫县首次发现了具有国际对比标准的陆相白垩纪-古近纪地层界线。这意味着,能完整展示6550万年前恐龙等生物群在今日东北亚地区发生集群灭绝的地层记录在这里找到。

  我国著名古生物学家、吉林大学、沈阳师范大学教授孙革说:“嘉荫发现的白垩纪-古近纪陆相地层界线也称K-Pg界线,目前发现的厚度约5厘米,它不仅是中国首次确定的、具有确凿科学依据的陆相白垩纪-古近纪地层界线的国际性点位,也是中国在地学领域开展国际合作的重要研究成果之一。”

  嘉荫地区地处黑龙江省东北的小兴安岭中部,地质历史悠久,最早的地质记录可追溯到至少距今5亿年前的寒武纪。1902年,在嘉荫曾首次发现“满洲龙”,成为我国最早发现恐龙的产地。根据古生物学家研究,这里又是我国恐龙最晚灭绝的地点。

  据了解,白垩纪-古近纪地层界线是距今6550万年前地球上发生的、以陆地上的恐龙及海洋中的菊石等为代表的一次全球性生命大灭绝与复苏的一个地层界面。

  在这一急剧转变的时期,地球及其生命发生了巨大变化,并在地层上留下记录。此间,以统治地球、足迹遍布南北极地区的恐龙为代表的地球上70%以上的生物曾集群性灭绝,而后又以一崭新的面貌复苏,这其中包括人类出现。

  多年来,科学家们在世界各地寻找白垩纪-古近纪的地层界线,目前已有105个陆相界线候选点,我国的嘉荫曾被认定为第95号点。但此前在中国地区尚未有可靠的K-Pg界线点确定,本次是对嘉荫K-Pg界线进行正式国际性确定。

  自2002年开始,以孙革教授为首,包括美国科学院院士迪尔切、俄罗斯科学院通讯院士阿克米梯耶夫、中国古生物学家董枝明等学者在内的中、美、英、俄、德、日、韩、比等国科学家在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的支持下,开始通过古生物学、地球化学、古地磁学、年代地层学、实施钻孔等综合研究,在中国寻找K-Pg的陆相地层界面,最终在黑龙江省嘉荫县小河沿地区发现了这一地层界线。

  董枝明教授说:“在这一地区,我们从200米厚的地层中寻找到约5厘米厚的中生代与新生代的分水岭,它就像翻开一部用化石连续书写在地层上的'不缺页史书’,完整记录了恐龙和其他大量古生物物种灭绝的原因,其后一些生物物种复苏的过程,以及这些事件发生时的地球环境。”

  据介绍,9年来,科学家们在嘉荫地区发现了大量生物突然大灭绝前夕的恐龙化石和大灭绝后随即出现的“乌云植物群”化石。这些化石古生物群与发现K-Pg界线的世界其他地区化石古生物群不仅有关联,而且在组成和类型方面又各有特色。

  美国科学院院士迪尔切说:“多年来,世界科学家们的目光都集中在中国的这一地区,如今得出一致的结论认为,这是一个具有确凿证据的K-Pg界线,它将成为东北亚地区世界公认的标准。”

研究称6500万年前恐龙灭绝后鸟类开始走向陆地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2月02日 10:54 新浪环球地理这只已灭绝的恐鸟模型高达8英尺。(图片提供:Frans Lanting, National Geographic Stock)

  新浪科技讯 北京时间2月2日消息,据美国国家地理网站报道,长期以来人们一直认为,鸵鸟、鸸鹋以及其他一些不会飞鸟类的祖先也都不会飞翔。但是,最近一项研究发现,事实上直到6500万年前恐龙灭绝之后这些鸟类才开始走向陆地。

  澳大利亚国立大学科学家马太-菲利普斯是这项研究的主要负责人。据菲利普斯介绍,恐龙突然大规模消失,产生了一个全新的、自由捕食的生态系统。在这个生态系统中,食物变得相当充足,许多物种不再需要靠飞行来逃避捕食者的进攻。于是,一些鸟类变得越来越胖,以至于体重过重而变得无法飞行。科学家认为,不管这种现象是鸟类主观意愿的还是被迫接受的,它们确实已不会飞翔。

  菲利普斯和研究团队利用化石DNA对一只巨型恐鸟的基因组进行了认真分析。恐鸟是一种已经灭绝的不会飞鸟类,曾经生活于如今的新西兰境内。研究人员发现,恐鸟的最近亲属是鹬鸵。鹬鸵是一种小型陆生鸟类,如今在南美洲仍可发现这种鸟类,它们也几乎不会飞翔。在白垩纪的大部分时期(1.46亿年前到6500万年前),南美洲、新西兰、澳大利亚和南极洲是连接在一起的,都是冈瓦那超大陆的一部分。大约8000万年前,新西兰从冈瓦那超大陆分离出去。

  研究人员认为,恐鸟的祖先可能是从冈瓦那超大陆的另一片区域飞到新西兰的,这片区域可能就是后来分离出去的南美洲。它们飞到新西兰后,开始走向陆地,最终进化成后来的恐鸟。最新研究表明,不断有一些物种进化成不会飞鸟类。这一发现对此前的理论发起了挑战,此前的理论认为不会飞的鸟类也进化自不会飞的祖先。

  菲利普斯表示,“我们都知道,一次巨大的撞击事件对恐龙造成了灾难性的影响(灭绝),但我们却不知道它对鸟类及其它哺乳动物的影响。这一研究提供了一个重要信号,它表明这一事件也是现代鸟类进化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最新研究还解答了这些不会飞鸟类最终是如何出现在不同大陆的谜团。菲利普斯解释说,“关于这些曾经被认为从来不会飞的鸟类是如何克服海洋障碍的,过去人们常常有一些奇怪的观念。但是,事实上这些鸟类都有独立的祖先,它们的祖先都曾经会飞。这一事实可以解释它们为什么能够到达不同的大陆块,那就是因为它们曾经会飞。”

6550万年前恐龙灭绝地被确认(图)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8月26日 14:51 北京日报
 6550万年前恐龙灭绝地被确认

  据新华社8月25日电 8月24日,来自世界15个国家的科学家在黑龙江省嘉荫县共同宣布,在我国黑龙江省嘉荫县首次发现了具有国际对比标准的陆相白垩纪-古近纪地层界线。这意味着,能完整展示6550万年前恐龙等生物群在今日东北亚地区发生集群灭绝的地层记录在这里找到。

  嘉荫地区地处黑龙江省东北的小兴安岭中部,地质历史悠久,最早的地质记录可追溯到至少距今5亿年前的寒武纪。1902年,在嘉荫曾首次发现“满洲龙”,成为我国最早发现恐龙的产地。根据古生物学家研究,这里又是我国恐龙最晚灭绝的地点。

  据了解,白垩纪-古近纪地层界线是距今6550万年前地球上发生的、以陆地上的恐龙及海洋中的菊石等为代表的一次全球性生命大灭绝与复苏的一个地层界面。在这一急剧转变的时期,地球及其生命发生了巨大变化,并在地层上留下记录。此间,以统治地球、足迹遍布南北极地区的恐龙为代表的地球上70%以上的生物曾集群性灭绝,而后又以一崭新的面貌复苏,这其中包括人类出现。

  图为黑龙江嘉荫地区地层剖面。 

中国现世界首例人类与恐龙足迹长时间共存证据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10月17日 17:20 新浪科技微博
远眺莲花保寨莲花保寨内部局部莲花保寨大厅的险峻入口莲花保寨天花板的恐龙足迹莲花保寨地面的恐龙足迹

  新浪科技讯 中美古生物学者16日宣称,他们在中国发现世界上唯一一例人类在恐龙遗迹上长期生活的直接证据,具有重要的考古与古生物学意义。

  化石的研究者,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生物科学系的博士研究生邢立达,美国斯坦福大学的古典学专家阿德里安娜·梅尔以及首都博物馆考古专家陈郁在本月出版的《地质通报》杂志撰文描述了这批珍贵的标本。

  早在2007年,中国古生物学家便在中国重庆市綦江县老瀛山白垩纪地层发现了重要的古生物遗迹,数百枚保存良好的恐龙足迹,这些足迹弥补了四川盆地没有发现白垩纪恐龙化石的遗憾。而其后2009,2011年的考察却令在场的中外学者诧异不已。

  这个名为“莲花保寨”的化石点,不但以五种不同形式(凹型,凸型,幻迹,深凸型,立体,)保存的恐龙足迹成为恐龙足迹界难得的一处“教科书”;而且竟然保留了完好的要塞结构,而历代题刻表明,至少从1256年开始,长达700余年的时间,古人便与此地大量恐龙足迹共存。这种古人在恐龙足迹化石点上,如此长时间生活的直接证据不仅在中国,在世界上都是绝无仅有的。

  莲花保寨其实是一个巨大的天然横向凹洞,因山寨地处绝壁,易守难攻,每逢战乱便有居民来此避难。回溯到南宋宝祐四年(1256年),蒙军入川,川内各地百姓到处躲藏,此处莲花保寨变成百姓避难的山寨。到了清朝同治年间,一些村民开始在山寨里休养生息。如今,寨口山门还刻有“莲花保寨”四个大字,落款时间为“同治元年五月”。

  莲花保寨内被村民用条石、土墙隔成约12间约60、70平方米大小的“房间”,房房由通道相连,里面岗哨、水槽、储物室、休息室,可谓应有尽有。在其中第三间约60平方米的大房内,“莲花荷叶”就印在相对平整的沙石上,数量多达上百个,有的甚至能看出行走路线。这些印记大小不一,大的比大象的脚印还大,小的有碗口大;深浅也不尽相同,其中脚印越大陷得越深,最深的约2厘米,最浅的不足1厘米。村民与这些神秘的印记一起生活了数百年,此间生火做饭,层层火灰慢慢的沉积在印记上,根本没有想到这些印记原来是远古动物的足迹。

  更有趣的是,邢立达与梅尔发现,莲花保寨的的泥裂、鸭嘴龙类足迹和波痕被引申为荷叶叶脉、莲花和水环境,也成为“莲花保寨”得名的证据。这明恐龙足迹参与了中国部分古地名、民间传说的形成,这些古地名、民间传说或可成为寻找恐龙足迹的重要线索。

  对于此次发现,各国古生物学者都表现出浓厚的兴趣。世界著名恐龙权威学者,古脊椎动物学会会长菲利普·柯里教授对此评价:“这是一次绝妙的发现,古生物学与考古学在此得以完美结合,这处白垩纪的恐龙足迹点必定将在世界恐龙史上留下浓重一笔。”

  知名恐龙足迹学者,美国迪克西州立学院自然科学系主任杰瑞德 D. 哈里斯:“当我费力爬上莲花保寨时,我惊讶于在这个大山之间居然隐藏着如此神奇的恐龙足迹群,更惊叹于中国古人对这些足迹的美丽想象!”而波兰地质研究所的杰勒德 D. 杰尔林斯基教授则表示:“世界上白垩纪中期的恐龙足迹非常罕见,莲花保寨保存的恐龙足迹不仅种类繁多,而且还有浓重的人文色彩,与中国历史紧密结合在一起,我期待早日访问这个化石点!” 

新研究称一系列陨星雨导致恐龙灭绝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8月31日 09:32 新浪科技

恐龙可能是在持续数千年的“陨星雨”中灭亡的

  新浪科技讯 北京时间8月30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科学家先前一直认为墨西哥湾地区的希克苏鲁伯陨石坑(Chicxulub crater)是陨星撞击的产物,而正是那次撞击几乎毁灭了地球上的生命。但乌克兰发现的另外一处撞击坑遗迹,其年代甚至比希克苏鲁伯陨石坑还要早数千年。它的发现引发了这样的猜测:恐龙也许并非死于一次单次的撞击事件,而是一系列的“陨星雨”。

  乌克兰境内的波泰什陨石坑(Boltysh Crater)最早发现于2002年。但科学家日前又在这一陨石坑内发现了另外一次撞击的痕迹,这次撞击发生在希克苏鲁伯陨石坑撞击事件之后。这似乎暗示这两次陨星撞击事件是一次更大范围“陨星雨”的组成部分。

  科学家们利用陨石坑中已成化石的植物花粉和孢子进行年代判断。一般在撞击事件发生之后,蕨类总是第一个去重新占领这块土地,并留下大量的孢子——这让科学家可以据此判断撞击事件的存在,因而被人们昵称为“蕨类标签”。

  研究人员惊讶地在波泰什陨石坑,即原先发现的那一层蕨类标签上方1米处发现了另外一层蕨类标签。这意味着第一次撞击发生后数千年,又发生了第二次撞击事件。

  英国开放大学的西蒙·凯利教授(Simon Kelley)是这一研究论文的合著者。他说:“我们将这第二次的撞击视为希克苏鲁伯撞击事件的后续事件。”他继续说:“在未来,我们很有可能还会发现更多的撞击事件。”莫妮卡·葛莱蒂(Monica Grady)是开放大学的陨星专家,她说这样的“陨星雨”可能是近地天体的相撞造成的。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最近启动了一项计划,名为“太空卫士”。该任务的宗旨便是对所有近地天体进行密切监视跟踪,并提供它们相撞事件的早期预警。

  有关这一发现的详细报道已经发表于《地质学》杂志,该研究的领导人是英国阿伯丁大学的大卫·卓立(David Jolley)教授。 

最新研究发现突然降温导致恐龙灭绝(图)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4月27日 07:56 新浪科技
证据:这个在挪威斯瓦尔巴特群岛发现的侏罗纪菊石,显示了当时的气温突然降低。科学家认为,这一时期的气温下降可能是导致恐龙走向灭绝的一个主要因素。

  新浪科技讯 北京时间4月27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英国研究人员发现,导致恐龙走向灭绝的真正原因并不是一颗彗星撞上地球,而是温度突然迅速下降。

  他们对挪威的化石进行研究发现,1.37亿年前,世界海洋的温度突然从13摄氏度到14摄氏度急剧下降了9摄氏度。他们认为,这导致大西洋暖流突然发生变化,很多专家担心现在这种现象会再次出现。白垩纪时期气温突然下降,很有可能是导致全球的恐龙“大量”消亡的主要原因。进行这项重大研究的科学家称,这一现象导致恐龙走向最终的灭绝之路。

  一些专家认为,是6500万年前的一场灾难性事件(例如一颗流星撞上地球)导致恐龙灭绝的,但是这项最新研究指出,这种曾统治地球的庞然大物的灭绝,是由一系列环境变化造成的,而海洋温度下降是这一系列环境变化的开端。英国普利茅斯大学的格雷戈里·普里斯博士负责领导了这个科研组,该研究对从挪威北极地区斯瓦尔巴特群岛获得的化石和矿物质进行了调查。

  普里斯发现,白垩纪时期气温突然急剧下降,这导致曾生活在温暖的浅海、陆地和沼泽地里的很多种恐龙迅速灭亡。他表示,该科研组的研究显示,气温突然下降的时候,地球上正是“温室”气候,跟现在非常类似。普里斯说:“气温下降可能还导致海洋环流发生变化,这跟科学预测的墨西哥湾暖流将要发生的变化很像。在白垩纪时期,大西洋比现在窄得多,但是它所具有的特点跟目前北方的洋流非常类似。”

  普里斯说:“如果大西洋暖流突然停止,会引起冰川融化,导致气温突然下降。我们认为,恐龙很可能是冷血动物,它们必须在温暖的环境下才能存活下来。如果在气温下降后恐龙不能迁徙到南方,它们将会走向灭绝。现在正在发生的气候变化,有助于确定恐龙是如何走向灭绝的。现在我们认为,它们是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逐渐消亡的,这可能是由一系列气候变化造成的。”

  科学家认为,曾经大气里含有很高水平的二氧化碳,这导致全球气温上升,极地冰川融化(科学家预测地球目前正在发生的一种现象),最终导致全球气温下降。这与科学家预测的墨西哥湾暖流“输送带”关闭的情形一样。科学家曾发出警告说,这个“输送带”停止,会导致欧洲进入另一个冰河时代。

  自2005年以来,普里斯一直在探访斯瓦尔巴特群岛,在一个非常著名的地方收集化石和样本,人们曾在这里获得的重大发现包括板龙和icthyosaurs等巨大的海洋爬行动物化石。他说:“迅速繁衍的恐龙和一系列其他数据指出,白垩纪时期相当温暖,大气里的二氧化碳水平很高。但是在数百或数千年的一段时间里,海洋温度从平均13摄氏度突然下降到8到4摄氏度。” 

最新研究证实小行星撞地球导致恐龙灭绝(图)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3月06日 11:35 新浪科技
.相撞:6500万年前,一颗威特岛大小的小行星撞上地球,导致恐龙走向灭绝。证据:一张图表揭示了希克苏鲁伯陨石坑的重力图,这是那颗巨大的小行星与地球的相撞点。陨石坑显示了受震石英和其他撞击证据撞击地:这个大陨石坑位于墨西哥希克苏鲁伯撞击引发大火、地震和山体滑坡。释放能量:小行星撞击地球释放的能量引发连续不断的大地震,引起森林大火,导致半数物种走向灭亡。

  新浪科技讯 北京时间3月6日消息,据《每日邮报》报道,有关恐龙灭绝的原因,一直众说纷纭,一些人认为大规模火山爆发是导致它们从地球上消失的原因;另一些人则认为它们是史前气候变化的牺牲者。现在一项重要研究称,有确凿证据可以证明,恐龙是在一颗大小相当于威特岛的小行星撞上地球后的几周内全部死亡的。

  研究人员表示,6500万年前的这次撞击事件使大量尘埃升入大气层,导致剧烈的地震接连不断发生,使北美洲发生森林大火,烟尘遮天蔽日,使半数物种走向灭亡。由41名国际专家组成的这个专门小组,对人们一直争论不休的有关恐龙死因的长达20年的研究成果进行了审查。这个专家组包括来自剑桥大学、帝国学院和伦敦大学的英国研究人员。

  这次大灭绝事件还消灭了类鸟翼龙和大型海洋爬行动物,为哺乳动物成为地球上的优势种铺平道路。有关恐龙是被一次太空撞击事件杀死,还是被印度的火山活动所害的问题,科学家一直争论不休。印度的一系列“超级火山”连续喷发了一百多万年,导致大气降温,促使酸雨形成。

  伦敦大学帝国学院这篇论文的联合作者乔安娜·摩尔根博士说:“现在我们深信,小行星撞地球是导致恐龙灭绝的原因。它引发大规模火灾、里氏10级以上的地震和山体滑坡,导致海啸发生。然而爆炸物以很高速度喷入大气层,是对恐龙的致命一击。烟尘遮天蔽日,使地球陷入一片黑暗和寒冷之中,杀死了很多不能适应这种极端环境的物种。”

  这篇论文发表在《科学》杂志上,它结合了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收集的相关证据。证实上述观点的确凿证据,是在全球的岩层里发现的已有6500万年之久的铱层。这种金属在地壳里极其罕见,但是在小行星里相当普遍,因此几乎毫无疑问这些铱是来自与地球相撞在一起的一颗巨大的小行星。地质学家还发现大量同一时期的受震石英(shocked quartz)。这种矿物是在陨石撞击事件或者原子弹爆炸过程中形成的。

  化石记录显示,小行星撞地球后,很多种动物的数量立刻开始显著下降。然而在以前的50万年间,并不存在物种灭绝的迹象,尽管当时存在大量活“超级火山”。科学家表示,这是证明恐龙是被小行星,而不是被火山杀害的更加有力的证据。除此以外,研究人员还在墨西哥希克苏鲁伯发现一个有6500万岁,直径是125英里(201.17公里)的陨石坑,它是由一颗直径9英里(14.48公里)的小行星与地球相撞在一起产生的。

  科学家认为,撞上地球的这颗小行星释放出来的能量,是美国轰炸广岛使用的原子弹的十亿倍,巨大能量可使爆炸物快速升入大气层,遮挡住阳光。研究人员表示,电脑模拟也显示,印度火山喷发的气体持续时间很短,不能导致动物大量灭绝。

  伦敦大学帝国学院的加雷斯·柯林斯博士说:“这颗小行星的大小跟威特岛差不多,撞击地球时的速度比快速飞行的子弹高20倍。从地平线上看,炙热的岩石和气体发生爆炸时,看起来可能就像一个大火球,它炙烤着那些没有及时找到藏身处的动物。然而具有讽刺意味的是,虽然这个糟糕的一天预示着统治地球长达1.6亿年的恐龙即将退出历史舞台,但事实证明,这一天是哺乳动物变成地球上的优势种的开始。在这次事件以前,哺乳动物一直活在恐龙的阴影下。大灭亡是地球史发生巨变的一个关键时刻,它为人类最终成为地球的统治者铺平了道路。”  

研究称两颗小行星接连撞击导致恐龙灭绝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10月22日 12:10 新浪环球地理恐龙灭绝可能是遭小行星“双重打击”所致——两颗大陨石相隔数十万年分别撞向墨西哥和印度(图片提供:Sankar Chatterjee, Texas Tech University)

  新浪环球地理讯 北京时间10月22日消息,据美国国家地理网站报道,美国科学家日前宣布,根据最新一项研究,恐龙灭绝可能是遭小行星“双重打击”所致——两颗大陨石相隔数十万年分别撞向墨西哥和印度。

  数十年来,一种在科学界颇受欢迎的理论认为,一颗距今6500万年前落在墨西哥境内尤卡坦半岛的小行星是造成恐龙灭绝的罪魁祸首。这颗小行星直径6英里(约合10公里),在尤卡坦半岛附近留下了希克苏鲁伯(Chicxulub)陨石坑,同时引发全球范围内的气候变化,最终造成一场物种大灭绝事件,恐龙就是在这次事件中从地球上消失的。

  但是,最新理论却认为,恐龙其实是因另一颗小行星撞击而走向灭绝的。专家称,该小行星直径为25英里(约合40公里),在希克苏鲁伯陨石坑形成约30万年后,它撞向印度西海岸。美国德克萨斯州理工大学的古生物学家桑卡尔·查特吉(Sankar Chatterjee)说:“恐龙非常的不幸。”

  查特吉认为,这次撞击在印度洋海底留下了一个直径300英里(约合500公里)的陨石坑,他的研究小组从1996年开始对这个陨石坑进行研究,并将其命名为“湿婆”(Shiva)陨石坑,湿婆是印度教中的毁灭之神。查特吉说:“如果我们的推测正确,那么这将是地球上已知最大的陨石坑。”

  据查特吉推测,“湿婆”小行星撞击强度巨大,将附近地表的所有物质蒸发,使得地幔物质喷涌而出,形成了“湿婆”陨石坑高高的锯齿状边缘。此外,查特吉的研究小组还认为,这次撞击还使得印度次大陆的一部分与其脱离,漂流至非洲,形成了塞舌尔群岛。同时,撞击可能还对发生在现为印度西部的火山喷发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有些科学家推测,印度火山(称为德干岩群)喷发释放的有毒气体是恐龙灭绝的罪魁祸首。查特吉说:“有人认为,是这次撞击引发了火山活动,这种观点可能不正确。看上去,那里的火山活动已经发生,湿婆小行星撞击只是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查特吉的研究小组本周将在俄勒冈州波特兰举行的美国地质学会年会上公布他们的研究发现。 

研究称史前灭绝恐龙大灾难北半球受害更深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3月01日 10:32 新华网

  新华网伦敦2月28日电(记者黄堃)约6500万年前,一颗巨大的陨石呼啸而下,撞击地球后导致包括恐龙在内的全球绝大多数物种灭绝。一项最新研究显示,在这场巨大的灾难中,北半球受害的程度比南半球更深。

  新一期英国《自然·地球科学》杂志刊登报告说,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研究人员在分析来自全球海洋的微型浮游生物化石后发现,这次大灾难对南北半球的影响不同。总体来说,大灾难使全球90%以上的微型浮游生物灭绝,但北半球一些地方的灭绝率高达98%,而南半球最南部的灭绝率只有73%。

  研究还显示,南半球海洋的生物多样性很快得到恢复,而北半球海洋直到30万年后才恢复到正常水平。

  研究人员说,这可能是因为当时撞击地球的巨大陨石是自东南向西北方向的,撞击造成的烟尘更多地覆盖了北半球,撞击散发出的有毒金属物质也更多地落到北半球。烟尘遮蔽阳光,使浮游生物无法进行光合作用而死亡,而有毒金属物质的影响长期延续,使北半球海洋浮游生物恢复缓慢。由于浮游生物是整个海洋食物链的基础,因此整个北半球海洋生态系统的恢复比南半球迟缓了几十万年。 

山东出土最大恐龙化石阵 有助破解恐龙灭绝之谜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2月30日 04:10 新京报

  诸城历经7个月发掘,出土恐龙化石7600块

  综合新华社电 在山东省诸城市库沟村北,一个罕见的恐龙化石群在最近一次科考发掘过程中被工作人员发现,300多米长的斜坡上密布着巨大的恐龙骨骼化石。

  包括这条化石带在内,科考人员共在诸城市境内15处地点试掘和发掘出土恐龙化石7600多块。

  经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专家赵喜进、徐星等证实,这一规模庞大的恐龙化石群是目前世界范围内已发现曝露面积最大的恐龙化石群。

  今年3月至10月,工作人员先后在诸城的龙都、舜王、贾悦、枳沟等乡镇(街道)的15处恐龙化石点进行了发掘。

  据测量,库沟村北的一条恐龙化石隆起带长300米,宽10米,均深5米,呈45度斜坡分布,已露出化石3000多块,具有很高的科考价值。另一处与库沟村隶属同一乡镇的臧家庄化石发掘点,自3月以来,已出土恐龙化石2600多块,化石非常密集,呈多层、叠压、交叉分布状态,化石最多叠压7层,场面非常壮观。

  目前,由于季节影响,化石发掘工作暂时中止,工作人员用塑料布和草毡将化石挖掘点进行覆盖保护。赵喜进认为,随着下一步挖掘工作的继续,化石数量将不止于此。

  - 地理名词

  “中国龙城”

  山东诸城蕴藏丰富的恐龙化石资源,被誉为“中国龙城”,从上个世纪60年代起,全市13处乡镇(街道),已发现恐龙化石点多达30处,是我国重要的以大型鸭嘴龙类为代表的晚白垩纪恐龙化石产出地。

  “世界龙王”纪录打破

  骨架垂直高度将超10米身长超20米

  新纪录

  综合新华社电 在此次发掘中,科考人员发现了比以往同类化石尺寸更大的鸭嘴龙化石。

  考古人员发现了长170厘米以上的鸭嘴龙股骨,长140厘米、宽24厘米的肩胛骨,长110厘米、宽28厘米的肱骨,较此前发现的同类骨骼化石尺寸更大。

  遗憾的是,考古人员未发现完整的骨架。经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专家赵喜进和徐星鉴定推测,这几块骨头的“主人”的个头应该是目前世界上已发现鸭嘴龙中最高大的。

  1990年,科考人员曾在诸城发掘出部分鸭嘴龙骨骼化石,并组装出一具高9.1米,长16.6米的鸭嘴龙化石,被命名为“巨大诸城龙”。这具恐龙化石是迄今世界上已发现最大的鸭嘴龙化石,陈列于诸城恐龙博物馆。

  赵喜进说,新发现的这些化石将能为组装比“世界龙王”巨大诸城龙更高大的化石标本提供支撑。目前,修复组装工作已经展开,专家初步将其命名为“巨大中国龙”,一旦装架完成,化石骨架垂直高度将超过10米,身长超过20米。新的“世界之最”也将随之诞生。 大型角龙头骨化石亚洲首现

  此前仅在北美地区发现较多

  新种类

  据新华社电 本次发掘中,一种大型角龙头骨及颈盾化石是在北美之外地区首次发现。

  在诸城龙都街道臧家庄化石发掘点,工作人员发现了一块呈“W”形状的白色化石,经赵喜进鉴定,该化石为大型角龙的颈盾,石化程度高,保存完整,且个体庞大,仅头部就有2米多,具有重大的科研价值。

  据赵喜进介绍,角龙类恐龙属于素食类恐龙,而素食类恐龙头部以后的骨骼比较类似,因此头骨是辨别这类恐龙的主要依据。此前比较完整的大型角龙头骨化石仅在北美地区发现较多。

  他介绍说,从头骨和颈盾可以明确地判断出它们是属于大型角龙的化石,但目前还不能分辨出这只恐龙到底有几个角。

  有助破解恐龙灭绝之谜

  诸城恐龙为恐龙时代“终结者”或较晚一批

  新意义

  综合新华社电 诸城的发现有望成为破解恐龙灭绝谜团的重要参考。

  据赵喜进介绍,目前科学界对于恐龙灭绝的原因主要倾向于四种假说,即,小行星撞击说、气候变化说、火山爆发说及恐龙自身疾病说。

  由于诸城恐龙化石形成的时间正值恐龙走向灭绝的倒计时阶段,为重现当时生态环境提供了直接、丰富的资料。“可以初步断定,即便诸城恐龙不是恐龙时代的'终结者’,也是恐龙灭绝时期较晚的一批。”赵喜进说,“因此,诸城恐龙化石对揭开恐龙灭绝之谜及白垩纪晚期气候、地理以及环境变迁、生物进化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科考价值。”

  据赵喜进透露,目前他与其他专家正在就诸城恐龙化石最新一次挖掘成果及多属种恐龙化石分别撰写论文并将汇集成册,最终研究成果有望在明年底揭晓。

恐龙灭绝真相:3种自然力量的致命打击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11月14日 17:20 新浪文史

  恐龙曾经是地球上当之无愧的霸主,它支配全球陆地生态系统的时间长达1亿6千万年之久。可是从已经发现的化石来看,恐龙在白垩纪末期突然灭绝,而对于具体的原因,科学界仍然争论不休。新浪的历史新视界频道中:http://history.sina.com.cn/,播出的纪录片《第一个末日》,就探讨了导致恐龙灭绝的各种可能性,也许我们可以从中得到一些启示。

  理论1:流星的撞击

  几十年来,流星、小行星或固定轨道彗星的撞击导致恐龙灭亡是主流看法。墨西哥湾海平面的升高了意味着当时的流星坠落在墨西哥这里。在它到来之前,那不过是6千5百万年前恐龙世界里平凡的一天。突然,厄运的征兆出现了:一束星光闪过天际。这看似无害的光点实际上是一颗正坠向地球的流星,它直奔墨西哥湾。

  流星以每小时5.6万公里以上的速度坠落,猛烈地撞上了墨西哥尤卡坦半岛,瞬间发生了大爆炸。根据计算,爆炸的威力胜过50亿颗原子弹爆炸的强度。随着冲击波在陆上的扩散,不仅大量的生物被卷入冲击波中,整片的森林也难逃此劫。这次撞击也引发了浅海里的震动,激起了巨大的水浪,最终演变成了恐怖的超级海啸。

  但流星撞击的理论,并不能完全揭示真相。根据撞击论,流星撞击引发了具有腐蚀性的酸雨和长时间的严寒,加剧了大灭绝的进程。如果事实真是如此,生活在水里或者水边的生物会遭受重创,不过一些证据表示并非如此。18种水龟在白垩纪-第三纪分界线间生存了下来。有一种没有幸存下来的陆龟,进化成现今生活在水里的大鳄龟。实际上乌龟和在白垩纪的远古生物有血缘关系,而它很明显是存活下来了。

  理论2:流行病肆虐

  科学家们已经向全球发出警告:世界可能正在经历危险的转变。他们提醒说,如果地球持续升温,一个可能的后果便是导致海平面升高而海岸线后退。相反的效应或许也会带来灭顶之灾,恐龙世界遭受的是海平面的降低,这样的影响或许也会导致大灭绝。

  在恐龙时代,海岸线要比现今高得多,比如在北美洲,如今落基山脉的一切当时都沉在密西西比河里。可是后来,海岸线不知道因为什么原因下降了,大片的陆地出现,分隔的陆地连接到一起,生物的界线被消除。突然间它们有了联系,原本互不相干的恐龙,可能因为迁徙而相遇,这无疑增加了感染和传播的疾病几率。

  动物在一种特定的环境下发展而成的自然防御系统在另一种环境下可能丝毫不起作用。物种的混合可能致使每一份食物都存在潜在的致命危险。一些自然界的最小生物只会使情况更加糟糕,一些科学家认为昆虫身上的病原体,从各个方面无情地破坏恐龙的身体,是导致它们死亡的重要原因。

  恐龙种族彼此的关联十分密切,一旦一种恐龙染上了致命的病毒,这种病毒就会轻易地蔓延开来。当然,一种昆虫和疾病要毁灭整个恐龙种族可能性很小,因此这种理论的支持者认为,很可能在当时有多种疾病、害虫和侵略物种共同作用,才使恐龙最终走向灭亡。

  理论3:超级火山爆发

  一些阶梯形的群山坐落于印度中部,被称之为“德干岩群”。这里有另一批恐龙受难时期遗留下来的化石,甚至可能要比流星撞击和海水退却所造成的灾难更加严重。尽管今天的印度安详而平静,但6千5百万年前,它却可能是灾难发生的正中心。

  爆发一开始,地底的岩浆便喷出地面直冲上天,高热量的火焰把气体和灰尘喷上了平流层,而在底部,这些岩浆带不断溢出并吞没了这片区域。德干岩群火山的爆发,对当时世界的生态环境,给予了致命一击。毁灭性如同岩浆流一样厉害的,是喷射出的有毒气体。德干岩群的火山爆发引起的有毒气体遮蔽了阳光,附近区域的动物都难以呼吸,吸收了有毒气体的雨水将对全球的植物造成破坏,它造成了最终的大灭绝。

  新的年代测定技术显示,80%的德干岩群的火山爆发开始于大约白垩纪的末期,并在大灭绝发生时结束。基本上可以说,我们找到了确凿的证据,证明德干火山爆发理论已经成为导致恐龙大灭绝的另一种可能性。

  上面的这三种理论,是解释恐龙灭绝原因的众多理论中,最具代表性的。显然它们并不够完善,有一些问题并不能很好的解释清楚。那么有没有这种可能,是流星撞击、流行病和火山爆发这三种灾难的先后来袭,才让恐龙这样的庞然大物最终倒下了呢?其实科学家们早就想到了这一点,但是最终的结果是不是真的如此,还需要我们寻找到更多的证据。

地球两次物种大灭绝:火山喷发早于小行星撞击

http://www.sina.com.cn 2012年10月06日 09:19 新浪科技微博
  
第一次物种灭绝:一座海底火山2009年在汤加附近爆发。这或许暗示了6500万年前地球发生的第一次物种灭绝事件。   
第二次物种灭绝:一位艺术家的构想图展示了这颗直径6英里(约合9.6公里)小行星猛撞到地球上的情景。科学家称,这杀死地面上的大部分生物。 托宾把这块大菊石化石附近的沙子清理干净。2009年他在南极洲詹姆斯-罗斯岛上发现这块罕见化石。  
托宾2009年在南极洲詹姆斯-罗斯岛上发现一块大菊石化石。照片显示,这位科学家正在清理化石周围的沙子。

  新浪科技讯 北京时间10月6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普遍观点认为,一颗小行星6500万年前撞击地球,终结了“恐龙时代”,致使哺乳动物出现。但一项最新研究描绘了另一幅画面。美国华盛顿大学研究人员认为,恐龙灭绝前,地球就已发生过一次由火山爆发造成的物种灭绝事件。这些火山令地球变暖,杀死海底生物。

  这项研究显示,在小行星撞击地球前,由于受到现在位于印度的德干高原的巨大火山爆发的影响,以蛤蚌和蜗牛为主的海底生物就已灭亡。而科学家以前认为,一颗直径至少6英里(约合9.6公里)的小行星撞到墨西哥尤卡坦半岛上,造成众所周知的恐龙灭绝事件。

  华盛顿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博士生托马斯-托宾表示:“这些火山爆发比小行星撞击地球事件早二三十万年,它们可能持续了10万年。”在由火山爆发造成的第一次物种灭绝中,海底的主要生物灭亡。在后来由小行星撞击地球造成的第二次物种灭绝中,许多不会游泳的物种被杀死。

  这些火山爆发使大气充满一开始冷却地球的细微颗粒或悬浮微粒。但更重要的是,这些火山爆发释放出二氧化碳和其他温室气体,致使地球长期变暖,造成两次大规模物种灭绝中的第一灭绝事件。托宾表示:“这些悬浮微粒在1到10年的时间范围内十分活跃,但二氧化碳的影响却持续数百到数万年。在第一次物种灭绝事件中许多生物灭亡,但今天你可在海滩附近发现并辨别它们。”

  科学家在南极半岛附近西摩尔岛一个富含化石的地区进行深入研究。《古地理学、古气候学与古生态学》杂志刊登的一篇论文记录下他们的研究结果。托宾正是这篇论文的第一作者。这个特殊地区拥有非常厚的沉积物。考虑到时间间隔,这里可能含有比美国蒙大拿州地狱溪地层多10倍的沉积物。托宾指出,这意味着科学家可获得更多细节去判断那时发生什么事。

  这些研究人员从南极洲沉积物的岩石和化石中取样,用一种名为磁性地层的方法,了解随着时间推移地球磁场的变化,去判断化石沉积的时间。沉积物越厚,科学家测定的时间就越准确。托宾说:“我认为,我们从该地区获得的证据暗示了两次独立的大规模物种灭绝事件,还证明了地球变暖。”

  现在还没有直接证据表明第一次物种灭绝对第二次灭绝造成任何影响,但托宾认为从第一次物种灭绝事件中幸存下来的生物可能受到很大连累,于是不能从小行星撞击地球所产生的长期环境影响中活下来。他说:“在我看来,它们好像不大可能是两个完全独立的物种灭绝事件。”

中国出土最大四翼恐龙化石:尾羽达30厘米

2014年07月19日 08:51   参考消息网   
杨氏长羽盗龙化石
该化石发现于中国东北部的辽宁省
这是迄今在恐龙化石中见过的最长尾羽

  参考消息网7月17日报道 英国《卫报》网站7月15日称,中国发现了一种新的史前四翼恐龙,这种四翼恐龙可能是其同类中最大的。

  据报道,这个“杨氏长羽盗龙”的骨架保存完好,其尾部很长,并具有长达30厘米的尾羽——这是迄今在恐龙化石中见过的最长尾羽。在英国《自然-通讯》网站的最新报道中,科学家称,这些尾羽或许在飞行控制中起到了主要的作用,尤其是让这种恐龙能够降低速度安全着陆。

  据信,这是一只成年恐龙,其化石形成于约1.25亿年前。恐龙的腿部也连着很长的羽毛,令其看上去像是第二对翅膀,或“后翅”。这是目前发现的体型最大的四翼恐龙,比此前的纪录保持者“赵氏小盗龙”还大60%,属于小盗龙家族。

  小盗龙的体型小于因电影《侏罗纪公园》而闻名的“伶盗龙”。它们都属于包括“恐龙之王”霸王龙在内的一种范围更大的族群。长1.3米的肉食杨氏长羽盗龙是小盗龙家族中体型最大的成员之一。

  小盗龙与现代鸟类是近亲,拥有很多目前只能在鸟类身上看到的结构特征,比如中空的骨骼、筑巢行为、羽毛以及可能具备飞行的能力。小盗龙属于恐龙,而非翼龙。

  该化石发现于中国东北部的辽宁省,该地区在过去十年间发现了大量带羽毛的恐龙化石,包括在1996年发现的首个得到普遍承认的带羽毛的恐龙“中华龙鸟”化石。

恐龙或用五千万年进化成鸟

2014年08月03日 02:59   京华时报   

  据新华社电 鸟类很可能是恐龙的后代。1日发表在美国《科学》杂志上的一项研究结果显示,它们就是体型一代一代地缩小,可能在如此“瘦身”五千万年后终于进化成了鸟类。

  澳大利亚、英国和意大利等国研究人员根据120种恐龙的1500多个解剖特征,构建复杂数学模型分析了恐龙在进化过程中的体型变化。分析结果显示,兽脚类恐龙是唯一一类体型不断缩小的恐龙,它们的进化速度是其他恐龙的4倍,最终出现了羽毛、翅膀等特征,并于约1.6亿年前进化成始祖鸟。如果这一远古进化过程的确如此,那么兽脚类恐龙变成鸟的历程共经历了五千万年。

  “变小、变轻会给鸟类祖先提供新机遇,比如学会爬树、滑翔和飞行,”论文第一作者、澳大利亚阿德莱德大学副教授迈克尔·李说,“这种进化适应性可能帮助鸟类祖先在(6500万年前)小行星撞地球事件中幸存,而它们的恐龙亲戚则逐渐全部灭绝。”

  研究人员发现,与鸟类相关的兽脚类恐龙全都是小型恐龙,它们体型缩小经过了12个阶段,2.1亿年前其平均体重为163千克,当进化到始祖鸟时已经降至0.8千克。
  • “瘦身”五千万年后恐龙最终进化成鸟
  • 恐龙体型持续缩小进化出鸟类 - 中文国际 - 中国日报网
  • 澳大利亚研究显示鸟类或由恐龙进化而来
  • 1.6亿年前化石显示恐龙长羽毛 保温或装饰无定论
  • 羽毛非食肉恐龙专利 所有恐龙或都长羽毛
  • 中国出土最大四翼恐龙化石:尾羽达30厘米

科学家研究发现:人类是远古巨兽灭绝的主要原因

2016年02月27日 09:07 大洋网-广州日报             
远古的地球上曾存在剑齿虎、猛犸象、长毛犀牛等巨型动物,然而这些体量巨大的哺乳类动物绝大部分在约1万年前就灭绝了。对于这些远古巨兽灭绝的原因,科学家曾提出过很多观点,包括人类狩猎活动、陆地变更以及气候变化等。

  近日,来自英国埃克塞特大学的研究人员提出,人类可能才是这些巨兽灭绝的主要因素。他们对大量古生物化石、人类迁徙及历史气候变化数据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发现,全球多个地区开始出现人类繁衍的时点与巨型动物逐渐消亡的时点吻合,这让研究人员得出结论:人类可能是导致远古巨型动物灭绝的主要因素,气候变化只是起到助推作用。

  发起这项研究的刘易斯·巴特利特说,尽管基本确定了人类是远古巨兽灭绝的主因,但现在还不清楚具体是哪些人类活动将巨兽推向灭绝边缘——有可能是人类为获得食物猎杀了它们,也可能是人类将巨兽们赶出了栖息地。此外研究人员也表示,尽管他们的数据模型能解释大部分地区巨型动物灭绝的时点和程度,但亚洲地区却是个例外。从化石数据来看,那个地区的巨型动物似乎更能适应环境变化,灭绝的过程更漫长。

太阳系隐藏大行星之谜:“行星X”或致恐龙灭绝

2016年04月01日 08:25 新浪科技
  从今年年初开始,有科学家提出在太阳系中可能隐藏着尚未被发现的“第九颗大行星”,自那以后,科学家们便不断致力于寻找能够证明其存在的证据  就在上周,加州理工学院的迈克·布朗教授在推特上贴出一张照片显示一颗最新发现的柯伊伯带天体轨道。科学家们认为这颗隐藏的大行星存在于太阳系的边缘,其质量约为地球的10倍,是一颗气态巨行星,与天王星或者海王星较为相似  美国阿肯色大学数学科学系的退休天体物理学教授丹尼尔·维特迈尔提出,这样一颗大行星的存在可能曾经导致了一场灾难性的“彗星雨”。 他认为在太阳系边缘存在一颗未知的以大倾角轨道运行的大行星,周期大约2700万年  在维特迈尔的理论中,大量由于轨道扰动而进入内太阳系的彗星体不仅会撞击地球造成大灭绝事件,同时彗星在接近太阳时造成的大批解体也将部分遮盖太阳光并减少地球接收太阳的光热总量。这样的结果是造成地球生命的大灭绝,其中可能就包括恐龙的灭绝事件  迈克·布朗教授和加州理工学院的研究人员们之所以认为太阳系边缘可能存在着一颗隐藏的大行星,主要原因是因为观察到一些柯伊伯带天体的轨道所呈现的某种异常特征。柯伊伯带是一个围绕太阳系边缘存在的环状区域,这里存在着大量的冰冻小天体

  新浪科技讯  北京时间4月1日消息,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天文学界近期再次陷入关于太阳系边缘是否存在第九颗大行星的争论之中。而随着相关证据的不断增加,一项持续30多年有关地球上大灭绝原因的理论又一次开始浮出水面。

  从今年年初开始,有科学家提出在太阳系中可能隐藏着尚未被发现的“第九颗大行星”,自那以后,科学家们便不断致力于寻找能够证明其存在的证据。而就在近日,一位美国天体物理学家宣称这颗理论上可能存在的神秘大行星或许曾经带来一场彗星大撞击事件,并在地球上造成了大灭绝。

  前几天,作为最先提出太阳系中可能存在第九颗大行星的科学家之一,美国加州理工学院的天文学家迈克·布朗(Mike Brown)宣称自己找到了更多新证据支持这一说法。

  科学家们认为这颗隐藏的大行星存在于太阳系的边缘,其质量约为地球的10倍,是一颗气态巨行星,与天王星或者海王星较为相似。

  现在,作为美国阿肯色大学数学科学系的退休天体物理学教授,丹尼尔·维特迈尔(Daniel Whitmire)博士提出,这样一颗大行星的存在可能曾经导致了一场灾难性的“彗星雨”。这样的大规模彗星撞击事件可能非常强大,其影响可以波及到地球轨道附近并造成地球上灾难性的大灭绝事件。

  事实上,维特迈尔博士早在1985年在路易斯安纳大学工作时便曾经和他当时的同事约翰·马特斯(John Matese)博士一起在《自然》杂志上发表过文章,谈到了太阳系中可能隐藏的另一颗大行星可能与地球上生物大灭绝事件之间所存在的联系。

  在当时学界对于周期性出现的彗星大撞击事件主要有3种解释。其中就包括在太阳系边缘可能存在一颗未知的大行星,被称作“行星X”( Planet X);其他可能性还包括可能存在一颗太阳的伴星,以及太阳在围绕银河系核心公转时产生的垂向震荡。

  在1985年,如果太阳系中还存在着另外一颗大行星,那么太阳系中的行星数量将达到10颗,因为在当时冥王星还被视作一颗大行星,后者直到2006年才在国际天文学联合会(IAU)布拉格会议期间被从大行星行列除名。

  随着时间推移,前面所提到的三种设想中的后面两种设想都先后被排除了,原因是它们与古生物学研究得到的结果不相吻合。

  于是太阳系中可能隐藏着另一颗大行星的设想便成为唯一还剩下的可能理论,也因此得到了学界的广泛关注。

  维特迈尔博士和马特斯博士的理论认为,在太阳系边缘存在一颗未知的大行星,其轨道倾角较大,大约每隔2700万年左右会经过柯伊伯带附近并造成在那里运行的大量彗星群轨道的扰动,并将其中的一部分彗星体推出柯伊伯带并向太阳系内侧运行。

  而迈克·布朗教授和加州理工学院的研究人员们之所以认为太阳系边缘可能存在着一颗隐藏的 大行星,主要原因则是因为观察到一些柯伊伯带天体的轨道所呈现的某种异常特征。柯伊伯带是一个围绕太阳系边缘存在的环状区域,这里存在着大量的冰冻小天 体。迈克·布朗教授将他们设想中的这颗大行星称作“第九颗大行星”。

  但时至今日,关于太阳系中是否还隐藏着另一颗大行星的讨论仍然莫衷一是,另外,关于1985年时维特迈尔博士等人所提出的“行星X”设想,以及布朗等人提出的“第九颗大行星”这两者是否是同一颗天体也仍然存在争议。

  布朗教授指出:“维特迈尔几十年来一直认为太阳系边缘可能存在着一颗未知的大质量行星,并认为这样一颗大行星引发了彗星轨道的扰动。但这样一来这样一颗大行星的轨道周期就应该是大约2700万年左右。”

  他说:“目前还很难说这样一种想法是否具有可能性,但不管如何,这一设想中所提及的大行星与我们现在所提出可能存在的第九颗大行星都完全不是一回事。因为我们认为可能存在的这颗大行星距离太阳要近得多,其轨道周期也仅有大约1.5万年左右。我们所提出的'第九颗大行星’可能存在的设想与维特迈尔提出的'行星X’是否存在之间不存在任何关联。”

  对此,维特迈尔也表示,布朗等人最新提出的这一设想并不影响他在30年前所提出的理论,他说:“我对于最新出现的证据持有十分积极的想法,尽管这些证据与我们原先的行星X模型并不十分吻合。但我认为一个质量较小,但距离更近的行星体同样可以解释柯伊伯带那些 天体的轨道所表现出来的那种异常特征,因为在他们的估算中存在着不确定性。一颗行星所能产生的影响不仅取决于其质量,还与它的距离有关。因此一颗质量较小 但距离较近的行星体同样可能产生类似的引力摄动效应。'第九颗大行星’理论的作者们也已经承认他们尚未排除不同质量与轨道距离组合下的其他可能性。”

  维特迈尔表示:“'第九颗大行星’的两项特征:其轨道倾角以及轨道偏心率都与我们原先所提出的'行星X’模型中所要求的相应参数非常吻合。不过话又说回来,正如很多其他科学家们所提出的那样,即便假定他们给出的参数都是完全正确的,仍然有可能在那里同时存在着两颗不同的行星。”

  在维特迈尔的理论中,大量由于轨道扰动而进入内太阳系的彗星体不仅会撞击地球造成大灭绝事件,同时彗星在接近太阳时造成的大批解体也将部分遮盖太阳光并减少地球接收太阳的光热总量。

  科学家们长期以来一直从各个角度致力于对太阳系中未知行星体的搜寻。在1985年,一项研究发现在2.5亿年时间跨度内的古生物学记录符合周期性彗星撞击引发大灭绝事件的设想,而最新的研究则将这一时间跨度进一步拓展到了5亿年。

  维特迈尔和马特斯等人模型中所提出可能存在的大行星质量约为地球质量的1~5倍,距离太阳比地球远大约100倍。维特迈尔认为在如此遥远的地方存在的一颗行星竟然会对地球上生命的命运产生如此重要的影响,这一点让人感到惊叹。他说:“我在这个事件中已经超过30年了,如果最后有了结果,我会很乐意为此写一本书的。”

还原6600万年前恐龙灭绝:直径10公里小行星撞击地球

2016年05月05日 08:01 新浪科技

被掩埋的奇克苏鲁布撞击坑,位于墨西哥尤卡坦半岛
艺术示意图:奇克苏鲁布撞击坑立体结构
 

  新浪科技讯 北京时间5月5日消息,据英国广播公司(BBC)网站报道,在曾经满是蕨类和灌木的低矮丛林中朝着天空努力生长的高大树木如今不见了踪影,所见只是突兀的树干残枝矗立在原野之上。曾经在这片森林中穿行的恐龙发出的嘶吼声也已经逐渐远去,耳边充满着的是各种昆虫恼人的嗡嗡声,只有偶尔刮过的一阵疾风短暂地打破这令人难以忍受的寂静。黑暗统治了一切:曾经那些在阳光下绚烂的色彩——蓝色、绿色,还有间或出现的黄色和红色都已经被抹去了。

  这就是大约6600万年前,当一颗直径大约6英里(约合10公里)的小行星撞击地球之后的情景。美国科罗拉多州西南研究所的行星科学家丹尼尔·杜达(Daniel Durda)表示:“在短短几分钟或是几小时之内,曾经郁郁葱葱,充满生机的世界变成了一个完全寂静,死气沉沉的世界。尤其是在撞击点周围的方圆数千英里范围内,那里的一切几乎都被彻底摧毁了。”

  就像将一整块拼图的最后几块也拼凑齐全,科学家们现在已经大致勾勒出地球曾经经历的这次巨大灾难的诸多细节。当时这场浩劫几乎抹去了地球上大约3/4的动物和植物物种,其中最有名的就是恐龙——尽管实际上它们中的很多后来以鸟类的形式幸存了下来。

  但了解事情的大致情况是一方面,还想弄清一些更细节的部分,并查清为何有一部分生命形式能够躲过这场浩劫而幸存下来则要显得困难的多。


撞击事件发生时横扫墨西哥湾的巨大海啸
撞击事件产生的大量碎屑物笼罩了整个地球

  重现奇克苏鲁布撞击事件

  科学家们最早是在上世纪1980年代首先提出了恐龙可能是在小行星撞击事件中灭绝的设想。在当时这个设想非常大胆,引发了很大的争议。后来到了1991年,地质学家们找到了那次撞击发生的地点:位于北美洲墨西哥境内尤卡坦半岛上的一个直径大约180公里的撞击坑遗迹。研究人员将这个撞击坑根据距离它最近的小镇的名字命名为“奇克苏鲁布”撞击坑(Chicxulub)。

  这个撞击坑为什么那么久都没有人发现?因为它位于地下,早已经在久远的岁月中被掩埋。另外它北侧的一半撞击坑是在海底下,深埋在海底沉积物下方600米深处。

  于是在2016年4月,研究人员开始在当地海岸外进行海底钻探,并计划获取一条大约3米长的撞击坑物质岩芯样品。地质学家们将会分析样品中岩性的改变,微化石成分,甚至是其中可能含有的DNA残留成分。

  美国德克萨斯大学地球物理研究所的西恩·古利克(Sean Gulick)参与了这一钻探项目,他表示:“我们将目睹这次大撞击事件的撞击点附近毫无生命迹象的荒凉海洋,然后我们会观察到生命逐渐再次复苏。”

  当然,在此次钻探工作开展之前,通过外部观察,科学家们便已经能够得到很多重要的信息。

  尤其是考虑到这个撞击坑的巨大直径,科学家们能够计算出此次撞击将释放出多少能量。根据这些信息,杜达和来自美国德克萨斯州月球与行星实验室的大卫·科林(David Kring)对这次撞击事件进行了细节过程模拟,并预测究竟是什么事件导致了生命的重新复苏。研究人员随后将通过对当地样品中发现的化石记录来检验这一模型预测的准确性。

  美国史密森国家自然历史博物馆主管,古植物学家科克·约翰森(Kirk Johnson)表示:“所有的计算都经过的反复的严格检验。你可以建立一个场景,让你能够亲身走进撞击发生的那一刻,也就是白垩纪的最后时刻。然后你继续往前走,观察撞击发生过后数分钟,数小时,数天,数月甚至数年的情景。”


撞击溅射物大规模降落回地球,引发一场灾难
三角龙是最后灭绝的一批恐龙之一

  空前的灾难

  这项研究向我们展示的是一场空前的灾难——一颗小行星以超过40倍音速的极高速度划过天空,随后狠狠地一头撞向地面。这次撞击产生的爆炸威力与100万亿吨TNT的爆炸当量相当,大约相当于二战期间投掷在日本广岛的原子弹爆炸威力的70亿倍。强烈的撞击产生可怕的强大冲击波扫荡周围的一切。

  高达100~300米的巨大海啸冲向墨西哥湾沿海地区,并在海底砸出一个深达500米的撞击坑。撞击产生了高达里氏10级的强烈地震,摧毁了整个撞击点附近区域,强烈的冲击波扫平了数千公里范围内的一切森林树木。最后,撞击溅射到空中的数以吨计的岩石碎屑开始下落,将少数幸存下来的生命全部掩埋。

  约翰森表示:“基本上你可以认为你正目睹的是一颗直径10公里的子弹。从物理学上看这可真是不可思议——你将目睹难以置信的强烈爆炸,可怕的地震和海啸,紧接着在数百平方公里的范围内,楼房那么大的巨大岩石和其他大量碎渣倾盆而下,埋葬一切生灵。”

  但如果仅仅是这样的局部性撞击事件还不至于导致全球性的大灭绝事件,关键还在于其所引发的一系列更加严重的连锁反应。当小行星撞击地面时,瞬间的强大热量导致大面积的地壳岩石被蒸发,大量碎屑如同升起的焰火一般从撞击点飞溅而出,抵达高空。杜达指出:“撞击的规模惊人,膨胀的高温气体球一直上升到大气层顶部并进入了太空。”大量烟尘向着东西两侧扩散,最终笼罩了整个地球。随后在地球引力的作用下,这些巨量的碎屑物质开始从空中落下。

  随着冷凝作用的进行,被蒸发的岩石物质凝结成粒径小于一毫米的大量玻璃球并落到地面上。从如此高空落下,其速度几乎和一架航天飞机载入大气层时的速度相当,导致地球外层大气的剧烈加热,在地球上的一部分地区,地面上的植物开始大面积起火。约翰森表示:“再入大气层的大量撞击溅射物产生的大量热量将整个地球变成了一个超级大火炉,你无处可逃。”

  来自大火产生的大量灰烬,加上撞击产生的大量烟尘遮蔽阳光,地球逐渐陷入一段暗无天日的漫长冬季。在接下来的数月间,大量碎屑尘埃物继续下沉,在整个地球表面覆盖了一层厚厚的小行星撞击碎屑物。直到今天,古生物学家们仍然能够从化石岩层记录中找到保存下来的这层物质。这个明显的分界层于是便成为了所谓的“白垩-早第三纪界限”(K-Pg Boundary),这个界限标志着地球生命进化史上的一次重要转折


高温下,全球大片的森林被焚毁
在这场灾难之后,全球几乎所有的森林都被摧毁了

  生态系统的崩溃

  在2015年,约翰森在美国北达科他州境内沿着出露在外的K-Pg界限岩层徒步超过110英里(约合177公里)进行考察并沿途寻找相关的化石记录。他说:“如果你仔细观察,在这一层的下方(表明年代更老,译者注)你会发现到处都是恐龙化石,但如果你观察这一岩层的上方(表明年代更晚,译者注),你会发现那里已经没有恐龙了。”

  在北美洲,在“奇克苏鲁布”撞击事件之前,整个化石记录所呈现的是一片郁郁葱葱的原始森林,间或分布着一片片的沼泽地和蜿蜒的河流,近地表覆盖着一层厚厚的蕨类、水生植物和其他低矮植物。

  当时的气候要比今天更加温暖,在地球的两极地区也没有冰盖覆盖,有恐龙生活在今天美国阿拉斯加州的北部,在今天的南极洲同样到处都能看到恐龙和其他各类生命活跃的身影。

  杜达指出:“你会发现当时的地球是一个和今天一样,充满多样性,生命形式丰富多彩的世界。但在撞击事件发生之后,尤其是在围绕撞击点附近的一片区域,整个环境几乎就跟月面差不多荒凉,一片死寂,彻底的绝望。”

  科学家们正在通过对这一界限岩层的研究反推这次撞击事件产生的影响,全世界的研究机构已经在世界各地超过300处地点找到了K-Pg界限岩层

  约翰森表示:“和其他几乎任何地质作用都不相同的是,小行星的撞击是瞬间发生的,而不会持续一亿年或者1000万年那样长的时间,那不是一个时期,而是一个时刻。因此当我们找到了指示这一事件发生的分界线之后,我们就能够直接进行对比,看看在这个分界岩层的上方和下方,也就是这次撞击事件发生的之前和之后分别有什么样的不同。”

  在撞击点附近,动物和植物要么死于高温炙烤,强烈的冲击波,或是在史无前例的海啸和地震中死亡,最后的一批幸存者则被从天而降的大量岩屑生生掩埋。而在远离撞击点的地区,甚至是在地球的另一端,那里的生命仍然遭受了生态系统崩溃——比如阳光的消失引发的一系列灾难所带来的灭顶之灾。

  而在有幸躲过全球性大火的地区,极端的高温摧毁了动物们的食物来源,普遍的酸雨污染了所有的水体,水源的供应也断绝了。更糟糕的是,遮天蔽日的尘埃基本上阻隔了所有阳光,整个地球陷入漫长而彻底的黑暗,几乎就像是在一个伸手不见五指的山洞深处,植物的光合作用终止了,食物链彻底崩溃。

  科林指出:“随着所有植物的死亡,植食动物们将无以为继。而当植食动物大量死亡,那么食肉动物也将很快步它们的后尘。生命的生存开始成为一项艰巨的挑战。”约翰森表示:“在陆地上,一切都已经被烧毁,死亡,任何体型较大的生物都已经被饿死。”

  化石记录显示,经过这无数的磨难,没有任何体型超过浣熊大小的生命存活了下来。小型生物在这样的灾难面前拥有更强的幸存几率,因为它们的数量较多,吃的比较少,繁殖速度快而且对新环境的适应性也比较强。

  相比陆地,淡水生态系统遭受的破坏相对要好一些。然而在海洋里,整个食物链崩溃了。随着漫长的黑暗冬夜阻断了植物的光合作用,在撞击发生时正处于生长季的半球会产生更加严重的影响。约翰森指出:“举个例子说,如果撞击发生时正值北半球的夏初,此时你切断阳光的供应就会对植物产生非常严重的影响。”

  化石记录显示在北美洲以及欧洲的最北端地区,经历这场大灾难之后的恢复情况最好。这显示当时当撞击发生时,应当正处于北半球初冬。

  美国西墨西哥州境内的“白垩-早第三纪界限”(K-Pg Boundary),这层白色地层的下方是白垩纪,里面含有恐龙化石,而在这层地层以上属于新生代,恐龙已经不见踪影
除了鸟类之外,所有恐龙都灭绝了

  生命的浴火重生

  但即便是在遭受最严重破坏的地区,不久之后生命仍然复苏过来了。科林表示:“关于这次大灭绝事件有它的两面性。它的一面写的是:是什么杀死了生命?而它的另外一面则写着:哪些动物或植物拥有着最合适的性状,能够在这场灾难中幸存下来并最终恢复并繁盛?”

  当然,生命复苏的过程将是艰难的。生态系统的自我重建耗费了数百年乃至数千年的时间。而科学家们指出,在海洋中,有机物含量恢复到灾难前的正常水平则耗费了大约300万年之久。

  就像今天的一场森林大火之后,一直被巨大树冠压抑的底层蕨类植物迅速生长并占据已经被烧焦的大地。而在那些没有蕨类分布的地区,藻类和苔藓成了主角。

  而在少数受灾并不太严重的地区,一些有幸熬过灾难的物种开始大量繁殖,重新占据这个已经没有竞争对手和天敌的空旷星球。在海洋中,鲨鱼、鳄鱼和一部分鱼类也同样熬了过来。

  恐龙的消失意味着新的生态秩序将会被重新建立起来。杜达表示:“正是在这样一个空旷的生态体系中,我们哺乳动物的祖先开始大量分化繁衍,从而形成了我们今天所见丰富多彩的各类哺乳动物物种。”

  当科学家们在这个春天开始进行钻探时,他们将逐渐获得一幅关于这个撞击坑形成过程的更加清晰的图景,这些信息将帮助研究人员更好地评估此次撞击事件对当时地球的气候环境所产生的影响。

  约翰森表示:“我们将对撞击坑内部进行详细得多的分析。我们将了解很多关于能量分布方面的信息,并最终弄清楚当地球遭受一个如此巨大的外来天体撞击时将会发生什么事情。”


一些嗜极生物能够在一些极端恶劣的环境下生存

  当然首先科学家们将会仔细检查取上来岩芯的矿脉和裂隙中有没有生命的化石痕迹。通过这种途径我们能够了解生命在这次大撞击事件之后逐渐恢复的过程。古利克表示:“通过对生命恢复过程的观察,我们将能够回答一些问题。哪一种物种是最先恢复过来的?它是一个特殊种还是普遍种?发生了何种进化分异?发生的速度有多快?”

  尽管有很多物种和生命个体永远的消失了,但在它们的身后,其他一些幸存下来的物种则开始繁荣昌盛。这就是在地球漫长历史中遭受多次大规模撞击事件之后灾难与机遇并存,周而复始的过程。

  尤其重要的一点是,如果没有一颗小行星在大约6600万年前撞击地球,那么地球上生命的进化历程将会完全不一样——人类根本就不会出现。对此,科林指出:“有时候,我甚至会说奇克苏鲁布撞击事件正是孕育人类诞生的大熔炉。”

  科林甚至认为,类似这样的巨型撞击事件可能还曾经帮助生命在地球上的出现。当一颗小行星撞击地球时,强大的冲击热量会在撞击坑内的水热活动持续维持超过10万年左右。这种环境将非常有利于一些嗜热菌以及超级嗜热菌的生存,这些是一类非常特殊的生命体,它们可以在高温的水体中生存。类似这样的菌类完全是可以把这个还在沸腾的撞击坑作为自己家园的。此次的钻探工作将会对这一设想进行检验。

  从地球诞生之初一直到大约39亿年前,地球一直在连续遭受大量小行星、彗星和其他太空小天体的撞击。在2000年,科林提出这样的撞击会产生地下水热系统,就像可能曾经在奇克苏鲁布撞击坑内出现过的那样。这些高温,富含化学物质成分的水热系统可能孕育了地球上最早的生命形式。如果这的确是事实,那么那些超级耐高温的超级嗜热菌可能就是地球上最早的生命形式了。(晨风)

太阳系隐藏大行星之谜:“行星X”或致恐龙灭绝

天文学界近期再次陷入关于太阳系边缘是否存在第九颗大行星的争论之中。[详细]4月1日 08:25

最新研究:即使没有陨石撞击地球 恐龙也终将衰落被取代

一项最新研究却认为恐龙可能早在此之前大约5000万年便开始走向衰落了,直到6600万前一颗直径大约10公里的小行星引发的灾难性撞击事件将这些曾经的统治者们彻底扫除。[详细]4月28日 09:06

天文学家捕捉疑似小行星天体撞击木星罕见场景

一颗疑似小行星或彗星的天体撞向木星,发出耀眼的光芒。[详细]3月31日 08:16

假如小行星来袭 我们该如何保卫地球?

 2015年冬季的一场行星防御会议上,一众航空航天领域的专家展开了激烈讨论,他们正在处理这样一个虚构的情景:小行星“2015PDC”正在向地球袭来。地球人该如何应对?[详细]4月13日 09:03

人类只发现了十万分之一的生物?地球物种数量高达万亿

当前,人们对地球上物种的认知只有十万分之一。[详细]5月4日 10:08
 

6600万年前巨大陨星撞击地球可能穿透地壳:形成巨大山峰

2016年11月28日 09:55 新浪科技  模拟显示,在遭受致命撞击之后,地球表面表现的就像缓慢起伏的液体  在大约6600万年前,一颗巨大的陨星撞击地球,撞击地点大致位于今天墨西哥湾近旁区域。那次撞击威力巨大,导致全球陆地上近3/4的物种灭绝,其中也包括恐龙研究基本可以确认,导致恐龙灭绝的那场超级撞击事件的撞击点位于今天的墨西哥境内  令人难以相信的是,导致了恐龙灭绝的同一种力量或许也曾经在早期地球生命历史上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并为早期生命提供了一个避难之所

  新浪科技讯 北京时间11月28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在大约6600万年前,一颗巨大的陨星撞击地球,撞击地点大致位于今天墨西哥湾近旁区域。那次撞击威力巨大,导致全球陆地上近3/4的物种灭绝,其中也包括恐龙。

  而现在,通过对那次撞击事件留下的撞击坑——希克苏鲁伯撞击坑的研究,科学家们发现当时这场撞击比我们原先想象的威力更大,撞击体几乎穿透了整个地壳!科学家称,那次撞击事件导致地球表面上下震动,让地球的岩石表面像液体一样上下波动!

  这一发现将帮助科学家们了解撞击事件如何改变行星表面,并为生命创设全新的生存环境。

  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美国德州大学奥斯汀分校的海洋地球物理学家,该项研究的合作者之一西恩·古利克(Sean Gulick)博士解释道,尽管偶尔会发生陨星撞击事件,但塑造地球表面环境的主要是降水和空气,以及地球的板块运动,后者塑造了巨大的山脉和深深的海沟。

  太阳系中的其他岩石天体,如火星则与地球的情况有所不同,在火星上,由于缺乏水和氧气,风化作用的类型与地球上非常不同,而且火星上也几乎没有板块运动的迹象。古利克表示:“在那些行星上,塑造地表的关键因素是时常发生的小天体撞击事件。”

  来自英国伦敦帝国学院以及美国德州大学奥斯汀分校的科学家们希望能够更多了解太阳系其他岩石天体表面在遭受天体撞击作用下受到的影响。

  在一些大型撞击结构中,形成的撞击坑常常会带有多道环形山,并在中间位置存在所谓“中央峰”。

  但要开展相应的研究将显得困难重重,因为毕竟其他天体难以开展实地考察。因此,研究人员先行对地球上的撞击坑开展研究,比如位于墨西哥境内的希克苏鲁伯撞击坑,那是6600万年前那场撞击事件留下的遗迹。

  为了对该次撞击开展研究,科学家们在墨西哥湾的海床上向下钻探了超过1335米深度的岩石并获取样品。

  根据对样品开展的研究,科学家们发现了一些似乎已经被深埋海底超过5亿年之久的花岗岩。古利克表示:“这些深埋的岩石在撞击发生之后的数分钟内便被发掘出露地表。它们表明该区域遭受了严重的冲击。”

  在小行星撞击事件之后,科学家们相信整个地球的行为都像是成了一个“缓慢蠕动的液体球”。古利克表示:“当时小天体的撞击可能在地球表面形成了一个深度几乎与地球地壳厚度相当的深洞,深度达到30公里,宽度在80~100公里左右。”

  随后地球可能便开始了对这一巨大伤口的回填愈合过程,撞击坑的边缘塌陷开始逐渐向中心回填物质。

  古利克表示:“与此同时,这一坑洞的中心开始向上隆起,就像你朝水池里丢一块小石块,水面中间会向上弹起一样。该撞击坑中心向上隆起的幅度可能可以达到15公里作用,随后在地球重力作用下变得不稳定并重新回落。”

  在英国广播公司(BBC)的相关报道中,将这一瞬间隆起过程描述成是“瞬间产生的喜马拉雅山”,但后者的高度其实远远不到这一水平,最新数据显示喜马拉雅山最高峰珠峰的高度只有大约8844.43米。

  另外,科学家们还注意到这个所谓中央峰区域的岩石似乎显得更加多孔,密度更小。这可能将有利于简单的微型生物在其中生存。与此同时,由于地壳内部水分被加热,可能会给其中生存的微生物提供充足的养分。

  这项研究的第一作者,伦敦帝国学院地球科学与工程系的乔娜·摩根(Joanna Morgan)教授指出,早期地球表面主要是被固体花岗岩覆盖的,这样的岩石非常致密,缺乏能够让微型生物栖息的空间。

  她表示:“那次撞击事件造成岩石的大规模破碎,孔隙度大增。对于早期生命而言,那可是一个好消息。岩石中的小裂隙为微生物的生存提供了一个很好的环境。”她说:“很难相信导致了恐龙灭绝的同一种力量或许也曾经在早期地球生命历史上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并为早期生命提供了一个避难之所。我们希望未来对于岩石钻探样品的进一步分析将能够为研究早期生命如何在那样的环境下生存提供更多信息。”(晨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