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杂粮:四川省畜牧业发展“十二五”规划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3 05:35:59
四川是全国畜牧业大省,畜牧业发展正处于提质转型的关键时期。加快转变畜牧经济发展方式,加快构建现代畜牧业体系,推进畜牧业率先在农业中实现现代化,实现畜牧业大省向畜牧经济强省跨越,对农民持续稳定增收、现代农业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全面小康目标的实现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意义。为加快建设现代畜牧经济强省,根据《四川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和《四川省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十二五”规划》,特编制《四川省畜牧业发展“十二五”规划》(2011—2015年)。
“十一五”时期,是我省畜牧经济发展极不寻常、极不平凡的五年。这五年,我们战胜了“5.12”汶川特大地震、干旱、洪涝等严重自然灾害,有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和生猪价格剧烈波动的不利影响。立足省情,创新发展思路,紧扣农民增收、企业增效、产业增值主题,以机制创新、科技创新、品牌创新为动力,扎实开展现代畜牧业试点,取得突破性、阶段性显著成效,畜牧业持续稳定发展。到2010年底,圆满完成了畜牧业“十一五”规划任务。实施“十一五”规划的五年,是四川畜牧业发展速度快、质量好、效益高的五年。
1. 生产总量稳步增长,产业地位显著提升。2010年,全省肉、蛋、奶产量分别比2005年增长26.7%、37.6%和27.1%,年均增速达5.3%、7.5%和5.4%,分别占全国总产量的9.0%、6.0%和2.5%。实施以生猪为重点的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提升工程,建设国家优质商品猪战略保障基地,2008年到2010年新增出栏优质生猪1030万头。生猪、水禽、兔、蜂群生产继续保持全国第一大省地位。全省畜牧业总产值达1705亿元,比2005年增长38.5%。农民人均畜牧业现金收入达1261元,占农民人均家庭经营现金收入的46.0%。畜牧业成为农业农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和农民增收的重要来源。
2. 生产方式快速转变,产业水平上新台阶。“十一五”期间,在资阳、遂宁、眉山启动现代畜牧业试点,取得阶段性显著成效,建成了12个现代畜牧业重点县。全省畜牧业生产方式经历了从分户改建标准化圈舍到集中联建标准化养殖小区的蜕变。2010年各类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小区从2005年的3158个发展到14343个,生猪规模养殖比重达到49.8%,比2005年提高32.3个百分点。优质种畜禽场从2005年的577个发展到1084个,生猪外三元杂交面比2005年提高20个百分点,牛、羊、兔良种面提高6个百分点以上。一猪独大的产业结构得到优化,非猪产值占畜牧业产值比重提高到46.6%。产业化经营步伐加快,规模以上畜牧业企业发展到629家,销售收入过亿元的畜牧龙头企业发展到128家,养殖专业合作社发展到7321个、新增3326个,龙头企业、专合组织及各种畜牧产业化经营组织带动农户600万户,占全省农业产业化经营带动农户总数的56.0%。畜牧业发展进入产量、质量和效益并重的新阶段。
3. 投入力度不断加大,支撑体系得到加强。“十一五”期间,中央和省畜牧业财政投入达101.28亿元,比“十五”增长3.5倍,基础设施建设得到加强,支撑体系进一步健全。启动完成兽医管理体制改革,建立了稳定的基层防疫队伍,乡镇基层畜牧兽医站建设全面加强,健全完善了防疫屏障、防疫监督、疫情监测和疫病控制四大体系,动物疫病防控实现了被动应急向主动防范转变、春秋季节性防控向全年四季常态防控转变。“十一五”期间,全省没有发生区域性重大动物疫情。在全国率先开展饲料、兽药全覆盖抽检,建设了国家级兽药安全评价实验室,在146个县(市、区)开展牲畜标识及疫病可追溯体系建设,新建32个县级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中心,全省无公害畜产品和产品基地分别达到532、531个,分别比2005年增加312、189个。五年来,面对全国严峻的畜产品质量安全形势,全省没有发生动物源性重大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十一五”期间畜牧科技创新硕果累累,获省部级以上科技成果奖33项,其中中华农业科技奖3项、省政府科技进步奖30项。饲料、兽药等关联产业快速发展,2010年,全省工业饲料总产量达到742.5万吨,工业产值达到253.3亿元,分别比2005年增长38.9%和56.0%,居全国前列。兽药GMP生产企业达到104家,年产值21.8亿元。畜产品加工业发展壮大,畜产品加工能力达到700万吨,精深加工能力达到100万吨,较2005年分别增长2.5倍、19倍。市场流通体系进一步加强,建立了14个全国性畜产品定点交易市场,率先在全国建立了生猪监测预警系统,与重庆农畜产品交易所开展战略合作,积极发展生猪现货和远期交易,抗市场风险能力进一步增强。
4. 创新能力不断增强,发展机制日趋完善。“十一五”期间,全省坚持以工业化的理念谋划畜牧业发展,以市场化的理念抓畜产品流通,不断创新发展机制,大力推广“龙头企业+专合组织+适度规模养殖户”发展模式,取得了显著成效。创新利益联结机制,探索总结出“六方合作+保险”、托养、寄养、订单养殖等产业发展新机制,将产业链上的各个主体无缝整合,构建了生产发展、多方共赢的产业化框架。创新风险防范机制,实施生猪、奶牛政策性保险,提高了抵御自然风险的能力;发挥养殖专业合作社组织、纽带功能,提高农民在原料采购和产品销售环节的价格主导权和话语权,实现降本增效;探索建立种畜禽、饲料、养殖、加工、储藏、营销等环节合理的市场风险分摊机制,鼓励由产业链各主体共同出资,设立市场风险金,提高了养殖环节的市场风险防范能力。创新投融资机制,发挥财政资金的导向作用,整合涉农资金,推进畜牧业公益性基础设施和环保设施建设;注重通过财政贴息和搭建投融资平台提供贷款担保等方式,撬动金融资本和社会资本投入现代畜牧业建设,放大财政资金的支持效应。“六方合作+保险”机制,被温家宝总理批示印发全国学习借鉴。
5. 草原保护建设步伐加快,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十一五”期间,积极推行草原承包经营、基本草原保护、草畜平衡和禁牧休牧轮牧等基本制度,深入推进退牧还草、鼠虫害防治、草原防火体系等重大工程建设,草原保护建设成效显著。五年来,在川西北牧区33个县实施退牧还草5820万亩、天然草原保护与建设98万亩、灭鼠治虫5739万亩次、牧区优良牧草种植推广示范56.5万亩、牧草种子基地20万亩和省级“人草畜”三配套升级深化1.2万户。全省累计围栏改良草地5900万亩、人工种草5846万亩、飞播种草11.29万亩,牧区草地植被覆盖度有较大提高,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建立了省级草原防火指挥中心,建成1个省级、3个州级、4个县级防火物资储备库(站),提高了草原防火能力。启动牧区现代畜牧业试点,加快畜种和草种“两个改良”步伐,推行牲畜舍饲、半舍饲与轮牧、休牧相结合的科学饲养方式,大力发展牧区特色畜牧产业,促进了农牧民增产增收。
6. 抗震救灾取得伟大胜利,恢复重建任务基本完成。在抗震救灾中,及时无害化处理死亡畜禽3217万头(只),环境消毒16亿平方米,紧急免疫灾区动物1256万头(只),指导灾区开展生产自救,成功实现了“大灾之后无大疫,重灾之年不减产不减收”的目标。在灾后恢复重建中,科学编制重建规划,精心组织项目实施。至2010年底,纳入国家重建总体规划的畜牧业项目开工率100.0%,完工率93.0%以上,完成投资86.7亿元,占规划总投资96.7%以上,圆满完成了“三年目标任务两年基本完成”的灾后重建目标任务。灾区畜牧业在恢复重建中实现了跨越和提升,生产总量和发展质量均超过了灾前水平,为灾区群众安居乐业提供了强有力的产业支撑。
当前,我省畜牧业正处于从传统畜牧业向现代畜牧业转变的关键时期,其内涵、功能和定位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内涵上,由传统的养殖生产环节变为包括产前、产中、产后一体化过程,按国内外大市场要求配置生产要素的商品经济畜牧业;功能上,由满足温饱变为适应生活质量的提高,符合营养、生态和安全的要求;定位上,由家庭副业变为支撑农业经济、保障农民增收、推动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产业。畜牧业进入了一个生产平稳发展、质量稳步提升和综合生产能力不断提高的新阶段,表现出明显的阶段性特征。一是规模化养殖比重稳步提高,农户标准化适度规模养殖快速发展,将逐步占据主导地位。二是畜牧业生产已由数量增长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内涵式增长正成为我省畜牧业发展的主要增长方式。三是区域集中、产业整合速度加快,优势畜禽产品区域布局基本形成。四是产业化带动主体不断壮大,畜牧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养殖专业合作社快速发展,数量大幅增加,规模和实力不断壮大,为推进畜牧产业化打下了较好的基础。五是发展模式机制不断创新,形成了“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适度规模养殖农户”共建养殖小区(园区、基地)发展模式,创造了“六方合作+保险”等发展机制,初步形成了科学合理的畜牧生产组织体系,将有力促进农民持续稳定增收。
1.有利因素
——政策扶持有力。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从体制机制上解决农业农村发展的深层次矛盾。省第九次党代会作出了推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跨越的重大部署,要求把发展现代畜牧业作为突破口,在全省掀起一场畜牧业现代化的浪潮,努力实现畜牧业在推进现代农业建设中率先跨越。国家建立了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国土资源部、农业部下发了《关于完善设施农用地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国土资发〔2010〕155号),省政府先后出台了《关于加快发展现代畜牧业的意见》(川府发〔2008〕15号)、《关于深化试点加快推进现代畜牧业发展的意见》(川府发〔2009〕14号),从政策层面破解发展规模养殖用地、融资、风险、生态环境保护等难题,逐步形成了支持现代畜牧业发展的政策体系。
——发展机遇良好。国家实施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战略,整个西部包括四川将迎来新一轮以国家政策为坚实后盾的发展机遇。经过改革开放30年和西部大开发10年的建设发展,我省步入了经济发展的上升通道,蓄积了在今后若干年持续快速发展的势能,加之我省特有的汶川地震灾区发展振兴和对口援建政策效应,必将有力地推动我省畜牧经济保持较快增长。
——需求空间巨大。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步伐加快,我国城乡居民畜产品消费需求出现新变化。农村居民口粮消费继续下降,畜产品消费快速增加,城市居民畜产品消费不断升级,优质安全畜产品需求持续增长。随着城乡居民收入提高,扩大内需和城乡统筹发展深入实施,必将推动新一轮的消费升级和畜产品消费需求的刚性增长,进一步带动畜牧业稳定发展。
——产业基础扎实。我省气候温和,饲草饲料资源丰富,畜禽品种资源多样,适宜畜牧产业发展。尤其是2007年现代畜牧业试点以来,我省畜牧业持续快速发展,产业素质明显提高,产业结构不断优化,抗风险能力显著增强,特别是在发展模式、运行机制等方面探索积累了成功做法和成熟经验,为推进全省现代畜牧业发展打下了良好基础。
2.不利因素
——抗市场风险能力弱,稳定发展压力大。在经济全球化、市场一体化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下,畜牧业与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联系越来越紧密,对国内国际市场的变化越来越敏感,产业波动的诱因越来越多,价格波动呈常态化趋势。总体上,我省畜牧业良种化水平相对较低,产业结构不够合理,养殖户组织化程度还不够高,畜产品区域性、阶段性、结构性短缺与过剩的矛盾并存,不利于产业稳定发展。
——养殖效益多方挤压,农民增收压力大。我省玉米、大豆等饲料粮供需矛盾突出,饲料成本占养殖成本的70.0%左右,饲料价格上升直接导致养殖成本增加。此外,水、电、成品油、劳动力、防疫、环保、用地等费用也呈上涨趋势,而畜产品价格提升空间有限,养殖效益面临多方挤压。同时,畜牧业产业链各主体利益分享与风险分摊失衡,养殖环节处于弱势地位,农民持续稳定增收难度大。
——畜产品安全隐患多,防范工作压力大。目前我省畜禽分散饲养比例仍然较大,从业人员素质较低,加之畜牧业产加销环节多,监管技术支撑体系处于发展初期,畜产品质量安全隐患仍然不少。在畜产品进出境管理日趋严格,消费者对质量安全要求提高,全社会高度关注的情况下,个别突发事件容易引起轰动效应,对产业稳定发展造成冲击。
——动物疫病形势严峻,防控工作压力大。境外疫情多发,国内重大动物疫病疫源分布较广,高致病性禽流感、口蹄疫、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猪瘟等疫病的威胁仍然存在。病毒变异加快,高致病性禽流感、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和口蹄疫等病毒均出现不同程度变异,防控难度加大。活畜禽及其产品调运交易频繁,疫情远距离、跨区域传播风险几率上升。一些地区动物防疫机构和基层队伍不够稳定,一旦发生重大动物疫情,将对整个畜牧产业造成毁灭性打击。
坚持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改革开放和创新为动力,以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突出农民增收、企业增效、产业增值。着力机制创新、科技创新、品牌创新,加快养殖方式、资源利用方式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着力提高畜牧业良种化、标准化、规模化、特色化、产业化水平,切实保障动物卫生安全、畜产品质量安全和草原生态安全。推动畜牧业实现现代化,实现畜牧大省向畜牧经济强省跨越。
——坚持以助农增收为根本。坚持把畜牧产业作为农牧民增收致富的骨干产业,致力于改变养殖户在产业链上的弱势地位,完善畜牧产业各环节不同利益主体的联结方式,建立“平等参与、合作互助、风险共担、多方共赢”的发展机制,保障畜牧产业可持续发展,促进农牧民持续稳定增收,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打下具有决定意义的基础。
——坚持以优品种调结构为先导。把全面推进品种改良作为先导工程,巩固和发展生猪生产优势,大力发展牛羊兔等节粮型草食牲畜和特色小家畜禽、蜜蜂,不断调整优化畜牧业生产结构。
——坚持以转变生产方式为核心。牢牢抓住转变畜牧业生产方式这个核心,大力发展以标准化养殖为基础,以适度规模养殖为主导,使标准化适度规模养殖和特色养殖成为全省畜牧业主要生产方式。
——坚持以产业化经营为重点。充分发挥养殖专业合作组织和畜牧产业化龙头企业“外联市场、内带基地”的作用,实施畜牧产业品牌、名牌建设战略,大力发展精深加工,推进产加销一体化经营,不断提高我省畜牧业市场竞争能力。
——坚持以发展循环经济为取向。发展现代畜牧业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畜牧产业发展与生态保护和节能减排相结合,生态养殖与绿色种植相结合,实现生态安全和可持续发展。
到2015年,畜牧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取得明显成效,率先建成西部现代畜牧经济强省,建成国家优质商品猪战略保障基地,初步建立长江、黄河上游草地生态屏障。
——畜牧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全省畜牧业产值年均增长3.8%(按可比价计算),到2015年,全省畜牧业产值达到2240亿元,农民人均畜牧业现金收入力争达到2500元,畜牧业在农村经济和农民增收中的支柱产业地位进一步增强。
——畜产品产量持续稳定增长。到2015年,全省猪、牛、羊、家禽和兔出栏比“十一五”末分别增长15.0%、20.0%、20.0%、25.0%、35.0%,年均增速分别达到3.0%、4.0%、4.0%、5.0%、7.0%。新增出栏优质生猪达到2000万头。肉、蛋、奶产量比“十一五”末分别增长19.0%、25.0%、25.0%,年均增速分别达到3.8%、5.0%、5.0%。
——畜牧产业结构优化调整。到2015年,年出栏50头以上生猪、10头以上肉牛、30头以上肉羊和10000只以上肉鸡规模养殖比重分别达到69.5%、34.0%、34.0%和52.5%;年末存栏5头以上奶牛、2000只以上蛋鸡规模养殖比重达到87.0%、72.5%;非猪产值比重达到50%以上;畜产品精深加工率达到45.0%。
——畜牧科技水平显著提升。畜牧科技创新能力和畜牧生产技术水平显著提高,猪、牛、羊、家禽和兔良种化率分别达到75.0%、50.0%、90.0%、90.0%和90.0%;畜牧科技进步对畜牧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提高3个百分点;国家级、省级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及濒临灭绝品种保护率达到100.0%,登记品种不消失。
——草原生态环境明显改善。扎实推进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实施,切实加快草原生态保护和建设步伐,治理退化草地1亿亩,草地植被盖度提高10个百分点,草原生态功能逐步得到恢复。
2015年,形成六大优势特色畜产品主产区:
——四川盆地优质生猪主产区:依托国家、省级重点龙头企业,加快生猪品种改良步伐,大力发展无公害、绿色和有机猪肉食品生产,打造四川盆地生猪产业集群,建成全国最大的优质生猪集约化养殖基地、全国最大的优质种猪繁育基地、全国一流的猪肉及肉食品加工基地和西部地区最大的饲料生产基地。
——四川盆周山区优质肉牛羊主产区:以优质肉牛羊品种改良为主线,以秸秆养畜为抓手,实施“以秸秆换肉奶”工程。在达州、泸州、广元、宜宾、乐山及周边市建设优质肉牛优势产区,大力开展西门塔尔等优质种牛杂交改良肉牛,建成四川盆周山区优质肉牛生产区;依托肉羊加工企业,在巴中、资阳、广安、自贡及周边市建设肉羊优势产区,大力发展南江黄羊、川中黑山羊、川南黑山羊等良种羊,建成以四川盆周山区为主的优质肉羊生产区。
——川西优质奶牛主产区:依托蒙牛、伊利、新希望等奶类加工企业,以眉山、乐山、雅安、成都、绵阳、德阳及周边市为重点,加快建设标准化养殖小区,加大高产奶牛品种繁育,扩大奶牛数量,优化奶牛结构,形成以成(都)—德(阳)—绵(阳)为主线,眉(山)—乐(山)—雅(安)为支撑的川西优质奶牛主产区。
——川中丘陵优质禽兔主产区:以遂宁、内江、德阳、绵阳、眉山、乐山、宜宾等川中丘陵市为主建设优质家禽优势产区,重点发展集约化养殖,推广具有地方优势的大恒肉鸡、天府肉鸭、天府肉鹅、四川白鹅等优良品种。利用我省丰富的森林和草山草坡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林下特色养殖。以宜宾、自贡、乐山、雅安、绵阳、广元、南充及周边市为主建设优质兔生产区域,重点发展规模化肉兔、长毛兔及獭兔养殖。
——川西北高原和攀西地区特色优势畜产品主产区:在川西北高寒牧区的甘孜州、阿坝州,重点发展麦洼牦牛、九龙牦牛和藏绵羊等具有高原特色的牛羊生产,积极开发和建设风味独特的绿色牛羊肉、奶生产基地。在攀西地区的凉山州、攀枝花市,大力发展建昌黑山羊和凉山半细毛羊生产,抓好品种选育,努力提高生产性能和养殖效益。
——四川特色优势蜂业主产区:在成都、德阳、绵阳、眉山、乐山、广元、凉山及周边市州,重点发展西方蜜蜂规模化、标准化蜂业生产基地。在阿坝、甘孜及周边市州重点发展阿坝蜜蜂产业,形成优质蜂产品生产供应体系。
(一)优化品种调整畜牧业结构。立足我省饲料粮供应不足、草山草坡资源丰富等资源特点,不断调整优化畜牧业生产结构。优化和提升生猪品质,积极巩固和发展生猪产业优势,实施新增优质生猪生产能力工程,加快建设国家优质商品猪战略保障基地,使生猪产业适应市场消费者和龙头加工企业对猪肉品质的更高需求。大力发展有比较优势和市场潜力的节粮型草食牲畜、特色小家畜禽和蜜蜂,加快推进“以草换肉”、“以秸秆换肉奶”工程,形成特色鲜明、优势突出、效益良好的养殖结构。推进畜禽良种工程建设,不断提高畜禽良种和优质牧草的比重,形成品种优势。加强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增加畜牧业种质资源贮备,加强品种资源开发利用和新品种培育。优化种养结构,推行粮食作物、经济作物、饲料作物三元种植结构,努力增加省内饲料粮和优质牧草供应,降低畜禽养殖成本。
(二)推进畜牧业生产方式根本转变。大力推行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和适度规模养殖农户共建或集中联建养殖小区(园区、基地)发展模式,积极开展畜禽标准化养殖,做到标准严格、规模适度,突出“五化”:一是畜禽良种化。因地制宜,选用高产优质高效、品种来源清楚、检疫合格的畜禽良种。二是养殖设施化。养殖场选址布局科学合理,畜禽圈舍、饲养和环境控制等生产设施设备满足标准化生产需要。三是生产规范化。制定并实施科学规范的畜禽饲养管理规程,配备与饲养规模相适应的畜牧兽医技术人员,严格遵守饲料、饲料添加剂和兽药使用有关规定,生产过程实行信息化动态管理。四是防疫制度化。防疫设施完善,防疫制度健全,科学实施畜禽疫病综合防控措施,对病死畜禽实行无害化处理。五是粪污无害化。畜禽粪污处理方法得当,设施齐全且运转正常,粪污资源化利用达到相关排放标准,实现种养结合、生态循环、清洁生产。
(三)构建畜牧业风险防范体系。一是巩固兽医管理体制改革成果,进一步加强基层动物防疫体系建设,抓好重大动物疫病防控的免疫、监测、检疫、消毒、应急处置和引种管理等关键措施,确保不发生区域性重大动物疫病。二是加强市、县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建设,推进无公害畜产品和基地的一体化认证,继续实施饲料、兽药“全覆盖”检测和“放心肉”工程,严格落实产地检疫和屠宰检疫,提高畜产品监测频次和密度,切实保障上市畜产品质量安全,确保不发生重大动物源性畜禽产品质量安全事件。三是切实提高养殖农户的风险防范能力,大力推行生猪、奶牛政策性保险,争取扩大优势畜禽品种政策性保险覆盖范围,提高农户应对风险能力。加强市场监测和信息发布,引导养殖户合理安排生产营销。建立风险调节金。引导养殖专业合作社、营销大户等市场主体积极参与生猪远期交易,防范市场波动风险。四是加强畜产品市场营销,加快物流配送体系建设,引导各类营销组织参与畜禽产品流通和市场开拓,充分发挥市场的牵动作用,稳定畜牧产业发展,实现农民养殖增收。
(四)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坚持畜牧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种植业布局和新农村建设相结合,根据资源环境容量,划定禁养区、限养区、适养区,科学布局标准化规模养殖基地,合理安排区域载畜量,构建种养平衡、农牧互动、生态循环、环境友好的产业发展体系,实现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有机统一。进一步巩固和完善草原承包经营责任制,扎实推进草原生态保护补奖机制实施,充分调动农牧民保护、建设和合理利用草原的积极性。积极建立基本草原保护制度,合理划定和保护基本草原。开展草畜平衡试点,推行草畜平衡制度和禁牧休牧轮牧制度,积极推行舍饲、半舍饲等科学饲养方式,加大牧区畜禽品种改良,调整牧区畜禽结构,提高牲畜出栏率和商品率,努力提高草地畜牧业经济效益。深入实施退牧还草工程,继续加大草原围栏、草地改良、牲畜暖棚建设,加大退化、沙化、鼠虫害草地治理力度,有效遏制草地生态环境恶化,逐步恢复草地植被。
(五)创新畜牧业生产经营组织形式。
大力发展养殖专业合作社,构建农户为基础,合作社统一品种、统一饲料兽药、统一养殖技术、统一防疫、统一收购销售的统分结合双层经营机制,将分散的养殖农户组织进现代畜牧业生产体系中。突出养殖农民主体作用,鼓励引导农户集中联建标准化养殖圈舍,让农民充分参与和受益。培育和引进一批畜牧重点龙头企业,大力发展优质种畜禽生产、精深加工、现代物流营销等产业链关键环节。依托专业合作社组织农户与龙头企业建立紧密的利益联结关系,大力推行“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适度规模养殖户”发展模式,形成相互依存、利益共享、风险分担的产业化框架体系。
“十二五”期间,重点建立三大体系,实施三大工程:
动物保护监管体系
完善基础设施,建立健全与新型兽医管理体制和防疫队伍相适应的动物保护体系。通过项目实施,提高重大动物疫病预防控制和扑灭能力、动物卫生监督执法能力、兽药质量监察和兽药残留监控能力、动物及动物产品追踪溯源能力,确保动物卫生和畜产品安全。
专栏1:动物保护监管体系重点项目
1.重大动物疫病监测预警系统建设。建设省、市、县三级动物疫情监测系统和省际间动物疫病监测点。
2.动物疫病预防控制系统建设。建设省、市、县三级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和乡镇兽医站、村级冷链设施。
3.动物防疫技术支撑系统建设。建设省级动物疫病诊断中心、区域性诊断实验室、动物流行病学调查评估中心,执业兽医考试考务体系。
4.动物防疫物资保障系统。建设1个省级和21个市级重大动物疫病应急物资储备库。
5.检疫监督基础设施建设。建设省、市、县三级动物卫生监督机构,乡镇检疫申报点、监督检查站及屠宰场检疫室。
6.动物标识及疫病可追溯系统建设。建立省级数据库,县级数据采集终端,乡镇兽医站基层数据采集终端,检查站基层数据采集终端。
7.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建设5个无害化处理场。
8.兽药质量监管和兽药残留监控设施建设。建设省级兽药质量、兽药残留、兽用生物制品、动物源细菌耐药性检测体系,提高检测、监测能力,建设5个市级兽药及兽药残留监测中心和10个市(州)兽药执法监测室。
整体推进全省无公害畜产品产地认定,初步建立布局合理、职能明确、运行高效的省、市、县三级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建立健全畜产品生产过程控制、认证和质量溯源体系,加强对畜产品质量监管,保障畜产品安全。
专栏2: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防控体系重点项目
1.部省级专业质检中心建设。完善部、省级质检中心风险监测功能,建设全省畜产品质量安全信息预警系统。
2.畜产品质检中心(站)建设。新建县级畜产品质检机构40个,不断提升省级畜禽产品质量、饲料产品质量、兽药残留监督检验(检测)能力。
3.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点建设。建设畜产品生产基地检验检测点和畜产品批发市场检验检测点。
建立健全畜牧科技创新、科技开发、科技推广、畜牧业质量管理和技术监督体系及教育培训体系,形成布局合理、功能完备、运转高效、支撑有力的畜牧业科技创新与推广体系。使我省畜牧业科技整体实力进入全国前列,畜牧技术推广面达到80%,畜牧业科技进步贡献率提高3个百分点,畜牧科技成果转化率提高5个百分点,推动以现代畜牧业为核心的创新型畜牧业发展。
专栏3:畜牧科技支撑体系重点项目
1.畜牧业科技攻关项目。组织畜禽新品种培育、畜禽标准化生产、畜产品质量安全和监控、重大动物疫病防控、畜产品精深加工、草原植被恢复和饲草及秸秆养畜综合利用等畜牧业科技攻关,加快自主创新,形成自主知识产权成果,构筑现代畜牧业发展技术高地。
2.养殖技术集成示范项目。开展畜禽标准化生产技术集成与示范、畜产品质量安全技术集成与示范、现代畜禽养殖小区集约化生产技术集成与示范,养殖精准生产技术示范。
3.实施科技推广示范工程项目。实施畜牧科技入户示范工程、新型养殖农户培训工程、畜产品质量安全科技推进工程、重大动物疫病防控科技工程、特色畜牧业科技推进工程、草业科技支撑工程。通过实施培训,推广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提高成果转化率和农民对科技的吸纳能力,促进畜禽养殖知识、技术、信息、服务进村入户。
抓好现代畜牧业重点县和牧区现代畜牧业试点县建设,推进畜牧业标准化适度规模养殖,以现代畜牧业提质扩面为重点,加快发展现代畜牧业。到2012年,建成40个现代畜牧业重点县。到2015年,建成60个现代畜牧业重点县。力争全省主要畜禽规模养殖比重在现有基础上提高15-20个百分点,标准化适度规模养殖小区(场)占规模养殖小区(场)总量的50%以上。大力发展饲料、兽药、畜产品加工及物流业,力争使规模以上龙头企业达到1000个,畜牧专业合作经济组织10000个以上。
专栏4:现代畜牧业提质扩面工程重点项目
1.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工程。建设适度规模畜禽标准化养殖小区(场)10000个,其中生猪养殖小区(场)6500个,奶牛养殖小区(场)1000个,肉鸡、蛋鸡、肉羊、肉兔、水禽、牦牛、藏绵羊等养殖小区(场)2500个。
2.开发利用秸秆资源,建设秸秆养畜示范基地30个。
3.加快饲料工业发展,力争年产20万吨以上的饲料企业或企业集团达到20家,饲料产量占全省饲料总产量的50%以上。完善饲料质量安全监测体系,饲料产品质量合格率保持在95%以上。
4.龙头企业及基地建设。帮扶10家外向型猪肉出口加工企业、10家牛、羊、禽、兔、蜂加工企业发展畜产品精深加工业。围绕重点龙头企业,建设年提供20万吨出口猪肉生产能力的备案养殖基地,畜产品加工企业可控优质原料达到50%以上。
5.畜牧专合组织建设。规范发展专业合作社5000个。
6.畜禽批发市场建设。重点发展全国性畜禽批发市场5个。
调整优化畜牧业结构,大力发展有比较优势和市场潜力的节粮型草食牲畜、特色小家畜禽,发展资源节约型畜牧业。重点支持畜禽原种场、种公畜站、扩繁场、人工授精站等建设,完善全省畜禽良种繁育体系,初步建立全省畜禽遗传资源保护体系。到2015年猪三元杂交面达75%,禽兔良种面达到90%,羊良种及杂交面达90%,牛良种及杂交改良面达50%,蜜蜂改良面达50%。对国家级、省级保护品种、濒临灭绝品种保护率达100%,登记品种不消失。
专栏5:畜禽品种结构调整优化工程重点项目
1.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建设。建立完善畜禽品种资源保护场和保护区,建立省遗传资源库和畜禽遗传资源数据库,建设列入国家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名录的10个品种和列入省级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名录的26个地方品种的遗传资源保护场(区)。
2.生猪产业。建猪原种场5个,一级猪扩繁场20个,种猪性能测定站1个,建立健全生猪人工授精服务体系。
3.优势特色牛产业。建省奶牛育种中心,改扩建省种公牛站、种牛场500头以上的良种繁育场20个,建西门塔尔高代杂交牛、摩拉改良牛和高原牦牛奶用生产基地,建良种牦牛繁育基地,选育九龙牦牛、麦洼牦牛核心群各1000头。
4.优质特色羊产业。新建和扩建种羊场26个,良种羊扩繁场50个,完善四川省种羊性能测定中心,培育6个肉羊新品种(品系),建肉山羊、肉绵羊商品基地50个。
5.优质特色家禽产业。改扩建鸡原种场、祖代种鸡场4个,改扩建水禽原种场、祖代场4个,建家禽性能测定站,开展四川地方家禽遗传资源开发与利用研究,家禽配套系育种技术研究与配套系培育,家禽无公害健康养殖配套新技术、优质家禽肉质风味的改良技术研究,稻鸭共作技术应用推广。
6.优质特色兔产业。建省肉兔原种场1个,扩繁场10个,长毛兔一级扩繁场8个,改扩建四川省獭兔原种场,一级扩繁场5个。
7.优质特色蜂产业。建省级蜜蜂育种中心1个、中蜂资源场5个、中蜂资源保护区5个、西蜂原种场1个、西蜂扩繁场3个,建优质蜂蜜、蜂王浆、蜂胶、雄蜂蛹生产示范基地9个和蜜蜂授粉示范基地3个,配套建设省级蜂产品检验及蜂病诊断中心。
大力开展草原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落实国家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政策,实施退牧还草、草原防灾减灾和南方草山草坡开发利用等重大工程,加大草原防火与病虫鼠害防治力度,退化草地得到有效治理,草地植被覆盖度平均提高10%。同时,改善牧区畜牧业生产条件,做到畜有棚圈、户有贮草,开展畜草改良,增草肥畜,提高牲畜出栏率、商品率和草原生产能力,实现“禁牧不禁养,减畜不减收”目标。
专栏6:草原生态建设保护工程重点项目
1.建立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禁牧补助草原7000万亩,草畜平衡草原1.4亿亩。建设人工种草500万亩、改良草地1250万亩和牲畜棚圈400万平方米(5万户)。
2.天然草原退牧还草工程。退牧还草7000万亩(其中:围栏禁牧3000万亩、围栏休牧4000万亩),草原补播2000万亩。
3.南方草山草坡开发利用工程。改良草地165万亩,围栏草地55万亩,种植优质高产人工牧草423.5万亩。
4.草业良种工程。加强优良牧草种子质量检验,新建优良草种繁殖基地15万亩。
5.草原防灾减灾预警监测体系建设。建草原生态预警监测点120个、草原鼠虫病草生物灾害预警监测站(中心)32个。建县级抗灾保畜打贮草基地58个。
6.草原防火和监理体系建设。建州草原防火指挥中心3个、县草原防火物资站48个、火情监测点50个;完善省、州、县草原监理体系,建草原监理站52个。
7.石漠化草地综合治理工程。综合治理石漠化草地1400万亩。
各级畜牧主管部门应站在政治和战略的高度,充分认识“十二五”时期推进畜牧业现代化的重要性和艰巨性,切实加强组织领导,转变工作作风,扎实推进各项工作落实。切实履行规划指导、政策落实、协调服务职能,深入组织实施好“十二五”期间畜牧业发展各项重大工程,着重加快“三大体系、三大工程”建设,不断提升畜牧业现代化水平。加强与发展改革、财政、国土、环保等部门的沟通协调,切实解决制约现代畜牧业发展的资金、土地、风险等突出问题,确保各项强牧惠牧政策落实到位。积极培育有利于“两个带动”的各类生产经营主体,大力发展以农民为主体的各类规范化养殖专业合作社,提高畜牧业组织化程度。
扶持
突出国家优质商品猪战略保障基地建设、节粮型草食牲畜和特色优势畜禽养殖发展、农民养殖专业合作社培育等重点,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在继续落实好标准化养殖、良种补贴、生猪调出大县奖励、动物防疫、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等国家政策的基础上,加大省级财政现代畜牧业重点县建设、优质畜禽品种繁育推广、养殖专业合作社、草原生态保护、动物卫生安全等投入力度,设立现代畜牧业深化试点、动物防疫扑杀准备金、冻猪肉储备准备金等专项资金,恢复农发大基地建设、生猪良种补贴等专项资金。继续实施西部大开发税收优惠政策,强化小额农贷政策,完善畜牧业政策性保险。认真落实国家畜牧业用地、用水、用电、农机补贴等有关规定,在养殖基地优先配套新农村建设和循环农业发展有关项目。
支撑
全面推进现代畜牧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完善以科研院所和高等学校为主体的基础性、公益性创新平台,加大提升综合生产能力关键技术攻关。健全畜牧技术科技推广机构,加强畜牧科技专家大院、龙头企业技术创新中心和区域科技成果转化中心等基层科技服务平台建设,深入实施畜牧科技入户助农增收行动,大力推广优质畜禽和优良牧草生产、畜禽粪污治理利用等先进实用技术,加大我省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品种新技术转化、推广、应用力度,不断提升畜牧业发展质量和效益。
利用农村实用技术培训、阳光工程、畜禽标准化养殖示范创建、各类养殖专业合作社等平台,着力培养适应现代畜牧业发展的懂技术、会经营、善管理的职业农牧民。整合各种农村人才培训资源,切实加强适度规模养殖农户、有养殖愿望的返乡农民工畜牧业实用技术培训,提高农牧民饲草料生产、畜禽养殖和经营管理水平。加大行业人才队伍建设力度,创新人才管理机制,积极引进各类管理和技术人才,通过在职继续教育、职业技能培训等多种形式,加快现代畜牧科学知识的更新和普及,全面提高畜牧行业的整体素质,实现畜禽养殖、畜产品加工从业人员技能化。
建立和完善适应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法律制度,修订出台我省《动物防疫法》实施办法等相关配套法规。把《畜牧法》、《动物防疫法》、《草原法》、《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管理条例》、《兽药管理条例》、《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等法律法规作为普法重要内容,加大宣传贯彻力度,增强畜牧业从业人员法律意识。健全机构、充实人员、落实经费、完善装备,加强动物卫生监督、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种畜禽管理、草原监理等综合执法,严厉打击违反畜牧兽医法律法规的行为,依法规范和整顿畜牧业生产、经营秩序,维护畜牧业生产经营者的合法权益,切实保障动物卫生安全、畜产品质量安全和生态安全,促进畜牧业健康发展。
指     标
2015年达到
比十一五增长
年均增速
畜牧业产值
2240亿元
3.8%
(按可比价计算)
农民人均畜牧业现金收入
2500元
猪出栏
15.0 %
3.0%
牛出栏
20.0%
4.0%
羊出栏
20.0%
4.0%
家禽出栏
25.0%
5.0%
兔出栏
35.0%
7.0%
新增优质生猪出栏
2000万头
肉产量
19.0%
3.8%
蛋产量
25.0%
5.0%
奶产量
25.0%
5.0%
年出栏50头以上生猪规模养殖比重
69.5%
年出栏10头以上肉牛规模养殖比重
34.0%
年出栏30头以上肉羊规模养殖比重
34.0%
年出栏10000只以上肉鸡规模养殖比重
52.5%
年末存栏5头以上奶牛规模养殖比重
87.0%
年末存栏2000只以上蛋鸡规模养殖比重
72.5%
非猪畜禽产值占畜牧业产值比重
50%以上
畜产品精深加工率
45.0%
猪良种化率
75.0%
牛良种化率
50.0%
羊良种化率
90.0%
家禽良种化率
90.0%
兔良种化率
90.0%
畜牧科技进步对畜牧经济增长的贡献率
3个百分点
国家级、省级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及濒临灭绝品种保护率
100.0%
治理退化草地
1亿亩
草地植被盖度
10个百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