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匆匆》朱自清全文:我们都是文盲!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8 15:03:21

我们都是文盲!

2011-11-23 05:12:57

  文/李诺言    实在想不到用什么标题来装饰这篇文章,想了半天也只能从这朽木的脑子里敲打出着几字,我们都是文盲。从一个拥有五千年文明史的国家来看,它能培育出世界上想象力最绚烂的文化,可惜中国的文化它在逐渐消失,老祖宗遗留下来的文化精髓正在被其他文化侵蚀,这是一种很不好的现象,一旦外来文化严重侵蚀了本土文化,那么中国就会变成一个没有本土文化的大国,那生活在这个国家人民也就变成了外来文化的奴隶,都逐个成为了文盲!    文化是一个国家精神,也是一个国家的命脉,没有文化它到底有多么可怕,不要说指鹿为马只是个成语,要是在没有一点文化底蕴的青年人眼中,指鹿为马不在意味是指赵高玩权群臣,这也有可能成为二十一世纪自玩其人!    中国的文化组成是非常有意思的,现在文化中出现了一些本身文化就不允许出现的歌颂,结果它出现了,它与卡扎菲统治时期的利比亚一样,文化得不到思想家们的注入也得不到作家们的灵魂,可想而知这样的文化,它到底是一种怎样的文化,如果思想家的思想得不到解放,那么这个国家的文化是不会出现新的篇章,如果这个国家的作家只为营销推出一些过家家的文化,那么这个国家的文化就得不到它应该得到的灵魂,这里的灵魂是指一个作家对文字的执着,就像民国时期的章太炎等大师一样,为了国家文化而愿意舍弃一生。    当今年国家提出了文化体制改革后,本以为这个国家它进步了,它懂得维护老祖宗留给后代唯一能在精神上激励他们的东西了。可是后来,我还是发现自己错了,错的太离谱了,作家的文字依然被各大出版社编辑删减,各类文字只要稍微带了一点不和谐的字眼就会被屏蔽,这不是文化国家的做法,也不是文化国家它主动拒绝文化的做法。可事实上,我们这个号称有着几千年文明史的国家,却做着让文人痛心的事,它离谱了,离谱到何种程度呢?竟然能离谱到一个本身还认为五六十字的青年,到最后只能认识几个字!    在中国文化历史上,有两个时期的文化是最为发达的,一个是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以百家而争鸣的各类文化,另一个就是民国时期,他出现了以鲁迅等人开创的批判文化,这两类文化的产生,对中国文化而言是一种鼓励,它们的出现,让中国的文化出现了空前的繁荣,这可以说是文化带来的新面貌,也可以说这是文化所带来的新中国!    在一个自身文化韵味浓厚的国家,它的人民本应该是幸福的孩子,可是仔细看看,那些孩子都沉迷与文化的恻隐极端低俗文化之中,整天幻想着一些莫名其妙的东西,一会儿修仙、一会儿成精、一会儿又成为可盗墓高手,有脑子的人都会明白,如果能修仙,那大师也不会去美国避难了,如果能成精,那也不会有太多白骨了,如果都成盗墓高手了,那么中国就又多了一群暴发户了。用用脑子也能想清楚的事,可是在读者的思维中,都不愿意去思维,可能太懒惰的愿意,也有可能是国家对这类书籍额外喜爱,这类书在中国大陆以外的国家,它的畅销并不是很好,缺乏了一定的文化在其中,就好比在台湾,这类书籍是很少受到读者喜爱的,读者喜欢的永远是能提高自己思维与知识的,这是读者永恒不变的心理。    很多人都会觉得,一个文化大国应该出现一两位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可惜的是这么多年来,我们不但与文学奖无缘,就算插肩也差的很远,诺贝尔文学奖就是推广普遍价值的,这就和美国在全世界推广普世价值一样,这里说的“普遍”,是该作品超越了民族、国家、阶级、宗教、行业等界限的共同基本价值,这种普遍价值他是抽象、凝固起来,作成一成不变的公式供人永远遵行。因为“共同点”所代表的普遍性,实际不过是一种通常所说的“底线伦理”,而在我国作家作品中缺少这样的底线伦理,不能中国文化它就是普遍价值,要知道中国文化的普遍性,只在于儒家文化的推广,而《论语》它就是中国文化普遍价值的传世之作,可你也要仔细的想,《论语》在儒家文化国家,它是具有统一性的,而在西方文明中,《论语》不能算是体现中国文化的普遍,只能算是文化的抽象普遍。    我们都是文盲,懂得几分道理却不认识几个字,懂得几分知识却不认识几行文,这是我们的悲剧,这种悲剧一直在延续着,随着现代文化的不断蔓延,我们失去了老祖宗东西的同时,也失去了原应该有的自身文化体系。我深信在未来,这个国家不但会完全丢失本应该是中国人该有的文化韵味,也会失去新型文化的发展空间,逐渐成为全民皆文盲,国家既流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