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敬轩歌曲大全:关于《伤寒论》版本的资料【转辑】 铁杆中医论坛——联合网络与现实,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6 03:26:15

 关于《伤寒论》版本的资料【转辑】

管理提醒:
本帖被 书剑一生 从 国学论谭 移动到本区(2008-07-09)
周岐隐与古本《伤寒论》 



周岐隐 古本伤寒 伤寒十二稿概论

——附桂林古本《伤寒十二稿·概论》

浙江名医周利川(1897~1968年),字薇泉,号岐隐,鄞县(今宁波)人。家世业医,工诗善书,博学多通,勤于著述。精研仲景之学,多有建树,尤对古本伤寒用力颇深。问世有《伤寒六经分经表》、《伤寒汲古》等。郑逸梅《艺林散叶》云:“周岐隐邃于医理,常为病家惜费,不浪用珍贵药物,药铺中人嗤之为草药郎中。”于此可见先生之医德风范。这是谨就其对古本伤寒的研究作一简述。

自湘古本《伤寒杂病论》发现印行(刘瑞?校,1932年长沙石印本),周氏“深信以为长沙旧文复显于世,辄取古本所备今流通本阙佚之条比类参互,成《伤寒汲古》一书”,于1933年自费印行(四明怡怡书屋铅印本)。当时医家张山雷、刘瑞?等为之序。该书分为三卷,共佚文一百六十五条,订误七十九条,佚方八十有方,较湘本97方少9方,实际就是湘本的摘录,除备载佚文佚方外,主要是借以订正宋本伤寒条文之误。此时刘仲迈方诠次师传,撰《伤寒杂病论义疏》一书,于《伤寒汲古》问世之后一年,1933年刊布。

周氏认为“伤寒原本,在叔和时已经散佚,林亿校本非仲景之原书,人莫不知之。宋元以还,注疏伤寒者,不下百数十家,……或割裂经文以方类病,或逞其私智颠倒窜易,扣?扪烛,众难塞胸,而伤寒真义,日趋支离灭裂。……今得古本,千载疑团,一朝大白,瓦釜雷鸣,都成废语。且仲景撰用《内》《难》,向无全书可证,今按各卷佚文,与《内经》往往若合符节。而奇经八脉之治,五脏脏结之分,又与《难经》互相阐发,不有古本,何由窥其全豹乎?”又云古本所载“温、暑、燥、湿、霍乱各篇,义精而法纯,辞约而意赅,凡通行本之佚文,皆有仲景之心法。”并说:“余治伤寒二十余年,曾著有《伤寒心解》十卷,并制有《伤寒图表》,自谓颇有一得之愚,今得古本伤寒,不禁嗒焉自失,因叹前乎此者,皆望道而未之见也。”(《伤寒汲古·自序》

1934年,黄竹斋先生到宁波天一阁访求仲景佚书而未得,因而过访当地医界名流,诗坛主盟周岐隐。时桂林罗哲初在宁波行医,极负盛名,与岐隐先生交至笃。由于周氏的介绍,黄竹斋得见罗哲初所藏秘本仲景十二稿《伤寒杂病论》十六卷,乃手录副本。后于1939年黄氏将所抄“十二稿”副本在西安刻版印行,称白云阁藏本《伤寒杂病论》。关于此书的流传与研究,笔者在“黄竹斋与古本《伤寒杂病论》”(中华医史杂志1992;22(1):16)和“桂林古本《伤寒杂病论》研究概述”(河南中医1992;12(3):10)二文中有较详细的叙述。

据上海著名医家金明渊教授介绍,自白云阁本问世,当时咸认为仲景原稿无疑,各地同道,纷函订购,因印数不多,早已售罄。故在1945年5月,上海新中国医学院曾予录印(油印本),并广为发售。周岐隐先生特为此次录印本撰写“桂林古本《伤寒十二稿·概论》”一文。

又医史学家陈梦赍云:“周氏晚年于《伤寒杂病论》用力最深,为生平治理《伤寒论》之总结,张宗祥曾为作序。”遗憾的是岐隐先生研究古本伤寒的这一结集,“值十年浩劫,深受迫害,于抱残守缺,丧失信心之际,遗命以此殉葬,又无副本流传,医林均为痛惜。”(陈梦赍.周岐隐生平及其对医学贡献,浙江中医学院学报,1988年;(5):38)现欲求周氏遗著已不可复得,而《伤寒汲古》自1933年印行后迄未再版,一般亦不易见到。承蒙金明渊教授赐寄周氏《伤寒十二稿·概论》,读之颇受启发,似可看作周氏佚文。兹予录出附后,以供研讨古本伤寒之参考。

岐隐先生毕生致力于仲景之学。早年研究宋本,撰成《伤寒心解》等书,继又探赜湘古本有《伤寒汲古》之著。后因他的关系黄竹斋得见罗哲初珍藏之《伤寒十二稿》,复为之宣传评介。虽因晚年治理《伤寒杂病论》之总结遭到散失,今天已不能全面了解其研究古本伤寒的成果,但从附录中可以看出周氏不仅据桂本订宋本之误,且用以正湘本之讹。周氏根据不同文献实事求是的进行纠误补阙,释疑解难,以期正确理解条文原意,并不断提高认识,这种治学态度,是很值得我们学习的。应予注意的是周氏和其他中医前辈一样并没有因古本“真伪莫辨”而予以否定,却都是根据不同版本内容的合理性,以此正彼而深信不疑。因此,借鉴以往经验,重视探讨古本伤寒内容,将有助于全面深入的研究仲景学说。

附录:桂林古本《伤寒十二稿·概论》

·周岐隐·

1本书之来历

桂林古本《伤寒》,一名《伤寒十二稿》。前清同治六年,桂林左修之先生受之于医圣张仲景先生四十六世孙张绍祖氏。绍祖先生之言曰:“吾家《伤寒》一书,相传共有十三稿,每成一稿,传抄殆遍城邑。兹所存者为第十二稿,余者或为族人所秘,或会劫灰,不外是矣。叔和所得相传为第七次稿,与吾所藏者较,其间阙如固多,编次亦

相类。”(录左序)至光绪二十年,罗君哲初问业于左公,尽得其传。读左公之序曰:“罗生哲初为吾邑知名之士,颇能好余之所好,余亦以所得者尽授之,余不负吾师,罗生亦必不负余,故特序其原起,罗生其志之,罗生其勉之。”(录左序)观其师生受授之际,叮咛如此,则此书之价值可知。罗君得此书以后,抱不得其人不传之旨,精录什藏历三十余年,秘不示人。既挟医术游江南,所至负盛名,治病用古方,辄著奇验。从游者无虑百十辈,竟莫知其师之有是书也。及民国初年,长沙刘昆湘氏得古本《伤寒》于江西张隐君,历十余年湖南何芸樵氏为之手写付印,即今之所谓长沙古本也(亦称湘本)。时罗君居甬,与不佞交至笃,不佞既得是书持示罗君,罗君阅竟笑谓余曰:佳则佳矣,然犹不如吾所藏者精且备也。即略举数条以正其误,不佞大惊异,亟欲一观,罗君未即允也。不数日而黄君竹斋自关中来甬,欲登天一阁观仲景佚书不得,纡驾见过,不佞乃亟为介而见之于罗君,并怂恿罗君出其藏书,黄君一见之下,惊喜赞叹,断为仲景原稿无疑。翌年介聘罗君至中央国医馆,时战祸已起,黄君手录副本携赴西安,及南京沦陷,罗返桂林,途遭匪劫,而此书于兵火弥天之中幸存副本,绝学之不坠,冥冥中如有鬼神相之,诚异数也。今此书已于民国二十八年在西安开雕,初印三百部,业已销罄,兹因各地同道纷函订购,决添印一百部,以内地纸价高不能多印故也。

2本书之编次及质量

本书与长沙古本皆分十六卷,然长沙本无《金匮》条文,仅将可汗不可汗,可下不可下各篇凑合成数。此书则将《金匮》中黄疸、宿食、下利、呕吐哕、寒疝、消渴等症,列入阳明、厥阴篇中,深契以六经钤百病之旨。其余《金匮》各篇亦分别罗列。质量方面较之湖南古本多出三分之一,名为《伤寒杂病论》,确是名实相孚。其目录卷一,为论集(即原序)、平脉法上;卷二,平脉法下;卷三,伤寒例,杂病例(即《金匮》第一篇,文字稍有不同);卷四,温病;卷五,暑、热、湿、燥、风、寒六气之病(长沙古本缺风、寒二病);卷六至十一,辨六经之证治,卷十二至十六;辨杂病证治。层次井然,有条不紊,虽曰十二稿,俨然已成完书矣。

3书中之特色

此书特色甚多,不及枚举,略志通行本及长沙古本订误数条,如在雾中窥豹可见一斑矣。(一)“伤寒脉浮滑,此以表有热,里有寒,白虎汤主之”一条(176),长沙本作“此以表有热,里无寒”已足正通行本之误。若桂林古本作“此以里有热,表无寒”尤足正长沙本之误也。(二)“太阳病,发热恶寒,热多寒少。脉微弱者,此无阳也,不可发汗。宜桂枝二越婢一汤”一条(27),注家对于无阳不可发汗用越婢桂枝之义向无的解,此书则于“不可发汗”下有“脉浮大者”四字。(三)“伤寒三日,阳明脉大”(186)之下有“此为不传也”一句,均有画龙点睛之妙。(四)《金匮》第一篇“五脏病各有十八,合为九十病。人又有六微,微有十八病,合为一百八病”,注家向无的解。及阅古本,方知下三句乃“六府病各有十八,合为一百八病”之误。(五)“太阳中眒”一条,通行本无治方,长沙古本于“则淋甚”之下有“宜当归四逆汤”一句,殊觉不类。此书则为“白虎加桂枝人参芍药汤主之”,便切合矣。(六)“太阳病服桂枝汤后,大汗出,脉洪大者”一条(25),通行本误作“与桂枝汤如前法”,长沙桂林两古本皆作“与白虎汤”。(七)小青龙汤加减法(40),“若微利”之下无“去麻黄加荛花如鸡子大,熬令赤色”十四字。“若喘者”之下无“去麻黄”三字,长沙桂林二古本皆同,即可正通行本之误。(八)“汗家重发汗,必恍惚心乱,小便已阴疼,与禹余粮丸”一条(88),通行本方佚。此书有禹余粮丸一方,用禹余粮、人参、附子、五味子、茯苓、干姜六味为丸,与长沙本相同。(九)“桂枝去芍药加蜀漆牡蛎龙骨救逆汤”一方(112),长沙本与此书均无蜀漆。(十)“脉浮而紧而复下之,紧反入里则成痞,按之自濡,但气痞耳”一条(151),长沙本与此书皆有“小青龙汤主之”一句。(十一)“阳明篇”长沙本有佚文一条,其文曰:“动作头痛,短气,有潮热者,属阳明也”(232条下),然未出治方,此书则有“白蜜煎主之”一句。方用人参、地黄、麻仁、白蜜四味,其润燥通结之功,实出后人增液汤之上。(十二)通行本以柴胡、枳实、芍药、甘草四味为四逆散,而长沙本与此书皆以四逆汤(方有人参)四味为散,称四逆散。另于“少阳篇”中列一条曰:“少阳病,气上逆,令胁下痛,甚则呕逆,此为胆气不降也,柴胡枳实芍药甘草汤主之。”余如“太阴篇”之理中加黄芪汤、厚朴枳实白朮甘草汤;“厥阴篇”之当归四逆加人参附子汤、人参附子汤、柏叶阿胶汤;“霍乱篇”之“四逆加吴茱萸黄连汤”;疟病之鳖甲煎丸,方用鳖甲、柴胡、黄芩、大黄、牡丹皮、庶虫虫、阿胶七味,与通行不同;“虚劳篇”“桂枝加龙骨牡蛎汤主之”之下有“天雄散亦主之”一句;金疮“王不留行散”之下有“有脓者,排脓散主之,排脓汤亦主之”十一字。佚文佚方皆为一般医籍所未经见者,限于篇幅不及备录也。

(三十四年五月二十八日新中国医学院录印)

  沉心修炼,做铁杆中医人!!!    Posted: 2008-07-08 23:07 | [楼 主] 却波渔翁 开坛元老/主任委员
级别: 分区版主


精华: 70
发帖: 8223
威望: 75 点
金钱: 32100 元
贡献值: 4041 点
性别:男
年龄:58
在线时间:2301(小时)
注册时间:2007-12-23
最后登录:2011-01-15
小 中 大

 

关于古本《伤寒杂病论》的研究


作          者:魏雪舫(论坛用户名:淮上)
发表时间:2006年10月30日
文章来源: 民间中医网


30年代后公世的“长沙、桂林、涪陵”三种古本《伤寒杂病论》,经长期探索,实践验证,无论从文字考辨或理论探讨,认识都在不断提高,研究亦日趋深入。对仲景之学,在“医、教、研”等各方面,历来以宋本为主。由于古本发现较晚,因真伪莫辨而问津者较少。然古本所载对宋本内容确能纠误补阙,释疑解难,并经医家验证其理法方药用之卓有成效,故应予以高度重视。

由于“长沙古本”(1932)初印后迄未再版;“涪陵古本”为海内孤本,见之极难;而《白云阁本》系木刻版,印刷不易;《伤寒杂病论会通》仅作内部交流,未能普及;即广西人民出版社1980年改竖排(1960)为横排本之“桂林古本《伤寒杂病论》”依仍原版标点之误,亦早已售罄。遂致“古本伤寒”似又沉寂了二十多年。为此笔者曾多次撰文呼吁对“桂林本”亟待整理重印。近日收到民间中医经典古籍编撰组惠寄新版《桂林古本伤寒杂病论》一书,读之不胜欣慰!蒙如原、古月与汉服等诸位先生不辞辛劳,认真与诸本校对,于文字异同之处,皆出校语,另加脚注。详勘谬误,重新标点,精心编排,使该书条目清晰,方药醒目,复编汤方索引,极便检阅。尤其附录诸篇,对研读古本,足资参考,可供借鉴者良多。就编撰质量而言,内容完备,印制精美,可谓自古本问世以来,无出此书之右者。对诸公泽被医林,惠及后世之举,无不称善。谨致祝贺,表示感谢!(或因版面所限,此书用字偏小,尤其脚注,于眼花目昏者阅之,则颇为费力。希望再版时,字号适当大一些为好。)

又欣悉三七生先生正开展“古本伤寒”讲座,更是宏图壮举,千秋伟业!願读仲景书者,从此以古本为主,勿再受宋本之限。这对全面深入理解仲景学术思想,完善伤寒杂病合论体系,充实方证内容,进一步继承发展仲景之学,更好地指导临床实践,具有深远意义。余致力于“古本伤寒”研究数十年,编有“古本《伤寒杂病论》研究论文集”。为配合学习,特为民间中医网将拙稿陆续选登若干篇,聊供研读“古本伤寒”者参考。或可资万一之助。(2006—10—28)

原贴附魏雪舫先生转贴:

[转帖]罗哲初与《桂林古本伤寒杂病论》

黄祥续      广西卫生厅中医处(530021)
   
罗哲初是广西近代著名中医,字树仁,号克诚子,桂林市人,生于1878年,卒于1943年,终年64岁。他出生书香门第,13岁丧父,家境日贫,赖其祖父抚养成人。他自幼聪慧,勤学苦读,通经术,能文章,诗词书画,无不通晓。尤精研医理,长于以古方疗疾,兼善针灸子午流注学说,对脉学也有相当造诣,对《伤寒杂病论》尤有研究。
   
罗哲初最早与马君武、黄毅先等就读于桂林模范小学,曾充任过桂林体用学堂的语文、英文、图画教师。辛亥革命时期是到督军府请愿要求广西独立的代表之一。30岁始随左修之专习医理,左修之又名左盛德,据传左是张仲景四十六世玄孙张绍祖的弟子,罗从左受教后,即边从教边行医,后罗因与当时桂林道台秦步武不睦,遂离桂林到上海、浙江宁波、江苏南京一带专事行医。他在宁波时与当地名医周歧隐(利川)交好,常往来切嗟,共研歧黄之术于天一阁。1934年通过周歧隐介绍,又结识了陕西名医黄竹斋 (维翰),黄对研究仲景伤寒杂病论颇感兴趣,求知心切,与罗又甚友善,罗遂将其师左修之于光绪年间传授给他的仲景四十六世孙张绍祖家藏第十二稿《伤寒杂病论》十六卷原稿抄本,从未示人的秘本《伤寒杂病论》首册见示于黄,黄如获至宝,当即将左修之所作的序文和目录再抄一遍,返沪登载于《光华医学杂志》。1935年黄、罗又共事于南京中央国医馆,罗任编审,黄即在此时将该书全部抄缮成副本带回陕西,于1939年由张伯英将其副本刻版(据知该刻版已由黄竹斋的弟子米伯让教授于前数年送河南南阳医圣祠)。
   
罗哲初后因战乱,南京沦陷,几经周折,于1937年才回到故土桂林,1943年罗在兵乱中病故于桂林市郊草坪圩,临终始将其遗稿传给其子罗继寿。

解放以后,由于我党贯彻中医政策,罗继寿被吸收参加工作,并于1956年参加自治区举办的中医进修班学习,他有感于党的中医政策的英明,遂将其父所传的《伤寒杂病论》原抄正本献出,我区卫生厅为发掘祖国医药学遗产,即推荐给广西人民出版社于1960年3月正式出版,并定名为《桂林古本伤寒杂病论》,因印数太少,应读者之需,又从罗继寿之子罗柏龄处取出原抄本加以整理,于1980年7月再次出版,该书再版后曾被广西人民出版社推荐评为1983年至1984年度,中南五省(区)优秀科技图书。现不少读者还来信求购。该书最大的特点是,对六淫病邪论述较为详尽,内容也较宋本(通行本)及长沙古本丰富,伤寒杂病合篇本身即是特点之一,并在某些地方纠正和补充了其它版本的错误和不足,如通行本谓:“伤寒脉浮滑,此以表有热里有寒,白虎汤主之。”此乃讹文也,长沙古本作“表有热,里无寒”,可知“有寒”是“无寒”之误,而桂林古本作“里有热,表无寒,比长沙本就更进一层。再如虚劳篇中有天雄散,不知主治何病,注家众说纷纭,悬疑不解,但一读到《桂林古本伤寒杂病论》:    “男子失精,女子梦交,桂枝龙骨牡蛎汤主之,天雄散亦主之。”就一目了然了。当然该版本仍有疑议及真伪问题有待进一步商榷考证,但对研究《伤寒论》、《金匮要略》颇有参考价值,对指导临床也有很大意义。罗氏除传抄此书外,还撰抄有《脉纬》、《难经原本》等书。《脉纬》一书也于1983年整理出版。

(本文承罗哲初女婿莫雪村老中医提供部分材料,特此致谢!)   沉心修炼,做铁杆中医人!!!    Posted: 2008-07-08 23:17 | 1 楼 却波渔翁 开坛元老/主任委员
级别: 分区版主


精华: 70
发帖: 8223
威望: 75 点
金钱: 32100 元
贡献值: 4041 点
性别:男
年龄:58
在线时间:2301(小时)
注册时间:2007-12-23
最后登录:2011-01-15
小 中 大

 

Tue 16 Oct 2007
疑桂林古本著作時間不早過唐
Posted by Blake under 讀醫隨筆

今日找木通、通草之差別,才知道木通之名最早是在唐朝陳士良的《食性本草》中才出現。又《傷寒論》中有當歸四逆湯用的正是通草。但有趣的是,無論是今版傷寒論或是康平本傷寒論,乃至楊紹伊先生根據《千金方》與《脈經》等書所考的《伊尹湯液經》這三個版本中的當歸四逆湯(在康平本為當歸回逆湯),皆是以通草為名。唯獨桂林古本用之以木通,若此桂林古本未被後人改過,則此「古本」可依木通一名出現的年代,即唐朝才出現。所以桂林古本的著作時間可能不早過唐朝。   沉心修炼,做铁杆中医人!!!    Posted: 2008-07-08 23:20 | 2 楼 却波渔翁 开坛元老/主任委员
级别: 分区版主


精华: 70
发帖: 8223
威望: 75 点
金钱: 32100 元
贡献值: 4041 点
性别:男
年龄:58
在线时间:2301(小时)
注册时间:2007-12-23
最后登录:2011-01-15
小 中 大

 

 



《伤寒论》国内外研究现状
来源:杏林梦晓
 
《伤寒论》研究,是中医学术研究之热点,并呈现出明显的国际泛化趋势。数十年来,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层出不穷。就研究内容而言,无论其深度和广度,均属史无前例。而其研究方法和手段,更是令人耳目一新。 纵观数十年《伤寒论》研究过程,我们不难看出,有关《伤寒论》研究的思路和方法,是继承和创新的交错。换言之,即根据具体的研究对象和目的,合理选用传统的研究方法或大胆采用现代科学研究方法。传统的考据、校注、验证、推理等方法,在理论研究中仍占有相当的比重。而计算机技术、信息论、控制论、系统论、模糊数学、生物化学、光学、电学、力学、药理学、病理学等各种现代科学技术方法和手段的渗入,则体现了当今科技发展的时代特征。 限于篇幅,笔者在此仅就近数十年的研究状况,作一简要评述如下: 一.传统理论研究 本文所讲之传统理论研究,意指围绕《伤寒论》展开的相关文史哲及医学理论和学术观点的研究,主要包括版本考证、伤寒注家、六经辨证体系、哲学思维、发展历史等内容。 在《伤寒论》版本研究方面,目前学术界多数仍认同以宋本和成注本为权威版本。近年来,《千金翼方》所载之《伤寒论》以其时间早于宋本而颇受重视,有学者将之称为唐本《伤寒论》。而若注重文献考证价值者,则林亿等校刊之别本《金匮玉函经》,自然不容忽视。当代最具影响力的宋本《伤寒论》,应属刘渡舟教授等以赵刻本为底本校注的《伤寒论校注》本。另外,尚须提及的是,日本康治本和康平本、敦煌《伤寒论》残卷、长沙古本和桂林古本等,近年来均在不同程度上引起学术界的反响。 关于《伤寒论》的学术渊源,目前存在几种不同看法。其一,是依据其自序所述,认为其理论根源于《内经》,国内医家多数认同这一观点。其二,认为《内经》与《伤寒论》属于不同的医学体系,《伤寒论》根源于江南文化圈以药疗为主的医学体系。持这一观点者,以日本部分医家为代表。其三,据《甲乙经》和《注解伤寒论》所述,并据近年的文献考证成果,认为《伤寒论》主要源于《伊尹汤液》,属经方体系,与《内经》所代表的医经体系有别。 自成无己首开注释之风气以来,其后注伤寒者,代不乏人。其学术观点、治学方法等,对后世之研究,起着很大的影响。因此,研究注家及注本,成为《伤寒论》现代研究之一大热点。就总体而论,目前伤寒注家注本之研究成果虽多,但涉及面不广,主要集中于明清部分影响较大之医家,如柯韵伯《伤寒来苏集》、尤在泾《伤寒贯珠集》、钱塘二张等。然而,随着这类研究的深入,有关伤寒学术发展历史的研究,逐渐展开,从历史宏观的角度,考察《伤寒论》及伤寒学术的发生发展规律。 六经证治体系,是《伤寒论》之核心内容,亦是现代医家致力研究之重点。围绕六经体系之生理、病理、诊断、治疗等方面,研究者们开展了大量艰苦而卓有成效的工作。在这一领域内,最富挑战性的课题,仍属六经实质和厥阴实质问题的探讨。 有关六经实质的争论,历经近千年而未衰。仅近四十年来,围绕这一问题,就曾出现过数次较大规模的争鸣。50年代中后期的争鸣,其主要观点并未脱离前人之说;而80年代之争论,则逐渐渗入一些新学说。时至90年代,随着多学科交叉渗透之趋势愈显明朗,各种新观点层出不穷。然则,就其实质而言,多是前人观点的现代翻版或诠释,并未有大的理论突破。 由于原著的散佚传抄等原因,《伤寒论》文字错漏、义理未明之处甚多,而尤以厥阴篇最为突出。是以有关厥阴篇的认识,历代医家多不统一。数十年来,围绕厥阴的生理、病理、定性、定位等关键问题,研究者们付出许多心血。其中,以万友生教授为代表的学者们,提出寒温合论观点,受到学术界的广泛重视。 随着对人类思维规律研究的发展,有关《伤寒论》辨证方法的研究,近年来受到普遍观注。研究者们除运用传统方法总结《伤寒论》之思维方法及规律外,更引入一些新学说,如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逻辑学等,以映证之,取得了一批成果。 另外,有关《伤寒论》未病学说思想、体质学说思想、气化学说思想、时间医学思想等理论研究,亦取得相当的成就。 二.临床运用研究 此处所言之临床运用研究,指《伤寒论》六经辨证体系在现代临床中的运用规律和方法研究,主要包括病证诊断、治法原则、方药运用、临床思维等内容。其中以《伤寒论》方药在现代临床上的扩展运用,尤为引人注目。 在病证诊断方面,部分学者除强调遵循传统方法审证求因外,主张将建立病证诊断模型突作为突破口。运用多种手段,包括数理统计分析方法及计算机技术,通过大范围的文献分析和临床检验,对《伤寒论》六经主要病证进行定性、定量的规范化研究,建立相对客观的诊断标准,以利于临床推广应用。有研究者曾将《伤寒论》基本内容和逻辑思维,进行数理分析,并建立相应的计算机六经辨证论治系统,取得一定成效。其核心内容之一,即是六经病证诊断模型的建立。值得注意的是,这类研究尽管颇具价值,然从目前的研究成果来看,其广度和深度尚不尽人意,各种相关因素的处理存在不少困难,尤其是在中医辨证诊断原则性与灵活性关系处理上,尺度难以把握。因此,研究成果距临床实用,尚有很长的一段距离。 有关六经治法体系的研究,目前多限于理论阐述和临床验证。而具体治法之于临床,必须通过相应方药加以体现,故治法之研究成果,常是通过方药临床研究而来。就《伤寒论》方药临床运用研究而言,主要表现在其运用范围的扩展和对现代疑难危重病证的救治方面。大量的临床研究结果表明,《伤寒论》方的疗效确切,在现代疑难危重病证的救治方面,颇具特色。其主要应用的研究方法,目前比较倾向于大样本观察统计其对现代医学诊断明确的疾病的疗效。这类研究,有利于拓展经方的治疗范围,科学验证经方的临床疗效。而其不足之处在于,西医辨病与中医辨证之间的关系不易把握。注重经方对西医疾病的泛应性,必然将以忽视中医辨证作为代价,而方药之运用,却是建立在中医辨证之基础上的,如此则其临床疗效,难以与实际相合。 方药临床运用研究,其另一重要特征是剂型改革。这一方面研究,相较而言,以日本汉方医成就最为突出。汉方剂型的改良,不仅节省药源、使用简便,而且促进了日本制药工业经济的发展。近年来,这一形势已为国内官方及学术界所重视,并拟定了相应的发展规划。然则必须明确指出的是,剂型改革应以确保疗效为基本前提,此其一也;其二,正确处理现代药理应用标准和传统应用标准之间的关系;其三,充分发挥传统剂型加工及煎服法等理论优势。 方药临床运用规律的研究,是目前较为热门的课题。从临床思维角度探讨这一课题,具有普遍性指导意义。梅国强教授曾系统探讨了扩大经方临床运用范围的途径,是此类研究之典型。 三.现代实验研究 此处所论之现代实验研究,指采用现代科学技术实验手段和方法,研究《伤寒论》六经证治体系,以期埸示其内在本质。目前有关研究,主要集中在证候本质、方药机理等方面,其成果从不同角度和层次上,阐明了六经证治体系的部分机理。 六经病证本质研究,多从两个途径入手。一是确立一定的诊断标准后,选择合适的病例,通过对照观察,检测其相关的理化指标,进而分析推断其内在的病理生理机制。一是以中医病因学说为依据,复制相应的证候动物模型,观察其病理生理变化,以推断其内在机制。两种途径各有其优劣,前者关键在于诊断标准的建立是否合理和干扰因素的控制是否得当;后者关键在于动物模型建立是否合理及动物与人体差异的判别。 就已有的研究结果来看,病证实质研究涉及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各经的具体证候,研究指标涉及组织形态学、细胞学、分子生物学、生物化学、流体力学、光学、生物电学、电磁学等内容,结果表明,六经病证涉及多系统多脏器多层次的病理改变,并不能以现代医学的观点去对号入座。某一特定证候的病理变化,除与病种相关外,可在某些方面呈现出一定的共性特征,且这种共性特征并不受病种之影响,提示中医证候分类具有一定的客观性。 值得指出的是,六经辨证作为一个理论体系,始终贯穿着中医整体恒动观念,而六经传变学说,正是体现这种观念的最好例证。研究者们为了揭示这种变化规律,曾进行了艰苦的探索。有关太阴少阴、阳虚证证治关系及阴证转阳的实验结果,从多方面证实了这种病证转化关系的客观存在。 症状体征是证候的基本表象,从特定症状和体征入手,探索其内在机制,是揭示病证本质的一条重要途径。胸胁苦满作为少阳病定位症状,具有一定的特征性意义。研究结果表明,在不同病种的对照观察中,胸胁苦满多与胆、肝二经密切相关,进而从侧面证实了六经分证论治之客观性。而用无创性彩色超声Doppler显象技术研究脉象,证实位、数、形、势一种或多种属性的变化,是形成脉象的基础。而从位、数、形、势的变化及其关系加以分析,可望了解脉象与心血管生理学、病理学以及全身各系统之间关系的变化规律,进而揭示病证之内在机理。 经方的药理机制研究,是《伤寒论》现代实验研究的一个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近几十年来,主要经方都已成为研究对象,并取得满意的成效,诸如小柴胡汤、桂枝汤、白虎汤、大承气汤、理中汤、四逆汤等。其药理效应,随方药之不同而异,且每一方剂常呈现多系统多层次的泛化作用,较之西药,特异性多不显著。然其突出的临床疗效与药理特异性的不符,迫使研究者们颇费心血地去探求其中的奥妙。目前多数研究者倾向于,方药的主要作用机制,并不在于其直接对病原的清除和对病理损伤的修复,而是通过整体调节作用,调动各种积极因素,以促使机体自我康复。 这种调节作用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其良性的双向调节效果。即在病理状态下,方药通过逆病理变化的调节,以达到促使机体康复的目的。是以桂枝汤可促使动物的低温状态恢复,而亦可促使动物的高体温下降。而多数方药在生理状态下,却并不表现出明显的调节作用。正是这种特定方药与机体的特定病理变化的契合,相互作用,彼此影响,才发挥出其特定的治疗效应。 四.现代教育研究 随着全国各地中医院校的陆续创建,有关现代《伤寒论》教育的问题日益突出,而院校教育首先面临的是教材建设。全国高等医药院校《伤寒论》教材建设历经数十年,目前已编至第六版,为中医药人才培养作出了重要贡献。值得一提的,是与第五版教材配套的教学参考丛书《伤寒论》,以其翔实的资料、公允的评述、合理的阐论,博得海内外学者的一致赞誉。 在数十年的教学实践中,《伤寒论》教育已从单纯的传统课堂讲授模式逐渐过渡到教学——临床——科研结合的综合模式,说明经典理论对实践的指导意义日益受到重视。与之相应的是教学方法和手段的不断改进和优化,电化教学、多媒体教学、临床讨论、实验教学、题库建设等,逐渐完善。形象生动的讲解、直观可信的演示,大大提高了经典著作的教学效果。为提高教学质量,加强人才培养,各院校相继开展了一系列有关《伤寒论》教学的课题研究,并取得了喜人的成绩。 综上而言,《伤寒论》研究总体形势不错,大范围、多途径,普及与提高结合,继承与创新并重,并呈现出明显的国际泛化趋势。然则在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当今,尤须明确方向,把握机遇,迎接挑战,将《伤寒论》这门古老而年轻的学科,推上一个新台阶。   沉心修炼,做铁杆中医人!!!    Posted: 2008-07-08 23:24 | 3 楼 却波渔翁 开坛元老/主任委员
级别: 分区版主


精华: 70
发帖: 8223
威望: 75 点
金钱: 32100 元
贡献值: 4041 点
性别:男
年龄:58
在线时间:2301(小时)
注册时间:2007-12-23
最后登录:2011-01-15
小 中 大

 

《伤寒论版本大全》自序



自序

张仲景是我国伟大的医学家,以撰著《伤寒杂病论》名震中外,1993年国际著名的英国维尔康医史研究所推崇世界医学伟人29位,张仲景名列第五位。
  

《伤寒论》是中医四大经典著作之一,是一部具有辉煌成就的著作,是“医门之圣书”,被中医界奉为圭臬。《伤寒论》以他完整、系统的理论性和有效的实践性,奠定了伤寒学的基础,促进和发展了中医临床医学。
  

《伤寒论》自诞生之日起,尤其在晋代以后,倍受中医学者关注,明清时代研究《伤寒论》出现“百家争鸣”的局面,新中国成立后,《伤寒论》的研究进入鼎盛期,获得空前的发展。《伤寒论》并享有极高的国际声誉,尤其在日本,不仅收藏《伤寒论》多种古传本,为研究《伤寒论》提供了丰富的资料和文献,而且发展和提高了伤寒学。
  

千百年来从事《伤寒论》研究的著名学者就达百余名,《伤寒论》类著作书目截止1999年已达1604种之多(李顺保统计,详见本书汇总表),在日本亦达297种(李顺保统计,详见本书汇总表),其数量之多,实属罕见。
  

《伤寒论》自问世后,不久就散佚,千百年来,经学者、收藏家不断发现、整理和刊行,其版本日趋增多,为学习和研究《伤寒论》提供了宝贵的资料和文献。
  

时至今日,发现的《伤寒论》版本种类前所未有,为古人所未见,是我们学习和研究《伤寒论》的良好机遇,这是不争的事实。
  

为创造研究《伤寒论》的良好氛围,现将《伤寒论》各版本汇总成册,提供较为完整的文献和资料,企望为发展伤寒学尽绵薄之力。
  

本书搜集和校注的《伤寒论》版本如下。
  《敦煌本伤寒论》:敦煌莫高窟藏经洞发现的《伤寒论》抄本残卷。
  《康治本伤寒论》:日本康治二年(1143年)沙门了纯抄本。
  《康平本伤寒论》:日本康平三年(1060年)国医丹波雅忠藏本。
  《金匮玉函经》:北宋治平三年(1066年)校正医书局校正本。
  《高继冲本伤寒论》:荆南国节度使高继冲藏本,于淳化三年(992年)收编入《太平圣惠方》中。
  《唐本伤寒论》:唐·孙思邈收编于《千金翼方》中的《伤寒论》。
  《宋本伤寒论》:北宋治平二年(1065年)校正医书局校正本,明万历二十七年(1599年)赵开美影刻本(《仲景全书》)。
  《注解伤寒论》金·成无己注,明万历二十七年(1599年)赵开美影刻本(《仲景全书》)。
  

以上八种《伤寒论》版本,《伤寒论》学者和专家取得共识,一致认为是《伤寒论》的原始古传版本。此外,《伤寒论》无系统、散见于《脉经》、《千金要方》、《外台秘要》等医藉中,今不作《伤寒论》版本论而搜集。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后,在国内尚陆续发现《桂林本伤寒杂病论》(又名《白云阁本》)、《长沙本伤寒杂病论》(又名《刘昆湘本》)、《涪陵本伤寒论》三种,众学者皆言为“伪书”、“赝品”,证据不足,尚难定论。由于明清以来,重订错简派的兴起,《宋本伤寒论》逐渐被推崇为标准本和通行本,而视其他《伤寒论》版本出自“旁门”,因而削弱了研究和考证其他《伤寒论》版本的力度,造成“目不邪视”的局面,失之颇偏。拟今后以《伤寒杂病论》为绳,再行合编校注之。
  

《伤寒论》学,是指以研究《伤寒论》著作为主的学科,或词句诠释、或条分缕析、或文字考证、或版本校勘、或补充发挥、或体例改编等。伤寒学则是指以《伤寒论》为基础,以六经辨证和“经方”论治为主的中医临床医学。两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本书为《伤寒论版本大全》,是属《伤寒论》学范畴无疑。
  

本书将八种《伤寒论》版本汇总在册,其目的不仅在于便利相互校勘、相互补充,为研究《伤寒论》提供完整、系统的文献和资料,避免“以偏概全”。更为重要的是通过汇总,我们不难看出《伤寒论》学发展的五个重要的里程碑。
  

第一里程碑:张仲景吸收秦汉前的医学成就,结合自己丰富的临床经验,参考《素问》、《九卷》、《八十一难》、《阴阳大论》、《胎胪药录》、《平脉辨证》等,于汉末著成《伤寒杂病论》十六卷,但因战火而很快散佚。晋太医令王叔和“撰次仲景遗论”,不仅挽救即将湮没的《伤寒论》,而撰次整理出《伤寒论》,将《伤寒论》从《伤寒杂病论》中析出,因此可以说无王叔和就无《伤寒论》。金·成无己曰:“仲景之书,逮今千年而显于世者,王叔和之力也”(《注解伤寒论·伤寒例第三》),清·徐灵胎在《医学源流论》:《伤寒论》一书中写道:“苟无叔和,安有此书?”。王叔和的功绩为《伤寒论》建立了第一块里程碑。
  

第二里程碑:唐初我国著名医药家孙思邈在编纂《千金要方》时,仅见到残缺不全的《伤寒论》,经过他30年的苦心经营,终于在他晚年编纂《千金翼方》时,见到“江南诸师秘《仲景要方》不传”的《伤寒论》,整编后收入《千金翼方》中(卷第九和卷第十)。孙思邈不仅仅是整编《伤寒论》,重大的贡献在于对《伤寒论》的体例进行重大的改革和创新,将《伤寒论》的“前论后方”旧体例,改变为“方证同条”和“同类相附”,他的立论根据是:“旧法方证,意义幽隐,乃令近智所迷,览之者造次难悟,中庸之士,绝而不思,故使闾里之中,岁致夭枉之痛,远想令人慨然无已”,指出“前论后方”的“旧法方证”之弊端,而创新地改革旧体例,遂“今以方证同条,比类相附,须有检讨,仓卒易知”。这两项重大改革,高保衡、孙奇、林亿等赞叹道:“一时之新意”。这种《伤寒论》新的体例,彻底改变了《伤寒论》旧貌,深深地影响了后世《伤寒论》的发展,使其体例沿袭至今。因此可以说,孙思邈在《伤寒论》发展史建立了第二块里程碑。
  

第三里程碑:北宋之前,《伤寒论》的古传本,除经王叔和整理的版本外,还有其他版本,仅就现在我们发现而言,就有《敦煌本伤寒论》、《金匮玉函经》、《唐本伤寒论》、《高继冲本伤寒论》以及唐代流传到日本的《康治本伤寒论》和《康平本伤寒论》等,各版本的卷数、篇章、条文、文字、方药配伍及服法和禁忌等等,差异甚多,舛错皆是。为了结束《伤寒论》版本的混乱局面,北宋官方校正医书局于治平二年(1065年)由高保衡、孙奇、林亿(执笔者)等人,本着“以为百病之急,无急于伤寒”的旨意,全面地、认真地、系统地校正出《伤寒论》,世称《宋本伤寒论》,《宋本伤寒论》为“十卷”本,总二十二篇,证外合三百九十七法,除重复,定有一百一十二方(实为398条,113方,阙1方),当时亦称“官本”。《宋本伤寒论》的出现,结束了《伤寒论》版本的混乱局面和传本歧出的历史,《宋本伤寒论》成为定型本、标准本、统一本,致成流行本。为了便利民众的购买,北宋朝廷又于元祐三年(1088年)雕印小字本刊行。因此,可以说北宋官方校正医书局校正《伤寒论》的功绩,是《伤寒论》发展史上的第三块里程碑。不无遗憾的是,由于宋、元、辽、金民族战争频繁,社会动荡不稳,《宋本伤寒论》因之流佚,民间几乎不见。直至明·万历年间,赵开美发现《宋本伤寒论》,并于万历二十七年(1599年)收编在《仲景全书》中影刻刊行,保存了《宋本伤寒论》原貌。因此,赵开美对《宋本伤寒论》的流传,功不可没,也可说赵开美重新修葺和装潢了《伤寒论》发展史上的第三块里程碑,完整无损地保存了这块里程碑。
  

第四里程碑:《伤寒论》在北宋前皆为白文本,这对学习、普及《伤寒论》带来诸多不便,因而影响提高。严器之曰:“《伤寒论》十卷,其言精而奥,其法简而详,非寡闻浅见所能赜究。后虽有学者,又各自名家,未见发明”。鉴于此,金·成无己开创注解《伤寒论》之先河,精心注释全文,“皆引《内经》,旁牵众说(编著者按:指《难经》、《脉经》、《易经》、《诸病源侯论》、《圣济总录》、《外台秘要》、《针灸甲乙经》、《千金方》、《金匮玉函经》等),方法之辨,莫不允当,实前贤所未言,后学所未识,是得仲景之深意者也”,成无己注解《伤寒论》犹如王冰解《内经》。成无己《注解伤寒论》于金·皇统四年(1144年)由严器之刊行,由于该书对阅读、学习、研究《伤寒论》极为方便,因而逐步取代了《宋本伤寒论》,流行范围广,流传时间长,是《伤寒论》各种版本所不及,以致成为宋元明清学习和研究《伤寒论》主要版本,甚至为唯一版本,大有取《宋本伤寒论》而代之之势。据不完全统计,《注解伤寒论》自宋至今,在国内共刊行41种本,仅人民卫生出版社于1963年~1997年间印刷汪济川版《注解伤寒论》共10次,总数达345700册之多,若再加上各学者的点校本,总数不下40万册,这是《伤寒论》诸多版本无法比拟的。由此可见《注解伤寒论》在推进和提高《伤寒论》发展的意义和价值,可以说成无己《注解伤寒论》建立了《伤寒论》学发展史上第四块里程碑。
  

第五里程碑:新中国成立后,中医事业迅速发展,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各地中医院、中医院校相继成立,并蓬勃发展。《伤寒论》成为中医师和中医院校的基础课和必修科目,1960年出版中医学院试用教材《伤寒论讲义》及1961年出版中医学校试用教材《伤寒论中级讲义》,1964年又出版了重订本《伤寒论讲义》,1979年出版全国高等医药院校试用教材《伤寒论选读》,1985年出版高等医学院校教材《伤寒论讲义》,以及陆续出版的协编教材《伤寒论讲义》等,据不完全统,《伤寒论讲义》印刷发行已逾一百万册以上,并且还在增加。《伤寒论讲义》继承和发扬了《伤寒论》,继承者即忠实于《宋本伤寒论》原文,发扬者即按证重新编次,阐述伤寒学。《伤寒论讲义》的出现,标志着《伤寒论》学进入一个崭新的阶段,建立了《伤寒论》学发展史上的第五块里程碑。
  

上述《伤寒论》学发展史上的五个里程碑,即重要标志。正如上文所言,《伤寒论》学和伤寒学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尽管两者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
  

现就伤寒学的发展史,简要试分析如下。
  

1.伤寒学形成期:早在商代伊尹撰《汤液》,秦汉的《素问》、《九卷》、《难经》、《阴阳大论》、《胎胪药录》、《平脉辨证》中就开始出现伤寒学的雏形,《居延汉简》和《武威汉代医简》都有伤寒学的记载。虽然有些文献已散佚,但从保存下来的文献资料中,可以看出早在西汉前,伤寒学已逐步形成,至西汉末年,张仲景“勤求古训,博采众方”,在吸收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经验,撰《伤寒杂病论》十六卷,创立伤寒六经辨证的方法,从而奠定了伤寒学的核心理论和治疗学基础,标志着伤寒学已形成。
  

2.伤寒学成熟期:《伤寒杂病论》的出现,标志着伤寒学形成,但到了晋、唐、宋时期,一面由于《伤寒杂病论》散佚和多种版本歧出,而加强了伤寒学典籍的收编、校勘、整理、注释工作,如王叔和撰次《伤寒论》,孙思邈改革《伤寒论》体例,北宋校正医书局校正《伤寒论》,金成无己注释《伤寒论》等,国家已有标准《伤寒论》本,亦列为考试课目。另一方面研究和学习伤寒学,发展伤寒学,如韩祇和的《伤寒微旨论》、朱肱的《南阳活人书》、庞安时的《伤寒总病论》、许叔微的《伤寒发微论》、郭雍的《伤寒补亡论》、刘完素的《伤寒直格论》等,以及元代王好古的《阴证略例》、杜本的《敖氏伤寒金镜录》等,皆从伤寒学理论、六经辨证、诊断和治疗原则和方法、方药配伍的发挥等方面,扩大了《伤寒论》的范围,发展了伤寒学,使伤寒学日趋成熟为完整的体系,亦即后世所称的“经方”学派。
  

3.伤寒学百家争鸣期:宋元时期,伤寒学已趋成熟,为明清时期的百家争鸣打下坚实的基础。明清时期伤寒学派崛起,各门户林立,形成百家争鸣的局面,促进了伤寒学的各方面齐头并进,取得了显著成果。就伤寒学的著作而言,据不完全统计,明清时期共有880种伤寒学著作,占我国伤寒学类著作54.9%,其数字惊人。明清时期,研究伤寒学气氛浓厚,逐步形成了多个学派互相争鸣,伤寒学成为明清时期医学活动的主要内容和核心。此时期伤寒学的主要学派有:重订错简派、维护旧论派、辨证论治派、中西汇通派等。诚然,这些学派中尚有分支,甚至发展到各立门户,自成一家。正是由于各学派之间的纷争,促进伤寒学各方面的发展,如对《伤寒论》校勘、考证、注释、发挥,对伤寒学的广义概念发展,对伤寒学六经辨证再发展,对“经方”治疗学的再扩大,对伤寒学和温病学的汇通,对伤寒学的中西医汇通等。由于明清时期,伤寒学派的崛起,也造就我国众多的伤寒学学者,如方有执、喻嘉言、张璐、吴仪洛、吴谦、张遂辰、张志聪、张锡驹、陈修国、柯琴、徐灵胎、钱潢、尤在泾、陈念祖、包诚、王肯堂、刘纯、秦之桢、沈金鳌、陶华、戈维城、俞根初、唐容川等等。正是由于伤寒学的百家争鸣,促进伤寒学的蓬勃发展和迅速提高,同时亦启迪了温病学的产生及其发展,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
  

4.伤寒学鼎盛期:新中国成立后,伤寒学进入鼎盛期,主要表现在:一是相继成立了中医院校和《伤寒论》教研室,编纂高等医学院校教材《伤寒论讲义》,印数逾百万册之上,其中以李培生、刘渡舟、聂惠民为突出代表。二是对《伤寒论》的文献学、版本学、校勘学、训诂学、辞书学等的研究和发展,其中以马继兴、任应秋、刘渡舟、钱超尘为代表。三是对伤寒学的理论研究,包括六经辨证理论、诊断和治疗理论、药法理论等,不仅应用我国古代哲学思想,而且应用现代多学科理论或学说来阐明伤寒学的科学性、先进性。三是开展伤寒学的科学实验基础研究,特别是对“证”本质的研究、药理的研究、脉象的研究,都取得可喜成果。四是开展伤寒学的临床研究,充实、扩大、提高了伤寒学的治疗学,并且逐步取得重大突破和科研成果。五是成立了“全国仲景学说专业委员会”和各种“仲景学说研究会”,多次召开国际性、全国性、地方性及各学术团体的“仲景学说研讨会”等,促进和提高了伤寒学的发展,造就了大批伤寒学学者,其影响极其深远。
  

以上是对伤寒学发展史的简要说明,诚然伤寒学学者对伤寒学发展史的阶段划分各有其说,姑且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吧,我权作抛砖引玉之举耳。
  

《伤寒杂病论》作者张机,字仲景,生于142~152年,卒于210~219年,今河南省南阳地区邓县稂东镇人,生平事迹不详。因为《东汉书》中无“传”,故知张仲景生时尚不是社会知名人物,因《汉书》有一艺名皆尽举而录之故。随《伤寒论》的发展和传播,张仲景亦随之声名大震,奉为“医圣”乃是张仲景卒后之事。有关张仲景生平事迹的一鳞半爪,其资料文献来源于:《伤寒杂病论集》(自序)、皇甫谧《黄帝甲乙经·序》、王叔和《伤寒论序例》、《太平御览》、甘伯宗《名医录》、王冰《素问·序》、刘知玑《史通·人物志》、林亿等《伤寒论·序》等中的零星文字记载。至于明清时期,李濂《张机补传》和陆九芝《补后汉书张机传》,皆因取自间接文献,其可信度不高。因之,有关张仲景其人、生卒年代、藉贯、官长沙太守、建安或建宁、《伤寒杂病论》成书年代等等,后世颇多争议,终因无历史文物和凿确的史料,未能取得共识,看来尚有继续争论的趋势。好在本书为讨论《伤寒论》,对张仲景其人毋庸发表个人管见,留待历史学家,说得更确切一点,留待医史学家们去探讨吧。我十分赞赏姜春华先生所说:“《伤寒论》决非仲景个人所创作,也决非个人经验,因为个人经验不可能如此丰富而准确。更不是个人推想与杜撰,如果是杜撰,那是经不起考验的,又不足为训了”(《历代中医学家评析》1989年上海科技出版社)。
  

本书对八种《伤寒论》版本皆作了初步考证,并附于各版本之后,仅供研究之参考。
  

本书对八种《伤寒论》版本,进行了初步校勘和注释,参考了众多《伤寒论》学学者的成果,在此向他们表示衷心的谢忱!
  

为伤寒学学者进一步研究和学习之便利,本人将古今《伤寒论》类著作书目(截止1999年)和日本《伤寒论》类著作书目汇总成表,列于书末,供参考。
  

研究和发掘《伤寒论》,本身是一项浩大工程,本人虽经十数寒暑工作,但菲薄之才只可登堂尚不可入室,谬论在所难免,祈望专家学者斧正!

  

海陵六十叟李顺保主任医师己卯年嘉平月
于金城黄河之阴苔花斋   沉心修炼,做铁杆中医人!!!    Posted: 2008-07-08 23:28 | 4 楼 却波渔翁 开坛元老/主任委员
级别: 分区版主


精华: 70
发帖: 8223
威望: 75 点
金钱: 32100 元
贡献值: 4041 点
性别:男
年龄:58
在线时间:2301(小时)
注册时间:2007-12-23
最后登录:2011-01-15
小 中 大

 

勤于积累 善于思考
上海市中医文献馆学术委员会主任

张云鹏 主任医师



    [作者简介] 张云鹏(1930- ),江苏启东人。1986年获主任医师职称任职资格,1992年起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待遇,1995年评为“上海市名中医”称号,1996年获“上海市老有所为精英奖”,1997年荣获“全国老有所为奉献奖”。1997年、2002年两次被国家人事部、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确定为“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指导老师”,2004年为“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研修项目”上海指导组专家。





伤寒入门 旁及诸家

    我从事中医临床、科研、教学、文献研究逾半个世纪的实践中,逐步形成了“以仲景学说为经,诸家论述为纬,兼收并蓄,融合汇通,坚持发展,重在实效”的治学思想。

    在学医过程中,对张仲景《伤寒论》产生了极大的兴趣,源于先师吴安庆先生之教诲,他说:“《伤寒论》不但能治伤寒,且能治温病,不但能治温病,还能治一切内伤外感之百病”。 “盖病能虽有万变,总不出六经范围,天地间只有此六气,人身中只有此六经,见六经中之何经为病,即知六气中之何气为殃,按而推之,不失毫厘,施于临证,效若影响,此仲景所以为百世师也。”余遂用毛笔抄录《伤寒论》原文,日夜背诵熟记,先生还逐条进行讲解,前后对比分析,汤证鉴别,临床应用等,初步打下了基础。其后阅读柯韵伯《伤寒来苏集》“六经之为病,不是六经之伤寒,乃是六经分司诸病之提纲,非专为伤寒一症立法也。”徐灵胎也说:“医者之学问,全在明伤寒之理,则万病皆通。”加深了我对《伤寒论》的认识与研究。

    对《伤寒论》的版本及注家也进行了研究,如现通行的宋本,明代赵开美复刻本,白云阁藏本,桂林古本,日本康平本、康治本等。愚意还是宋本为优。

    至于《伤寒论》注家论著,我虽藏有百余种,然推崇者仅柯韵伯《伤寒来苏集》,尤在泾《伤寒贯珠集》,邹润安《本经疏证》。左季云之《伤寒论类方汇参》,黄竹斋之《伤寒论集注》而已。或有人对《本经疏证》有疑问,然考查该书取《本经》、《别录》为经,《伤寒论》、《金匱要略》等为纬。其精髓以仲景证本草,以本草证仲景,研究张仲景用药,实为可读之书。至于郑钦安《医法圆通》、《医理真传》也有参考价值。

    上世纪六十年代,鉴于中医学术界对《伤寒论》与《内经·热论》的关系有争论,余有感而作,题为“对《伤寒论》与《内经·热论》关于六经问题的我见”,发表于《上海中医药杂志》1963年第9期,主要观点:“《伤寒论》与《内经·热论》之间,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所谓联系是从历史发展上来认识;所谓区别,是指从内容实质上来考虑。仲景运用《内经》六经的名称,而赋予了新的意义和新的内容,因此,在实质上和《内经·热论》有了原则性的区别。”得到上海中医学院《伤寒论》专家章巨膺、沈济苍的赞同。该文发表后,还得到研究《伤寒论》学者的引述。

    八十年代余撰写“《伤寒论》要义”,对《伤寒论》的主要精神及内容进行概括。主要论述整体观念是《伤寒论》的基本精神,辨证准确是《伤寒论》的精髓所在,论治严密是《伤寒论》关键之道,六经提纲是《伤寒论》的辨证要领,合病并病是《伤寒论》的常中之变,汤证对比是《伤寒论》的临床鉴别等,长达数万字。自1981年至1983年于《云南中医杂志》分别连载七篇,帮助读者系统理解《伤寒论》有积极意义。

    《伤寒论》厥阴病历来有争议,成为千古疑案;同时在中医界重视《伤寒论》有寒厥,但忽略了热厥。所以,从临床实际出发,结合《伤寒论》厥阴病,我发表了“厥阴病中寒厥与热厥的探讨”、“从《伤寒论》厥阴病探讨危重急症的辨治法则”、“厥逆释义与临证”三篇文章。

    在《伤寒论》教学方面,也作了些努力,早在五十年代在上海警备区西医学习中医班讲授《伤寒论》得到好评。六十年代在上海中医学院第二届中医进修班讲授《伤寒论》得到《伤寒论》教研室主任赞赏。七十年代在中华中医学会云南分会专题学术讲座主讲《伤寒论》,“云南省中医研究班”主讲《伤寒论》,后又在云南中医学院讲授《伤寒论》。2000年4月为“上海市培养高层次中医临床人才研究班”,解读《伤寒论》,既阐明基本精神,又联系临床实际,具有指导意义。2003年在“全国第三批继承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研究班”作了“《伤寒论》述要”的报告。最近,又撰写了“《伤寒论》辨证方药临床运用探析”,作交流之用。   沉心修炼,做铁杆中医人!!!    Posted: 2008-07-08 23:34 | 5 楼 却波渔翁 开坛元老/主任委员
级别: 分区版主


精华: 70
发帖: 8223
威望: 75 点
金钱: 32100 元
贡献值: 4041 点
性别:男
年龄:58
在线时间:2301(小时)
注册时间:2007-12-23
最后登录:2011-01-15
小 中 大

 

刘仲迈与长沙古本《伤寒杂病论》    魏雪舫
刘瑞瀜,字仲迈,湖南浏阳人。1935年曾执教于南京中心国医馆国医研究班,讲授《伤寒论》。据其学术传人,江苏名医南通陈伯涛老师介绍云:“刘师仲迈,品德文章,望重暂时,少时颖悟过人,誉满湘江。曾结业于北京大门生物系,以母病不起,乃从湘赣一带号称医之神者刘崑湘老师游,术宗仲景,尽得其传。”(陈伯涛?仲景方与临床?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1.157.)另在《伤寒杂病论义疏》书后,有仲迈老师自跋一篇,对其家世,一生及学术头脑,可资参考。(本文引用条文,据电子版“桂林古本《伤寒杂病论》”序号,以便查对。)

1.湘本的泉源与印行

民国初年,湖南名医刘世桢(崑湘)漫游江西时,在一山谷中遇一张姓老者授以秘本《伤寒杂病论》,后经其宗人刘仲迈校后1932年于长沙(由何芸樵氏手写)石印公世,即长沙古本,亦称湘古本。该书为白文本,计十六卷。卷一至卷二“平脉法”,卷三“伤寒例”,卷四“温病”,卷五“暑、热、湿、燥病”,卷六至卷十一“六经病”,卷十二“霍乱痉阴阳易差后病”,卷十三至十六“诸可与不可”各篇。

当刘崑湘受书之初,即师事张老,“凡论中疑义密义,悉质而记之”。崑湘老师致力于“岐黄扁张四圣之学”,有《医理探源》之著,“先从事于《内经》、《难经》……继注《古本伤寒》,期传其真,六越寒暑,至乙巳(1905年)草成”。(《医理探源?自序》)后因战乱,其中《古本伤寒》注稿多数散失,常抱残缺之恨。至1924年复与刘仲迈积十余年之探索,推本师传之义,更互演绎”,由仲迈执笔,撰《伤寒杂病论义疏》(以下简称《义疏》)十六卷,于1934年印行。(长沙商务印书馆铅印本,14册两函。国内各地尚有馆藏,因系线装书,借阅较难。)直至1999年刘炳凡老师等主编《湖湘名医文籍英华?伤寒、金匮卷》收载此书,予以再版。为简体横排,并加标点本。(湖南科技出版社)但卷帙众多,又非单行,读起来仍觉困难。现有(2006)台湾古本伤寒专家如原老师为促进对古本伤寒的学习研究做了大量事情,今又不辞辛劳自行将《义疏》扫描成PDF版,在民间中医网站上公开公布,极便查阅。

2.湘本的研究与解释

为古本作注者,首推刘崑湘氏,因注稿残缺,复经刘仲迈整理,“承袭师说,述义成疏”,对全书举行解释。

刘仲迈认为〈伤寒论》之以是难读,由于讹阙已久,历代注家,亦但随文衍义而巳。甚或“以己意妄为删削,有所不解,辄归咎于叔和,……本之不明,道以终晦”。既得秘本,“幸遇真经,如开宝藏……乃得洞其旨归,厘其章句,始知百家有百家之伤寒,而非仲景之伤寒也”。又因通畅本,“未备六气,温暑之治实有忌于桂麻,燥热之方难取法乎柴葛”,医家遂有详寒略温之说。刘氏凭据古本的篇目和载文而论曰:“伤寒古名,本赅六气。伤寒杂病论者,犹曰外感杂病论云尔。故首脉法以示诊要。序次例,明运气方宜,立伤寒传经正治之法。次则暑湿燥热,温痉霍乱,各有专篇。次乃演六经为病以究病变,而终之以可与不可,申误治之戒而垂医律。凡客邪正病,悉统于伤寒。坏证末传,即兼乎杂病。至于温发伏气,暑伤气府,湿邪有内外上下之分,燥热析五脏干移之变,六气中人,各有法度。立诊道一向之宗,垂料度腑脏之法,辨外感杂合之诊,权脏气乘行之变……见病知源,奇恒备矣”。(《伤寒杂病论义疏?刘仲迈序》)

因古本载文与通畅本差别者甚多,故刘氏解释多发挥己见,绝少引用诸家之说。《义疏》卷帙众多,内容宏富,限于篇幅,略举数条以观其大概。如古本《平脉法》首条云:“问曰:脉何故知气血脏腑之诊也?师曰:脉乃气血先见,气血有枯荣,脏腑有偏胜。气血俱盛,脉阴阳俱盛;气血俱衰,脉阴阳俱衰。气独盛者,则脉强;血独盛者,则脉滑。气偏衰者,则脉微|;血偏衰者,则脉涩。气血和者,则脉缓。气血平者,则脉平。气血乱者,则脉乱。气血脱者,则脉绝。阳迫气血则脉数,阴阻气血则脉迟。若感于邪,气血扰动,脉随厘革,厘革多端,气血使之。病变百端,来源根基别之。欲知病源,当凭脉变。欲知病变,先揣其本。本之不齐,在人体躬。相体以诊,病无遁情。”刘氏对此阐发甚多,其要论云:“此条为脉法大纲,示人以见病知源之奥,平脉辨证之理。”“凡脏气之内变,六淫之外伤,邪之及体,气血受病,气血扰动,病虽未见,脉象先形,故曰‘脉乃气血先见’也。”“人之秉赋差别,气血在人各有偏盛偏衰之异,脏腑之秉各有偏强偏弱之殊,故脉随气血之枯荣强弱而为之厘革也”。如以外邪为例,则“病邪之乘,但有六气,邪之中人,随其所合,厘革各殊,病变莫穷,证由体异,察体异秉,诊无遁情。”

按:此条通畅本佚。由于人之气血,枯荣强弱差别,脏腑阴阳,有虚实寒热之别,故脉象体现因之各别。刘氏据以提出因秉赋差别而病随体变的体质发病学说,在临床上有告急的引导意义。

又如概论古本《温病篇》云:“伏气病温,邪自内发,外具太阳之表(发热)而不恶寒,内似阳明之燥(烦渴)而非胃实。温邪既在血分,则禁发其汗,发汗亦无汗,劫而迫之,必血枯津竭,病变难测。故温病之治,清其血而气静。气在上者,使血濡气布则肤腠外和;气在中者,引邪出传导而腐秽自去;气在下者,当分消二阴,俾燠热内泄。温病之变证,或移或干,误治久留,或上或下,既非伤寒之邪,总无汗解之法。其或津液内充而濈然病解,或阴阳相搏而振栗汗出,并阴并阳之争,差别表邪之治。后贤钻仰无由,不识伏气病温之旨,故将风热相搏,传经化热,暑、燥、热、湿之证,并为一谈,凡治当以凉之病,统混于温。”

按:古本专论伏气温病,故以苦寒泻火,凉血解毒,滋阴润燥为主,差别于六气病之治。

《伤寒论》111条。(电子版[7.83])“太阳病中风,以火劫发汗……小方便者,其人可治”。该条无救逆之治方。古本则有“人参地黄龙骨牡蛎汤主之”。刘氏释曰:“此举火劫伤液,邪入血分之变。但于化热之中,论体秉仍有偏阳偏阴之异。若其人阳气偏盛者,则不但发黄,且至欲衄,阳盛则气偏盛,故迫血而上溢。若其人阴气偏虚者,则不但发黄,且小便难,阴虚则血偏虚,故水涸而金燥。更有阴阳俱虚,精气两竭者,则阳不布津,阴不化液,两皆枯竭。……以初由中风被火,劫伤津液,误治拖延,变生诸症,愈转愈剧。至此已成半去世半生之侯,若小方便者,膀胱尚能化气,知肾水之未涸,虽危犹有负气渴望,故曰可治。病至阴阳两竭,脉当转微而涩,必久按稳定,神情未散者,乃有苏枯之望。宜人参地黄滋津液之枯竭,龙骨牡蛎敛神情之虚浮,佐茯苓导心气下行而利水,虽曰可治,亦未能十全也。”

按:刘氏据古本载方,论此条证治较诸家为详。阐发误治之变证亦当审体质之阴阳偏盛以推测预后归转而酌定治法也。《伤寒论》111条,系误治坏证,因无救治之方,以致众说纷纭。虽自宋以来,为补治方者,代不乏人。由于看法不一,终难公认。其中以清、黄坤载对本证所提出的治法,较为具体。如云:“宜以麻黄、石膏泄其表热,大黄、芒硝泄其里热,半下、生姜降其逆,猪苓、滑石渗其湿,表里双清,则神情慧爽矣。”然而南京伤寒大家陈亦人老师明白指出:黄氏之论“好像八面见光,颇符辨证论治精力,实则可商之处极多。已经是阴阳俱虚竭,身材枯燥,何能再用麻黄发汗?虽然腹满微喘,或不大便,而于气血流溢,失其常度之时,何能再用硝、黄下夺?口干咽烂,邪火满盈,何能再用半下、生姜辛温燥烈?阴虚小便难,何能再用苓、滑以强利小便?由此可见,实际是抵牾重重,极其悖谬,绝对不应盲从。”故“认为本证的治疗,应当气营两清,繁殖津液,可参考后世温病的治法,不应领域于伤敝宅的私见。”(《伤寒论译释》下编,580页。)因此,古本以“人参地黄龙骨牡蛎茯苓汤主之”,乃应变之法,救逆之方,用于本证是比较切合的。

《伤寒论》151条“脉浮而紧,而复下之,紧反入里,则作痞。按之自濡,但气痞耳”。该条缺治方,古本有“小青龙汤主之”。刘氏释曰:“脉浮而紧,证象在表,加中有水气之结,其人当渴而躁烦。庸工不识见病之源,而反下之,表邪内陷,紧反入里,水寒气结,因成寒痞之变。紧入里者,谓浮紧变为沉紧。虽痞而按之自濡,中无结鞭,此非水饮有形之结,故知但气痞耳。宜小青龙汤者,化水气散外寒之剂也。邪由外陷,治之仍令外解,惟气郁而未至形实者惟然”。

按:由于本条有论无方,遂致诸家各是其说而好坏难辨。刘氏据小青龙汤方义释之,故云“水气之结”,加之“寒邪内陷”而成水寒气结之痞证。此注可备一说。

《伤寒论》383条,古本载为“问曰:病发热,头痛,身疼,恶寒,吐利者,此属何病?答曰:此非(宋本‘非’误作‘为’)霍乱。霍乱自吐下,今恶寒身疼(宋本缺此一句,多‘又利止’三字),复更发热,故知非霍乱(宋本缺此五字)也”。刘氏释曰:“霍乱之证,当自吐下。必不兼太阳恶寒发热之表。今恶寒身疼,复更与发热并见,故知病属伤寒而决非霍乱也。此义于霍乱证治,所关至大。乃旧本讹缺,后贤循文衍义,竟以霍乱外证颇似太阳,失之远矣。”

按:所谓差之毫厘,谬以千里。古本所论属于寒邪霍乱,以吐泻为重要症状,没有其他兼证,颇似当代医学“真霍乱”的临床体现。其吐利兼太阳之表,本非霍乱,《伤寒论》则云“此名霍乱”。千载以来遂据宋本载文认为仲景所说之“霍乱”,因此吐泻为主而兼有其他症状的多种急性肠胃疾病。直至今日,依然相沿“霍乱”之名,统属吐泻诸疾,而有“寒热干湿”之分,“表里虚实”之异。这种情况,造成今之医者对霍乱危症,看法含糊,病机殽杂,治法紊乱。

另外,仲迈老师又于古本伤寒中新增“疫论”,附于《温病篇》之后。证分“温疫,寒疫,温寒杂合之疫”。治方有“大小逐疫汤、白虎宣秽汤、`温里解郁汤、逐瘀荡秽汤、柴胡分消汤”等6方。意在辨疫疠盛行之病及治法,有别于古本温病与六气之病。故枚举疫病证治,以补其未备。

纵观刘氏《义疏》,穷源竟委,刻意研精,于仲景之书,务求理畅辞通,积疑尽释。探隐索微,洋洋七十万言。于宋本缺疑之条多所发挥。尤其对佚文之注,阐发奥义,皆出己见,筚路蓝缕,功不可没。

长沙古本《伤寒杂病论》自1932年印行后,颇为医家所推重。浙江名医宁波周岐隐老师对此用力较深,“笃信以为长沙旧文复显于世,辄取古本所备与通畅本阙佚之条,比类参互,撰《伤寒汲古》一书”,于刘氏《义疏》成书之前一年(1933)问世(四明怡怡书屋铅印本),其时仲迈老师及名医张山雷等即为之作序评介。周氏在自序中写道:。宋元以还,注疏伤寒者,不下百数十家,……而伤寒真义日趋支离灭裂。……今得古本,千载疑团,一朝明白,瓦釜雷鸣,都成废语。且仲景撰用内难,向无全书可证,今按各卷佚文,与《内经》通常若合符节。而奇经八脉之治,五脏‘脏结’之分,又与《难经》相互阐发,不有古本,何由窥其全豹乎。”

按:《伤寒汲古》书分三卷,共佚文一百六十五条,订误七十九条,佚方八十有八,较湘本佚方97方少9方,除备载佚文佚方外,重要是据以考订《伤寒论》条文之误,实际也即是湘本的摘录。著名医家冉雪峰对该书颇为器重,在《冉注伤寒论》中,即多处引证《伤寒汲古》补订诸条,留作参考。

另如黄竹斋《伤寒论集注》于1934年再版时,“适获湖南刘仲迈《古本伤寒杂病论》十六卷。将其脉证佚方,及订误各条,依次附列,以资考证”。(《伤寒论集注?凡例》)后于1948年以白云阁藏本(今称桂本)为主,综合《伤寒》《金匮》撰《伤寒杂病论会通》,又据湘本补桂本之缺。对文同宋本者,注取百家之说,而于佚文则转引刘氏《义疏》以为释。另外,湖北叶发正研究员于1995年在其《伤寒学术史》一书中(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77页)对湘本载文作了全面统计,如云:“湘古本与宋本《伤寒论》相比较,新增条文148条,重要漫衍在‘平脉’、‘温病’、‘伤暑’、‘热病’、‘伤燥’、‘太阳’、‘太阴’、‘霍乱’等篇中。增长方子85首,重要表如今‘伤寒例’、‘温病’、‘太阳’、‘太阴’、‘霍乱’等篇。订端庄文5条,考订方子2个,删字67个,全书共增字1051个。”

由于湘古本公世早于桂本,加之刘氏《义疏》影响较大,因此严世芸主编《中国医籍通考》(1993年版)于补编部门,将该书全部序跋尽皆收录,而未及桂本一字。即《中医大辞典》(1995年版)亦只有湘本辞条而失载桂本。

湘古本较宋本《伤寒论》优胜之处颇多,故连年参考引证湘本以校注《伤寒论》的尚有不少著作,各书俱在,这里就不一一枚举了。但需指出的是,湘古本与桂林古本《伤寒杂病论》似出于同一传本,载文有异之处,可以相互补证。然亦有讹误不敷者,湘本虽分为十六卷,但缺杂病证治,无《金匮》条文,仅将可汗不可汗、可下不可下各篇拼集成数,亦名《伤寒杂病论》,其实不副。该书《伤寒例》前,较桂本少《六气主客》一篇。(白云阁本亦无此篇)而六气之病仅有“暑、热、燥、湿”,尚缺“风、寒”二病。其有论无方者,如阳明篇有佚文一条,其文曰:“行动头痛,短气,有潮热者,属阳明也。”未出治方。桂本则有“白蜜煎主之”一句,方用人参、地黄、麻仁、白蜜四味。另有方证不符者,如“太阳中暍”一条,宋本无治方,湘古本于“则淋甚”之下有“宜当归四逆汤”一句,殊觉不类。桂本则为“白虎加桂枝人参芍药汤主之”,较为切合。他如《伤寒论357条“伤寒六七日,大下后,……唾脓血,泄利不止者,为难治。”宋本误作“麻黄升麻汤主之”。(桂本麻黄升麻汤则在359条“伤寒本自寒下,……更逆吐下”之后。且用药差别,方无“当归、玉竹、芍药、天冬、茯苓、石膏、干姜”等)历代注家对357条争议较多,柯韵伯谓:“麻黄升麻汤,其方味数多而分量轻,重汗散而畏温补,乃后世粗工之技,必非仲景方也。此证此脉,急用参附回阳,尚恐不救,以治阳实之品,治亡阳之证,是操戈下石矣。敢望其汗出而愈哉。绝汗出而去世,是为可必。”(《伤寒来苏集?伤寒论注?四逆汤证上》)桂本此条作“人参附子汤主之(人参、附子、干姜、半夏、阿胶、柏叶);不差,复以人参干姜汤主之(人参、附子、干姜、桂枝、甘草)”。湘本火线与桂本同,后方竟作“不差,复以鹿茸附子人参干姜汤(四味)主之”。又如桂本《太阴病篇》[10.26]“太阴病,有宿食,脉滑而实者,可下之,宜承气辈;若大便溏者,宜厚朴枳实白术甘草汤。”湘本此条上半节基础雷同,而下半节则作“但滑者,宜扶引之,厚朴茯苓半夏面麦豆黄卷汤主之,便溏者加白术与之。”(“面麦”即麦芽)再如《霍乱篇》湘本与桂本载文及治方亦有较多差别,如“霍乱兼疫气,必霍乱,去世后尸气传播,相染为病,当按法治之,但剂中宜加香气之品以逐之,沉香、丁香、香蒲入汤佳。”(桂本无此条)云云之类,不胜摆列。仲景之书何曾用过“鹿茸、麦芽、豆黄卷、沉香、丁香等药?至于其他有些文句,同样可以看出为后世医家增补或改易的痕迹。以上征象皆因年月久远,辗转传抄,难免有阙误之处,但瑕不掩瑜,无关宏旨。至于医家因临床须要而增补方药,也是可以明白的。因此,我们在深入细致研读此书的同时,必须细致,绝不能把后世医家的相识,看成是仲景先师固有的学术头脑。

3。结语

刘氏《义疏》为古本详注,探奥发微,足资研究诸本之参考。分外是刘氏凭据古本理论,提倡“平脉辨证,见病知源,相体制方,活法一向”之宗旨。在论述“外感明六气杂合之分,内伤有腑脏干移之变“的同时,提出“病由体变,乃百病之老例”。因人之秉赋差别,病机病变皆由体质所决定,故应“法因人异,相体定治”。若仅以方药之效验用于临床,既不敷以应病之万变,更“难求体秉之合,其弊则离体求证,得失参半”。阐发岂论从诊断到治疗都必须辨体。刘氏这种“相体辨治”的精粹理论,不但对引导临床有着告急的意义,对完善中医体质学说亦有肯定参考价钱。虽然湘古本没有桂本完备,但其载文确有可资互补之用,不能因湘本是残本,且有讹误等问题而尽予否定。尤其刘崑湘、刘仲迈二位老师研究仲景之学的效果,与他们自己的学术头脑都是借解释湘原来发挥的,故《伤寒杂病论义疏》的内涵极其富厚,值得深入研究。   沉心修炼,做铁杆中医人!!!    Posted: 2008-07-08 23:41 | 6 楼 却波渔翁 开坛元老/主任委员
级别: 分区版主


精华: 70
发帖: 8223
威望: 75 点
金钱: 32100 元
贡献值: 4041 点
性别:男
年龄:58
在线时间:2301(小时)
注册时间:2007-12-23
最后登录:2011-01-15
小 中 大

 

李序
李 序
白云阁藏本木刻版《伤寒杂病论》,据陕西省中医研究院院长
米伯让言,其先师长安市中医科学家黄竹斋先生,于1934 年得桂林
罗哲初先生所珍藏张仲景第四十六世孙保存的《伤寒杂病论》第十
二稿。黄先生于1939 年筹资刻本版印制公世。又称《伤寒杂病论》
桂林古本。原版遵黄先生遗言,赠送河南省南阳医圣祠保存。
白云阁古本共16 卷,其内容比宋本《伤寒论》、《金匮要
略》、康平本《伤寒论》多三分之一,词语通顺,叙述别具一格,
对六淫等之论述,多为宋本等所未有。且订正诸通行本错讹之处甚
多,其版本历史源渊虽未更多考据,但作为研究仲景学说之原意,
确是珍贵版本之一。
平舆县蔡德元医师,幼年好学,酷爱中医,博览方书,对仲景
学说造诣较深,所著《古本伤寒杂病论校评》将通行之宋本与白云
阁本用对照手法逐条评述。录二者原文,指出不同点,引前贤或褒
或贬之论述,提出见解,阐明白云阁本之优越。评述之文,精思详
论,有理有据,颇得长沙之深意,可谓匠心独创。正值中医药越来
越受到国内外重视与研究之际,该书之问世,对研究仲景学说,继
承发扬中医学,将起到一定历史贡献。
蔡医师对医学苦心笃志,深入钻研,自学成才,其治学精神与
医学业绩,均值钦佩,故不揣荒陋,乐而为序。
河南中医学院 李振华
一九九一年九月于郑州   沉心修炼,做铁杆中医人!!!    Posted: 2008-07-08 23:45 | 7 楼 却波渔翁 开坛元老/主任委员
级别: 分区版主


精华: 70
发帖: 8223
威望: 75 点
金钱: 32100 元
贡献值: 4041 点
性别:男
年龄:58
在线时间:2301(小时)
注册时间:2007-12-23
最后登录:2011-01-15
小 中 大

 

自 序
幼闻家父训曰:“为医固当博览,首重仲景之书。”故《伤
寒》、《金匮》之多种版本具也,未见《伤寒杂病论》之古木者,
受友人赠,意作新奇之观,浏览之际,心目焕然,竟不释手。其文
义理通顺,寻无瑕疵,其方试之不爽,确有奇效,诸本疑文读之冰
解,历代纷争观之定论。宋本与较,则黯然失辉。何缘之不入?遂
晨夜研习之,积十余年,忝称略知。愚以为是仲景原著保存较好的
版本,实和璧隋珍者。深憾大众之不知,医界所不用,沦为泥中珠
玉,乃人类之可悲。我知而不使人知,心实不安。自知智微力薄,
位鄙言轻,恐行徒劳之举。奈心念已萌,欲已不能,遂草成此书,
并倾财借贷以版之,企盼人知,自己之责尽,于民众无愧,于圣师
无憾矣!
自古有云:“著书固难,注疏更难”,故汉疏宋注留有后人之
讥。余乃愚瞽凡民,吹毛求疵以评书,则愈难矣!盖因时转代移,
字词随变,作者之原意实非今人所易度者也。
仆质性粗钝,学疏才浅,所论多属抨击,虽皆有据,仍恐为井
蛙之见,倘遗祸后人,不如无之。每念及此,虽无股栗心悸,确濈
然而汗。再思宋本,实属零缣断锦,剩玉残金,首尾不全,终为葩
余。前贤虽多疑议,却无缘得见此种珍本,愚有幸识之,当使仁风
广被,利益于民。有感于此,乃于诊余饭后,鸡声灯影之时,逐文
对照,每字必究,见二者差异显著,实为意外,古本文多十分之
三,尚不足惊;398 条异之134,实足讶之,《金匮要略》亦复是
之。遂详读细审,旁阅别览,并数赴京、沪以求史资医著,静思默
想,愈觉古本之可贵。是以不揣荒拙,妄作评述,别以良莠,明以
优劣,辨疑似而除毫厘千里之差,析正误而定历代纷纭之争,庶自
诩炙。


自知文欠通明,难以豁读者之心目,致博学者笑以摘拾,守残
者笑以腐迂。实欲以刍荛之见公之于世,使医界知之用之,作引玉
之砖耳。今世业医或教者,甚多俊彦奇才,卓识自多,若能读而研
之,于愿足台!岂敢以别立异说,徒惹同道之笑耶?
河南省平舆县杨埠医院 蔡德元
1992 年元旦   沉心修炼,做铁杆中医人!!!    Posted: 2008-07-08 23:50 | 8 楼 却波渔翁 开坛元老/主任委员
级别: 分区版主


精华: 70
发帖: 8223
威望: 75 点
金钱: 32100 元
贡献值: 4041 点
性别:男
年龄:58
在线时间:2301(小时)
注册时间:2007-12-23
最后登录:2011-01-15
小 中 大

 

转贴 《古本伤寒杂病论校评》简介
石宗文*
东汉张仲景所著《伤寒杂病论》,是一部临床实用价值很高的古典医籍,1700余年来长存不衰,倍受推崇。可惜书成之后,几经兵燹,原书无可复睹,致使后世注家蜂起,流派分庭,各抒己见,许多问题,莫衷一是,遂令学者望而生畏。近读平輿蔡德元先生所撰《桂林古本伤寒杂病论校评》一书(1992年12月河南科技出版社出版),顿感别开门径,获益匪浅。兹不揣鄙陋,以荐同道。

《桂林古本伤寒杂病论》(以下简称《古本》),为张仲景《伤寒杂病论》第12稿,原为广西桂林罗哲初所藏,1939年,由黄竹斋在西安刊行,称白云阁藏本《伤寒杂病论》(木刻版),当时鲜为人知,更少有人研究之,甚至有目为伪本者。蔡德元先生首重仲景之书,参注各家,细心以求。读桂林古本《伤寒杂病论》后,则历代纷争定论,诸本疑文冰解,以宋本较之,则黯然失辉。遂晨夜研习,穷源竟委,而成桂林古本《伤寒杂病论校评》一书。这是国内第一部专门研究《桂林古本》的书。

《古本伤寒杂病论校评》(以下简称《校评》), 分为上、下两篇。上篇为蔡氏校评之作,是其读《古本》之心得,除将《古本》与“宋本”相异之处逐条列出,并阐述其优劣外,尚有短论16篇,分别从文字、文风、年代、方药等方面论述考证,态度严谨,诚多评论公允之文。下篇则为《古本》原文,以供研读。

蔡氏之《校评》有如下特点:①将通行“宋本”与《古本》用对照方法逐条评述。先录二者原文,指出异点,引前贤或褒或贬之论,提出见解,阐明“古本”之优越。辞理透达,匠心独运,颇得长沙蕴意。②蔡氏认为《古本》内容全面,篇无佚失。《古本》与通行“宋本”相比,“内容多出十分之三,处方多88首,其中温病及六淫致病证治,也是历代医家认为应有而已佚之部分”等等。这些差异,基本上解决了历代争议的疑点。白云阁藏本确实是保存好,未受简编亏替,增删改易者。③认为《古本》文辞畅达,章节合理,无懈可击。如首述四诊辨证(即平脉法),次伤寒例,杂病例,符合著书规律。其六淫病分“乘、移”脏、腑之证治,奇经八脉之隶属,实为本书独有。又脏结证治,分别五脏等等,其优点不胜枚举。而“宋本”之湿证居于太阳之前;《伤寒例》屡受后人之疑;《伤寒论》397条分为十卷;《金匮要略》398条,仅为三卷。一人之著,如此悬殊! 诸多疑问,观《古本》而后,皆瓦解冰释。④《校评》文字考证,说服力强。如“麻黄杏仁薏苡甘草汤”之评述:“仲师文中麻黄无汤泡,薏苡不带仁,宋本如此,必是他人语气。圣师时代无“炒”字,故《伤寒杂病论》中,炒者皆曰“熬”,宋本作“炒”实非。”等等,诸如此类,从字训,语词方面精心推敲,言之凿凿,令人信服。⑤,短论16篇,论述精当。以宋本《伤寒论》中之讹误,胪列前贤对残编断简的评论,认为其有谬误者,非一人一时一地所造成。继以讨论宋本讹错的原因,并证明“古本”之优越。又对“古本”之评价及年代析考,亦有论文2篇,论据确凿。他如论厉鬼与祝由、用药奇特、温病证治、伤寒例评、解神丹、木通等,皆不乏独到见解,足资启迪人思。

要而言之,《古本伤寒杂病论校评》一书,对研究学习仲景学说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诚如班秀文教授所言:“精心考证,校评中的”。是一本专门研究《桂林古本伤寒杂病论》不可多得的开启之作。

*河南省淮阳县曹河乡石营医院

( 原文载 广西中医药 1993年12月第16卷第6期4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