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赫的女儿几岁了:马未都说家具收藏1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9 02:30:44

马未都说家具收藏

 第一讲 马未都说家具收藏之盛世收藏

【画外音】当收藏成为一种怀旧的时尚,当收藏成为一种财富的标志,有关于收藏的种种故事和传说就成为了街头巷尾的热门话题,也自然会有许许多多的人们投身于这样一个全民淘宝的热潮之中,或许您也正在跃跃欲试,或许您的家里也有宝贝待价而沽,但是推开令人眩目的收藏之门,在你眼花缭乱的同时,其中许多的宝贝也让你真假难辨,一不小心就会掉进一个美丽的陷阱之中,那么我们究竟该如何练就一副识别真假的火眼金睛?这五光十色的古董与收藏背后究竟都有着怎么的传奇历史与文化渊源?今天收藏专家,观复博物馆馆长马未都先生将与我们谈古论今,为您指点迷津,娓娓道来马未都说收藏之盛世收藏。

【正文】我们现在每到周六的早晨北京市天刚蒙蒙亮的时候有两个地方万头攒动,一个是天安门广场,大家都在举头看升国旗,一个是潘家园市场,大家都在低头捡国宝。这就是我们今天收藏的一个现实,我们每个人都希望从我们古董的遗留下来的东西中捡到自己心爱的东西,古代收藏热跟今天是有所不同的。我们历史上有过多次收藏热,我们统计起来大约有五次,第一次是北宋时期,第二次是晚明时期,第三次是我们大家熟悉的康乾盛世,第四次是晚清至民国初期,第五次就是今天。我们今天的收藏热,我们每一个人都可以感受到它给我们带来的愉悦。

[字幕:中国历史上五次收藏热:1 北宋时期2 晚明时期3 康乾盛世4 晚清至民国初期5  当代]

收藏热的形成,它必须有几个特征要出现,第一个就是官方的提倡和默许,比如北宋,北宋的末期宣和年间北宋伟大而窝囊的皇帝宋徽宗,他非常提倡收藏,他首先在国家成立了画院,他自己任画院院长。你想想一个皇帝,他任画院院长,他对这个国家有多大影响!它网罗天下所有的画家都聚集到他门下,开始为他作画,把画编成《宣和画谱》,出书,官方的提倡是收藏热的一个重要的标志。

再有就是国家对文物的收购,比如我们这些年国家用重金买了很多流散在世界各地的文物,收回国有,比如故宫博物院在1995年斥资将近两千万买了一张北宋的画,叫《张先十咏图》,收回故宫。这幅画是早年从故宫流出去的;2002年的时候财政部又斥资将近三千万,买了米芾的著名的《研山铭》,这些都收为恶劣国有。这些也表明国家的一个态度。收藏热的第一个步骤,就是官方的许可和默许。

收藏热的第二个标志是出版物集中。我们今天能够看到的所有的有关文物的出版物都是这一个时期出的,北宋、晚明、乾隆时期、晚清和我们选择。我喜欢收藏的时候先喜欢的是陶瓷,当时中国有关陶瓷的书就两种,一种是《中国陶瓷史》,另外一本叫《中国陶瓷》,全国就这么两本书。我喜欢的时候就这么两本书,这个跟今天完全不同。我们今天要喜欢收藏了,不管哪个门类,你去书店,五花八门的书,所有的书,对你都是资讯,都可以查到,很轻易地查到,但我喜欢陶瓷收藏的时候,这是查不到的,这是出版物的集中,也是收藏热的一个标志,比如刚才说了北宋时期的《宣和画谱》、《宣和书谱》、《宣和博古图》,这是北宋时期的著作;晚明时期我们都知道有一个文学家,也是画家叫文震亨,是文征明的曾孙,他写了一本书叫《长物志》。长(音障)就是长短的“长”,在古音中念zhàng,“家无长物,诗书自乐”(引自文震亨《长物志》)。“长物”是指多余的东西,它是一种自谦的说法,它把一些很贵重的东西说为是人生多余的东西,所以叫长物。乾隆时期我们都知道有《石渠宝笈》,乾隆为了编辑所有他收藏过的名画,他编出一本书,叫《石渠宝笈》;《西清古鑑》,这都是乾隆时期编的书。晚清就更不要说了,民国初期有一个人叫赵汝珍,写了一个叫《古玩指南》。这是给所有收藏的人一本收藏的守则,这都是出版这类书一定是收藏热的时期。

第三个特征就跟我们每个人息息相关,它就是摹古和作赝成风。我们先说摹古,摹古是君子坦荡荡,我模仿前朝的成就,我以我现实的力量来达到古人曾经达到的一个高度,比如乾隆时期他最愿意做的就是这件事。乾隆很多瓷器的落款,就写着“大清乾隆仿古”;仿古,我们今天市场也非常多,比如全国各地家具市场大量的仿古家具的出现,告诉你我这就是仿的,我用很好的木头做出来,跟古代的样子一样,希望你们家里改变一下气氛,不是这种西式的样子,变成中式的样子,这是君子坦荡荡的;作赝呢,它的出发点是不一样的,它是为了欺世,我们今天很多高收藏的人都被作赝,简单的说就是作伪,作假给苦恼着,每个人拿到东西,第一件事就是我到底是个真的假的,都苦恼这件事。

收藏热的最后一个标志呢,就是市场繁荣。北宋、晚明、康乾盛世,晚清到民国初年,以及今天,我们这五个时期都是市场非常繁荣时期。

[字幕:形成收藏热的四个特征:1 官方的提倡和默许:2 出版物集中:3 摹古和作赝成风:大清乾隆仿古。4 市场繁荣。]

【画外音】看到这里我们颇有些纳闷,为什么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收藏热没有出现在其它朝代,而偏偏是在宋朝?难道是这个朝代有着什么不同于以往的特殊之处吗?

【正文】宋代是一个收敛型的社会,就是我要聚集这种文化。那么收藏热它就形成了,尤其有了宋徽宗,这样一个皇帝,这个皇帝政治上是碌碌无为的,艺术上非常有造诣,他写着一笔非常漂亮的“瘦金体”,你创造一种书体是非常困难的事情,尤其到了宋朝,我们知道所有的法书作品都应该是宋代以前就定型的。无论你怎么写书体,你都很难超过这种字,但作为一个皇帝酷爱艺术,创造了一种非常漂亮的书体,书法,叫“瘦金体”。我们今天上博物馆都可以看看。宋代的时候他标榜自己“以文治天下,与士大夫共治天下”。他为什么要与士大夫共治天下呢?是因为他们的社会不能靠武力解决问题,我们宋代的版图是比较小的,尤其是到了南宋,版图变得非常的小,大概不足我们现在国土的五分之一,就是江南这几个省,但是宋代请大家注意,宋代的建国时期是最长的,我们从史学的角度去考察最长的朝代,我们一般都说是汉朝,但是汉朝中间有王莽割断了十四年,宋代是没有隔断,尽管南宋是延续了北宋,迁都,但是时间是没有隔断的,它长达319年。我们知道的盛唐只有289年,明朝只有276年,清朝只有267年,这是我们要对他的俄文化重新审视的一个原因,典型的说法就是以柔克刚,它是一个非常柔弱的朝代,一个非常柔弱的文化,是一个非常丰富而柔弱的文化,它撑住了这个朝代长达300年以上,然后对我们后世有巨大的影响,对我们的行为准则有巨大的影响,这就是宋代。比如宋徽宗当时他很喜欢画画,他画了很多花鸟画,人物画,那当然我们从史学的角度上讲,有的人,有的专家认为有的画是代笔,但是他又相当一部分画确实是他所为,比如在2002年嘉德拍卖会上拍了一个《珍禽写生图》,画的是花鸟,表明了宋代人的一种追求,表明一个皇上的心里的乐趣,画这个画得非常细致,都是花鸟图,珍禽,花鸟,那么这个土当时拍了2300万,加上佣金是2530万,这张画在国外流落了多年,终于回到祖国进行拍卖,但是不幸的是又被外国人买走了,在我们家门口晃了我们一下,没有回到祖国真正的怀抱,就“抱”了一下,又被别人抱走了,在2002年是世界上最贵的一个中国画了,在这张画拍卖之前,有一个老者给我打过一个电话,当时跟我说,马先生,我非常喜欢那幅画,那是我终身梦寐以求的一张画,我这次想倾我全部的力量把它买回来,他说你看行吗?我说那当然行了,买回来当然是一个好事了,我们当时都不知道它能拍到多高,当时估计1000万是个大限,结果在会场上他一直在观看,在1300万的时候他伸了一下手,,然后很快就被人盖过去了,他没有能力把这幅画收回国家来,那么这个拍完以后他跟我讲,他说我没买到,但是我很高兴,我终于拥有了它一秒钟,因为在1300万的时候他一举手,那个瞬间是他的,如果没有任何人出钱了,这张画就归他所有了。但是不幸的是还有别人在出价,然后我就能感受到他内心短暂的喜悦和那种无奈,这就是宋徽宗所创造的一种文化。他的文化他不能想象,他是一个受尽屈辱的皇帝,中国皇帝像他那样受尽屈辱的就是他一个人,没有任何一个人受过他这样的屈辱,但是他留下如此辉煌的一个艺术品,是我们自己的文化。

【画外音】当宋代的这场收藏热随着赵宋王朝的覆灭而销声匿迹的时候,有关于收藏的话题就此沉寂了数百年,那么究竟又是什么原因,数百年之后的明朝晚期却成功地让这个已经无人问津的收藏话题再度成为一种时尚呢?

【正文】我们再看晚明时期,晚明时期我们是一个文化非常繁荣的时期,我们史书上都记载说我们嘉万时期,嘉靖、万历时期由于皇帝不上朝,由于政治上的黑暗,中国是民不聊生。其实社会还有另外一面,当时的社会是非常富足的,我们都可以用实物来证实,比如我们知道许多话本小说,嘉靖时期是《水浒》《三国演义》的发行,到了万历时期,《西游记》《金瓶梅》这些作品都在发行。大量的话本小说对中国人的生活产生巨大的影响,像宋应星的《天工开物》这些都是中国人比较熟悉的。西方人对我们这一段中国为什么没有注重《天工开物》还表示一个遗憾,说皇帝是不是没有看过这样的书啊?英国有一个科技史学家叫李约瑟,他又一道著名的问题,叫“李约瑟难题”,他就说了资本主义革命就是工业化的这种革命为什么没在发达的中国产生?为什么没有?那么这个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我们当时是不注重无形资产,不注重知识产权,比如晚明时期,晚明时期我们都知道,当时大量的知识分子追求生活的奢靡,所以商品跟着就出现了,比如我们知道时大彬的紫砂,江千里的螺钿,陆子冈的治玉,黄应光的版刻,方于鲁的纸墨,张鸣岐的手炉等,这些商品在资本主义萌芽时期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的一个特征,就是品牌意识。我们清楚这个品牌是个人的任命,我们今天知道的西方的著名的品牌基本上都是人名,比如服装有范思哲的服装,阿玛尼的服装,丰田的汽车,福特的汽车,奔驰的汽车,像波音飞机等等等等,这些像路易" 威登的包、这些都是人名,但不幸的是这个品牌进入清朝叫大清年制,大清康熙年制,大清乾隆年制,一直到解放了,叫Made in China,中国制造,不注重品牌,那么在同光中兴的时候资本主义第二次萌芽,中国人的品牌意识出现的时候接受了第一次被扼杀的现实,那么他的品牌叫什么呢,叫外号,比如我们都知道的狗不理包子,王麻子剪刀,说一半的品牌,葡萄常、泥人张、烤肉宛,他说的他都不给你说全了,因为说全了就会被扼杀,所以中国的品牌在资本主义的第二次萌芽的时期它出现了一个很奇怪的现象都是半拉子品牌。不说清楚,但是也知道是这么个牌子。那么第三次我们出现品牌,用人名作为品牌的第一个人是李宁,李宁拿完世界冠军后退役,创造了一个品牌,叫做李宁牌。我有一次去王府井利生商店,不幸看到这一幕,有一个人说,那个时候李宁的牌子刚上市,很多人不适应,后来售货员给他介绍说这是新牌子叫李宁牌的,后来那个人愣着看半天说我身上怎么能绣他一名字呢?他是这概念,我这身上不能有别人的一个名字,但是他不知道,他穿的皮尔卡丹的西服也是别人的名字,他不知道,只是觉得外国人的名字品牌闹不清楚,就是中国人不大注重无形的东西。我们将来可能在谈到中国古代艺术品时可能会多次谈到这个问题,就是我们不注重这些事,注重的不是个人创造。

【画外音】虽然资本主义的萌芽没有能够在明朝晚期发展起来,但是其后的中国却依然维持了一个相当长久的盛世,那么在这个盛世之下,这一次的收藏热潮究竟又是怎么一种情景呢?广告之后继续讲述。 

【正文】第三次中国的收藏热是康乾盛世。我们都知道这是中国历史上时间最长的一段盛世,长达一百年,整整十八世纪,那么这个康乾盛世我觉得最主要一个原因根康熙皇帝的伟大和英明有很大的直接关系,康熙是一个极易吸收外来文化,他这个文化不仅仅是汉文化,是包括西方文化,他请了大量的西方的老师来教他几何、天文、机械他学过。我那天查了一下他学过静力学,我们一般今天都不学这样的学问。他是一个非常开明的皇帝,他对他自己的要求是使自己成为一个全能的皇帝,他做到了这一点,所以他影响他后来的雍正,影响到乾隆,使这一百年是中国历史上最辉煌的一百年。

到了他儿子这一代,就是雍正这一代,雍正是一个非常勤勉的皇帝,我们知道他有四万多个奏折,他批过的奏折,至今在国家档案馆里,他在位13年,平均每天至少要御批十件,最少要写仨字,知道了,最长的洋洋万言。我们都知道用毛笔写字写一万个字大约需要两天时间,就是不停的在写,写两天时间。我们用钢笔字写得快的人大概一天可以写一万字,但是毛笔写的速度一般,要比它慢一些,这样勤勉的皇帝,他在政务繁忙中他跟他的父亲,跟他的儿子都不能比,他都没有下过江南,他是一个清朝在康乾盛世中非常关键的一个时期,他要进行吏治,要改革康熙留下来的一些毛病,所以他就没舍得出门。那么雍正怎么去减压呢?他对艺术品有要求。在中国历代皇帝里雍正对艺术品的要求是最为具体的。雍正七年,就是1729年4月13日,太监刘希文交来成窑五彩磁罐一件,无盖。他这件东西没盖,所以皇上就传旨,说着做木样呈览,钦此。你先做一个木头盖,画好了个给我瞧瞧。隔了一周,二十日的时候就做好令额,就是画五彩木样一件呈览,又拿给皇上看,皇上就是说,将此罐交年希尧添一盖,照此样烧造几件,原样花纹不甚好,可说与年希尧,往细里改画,钦此。皇上说的太具体了,说照着这样给我做一个,原来这个样画的还粗了点,你给我再画细点,再做几个。年希尧我们都知道是雍正时期的重臣,他受他弟弟年羹尧的牵连当时是被罢免的,罢免的第二年就是雍正四年,让他重新干这个活儿,所以非常地认真。像这样的史实,记载了一个皇帝在艺术上的一个要求,这个要求一定得传达到下面,所以我们今天能看到雍正这一朝的瓷器是非常非常精美的瓷器,清代的瓷器的高价几乎都是雍正一朝创造的,就跟这个有很大的关系。

那么晚清到民国初年的第四次中国的收藏热,我们都知道这个时期的收藏热很以前有所不同,它主要的是外需加大,内需相对缩小。我们知道晚清的时候我们民不聊生,在西方列强的多次侵扰之下,中国人都感觉到生活岌岌可危,除了个别人的生活很好,大部分人都生活质量很差。但西方人终于打开了东方这扇大门,打开了中国这扇神秘的大门,能进入中国,亲自看到中国古老文明的时候,他们垂涎了很久的中国文化终于摆在他们面前,所以西方是大肆地掠夺,我们今天能在世界各地的博物馆看到中国的灿烂的文明,所有实物大约都是这个时期流出去的。民国时期有个著名的四公子:张学良者都不用说了,张伯驹,凡是对收藏有兴趣的人都知道这个大家,溥侗,溥仪的同族兄弟,再有就是袁克文,袁寒云,袁世凯的二公子。这四个人被大家统称为“民国四公子”,非常儒雅,都酷爱收藏,张伯驹当年花了四万大洋买了《平复帖》(西晋陆机),后来捐给了故宫,《平复帖》是可以很三希堂那著名的三帖可以齐名大法书,花了220两,后来又追加了20两黄金,240两黄金买了展子虔《游春图》。买这件东西的时候张伯驹是花了大价钱,把自己的豪宅卖掉,他那座豪宅占地15亩,原来是李连英,清末著名的大太监李连英的旧宅,15亩有多大呢?换算成平方米,是整整一万平方米,我们今天在北京城内要买这一万米的四合院要花多少钱呢?我们先不说要花多少钱,现在拆迁就要拆出三个亿来,一平米要三万块,非常巨大的数字,他把这个宅子卖掉,加上首饰,加上自己现有的钱凑足这个钱,买到了展子虔《游春图》,最后捐给了感觉,这就是我们民国时期的收藏大家的一个心态。

【画外音】当我们对中国历史上这四次收藏热一一了解之后,有一个更为迫切的问题让我们已经有些按捺不住了,那就是作为一个准备在收藏大潮中小试身手的新手来说究竟又该先做好哪些功课呢?

【正文】从收藏的角度上讲,我觉得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有一个准备,今天喜欢收藏的人太多了,但是冒冒失失地进来的时候没有准备会出现很多问题,那么收藏的准备首先应该准备什么呢?

[字幕:收藏前的准备/入门须知:1 理论先行。2 结交良师益友。3 多接触实物。]

我觉得第一条就是理论先行,你首先应该知道你要收藏什么,你应该把对应的数找来看一看,你比如说,我这个喜欢陶瓷,我就找来一本陶瓷史看一看,中国陶瓷是在呢没一个情况,我得把中国陶瓷闹清楚了吧,人家一说宋代五大名窑,你得知道汝官哥钧定,你得知道是怎么回事,专业上你要做一个准备,不要说你是收藏了,你跟人一张嘴,人家说你是个棒槌,你比如说,我喜欢什么,我喜欢斗dǒu彩,说错了,这字念“斗dòu”,斗彩,你书上写肯定写一个“斗”,这个“斗”和“斗”是一个字,双音字,当你如果不是很深的了解的话,你一说错字,人家就知道,你这人是个棒槌,是个不懂的人,所以理论是一定要准备好的。

第二点,就是最好要请一个老师,交割朋友,藏友嘛,但这个一定要找正,不要找一些净是“巫术”的人,我见过很多人都是走旁门左道,不走正道。你请的这位老师是应该有社会地位的,比如说你是一个任过什么职的,有过什么收藏成就,你最好是这样的人。这样的人会对你有很大好处,有时候别人教你一句,省得你在那儿摸索半天,我现在说到都是理论问题,你也可以不请,比如我喜欢收藏的时候我就没请,我也没地儿请去,我就逮着这个问一句,逮着那个问一句,所有的人都是你的老师,你要自己多思考。

第三条就是要多接触实物,有机会就去看。接触实物有何多种方式,第一看展览,我早年就酷爱看展览,所有的展览不落空,一般都是开幕看一次,闭幕前再看一次,能有机会多看一次是一次,要仔细地看,要记住它所有的特征。我们今天的展览太多了,跟我那时候喜欢收藏完全不一样,你的业余时间都会被这里占掉,另外呢,能上手的时候尽可能上手,比如人家有拍卖会,你过去看一看,摸一摸,感受一下,别人有的东西你在不违反操作规程的情况下,你都可以上上手,但一定要小心。翰海拍卖公司就出过一件事,咱们一位老兄就是一进屋俩眼犯直,直接就看见那瓶子,冲过去以后他不知道这瓶子前面还有一个柜子,还有一玻璃呢,就撞到这玻璃上了,这玻璃就把这瓶子当场就切碎了,后来还引发官司。我能理解这种心态,因为我原来在我们家的时候碰见过一件事,那时候我家里东西多,没做博物馆之前呢,家里东西多,有一个老先生上我们家来看东西,也是酷爱,一进门就直奔东西就去了,脚底下有一地毯没看见,就绊了一个大马趴,就摔在上面了,他心里非常地急,看文物心里绝对不能急,不论你多么想看见这东西,一定要注意观察,要注意周围的环境,这就是你上手时的一个规矩。你不懂这个规矩,就会付出代价。这个代价是非常惨痛的,你要想看,要仔细地看,要注意它的特征,一定要注意它的特征,要注意到所有的细部。你比如我当年去故宫看,那时候故宫的条件没现在好,灯光非常昏暗,我还自个儿拿着手电,第一次拿手电,一掏出来,工作人员都冲上来说你想干什么,我说我就是想看清楚点,他说这不是看得挺清楚,我说你看那个清楚跟我看的清楚有差距,我是要看特别清楚。那么后来我有一次我去的时候,去的多了人就熟了,我说你们那瓶子被人动过了,那个人跟我说不大可能,我说肯定被人动过了,然后他说没有可能动,我说你最近是不是没上班,他说我请了一个礼拜的病假,我说你去问问,一定动过了,他就打了个电话过去一问,人家说那个东西拿出去照相,又送回来了,他就很神奇,他就问我,你怎么知道这东西动过了呢?对我就很简单,就是这个东西它是有个面的,我永远看的是这面,我永远想看到它的背面,我看不到,但是这个照相的人回来搁的时候因为是圆的,他就把那面冲外,我就看到了,对我来说就太简单了,判断这个东西被人动过,但是对他们来说它就不简单了因为他只注重这东西在这儿就可以了,所以要求是不一样的。我想我们每一个喜欢收藏的人一定对自己要要求高一点,要多想多看,多看细部,多看不能看到的,比如底部,有机会尽可能的去看到。 

【画外音】作为一个收藏新手我们的确应当将这些忠告谨记在心,但是当我们投身于其中,真正开始自己的收藏道路的时候,又有哪些收藏的原则可以不让我们在真真假假的宝贝中迷失自己?又有哪些忠告可以让我们在种种诱惑面前不被冲昏头脑呢?

[字幕:收藏中的注意事项:1 量力而行。2 戒贪。3 不要轻信故事。]

【正文】第一条,量力而行。收藏它是一种乐趣,你不能把这种乐趣作为一个负担,我碰到过很多把这种乐趣变成一个负担的。有一回呢,我回家,碰到一个老太太哭,我就很诧异,在我们家,我不认识她,我就问,您什么事?她说我们家老头把所有钱都买成古董了,日子没法过了,说他谁也不听,就听你的,说你能不能劝劝他,她说我来了,你不能跟他说,你跟他说他会打我,我说行,我不会跟他说,我就去找他们家老头去了。那老头不错,我跟他聊,我一推他们家门,都推不开了,东西买的连门都推不开了,什么都买,他说我又四个孩子,全在美国,我有很多钱,但有再多的钱架不住没有节制地去买这些东西,也不懂,好的赖的什么都买,买的满屋子都是,床底下,床上,哪儿都是。我说你这样收藏是不可以的,你应该跟老伴商量,什么能买,什么不能买,我就跟他聊了很久,后来以后他老伴跟我说,她说我聊了以后,她说好了很多,就知道有节制了,原来是没节制的,老头出了门以后对我特别感激,说你看,门口汽车都是我们家的,我儿子走的时候留下来的,您开走吧,我送您了,我一看那车子,四个带子都是瘪的,不知搁了多久的了。

收藏还要注意的第二个事项就是戒贪。第二条戒贪也非常重要,就是贪是每个人的本性,人的本性就很容易贪,我买东西比别人便宜,非常容易上当的,我也贪,我年轻的时候不是说我不贪,我也贪,我只不过被这贪给咬着了以后我就不贪了。我知道自己警告自己,贪都是会上当的,戒贪是收藏中一个非常要注意的事项。

第三条收藏中的注意事项就是别轻信故事。每个人都有缠绵悱恻动听的故事,我收藏了几十年,也听说了无数个各种故事。我当年也爱听,人一说我就信,也还跟着人家一块儿担忧,比如人家告诉我说当年有,家里是一宫女,在乡下,说发配到乡下,当年带了很多宫里的瓷器,让我去看,那时候信息没那么灵通,有手机,什么都没有,说去吧,说怎么去,开车去,说有多远,说没多远,一会儿就到,然后我们就坐车,那时候也没有高速公路,走很远,坐了大概有仨钟头了,不是说一会儿就到了吗,这么长时间了,他说看了看,说没事,别急,走了有一半了,然后呢,又走仨钟头,到六个钟头的时候我又急了,我说多远了,又仨钟头了,这时候把地图掏出来看了看,说这回真有一半了。听故事的代价就是这个代价,然后我就12个钟头以后,从早上天没亮,两头见月来,终于上人家了,那老太太我瞧着那样,历史上也不会是宫女,老太太特麻利,哐哐哐,从灶台后面草垛子里抽出俩碗,我一看早上还喝汤呢,她说是皇上的,你说这可能是真的吗?我当年就被这种故事被诓得到处都是。那时候好在年轻,好在诓点时间也不值钱,去就去了,慢慢就机灵了,不能过多地听这种故事,今天说他们家是个太监,后天说他们家是个宫女,这种事多极了,所以不要轻信故事,我们就事论事,就物论物。

我们第一课,我大致的,东一榔头,西一棒子,跟大家讲讲关于收藏的乐趣,收藏注意事项,收藏应该知道什么,对我们的收藏的历史和我们收藏的未来有个大致的了解,那么我们下一讲就从我们生活中最息息相关的家具讲起。家具跟我们的生活关系最为密切,谢谢大家。 二、床前明月 第二讲 马未都说家具收藏之床前明月

【画外音】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这可以说是我们每个人从童年时代开始就最为熟悉的唐诗了,但是恰恰就是这样一首人人皆知的唐诗,却要在今天引来重重的疑案,这其中的床是我们睡觉用的“床”吗?当年的李白当真是睡在床上“举头望明月”的吗?我们在很多的记载和影视剧中所看到的祖先们都是席地而坐,他们又是为什么坐到椅子上了呢?而李白这首《静夜思》中的“床前明月光”又与我们后来象征权力的交椅有什么关系吗?这些貌似不相干问题的背后却有着神秘、千丝万缕的联系,今天收藏专家,观复博物馆馆长马未都先生带您寻找历史背后的蛛丝马迹,理清关系千万重,揭秘“床前明月光”的真相,为您娓娓道来马未都说收藏之家具收藏,新解“床前明月光”。

【正文】我们先读一首唐诗: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但凡知道一首唐诗的人就知道李白这首静夜思,但我看到所有的解释都有一个错误,大致是这样解释,就是在一个深秋的晚上,李白睡不着觉了,躺在床上,看着地上的月光不由地生起思乡之情。这首写进小学课本的诗影响非常非常地广,但这个解释中有一个大谬,李白说的床不是我们睡觉的床,就是一个马扎,古称“胡床”。

我们一会儿会非常仔细地讲到胡床,我们要了解这段历史,首先要了解我们自己的起居。中国人是改变过起居习惯的民族,唯一改变过起居习惯的民族,其他的民族都没有改变过,我们是席地而坐的民族。

[字幕:人类的起居方式:1 席地坐:2 垂足坐。]

以专业论呢,人类的起居方式有两种:一种叫席地坐,一种叫垂足坐。垂足就是坐在椅子上,把两条腿垂下来。人类的起居方式就这两种。在两千年前以前的时候,亚洲地区都是席地坐,我们都知道日本、韩国、包括朝鲜、印度、尼泊尔、泰国,都坐在地上,只有我们民族改变了起居习惯,由席地坐转为了垂足坐,而其他民族都没有改,我们看日剧、韩剧,回家就坐地上面,坐办公室是非常西化的一件事情,但平时是坐在地上的。

欧洲在两千年前就已经坐在椅子上了,为什么呢?是因为欧洲地区气候比较湿冷,我们今天去欧洲也能感受到它的湿冷。所以气候的条件迫使他们高坐起来,我们亚洲地区,尤其我们早期人类的文明都是在黄河流域,都比较干燥,相对来说人都可以坐在地上,是可以生存的,这是我们的起居习惯。我们慢慢地由席地而坐转为了垂足而坐,我们民族是一个非常愿意接受外来文化的民族,我们有时候自己察觉不到,我们很多习惯都改变过。

席地而坐的起居习惯给我们带来的是什么呢?是我们骨子里是一个席地而坐的民族,我们保留了许多痕迹,比如我们说“席位”、“出席”、“筵席”。“筵席”这个“筵”很有意思,“筵”是一个竹字头,一个延安的延,指铺在地上的大席子,“席”是铺在你面前的小席子,这个小席子的地位比大席子高。所以我们现在跟他的词汇的诞生跟着有关,比如说我们联合国有一个重要的席位,国家领导人出席了奥运会的开幕式,它说的都很明确。

表示尊敬的“席位”、“出席”就跟我们以前的起居习惯有关。《论语》中有句话叫“席不正不坐”,说的是规矩,说的是席子一定要摆正。《礼记》中有这样一条规定:“群居五人,则长者必异席。”就是说五个人以上,你有德高望重者,必须另外有一张席子。这就使我们一个伟大的词汇诞生了,就叫“主席”。主席是这么来的,主要席子上的那个男人,或者说席子上的那个主要男人。它跟英文的“主席”chairman是完全不一样的。英文的主席chairman是指椅子上的男人。我们是席子中间的男人。如果当时我们是坐椅子的民族,我们这个词就得叫“主椅”,你今天听着很别扭,出席一定叫“出椅”,席位一定叫“椅位”,。因为我们是那样一个民族,是一个席地而坐的民族,我们今天就有这样相关的词汇,我们平时是不注意的。

【画外音】我们曾经席地而坐的祖先究竟是如何开始坐起了椅子,这又将对我们的生活产生怎样的影响?还有,刚才所说的“床前明月光”中的“床”是一个马扎,我们似乎仍旧存在着疑问,还有什么证据可以证明这样一个颠覆性的说法呢?

【正文】我们知道,我们早先是一个席地而坐的民族的时候,游牧民族带给我们很多东西,游牧民族带给我们的东西是给我们耳目一新的东西。当时我们坐在地上,游牧民族的兄弟们翻身下马,从马背上打开一个扎捆的东西坐在屁股底下,这个东西就叫“马扎”——马背上扎捆的东西。至今这个家具我们在乡间还在应用,我们今天城市中也有应用,出去乘个凉,老头老太太出去聊个天,拿着个马扎最方便,打开就坐下了。

这么久远的一件家具,是影响我们中国人生存、改变我们生活起居的一件重要家具。这个马扎有个学名叫“胡床”,《后汉书》记载,“灵帝好胡服、胡帐、胡床、胡坐、胡饭、胡空侯(笔者注释:通假字,通“箜篌”)、胡笛、胡舞,京都贵戚,皆竞为之。”灵帝是东汉人,这是我们有关胡床最早的一个记载。这里请注意它有八个词汇,只有“胡坐”是动词,剩下全是名词,可见当时对高坐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变化,可以高坐起来,高坐决定了视野的变化,我不知道你们注意过没有,就是你看韩剧和日本剧,它没有高的柜子,它柜子都非常矮,因为他们坐在地上,我们用的这种高柜如果搁在屋子里是非常难过的,你坐在地上看高就非常难过,所以它柜子非常矮。高坐决定了家具所有的变化,这就是为什么起居的方式以坐姿为准。

那么我们知道了这一点就可以重新解释一下已有定论的历史,比如刚才我们说的李白的那首《静夜思》,他说的床就是马扎子,他就拎着一个马扎子坐在院子里,他的语境是非常清楚的。他说“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动作都非常清楚,我们在床上是不可以举头和低头的,我们顶多探个头看看床底下,他不可能低头。这个唐代的建筑门窗是非常小的,我们对建筑史要有了解的话就知道,我们到宋代以后才出现隔扇门,在唐代以前门窗都非常小的,门是板门,不透光的,窗非常小。我们现存的唐代建筑全国有四座,山西好像有三座,山西的佛光寺啊,南禅寺,都是存世于现在的唐代建筑,大家有机会都可以去看看,窗户非常小,月亮是不可以进入室内的。尤其当你的窗户上糊上纸,糊上绫子的时候,光线根本就进不来,所以李白说得很清楚,我在院子里坐着。

杜甫呢,有一首诗对李白这首诗做了一个诠释,杜甫有一首诗是写景的,叫《树间》,“岑寂双柑树,婆娑一院香。交柯低几杖,垂实碍衣裳。满岁如松碧,同时待菊黄。几回沾叶露,乘月坐胡床。”杜甫都不记得坐了多少回了,他说“几回沾夜露”,我几回沾上树叶上的露水,乘月,说的是院子里,“乘月坐胡床”,说得非常清楚。

李白自己还有一首诗,对他床前明月光做过诠释,他说“妾发初覆额,折花门前剧。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长干行》这首诗也写进了课本,这首诗也是流传甚广的一首诗,他就以小女孩的口吻说,我小的时候折了一支花,在门前玩耍。折花门前剧,剧是戏剧,戏剧当玩耍讲。“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他说得很清楚,我拿了一个马扎子就坐在门口,小男孩骑着竹马围着我绕圈,说得多清楚。但是我们书里面往往解释到这一点的时候就解释不通了,好像很蒙太奇,很电影化,郎骑竹马来,下一个镜头进了屋了,一大床,然后绕床弄青梅。且不要说这床当时是顶着墙的,小男孩很诡秘地围着小女孩很暧昧地转来转去,就不是李白的原意。

一提诗歌就是李白、杜甫、白居易,白居易有一首《咏兴》对李白这首诗也有诠释。他这首诗写得非常打油,他是长诗,我们就说开头,开头说“池上有小舟,舟中有胡床。床前有新酒,独酌还独尝。”他说的很清楚,水池中有一个小船,小船上有一个胡床,下面由于字数的限制,他不能说胡床上有新酒,他只能说“床前有新酒,独酌还独尝”。我自己边倒着边自个儿喝着,这个床说的很清楚,是胡床。

李白还有一首小诗写得很有意思,他将胡床,他有一个动作,他说“去时无一物,东壁挂胡床”。他说挂胡床,就是马扎子折起来,可以挂在墙上。所以当我们了解了唐诗以后就制度,李白的这首流传最广的诗我们有一个误解,这个误解就来自于我们的起居的千年以后的变化。而我们对千年以前的事情就不是太知了,很多事情是忽略了,所以从这一点上讲,我们了解过去的文化一定要了解他强大的文化背景。

【画外音】在我们对“床前明月光”的新解和真相恍然大悟的时候,我们又有了新的疑问,古时候人们把这样的椅子叫做“胡床”,而后来为什么在史籍中却越来越少找到这个名字?乃至我们今天会想当然的把“床前明月光”的这把椅子当作是睡觉用的床呢?

【正文】其实早在隋朝的时候胡床就发生了一个变化,《贞观政要》里有这样一段记载,唐太宗说“隋炀帝性好猜防,专信邪道,大忌胡人”。隋炀帝这个人呢,他有鲜卑血统,他自己反而特别忌讳胡人,胡人所有的事他都觉得要改了,所以当时他下令要把胡床改为交床,因为它是交叉的,他要改为交床,比如说我们吃的黄瓜,原来就叫胡瓜,我们吃的蚕豆,原来就叫胡豆,绵羊原来就叫胡羊等等,这些名字他都改了。你知道一个政府当他下了政令以后,要让民间彻底改过来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所以到了唐代甚至还晚,这个床一直叫胡床,就这个交床,我们现在一定要记住这个概念,床在早期的概念里是坐具,不少卧具。《说文》zhogn它有解释:“床,安身之坐者。”安身之坐说的非常清楚,早期它就是一个坐具,以坐为它的主要功能,明代有个人叫程大昌,他在《演繁露》里说“交床,以木交午为足。足交午处复为圆穿,贯之以铁,敛之可挟,放之可坐;以其足交,故曰交床。”他说得很清楚,交午处,交午,午是中午,交午是指中间,我们有一个图可以给大家看一看。这就是胡床,李白说的床前明月光,他就坐在这马扎子上。交午处是指这个位置。交叉,交午处。

唐代的时候是中国人的起居习惯发生巨大变化的一个时期发生裂变,我们知道刚才说了从东汉开始就有记载了,但是从东汉一直到唐这一段时间,是完成中国起居变化的一个漫长的过程,唐代是加快了这个速度,为什么呢〉唐代的经济发达,人的生活,活动的频率就快,比如我们知道的《韩熙载夜宴图》那件国宝,知道中国,了解中国绘画史的都知道这件国宝。韩熙载是有三坐两站,在一张图里出现,其中有一次是盘腿坐在椅子上,盘腿坐在椅子上是一个习俗,比如我们在陕北乡下待惯的人突然进城,他老愿意蹲着,因为他从小就蹲惯了,韩熙载当时也是这么一个情况,我这么高的地位,但是你让我老垂足而坐也不是很舒服,所以盘腿坐在椅子上,表明我们那个时候改变习惯的一个过程。

胡床就是这个马扎子呢到了宋代发生了重大的变化,我们坐在马扎子上有一个问题,就是它不能靠,不能倚。它是一个小憩,临时性的休息坐的东西,但是它到了宋代以后呢,宋代人我们说过,宋代人是非常贪图安逸的。他要改造这个东西,宋代是中国所有家具定型的最后一个时刻,那么马扎子呢,它吸收了圈椅上半部的特征,它把它自己改成这个样子,我们看到呢,这是圈椅,它上半部分是这个样子,它把上半部分享办法移到这个马扎子上,就变成了这个样子,这个东西就叫“交椅”。椅是一定有倚靠的,所以它叫“交椅”。我们可以对比一下唐诗中和宋词中的差距,你可以看出来它功能上的变化。你比如刘禹锡在唐诗中有这样一句话“借问风前兼月下,不知何客对胡床”( 刘禹锡《洛中逢白监同话游梁之乐,因寄宣武令狐相公》)。李颀有一首诗叫“露顶踞胡床,长叫三五声”。踞是盘踞,坐在上面。宋词里呢,秦观有一句叫“携杖来追柳外凉,画桥南畔倚胡床”,开始有倚这个动作,“倚”就是倚靠,它一定要有后背了,这时候是倚胡床,这个诗也有一说是陆游写的。另外还有范成大。范成大是跟杨万里同时期非常著名的一个诗人,他说“胡床憩午暑,帘影久徘徊”。胡床憩午暑,憩是小憩,休息,休息就肯定能倚靠住。你看,它在诗歌中的这种表现能够明显看出来它的功能性的改变,这就是我们这个胡床改为交床,改为交椅的一个过程,功能性的进化。

【画外音】这样一件流传了上千年,直到今天我们仍在使用的交椅,在它的背后究竟有过怎样的传奇和故事?它究竟有着怎样的特点和魔力,可以历经千年仍旧流行不衰呢?

【正文】它首先是重量轻,宋人陶谷在《清异录》中有这样一段记载,他说“转缩须臾,重不数斤。”“转缩须臾”就是一秒钟就给它打开,关上一秒钟。“重不数斤”,分量很轻。它的特点就是便携,轻便、可折叠,但它同时缺点也会出现。它由于受力点在中心,刚才说交午处嘛,交午处打一圆洞,所以它在那个地方要承重。我们知道中国的椅子全部是四足落地的,只有交椅例外。四足落地承重就一定在四个足上,立木顶千金,当它交叉的时候所有的力量都在这个轴心上,这个使它撑住全部重量是有一定难度的,所以它的缺点就是不太结实。

1996年,美国纽约佳士得公司拍卖过一只交椅,这只交椅纪录非常好,所以很多人去参加竞拍,最后被美国一个富翁五十多万美金买下以后,捐给了他的家乡,叫明那波里斯博物馆。这个博物馆接受了如此重要的捐赠以后非常高兴,它就设了一个专门的展区,把椅子供在中间,供大家看。对于美国人来说,这椅子就太新鲜了,没见过这么好的中国椅子,非常地漂亮,造型优美,又可以折叠。它搁在中间是为了让大家好好观赏。美国人对文物的态度跟我们有点不大一样,他希望你能够更加地亲近它,他就允许每个人都坐上去试一试,这是他们做出的一个后来看来很错误的决定。它这个展览在当地就很轰动,很多人都去看。有一天来了一胖子,这胖子一进来晃悠晃悠,就冲着椅子去了,去了以后听工作人员说这能坐,工作人员也不能拦他,为什么呢?你要是拦他就有歧视之嫌,胖是个自然现象,你不能歧视他,就允许他坐去了。你想这椅子那么多人都坐了,也问题不大,他坐就坐一下吧,没想这胖子往上一坐,我估计这胖子有三百多斤,这椅子就啪嚓成了个平地。胖子坐在地上非常懊悔,第一反应就是我想赔这事,很痛苦,我想赔它。博物馆的人都冲出来扶着胖子,说这事也不能赖您,这椅子都400多岁了,没想到终于就毁在您这儿了。然后美国明那波里斯博物馆请了许多专家去给它会诊,又重新修复,把它彻底修复了,然后把它重新展出,再不许人坐了。

他们主要是不了解中国历史,中国历史上也有人坐趴过这样的椅子,这个人就是大名鼎鼎的苏东坡。史书上有这样一段记载,是谁记载的呢?是杨万里,杨万里最有名的诗就是“小荷才露尖尖角”,这是他最有名的诗了。他在《诚斋诗话》里有这样一段野史记载:他就说苏东坡有一回过润州,润州是哪儿呢?就是江苏的镇江,镇江最有名的东西就是老陈醋,一想就酸,润,嘴上就润。。要不然你记不住着润州是哪儿,我现在都酸了。

他过润州的时候当地的父母官一听说名人来了,大文豪来了,设宴招待。这时候设宴招待跟今天说起来还有点不同,就是它比较隆重,有演出,像我们春节晚会,然后就玩儿得特别高兴,最后散场的时候照例要唱一首歌,唱的这首歌是黄庭坚的一个词牌,叫《茶》,说“惟有一杯春草,解留连佳客。”什么意思呢?就是说惟有这杯茶懂得我们留客的这种心理。唱最后这支歌儿就算散场了,但是苏东坡当时不想走,苏东坡看着满眼都是漂亮的姑娘,歌伎,不想走,他也是个生性幽默的人,他就板着脸说,怎么能让我吃草呢?所有人就扶着交椅笑得前仰后合,再加上苏东坡本身的重量,我估计苏东坡也是个胖子,咔嚓,这椅子也就轰然倒地,史书上是这样写的:“诸伎立东坡后,凭东坡胡床者,大笑绝倒,胡床遂折,东坡堕地。”看来苏东坡也摔过这么一个马趴,不是马趴,马趴是往前摔的,也摔过这么一个屁股墩,跟那美国胖子的遭遇差不多。

【画外音】看到这里,我们还有一个疑问:这样一个流传了千年的家具仅仅就是供我们坐坐而已吗?在这漫长的时光里,它还有过哪些我们所不知道的特别用途呢?

【正文】交椅还有很多很多的功能,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简单,就是坐一坐就拉倒了。那么我们正史中是有记载的,《三国志·魏书·武帝纪》中引用《曹瞒传》,“公将过河,前队适渡,超等奄至,公犹坐胡床不起。”赤壁之战以后,曹操跟马超他们还在打仗,有一次退到河边的时候他们正在渡河,然后马超突然就赶到了,曹操可能是出于意外,也可能是假装镇定,他就说,“公”指曹操,“犹坐胡床不起”,他就坐那儿不动了。最后被随从拉着紧着塞进船过了河,过去以后曹操还说今儿差点栽这几个小贼手里,有这么一段。

野史中也有一个记载,有这么一段记载,“鄱阳之役,两军接战方酣,太祖踞胡床,坐舟端,指挥将士。诚意伯刘公侍侧,忽色变,发谩言,引手挤上入舟,上方愕然。俄一飞炮至,击胡床为寸断,上赖而免。”(陆粲《庚巳编刘公望气》)它讲的是鄱阳湖之役,鄱阳湖之役在明朝是非常重要的一场战役,是朱元璋的明军跟陈友谅的汉军最后的决一死战,鄱阳湖战役决定了朱元璋拿下天下。如果朱元璋败在陈友谅手里,那么明朝是没有的,还叫汉朝,陈友谅率领的是汉军,当时陈友谅的军队是大于朱元璋的军队的,我们将来要讲元青花一节的时候可能要讲到这个故事,朱元璋是坐在小船上指挥,他旁边的刘伯温,是跟诸葛亮齐名的军师,在中国历史上作为军师一级的人物仅次于诸葛亮。他忽然脸就变色了,嘴里就不知道说什么,拉着朱元璋就给塞到船舱里,这时候呢,朱元璋还感到很奇怪,说你这是干什么啊?一发炮弹打过来就把那胡床炸得粉碎。这是有这么一段野史,但是这段野史跟上面那段正史都说明这个交椅的一个功能,就是在行军打仗的时候可以使用,让为官最高者休息,所以它又叫“行椅”——行动中的椅子。

[字幕:中糯灰蔚墓δ?/P>1行军打仗时使用2 打猎时使用]

交椅还有第二个功能是打猎时使用,《三国志》中有一个记载,是指曹丕,曹操的儿子去打猎,他那时候打猎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打猎,它是一个猎戏,事先要把这些抓来的鹿关到笼子里,结果底下的人一疏忽把这笼子门打开,鹿跑了,跑了以后曹丕就大怒,就想把所有负责此事的人全杀掉。大臣苏则就劝他,说为这样一个猎戏杀人是很不好的事。结果等曹丕息怒以后就免了所有人的罪责,还赞扬苏则说我这大臣还是很正直、很耿直的人,能够说实话。当时的这段记载是怎么形容他的呢,就说“帝大怒,踞胡床拔刀。”(《三国志》) 踞就是盘局,坐在胡床上。他是踞胡床,坐在胡床上拔刀。中国历史上的皇帝大部分都喜欢打猎,那时候可能是一个重要的类似于体育的这样一个锻炼,也是一个象征性的运动,对激发民族的斗志都是有好处的。

【画外音】无论这样一种流传千古的家具是叫做“行椅”还是“猎椅”,但今天我们都已看不到这样一个名字,而是用“交椅”这样一个代表着权力和地位的词汇来命名。这让我们所有的人都非常奇怪,为什么这样一个非常简单,几乎人人可用的家具竟然可以有着权力和地位的色彩呢?

【正文】我们知道,当皇帝出行打猎的时候,有人扛着椅子,累了让皇帝歇着,别人是不能坐的,我不能出行每人一把,所以久而久之,交椅就成了权力的象征。谁坐第一把交椅,是这么来的。在《水浒传》中可以看到大量的描写,《金瓶梅》中也可以看到大量的描写,描写交椅的地位。比如《水浒传》排座次、开会,把交椅都要摆好。《金瓶梅》十六回中,李瓶儿为了讨西门庆的好,摆了一桌酒席,书上是这样描写的:“上面独独安了一张交椅”, “独独安了一张交椅”专门让西门庆坐,表示了对西门庆的一个尊重。我在报纸上看过一个广告,广告上面一个公司想聘请一个CEO——首席执行官,然后它用这样的广告词发出邀请,它说“谁来坐这把交椅”,可是不幸的是它不知交椅为何物,它上面摆了一玫瑰椅。玫瑰椅过去是小姐坐的,家里地位很低的人坐的。我想但凡这CEO要知道交椅的功能他也就不去了。所以我觉得在对中国的历史了解的时候,尤其在使用的时候,应该想办法查查专业书,深刻地多了解一点历史知识,才能不使他发生谬误。

交椅的形状有很多很多种,我们刚才看到的圆交椅,是它最基本的形制,是最高等级的形制。另外还有一种比较容易用来休息的,是直背的,看到了吗?有点像躺椅,这种是作为休息用的,我们在古画中都可以看到。再有就是没有扶手的,光有靠背的,也是作为休息用的,等级相对来说比较低。

【画外音】看到这里,您是不是有些心动,也想收藏一把交椅?但是这里依然充满了诱惑的陷阱。我们究竟该如何小心从事,避免上当呢?还是先从一个真实的收藏故事中来吸取教训吧!广告之后继续讲述。

【正文】我有一个朋友跟我很熟,很多年的朋友了,他也不收藏,没事到我这儿聊天,后来呢,头两年突然心血来潮,说人家都问我,跟你那么熟这么不收藏啊?我现在想收藏了。他也懂得收藏的一些知识,简单的说就是理论准备。我说过要做点理论准备,他就做了理论准备了,到我这先做理论准备,他说椅子什么最值钱啊?我说中国的椅子,到目前为止,是交椅最贵,他说那我就收一把交椅吧。说完这话我就没当真,隔了一段时间他真弄了一把交椅给我看,我说你哪弄来的?他说你先甭管我哪弄来的,你先告诉我这东西好不好。我说看以什么要求来看这东西好不好,他说还有什么要求啊?我说我先问你这个东西什么时候的,他说这正是我想问你的啊,这个东西什么时候的?我说你以什么时候买回来的啊,他说这宋朝的啊,我说你这么怎么知道是宋朝的?他跟我聊天中不是知道了交椅最贵重么,他知道交椅的地位了么,我刚才跟大家讲的这一课在跟他差不多聊天中都跟他讲过,他自个儿就奔了山东了,他找《水浒传》的家乡去了。他到了山东菏泽,有个地方叫郓城,他跑那儿去了。跑那儿以后他带着图,按图索骥,给人家看,说哪儿有这椅子。他去之前他问怎么能够有效地买到古董,我教给他了一个知识,我说你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当地找行家,人家领道,你自己俩眼一抹黑你上哪儿买去,他就找了个行家。但我忘说了一句就是,你找到行家以后你不能暴露你的意图。他找到行家以后就说我想买交椅,你带我去。那行家就说,你睡一宿吧,明儿我带你找去。估计他睡那一宿行家就找一把交椅就埋在一地儿了,第二天带他去,跑到乡下去了。进了村有一个老大爷,他走到哪都拿着那张图,就问老大爷我找这椅子,老大爷说我家牲口棚好像有这么一个,扔去多少年了。他就迫不及待地钻到那牲口棚里,如获至宝啊,牲口棚里有这么一交椅。他就把它扛回了北京,花多少钱,我不是不告诉大家,是他没好意思跟我说。扛回来以后,我说你这个东西是个新仿的,他说不可能。我说为什么不可能啊,他说那村里的人都姓宋,宋江的后代。他知道交椅是权力的象征以后呢,他会误认为这个交椅的象征会遗传下去,怎么可能那个村里人姓宋交椅就都是真的吗?他又暴露了意图,人家事先把这个东西搁在那儿了,他就拿回来了。我告诉他这东西一定是新的,他一开始是不承认这一点的,最后我说这个很简单,你看它挺脏的吧,你要是不嫌麻烦,你搁你家卫生间,拿热水,弄点肥皂水刷一刷,它就锃新。然后隔了一个礼拜,他跟我说我们家那个椅子现在特新。刷了一遍,所有的做旧痕迹全下去了,最后他承认这个东西是一个新仿的。这有一个问题,就是当你收藏的时候,理论是很重要的,但是不能死读书,不能按图索骥。尤其在收藏当中,你不能暴露你这个目的去找,那很多人知道你想找什么就一定把这个东西事先准备在那里,这是一个经验教训。
我们通过交椅了解了中国人的起居方式,我们知道了这种起居方式对中国人的影响,知道了我们的文化在这样一个背景中产生怎样一个变化,知道了我们由席地而坐逐渐转为了垂足而坐,我们生活习惯的改变,使我们后一千年的生活都变得非常幸福。我们下一讲讲中国的床。 三、一榻清风 第三讲 马未都说家具收藏之一榻清风

【画外音】说起床来,好像没有人不熟悉。但是古人有很多做法,却让我们现代人难以理解,比如,他们看歌舞表演为什么不坐在椅子上,而偏要坐在床上呢?明朝嘉靖年间的权臣严嵩被抄家时,竟然被抄出了六百多张床来!那么,严嵩是想开宾馆,还是想做床的生意?抑或这当中,另有鲜为人知的隐情?让人感到惊讶的是有的床竟然由几千个零部件组成,但可惜的是这样的床弄到屋里后却支不起来,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不同的床究竟含有怎样不同的经济信息和文化内涵呢?收藏专家马未都先生走进“百家讲坛”,为我们精心讲述马未都说收藏之一榻清风。

【正文】我们上一讲讲的胡床,它是指坐具,古代汉语中很多词汇,单音词汇的时候指的是两种东西,床它的功能是逐渐由坐具转为了纯粹的卧具,逐渐地,不是一开始就是这样的。一开始床也兼有卧具之功能。你比如《说文》中它的解释是“床,安身之坐者”,我们讲过。汉刘熙的《释名》中他说“人所坐卧曰床”,它说得很清楚,坐,卧两个功能都有。

[字幕:“床,安身之坐者”。 ——许慎《说文》

“人所坐卧曰床”——刘熙《释名》]

在古诗文中的很多床指的是胡床,就是交椅,我们上一讲讲到了。那么古诗中也有其他的床指的就是睡觉的,比如《诗经豳风》中《七月》它说 “十月蟋蟀,入我床下”,那说得很清楚,这个睡觉的地方,天冷了,蟋蟀钻到床下,在交换,很诗情画意的。我们熟知的《木兰词》有“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着我旧时裳”

[字幕:《木兰词》“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着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出门看伙伴,伙伴皆惊忙。”]

它就说“坐我西阁床”,“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出门看伙伴,伙伴皆惊忙。”它说得这很清楚,我进了我西阁床,我把衣服都换了,然后化完妆再出去,大家都觉得,你怎么变成女的了?它说的这个床就显然是睡觉的了。所以在古代的汉语中,床不是单一地指就是坐具,它兼备了卧具。但它在漫长的演变过程中,尤其当椅具出现,当我们真正的高坐出现的时候,床就变成了纯粹的卧具了。

【画外音】经过马未都先生的介绍,我们知道,在古代床一开始是作为坐具存在的,后来才逐渐演变成为卧具。那么,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床究竟发生了哪些形式上的变化呢?我们平常所说的“下榻”又是怎么一回事呢?它有着怎样的文化内涵?

【正文】我们床呢,有四种形式。第一种形式是非常简单的,从非常古老的家具演变过来的,叫榻。榻它在古义中是指它近地,榻是指“塌”,它是比较矮,就是平的,我们古代的记载中当然有一些带栏杆的也叫榻,但我们现在比较明确的一个概念就是无栏杆,无围子,一个平面的四足落地的卧具,这就是榻。榻在《释名》中的解释是“长狭而卑曰榻,言其塌然而近地也”。他说的就是,卑是地位低,狭长,地位低,比较近地,这就是榻。

[字幕:“长狭而卑曰榻,言其塌然而近地也。”——刘熙《释名》]

早期的榻都特别矮,我们今天看到的榻相对来说都比较高,我们先看一下榻的图形,就是这个样子。四足落地,一个平面。特别矮的榻呢,我是见过的。十多年前,山西大部分家具向北京流动的时候,那时候有很多人做这种生意,我们今天在北京的很多市场上都能看到山西家具。当时就出现了这种古榻,非常非常地矮,有案形的,有桌形的,非常矮,四足落地,十几公分高。我当时看了是非常惊讶,我一直没闹清楚这个榻是干什么用的,今天把榻搁在地上睡觉是非常怪异的,后来我慢慢的通过跟农民的接触、聊天,我发现这个榻是搁在炕上的。尤其到了春天和秋天,烧炕的时候有时候会感到非常热的时候榻离开炕上有十几公分,非常舒服。我一个朋友很喜欢,买了一个榻,就是这种古榻,回去就睡觉。回来以后我就问他,我说,你这个榻睡着舒服不舒服啊?他说,有点别扭,我说,怎么别扭啊?他说我早上一睁眼跟我们家猫对着脸。说它矮嘛,它只有十几公分离开地,所以他一睁眼跟猫脸对脸,原来没有过的感觉嘛,过去睡床没有这种感觉嘛。那么这种矮榻显然是受我们古榻的影响。山西和陕西这些地区交通相对比较闭塞,文化的传导和输出都比较慢,所以它就保留了很多古代的文化的符号和特征。所以山西家具是中国古代家具中非常有特色,非常有价值的一组家具,就是它的地域性特别明显。那么我们历史上关于榻有很多故事,最典型的故事就是宋太祖赵匡胤。他的一句名言就是“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

[字幕:“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 赵匡胤]

因为我们都知道,陈桥兵变,黄袍加身以后他心里老是忐忑不安的,所以他对身边的事,尤其经过五代十国以后,五代十国我们都知道是中国历史上非常残酷的时期,不停地在换君主,所以他非常担心,他就说“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好像是一种担心。这个榻呢,显然是睡觉来用的。跟榻相关的有一个词是我们今天还在使用的,叫“下榻”,对吧?下榻这个词我们都听习惯了就没有什么太多的感觉,就是出差,说您在哪儿下榻呀?国宾更容易说在钓鱼台国宾馆下榻。榻是睡觉的,那下榻,下榻,如果床是睡觉的,就叫“下床”,就不睡觉嘛,它为什么叫“下榻”,不叫“上榻”呢?这就有个历史故事,东汉有一个名臣陈蕃,他性情耿直,是一个非常廉政的官,他喜欢结交有气节的人,他专门设专榻。就是他分人嘛,看不上的人,你爱怎么着怎么着了,我看上的人,我就专门有一个榻。他这榻平时是挂在墙上的。一来了重要的客人,就是他喜欢,他看得中的人,他就把这个榻从墙上拿下来,让你睡觉,所以叫“下榻”。如果当时他要挂一床在墙上,那就叫“下床”了。所以“下榻”是这么来的,是非常古的一个词。那么榻在我们今天的生活当中用得非常少,但在中国的明代、清代的大量的绘画中都能够看到,它是作为小憩,尤其作为室外。

[图:槐阴消夏图;《唐诗画谱插图,明万历刊本》]

我们今天上室外的机会越来越少,尤其有了风扇,有了空调以后,我们现在出门纳凉的机会越来越少。古代是大量的人到了夏天都在室外纳凉。我小时候,七十年代,六十年代的时候,夏天都是在院子里睡觉,都是拿一凉席跑马路边上一铺就睡觉了。那时候屋里太热,不是扛不住嘛,再加上那个时候的居住环境都比较小,屋里的温度非常高,那古代也是这样,古代当时大量的人小憩,尤其午休,干什么都是在院子里,所以这个榻,古画当中可以看到都是在庭院当中。

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宋太祖赵匡胤--(笔者注:此处马老师讲解不准确,赵匡胤说这句话的背景是在灭南唐时,后主李煜想通过多交赋税保住自己偏安一隅的地位,赵匡胤断然拒绝,说出了上述这番话)

【画外音】想不到榻还有着这样深厚的文化内涵以及许多便利之处。那么随着时间的推移,榻的形式也发生了变化,这种变化使得榻有了一个较为古怪的名字。更令人感到奇怪的是,古人观看歌舞表演,他不是坐在椅子上,而是坐在床上。这反映了什么样的文化现象呢?

【正文】另外一种形式的睡觉的东西就是“罗汉床”。“罗汉床”是一个非常俚俗的名字,至今没有学者能够很准确地解释出它的来历。它是这个样子,三面围子。那么“罗汉床”有人认为是从弥勒榻上转化而来的。“弥勒榻”是什么呢?是指一个“须弥座”,佛教中的“须弥座”,是一个平着坐在上面,然后坐上弥勒佛似的,所以叫“弥勒榻”,没有围子,后来加上围子了就叫罗汉床。

罗汉床的形制比较多,它无论怎么多,它都是三面围子,一面冲前。中国的床跟西式的床有一个本质上的不同,这是我们很多人忽略的,我们大部分人都回忽略我们的床跟西式床有什么本质上的不同呢?他的床也是睡觉,我们的床也是拿来睡觉,我们有什么本质上的不同呢?我们待一会儿讲。

中国人的起居方式是他席地而坐,席地而卧,那么他没有这种客厅的概念的时候,他的睡觉是非常随意的。过去的睡觉呢只好用屏风挡一挡,过去尤其房间如果密封不严的时候,它会有穿堂风经过,有屏风挡一挡,所以屏风也是中国出现的最古老的家具,我们这一讲不讲屏风,以后再讲。那么罗汉床它到后来的演变,就是到明清以后它逐渐变成了一个待客工具。我俩人在床上斜倚着,有点像双人大沙发,倚着聊天,这种现象也是因为中国的起居习惯造成的,就是我说了,睡觉的地方就是待客的地方,你移到床上,他也在床上待客,所以有时候我跟西方人开玩笑,我就说中国人待客的最高礼仪是拉你上床。到现在北方的很多乡间的习惯,你到农村去,农村的老太太不拉你上炕她就觉得不亲热,她觉得等级不够高,就是因为我们的习俗造成的。你要到农村去,尤其它北方的农村有炕,你去了,他要说坐在椅子上,坐一会儿走了,他觉得不够热情,一定要拉你上炕,吃饭干什么都在炕上完成,它显得热情,这就是我们的这种文化几千年来没有彻底地改变掉。

[图:《韩熙载夜宴图》(局部)]

那么你看这个《韩熙载夜宴图》,韩熙载坐在那个三面围子的罗汉床上观看歌舞表演。他为什么坐在床上,不坐在椅子上呢?因为床的等级比椅子高。这一点是我们有时候会忽略的。床的等级在待客的时候比椅子高,所以他就用床来待客。我们床还有一个非常熟的一个典故,就是“东床快婿”。 “东床快婿”在《晋书"王羲之传》中有记载,它这个记载是说“ 时太尉郗鉴时太尉郗鉴使门生求女婿于导(王导)”,这都说得比较诘屈螯牙,就是找个女婿,然后呢,“导令就东厢遍观子弟。门生归,谓鉴曰:“王氏诸少并佳,然闻信至,咸自矜持;惟一人在东床坦腹食,独若不闻。”就一个人,敞胸露怀地在东厢的床上躺着,这人就成了“东床快婿”。有时候穿着西服,扎着领带未必能当成者女婿,所以有时候随意一点为好。这就是“东床快婿”的著名的一个典故。

[字幕:时太尉郗鉴使门生求女婿于导。导令就东厢遍观子弟。门生归,谓鉴曰:“王氏诸少并佳,然闻信至,咸自矜持;惟一人在东床坦腹食,独若不闻。”——《晋书"王羲之传》

我们今天很多人去买一个罗汉床搁在家里,搁在家里很多时候都不是为了睡觉,就是为了搁在客厅里好看,来人坐一坐,形式上的特别,偶尔来个客人也可以睡一觉。睡个午觉也可以,躺那儿看个书也可以,所以罗汉床的功能逐渐逐渐就变成了一个小憩,待客的一个概念。西方人也非常喜欢罗汉床,他觉得它的陈设功能特别好。所以在中国的四类床具中罗汉床的经济地位是最高的,在收藏中最贵的床都是罗汉床创下的纪录。

【画外音】有着较为古怪名字的罗汉床,竟然有着如此高的经济价值,这真让人意想不到。随着时代的变迁,罗汉床的形式后来又发生了变化。到了明代,新形式的床有着更大的实用性和更多的文化内涵。那么,这种变化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呢,从而使得当时中国人的起居文化也随之发生了巨大变化? 

【正文】那么中国人的睡觉呢,到了明代以后发生了一个大的变化,就是我们的架子床的出现。宋代以前是没有的。我们过去睡觉就是没有架子,简单的说明就是面朝天的。有了架子床以后中国的起居文化发生了重大的变化。所谓架子床就是这个样子的。这是六柱的,六个柱子,还有四个柱的,叠架有顶,挂上帐子。架子床的好处是什么呢?第一个好处它可以挂帐。挂帐就是冬天保温,夏天避虫。我们今天开着空调,都舒服得不行,过去没有这个东西,夏天以后非常闷热,如果你敞着呢,又有蚊虫,有蚊虫,你睡觉又睡不好,所以挂上一个帐篷,能使你能够安寝。从明代开始,架子床的出现使中国人的睡觉有了大睡和小睡之分。所谓大睡就是夜间睡觉,小睡就是休息,午睡。那么我们一般的情况下大睡是在架子床,包括下面要讲的拔步床中完成;小睡是在榻或者罗汉床上完成。但大睡的床是不用来待客的。我们不可以把客人拉到大睡的床上去,就是拉到架子床上去休息,那是不可以的。除非你们家来了贵宾、亲戚,你愿意让他上你床上睡觉,那是另外一回事,但是它不能作为待客的一个标准。中国有一个非常悠久的一个习俗,叫“闹洞房”。过去结婚,一通折腾,把新娘、新郎全部折腾遍了,最后塞进洞房以后还允许你捅破了窗户纸往里看。为什么允许你看呢?是因为是这架子床。架子床我刚才说了它有帐,你在里头他是看不见的,换句话说,它是屋中有屋。你要今天这西式床,我估计你捅破了,人家跟你急了,那肯定跟你急了,绝对是不允许你往里看。所以它的习俗的产生一定是跟它东西的道理是紧紧相关的。这就是架子床的功能。

那么欧洲使用什么床睡觉呢?我们到欧洲去看,你比如你上凡尔赛宫可以看到它也是架子床,它的架子床和我们是不一样的。我们的架子床至少三面有围子,甚至到四面,前面、正面还有两个短围,这就是我们要说的中国床和西式床的本质的不同。我们的床是单面上下的,西式的床是两面自由上下的。两面自由上下和单面上下不一样的地方在于我们的床有先后,有主次,有尊卑。西式床就没有,你爱怎么上怎么上,所以西方人闹男女平等比我们早,从床上就开始了。他很自由,我们不行。老爷是睡在外面的,太太是睡在里侧的。为什么老爷要睡在外头呢?是男人对女人的一种保护。一旦床有了围子,有效面积就在增大,你不信,你同样大小的床,你只要有了围子,你这个床就可以多睡一个人,因为他不会掉下去。我们睡觉的时候如果你的胳膊腿伸出床外以后,你会不由自主翻身,就会往里翻,你没醒就会往里翻,有围子你多靠边你心里都不会害怕。那么太太如果睡在床的里侧的时候有问题,半夜她要起夜,按照礼制,老爷要坐起来,太太要从身后下去,那不允许太太才老爷身上跨过去,那是不礼貌的。那么如果太太老起夜,这老爷这宿就算麻烦了,就老得起来,下去,上来,那么主次是什么呢?是老爷睡在主位上,主位是靠背的;太太睡在次位上。尊卑也有了,刚才我说了从形式上的尊卑,你必须按照礼制去走,所以中国的床跟西式的床更多了一层文化内容。 

【画外音】这多少让人感到有些遗憾。因为架子床的好处显而易见,尽管它比起后来发明的一种床多少有些逊色。后来发明的这种床可以说有着无穷的魅力,因为当时有媒婆替人做媒时,不说女方手里有多少金银财宝,只说她手里有点钱,有两张什么什么床之类的话,就能够让人高看一眼。那么,这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床呢?竟然对人有着如此巨大的吸引力?床在当时人的生活中究竟处于一种什么样的地位呢?

【正文】我们中国人发明的最伟大的一种床叫拔(八)步床,这个样子(图片),在架子床的基础上外面设浅廊,廊像一间房子吧,这是中国人发明的最伟大的床。拔步床的出现主要在中国最富庶的明代晚期的江南地区,北方非常罕见,南方非常多见。尤其江南地区,它为什么叫拔(八)步床呢?有几个说法,一个说法就跟八仙桌似的,八步,有人告诉我是的跨八步才能上床,我见过最大的顶多三步就上床了,就是说得很夸张,但是有一种比较小的八步床,南方人也习惯叫六步床,四步床,它是指的尺寸。古书上对八步床的记载大约都写“拔”,拔萝卜的“拔”,拔步,拔是什么意思呢?是抬腿、拔步上床,所以这个床在苏州也叫“踏步床”,踏上去一步,关于拔步床的记载就非常非常多。它使用非常方便,前面浅廊里面可以设马桶,过去我们是没有卫生间的,使用马桶就可以不出这个床,另一侧设梳妆台,早上起来可以直接梳妆打扮了,所以非常方便。拔步床前面这个位置,这个位置看到吗?它也是木头的,这个位置叫“地平”,记住这个名词,很重要。《金瓶梅》19回的时候,西门庆心中大怒,叫李瓶儿脱了衣服,跪在地平上。如果你不了解这个床,你觉得这西门庆太不尽人理,让她跪在地上,他其实还是留有余地,没有让她彻底地跪在地上,跪在地平上。地平也是木头的。所以你了解了床的结构,了解了专用名词的时候你就能有一个更深刻的理解。那么拔步床是一个非常非常贵重的家具。它有多贵重呢?《金瓶梅》上的记载特别详细,特别有意思。西门庆娶第三房的时候,孟玉楼,那个媒人就跟他说,孟玉楼是个寡妇,她手里有点钱,有两张南京拔步床。这什么意思呢?有点像今天说,就是说她手上有点钱,还要俩德国产的奔驰,是这意思,就是它是一个巨大的财产。在她的财产构成中,什么都没说,她说还有那么四五箱衣服说得比较虚。点得清清楚楚的说有两张南京拔步床。南京是我们江苏地区非常重要的一个城市了,那时候的商业非常繁华,所以当时南京产的拔步床就跟今天说的德国产的奔驰一样,非常重要,产地和名称。那么在《金瓶梅》第九回的时候,西门庆用十六两银子就买了一个黑漆欢门描金床,买完了以后他顺手买了两个丫鬟,你就知道这个价值的比例了,这床花了多少钱?花了16两银子。买了两个丫鬟,一个5两,一个6两。你知道这个床有多贵了吧?两个丫鬟,其中一个是上灶丫鬟,就是可以炒炒菜,能到厨房帮帮忙,就是还有点技巧的丫鬟是六两,剩下那五两。两个丫鬟不顶这床钱,就是一个床是三个丫鬟的价钱。我们可以想象,当时买一个人的终身才需要五六两银子,买这样一张床呢,需要16两银子,但可惜是潘金莲嫌这床不好,然后呢到了后来《金瓶梅》29回有这么一段描述,就是因为李瓶儿屋里有一张好的拔步床啊,潘金莲就闹,所以说娶媳妇娶多了也是很麻烦的事情,西门庆成天地去摆平这些事,他旋即用了60两银子又买了一张叫螺钿敞厅床,就是拔步床,它有围栏什么,它有很详尽的一个描述。60两银子是非常大的价钱了。

我们知道架子床和拔步床的出现,尤其到了明代晚期,风靡中国,当时中国人的睡觉的习惯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就是架子床和拔步床的出现。人的睡觉的质量有所提高,第一,你房间的私密性增强,你知道,我们非常希望自己是睡一个大的卧室,但你这个卧室是有度的,你比如说,我有个20平米,30平米,50平米都还比较舒服。当你的卧室成500平米的时候,你就不舒服了,你不信,你想想,你有一500平米的卧室,通高8米,你躺床上跟躺地上没区别了,你顿时就不舒服了嘛。明代的房屋非常大,明代的房屋,我看到的很多房屋屋里通高六七米,所以尤其它过去的房屋它有什么,比如,有燕子都可以飞进来,南方的燕子直接就飞屋里,再有就是有什么耗子,这些小动物,他有不安全感,所以当他有了架子床和拔步床以后,有了顶以后,他就非常地舒服了睡觉,安全感增加了,私密感增加了,所以(这就是)架子床和拔步床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的好处。

明代的架子床和拔步床的骤增,反映在其它的很多书籍上,你比如嘉靖年间严嵩被抄家以后,他抄了很多家具,《天水冰山录》中有这么一个记载,他一共被抄了多少床呢?640件。这严嵩弄640件床,要搁今天就是他想开宾馆,对吧?开一五星级的宾馆差不多就是五六百张床。他就是用这么多床。其中它这个床,它是分类的。我给大家念念,你比如,它说“螺钿雕彩漆大八步床52张,雕嵌大理石床八张,彩漆雕漆八步中床(就是中号的)145张,榉木刻诗画中床1张,描金穿藤雕花凉床130张,山字屏风并梳背小凉床138张,(所谓山字屏风就是指屏风中间是高起来的,一层比一层低的,这叫山字屏风)素漆花雕木凉床40张,各式大小新旧木床126张。一共640张床”。

[字幕:螺钿雕彩漆大八步床52张,雕嵌大理石床八张,彩漆雕漆八步中床145张,榉木刻诗画中床1张,描金穿藤雕花凉床130张,山字屏风并梳背小凉床138张,素漆花雕木凉床40张,各式大小新旧木床126张。共640张床——《天水冰山录》]

我们真不能想象,一个人他就是一贪官,他也犯不着搁这么多床,就是因为这床是一份财产,床在当时的社会地位远远比我们想象的要高,是一个人家里最重要的财产。我们今天的财产的构成非常复杂,说你可能看着这人穿得破破烂烂,干什么,他可能持有巨额股票,过去没这事,你这人有没有钱,一进家,外头看你等房子,一进门,看你的家具就知道你有没有钱。今天不是这样,所以今天的财产的构成跟古代有很大很大的差距。,

【画外音】想不到,我们平时熟视无睹的床,竟然有着如此辉煌的历史!而更让人大开眼界的是,有的床非常考究,考究到令人不可思议的地步!马未都先生就曾经买过这样的一张床,竟有着几千个零部件!但令人感到遗憾的是,弄到家里后居然支不起来!那么,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广告之后继续讲述。

【正文】我在八十年代中的时候去到苏州的东山,第一次见到八步床的时候很奇怪,我是北方人,没在南方住过,不知道有这样的床,后来我就执意要买一张好的,隔了一段时间,他们那边人就写信,那时候还不兴打电话,写一封信通知我说发现了一个好拔步床,说希望我去看一看,然后如果愿意的话可以买,我就去了。当我看见那张床的时候,我非常吃惊,那时候的运算工具也比较差,他是用手扶拖拉机给我拉过来的,一张床拉了三拖拉机,堆在那儿根小山似的,就是一张床,床柱大约有这么粗,非常地醋,10根,床上6根,浅廊上有四根,一共十根,所有的东西都是齐全的。我后来统计过若干次,它用多少个零部件把它攒成的,最后也没统计清楚,大概几千个零部件,后来我就买回来以后,就经过修复,现在在厦门鼓浪屿上展出,一直搁在那儿展出,我当时是设想睡那张床的。我因为古书读多了嘛,觉得这种床睡起来一定是其乐无穷,但是搁不进屋里去。我们的楼房很矮,我们一般楼房的屋里的高度就是两米五、两米六吧,那个柱子就两米八了,根本就立不起来,当时把它修复完了以后,因为它是零件,拿回到屋里的时候,就是想把它支起来,结果第一件事就傻了,柱子就立不起来,后来就放弃了这个想法,我当时想的特别好,就是把床上搁上一个书架,摆上常读的书,它不是有架子吗?上面安上各种射灯,还设想买一个小音响,睡觉时候可以听听音乐,想得别提多好了,可是床到今天也没睡过一天,非常地漂亮,它的所有的围子,所有的细部都是用很小块的木头攒插起来的,我们将来会讲到,就是它工艺上的特点,就是我们有时候会忽略。外行人认为一块大板雕出一个东西最值钱,其实从工艺角度上讲,越小攒插出来的东西越结实,价值越高,它把所有的应力全部消除,这是一个工艺,是中国人聪明才智的一个体现。

清代小说家,戏剧家李渔在《闲情偶寄》中说“人生百年,所历之时,日居其半,夜居其半,日间所处之地,或堂或庑,或舟或车,总无一定之在,而夜间所处则只有一床,是床也者,乃我半生相共之物,较之结发糟糠,犹分先后者也。人之待物,其最厚者,当莫过于此。”这话写得非常动感情,他就是说,人生活了一辈子,你反正白天是一半,晚上是一半,那么你白天的地方说不准你在哪儿,他说你“或堂或庑”,就是你要不然在屋里,要不然你在走廊里,白天你“或舟或车”,就是你要不然坐船,那时候没飞机,要有飞机也写上了,你不定在哪儿呢,但是晚上,你肯定睡床上,那么他说这个床乃我相共之物,就是比我的老婆说起来还有个先后,它比我老婆来得还早呢,所以“人之待物,其最厚者,当莫过于此。”就是你对它应该重视啊,应该有情感啊,所以我觉得我们今天如果想使自己的生活好一些呢,好好地去置一张床,床是我们一生中非常重要的东西,尤其中国的床代表了我们文化中的精髓,我们去故宫参观,你注意看床了以后你再看看皇帝的宝座,皇帝的宝座不是一个椅子的样子,是一个床形,这是为什么呢?我们下一讲再讲中国的椅具。  四、正襟危坐

第四讲 马未都说家具收藏之正襟危坐

【画外音】椅子在我们每一天的生活中可以说是平凡得不能再平凡了,对于这样一件不起眼的家具,我们似乎早已忽视了他啊的存在。这样小小一把椅子它的背后究竟有着怎样我们所不知道的秘密和故事?而在中国漫长的历史上,古人们究竟又都是坐在怎样的椅子上?中国的皇帝都坐什么样的椅子?在那一张张正襟危坐的面孔背后究竟又有过怎样的世事沧桑和怎样的人生传奇?今天收藏专家,观复博物馆馆长马未都先生与您一同寻古探幽,讲述您前所未闻的椅子传奇,娓娓道来马未都说家具收藏之正襟危坐。

【正文】俗话讲,站有站相,坐有坐相,要站如松,坐如钟,是中国人讲究坐有坐姿。我今天给大家先看一张图片,这是皇帝的宝座,皇帝的宝座呢,是一个床形,它为什么是一个床形呢?我们知道中国人待客的中心过去是睡觉的地方,所以床就形成了一个家具地位最高的家具。因为宝座是皇帝坐的,所以它在形制上有别于普通的家具,普通的椅子,所以它就做成了一个床形。我们如果有机会去故宫看,在故宫的每一个皇帝停留的房间,都可以看到宝座,它这个宝座,就是一个床形,这就是等级制度所造成的。那么中国家具设计是最有原则的,我们这个原则从宝座上就可以充分的体现,

[字幕:中国家具设计原则1 尊严2 舒适]

它叫尊严第一,舒适第二,当它发生碰撞的时候,舒适一定要让位于尊严,这跟西方的很多设计理念是不一样的,中国过去的设计原则不是以人为本,是以人文精神为本,[字幕:以人文精神为本] 这一点大大的高于西方的设计原则。我们强调的是精神,不是强调一个纯物质的东西。以人文精神为本这句话表明了中国家具的一个设计的总体原则,这个总体原则在我们所有的家具中都可以体现。

我们抓住了这个原则的时候,再欣赏中国家具,再了解中国家具的时候,就觉得游刃有余,就是我们解释了,我们过去很多坐具为什么不舒服,皇帝的坐具也是非常不舒服,乾隆皇帝坐在椅子上,那感受还不如你们坐在《百家讲坛》的沙发上,你可以靠,还可以倚,他什么都靠不住。椅子非常大,他的宝座非常大,有多大呢?最大的一个宝座,目前存在颐和园,有2.95米长,1.4米的进深,有1.85高,比我还要高,1.4米的进深,是可以躺下一个人的,那么皇帝坐在这张宝座上,实际上是四边都不靠,皇帝就如同坐在一个板凳上,对皇帝来说是一个非常痛苦的事,但他强调的是尊严。所以他就一定要忍受这个痛苦,这是我们一般人都不知道,大家都觉得皇帝坐那个宝座上是非常舒服的,他坐在万人之上,坐那宝殿里,大家都看着他,你不知道他坐那儿,就是坐一个板凳上的感觉。这就是我们的,我们皇帝的坐具。

我们说了,这个宝座是皇帝的专有座椅,但皇帝只是作为他行政上面,比如他登基,政务他坐这样的宝座,他平时坐什么呢?他平时坐的椅子,跟我们的,我们百姓坐的椅子,区别并不是很大,都是一样的。

【画外音】当中国的皇帝们正襟危坐在高高的紫禁城大殿里,腰酸背疼,浑身不自在的时候,中国的普通百姓们究竟又在坐在怎样的椅子上呢?我们的祖先们是否也要像皇帝那样每天忍受着坐板凳之苦呢?

【正文】我们首先对我们自己的椅子,应该有一个了解,首先了解这个词汇,“椅”这个字的本意是倚靠。我们现在写的这个“椅”字,过去就是一个树种,有人认为就是楸木,椅树就是一个树种,树名。

我们就知道了,凡是带有靠背的,扶手的,可以倚靠的,这种才能,称之为椅,没有这个靠背的坐具,就不能称之为椅,这个椅的本意就是这么来的。我们民间有一种简单的说法,就是说太师椅,我们对中国传统的古典的椅子,一般百姓就说,谁家有一对太师椅,怎么它叫太师椅呢?我们先说它的初始状态,是这个样子,是个圈椅。这个椅子呢,看着用料不多,很简单,这就是太师椅的初始状态。史书上记载,宋朝的宰相秦桧,他当时有个职务叫太师,太师是个虚职,品级很高,但是是个虚职,有点像个什么今天名誉理事,有点像个这样的虚职,不是一个很有实权的,但是听着很好听。秦桧有一次坐在这个太师椅是,就是我们刚才说的圈椅上面,向后仰着,累了,向后一仰,头巾就掉了。当时有一个官叫吴渊,这个人有点眼力劲,喜欢拍马屁,你想想秦桧当时都是宰相,然后把就要这把头巾给他捡起来以后,马上就找人就设计了一个荷叶的托手,就是他在椅背的后面做了一个荷叶状托,扣在这儿,你头往后仰的时候,可以躺在托手上休息。当时他还下令说,一下子就做四十个,这个史书是有记载的,他就说这个样子,这个椅子的样子,就叫太师样,所以太师椅的名称,就是这么来的。这段故事谁记载的?不是后人记载的,是当时的人,所以它的出处都比较准确。宋代这个人叫张瑞义,他在《贵耳集》里有这一段故事的准确的一个记载。所以太师椅从宋代开始,就叫太师椅了。但是到了清代以后呢,这个太师椅,就发生了很多变化,我们那时候,就不再注重太师椅的初始状态,就是它是一个圈椅的状态,后来的人不是太注重这些东西了,凡是硬木的,比较贵重的,能显示人的身份的椅子,就统称为太师椅,到了清代以后,椅子的典型状态就是这样,这个也俗称太师椅。到了晚清以后呢,它所有的变化都是在这个基础上,比如扶手加宽,后背后面有一点过多的变化,这些都是在这个基础之上的变化,结构上没有太大的变化。

太师椅到了清代以后呢,它跟明代的比较起来呢,有很多优点,同时失去了很多过去的优点。比如我们说圈椅,就是太师椅初始状态的这个圈椅,它的优点是什么呢?

[字幕:圈椅的优点:1牢固;2舒适;3 美观。]

第一,它是四足落地,有一个椅面像卡子一样,卡住这个椅子,所以它非常牢固。我们今天看到很多明式家具,历经四五百年不坏,就是因为它的结构上,非常牢固。这是它能够流传到今天让我们能接受的一个基础原因。

第二,我们椅子注意看,这是后背,这是扶手,靠背和扶手之间都有一个明显的落差,当你休息的时候,你的小臂得以休息,搁在扶手上,但大臂是悬空的,只有圈椅,当你休息的时候,是大臂,小臂同时着陆,这就是圈椅的一个最大的优点。过去我们的房间是没有空调,没有电扇,到夏天非常热,那么圈椅坐在上面的时候,胳膊架起来,底下是通风的,非常舒服,彻底地休息,我倒是建议大家要有机会呢,买一只圈椅就可以,在家累的时候坐在上面可以很好地得以休息。这个再加上它后面的靠背板是呈S状,或者呈C状,它都是能够使你的身体得以全方位的放松。古今中外的家具设计家公认的设计的第一椅具就是我们的圈椅。结构简单,结实、舒适、美观,它的上半部分是圆的,所以也叫圆椅,还有一种说法叫罗圈椅,这个说法很少,但历史上有这么说的。

【画外音】这样一种在中国历史上号称“第一椅”的圈椅想必一定会引来无数淘宝人的苦苦寻找。那么在这样一把椅子的背后究竟又发生过怎样的故事?而这其中的酸甜苦辣又将对我们今天的收藏有怎样的启示呢?

【正文】这个圈椅这么有名,很多人就开始追求这个东西,都希望买到一对圈椅。我有一个朋友,跟我还算比较熟,早年听我说,圈椅有这么多优点,就自己去寻摸去了,自己出去跑到外地,跑到山西的山区,买回一对给我看,兴致勃勃叫我,连夜拉着我上他们家看,我这一看呢,我说得比较婉转,我说,你这个椅子看着不怎么老,他说,不可能,我说,你这个椅子,就是一个新的,他说,不可能,我说为什么?他就跟我讲,他怎么去的,他坐火车到了太原,下了火车,改汽车,坐汽车,坐了好几个小时,下了汽车以后,骑了两个小时的毛驴,上了山顶上,山上有这么一个村子,人家领着他去的,去了以后,在一个老太太家里,看见这么一对圈椅。然后,他就跟老太太说,说您这椅子卖吗?老太太说卖,说多少钱呢?说一万,那当时的圈椅,已经比较贵了,我觉得在北京买。当时都是十万八万一对,他一万块,他说就觉得捡了大便宜。然后他就跟人家磨磨蹭蹭,最后把这东西买了,就回来了。我不好意思说它是假的,我只能说它不真。他说亲自去的,我看见了那村里的全部情况,他说那个村,由于在山上,交通闭塞,它跟外面沟通不多,有大量的近亲结婚的,所以村里有很多先天愚性的,就是有很多傻子坐在那儿晒太阳,那村里人都是,半村都是傻子。然后呢,说那儿人,那老太太,她懂什么圈椅?他说,老太太不懂,她怎么骗我呢?再说了,这椅子怎么弄上山去的?要假的怎么上去的?说我这个骑着毛驴上去,都还骑两钟头呢,怎么上去的。我说这事就怪了,我问问你,这椅子怎么下来的?他说我给人家100块钱,人家帮我扛着下来的,我说对了,人拿20块钱就扛上去了,对不对?你给的钱还多了,我说后来你走了以后,那满村的人都说什么吗?他说说什么呀?人家就说城里来了一个傻子,把这椅子给买走了。对吧?就是你不要认为你是很聪明,人家觉得很怪,这么一对椅子怎么能值一万呢?我说你想过没有?怎么一个老太太什么也不知道,敢给你开一万块钱,你觉得在城里不是钱,但在那么一个偏远的山村,一万块钱是巨大的钱。她怎么能开出这个价钱,你想过吗?我说现在你那椅子上,有一个证据,铁证如山,你这椅子是个假的。然后他说什么证据?我说你注意看没有,我们过去的圈椅底下,全是综绳绷着,它这个综绳是尼龙绳,他都没有仔细看,我记得很清楚,我坐在他那个椅子上,我手在底下拉那个绳,嘣嘣,跟琴弦似的,我说你这都是尼龙绳,你注意到了吗?然后他翻过来说这东西怎么变成尼龙绳了呢?他就不注重这个事情,不注重细节,我觉得收藏当中,有很多时候,要注重细节,细节很容易漏出破绽。

[字幕:收藏中的主意事项:注重细节]

【画外音】这位藏友的经历可是够悲惨的,不过这也给我们大家提了个醒,还是那句话,细节决定成败。您在收藏宝贝的时候可更要睁大眼睛。 

【正文】我过去买过一个很重要的太师椅,就是我给大家看的这张照片的太师椅,这很重要,这椅子上,在这个位置上有四个字,叫风光和雅,我们听着倒没有什么很新鲜的地方,就是很美的一组文字。但是我们要知道,在中国历史上,家具中刻有文字的非常罕见,我们能知道的,有案可查的,刻有文字的家具一般都是阴刻,就是家具做好了,再用刀子把这个字刻出来,一般都是这个状态。这个椅子的四个字,是突起来的,那就明摆着,是他在做之前,就设计好了,非常规矩的四个篆字,风光和雅,那么这个字,我就一开始考虑,这个椅子是怎么一回事?我在一个人的家里看见的。他当时不知道这椅子是紫檀的,他就跟我说,是一红木椅子。说你来看看,就一只,我看完了,我一看这是一很好的椅子,我说多少钱?他说五千块,因为当时的行情,红木的一只太师椅,就值五百块钱,但是他要五千块,可是当时这只紫檀的这只椅子能值一万块,他要了一个中间价,他没有按紫檀,他不懂嘛,他不知道是紫檀,他没有按紫檀去要价,但是他以红木要价,要了一个红木十倍的价钱,当时我还有点心有不甘,觉得这便宜得沾到底,就想沾这便宜,就说你这是红木的,没有这价钱,这人说的很好,说我不知道这椅子值多少钱。我就知道我自个儿,现在缺五千块,你给我五千,我就卖了,你给少于这个钱,我办不了事,我也就不卖了。在这种情况下,我只好认帐,我就五千块钱把这椅子买了。这椅子后来据考证,可能是和珅他们家的,中国古代它在文学方面,凡是有造诣的人都希望在某种时候,把自己的名字嵌进去,嵌的要天衣无缝。比如他说“风光和雅”,和珅说自己很风光,又很高雅,所以他这嵌进去了,据说这椅子的另外一只在恭王府,可是我去到恭王府转了转,没找着,因为恭王府很多地方都关着门,我很希望能看到另外一只椅子,能给它凑成一对。

清代的扶手椅到了后来以后,厅堂的摆设,我们有时候去苏州,比如到苏州拙政园里参观,可以看到很多的摆设,它一般都是八椅四几,甚至更多是十六椅八几,就是每两个椅子之间,搁一个茶几,这样摆着,作为厅堂的一种庄重的摆放。我们一般看电视剧,看电影都能看到这种状态,显得非常庄重,这是我们清代太师椅的一个普遍的摆法。

到了晚清以后呢,椅子零碎就越来越多,到了民国以后,它就受西方的文化的影响,椅子的曲线就增加地比较多,我们的椅子,你注意看,清代的都是四平八稳的,后来的曲线比较多。俗称“中山式”,孙中山的式样,受西方影响的,这种式样,这是民国的椅子。我们通过这个能看到是什么呢?就是早期官椅的概念非常重,就是给当官的人坐的椅子,元明以后,尤其到了清代以后,逐渐的走入到民间,走入到民间的大户人家,这就是我们这个椅子的从生成到发展这么一个过程。 

【画外音】看到这里我们不免有些疑惑,难道中国几千年的历史除了皇帝独自一人享用的宝座,就只有单调的这几种圈椅和太师椅了吗?在过去的那些岁月里,我们的祖先在每一天的生活中还会坐着怎样的椅子呢?

【正文】我现在跟大家讲讲中国的椅子的基本形制,刚才讲了圈椅,大家都知道了吧,这还有一个就是官帽椅,这个椅子是中国椅具中最为舒展的椅具,官帽椅的名称也来自于宋朝,我们的椅子大部分宋朝就定型了。它是指这个地方叫搭脑,它是指两头搭脑,伸出部分像宋代的官帽,你们看《大宋提刑官》,你看一些宋代的书画中都可以看到这个帽翅,这个帽子旁边有两个大翅,它取这个形象,所以叫官帽椅。官帽椅中,后来有很多变种,它还有一个俗名叫“四出头”,是指搭脑这两个位置,扶手的这两个位置,四个地方都出一个头,看到了吧,出头,那么有一种两出头,它可能是扶手这儿不出头了,也可能是搭脑这儿不出头了,这种都是特例,比较少。

但后来这种椅子就出现了,不出头了,你看这四个地方都变得非常圆润,这种就叫南官帽椅,是不是南方先流行的,我们不做探究,目前也没有证据证明,是由南方先流行起来的,但是这种椅子一般来说,比官帽椅年代偏晚一点,所以称之为南官帽椅。这是我们宋代定型的两个非常漂亮的椅具。

那么还有一种椅子还有意思,它的名字非常俚俗,今天叫玫瑰椅,玫瑰是一种花,叫玫瑰椅,很多时候,人们在探讨这名字怎么来的?我们的椅子,刚才说了圈椅很形象,官帽椅也很形象,这玫瑰椅就没形象了,玫瑰椅早期的形象,是靠背和扶手是齐平的,到了明代以后就定型为这样,它是在所有的椅具中最矮的一种椅具,一般情况下它的靠背高度不高于窗台,不挡光,搁在窗户跟前,临时坐一坐不挡光。玫瑰呢,这个词最早是指美玉,玉器,我们将来讲玉器的时候可能要讲到这些,那么后来才只是一个花名。玫瑰椅的来历怎么来的呢?有人推测这个椅子,也是南方开始流行,尺寸比较小,南方有人管这种小椅子,叫鬼子椅,南方人管小一点的东西,都叫鬼子,是昵称,并不是有歧视。你比如说我们过去红军,有红小鬼,这个北方人是不习惯这个词汇的,鬼子,鬼子,这个听着不好听,所以鬼子椅,到了北方以后,可能被北方的文人改为了叫玫瑰椅,是有可能是这么改过来的,就是找一个美化的词,又有一点谐音,给改过来了。

我大概在80年代末的时候,我曾经有机会碰到过一对紫檀的玫瑰椅,紫檀的玫瑰椅是非常罕见的,那次是人家找到我说有这么一对椅子,在北京的一个老户家里,那人很缺钱,想卖,就要我去了,去了是什么时候呢?是年三十,除夕夜,我印象很深,我买东西,因为那时候年轻,容易冲动。就是有时候,钱差距觉得不大,可以付清的时候,就多给一点,但是带我去的这个人,知道我这毛病,告诉我说,你不能多带钱,我告诉你,他要2300块,你就带2000块,他肯定卖你了,说你要多带钱,你到时候一激动,又多给钱不好,你就揣着2000块。那时候就揣着2000块,2000块厚厚一沓,不像现在,现在是100块钱一张,那个时候没有100块钱一张的钞票呢,我就去了,晚上。到了他们家,到了以后呢,那人不在家,门还锁着,你知道我们那时候信息是不沟通的,没有手机,就在那儿等着,挺冷的,等了半个小时,那人跑回来,开开门,就指着这椅子说,就这椅子。我就觉得很奇怪,这个卖椅子的很怪,人家一般都是在家等着,沏着茶,倒着水,你这个好,怎么跑进来指着就要卖。然后我就问他,怎么回事,他说你没看我连家都不敢回,我欠人家债,怕人家找我,他卖椅子,是为了还债。但我忽略了他这一点,我就给他2000,他不卖,他说必须2300,少了我不卖。然后我朋友就劝我,你不懂,你跟我走,他一会儿就追出来了。我记得很清楚,看着鼓楼,清冽的寒风,然后我们就从那个小胡同里往外走,然后我就幻想着那个人追出来,追着我说,马先生,我卖给你了,我最后都走到大马路上了,看着车呼啸而过,他也没追出来。那时候,我就不懂人家的心理,当时他就差2300块钱,他卖这个钱一定要够数,我不能因为这点钱,就放弃了这件东西,我当时特别喜欢,而且我也知道,紫檀的玫瑰椅,是非常非常少的。但当时又碍着面子,又不愿意再翻过去求他,后来再找他,他们家永远挂着锁,永远找不着,失之交臂,现在想起来都很痛苦。

【画外音】或许我们每一个人都有过这样的失之交臂,总觉得曾经有一份珍爱摆在我们眼前,但我们却没有能够珍惜,让它擦肩而过,或许这便是收藏的魅力所在吧。不过我们的问题又来了,我们看到今天生活中的椅子有许多是没有扶手的,在古代漫长的日子里我们的先人们是否也坐过我们今天这样的椅子呢?

【正文】我们刚才看到的椅具,都是带有扶手的,椅子里,还有一种比较简单的椅子,其实我们今天特别常用的椅子是不带有扶手的,也有两种形制,一种就是这种,就是靠背椅,没有扶手。另外一种是四出头的一个简化,两个出头,看到了吧?这种南方叫灯挂椅,也很形象,它过去墙上有一些挂油灯的架子,掰过来就把油灯挂在这个位置,所以就叫灯挂椅,也很形象。这两种椅子呢,它是作为补充的,不是特别正式的椅具,我们注意看,西式餐厅,一般两头的椅子,都是带有扶手的,表明了主人和重要客人的身份。两侧的椅子一般就不再设有扶手,除非特别重要的场合。它就显示了一个等级差,这个等级差在中国的家具中它是细微的体现,它不跟你说,但是你能看出来,你注意看,明代的那些版画,可以看出来,主人坐的椅子往往是带扶手的,客人或者一般下人坐的椅子是不带扶手的,表示了一个等级差。

但是早期不是这样,你看《韩熙载夜宴图》中韩熙载坐的那个样子,他盘腿坐,他垂足坐,都是坐一个大灯挂椅上,那个椅子从某种意义上讲叫禅椅。禅椅是什么意思?是参禅打坐坐的椅子,它一定要留出盘腿的位置,所以禅椅的座面都比较大。你比如故宫有这样的禅椅,我们博物馆里也买过这样一只,这个禅椅就非常大,可以盘腿坐在里头。我早年在天津买过一对红木的禅椅,那个椅子很怪,扶手缩进去,非常短,前面伸出来一块非常长,你坐在那个椅子上靠不到靠背的,因为你只有全都坐上去,盘腿才能靠上那个靠背,非常舒服。但是卖我椅子这个人是不懂这事,他是不知道的,他不知道,他就说这椅子很怪,搁在我们家,谁都不爱坐,一坐,还靠不上靠背去,前面伸的这块,几次想把他锯了,就又不知怎么接,然后就把我叫去了。我一看,心中大喜,我觉得我碰到这么一对禅椅,但是很多人不知道,那个椅子大家要是有机会可以到博物馆去看看,它形制上非常怪异。

这种特殊含义的椅子,是有专属作用的。对我们每一个人有时候其实是一个很好的家具,你如果每天能盘腿坐一会儿对身体是有好处的,你看我们很多僧人,宗教的人士为什么长寿呢?他在生活那么清贫的情况下,他还能长寿呢?打坐是非常好的,不要老没事窝在沙发里,看电视,中间摆一禅椅,盘着腿看完《新闻联播》,每天看半个小时《新闻联播》,盘着腿,一定对你的寿命都有好处,盘着,不要坐在软的上面,你图安逸的同时,就要丧失一个生命的代价,所以有时候要考虑自己叫正襟危坐。这对身体有好处。

我刚才说的天津那个禅椅,我看到以后,我喜欢得不行,我就说这椅子,当然了,行话有那么一句话,“褒贬是买主,喝采是闲人”,什么意思呢?就是说,人家说你这东西不好,是准备买,才说你不好,比如说你这瓷器,看这边磕了一小口,挑毛病,就是想买了,人家要这么说话,就是不想买了,说这你碗真漂亮,别少卖了,他肯定就不买了是不是?他就是褒贬,过去行话说褒贬,事实上是贬,他贬这个东西的时候,他就是想买。当时我就贬这东西,我说你这个椅子多难看,这什么比例?坐着也不舒服,那人说是啊,我说你坐上面,扶手都摸不着,因为扶手在后头,得这么摸去。然后他就说多少钱呢?后来用很便宜的价钱买了。后来以后又碰到过那样的一对,是在一个拍卖会上,卖的很贵,没能力去买,就没再买,有一对做展览就足够了。

我刚才说禅椅,是很特殊的一种椅具,我们对于一般人来说,很难见到实物,更难见到实物的是什么呢?是我们这样的鹿角椅,你除了上故宫,没有人有过这个,鹿角椅。皇帝用它亲手打来的鹿,下令让造办处的工匠做成这种椅子,还写了诗。从皇太极满清没入关,一直到入关以后,一直到嘉庆皇帝,除了雍正,都去打过这个鹿,都坐过这样的椅子,八国联军来了以后损失了很多,能剩到故宫里的,大概还有四架,这个椅子呢,很有意思,这个沈阳故宫,有一个,沈阳故宫有一对是皇太极的,那时候还没入关呢,清朝还没入关,避暑山庄也有,故宫里也有。乾隆,我们都知道,乾隆是中国写诗最多的诗人,一个人写的诗,跟全唐诗差不多。那么他每打了一个鹿,令工匠造完椅子,他就写首诗,你比如在乾隆二十七年的时候,乾隆就写了关于这个椅子的诗,他就说“猎获八叉角”,那个角不是八叉吗,“良工制椅能”,他说我找一个好的工匠,他能够把他变成椅子,就说他的心态,那时候乾隆是52岁,心态还比较好,年富力强,乾隆活到89岁,那52岁的时候身体非常好,老打猎,很高兴就坐这个椅子。10年以后,这个乾隆三十七年的时候,他62岁了,62岁的时候,他又打了一个鹿,又做这个椅子,这时候,他这诗写的,就跟前面那个不太一样了,他说“制椅犹看双角全,乌号命中想当年。”你看,他开始回忆,人一开始回忆就进入老年了。年轻的人都不回忆,说的全是未来,赶明儿我买房子,我买车,是吧?这都是未来。那老年人都说我早年买的那车,怎么样,怎么样,都说的是这个,所以人一到回忆的时候,就进入老年了。

【画外音】看过了各式各样的椅子,或许您想起来了,还有一种不起眼的椅子,我们每天都在各种场合都会坐的“凳”没有说到。是不是中国古代干脆就没有这样不值一提的小玩意儿呢?还是这个“凳”在古代另有什么妙用呢?

【正文】中国语言非常严谨,我们一说凳,第一个概念,就是没有靠背,没有扶手,没有了,平面的为凳。那么凳怎么来的,我们刚才说了椅是倚靠,凳是踩踏,蹬踏。

[字幕:凳的功能1 踩踏2 增高]

凳的第一个,初始功能是踩的,不是坐的。我们残留的痕迹,上马凳,那个凳是上马,过去上马,马背高,上不去,就踩着那马凳,就很容易上去,有的大户人家跟前,干脆就有上马石。东汉刘熙(在《释名》中) 说,“榻登施于大床之前,小榻之上,所以登床也”。他说的是一种床上的东西,凳子在我们家里,我们今天的人,使用的家里的,一个简单的功能是增高,你不信,你们家凳子,你经常踩它,你够高处,比如说你打扫卫生,你够柜子顶上的东西,你换个灯泡,你拉个凳子就踩上去了,对吧? 

凳子的好处是什么呢?它是没方位感,凳子可以从任意一个方向坐下去,它四个方向都可以坐,椅子是不可以的,椅子是有方向感,所以你必须从一个专属的面儿坐下去,这是凳子的好处,它方便。凳子又出现了其它的式样,比如鼓凳,鼓凳是什么样子呢?你看,这是我们常见的凳,对吧?这是鼓凳,所以鼓凳又叫绣墩,为什么叫绣墩呢?过去古画上你看就是绣一个绣片包在上面,所以叫绣墩。鼓凳,像鼓一样的凳子。

鼓凳是临期性家具,你知道,注意看我们的家具一般都是方的,所以在屋里就会感觉缺少变化,有一个圆形的东西赋予变化,然后视觉非常舒服,所以这个凳子出现一个圆凳子,叫鼓凳,显得视觉上非常舒服。但鼓凳有一个极大的缺点,因为它是鼓形的,非常容易翻倾,坐的时候也极为小心,很容易翻。我有一年去一个人的家里,那人给我够书柜上的瓶子,我当时就差一句话,他提溜一个鼓凳,往那儿一放,踩着上去,就够那个瓶子,我当时就嘴里那话不好意思说,因为那人我不熟,是一个生人家,我不好意思说,你小心,还没说呢,那人连瓶子带什么就翻了,那瓶子当场就碎了,鼓凳是非常不安全的,非常不安全。所以它在早期的设计当中,它不是为了你专属坐,更多是为了你看,让你视觉上,获得一个满足,这这是鼓凳的一个设计初衷。

你注意看明代的凳子,为什么有时候专家到那儿一看这凳子是明代的,明代的凳子都是长方形的为多,清代的是正方形的为多,就是它是由一个长方向正方转化的这么一个过程。那么后来就出现了鼓凳,刚才说的梅花凳,五瓣的凳子,海棠花形的凳子,都是为了装饰我们的生活,装点我们的生活。那么再有就是我们北京话常说的板凳,杌凳,板凳,北京话叫杌凳,实际上是从杌凳,这个名字音变而来的。再有就是板凳,板凳是非常常见的家具,城市里非常少,农村非常多,大板凳。

还有一种凳子,我们今天除了在一些边远地区,还能看到,城市很少用了,就是大的,比较宽大的二人凳,叫春凳,春凳这个名字,来历不明,有一种说法是春凳是可以搬到院外的,春天来了,可以搬到院外去坐,所以叫春凳。还有一种说法是它过去跟春宫画有很多不解的关系,所以它叫春凳。《红楼梦》33回宝玉挨打以后,凤姐就指挥小丫头说你们还搀着呢,都打成这样了,还搀着走,赶紧把他春凳,带藤屉的春凳抬出来让宝玉躺一下,可见那个春凳是非常大的,能躺下一个人。春凳就是这么个样子,那么现在像个榻,当时让宝玉躺在上面,就搬着这个春凳进了屋了,所以这一段的描写,可以看出来春凳的尺寸。

最后来讲一讲凳子的最矮的一种叫脚凳,也叫脚踏,踩在底下的,这就归了它的原始的功能了。那么古人很聪明,设计出来这么一个凳子,叫滚凳,中间有四个轴可以转动的,按摩脚的,当时读书,写文章,把脚在上面,来回来去地搓,我们今天不是兴足底按摩吗,古人早就兴了,不花钱,自己做,这就是我们的滚凳。

我们这一讲,我们讲的是中国的坐具,我们坐的是什么,跟坐具息息相关的就是桌子,案子,我们下一讲讲中国的桌案,谢谢大家。 http://bbs.artxun.com/thread-3740-1-28.html 
  • 马未都说家具收藏(一)_盛世收藏 39:22

  • 播放: 864
    • 马未都说家具收藏(二)_床前明月 39:17

    • 播放: 605
    • 百家讲坛.马未都说家具收藏03_一榻清风 39:24

    • 播放: 791
    • 马未都说家具收藏(四)_正襟危坐 39:23

    • 播放: 585
    • 马未都说家具收藏(五)_拍案惊奇 39:25

    • 播放: 502
    • 马未都说家具收藏(六)_箱柜传奇 39:25

    • 播放: 418
    • 百家讲坛.马未都说家具收藏07_小家... 39:25

    • 播放: 788
    • 马未都说家具收藏(八)_软硬兼用 39:25

    • 播放: 462
    • 马未都说家具收藏(九)_去伪存真 39:23

    • 播放: 492
    • 马未都说家具收藏(十)_大器晚成 39:23

    • 播放: 4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