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婚要花童吗:高校办学效益的预警性分析框架:中国教育经济信息网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8 01:14:39
高校办学效益的预警性分析框架
严燕 徐月红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高教所 南京210044)
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深入,一些高校在办学观念和办学行为上出现的种种偏差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注意。概括起来说,目前高校办学上存在两个极端:一端是,一些公立高校,特别是一些有名望或急于升格的高校,为了追求社会声誉而千方百计加大投入,在高层次人才的引进、形象工程的建设等方面甚至脱离实际、不计成本。另一端是,一些高校尤其是近年来兴办的一些民办高校把办学当作营利手段,过于追求经济效益,影响了社会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和自身教育质量。由此,笔者认为办学效益问题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中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研究价值。
高校办学效益的传统分析框架
考察大学的发展史,我们不难发现物质资源既是大学产生和发展的基本条件,也是其实现自身价值的基本条件。在市场经济时代,大学功利对大学的发展显得尤其重要,大学组织如果不追求大学功利,就会失去发展的物质保障,也就意味着实体的大学将被虚幻的大学所取代。所以,大学要生存和发展,就不可能游离于物质资源之外。我国高校近年来规模的迅速扩大,与改革开放以来国家经济实力的提高和大学办学经费的大幅度增长是密不可分的。[1]所以,高校办学必须追求经济效益。
然而大学组织的使命主要在于引导社会向前发展,应该通过构建大学与社会的桥梁,以及追求科学技术和发展先进文化,引导社会可持续地发展和进步,不断提升人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品位。为此,大学组织应该具有超然于功利之外的精神。大学获取的物质资源不直接、不主要用于生产物质产品,而是主要生产知识和技术等精神产品。同样的资金,投入在大学和投入在物质生产部门,产生的效益会很不一样。一般来说,投入于大学中的物质资源,会产生更持久、更广泛的效益,投入于物质生产部门中的资金则相对具有时效性和局部性,也就是说,大学功利较之一般组织功利具有更强大的价值辐射力。因此,大学功利可以产生比一般组织功利价值高得多的效益。这种效益,不仅表现为物质方面的价值,而且还表现为精神方面和人本身的价值。在通常的情况下,大学回报于社会的利益比社会提供给大学的利益要高得多。正是这种特殊的利益交换关系,才使世界各国政府竞相增加对大学的资金投入,才使大学显得自豪和伟大,才使人们甘愿把它赋予神秘色彩而对之顶礼膜拜。[2]这就是大学要更加注重追求办学社会效益的原因。
社会性和经济性历来是办学效益最基本的分析框架。王善迈早就把办学效益定义为:教育投资在教育领域内和教育领域外所获得的种种有益效果。广义的办学效益包括办学的内部效益与外部效益,狭义的办学效益是指办学的内部效益,即为实现一定的教育目标所花费的教育成本和所取得的教育成果之间的比率。[3]很显然,内部效益主要指经济效益,外部效益主要指社会效益。后来,在办学效益研究方面颇有建树的代蕊华则把办学效益定义为:学校的物化劳动和活劳动的消耗与所取得的符合社会需要的劳动成果之间的比较,或简单理解为学校的产出与投入、成果与资源消耗、所得与所费的比较。学校办学效益的内涵包括了两个层次的含义:一方面,指学校产出与投入的对比关系,这是一种数量化层次的含义,投入越少、产出越多,这是构成办学效益的基础;另一方面,指学校的产出必须符合社会的需要,即人才及其它成果要具有社会的适应性,这是一种社会化层次的含义。学校办学只有在数量、质量和适应性上与社会的要求相适应才能使效益得以实现。[4]
高校办学效益历来没有跳出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并重的分析框架。但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到来,人们更加关注包括高等教育质量内核的高校办学效益的探讨,对办学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内涵及其两者的关系有了更进一步的探讨:高等教育的办学效益不能用投入的成本与收益的形式加以定量,高等教育的主要产品是人才,它不同于物质资料生产部门中的产品。高等教育在对受教育者的培养过程中,伴随着资金的耗费与占用,同时对学生知识与技能的传授,对学生道德品质的教育与培养,都是不能以费用支出的形式加以定量的,而且也不能定量加以回收。[5]
人们共同的认识是:高校办学既要讲经济效益,更要追求社会效益。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办学效益的提高最终应体现在社会效益上。社会效益是一种长期的行为,而经济效益更多的表现为短期行为,必须把这种短期行为变为长期行为目标中的一个环节,从提高社会效益这一角度来追求经济效益。
高校办学效益分析框架创新
高校办学效益的传统分析框架应该说是比较成熟的。但在新的历史时期,细细考究这一框架,会发现它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现实中都还显得不够完整,尤其是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当我们以微观办学主体为研究对象时,办学资源的投入过程存在的缺失便会暴露无遗,大学必须为办学资源发愁。大学作为社会的一级子系统,它必须跟外界进行能量信息的交流,把投入看作是对产出的一种信息反馈,从而形成良性的发展态势。但传统的效益分析框架未能反映市场经济体制中资源的流动性特征。所以,我们必须完善办学效益的分析框架,并把它纳入办学资源的投入环节。现实中,大学所需要的办学资源来自不同的渠道:经费资源方面,“伴随着学校和政府间关系的调整和学校自筹收入的增加,学校对教育经费的分配权也在扩大”。[6]人才资源方面,如今高校的人事自主权与招生自主权正越来越大。尽管目前的办学自主权问题还存在种种缺陷,但改革的基本原则是在稳定存量的基础上力求增量突破,这就要求办学主体勇于冲破传统观念和体制的束缚,在制度创新中获取所需要的办学资源,从而促进自身的可持续发展。这可以看作大学办学效益的第三层涵义。
也就是说,在现实乃至理论意义上,我们可以把高校的办学效益整合成三个层次的涵义:首先,保证办学的产出,尤其要保证人才成果的产出质量,而且这种产出必须是高校天然的责任,即体现为培养人才和发展科学的根本职能发挥。这是大学得以产生和发展的理由,也是现代社会进步的迫切需要。这一层体现为办学的社会效益。其次,提高大学管理水平,尽可能地降低资源消耗,使有限的投入获得更多的收益。这一层体现为办学的经济效益。第三,积极争取更多更好的办学资源(包括优质教师资源、优质生源、物资资源等),确保高校的可持续发展。这一层体现为办学的发展效益。其实,三层涵义正好对应了在信息社会中高校作为“知识企业”所具有的生产函数:y=f(x)其中,y代表人才与成果产出,f代表一定的管理过程与水平,x代表吸纳的办学资源。高校办学效益概念的三方面内涵互相依存、相互支撑,构成完整的办学投入、管理与产出流程,从而有利于我们从社会性、经济性以及发展性的不同视角来透析高校的办学状况。这就是我们提出的一个新的比较完整的高校办学效益分析框架。
根据这个框架,我们可以尝试从社会适应性、狭义经济学的投入与产出关系和自我发展能力着手,以学校的规模与条件、收益水平、经费支出结构及资源配置情况、财务状况、学生的教育内部产出水平、学校的可持续发展能力、综合管理状况等为基础,将高校办学效益指标划分为四类:即静态的现状性指标、产出的有用性指标、办学的经济性指标和高校的发展性指标。所谓静态的现状性指标是相对于后三者而言的,它是表现高校现有办学规模与条件的指标,在一定的时期内表现为静态属性。产出的有用性指标,即反映高校的产出符合社会需求、对社会作出的贡献的指标。办学的经济性指标,是指体现创建节约型学校思想,在保障质量前提下,评价学校的投入与收益关系的指标。高校的发展性指标,则是对高校的发展产生很大影响的因素的评价指标。
社会效益很难评价,因此社会效益更多的只能反映办学的一些显示度,是目前能够公布给社会的某种状况,如毕业率、就业率、学术声誉(人均科技成果获奖数、人均发表学术专著与学术论文数、研究生录取率等)等。
经济效益更多的是一种数量化层次的含义,是产出与投入的对比关系,投入越少、产出越多,这是构成办学效益的基础。而这种直接的经济效益是目前唯一可能直接测量的办学效益。
发展性效益评价关心的是办学的后续力量,可通过资产基金率、资产负债率、总经费收入年增长率、事业发展基金年增长率、综合管理类发展性指标以及诸如社会资源、师资资源、物质资源等储备情况,综合考察办学效益,预测高校的办学前景。如就师资资源来说,生师比越高办学效率越高,计算出来的办学经济效益越高。办好一所高校首先需要数量和水平足够的教师。当师资结构比较合理,素质和水准比较高时,劳动生产率和劳动质量也比较高,其所产生的效用和效益也相应较高。
参考文献:
[1]杨光钦.大学的功利与功利的大学[J].辽宁教育研究,2004,(1).
[2]王玉昆.办学效益督导与评估[M].北京:华文出版社,1999.10.
[3]代蕊华.正确理解办学效益的内涵[J].上海教育科研,2000,(6).
[4]何斌.影响中国高等教育办学效益的因素分析[J].高教探索,2005,(4).
[5]王善迈.中国高等教育经费在学校内部的分配[J].教育与经济,20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