彪悍的人生txt:泽泻汤证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8 07:41:09

泽泻汤证:



心下有支饮,其人苦冒眩,泽泻汤主之。

 

泽泻汤方

 

泽泻五两 白术二两

 

右二味,以水二升,煮取一升,分温再服。


心下(病位)有支饮(病因),其人苦冒眩(症状),泽泻汤主之。

病因:如果一个人的营分里面水太多,如果一个人的血管里水分太多 表现:这个人会坐在椅子上看天花板,会觉得天花板在转,这是泽泻汤证 (泽泻汤是把血液里面多余的水拔掉),这些用药相反的地方,张仲景书中写的很过瘾。


泽泻的功用:

为什么不是伏苓、猪苓?因为泽泻是去血中之水,伏苓、猪苓是用阳气引导水份

 

泻是从已经是液体的血之中,把不要的水再抓出来。(去掉废水)  

泽泻汤证

 

刘渡舟谈泽泻汤证

 

泽泻汤一方见于《金匮--痰饮咳嗽篇》。这个方子治疗心下有支饮,头目苦于冒眩为特长。“支饮”为四饮中的一种,顾名思义,它好像水之有派,木之有枝,邻于心下,而偏结不散,故名曰支饮

    支饮的治法很多,就泽泻汤证言,是支饮之邪上犯头目,故出现冒眩的症状。冒,指头如物冒,昏冒而头不清;眩,指指目眩而见黑花撩挠。除此之外,支饮本身也有独立的证侯,据《金匮》记载:“咳逆倚息,气短不得卧,其形如肿”,是支饮的证侯。

    由此可见,辨认泽泻汤证时应抓住两方面的证侯:一先抓住在饮本身的证侯,二又应抓住泽泻汤的“苦冒眩”的证侯,然后才能确定用泽泻汤的治疗。

泽泻汤证的“苦冒眩”,言其头目冒眩之苦,有莫可言状之意。它异于普通的头目眩晕症状,另外,这种冒眩的脉象则或弦或沉,或者沉弦共见。这是因为弦脉主饮,而沉脉主水,方与水饮病机相适应。至于它的色诊:或见黧黑,或见青黯,或色黄而晦暗,因人而异,不能一致。

应当指出的,舌诊对临床的意义,也是不可不讲的。一般认为水饮病舌色必淡,因其寒也;苔多水滑,津液凝也;如果水湿合邪则又出现白腻之苔,而且厚也。故泽泻汤证应以上述舌脉作为诊断依据。然而泽泻汤证的舌体,则是特别肥大而异于寻常。它有质厚而宽,占满口腔而使人望之赫然。

    为了理论结合实践,兹举例说明:

    1976年在湖北省潜江县,治一朱姓患者,男,50岁,因病退休在家,患病已两载,百般治疗无效。其所患之病,为头目冒眩,终日昏昏沉沉,如在云雾之中。且两目懒睁,两手发颤,不能握笔写字,颇以为苦。切其脉弦而软,视其舌肥大异常,苔呈白滑,而根部略腻。

辨证:此证为泽泻汤的冒眩证。因心下有支饮,则心阳被遏,不能上喣于头,故见头冒目眩;正虚有饮,阳不充于筋脉,则两手发颤,阳气被遏,饮邪上冒,所以精神不振,懒于睁眼。至于舌大脉弦无非是支饮之象。

治法:渗利饮邪,兼崇脾气。

方药:泽泻24克、白术12克。

患者服药后的情况,说来亦耐人寻味。他服第一煎,因未见任何反应,乃语其家属曰:此方药仅两味,吾早已虑其无效,今果然矣。孰料第二煎服后,覆杯未久,顿觉周身与前胸后背漐漐汗出,以手拭汗而有粘感此时身体变爽,如释重负,头清目亮,目眩立减。又服两剂,继续又出些小汗,其病从此而告愈。

 

   亲翁马君之令堂,年虽耄耋,耳聪目明,牙齿坚固,步履稳健,仿佛花甲之岁。今秋病眩晕,时轻时重。一次剧烈发作时去某心脑血管病医院就诊,经CT、B超、心电图等检查,诊断为脑供血不足。点滴三磷酸腺苷、辅酶A,注射654-2,住院14天,症状略减,回原籍原平市匙村调养。归家三日,眩晕复甚。马君至孝,乌鸟之情甚浓,闻母病寝食不安,子夜从太原来电相邀,翌日上午至家。翁高堂睡卧于炕,不得少动,更不能左顾右盼,动则乌天黑地。房倾屋旋,耳内笛鸣,恶心呕吐,身不支而仆,因之恒卧而不敢起坐。胃口索然无味,胸脘满闷,嗳逆不畅,饮食则呕吐,大便干燥,二三日一行。不发热,背恶寒,双足不温,口干口苦,不思饮,不思冷。望其面色萎黄,目胞晦暗,舌质红少津,苔薄白干燥。切诊,脉沉弦滑,心下拒压。

    观其脉症,支饮为患已明若观火。盖年迈脾虚,不能腐熟五谷,运化水湿,致水饮停滞心下,水饮上逆,则眩晕呕吐:水饮中阻,升降失调,津不上承则舌红少津,气不下行则畏寒足冷。治当化痰涤饮,健脾扶中。然症有缓急。治有先后。刻下,涤化痰饮,当务之急,补益脾胃,日后再议。拟泽泻汤加味:

    泽泻30g 苍术15g 陈皮10g 半夏15g 茯苓15g 甘草6g 黄连6g 附子10g 生姜10g 三剂

    三日后电话相告,一剂尽后,大便甚多,眩晕大减,知饥索食,背恶寒止,足冷亦轻,口仍苦甚。矢已中的,遥嘱原方减附子,加党参10g ,白术15g ,三剂。

    三日后复通话,知眩晕止,坐立活动均无不适,纳食可,大便日一行,口苦止,嘱减黄连,再进三剂。

按:脑供血不足之眩晕,类中医气血虚弱、肝肾不足之眩晕,其发多缓,晕眩亦轻,伴有气虚血弱、肝肾亏损之状,绝无胸腹胀满、恶心呕吐等痰饮之象。如本案,若谓专科医院诊断不清,余不之信。问题在于若不断为脑傀血不足,何由收其住院?得近万元之款?一味图财,竟作虚声恫吓,医德何在!

 

李某。男,12岁,原平市人。三年前,骑车摔倒,碰撞头部,从此病眩晕。发作时天旋地转,不得起立,不敢睁眼。恶心呕吐,大便溏薄,发作过后一如往常,杂治不愈。望其面脸晦暗,舌苔白腻,诊得脉象沉滑。

腻苔主湿,滑脉主痰。痰湿者,脾胃所生也。中州不健,则游溢之精悉化痰饮,上逆则眩晕。留伏心下,阻塞升降,清气不升则便溏,浊气不降则呕恶。治疗法则,当以健脾化痰为宜。拟泽泻汤加味:

泽泻10g 白术15g 半夏10g 茯苓10g 陈皮10g 神曲10g 三剂

二诊:眩晕止,原方续进三剂。三月后暑假期,随父来忻,言病未犯,需否服药?诊之元病象,遂未书方,嘱其注意饮食耳。

按:小儿本稚阴稚阳,加之不知摄养,饮食随便,损伤脾胃,致水谷不化精微而成痰饮,故见眩晕呕吐。《金匮要略》云:“心下有支饮,其人苦冒眩,泽泻汤主之。”李士材云:“治痰不理脾胃,非其治也。”循其理法,用之果应。

从高坠下,系发病之诱因,西医谓脑震荡后遗症。然未见其他损伤病候,故不以瘀血论而从痰饮治。

从高坠下,系发病之诱因,西医谓脑震荡后遗症。然未见其他损伤病候,故不以瘀血论而从痰饮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