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前世之旅嬴政图片:走出一元化成功的误区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8 10:45:44
主讲人: Google公司全球副总裁 李开复博士

坛主小传
李开复,祖籍四川,1961年12月生于台湾。1988年获得卡内基·梅隆大学计算机系博士学位,并留校任教。他所开发的世界上第一个“非特定人连续语音识别”系统,被美国《商业周刊》评为1988年最重要的科学发明之一。他开发的“奥赛罗”人机对弈系统,于1988年击败了曾获世界冠军的国际象棋大师。他还是美国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院士。
李开复博士1998年加盟微软公司,亲手创办了微软中国研究院,2000年升任微软公司全球副总裁,随后成为比尔·盖茨7个高层智囊之一。
2005年7月,李开复博士加入Google公司,被任命为Google全球副总裁兼中国区总裁。

一元化成功模式,既会让许多人失去正确的奋斗方向,也无法让绝大多数成员体会到真正的快乐和幸福。

片面追求成绩或名利、限定成功方向的做法是典型的一元化成功模式。

一个崇尚一元化成功的社会是不完整、不均衡的。

成才是没有现成公式可以套用的。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长和潜质,只要主动选择,都有成功的机会。

衡量成功最根本的标准是:不断超越自己,并由此获得最大快乐。
核心提示
片面追求成绩或名利、限定成功方向的做法是典型的一元化成功模式,既会让许多人失去正确的奋斗方向,也无法让社会中绝大多数成员体会到真正的快乐和幸福。
衡量成功最根本的标准是:是否对社会、对他人或对自己有益,是否能让一个人在自主选择的过程中,不断超越自己,并由此获得最大快乐。
多元化成功是让每一个人发挥自己的兴趣和特长,从而发掘出自己的全部潜力,同时也能让社会保持健康、和谐的状态,让社会成员体验到最大的幸福。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长和潜质,只要主动选择,都有成功的机会。
 
成功,一个既简单又复杂,既平实又玄妙的字眼。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中,东西方的无数先贤为了悟透成功的真谛而皓首穷经;在纷繁的现代社会中,一代又一代的年轻人为了追求世俗化的、理想化的抑或是个性化的成功而奔波忙碌。人人都在追寻成功,但却很少有人能静下心来好好想一想:
到底什么是成功?
成功究竟能带给我们什么样的满足和体验?
二十一世纪的年轻人应当如何追寻成功?
这些看似简单的问题,却经常令青年一代陷入迷茫和痛苦之中……
有的人见到社会上一夜暴富或一步登天的例子,就希望自己也能用速成的方式获得地位和金钱。这些人思想肤浅,拜金意识浓厚。为了达到速成的目标,他们经常在“零和竞争”中伤害他人甚至危害社会。
有的人虽然考上了名牌大学,但他们似乎已经习惯了中学时代名列前茅的感觉。在大学校园里,面对实力不俗的众多优秀学子,他们惘然若失,甚至深感自卑,对自己的学业和前途丧失了信心。
有的人从小就处于被动状态,读书、选学校、选专业等等完全听命于父母。这些人不知道何为积极主动,不知道何为自觉和自主,除了盲目的竞争、攀比以外,他们惟一可做的就只有虚度光阴了。
有的人考上大学之后,突然发现,可以由自己支配的时间骤然增多,但不知道应该如何管理时间,如何控制自己。这些人常因为对自己要求不严或交友不慎,沉迷于网络游戏等不良习惯之中,最终既荒废了学业,又耽误了前程。
有的大学生对专业学习兴致索然,对校园生活也提不起兴趣,他们明知自己不喜欢或不适合所学的专业,却既没有勇气改变现实,也没有胸怀接受现实。
有的大学生面对校园里流行的各种思潮和价值观,如经商、创业、出国、从政等等,感觉无所适从,或者人云亦云、朝秦暮楚,完全丧失了自己的立场和主见。
有的大学生把自己封闭在校园的围墙之内,他们不了解社会现实,对社会实践和就业深感恐慌,或者在求职时眼高手低,屡屡碰壁后又对自己在校园里虚度光阴的做法自责不已。
还有许多年轻人无法处理好正常的人际关系,当自己在学习、生活或感情方面遭受挫折的时候,就会由此消沉下去,甚至走向极端(杀害同学的马加爵就是一个极端的例子)、抱憾终生。
每个青年都向往成功,每个学生都企盼成功。有时候,成功好像近在咫尺,有时候,成功又似乎遥不可及。
近几年来,通过与中国各地大学生的面对面交流,通过与无数年轻人的网上沟通,我真切地感受到,中国的青年一代经常会走入一元化成功的误区无法自拔,他们迫切需要关于成功的指导和帮助,并希望学到真正有效、真正可执行的成功法则。
到底什么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成功?
一元化成功的误区
成功=管人?
我在中国工作的时候,喜欢和中国学生打成一片。当时,有位来自名牌大学的学生,他成绩优异,智商和情商都非常出众,很是让我欣赏。
有一天,这个学生问我:“开复博士,我希望自己能像您一样成功。根据我的理解,成功就是管人,管人这件事很过瘾——尤其是在每次发放薪水时,管理者一定会有大权在握的感觉。那么,我该怎么做才能走上管理者的岗位呢?”
我问他:“你认为,成功到底是什么呢?”
他回答说:“成功就是有财富、有地位,成功就是做领导、做管理。”
很难想像,这样一个名牌大学的高材生对成功的认识竟然如此片面和肤浅。也难怪,中国社会历来有个通病,就是希望每个人都按照一个模式发展,衡量每个人是否成功时采用的也是一元化的标准:在学校看成绩,进入社会看名利。
我并不排斥将成绩或名利视作成功标准的做法,但同样有价值的成功标准还有许多种,我们绝不能因为强调成绩、名利而忽视了其他因素,也绝不能因为推崇某一种成功模式而堵死了其他所有通往成功的道路。
在我看来,片面追求成绩或名利、限定成功方向的做法是典型的一元化成功模型,它对青年一代的负面作用相当大。一旦走入一元化成功的误区,年轻人就会因为急功近利和目光短浅而忘记了真正属于自己的目标和理想,忘记了自己在社会中应有的价值和责任,即便最终获得了梦寐以求的名和利,他们也不一定能体验到真正的快乐和幸福。
之所以说一元化成功是危险的“误区”,这主要是因为,一元化的成功模型有两个极为明显的弊端:
首先,一元化的成功会让许多人失去正确的奋斗方向。
在一元化成功模型的影响下,即便是某些最优秀的人,也往往不甘心于“自我评价”和“自我激励”,他们时刻企盼着成为世俗评价体系中的“成功人士”。这些追逐一元化成功的人一旦遇到大的挫折,或是遭到机遇和命运的捉弄,就会逐渐丧失自信和快乐,甚至有可能就此走向迷茫或消沉。
有位学生曾发封信给我说:“我出生在农村,从小就听说外面的世界很精彩,于是立志要出去干一番大事业。为了达到自己定下的目标,我非常努力地学习,并于1998年考取重点初中,2001年又走进重点高中。2004年6月7日参加高考,我知道,成败在此一举,所以下定决心一定要考好。可是,我在英语考试中发挥得很不理想,这让我不知道该如何去面对。此后,我终日郁郁寡欢,脑中一片空白。”
“2004年7月9日,我收到了某重点大学电子信息工程系的录取通知书,整个村庄的人都为我高兴。但我自己明白,这一结果与我的既定目标清华北大之间还有不小的距离,这根本不是我想要的结果。”
“我现在是多么困惑、烦恼和无助啊!”
我写给他的回信是:“一个人成败与否,更多是要靠自己的努力,而不是靠学校的好坏。”
“一个优秀、努力、自信、自觉的学生,进了名牌大学,他能取得成功的概率也许是90%,进了其他重点大学,概率也许会降到85%,进了普通高校,这个概率也不会低于80%。”
“我自己当初申请大学时,我最想进入的哈佛大学、斯坦福大学都没有录取我,结果,我就读于哥伦比亚大学。但我并没有选择自卑和沮丧,我很好地把握住85%的成功机会,在学业和事业上都做出了很好的成绩。”
“祝愿你把握住85%的成功机会,不要成为一个自暴自弃的人。”
高分考入重点大学,这在很多人看来,都是一件该热烈祝贺的事情。但当这个18岁的年轻人事事都以一元化的模型要求自己,处处都用世俗的标准衡量自己时,他竟然认为自己是在“堕落”!
成功的道路不止一条,成功的标准也不止一个。在与他人的竞争中脱颖而出固然是成功,但有勇气不断超越自己,不断超越过去的人为什么就无法跻身于成功者的行列呢?如果只知道被动接受世俗化的成功标准,我们就只能在人云亦云的氛围中迷失自我,盲目地选择那些并不适合自己的成功之路,或是像这位高分考入重点大学的学生那样为自己戴上沉重的精神枷锁。
其次,一个崇尚一元化成功的社会一定是不完整、不均衡的,社会中绝大多数成员都很难体会到真正的快乐和幸福。
在一元化的视角下,如果仅以“成绩”和“名利”来衡量个人、团体乃至社会的成败,那么,这个社会上99%的人都无法跻身于成功者的行列。毕竟,在学校中考得高分的只能是少数人,在工作中晋升为企业领导或通过投资成为亿万富翁的也只能是少数人。这些人固然在自己的奋斗方向上取得了成功,但我们能说其他人都是失败者吗?
例如,我们能说那些不善于死记硬背却能在实践中一展身手的学生都是失败者吗?我们能说那些缺少必要的领导才华却能在特定领域深入钻研的技术专家都是失败者吗?我们能说那些不喜欢追名逐利却能在知识的天地里自由驰骋的学术精英都是失败者吗?
如果一个社会的整体价值观只承认少数几类成功者,那么,在各自的领域里取得了不俗业绩却无法获得社会认可的人就很难体会到真正的快乐,这个社会中有勇气从事那些寂寞、枯燥但却真正有价值、有意义的行业的人就会越来越少。这样的社会很难达到均衡发展的状态,也很难在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的时代里走到世界的前列。
多元化成功才是真正的成功
真正的成功有很多种:成功可能是你创造出了新的产品或技术,可能是你取得了突破性的科研或学术成果,可能是你的行为为他人带来了幸福,可能是你在工作岗位上得到了别人的信任,也可能是你找到了最能使自己满足和快乐的生活方式--当然,靠自己的努力取得令人羡慕的名望和财富也是一种应当被尊重和认可的成功。
也就是说,多元化的成功才是真正的成功。从不同的角度理解成功,尊重并鼓励年轻人选择最适合自己的成功道路,以便发挥他们各自的特长,实现他们各自的价值——这才是对待成功的正确态度。
在多元化成功的视角下,衡量成功的标准有很多种——可以是一个人的地位和财富,也可以是一个人的创造力和影响力,可以是一个人对他人的帮助或贡献,也可以是一个人在自身基础上的提高和超越……但无论对于哪一种类型的成功来说,最根本的标准或前提都应该是:
该行为是否对社会、对他人或对自己有益,是否能让一个人在自主选择的过程中,不断超越自己,并由此获得最大的快乐。
这就好比《财富》杂志可以根据企业市值或其他量化指标评出世界500强企业,但即便是《财富》杂志的编辑们也无法否认,在500强之外仍有无数规模较小的企业也能在各自领域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功。
多元化的成功不仅可以让每一个人发挥自己的兴趣和特长,从而发掘出自己的全部潜力,同时也能让社会保持健康、和谐的状态,让社会成员体验到最大的幸福。
美国是一个典型的崇尚多元化成功的社会。最明显的例证是,美国的人才体系是多元化的,美国人才的成功途径也是多元化的。在美国的企业中,不同类型的人才都能找到自己的位置,获得足够的发展空间。
例如,在微软这样的大型软件企业中,研究人员、工程人员、架构人员、测试人员、支持人员、可用性保障人员等不同工作角色协作完成项目研发任务,管理人员、业务人员、市场人员和流程控制人员等各类人才共同保证公司管理和经营的正常有序。
在微软公司里,不同类型、不同资质的人才都能凭借自己的努力,获得他人的尊重和认可,从而在事业上获得成功。研究人员的成功可能是发表了一篇重要的论文,测试人员的成功可能是找到隐蔽的“臭虫”,支持人员的成功可能是帮助客户及时解决了问题。对于这些不同类型的成功,微软公司的管理者不但会坦然接受,还会与当事人击掌相庆。
从培养和教育年轻人的角度来说,我们只有摒弃一元化的思维定式,支持和鼓励年轻人多元化、个性化的发展道路,整个社会才能涌现出更多的人才,青年一代才能在学习和工作中尽情展现自己的才华,为社会做出更多的贡献。
所以,我的成功哲学的核心是:
不要轻易走入一元化成功的误区,而应主动选择最适合自己的成功道路;成功就是不断超越自己,就是“成为最好的你自己”。
做最好的自己
既然多元化的成功才是真正的成功,那么,我们应该如何追寻多元化的成功呢?
我认为,多元化成功并不要求我们每个人都去刻意重复别人的成功之路,或者用别人的标准来评价和衡量自己,但它要求我们重视诚信的价值观,拥有完整、均衡的人生态度,善于用智慧选择最佳的解决方案,并能不断地追寻自己的理想和兴趣,不断地学习和实践,妥善地处理好身边人际和沟通问题……只要从这些方面严格要求自己,让自己每一天都能有新的收获和新的提高,那么,无论我们是否取得了预期的结果,这种努力本身就是最可嘉许的成功了。所以我们说:
“成为最好的你自己”是通向多元化成功的必然途径;只有一元化的成功才会强迫人们复制他人的成功模式。
即便我们强迫自己去做那些不适合自己的、模仿别人的事情,我们也无法从内心深处投入足够的兴趣和激情。在这样的状态下,就算我们尽了百分之二百的努力,也往往会事与愿违,同时还会让别人觉得我们扭捏做作、缺乏诚意。
要想取得成功,就要首先“成为最好的你自己”。换言之,成功就是按照自己设定的目标,充实地学习、工作和生活,成功就是始终沿着自己选择的道路,做一个快乐的、永远追逐兴趣并能发掘出自身潜力的人。
美国著名作家、小说《喧哗与骚动》的作者威廉·福克纳说:“不要竭尽全力去和你的同僚竞争。你应该在乎的是,你要比现在的你强。”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成功不是要和别人相比,而是要在充分了解自己的基础上,不断发掘自己的潜能和兴趣,不断追求进步、超越自我,让自己的每一天都比昨天更美好。
当前,中国青年特别是大学生对于成功的认识还十分模糊。我注意到一次在上海大学生中做的问卷调查,问卷题目是:
大学生眼中的成功人士最应该满足的三个条件是什么?
在所有给出的候选答案中,绝大多数被调查者选择了“事业有成”、“生活品质高尚”和“家庭幸福美满”。选择这三个答案的大学生人数分别占被调查人数的83.6%、52.1%和35%。
这样一次问卷调查很好地反映出大多数当代大学生对成功的理解和追求。今天的年轻人显然过于关心“事业有成”、“生活品质高尚”等外在的指标,而忽视了兴趣、快乐、个人感受等内在的因素。
如果再深入思考下去,我们不难发现,财富、名利等外在指标往往是社会整体意识强加给个人的镜子、标尺和参照物。大多数追求外在名利的人其实都是在竭尽全力模仿他人的成功,他们忽视了自己的特点、潜质和兴趣,一次又一次地重复着“东施效颦”的闹剧。
其实,“在学校看成绩,进入社会看名利”的一元化成功逻辑并不能保证大多数人都获得最大的快乐和满足。有了最好的学习成绩,人们就一定能实现自己的理想吗?有了社会认可的名利,人们就一定能找到真正的快乐吗?
相反,那些追逐自己的兴趣、爱好,善于发现并发掘自身潜力的人更容易得到财富和名利的眷顾,因为他们所从事的是自己真正喜欢的事情,他们更加有动力、有激情将事情做到完美的状态——即便他们不能从这件事中获取财富和名利,他们也会得到终生的快乐和幸福。
每个人都有成功的机会
国内大学教师曾告诉我说:“优秀是有标准的,我们有一个给学生打分的指标体系。”我不止一次地注意到,这种给人才贴标签、分类别,给成功评等级、定指标的做法在国内教育界几乎是根深蒂固的。从幼儿园和小学开始,老师们就习惯于将孩子简单地划分为“好学生”和“差学生”两种类型,就好像他们分别是从两个不同的模子里倒出来的一样。
美国教育界的思维方式恰恰与此相反。有一次,一位中国家长问美国某大学的校长:“你们学校里有多少好学生,有多少差学生?”校长先生诚恳地说:“我们这里没有差学生,只有个性特点不同的学生。”
也就是说,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特长和潜质,在多元化成功的模型中,只要主动选择,每个人都有成功的机会。
成才没有公式可以套用。试图用一个成功个案来总结教育规律,或寻找某些成才“捷径”,这些做法都有失偏颇。
对大学生来说,有的某个科目非常优秀,适合做科研、开发等工作;有的组织能力、社会活动能力特别强,适合做组织或管理工作。我们没有必要也不可能要求所有学生都按照一个统一的标准来设计自己的人生道路。
相反,如果能为每个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因人而异的引导和帮助,整个社会的人才类型就能得到极大丰富,人才质量也能大幅提高。
国内一家著名高校附中校长认为:优秀学生并非是靠某种“教育模式”培养出来的,而是在营养均衡的土壤中脱颖而出的。因此,学校应该营造更加宽松的氛围,提供丰富的课程和活动供学生选择。例如,学校应多布置一些“开放式”的作业,鼓励学生开展社团活动等等,以便让每个学生都能发现自己的潜能,发挥自己的特长,找到成功的支点。
正因为成功是“成为最好的你自己”,所以,每个人都有条件在超越自我的基础上不断取得成功。
希尔顿集团创始人唐拉德·希尔顿认为,人的才智各有不同,每个人从事的职业可以是相同的,但每个人的特长都各不相同;为了找到自己的特长,花多少时间都是值得的。事实上,唐拉德·希尔顿最初只是一名小职员,他花了三十二年时间才找到了自己的特长所在。
美国第一任总统乔治·华盛顿最初也不过是个验货员,英国著名作家毛姆在提笔写作前读的是医学专业,但他们最终都找到了自己钟爱的、能充分发挥自已才能的事业,并取得了巨大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