苜蓿根的功效与作用:香港高官的“厚黑学”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9 06:53:16

香港高官的“厚黑学”

 

文 游昌乔 编辑信箱 koni2010@163.com

两年多前,5 名胸口佩戴着金日成头像徽章的朝鲜官员到香港参加培训。他们在香港大开眼界,每天刻苦攻读到凌晨一两点,周末也舍不得休息,并省吃俭用。“抓住一切机会尽量多学些知识回去。”这些喜欢衬衣西裤配运动鞋的朝鲜官员惊叹香港的繁华,恰如30 年前刚刚跨过深圳河的那些中国内地官员。

不过,在高楼大厦车水马龙之下,来访的官员们更多是注意到香港这个弹丸之地的巨大经济成就,而万难潜心揣摩到香港官场之道。在那种中西结合背景的官场生态中,官员为官有术,运用之妙,存乎一心。同样,近年来香港社会管理的高水准常让内地官员叹为观止,他们往往忽视了第一流管理背后是第一流的香港官员。这是个鲜有关注的空白地带。

《并非官话:香港高官的大智慧》,从容揭开了香港官场的隐秘奥妙之处。 

融合中西智慧的官场语境

民国初期, 李宗吾先生所著的《厚黑学》一书,多年来一度风靡官场,被不少为官者奉为圭臬。书中宣扬脸皮要厚如城墙,心要黑如煤炭,这样才能功成名就。香港官员也有其港式“厚黑学”。不过,两者套路模式大相径庭。

香港审计署署长邓国斌先生脸皮很“厚”,就任之初因非“科班”出身,受到香港媒体铺天盖地的质疑。不过,邓先生顶硬上,坚决不辞职。这位署长一遍遍向媒体强调,“公平一点啦,我还没上班你就说我不行,那有点不公平。”后来,随着邓国斌强力审计的推行,市民认可度逐渐提高。虽然这个工作不被人喜欢,邓署长还是决定“要干到退休”。

在任何闪失都会导致满城风雨的官场,此等“厚”脸皮殊为不易。面对非议,香港高官选择了先挺住再说。古今官场均险恶,步步藏地雷,光有“厚”也不够,还要“黑”。

现年50 岁的香港环境局局长邱腾华是港府一匹“黑马”,他一语惊人:有时候损害部分人的利益,是必需的。他说,大社群和小社群有时候出现意见分歧是难免的,克服这个问题惟一的办法就是多点讨论。在这里,“照顾大多数人利益”的中国传统原则展示无遗。“多点讨论”则是西方民主社会应对异议的处理之道。

香港社会注定是混血儿,一方面血液里流淌着中华文明的积淀,同时又印有英国管理模式的烙印。这种背景下的官场语境,融合了中西智慧,香港官员的为官之道也是复合式的。

 

游刃在实话和套话间

40 多年的政坛不倒翁,东西方罕见。香港教育局局长孙明扬是此中一位,从港英政府时代的司级政务官到回归后的民政事务局长、政制事务局长、房屋及规划地政局局长……历经政坛风雨,号称“孙公”。香港官场评价其为人处世圆滑,深谙为官之道。这位港府“老臣”吐出44 年官场心得:必须要审时度势,“每件事都不能脱离现实,一定要考虑实际情况。”

圆滑之道,内地官场更甚。不过,“孙公”的有所“圆”有所“不圆”,却是见风使舵之辈鲜为能及。“有些事情,你必须去做。”孙明扬说。港府规范制度健全,极力减少人为因素,所以香港官员的“变通”空间其实很小,圆滑和不圆滑之间,都可谓官场智慧。有“中国官场小说第一人”之称的王跃文先生称,香港官员的共同特点就是不讲空话套话,但如香港环境局局长邱腾华对内地的套话之风却了如指掌,且能一眼看破玄机。“因此不管是香港深圳一体的环境保护,还是屯门垃圾电厂的计划,他都能很好地同内地政府和民众沟通。”在香港,虽邱曾遭遇过民调的最低评分,但总能跳出非议。

真话、实话、套话、官话,游刃其中轻松自如,香港官员与社会的沟通功力可见一斑。反观内地,一些官员亟待提升与民众的沟通能力。当下,最能做到的也许就是看看香港的镜子吧,或许能从中汲取一些养分。用国际投资大鳄乔治·索罗斯的话来说就是:“香港官员确实了得。”他在1998 年攻击香港金融,损失惨重,多年后依然不忘盛赞当初败走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