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字算命元亨利贞:谁来拯救民营书店? 1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3/29 14:01:30

电子杂志《一五一十》来邮件,要走了我的专栏《18英里的便宜书》。他们编辑了一个专题,名为《书店之输》,历数了民营书店渐次倒闭的风潮。不过,我后来看见有人在微博上说,这期周刊的下载量是历期最低的。看起来关注的人并不多。毕竟,这不是什么涉及国计民生的事情。读书,那还是读书人的事。更何况,普通人读书基本上去上海书城,广州书城之类的地方都可以满足了,像光合作用、风入松或者季风书园这样的书店,恐怕并非庸庸大众内心所系的书店吧。

至于民营书店的困境问题,似乎危机也不是第一次了。早在2009年,季风书园旗舰店陕西南路地铁站由于租约问题就曾经面临关店的危险,以至媒体掀起了一场保卫季风的舆论,得以存续。然而到了今天,季风书园除了这家旗舰,已然全面撤出了市中心。加之今年北京最大的学术书店风入松的关闭,与光合作用的惨败,不免给人以独立书店末日将至的悲情。

就我个人而言,独立书店之颓势,的确令人情伤。每每走入一个城市的书城,都有令人目眩神迷、几欲晕厥的迷失。这些国营的大型书店,基本上都是由一些不爱书、不懂书的人在打理。对他们来说,卖书和卖大白菜恐怕并没有什么太大的差别。图书的分类不合理,丛书套书往往四处散落,令人无可适从。书店里的服务员自然是一副事不关己的面孔,不给你脸色,已然属于好人,更妄谈帮你疏筋理脉,寻找你所需要的书籍了。

然而那些民营和独立书店则不同。我之前在风入松也好,在广州的学而优也好,店里的分类极其清晰,畅销书与学术书各归其类,对于那些爱书之人可谓一目了然。而店员往往训练有素,且常常是大学里的学生,态度良好不说,对专业也颇有研究。有几次我都是只记住书的一些要素,连书名也没有,却最终能够满载而归。

反差既如此之大,何以一以生,一以死?

我觉得概其要有三:一在制度,二在时势,三在运维。

民营书店也罢,独立书店也罢,其实说白了,都是民间运营。书店是一个完全竞争性行业,最终不过是在销售与成本之上决胜负。但这个竞争行业却有着不公平的制度背景。国营书店拥有天然的竞争优势。实体书店的客流量,取决于地理位置。市场现实就是在同等地段上,国营书店的租金比民营书店要便宜得多,税负方面也低。民营书店尽管在经营手段和能力上优于国营,奈何在成本上却高于国营,在规模上低于国营,这种消耗战,如何能打得下去?

当然,民营书店若能够保持价格优势,尚有生存空间。毕竟,书籍还是一个必需品,市场准入之后,国营书店除了特殊产品如教辅之外,没有垄断特权。祸不单行,近10年来网络书店的崛起,对于民营书店又是一个重磅打击。就我个人的经历而言,我往往会去实体书店翻看书籍,然后在卓越亚马逊订书。亚马逊iPhone版有个功能,你拍下照片,它立即就能帮你搜寻。数十元甚至上百元的优惠,只在一次点击之间,你如何选择?除非亚马逊、当当上都没有,我才会选择实体书店购买。于是,我在实体书店上的消费已然大幅减少。

我相信这绝非我个人的经历吧。

就独立书店的运维层面,或者我们只看到了几家较大的而已。中小独立书店之倒闭,恐怕是更加大量的吧。因为厌烦国营大书店,我常常会转进一些随缘的小书店,不过常常空手败兴而返。多数中小书店,不过是大型书店的畅销书柜台而已,疏无可观之处。

然而,独立书店是否应该拯救?拯救,应当就意味着政府或组织的资金或政策投入。人们常常以城市文化地标为理由,吁请出台特殊政策,以保卫独立书店。然而我亦因此而疑惑了:京剧院和昆曲院如今也是观者寥寥,是否应该拯救?美术馆也常常门可罗雀,是否也需拯救?博物馆更是观众寥若晨星,是否也该拯救?工艺品商店除了古董火爆,民间艺术家常常朝不保夕,是否也该拯救?

我在美国生活时,曾经详细研究过一家企业的成功之道:卖咖啡的星巴克。星巴克在美国不仅仅是一家咖啡厅,它常常是社区活动场所,或者邻近人们憩息的地方,甚或是生意场。在中国,星巴克的社区功能大幅降低,但是基本功能依然存在。后来我非常惊异地发现,星巴克的另外一个生意,是房地产。

我对美国亚马逊也甚感兴趣。除了由于网络省却了实体店的许多成本之外,亚马逊的许多书籍,是定制的。例如,我曾经购买过诺曼?梅勒的书,其送达速度略逊于一般书籍。原来,这本书市场并无新书存货,而是现印的。

我在纽约也逛过几家独立书店。不过,和中国的独立书店不一样,他们的特色的确非常明显。比如,在哥伦比亚大学的周边散落着一些独立书店,出售的书籍,多与学生老师的需求相关;而在主干道百老汇上的书店,多是特型书店,例如旧版书。他们的生存并不特别富裕,但维持却有余。在纽约,主要的实体书店市场,基本上还是巴恩斯与诺伯、博德斯和维京几家瓜分。

提出这几个例子,无非想要说明,书店乃是一门生意。它与剧院、工艺品店并无太大差别,不必神话其特殊作用。所谓文化地标,也不过就是文人的自我想象而已,委实与市民无涉。

在网络化的浪潮中,实体书店的退潮乃是一个天经地义的故事,伤情可以,哀痛却也不必。实体书店的业主们自可以去网络上打拼,在那里国营书店的优势地位恐怕基本丧失殆尽。

星巴克的故事告诉我们,一个看似微小的生意背后,原本乃是大产业之支撑;亚马逊的故事告诉我们,生存还要依靠创意与技术。最后,百老汇小书店告诉我们,只要特别,仍可生存。至于说用纳税人的钱去拯救,或者出台特殊政策来对待,我以为无非矫枉过正,或者也是对其它业者的不公平。

在独立书店退潮的故事中,我们惟一仍可以质疑的,就是国营书店对于民营书店的制度式挤压,这不仅仅是个别独立书店的生存空间的问题,还涉及到大众的选择空间的问题。

而我自己更多感到遗憾的,反而是看不到太多纽约街头式的特型书店。毕竟,中国人在书籍上,有着太多或古老、或老旧、或童趣的记忆,这样的记忆,其实真的反而是文化薪尽火传的一种必需,这也才是我们真正需要的独立书店的样式。如果,有一天我们有了一些这样的书店并且我们的制度、市场和社会却无法生息如此高尚的文化,我愿意倾尽全力来保卫它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