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界之世外高人:何亚非大使在全球议程理事会阿布扎比峰会上阐述对世界经济形势及青年与就业问题的看法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3 06:13:22
2011/10/12
10月11日,中国常驻联合国日内瓦办事处及瑞士其他国际组织代表何亚非大使应邀在世界经济论坛全球议程理事会阿布扎比峰会闭幕全会上发言,呼吁国际社会精诚合作,鼓足勇气,拿出行动,共同化解当前世界经济面临的风险,应对青年与就业等重大社会挑战。

闭幕全会由论坛主席施瓦布主持,美国前能源部长里查德森、博茨瓦纳中央银行行长摩荷萝、墨西哥竞争力与商业管理部副部长托雷、皇家国际事务研究所主任尼布赖特等一同担任发言嘉宾。

何表示,当今世界面临经济金融、社会民生、资源能源、全球治理等诸多领域挑战。其中有两个问题尤为关键,一是应对当前经济和金融危机,二是青年与就业问题。
关于经济金融危机,何指出,从目前形势看,我们既未进入“后危机”时代,也非人们担心的“二次探底”。世界经济仍处在拉长的危机周期中,复苏之路面临更复杂挑战,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更突出。主要表现有三大风险。一是失速风险。主要发达经济体陷入“高债务、高赤字、高失业、低增长”困境,新兴经济体增长放缓,抗通胀任务加剧,世界经济复苏步伐可能停滞。二是扩散风险。世界经济金融危机正向政治、社会等领域蔓延,许多国家和地区发生社会动荡。三是信心风险。民众,尤其是青年对政府和现行体制应对危机的决心和能力缺乏信心,市场心理非常脆弱。
何强调,面对复杂风险和挑战,国际社会要寻找答案,关键在于政治意愿,根本在于坚持三项原则:一是行动,坐而论道解决不了问题,必须要有实实在在的行动。各国政府首先要把自己的事情做好,特别是主要经济体,应采取负责任、起作用的经济金融政策。国际社会要坚决反对各种形式的保护主义,共同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二是勇气,就是要有魄力,有长远眼光,敢于触及危机暴露出的深层次、制度性、机构性弊端。不能头疼医头,脚痛医脚,各国政府要根据本国国情和全球化的环境,拿出勇气和决心,推进结构性改革。三是合作,要重拾“同舟共济”精神,加强协调合作,避免相互指责,更不能以邻为壑。二十国集团戛纳峰会应进一步加强宏观经济政策协调,促进贸易、投资自由,加快国际经济金融体系改革,推动世界经济强劲、可持续、平衡增长。
关于青年与就业问题,何表示,今年以来,从中东到南亚,从欧洲大陆到美国华尔街,都爆发了大规模民众抗议活动,引发许多国家和地区社会动荡甚至政权更迭。在这些动荡中,青年扮演了先锋和主力军的角色。有媒体称他们为“愤怒的一代”。原因是多方面的,有两点很关键:一是社会民生问题不断积累,就业难、收入低、生活无保障成为重要诱因。有学者指出,当前危机的核心是就业危机。这一观点不为过。因为在金融危机深度发酵背景下,很多青年成为“无工作、无收入、无福利、无未来”的四无群体,导致青年信心丧失,不满怨恨情绪滋生。二是青年诉求渠道表达不畅,意见得不到重视。不少国家的青年对政党、政府甚至体制失去信任,认为谁也代表不了他们。他们走上街头,以叛逆和极端方式宣泄失望和不满。
何指出,青年人口约占全球人口的一半。“青年兴,则国家兴”。 青年关乎世界的未来,就业事关民生根本。我们必须以对国家和世界未来负责的态度,高度重视青年和就业问题,从三个层面共同应对。一是在政府层面,各国应将就业尤其是青年就业置于发展政策的核心,确保经济增长带来就业的可持续增长。同时完善就业保障,加强对青年就业指导,提升青年就业技能。二是在社会层面,应建立符合青年特点和时代特征的“互动性”、“参与性”诉求表达机制,确保沟通畅通,引导青年融入社会主流,促进社会稳定。三是在国际层面,以联合国及其专门机构为核心的国际组织应将青年发展作为全球发展目标的重要环节。世界经济论坛创建的“全球青年领袖”、“全球杰出青年社区”为各国青年交流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
全球议程理事会由世界经济论坛于2008年创立,下设中国理事会等79个理事会,涉及政治安全、经济金融、能源资源、社会文化、科学技术等广泛领域。今年峰会主题为“大变革:构建新模式”,由世界经济论坛和阿联酋政府共同主办,来自7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的高官、企业家、专家、学者和媒体代表共800余人与会。
在为期两天的峰会期间,何大使主持了中国理事会会议,重点就亚太地区合作与一体化、中国企业走出去战略及影响、创新与企业精神等议题进行了深入讨论,并代表中国理事会应邀与新能源、食品安全、网络安全、非洲、拉美等理事会进行了交流。

应论坛主席施瓦布邀请,何大使还主持了施瓦布专门为与会中国代表举办的早餐会讨论。40多位中国代表就如何深化论坛与中国关系、如何发挥论坛资源和平台优势服务中国发展等问题进行了交流。
 
何大使还接受了新华社记者专访,介绍了峰会及中国理事会相关情况,并结合我经济社会发展成功经验和“十二五”规划,就如何走出当前世界经济危机、成功转变发展模式、解决青年与就业问题等发表了看法。
 
推荐给朋友  打印文字稿全文打印
附件:
中华人民共和国常驻联合国日内瓦办事处和瑞士其他国际组织代表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6038296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2097
http://www.china-un.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