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帝生涯txt百度云下周:西北望,那一块精彩的中国(上)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9 08:25:55

  
     毫无疑问此文的冒出来是因为最近新疆的事件。但若是你急于头几行就看见我什么态
度,看见我做评论和站边(take side),可能你会有点痛苦,因为我不习惯很快给出结
论,实际上,但凡有可能我就避免就一件事在我的文章里给出结论。结论要读者自己做出,只要从我文里得到启发,获得养料,帮助导致了那个结论,就是我目的了。启发和拓
宽他人眼界与心胸从来是世上最崇高之事,谩骂和武断从来不是。新疆民族很多,历史很
复杂,中国很大,面对事情很多,这就是基本的现状,也向来如此。此文即便分多少个段
落,也绝无可能提供一幅新疆的全图。让全图由大家来提供吧。不过我稍微提醒一点:要
是谁告诉你他说的完全真实,那准是谎言。老天保佑中国,保佑新疆。
  
  
1
     近几年我三次到新疆。第一次是2002年国庆节飞到伊犁,转道去昭苏县的夏塔,起因
只是查到那儿有条翻越天山的冰大坂古道,想去看看。有说法说唐僧走过那个山口,虽只
是传说而已,然而夏塔古道之重要,纵观天山的整个地理形态就可以看出。它靠着汗腾格
里峰,距离中苏(现在的中哈吉三国)边界不远,沟通南北疆,古道南端就是南疆重镇阿
克苏。时值当地的深秋,早晚已很冷,草原黄萎,中午过了昭苏县城就是极其颠簸的土
路,我在座位和中巴车顶之间撞击了几个小时,黄昏才到夏塔村,路上还要办边防证。我
仅仅知道夏塔古道的山沟里有个温泉度假村之类,而此季节是否仍开放,并无可靠信息。
我是两眼一抹黑跑去的。
  
     中巴售票员得知我去夏塔,想了想,跟我说,那是97年伊犁暴乱时他们那些人从南疆运
枪的通道。售票员看着是哈萨克族人。哈萨(当地汉人这么称呼哈萨克族)是这一带的土
著,即乌孙人,而其他民族,包括维汉回族,都是后去的。哈萨仍是牧民,不怎么在村里
呆着,而维族是务农民族,住村子,所以很显眼。
  
     暮色茫茫中我在夏塔村落地,公交中巴走了。宽阔的十字土道口,渺小的我背着大背
包,举目四顾。  
  
     据说夏塔是某个民族语言里的“梯子”之意,指的是冰大坂古道的险峻,又音译成夏特、
夏台。张承志的文章《夏台之恋》激情四溢,称这是世界上最美的地方。他这篇文章推进
了一帮子户外极限探险者向夏塔进军,并由此在网上有了一些资讯。我就是从网上查到,
去温泉度假村要到村里找车。中巴售票员指给我路口一土屋小店。过去一打听,黑暗里闪
着几只眼睛,问几个人,听说我独自一个,大为诧异。即便是背这种户外背包的人,要一
人上古道也确实忒冒进了点。其实我并非做身心极限体验的那种旅行者,而是把注意力放
在族群观察上。他们派人去叫开车的人,一会儿来了,一辆我没见过具有那么破而坚毅的
气质的北京212后开门,大胡子司机一语不发瞅着我,可能是语言不通,所以尽量不说不
必要说的。关键问题是度假村这时节还开不开?他们说不清楚,要价250块送我上去,如
果不行再把我拉下来。一帮人围着我,强调道路危险,不降价。
  
     一切全都不靠谱,我担不起耽误节后上班的风险,当机立断返回昭苏。事后随着时间推
移和资料积累,愈发觉得当时是对的。几年后的06年盛夏我终于体验了那条山沟,难行的
程度,他们并没说谎。那天万幸的是步行40分钟后拦到一对汉人夫妇开的小货车,否则茫
茫寒夜都不知流落何处。夏塔村留给我的印象,就是暮色下一群讲话呜噜呜噜、眼睛睁的
滴溜圆的维族汉子,一辆左凹右陷的212吉普车,和宽阔的村中土路,一切都没遮没拦没
谱没底。
  
     那个下午中巴走在特克斯河边,时令天寒草枯,军马分场的马群排成长列横穿道路,晚
风里长鬃长尾飘飘,下坡走向河水去,何等苍莽的西极边陲画面!这种地方,就叫作“天高
皇帝远”。下面我要说到2001年一群探险者在夏塔古道的壮烈遭遇,讲这个是为了对照维
人是怎么在冰大坂来去自如的。  
  
  
2  
     06年我再到夏塔,公路已经修的溜光水滑,平的不象话了,一直通到再往前走三十多公
里的中哈边界。公路既是为了经济发展,更是防恐反分裂的需要,显系抓紧修筑的,而且
还在继续修。从夏塔搭车进山沟还是老办法,坐维族人的212,好在夏天游客多,容易拼
车。沟里的路其实不能叫路,只是森林间的山坡和草地上压出的车辙罢了,山坡上那部分
紧临深谷,尤其崎岖艰险,动力强劲的好车还则罢了,对于破212还塞满了人,只能夸奖
一声精神可嘉。  
  
     夏塔峡谷里的风景极美。草深及腰,花海烂漫,这是哈萨克人的冬草场,是不放牧的,
它的用处是到8月把草收割(叫打草),留着冬天喂牲畜,这里还有冬窝子,人和牲畜过冬
就在此了。7月中旬牧民转场,赶着牛羊马群穿过冬草场,朝着深山的夏牧场进发。哈萨克
的男女是世上最英俊潇洒的骑手,伊犁马小头长腿匀称挺拔,在汉代就有乌孙天马之称。
阳光普照,隔着从冰川湍奔而下的哗哗雪水河,看对岸黑绿色森林边羊群如白云样慢慢飘
荡着,悠悠移向巍峨洁白的雪峰脚下。这就是那条夏塔古道,走到峡谷尽头就开始攀升走
上冰川,翻过去,就到了南疆,最近十年来成了一条著名的户外探险穿越路线,而2001年
8月乌鲁木齐一位大侠被冻死在冰河里,成了国内的户外探险旅游狂客心目中一通悲壮的纪
念碑。
  
     这位大侠姓董名务新,算是90年代以来国内业余登山探险的那批先驱者之一。他们几个
老手带着新手走夏塔古道,翻过冰大坂后遇到冰川河拦路,董强行下水探路被冲走,在爱
莫能助的队友眼前,活活冻死在河中间沙洲上。他的朋友王铁男详细写下了那次活动全过
程。董务新遇难后,全队前行不得,食品将尽,被迫原路返回再翻冰大坂,全队几近崩
溃,下面这段描写可真惊心动魄:(要是你不喜欢旅游,对不起!费笔墨写这些主要是想
介绍新疆这个地方和人民生活形态,希望有助于理解发生的种种事情。中国很大。)  
  
  
****
  
     8月15日凌晨5点,几乎一夜没睡的队员在黑暗中忙碌起来,杨华从河道中回来给大家
带来的第一个消息是,水位比昨天早晨还要高,河道也有很大的变化。我让大家就地待
命,自己和徐泳到过河点探测水情。经河水一夜的冲刷,昨天露出的沙滩已被水淹没,过
河点的水势有增无减。我在绳子的保护下,试探着向河对岸走去,没几步河水就过了大
腿,徐泳见势不妙,迅速拉绳将我拉了上来。  
  
     从探测的结果看,涉水过去显然不可能,由于大部分队员没有经过攀岩训练,从岩壁上
攀过去风险极大,一旦失手就会掉入激流之中,如果原路返回,全队实际只剩一天多的食
品,来时的路程用了四天时间,队员们的体力消耗几乎到了极限,加上老董遇难后,每个
人的精神上受到了很大的打击,能否安全返回大家心里都没底。在这进退两难的关键时
刻,队员中意见也产生了严重分歧,一些队员想强行过去,另一些队员建议派人下去求
救,其余队员原地等候。我分析了队员的现状和队伍的处境,果断决定全体人员按原路返
回。这一决定得到了杨华、胡禅、李旗等老队员的响应,就地进行了简单的动员,让大家
放弃一切可以丢弃的物品,轻装前进,拼死也要三天返回夏特温泉,这是全队唯一的生
路。  
  
     临时营地一片狼籍,抛弃的帐篷、三角架、衣物散得满地都是,队伍开始默默地向木扎
尔特冰川走去。唯独老董带来的徐泳站在河道中,面向老董遇难的方向嚎啕大哭,久久不
肯离去。面对这悲壮的场面,杨华和我含着眼泪,硬是将徐泳劝了回来。  
  
     黄昏,天下起了蒙蒙细雨,队伍被从东边山口流出的一支激流挡住了去路,此刻队员们
饥寒交迫,狼狈不堪,已没有力量再渡河了,甚至连走到高处扎营的体力都没了。我当即
决定就地扎营,恢复体力,明天做最后的拼搏。  
  
     晚上队员喝了配给的一碗榨菜汤和一小撮碎馕就钻进了睡袋。夜里狂风夹着雨点拼命地
撕打着帐篷,加上宿营地点选择不当,加剧了队员的恐惧心理。我经昨天的磨难,体力已
经透支,为了明天的最后一搏,我吞了两片安定早早就入睡了。同帐篷的李诚和兮兮神经
已处于高度紧张的状态。据他俩说,刚躺下不久,就听到帐篷外边有很大的动静,像是一
个猫科动物,呼噜呼噜地喘着粗气,围着帐篷转了一会儿就离开了。过了一个多小时,大
约11时左右,动物又回来了,这次动物直扑帐篷,喘着粗气隔着帐篷用鼻子闻李诚的头
部,李诚在惊恐中用力拍打帐篷,但谁也没想到,这一本能的反应却引发出灾难性的后
果。  
  
     兮兮躺在睡袋里丝毫没睡意,竖着耳朵警惕地听着外边的动静,李诚拍打帐篷的瞬间,
受惊的动物本能地一闪身,身体沉重地压倒了帐篷,神经高度紧张的兮兮大叫起来,这一
惨叫声引发了所有帐篷的惨叫。整个营地混乱了,我从昏睡中坐起,也不知发生了什么
事,本能地用手支撑倒塌的帐篷,黑暗中李诚以为野兽冲进了帐篷,高声叫着撩起睡袋向
前扑去,这一扑正好压在兮兮身上,李诚以为扑住了野兽,用尽全身力气将兮兮压在身
下。下面的兮兮以为自己被野兽扑住,吓得说不出话来,只是在睡袋里拼命挣扎。李诚顺
手从枕头边摸出早已出鞘的藏刀,隔着睡袋向下猛刺两刀。可怜的兮兮头部正中一刀,另
一刀从颈部擦过,把脖子上的皮挑开了四个口子,差一毫米就挑断了颈动脉。鲜血从兮兮
的头部和颈部涌出,李诚似乎从噩梦中惊醒,不知所措地看着血泊中的兮兮,我用手指压
住兮兮头部的刀口,让李诚出去到李大姐帐篷中拿来云南白药和止血绷带包扎伤口。  
  
     突如其来的变故,在整个营地引起了一阵骚动,慌乱中的杨华,以为遭到了狼群的袭
击,不分青红皂白,拿起丛林刀,隔着帐篷向外乱捅,而另一顶帐篷中的邓辉双手紧握猎
斧守候在帐篷门口……雨还不停地下着,躺在哗哗作响的帐篷中的队员哪里还有睡意,只
是静静地期待着黎明的到来,快快离开这可怕的木扎尔特河畔。  
  
  
****
  
     王铁男是深得爱戴的新疆户外大侠,在国际上也有名声。这个钢铁汉子大约和我同龄。
此文题为《魂断夏特古道》,写于那次事故10个月后,被称作这一批中国户外“远行探险者
必读”。但是一个人的捐躯看来还不够,近几年连续发生的户外探险游中的死亡事故,几乎
全部是赶时尚、屈从于朋友圈气场和固执己意而无规则、非理性蛮干的后果。06年夏我结
识了伊犁一个户外俱乐部的一批志得意满、健行如飞的家伙,跟他们活动了两天,当时就
觉得他们有点太愣。回京后才两个多月,当年国庆节就惊悉他们几个在夏塔古道冰川上迷
路遇险,幸亏三天后被解放军直升机搜到救下,赶紧发了短信去慰问。“量力而行”这四个
字,是王铁男遇人就说的。  
  
     有点跑题了,拉回来。在夏塔峡谷里,过往牧群的间隔中,雪山巨大的白影下,我遇见两个游晃的维族爷们儿,其中一个勉强说点汉语,他告诉我,他走过这条古道十七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