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继任丈夫女尊微盘:中国科学院国情分析研究小组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9 02:55:23
   您查询的关键词是:当前 中国的政治 衰变  。如果打开速度慢,可以尝试快速版;如果想保存快照,可以添加到搜藏。
(百度和网页http://www2.ngxxedu.net/eBook/ts016061.pdf的作者无关,不对其内容负责。百度快照谨为网络故障时之索引,不代表被搜索网站的即时页面。)
--------------------------------------------------------------------------------
 前言
中国科学院国情分析研究小组自1987年成立以来,已经完成和发表了三
个国情研究报告.本书是第4号国情研究报告.这个国情研究报告的重点是
在分析中国国情的现状,特点和趋势的基础上研究中国在21世纪的基本发展
战略和经济发展战略目标,为中央有关部门制订21世纪发展规划提供参考资
料.
在周立三院士主持下,本报告的主要观点和结论曾经在国情分析研究小
组内经过多次讨论.报告的内容提要曾经六易其稿,吸取了国内外很多专家
的意见.特别是在1995年1月20日召开的中国科学院1995年度首场院士报
告会上报告过.中国科学院院长周光召,出席会议的很多中国科学院院士和
来宾们曾经在报告会上和会后提出过很多重要意见.美国斯坦福大学教授,
著名的中国问题专家刘遵义,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授,国际投入产出协会副
主席K.R.波伦斯基(Polenske)等也曾提出过很多宝贵意见.我们对此表示
衷心的感谢.
本报告由陈锡康任主编,内容提要由陈锡康执笔.参加总报告编写人员
有:第一章,胡鞍钢;第二章,陈锡康;第三章,陈锡康,吴楚材,郭菊娥,
黄四民,张落成,薛伟;第四章,胡鞍钢,周立三;第五章,陈锡康,利晓
红.参加内容提要和总报告讨论的主要人员有周立三,石玉林,胡鞍钢,陈
锡康,李松华,李立贤,王毅,吴楚材,黄四民,张落成,康晓光,刘新建,
刘燕鹏,陈雯,卢红等.分报告及数学附录主要执笔人:附件一,张文尝;
附件二,吴楚材,张落成,陈雯;附件三,郭菊娥;附件四,李立贤;数学
附录一和二,陈锡康;数学附录三和四,刘新建;数学附录五和六,黄四民.
中国科学院国情分析研究小组
1995年6月20日

四年半以后,人类将进入21世纪.中国在21世纪的前景和发展战略是
全国人民共同关心的大事.中国科学院的一批科研人员非常关心国家的建设
和发展,在中央有关部门和中国科学院的支持下研究了中国在21世纪面临的
各种困难和发展前景,写了第4号国情研究报告.
这份研究报告一方面指出了中国今后发展的有利机遇,即已经具备了经
济蓬勃发展的"天时","地利"与"人和";另一方面也提出了面临的种
种困难与挑战,如中国在21世纪中叶人口数量将达到16亿,人口过多与资
源相对紧缺的矛盾将远比目前尖锐,生态环境有可能进一步恶化等等.报告
提出了中国在21世纪的五项基本发展战略和八项基本对策,以及中国在21
世纪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将经历的三个发展阶段.
这个研究报告的特点是较多地应用了数学模型,利用系统科学方法和投
入占用产出技术进行了大量科学计算和预测分析,发挥了中国科学院在基础
科学和多学科综合研究上的优势.其缺点是一些论点的根据和全面分析尚不
够充分,有待今后进一步深入探讨.我希望这份报告是一个良好的开端,促
使广大科研人员关心和研究中国在21世纪面临的很多问题,并使科学技术在
国家经济建设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更好地贯彻中央所提出的"科教兴国"方
针.
周光召
1995年7月10日
总序
认清国情,特别是基本国情,是正确制定一切路线,方针,政策,以及
发展战略的基本依据,它决定着改革的成败和现代化事业的兴衰.
中国正处在一个历史性的变革时期.多次机遇的错过和主观决策的失误
使中国在经济和社会的各个方面与世界先进国家的差距日益扩大.改革开放
十多年来,中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正在成为新兴的世界性强国;
与此同时,由于历史遗留的沉重负担和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种种问题,可供我
们选择的空间和时间都是有限的,历史不容我们再有重大失误.作为一个人
口众多,经济落后的发展中大国,要逐渐摆脱贫困,步入先进国家行列,必
须更加刻苦努力,更加科学地利用人力,物力和财力,更善于遵循客观规律,
捕捉发展的机会,更重视发挥精神的力量,把广大民众的积极性调动到全民
一致的目标上去.中国的现代化建设需要建立在中国国情基础上的科学决
策.中国的前途既存在依靠科学技术和艰苦奋斗而再次腾飞的历史机遇,又
存在因急于求成,违反规律而再次落伍的现实可能.
当代科学的发展正以其巨大的力量推动着社会的前进,发挥着广泛的社
会功能.它不仅改变着人类生产和物质文明的面貌,同时也在以其相对独立
的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方式,丰富着人们的精神世界;
它要求我们以科学的态度看待世界,用科学方法处理客观事物,求实,创新,
一切结论都必须在理论与实践的祭坛前接受最严格的检验.中国的社会经济
进步将长期受到人口与资源,发展与环境矛盾的困扰,面临处理传统与现代,
激进与保守,变革与稳定等重大关系的挑战,解决这些问题需要依靠科技创
新打破僵局,用科学的态度冷静地分析,寻找发挥潜力的出路.中国的科学
工作者在走向现代化的进程中,负有特殊的历史使命,他们应以科学知识和
科学精神为武器,实事求是,解决前进中的各种困难,推动社会进入良性循
环的轨道.
中国科学院国情分析研究小组在十年的时间里,收集了大量的资料,对
中国的人口,资源,环境,能源,粮食和发展等问题进行了综合的系统的研
究,先后完成了一系列有影响的国情报告.报告用大量的数据和材料说明了
当前我国在人口,资源,环境等方面存在的危机,将要面临的挑战,以及难
得的历史机遇,提出了现代化持久战,非传统的现代化道路,资源节约型国
民经济体系,大力开发人力资源,城乡协调发展等重点观点,并给出了基本
战略和主要对策建设.报告发表之后,产生了强烈的社会反响,引起了从决
策者到学者和民众的广泛关注,有力地推动了全国范围的国情研究和国情教
育.在这一过程中,他们的研究结论又不断得到验证,补充和发展.
这些报告读起来并不轻松,反映了中国科学家对国家前途,民族命运的
思考.它旨在冷静地分析危机所在,促使决策者和广大民众用更加科学,理
性的态度去认识国情,了解中国的改革事业,看待中国的未来发展,并唤起
民众的危机感和责任感,让全社会在机遇与挑战面前形成新的理解和共识,
为振兴中华而长期艰苦奋斗.我希望本书的出版能引起更多的同志关心和研
究中国的国情和面临的问题,使科学研究在现代化建设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实现我国跨世纪的战略设想.
周光召
1996年2月
机遇与挑战
——中国走向21世纪的经济发展目标
和基本发展战略研究
内容提要
中国科学院国情分析研究小组在周立三院士主持下已经完成和发表了三
份国情研究报告,即国情研究第1号报告《生存与发展》(科学出版社,1989),
第2号报告《开源与节约》(科学出版社,1992)和第3号报告《城市与乡
村》(科学出版社,1994).这三份报告在国内外得到很大的关注和重视,
产生了广泛的反响.其研究内容是以进行中国国情的现状分析为主,以探讨
发展战略,对策和预测为辅.
中国科学院国情分析研究小组的第4号报告《机遇与挑战——中国走向
21世纪的经济发展目标和基本发展战略研究》的研究重点是中国的基本发展
战略和长期战略目标.这项研究工作是在前三份报告关于中国基本国情的研
究与分析的基础上进行的.这份报告主要从生产力角度,从人口,资源,环
境和经济的综合分析上对中国的长期发展战略和远景发展战略目标进行超前
性的研究.报告对中国今后发展持"审慎的乐观"态度,深信中国人民在中
国共产党领导下在21世纪能够抓住机遇,克服重重困难和挑战,吸取世界上
很多国家经济发展的经验和教训,经过长期持久努力,不仅在经济总量上,
而且在人均水平上赶上和达到发达国家水平,实现近百年来无数革命先烈长
期流血奋斗所要达到的振兴中国的目标.这份报告采用定性研究和定量分析
相结合的方法,发挥中国科学院的多学科优势,利用系统科学方法和投入占
用产出技术,对中国今后远景经济发展进行一系列科学计算和预测分析.在
对中国国情进行长期研究和探讨的基础上,概括出如下四个基本结论和八个
基本对策.
基本结论之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与严峻的挑战并存.中国有可能
抓住机遇,克服挑战和困难,在21世纪上半叶成为人类历史上一个前所
未有的,新兴的世界大国,从根本上改变国际经济的格局
一个大国的腾飞和兴起,既取决于国家领导人和全国人民的努力,又取
决于机遇,即国际国内各种客观存在的有利条件.中国目前已基本上具备了
经济腾飞的主要条件,具备了"天时","地利"与"人和".
从国际环境看,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中国一直处于严峻的国际形势
下,在战争和外敌入侵的威胁中,在各种形式的封锁,包围,孤立和制裁下,
为生存与发展而艰苦奋斗.但从80年代开始,特别自1991年以后,中国的
国际环境有了根本性的转变.现阶段没有严重的外敌入侵威胁,第三次世界
大战有可能在较长时期内不会发生,目前中国从北到南,由东到西已经形成
了一个较为安定的周边环境.这为中国经济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外部条件.
经济腾飞不仅需要和平的国际环境,而且需要发展对外贸易,吸收国外
先进技术.目前世界上经济竞争已经取代军备竞争成为国际关系的主题.西
方经济在1994年走出低谷,发展速度明显加快,其购买力也将增加,关贸总
协定乌拉圭回合谈判已经达成协议,世界贸易组织也已成立,这将有力地遏
制各种形式的贸易保护主义,推动全球自由贸易,预计1994年以后国际贸易
的增长速度将大大超过世界经济的增长速度.目前中国已成为国际资本投资
的热点和最大的理想场所,也是很多国家和地区实行产业结构转变,转移劳
动密集型产业的重点地区.这一切从总体上说,对中国实行对外开放,发挥
人力资源优势,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进口中国建设所需要的资本,技术和
部分资源性产品是有利的.
从地理位置看,中国位于亚洲东部.目前东亚是世界经济增长最快的地
区,而中国是东亚地区人口最多,市场潜在容量最大,经济增长速度最快的
国家.周边国家经济的蓬勃发展对中国经济发展也有重要的推动和促进作
用.6000万海外华侨和华人在资本,市场,信息,技术等方面对祖国的大力
支持,为中国经济腾飞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从国内环境看,我国目前国家统一,政治稳定,社会安定.中国共产党
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要走"一心一意搞建
设的新路"①.目前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已成为全国人民的共识.中国在改革开
放的理论和实践上,已经取得重大的实质性的进展.特别是党的十四大作出
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决定,使我国经济更具活力,更有利于快速
发展.中国1980—1994年的15年期间国内生产总值年平均增长速度为9.7
%,相当于世界国内生产总值平均增长速度的3倍以上,引起了全世界的高
度重视.这一切表明中国已经具备经济高速增长的主要主观和客观条件.
中国一方面面临空前未有的历史机遇,另一方面在发展过程中还将遇到
严峻的挑战和重重困难.在政治上除了要防止重演类似于"文化大革命"式
的动乱和其他形式的各种动乱外,特别是要反对各级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
的工作人员日益严重的腐败作风,要防止三大差别,即贫富差别,城乡差别
和地区差别的急剧扩大.如果不能在反腐败和遏制三大差别上作出重大进
展,中国有可能发生新的社会动乱和政治动荡,影响政治稳定和社会安宁,
从而破坏经济增长所必须具备的稳定的客观环境.
在经济上必须严重注意由于"各级领导急于求成,广大群众急于致富"
而产生的速度过快,经济过热,投资规模过大,物价上升过快的现象.其直
接后果是国民经济比例失调,通货膨胀,物资紧缺并随之发生经济上的大起
大落,造成"欲速则不达".
经济上的很多重大困难与中国的基本国情有关,特别是与人口过多而资
源相对紧缺这对矛盾有关.中国的国土面积占世界7%,而人口占世界21%
①.如果自然资源分布大致均匀,则从总体上说,中国的人均自然资源数量约
等于世界的1/3.在工业化过程中必然会产生数量极为巨大的农村剩余劳动
力的就业问题,污染与环境保护问题,严重的能源,水资源,矿产资源等的
短缺问题,以及由于耕地数量不足而产生的农产品,特别是食品的供不应求
和农业生产实际成本过高等问题.
经济上的很多重大困难也与我国的另一项基本国情,即底子过薄有密切
联系.由于底子过薄,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必然会出现基础设施严重不足制约
经济发展的现象.这突出地表现在最近几年交通运输基础设施严重不足,货
运和客运极端紧张,交通运输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瓶颈产业上.这类矛盾如
不及时解决,将严重影响中国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的正常生活.
中国在21世纪有两种前途和可能性:第一种前途和可能是,抓住前所未
①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3,第9页.
① 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1993,第883页.中国的国土面积为960万平方公里,世界有定居人口的
各大洲面积为13584万平方公里,中国1991年年中人口为115823万人,全世界1991年年中人口为538920
万人.
有的良好机遇,克服重重困难和挑战,通过持久的高速增长,于21世纪末在
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上达到发达国家水平,成为世界历史上前所未有的新兴
的经济大国.第二种前途和可能是,基本战略严重失误,国家不稳定,经济
发展缓慢,丧失良好机遇,在21世纪末仍处于发展中国家水平.
我们认为中国有可能实现第一种前途和可能性,其主要原因如下:
第一,中国有一个具有强大凝聚力,全力从事经济建设和有丰富经验的
中央政府对经济建设进行组织和领导.
第二,12亿中国人民具有勤劳,节俭,朴素,重视教育,遵守纪律等优
秀品质,能自觉地为今后利益长期保持很高的储蓄率.
第三,改革开放以后在全国范围已逐步建立一个使得生产发展与群众个
人利益,以及地区,部门和企业利益相结合的经济制度,并且改革开放将进
一步深入,这使中国人民发展生产的积极性得到较充分发挥.
第四,中国是在20世纪后期开始腾飞的,起步晚,将得益于"后发优势".
"后发优势"有两个含义:首先,利用,仿造和改进科技成果往往比创造和
发明这些成果容易,可以缩短时间和节省大量费用,这就提高了后发展国家
的发展速度.其次,后发展国家可以学习和吸取先发展国家成功的发展战略
和经验,从而达到比起步早的国家在经济腾飞阶段更高的发展速度.
第五,中国能有效地利用从总体上说对中国发展有利的国际环境.
在200多年的世界近代发展史上已经有两个大国兴起,改变了世界格
局.第一个是英国,英国在18世纪末期首先进行了产业革命.在庞大生产力
的基础上于19世纪成为世界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大国.第二个是美国,在南北
战争后美国进入经济起飞阶段,约在20世纪初成为世界头号经济强国,在第
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国在世界政治和经济领域中居支配地位.历史将把第
三次机会给予中国.中国有可能在21世纪20年代在经济总量上居世界前列,
在21世纪末在人均产值,人均发展水平上有可能赶上当时发达国家,成为世
界上前所未有的经济大国.其特点为:
第一,中国是一个国土面积略大于美国①,但人口等于美国4.5倍,等于
英国20倍,等于目前世界上所有发达国家人口总和的1.6倍的国家.
第二,与美国,英国,日本不同,中国在近代史上一直是一个饱受帝国
主义侵略,一穷二白的发展中国家.
第三,中国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沿着一条具有中国特点的
道路走向现代化社会.
总之,如果方针正确,政策对头,措施得力,中国有可能在21世纪末作
为一个新兴的大国屹立在东方.中国的兴起意味着占人类1/5以上人口摆脱
一穷二白的落后面貌走向发达国家行列.其兴起对居世界人口大多数的发展
中国家具有极重要的启示.中国的兴起远较英国和美国的兴起意义深远,将
从根本上改变世界经济的格局.
基本结论之二——根据模型计算,中国在21世纪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将
经历三个发展阶段:
第一步,约在2020—2030年在经济总量上达到世界第一.
第二步,约在2040—2050年在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等重要经济指标
① 美国国土面积为936.3万平方公里,1991年年中人口为25269万人.
上达到20世纪末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
第三步,可能在21世纪末在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等主要经济指标和人
均社会发展水平等方面达到当时世界上发达国家水平.
在研究中国的长期经济发展目标时首先应当明确以下两个重要问题:
第一,明确经济总量与经济发展水平的区别.经济总量是指一个国家经
济发展的总规模.通常用这个国家的国民生产总值(GNP)来表示.主要产品
产量如粮食,钢,煤,原油等的产量,进出口总额,投资总额等则是反映一
个国家经济总量的局部性指标.经济总量没有考虑到这个国家的人口数量,
所以不能以此表示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一个人口很多的国家经济总量
虽然较大,但经济发展水平可能很低.经济发展水平通常用人均国民生产总
值来表示.人均主要产品产量,人均进出口额,人均投资额等是反映经济发
展水平的一些局部性指标.一个国家属于发展中国家或属于发达国家不能用
这个国家的经济总量来衡量,而应当用经济发展水平和社会发展水平等来衡
量.
第二,发达国家水平是动态指标,具有时间性.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发达国家水平在不断提高.21世纪中叶的中等收入国家水平可能高于20世
纪末的高收入国家(发达国家)水平.中国只有达到21世纪当时的发达国家
水平才能认为中国在21世纪达到了发达国家水平.
利用投入占用产出技术和有保证的经济增长率模型的计算结果,预测中
国在1990—2020(2050)年国内生产总值(GDP)年平均增长率见下表①.
中国经济年平均增长速度预测表
国内生产总值年平均增长率(%)
时期(年)年数
预测值范围
1990—2000109.39.3—10.2
2000—2010108.08.0—8.7
2010—2020107.07.0—7.8
2020—2030106.36.3—7.0
2030—2040105.45.4—6.2
2040—2050104.64.6—5.4
从上表可以看出,我们预测1990—2000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年平均增长
率为9.3—10.2%,取预测值为9.3%.从上表也可以看出,随着经济的发展,
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提高,国内生产总值基数变大,其年平均增长率有下降
的趋势.这符合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规律.
按照上述增长速度,中国2020年的国内生产总值将等于1990年的10
倍,2030年的国内生产总值将等于1990年的19倍.预计中国在2020—2030
年期间在实际国内生产总值上可以超过美国,日本,德国,俄国,在世界上
居于领先地位.
① 模型根据中国大陆数据计算,未包括台湾,香港,澳门在内.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将使中国的国内生产
总值增加20%左右,如果这两个地区在回归祖国后仍保持过去增长速度,可能使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发
展进程加快约三四年.
预计中国在2050年前后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为3万美元左右(以1990
年美元价格计算,下同),1990年世界上发达国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平均
数为19590美元,预计2000年为2.5万美元.因而中国在21世纪中叶在人
均国民生产总值上可以达到20世纪末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
中国在迅速发展,世界各国包括发达国家在内也在继续前进.1965—1990
年世界上所有发达国家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年平均增长率为2.4%.据此推
算,2050年世界上发达国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平均数约为8万美元,尚较
中国当时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高1.7倍.所以中国在21世纪50年代在人均
国民生产总值上与当时发达国家相比,尚有很大差距.
衡量一个国家是否达到发达国家的标准是多方面的.除人均国民生产总
值外,尚需考虑很多其他指标,如成人文盲率,高等教育入学率(大专院校
入学学生占20—24岁年龄组人口的比例),实际生活水平,人的预期寿命,
环境费用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人均财富等.中东部分石油输出国,如科威
特,阿联酋等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已达到发达国家水平,但不能认为在经济
发展水平上已达到发达国家水平.预计到2050年中国在人均实际生活水平,
高等教育入学率,环境保护,国土整治等方面与当时的发达国家相比尚有很
大差距.预计到21世纪末,中国有可能在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和其他主要经济
和社会发展水平指标上达到当时的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
基本结论之三——人口过多与资源相对紧缺的矛盾是制约中国经济发展
的一对基本矛盾.预计在21世纪这对矛盾将更为尖锐.节约和合理利用
是解决中国21世纪资源短缺的主要办法,资源条件好坏对经济发展有重
要影响作用,但是正确的发展战略和人的因素在经济发展中起决定性作
用.资源条件差的国家在一定条件下有可能实现经济腾飞
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过程中人口与资源的矛盾主要表现在以下两方面:
第一,我国人口基数大,净增数量多,文化素质很低,农村人口比重过
高.要妥善解决10多亿人口的就业,就学,衣食,住房,交通,医疗,生活
服务等问题,对全社会形成一个巨大的压力.
第二,由于人口超量,人均资源占有量大大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目前多
种农林产品如粮,油,棉,糖,毛,橡胶,原木和很多种矿产品及工业原材
料,如铁矿砂,铬矿砂,原油,钢材,铜,锌,铅,部分化工原料和纸张等
大量进口.预计到21世纪我国资源性产品的进口量将大幅度增加.
我国经济发展中的很多重大困难与这对矛盾有密切联系,由于资源约
束,人均耕地仅1.2亩,粮食和其他农产品生产有时不能满足社会需要,食
品的供给和需要矛盾在部分年份很尖锐.由于耕地数量少,为达到较高的土
地生产率不得不在单位耕地上投入大量人力和生产资料,以致农产品生产成
本很高,经常出现农产品价格上升带动全国物价上涨的现象.
预计在21世纪我国人口与资源的矛盾将更为尖锐,中国的资源短缺将更
为严重.其原因为:
第一,预计21世纪中叶中国人口将达到16亿左右.人均资源数量将比
20世纪末减少1/4.目前我国人均耕地为1.2亩,下世纪中叶可能在0.9亩
以下.
第二,经济发展规模日益扩大.预计下世纪中叶中国的国民生产总值可
能比1990年增加50倍左右.经济发展对资源的需求量将大幅度上升.
第三,耕地和一部分不可再生的资源如原油,煤等有逐步减少的趋势.
由于中国人口占世界21%左右,而淡水资源和耕地仅占世界7%,已探
明的原油储量仅占世界3%,在下世纪经济总规模大幅度扩大后,中国可能
成为世界上资源性产品最大买主之一,可能成为世界上进口小麦和原油数量
最多的国家之一.
目前中国解决资源短缺的办法是开源与节约并重.由于可开发的资源数
量有限,下世纪节约和合理利用将成为解决资源短缺的主要办法.根据中国
国情,应当建立资源节约型的国民经济体系.包括资源节约型的生产体系和
资源节约型的生活消费体系.
我们认为,资源条件好坏对经济发展起重要的影响作用,但不起决定性
作用.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历史表明,一个资源条件差的国家只要国家稳定,
采取正确的发展战略,重视科学技术和教育,完全有可能实现经济的高速增
长.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韩国,新加坡等的发展经验已证明这一点,而
资源条件好的国家如果政治不稳定,没有采取正确的发展战略,可能出现经
济长期缓慢发展和停滞的现象.
基本结论之四——本报告建议中国的基本发展战略包括稳定和渐进战
略;持久战战略;适度高速发展战略;高度开放战略;科技兴国和教育
兴国战略
第一,稳定和渐进战略.稳定是发展的前提和条件,稳定也是改革和开
放的前提和条件.国家稳定包括政治稳定,经济稳定和社会安定.世界银行
在研究了东亚八个国家和地区经济高速发展经验后指出,东亚奇迹并非不可
思议,最主要的是实现政治稳定.
为了保持国家稳定应当采用渐进方式来推行各项重大的改革措施.其理
由如下:
(1)中国的改革是史无前例的伟大创举,需在实践中摸索.改革的方针,
政策与措施是否正确,是否适合中国的国情,均需通过实践检验.通过试验
对部分改革内容和措施进行修改.为避免"翻船",减少改革中的失误和引
起的社会动荡,要求采用渐进的方式进行.
(2)部分改革措施,如价格改革,对社会影响很大,应该通过在部分地
区和单位进行实际试验,以及通过应用系统科学方法,利用数学模型和计算
机,来事先测算其影响大小及社会的承受能力.
(3)中国国土面积广阔,地区差别很大,情况复杂,部分改革措施需因
地制宜,区别对待.
应当用渐进的方式进行经济调整,一涌而上,大起大落,急刹车,硬着
陆等对经济发展和经济改革是不利的.
第二,持久战战略.经济建设中的急于求成缺乏持久战思想,曾经对中
国经济发展造成严重的损失.最明显的是1958年发动的大跃进运动,企图以
大搞群众运动的形式在短时期内达到极高的经济发展指标.其结果是1961
年国民收入下降29.7%,社会总产值下降33.5%,粮食,棉花产量分别比
1958年下降26%和59%.经过三年调整时期,一直到1965年国民收入数额
才恢复到1958年水平.这使中国经济发展至少延迟7年时间.
抗日战争初期毛泽东同志在分析中国方面和日本帝国主义的各种优势和
劣势后指出:"速胜论"和"亡国论"是错误的.抗日战争是一场持久战,
中国将取得最后胜利.持久战战略对中国人民取得抗日战争胜利起了重要作
用.
彻底改变中国贫穷落后面貌,不仅在经济总量上而且在人均水平上赶上
和达到世界发达国家水平,是远比取得抗日战争胜利更为艰巨的任务,必须
树立持久战思想,把持久战战略作为中国经济建设的一个基本发展战略.
第三,适度高速发展战略.什么是高速增长呢 中国的国民生产总值年
平均增长速度达到以下四点即为高速增长:①高于1952—1978年平均增长速
度,即高于6%;②高于世界上低收入国家的年平均增长速度,即高于6.1
%;③高于或等于经济增长速度很快的周边国家的平均增长速度,即高于或
等于7.5—8%;④高于或等于发达国家和地区在过去高速增长时期的年平均
增长速度.以下国家和地区高速增长时期的年平均增长速度为:英国3.1%,
美国5%,日本7.9%,亚洲"四小龙"8—9%.
概括地说,在目前阶段中国的国民生产总值年平均增长速度为4%左右
是低速发展,6%左右为中速发展,高于8%即为高速增长.
为了改变中国的落后面貌,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解决乡村和城市庞大
的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提高企业经济效益都要求中国经济高速发展.但
是速度并非愈快愈好,必须适度,否则可能适得其反.我们把满足以下四个
条件的高速增长,称为适度高速增长.
(1)经济发展速度必须与国家实际拥有的资金数额,物资数量和基础设
施的建设状况相协调.
(2)经济发展必须与环境保护相协调.在资源环境上既要满足当代人的
需要,又不能损害下代人的利益,应把环境保护作为一项基本国策,求得自
然与社会协调发展.
(3)国民经济各部门协调发展,要求消除和防止国民经济中严重的薄弱
环节和"瓶颈"现象.经济发展中的大起大落,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必
然会降低经济的长期发展速度,是与长期高速发展不相容的,所以,协调发
展是高速发展的必要条件.但是,持续,稳定,协调发展可以在不同发展速
度下进行,有低速协调发展,有中速协调发展,也有高速协调发展.应当充
分发挥中国的潜力,利用目前有利的国际形势,实行高速协调发展.应当把
1989年11月中共十三届五中全会所提出的"持续,稳定,协调"发展的方
针与邓小平同志提出的抓住时机,加快发展经济的思想结合起来,实行适度
高速发展战略,即实行高速发展与持续发展和协调发展相结合的战略.
(4)消费品价格指数的上升率应当低于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率.
适度高速增长的目的是求得长期持久的高速增长.
第四,高度开放战略.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经验表明,开放的国家经济
发展速度显著地快于封闭的国家.目前世界上没有一个经济发展速度很快的
国家是对外封闭的.我国的经验也证明,1978年实行改革开放以后,经济发
展速度明显加快.同时,开放程度较高地区的经济发展速度显著地快于开放
程度较低的地区.高度开放的部门的发展速度和经济效益也显著地快于和好
于封闭的被保护的部门.为了促进发展我们要实行高度开放.
高度开放包含以下两方面内容:
(1)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程度,包括扩大开放的规模,地区和领域,降
低关税,大规模引进国外的资金,人才,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管理技术.要求
所有的部门都参加到国际竞争中去,通过国际竞争发展和引进先进技术,淘
汰落后的制造技术和生产工艺,提高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彻底改变我
国部分内陆省份在思想观念,信息,技术,管理等方面的闭塞现象.
(2)反对地方保护主义,使得国内各种商品能在各地区间自由流通,自
由竞争.在全国建立公平竞争的,高度开放的,统一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
制.
第五,科技兴国和教育兴国战略.邓小平同志曾明确地指出科学技术对
生产的重大作用.他指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为了在21世纪振兴
中华,克服中国在前进道路上的种种困难和挑战,应当把科技兴国,教育兴
国作为中国走向21世纪的基本战略,这是中国经济能长期高速发展的基本保
证.
在发展中国的科技和教育事业中要重视基础教育和基础科学,走科技引
进和独创相结合的道路.
科学技术研究按其性质可分为三大类,即基础研究,应用研究与开发研
究.基础研究的特点是作用时间长,对生产的作用比较间接,其作用往往通
过应用科学,开发性研究和技术革新等表现出来,因而容易受到忽视.
市场经济的一个重要缺陷是公司和企业往往把资金和人力投向短期见效
的,能很快创造效益的项目,而忽视基础科学研究和基础教育等.基础研究
和部分长远性,综合性,公益性研究由于对当前生产不直接发挥作用常被认
为是脱离实际,华而不实,而不受重视.
基础科学和很多长远性,综合性研究是一切应用科学,开发研究,技术
革新等的基础.基础科学领域的成果和发现往往为他们开辟新的天地.如果
一个国家不重视基础科学,那么一切应用科学,开发研究和技术上的革新与
创造等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其应用开发活动和技术创新等就只
能建立在别的国家科研成果的基础上,从长期看将阻碍这个国家经济的发
展.中国在走向21世纪时应当把发展基础科学,培养一支高水平的精干的基
础科学研究队伍作为科学发展的一项根本方针和重要目标,把基础科学和基
础教育作为发展我国科学事业和教育事业的一个重点.
基础研究由于作用时间长,影响面广,对生产的作用比较间接,它所需
要的经费应当和基础设施,基础教育一样,主要由国家财政来加以解决,其
他渠道为辅.
引进外国先进技术对中国经济发展有重要作用.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
后引进大量国外先进技术.在50年代每年平均引进约233项,70年代后平
均每年引进2091项,节约了大量研制时间和研制费用.据估计日本的引进费
用仅相当于研制费用的1/35,而获得的经济价值约等于引进费用的50倍.
日本引进外国先进技术和专利的经验值得我国学习和借鉴,但是中国应当培
养本国科技力量,走引进与独创相结合的道路.这是由于中国有很多本国独
特的科技问题需要解决;引进只能缩小与别国的差距,而不能赶上和超过别
的国家;从长期看发展科学技术应立足于国内;此外,在经济竞争非常剧烈
的时代每个国家为保持自己的优势与竞争力往往不愿把最关键的技术传播出
来.
以上我们简要地介绍了本报告的四个基本观点.通过数学模型的大量运
算,我们认为,只要政策对头,措施得力,中国有可能在下世纪经历三大发
展阶段,成为新兴的世界大国.但是现在我国人口超量,资源超载,环境超
标,农业发展滞后情况下,从生产力发展角度看必须认真克服以下四个难点:
第一,大力开发人力资源,提高人口素质,逐步解决城乡1—2亿剩余劳
动力的出路问题.
第二,坚决制止资源(包括能源)掠夺性经营,逐步转变为集约经营.
第三,在高速发展经济的同时,千方百计地保护生态环境.
第四,积极实施各项农田保护措施,实行科技兴农,切实增加农业物质
投入和农民收入,增强农业抗衡自然灾害的能力,保证粮食持续增产.
基本对策之一——以立法形式保证科技投入和教育投入在国民生产总值
和国家财政支出中的比重
目前在科技投入和教育投入上,一方面党和政府对科学技术和教育很重
视;另一方面在实际经费分配时由于科技投入和教育投入是"软项目",不
能"立竿见影",常由于经费紧张而被忽视,以致出现科技投入在国民生产
总值中的比重大幅度下降的现象,如我国1990年研究与发展支出占国民生产
总值的比重为0.91%,1991年为0.72%,1992年为0.70%,1993年为0.62
%,1994年为0.56%,五年期间这个比重下降了1/3以上.
由于科技投入不足,我国目前大部分科研单位正受到科研经费不足,工
资收入过低的严重冲击.很多科研单位由于缺乏经费无法开展正常的科研活
动,部分科研单位较长时间无法支付科研人员工资,科研人员工资收入偏低
严重影响科技队伍的稳定和吸收优秀青年参加科研工作.据统计1993年北京
地区科研单位和高等院校1级研究员和教授的名义工资约等于解决初期1953
年的277(以1953年为100,下同),而同期城镇居民生活费用价格指数为
426.3,即30年中实际工资下降了35%.为此我们建议:
第一,以立法形式规定科技投入和教育投入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重.
目前世界上发达国家科研与发展支出约占国民生产总值2.6%.我们建议以
立法形式规定公元2000年我国的研究与发展支出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为
1.0%,2010年为1.5%,2020年为2.0%.以立法形式规定公元2000年教
育投入占国民生产总值4%,2010年为5%,2020年为6%.
第二,以立法形式规定科技投入和教育投入在政府财政支出中的比重,
并以此作为考核各级政府工作成绩的重要指标.我国科学研究费用支出在国
家财政支出中的比重有逐年大幅度下降的不正常现象.如1983年科研费用支
出为79.03亿元,占国家财政支出6.1%;1987年为115.74亿元,占4.7%;
1990年为124.08亿元,占3.6%,1992年为149.85亿元,占3.4%.建议
以立法形式规定,从目前开始要大幅度提高科学研究费用支出在国家财政支
出中的比重,2000年达到7%以上,2010年达到9%,2020年达到11%.不
仅中央政府要提高科技投入和教育投入的比重.各省,市,自治区也应通过
立法规定科技投入和教育投入的比重.
第三,目前发达国家基础性研究费用在研究与发展费用中的比重一般为
12—16%.我国目前约为8%.在公元2000年要保证基础性研究费用的比重
不低于10%,2010年不低于12%,2020年不低于14%.
第四,根据亚洲四小龙经验,中专生和受过良好基础教育的熟练工人在
经济发展中起巨大作用,应当高度重视基础教育和中等技术教育,并把它们
作为教育投入的重点.我国应当进一步提高基础教育和中等技术教育的经费
在全部教育经费中的比重.
基本对策之二——严格控制人口数量过快增长,提高人口素质,大力发
展劳动密集型产业,积极发展知识和技术密集型产业
为了缓解人口过多和资源相对紧缺的矛盾,我国在21世纪应当继续执行
计划生育政策,严格控制人口增长,争取在2030年前后基本上实现人口零增
长,要求下世纪中国人口不超过16亿.
在很长时期内中国应当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包括第二产业中一部
分劳动密集程度较高的制造业和第三产业中的商业,服务业和旅游业等.主
要理由如下:
第一,发挥中国人力资源优势.
第二,解决中国农村和城市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利用投入产出技术
计算结果表明,我国1990年狭义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即在现有农业生产技术
条件下多余的劳动力为1.2亿,约占现有农业劳动力1/3以上.如果采用比
较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我国农业生产技术达到日本,法国,韩国,印度尼
西亚的目前平均水平,则有2.26亿农业剩余劳动力,约占现有农业劳动力的
2/3.这是我国长时期中最严重的社会问题.
第三,降低资本产出比率,即单位产出所占用的资本数量,加快经济发
展速度.
第四,有利于扩大出口.
我国目前有一支数量很大的优秀的科技人员队伍,约1500万人,和一支
技术熟练的工人队伍,约2000万人.应当依靠这两支队伍发展技术密集型产
业,特别是发展高科学技术产业,争取在公元2000年以后我国的很多中等技
术密集型产业,如家电,民用机械,部分电子元件和产品,造船等在世界市
场上逐步占有优势,并争取部分高科技产业在世界市场上占有较重要地位.
基本对策之三——节约与合理利用是我国在21世纪解决资源短缺的主
要办法.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资源节约型国民经济体系,包括资源节约
型生产体系和资源节约型生活消费体系.实行开放型的资源发展战略
如上所述中国21世纪的人口将达到16亿,经济总规模将比1990年扩大
几十倍,对资源的需求量将大幅度上升.鉴于中国是一个具有世界1/5以上
人口的大国,不能走亚洲四小龙主要依靠别国资源的道路.中国应当依靠科
学技术和市场经济机制,把节约和合理利用作为解决资源短缺的主要办法,
大幅度提高对各种自然资源的利用效率,降低能源和原材料的消耗系数.
中国的基本国情决定中国应当建立资源节约型国民经济体系.目前世界
上很多发达国家所建立的是资源高耗型国民经济体系.如美国2.5亿人拥有
1.5亿辆汽车,年耗汽油约占世界汽油总消耗量的1/3.目前美国人均年耗原
油2.9吨,煤3.6吨,林木2立方米,钢0.35吨.如果拥有12亿人口的中
国也达到美国人均年消耗水平,那么中国已探明的原油储量将在2年内耗
尽,森林将在4年内伐光,铁矿石约能维持32年,煤能使用85年.为了中
华民族的长远利益,为了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中国必须建立一个资源节约
型国民经济体系.
资源节约型国民经济体系一方面包括资源节约型生产体系,如以节地,
书水,节时,节能为中心的农业生产体系,以节能,节材,节水为中心的工
业生产体系,以节能,节地为中心的交通综合运输体系①,另一方面包括资源
节约型的生活消费体系,提倡勤俭节约,适度消费.
根据中国国情,目前及今后一段时期内大规模普及小轿车是不合宜的.
应当建立一个方便,完善,四通八达的公共交通体系,走一条具有中国特色
的道路.如在大城市中建立以地铁,公共汽车为中心的公共交通体系,而以
自行车,出租车,摩托车,私人小轿车等为辅.其优点为:节约能源,保护
环境,预防城市交通恶性堵塞,节约国土资源和费用低廉等.报告建议,应
吸取部分发达国家和地区的经验,避免重蹈我国台湾省,泰国等的覆辙,采
取措施限制小轿车的盲目发展,把有限的资金用于我国大多数居民所迫切要
求的改善现有公共交通体系上去.
中国经济发展最重要的特点不是速度快,而是能源的弹性消费系数低.
迄今为止,东亚已有若干国家长期达到8%以上的经济增长速度,但是他们
在经济增长阶段能源消耗量与国内生产总值基本上同步增长.他们的国民生
产总值对能源的弹性消费系数都在0.75以上.中国在1978—1993年15年期
间国内生产总值对能源的弹性消费系数为0.49.根据我们编制的中国2020
年投入占用产出表,预计1990—2020年30年期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对能源
的弹性消费系数为0.5左右.这是到目前为止发展中国家在高速增长时期所
未有的.
本报告所建议的开放型发展战略的核心思想是从本国国情出发,扬长避
短,发挥优势,把资金和人力用于发挥本国长处,而不是去尽量克服本国资
源上的短处来达到自给自足.这将有助于缓解中国人口过多与资源短缺的矛
盾.这项战略的具体内容如下:
第一,充分发挥本国资源的优势,开发在国际上具有竞争力的资源并出
口其产品.如对我国来说,人力资源以及自然资源中的非金属矿(建筑材料,
耐火材料,装饰材料等),部分有色金属矿,如钨,铜,锑,铋,稀土等,
以及煤等是我国的优势资源.
第二,进口本国稀缺资源以及生产条件和开发条件很差的资源产品.
第三,吸收和引进外国资金和先进技术,开发本国部分自然资源.
第四,根据国内需要,在国外投资建立部分资源的生产基地,以便获得
长期稳定的廉价的资源.
基本对策之四——采取切实措施,贯彻执行经济发展必须与环境保护相
协调的方针
联合国于1992年6月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了环境与发展会议.会上通
过了"里约环境与发展宣言","21世纪议程".我国国家科委,国家计委
等国务院52部门共同编制了"中国21世纪议程".持续发展战略的中心思
想是经济发展必须与环境保护相协调,应把保护环境作为中国的一项基本发
① 中国科学院国情分析研究小组,开源与节约,科学出版社,1992,第49—53页.
展战略.
目前的问题是这项方针没有得到切实贯彻.由于高速工业化产生了严重
污染.据报道因燃烧含硫量高而又未经净化处理的煤炭,我国300万平方公
里的国土出现较严重的酸雨;自然植被大规模破坏,水土流失,伴随而来的
是河道淤积,盐碱化和沙漠化.如1995年2月由于泥沙大量沉淀,我国贯穿
东西腹地的大动脉,运载能力相当于11条京广铁路的长江发生了严重的"肠
梗阻".在荆江段附近300艘客货轮因河道泥沙淤积而抛锚待航,有的等待
时间超过半个月.
应当采取切实措施,贯彻执行"中国21世纪议程",贯彻执行经济发展
与环境保护相协调的方针.如限期责令现有严重危害人类健康,污染环境的
企业,如部分小钢铁,小化工,小造纸等企业采取措施处理排放的污染物,
否则停止生产.今后只有当一个新企业同时具备了处理污染的能力以后,才
能批准投入生产.保证环保费用的逐年增加.争取在公元2010年达到国民生
产总值的1.5%等.
基本对策之五——树立中央权威,维护国家的集中与统一,加强国家对
经济的宏观调控能力,逐步提高中央财政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
世界上很多国家经济发展经验表明,政府在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
为使经济得到迅速发展,必须有一个强大的,集中的,稳定的,执行连续政
策的政府.中国是一个人口众多,幅员辽阔,地区差别很大的国家,树立党
和政府的权威,维护国家的集中和统一,是改革和建设能够顺利,快速进行
的必要条件.树立中央权威,加强集中与统一,是振兴中华民族的需要,也
是时代和历史的要求.
我国自1980年以来中央对经济的宏观调控能力迅速下降.表现在国家财
政收入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由1978年的31.2%下降为1992年的17.3%,
而中央财政支出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由1981年的12.6%下降为1992年
的7.6%.我国中央政府财政支出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大大低于世界上发
达国家和主要发展中国家.如1990年美国,日本,联邦德国,英国,法国的
中央政府支出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为24.0%,16.7%,29.4%,34.8
%,43.0%.1990年印度,印度尼西亚,泰国,韩国,新加坡的比重分别为
18.2%,20.4%,15.1%,15.7%和23.3%.由此可见发达国家中央财政占
国民生产总值的平均比重约等于中国的4倍,而主要发展中国家中央财政的
平均比重约等于中国的2.4倍.我国1992年政府财政支出中中央占41.4%,
地方占58.6%,而美国1990年政府财政支出中联邦政府支出占56.0%,州
政府占23.0%,州以下政府占21.0%.这说明中国是一个政府财力高度分散
的国家,这使中央控制宏观经济能力大大下降,中央没有必要的资金进行全
国基础设施的建设和进行瓶颈产业的投资,无力支付文教科研费用,国防费
用等,政府的社会保障功能十分弱小,中央无力扶助经济落后地区,控制和
缩小日益扩大的地区差别等.1993年中央决定实行财政体制改革,实行分税
制后,情况略有好转,但中央财政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仍非常小.必须坚
定不移地,逐步地提高中央财政的比重,加强中央对宏观经济的调控能力.
基本对策之六——长期保持很高储蓄率,提倡适度消费.适度提高利率,
使实际利率为正值,建立以市场机制调节为主的利率形成体制
经济增长速度取决于储蓄率以及投资的利用效率.在一般情况下储蓄率①
较高的国家,经济增长速度也比较快.目前东亚是世界上经济增长最快的地
区,其储蓄率远较世界其他地区为高.如1980—1990年东亚9个国家和地区,
即日本,新加坡,台湾省,韩国,香港,泰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和中
国的储蓄率的平均值为35.0%,国内生产总值年平均增长率为7%.其中,
中国1980—1990年的储蓄率为37.0%.国内生产总值年平均增长率为8.9
%.在本书第三章我们可以看到各类国家的经济增长率与储蓄率(投资率)
有密切的联系.1980—1990年期间世界上经济为负增长的7个国家,其平均
投资率仅为15.9%,经济增长率为0—1%的8个国家,其平均投资率为17.0
%.经济增长率为1—2%的18个国家,其平均投资率为18.3%.该时期高
收入国家(发达国家)平均储蓄率为22.0%,国内生产总值年平均增长率为
3.1%.
为使中国经济能长时期高速增长,必须在长时期内保持很高的储蓄率,
为了使全国人民自觉自愿地,而不是被迫地保持较高的储蓄率,首先应当适
度提高利率,保持实际利率为正值,即银行利率应高于物价的上涨率.
我国目前银行利率过低,实际利率(名义利率减物价实际上升率)为负
值.1994年居民消费品价格和商品零售价格分别比上年上涨24.1%和21.7
%,而居民一年期存款年利率为10.98%,银行对企业贷款的年利率约为11
%.过低的利率实际上是对城乡居民和广大小存款者的一种掠夺,也是对少
数贷款使用大户的一种无偿的恩赐.过低的利率,廉价的资本,促使全国银
行资金极度紧张,计划贷款规模一再突破,基建投资规模迅速上升,市场物
价迅猛上涨.
根据新加坡,日本,韩国等国家和台湾省的成功经验,应使存贷款的实
际利率为正值.使利率接近于货币市场的实际结算率.
为了长期保持很高储蓄率应当提倡和发扬勤俭建国,勤俭持家,适度消
费的精神,反对铺张浪费,盲目攀比,高消费和畸形消费,发扬中国人民勤
劳节俭的优秀品质.
为保持高储蓄率应鼓励居民实行养老储蓄.中国在21世纪将面临老年人
口增长的高峰.预计2020年我国老年人口将超过2亿,2030年将达到3亿.
鼓励居民实行养老储蓄一方面可以解决养老问题,另一方面又将提高现阶段
的经济增长速度.
此外,在税收政策上应当限制高消费,鼓励储蓄和投资.如日本,韩国
在经济起飞阶段对奢侈品,畸形消费和高档消费品如小汽车等抽取高额消费
税等,值得我们学习.
基本对策之七——精兵简政,控制和降低行政管理费用在国内生产总值
中的比重,加强制度建设,反对腐败
一个国家能用于发展经济的资金数量是有限的,把宝贵的资源过多地投
① 储蓄率是指国内储蓄额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率.国内储蓄额包括政府储蓄,企业储蓄和个人储蓄.投资
率是投资额(包括国内储蓄额及外国净储蓄额)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率.
入到行政开支上就必然阻碍经济的发展.应当提倡精兵简政,切实消除机构
臃肿,人浮于事的现象.控制和降低行政费用在国内生产总值和国家财政费
用支出中的比重.
目前我国各地区各领域的腐败之风已经发展到极为严重的地步,如不采
取有效措施,将严重影响中国的政治稳定和社会安宁,这是涉及到21世纪能
否振兴中国的大事.
世界各国都有腐败现象.我国腐败之风特别严重的一个重要根源是过去
和现在的经济体制中存在很多不合理的制度,如价格,利率,汇率上的双轨
制,稀缺物资供应上的配给制,部分国家机关和企业的经济特权和垄断等,
为了从根本上消除腐败现象,必须实行制度创新,改变现有的很多不合理制
度,并且建立对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特别是领导人和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
群众监督和举报制度,进行廉政建设.
基本对策之八——实行出口导向战略,鼓励出口,吸收外资,引进外国
先进技术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和亚洲"四小龙"经济上的长期高速增长在很大
程度上应归功于实行出口导向战略和推行外向型经济发展战略.报告建议实
行以下出口战略:
第一,充分发挥中国劳动力"丰富,廉价,优质"的特点,继续发展劳
动密集型产业,以优质,廉价,适销对路的制成品参加国际竞争.
第二,把提高中国出口产品质量,档次和加工深度作为今后扩大出口主
要途径.
第三,争取中等技术密集型产业,如造船,家电,部分机械电子产品等
在国际市场上逐步占有优势,并争取部分高科技产业在国际市场上占有较重
要地位.
第四,由于我国通货膨胀率较高,为保持和增强中国商品的国际市场竞
争能力,应当每隔一定时期调整人民币汇率一次.
第五,在充分利用美国的巨大市场的同时,积极开拓新的出口市场,争
取出口市场多元化.
第六,从经济上控制高档消费品进口,如对进口化妆品,高级轿车等抽
取较高的消费税.
本报告的中心思想是中国在走向21世纪之际一方面面临前所未有的发
展机遇,另一方面又遇到十分严峻的挑战.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能够
抓住机遇,克服困难,在21世纪成为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新兴的世界大
国.
根据中国国情,为实现现代化达到发达国家水平需经过长期的努力,必
须树立持久战思想.预计中国的发展将经历三个阶段:第一步争取在公元
2020—2030年期间在经济总量上居世界前列;第二步争取在21世纪中叶在
人均发展水平上达到目前发达国家的水平;第三步争取在21世纪末在人均发
展水平等方面达到当时发达国家水平.
人口过多和资源相对紧缺是在长时期中制约中国经济发展的一对基本矛
盾,预计21世纪资源短缺将更为严重,应当认真对待.资源条件好坏对经济
发展有重要影响作用,但正确的发展战略和人的因素起决定作用.
本报告提出和讨论了中国走向21世纪的基本发展战略.概括起来有五
项,即稳定和渐进战略,持久战战略,适度高速发展战略,高度开放战略,
以及科技兴国和教育兴国战略.配合这五项战略本报告提出了八项基本对
策.
我们深信中国在21世纪能够抓住机遇,克服挑战,吸取国内外成功的发
展经验和失败的教训,实现长期持久的高速发展,达到无数先烈为之流血奋
斗的振兴中华的伟大目标.21世纪将是中国兴起和腾飞的世纪.
1中国的基本国情,发展机遇和条件
1. 1中国的基本国情
2.
中国是一个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大国,她不同于世界上任何其他国家,而
具有十分特殊的国情.中国在现代化进程中所遇到的困难之大,矛盾之多,
问题之复杂,不是轻易能够认识的,也不是朝夕之间就能解决的,这就需要
我们以科学的态度,历史的观点,宏观的视野进行坚持不懈的系统研究,更
需要经历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多次循环往复的认识过程.
我们在第1号国情报告《生存与发展》(科学出版社,1989)中,对中
国国情的基本特征作了概括.中国国情的突出特点是:人口过多;底子过薄
(指人均固定资本量比较少等);教育文化科技水平低;资源相对紧缺;人
均国民生产总值仍居世界后列.针对上述基本国情特点,我们认为,在今后
相当长的时期内,中国的基本国策应当是:计划生育,控制人口;较高积累,
适度消费;普及教育,发展科技;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改革开放,持续发
展.六年来的实践表明,上述观点是正确的.我们的许多建议,先后被决策
者吸收采纳,也被广大社会公众普遍接受.
六年来,我们对中国国情特点还有哪些新的认识呢
(1)中国现代社会基本矛盾是传统农业与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的矛
盾.这就决定了中国现代社会发展的基本任务是实现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
化.
现代中国社会基本矛盾突出表现为二元经济结构社会:一部分比较发达
的现代工业与大量的传统农业并存,一部分现代化城市与广阔的传统农村并
存,一部分现代工业企业与大量的落后手工劳动或半机械化的企业并存,一
部分经济比较发达地区与广大不发达地区和相当数量的贫困地区并存.这表
明在不同部门,不同产业,不同企业,不同地区的工业化和现代化因素存在
较大的差异性.这些差异性是中国现代社会中各利益集团产生和形成经济
的,社会的,政治的矛盾与冲突的根源,也是中国现代社会中现代化因素不
断发生,不断扩散,不断传播,进而不断发展与进步的动力.
(2)人口过多与资源相对紧缺始终是中国现代社会生产力内部的一对矛
盾,也是长期严重制约中国经济发展的一对矛盾.从历史上看,中国是世界
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她正处在有史以来基数最大,增长最快,幅度最高的人
口倍增台阶.人口过多对自然资源,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形成持久的巨大压
力.我国主要人均资源占有量远低于世界人均水平,导致人口与资源矛盾,
经济发展与资源供给矛盾日益尖锐.这就决定了中国必须长期坚持计划生
育,保护耕地,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必须长期坚持开源节流,建立资源节
约型国民经济体系的基本方针,必须长期坚持对内对外开放,建立两个市场,
利用两种资源的基本策略.
(3)过剩的农业劳动力与稀缺的工业资本也是中国现代社会生产力内部
的一对矛盾,也是长期制约中国工业化与城市化发展的一对矛盾.中国农业
劳动生产率水平低下,每个农业劳动者供养人口数在世界各国中一直处于较
低水平,农业剩余劳动力基数大,且在日益增长.这就决定了把庞大的农业
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乃是实现中国工业化的关键所在;把庞大的农村人口
向城市和城镇迁移乃是实现中国城市化的关键所在.
(4)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性是中国国情的基本特征之一.由于各地区自
然地理,人口资源,经济基础,社会发展等存在明显的差异性,在经济发展
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出现地区间经济增长率的差异性以及地区间人均收入相对
差距和绝对差距的变化.改革以来这种地区发展不平衡性日渐明显,也是中
央与地方,地方与地方之间矛盾不断尖锐的根源之一.这就决定了我们必须
通过制度规范和调整中央与地方关系,发达地方与欠发达地方关系,必须实
行地区协调发展战略逐步缩小地区差距,必须坚持"共同富裕"目标,确保
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社会稳定.
(5)当今中国社会正处在转型时期.这包括"社会转型",即从传统农
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型;"市场转型"即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现代
的市场经济体制转型.在转型时期,中国不可避免会遇到来自多方面的矛盾
冲突,以及由此产生的经济不稳定,社会不稳定和政治不稳定.这就决定了
我们必须通过制度创新和制度建设平稳地渐进地实现"社会转型"和"市场
转型".
中国的改革开放实践为我们提供哪些丰富的经验呢
(1)正确认识中国国情,选择适宜的工业化发展道路.中国具有十分复
杂的国情特点.历史经验已表明,原苏联传统的计划经济模式是不适合中国
国情的;同样中国在走向21世纪时,西方传统的现代化模式也不适合中国国
情;我们必须根据中国历史的和现实的条件,选择适合中国国情的现代化模
式,实施正确的发展战略,加速工业化与现代化进程.
(2)必须树立持久战的观点,克服急于求成的指导思想.建国以来急于
求成的指导思想给中国经济发展带来难以估量的损失和影响,这一思想的核
心内容就是脱离中国国情,重视总产值,追求高速度,忽视经济效益,导致
经济发展大起大落,从而损害了长期的经济发展能力.
(3)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社会生产力.衡量改革与发展政策正确
与否,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全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
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4)政治稳定,社会安定是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创造良好的政治环境,
避免发生重大社会动乱,有助于鼓励和支持长期性的国内外投资,有助于国
内经济持续性增长.相反,一时的经济停滞或者下降总是与政治不稳定和社
会动乱相联系.
(5)渐进改革是中国社会变革的最佳方式.改革的目的是解放生产力,
发展生产力.改革的最终目的是解放人,发展人的能力.只有从根本上改革
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才能促进社会生产力的
迅速发展,才能激励和发挥十几亿中国人民的积极性与创造性.改革也是矛
盾冲突,利益调整过程.在一个十几亿人口的大国中进行改革,是世界上最
大规模的实验,也是最为复杂的实验.因而,选择积极的渐进改革战略与策
略是符合中国国情的社会变革方式.
1.2发展的历史机遇
中国正处在历史上大国兴起的极好机遇.如果我们能够抓住'机遇,迎
接挑战,克服困难,中国将在21世纪上半叶成为新兴的世界经济大国,从根
本上改变世界经济的格局.
一个大国并不一定是一个强国,但是一个强国必须首先是一个大国.一
个大国的腾飞和兴起,不仅取决于该国领导人和人民的主观努力,而且还取
决于历史的机遇.
从100多年的世界现代史看,有三个大国获得十分难得的发展机遇.第
一个是美国,在南北战争之后美国进入经济起飞阶段,在世纪之交的变化中,
迅速成为世界头号强国,从而改变了本世纪的世界格局.据S.库兹涅茨
(Kuznets)研究,1871—1913年期间,美国国民生产总值平均每年增长率
为4.3%①.据P.贝诺克(Bairoch)研究,1880年时美国制造业产值还远低
于英国,但是到了1900年时,美国制造业产值早已超过英国,跃居世界首位
①.
第二个是日本,它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赶上了难得的发展机会,日本
用了30—40年的时间实现经济起飞,成为世界第二号经济强国.据日本经济
学家南亮进计算,1955—1988年期间,日本GNP年平均增长率为6.7%,其
中1961—1965年为10.0%,1966—1970年为9.7%②.现在它的经济增长速
度放慢了.不管怎么说,日本的经济起飞也导致二战后世界格局发生了重大
变化.
在二次大战之后这一期间,亚洲的"四小龙"成功地实现经济起飞.但
是"四小龙"人口比较少,地域比较狭小,它的经济起飞作用只是为发展中
国家如何实现工业化提供了一种新模式,它并不能改变整个世界格局.
历史把第三次机会给了中国.从1980年左右,中国进入经济起飞阶段,
如果能够持续发展到2020年,中国也将在世纪之交的40年左右时间成为世
界经济强国,从而改变21世纪的世界格局.据国家统计局统计,1952—1980
年期间,中国国民收入年平均增长率为6.0%;据世界银行统计,1965—1980
年期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年平均增长率为6.5%.从1980年前后中国经济增
长率进一步加快(见图1-1和表1-1).据国家统计局统计,1980—1992年
期间中国GNP年平均增长率为9.0%③.据世界银行统计;1980-1992年期间
中国GDP年平均增长率为9.1%,世界GDP年平均增长率为3.0%,中国在世
界上是经济增长率最快的国家之一④.这表明中国已经进入经济起飞阶段.根
据我们预测,中国2020年的GNP总量将是1990年的10倍.到那时,按实际
购买力评价,GNP总量将居世界前列(详细计算见第二章).从1980—2020
年期间,中国GNP年平均增长率将大大超过美国经济起飞期间的经济增长
率,也可能超过日本经济起飞期间的增长速度.同时,我们也看到,由于中
① 西蒙 库兹涅茨,现代经济增长,耶鲁大学出版社,1966,表6.6.
① Paul Bairoch,International Industrialization Levels from 1750 to l980,Journal of European Economic History,
11,1982.
② 南亮进,日本的经济发展,经济管理出版社,1992,第43页.
③ 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1993),中国统计出版社,1993,第21页.
④ 世界银行,1994年世界发展报告,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4,第164—165页.
国总人口基数大,届时可能在15亿人口以上,中国人均GNP在世界范围内仍
处于相对低的水平上.
历史已给我们中国提供了极其难得的发展机会,中国的经济起飞将对世
界经济发展产生巨大的影响.
(1)中国的兴起意味着占人类1/5以上的人口进入现代社会.中国是一
个人口巨国,它的总人口相当于日本的9.2倍,相当于美国的4.5倍,相当
于发达国家人口总和的1倍之多.从18世纪后期的工业革命开始到现在,花
了长达200多年的时间,才
表1-1中国GNP和国民收入增长指数(1980年为100)
(单位:%)
年份GNP国民收入年份GNP国民收入
1952195319541955195619571958195919601961196219631964196519661967196819691970197119721973
NANANANANANANANANANANANANANANANANANA57.061.363.568.8
19.422.123.224.828.429.636.239.138.627.125.428.132.738.244.741.538.846.357.161.162.868.0
197419751976197719781979198019811982198319841985198619871988198919901991199219931994
69.575.271.276.886.292.8
100.0
104.5
113.6
125.4
143.9
162.2
175.4
194.6
216.6
225.9
235.1
254.3
288.4
326.5
365.0
68.874.572.578.287.894.0
100.0
104.8
113.5
124.8
141.8
160.9
173.3
190.9
212.5
220.3
231.6
249.4
285.3
331.2
NA
注:按不变价格计算.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1994),中国统计出版社,1994,第32,34页.其中
1970—1978年数据引自World Bank,World Tables,1992,The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
Baltimore and London,1992,pp.184—185.
使得人类1/5的人口进入工业社会,成为当今的发达国家.在世纪之交,中
国只花40年左右时间就成为世界工业化大国,使15—16亿人口摆脱一穷二
白的落后面貌,进入现代社会.这一意义不亚于18世纪后期以来的工业革命
的伟大成果,也较之美国,日本兴起的意义更为深远.按汇率法计算,1992
年中国GDP总量仅相当于美国GDP总量8.5%,相当于日本GDP总量13.8%;
按实际购买力平价法(PPP法)计算,1992年中国GDP总量相当于美国GDP
总量37.6%,相当于日本GDP总量的88.4%(见表1-2).
表1-2中国,美国,日本人均GNP和GDP总量比较(1992年)
项目中国美国日本全世界
按汇率法计算:
人均GNP(美元)
GDP总量(百万美元)
相当于美国水平(%):
人均GNP
GDP总量
470
506075
2.08.5
23240
5920199
100.0
100.0
28190
2670979
121.3
62.0
4280
23060560
18.4
289.5
按PPP法计算:
人均GNP(美元)
GDP总量(百万美元)
相当于美国水平(%):
人均GNP
GDP总量
1910
2219802
9.137.6
23120
5904848
100.0
100.0
20160
2509920
87.242.5
资料来源:世界银行,1994年世界发展报告,牛津大学出版社,1994年,第162—163,166—
167,220—221页.
(2)中国的兴起意味着影响和改变21世纪世界格局.中国拥有世界最
大的潜在市场.目前尽管中国GNP总量还远低于美国,日本等国,但是中国
的主要工农业产品产量已居世界前列(见表1-3,1-4).据统计,1993年中
国的煤,水泥,棉布,电视机,谷物,肉类,棉花,油菜籽居世界第一位,
化肥,化学纤维,花生,茶叶产量居世界第二位,钢,糖,大豆,甘蔗产量
和发电量居世界第三位①.今后中国GNP总量要增长10倍,总人口将增长至
15—16亿人,加上香港,澳门市场容量以及台湾市场消费,无疑她会为世界
经济增长和经济繁荣提供最具潜力的巨大市场,这将大大改变21世纪世界经
济格局.
表1-3中国主要农产品产量及居世界位次和比重(1993年)
种类总量(万吨)占世界总计比重(%)在世界位次
谷物棉花大豆花生
油菜籽
茶叶烟叶肉类鸡蛋羊毛
水产品
40932.0
373.9
1531.0
842.1
693.9
60.0
345.2
3841.5
1179.6
25.9
1237.0
21.720.913.834.425.323.542.920.732.09.612.7
11321211141
资料来源:United Nation FAO,Quarterly Bulletin of Statistics,1993,No.4.国家统计
① 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1994)中国统计出版社,1994,第751,759页.
局,中国统计年鉴(1994),中国统计出版社,1994,第748—750页.
表1-4中国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及居世界位次和比重(1992年)
种类总量占世界总计比重(%)居世界位次
钢(钢吨)
煤炭(万吨)
原油(万吨)
电(亿千瓦小时)
水泥(万吨)
化肥(万吨)
化学纤维(万吨)
棉布(亿米)
糖(万吨)
电视机(万台)
8093.6
111600
14210
7539
30822
1979.5
213
190.7
829
2691.4
11.624.84.96.626.613.47.221.5
3154132131
资料来源:United Nations,Monthly Bulletin of Stastistics,January and March,1994,
Industrial Stastistics Yearbook,1991;FAU,Year book of Production,1992;Year book of
Fertilizer,1992.
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1994),中国统计出版社,1994,第756—758页.
(3)中国兴起意味着对占世界人口大多数的发展中国家具有极其重要的
启示作用.与美国,日本等国不同,在近代史上中国一直饱受帝国主义欺负,
经济发展长期停滞甚至衰落,工业化发展起点十分低下.中国的经济复兴提
供了一个由盛变衰,又由衰变盛的范例.与四小龙等新兴工业化小国或地区
不同,在当代工业化进程中,中国作为一个人口大国,特别是农村人口比重
大,它遇到了一系列重大发展问题:诸如人口,粮食,就业,环境等等,集
中反映了世界上所有发展中国家所遇到的问题,其解决难度要大的多,复杂
的多.如果中国能够在一个相对短的时间内实现工业化与现代化,无疑是为
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特别是人口大国提供极其丰富的经验和极其重要的借鉴,
这对推动整个人类发展进程产生积极的重大影响.
这表明,历史已给我们中国人民提供了及其难得的机会,关键是看我们
如何抓住机会,创造机会,用好机会,如何坚定不移地推行改革开放,成功
地实现经济起飞,实现向现代市场经济转型.
1.3促进经济起飞的有利条件
从1980年起,中国进入经济起飞阶段,并将持续到下世纪初期.这是中
国经济发展的最重要的最关键的阶段.我们最为关心的是,在社会变革与市
场转型中的中国社会,哪些将是或者已经是促进经济起飞的有利因素,哪些
是不利因素.本节主要讨论前者的影响,第四章着重讨论后者的影响.
这里所讨论的有利因素是指保证中国实现经济起飞的基本条件和基本因
素.需要说明的是,有利因素是相对的概念和动态的概念,是与中国1950
年开始发动工业化的情形相比较,也是同1980年开始经济起飞的情形相比
较,另外也与同等收入水平的发展中国家的情形相比较而言的.由于各种因
素本身具有有利与不利的双重性,即有利因素之中也包含了不利因素,只不
过后者的程度或成分比较小,或者前者的成分或程度不断增大而已.
研究表明,中国的经济起飞已经具备了许多带有根本性的,长期性的有
利因素,其中有些因素变得越来越大,有些因素尚还有更多的发展潜力.中
国已具备经济腾飞,大国兴起的基本条件,具备了"天时","地利"与"人
和".
从国际环境看,中国处在一个相对稳定,长期和平的周边环境,这为中
国经济起飞提供了极其难得的外部条件.1949年建国以来,中国处在十分严
峻的,极其不利的国际环境下,不断受到战争和外来势力的威胁,封锁,包
围,孤立.50年代的抗美援朝战争;60年代的中印边界冲突,抗美援越,中
苏边界冲突;70年代的原苏联边境压力,中越边界冲突.我们始终没有获得
一个较长时期的相对安定的周边环境.80年代以来,特别是进入90年代以
后,中国的周边环境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从南到北,从东到西已经形成了
一个比较安定的国际环境,外部的战争冲突压力大为减小,极有利于中国国
内的经济发展.
从地理位置看,中国位于亚洲东部,是世界上经济增长速度最快,贸易
总量急剧增加,市场容量迅速扩大的地区.中国与东亚的关系是水涨船高的
关系,只要中国经济起飞,潮水上涨,日本及四小龙也会跟着往上涨.所以,
任何一个具有远见的战略家,包括新加坡的李光耀和吴作栋,都看到中国有
这样一个难得的发展机会,这不仅对东亚地区产生积极影响,而且对世界发
展产生重大影响.反过来,东亚经济的迅速增长又进一步带动中国经济高速
增长.若考虑到香港,澳门回归大陆,中国的GNP总量将增加20%,贸易进
出口总量将增加40%.此外,6000万海外华侨和华人从资本,技术,管理等
方面的重要支持也是中国经济起飞的重要力量.
从国际贸易看,中国已经成为世界重要的贸易大国.1994年中国进出口
总额为2367亿美元,占GNP比重45%左右,其中出口依赖度指出口额占GNP
比重超过20%,高于一般大国的出口依赖度.据世界银行统计,1992年美国
和日本货物和非要素劳务出口占GDP比重分别为11%和10%①.今后随着全
球贸易自由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国际贸易增长率将大大超过经济增长率.16
年来,中国累计利用外资1814亿美元,外商投资企业达22万家.1994年,
中国实际利用外资458亿美元,居世界第二位.中国已成为国际资本投资的
热点和最大的场所,这对中国实行对外开放,发挥人力资源优势,促进劳动
① 世界银行,1994年世界发展报告,中国财经出版社,1994,第179页.
密集型产品出口,引进外部资金,技术和进口相当部分的资源性产品较为有
利.
从国内环境看,中国保持了一个较长时期的社会安定,政治稳定的局面.
从50年代以来,中国的政治运动始终不断,且越演越烈,直至爆发长达10
年的"文化大革命",大大影响和延误了中国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1978年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抛弃了"阶级斗争为
纲"的路线,一心一意实行"富民强国"的战略,强有力地刺激和支持中国
经济高速增长,使得中国经历了历史上一个经济增长速度最快,人民生活水
平提高幅度最大,综合国力迅速提高的时期.
从发展过程看,中国具有"后发优势",人均产值翻番所用时间相当短.
中国作为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后来者",虽然起步晚,却得益于"后发优势".
这包括两个含义:一是利用引进和改进发达国家的科技成果,可以缩短赶超
时间,节省大量费用,从而提高后发国家的经济增长速度;二是学习,吸取
和借鉴先行国家成功的发展经验和教训,可以缩短学习过程,减少决策失误,
从而达到比起步早的国家在经济腾飞阶段更高的发展速度.据世界银行研
究,在工业革命初期各国人均产出翻番所用时间(见图1-2),英国从1780
—1838年,花了58年时间使其人均产出增长一倍;美国花了47年(1839—
1886年);韩国花了11年时间(1966—1977年);而中国所需时间只有10
年(指1977—1987年)②.除了以上有利条件之外,各种直接影响经济增长
的生产要素和条件也是极其有利的.
资料来源:英国:Crafts, N. C. R. 1981. The Eighteenth Century: A Survey. In Floud and
McCloskey, 1981;日本:Maddison, Angus, The World Economy in the 20th Century, Paris,
Development Centre, 1989. 其他国家:世界银行数据.
(1)资本存量与资本来源.保持一定的投资率是一国经济起飞的必要条
件之一.美国经济学家W.W.罗斯托(Rostow)认为,净投资额占国民净产值
比重从5%或者低于10%增加到10%以上才能实现经济起飞.美国经济学家
W.A.刘易斯(Lewis)认为,投资率至少要12—15%之间甚至更高的水平才
行.美国经济学家M.吉利斯(Gillis)等认为,在一个劳动力过剩的国家中,
实行劳动密集经济战略至少需要15%的投资率,实行资本密集经济战略则需
要25%的投资率,才能长期保持人均收入每年4%的增长率.无论是按哪一
种标准,中国早已具备经济起飞的投资条件.
中国资本存量相当可观,这是中国经济起飞最重要的物质基础.国家计
委主任陈锦华介绍,从1950—1993年累计,全民所有制固定资产投资总额达
② 世界银行,1991年世界发展报告,中国财经出版社,1991年,第12,13页.
4.421万亿元人民币,建成大中型项目5079个,新增固定资产2.8661万亿
元.其中,1979—1993年的15年间,国家用于国有单位的基本建设投资就
达2.1610万亿元,约占建国45年国有单位固定资产投资的77%.15年间共
建成大中型基建项目1758个①.若加上集体,三资,个人等经济类型的固定
资产原值,中国固定资产总量相当可观.
中国保持了较高的投资率,具有较强的动员资源能力.据世界银行统计
(见表1-5),1981—1989年中国国内投资率约为
表1-51965—1989年投资率与储蓄率的国际比较(占GDP的百分比)
国内总投资外国储蓄①国民总储蓄②国家与地
区组别1965—
1973
1974—
1980
1981—
1989
1965—
1973
1974—
1980
1981—
1989
1965—
1973
1974—
1980
1981—
1989
低收入国

19.624.426.41.21.13.418.423.323.0
中国24.831.034.9-0.3-0.15.525.231.134.4
印度17.121.323.91.71.13.615.320.320.4
印度尼西

13.723.629.52.6-0.32.711.126.726.9
肯尼亚21.024.123.74.48.97.116.615.26.6
尼日利亚14.122.212.04.3-1.32.79.723.59.3
低收入国
家(不包
括中国和
印度)
14.119.619.12.82.36.211.317.212.9
中等收入
国家和地

21.626.423.23.05.33.418.121.019.7
巴西20.523.819.81.94.61.818.519.218.0
韩国23.330.029.88.27.10.815.122.929.0
摩洛哥14.326.024.22.714.513.011.711.511.4
马来西亚21.227.330.7-1.5-1.23.322.728.527.4
菲律宾20.529.320.11.45.42.419.023.917.7
泰国23.926.625.82.45.14.221.521.521.6
注:①国内总投资减去国民总储蓄.②不包括来自境外的净转移支付.
资料来源:世界银行:1991年世界发展报告,中国财经出版社,1991年,第119页.
34.9%,比低收入,中等收入国家的国内投资率高出10几个至20个百分点②.
中国投资来源主要来自国内储蓄.1981—1989年期间,中国国内储蓄率为
34.4%②.近年来中国国内投资率达到38%,在世界各国中居最高水平.引
① 中国合作经济报,1994年10月21日.
② 世界银行,1991年世界发展报告,中国财经出版社,1991,第119页.
人注目的是,随着人均收入进入下中等收入阶段,居民储蓄额以及个人金融
资产迅速增加,成为国内储蓄和国内投资的重要来源.居民个人金融资产主
要是近十年来迅速积累的,居民个人投资正在成为全社会投资的重要来源之
一.
充分利用外资也是中国国内投资的一个新来源.引进外资伴随着国外现
代技术的引进,科学知识的传播,管理组织和方法的借鉴以及国际贸易的竞
争,改造了中国企业素质.
(2)工业体系.工业体系是一国经济发展最重要的工业化基础.经过
40多年的经济建设,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大国,依靠自己的力量建成了一个
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具有相当强大的工业生产能力,工业产品竞争力不断
提高,在发展中国家属于工业化程度较高,工业发展实力较强的国家.
中国现已建立国际通行的工业行业500多个.工业企业开展大规模的技
术改造和技术引进,形成了建国以来投资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技术设
备最先进的工业技术改造和技术引进高潮.它们将在90年代以后发挥作用,
成为中国工业发展的中坚力量.中国不少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已居世界前列.
中国已是世界上主要工业产品产量的生产大国和消费大国.
工业成为带动整个国民经济增长的主导产业部门.据作者计算,1980—
1990年期间,由于工业部门增长对GNP增长所作出的贡献率为45.8%,加上
建筑业,第二产业的贡献率为50.3%,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贡献率分别为
20.2%和28.4%.工业部门迅速增长,不仅刺激了其他部门的需求增长,而
且也提高了对其他部门的供给增长,从而导致这一时期中国具有较高的经济
增长率.
(3)社会基础设施.社会基础设施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物质技术基础
的基础.社会基础设施包括交通运输业,邮电通讯业和城市公用事业三大基
础部门.经过40多年的建设,主要是后10多年的大规模建设,中国社会基
础设施有了明显的改善,对保证国民经济发展创造了初步条件.首先,在辽
阔的国土上,已经初步建成了由铁路,公路,水道,民航和管道等五种运输
方式共同组成的综合运输网,技术装备水平和运输效率不断提高,客货运量
大幅度增长.其次,已经建成遍及全国的邮电通讯网络,邮电业务量大幅度
增长.还有,中国城镇体系已初具规模,市政工程和公共交通不断发展.
需要指出的是,由于中国国土辽阔地理条件复杂,属于大陆型国家,社
会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大,成本高,周期长,尽管10多年来有了很大的发展和
改善,但是仍然落后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求,世界银行称中国是"世
界上最稀疏的交通网络之一,人均道路长度或单位可耕地拥有道路长度(指
公路或铁路)等同于或低于巴西,印度和俄罗斯水平"①.1960年印度铁路
轨道总里程为5.7万公里,1990年已达7.5万公里,而中国只有5.3万公里.
交通特别是铁路交通大大滞后状况已成为中国经济起飞的薄弱环节.这就要
求国家必须集中财力,超前发展和强化发展社会基础设施.例如今后十年至
少修筑5万公里铁路,平均每年修建5000公里新线和复线,才能缓解铁路运
输网瓶颈状况.
(4)国内市场条件.中国具有明显的大国优势,她的最大的优势是拥有
巨大的潜在的国内市场,充分的利用和启动这个统一的国内市场,则从需求
① 世界银行,1994年世界发展报告,中国财经出版社,1994,第18页.
方面大大刺激中国经济起飞.
拥有十几亿人口规模,是中国市场迅速扩大的重要因素.中国既是世界
上耐用消费品生产大国,也是耐用消费品消费大国.其中总人口规模庞大是
一个重要因素.任何一种商品普及率或拥有率每增加一个百分点,都会带来
巨大的社会商品需求.
人均消费水平迅速上升,是中国市场迅速增长的主要因素.中国正处在
人均收入从低收入向下中等收入过渡阶段.这一阶段有两个显著的消费特
点:首先人均收入水平增长率比较高,具有较高的消费收入弹性值;其次人
们消费结构发生变化,从生活必需品消费转向耐用品消费或住房消费.人均
收入增长促进消费需求扩张,消费需求扩张又进一步刺激经济增长.
建立一个统一的公平竞争的商品经济市场体系,是充分发挥中国国内市
场优势的唯一途径.目前市场调节作用已居主导地位,国家控制价格部分比
重进一步降低.妨碍这一优势发挥的最大障碍是人为割据,地区封锁,限制
要素自由流动,商品市场垄断,地方政府过度干预,交易费用高昂,基础设
施不足.因此打破地区封锁,连通国内各地区市场,连通国内市场与国际市
场,允许和鼓励国内外企业相互竞争,公平竞争,公正竞争,都是建立国内
统一市场以及经济国际化的重要条件.
(5)人力资源.人力资源是一国经济发展的最重要的资源.人具有能动
性,任何自然资源或资本资源都必须在具有素质良好的人力组成和分配下才
能发挥效用.国际经验表明,开发人力资源,普遍提高全民素质是经济发展
最重要的途径.
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也是人力资源最丰富的国家.相对于任
何一种经济资源,无论是自然资源,还是资本资源,人力资源是中国经济发
展最丰富的资源,也是中国现代化尚未被充分利用的最大潜在优势.
中国正处在经济负担小,劳动力资源充裕的经济发展黄金时期.据我们
预测,到2000年中国劳动力资源总数将达到7.9亿人,劳动力资源可利用总
数在6—7亿人之间;青壮年劳动力资源增长达到顶峰,16—29劳动年龄人
口约占全国劳动力资源总数的1/2;抚养系数不断下降且处于较低水平,由
1990年的0.50,到2000年的0.53,2010年以后约为0.4左右,经济社会负
担相对比较轻.而后中国进入老年型社会,上述有利条件逐渐消失,抚养系
数,特别是老年抚养系数急剧上升.可以认为,今后20—30年正是中国经济
发展的十分难得的黄金时期.
中国已经建立了多层次,多类型的综合全民教育体系,这是开发中国人
力资源的最有利条件.我国农村已经基本普及基础教育,城市基本普及初中
教育,中等职业教育已初具规模,成人教育迅速发展,高等教育成为培养专
门人才的基地,这些条件都有助于扩大中国人力资本存量,普遍提高教育文
化素质.同时中国已经培养了一支专业齐全,数量可观,质量较高的专业人
才队伍.这支专门人才队伍既是中国改造传统产业的技术力量,也是发展高
新技术产业的雄厚实力.
维持中国持续高速增长的基本机制是较高的储蓄率和投资率水平,劳动
力资源的充分利用以及在产业,职业,地域间有序流动和转移,伴随着收入
水平上升而引起消费需求迅速扩大,加之进入世界市场,充分利用国际贸易,
市场和资源,互为因果,相互推动,形成支撑和带动经济增长的多缸发动机.
总之,上述因素都是中国经济起飞的有利因素,也是实现现代化的巨大
潜力.它们的综合效应是无法用统计数字加以估计.这些因素一旦与改革开
放相互结合,相互作用,则会发挥出巨大的潜力,明显地奠定中国经济起飞
的极其坚实的基础.
2 2020(或2050)年中国经济发展战略目标探讨
2. 1适度高速增长
2.1.1 1980—2020年是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时期
如本书第一章所指出,中国目前已基本上具备了进入经济腾飞的"天
时","地利"与"人和".问题是如何抓住机遇,充分利用好这个大好机
遇,克服各种挑战和困难,实现经济的长期高速增长.
世界上很多国家在经济发展过程中都曾经有过高速增长时期.由于科学
技术进步和"后发优势",后发展国家高速增长时期的增长速度有显著加快
的趋势.
英国是产业革命的故乡,其特点是用资本主义的机器大工业代替以手工
技术为基础的工厂手工业.在18世纪60—70年代纺纱机被普遍采用.18世
纪80年代制成实用的蒸汽机后,产业革命迅速扩展到各个部门,改变了英国
整个工业生产,交通运输业等的面貌.1780—1881年英国经济以封建社会前
所未闻的速度发展.在这101年中,每10年总产值的平均增长速度为28.2
%①,增长较快的时期为1805—1835年.30年内国内生产总值年平均增长率
为3.1%左右.
美国在1815年前后进入产业革命.1870—1890年是美国经济增长最快
的时期,20年期间国民生产总值的年平均增长速度略低于5%②.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发展中的一个重要特点是新兴国家的经济增
长速度大大加快.日本在1952—1980年的28年高速增长期间的国内生产总
值(GDP)年平均增长速度达到7.9%,其中1959—1969年10年中年平均增
长速度达到11.5%.
亚洲四小龙在过去30年中在经济上取得非常出色的成绩.其中韩国1960
—1990年实现了经济的高速增长,30年期间GDP年平均增长速度达到9.4
%.新加坡1965—1990年的25年期间GDP年平均增长速度达到8.5%.我
国台湾省在1952—1992年40年期间GDP的年平均增长速度达到8.5%,其
中1965—1981年的年平均增长速度为9.4%.香港在1965—1990年的25年
期间的年平均增长速度达到8%.
中国从1980年开始进入经济高速增长阶段,1980—1990年GDP的年平
均增长速度达到8.9%.在1990年以后,经济增长速度又显著加快.1991
年GDP的增长速度为8.0%,1992年为13.6%,1993年为13.4%,1994年
为11.8%.这标志中国从80年代开始已经进入高速增长时期.预计中国的
高速增长时期将持续较长时期,可能为40年或更长些.这主要由于以下三个
原因:
(1)中国是一个一穷二白的大国,经济基础差.
(2)人口众多,有广阔的农村,劳动力资源丰富.
(3)国土辽阔,地区差别大.经济发展先从沿海,沿边,沿线开始,再
① 西蒙 库兹涅茨,现代经济增长速度,结构与扩展,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89,第55页.
② M. Abramovitz and P. A. David,Reinterpreting Economic Growth:Parables and Realities,American Economic
Review,Vol.63(1973),P.431.
向内陆梯度推进需较长时间.
预计1980—2020年是中国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时期,也是振兴中华民族
的关键时期,在这40年中1995—2010年又是关键中的关键.
2.1.2保持适度高速增长
为了抓住机遇,用好机遇,我们认为,在1980—2020年期间中国经济应
当保持适度高速增长.什么是适度高速增长呢 首先中国经济必须长期高速
发展;其次,高速增长必须适度,不能超过客观可能,要避免大起大落.
什么是高速度呢 速度高低是相对的.在1990—2020年期间我们的长期
平均增长速度达到以下四点即为高速度:①高于我国过去历史时期的平均增
长速度.我国1952—1978年国民收入的年平均增长速度为6.0%,1978—1990
年GDP年平均增长速度为8.7%.②高于世界上低收入国家的平均增长速度.
1980—1990年世界上低收入国家GDP的年平均增长速度为6.1%①.③高于发
达国家在过去经济高速增长阶段的长期年平均增长速度.如上所述,在过去
高速度增长时期英国的长期年平均增长速度为3.1%,美国为5%左右,日本
为7.9%,亚洲四小龙为8—9%.④快于经济增长较快的周边国家的增长速
度,1992年和1993年这些国家GDP的增长速度约为6—9%,平均增长速度
为7.5%左右.简单地说,中国目前的经济增长速度为4%左右是低速增长,
6%左右为中速增长,8%以上为高速增长.
中国经济必须高速增长.这首先是由于目前中国人民生活水平很低.1993
年城市居民人均年生活费收入为2337元,按1993年汇率计算相当于406美
元,农村居民年人均纯收入仅为922元,相当于160美元.根据农村住户抽
样调查资料,有11.35%农村居民,约为9670万人,年人均纯收入在400元
以下,远未达到温饱水平,广大群众强烈地要求通过发展生产,增加收入,
提高生活水平.广大群众发展生产的强烈愿望是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主要动
力.
其次根据世界银行资料,中国1990年的GDP为3649亿美元(按汇率计
算),约为美国的1/15,日本的1/8.如按人均GNP计算,中国1990年的人
均GNP仅为美国的1/59,日本的1/69,韩国的1/15,泰国的1/3.8,印尼的
1/1.5.中国如果不能抓住机遇高速发展,就不能很快缩小与发达国家和周边
国家的差距,就将长期处于落后的地位.
我国经济发展中存在的很多严重问题只有在高速增长中才能逐步得到解
决.如我国最严重的社会问题是劳动力的就业问题,1986—1992年我国每年
平均净增社会劳动者人数为1358万人,这些新增劳动力应当安排在非农业领
域工作.更重要的是,目前中国农村尚有1.2亿以上剩余农业劳动力需解决
就业问题①.只有解决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问题,才能实现农业的规模经
营,才能从根本上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使得农民的收入逐步接近城市的水
平.只有经济高速发展,才能逐步解决农村和城市的剩余劳动力就业问题.
① 世界银行,1992年度世界发展报告,中国财经出版社,1992,第220页.
① 我们利用投入占用产出技术计算,中国1990年狭义的农业剩余劳动力,即农业拥有的劳动力数量与在现
有的农业生产技术,耕作方法和劳动组织条件下农业对劳动力的需要量之差,为1.2亿人.参阅:陈锡康,
中国城乡经济投入占用产出分析,科学出版社,1992,第213—224.
我国1987年,1988年经济发展很快,这两年GNP年平均增长率为11.1%,
非农业劳动者人数每年就平均净增1028万人;1989年,1990年经济发展较
慢,GNP年平均增长率为4.3%,非农业劳动者就业人数每年平均只净增269
万人;1991年,1992年我国经济增长速度加快,非农业劳动者人数每年平均
净增1007万人,吸收的农业剩余劳动力人数也大大增加.所以只有经济高速
发展才能解决农村的剩余劳动力问题,才能使我国农村保持稳定.
再如经济效益问题,最近几年我国的实践表明,经济效益与经济发展速
度有密切联系.当经济增长速度提高时,单位产品所分摊的固定生产费用降
低,对资金和劳动力的利用效率上升,经济效益就有明显提高的趋势.反之,
则经济效益下降①.
但是高速度必须适度,必须实事求是,必须考虑实际拥有的资金,物资
数量和基础设施状况,必须考虑环境保护问题,以及人民对由于经济速度加
快而引起的通货膨胀的承受能力.我们应当要求经济适度增长,如同邓小平
同志所指出:"不是鼓励不切实际的高速度,还是要扎扎实实,讲求效益,
稳步协调地发展."②如果不顾主观条件,追求过高的经济增长速度,就可能
"欲速则不达",再次出现经济发展上的大起大落现象,从长期来看,反而
降低经济增长速度.
问题的关键是掌握适度高速发展的"度".既反对过份强调稳定,协调,
使中国经济以中速或低速发展,从而丧失大好的发展机遇,又要反对不顾主
客观条件,片面追求过高,过快的发展速度,应当使高速发展与持续,稳定,
协调结合起来.
① 我国1993年工业生产发展很快,增长速度达到21.1%.经济效益明显上升,全国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
达到96.61,较1992年提高7.16个百分点.在1993年上半年工业生产高速增长,6月份工业生产增幅达到
年内顶峰,该月的经济效益综合指数达到99.31.1—7月份该指数为98.76,下半年工业生产增幅回落,经
济效益也明显回落.1993年重工业增长速度为22.2%,快于轻工业.重工业的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为102.89,
也好于轻工业.
②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3,第375页.
2.2 2020(或2050)年中国经济发展速度预测
2.2.1有保证的经济增长速度的计算方法
经济发展速度高低取决于一系列政治,经济,人口,资源,科技,教育
等因素.从经济技术角度分析,一个国家的国内生产总值Y可表示为劳动力
数量L与劳动生产率P的乘积,即Y=LP,也可表示为资本数量K与产出资本
率b(单位资本所生产的国内生产总值)的乘积,即Y=Kb.中国的基本国情
是人口数量占世界第一,有丰富的劳动力资源,但资本紧缺,所以我们从资
本及产出资本率角度来研究.
目前国际上常用的哈罗德-多马(Harrod-Dommar)有保证的经济增长率
计算公式如下:
g
S
Cw=
这里gw为国内生产总值增长速度,S为储蓄率,即储蓄额(储蓄额等于在固
定资产和增加库存上的总投资)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C为资本产出率,
即新增单位产出所需资本数量.C为产出资本率b的倒数.当资本利用效率
提高时,C的值就变小.
根据哈罗德-多马增长速度计算公式,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速度取决于新
增资本数量及新增单位产出所需要的资本数,实际上产出的增加一方面依靠
新增资本,另一方面依靠提高原有资本的利用效率.在很多发达国家中资本
产出率C比较稳定,而在发展中国家,如中国,资本产出率C往往变动很大.
提高原有资本利用效率非常重要.我们经过数学推导,可提出新的计算有保
证的经济增长率的公式如下①:
g=
S
C
-wβ
这里β为现有资本产出率的年变动率.这个公式说明经济增长速度一方面取
决于新增资本占GDP的比例和新增单位产出所需要的资本数;另一方面取决
于现有资本的利用效率,如果资本利用效率提高,生产单位产出所需的资本
数降低,即β之值为负,那么经济增长速度就会提高,反之,资本利用效率
降低,C的值增大,β为正,那么经济增长速度就要降低.
储蓄额可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国内储蓄,另一部分是外国储蓄.后者
包括外国官方和私人的储蓄,如援助,投资,商业信贷,出口信贷等.以S1
表示国内储蓄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以S2表示外国储蓄占我国的国内生产
总值的比例,则上式可写为
g
SS
Cw
12=
+

2.2.2国内储蓄率
国内储蓄是由政府储蓄,企事业单位储蓄和居民个人储蓄组成.一个国
家经济的增长主要依靠国内储蓄,其次才是利用外国储蓄.对于一个具有12
① 参阅本书数学附录1.
亿以上人口的中国,更应主要依靠本国储蓄.中国在改革开放后经济发展速
度很快.1981—1990年国内生产总值年平均增长速度为8.91%①.中国经济
发展的重要特点是国内储蓄率和投资率特别高(见表2-1).
表2-11965—1993中国的投资率,国内储蓄率及国民收入积累率
年份
投资总额占
GDP比例(%)
国内储蓄占
GDP比例(%)
国民收入
积累率(%)
196519701981198219831984198519861987198819891990199119921993
242829303130383938383636363945
252930313130343638373639394043
27.132.928.328.829.731.935.034.734.134.533.832.832.834.438.7
注:①表中投资率,国内储蓄率,来自世界银行的1985—1993世界发展报告,其中1965,1970,
1990,1992及1993数由作者计算.
②表中国民收入积累率取自国家统计局编,中国统计年鉴1994,中国统计出版社,1994,第40
页.
由上表得出,我们80年代国内储蓄率平均值为34%(国民收入积累率
的平均值为32.4%).1990年世界上85个发展中国家国内储蓄率的平均值
为24%,高收入国家为22%(见表2-2).
表2-2世界部分国家1965,1990年国内储蓄率
① 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1993),中国统计出版社,1993,第31页.
国内储蓄率(%)
项目
1965年1990年
低收入及中等收入国家
其中:
低收入国家
印度
印度尼西亚
孟加拉
中等收入国家
菲律宾
马来西亚
泰国波兰
高收入国家(地区)
新加坡
香港英国美国法国德国
日本
20181588222124192410291921272933
24282035224163334392245331715222834
资料来源:世界银行,1992年世界发展报告.
很高的储蓄率是中国经济迅速发展的重要原因.从表2-1也可看出,中
国国内储蓄率有提高的趋势.如1965年为25%,1970年为29%,1981—1985
年31%,1986—1990年37%,1991—1993年为40%.
国外研究表明,发展中国家随着人均GNP由100美元到1000美元(按
1964年美元计算),储蓄率有非常明显上升的趋势①.
这一趋势也适用于中国,但中国原有积累率已很高,上升的幅度不大.
预计90年代我国国内储蓄率将继续提高,1990—2000年国内储蓄平均值为
39—42%,2000—2010年国内储蓄率的平均值为37—39%,2010—2020年
为35—37%.2020—2050年期间国内储蓄率将有较大幅度下降,预计2050
年国内储蓄率为34%左右.
总之,中华民族是一个勤劳,节俭的民族,有为长远利益而自觉抑制目
前消费的优秀品质,有储蓄的习惯.因国内储蓄率特别高,故资本积累速度
非常快.从上述有保证的经济增长率的计算公式可以得出,中国经济有可能
长期保持很高的增长速度.
① 霍利斯 钱纳里和莫伊思 塞尔昆等,发展的形式(1950—1970,第二章,图1.该书作者根据1950—
1970年世界上101个国家资料(1432观察值),用回归分析方法得出的这一结论.
2.2.3 外国储蓄率
外国储蓄包括外国官方储蓄(赠款,贷款,投资,出口信贷等)和外国
私人储蓄(直接投资,证券投资,商业和出口信贷等).合理地和适当地利
用外国储蓄可加速经济发展速度.我国在1978年以前是一个闭关自守的国
家,除侨汇外基本上不利用外资,并曾对利用外资采取批判态度.1978年以
后在对待外资政策上有了根本的转变,但80年代外国储蓄占中国国内生产总
值比例(外国储蓄率)很低,仅为1.1%,远低于低收入国家的平均值.1990
年低收入国家(不包括中国,印度)平均外国储蓄率为7%,包括中国,印
度后的数值为3%.
目前中国是世界上经济发展速度最快的国家之一,是国际资本取得丰厚
投资收益的国家,国外平均实际年资本利润率为7.5%左右,据估计外资在
中国的平均实际年资本利润率在18%以上.预计在90年代中国的外国储蓄
额将有大幅度增加,外国储蓄率平均值约为2—4%①,2000—2020年约为1
—2%.
2.2.4 资本产出率
一个国家的经济增长速度不仅取决于储蓄率,而且取决于资本的利用效
率.资本产出率表示单位产出所占用的资本数量,资本产出率的高低取决于
一个国家的产业结构,各部门的技术水平和生产能力利用程度等,它与资本
利用效率成反比.
生产资本是由固定资本和流动资金组成的.我国长时期中固定资本投资
高速增长,固定资本存量迅速扩大.除少数部门如交通,邮电,能源以外,
现有固定资产利用率低下.这表现为投资的增长速度远快于GDP的增长速
度.1980—1993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平均增长率为19.8%(扣除价格影
响),而同期GDP年平均增长率为9.5%.两者之比值为2.新加坡,韩国,
台湾,香港,泰国等国家和地区,投资的增长速度虽超过GDP的增长速度,
但投资年平均增长速度与GDP年平均增长速度之比值在1.1—1.8之间,远低
于我国.
在我国现有1.8万亿元国有固定资产中闲置和利用效率不高的约占1/3
左右,相当于6000亿元固定资产未得到很好的利用.目前全国棉,毛纱的年
生产能力近4000万锭,可产棉,毛纱近3500万件,而1993年实际产量为
2500万件,生产能力利用率为71%;全国彩电年生产能力为2000多万台,
1993年产量为1387万台,生产能力利用率为60%左右;家用冰箱年生产能
力为1600万台,1993年实际产量为622万台,生产能力利用率为39%;洗
衣机年生产能力为1600万台,1993年产量为876万台,生产能力利用率为
55%左右①.
在流动资金方面问题更大.由于产品积压,部分原材料库存量过大,我
国流动资金占全部资金的比重是世界上最大的国家之一.1993年我国国有企
业年底占用定额流动资金数量占全部资金的比重为34%,而日本为11.5%,
① 据我们计算,1993年外国储蓄率约为2.4%.
① 陈增军,96.61意味着什么,经济日报1994年3月28日,第一版.
英国为12.6%,韩国为7%,原苏联为29.5%.所以,提高现有固定资产和
流动资金的利用效率是中国经济能否长期高速增长的一个重要关键.
从长时期看,由于技术进步,劳动密集型产业逐步向资本密集型产业过
渡,新增资本产出率有上升的趋势.1980—1990年低收入国家新增资本产出
率为4.52左右,同时期工业化国家新增资本产出率为6.84.
我国1980—1990新增资本产出率为3.93.预计我国90年代新增资本产
出率将由3.93提高到4.20.年平均变动率约为0.6%.在此期间由于资本产
出率较高的第二产业在GDP中比重上升,资本产出率较低的第一产业在GDP
中比重下降,第三产业中基础设施部门,如交通运输,邮电通讯等,农业部
门和一部分工业部门的资本产出系数有提高的趋势,所以整个国民经济的资
本产出率上升.但是另一方面,国有企业在深化改革,转换经营机制后,其
活力将有所增长,设备和流动资金的利用率可望得到提高,工商企事业单位
中流动资金,特别是库存在全部资金中比重将下降,所以大部分工业部门和
商业的资本产出率又有下降的趋势.此外,第三产业中服务部门发展速度将
加快,在GDP中的比重上升,也在一定程度上延缓了整个国民经济资本产出
率上升的趋势.
预计2000—2010年我国的新增资本产出率将上升到4.6—4.7.2010—
2020年资本产出率将提高到4.9—5.1.由于技术进步和劳动密集型产业向资
本密集型产业和技术密集型产业转移,从长时期来看我国资本产出率将明显
提高.预计2050年前后,我国的新增资本产出率为6.5左右.
2.2.5 2020(或2050)中国经济增长速度预测
根据上述有保证的经济增长率模型的计算与分析,投入占用产出模型的
计算与分析,中国经济增长历史经验分析,世界部分国家经济发展的经验对
照,以及国内外部分专家意见,我们作出如下中国长期经济增长速度的预测①
(见表2-3).
表2-3 2020(或2050)中国经济年平均增长速度预测
① 模型根据中国大陆数据计算,未包括台湾,香港,澳门在内.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将使中国的国内生产
总值增加20%左右,如果这两个地区在回归祖国后仍保持过去增长速度,可能使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发
展进程加快三四年.注:
GDP年平均增长率(%)
时期(年)年数
预测数范围
1990—2000
2000—2010
2010—2020
2020—2030
2030—2040
2040—2050
101010101010
9.38.07.06.35.44.6
9.3—10.2
8.0—8.7
7.0—7.8
6.3—7.0
5.4—6.2
4.6—5.4
1990—2020
2020—2050
1990—2050
303060
8.15.46.8
8.1—8.9
5.4—6.2
6.8—7.5
从上表可以看出,我们预测1990—2000年我国GDP年平均增长率为9.3
—10.2%,取预测值9.3%.2000—2010年的预测值为8.0%,2010—2020
年的预测值为7.0%,2020—2030年的预测值为6.3%,2030—2040年的预
测值为5.4%,2040—2050年的预测值为4.6%.随着经济的发展,人均GDP
提高,经济基数变大,GDP的年平均增长率有下降的趋势.这符合世界各国
经济发展的规律.
2.3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主要因素
从上述预测结果可以看出,我国1990—2020年期间经济增长速度是非常
高的,30年期间GDP的年平均增长速度为8.1%.远较目前世界上低收入国
家,中等收入国家和高收入国家的长期平均增长速度为快(见表2-4).
表2-41965—1990年低收入国家,
中等收入国家和高收入国家GDP年平均增长速度
类别时期(年)年数GDP年平均增长率(%)备注
低收入国家
中等收入国家
高收入国家
世界
1965—1990
1965—1990
1965—1990
1965—1990
25252525
5.44.83.53.7
36国及地区
53国及地区
24国及地区
103国及地区
资料来源:世界银行,1992年世界发展报告,中国财经出版社,1992,第220—221页.
在世界经济发展史上,只有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少数国家和地区曾达到这
一增长速度(见表2-5).
表2-5世界部分国家(地区)经济高速
增长时期的GDP年平均增长速度
国家及地区
高速增长
时期(年)
年数
GDP年平均
增长率(%)
备注
日本1952—1980287.9按国民收入计算
1952—1970189.8
原苏联1950—1970208.7
联邦德国1950—1970206.1
韩国1960—1990309.4
1965—1990259.8
以色列1953—1980277.9
新加坡1965—1990258.5
香港1965—1990258.0
台湾省1952—1992408.5
1963—19781510.3
考虑到中国是一个具有12亿人口,幅员辽阔的大国,外资在国家总投资
中的比重,以及出口在GDP中的比重,都不可能像一些主要依靠对外贸易的
海洋岛国(地区)那么大,我国能在今后30年保持8%的增长速度将是极为
惊人的,也是非常不容易的.我国有可能克服各种困难与挑战达到上述发展
速度,其主要原因如下:
(1)有强有力的政府对经济建设进行组织和领导.一个国家的现代化是
一个动员和组织全社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的过程.需要有一个强有力的集
中领导,东亚经济高速增长的经验证明了这一点.目前中国已基本上具备这
一条件.中国政府已经并正在进行以下工作:如提出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
设的奋斗目标,统一全国人民的思想;根据中国国情提出改革开放,建立社
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目标;吸取东亚国家经济高速发展经验制订正确的发
展战略;对经济发展进行宏观调控,克服市场经济的不足,把资金引导到发
展的薄弱环节上去;控制基建规模过渡膨胀和抑制通货膨胀;及时克服社会
动乱,保持国家稳定,使经济发展具有稳定的宏观经济环境等.
事实证明,一个具有强大凝聚力的,一心一意从事经济建设的政府,是
一个国家保持长期高速增长的重要条件.
(2)中国人民具有勤劳,节俭,朴素,重视教育,遵纪守法等优秀品质.
在同等利益刺激下往往比其他国家人民具有更高的工作热情和干劲,在合理
的生产管理和收入分配制度下将释放出巨大能量.中国人的节俭和刻苦耐劳
精神使得中国的储蓄率有可能长期保持很高的水平.这些优秀品质也是世界
上华人占很大比例的一些国家和地区的经济能长期迅速发展的重要原因之
一.
从历史上看中国是一个经济,文化很发达的国家,最近一百多年来中国
在经济,文化,科学等方面落后了,并受到帝国主义列强的长期侵略,中国
领导人,广大干部,知识分子和工人,农民有强烈的通过发展经济,改变中
国落后面貌的愿望,能自觉地保持适度消费,提高积累率使中国经济腾飞.
(3)改革开放以后在全国范围已逐步建立一个使得生产发展与群众个人
利益,以及地区,部门和企业利益相结合的经济制度,使得大部分中国人民
发展经济的积极性和创造精神开始得到发挥,如农业中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
后的农民,乡镇企业和城市中部分企事业单位工作者等其个人利益已与生产
发展有直接联系.国有企事业单位在改革开放和转换经营机制过程中,活力
逐步增强.目前改革开放已成为促进中国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
(4)中国经济是在20世纪后期开始腾飞的,起步晚,将得益于"后发
优势"."后发优势"有两个含义,首先,有效地利用,仿造和改进科学技
术成果往往比创造和发明这些科技成果容易,可缩短时间和节省大量费用,
这就提高了后发展国家的发展速度.其次,后发展国家可以学习和吸取先发
展国家成功的发展战略和经验.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及亚洲四小龙:韩
国,台湾,香港和新加坡,经济的高速发展就提供了很多宝贵的经验.有效
利用"后发优势"就可能使起步晚的国家达到比起步早的国家在经济腾飞阶
段更高的发展速度,出现"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现象.
(5)现阶段中国人口结构比较年轻.这有利于提高储蓄率,保持高的经
济增长率.
(6)空前有利的国际环境.如现阶段有较为安定的周边环境,总的说,
经济竞争已代替冷战和军备竞赛成为国际关系的主要内容.关贸总协定乌拉
圭回合后,大部分国家的关税将普遍降低,预计国际贸易将有很大发展,总
的形势是有利于自由贸易而不利于各种保护主义.这对中国发挥人力资源丰
富,工资水平低的优势,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是有利的.预计今后一段时间
中国的对外贸易将有很大增长,进出口总额的增长速度将大大超过GDP的增
长速度,出口将成为推动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之一.目前国际上发达国
家和地区正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其重要的调整方向之一是把一部分耗费劳动
较多的产业部门迁入低收入国家,中国由于国家安定,投资收益率高,劳动
力丰富,国际资本和技术大量涌向中国.这就加快了中国经济发展的速度,
特别是加快了中国东南沿海很多省份的经济增长速度.目前国际上原油供应
充足,实际油价已较1973年能源危机以前的油价为低.这将为缺少能源而经
济又在高速发展的中国东南沿海地区提供重要的廉价原油的供应.
最后,也是非常重要的,中国有6000多万海外华侨和华人.他们在资本,
技术,管理和发展经验上对祖国的腾飞给以重要的支持,据估计,目前中国
的外资中80%来自海外华侨,特别是来自香港,台湾,澳门等地.
为使中国经济实现上述发展速度必须做到:
(1)国家安定.包括政治稳定,社会安定,不发生类似"文化大革命"
的政治动乱和严重的社会动乱,建立稳定的宏观经济环境等.
(2)采取正确的经济发展战略.特别是树立持久战思想,在全国,各地
区,各部门建立高度开放的市场经济体制,树立适度高速增长的思想.通过
市场机制和国家宏观调控来控制基本建设投资的过度膨胀和抑制通货膨胀
率.
(3)控制和降低行政费用在GDP中比重.中国解放后曾数次卷入边境战
争,军事开支曾一度占国内生产总值8%左右.1980年以后国防费用在GDP
中的比重迅速下降.这是1980年以后中国经济速度提高的一个重要原因.今
后我们应争取不卷入国际军事冲突和边境战争.
(4)提高科技,教育费用在GDP中比重.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在实行市
场经济后有忽视科学技术,特别是忽视作用时滞较长的基础性,高技术性和
跨学科性的科学技术以及教育事业的可能.东亚经济成功的重要经验之一是
重视教育,大力投资教育,并且在教育开支中用于初等和中等教育的经费比
例大大高于高等教育,保证经济发展具有大量熟练劳动力.
2.4中国经济发展战略目标探讨
在研究中国的长期经济发展目标时首先应当明确以下两个重要问题:
(1)明确经济总量与经济发展水平的区别.经济总量是指一个国家经济
发展的总规模.通常用这个国家的国民生产总值来表示.主要产品产量如粮
食,钢,煤,原油等的产量,进出口总额,投资总额等是反映一个国家经济
总量的局部性指标.经济总量没有考虑到这个国家的人口数量,所以不能以
此表示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一个人口很多的国家经济总量虽然较大,
但经济发展水平可能很低.经济发展水平通常用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来表示.
人均主要产品产量,人均进出口额,人均投资额等是反映经济发展水平的一
些局部性指标.一个国家属于发展中国家或属于发达国家不能用这个国家的
经济总量来衡量,而应当用经济发展水平和社会发展水平等来衡量.
(2)发达国家水平是动态指标,具有时间性.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发达国家水平在不断提高.21世纪中叶的中等收入国家水平可能高于20世
纪末的高收入国家(发达国家)水平.中国只有达到21世纪当时的发达国家
水平才能认为中国在21世纪达到了发达国家水平.
2.4.1 国民生产总值与人均国民生产总值
按照表2-3所列经济增长速度,预计2000年中国的GNP约等于1990年
的243%.按1990年不变价格计算,2000年中国的GNP约为4.31万亿元.
预计2020年的GNP等于1990年的1033%,等于2000年GNP的424%.按
1990年价格计算约为18.3万亿元.预计2030年GNP约为1990年的1903%,
约为33.7万亿元.预计2050年的GNP约为1990年的5051%,按1990年价
格计算约为89万亿元(见表2-6).
中国1990年的年中人口为11.3519亿,预计2000年中国的人口将不超
过13亿,2020年中国的人口为15亿,2050年为16亿,上述预测的前提是
中国今后仍将继续执行计划生育政策,并把控制人口的过快增长作为中国21
世纪的一项基本国策.
我国1990年人均GNP为1559元,2000年预计人均GNP为3300元(按
1990年价格计算,下同),预计2020年将达到1.22万元,2050年将达到
5.6万元.
表2-6中国1990—2050年的GNP,人口和人均GNP(以人民币计算)

项目
199020002010202020302050
GNP
年平均增长率(%)
比值(1990=100)
万亿元(1990年价格)
100
1.7695
9.32434.31
8.05259.3
7.0103318.3
6.3190333.7
5.0505189
人口
年平均增长率(%)
年中人口(亿人)11.3519
1.36
13.00
0.94
14.27
0.50
15.00
0.39
15.60
0.13
16.00
人均GNP
年平均增长率(%)
比例(1990=100)
万元(1990年价格)
100
0.1559
7.82120.33
7.04180.65
6.57821.22
5.913872.16
4.935865.6
2.4.2 按美元计算的中国GNP与人均GNP
为了进行国际比较,需要把按人民币计算的中国GNP与人均GNP折算为
美元.最通常的办法是利用汇率进行折算.1990年汇率为1美元等于5.22
元人民币.由此可以计算出1990年中国的GNP为0.3390万亿美元.由于通
货膨胀,各种货币往往在贬值,在上一节中我们以1990年价格计算的人民币
来计算的各年度中国的GNP和人均GNP,在这一节中我们也以1990年价格计
算的美元(简称1990年美元)来计算中国各年度的GNP及人均GNP.由表2-7
可以看到,按1990年汇率折算2000年中国的GNP为0.82万亿美元,2020
年为3.5万亿美元,2050年约为17.1万亿美元(均按1990年美元计算).
表2-7以1990年美元计算的1990—2050年中国GNP及人均GNP

项目
199020002010202020302050
GNP万亿美元(以1990年汇率折算
万亿美元(以1980年汇率折算)
万亿美元(以PPP法折算)
0.3390
1.0288
1.7130
0.822.504.16
1.85.49.0
3.510.617.7
6.519.632.6
17.152.086.5
年中人口(亿人)11.351913.0014.2715.0015.6016.00
人均GNP万美元(以1990年汇率折算)
万美元(以1980年汇率折算)
万美元(以PPP法折算)
0.0299
0.0906
0.1680

0.063
0.1923
0.3200
0.130.380.63
0.230.711.18
0.421.262.09
1.13.25.4
由于市场汇率经常受到国际金融市场对各种货币的供需状况,以及各国
政府政策的影响,按汇率计算的GNP及人均GNP往往不能反映各国GNP及人
均GNP的实际状况.一部分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按汇率折算的人均GNP
往往低于实际数,中国1990年按汇率计算的人均GNP为299美元是偏低的,
特别是1980年以来人民币数次大幅度贬值,使按汇率计算的中国GNP及人均
GNP不能反映其实际增长情况(表2-8).
表2-8按汇率计算的1980,1985,
1990年中国GNP及人均GNP

项目
198019851990
国民生产总值(亿元,当年价)
人民币对美元汇率
GNP(亿美元,按当年汇率)
年中人口(亿人)
人均GNP(美元)
44701.532922
9.8124
298
85583.202768
10.5104
263
17695
5.223390
11.3519
299
1980—1990年中国的GNP增长很快,1990年的GNP等于1980年的GNP
的235%,年平均增长率为8.92%,但按当年汇率折算的以美元计算的中国
GNP增长极慢.1980—1990年中国人口由9.8124亿人到11.3519亿人(年中
人口),10年期间共增长16%左右,年平均增长率为1.47%.所以实际人
均GNP在这10年期间约增加一倍(203%),人均GNP年平均增长率为7.3
%,但是按当年汇率折算的以美元计算的中国人均GNP在10年期间没有增
长,1980年为人均298美元,1990年为299美元.
按不同年度汇率折算的以美元计算的中国人均GNP完全不能反映中国人
均GNP的实际增长状况,因而我们提出了基准年汇率计算法,选择一个汇率
比较符合人民币与美元相对实际购买力,并适合于进行比较分析的年度,如
1980年,作为基准年.然后,以1980年为基础,考虑以后年度人民币和美
元的通货膨胀率(国民生产总值的缩减指数),计算出各年度的人民币与美
元的比价①.这样,以1980年为基准年的1990年人民币与美元的汇率为
1.72:1.
按这个方法,中国1990年的GNP为1.0288万亿美元(1990年美元,下
同),2020年为10.6万亿美元,2030年为19.6万亿美元,2050年为52万
亿美元.1990年中国人均GNP为906美元,2000年为1923美元,2020年为
7100美元,2030年为1.26万美元,2050年为3.2万美元(见表2-7).
从70年代开始,联合国统计局根据国际购买力平价法(PPP法)开展了
联合国国际比较项目研究.其中心思想是选择一定种类商品和劳务(约500
多种),比较各国货币的实际购买力,以便把各国的国民生产总值换算为美
元.根据世界银行公布,他们按PPP法计算的1991年中国人均GNP为1680
美元(观察值),如利用别国资料得出的回归方程推算,1990年中国人均GNP
为1950美元,1991年为2040美元(回归值).因回归值误差更大,我们在
1991年观察值基础上考虑美元通货膨胀率及中国GNP的增长率,得到1990
年中国GNP约为17130亿美元(1990年美元,下同),2020年约为17.7万
亿美元,2050年为86.5万亿美元.据此可计算出中国2000年人均GNP为3200
美元,2020年为1.18万美元,2050年为5.4万美元(见表2-7).
PPP法从理论上说较汇率法科学,但实际计算中存在严重的问题,各国
① 基准年汇率的计算过程如下:第一步,通过大量调查得出某一基准年人民币与美元的比较能反映两国货
币实际购买力的汇率,或选择一个国际金融市场对货币供需比较平衡,汇率比较符合相对实际购买力的年
份.在本文中我们选择1980年为基准年.汇率为1.5265.第二步,在基准年汇率基础上计算以后各年度汇
率.其计算公式:198年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为1.5265,1980—1990年人民币的年通货膨胀率为1.0535,
10年合计为1.684,美元的年通货膨胀率为1.041,10年合计为1.495,故以1980年为基准年计算的1990
年汇率为1.72元.
的商品质量,消费结构,消费习惯,产业结构,以及国家内部地区间,城乡
间差别极大,不可比因素非常多,很难得到符合实际的结果.世界银行公布
了按PPP法计算的各国的人均GNP数值,普遍看法是高估了发展中国家的人
均GNP数值(见表2-9),误差较大.上表中关于中国的人均GNP数值,也
高估了中国的人均GNP水平,特别是,未充分考虑到中国目前商品和劳务质
量很低,城乡差别极大的特点.
表2-9部分低收入国家按汇率法和按PPP法计算的人均GNP
(1991年美元)
1991年人均GNP 项目
国家汇率法PPP法以汇率法为1
坦桑尼亚
孟加拉国
印度
尼日利亚
中国
巴基斯坦
印度尼西亚
埃及
100220330340370400610610
5701160115013601680197027303600
5.75.33.54.04.54.94.55.9
注:本表中PPP法均采用世界银行公布的观察值,而不用回归值.
资料来源:世界银行,1993年世界发展报告,中国财经出版社,1993,第238,296页.
但是中国目前按汇率计算的人均GNP(1990年为299美元)也低估了中
国的人均GNP水平.一方面,中国的国民生产总值统计中有严重的统计不全,
漏报现象.如1993年6月开始,我国动员400万人历时18个月对第三产业
进行了普查,发现原先统计的1991,1992,1993年第三产业增加值应分别增
加24.6%,33.2%和32.9%,即应由5798,6863和8485亿元调整为7226,
9140和11277亿元①.另一方面,部分商品和劳务价格偏低,在国民生产总
值统计中存在低估现象,如住房的产出(房客应支付的房租和自住房的推算
房租)等.此外,目前的汇率从总体上说,低估了中国劳务产出和劳动密集
型产品的价值.
按1980年汇率折算中国1990年人均GNP为906美元(1990年美元),
其数值位于按90年汇率和按世界银行PPP法计算的人均GNP之间.据有关部
门利用购买力平价的计算方法对1980年汇率进行非正式的测算,仍低于实际
值,但与实际值的偏离程度远较现行汇率为小.因此,在未进行大量调查研
究之前,按1980年汇率(调整数)计算的GNP与人均GNP是一个重要的参考
数.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王宏昌研究员根据中国的实
物数据和美国1985年价格计算出中国1985年人均GNP为615.5美元(1985
年美元),GNP为6434亿美元(1985年美元)①.据此,我们根据1985—1990
① 国务院全国第三产业普查协调小组办公室关于发布首次全国第三产业普查数据的公报,中国信息报1994
年12月28日,第1版.
① 王宏昌,1985年中国国民生产总值估计,载于李京文,郑玉歆,薛天栋主编,中国生产率变动趋势之研
中国GNP增长率,人口增长率及美元通货膨胀率,可推算出1990年中国人均
GNP约为1005美元.美国斯坦福大学经济系教授,国际著名的中国经济问题
和东亚经济问题专家刘遵义认为,中国1990年人均GNP约在1000—1500美
元之间.
总的说,计算科学的具有国际可比性的按美元计算的中国GNP和人均GNP
是一件非常复杂的,工作量极大的统计工作和经济研究工作.目前尚未进行
此项工作.根据目前研究结果看,中国按美元计算的GNP和人均GNP可能略
高于表2-7中按1980年汇率计算的数值,而低于世界银行公布的按PPP法计
算的数值.
2.4.3 中国经济发展战略目标探讨
根据模型计算和上述分析,中国在21世纪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将经历三
个发展阶段:
第一步,约在2020—2030年在经济总量上达到世界第一.
第二步,约在2040—2050年在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等重要经济指标上达到
20世纪末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
第三步,可能在21世纪末在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等主要经济指标和人均社
会发展水平等方面达到当时世界上发达国家水平.
(1)美国1990年GNP为54475亿美元.1970—1980年美国GDP年平均
增长率为2.8%,1980—1991年为2.6%①,预计今后30年内其年平均增长
率将为2.5—3%.日本由于位于东亚,东亚经济高速增长对日本将有促进作
用,日本的国内储蓄率和投资率明显地高于高收入国家的平均水平,如1991
年日本的储蓄率为34%,投资率为32%,而高收入国家的平均值分别为22
%和21%,故日本的长期年平均增长率可达到3—4%(表2-10及表2-11),
快于美国.预计德国今后年平均增长率为2.5—3%.俄罗斯由于基础小,人
均GNP较低,其增长速度将较快,预计今后的长期年平均增长率为3—5%.
表2-10 2020年美,日,德,俄的GNP预测
[单位:万亿美元(1990年美元)]
2020年GNP预测
年平均增长率
项目
国家1990GNP
2.5%3%4%5%
美国日本德国
俄罗斯
5.4475
3.1406
1.7744②
0.4788①
11.43
3.72
13.22
7.624.311.13
10.49
1.491.97
注:①1991年数根据:世界银行,1993年度世界发展报告,中国财经出版社,1993,第239,
297页.俄罗斯1991年中人口为1.487亿,人均GNP为3220美元.
②德国1990年为联邦德国数字.
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3,第65页.
根据上节中我们对中国GNP的研究与分析,中国2020年的实际GNP将大
于10.6万亿美元,而低于17.7万亿美元,2030年的实际GNP将大于19.6
万亿美元,因而中国在2020—2030年在经济总量上有可能达到世界第一.但
是中国人口等于美国4.5倍,等于日本9.2倍,等于德国14倍,等于俄罗斯
7.6倍,经济总量指标居世界第一是不足为奇的.在完成了第一阶段发展目
标后应清醒地看到当时中国在人均指标上仍远较发达国家为低,仍处于下中
等国家水平.
表2-112030年美,日,德,俄GNP预测
[单位:万亿美元(1990年美元)]
2030年GNP预测
年平均增长率
项目
国家1990GNP
2.5%3%4%5%
美国日本德国
俄罗斯
5.4475
3.1406
1.7744
0.4788①
14.64.8
17.810.25.81.5
15.12.23.2
注:①1991年数.
(2)预计中国在2050年前后的人均GNP为3万美元左右(以1990年美
元价格计算,下同),1990年世界上发达国家人均GNP的平均数为19590美
元,预计2000年为2.5万美元.因而中国在21世纪中叶在人均国民生产总
值上可达到20世纪末发达国家的水平.
中国在迅速发展,世界各国包括发达国家在内也在继续前进.1965—1990
年世界上所有发达国家的人均GNP年平均增长率为2.4%.据此推算,2050
年世界上发达国家人均GNP的平均数为8万美元,尚较中国当时的人均国民
生产总值高1.7倍.所以中国在21世纪50年代在人均GNP上与发达国家相
比,尚有很大差距.
衡量一个国家是否达到发达国家水平的标准是多方面的,除人均GNP
外,尚需考虑很多其他指标,如成人文盲率,高等教育入学率(大专院校入
学学生占20—24岁年龄组人口的比例),实际生活水平,预期寿命,环保费
用占GDP比重,每名医生担负的人口数,人均财富等.中东部分石油输出国,
如科威特,阿拉伯联合酋长国等人均GNP已达到高收入国家的平均水平,但
不能认为在经济发展水平上已达到发达国家的标准.日本在人均GNP上已超
过美国①,但在实际生活水平上,大部分日本人和美国人都认为,要达到美国
人的水平有很长的路要走②.预计2050年中国在人均国民财富,人均实际生
活水平,高等教育入学率,环境保护,国土整治等方面与当时的发达国家尚
有很大差距.
(3)由于中国人民具有勤劳,节俭,重视科技教育等优秀品质,在21
世纪50年代以后,中国的储蓄率和投资率仍将高于当时的中上等收入国家和
① 根据世界银行资料,日本1991年人均GNP为26930美元,美国为22240美元.
② Lawrence J. Lau,Models of Development,ICS Press,San Francisco,California,1990,pp.243.
高收入国家,因而中国在21世纪后半期仍有可能保持比较快的增长速度(4
—4.5%).预计到21世纪末,中国有可能在人均GNP和其他主要经济和社
会发展水平指标上达到当时的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任重而道远,我们应当
用100多年时间,经过几代人的艰苦努力,争取在21世纪末,达到当时世界
上发达国家的水平.
3 2020年中国经济结构变化研究
3. 1 2020年中国产业结构变化
3.1.1 中国目前产业结构的特点
产业结构是指生产要素及生产活动结果在各产业部门之间的分配比例及
其相互联系.在研究产业结构时,目前国际上采用最多的是三次产业分类法,
它把全部社会经济活动分为三类产业.第一产业包括种植业,林业,畜牧业
和渔业,其产品基本上来源于自然界或通过培育动植物获得.这类产业的特
点是经济再生产与自然再生产相结合.第二产业包括采掘业,制造业,电力
及建筑业,其特点是通过采掘自然资源获得产品,或对初级产品和工业制成
品进行加工.第三产业分为两部分,即流通部门和服务部门,流通部门包括
交通运输业,邮电通信业,商业,饮食业,物资供销等.服务部门包括金融,
保险,文化,教育,科研,医疗,卫生,公用事业,行政机关等.
在研究一个国家产业结构时首先计算国内生产总值(GDP)在三大产业之
间的比例,即计算三大产业部门增加值之间的比例.我国目前三大产业部门
结构见表3-1.
表3-1我国目前三大产业部门结构
GDP(亿元)构成(%)
年份
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合计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合计
19781980198519901992
1018.4
1359.4
2541.6
5017.0
5800.0
1745.2
2192.0
3866.6
7717.4
11699.5
824.5
918.6
2119.2
4946.9
6863.4
3588.1
4470.0
8527.4
17681.3
24362.9
28.38
30.41
29.81
28.37
23.81
48.64
49.04
45.34
43.65
48.02
22.98
20.55
24.35
27.98
28.17
100100100100100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1994),中国统计出版社,1994,第34页.
根据我们推算,1952年我国第一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50.0%,第二产业
占21.0%,第三产业占29.0%.1952—1992年期间工业的增长速度远较农
业和第三产业为快,所以第二产业比重迅速提高.1992年我国第一产业占
GDP23.81%,第二产业占48.02%,第三产业占28.17%.
以上是从GDP来考察三大产业部门构成,以下我们从劳动力角度来研究
其部门构成,我国1952—1992年社会劳动者人数及其产业部门构成见表3-
2.
表3-2我国社会劳动者人数及其部门构成
社会劳动者人数(万人)构成(%)
年份
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合计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合计
195219701978198519901992
17317
27811
28373
31187
34049
34769
153135187067
10524
12158
12921
1881310347128162
10533
11742
20729
34432
40152
49873
56740
59432
83.580.870.762.560.058.5
7.410.217.621.121.421.7
9.19.011.716.418.619.8
100100100100100100
从表3-2可以看出,我国劳动力主要集中于第一产业.1952年17317万
人从事农业劳动,占社会劳动者总数83.5%,而第二,第三产业的劳动者人
数仅占社会劳动者总数的16.5%.1990年情况有所改变,从事农业的劳动者
为34049万人,占全部社会劳动者总数60.0%,非农业劳动者为22691万人,
占社会劳动者总数40.0%,其中第二产业占21.4%,第三产业占18.6%.
产业结构与经济发展水平有密切联系,1990年世界上高收入国家,中等
收入国家和低收入国家的产业结构见表3-3.
表3-3 1990年世界上部分国家的产业结构
在GDP中的比例(%)国家人均GNP(1990年
美元)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
低收入国家350313635
孟加拉国210381546
印度350312940
中国370284428
肯尼亚370282151
巴基斯坦380262549
斯里兰卡470262648
印度尼西亚570224038
埃及600172953
中下等收入国家1530173150
菲律宾730223543
泰国1420123948
中上等收入国家341094051
韩国540094546
沙特阿拉伯705084548
高收入国家1959023365
美国2179022969
日本2543034256
德国2232023959
资料来源:世界银行,1992年世界发展报告,中国财经出版社,1992,第218,222页.表中美
国三大产业结构为1988年数.
从表3-3可以看出,产业结构与经济发展水平有极为密切的联系,随着
人均GNP提高,农业在GNP中的比例有明显的下降趋势.1990年低收入国家
平均人均GNP为350美元,农业占GDP的31%;中下等收入国家人均GNP为
1530美元,农业占GDP的17%;中上等收入国家人均GNP为3410美元,农
业占GDP的9%;高收入国家的平均人均GNP为19590美元,农业占GDP的2
%左右.第三产业在GDP中所占的比重,则随人均GNP提高,有上升的趋势,
1990年世界高收入国家第三产业比重为65%左右.
我国的产业结构与世界各国,特别是与人均GNP和我国相接近的低收入
国家相比,有如下特点:
(1)第一产业比重大.从上表3-3可以看出,我国1990年农业占GDP
的比重为28%,远较高收入国家,中上等收入国家和中下等收入国家为高.
第一产业比重大是发展中国家,特别是低收入国家的共同特点.从劳动力的
部门构成看,我国1990年就业人数中第一产业占60%,而孟加拉国为71%,
印度为68.7%,印度尼西亚为55.9%,巴基斯坦为47.4%,埃及为41.0%.
(2)第二产业所占比重高于同等经济发展水平的国家,中国1990年GDP
中第二产业占44%,而印度占29%,肯尼亚占21%,巴基斯坦占25%,斯
里兰卡占26%,印度尼西亚占40%,低收入国家平均(包括中国)为36%
(见表3-3),如不包括中国和印度,低收入国家平均为34%.由此可见,
中国第二产业比重比低收入国家约高10%左右.
第二产业比重较高,反映了中国工业,特别是制造业的发展水平高于大
部分低收入国家,经过解放以后40多年来的大规模投资,中国目前已经建立
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很多重要工业产品产量已居世界前列,如煤,
水泥,棉布,电视机等产量居世界第一.
(3)第三产业发展十分落后,比重过低.部分第三产业经济活动隐藏于
第二产业,第一产业内.我国属于低收入国家,1990年低收入国家的产业结
构中第三产业占35%(见表3-3),而我国1990年第三产业占28%,所以,
与低收入国家相比,我国产业结构的重要特点是第三产业十分落后,比重偏
低,约低7个百分点.
从劳动力就业状况来看,我国第三产业吸收的劳动力数量相对较少,1990
年我国社会劳动者人数为56740万人,第三产业劳动者人数占18.6%,远低
于其他低收入国家,更低于中等收入国家和高收入国家(表3-4).按劳动
力就业人数计算,我国第三产业所占比重约偏低15个百分点,远较按产出(增
加值)计算的偏低程度为大.
表3-4我国就业人数构成及与世界上部分国家的比较
构成
国家就业人数(万人)第一产业
(%)
第二产业
(%)
第三产
业(%)
第三与第
二产业之

资料年份
低收入国家
孟加拉国
印度中国
肯尼亚
巴基斯坦
印度尼西亚
埃及
中等收入国家
菲律宾
泰国韩国
高收入国家
美国日本德国
2885
29319
56740
131298375851182225329461858
11688
63693728
71.068.760.020.647.455.941.045.266.416.72.96.73.7
21.419.819.813.720.015.011.335.625.634.442.4
18.659.632.830.459.039.822.347.871.568.953.9
0.873.011.662.222.952.651.971.342.791.711.27
1985198519901988199119901984199019881991199119911991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1993,第888页,及其他.
目前国际就业状况资料表明,不论农业劳动力数量和所占比重如何,世
界上绝大部分国家的非农业劳动力主要从事第三产业活动.从表3-4可以看
出,大部分国家第三产业就业人数与第二产业就业人数之比大于1,如巴基
斯坦为1.66,印度尼西亚为2.22,泰国为1.97,美国为2.79.发达国家如
此,发展中国家也如此.但中国由于第三产业发展落后,这个比例小于1,
1978年为0.70,1985年为0.80,1990年为0.87,1992年为0.91.
中国经济在长时期中有一个重要特点是违背社会分工原则,在很多企事
业单位,以及行政单位内部建立一套低效率的,封闭的,为本单位服务的生
活服务设施,如食堂,医务室,理发室,洗澡堂,托儿所,幼儿园,以至中
小学,车队等,这种隐藏于各产业部门内部的小而全的服务部门一方面是第
三产业不发达的一种后果,另一方面又加深了第三产业的落后状况,它造成
了社会人力物力资源的巨大浪费,又加重了企事业单位的负担.随着我国社
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这种低效率的封闭的服务部门,将逐步转
化为开放的,为社会服务的第三产业部门.
造成我国第三产业落后的主要原因如下:
(1)在经济理论上片面强调物质生产的重要性,忽视非物质生产部门的
重要作用,认为国民收入只是物质生产领域的劳动者创造的.在上述理论影
响下,社会主义国家普遍出现第三产业不发达,就业人数比重偏低,特别是
服务行业受到忽视的现象(见表3-5).
表3-5部分原社会主义国家1987年就业人数构成
就业人数构成
国家就业人数(万人)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第三与第二
产业之比
原苏联
原民主德国
捷克波兰
匈牙利
罗马尼亚
保加利亚
南斯拉夫
13080
79377117244871059408670
19414292129215
3852453738444452
4344413441273543
1.130.850.910.921.080.610.800.83
(2)中国在长时期中是一个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经济没有得到很好发
展,解放后,全国普遍存在市场不发达,商品率低,部门地区和企业实行自
给自足和封闭性很强的经济体制,对第三产业的需求往往通过单位内部的效
率低下的小而全的服务部门来满足.
(3)在长时期中我国在投资分配上有重生产,轻流通的现象,以致对第
三产业部门特别是交通,邮电,房地产业等的投资额比重偏低,影响第三产
业的发展,目前交通邮电部门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瓶颈产业,严重影响国
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的正常工作与生活.
(4)统计工作不健全,第三产业产出有严重漏报现象.如根据1993年
开始的全国首次第三产业普查结果,原1991,1992,1993年第三产业增加值
应分别为7226亿元,9140亿元,11277亿元,比原有统计数分别提高24.6
%,33.2%和32.9%.
3.1.2 2020年中国产业结构变化趋势预测
(1)2020年中国三大产业结构变化趋势预测.三大产业比例是产业结
构中的最主要内容:经各国许多著名科学家,如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S.库
兹涅茨①,H.钱纳里②等研究,三大产业变动的一般规律是,随着人均国民生
产总值的提高,产业结构从农业转向工业,以后再从工业转向服务业.
根据1990年世界各国人均GNP与三大产业结构的资料,我们可以得到表
3-6.
表3-61990年世界100个国家人均GNP与产业结构
① Simon Kuznets,Modern Economic Growth:Rate,Struture,and Speed,New Haven,Yale University Press,
1966.
② Hollis Chenery and Moises Syrquin,Patterns of Development 1950—1970,Qxford University Press,1975.
GDP结构(%)
人均GNP(1990年美元)国家数目
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合计
0—300
300—600
600—1000
1000—2000
2000—3000
3000—8000
8000以上
1619121416716
4729241412103
17272932394536
36444754494561
100100100100100100100
从表3-6可以看出,随着人均GNP的提高,第一产业,即农业在国内生
产总值中的比重逐步降低,当人均GNP在300美元以下时,第一产业占GDP47
%,而当人均GNP在8000美元以上时(高收入国家),第一产业的比重降为
3%.第三产业的情况则相反,随着人均GNP的提高,第三产业的比重有上升
的趋势.当人均GNP在300美元以下时,第三产业占36%,而当人均GNP为
8000美元以上时,第三产业占61%.第二产业的变动趋势呈"倒U"型.在
前一时期,随人均GNP提高,第二产业比重迅速上升,以后,当人均GNP超
过3800美元(1990年美元)时,随人均GNP提高,第二产业比重呈下降的
趋势.
利用回归分析方法对95个国家资料进行计算可得出如下方程:
Y=26.68-0.0013237XN=95R=0.55
Y=44.49+0.0008845XN=95R=0.50
1
2
这里,Y1为各国第一产业占GDP比重;
Y2为各国第二产业占GDP比重;
X为各国1990年人均GNP(美元);
N为样本数.
查阅相关系数检验表可知,当a=0.01,N=95时,R的临界值为0.267,
因这两个方程的R值大于临界值,由此可得出,在a=0.01水平上,第一产业
比重和第二产业比重均与人均GNP有显著的线性关系.
按照三大产业结构的变化规律及我国的特点,我们利用投入产出技术,
编制了我国1990,2000,2020年投入占用产出表,根据投入占用产出表的计
算结果,我们预计2000年和2020年中国三大产业结构如表3-7.
1990年我国第一产业占GDP的比重为28.4%,预计2000年为16.2%,
2020年将降为7.3%,第二产业的比重1990年为43.6%,预计2000年为51.5
%,2020年将为45.4%,第三产业的比重1990年为28%,预计2000年为
32.3%,2020年为47.3%.
表3-7 2020年中国三大产业结构预测
GDP(亿元,1990年价)构成(%)类别年项目
1990(实际)2000(预测)2020(预测)1990(实际)2000(预测)2020(预测)
国内生产总值
其中: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其中:
工业
建筑业
第三产业
17681
5017771768588594947
43024
6964
22180
19228
2952
13880
182721
13397
82910
67776
15134
86414
10028.443.638.84.828.0
10016.251.544.76.832.3
1007.345.437.18.347.3
中国1990—2020年产业结构变化呈现两个特点;①在前10年左右第二
产业获得迅猛发展,其年平均增长率超过第三产业;②在后20年左右,第三
产业发展迅速,其速度大大超过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它在GDP中的比重迅
速上升,而第二产业比重则下降.
(2)从劳动力就业看,有如下变化趋势:
①农业占用的劳动力数量减少,1990年农业劳动力占全社会劳动者人数
60%,预计在2000年将降为46.4%,2020年将降为22.4%,2000—2020
年期间是农业劳动力加速转化的时期,主要转移到第三产业(见表3-8).
表3-8 1990—2020年我国就业结构变动趋势
社会劳动者人数(亿人)结构(%)年份
合计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
199020002020
5.676.818.40
3.403.161.88
1.221.982.42
1.051.674.10
60.046.422.4
21.429.028.8
18.624.648.8
②在1990—2000年期间第二产业劳动者人数迅速增加,它在社会劳动者
合计数中的比重由21.4%上升到29.0%,以后20年其比重趋向稳定.
③第三产业劳动者人数迅速增加,特别是在后20年增长速度更快,预计
在2020年我国社会劳动者有将近半数从事第三产业工作.
(3)从资源消耗角度看,我国产业结构将从耗能耗材产业转向节能节材
产业.到目前为止,世界各国工业化阶段的普遍特点是能源消费量迅速增长,
能源消费对GDP的弹性系数很高.如1980—1990年世界上35个低收入国家
的能源消费弹性系数为0.90左右;6个发达国家即美国,英国,联邦德国,
日本,法国,意大利在1951—1971年期间能源消费弹性系数为0.72①.发达
国家在70年代进入后工业化阶段时才出现GDP增长而能源和原材料增加很
少,能源消费弹性系数很低的现象.
中国在进入高速增长时期的重要特点是能源消费弹性系数很低,1978—
① 中国科学院国情分析研究小组,开源与节约——中国自然资源与人力资源的潜力与对策,附件2,科学
出版社,1992,第188页.
1990年能源消费弹性系数为0.54②,根据中国2020年投入占用产出表的计算
结果,预计2020年能源消费量约为28亿吨标准煤(消费原煤24亿吨,原油
4.35亿吨,天然气1420亿立方米,其中,原油进口1.5—1.8亿吨,天然气
进口420亿立方米),能源消费弹性系数为0.44左右.在1980—2020年的
40年期间,能源消费弹性系数平均为0.5左右,这在世界各国工业化过程中
是史无前例的,中国在这40年中能保持如此低的能源消费弹性系数的主要原
因如下:
①1952—1978年中国对工业进行大量投资,工业化的重点是发展耗能多
的重工业,目前中国产业结构的特点是第二产业比重特别高,约比同等水平
的发展中国家高10%左右,而且重工业较发达.
②中国的能源利用率特别低,能源浪费严重,节能潜力大.
原苏联在能源利用上效率也很低,但根据中国1973年实物型投入产出表
资料和原苏联1972年实物型投入产出表资料相比,中国能源利用效率比原苏
联更低,节能潜力是很大的(表3-9).
表3-9中国和原苏联部分产品能耗系数比较
中国(1973年)原苏联(1972年)
项目
直接消耗完全消耗直接消耗完全消耗
每吨铝消耗电(千瓦时)
每吨粗钢消耗电(千瓦时)
每吨钢材消耗电(千瓦时)
每吨铁合金消耗电(千瓦时)
每台机床消耗电(千瓦时)
每吨煤消耗电(千瓦时)
每吨焦炭消耗煤(公斤)
16576
19919649764086281575
18339
690114658888751341681
11153
9611032574800331289
14669
3455494088
12000
371330
资料来源:陈锡康,我国1973年投入产出表在经济工作中的若干应用,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
1983,第1期.
③1990—2020年期间,特别是2000—2020年期间中国经济发展的特点
是第三产业发展速度快于第一,第二产业(表3-10).
表3-10 中国1990年2020年期间三大产业部门发展速度
年平均增长速度(%)
项目
1990—20201990—20002000—2020
GDP其中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8.13.48.29.99
9.33.410.910.8
7.53.36.89.6
预计第三产业在GDP中的比重将由1990年的28%提高到2020年的47
%,而第三产业的特点是能源消耗系数很低.
与此相关,在1990—2020年期间,国民生产总值增加9倍左右,但国民
② 能源消费弹性系数计算公式:能源消费弹性系数=能源消费量年平均增长率/GDP年平均增长率.
经济主要产品产量的增长速度远远低于这个速度(表3-11).
表3-11 2020年中国若干主要产品产量预计
产量
产品单位
1990年2020年
两年之比
粮食棉花原煤原油电力钢钢材水泥GDP
第三产业增加值
万吨万吨亿吨亿吨亿度万吨万吨万吨亿元亿元
44624
45110.81.38621266355153
20971
17681
4947
67500
100024.02.55
40000
21000
17400
71000
182721
86414
1.572.222.221.856.443.173.383.39
10.33
17.47
④今后30年中国将引进发达国家很多先进的工业和运输业设备,以及节
能技术.
⑤中国的基本国情决定中国应建立资源节约型的国民经济体系,包括资
源节约型的生产体系和资源节约型生活消费体系.
(4)2020年第一产业内部结构变化趋势预测
根据中国国情与世界部分国家农业结构状况,我们预测在1990—2020
年期间中国农业内部结构有如下变动趋势:
①种植业比重下降,畜牧业比重上升.农业由种植业,畜牧业,林业,
副业,渔业组成,中国目前农业结构的特点是种植业比重很大,而其他部门
比例很小.如1952年种植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73.5%,畜牧业占11.2%;
1992年种植业占68.5%,畜牧业占25.6%.世界上大部分经济比较发达的
国家畜牧业产值往往接近或超过种植业产值.根据我国目前畜产品,水产品
的消费弹性系数远远大于粮食等,我们预计2020年种植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
的比重将进一步降低,约为41%,而畜牧业比重将有大幅度提高,约为38
%.
②在种植业内部粮食作物比重下降,其他作物比重上升.种植业由粮食
作物,经济作物和其他作物组成.其他作物包括蔬菜,瓜类,茶桑果,青饲
料绿肥和其他农作物等.预计2020年其他作物产值占种植业的比重将由1990
年的20.9%上升到31.8%,而粮食作物的比重将由60.4%下降到46.0%(表
3-12).
表3-12中国种植业结构变动趋势

项目
198219851990199220002020
种植业
其中:
粮食作物
经济作物
其他作物
10069.518.611.9
10062.420.517.1
10060.418.720.9
10056.918.025.1
10052.420.027.6
10046.022.231.8
③在粮食中饲料粮比重上升,玉米将成为中国粮食增产的主力.中国粮
食品种结构的特点是稻谷的比重大,如1986年世界谷物产量为186712万吨,
其中稻谷产量为47533万吨,占25.5%;而同年中国谷物产量35456万吨,
稻谷产量为17222万吨,占48.8%.预计到2000年中国粮食产量将达到48000
万吨到51000万吨,2020年将达到62500万吨到67500万吨.玉米将成为中
国粮食增产的主力,其原因是:首先,粮食可分为食用粮及饲料两部分,由
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从1989年开始我国城乡居民直接消费的粮食数量已
呈下降趋势,如1989年城镇居民平均每人消费粮食133.9公斤,1992年为
111.5公斤;1989年农民家庭平均每人消费粮食262公斤(原粮),1992年
为250.5公斤.今后增产的粮食主要用作饲料.从生产成本,营养价值和亩
产等方面看,玉米远较稻谷,小麦适合于作为饲料.其次,我国玉米增产潜
力很大,目前由于投入较少,耕作粗放,亩产较低.1992年我国玉米种植面
积为3.2亿亩,平均亩产302公斤;而与中国东北地区纬度,气候,地理条
件很接近的美国,常年种植玉米4.5亿亩,平均亩产在500公斤左右.根据
我国目前条件,玉米增产的潜力较稻谷和小麦为大.
按产量高低,目前中国粮食品种顺序为稻谷,小麦,玉米;在2020年时,
玉米产量将与稻谷相接近,预测今后其顺序可能为玉米,稻谷,小麦.
④在畜牧业中草食牲畜及家禽将获得较快发展.中国畜牧业的特点是以
猪为主,草食牲畜比例小,家禽饲养也不发达,1992年我国猪肉,牛羊肉,
家禽肉产量占肉类总产量的百分比分别为76.8%,8.9%和13.2%;而世界
肉类总产量中这三类肉的百分比为39%,37%和20%.预计从1990—2020
年我国草食牲畜及家禽的增长速度将快于猪,奶类及其制品也将得到较快发
展,但畜牧业以猪为主的基本格局将不会改变.
(5)2020年第二产业内部结构变化趋势预测.第二产业包括工业和建
筑业,工业又可分为轻工业和重工业两部分,1952—1978年期间由于国家大
力发展重工业,而农业发展缓慢又影响了轻工业的原料供给,所以轻工业在
工业总产值的比重呈现快速下降现象,1952年轻工业占工业总产值的64.5
%,1978年下降为43.1%.在1978—1990年期间轻工业发展速度加快,1990
年轻工业在工业总产值中占49.4%.预计在1990—2020年期间重工业部门
的发展速度将快于轻工业部门,轻工业的比重将下降,2000年和2020年轻
工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将分别为44.5%和40.0%左右.
轻工业又可分为以农产品为原料和以非农产品为原料两部分,后者的发
展速度将快于前者,其比重上升(表3-13).
表3-13我国轻工业内部结构的变动趋势(单位:%)

项目
195219781990199220002020
轻工业
其中:
以农产品为原料
以非农产品为原料
10087.512.5
10068.431.6
10069.730.3
10067.832.2
1006238
1005050
预计在2000年以农产品为原料的部分在轻工业产值中的比重将由1990
年的69.7%下降到62%,而以工业品为原料的将由1990年的30.3%上升到
38%,到2020年两者的比重将基本相等.
重工业可分为采掘工业,原材料工业和加工工业三部分.其一般变化规
律为:加工工业的发展速度快于采掘工业和原材料工业,所以采掘工业和原
材料工业的比重下降,而加工工业的比重上升(表3-14).
表3-14我国重工业内部结构变动趋势(单位:%)

项目
195219781990199220002020
重工业
其中:
采掘工业
原材料工业
加工工业
10015.342.841.9
10012.035.552.5
10012.141.646.3
10010.541.048.5
1008.733.158.2
1005.827.167.1
我们预测加工工业的比重将继续上升,而采掘工业和原材料工业的比重
将下降,其原因如下:
①今后30年新技术部门发展迅速,如电子工业,航空工业,精细机械制
造业等,这些部门的特点是产值高而单位产值所消耗的资源和原材料较少.
②我国人均资源量较少,目前地质勘探,资源采掘部门的投入数额不足,
产品价格较低,预计其发展速度将低于加工工业.
③今后我国工业的发展方向将是节约能源,节约原材料消耗.
④我国目前及今后一段时期经济发展的重要特点是沿海地区经济发展极
为迅速,这些地区总的说,自然资源较少,采掘工业比重很少,发展的重点
是加工工业.
(6)2020年第三产业内部结构变化趋势预测
经济发达国家第三产业内部结构变化大致经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特点
是重点发展流通部门,如商业,交通,邮电,19世纪末美国商业,交通,邮
电业在GDP中的比重已达到28%;第二阶段特点是重点发展金融保险和产业
服务业;第三阶段特点是信息产业(科技,教育等)和产业服务业迅速发展,
由表3-15可见日本在1965年以后商业饮食业和运输邮电业在第三产业中的
比重呈明显下降趋势,而房地产,公用事业,产业服务和居民服务业的比重
以及科技,教育,医疗卫生部门的比重明显上升.
表3-15日本1965,1975,1985年
第三产业内部结构(单位:%)

项目
196519751985
第三产业合计
其中:
商业饮食业
运输邮电
房地产,公用事业,
产业服务和居民服务
科技,教育,医疗
金融,保险
行政
100
26.78
16.85
29.12
12.86
8.615.78
100
27.89
17.55
30.62
12.83
8.306.82
100
22.82
11.72
35.24
14.82
8.936.47
资料来源:作者根据日本1965,1975,1985年投入产出表整理.
我国目前第三产业非常不发达,部分第三产业活动隐藏在第二产业和第
一产业内部.目前交通运输和邮电通讯已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瓶颈产业,经
济发展迫切要求第三产业各部门得到全面的发展,中国第三产业(1987年)
与日本(1985年),美国(1977年)的比较见表3-16.
目前交通运输和邮电业是中国经济发展的瓶颈产业,在未来10年内将成
为投资的重点,这与中国国土辽阔,交通运输业基础薄弱有关.从第三产业
内部结构看,房地产,公用事业,产业服务和居民服务部门在第三产业中的
比重将迅速上升.这与我国目前住房租金特别低,房地产业,居民服务业和
产业服务业非常落后有关.
表3-16中国,美国,日本第三产业内部结构比较
中国(1987年)美国(1977年)日本(1985年) 国家
产值
项目
产值(亿元)%产值(亿美元)%产值(100
亿日元)
%
第三产业合计47441001678010026936100
其中:
商业饮食业131527.21470528.04614722.82
运输邮电83517.60179110.67315611.72
房地产,公用事业,
产业服务,居民服

98220.71500029.80949235.24
科研,教育和医疗75715.97195311.64399214.82
金融保险47610.0312927.7024058.93
行政3797.98203912.1517446.47
资料来源:①国家统计局,1987年度中国投入产出表,中国统计出版社,1991,第163—167
页.为便于同国际资料对比,综合技术服务业由科研教育医疗部门中划出并入产业服务部门.
②United States Department of Commerce,The Detailed Input-Output Structure of the
U.S.Economy,1977.
③Management of Coordination Agency,Government of Japan,1985In-put-OutputTables,
March,1990.
3.2 2020年中国消费结构变化
3.2.1 中国目前消费结构的特点
消费结构是指各类商品或劳务消费支出占总消费支出的比例.消费结构
的分类方法很多,在这里我们根据食,衣,住,行的原则进行分类,共分为:
食品,衣着,房租与燃料,交通与通信,其他项.其中其他项包括:医疗卫
生,教育,其他耐用品等等.决定消费结构的最基本的因素是人均国民生产
总值(人均GNP).除此之外,各种商品和劳务之间的价格比率,储蓄行为,
消费习惯,城市化等也会影响消费结构的变化.
建国以来,我国居民消费结构见表3-17.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的大体标
准,一个国家居民消费的恩格尔系数(即食品消费支出金额占总消费支出金
额的比例)在0.59以上为绝对贫困阶段;0.50—0.59为勉强度日阶段(即
我国所说的温饱阶段);0.40—0.50为小康阶段;0.20—0.40为富裕阶段;
0.20以下为最富裕阶段.据此,我们可以把我国建国以来消费结构的变化分
为两个时期,第一时期为1949—1983年,此间恩格尔系数在0.59以上,为
绝对贫困阶段;第二时期为1984年至今,恩格尔系数在0.50—0.59之间,
为勉强度日阶段,现正逐渐向小康阶段转变.
表3-17中国历年居民消费结构(单位:%)
食品衣着房租与燃料交通与通信其他
年份
全国 城镇 农村全国 城镇 农村全国 城镇 农村全国 城镇 农村全国 城镇 农村
195764.758.465.813.312.013.511.27.712.11.32.40.89.519.57.8
196465.659.267.19.611.09.212.28.613.31.11.70.711.519.59.7
197865.957.567.712.913.612.79.34.610.31.01.60.710.922.78.6
198158.556.759.713.314.812.411.24.315.30.91.50.616.122.812.1
198260.058.760.511.914.411.213.33.415.90.91.50.613.922.011.8
198359.359.259.312.414.511.112.04.416.50.91.50.615.520.412.5
198458.658.059.012.415.510.412.24.217.20.91.50.615.920.912.9
198555.652.357.811.714.69.912.43.718.20.81.10.619.528.413.6
198654.752.456.411.414.29.512.93.519.60.81.10.620.228.814.0
198754.453.555.210.913.78.612.23.419.30.81.10.621.728.316.3
198852.751.853.411.013.78.612.03.319.50.81.00.723.630.317.8
198954.555.054.110.212.38.311.73.818.80.81.00.722.827.918.2
199056.654.858.010.213.37.811.04.216.41.01.20.821.226.517.1
199155.554.056.810.813.78.210.24.415.51.11.40.822.426.518.7
199254.952.956.811.014.08.010.46.014.71.82.61.022.024.519.5
注:①全国居民消费结构是根据城镇与农村居民消费结构由城市化率和城乡消费水平比推算而
得;
②农村交通通信消费支出比例中部分数值估计值.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1981—1993),中国统计出版社.丁声俊等,中外消
费结构和食物结构,第71—72页.
根据我国消费结构的历史数据及横断面数据,以及国际横断面资料的比
较,我国的消费结构有以下特点:
(1)消费结构变动缓慢,与世界其他国家相比,我国的食品消费支出比
例居高难下,衣着消费支出比例偏高,交通与通信消费支出比例过低,从1957
—1983年,我国的食品消费支出比例(即恩格尔系数)由64.7%降至59.3
%(表3-17),下降5.4个百分点,平均每年下降0.2个百分点.同世界上
其它国家相比,高收入国家组平均每年下降1个百分点左右,尤以日本下降
速度最快,从1950—1983年的34年间,恩格尔系数从62%降至23.7%,平
均每年1.13个百分点(见表3-18);中等收入国家组平均每年亦下降约0.5
个百分点,我国的恩格尔系数下降速度只是与印度相当.从表3-17还可以看
出,自建国以来我国的衣着,房租与燃料,交通与通信的消费支出比例变化
甚微,约为2个百分点左右,其他项消费支出比例虽有上升,但也显缓慢.
与世界上其他国家相比(见表3-19),我国的衣着消费支出比例偏高,为12
%,在低收入国家组是最高的,交通与通信消费支出比例过低,为1%,在
低收入国家组是最低的.
表3-18不同类型收入国家恩格尔系数变化(单位:%)

国家
19501955196019651970197519801983
高收入国
美国33.828.322.119.819.016.515.2
日本62.053.243.738.430.428.425.023.7
联邦德国46.041.637.733.629.927.225.425.4
法国53.044.142.237.527.124.221.521.1
英国45.044.340.137.826.424.122.020.2
中等收入国
韩国58.062.353.953.147.044.4
南斯拉夫64.255.154.550.449.648.550.4
波兰65.161.449.645.445.248.7
匈牙利50.149.146.545.044.943.9①
菲律宾61.959.858.558.964.055.054.5②
低收入国
中国64.7③
65.6④
59.1⑤59.3
印度65.764.968.465.662.060.9
注:①1982年数据,②1982年数据,③1957年数据,④1964年数据,⑤1981年数据.
资料来源:丁声俊等,中外消费结构和食物结构,第200—201页.
表3-191985年世界部分国家的消费结构
各类消费所占的百分比份额(%)
国家
人均GNP食品衣着房租与燃料交通通信其他
低收入国家
孟加拉国
印度中国
肯尼亚
巴基斯坦
斯里兰卡
印度尼西亚
埃及
中下等收入国家
菲律宾
泰国
中上等收入国家
韩国
南斯拉夫
高收入国家
美国日本
联邦德国
15027027729038038053061058080021502070
16690
11300
10940
595251395443485051303527131612
81112797711416610667
17101212156139197119181718
37181154441391114913
132024342129282622343943495250
注:表中食品支出不包括烟,酒,饮料.
资料来源:世界银行,世界发展报告,1991和1987.中国的数据来自我国统计年鉴
(2)城乡居民消费结构差异大.相比而言,城镇居民消费结构超常稳定,
而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变化剧烈.从食品消费支出比例来看,1957年城镇居民
为58.4%,农村居民为65.8%,相差7.4%(表3-17);而在1992年城镇
居民为52.9%,农村居民为56.8%,相差3.9%,其中在1983年两者近乎
相等,而1989年城镇居民食品消费比例竟比农村居民高近1个百分点.从衣
着消费支出比例来看,在1957—1992年的36年间,城镇居民消费比例基本
上保持不动,而农村居民衣着消费支出比例由1957年的13.5%下降到8%,
房租与燃料消费支出比例,城镇居民远远低于农村居民,最大差距是1988
年,达16.2%.交通与通信消费支出比例,城镇居民略高于农村居民.其他
项的消费支出比例,城镇居民与农村居民均有上升,但在这36年间,城镇居
民只上升了5个百分点,而农村居民上升了12.5个百分点.
(3)地区间城镇居民食品消费支出比例与恩格尔定律的背离,但农村居
民基本上符合该定律.恩格尔定律是19世纪德国统计学家恩格尔提出,该定
律指出:一个家庭收入越少,家庭收入或家庭支出中食品消费支出比例就越
大.但从表3-20可以看出,1991年我国东部发达地区的城镇居民食品消费
支出比例为55.0%,高于中,西部地区城镇居民食品消费支出比例2个百分
点以上.而从人均全年现金收入来看,东部地区城镇居民为2332.1元,高于
中,西部地区的1705.6元,1888.2元.甚至东部地区城镇居民食品消费支
出比例高于东部地区农村居民食品消费支出比例,达1.8个百分点.但各地
区农村居民食品消费支
表3-20我国东,中,西部地区城乡食品
消费支出比例的比较(1991年)
人均全年现金收入(元)食品消费支出比例(%)项目地区城镇农村城镇农村
东部地区2332.11313.155.054.1
北京上海广东浙江
2359.9
2925.4
3329.4
2512.1
1932.7
2486.6
1453.7
1741.6
54.757.053.155.0
48.647.756.650.5
中部地区1705.6811.952.857.7
山西安徽湖北
内蒙古
1691.5
1727.5
1906.5
1532.1
704.6
636.9
776.8
799.7
49.259.252.047.6
53.257.859.156.2
西部地区1888.2640.052.361.2
四川云南陕西甘肃
2008.4
1963.4
1764.4
1683.3
677.6
639.8
653.2
485.6
51.953.551.053.9
62.462.954.859.1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1992),中国统计出版社,1992,第288页.
出比例基本上符合恩格尔定律.东,中,西部地区农村居民人均全年现金收
入分别为1313.1元,811.9元,640.0元;各地区的农村居民食品消费支出
比例分别为54.1%,57.7%,61.2%.
(4)不同收入户的食品消费支出比例差异大.根据1991年城镇居民家
庭调查资料(表3-21).最高收入户人均每年生活费收入为最低收入户的3
倍多,食品消费支出比例最高收入户为48.7%,最低收入户为59.9%,相差
达11.2个百分点.衣着,房租与燃料,交通与通信的消费支出比例差别不大.
因此,其他项的消费支出比例差异较大,两者相差约10个百分点,基本上满
足恩格尔定律.
简而言之,我国的消费结构特点为:总体变动缓慢,城乡差异过大,地
区结构畸形,收入影响明显.
表3-21城镇居民不同收入户的消费结构比较(1991年)
类别项目
最低收
入户
低收入户中等偏
下户
中等收
入户
中等偏
上户
高收入户最高收
入户
平均每人生活
费收入(元)
887.91107.01272.71510.31767.32070.32675.8
消费结构
(%):
食品衣着
房租与燃料
交通与通信
其他项
59.911.55.41.122.1
57.812.94.91.123.3
56.313.64.61.224.3
54.614.14.51.325.5
52.614.64.31.427.1
50.214.34.01.530.0
48.713.43.81.832.3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1992),中国统计出版社,1992,第283页.
形成我国目前消费结构特点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长期以来福利保
障制度限制了消费领域的拓宽,如住房,医疗,教育等,这样造成了我国居
民房租与燃料,其他项消费支出比例偏低,政府对食品方面的财政补贴,票
证配给,又使得我国居民食品消费支出比例居高难下,尤以城镇居民更为明
显;生产结构对消费结构的影响也是很大的,由于对第三产业发展的忽视,
我国居民的交通与通信,其他项的消费支出比例偏低;消费品相对价格的变
动亦影响了消费结构的变化,1988年以后,我国居民食品消费支出比例又有
回升,就与食品价格的上涨较其他几类消费品为快有关;此外,我国食品的
差异大,层次多,在满足了低层次的温饱以后,随着收入的增加又会追求高
层次的温饱,因而会出现我国地区消费结构的异常现象.比较1987,1991
年我国各地区城镇居民食品消费结构,1987年东部地区城镇居民食品消费支
出比例为54.2%,其中粮食为6.8%,副食为32.9%;中,西部地区食品消
费支出比例分别为53.5%,52.5%,其中粮食分别为8.9%,7.4%,副食分
别为29.8%,31.6%,1991年东部地区食品消费支出比例上升为55.0%,
其中粮食下降为6.3%,副食上升为34.4%;而中,西部地区食品消费支出
比例均下降,分别为52.8%,52.3%,其中粮食分别为7.8%,7.1%,副食
分别为30.4%,30.7%①.这说明东部地区城镇居民食品消费层次高于中,
西部地区.
3.2.2 2020年中国消费结构变化趋势预测
(1)消费结构变化的一般趋势.随着经济的发展,人均GNP的提高,消
费结构也会随之发生变化.一般地,消费结构变化要经历以下三个阶段:第
一阶段,是满足基本需求的低级阶段,在此期间,收入水平低,食品,衣着
消费支出比例很大,房租与燃料,交通与通信,其他项的消费支出比例较小;
第二阶段,是提高消费质量的中级阶段,在此期间,收入水平中等,食品,
衣着消费支出比例相对下降,而房租与燃料,交通与通信,其他项的消费支
① 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1992)中国统计出版社,1992,第297页.国家统计局城调队,1987年全
国城镇居民家庭收支调查资料,中国统计出版社,1988,第104页.
出比例上升;第三阶段,为消费多样化发展的高级阶段,在此期间,收入水
平高,食品,衣着消费支出比例下降,尤其食品消费支出比例下降显著,而
房租与燃料,交通与通信,其他项的消费支出比例上升,其中其他项的消费
支出比例上升明显.
(2)2000—2020年中国消费结构变动趋势的预测.按照消费结构变化
的一般规律及我国消费结构的特点,根据国际截面资料和我国的时间序列资
料,我们利用线性模型和半参数部分线性模型预测了我国2000年,2010年
和2020年城乡消费结构.其中半参数部分线性模型是1986年由Engle等首
次用于经济研究,它是两部分构成,一是反映解释变量与被解释变量的线性
关系,另一是反映它们之间的非线性关系.在此模型中,我们考虑了三种影
响消费结构的因素,即人均GNP,国内总储蓄率和反映收入差异的基尼系数,
结果见表3-22.从1990—2020年,食品消费支出比例将由56.6%降至33.8
%,约下降23个百分点;衣着消费支出比例由10.2%降至8.0%;房租与燃
料由11%降至10%;交通与通信将由1%上升为9.3%;其他项消费支出比
例由21.2%上升为38.8%.
表3-22中国2000,2010,2020年
消费结构预测(单位:%)
200020102020年分类项目
全国 城镇 农村全国 城镇 农村全国 城镇 农村
食品衣着
房租与燃料
交通与通信
其他
49.24851
10.6128.5
9.87.513
3.74.52.5
26.82825
41.24043
9.5108.7
9.4811.5
6.484
33.53432.8
33.83335
8.088
10.1912
9.3116.5
38.83938.5
中国1990—2020年消费结构变化呈现如下特点:①食品消费支出比例下
降幅度较大,2000年将进入小康阶段,2020年将处于富裕阶段;②衣着,房
租与燃料消费支出比例变动不大,稍有下降;③交通与通信,其他项消费支
出比例有较大幅度上升;④城乡居民消费结构差异日趋变小,尤其是食品,
衣着和其他项的消费支出比例.
3.3 2020年中国最终需求结构变化
国内生产总值(GDP)等于在一个国家领土上居民与非居民所生产的用于
最终使用的产品和劳务的总值,即等于社会最终需求价值的总和.最终需求
由以下三部分组成:
(1)总消费,包括居民个人消费及政府消费①.
(2)总投资,包括增加固定资产和增加库存②.
(3)商品和非要素劳务的净出口.③
最终需求结构是上述三部分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本节研究中国消费
率,投资率,出口率的变动趋势.
3.3.1 2020年中国的消费率及其变动趋势
(1)消费是最终需求的最重要组成部分,1990年低收入国家的消费率
(总消费占GDP比例)为72%,中等收入国家为77%,高收入国家为78%,
我国的消费率较世界各国平均值为低,1965—1992年我国的消费率如表3-23
所示.
表3-23 1965—1992年中国的消费率及投资率
年份消费率(%)投资率(%)净出口率(%)
1965197019811982198319841985
75727170697067
24282930313038
100000-5
年份消费率(%)投资率(%)净出口率(%)
1986198719881989199019911992
64626365626160
39383836363639
-30-1-1231
资料来源:世界银行,世界发展报告(1985—1993).表中1981,1982,1990,1992年的数据
由作者计算.
① 居民消费中不包括住宅购置费用,政府消费中包括军费及防务设施和设备的费用.
② 总投资中不包括军事设备和防务设施.
③ 商品和非要素劳务出口中不包括要素劳务的出口价值,如投资收入,利息,以及出口劳务的收入.
由表3-23可见,我国1981—1985年的平均消费率为69%左右,1986—
1990年的平均消费率为63%左右,1991,1992年的消费率为60%左右,约
比世界上低收入国家的平均消费率低10%左右,中国消费率低的原因如下:
①中国人具有勤劳,节俭的优秀品质,具有为了长远目标和利益而限制
当前消费的精神.在中国的台湾,香港和华人占多数的国家如新加坡等,消
费率也较低.如1990年台湾省的消费率为70%,香港为67%,新加坡为55
%.
②中国的经济基础差,发展水平低,为了使经济保持较快的增长率,必
须在较长时期保持很高的投资率,因而消费率较低.
(2)对世界各国消费率的变动趋势进行研究后可以发现,当人均GNP
非常低时,GNP的绝大部分往往用来满足人的基本生活需要,这时消费率很
高,储蓄率很低,由表3-24可见1990年人均GNP低于300美元的16个国家
消费率高达86%.随着经济发展,人均GNP提高,消费率逐渐下降.当人均
GNP在2500—7000美元时,消费率为74%左右,但高收入国家的消费率又较
中上等收入国家为高,约为78%左右.
总的说,低收入国家和中等收入国家的GNP增长速度快于消费增长速
度,消费率呈现下降趋势,高收入国家的消费率比较稳定.
表3-24 1990年世界各国人均GNP与消费率
人均GNP(1990年美元)国家数消费率(%)
80—300
300—600
600—1000
1000—2500
2500—7000
10000—20000
20000以上
1619112213139
8669①8677747877
注:①扣除中国后,该组的消费率为78%,在此表中各类国家的消费率为GDP的加权平均数,由
作者根据世界银行发表的资料计算.
(3)我国目前处于经济高速增长阶段,这时一方面随着GNP的高速增长
应使人民的消费水平有较快增长,另一方面消费的增长速度应当低于GNP的
增长速度,应当遵循适度消费原则.80年代我国的平均消费率为66%左右,
预计2000年我国的消费率将降为60%左右,但在90年代少数年份由于投资
额快速增长消费率可能降到57%左右,预计在20世纪初期我国消费率将略
有上升.2020年的消费率可能为64%左右.
(4)总消费包括居民个人消费和政府消费两部分,在最近100多年来政
府消费在GDP中的比重有上升趋势.19世纪中期市场经济国家的政府消费占
GDP比重约为3.5—5%,而1960年前后已上升为14%左右.1990年高收入
国家政府消费占GDP的平均比值为17%,约占总消费的22%,中上等收入国
家政府消费占GDP的比重为16%,中下等收入国家为12%,低收入国家为
① 西蒙 库兹涅茨,现代经济增长,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89,第204页.
11%(表3-25).
政府消费按其性质可分为两类,第一类是军事和行政费用,第二类是社
会保障费用及科技教育费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政府消费比例上升与国防开
支迅速增加有关,也与政府用于社会保障的费用急剧增加有关.
表3-25 1990年各类国家的政府消费比例
国家类型政府消费占GNP比重(%)政府消费占总消费比例(%)
低收入国家
中下等收入国家
中上等收入国家
高收入国家
11121617
15162122
预计我国在2020年前政府消费中第二类费用,即社会保障费用和科技教
育费用在GDP中的比重有扩大趋势.社会保障费用包括退休养老金,失业救
济金,医疗费用等.我国1980年社会保障费用占GDP的比例为4.1%,1986
年为4.7%,预计1990—2020年期间社会保障费用的比重将迅速增大,政府
消费中的科技教育费用的比重也将上升.稳定和降低第一类政府消费占GDP
的比重,逐步扩大第二类政府消费的比重,是我国经济快速增长的重要条件
和客观趋势.
3.3.2 2020年中国的投资率及其变动趋势
(1)投资率是投资总额占GDP的比例,投资总额包括固定资产投资和增
加库存,投资是社会最终需求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经济增长中起着极为重
要的作用.从长时期看,生产的增长主要依靠投资,投资是生产扩大的源泉.
一般说,经济增长较快的国家,投资率也比较高(表3-26).
表3-26 1980—1990年世界各国或地区
的经济增长率与投资率
国家(地区)
国家(或地区)
数目
1980—1990GDP
年增长率(%)
1980—1990投资
率(%)
尼日尔,海地,玻利维亚,秘鲁,阿
根廷,尼加拉瓜,特立尼达和多巴哥
70以下15.9
国家(地区)国家(或地区)
数目
1980—1990GDP年
增长率(%)
1980—1990投资
率(%)
赞比亚,菲律宾,科特迪瓦,
危地马拉,萨尔瓦多,乌拉圭,
南斯拉夫,巴拿马
80—117.0
卢旺达,墨西哥,委内瑞拉,
埃塞俄比亚,扎伊尔,马达加
斯加,塞拉利昂,尼日利亚,
中非共和国,多哥,毛里塔尼
亚,南非,巴布亚新几内亚,
牙买加,希腊,匈牙利
181—218.3
坦桑尼亚,索马里,马拉维,
贝宁,乌干达,洪都拉斯,津
巴布韦,喀麦隆,多米尼加,
叙利亚,巴西,厄瓜多尔,巴
拉圭,葡萄牙,法国,比利时,
意大利,奥地利,丹麦,联邦
德国,挪威,瑞典,瑞士
232—321.7
布隆迪,加纳,塞内加尔,莱
索托,哥伦比亚,突尼斯,刚
果,智利,哥斯达黎加,阿尔
及利亚,爱尔兰,以色列,西
班牙,加拿大,美国,英国,
澳大利亚,芬兰
183—422.1
尼泊尔,孟加拉,布基纳法索,
日本,马里,斯里兰卡,肯尼
亚,摩洛哥
84—521.2
印度尼西亚,印度,埃及,土
耳其,马来西亚
55—625.9
不丹,中国,巴基斯坦,泰国,
毛里求斯,韩国,新加坡,香

86以上30.7
世界平均3.223
注:作者根据世界银行1982—1992世界发展报告资料整理,部分国家由于缺乏投资率数据未列
入.
从表3-26可以看出,1980—1990年期间GDP为负增长的7个国家,投
资率普遍较低,平均值为15.9%,而GDP年增长率在6%以上的8个国家和
地区的投资率很高,平均值为30.7%,其中新加坡1980—1990年的投资率
平均值为41%左右,中国为35%左右.
从理论上说,由于总投资包括固定资产折旧和住宅投资,只有投资总额
与这两项之差为正值,才能在长时期中使经济增长率大于零.对于不同国家,
固定资产折旧和住宅投资占GDP的比重不同,如中国1987年固定资产折旧额
约占GDP的10.5%,住宅投资占GDP的7.7%,两者之和为18.2%.美国1980
年固定资产折旧约占GDP的11.3%,住宅投资占GDP的4.5%,两者合计为
15.8%.日本1980年固定资产折旧占GDP的12.7%,住宅投资占6.7%,两
者合计为19.4%.一般说,为了使经济不致于出现负增长,投资率应大于17
%.
发展中国家在经济起飞阶段的普遍特点是提高投资率.如韩国在1967
年以前投资率较低,1965年投资率为15%,1968—1990年期间投资率上升
到25—37%,提高投资率是发展中国家加快经济增长速度的重要手段.
(2)中国解放后投资率一直比较高.如1965年投资率为24%,1970
年为28%,1980—1990年期间投资率的平均值为35%左右,90年代开始投
资率更有进一步提高的趋势.1991,1992,1993年的投资率分别为36%,39
%和44%,很高的投资率是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重要因素,预计1990—2020
年中国的投资率有如下特点:
①长期保持非常高的投资率,预计1990年以后中国的投资率将由迅速上
升转向平稳,以后并有小幅度下降,预计2000年中国的投资率将为40%左
右.一部分年份可能达到45%左右,接近和达到目前世界上投资率最高的新
加坡的水平①.预计在2000年前后投资率将转向平稳并有小幅度下降,2020
年中国的投资率可能为36%左右.长期保持极高的投资率和储蓄率是中国今
后30年经济高速增长的主要因素.
②主要依靠国内储蓄保持极高的投资率.总投资额等于国内储蓄与外国
净储蓄之和.在一部分发展中国家外国储蓄在资本总额中占很高比例.如
1990年尼泊尔,坦桑尼亚,孟加拉国,乌干达,马里,毛里塔尼亚,莱索托,
埃及等国的投资总额中外国储蓄占50%以上;韩国在60年代后期外资曾占
总投资的40%左右,80年代初占30%;中国是一个具有12亿左右人口的大
国,尽管外资在中国经济中将起重要作用,但外国净储蓄(净投资)只占总
投资的一个较小的比例,预计90年代外国净储蓄占总投资的比例,一般不超
过10%,外国储蓄率(外国储蓄占GDP比例)一般情况下不超过5%,公元
2000年以后外资在总投资中的比例和外国储蓄率将降低.
(3)增加库存占总投资的比例将逐步下降.中国目前大量资金被库存所
占用,总投资中用于增加库存的比例特别大,1987年增加库存占总投资的
13.0%,1990年上升为26.8%.预计1990年以后增加库存占总投资的比例
将迅速下降,主要原因有三个:
①农业的特点是生产具有季节性,季节性库存量特别大,今后农业在GDP
中的比重将迅速下降.
②随着市场经济的建立,产品品种和数量将日益与需求一致,制成品大
量积压现象减少.同时,为防止原料短缺而大量囤积的现象也将减少.
③交通运输,邮电业的发展使企业经常性库存和保险储存量减少,对临
时性需求也可通过运输邮电业的迅速发展而很快得到满足.
根据中国科学院系统科学研究所编制的中国2000年,2020年投入产出
表的资料,预计2000年增加库存占总投资的比例为12.9%,2020年降为5.8
%左右.
① 注:①新加坡1983,1984,1985年投资率分别为45%,47%和43%.80年代平均投资率为41%.
从国外情况看增加库存占总投资的比重也有下降趋势,如根据日本投入
产出表资料,1955年增加库存占总投资的比例为13.2%,1965年为5.5%,
1975年为1.1%,1985年为1.7%①.美国在19世纪末增加库存占总投资8
—21%,第二次世界大战后(1946—1955)降为5.5%②,1977年为6.5%③.
(4)经济增长速度一方面取决于投资率,另一方面取决于资本产出率,
在投资率已极高的情况下,提高资本的利用效率和合理确定投资方向是中国
经济发展的一个关键.
3.3.3 2020年中国的出口率及其变动趋势
(1)出口率是出口总额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中国1978年以后出口
率迅速提高(表3-27).
表3-27 中国1952—1992年的出口率
年份出口总额(亿元,当年价格)出口率(%)
195219651978198519901992
27.163.1
167.6
808.9
2985.8
4679.4
2.93.84.69.516.919.5
(2)预计今后30年出口总额的增长速度将继续高于国内生产总值的增
长速度,即出口率将继续提高.1990年中国的出口率为16.9%,2000年出
口率可能为23%左右.2020年将达到25%左右,以后将趋向平稳,并可能
有所下降.中国今后30年出口率迅速提高的主要原因如下:
①中国继续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国家对出口采取鼓励政策,合理调整人
民币对美元的汇率对增加出口起重要作用.
②中国正在进行大规模经济建设,迫切需要外汇进口国外先进设备和技
术,同时中国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具有明显的价格优势,可扩大出口.
③关贸总协定乌拉圭回合达成协议将有力地促进国际贸易发展,按照此
协议各国的关税将大幅度降低,各种非关税的贸易壁垒,如配额性限制等将
减少和取消.总的形势有利于中国发展外向型经济,出口的增长速度将快于
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速度.
净出口率是出口总额与进口总额之差额占GDP的比例,在部分投资迅速
增长的年份由于大量进口机器设备及原料,入超数可能较大,如我国1985
年入超449亿元(149亿美元),净出口率为—5%(表3-23),1993年净
出口率为—3%左右,从长时期看进出口将保持平衡,净出口率接近于零.
① KimioUno,Input-OutputTablesinJapan1951—1985,筑波大学,社会工学系,1989,第42—48页.
② 西蒙 库兹涅茨,现代经济增长,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第221页.
③ United States Department of Commerce,The Input Output Structure of the U. S. Economy,U. S. Government
printing Office. Washington D.C.1977,pp57.
3.4 2020年中国进出口结构变化
3.4.1 中国的基本国情与进出口结构
(1)按照发展经济学的理论,为了加快经济增长速度和提高人民生活水
平,每个国家应充分发挥本国生产要素(劳动力,资本,土地,自然资源等)
的优势,重点发展在国际竞争中占优势的生产部门并出口其产品,进口该国
相对稀缺的生产要素生产的产品.采用上述外贸政策,这个国家的经济发展
和居民生活将从对外贸易品的相对价格差异上得到很大益处.世界各国经济
发展的经验表明,对外高度开放的国家的经济发展速度往往显著高于封闭
的,强调自给自足而忽视对外贸易的国家的经济发展速度.
(2)根据中国国情可得出中国在生产要素上的优势与劣势如下:
①中国人口众多,劳动力资源丰富,中国1992年底拥有劳动力5.94亿,
分别等于美国,原苏联,日本和德国的5.1倍,4.8倍,9.3倍和16.1倍.
中国目前工资水平很低,职工的实际平均工资只等于发达国家的1/20.
②土地和自然资源相对紧缺,中国国土面积为960万平方公里,全世界
所有国家的国土面积为13584万平方公里,中国占7.07%,1991年年中,中
国的人口为11.58亿,全世界人口为53.89亿,中国占21.49%,从总体来
看中国的人均国土和人均自然资源拥有量为世界人均数值的1/3左右.
③中国目前经济发展水平很低,基础差,底子薄,科学技术水平与先进
国家相比有很大差距,特别是发展生产所必需的资金非常紧缺.
(3)根据中国国情和在生产要素上的优势与劣势,可以从总体上提出中
国对外贸易的战略为:
①充分利用中国拥有世界上最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及工资低廉的优势,生
产大量劳动密集型产品,使得中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工业制成品的生产基
地,通过出口大量劳动密集型产品来进口实现中国现代化所需的先进技术装
备,这是2020年前中国外贸的基本战略.
②由于中国人均资源量远少于世界平均数,很多重要自然资源如富铁
矿,原油,木材,钾盐等不能满足国内经济发展需要.从总体看,中国将是
一个资源进口型国家,进口资源性产品和原料,出口工业制成品,这是符合
中国国情的外贸格局.
③中国有一支水平较高的科技力量和熟练工人队伍,除了出口劳动密集
型产品外,并应生产和出口增加值较高的技术密集型产品.在2020年前应逐
步提高后者在出口总额中的比重,首先要争取生产和出口很多中等技术水平
的产品,如家电,船舶,民用机械,化工品,部分电子产品和元件等,并且
逐步生产和出口高技术水平产品.
④提高出口产品质量,改变目前中国商品是国际市场低档货的面貌,逐
步提高出口商品的加工深度和增加值数额.这是进一步扩大我国出口总额和
提高出口经济效益的关键.
3.4.2 2020年中国出口商品结构变化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对外贸易获得迅速发展,1978年我国出口总额为97.5
亿美元,1990年为620.9亿美元,等于1978年的637%,扣除价格变动影响,
12年期间年平均出口增长率约为12%,高于同期国民生产总值年平均增长率
(8.8%).中国出口总额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重已由1978年的4.7%,
提高到1992年的19.5%.目前中国出口商品结构具有以下特点:
①初级产品在出口总额中的比重下降,工业制成品的比重上升.1978年
我国出口商品总额中初级产品约占53%,工业制成品约占47%,1990年在
出口商品总额中初级产品约占26%,工业制成品约占74%,工业制成品的比
重有很明显上升.在工业制成品中机械及运输设备的比重有明显增大的趋
势,1980年它在出口商品总额中占4.9%,1990年为9.9%,但总的说,机
电产品所占比重仍很低.
②目前我国出口商品中占主导地位的是劳动密集型产品,产品质量差,
加工深度低,创造的增加值不多,这些商品在国外市场上基本上属于低档和
中低档.目前依靠低廉的价格,大量拥入国际市场,不仅创汇能力差,而且
容易引起贸易磨擦和反倾销投诉.
③在长时期中原油在我国出口商品总额中占重要地位.如1985年我国出
口原油3003万吨,占出口总额的19%;1985年以后我国原油生产增长速度
显著下降,国内需求增长很快;但1992年我国仍出口原油2151万吨,占出
口总额3.3%.目前原油的过量出口已影响国民经济整体效益的发挥,1993
年以后,原油的出口量已有明显减少,并成为原油的净出口国.
适时调整出口商品结构,努力提高增加值高的精加工制成品在出口总额
中的比重,提高出口商品质量和经济效益,实现我国对外贸易由粗放型向集
约型的转变已成为我国对外贸易发展的当务之急.
根据中国国情和国际贸易发展趋势,预测2020年我国出口产业和出口商
品结构将发生如下变化:
(1)机电产业将成为我国的出口主导产业.机电产业多是技术密集型产
业,产品增加值高,在国际贸易中具有有利的贸易条件,而且具有广泛的前,
后向产业关联性,其产品出口可以带动原材料工业及各种加工工业的发展,
从而提高一国的产业结构水平,因此扩大机电产品出口,对促进我国国民经
济快速增长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我国的机电工业经40多年的建设,已形成了门类齐全,规模庞大的生产
体系,特别是经过十多年大规模的技术引进与技术改造,总体技术水平又有
了明显提高.近年来,我国机电产品出口增长较快,据海关统计,1985年我
国机电产品出口为16.8亿美元,占全国出口比重仅为6%;1992年,出口额
达195亿美元,占全国出口比重为20%,其中技术比较密集的机电设备占
60.34%.尽管如此,我国的机电工业距离出口主导产业尚有很大距离,由于
产品品种少,质量低,零配件和售后服务工作差,在国际市场上竞争力弱,
产品出口额仅占世界机电产品出口总额的1%.此外,我国出口机电产品的
进口依存度也很大,产品零部件国产化率低.今后的任务是要努力提高出口
机电产品质量,做到多品种,多档次,并要加快国际标准化和原材料,零配
件国产化进程,以适应国际市场不同层次需要.据测算,到2020年,我国机
电产品出口将居于各行业之首,其出口比重将达53%左右.
(2)纺织业将继续保持其传统出口产业的作用,出口产品中的熟练劳动
与技术含量将有大幅度提高.
纺织业基本上属劳动密集型产业,其特点是劳动密集度高,技术装备程
度低,投资少,能耗也少,往往成为发展中国家的支柱产业.其产品的国际
市场容量也在扩大,需求有增无减,特别是随着发达国家由于劳动费用高而
将其转移到发展中国家,使市场容量更为扩大.但同时也应看到,目前国际
贸易中纺织品的熟练劳动与技术含量不断增加,增加值也在不断提高,产品
的国际竞争已从价格竞争发展到以质量,品种,款式为主的非价格竞争.从
纺织品国际贸易的流向来看,主销市场是发达国家,需求结构趋于成品化,
多样化,系列化,高级化并进而追求高档名牌产品和时髦产品.
在当前我国的出口商品构成中,轻纺产品约占五成,是主要的出口商品.
我国的轻纺工业体系齐全,特别是纺织产业,棉纺,毛纺,麻纺,化纤,丝
绸,针织,服装成龙配套,具有系统的加工能力和很高的原料自给率的优势.
但是目前我国纺织品档次较低,仍以原料型的纺织产品和低增加值的轻工产
品为主体,缺乏多样化,系列化,高级化的出口产品,产品的国际竞争力逐
渐减弱.因而,为了适应国际市场需求的变化,我们必须努力提高纺织产业
出口产品中的熟练劳动和技术含量,使我国纺织产品出口逐步从数量创汇型
转变为质量创汇型,提高高加工度,高增加值,低消耗,高质量纺织品的出
口创汇额.只有通过推动我国纺织产业的技术进步和产品的升级换代,提高
出口产品中中高档产品的比重,才能使其在未来的国际贸易中继续保持传统
出口产业的地位.据测算,到2020年,我国纺织品出口在出口总额将居第二
位,占总额的18.0%左右.
(3)高新技术产业将成为我国21世纪出口的战略产业.优化出口产业
结构,不仅要重视当前的主导产业,更需要着眼于培育未来的战略产业.90
年代,世界新技术应用取得一系列突破,材料技术,生物技术,信息和通信
技术,航空航天技术,海洋开发技术,能源技术等都将逐步产业化,这必将
引起生产领域的一场新的变革,国际市场竞争的焦点将越来越集中在高新技
术上,高新技术的开发与利用将成为国际竞争能力强弱的重要标志.因此,
我国未来的出口战略产业将是高技术产业,只有加快发展高技术出口产业,
并用高技术来改造传统产业,将低加工,低增加值的传统产业发展为深加工,
高增加值的产业,才能最终优化我国的出口产业结构.近年来,我国政府已
明确提出,要大力促进高新技术的产业化,努力提高高新技术商品出口的份
额.由于高新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和"火炬"计划的实施,高科技园区的兴办,
我国高新技术研究正在迅速发展.我们相信,到2020年,高新技术产业将在
我国出口贸易中占有重要地位.
(4)资源性产品在出口总额中的比重将大幅度下降.我国是一个人均资
源紧缺的国家,随着经济的发展,人口的增长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农
产品和矿产品的需求量将进一步增长,由于国内部分资源数量有限,资源紧
缺的矛盾将更为紧张.预计在2020年资源性产品在出口总额中的比重将大幅
度下降,而工业制成品的出口比重将有较大上升.预计到2020年农产品在出
口总额中的比重将由1990年的9.0%下降至2.2%左右,矿产资源的出口将
由1990年的8.4%下降到2.8%左右,而原油,石油产品和原料在出口总额
中的比例将由1990年的7.2%下降到0.4%左右.1990年我国出口原油2399
万吨,成品油526万吨,预计在2000年和2020年我国将成为原油的净进口
国.
总的说,2020年我国出口结构将实现如下重要转变,即由初级产品向制
成品,特别是机电产品转变,由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由浅加工型向深加工
型转变,由低增加值型向高增加值型转变.
3.4.3 2020年中国进口商品结构变化
我国目前进口商品结构不合理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①先进技术设备尤
其是软件技术的进口所占比重不高.据统计"七五"期间技术进口比重仅占
外贸进口总额的8.5%,1992年技术进口比重只有8.20%;②奢侈消费品进
口过多,各种非正常渠道的消费品和生产资料进口冲击国内市场;③盲目进
口,重复引进相当普遍.这种进口商品结构既对国内生产和产业结构调整产
生严重制约,更严重影响经济发展后劲和经济效益的提高.
目前我国正在深入进行进口体制改革,进口管理将逐渐走向规范化和法
律化,也必将促进我国对外贸易进口结构的优化,使其更好地为国民经济建
设服务.到2020年,我国进口商品的结构将发生如下转变:
(1)先进技术和设备的进口比重将有较大提高.对先进技术和设备需求
最迫切的是机电工业.机电工业是为国民经济各部门提供技术装备的部门,
只有以先进技术装备了机电工业,它才能以先进技术去装备其他各生产部
门.据测算,到2020年,我国对外贸易进口商品中,进口机电产品所占比例
仍最大,约为48%,其中电子产品比例上升幅度较大,将由1990年的4.5
%上升到13.7%左右.
(2)2020年我国将成为资源性产品和原料的净进口国.我国目前是一
个资源性产品(初级产品)的净出口国,1992年我国初级产品的出口额为
170.50亿美元,初级产品的进口额为132.54亿美元,初级产品的净出口额
为37.96亿美元.预计在2000年,特别是在2020年我国将成为初级产品的
净进口国;在矿产资源方面,预计21世纪我国40多种矿产品中有20多种不
能满足国内需要,特别是原油,铬铁矿,钾盐,富铁矿等严重不足,需大量
进口;预计在2000年我国将进口原油及其制品5000万吨左右,在2020年我
国将进口原油及其制品15000万吨到18000万吨左右.
(3)结合进口体制改革,将逐步放开进口,适度引进外来竞争,到2020
年在已经或趋于成熟的大多数轻纺产业和少数重化工领域,基本形成开放型
资源配置和产业结构调整机制,使这些领域基本上能够按比较利益原则较为
充分地参与国际分工和交换.
(4)"复关"后,将逐步形成利用关贸总协定许可的关税措施,例外条
款和保障条款等来调节进口,以国家产业政策引导进口的新型进口调节体
系,从根本上解决重复引进,盲目进口和其他方面的进口结构不合理问题,
正确处理保护和竞争的关系,进口结构与产业结构间将形成良性互动关系.
预计在1990—2020年期间,我国对外贸易总额的增长速度将快于国民生
产总值的增长速度.预测1990—2000,2000—2010,2010—2020年期间国民
生产总值的年平均增长率分别为9.3%,8%和7%,而外贸总额的年平均增
长率分别为12.1%,9%和7.2%.在此期间我国外贸发展比较可行的目标是
争取保持进口总额和出口总额的基本平衡.
3.5 2020年中国地区结构变化
经济的地区结构,即经济活动的空间分布与匹配状况,是经济结构变化
的重要方面.由于我国国土辽阔,自然条件复杂多样,南北热量纬向差异大,
东西地形高差和干湿差别显著,历史基础与发展阶段不同以及区域投资政策
等因素的影响,地区经济发展与分布很不平衡.从东西经向结构来看,突出
表现为沿海与内地的水平差异,从南北纬向结构来看,集中反映在南方与北
方①的结构性差异.
3.5.1 中国地区经济差异和布局结构发展过程
解放前,沿海与内地经济差异悬殊,到1949年,沿海12个省份集中全
国70%的工业产值.建国后,从50年代到70年代末,为了缩小沿海与内地
差异,促进地区经济的平衡发展,也出于国防安全和社会安定的考虑,内地
一直是我国投资和建设的重点."一五"时期,动工的694个大型项目中2/3
摆在内地,内地基建投资比例占55.9%,"二五"为59.4%,"三五"和"四
五"时期重点突出"三线"建设,内地基建投资比例高达70.6%,"五五"
时期,仍高达54.2%.投资倾斜的结果使沿海与内地的差距一度有所缩小.
到1978年,东部工业产值所占比重由1952年68.2%下降到60.1%,下降了
8.1个百分点,中部由22.4%上升到26.9%,西部由9.5%上升到13.0%,
分别增加4.5和3.5个百分点.1978年三大地带人均国民收入比值由1952
年2.19:1.61:1下降为1.95:1.24:1,表明相对差距已有所缩小.
从南北结构来看,由于改革开放前经济建设尤其是工业投资重点偏在北
方,而南方特别是东南沿海地区,大中型投资项目较少.据不完全统计,1953
—1978年全国累计基建投资5700亿元,其中南方只占45%,结果使南方工
业产值在全国所占比重下降.1978年工业产值南北结构由1952年52:48发
展成为50:50.但南方农业和重工业份额却有较大提高,1978年南方农业产
值比重由1952年52.4%上升到59.2%,增加6.8个百分点,重工业比重由
35.1%上升到45.1%,增加10个百分点,说明南方工业呈"重化",北方
工业向"轻化"方向发展.
改革开放以后,由于经济发展和投资重点由内地向沿海,由北方向南方
转移,三大地带绝对差异扩大,南北方经济结构发生较大变化.1992年东,
中,西三大地带GDP总量结构由1978年底53:31:16发展为57:28:15,
工业产值结构由60:27:13变成66:23:11,南北方GDP总量结构由1978
年53:47变为57:43,工业产值结构由50:50发展为58:42.可见,东西
及南北地域结局发生较大变化,即东部比例上升,中西部下降,南方比例上
升,北方比例下降.
3.5.2 地区经济差异和地区结构趋势分析与预测
① 南北方划分范围,南方地区包括江,浙,沪,皖,赣,鄂,湘,闽,粤,桂,琼,云,贵,川,藏15个
省,市,自治区,其余为北方地区.土地面积南方约占全国总面积的40%,北方约占60%,总人口比重南
方占60%,北方占40%.
(1)东,中,西地区结构变化趋势.从发展趋势来看,改革开放以来,
东部沿海地区一直保持了良好的增长势头.1978—1992年,GDP的年平均增
长速度高于全国平均速度(9%)的10个省市中,除新疆,云南,贵州外,7
个分布在沿海地区,其中广东为13.9%,福建12.5%,浙江12.1%,山东
11.0%,江苏10.3%.2010年以前东部沿海地区发展速度将会高于全国平均
速度,在全国的经济地位将进一步提高.主要依据是:
①东部沿海地区仍然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生长点.一是改革开放促进
老工业基地和大中型国有企业焕发青春,发挥活力.80年代,沿海老工业基
地曾一度出现不景气现象.近年来,上海以浦东新区开发开放为契机,国有
大中型企业与外资合资,嫁接,或借鉴合资企业的做法,对企业进行技术改
造,并在技术,价格,管理,运行等方面逐步与国际经济接轨,将成为我国
经济核心区,对外贸易基地和国际金融中心;辽宁正在进行第二次创业,将
再次启动老工业基地的经济增长.二是前期的大投入进入产出期和收益期.
改革开放以来沿海地区是国家重点建设地区,据不完全统计,累计基本建设
投资达8400多亿元,占全国总数的54%,累计实际利用外资460多亿美元
(不包括部委),占全国的47%,尤其是近几年一批大中型投资项目正在形
成生产能力,进入产出期,这将是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展的新生长点.
②东部地区投资环境日趋完善,将继续成为国家和外商投资热点.首先,
东部地区人口稠密,劳动力充裕,市场潜力和容量大.其次,东部经济效益
和劳动生产率优于中西部.1992年,东部劳均创造的农村社会总产值是中部
的2倍,西部的3倍,每公顷耕地提供农作物产值东部为中西部的1.6倍.
独立核算工业企业资金利税率为10.63%,而中,西部仅分别为8.44%和9.79
%.再次,东部的交通,邮电,通讯等基础设施比较完善.1992年,东部每
万平方公里拥有铁路营业里程为120公里,分别为中,西部的1.4倍和5倍,
每万人拥有的电话机为247部,为中西部的2倍和3.5倍.
③东部沿海就近梯度转移潜力和余地较大.中国地区差异大,沿海内部
差异也大.因此,梯度转移首先在各个地区内部,如苏南向苏北转移,珠江
三角洲向西江,北江流域转移.这种区域内部经济互补性及其对资金,技术
的容纳能力势必影响东部资金,技术,人才向中西部转移的速度与规模.
2010年以后,根据国家21世纪初期经济发展形势和宏观经济布局,中
西部将成为国家经济发展重点地区,其经济地位将有较大提高,GDP比重相
应上升,而东部由于地价,工资的上升,将逐步失去地价和工资较为廉价的
优势,其GDP比重将有所下降.主要理由是:
①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促进了中西部经济的腾飞.一是国有大中型企
业活力增强.中西部尤其西部国有企业比重高,集中了国家现代工业和科技
精华,这些大中型企业一旦适应了市场经济新体制,将很快发挥巨大潜力,
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基础.二是中西部乡镇企业发展速度加快,开辟经济发
展的第二战场.为加快中西部乡镇企业发展,缩小与东部地区差异,国家采
取了一系列措施,如增加专项贷款,增加拥有进出口经营权的乡镇企业,推
动实施《东中西合作工程》等等,将使起步较晚的中西部地区乡镇企业发展
上一个新台阶,成为新的经济生长点.三是随着对外开放进一步深入,尤其
是沿江,沿路和沿边等开放战略实施,内地外向型经济将有较大发展.我国
有15个邻国,中西部是拥有周边国家最多的地区,边境贸易潜力很大.中西
部边境贸易发展将有力促进和带动地区经济的腾飞和发展.
②中西部地区交通,通讯发展,将使投资环境有明显改善.国家铁路,
公路,航空运输网进一步完善,兰新线完成双线改造,京九铁路,宝中铁路,
南昆铁路,内昆铁路投入运营,西安—南京等铁路新线建设以及地方交通将
有较大发展,交通闭塞状况将有很大改观.
③中西部将成为外商投资新场所.中西部具有地价,工资相对较低,自
然资源丰富,基础原材料工业较好的优势,外商投资态势出现引人注目新变
化.1993年,外商对西北投资突破100亿美元,相当于改革开放13年的总
和,近百个国家和地区的客商已在大西北办起了3000多家"三资"企业,占
我国"三资"企业的比重由过去的0.6%上升到1.6%,因此,吸引外资的速
度将超过沿海.
④中西部是农业,原材料,能源等产业重点建设地区,资源开发和产业
发展规模将进一步扩大.尤其是陕甘蒙地区煤炭及石油,天然气开发,南疆
油田勘探和开发,长江三峡工程和长江产业带建设等,不但可以缓解我国能
源供应,而且将大大增强中西部经济实力.市场稀缺将刺激能源,原材料价
格上涨,使中西部成为资金,劳力的新的聚集区域.中部是我国粮食产量最
高的地区,也是增产潜力最大的地区,农业资源开发和农业产业的强化将成
为中西部经济健康发展的坚实基础.
根据上述趋势分析,2000年,2020年东,中,西部总人口和GDP总量预
测结果见表3-28,表3-29.
表3-28 三大地带人口预测(单位:亿人)
年份东部中部西部全国
199220002020
4.85.46.2
4.24.65.4
2.73.03.4
11.713.015.0
表3-29 三大地带GDP预测
东部中部西部全国
年份总量(万
亿元)
(%)总量(万
亿元)
(%)总量(万
亿元)
(%)总量(万
亿元)
(%)
199220002020
1.352.50
10.06
56.658.055.0
0.671.165.30
28.027.029.0
0.370.652.93
15.515.016.0
2.394.31
18.29
100100100
(2)南北结构变化趋势.改革开放后,我国对外开放从南至北展开,东
南沿海地区为我国对外开放的前沿阵地,国家基本建设投资和吸引外资的重
点地区,经济增长迅速.在10个增长速度最快省份中,7个分布在南方,1978
—1992年南方地区的GDP在全国所占比重上升3.5个百分点,工业产值比重
上升7.2个百分点,重工业比重上升6.4个百分点.其中广东省GDP比例由
1978年5.4%提高到9.6%,增加4.2个百分点,由总量为全国第六位上升
到第一位.
今后由于南方具有独特条件和优势,经济发展潜力大,其经济发展速度
仍将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在全国经济的地位将进一步上升,2000年,2020
年其比重将增加1.4和2个百分点.主要依据如下:
①地理条件优越,资源开发潜力较大.南方海岸线长,港口,海洋资源
丰富,长江,珠江流域水资源得天独厚,发电,航运价值高,长江中下游和
南方丘陵农业资源和农业增产潜力大,西南水能和矿产资源有待开发,人口,
劳动力多,市场广阔等,这将是南方经济增长的重要基础.
②区位优越,战略地位重要.南方,尤其是东南沿海,扼东南亚-日本-
美洲世界海运航线之要冲,毗邻港,澳,台,具有密切的地缘,血缘和史缘
关系,海峡两岸(含港澳)资源与经济互补性强,改革开放以来,港澳台和
华侨的投资约占外商在华投资总额的70%以上,其中80%以上集中在沿海地
区.今后随着港澳的回归,海峡两岸的关系缓和改善,东南沿海与港澳台的
联系和合作将日趋加强,南方在港澳和台湾两支火箭的推动下,将成为最富
有潜力,吸引力和发展前途的区域.
③经济生长点多,经济增长速度加快.从地区结构来看,以上海为中心
的长江三角洲地区,以香港,广州为中心的珠江三角洲地区,以福州,厦门
为中心的福厦地区以及长江三峡地区和海南地区是目前我国经济发展重要生
长点,也是今后经济继续增长的支撑点.改革开放后,上海由于机制转换问
题,一度经济发展较缓慢,1978—1992年上海年增长速度为4.9%,仅为全
国1/2,其GDP在全国所占比重由1978年8.0%到1992年降到4.6%,即下
降3.4个百分点,在全国所处地位由1978年第一位降为第九位.现在上海以
浦东开发为契机,"再造上海",恢复上海昔日的国际经济,贸易和金融中
心的地位.目前上海市经济发展速度在加快,1990—1993年工业平均递增速
度为21.8%,比全国平均速度高2.6个百分点,年增长速度由1978—1990
年倒数第二位跃居全国第六位.其次,通过大中型国有企业改革,传统工业
逐步得到改造,更新,资金密集,技术密集和高新技术产业将有较大发展,
乡镇企业,中外合资企业,独资企业以及个体企业等非国有企业迅速发展,
将进一步提高本地区经济实力.
2000年和2020年南北方地区人口和总量预测见表3-30和表3-31.
表3-30 南北方人口预测(单位:亿人)
年份南方北方全国
199220002020
6.77.58.9
5.05.56.1
11.713.015.0
表3-31 南北方GDP总量预测
南方北方全国
年份
总量(万亿元)(%)总量(万亿元)(%)总量(万亿元)(%)
199220002020
1.352.50
11.00
56.658.060.0
1.041.807.29
43.442.040.0
2.394.31
18.29
100100100
3.5.3 从不平衡发展中求得相对平衡
根据上述分析和预测,在今后较长一段时间内,我国的地区经济增长仍
将会呈现出不平衡的增长格局,2010年以前,东西部绝对差距和相对差距将
进一步扩大,2010年以后,相对差距可能有所缩小,绝对差距在较长时间将
继续扩大.处理好地区矛盾,促进地区经济的平衡协调发展,改善地区结构,
对我国经济的持续协调发展有着重要作用.
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共同富裕是我们共同目标,贫穷不是社会主义;
只有少数地区富裕,多数地区贫穷,呈两极分化,也不是社会主义;只有全
国大多数地区和大多数人民富裕起来,才算实现"共同富裕"目标.因此,
从长远来看,必须树立地区平衡协调发展的总体战略.平衡是相对的,不平
衡是绝对的,从不平衡到平衡发展是我国长期奋斗目标.虽然不能很快消灭
地区差距,但应创造条件努力扭转地区差距扩大趋势,从不平衡发展中求得
相对平衡.要正确处理国家经济发展与地区经济发展关系,正确处理沿海发
达地区与内陆欠发达地区,资源密集地区与加工业集中地区,汉族集中区域
和少数民族集中区域的关系.要发挥中央与地方积极性,加速地区经济发展,
扩大就业,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关键是通过市场机制和国家宏观调控结合,
协调地区经济发展速度和利益分配,防止富的地区越来越富,穷的地区越来
越穷,出现两极分化.同时采取措施,如调整中西部的经济结构,加强地区
合作与互助,有重点改造中西部基础设施和投资环境等.
为此建议:
(1)加强国土规划和区域规划.这是发达国家如日本,法国,德国政府
干予地区经济发展,缩小地区经济差异普遍有效的办法.今后,要加强国土
规划和区域规划,提高规划的权威性,加强项目的选址和立项论证,并要与
国民经济中长期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市总体规划和项目建设论证相
衔接,从而形成规划-计划-项目实施有机体系和约束机制.
(2)实行产业倾斜与地区倾斜相结合的区域发展政策.制定正确产业政
策和地区政策是促进地区平衡协调发展的重要措施.我国缺乏长期稳定的产
业和区域政策,经常变化不定.我国幅员辽阔,地区类型多样,差异大,过
分强调地区倾斜或产业倾斜,都不能正确处理地区发展和协调利益分配,从
而容易造成地区矛盾.正确的政策应是两者的有机结合,即根据一定时期国
家产业发展目标,重点和各地区的比较优势,在统一规划和部署的基础上,
对重点产业和重点地区给予资金,政策扶持,使产业结构与资源结构,宏观
经济效益与地区公平目标相协调.
(3)利用财政再分配手段调节分配结构和地区结构.一是实行中央财政
对地方的返还和转移支付制度,建立地区性金融组织,积极扶持欠发达地区
的经济发展和老工业基地的更新改造.二是实行公共投资重点分配制度,设
立基础设施和教育等专项基金,促进欠发达地区交通,通讯和教育事业发展,
并实行专款专用,杜绝利用财政补贴费用搞楼堂场所和购置豪华小汽车等不
正之风.三是继续对贫困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的财税,金融,投资,价格和
外贸等方面,实行扶持政策和灵活措施,增加对中西部地区,尤其是贫困和
少数民族地区的投资.
4 中国走向21世纪面临的严峻挑战
4.1 人口与资源的矛盾是制约中国经济发展的基本矛盾
4.1.1 中国面临的三大转型背景
20世纪的最后几年将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有三个大背
景.
第一个背景是,中国面临着社会转型时期,即中国正处在从传统农业社
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变的过程.这是大多数国家必须要实现的一个过程,即
要实现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任务.如果从1840年中国传统农业社会解体
以来,历经1950年中国开始发动工业化,中国进入到这一社会转型期直到下
个世纪50年代左右完成这一社会转型,即中国至少需要花100年的时间才能
基本实现社会转型.从本世纪80年代开始,中国经济进入起飞阶段并保持持
续性的高速的经济增长,如果这一经济起飞的态势能够持续下去的话,那么
中国就有可能在21世纪的上半叶成为世界经济强国之一.当然中国的工业化
和城市化任务还没有完成,还需要再花几十年的时间,才能完成这个工业化
进程.
第二个大背景是,中国面临着体制转型时期,即中国正处在从传统的计
划经济体制向现代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过程.迄今为止,大多数社会主义国
家正在经历这一过程.从1978年改革以来,中国的市场化指数迅速提高.1979
年中国市场化指数(由投资,生产,商业,价格四个因素构成的指数)为25
%,1985年超过50%,1992年提高到63%①.这表明中国在改革初期,基本
上是以计划经济为主的体制模式,市场化指数相当低下,到了今天为止,中
国的市场化过程已经走完了一大半.如果中国不出现社会解体,国家分裂的
话,中国的市场化改革将不可能出现逆转,市场经济成为中国经济体制改革
的基本模式.1993年11月4日,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建
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决定》提出的经济体制改革
的总体蓝图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
的.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要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
置起基础性作用."如果这一市场化改革持续下去的话,我们预计,再花15
年的时间,也就是到了2010年的时候,中国经济市场化指数将提高到75%,
中国的市场化改革任务基本完成.因为任何一个成熟的市场经济国家的市场
化指数都不可能达到100%,有相当一部分经济活动还需要国家来控制或干
预.
第三个大背景是,中国面临着代际领导人的交替过程,也就是中国正处
在从第二代领导人向第三代领导人交班的过程.这不是一届政府向另一届政
府的接交,而是代际间领导权的接交.这一交替过程完成所需要的时间比较
短,本世纪末就可以基本完成.国外舆论界称中国正在进入"后邓时代",
而我们称为代际领导人交替时期.实际上邓小平同志本人一直非常关心接班
问题.他曾讲过:"'文化大革命'结束,我出来后,就注意这个问题.我
们发现靠我们这老一代解决不了长治久安的问题,于是我们推荐别的人,真
① 卢中原,胡鞍钢,市场化改革对我国经济运行的影响,经济研究,1993,12,第49—55页.
正要找第三代."①"现在看起来,我的分量太重,对国家和党不利,有一天
就会很危险.国际上好多国家把对华政策放在我是不是病倒了或者死去了上
面.我多年来就意识到这个问题.一个国家的命运建立在一两个人的声望上
面,是很不健康的,是很危险的.不出事没问题,一出事就不可收拾."②
这些警策之言,是令人深思的.
以上是中国经济发展的三大背景.中国既处在很好的发展机会之中,同
时也面临许多无法回避的严峻挑战.也就是说,中国既有高速发展的良好机
遇,同时也存在着丧失这个机会的诸多风险.我们最为关心的是,中国在走
向21世纪会遇到哪些最严峻的,最重大的挑战 对此我们作出怎样的响应去
迎接这些挑战
4.1.2 影响中国长期发展的重大制约因素
我们在前三部国情报告:《生存与发展》(科学出版社,1989年),《开
源与节约》(科学出版社,1992年)和《城市与乡村》(科学出版社,1994
年)分别就影响中国长期发展的几个重大制约因素进行了较为深入的讨论.
这里,我们再作一分析和概括.
(1)人口问题.中国人口基数大,每年净增人口数量多,文化素质不高,
农村人口比重过重.中国在发展过程中所遇到的许多突出问题和困难都是与
这一基本国情特点相联系.解决12亿人口的吃饭,上学,就业,住房,交通,
医疗,社会服务和社会保障等问题,对任何一届政府而言都是头等任务.
今后30—40年中国人口还将持续增长,并逐渐达到三大人口高峰:总人
口最高峰,约16亿人口;劳动年龄人口最高峰,约10亿人口;老年人口最
高峰,约3亿人口.其解决难度之大,经济压力之重,持续时间之长,在世
界上也是罕见的.
(2)资源问题.由于中国总人口超量,人均资源占有量大大低于世界人
均水平.特别是人均耕地,草地,林地,水资源,矿产资源,原油等占有量
不及世界人均水平的1/3或1/4.进入21世纪,我国人口与资源的矛盾将更
加尖锐,关键性资源短缺状况更为严重.这是因为:我国人均资源占有量将
进一步下降,特别是人均耕地由目前的1.2亩,下降至下世纪中叶的0.9亩
以下;经济总量规模成倍或几十倍扩大,不可避免对资源总量需求大幅度上
升;耕地资源和一部分不可再生资源,如石油总储量进一步减小.目前,我
国多种农林产品,如粮食,油料,棉花,糖,毛皮,橡胶,原木,关键性矿
产品及工业原材料,如铁矿砂,铬矿砂,钢材,铜,锌,铅,部分化工原料,
纸张和原油及其制品大量进口,预计到21世纪初我国可能成为世界上资源性
产品最大的买主,特别是成为进口粮食,棉花,原油,化肥数量最多的国家
之一.
(3)环境问题.我国自然地理条件复杂,地域辽阔,生态基础脆弱,自
然灾害频繁危害甚大.伴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以及农村工业化,我国已进入
了一个空前规模的生态破坏与环境污染的阶段.不仅总体环境质量继续恶
化,而且局部环境质量加剧恶化,直接损害我国长期发展的资源环境基础,
①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3,第380页.
②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3,第310—311页.
威胁十几亿人民的生命支持系统,构成了十分突出的短期内也难以解决的生
态危机.
(4)粮食问题.我国用占世界总量7%的耕地养活了占世界总量21%的
人口,这是一个了不起的伟大成绩.但同时我们应该清醒地看到,人口对耕
地的持久压力,工业化对农业发展的巨大压力,使得我们在走向21世纪的过
程中,粮食问题以及农业问题显得日益突出."无农不稳,无粮则乱".只
要上述基本国情没有根本的改变,这仍然是一个真理.
4.1.3 中国经济发展的基本矛盾
从生产力角度看,人口过多与资源相对紧缺是制约中国经济发展的一对
基本矛盾.
现阶段我国经济发展中的许多重大困难,如粮食,住房,就业,升学,
乃至生态环境问题都与这对矛盾有联系,都是因为这对矛盾不断激化,直接
或间接派生出来的.
在人口过多与资源紧缺这对矛盾中,人口过多始终是矛盾的主要方面.
我国人口基数大,农村人口比重过高,每年净增人口多,文化素质较低,结
构又不够合理.现在正处于第三次人口生育高峰时期,同时大中城市人口又
趋向老龄化,人口形势仍然十分严峻的.
但是,我们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首先,
人力资源与其他再生产资源相比,一个最明显的差别,就是人具有主观能动
性.我们不但要重视人口数量的控制,而且正由于人口多,更加要强调人力
资源的开发利用和培训提高.日本是资源短缺而人口相对多的国家,因全民
素质高,就明显地缓解了人口与资源的矛盾.特别是当人口处于劳动年龄阶
段,形成劳动力资源时,如不及时开发利用,不仅会像水资源那样白白流失,
而且等到其年老体衰,劳动能力丧失,社会还要供养他们,需求更多的剩余
产品.所以,人力资源浪费是最大的浪费.因为人是生产者又是消费者,自
然资源的供需矛盾将长期存在,因此,要及时有组织有计划进行教育培训,
提高素质是当务之急.同时,广开门路,多渠道为剩余劳动力提供用武之地,
合理分配,有效利用,是我国的优势和希望所在.如果不抓住这个良机,一
旦失去,到了人口老龄化阶段,则将严重影响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
我国领土辽阔,就自然资源储存总量来说,不论地面资源或地下资源,
其中不少都居于世界前列.但由于人口超量,人均资源占有量远低于世界人
均水平,居于世界后列,导致多种重要资源短缺,不得不依靠大量进口.目
前如粮,油,棉,糖,毛,原木和纸张等主要生活资料,铁矿砂,铬矿砂,
化工原料,钢材,铜,锌,铅乃至石油等大宗原材料亦需从国外输入.另一
方面,我国长期过度开发资源利用过程中,未能认识到自然资源的有限性和
整体性,对资源的破坏和浪费是惊人的.如掠夺式的过度开采利用,表现为
耕地的用多养少,林地的重采轻造,草地的超载过牧,水域的酷渔滥捕,地
下水的超采沉降,矿山的采富弃贫和采主弃副等等,这种只图近利的经济行
为,干扰了自然界再生产更新的机制,忽视休养生息和保护,使后备资源严
重不足.又由于我国长期经济体制和价格体系没有理顺,生产资料价格扭曲,
资源,原料价格低,产品高价的不合理现象,也是促使资源普遍浪费和利用
率低下的原因.例如,每年粮食在收割,运输,销售到食用的过程中,估计
要浪费1000亿公斤左右;能源开采,使用,回收等环节不合理,每年浪费标
准煤至少也在1000万吨以上.至于工业上的重复建设,重复引进和产品积
压,浪费的资源,人力,物力更是无法估算.所以,我国在资源的节约使用,
杜绝浪费,综合利用,挖掘潜力方面是大有可为的.建国以来,我国经济建
设无论在速度和规模上,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但是,经济增长中
的相当一部分是以资源超载,环境超标为代价而取得的.如果仍以这种高消
耗低产出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发展,即使可以实现2000年国民生产总值翻
两番的目标,但在下一个世纪的长期发展中将难以为继.根据我国的国情国
力,我们认为,建立节约型的国民经济体系,是克服资源和环境危机的一项
基本对策,包括:建立以提高单产,节地,节水为核心技术的农业生产体系;
建立以重效益,节能,节约动力为核心的工业生产体系;建立以节约动力为
核心的综合运输体系;建立适度消费,勤俭节约的生活服务体系以及分配合
理,注重社会效益的社会保障体系.
90年代是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和社会发展继往开来的关键时期.在市场经
济条件下,我们既要大力调整工农业产业结构和地区生产力布局,合理配置
资源要素,同时又要为下个世纪初经济进一步腾飞探明后备资源,并做好人
才,科技和资金的充分准备.因此,我们认为,一方面必须及时地大力开发
人力资源,千方百计为各种人才寻找出路,合理安排,同时,要积极建立资
源节约型的国民经济体系,并很好地把两者紧密结合起来.我国人力资源充
裕,自然资源相对不足,必须使两者有效配合:全面规划,精心设计,扬长
避短,辅之以配套政策,加强组织,有效管理,从而使经济迅速协调发展,
到下个世纪逐步缓解人口与资源这一基本矛盾,实现社会经济的良性循环,
真正做到人尽其才,地尽其利,物尽其用,货畅其流.这是完全有可能实现
的.
4.1.4 21世纪中国人口与资源的矛盾
根据定性和定量分析,预计我国在21世纪的人口与资源矛盾将更为尖
锐,资源短缺将更为严重,其基本原因是:
①人口数量增加.21世纪中叶,我国人口预计将达到16亿左右,人均
资源数量将比20世纪末减少1/4.目前我国人均耕地为1.2亩,下世纪中叶
可能在0.9亩以下.
②经济发展规模日益扩大.预计,下世纪中叶中国的国民生产总值比
1990年增加50倍左右,从而经济发展对资源的需求量将大幅度上升.
③耕地有逐渐减少的趋势,一部分不可再生的资源如石油,煤炭等将逐
年减少.
由于中国人口占世界总人口21%左右,而淡水资源和土地仅占世界7
%,已探明的原油储量仅占世界3%,在下世纪经济总规模大幅度扩大后,
中国可能成为世界上资源性产品的最大买主.
如何解决人口过多与资源短缺的矛盾呢 日本是一个人口与资源的矛盾
远比中国更为尖锐的国家,其人口占世界人口的2.27%,而国土面积仅占世
界的0.28%.从总体来看,日本的人均资源量只有世界的1/8,主要依靠从
国外进口来解决本国资源短缺的矛盾.目前日本消费的90%以上能源,65%
左右的谷物,大部分矿产品均来自国外.由于中国是一个具有世界1/5以上
人口的大国,客观上不能走日本和亚洲四小龙主要依靠进口别国资源的道
路,所以,从总体上说必须走一条国内生产为主以进口为辅的经济发展道路.
目前,中国解决资源短缺的方针是开源与节约并重.一方面加强地质勘
探工作,增加资源储量,开发新的自然资源,增加资源性产品产量;另一方
面,通过科学技术,依靠经济手段,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变高消耗性经济为
低消耗性经济,变粗放型经济为集约型经济.在现阶段和今后一段时期内,
我们都必须坚持开源与节约并重的资源开发利用方针.
在21世纪,特别是21世纪20年代以后,节约和合理利用将成为我国解
决资源短缺的主要办法.其原因是:那时可开发的自然资源基本上已查明并
得到了相当深度的开发,而经济总规模将比目前增大几十倍.为此,我们必
须依靠科学技术和市场经济调节机制,大幅度提高对各种自然资源的利用效
率,降低对能源和原材料的消耗系数①,同时,加强综合利用研究,变废为宝,
变害为利.
中国的基本国情决定中国必须建立资源节约型国民经济体系,包括资源
节约型生产体系和资源节约型消费体系.但是,另一方面我们也认为,资源
条件好坏虽对经济发展起重要的影响作用,但不起决定作用.世界各国发展
的历史表明,一个资源条件差的国家,只要社会政治稳定,采取正确的发展
战略,重视人力资源开发,就完全有可能实现经济的高速增长.日本,韩国,
新加坡等的发展已证明了这一点.而资源条件好的国家,如果政治不稳定,
没有采取正确的发展战略,也可能出现经济长期发展缓慢和停滞的现象.
为解决21世纪人口过多和资源相对紧缺的基本矛盾,我们建议采取以下
四个战略:
①继续实行计划生育政策,严格控制人口增长,争取在2030年前后实现
人口零增长;
②充分开发利用我国的人力资源,提高人口素质,发挥人口众多的优势;
③建立资源节约型国民经济体系;
④实行开放型的资源发展战略.
① 根据中国科学院系统科学研究所编制的2020年投入产出表,我国1990—2020年能源对GDP的弹性消费
系数为0.44左右.
4.2 中央与地方的关系
建国以来,中央与地方关系发生了多次的变动.从财政关系来看,重大
的变动至少出现了15次.总的变动趋势是,从50年代的高度集中类型,到
70年代以集中为主,适度下放财权类型,再到80年代以地方分权为主,减
政放权类型的转变.在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权力过分集中,中央统得过死,
缺乏经济民主,经济没有活力.改革就是要体制上消除这些弊端.但是改革
并不等于削弱国家能力,市场经济并不意味着取消国家干预,财力过弱的中
央政府是不利于我国搞现代化的.1980年以来,实行"分灶吃饭"的财政大
包干制,虽然起到过积极的作用,但也引起了一个重要的变化,即国家汲取
财政能力迅速下降,中央财力降至历史上的最低点.
政府财政收入比重不断下降,在财力上中国政府已经属于一个"弱政
府".表4-1和图4-1是按两种方法计算的政府财政收入占GNP比重的变
化曲线.一是按国际通用惯例,不包括债务收入的财政收入占GNP比重;另
一是按中国官方统计的包括债务收入的财政收入占GNP比重.为了便于国际
比较,我们选择了第一种计算结果.1978年,中国财政收入占GNP比重为31.2
%,到1992年这一比重下降至14.3%,约下降了一半之多,是建国以来的
最低点.近两年这一比重还会继续下降.1993年中国财政收入占GNP比重降
至为14.0%,到1994年又下降为9.1%(见图4-1).与同期市场经济工业
化国家相比,1989年中国财政收入比重为16.7%,英国为34.6%,德国为
45.9%,美国为41.4%,法国为46.1%,加拿大为40.4%,澳大利亚为37.1
%.中国政府汲取财政能力尚不及这些国家的一半,已经成为一个"弱政府".
中央政府财力不断下降,与此同时,地方财力迅速扩大.由于中央政府
应承担全社会经济管理和公共服务功能,目前主要市场经济工业国家和人口
大国的发展中国家,中央政府财政收支占
表4-1中国财政收入占GNP比重变化(1978—1994)
年份
不包括债务收入
占GNP比重
(%)
包括债务收入
占GNP比重
(%)
中央财政收入(包
括债务收入)占
GNP比重(%)
19781979198019811982198319841985198619871988198919901991199219931994
31.226.723.321.320.020.120.520.821.919.516.816.716.615.614.314.09.1
31.227.624.322.821.621.521.621.823.321.018.718.418.717.917.016.211.8
4.75.06.47.58.39.58.07.46.97.76.95.46.5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1992,第31,215,218,227页.1992年数据引自财
政部长刘仲藜报告,人民日报海外版,1993年3月18日.
表4-2中央政府财政收入与支出占GNP比重的国际比较
项目
国家
中央政府财政收入占GNP比重(%)中央政府财政支出占GNP比重(%)
国家1972年1989年1989—1972年1972年1989年1989—1972年
美国日本英国法国德国
意大利
加拿大
印度
巴基斯坦
印度尼西亚
孟加拉国
前南斯拉夫
中国
尼日利亚
17.611.232.633.425.324.921.110.212.513.48.620.74.59.4
20.114.135.640.929.038.220.215.417.818.48.85.66.915.7
2.52.93.07.53.713.3-0.95.25.35.00.2
-15.1
2.46.3
19.112.731.832.324.229.520.110.516.915.19.421.119.98.3
23.016.534.642.629.047.923.117.721.520.65.36.928.1
3.93.82.810.34.818.43.07.24.65.5
-15.8
-13.0
19.8
注:中央政府本期财政收入是税收收入和非税收收入之和,用本国货币计算;中央政府财政支
出比政府总消费定义要窄得多,因为本项不包括州政府和地方政府的消费开支.同时,中央政府开支
比原定义要宽得多,因为它包括了政府的国内总投资和转移支付.
资料来源:世界银行,1991年世界发展报告,第224-227页.
中国数据系作者计算,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1992,第31,227页.1972年GNP数据引自:
World Bank,WorldTables1991,The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Baltimere and London,1991,
p.184.
GNP比重在不断增加.据世界银行资料,在1972—1989年期间,西方七国中
央政府支出占GNP比重分别上升了2.8—10.3个百分点(见表4-2).印度
等上亿人口大国分别上升了1.5—19.8个百分点.发展中国家中央政府支出
占GNP比重由1972年的19%,上升到1986年的26%.这反映出这些国家中
央政府的作用在不断上升,干预经济的能力不断强化.只有前南斯拉夫中央
财政支出占GNP的比重下降,从21.1%下降至5.3%,下降了15.8个百分点.
中国与前南斯拉夫有类似的趋势,从19.9%下降到6.9%,下降了13个百分
点.1989年中国中央政府支出比重仅比前南斯拉夫高1.6个百分点,相当于
印度的39%,巴基斯坦的32%,印度尼西亚的33%,尼日利亚的25%.中
国中央政府的财政能力与实行地方自治的前南斯拉夫大体相同,无论是与市
场经济工业国相比,还是与上亿人口的发展中国家相比,中国中央政府的财
力十分弱小.
国家汲取财政能力是中央政府控制宏观经济能力的基础.中央财力下降
就意味着中央政府控制宏观经济能力在下降,意味着国家实现改革与现代化
目标的能力在下降,它将在市场经济体制转型构成中产生严重的,短期与长
期后果①.陈云同志曾形象地把目前中央与地方关系概括为"各路诸侯太多,
议而不决,决而不行,各自为政".邓小平同志也认为这个批评是正确的②.
他对各地区采取的"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作法十分不满②.国务院副总
理朱镕基在1994年6月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大会上一针见血地指
出,中央一穷,中国就要分裂.如不尽快改变"弱中央,强地方"的局面,
其前景是令人十分担忧的.
① 王绍光,胡鞍钢,中国国家能力报告,辽宁人民出版社,1993,第97页.
②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3,第319,277页.
4.3 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的关系
改革以来从绝对意义上来看,中国任何一个地区都比15年前要进步得
多,富裕得多.但是,各地区经济增长率呈显著的差异性,地区间收入差距
不断扩大欠发达地区发展相对落后,已经成为影响中国经济发展,社会稳定,
民族团结的严重问题之一,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与忧虑.通常人们是按地理
区域将中国划分为东部,中部和西部三大地带,来研究中国地区经济差距变
化的.在本节中我们参照世界银行通用做法,按人均GDP(人均国内生产总
值)分类,并按与全国人均GDP水平的相对量划分收入组.
低收入地区是指那些人均GDP低于全国人均GDP水平75%的地区;
下中等收入地区是指那些人均GDP在全国人均GDP水平75—100%的地
区;
上中等收入地区是指那些人均GDP在全国人均GDP水平100—150%的地
区;
高收入地区是指那些人均GNP高于全国人均GNP水平的地区150%的.
需要说明的是这一收入水平分组仅限于中国大陆,尚不包括台湾,香港,
澳门地区,也无法与世界银行所划分的各国收入水平分组作横向比较.人均
GDP是反映一个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发展阶段的最重要的指标之一.但这一
指标还不能反映一个地区的整体发展状况,还需要选用其他重要的经济社会
指标作为补充.
表4-3列出了按人均GDP水平排序的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1978—
1993年人均GDP变化情况以及各省区与全国人均GDP水平比较的状况.
表4-3 各地区人均GDP排序(1978-1993年)
人均GDP(元)相当于全国平均数(%)人均GDP增长率(%)
序号地区
1978 1980 1985 1991 19931978 1985 1991 19931979—1992
低收入地区
1贵州
2安徽
3广西
4甘肃
5河南
6云南
7四川
8江西
9湖南
10陕西
下中等收入地区
11西藏
175 217 418 890 1 232
242 286 618 1052 1673
225 278 471 1058 1791
348 387 608 1138 1540
232 317 580 1141 1778
223 483 1147 1704
253 329 598 1180 1785
276 342 595 1212 1782
285 365 622 1280 1915
294 338 608 1292 1789
894 1388 1642
46.7 51.4 50.6 42.5
64.5 75.9 59.8 57.8
60.0 57.9 60.2 61.8
92.8 74.7 64.7 53.2
61.9 71.3 64.9 61.4
59.5 59.3 65.2 58.8
67.5 73.5 67.1 61.6
73.6 73.1 68.9 61.5
76.0 76.4 72.8 66.1
78.4 74.7 73.5 61.8
109.8 79.0 56.7
7.76.76.56.78.48.17.97.86.67. 38. 6.7
序号地区
人均GDP(元)
1978 1980 1985 1991 1993
相当于全国平均数(%)
1978 1985 1991 1993
人均GDP
增长率(%)
1979—1992
12宁夏
13内蒙古
14山西
15河北
16湖北
17青海
18海南
19吉林
354 409 703 1451 2013
307 345 717 1466 2176
365 434 809 1467 2155
364 719 1545 2485
332 428 808 1584 2339
431 808 1592 2255
712 1645 3328
391 450 838 1718 2685
94.4 86.4 82.5 69.5
81.9 88.1 83.4 75.1
97.3 99.4 83.4 74.4
97.1 88.3 87.9 85.8
88.5 99.3 90.1 80.8
114.9 99.3 90.6 77.9
87.5 93.6 114.9
104.3 102.9 97.7 92.7
6.46.96.17.07.74.59.17.2
上中等收入地区
20福建
21山东
22新疆
23黑龙江
24江苏
25浙江
273 345 712 1803 3310
327 413 839 1876 3133
313 410 820 2047 2980
563 694 1042 2099 3048
430 541 1053 2143 3958
470 1029 2310 3940
72.8 87.5 102.6 114.3
87.2 103.1 106.7 108.2
83.5 100.71 16.4 102.9
150.1 128.1 119.4 105.3
114.7 129.4 121.9 136.7
125.3 126.4 131.4 136.0
9.89.29.45.110.111.5
高收入地区
26辽宁
27广东
28天津
29北京
30上海
677 812 1378 2707 4509
367 473 982 2823 4938
1150 1391 2192 3944 6075
1290 1582 2704 5781 8240
2498 2738 3855 6675 11700
180.5 169.3 154.0 155.7
97.9 120.6 160.6 170.5
307.0 269.8 224.3 209.8
344.0 332.2 328.8 284.5
666.1 473.6 379.7 404.0
6.711.56.5
6.9(1981-1992)
全国平均37545681417582896100.0100.0100.0100.07.6
注:人均GDP为当年价格,人均GDP增长率按可比价格计算.各地区所在收入组及排序按1991
年人均GDP统计,以下各表相同.
资料来源:引自各省,区1993年统计年鉴.以下各表数据若未说明出处,其资料来源均同本表.
表4-4为1978—1992年期间各地区GNP或GDP平均年增长率的比较情
况,同时也包括了这一时期各地区农业总产值和工业总产值平均年增长率的
情况.
1978年人均GDP由低到高排序,低收入地区有8个省区:贵州,云南,
广西,河南,安徽,西藏,福建,江西.
下中等收入地区有11个省区:湖南,陕西,内蒙古,新疆,山东,湖北,
甘肃,宁夏,河北,山西,广东.
表4-4 各地区经济增长率比较
(1953—1992年)(单位:%)
GNP农业总产值工业总产值序号地区
1953—1978
1979—1992
1953—1978
1979—1992
1953—1978
1979—1992
低收入地区
1贵州
2安徽
3广西
4甘肃
5河南
6云南
7四川
8江西
9湖南
10陕西
5.1 9.2
8.2
(1979-1991)
8.3
8.2
10.0
6.0 9.6
5.3 8.8
4.3 9.3
6.8 8.0
(1950-1978)
7.0 8.6
2.2 5.7
4.5
5.7
6.1
2.9 5.8
5.4
2.6 5.7
2.3 5.9
2.9 4.3
3.0 5.5
11.2 10.8
12.9
(1979-1991)
12.1
8.4
12.3 13.4
11.3
11.8 12.2
10.8 13.5
12.2 11.3
20.1 10.7
下中等收入地区
11西藏
12宁夏
13内蒙古
14山西
15河北
16湖北
17青海
18海南
19吉林
8.7
(1981—1992)
8.6
8.1
(1979—1991)
7.5
8.6
5.4 9.0
6.2
12.0
(1987—1992)
8.2
3.9
5.4
2.4 6.7
(1979—1991)
1.8 4.3
5.2
3.3 4.9
3.9 3.8
9.5
5.6
3.79.3
15.0 9.3
(1979—1991)
12.0 10.1
11.2
11.9 13.2
16.3 12.9
11.8 13.7
10.1
上中等收入地区
20福建
21山东
22新疆
23黑龙江
6.8 11.6
(1951—1978)
10.6
11.1
6.0
3.9 5.7
(1951—1978)
2.2 7.2
9.2
2.8 5.0
12.7 18.3
(1951—1978)
11.7 15.6
11.8
10.2 7.1
续表
GNP农业总产值工业总产值
序号地区1953—1978
1979—1992
1953—1978
1979—1992
1953—1978
1979—1992
24江苏
25浙江
11.112.5
3.3 5.9
3.2 5.0
12.2 18.5
10.7 21.1
高收入地区
26辽宁
27广东
28天津
29北京
30上海
全国平均
7.6 7.8
5.2 13.3
7.3 7.9
8.7 7.9
9.0
2.7 5.7
7.0
9.6
4.1 4.4
2.7 5.9
10.0 9.9
19.8
8.9 11.3
10.1 8.5
11.4 13.2
注:本表均按可比价格计算.
上中等收入地区有4个省区:吉林,江苏,青海,浙江.
高收入地区有5个省市:黑龙江,辽宁,天津,北京,上海.
其中暂缺西藏和海南1978年数据.
按1991年人均GDP由低到高排序,低收入地区有10个省区:贵州,安
徽,广西,甘肃,河南,云南,四川,江西,湖南,陕西.
下中等收入地区有9个省区:西藏,宁夏,内蒙古,山西,河北,湖北,
青海,海南,吉林.
上中等收入地区有6个省区:福建,山东,新疆,黑龙江,江苏,浙江.
高收入地区有5个省市:辽宁,广东,天津,北京,上海.
中国各地区经济资源的不平衡性特征是十分明显的.在19个低收入地区
中,人口占全国总人口数的比重为45.4%,GDP占全国GDP总数的比重为29.6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占全国总数的23.9%,国有经济投资占全国总
数的23.9%;而5个高收入省市,总人口数占全国总数的11.9%,GDP占全
国总数的23%,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占全国总数的27.3%,国有经济投
资总额占全国总数的24.7%.这表明低收入地区各类经济资源比重大大低于
总人口比重,而高收入地区各类经济资源比重则大大高于总人口比重.如果
与美国1910年各区域(6个区域:东北区,中西部区,南部区,西部区,山
区-太平洋区)相比中国1992年的地区经济资源与人口分布的不平衡性也是
十分明显的.1910年处于美国高收入水平的东北区,其总收入比重仅比总人
口比重高出7个百分点,处于低收入水平的南部区,其总收入比重仅比总人
口比重低9个百分点.可以认为经济资源不公平分配以及不平衡倾斜,是近
年来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矛盾日趋尖锐化的根源.
各地区经济增长率的不平衡性十分明显,最高水平与最低水平相差悬
殊.1979—1992年期间,全国GNP年平均增长率为9.0%.在各地区中GNP
年平均增长率最高的省份是广东,为13.3%,其次是浙江为12.5%,福建为
11.6%,山东和江苏均为11.1%;GDP年平均增长率最低的省份是黑龙江为
6.0%,其次是青海,为6.2%,均不足广东GNP年平均增长率的一半.山西,
辽宁,天津和上海GNP年平均增长率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且在8%以下.
各地区发展速度不平衡性导致各地区在各收入组中呈现升位或降位的复
杂现象.在1978—1991年期间,广东由下中等收入组相继进入上中等收入
组,目前已跨入高收入组,人均GNP位居上海,北京,天津三大城市之后居
第四位,预计到2000年将超过天津在全国居第三位.福建由低收入组进入下
中等收入组,目前已跨入上中等收入组.新疆,山东由下中等收入组进入上
中等收入组.而黑龙江由高收入组降为上中等收入组,青海,吉林由上中等
收入组降为下中等收入组,甘肃,湖南,陕西由下中等收入组降为低收入组,
预计到2000年青海将降为低收入组,黑龙江降为下中等收入组,辽宁降为上
中等收入组,而浙江将进入高收入组.
各地区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相对差距在缩小.根据我们研究,中国地区人
均GDP总体相对差异系数(反映各地区人均GDP偏离全国平均数的总体差异
程度)是不断下降的,1978年为100.0%,1985年降至71.9%,1990年降
为64.2%,而后又出现上升趋势,1991年为66.8%,1992年为73.6%.但
是与国际相比中国地区人均收入水平相对差异系数较高.美国1880年地区人
均收入总体差异系数为54.7%,到1920年降为27.7%.日本1955年地区收
入总体差异系数为19.8%,1962年上升为25.0%,而后不断下降,到1981
年降至为11.4%.这表明中国各地区人均GDP的相对差距在缩小,但是与高
速增长时期的美国,日本相比相对差距还是比较大的,中国贫富地区的差距
还是过分悬殊的.
各地区国民生产总值的绝对差距在扩大.由于每个地区的发展起点不
同,又由于改革以来各地区不同的经济增长率,导致原有的地区人均GDP差
距进一步扩大,特别是高收入地区与低收入地区的人均GDP差距急剧扩大.
例如1978年上海与贵州人均GDP相差2332元,到了1991年这一差距已扩大
到5785元,1993年这一差距将扩大到10468元;又如1978年广东与贵州人
均GDP相差192元,到了1991年这一差距扩大到1933元,预计到1993年这
一差距将扩大为3706元.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少数民族地区与沿海发达地区的经济差距越拉越
大.根据国家民委提供的资料,民族自治地区(为8省区数据)人均GNP与
沿海地区人均GNP差距,1980年为202元,1992年已扩大为1646元.农民
人均收入水平相当低下.部分少数民族贫困状况还相当严重,1980年民族自
治地方农民人均纯收入与沿海地区农民人均纯收入相差66.8元,1992年扩
大为482元.收入差距过大,已经对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产生
消极影响.
地区经济差距扩大,已经引起各方面的关注和忧虑.我们在1994年6
月在中央党校对30多名省地领导人的问卷调查中,有83.9%的人认为地区
差距过大,可能带来的最坏结果是导致社会不稳定,有61%的人认为可能会
出现国家分裂,没有人认为最坏的可能性仅仅是社会不公平而已.少数民族
地区经济发展不足,民族矛盾冲突日趋尖锐,已经引起中央领导人的关注.
有的领导人讲,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文化老是搞不上去,整个国家也很难
搞上去.而民族地区总是落后,就很难保证中国长治久安.这是国家的长期
的心腹大患.因此在经济高速增长过程中,解决地区间差距扩大以及欠发达
地区经济发展问题(包括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问题)是中央政府所面临的
最艰巨的任务之一.
4.4 腐败之风以及党,政府与人民的关系
这个关系涉及到政府官员的腐败问题和如何用制度来根治腐败的问题.
邓小平同志在1989年6月就警告,不惩治腐败,特别是党内的高层腐败现象,
确实有失败的危险.他告诫新一代领导人,"这个党该抓了,不抓不行了."

时至今日,全国范围的腐败之风不仅没有抑制住,而且越演越烈,已成
为很严重的社会现象.首先是腐败现象的增长速度远远超过GNP增长速度.
据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统计,仅以1993年9月至12月与1992年同期相比,
全国查出的贪污,贿赂万元以上的大案增长了2.1倍,查办县级以上领导干
部经济犯罪重案增长了6.8倍,其中厅局级以上干部增长了11倍.据最高人
民法院院长任建新报告,1993年8月至12月受理的经济犯罪案件数比前7
个月平均上涨73.62%,审结案数上涨102.13%.江泽民总书记也指出,目
前腐败现象已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广泛领域,尤其是侵蚀到我们的党政机关和
干部队伍②.
其次是军队大规模卷入商业活动,促使部分军队干部发生腐化,腐败现
象.进入80年代以来,由于中央财政能力不足,国防费用的绝对数(扣除通
货膨胀率影响)不断下降,军队深深卷入大规模的经商活动,目前已发展到
总参,总政,总后三大总部,陆,海,空三军各大军区无一不开办公司自行
创收,弥补军费严重不足.国际经验表明,只要允许军队经商,就等于为军
队腐败大开"绿灯".目前只有印度尼西亚,泰国,巴西等少数国家军队经
商,有军营公司或产业.这些国家的军队腐败程度是相当严重的,已经成为
一支独立于国家利益之外的具有自我利益的政治,经济,军事三位一体的特
殊利益集团.军队经商,已经严重损害了军队的社会形象和国际形象.有的
领导人早已意识到这一问题的严重性,是不同意这些做法的.如果不改变军
队经商,撤离出商业活动的话,就会为未来中国留下动荡不安的隐患.
为什么中国的腐败之风越演越烈 如何根治腐败 这是全国人民包括中
央领导人最为关切的焦点问题.
社会腐败之风固然与某些党政军干部的思想,道德和作风有关.然而如
果腐败之风屡禁不止,越反越狂,这就与制度高度相关.邓小平同志说:"制
度好可以使坏人无法任意横行,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无法充分作好事,甚至
会走向反面."①实际上,现实腐败主要是制度性腐败.腐败现象的产生主要
根源于制度的缺陷,即市场经济转型期的制度缺陷.有了这种制度,那些正
直诚实的人们一旦获得权力也会堕入腐败的行列,成为制度性腐败的俘虏.
从经济学看,腐败的性质是一种寻租活动.在市场经济转型过程中,必
然存在着价格双轨制.价格是广义的概念包括商品价格,资本价格(利率),
外汇价格(汇率),进口商品价格(限额及批件).只要存在价格双轨制,
就会产生经济租金,就会激励拥有权力的官员和拥有金钱的寻租人共同参与
和分享经济租金.经济租金越高,寻租激励就越大,腐败现象就越严重.这
就是中国腐败现象的制度根源.
①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3,第313,314页.
② 江泽民,在中央纪委第三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1994年2月28日新华社,北京,1994年3月5日电.
① 邓小平文选(1975—1982年),人民出版社,1983,第293页.
寻租活动的腐败是与政府对市场的过度干预相关,没有政府的过度干
预,没有这一干预所提供的特殊垄断地位,租金就无从寻求.政府过度干预
对寻租活动提供合法性,许多寻租人也很方便地从政府政策和制度规定中寻
找合法寻租的依据,这是寻租活动恶性化的基本原因.
在市场经济转型过程中最常见的寻租活动有:
①价格双轨制.例如政府控制某些商品价格,由于需求过旺,市场价格
远高于官方价格,其价格差形成经济资金.需要说明的是,改革以来中国市
场化程度迅速扩大,商品价格双轨制正趋于向市场价格单轨制过渡.同样外
汇汇率双轨制正朝着单轨制并轨,大部分外汇已按市场汇率交易.这部分租
金也正在下降或消失.目前,最大的租金来自于银行贷款利率租金.银行以
及其他特殊利益集团利用政府的这一特许及其垄断性,分享这最大的租金.
只要看一看大城市包括不少县镇拔地而起的最豪华的银行大厦就是一个证
明,这只不过是一部分租金而已.
②经济特权.这是指法律和制度之外的权力,也是指违反公平竞争原则
的,而法律和制度未能加以限制的经济特许权.例如,某些行业的垄断经营,
只允许少数国营企业有权垄断经营.又如生产销售特许权,对某些特别集团
发放生产许可证或特别销售许可权.当这些企业获得垄断权力之后,就获得
垄断利润,即超过正常水平的行业平均利润.
③进口高关税和进口配额.进口高关税容易造成少数企业垄断,妨碍产
品质量提高,降低市场竞争能力.由于高关税使得进口汽车的走私成为高利
润的行业,控制进口配额和进口批件已经成为外贸部门和公司寻租的主要来
源,也是这些部门腐败的主要特征.
④政府对某些地区或集团的"优惠政策".众所周知,"优惠政策"不
是一纸空文,具有很高的含金量,这相当于为某些地区或某些行业提供了一
种垄断.
除了以上举例的寻租活动之外,还有其他类型的寻租活动,其实质都是
利用制度缺陷,使少数特殊利益集团利用非公平竞争手段活动获得超额垄断
利润.
政府的干预具有两面性,如果政府干预能够调整和纠正市场扭曲,就会
减少租金,同样也会减少腐败现象.如果政府过度干预程度越大,市场扭曲
就越显著,经济租金就越高,社会性的腐败就越加广泛.
"水可载舟,亦可覆舟".这句话清楚地表达了党和人民的关系,政府
与社会的关系.如果任其腐败蔓延,不能彻底解决腐败特别是党内高层问题,
那么共产党因制度性腐败垮台不是不可能的.正如江泽民总书记再三警告,
如果听任腐败现象发展下去,党就会走向自我毁灭.
党,政府和人民的关系还涉及到另一个关键性的问题,是行政机构过分
膨大,吃皇粮者众多,现有的纳税人提供的税收已经无法养活这样庞大的官
僚机构.一个现代社会是否能够有效率的运行取决于是否能有一个精干的,
办事效率高的官僚机构.但是,如果官僚机构过于臃肿,开支过高就会成为
现代发展的障碍.因为政府不能有效的指导全社会创造GNP,而是无效的消
耗GNP.需要指出的是中国的市场化过程已经发展得相当迅速,但迄今为止
我们并没有触动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建立的,并与计划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官僚
体系.这对矛盾——市场化改革和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官僚机构之间的矛盾是
相当尖锐的.后者十分臃肿的,效率低下的,日益腐败的三大特点一直未能
改变.行政机构,行政人员和行政经费急剧膨胀.据统计1978—1992年全国
国家机关,政党及社会团体人员数增长了2.3倍,行政管理费增长了4.2倍
(已扣除通货膨胀率因素的影响),超过GNP增长倍数.与发达地区相比,
在欠发达地区现有的财政开支不足以养活这一庞大的官僚机构.在省地级干
部问卷调查中,对中央财政很困难,地方财政也很困难,最主要的原因是机
构膨胀,行政开支过大,有45.2%的人认为最主要的原因是机构膨大,行政
开支过大.有的少数民族地区领导人反映,50年代在财政支出中,人头费占
10—20%,60年代为20—30%,70年代为40—50%,80年代为60—70%,
90年代已达到80—90%.我们在贵州省调查时,该省的财政厅反映,1994
年全省新增财政收入地方财政收入预计为3.2亿元,但是因新增工资则需要
10.8亿元.本来应该通过先消肿(压缩行政机构和行政人员规模),后征税
养政和高薪养廉,但是现在肿未消,国家和地方机构的干部及公务员则大幅
度加薪35%以上.肿未消就高薪养廉,使本来准备分流或者下海的人员不能
下海,本来已经下海和分流的人员也纷纷上岸.这样就把改革的次序颠倒了,
即应当先消肿后高薪养廉.在谈到机构消肿的问题上,有的省区领导认为中
央应当率先消肿,他们讲上面有多少个条条,我下面就要设多少个庙,我又
无权拆庙.没有庙就没有钱.不少地区对此感到难度很大.从这个意义上看,
机构消肿同反腐败具有同样的重要意义,是正确处理党,政府与人民关系的
根本途径.
4.5 经济发展的大起大落
改革以来,中国经济增长速度相当高.据统计1978—1992年期间国民生
产总值年平均增长率为9.0%.但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另一个特点是,时而大
起,时而大落.改革以来已经出现了四起三落.
需要说明的是,本文使用的经济周期的概念不是严格意义下的类似于物
理过程,机械过程的周期运动概念,而是专指人类最复杂的经济活动中出现
的经济增长(如真实GNP增长率)实现扩张和收缩的交替循环现象.它不同
于私有经济中的"商业周期"的概念,而是指公有经济中特有的"经济波动"
的现象,即这种经济波动强有力的影响了整个国民经济的各个方面和各个地
区.
研究结果表明:
(1)中国经济增长存在明显的周期性波动.每次经济周期都出现了扩张
期和收缩期,在峰值点处,经济增长率过高,属于"经济过热";在谷底点
处,经济增长率又过低,属于"经济过冷".可谓大起大落,有起必有落.
(2)各周期波动幅度差异甚大.从周期绝对波动幅度(指平均增长率的
标准差,反映波动曲线偏离均值的绝对程度)看,第一次周期为4.7%,第
二次周期为2.7%,第三次周期为4.8%;从相对波动幅度看(也称经济波动
系数,指标准差相对于平均增长率的百分比,反应波动曲线偏离平均值的相
对程度),第一次周期最大,为72%,第二次周期最小为25%,第三次周期
又上升为56%.
(3)经济波动严重影响经济增长.仅从改革以来三次周期比较而言,经
济波动系数越大,GNP平均增长率就越低,例如第一次周期GNP平均增长率
为6.5%,第三次周期为8.6%;反之,经济波动系数越小GNP平均增长率就
越高,例如第二次周期GNP平均增长率为10.9%.在分析改革前历次经济周
期时,同样可以得到这一结论.
(4)每两个周期(指短周期)构成一个较长的周期(指中周期),并出
现一次较大的经济调整.一般是在前一短周期扩张期达到该中周期的峰值
点,在后一短周期收缩期达到该中周期的谷底点.在两次重大经济调整之间,
(例如1979年和1988年9月开始的重大调整),至少出现一次以上的中调
整或小调整.当这一完整的中周期(例如1982—1989年)结束之后,同时开
始了新的短周期和中周期的扩张期.
(5)每次经济周期扩张期与各次党代会具有一一对应关系.在1977—
1993年的17年中,共计召开四次党代会,形成四次经济扩张期.如图4-5
所示,在党代会召开的当年经济增长率高于上年,第二年经济增长率就会变
得更高(除1988年持平之外).这不是某种数据的巧合.只有重复性才具有
规律性.
党代会具有很强的政治动员作用,产生新的领导人,提出新的发展目标,
发出新的动员令,这对经济扩张具有十分明显的推动作用.它表明,政治动
员在前,经济扩张在后,这是引起中国经济波动的原因之一.
(6)每次经济收缩期与历次政府经济紧缩政策具有一一对应关系.从
1979年以来,政府已经实行了两次重大调整,一次小调整.例如,1979年4
月中央工作会议提出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改革,整顿,提高"方针,当
年经济增长率进入收缩期;1988年9月中央十三届三中全会提出"治理经济
环境,整顿经济次序"方针,次年经济增长率进入收缩期,并达到谷底.
中国经济波动在很大程度上是受政府政策变动影响,也是中国经济波动
幅度较大的主要原因.
此外,中国经济周期波动还有其他特点,例如,除GNP总量增长波动之
外,还有几十个经济变量同步,朝前,滞后增长波动;除全国经济增长总波
动之外,还表现各地区经济增长波动的一致性,反映了政府任何一类政策(无
论是扩张政策还是紧缩政策)都会对全局的经济增长产生深刻的影响.
多年来,我们吃"高指标"的苦头已经不止一次,支付"高学费"的例
子也不止一次.当政府经济增长目标在高—低—高—低之间变化时,国民经
济运行则出现经济扩张—收缩—扩张—收缩的经济周期性循环.这是中国经
济周期的真正含义.
经济增长的大起大落既是中国经济发展的最显著特点之一,也是中国社
会矛盾冲突的根源之一.中国社会经济发展实践表明,经济稳定,则社会稳
定,政治稳定;经济不稳定,则社会不稳定,政治不稳定.在经济衰退时期
出现经济危机和政策危机.通货膨胀率居高不下,人民群众普遍不满,居民
实际生活水平下降,由于开工不足失业人口迅速增加,社会犯罪率相应上升,
贫困人品增多.巨额财政赤字使政府困惑于财政危机中;进口量激增,国际
收支恶化,出现学生上街,工人罢工,群众上访的事件.当社会处于不稳定
时期正是经济发展的艰难时期.
引起中国经济波动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也是复杂的.中国的特殊国情是
经济波动的客观基础.经济周期波动反映了中国现代社会二元经济结构矛盾
变化与冲突,例如工业与农业的发展矛盾,城乡居民利益矛盾,人口与资源
的矛盾,社会总需求和社会总供给的矛盾等等.增长意味着不平衡,增长速
度越快不平衡性就越大,增长波动就越剧烈.在这种情况下,领导人的急于
求成,体制的投资扩张机制,都会加剧经济增长的不平衡性和波动性,从而
导致中国经济发展的大起大落.
上述挑战,是在市场经济转型过程中和经济起飞过程中不可避免产生的
问题,这些问题直接地或间接地影响经济稳定,政治稳定和社会稳定.上述
挑战是相互联系的.由于国家能力不足,宏观调控能力下降,出现经济增长
的大起大落;由于中央财力不足,无力解决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日益扩大
的经济差距;由于中央财力不足,无法解决官员和公职部门服务人员的收入
水平问题,不能以"正税养政","正税养军".上述挑战的核心问题是,
改革以来国家汲取财政收入的能力迅速下降.
5 中国走向21世纪的基本发展战略研究
从本书前四章的分析中可以看出,中国在走向21世纪时一方面面临中国
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另一方面也遭遇极为严峻的挑战和制约,有两
种前途和可能:第一种前途是,中国抓住大好机遇,克服严重挑战和困难,
在21世纪上半叶成为世界历史上的一个新兴的大国.一个占世界人口1/5
以上的大国,摆脱"一穷二白"的落后面貌,不仅在经济总量上,而且在人
均水平上达到世界发达国家水平,将从根本上改变国际经济的格局.第二种
可能性是,中国在今后较长时期中政治不稳定,社会动荡,经济严重失调,
发生恶性通货膨胀,甚至暴发严重经济危机,丧失大好发展机遇,在经济发
展道路上再次遭受挫折,以致在21世纪末中国仍处于当时世界上低收入国家
或中下等收入国家的行列.
中国有较大的可能实现第一种前途.关键在于采取正确的基本发展战
略.在本章中我们所建议的中国走向21世纪的基本发展战略,可归纳为以下
五条.
(1)稳定和渐进战略,即保持国家长期稳定,包括政治稳定,经济稳定
和社会安定.稳定是发展的前提和条件,为此要采用渐进的办法来实现各项
重大改革措施,以减少失误和社会动荡.
(2)经济发展的持久战战略.
(3)适度高速发展战略.
(4)高度开放战略.
(5)科技兴国和教育兴国战略.
为保证上述五项基本发展战略得以贯彻和实施,我们提出了八项基本对
策.本章前五节我们讨论基本发展战略,第6节讨论基本对策.
5.1 稳定和渐进发展战略
(1)稳定是发展的前提和条件,稳定也是改革和开放的前提和条件.只
有国家稳定和统一,才能为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的宏观环境.
国家稳定包括政治稳定,经济稳定和社会安定,其中政治稳定是最主要
的,最根本的.邓小平同志指出:"中国的问题,压倒一切的是需要稳定.
没有稳定的环境,什么都搞不成,已经取得的成果也会失掉"①.世界银行在
研究了东亚八个国家和地区经济高速发展经验后指出:东亚经济奇迹并非不
可思议,最主要的是实现政治稳定.德国前总理施密特认为中国国民经济能
够迅速地跃居世界前列,但首先取决于中国今后必须避免文化大革命式的政
治斗争和其他形式的政治动乱.
新加坡前总理李光耀曾经多次客观地指出保持国家稳定,树立中央权威
对发展中国家的重要性,他在1994年3月12日接受美国《外交》季刊记者
采访时说:"中国是一个幅员辽阔,情况完全不同的国家,除了建立强大的
中央政权别无选择."他指出,如果中国的动乱得逞,今天的中国会是一个
比原苏联还要糟的国家.他说:"鉴于中国领导人面临很多障碍,我对到目
前为止他们所获得的成就感到震惊."
(2)为了保持国家稳定,应当采用渐进方式推行各项重大改革措施.
目前世界各国在进行经济体制改革时有两种不同的方式.第一种是采用
突变的办法,在短时期内全面地推行很多根本性的变革措施,如俄国曾采用
的"休克疗法".其理由是改革是一场革命,长痛不如短痛.第二种是采用
渐进的方式,用较长时间,通过试验,渐进地逐步地进行变革.
我们认为,应该采用渐进方式进行经济体制改革.
①改革的目的是建立能促进生产力发展的新的经济体制.但新体制的方
针,内容,实行措施等不仅需要进行理论研究,而且更重要的是经过实践检
验,通过试验对部分改革内容和措施进行修改.切忌不问中国国情照搬书本
知识和外国经验及做法,切忌未经试验就把某些不成熟的改革措施在全国全
面推行,否则就可能严重影响国家的安定,造成"欲速则不达".
②中国国土面积广阔,地区差别很大,情况复杂,部分改革措施需因地
制宜,区别对待.
③对每项重大改革措施,我们不仅要研究其内容是否正确和合宜,而且
要事先研究和分析实行后对国民经济所产生的影响以及社会的承受能力.为
研究实行某项重大措施的影响,一方面应通过在部分地区和单位进行试验,
另一方面可以应用系统科学方法,通过数学模型和电子计算机来模拟计算其
影响大小.例如1994年零售物价指数高达21.7%与调整农产品收购价格和
汇率并轨有密切关系,可以应用投入占用产出方法事先计算出实行这两项措
施对物价的影响.为此就要求采用渐进的方式.
不仅在推行各项重大改革措施时,而且在进行经济调整和整顿时也应当
采用渐进的方式进行.一涌而上,大起大落,急刹车,硬着陆等对经济发展
和经济改革是不利的.
实践表明,以渐进方式推行各项改革措施,在实践中摸索前进,是保持
国家稳定,减少工作失误的重要方法.
①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3,第284页.
渐进并不表示缓慢前进,在通过大量试点,获得丰富经验后,就可能快
速前进.渐进是指总体而言,并不排斥在条件成熟时有一个飞跃前进过程,
有一个量变到质变的阶段.
5.2 经济发展的持久战战略
经济建设中的急于求成,缺乏持久战思想曾经对中国经济发展造成严重
的挫折和带来惨重的损失.中国解放后曾经多次提出过高的,脱离实际的经
济发展战略目标和指标.如1958年曾提出"十五年内赶上并超过英国",60
年代和70年代曾提出到本世纪末实现四个现代化.特别是1958年发动了大
跃进运动,企图以大搞群众运动的形式在短期内达到极高的经济发展指标,
如当时曾提出要在七年,五年,以至三年内提前实现原定的十五年钢产量赶
上或者超过英国的目标,其结果是使中国国民经济遭受极为惨重的损失.1961
年国民收入下降了29.7%,社会总产值下降了33.5%,粮食,棉花产量分别
比1958年下降了26%和59%.经过三年调整时期,一直到1965年国民收入
数额才恢复到1958年水平①.这使得中国国民经济发展至少延迟了7年时间.
如果不犯大跃进错误,可以设想,在1958—1965年期间国民经济有可能保持
'一五'计划期间的平均发展速度,那么1965年的社会总产值和国民收入将
比1965年实际数值分别提高86%和72%.1965年粮食产量将增加31%,即
增加5970万吨;棉花产量将增加29%,即增加62万吨.钢产量也可能增加
600万吨,即增加49%.实践证明,急于求成,脱离客观实际的高指标必然
会引起经济大起大落,延误中国的经济发展.主观愿望也许是好的,实际结
果往往是"欲速则不达".
抗日战争初期毛泽东同志在分析中国和日本帝国主义的各种优势和劣势
后指出,"速胜论"和"亡国论"是错误的.抗日战争是一场持久战,中国
将取得最后胜利①.毛泽东同志的持久战战略对中国人民取得抗日战争胜利起
了重要作用.
彻底改变中国贫穷落后面貌,不仅在总量上而且在人均水平上赶上和达
到世界发达国家水平是远比战胜日本帝国主义更为艰巨的任务,必须坚持持
久战思想.这是由于:
(1)中国的经济基础差,是一个"一穷二白"的国家,人均水平很低,
与发达国家相距很大.如果根据世界银行计算,中国1990年的人均GNP为
370美元(按汇率计算),而发达国家(高收入国家)1990年人均GNP为19590
美元,相差50倍左右.如按比较接近购买力水平价的1980基准年汇率计算,
1990年中国人均GNP为906美元,也相差20倍左右.
(2)中国与发达国家不仅在经济水平上存在很大差距,而且在社会发展
水平上,如科学技术水平,文化教育水平,环境保护水平,人均国民财富等
方面也存在很大差距.如发达国家目前科学家和工程师约占人口3.7%,而
中国为0.4%.发达国家目前基本上消除了文盲;大学生入学率(大专院校
入学学生占20—24岁年龄组人口的比重)达到42%左右,而中国成人文盲
率约为27%,大学生入学率仅为1.7%左右.
(3)中国是一个具有12亿人口,幅员辽阔,地区差别很大的大国.一
般说来,改变一个小国的面貌比较容易,所需时间较短,而改变一个大国的
面貌比较困难,所需的时间更长.
① 根据中国统计年鉴1993,第34页资料,按可比价格计算,到1965年中国国民收入才扭转急剧下降局面,
达到和超过1958年水平,1965年国民收入等于1958年的105.7%.
① 毛泽东,论持久战,毛泽东选集第二卷,人民出版社,第2版,1991,第439—518页.
(4)中国经济发展的战略目标是,不仅要在21世纪上半叶达到目前发
达国家的水平,而且要在21世纪末达到当时的发达国家水平.必须考虑到,
中国在迅速发展,世界也在不断前进.1970—1990年20年期间世界上高收
入国家GDP年平均增长率为3%左右,人均GNP年平均增长率为2.4%.预计
今后发达国家人均GNP年平均增长率仍可能为2.4%左右.目前发达国家人
均GNP为2万美元左右,2050年可能达到人均8万美元,21世纪末可能达到
人均20万美元(均按1990年美元计算).为了不仅在人均GDP,而且在人
均财富,人均消费水平,科技教育水平等方面达到当时的发达国家水平,中
国约需100多年时间,即在21世纪末才有可能实现.
这一切表明,这是一场持久战,需几代人长期努力.不能期望搞几次群
众运动,发动几次战役,搞几次跃进就能实现.这是马拉松式的万里长征,
而不是百米赛跑.我们的目标是长期高速增长,为此必须树立持久战的战略
思想①.
① 世界上发达国家目前平均人均GNP为2万美元.他们过去人均GNP为1000美元(按1990年美元价格
计算)的年份大致如下:联合王国为1810年,法国1830年,德国1840年,美国1870年,日本1952年,
所以联合王国,法国,德国,美国,日本的人均GNP从1000美元到2万美元经过的年度分别为180,160,
150,120,40年左右,都经过很长时期.中国1990年人均GNP为370美元,按实际购买力计算,可能为
1000美元左右,经过40—50年努力,达到人均2—3万美元,是非常快的发展速度.
5.3 适度高速发展战略
(1)在本书第二章我们已经说明了高速增长及适度高速增长含义.在现
阶段中国的国民生产总值年平均增长速度如果高于1952—1978年平均增长
速度,高于世界上低收入国家的年平均增长速度,高于或等于经济很快增长
的周边国家年平均增长速度,以及高于或等于发达国家和地区在过去高速增
长时期的年平均增长速度,那么就可以认为中国实现发高速增长.具体说,
在现阶段国民生产总值年平均增长速度为4%左右是低速增长,6%左右为中
速增长,8%以上即为高速增长.
适度高速增长是指经济增长速度必须与实际拥有的资金数额,物资数量
和基础设施状况等相协调,高速增长与协调发展和持续发展相结合,达到长
期的,持久的高速增长和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
(2)超高速发展,过快的发展速度,百米赛跑式的冲刺,容易引起经济
发展的大起大落,并严重破坏中国的环境.从长期看,经济发展速度反而会
降低.
(3)低速(年增长率4%左右)或中速(年增长率6%左右)情况下的
持续,稳定,协调发展,也不符合中国国情.尽管这种情况下环境破坏不大,
物价比较平稳,国民经济各部门比较协调,瓶颈现象也不严重,但这种战略
有根本性的缺陷,即:
①丧失机遇.如发展速度低于东亚和周边国家,中国将长期处于落后状
态.
②低速或中速发展不能满足全国人民迅速脱贫致富的强烈愿望和各省
市,各地区通过发展经济改变落后面貌的强烈要求.低速或中速发展不能解
决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问题.
③由于经济不发达,不可能用很多资金进行环境保护,国土整治等工作.
生态环境很难得到改善.
(4)正确的发展战略是把高速发展与持续,稳定,协调相结合,即采取
适度高速发展战略.这个战略的主要含义是:
①经济高速发展与环境保护,资源节约利用,保护耕地等相结合,达到
自然,社会,经济,科技,文教等长期协调发展,走经济增长与自然协调发
展之路.
②国民经济各部门协调发展,预防和克服可能出现的严重的瓶颈现象.
这时应注意:国民经济各部门协调发展并不表示各部门齐头并进,每个时期
应有领先发展部门;各部门的平衡协调发展是开放型的平衡和协调发展,而
不是封闭式的平衡协调发展,即在充分利用国外资源,开发国际市场条件下
的平衡和协调发展.
③投资规模应与可能达到的国内储蓄额相协调,信贷规模应与资金来源
相协调.
④在经济发展的动态上应减少年度间的经济波动,不发生大起大落现
象.
⑤通货膨胀率应低于GNP增长率.
此外,应当不是以各部门的总产值,而是以各部门的增加值,即劳动报
酬,利税与固定资产折旧之和,来衡量各部门的增长速度.总产值由于包含
生产过程中消耗的材料,能源等,不能确切地反映各部门的生产成果,容易
歪曲真相,以增加值来衡量和计算各部门生产成果实际上是以该部门劳动
者,企业和政府所获得的收益作为计算生产成果大小的主要依据.
5.4 高度开放战略
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经验表明,开放的国家的经济发展速度显著地快于
封闭的国家.目前世界上没有一个经济迅速发展的国家是对外封闭的.我国
的经验也表明,1978年改革开放后经济发展速度显著地快于1978年以前.
1952—1978年的26年期间我国国民收入年平均增长速度为5.99%,而1978
—1993年的15年期间国民收入年平均增长速度为9.25%.在我国国内高度
开放地区的经济发展速度又快于开放程度较低的地区.高度开放的,吸收外
资较多的部门的发展和经济效益也显著地快于和好于较封闭的被保护的部
门.为了促进发展,我们要实行高度开放,并把它作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发展
战略.高度开放包含以下两个方面:
(1)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程度,包括扩大开放的规模,地区和领域,降
低关税,大规模引进国外资金,人才,生产技术和管理技术.彻底改变部分
省市和部门在思想观念,信息,人才,资金,技术等方面的闭塞现象,并且
要求中国各部门都能参加到国际竞争中去,经受外国商品的冲击,通过国际
竞争淘汰我国的落后生产技术,引进和发展先进技术,提高产品质量和降低
产品成本.
(2)在国内反对地方保护主义,建立公平竞争的,高度开放的,统一的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使得国内商品和劳务能自由流通.
为使我国社会生产力得到快速发展,保护消费者利益,应提倡公平竞争,
反对垄断.通过竞争提高生产技术,改进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
济效益.不仅在国内各地区间,各部门间,各企业间进行竞争,而且同国外
竞争.只有通过竞争才能使产品价格不致被少数企业所左右,才能避免人为
地提高价格,造成对消费者和产品使用者的无情剥削.除国家由于特殊原因
对某些行业进行控制外,不允许企业进行垄断.竞争是日本,韩国和我国台
湾省过去30多年经济迅速发展的一个重要关键,也是中国经济改革能否成
功,经济能否长期高速发展的一个核心问题.为此我们要反对各种形式的地
方保护主义和部门,企业的垄断行为,通过竞争来提高我国企业的活力和素
质.
市场经济体制有强大生命力和很多优点,但也有局限性和弊端.市场经
济主要有五项缺陷,即:盲目追求短期利益;破坏资源和环境;忽视基础设
施,基础产业,基础科学技术研究和基础教育;造成市场混乱,无序;供求
失调,甚至产生严重的经济危机等.我国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时,
政府要建立强有力的宏观调控体系,主要通过财政,税收等间接经济手段和
法律手段,使经济健康地发展.
5.5 科技兴国和教育兴国战略
(1)树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兴国,教育兴国的战略方针.科
学上的重大发现,技术上的重大发明往往使社会生产力得到突飞猛进.18世
纪后期蒸汽机的发明引起了产业革命,使人类在不到一个世纪时期内创造出
比过去所有世纪总和还多的物质财富.19世纪后期电力的发明和使用,又使
人类进入电气时代.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科学技术又得到飞跃发展,如电子计
算机的发明和在国民经济各领域广泛使用,原子能等新能源的发现和使用,
新材料的合成与利用,空间技术的发展与应用,生物技术和生命科学的发展
等,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高速增长起了关键作用.
马克思曾经指出"生产力里面也包括科学在内"①,邓小平进一步指出科
学技术对生产的巨大作用,明确地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②.
中国在迈向21世纪时,应把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兴国和教育兴
国作为中国的基本发展战略,这是由于:
从发展经济,提高劳动生产率角度看,我们不能仅仅依靠增加资本和劳
动力数量来扩大生产规模,主要应当依靠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来实现.
从发展对外贸易,扩大出口角度看,为了提高出口产品质量和加工深度,
为了不仅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而且出口高质量,高增加值的工业制成品和技
术密集型产品,为了向国际市场提供第一流产品,必须依靠科学技术.
从解决我国资源相对紧缺的矛盾,建立资源节约型国民经济体系角度
看,为了建立节能,节材,节水,节地的生产体系和生活消费体系,减少我
国部分资源产品供求缺口,开拓新能源,解决煤的长途运输等问题,我们必
须依靠科学技术.
从解决中国人多地少,发展农业和提高土地生产率角度看,我们必须依
靠科学技术,如发展生物基因工程等.
从提高劳动者素质,为发展经济提供足够的熟练劳动者角度看,必须发
展科学技术教育事业,并且把教育事业的重点放在普及基础教育和技术培训
上.
21世纪的国际竞争,主要是经济竞争,而经济竞争的核心是科技竞争.
日本曾一度在汽车,半导体和电子计算机等领域占据优势,但是美国凭借科
学技术上的优势,经过较短时期,又夺回了在这些领域的优势.如1993年美
国在汽车产量上又重居世界第一,美国英特尔公司已从日本电气公司手中夺
得半导体和蕊片制造方面的世界第一桂冠.为了在国际竞争中取得优势,保
持美国在世界科技中的领先地位,1994年8月美国总统克林顿首次就科学政
策发表正式报告,报告中明确提出"投资科研和教育是国家的重点".韩国
在80年代也曾提出"科学立国"的口号.
为了振兴中国,把邓小平同志提出的"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
兴国,教育兴国,作为中国走向21世纪的根本战略方针,已成为当务之急.
(2)发展本国科技力量,走科技引进与独创相结合的道路.目前中国的
科学技术水平与国际先进水平有很大差距.努力学习,吸收和引进世界先进
科学技术,对中国经济发展有重要作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经济的高速
①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草稿)第三分册,1963,第350页.
② 邓小平,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3,第274页.
发展与大力引进外国先进技术有密切关系.在50年代到70年代日本平均每
年从欧美引进的先进技术由233项增加到2091项.引进节省了大量研制时间
和研制经费,据估计日本引进费用仅相当于研制费用的1/35,而引进这些技
术和专利后所获得的经济价值相当于引进费用的50倍.如日本引进美国的钴
合金粉末磁钢技术后,应用到录音机和录像机的马达中,使产品质量大大提
高,成本大幅度降低.日本在引进中并注意与革新相结合,在原有基础上对
引进的技术加以改革和提高.一直到目前,日本仍是世界上的高技术进口大
国.1992年度日本的技术进口额为4140亿日元,而技术出口额为3780亿日
元.净进口额为360亿日元.
日本引进外国先进技术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但是中国应当培养本国科
技力量,走引进与独创相结合的道路,即:
①中国是一个具有12亿人口的大国,必须有一支强大科技力量,研究与
解决本国所面临的和产生的各种独特科技问题.
②引进外国先进技术能缩小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但不可能以此达到
世界领先水平,从长期看必须立足于国内.
③在国际竞争中每个国家为保持竞争力都不愿把最先进,最关键的技术
传播出来,为提高中国各产业部门,特别是高技术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必须
培养自己的科技力量,走引进与独创相结合的道路.
(3)通过国家宏观调控,发展基础科学与基础教育
科学技术研究按其性质可分为三大类,即基础研究,应用研究与开发研
究.基础研究的特点是作用时间长,对生产的作用比较间接,其作用往往通
过应用科学,开发性研究和技术革新等表现出来,因而容易受到忽视.
市场经济是目前世界上大部分国家采用的一种经济体制,它有极为明显
的优点,但也有很多重要的缺陷与弊端.其重要缺陷与弊端之一是公司,企
业往往把资金集中于短期见效的地方,而忽视基础设施,基础科研和基础教
育.基础性科学研究和部分综合性研究由于对当前生产不直接发挥作用,常
被认为脱离实际,华而不实,是一种奢侈品,而不受重视.
近年来一向"重应用,轻基础"的日本,由于基础科学力量较薄弱,科
研后劲不足,在高科技领域,特别是在电子工业,汽车工业,造船工业和部
分高科技领域陷入困境,并被美国重新占据优势,如美国电子计算机公司,
蕊片制造公司已代替日本居世界领先地位,美国的高清晰度电视也压倒日本
处于优势地位,美国的汽车工业又重登世界第一宝座,美国在信息高速公路
方面也遥遥领先.日本有关部门意识到忽视基础研究的危险,目前正大力加
强基础科研,尽管最近两年日本经济处于停滞状态,1993年日本政府对研究
与开发拨款260亿美元,较上年增长8%,其中用于基础研究的经费占16%
左右.日本政府正从事耗资10亿美元的超级放射加速器工程,就是一个重视
基础科学研究的重要标志.
基础研究由于作用时间长,影响面广,对生产作用比较间接,应当和基
础设施,基础教育一样主要由政府拨款加以解决.与东南亚很多发展中国家
和地区相比较,我国目前有一支力量较强,基础较好的从事基础研究的队伍,
并在基础研究中已经作出很多出色的工作,但目前正受到科研经费不足,工
资收入低下,年龄结构偏大,后继力量缺乏的严重冲击,如不加以支持,10
年以后这支目前尚较强的基础研究队伍可能会大大削弱和流散.加强政府对
基础性研究,交叉科学研究,高新技术研究,地质和综合考察等研究的投入
已成为当务之急.
5.6 中国走向21世纪的八项基本对策
5.6.1 基本对策之一——以立法形式保证科技投入和教育投入在国民
生产总值和国家财政支出中的比重
目前在科技投入和教育投入上存在如下严重问题,一方面党和政府对科
学技术和教育很重视,另一方面在实际经费分配时由于科技投入和教育投入
是"软项目",不能"立竿见影",常由于经费紧张而被忽视,以致出现科
技投入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大幅度下降的现象,如我国1990年研究与发展
支出占GNP的比重为0.91%,1991年为0.72%,1992年为0.70%,1993
年为0.62%,1994年为0.56%,五年期间这个比重下降了1/3以上.世界
上发达国家研究与发展支出普遍为2%以上,韩国,巴西和印度也分别为1.8
%,1.1%和0.9%.与上述国家相比,我国科技投入的比例约低1—3倍,
与此同时在国家财政支出中科技费用比例也有逐年下降的趋势(表5-1).
表5-1 1983-1992年我国国家财政支
出中科学研究支出的比重
项目年
科学研究费用支出
(亿元)
国家财政支出
(亿元)
科研支出占国家财
政支出比重(%)
1983198419851986198719881989199019911992
79.03
94.72
102.59
118.10
115.74
118.00
114.44
124.08
118.60
149.85
1292.5
1546.4
1844.8
2330.8
2448.5
2706.6
3040.2
3452.2
3813.6
4389.7
6.16.15.65.14.74.43.83.63.13.4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1992.从1989年开始,国家未公布财政支出中科研的支出,本表中的
数字为全国科技活动中上级拨款数.
我国在科技投入和教育投入上存在以下三个严重问题:
①科技投入和教育投入占GNP和国家财政支出的比重过低,并且有下降
趋势.迅速改变这一状况已成当务之急.
②科技经费投入中企业比重偏低,1990年我国企业使用的研究与开发费
用约占全国研究与开发经费的27.4%,而同一时期美国,德国为72%,日本,
英国和法国为60—66%.1992年我国大中企业开发费用约占产品销售收入的
1.41%,而发达国家普遍为4—8%.
③科技经费中基础性研究的经费比重偏低.如1987年我国研究与发展经
费中基础研究占7.7%,应用研究占31.9%,试验发展占60.4%,而美,日,
英等国的研究与发展经费中基础研究占12—16%,应用研究占25%左右,试
验发展占60%左右.
根据"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战略方针,我们应当逐步提高科技投
入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例,以及科技投入在政府财政费用支出中的比例.
为此我们建议:
(1)以立法形式规定科技投入和教育投入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重.如
规定2000年我国的研究与发展支出占GNP的比重为1.0%,2010年为1.5%,
2020年为2.0%.以立法形式规定2000年教育投入占GNP的比重为4%,2010
年为5%,2020年为6%.
(2)以立法形式规定科技投入和教育投入在政府财政支出中的比重,并
以此作为考核各级政府工作成绩的重要指标.我国科学研究费用支出在国家
财政支出中的比重有逐年大幅度下降的不正常现象.由表5-1可看出1983
年科研费用支出为79.03亿元,占国家财政支出6.1%;1987年为115.74
亿元,占4.7%;1990年为124.08亿元,占3.6%;1992年为149.85元,
占3.4%.建议以立法形式规定,从目前开始要大幅度提高科学研究费用支
出在国家财政支出中的比重,2000年达到7%以上,2010年达到9%,2020
年达到11%.不仅中央政府要提高科技投入和教育投入的比重,各省,市,
自治区也应通过立法规定科技投入和教育投入的比重.
(3)目前发达国家基础性研究费用在研究与发展费用中的比重一般为
12—16%,我国目前约为8%.在2000年要保证基础性研究费用的比重不低
于10%,2010年不低于12%,2020年不低于14%.
(4)根据亚洲四小龙经验,中专生和受过良好基础教育的熟练工人在经
济发展中起巨大作用,应当高度重视基础教育和中等技术教育,并把它们作
为教育投入的重点.我国应当进一步提高基础教育和中等技术教育经费在全
部教育经费中的比重.
(5)提高科技工作者和教育工作者的待遇,稳定科技队伍和教育队伍.
以科研单位和高等院校中的1级研究员和1级教授的工资为例,解放初期北
京地区1级研究员和教授的月工资为345元,当时全国职工月平均工资为45
元,一级研究员工资为全国职工平均工资的7.7倍,可维持21个非农业居民
的消费性支出(当时非农业居民月平均消费支出为16.34元).1993年工资
改革后1级研究员和教授的月工资为957元(其中,固定工资670元,活工
资287元,上述计算均未包括各种津贴和物价补贴),1993年全国职工月平
均工资为270元,一级教授工资为全国职工月平均工资的3.5倍,约可维持
5个非农业居民的消费性支出(1993年城镇居民人均月消费性支出为176
元).这说明一级研究员和教授工资与全国职工平均工资的差距大幅度缩小
了.
按照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以1953年为100,1993年城镇居民生活费
用价格指数为426.3.而1993年教授与研究员名义工资指数为277,即1993
年一级研究员与教授的实际工资比1953年下降35%.由此可见,科技工作
者和教育工作者的工资不仅相对降低,而且绝对减少.这对于稳定科技队伍
和教育队伍是非常不利的.
5.6.2 基本对策之二——严格控制人口数量过快增长,提高人口素
质,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积极发展知识密集型产业
为了缓解中国人口过多与资源相对紧缺的矛盾,我们应当继续执行计划
生育政策,严格控制人口增长,争取在2030年以后基本上实现人口零增长,
争取下世纪中叶中国人口数量不超过16亿,争取在2060年以后中国人口出
现负增长,争取在21世纪末中国人口数量为14亿左右.
在现阶段中国应当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包括第二产业中的劳动密
集程度较高的制造业和第三产业中的商业,服务业,旅游业等,而不宜把资
本集中于资本密集型产业.主要理由如下:
(1)中国国情的主要特点是人口多,劳动力丰富,而资本紧缺,自然资
源相对紧缺.为使经济迅速发展,必须遵照"扬长避短,发挥优势"的原则,
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充分发挥中国人力资源的优势.
(2)解决我国农村和城市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我国农村目前存在数
量极大的剩余劳动力.利用投入产出技术计算结果表明,在现有农业生产条
件下1990年我国有1.2亿农业剩余劳动力(狭义农业剩余劳动力),约占现
有农业劳动力1/3以上①.
如果采用较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和农业生产管理技术,我国农业生产技
术水平达到日本,法国,韩国,印度尼西亚的平均水平,1990年我国有2.26
亿农业剩余劳动力(广义农业剩余劳动力),约占农业劳动力的2/3.城市
中在各部门和各企事业单位中也存在大量隐蔽的失业现象.
剩余劳动力就业问题是我国最重要的社会问题,为此就要求首先发展占
用劳动较多占用资本较少的劳动密集型产业.
(3)降低资本产出率,加快经济发展速度.如本书第二章所述,经济增
长率与储蓄率成正比而与资本产出率(即单位产出所占用的资本)成反比.
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单位产出所需资本较少,首先发展它可加速经济成长.
(4)有利于扩大出口,我国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具有明显的产品价格低廉
的优势.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有助于开拓国际市场,扩大出口.
在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同时,我们尚应注意到我国目前已有一支
数量较大的优秀的科技人员队伍和技术熟练工人队伍,包括1500万科技人员
和2000万技术熟练工人,依靠这支队伍发展技术密集型产业,特别是发展高
科学技术产业,对于提高各部门的技术水平,推动中国经济发展将起巨大作
用.我们应当争取在2000—2010年期间在中等技术密集型产业如家电,民用
机械,部分电子元件和产品,造船等,在世界市场上逐步占有优势,并争取
部分高技术产业在世界市场上占有较重要的地位.
5.6.3 基本对策之三——节约与合理利用是我国在21世纪解决资源短
缺的主要办法.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资源节约型国民经济体系,包括资
源节约型生产体系和资源节约型生活消费体系.实行开放型的资源发展
战略
如上所述中国21世纪的人口将达到16亿,经济总规模将比1990年扩大
几十倍,对资源的需求量将大幅度上升.鉴于中国是一个具有世界1/5以上
人口的大国,不能走日本和亚洲四小龙主要依靠外国资源的道路.中国应当
依靠科学技术和市场经济机制把节约和合理利用作为解决资源短缺的主要办
法,大幅度提高对各种自然资源的利用效率,降低能源和原材料的消耗系数.
① 陈锡康主编,中国城乡经济投入占用产出分析,科学出版社,1992,第十一章,第213—216页.
中国的基本国情决定中国必须建立资源节约型国民经济体系.中国是地
球上人均资源比较贫乏的一个大国,如人均土地面积为世界的1/3,森林资
源为1/6,水资源为1/4.我国各项资源的人均值基本上都居世界后列,如人
均矿产资源居世界第80位,而且贫矿多,富矿少.这一切就决定我国今后建
立的国民经济体系必须是资源节约型国民经济体系.
目前世界上很多发达国家从总体上看是建立在对资源高消耗的基础之上
的,即资源高耗型国民经济体系.如美国2.5亿人拥有1.5亿辆汽车,年耗
汽油约占全世界汽油消耗量的1/3.目前美国人均年耗原油约2.9吨,煤3.6
吨,林木2立方米,钢0.35吨.如果拥有12亿人口的中国也达到美国的人
均年消耗水平,那么中国已探明的原油储量将在2年以内耗尽,森林将在4
年内伐光,铁矿石约能维持32年,煤能维持85年.为了中华民族的未来,
为了中国人民的长远利益,为了中国经济持续发展,中国必须建立一个资源
节约型,即资源低耗型的国民经济体系.
资源节约型国民经济体系一方面包括资源节约型的生产体系,如以节
地,节水,节能,节时为中心的集约化的农业生产体系,以节能,节材,节
水为中心的工业生产体系,以节省能源,节省土地为中心的交通运输体系等
①.另一方面,包括资源节约型的生活消费体系,提倡勤俭节约适度消费,在
衣食住行各方面不盲目攀比外国,提倡节粮,节能,节水,节地的生活方式,
特别是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应发展和完善以公共交通为主的节能,节地的居
民交通体系,限制私人小汽车的盲目发展,提倡以节约土地为中心的住宅制
度,在城镇提倡公寓式住宅,限制私人别墅的发展.
目前发达国家居民交通工具以私人小轿车为主,公共交通工具为辅.如
美国就有小轿车1.5亿辆.随着中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由温饱走向小康
和富裕,有能力购买小轿车的居民数量日益增多.这就产生一个21世纪中国
是否应当仿效目前发达国家,建立一个以私人小轿车为主的居民交通体系的
问题.
我们认为,根据中国国情,大规模普及私人小轿车是不合宜的,中国应
当建立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方便完善,四通八达的公共交通体系.如在大
城市建立以地铁,公共汽车为中心的公共交通体系,而以自行车,出租车和
私人小轿车为辅.其优点如下:
①节约能源.公共汽车和地铁每个客运人公里的能耗分别为小轿车的
1/5和1/6.如果中国的小轿车普及程度达到美国水平,中国将需要7亿辆小
汽车,它所消耗的汽油是中国和世界原油资源所无法承担的.
②保护环境.目前发达国家小汽车产生的污染是大气污染的最主要部
分.如根据墨西哥城统计,交通车辆所产生的污染约占一氧化碳总排放量的
97%,二氧化碳的66%,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54%.
③预防城市交通严重恶化.北京市的道路设施堪称全国之冠.90年代又
改建了二环路,三环路,修建了四环路和大约80多座立交桥,当机动车由
80年代末的40万辆增长到1993年前后的72万辆时,市区早晚交通经常发
生严重的堵塞现象.如果北京车辆达到发达国家水平,北京市1100万人拥有
800万辆以上机动车,北京的交通将会产生恶性阻塞现象.
④节约国土资源.中国是一个人均土地面积很小的国家,而且12亿人口
① 中国科学院国情分析研究小组,开源与节约,科学出版社,1992,第49—53页.
大部分集中在面积很狭窄的平原地带,这就决定我国必须建立一个节约土地
的住房体系和公共服务设施体系.而汽车的车库,停车场地及交通路线都占
用远较公共交通为多的土地.
⑤费用低廉,利用效率高.
部分发达国家已采取措施限制小汽车盲目发展,如新加坡对小汽车征收
195%的政府税等.我们应避免重蹈台湾省,泰国等的覆辙,从中国国情出发,
建设一个方便,完善,四通八达的公共交通体系.
中国经济发展最重要的特点不是速度快,而是能源的弹性消费系数低.
迄今为止,东亚已有若干个国家长期达到8%以上的经济增长速度,但是他
们在经济增长阶段能源消耗量与国内生产总值基本上同步增长,他们的国内
生产总值对能源的弹性消费系数都在0.75以上.中国1978—1993年15年期
间国内生产总值对能源的弹性消费系数为0.49.根据我们编制的中国2020
年投入占用产出表,预计1990—2020年30年期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对能源
弹性消费系数为0.5左右.这是到目前为止发展中国家在高速增长时期所未
有的.
我们建议实行开放型的资源发展战略.其核心思想是从本国国情出发,
扬长避短,发挥优势,把资金和人力用于发挥本国的长处,而不是去尽量克
服本国资源上的短处,积极参加国际竞争,以己之长,克己之短.开放型资
源发展战略包含以下内容:
①充分发挥本国资源的优势,根据本国资源的特点,充分开发在国际上
具有优势的资源并出口这些资源及其加工品,对我国来说,自然资源中的非
金属矿,如建筑材料,耐火材料,装饰材料等,部分有色金属矿,如钨,锡,
锑,铋,稀土等,以及煤等都是我国的优势资源,应充分加以开发.
②进口本国稀缺资源,以及进口本国开发条件和生产条件很差的资源产
品.对我国来说目前属于这类资源的有原油,钾盐,铬铁矿,富铁矿,铜,
木材和饲料粮等.长时期中我国是原油的净出口国,由于国内需求迅速增长
和原油的可开采储量在数量上不能满足需要,预计我国将成为原油的进口大
国.在当前国际市场上原油价格低廉,供应大于需求的条件下,我国一部分
运输条件很差,开发成本较高,质量较差的原油资源应当暂时封存起来,留
待21世纪中叶开采.这可能是一个明智的决策.
③吸收和引进外国资金和先进技术,开发本国部分自然资源.
④根据国内需要,在国外投资建立部分资源的生产基地.我国应争取在
国外投资建立部分国内迫切需要的矿产品的生产基地,如铬矿石,富铁矿,
钾盐,铜矿石等的原料基地,以便得到廉价,稳定的国外原料供应.
我国目前已在澳大利亚投资建设铁矿石基地,这是一个好的开始.我们
应争取在俄罗斯的西伯利亚南部,在哈萨克斯坦与新疆邻近地区的一些超大
型铜矿,铅锌矿和钾盐矿进行投资建矿.
5.6.4 基本对策之四——采取切实措施,贯彻执行经济发展与环境保
护协调的方针
联合国于1992年6月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了环境与发展会议.会上通
过了"里约环境与发展宣言","21世纪议程".我国国家科委,国家计委
等国务院52部门共同编制了"中国21世纪议程".持续发展战略的中心思
想是经济发展必须与环境保护相协调,在资源环境上既要满足当代人的需
要,又不能损害下代人,并应把保护环境作为中国的一项基本发展战略.
目前的问题是这项方针没有得到切实贯彻.由于高速工业化产生了严重
污染,据报道因燃烧含硫量高而又未经净化处理的煤炭,我国300万平方公
里的国土出现较严重的酸雨.自然植被大规模破坏,水土流失,伴随而来的
是河道淤积,土壤盐碱化和沙漠化.如1995年2月由于泥沙大量沉淀,我国
贯穿东西腹地的大动脉,运载能力相当于11条京广铁路的长江发生了严重的
"肠梗阻".在荆江段附近300艘客货轮因河道泥沙淤积而抛锚待航,有的
等待时间超过半个月.
我国目前环境污染问题非常严重与"各级领导急于求成,广大群众急于
致富"及"重发展,轻环保"等思想有关.如我国农村乡镇企业蓬勃发展,
1993年乡镇工业总产值已占全国工业总值38.4%,但很多污染非常严重的小
钢铁,小化工,小造纸等也投入生产,其污染物排放大大超过国家标准.如
目前乡镇企业生产的焦炭中40%以上是由土焦炉生产的,每吨土焦要比机焦
炉生产的焦炭多耗煤一吨左右.生产过程中所排放的各种炉气,焦油,醋苯,
酚,氰化物等没有经任何回收处理,其排放的各种有毒气体要比改良焦炉约
高10倍.
应当采取切实措施,贯彻执行"中国21世纪议程",贯彻执行经济发展
与环境保护相协调的方针.如限期责令现有严重危害人类健康,污染环境的
企业,如部分小钢铁,小化工,小造纸等,采取措施处理排放的污染物,否
则停止生产.今后只有当一个新企业同时具备了处理污染的能力以后,才能
批准投入生产.保证环保费用的逐年增加,争取2010年达到国民生产总值的
1.5%等.
5.6.5 基本对策之五——树立中央权威,维护国家集中与统一,加强
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能力,逐步提高中央财政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
世界上很多国家经济发展经验表明,政府在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
为使经济得到迅速发展,必须有一个强大的,集中的,稳定的,执行连续政
策的政府.中国是一个人口众多,幅员辽阔,地区差别很大的国家,树立党
和政府的权威,维护国家的集中和统一,是改革和建设能够顺利,快速进行
的必要条件.树立中央权威,加强集中与统一,是振兴中华民族的需要,也
是时代和历史的要求.
为了使得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能够顺利进行必须树立中央的权
威,坚持中央在重大问题和方向问题上的统一领导,反对地方分裂主义.如
同邓小平同志所指出:"中央要有权威,改革要成功,就必须有领导有秩序
地进行.""宏观管理要体现在中央说话能够算数."①
我国自1980年以来中央对经济的宏观调控能力迅速下降.表现在国家财
政收入占GNP的比重由1978年的31.2%下降为1992年的17.3%,而中央财
政支出在GDP的比重由1981年的12.6%下降为1992年的7.6%.我国中央
政府财政支出占GNP的比重大大低于世界上发达国家和主要发展中国家.如
美国,日本,德国,英国,法国的中央政府支出占GNP的比重分别为24.0%,
①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3,第277—278页.
16.7%,29.4%,34.8%,43.0%.1990年印度,印度尼西亚,泰国,韩国,
新加坡的比重分别为18.2%,20.4%,15.1%,15.7%,23.3%.由此可见
发达国家中央财政占GNP的平均比重约等于中国的4倍,而主要发展中国家
中央财政的平均比重约等于中国的2.4倍.我国1992年政府财政支出中中央
占41.4%,地方占58.6%;而美国1990年政府财政支出中联邦政府支出占
56.0%,州政府占23.0%,州以下政府占21.0%.这说明中国是一个政府财
力高度分散的国家.这使中央控制宏观经济能力大大下降,中央没有必要的
资金进行全国基础设施的建设和进行瓶颈产业的投资,无力支付文教科研费
用,国防费用等,政府的社会保障功能十分弱小,中央无力扶助经济落后地
区,控制和缩小日益扩大的地区差别等,1993年中央决定实行财政体制改
革,实行分税制后,情况略有好转,但中央财政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仍非
常小.必须坚定不移地,逐步地提高中央财政的比重,加强中央对宏观经济
的调控能力.
5.6.6 基本对策之六——长期保持很高储蓄率,提倡适度消费.适度
提高利率,使实际利率为正值,建立以市场机制调节为主的利率形成体

经济增长速度取决于储蓄率和投资的利用效率,在一般情况下储蓄率①
较高的国家,经济增长速度也比较快.目前东亚是世界上经济增长最快的地
区,其储蓄率远较世界其他地区为高,如1980—1990年东亚9个国家和地区,
即日本,新加坡,韩国,香港,泰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中国大陆和
台湾省储蓄率的平均值为35.0%,国内生产总值年平均增长率为7%.其中,
中国1980—1990年的储蓄率为37.0%.GDP年平均增长率与储蓄率(投资率)
有密切的联系.1980—1990年期间世界上经济为负增长的7个国家,其平均
投资率仅为15.9%,经济增长率为0—1%的8个国家,其平均投资率为17.0
%,经济增长率为1—2%的18个国家,其平均投资率为18.3%.该时期高
收入国家(发达国家)平均储蓄率为22.0%,GDP年平均增长率为3.1%.
为使中国经济能长时期高速增长,必须在长时期内保持很高的储蓄率,
为了使全国人民自觉自愿地,而不是被迫地保持较高的储蓄率,首先应当适
度提高利率,保持实际利率为正值,即银行利率应高于物价的上涨率.
我国目前银行利率过低,实际利率(实际利率等于名义利率减物价上涨
率)为负值.1994年居民消费品价格和商品零售价格分别比上年上涨24.1
%和21.7%,而居民一年期存款年利率为10.98%,银行对企业贷款的年利
率约为11%.其结果是储蓄存款者不仅未取得利息,而且实际上蚀了本.贷
款使用者只要囤积物资,或转借他人,就可坐收其利.不合理的利率,实际
上是对城乡居民和广大小存款者的一种掠夺,也是对少数贷款使用大户的一
种无偿的恩赐.过低的利率促使全国银行资金极度紧张,计划贷款规模一再
突破,基建投资规模迅速扩大,市场物价迅猛上升.
根据台湾省,新加坡,日本,韩国等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的成功经验①,
① 储蓄率是指国内储蓄额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率,国内储蓄额包括政府储蓄,企业储蓄和个人储蓄.投资
率是投资额(包括国内投资额及国外投资额)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率.
① Models of Development,A Comparative Study of Economic Growthin South Korea and Taiwan,Edited by
应当改变我国目前利率过低的状况.保持实际利率为正值,使得利率接近于
货币市场的实际结算率.这有以下重要优点:
(1)促使储蓄率大幅度提高.由于实际利率为正值,保护了广大存款者
的正当利益,促使居民把收入中的较多部分用于储蓄,使得银行资金来源大
幅度扩大.
(2)通货膨胀率大幅度下降.如台湾省在1950年前后通货膨胀率非常
高,由于提高利率,保持实际利率为正值,储蓄额大幅度上升,通货膨胀率
迅速下降,在60年代及以后时期保持很低的通货膨胀率.1973年石油危机
后,世界上大部分资本主义国家物价飞速上升,台湾省在1973年7月把存款
利率由8.75%提高到15%,6个月内吸收了大量现金,使得物价上升率明显
低于大部分发达国家.
(3)加快经济发展速度.如本书第二章所述,经济增长率取决于储蓄率,
新增资本产出率及原有资本利用率.储蓄率提高就会使得国内生产总值增长
率也随之提高.
(4)使投资得到合理利用.中国的投资率很高,但投资效率很低,其重
要原因之一是投资是以很低廉的价格取得的,廉价的资本容易造成资本的浪
费,不合理利用以及对投资的过度的需求.适度提高贷款利率将限制效益较
差的建设项目上马.控制基建投资规模的盲目扩大,提高现有生产能力的利
用效率和大幅度减少库存.
(5)提高利率将鼓励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这对于解决我国农村和城市
剩余劳动力的就业是非常有利的.
(6)减少发放贷款过程中的不正之风.我国由于贷款利率过低,银行部
分工作人员有吃回扣,谋取私利的现象.某些地区和企业为了获得投资和贷
款,往往采取各种不正当手段.
资本是一种商品,利率是资本在一定时期内转让使用权的价格.应当建
立起以市场机制调节为主的利率形成体制,在国家宏观控制下依靠价值法则
调节利率高低.当贷款需求大时,利率自动上升,促使效益较差的投资项目
下马;反之,则利率就会下降.利率应当接近于资本市场的实际结算率,利
率过高或过低都对经济发展不利.
为使利率发挥对经济的调节作用,一方面必须使企业和商品生产者都成
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法人,使得贷款使用者只有当利用这些资金所取得
的经济效益大于贷款利息时,才愿意取得贷款,而不是盲目地争取投资.另
一方面贷款发放者,即商业银行也应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单位.只有
当贷款及利息能收回时才愿意发放贷款.这样我国就可以改变主要通过行政
命令限制贷款规模和投资规模的办法,建立起一个在国家宏观控制下通过市
场,依靠利率对贷款规模和投资规模进行自动控制和自动约束的体制.
以上我们讨论了适度提高利率,使实际利率保持正值对于提高储蓄率的
作用.为了长期保持很高储蓄率尚应提倡和发扬勤俭持家,适度消费的精神,
反对铺张浪费,盲目攀比,高消费和畸形消费,发扬中国人民勤劳节俭的优
秀品质.
为保持高储蓄率应鼓励居民实行养老储蓄,中国在21世纪将面临老年人
口增长的高峰,预计2020年我国老年人口将超过2亿,2030年将达到3亿.
Lawrence J.Law. ICS Press,San Francisco,California,1990,pp.135—141.
主要采用中国传统的办法"养儿防老"来解决老年人的瞻养问题,容易造成
中国人口失控.主要依靠国家和集体发放养老金又将成为社会的严重负担.
应当大力提倡养老储蓄,在中青年时代交纳一定数额的养老储蓄金,国家采
取切实措施保证这部分储蓄不会贬值.这一方面解决养老问题,另一方面又
将提高现阶段的经济增长速度.
此外,在税收政策上应当限制高消费,鼓励储蓄和投资.如日本,韩国
在经济起飞阶段对奢侈品,畸形消费和高档消费品如小汽车等抽取高额消费
税等.
5.6.7 基本对策之七——精兵简政,控制和降低行政管理费用在国内
生产总值中比重,加强制度建设,反对腐败
一个国家能用于发展经济的资金数量是有限的.把宝贵的资源过多地投
入到行政开支和国防开支上就会阻碍经济的发展.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最重
大的变化是两个战败国日本和德国由于被解除武装,摆脱沉重的军费开支,
在经济上迅速崛起,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占世界第二位和第三位的经济大国,
而两个战胜国,美国和原苏联倾全力进行扩军备战.这是导致原苏联经济崩
溃以致解体的重要原因之一;而美国亦大伤元气,其经济实力和地位大大下
降.
原苏联一直奉行国防需要高于一切的方针,把大量资金用于扩军备战与
美国对峙.1960年原苏联的国防费用为369亿美元,美国为453亿美元,1970
年原苏联的国防费用为720亿美元,美国为778亿美元.原苏联的国防费用
约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1—16%①.当时原苏联在军事上已成为能与美国相抗
衡的一个超级大国,并在洲际导弹弹头数量等方面超过美国.但是沉重的军
费负担使得原苏联在1980年以后经济发展缓慢,人民生活停滞不前,最终导
致国家解体.
美国长时期以世界宪兵自居,其国防开支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约为
7%左右,在西方大国中居首位,以致经济增长率较低,在世界经济中的比重
逐步下降.如1947年美国在世界制造业产出中占53%,1953年占44.7%,
1970年占33.9%,1988年占24.0%.
日本1945年以后在美国战略保护伞下实行非军事化,其国防费用相对较
少,长期保持在GDP的1%左右,大量资本用于发展经济.1990年日本按汇
率计算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为25430美元,已超过美国(美国为21790美元),
日本该年度的国内生产总值已等于美国的55%,德国,奥地利,瑞典,丹麦
等国也由于军费开支较低等原因,经济发展速度较快.
为了中华民族的振兴,为了使中国今后长期保持较高的经济增长速度,
我们希望尽量创造和平的国际环境和周边环境,避免陷入边境战争,适当减
少对外承担的义务,提倡精兵简政,切实消除机构臃肿,人浮于事的现象,
控制和降低行政费用在国内生产总值和国家财政费用支出中的比重.
目前我国各地区各领域的腐败之风已经发展到极为严重的地步,如不采
取有效措施,将严重影响中国的政治稳定和社会安宁,这是涉及到21世纪能
否振兴中国的大事.
① 保罗 肯尼迪,大国的兴衰,蒋葆英等译,中国经济出版社,1992,第475页.
世界各国都有腐败现象.我国腐败之风特别严重的一个重要根源是过去
和现在的经济体制中存在很多不合理的制度②,如价格,利率,汇率上的双轨
制,稀缺物资供应上配给制,部分国家机关和企业的经济特权和垄断等.为
了从根本上消除腐败现象,必须实行制度创新,改变现有的很多不合理制度,
并且建立对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特别是对领导人和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群
众监督和举报制度,进行廉政建设.
为了加强制度建设,反对腐败,至少应做到:
(1)逐步取消稀缺物资价格,利率,汇率等的双轨制,向市场价格靠拢.
多年来我国对很多供不应求的物资价格,信贷资金利率,外汇汇率等实行双
轨制.如对紧缺物资一方面规定由国家调配和供给的计划价格,另一方面又
有远比计划价格为高的黑市价格.在信贷资金上一方面银行对部分单位,主
要是国有企业单位,实行官方利率,另一方面又有资金市场上的高利率.在
外汇上一方面有国家银行公布的官方汇率,另一方面又有黑市汇率.
双轨制是滋生腐败现象的温床.某些掌握特权的单位和人员,凭籍手中
的特权,利用双轨制的价格差别,获取巨额非法收入.如我国目前银行的流
动资金贷款利息率为年利11%左右,但这两年物价上涨率远高于此利息率,
非银行系统资金市场的利息率通常在年利24%以上.部分掌握银行贷款实权
的工作人员在发放贷款时就以回扣等形式牟取巨额私利.利率上的双轨制为
产生腐败之风创造客观条件.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时应逐步取消各
种形式的双轨制,从制度上铲除产生腐败现象的根源.
(2)逐步取消专营制,严格限制垄断,实行公平竞争.公平竞争是市场
经济的核心.通过竞争促使每个企业提高技术,改进产品质量,改善经营管
理,降低产品生产成本,因而竞争是经济发展的动力.我国目前有很多垄断
性的专营制,如烟草专营,外贸专营,部分农业生产资料专营和部分农产品
及工业品收购等的专营.这些专营制的存在有其历史原因和当时的各种客观
需要,但带来很多弊病.主要缺点是妨碍竞争,使该行业缺乏生机,缺乏改
善经营的动力,我们应当逐步取消这些垄断性的专营制,开放市场,允许公
平的,自由的竞争.在此过程中消除不合理的垄断利润,保护消费者利益,
促使该行业的生产技术水平和经营管理水平得到逐步提高.
(3)严禁党政机关和军队经商.以"正税养政",以"正税养军".党
政机关和军队为完成其职能必需有一定的开支,包括党政机关工作人员和军
队官兵的工资,必需的装备和各种日常开支.这些开支应该由政府来提供,
而不应该要求这些部门通过"创收"来解决.党政机关和军队是掌握重大权
力的部门,不应参与市场经济活动.应该严格禁止党政机关和军队利用其有
利条件经商,否则就会为党政机关和军队的腐败大开方便之门.
(4)建立和健全各项规章制度,预防和堵塞各类腐败现象.
(5)加强法制建设,坚决打击和严肃处理少数以权谋私,搞权钱交易,
大量侵吞国家财产的腐败分子.
5.6.8 基本对策之八——实行出口导向战略,鼓励出口,吸收外资,
引进外国先进技术
② 吴敬琏,刘吉端,论竞争性市场体制,中国财经出版社,1991,第128页;胡鞍钢,康晓光,以制度创
新根治腐败,公共关系导报,1994年2月26日.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和亚洲"四小龙"经济上的长期高速增长在很大
程度上应归功于实行出口导向战略和推行外向型经济发展战略.
对外贸易的核心是鼓励和推动出口,没有出口就没有进口,出口的规模
基本上决定了进口的规模和可能性.根据中国国情,我们建议采取以下出口
战略:
(1)充分发挥中国劳动力"丰富,廉价,优质"的特点,大力发展劳动
密集型产品,如纺织,服装,玩具,食品等的生产.争取以大量廉价,优质,
适销对路的制成品参加国际市场竞争.
日本,德国,英国,美国和法国的非农业雇员每小时实际工资分别为
10.3,14.8,12.7,12.7美元,约为中国非农业工作者实际工资20倍左右.
韩国,新加坡,泰国,菲律宾非农业雇员每小时实际工资分别为5.6,5.5,
1,0.9美元,约为中国的2—10倍以上.在目前阶段中国劳动密集型产品的
价格优势是非常明显的.
(2)把提高出口产品的质量,档次和加工深度作为今后扩大出口的主要
途径,改变中国商品在国际市场上为低档货的面貌.
(3)依靠和发挥中国科技人员和熟练工人的智慧和才能,争取我国的中
等技术密集型产业,如造船,家电,部分机械电子产品和钢材等在国际市场
上逐步占有优势,并进一步争取高等技术密集型产业在世界上占有一定地
位.
(4)经常调整人民币汇率,保持和增强中国产品的国际市场竞争能力.
现阶段我国的通货膨胀率远远高于美国,日本和德国等发达国家,为保持目
前的实际汇率,就应经常调整人民币对美元,日元和马克等的汇率.
(5)充分利用美国的巨大市场,同时积极争取出口市场多元化.美国是
世界上最大的市场,1992年进口总额为5327亿美元,出口总额为4482亿美
元,分别占世界市场的14.2%和12.3%.日本和亚洲"四小龙"在经济高速
成长时期曾经充分利用美国的巨大市场,随着关贸总协定乌拉圭回合达成协
议,世界贸易组织成立,美国经济的回升,美国市场将进一步扩大.目前在
美国的进口总额中我国商品仅占3%,我们应争取扩大这个比例,同时应注
意避免我国对美贸易顺差过大.
目前中国与很多国家外贸联系尚很不够,如德国是世界上仅次于美国的
第二大市场,1992年进口总额和出口总额分别为4083和4303亿美元,在德
国进口总额中中国商品约为25亿美元,仅占0.6%,1992年中国在英国的进
口总额中也仅占0.4%.进一步使中国出口市场多元化是发展我国对外贸易
的重要方向.
(6)从经济上控制高档消费品进口.如对进口轿车,化妆品等收取较高
的消费税等.
外国资本对中国经济发展有重要作用,但是中国是一个12亿人口的大
国,与部分东亚国家情况不同,外国资本在中国总投资中的比重不可能很高,
我国主要依靠本国储蓄来发展经济.目前我国各省各地区都积极创造环境,
争取外资流入.在积极争取外资的同时应注意对外资的优惠应适度,而不能
过度.
本报告的中心思想是中国在走向21世纪时一方面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
机遇,另一方面又遇到严峻的挑战.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能够抓住机
遇,克服困难,在21世纪成为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新兴的世界大国.
根据中国国情,为实现现代化达到发达国家水平需经过长期的努力,必
须树立持久战思想.预计中国的发展将经历三个阶段:第一步争取在2020—
2030年期间在经济总量上居世界前列;第二步争取在21世纪中叶在人均发
展水平上达到目前发达国家的水平;第三步争取在21世纪末在人均发展水平
等方面达到当时发达国家水平.
人口过多和资源相对紧缺是在长时期中制约中国经济发展的一对基本矛
盾,预计21世纪资源短缺将更为严重,应当认真对待.资源条件好坏对经济
发展有重要影响作用,但正确的发展战略和人的因素起决定作用.本书提出
和讨论了中国走向21世纪的基本发展战略,概括起来有五项,即稳定和渐进
战略,适度高速发展战略,高度开放战略,以及科技兴国和教育兴国战略.
配合这五项战略本书提出了八项基本对策.
深信中国在21世纪能够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吸取国内外成功的发展经
验和失败的教训,实现长期持久的高速发展,达到无数先烈为之流血奋斗的
振兴中华的伟大目标.21世纪将是中国兴起和腾飞的世纪.
附件一
中国交通运输现状与2020年发展目标研究
1.发展与现状评述
1.1 交通建设成就巨大,综合运输网络初具规模
旧中国的交通运输业极其落后.经过40多年建设,交通运输有了长足进
步,已初步形成了由铁路,公路,水运,航空和管道五种方式组成的综合交
通运输网络,装备水平有了一定提高.1992年交通运输线路合计206.12万
公里.中央铁路营业里程5.36万公里,地方铁路营业里程0.45万公里,公
路通车里程105.67万公里,内河航道10.97万公里,输油气管道1.59万公
里,民用航空航线83.66万公里,其中国际航线30.3万公里.沿海主要港口
已有万吨级以上深水泊位312个.城市交通也有了很大发展,铺装道路长度
86689公里,面积95171万平方米.各种交通线路及海港泊位增长情况见表1.
1.2 交通运输的技术装备水平显著提高
铁路复线率大为提高,1952年仅占营业里程的6.1%,60—70年代一直
保持在15—16%,1992年已达25.5%.牵引动力现代化步伐加快,1958年
起步,到1988年内燃和电力牵引完成的运输工作量超过了蒸汽牵引,1992
年已占78.3%.在通信信号方面自动闭塞和半自动闭塞线路已占98.3%.
公路技术状况有了较大改善,1992年有路面公路里程已占87.7%,其中
高级和次高级路面30.1万公里,占28.7%,高速公路和汽车专用路自80年
代中期起步,1992年已达6310公里,分布在25个省区(市).民用机动车
1992年达692万辆,为1978年的5倍,增长迅猛.
表1 交通运输线路及海港泊位增长情况表
1992 年
项目
19521978
数量为1952年倍数为1978年%
1.中央铁路营业里程
(千公里)
22.87648.61853.5652.34110.2
其中:双线
电气化
内燃化
地方铁路营业里程(千
公里)
1.43———
7.961.036.553.01
13.658
8.43
17.00
4.511
9.55———
171.6
818.5
259.5
150.0
2.公路通车里程(千公
里)
其中:有路面
高级次高级路面
126.6
55.30.4
890.2
651.1
142.8
1056.71
926.45
301.65
8.35
16.75
754.13
118.7
142.3
211.2
3.内河航道(千公里)
其中:水深1米以上
95.030.5
136.0
57.4
109.7
61.4
1.152.01
80.7
107.0
4.民用航空航线(条/
千公里)
其中:国际航线
10/13.1
3/5.1
162/148
.9
10/55.3
563/836.
6
71/303.0
63.86
59.41
561.9
547.9
5.输油气管道里程(千
公里)
其中:输原油管道
——
8.35.7
15.88.1
——
190.4
142.1
6.沿海主要港口泊位
(个)
其中:万吨级泊位
23361
405137
1007312
4.325.11
248.6
227.7
7.城市铺装道路长度
(公里)
城市铺装道路面积(万
m2)
12291
8979
26966
22539
96689
95171
7.87
10.60
358.6
422.3
资料来源:中国交通年鉴,1986年卷,1993年卷各种运输方式统计汇总计算.
内河航道水深1米以上里程6.14万公里,已占56%.内河与沿海港口
泊位分别有3312个,1007个,其中万吨级共344个(海港314个).
1.3 交通线路总体布局有了明显改善
通过45年的建设我国的交通网已通达全国各地.综合交通运输网(包括
铁路,公路,内河航道)的密度可划分为四个级别地带:Ⅰ级密度地带最高,
计有东南沿海6省市及京津2市;Ⅱ级密度地带较高,共有9省区,在上述
地带的北侧和西侧;Ⅲ级密度地带较低,共有8省区;Ⅳ级密度地带最低,
计有蒙,甘,青,新,藏5省区.上述四地带从东南至西北依次分布,见表
2.
表2 中国综合交通网密度分级表(1988年)
密度等级Ⅰ级Ⅱ级Ⅲ级Ⅳ级
指标(km/10
2km2)大于35003500—20002000—10001000以下
省级地域名
京津沪苏
浙闽粤琼
鲁皖赣湘鄂
豫晋冀辽
桂黔滇川
陕宁吉黑
蒙甘青
新藏
资料来源:56页.
铁路网已延伸至除西藏以外的各省区(市).其中有6省区是解放后才
通达铁路的.通达铁路的城市341个(1990年),占城市数之73%,由24
条主干铁路组成的"五纵","五横"干线通道,是区际交流的大动脉,共
长2万公里,占全国铁路里程之37%,承担着铁路货物和旅客周转量之72
%,81%.
公路网已延伸到全国各地,不仅连结了全部城市(514市),而且全国
1848县也都有公路线通达,并且通到93%的乡镇.国道干线公路已经形成,
并成为综合交通网的重要线路.共计70条长11万公里.分为三组:①首都
放射线11条和1条环线,长2.4万公里:②纵线(南北向)国道28条,长
3.9万公里;③横线国道30条,长5.34万公里.
内河航道主要分布在"三江两河",其中长江干支线航线(包括淮河和
京杭大运河)长7.29万公里,共有干流和八大支流.珠江和黑龙江航道分别
长1.4万公里,0.37万公里.
1.4 客货运输量大幅度增长,运输结构进一步改善
改革开放以来,随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我国运输业完成的运输量大幅
度增长.1992年全社会客运量及旅客周转量为86.1亿人,6949亿人公里,
比1978年增长2.4—3.0倍.1992年全社会国内货运量和货物周转量(不包
括远洋运输)为103.47亿吨,7342亿吨公里,比1978年增长3.2—1.8倍.
高于或接近同期GNP的增长(2.33倍).
各种运输方式均有了不同程度的发展,公路和航空发展尤为迅速.同时
采取了多种措施组织各种运输方式的合理分工与分流,使其分工发生了明显
变化,运输结构得到了进一步改善.在旅客周转量中公路和航空,货物周转
量中公路和水运的地位上升.见表3.
表3 运输量及运输构成变化
客运量(亿人)旅客周转量
(亿人公里)
货运量(亿吨)货物周转量(亿
吨公里)
项目

项目1978 19921978 19921978 19921978 1992
运输量
构成(%)
铁路公路水运航空管道
25.40 86.09
32.09 11.58
58.75 85.01
9.07 3.08
0.09 0.34
1743 6949
62.70 45.42
29.90 45.95
5.80 2.85
1.60 5.84
24.53 103.47
44.89 15.23
34.73 75.47
16.16 7.86
— 0.01
4.22 1.43
7342 20184
72.80 57.35
3.70 18.60
17.60 20.92
0.02 0.07
5.80 3.06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1986年卷,1993年卷有关统计汇总计算.货运中不包括远洋运输.
1.5 交通运输发展滞后,成为国民经济薄弱环节
与国民经济其他部门相比,交通严重滞后.1952年至1992年间客货周
转量增长27倍左右,而铁路线路和公路线路仅增长1.5倍,7.3倍.除了长
期未得到缓解的货运紧张外;改革开放以来客运紧张的矛盾也日益突出.购
票难,出行难已成为重大社会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交通设施不足,运输能力不足.全国铁路区段能力利用率超过90
%的占1/4,而且主要分布在主干线路上,影响范围涉及全国.长途客车超
员率达40%以上,有些列车超员近1倍.与印度相比,我国的铁路网密度和
公路网密度仅为其26%,20%.按千人拥有率计铁路和公路仅为印度之63
%,44%.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更大.
(2)技术水平低,设备更新缓慢,失修失养严重.铁路牵引动力改造步
伐慢,钢轨重量轻,车站有效长度短,极大地制约了列车重量的增加.公路
尚有30%的等外路,一,二级公路仅占4.9%,大多数干线公路的行车量超
过能力,再加非机动车混行干扰,平均车速仅为经济车速的一半.内河航道
大多处于天然状态.能起降中型以上飞机的空港仅占1/2.铁路超期使用的
正线钢轨超过1万公里,需大修的机车车辆占30%,公路运输部门的老旧汽
车占1/3,内河船舶老旧状态更为严重.
(3)交通企业经营环境和财务状态恶化,面临生存和发展双重危机.近
年来生产资料价格猛涨,特别是燃料价格倍增,单位运输成本大幅度上升.
而运价偏低,运输企业财务状况日益恶化,亏损面逐步扩大.铁路系统成本
增长过快,1993年已进入亏损边缘,1994年一季度已出现全行业亏损.80
年代末国营汽车运输企业的亏损面达20%,内河水运部门亏损面达40%以
上.这种状况严重地制约了运输设备的更新改造.
(4)交通运输业的管理体制,经营手段不适应发展综合运输体系和改革
开放的要求.过去在管理上虽几经改革,企业几度收放,部门多次分合,但
职能没有转变,一直处于政企不分,条块分割的状态.由于改革的深度和力
度不够,交通运输在建设资金筹措,建设体制,经营机制等重大问题上,远
不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
(5)对交通运输的重要性认识不够,投入不足,倾斜无力,是交通严重
滞后,运能与运量矛盾日益尖锐的主要原因.1953—1992年全国运输邮电投
资仅占基建投资的14.1%,而1980年以来又降至13.7%.世界银行对中国
经济考察后提出的报告中指出:发展中国家为
实现工业化,运输投资一般应占总投资的20—28%.由此可见投入不足的差
距之大.
1.6 交通运输业滞后对国民经济正常运转和社会生活带来严重制约
运输能力不足,供需矛盾日益尖锐,运输设备严重超负荷,尤以铁路干
线,沿海主要外贸港口,旅客运输为甚.铁路运输只能满足70%左右的货运
需求.煤炭等重点物资的运输也很难完全保证,导致山西,宁夏,陕西,内
蒙古,贵州等煤炭产区以运限产.而华东,中南,东北等地区的一些电厂不
得不以煤定产,煤炭供应不足是电力供应紧张的重要原因之一,而因停电对
工农业生产造成了巨大损失(估计每年达2000亿元).沿海主要港口吞吐能
力不足,特别是重点外贸港口由于深水泊位不足,以及库场堆存能力不足和
集疏运能力不配套,外贸进出口物资经常压船和压港,带来重大的经济损失
和不良的政治影响①.
运输不畅对流通业的影响十分显著.据分析1987年全国流动资金占用量
高达7000亿元,运输不畅,物资大量积压,高额库存是其主要原因之一.据
推算运输途中的货物占用流动资金高达540亿元.中国工业企业流动资金平
均106天周转一次,有的需要180多天,是发达国家的三至四倍(如日本为
30天).运输业落后,使商品和资金周转缓慢,企业的货物仓储体系膨胀,
从这个意义上讲,由于交通运输的制约,中国的经济是一种慢速运转的浪费
型的经济.①
旅客运输能力不足的矛盾日益突出,出门难,购票难已成为严重的社会
问题.铁路长途客车一般超员1/2,有的竟达1倍以上;春节运输期间尤为
严重."行路难"已严重影响到人民生活和社会发展.
2. 未来运输形势分析和预测
2.1 国民经济持续增长,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客货运输需求将有更
大幅度的增长
本世纪至下世纪初20年代我国国民经济总量将以较高的速度持续增
长,人民生活水平将从温饱型向小康水平和世界中等发达国家水平过渡.主
要产品产量将会达到以至超过预测水平.特别是煤炭,钢铁等大运量型生产
部门的规模将上几个台阶,货运量将会大幅度增长.我国居民旅行次数极低②
的状况将会发生变化,客运需求增长幅度更大.
① 中国科协交通决策专家组著,中国交通运输发展战略与政策,人民交通出版社,1992,第9,91,92页.
① 中国科协交通决策专家组著,中国交通运输发展战略与政策,人民交通出版社,1992,第9,91,92页.
② 我国1992年人均旅行次数7.4次,以1980年对比:中国3.53次/人,原苏联176次/人,日本440次/人,
印度的人均旅客周转量是我国的3倍.
2.2 随着产业结构的优化和产业布局的调整,区际交流规模和城乡联系
会进一步扩大
随着各地区产业结构的调整,生产的地域分工将进一步强化和重组.区
际经济交流和运输联系会不断增强.主要运输通道和干线的运量将会大幅度
增长.城乡之间的客货交流将有更快的增长.货物种类不断增加,对运输质
量,送达时间的要求日益提高.
2.3 外向型经济和进出口贸易将不断扩大,外运货物数量增加,运输质
量要求更高
我国经济的外向度(1992年为19%)和进出口贸易额将会稳步增长,商
品结构将逐步升级.不仅运量有一定增长,而且高价值,高时效性商品比率
将会迅速增加.并且沿海,沿边和内陆全方位开放的格局对运输提出了更高
的要求.
2.4 加快后进地区和贫困地区的发展必须首先改善交通运输条件
国家对缩小地区间差距和"老少边穷"地区的脱贫致富十分重视,正在
采取多种有效方法加快其发展.发展交通是首要的任务.
2.5 运量预测
根据全国社会经济发展的总体布署,客货运输量在今后20余年将有大幅
度增长.预测各水平年的客货运量如表4.
表4 客货运量预测表
200020102020 年
项目1990运量预测值90年代增
长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