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女演员2 在线:小说阅读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9 18:18:12

学案    洞察世态百相——小说阅读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18分)

  饭

王琼华

  “我是陈宝山,老部长,您还记得我吗?”

  快下班时,一个电话让我呆了一下,便想起了这个陈宝山。几年前,我曾到一个叫陈家岙(ào,常用作地名)的村里蹲点扶贫,有一个帮扶对象叫陈宝山。一听手机里的声音就知道是他。陈宝山当时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就是他这名字挺好,可家里境况太不好。帮扶一年后,他这家还是村里一个贫困户。我回城里时很真诚地跟他说:“以后有什么困难,还可以直接来找我。”

  看来陈宝山没忘记我这个交代。

  也正是这样,我走出办公楼时,想到的第一件事就是要请陈宝山吃一顿饭,因为我也记得陈宝山当年说过的一句话:“这人呐,一日三餐都有一碗饭吃就好。”我摸透了他的脾气,在进城路上他肯定不会掏钱吃饭的。看到陈宝山时,我怔了一下。哎哟,这陈宝山今天还穿了一件西装。这大概又是哪个好心人救助的吧。还不错,进城来找人知道换一件体面的衣服。

  我说:“宝山,我们先吃饭去。”

  “好的,我已经订了包厢。”

  “你订了包厢?”

  他点点头说:“在粤港大酒店。我问过人,那里的海鲜做得最地道。”

  “哈哈哈,想吃一回海鲜?行,我请你吃一回海鲜。”我不好断了人家的念头。都知道,全城要数粤港大酒店吃饭价位最高。看来这陈宝山真要把海鲜当泥鳅吃。也许陈宝山看出了一点什么,马上咧嘴一笑:

  “今天是我请您吃饭。”

  ——“好啊,你请客,我埋单!”

  但这话我没说出口,因为他把我扯进了一辆小车,还是奔驰。接着,陈宝山很熟练地把车子开动起来。他见我一头雾水,便爽朗地说:“这车子是我挖到的。”一番交谈,我才知道陈宝山现在成金矿老板了。这让我立即警觉起来。平常,我最不喜欢跟这老板那老板打交道。看来陈宝山这顿饭也不是要让我白吃的,他肯定知道我一句话能让他把矿挖得更好。

  在陈宝山敬了我三杯酒后,见他还是没说出这进城请吃饭的原因,我便问:“宝山,要我帮什么忙呢?”

  “没忙要您帮。”

  “怎么啦,宝山要灌醉我才说实话?”

  “我灌不醉你,这种地方牌子的酒我本来就喝不惯。不过我打听过了,您喜欢喝这牌子的酒。”

  我暗暗噢了一声,有点自嘲起来:“没事还这么用心请我吃饭?你这宝山,肚子里还真能憋住话呀。”  

  “我这人就是这脾气,半句话也憋不往,肚子里能憋住的就是一泡尿。”

  我哈哈大笑。没想到陈宝山有钱了也变得这么会说话。于是,我便回敬了三杯。见他有些醉意了,我又问:“说吧,有什么事跟我直说。”

  “没事没事,我来城里就是请您这恩人吃顿饭。”

  一直到吃完饭,陈宝山也没说什么事。难道他也了解我做人的脾气吗?当他开车把我送回办公楼时,我还是问:“宝山,如果真有事,就说出来吧。看到你能赚钱了,我心里挺高兴的。”

  “真没什么大事。”

  “没大事,那就有小事。”

  “您也知道,在村子里没人看得起我。我就是挖了一窖金子,他们也不正眼看我。村里人都敬重您,您是大领导,心肠挺好,人家还说,您这人挺随和,但不随便,听说我们县里头头来请您吃饭也没请动您。看看,能让您吃我一顿饭,我陈宝山这脸面当然风光了。嘿嘿,村里村外还有哪个老板能请动您呢?”

  看到陈宝山得意的样子,我倒发呆了。没想到今天有钱的陈宝山会有这么一种心态。想当年,他蔫头耷脑当人家的跟屁虫也没吭上一声……

  (选自《微型小说选刊》,有改动)

  1.小说第2自然段写了“我”以前与陈宝山交往的情况,这属于什么叙述方式?就全文来看有什么作用?(4分)

  解析  解答第一问时首先要知道有哪些叙述方式,如顺叙、倒叙、插叙和补叙。根据小说的表达特点,应当选插叙。解答第二问时一定要结合文体特点——

  小说。

  答案  1)插叙。(2)作用:交代故事发生的背景,为下文情节的展开作铺垫,让故事的结局出人意料。(答“与结尾形成反差”或“与结尾形成对比”皆可)

  2.文中说:“难道他也了解我做人的脾气吗?”从全文来看,“我”在“做人”方面有什么“脾气”?(4分)

  解析  此题考查鉴赏小说人物形象的能力。可以先提取小说中的关键词语,如第2自然段末的“真诚”、第10自然段中的“警觉”等;还要结合“我”与陈宝山交往时的言行和心理描写来分析。

  答案  1)热情、直率、真诚,心肠好,信守承诺,真心帮助需要帮助的人。(2)坚持原则,随和但不随便;坚持操守,洁身自好。最不喜欢与这老板那老板打交道。不愿与下边县里的头头有工作外的交往。

  3.如何理解“看到陈宝山得意的样子,我倒发呆了”这句话在文中的含意?(4分)

  解析  此题考查对文章中含意丰富的句子的理解能力。分析时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要联系前后的故事情节。

  答案  “我”既为知道了陈宝山请吃饭的目的和看到他达到了目的后的得意感到震惊,又为陈宝山发生了那么大的变化而感到惊讶。陈宝山利用“我”的热心得到了与“我”吃饭的机会,借以抬高自己的身价和地位,并为自己的得计而自鸣得意。“我”原以为陈宝山是求自己排忧解难,解决生活中的实际困难,或借助“我”“一句能让他把矿挖得更好”的,没想到竟然是利用“我”的地位和声誉来为自己赢得脸面上的风光,十分出乎“我”的意料。

  4.对陈宝山的这一做法,人们有不同的看法。请谈谈你的观点,并说明理由。(6分)

  解析  此题考查探究文本深层意蕴的能力。可以从人物的性格特点出发来说,可以从所反映的社会现实出发来谈,观点可褒可贬,关键是要有理有据,能自圆其说。

  答案  1)观点示例陈宝山这样做反映了脱贫致富后的农民渴望得到他人尊重的正当要求。(2)陈宝山这样做是虚荣心在作怪。(3)陈宝山利用别人的善良、热情与真诚达到抬高个人身价的目的,反映了一种不良的社会风气。(以上任意一种观点都可以,但一定要有具体理由。)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8题。(18分)

  偶 

  今天一上班,许三便接到了一项任务,他要代表公司到城东与另一家公司洽谈最近的一个合作项目。

  看着老板一副板砖似的严肃神情,许三显得有点诚惶诚恐,但他立马把胸膛拍得雷响,抬高声音说:“老板放心,保证完成任务!”在竞争激烈的公司里,得到表现自己的机会可不容易啊。

  许三的公司在城西,要到城东就必须先坐地铁。而当许三夹着公文包匆匆赶到附近的地铁站时,却遇到了一个令他颇为不爽的人物,老同学马六。同一条候车通道内,迎面走来的马六主动和许三打招呼。 

  “哎哟,这不是许老弟嘛!这么急匆匆地干吗去啊?我们也很多年没碰头了吧,在哪儿高就啊?”“哦,马哥呀!你好,你好。唉,小弟不才啊!这不,现在正代表我公司去见一个大客户,呵呵,当个跑腿的。”

  许三在说到“代表”和“大客户”时故意提高了音量,堆起的笑脸上,一双黑溜溜的眼睛不屑地望着马六。当年,马六是许三的班长,许三曾无意中听见马

  六在背后跟女同学说:“许三这小子啊,就会耍点小聪明,我看将来成不了什么气候。你们可别跟错人了……”就为此事,许三对马六一直没有好感,但碍于他是班长,往日一直都没对他发作。

  “嗯,那看来还行啊。我不也就是个坐办公室吹吹空调的嘛,哈哈哈……”

  马六笑得很肆意,连望着许三的眼睛都眯成了一条缝。

  许三觉得马六的笑声很刺耳,心里被捣弄得早已

  冒火。

  “马哥啊,那我先忙去了。”

  他丢下一句话后,背过身“哼”了一声,就到了另一处继续候车。可他身后的笑声还在继续…… 

  没想到,当许三到了城东后,在赶去坐公交车的路上,他又与马六狭路相逢了。这一次,许三倒想开口,他想,我可不能老落后于你。但许三嘴部肌肉动了动,竟一时挤不出一句话来,只好勉强弯了一弯嘴角,朝马六随意地挥了挥手便过去了。马六似乎也感到有点意外,但也没说什么,硬邦邦地笑了几声后,便微微点了点头,也过去了。

  但许三在那家公司门口的大街上居然又见到马六了,心里便忍不住开骂:他妈的,今天该是走霉运了,怎么又见到那匹死马了!

  马六越行越近,许三赶紧在裤袋里掏出手机,低着头佯装发短信。等马六走近他身边,许三偷偷瞥了他一眼,只见马六也在慌忙地从衣袋里掏手机。就这样,一条街道上,同一片蓝天下,两位老同学,无声无息地擦肩而过了。

  挤出一身热汗后,终于快到目的地了。许三下了公交车,径直朝那家公司走去,步调也开始豪迈起来。

  那家公司的前台小姐很热情地招待了许三,刚才还笼罩在郁闷之中的许三又开始渐渐得意起来了。

  “许老板,我们公司的代表马先生已经在里面等候您了,请进。”

  接待小姐甜美的一句“许老板”,顿时让许三觉得自己就是一位叱咤风云的成功人士,起码比那马六强多了。

  当许三整理了一下衣衫,打开办公室的门时,他呆住了,端坐在那里的“马先生”不正是马六吗?!

  两位老同学经过一瞬充满惊异的沉默后,脸上又匆匆涌起了笑容。

  “我就说我和马哥是最有缘分的嘛,哈哈!”

  “是啊,是啊。从前我就知道许老弟一定会有成就的,哈哈哈……”

  (选自《柯德铭小说集》)

  5.小说在塑造人物形象上,主要运用了什么描写手法?试举例分析。(写出一种即可)(4分)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对小说主要表现手法的分析鉴赏能力,小说中塑造形象往往是通过描写完成的,语言和肖像描写是常用的,而神态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则能突显细节,使人物形象更丰富、生动。

  答案  行为(动作)描写。例如,许三“赶紧”掏出手机,低着头“佯装”发短信,马六下意识“偷暼”,“慌忙”掏手机。作者通过对两人行为的描写,把互有敌意而故意“避让”的两个形象淋漓尽致地刻画了出来。(写出其他描写方法,如神态描写,有事例和作用,亦可得分)

  6.小说中两次写到了马六的笑,虽都是“哈哈哈”,但含义却有不同,试分析这两次笑的不同之处。

  (4分)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语言的表达艺术的能力。小说中的情态描写一般都是为刻画人物形象和表现小说主旨服务的,同样是笑声,但处于不同情境中,表现出的人物心理就有所不同,解答含意时要结合马六的语言进行分析。

  答案  第一次“哈哈哈”是在两人首次相遇针锋对决之后,突出表现马六的自傲、狂放以及对许三的蔑视;第二次“哈哈哈”是在最后相遇“真相”大白之后,突出表现马六的尴尬、自嘲、无奈以及对许三的些许肯定。

  7.“两位老同学经过一瞬充满惊异的沉默后,脸上又匆匆涌起了笑容”一句话极富内涵,试对“惊异的沉默”和“匆匆涌起了笑容”这两个细节作合理的解释。(6分)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品味精彩语言的表达艺术的能力。首先要准确解读“惊异”“沉默”“匆匆”“笑容”等词语的含义,然后结合故事情节,尤其是前面的两次偶遇的情节,作出恰当的解释。

  答案  ①“惊异的沉默”是因为两人互看对方不顺眼,不愿见到对方,最后却直接相遇而感到万般无奈和尴尬,只好无语相对。②“匆匆涌起了笑容”指两人虽不愿彼此相对,但为完成各自使命,只好丢弃前嫌、强颜欢笑。

  8.这篇小说写了多次“偶遇”,你是如何理解作者的这一创构的?(4分)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丰富意蕴的能力。偶遇,是小说的题目,也是情节推进的标志,更是人物情感、矛盾升级的导火索,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理解创意应从小说的整体布局和主题表现等方面来考虑。

  答案  作者以“偶遇”为题,借助“偶遇”表现人物情感变化,交代人物的矛盾冲突,又通过“偶遇”的场景的变化推进情节发展,进而表现小说主题。构设精巧,匠心独运,不露痕迹,浑然天成。(探究合理、意思相似即可)

  三、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912题。 (23)

  晶莹的泪滴

  陈忠实

  我手里捏着一张休学申请书朝教务处走去。

  我要求休学一年。

  我敲响了教务处的门板,获准以后我便推开了门,一位年轻的女先生正伏在米黄色的办公桌上,手里拿着长杆蘸水笔在一厚本表册上填写着什么。  

  “老师,给我开一张休学证书。”

  她抬起头来,诧异地瞅了我一眼,拎起我的申请很快看完了,又专注地把目光停留在纸页下端班主任签写的一行意见和校长更为简洁的意见上面,似乎两个人连姓名在内的10来个字的意见批示,看上去比我大半页的申请书还要费时更多。她终于抬起头来问:

  “就是你写的这些理由吗?”

  “是的。”

  “不休学不行吗?”

  “不行。”

  “亲戚全都帮不上忙吗?”

  “亲戚……也都穷。”

  “可是……你休学一年,家里的经济状况也不见得能改变,一年后你怎么能保证复学呢?”

  于是我就信心十足地告诉她我父亲的精确计划:待到明年我哥哥初中毕业,父亲让他报考师范学校,师范生的学杂费和伙食费全由国家供给,据说还发三块零花钱。那时候我就可以复学接着念初中了。

  她轻轻舒了口气,拉开抽屉取出一个公文本在桌子上翻开,又停下手问:“你家里就再想不出办法了?”我看着那双浮着忧郁气色的眼睛,突然意识到因为我的休学致使她心情不好。她只是教务处的一位抄抄写写的年轻职员,我和她几乎都没有说过话,甚至至今也不知道她的姓名。我便说:“老师,没关系。休学一年没啥关系,我年龄小。”她说:“白白耽搁一年多可惜!”随之又换了一种口吻说:“我知道你的名字也认得你。每个班前三名的学生我都认识。”

  我的心情突然灰暗起来而没有再开口。

  她终于落笔填写了公文函,取出公章在下方盖了,又在切割线上盖上一枚合缝印章,“吱吱吱”撕下并不交给我,放桌子上,然后把我的休学申请书抹上糨糊后贴在公文存根上,做完这一切才重新拿起休学证书交给我说:“装好。明年复学时拿着来找我。”

      我向她深深地鞠了躬就走出门去。我听到背后 “咣当”一声关门的声音,同时也听到一声“等等”。她拢了拢齐肩的头发朝我走来,和我并排在廊檐下的台阶上走着。我想尽快远离正在迎接新学期的洋溢着欢乐气氛的学校大门,便低着头加快了脚步,她又喊了一声“等等”,走过来拍了拍我的书包:“别把休学证弄丢了。”我点点头。她这时才有一句安慰我的

  话:“我同意你的打算,休学一年不要紧,你年龄小。”  我抬头看她,猛然看见那双眼睫毛很长的眼里溢出泪水来,像雨雾中正在涨溢的湖水,泪珠在眼眶里打着旋儿,晶莹透亮。我垂下头避开目光,要是再在她的眼睛处多停留一秒,我肯定就会号啕大哭。我低着头咬着嘴唇,脚下盲目地拨弄着一块碎瓦片来抑制情绪,感觉到有一股热辣辣的酸流从鼻腔倒灌进喉咙里去。我终于扬起头鼓起劲儿说:“老师……我走了……”她的手轻轻搭上我的肩头:“记住,明年的今天来报到复学。”

  我再次虔诚地深深鞠躬,然后就转过身走掉了……

  我今天终于把近40年前的这一段经历写出来了,对自己算是一种虔诚祈祷,在各种欲望膨胀成一股强大的浊流冲击所有大门、窗户和每一个心扉的当今,我便企望自己如女老师那样泪腺不至于堵塞,更不敢枯竭,那是滋养生命灵魂的泉源,也是滋润民族精神的泉源……

  9.女先生看“我”的休学申请书时,为什么十分“专注”“费时”?为什么又对“我”连连发问?(4分)

  解析  这道题考查考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能力。女先生不断询问“我”休学的事,她知道“我”是优等生,并反复提醒“我”一定要复学,最后竟然为“我”的遭遇而流泪,可见她为此而感到惋惜。连连发问,是因为她想让“我”慎重考虑一下,并放弃休学的念头。

  答案  1)女先生为一个成绩优异的学生要求退学而感到诧异和惋惜。(2)多方提示我解决问题的办法,希望“我”放弃休学的念头。

  10.在办理休学手续的过程中,“我”的心情经历了怎样的变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7分)

  解析  阅读原文时要尽可能地留意文中表达心情的词语,理清文章的脉络后,“我”心情的变化过程自然一目了然。而心情的变化无疑与女先生有关。

  答案  “我”开始时“信心十足”,后来心情变得“灰暗起来”,最后对女先生无比感激。原先信心十足,经女先生提醒,意识到自己成绩优秀却无奈休学,十分可惜,所以心情灰暗;因女先生的再三叮嘱,深感女先生的殷切期盼之情而对她无比感激。

  11.请分析画线文字的表达特色以及在文中的作用。(6分)

  解析  表达特色可从修辞手法、表达方式、写作技巧等方面来考虑。 “作用”一般从结构和内容两方面来考虑。

  答案  特色:比喻手法,细节描写,侧面衬托。作用:点题,刻画人物,为结尾抒情作铺垫。“眼里溢出泪水来,像雨雾中正在涨溢的湖水”运用了比喻手法,这一描写属于细节描写。“我”快号啕大哭又可以衬托出女先生的心地善良。这段文字写女先生的眼泪晶莹透亮,有点题的作用;她流泪,又可以表明她真的关心同情“我”;这段饱含感情的文字表明“我”被深深感动了,为下文抒情议论、升华主题作了铺垫。

  12.文章结尾写道:“我今天终于把近40年前的这一段经历写出来了,对自己算是一种虔祷。”“我”为什么“虔诚祈祷”?试加以探究。(6分)

  答案  ①女先生的泪珠体现了人间的真情挚爱,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成为我人生的前进动力。②“我”也希望像女先生一样,保持一颗真诚善良的心。③在这样一个物欲膨胀的社会,“我”非常希望我们的民族也受到这种精神的滋养。

  解析  这道探究题相对来说较为简单,只要深刻理解了本文的主题即可得出答案。本文的核心就是怀念赞美女老师的真挚善良,在当今这个欲望膨胀的时代来怀念,寓意明显,就是希望这种情愫能够影响这个时代的人。

  四、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316题。(18分)

  汽车等着的时候

  夜幕初降,这位穿灰色衣服的女子来到小公园里那个宁静的角落,坐在长椅上看书。她的衣服灰色朴素,她的脸蛋非常漂亮。前一天和再前一天,她都在同一时间来到这里,有一个年轻人知道这件事。

  这个年轻人走近前来。就在这一刹那间,她的书滑出了她的手指,落在地上。那年轻人捡起来,有礼貌地将书还给那女孩子,说了几句关于天气的话,然后就站在那里等着。

  那女孩子看看他朴素的衣服和平凡的脸。

  “如果你愿意的话,可以坐下,”她用女低音说,

  “光线太差了,不宜看书。我倒愿意谈谈。”

  “你知不知道,”他说,“你是我见到过的最漂亮的女孩子。我昨天就看见你了。”

  “不管你是谁,”那女孩子用一种冷冰冰的语气说,“你必须记住我是一个有身份的女人。”

  “请原谅,”这个年轻人说,“这是我的不是,你知道——在公园里有些女孩子——当然你不会知道,但是……”

  “好啦,别说啦,我当然明白。现在谈谈这条路上的人吧。他们去向何方?他们为什么如此匆忙?”年轻人没有回答,他琢磨不透他应该扮演什么角色。

  “我跑来坐在这儿,是因为只有在这里我才可以接近普通群众。我跟你说话是因为我要跟一个未受金钱玷污的人说话。哦,你不知道我多么讨厌它——钱,钱钱!还有那些包围我的男人。我讨厌享受,讨厌珠宝,讨厌旅行。”

  “我一直认为,”年轻人说,“金钱一定是一样很好的东西。”

  “当你拥有几百万几千万的时候,兜风、宴会、戏院、舞会、晚餐!我讨厌这一切。”这位年轻姑娘说。

  小伙子颇有兴趣地看着她。“我一直喜欢,”他说,“读到或是听到有关富人生活的情况。而且我

  一向认为,香槟酒是连瓶冰镇,而不是把冰搁杯里的。”

  “哦……是的,我们闲着无聊有时就靠标新立异来找消遣。目前流行的花样是把冰块搁在香槟酒里。”女孩子岔开话题,“有时候,我想,如果有一天爱上一个人,我要爱一个普通的人。——你的职业是什么?”

  “很低微,但是我希望出人头地。你说你能够爱一个普通人,是真的吗?”“当然。”她说。

  “我在一家餐厅工作。”他说。女孩子缩了回来 “不是当跑堂吧?”女子略微带着央求的口气说 “我在那家餐厅里当出纳员,也就是那家你现在看得到的有着耀眼的电灯招牌的餐厅。”

  女孩子看看表,站了起来,“你怎么不上班呢?”她问。

  “我上夜班,”年轻人说,“我得一个钟头之后才开始工作,我还有希望再见到你吗?”

  “我不知道,也许。我必须快点走了。哦,今晚还有一个宴会和一个音乐会呢。也许你来的时候注意到一辆停在公园拐角处的白色汽车吧?”

  “红色轮子的那辆吗?”年轻人说。

  “哦?……对,我总是坐那辆车来的。司机在那里等我,晚安。”

  “现在天色挺暗了,”年轻人说,“公园里人杂。我能陪你走到汽车那边吗?”

  “假如你尊重你的愿望,你得在我走后再在这条凳子上坐10分钟。”她去了。年轻人看着她那优雅的身姿,然后站起来,悄悄跟着她。当她走到公园门口时,她扭过头来看看那辆汽车,在它边上走过,穿过喧闹的大街,走进那有着耀眼的电灯招牌的餐厅。一位红发女郎离开出纳员的桌子,这位穿灰色衣服的女子接替了她。

  年轻人把手插到口袋里,慢慢地沿大街走去。迟疑地逗留了片刻,然后,他跨进那辆等着的汽车,舒舒服服地往座垫上一靠,吩咐司机说:“亨利,俱乐部。”

         (取材于欧•亨利《汽车等着的时候》)

  13.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4分)(  

  A.作者将故事安排在夜幕初降的小公园里一个宁静的角落,为人物形象的塑造创设了特定的背景。

  B.男青年乐于助人,关心女子的处境和安全,也不揭露女子的谎言,显得彬彬有礼,并且善解人意。

  C.小说对处于下层社会女子的描写,表达了对弱势群体生活贫困的关切,表现了作家的社会责任感。

  D.小说主要通过对话、动作及细节描写塑造两个青年的形象,借此揭露、批评了当时社会的不良风尚。

  E.小说结尾出人意料,既让人忍俊不禁,又令人回味无穷,凸显了欧•亨利式小说结尾的艺术魅力。

  解析  B项对男青年形象概括错误;C项对主旨概括错误,并非表达对弱势群体生活贫困的关切。

  答案  B C

  14.小说中多次提到一辆汽车,“汽车”在小说中有什么作用?请简要概括。(4分)

  答案  汽车的作用:是财富地位的象征;推动情节发展,揭示了人物身份(或揭开故事谜底),照应小说题目。

  15.小说结局出人意料,但前文有多处伏笔。请找出其中两处,并简要分析。(4分)

  答案  示例:

  女子身穿灰色朴素的衣服,不可能马上去参加宴会、音乐会,暗示并非富人。

  不了解香槟酒是连瓶冰镇的,暗示不熟悉宴会上的细节。

  对汽车轮子是否红色有些迟疑,说明不是汽车的主人。

  当听说男青年是“在一家餐厅工作”时,便“缩了回去”,暗示其羡慕富人、不想和穷人交往的心理。意思对即可。

  16.分析女子形象的主要特点。(6分)

  答案  1)普通劳动者,社会地位不高(餐馆出纳);但年轻漂亮。

  (2)装腔作势,故作矜持,自欺欺人(假装爱读书,故意把书掉在地上,以便 同男子交谈,谈话中又说自己讨厌金钱等)。

  (3)虚荣,内心空虚,羡慕富人生活(说汽车在等自己,马上去参加音乐会等)。

  五、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题。(15分)

  办事儿

  王和文

  每次探亲回家,父亲都会提起表哥。他通常这样说,你表哥真不错,经常来照料我们,大大小小的事都替着张罗。

  表哥待我们真是好。我在县城读书的时候,伙食差,经常陷于“饥寒交迫”的境地。多亏了表哥,他当时在县里最气派的第一饭店工作,晚上下了班,经常到学校里给我送去一大块熟牛肉或狗肉,看着  我吃下才笑眯眯地离开。

  我有时会问,你这样做好吗?

  表哥说,我们那里每个人都有一份,自己人吃嘛,撑死了能吃多少?

  我很感动,也很诧异,但是狗肉堵着嘴,想不出恰当的话来,只能说,你们不会把饭店拿垮了吧?

  果然被我不幸而言中。我考上大学的第二年,第一饭店停业了。表哥呢?进了一家金属乐器制造厂。

  我再次放假回家,发现家里的橱柜、水缸盖、锅盖乃至簸箕,全都是亮闪闪的优质材料。

  我的心一沉!侧立起耳朵,看着父亲。他老人家果然又说,你表哥真是不错。

  我决定和表哥谈一谈。我尽量委婉地表达了这样的意思:你这样做对单位和个人都是不负责任的,这样下去对自己是很不利的。

  表哥很尊重我这个小弟,他也相当诚恳地表达了他的意思:你表哥我没有别的本事,只能拿破料子给亲戚朋友办点事儿;要是这点事儿都办不了,我还不憋屈死啊;又不是偷出去卖钱,自己人用嘛,打死了能用多少?

  我乖乖地闭上嘴巴。

  不过,表哥还是感谢我的开导,他说,放心吧老弟,我倒是想拿金块呢,可也得有啊,厂里只有铝合金和擦琴的布料。

  我这才注意到,他家里的窗帘、床单、电视机罩……都是上好的白棉纱布。

  我讪讪地说,你们,你们不会把工厂拿垮了吧?果然又被我不幸而言中。没过两年,乐器厂倒闭了。表哥呢,下岗了。

  又是一年过去。

  我再一次回家。阔同学在当地最高档的酒店设宴款待。酒至半酣,我去洗手间,没想到竟遇见了表哥!他做了这里的保洁员。

  意外相逢,我们都特别高兴。表哥实在见老,也是奔50岁的人啦,但是热情和仗义丝毫不受时间和地点的局限,他把“正在维修请您稍候”的大牌子架到洗手间门外,说,不让别人进来,给你专用!

  我大着舌头说,这不太好吧?

  表哥说,嗨,这点事情都办不到,你表哥我在这里不是白混了么?

  从洗手间出来,我发现衣兜里鼓鼓的,掏出来一看,是不知什么时候塞进去的五六包卫生纸。我隐约记起表哥刚才说过一句话:这里只有这东西,真不好意思拿出手。

  我嘿嘿笑了,眼泪却止不住流下来……

  (选自《京江晚报》)

  17.下列对小说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小说中的表哥是一个对亲戚朋友热情仗义,喜欢假公济私、损公肥私的艺术形象。

  B.小说中表哥的境况每况愈下启示我们:个人的利益是建立在集体利益的基础之上的,如果一味假公济私,最终损害的可能就是自身的利益。

  C.小说中的表哥办事儿注重了人情,注重了个人利益,忽略了制度,忽视了集体利益。

  D.小说中的表哥勤劳勇敢,他三次变换工作,自身利益并没有受到影响,他的所作所为是有情可原的。

  E.小说中的表哥做事注重人情,“我”被他的深情所感动,眼泪禁不住流下来,这样写更能突出表哥朴实无华的形象。

  解析  D项他三次变换工作,自身利益受到严重影响。E项“我”的流泪既是为表哥的热情仗义而感动,也是为表哥的执迷不悟而痛惜。

  答案  D E

  18.文章的题目是“办事儿”,主人公表哥究竟会不会办事儿,还真是一件难以评价的事。请问表哥办了哪些事儿?你对这些事作何评价?(4分)

  答案  表哥办的事儿有:他在第一饭店工作时拿饭店的熟牛肉或狗肉送给我;他在金属乐器制造厂工作时拿厂里的金属和擦琴布料给自家和亲戚朋友们用;他在当地最高档的酒店做保洁员时把洗手间给我专用,并往我口袋里塞了五六包卫生纸。表哥办事儿注重了人情,忽略了制度;注重了个人利益,忽视了集体利益。

  19.有人说这篇小说的结尾耐人寻味,请你说说小说的结尾有什么耐人寻味之处。(6分)

  答案  小说以“我”的流泪结尾,耐人寻味。我的流泪既是为表哥的热情仗义而感动;也是为表哥的执迷不悟而痛惜。作为一个明知表哥的关照不对,却一再受着表哥关照的我,内心的情感是很复杂的,从“我”的身上,反映了社会上有些人并不是不懂得法律和制度,但往往难免做了人情的俘虏,引人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