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强 不二禅茶:推动中国文化走出去、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的国际竞争力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4 14:59:41

推动中国文化走出去、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的国际竞争力

编者按:中共中央在关于十二五规划的建议中提出加强对外宣传和文化交流,创新文化走出去模式,增强中华文化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十二五规划建议将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纳入我国参与国际竞争的国家发展战略。为深入解读十二五规划建议中关于推动和创新文化走出去模式的相关内涵,人民网理论频道记者专访了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副院长、中国文化产业前沿论坛召集人陈少峰教授。

陈少峰教授认为,怎样通过方法和模式创新推动中国文化走出去、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的国际竞争力,是中国迈向一流大国之路上所面临的重大理论和实践课题。他指出,国家重视通过模式创新来推动中国文化走出去,我们可以从两个大的角度来思考:一是通过传承和萃取中华文化、提升公民和企业的文化、开展文化创新等来体现它的吸引力和影响力;二是把这种吸引力变成某种具体的方法和策略智慧,结合国家的硬实力来助推中华文化走出去。

关于采取什么样的方法和对策来推动和加快中国文化走出去问题,陈少峰教授认为可以采取以下相应的创新性做法。

第一,全景化呈现中华文化的面貌。也就是要保障国外人士比较全面系统地了解我们国家的文化面相:古代文化和现代文明,核心价值和生活方式,创造力和文化的丰富性等等。总体上说,这里包括三个方面的认知或者被理解:一是准确性,二是全面性,三是重点性。当然这个重点是我们自己期望被国外人士所理解的重点。这些层面的理解也就是呈现中华文化和中国社会的全景图。从这个角度来说,我们在境外建立的孔子学院应当成为国外研究中国的重镇即中国学研究中心

第二,合理的文化内容定位及其本质性的表达。一方面,要体现文化走出去的重点即以文化内容为主;另一方面,我们欲图表达的文化理念和价值观中最本质的要素应当足够清晰并且得到完整的理解。就前者而言,主要应当重视输出和传播当代中国文化(古代为辅),以及家庭文化(或者面向未成年人的文化),以形成对国外文化的深度影响。就后者来说,这里我们强调的重点是,需要持续对国外表达中国人的核心价值,通过价值观进行深刻的对话。此外,作为大国的崛起与发展,要充分表现我们在国际社会当中的责任和地位,我们要承担的责任是什么,以及我们做出了哪些贡献,都需要说明或者宣传。就此而言,一方面我们应当加大互联网的传媒影响力和家庭电影的内容制作和传播力度,另一方面应当联合国内外学者在国际性的媒体上开设一些深度表达中国声音的文章和评论专栏。

第三,影响有影响力的人。我们的文化输出和传播文化要有一定的针对性,除了针对未成人之外,应当着重关注具有影响力的国外人群,如时尚引领者、艺术家、精英学者、民间舆论领袖、文化艺术的评论人以及媒体的权威人士等。同时,还要关注我们在传播和新闻系统当中所占的正面报道的地位。在重视与国外文化、学术与传媒人士开展各种交流的同时,也要关注目前在西方影视作品中对中国不断增加了负面描述和歪曲性刻画,我们应当采取措施消除其扭曲和不实的报道。

第四,打造两种文化出口路径。一种是吸引国外各界人士(包括精英和青少年)参与在中国举办的文化交流以及会展活动,促进文化旅游出口。我们可以用文化旅游出口(即在中国国内的外国人旅游)作为一个指标,特别是通过吸引参加会展和现代文化旅游活动为目标来衡量。尤其应当举办大型的具有国际人士参与的会展活动。另一种是加大文化内容产品的出口数量。文化出口可以分为内容产品和制造业的产品两个部分,我国目前文化制造业的数量很大,贸易顺差很大,但是内容出口上却存在着明显的逆差,应当逐步扭转过来。

第五,提升传媒的话语权。我们知道,只有传播文化的国际化传媒平台,才能形成一种文化影响力。这种传播应当不仅包含着媒体覆盖,还应当包括传媒的权威性、传媒的内容吸引力等要素。现在国家正在采取积极举措进行全球传媒覆盖,包括我们有一些媒体、企业收购了境外一些电视台等等,因此就趋势而言,我国的传媒覆盖问题不大,或者没有存在很大的障碍,关键是我们有没有足够吸引力的文化内容特别是品牌化的内容,以及传媒有没有权威性,这些都应当作为同等重视的要素。易言之,国家应当投入比传媒覆盖更大的资金来制作和传播内容。

第六,重视系列化的品牌建设。品牌是文化传播的聚焦和影响力来源。因此,我国在对外品牌品牌塑造和传播上不应局限于举办大型活动,还应建立一系列的品牌,包括明星、国家、中华文化、公民社会、中国的跨国企业、城市、文化产品或者项目等系列品牌。品牌是一个导向性标志,不仅要有知名度,更要有美誉度。不同层次的品牌具有不同的文化内涵和形象提升价值,所以不要把所有品牌都纳入到一个国家的概念里面,应当把所有层面的品牌区分开来,分别表示不同的成就和影响力层面。

第七,以文化产业的竞争为重要途径。当代的国际文化竞争和文化传播很多方面都是依靠文化产品或者文化企业。有竞争力的文化企业不仅提供有竞争力的产品,还可以开展境外文化传媒企业的并购,因而企业文化产品的出口,不仅对未成年人产生巨大的影响,而且可以帮助传媒提供吸引力的内容。例如,在国际上,许多年轻人喜欢日本的动画,就被吸引去日本旅游。动漫的竞争也主要是产业层面和企业水平的竞争,我们国家面临着扶持龙头文化企业的艰巨任务。

第八,实施文化出口的国家十个一工程。每年在全球集中推介一个汉字、一个文化元素(如贴春联)、一个活动(过春节)、一部家庭娱乐电影、一部立志性质的电视剧、一本畅销书、一个明星、一个舞台剧、一首歌曲、一个国际大型会展等等。通过具体的行动和有计划的实施策略,实现文化元素的全面覆盖和持续性传播。

第九,建立中国文化出口基地。通过文化产业集聚和打造公共服务平台,加大推动中国文化出口的力度,是中国文化走出去重要的模式创新方法。由此,建议在有条件的地区或者城市,在国内合计建设1-3个中国文化出口基地。该基地应当成为中国文化走出去的内容、技术集成平台与产品物流集散地,同时也是一个大型的媒体实时对外传播平台。

第十,统一和协调驻外机构的文化外交政策,挖掘渠道资源。对中国所有对外派出机构人员进行比较系统的文化素质和交流能力培训,挖掘合作交流特别是民间交流的广泛渠道,建立对外文化活动和文化产品营销的网络系统,帮助文化事业机构、个人和企业进行国际文化交流、活动推介和产品营销。

此外,陈少峰教授指出,国家应当制定对外文化交流和文化走出去的十年规划,研究文化走出去的系统方法,并且落实具体行动及其支持奖励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