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门妈妈网:仙居有条600米长板凳龙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1 03:09:25
仙居有条板凳龙 长600米400多人共舞
www.taizhou.com.cn      2011年11月20日     14:33:05     星期日     来源:中国台州网-台州晚报


400多位村民自发抬着板凳组成的一条龙,浩浩荡荡地在村里游行着,到了叶岩头村的村影院,村民进去吃些点心,当最后几位抬着龙尾的村民进入村影院时,天降暴雨,倾泻而下。村民吃完点心,抬着龙重新出发时,暴雨已停,外面飘散着山岚,周围暗了下来,此时龙上的蜡烛被点亮了,沉浸在这袅袅雾气中,忽隐忽现,犹如真龙腾云驾雾。
这长板龙,也叫板凳龙,源自仙居县横溪镇曹店村,是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这条长龙有着什么样的故事?
巨龙长600米
横溪镇是个高山移民区,曹店村原来在离镇20余公里的下岸水库,有1000多人,村里以曹姓为主姓,2000年全体村民移居到横溪镇上,住进了宽敞的立地房。
“自从移民下来,直到前年,全村才搞了一次板龙。”村长曹思林介绍说。
81岁的曹焕新是曹店村老一辈的文化人,他回忆说,文革时期中断了,后来移民前,在1987年和1992年舞过板凳龙。以前的板龙规模还小,在山头较平坦的地方或是溪滩高低不平的地方盘龙,近年来,移民下来后生活水平好了,前年的那次规模是最大的。
2009年的春节,横溪镇尤其热闹。从农历正月初二起,曹店村400余名村民自发舞动长板龙,游村走街,预示着祥龙普降甘霖,风调雨顺,国泰民安,五谷丰登。板凳龙所到之处变成了人的海洋,街道两旁村民摆起香案,俗称“做供”,鞭炮齐鸣,夹道欢迎,虔诚接龙。
做供者事先由龙队发请柬或口头约定,付“纸包钿”或出蜡烛。龙队在龙头上取下燃着的一对蜡烛,送给做供户,以示神明保佑该户新年吉祥、多福多寿。板龙每节长1.7米,共300余节,总连接长度有570米,加上龙头、仪仗队、鼓乐队等,总巡游队伍长度超过600米,足有1里多长。
“龙是越长越好看,相当壮观。”一村民在旁边说。
“化整为零”
见到村民曹小安时,他正在村头和其他人聊天。听说我们是来了解仙居长板龙的情况,二话不说,就带着我们去了他家。
在顶楼,记者看到了长板龙的一段:一节宽15公分左右、长2米左右的松木木板上,竖着半圆型的用竹子做骨架的“龙鳞”,木板两端各有个小孔,其中一个孔里插着木棍。怎么会只有一段?曹小安边比划边告诉我,这一段小板凳龙是整个大板凳龙的一个小单元,它好比是龙身上的一片鳞片,因此叫“龙鳞”,单个的“龙鳞”通过木棍链接在一起,如一个个链条组成了570米长的大板凳龙。每个人负责一节板凳龙,舞龙时手握木棍,肩扛木板,需要时可以上下左右摆动。
这些“龙鳞”,即小板凳龙,在平时不用时分散到每家每户,等到了集合时间才拼装起来,这么长的龙,得大伙协力,花上半个小时才能拼装完。而拼装的关节就是小板凳上的小孔,打入木楔,在整个舞龙过程中,只要发现有一处木楔松动,马上就会有人拿着榔头或石块重新敲紧。等到舞龙结束时,除了龙头,又将整条龙身一一拆分开来,每人把小板凳龙抬回家。
盘龙要体力也要技术
舞龙队伍中,年轻人居多。而且一节龙可能需要两个人轮流接替着扛,因为按照曹店村的习俗,板凳龙一旦走出去,就一定要完整地回到村子,有时候去了邻村,邻村的村民为了留住风水,拉住龙尾就不让走,有时候舞龙要舞到后半夜,体力消耗非常大。曹店村村官应涛告诉我,舞龙时,很多上演的是“父子兵”、“兄弟连”。
体力是舞板凳龙的基础,技术更是不可或缺。除了绘制板凳龙需要手艺,舞龙和盘龙时更要技术。
由于村民拿着的木轴是在前一段和后一段板凳龙的交接处,板凳龙一活动起来,重叠的两块木板就会在村民脑袋周围形成“剪刀式”的区域。“很容易卡到,没有其他办法,完全要靠人的反应能力,得提前做好准备。有些村民图方便会在前一段后一段之间绑上铁丝。”村长曹思林说。
盘龙,是舞龙最壮观的时刻。首先奏响鼓乐,吹起长号,如远古的征战号,接着龙头游动,龙身龙尾相随,呈圆形盘旋,一层层向内推进,盘起来的圈数越来越多,龙头越来越向中心接近,快到中心时,龙头向反方向一折,顺着圆圈向外扩展,并在外面又盘一个圈,从上方看,呈现出的是“8”字形。整个过程,不时响动着舞龙者“嗨嗨嗨”的喊叫声,尤有气势,蔚为壮观。
“如果技术不行或是协调不好,龙是盘不出去。”村长一说,舞龙总指挥之一的曹焕新老人微微点了下头。
起源于民国
中国的板龙有千年的历史,板凳龙是所有舞龙中最难、最危险、参与人数最多、做龙材料最讲究的一项活动。曹店村的许多村民都不知道自己村子的板凳龙到底源于何时,只知道从老一辈那边一代代传下来的。
从之前网上留下来的资料来看,横溪长板凳龙可能起源于民国初期,不过关于长板龙的记录真的不多,似乎已经无史可查。
在曹焕新老人的记忆中,打小就有春节舞板凳龙的习俗,板凳龙更像是他人生的记载。从年轻时候的舞者,到后来的制作者,再到现在的传承者,板凳龙寄托了他无限的热情和祝福。
对于其他曹店村的村民来说,舞龙在他们心中同样是新年伊始最重要的事情了。
村长告诉我,现在年轻人都还闹着让村子里再舞一次龙。但是考虑到现在年轻人多,外出的也多,体力和技术都比不上他们的父辈,若要举办一次,财力、物力、安全都是个大问题。“现在条件都不成熟,连着好几年都没搞过了。”村长曹思林说。
■记者手记
舞动传统的风
关于仙居长板龙的文字记载非常少,图片也是寥寥无几。仙居文广新局、横溪镇、曹店村都没有长板龙壮观景象的照片,我只能从曹店村村长曹思林提供的两段视频里,去感受和想象当年600多米长板龙舞动起来的壮观场面。
我深感小小村庄里对板凳龙的情感是那么的浓厚,以及举办一次活动的不易。村干部的重视和村民的热情,让板凳龙这项特殊的传统代代相传。前年舞龙之时,村里特意组织年轻人学习曹焕新、曹海龙、曹植新等老一辈手艺人的技术,有意识地将这种民间技艺传承下去。另外,由于规模庞大,光警车就跟了四辆,村子里还自己集结了20多人的治安分队。
近年来,由于小村庄里年轻人外出打工做生意的渐多,很多年轻人连过年都没时间回来,横溪镇曹店村又有个传统,就是舞板龙时不准落下一节“龙鳞”,于是很多家庭会花钱雇外地人来替家中“壮丁”舞龙。
作为一项民间传统艺术文化,民众的热情使它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并代代相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