豪门正妻清风恋飘雪:中国点茶道简史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9 13:27:04


                                    丁以寿

   

    中国点茶道蕴酿于唐末五代,形成北宋中叶。流行于两宋,衰于元,亡于明代后期。点茶道是继煎茶道之后所形成的又一茶道形式,在中国历史上影响广泛,并远传朝鲜半岛和日本列岛,对高丽茶礼和日本抹茶道影响甚大。

                        一、点茶道的酝酿

    五代宋初,陶谷《荈茗录》“生成盏”、“茶百戏”、“漏影春”条已有对分茶、点茶的记载,如“生成盏”:“沙门福全生于金乡,长于茶海,能注汤幻茶,成一句诗。共点四瓯,成一绝句,泛乎汤表。”“茶百戏”:“近世有下汤运匕,别施妙诀,使汤纹水脉成物象者,禽兽虫鱼花草之属,纤巧如画,但须臾即就散灭。”“漏影春”:“漏影春法用镂纸贴盏,……沸汤点搅。”

    生成盏、茶百戏、漏影春,皆是以茶粉入瓯盏,用沸汤点搅,带有游戏性质。生成盏、茶百戏,又称“水丹青”,也称“分茶”,直到南宋仍流行。陆游《临安春雨初霁》诗有“晴窗细乳戏分茶”,杨万里则有著名的《澹庵座上观显上人分茶》诗。

    陶谷(903—971)是五代至宋代初人,“近世有下汤运匕……”则表明分茶是五代时的一种游戏。分茶是点茶的孪生兄弟,故点茶道当酝酿于五代时期。

    另外,苏廙的《十六汤品》写作汤禁忌,点茶注汤技要。《十六汤品》对点茶中的侯汤、注汤技法作了详细的阐述,非精于点茶者不能作。苏廙从汤器、柴薪、汤的老嫩、注汤缓急标十六品,表明苏廙不仅擅长煎汤,更是点茶能手。《十六汤品》在茶艺、茶道史上自有其不可替代的价值,苏廙则是点茶道的先驱人物。《十六汤品》为陶谷《清异录?茗荈部》的第一条,《清异录》又说:“苏廙《仙芽传》第九卷载作汤十六法。”可见《十六汤品》是《仙芽传》中的一部分。苏廙的生平无考,但一般认为,《仙芽传》既为陶谷所引,而陶谷又是五代至宋初人,则苏廙当是晚唐五代人,至迟亦为五代宋初人。

    从陶谷《荈茗录》和苏廙的《十六汤品》可以判断,唐末五代是点茶道酝酿时期。

                       二、点茶道的形成

    (一)蔡襄《茶录》奠定点茶道的基础

    蔡襄(1012—1067),字君谟,是北宋著名的书法家,为“宋四家”之一,同时又是文学家、茶叶专家、荔枝专家。蔡襄习知茶事茶艺,撰有《北苑茶》、《和杜相公谢寄茶》、《造茶》、《茶垄》等茶诗。有感于“陆羽《茶经》不第建安之品,丁谓茶图独论采造之本,至于烹试,曾未有闻”,遂撰《茶录》二篇,上篇论茶,对茶的色、香、味和藏茶、炙茶、碾茶、罗茶、候汤、熁盏、点茶作了简明扼要的论述,下篇论茶器,有茶焙、茶笼、砧椎、茶钤、茶碾、茶罗、茶盏、茶匙、汤瓶等。《茶录》成书于皇祐三年(1051),当十一世纪中叶的北宋中期。

    《茶录》着重于点茶道茶艺,概述如下:

    1.备器

    《茶录》记录的主要茶器有:茶炉、汤瓶、茶焙、茶笼、砧椎、茶钤、茶碾、茶罗、茶匙、茶盏等。“瓶要小者易候汤,又点茶注汤有准。黄金为上,人间以银铁或瓷石为之”(《茶录·汤瓶》),汤瓶是点茶的典型茶器。特别崇尚建安黑盏,“茶色白,宜黑盏,建安所造者绀黑,纹如兔毫,其坯微厚,之久热难冷,最为要用。出他处者,或薄或色紫,皆不及也”(《茶录·茶盏》)。

    2.择水、取火

    宋代选水承继唐人观点,以山水上、江水中、井水下。取火同于唐人。

    3.候汤

    “候汤最难,未熟则沫浮,过熟则茶沉。前世谓之蟹眼者,过熟汤也。沉瓶中煮之不可辨,故日候汤最难”(《茶录·候汤》)蔡襄认为蟹眼汤已是过熟,且煮水用汤瓶,气泡难辨,故候汤最难。

    4.习茶

    点茶道习茶程序主要有:藏茶、洗茶、炙茶、碾茶、罗茶、熁盏、点茶(调膏、击拂)、品茶等。

    关于洗茶、炙茶,“茶或经年,则香色味皆陈。于净器中以沸汤渍之,刮去膏油一两重乃止,以钤箝之,微火炙干,然后碎碾。若当年新茶,则不用此说。”(《茶录·洗茶、炙茶》)

    关于碾茶,“碾茶先以净纸密裹捶碎,然后熟碾。其大要,旋碾则色白,或经宿则色已昏矣。”(《茶录·碾茶》)         

    关于罗茶,“罗细则茶浮,粗则水浮”(《茶录·罗茶》)。

    关于候汤,“未熟则沫浮,过熟则茶沉,前世谓之蟹眼者,过熟汤也。沉瓶中煮之不可辩,故曰候汤最难。”(《茶录·候汤》)

    关于熁盏,“凡欲点茶,须先盏令热,冷则茶不浮。”(《茶录·熁盏》)

    关于点茶,“茶少汤多,则云脚散;汤少茶多,则粥面聚。钞茶一钱七,先注汤调令极匀,又添注入环回击拂。汤上盏可四分则止,视其面色鲜白,著盏无水痕为绝佳。”(《茶录·点茶》)

    关于品茶,“茶有真香。而入贡者微以龙脑和膏,欲助其香。建安民间皆不入香,恐夺其真。若烹点之际,又杂珍果香草,其夺益甚,正当不用”(《茶录·香》)。

    《茶录》对点茶茶艺作了完整的阐述,奠定了点茶道的基础。

    (二)范仲淹、梅尧臣、欧阳修的贡献

    范仲淹(989—1052),字希文,北宋政治家、文学家,曾主持“庆历新政”改革运动。其《和章岷从事斗茶歌》可与卢仝的《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相媲美。斗茶是比评茶叶品质,而品质的发挥有赖于茶艺,因此,斗茶亦是茶艺的竞赛。“北苑将期献天子,林下雄豪先斗美。鼎磨云外首山铜,瓶携江上中泠水。黄金碾畔绿尘飞,碧玉瓯中翠涛起。斗茶味兮轻醍醐,斗茶香兮薄兰芷”,非精于茶艺者写不出上述精辟之句。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行二,又称梅十五,北宋文学家,有咏茶诗文多篇。其《南有佳茗赋》,是宋代茶文的代表作。其精于茶艺,诗中就此多有描写,“小石冷泉留早味,紫泥新品泛春华”(《依韵和杜相公谢蔡君谟寄茶》),“都篮携具向都堂,碾破云团北焙香。汤嫩水轻花不散,口甘神爽味偏长”(《尝茶和公仪》),“兔毛紫盏自相称,清泉不必求虾蟆。石瓶煎汤银梗打,粟粒铺面人称嗟”(《次韵和永叔尝新茶杂言》)。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文学家、史学家。欧阳修是品茗高手,曾撰《浮槎山水记》、《大明水记》,对水品较有心得。精通茶道的欧阳修与梅尧臣私交甚好,两人常互相切磋诗文,也一起共品新茶。欧阳修作《尝新茶呈圣俞》,诗云:“泉甘器洁天色好,坐中拣择客亦嘉。”欧阳修认为品茶须是茶新、水甘、器洁,再加上天朗、客嘉,此“五美”俱全,方可达到“真物有真赏”的境界。《尝新茶呈圣俞次韵再拜》诗云:“亲烹屡酌不知厌,自谓此乐真无涯。”梅尧臣在唱和诗中评其鉴赏力亦云:“欧阳翰林最识别,品第高下无欹斜。”

    蔡襄、范仲淹、梅尧臣、欧阳修同朝为官,相互酬唱。如欧阳修曾为蔡襄《茶录》作后序,为范仲淹辩诬,写茶诗送梅尧臣,梅尧臣亦与欧阳修茶诗唱和。蔡襄送茶给梅尧臣,梅尧臣以茶诗答谢。正是在他们的推动下,使得点茶道在北宋蓬勃发展。

                         三、点茶道的兴盛

    (一)苏轼咏茶传叶嘉

    苏轼(1036—1101),字子瞻,多才多艺,诗、词、文、书、画均有极高造诣。同时也精通茶艺,是宋代著名茶人。茶文《叶嘉传》对茶道精神、点茶茶艺有精彩描写,“臣邑人叶嘉,风味恬淡,清白可爱”,“其志尤淡泊也”,清、淡是茶道的精神。

    苏轼对择水候汤十分精熟。“故人怜我病,蒻笼寄新馥。欠伸北窗下,昼睡美方熟。精品厌凡泉,愿子致一斛”(《求焦千之惠山泉诗》),“精品厌凡泉”,认为好茶必须配以好水,所以向时任无锡知县焦千之索惠山泉水。《汲江煎茶》有“活水还须活火烹,自临钓石取深清”,亲自到钓石上汲取深处江水,并用活火烹煮。苏轼对汤候掌握十分讲究,他在《试院煎茶》诗中说:“蟹眼已过鱼眼生,飕飕欲作松风鸣。……银瓶泻汤夸第二,未识古人煎水意。君不见,昔时李生好客手自煎,贵从活火发新泉”。煮水以初沸时泛起如鱼目状小气泡,发出似松涛之声时为适度。煮沸过度则谓“老”,失去鲜馥。所以煮时须静候水的消息,蔡襄有“候汤最难”之说。
  对煮水器具和点茶用具,苏轼也很讲究。“铜腥铁涩不宜泉”,用铜器铁器煮水致水有腥气涩味,用[石兆]烧水味最正。“此中有一铸铜匠,欲借所收建州木茶臼子并椎,试令依样造看。兼适有闽中人便,或令看过,因往彼买一副也。乞暂付去人,专爱护,便纳上”(《新岁展庆帖》),友人陈季常家收藏一副建州木质茶臼并椎,苏轼在大年初二便写信派人去借,并欲请铜匠依样铸造一副。恰好又有一福建人要回闽,所以顺便让其认识一下,好让他回闽时给买一副回来。

    苏轼点茶事必躬亲,不放心托付僮仆:“磨成不敢付僮仆,自看雪汤生几珠”(《鲁直以诗馈双井茶次韵为谢》)。《寄周安孺茶》是首长达120 句的长篇,借咏茶来抒发人生感怀。先是叙述宋以前的茶文化历史:“大哉天宇内,植物知几族。灵品独标奇,迥超凡草木。名从姬旦始,渐播《桐君录》。赋咏谁最先?厥传惟杜育。唐人未知好,论著始于陆。常、李亦清流,当年慕高躅。遂使天下士,嗜此偶于格。岂但中土珍,兼之异邦鬻。鹿门有佳士,博览无不瞩。邂逅天随翁,篇章互赓续。开园颐山下,屏迹松江曲。有兴即挥毫,灿然存简牍。”然后写茶给人精神上的享受:“清风击两腋,去欲凌鸿鹄”,“意爽飘欲仙,头轻快如沐”。

    苏写下了不少脍炙人口的咏茶诗词,对茶道更有得独到的体会。

    (二)黄庭坚品茗荐双井

    黄庭坚(1045-1105),字鲁直,号山谷道人,又号涪翁,洪州分宁(今江西修水)人。宋代杰出的诗人和书法家。这位“分宁”茶客是一位痴于茶的诗人,从他留传至今的数十首茶诗词来看,字里行间渗透着一位茶道高手所追求的境界。

    元祐二年(公元1087年),黄庭坚到京任职时,收到老家送来的“双井茶”,他立刻将茶分赠给老师苏轼,并写下了《双井茶送子瞻》。双井茶产于修江北岸﹐细有白毛﹐状如银须﹐色碧味隽,故又有“雪芽”等佳誉。双井茶的扬名﹐得力于黄庭坚。欧阳修曾在《归田录》中这样说:“自景佑(1034年-1037年)以后﹐洪州双井白茶渐盛﹐近岁制作尤精﹐囊以红纱﹐不过一二两,以常茶十斤养之,用避暑湿之气,其品远在日注上,遂为草茶第一。”

    《煎茶赋》对点茶的过程,佐茶的宜忌,以及饮茶的功效,作了形象的描述: “汹汹乎如涧松之发清吹,皓皓乎如春空之行白云。宾主欲眠而同味,水茗相投而不浑。苦口利病,解醪涤昏,未尝一日不放箸,而策茗碗之勋者也。……”其《奉同公择尚书咏茶碾煎啜三首》,第一首写碾茶,“要及新香碾一杯,不应传宝到云来。碎身粉骨方余味,莫厌声喧万壑雷”;第二首写煎茶,“风炉小鼎不须催,鱼眼常随蟹眼来。深注寒泉收第二,亦防枵腹爆乾雷”;第三首写饮茶破睡之功效,“乳粥琼糜泛满杯,色香味触映根来。睡魔有耳不及掩,直拂绳床过疾雷。”黄庭坚不仅诗、书与苏轼齐名,于茶道的造诣也堪比苏轼。

    (三)赵佶《大观茶论》集点茶道大成

    赵佶(1082—1135年),即宋徽宗,元符三年(公元1100年)即位。宋徽宗在位期间,治国无方,但他通晓音律、擅长书画,对茶艺非常精通,是中国历史上杰出的艺术家。他于大观年间著《茶论》,以皇帝的身份撰写茶书,在中国历史上恐怕是空前绝后的一个。

    《大观茶论》有地产、天时、采择、蒸压、制造、鉴辨、白茶、罗碾、盏、筅、缾、杓、水、点、味、香、色、藏焙、品名、外焙二十篇,集点茶道大成。

    关于茶器,到了徽宗时代,则有了茶磨、茶筅的记载,茶磨、茶筅的发明,更有助于点茶艺术。

    关于择水,认为:“水以清轻甘洁为美,轻甘乃水之自然,独为难得。古人品水,虽曰中泠、惠山为上,然人相去之远近,似不常得,但当取山泉之清洁者。其次,则井水之常汲者为可用。若江河之水,则鱼鳖之腥、泥泞之汗,虽轻甘无取。”(《大观茶论·水》)主张水以清轻甘活好,以山水、井水为用,反对用江河水。(插赵佶《文会图》局部)

    关于候汤, “凡用汤以鱼目蟹眼连绎迸跃为度,过老则以少新水投之,就火顷刻而后用。”(《大观茶论·水》)蔡襄认为蟹眼汤已是过熟,而赵佶却认为鱼目蟹眼连绎迸跃为适度。

    关于点茶,《大观茶论》有精湛的描述:“点茶不一,而调膏继刻。以汤注之,手重筅轻,无粟文蟹眼者,调之静面点。盖击拂无力,茶不发立,水乳未浃,又复增汤,色泽不尽,英华沦散,茶无立作矣。有随汤击拂,手筅俱重,立文泛泛,谓之一发点。盖用汤已故,指腕不圆,粥面未凝,茶力已尽,云雾虽泛,水脚易生。妙于此者,量茶受汤,调如融胶。环注盏畔,勿使侵茶。势不砍猛,先须搅动茶膏,渐加击拂,手轻筅重,指绕腕旋,上下透彻,如酵蘖之起面。疏星皎月,灿然而生,则茶面根本立矣。第二汤自茶面注之,周回一线。急注急止,茶面不动,击拂既力,色泽惭开,珠玑磊落。三汤多寡如前,击拂渐贵轻匀,同环旋复,表里洞彻,粟文蟹眼,泛结杂起,茶之色十已得其六七。四汤尚啬。筅欲转稍宽而勿速,其清真华彩,既已焕发,云雾渐生。五汤乃可稍纵,筅欲轻匀而透达。如发立未尽,则击以作之;发立已过,则拂以敛之。结浚霭,结凝雪,茶色尽矣。六汤以观立作,乳点勃结,则以筅著居,缓绕拂动而已。七汤以分轻清重浊,相稀稠得中,可欲则止。乳雾汹涌,溢盏而起,周回凝而不动,谓之咬盏。宜均其轻清浮合者饮之。”

    《大观茶论》序:“至若茶之为物,擅瓯闽之秀气,钟山川之灵禀。祛襟涤滞、致清导和,则非庸人孺子可得而知矣:冲淡简洁、韵高致静,则非遑遽之时可得而好尚矣。”“缙绅之士,韦布之流,沐浴膏泽,薰陶德化,盛以雅尚相推,从事茗饮。”茶,祛襟涤滞,致清导和,冲淡闲洁,韵高致静,士庶率以薰陶德化。

    赵佶贵为帝王,亲撰茶书,倡导茶道,为茶道在宋代的发展立下殊功。

    (四)桑苎家风是陆游

    陆游(1125-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为南宋四大诗家之一。其《剑南诗稿》存诗九千三百多首,其中涉及茶事的诗作有三百二十多首,茶诗之多为历代诗人之冠。

    陆游师从曾几,而曾几又师从黄庭坚。陆游请教曾几“如何方得养成浩然正气?”他回答说:“但煮东坡所种茶”,曾几于诗于茶都对陆游有较大影响。

    陆游一生嗜茶,恰好又与陆羽同姓,非常推崇这位同姓茶圣,多次在诗中直抒胸臆,心仪神往,如“桑苎家风君勿笑﹐他年犹得作茶神”,“《水品》《茶经》常在手,前生疑是竟陵翁”。陆游多次在诗中提到续写《茶经》的意愿﹐比如“遥遥桑苎家风在,重补《茶经》又一篇”,“汗青未绝《茶经》笔”等。陆游并未有什么《茶经》续篇问世,但细读他的大量茶诗,那意韵分明就是《茶经》的续篇──叙述天下各种名茶,歌咏宋代的茶艺,论述了茶的功用,等等。

    (五)审安老人图赞茶具

    审安老人姓名、事迹无考,《茶具图赞》成书于南宋咸淳己已(1269)年。《茶具图赞》选取了点茶道中的十二种器具,根据其特性和功用,以拟人法赋予姓,封以官爵,拟以名、字、号,并附以图,系以赞,生动有趣。《茶具图赞》使我们对点茶道的器具有了直观的认识,非常难得。由此书可以籍见宋代茶具的形制,书中一图一赞,对各种茶具的文化性作了生动的描述。

    《茶具图赞》以朝迕职官命名茶县,赋予了茶具的文化内涵,而赞语更反映出儒、道两家待人接物、为人处世之理。木侍制(砧椎)赞有“禀性刚直,摧折强梗,使随方逐圆之徒,不能保其身。”金法槽(茶碾)赞有“柔亦不茹,刚亦不吐,圆机运用,一皆有法。”石转运(茶磨)赞有“抱坚质,怀直心。”,“周行不殆”,“虽没齿而无怨言。”胡员外(茶瓢)赞有“周旋中规而不逾其闲,动静有常而性苦其卓。”罗枢密(罗合)赞有“凡事不密则害成”,“矜细行而事喧哗,惜之”。宗从事(茶帚)赞有“孔门子弟,当洒扫应对事之末者。”陶宝文(茶盏)赞有“虚已待物,不饰外貌。”汤提点(汤瓶)赞有“养浩然之气,发沸腾之声,以执中之能,辅成汤之德。”竺副帅(茶筅)赞有“子之清节,独以身试,非临难不顾者畴见尔。”司职方赞有“终身涅而不缁者,此孔子之所以洁也。”

    《茶具图赞》是现存最古的一部茶具图书,是一部关于点茶道茶具的图录, 从中可见宋代茶具的形制。

                       四、点茶道的衰亡

    入元以后,起于北方的蒙古族入主中原,也因为民族矛盾的加剧,对原来流行于汉族的茶道艺术带来了不利的影响,雅致的点茶道开始衰落。

    明朝初期,点茶道已然衰落,幸赖朱权的努力,一度中兴。

    朱权,明太祖朱元璋之第十六子,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封宁王,后迁南昌。谥献,故亦称宁献王。《明史》卷117“传”曰:“宣德三年(1428),……权日与文学士相往还,托志羽中,自号臞仙”。南昌郊外西山为道教第四十福地,是道教净明派的祖庭。朱权晚习净明道,自号臞仙,又号涵虚子,死后以道冠道袍入殓,后被道教尊为朱真人。朱权撰有《家训》、《宁国仪范》、《汉唐秘史》、《文谱》、《诗谱》等数十种著作,其《茶谱》开有明一代茶书撰著之先河。

    《茶谱》全书约2000字,除绪论外,下分十六则,即品茶、收茶、点茶、熏香茶法、茶炉、茶灶、茶磨、茶碾、茶罗、茶架、茶匙、茶筅、茶瓯、茶瓶、煎汤法、品水,内容侧重于茶艺茶道方面。赞成使“物遂其自然之性”,反对团茶,提倡以叶茶点饮。

    朱权《茶谱》并非如一些人所认为,它是开千古茗饮之宗的泡茶经典,而是属于点茶的余绪。“然天地生物,各遂其性,莫若叶茶,烹而啜之,以遂其自然之性也。予故取烹茶之法,末茶之具,崇新该易,自成一家。”宋代点茶多用团饼茶,经炙烤,用砧椎捣碎入碾。朱权用叶茶(散茶)直接入碾,这就是他所谓的崇新改易。“命一童子设香案携茶炉于前,一童子出茶具,以瓢汲清泉注于瓶而炊之。然后碾茶为末,置于磨令细,以罗罗之。侯汤将如蟹眼,量客众寡,投数匕入于巨瓯,侯茶出相宜,以茶筅击拂,令沫不浮,乃成云头雨脚。分于啜瓯,置于竹架。童子捧献于前。主起,举瓯奉客曰:‘为君以泻清臆。’客起接,举瓯曰:‘非此不足以破孤闷。’乃复坐。饮毕,童子接瓯而退。话久情长,礼陈再三,遂出琴棋。”朱权的点茶是在大茶瓯中先点好,然后分到小茶瓯中品啜,其实这在宋代早有。关于点茶技法,朱权并无创新。但在点茶茶具方面,朱权提倡用景德瓷茶瓯,“莫若饶瓷为上,注茶则清白可爱。”他又发明一种茶灶,用陶土烧成。朱权的革新不在点茶技艺,而在茶具。特别倡导以茶修道。“予常举白眼而望青天,汲清泉而烹活火,予谓与天语以扩心志之大,符水火以副内炼之功,得非游心于茶灶,又将有裨于修养之道矣,其唯清哉?”“凡鸾俦鹤侣,骚人羽客,皆能志绝尘境,栖神物外,不伍于世流,不污于时俗。或会于泉石之间,或处于松竹之下,或对皓月清风,或坐明窗静牖。乃与客清谈欸话,探虚玄而参造化,清心神而出尘表。”

    点茶道在明朝初期虽经朱权的努力一度中兴,但随着泡茶道的兴起,终究无可奈何花落去。到明朝后期,在泡茶道的兴盛局面下,终归在实践中销声匿迹,只存在于一些茶学文献中。

    总之,点茶道蕴酿于唐末五代,形成北宋初期。流行于两宋,衰于元,亡于明代后期,历时约六百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