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ar john是什么意思:在全校国际合作与交流工作会议上的总结讲话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9 19:31:25

山东大学校长展涛

来源:山东大学网站  日期:2007/11/17

让开放成为山东大学最鲜明的发展特色

经过一天半的会议,大家集中精力研讨和思考了学校的国际合作与交流工作,都感到很有必要召开这样一次工作会议。下面,我谈一谈自己的感受。

2004年我们举办了“国际合作年”。回忆一下,与我们当时的理念和推出的一些措施相比, 现在的确是有了不小的进步。虽然各个学院和团队都有一些亮点和出色的工作,但我总觉得这种进步还只是一个量变,是数量的增加,在理念上,战略上,在整个国际合作的层次和水平上,我想还没有实现质的飞跃。这个质的飞跃是什么,标志着什么,我们可以探讨。

像我们这样的学校,要有质的飞跃就必须走开放式发展的道路。我曾说过,这是使命所使,也是发展所需。使命所使就是说作为中国的一所高水平的大学,要想在当前全球化的竞争当中有所发展,就必须实施开放式发展战略。我们培养的人才要面对国际竞争,我们的科研成果要面对国际竞争。其二是发展所需。如果我们不更多地利用校外的资源,包括社会的,国内的,海外的资源,如果我们不积极主动地参与更多的国际合作和竞争,我们和国内同级的大学怎么相比?要认识到,我们本身和人家相比就没有优势,如果利用外部资源和创新方面再不比别人做得好,那我们就永远只能比别人发展的更慢。要想实现跨越式的发展,我们必须要有开放的理念和开放的发展方式,别无旁路。我曾经多次例举研究生培养工作。研究生的水平取决于学校的学术、学科水平,而我们导师的整体学术水平与北大、清华等学校相比有明显的差距,所以我们承认这种差距。如果我们再不借助外面的资源,让学生接触更先进的理念,接触前沿的动态,做新的课题,那我们培养的学生整体来讲就要永远落后于人家。原有的模式也可能脱出一两个优秀的人才,但那终究是少数。如果我们采取了开放式发展的模式,我们就有可能跳出原来的束缚。

那么,下一步怎么来做呢?我想这样概括一下。

第一方面,理念的提升。参加这次会议,我想大家都感觉到了一种理念上的冲击。冲击之一是应该思考山东大学是一所办在哪里的学校,是济南的大学还是中国的大学,是中国的大学还是世界的大学。我们至少要从中国来看山东大学。山东大学是中国的大学,是中国的重点大学。在中国可以被称为国家大学的80多所学校里,我们又处于一个体量大、综合实力强、学科综合的梯队中。但只这样看也还不够,山东大学还是生存和发展在“地球村”里的。如果用这种国际视野来看,我们就应该问问自己,国际合作是可有可无的吗?如果说你是属于世界的大学,你的学生就应该有国际视野,更多的学生需要拥有海外经历。学校必须这样做,做不到,就是不称职。

通过一天多的会议,我希望大家,而且也感到大家拥有了这样一种观念,就是以山东大学是处在“地球村”的视野来看待我们的存在。我们所有的思考,首先要从山东大学是一所属于世界的大学这样一个观念基点出发,思考问题的出发点就应该是放在国际化视野下看待问题。那么作为世界的大学,你的影响力在哪里?那就要看你的校友在海外有没有影响力,你的学者在国际上有没有影响力,科研成果是不是国际水平。有了这样的理念,这样的视角,就能找到差距,就能按照国际化的标准来改进我们的工作。

十七大之后,我参加了若干次学习讨论,也谈了许多感受和体会。谈来谈去,我认为自己最大的收获,就是开始在一个新的发展时期,一种新的视野下来看待学校的发展。在学校的全委会上我曾谈到我的感受,首先是一种紧迫感。这个紧迫感在哪里?我们以前提到紧迫感往往是指大学间的竞争;原来谈论起大学的发展,我们总是很自豪的说,大学在中国是超前于社会的,是引领社会发展的。但是现在再看我们的大学,我觉得我们的引领作用已经越来越弱了,甚至还在很多方面滞后于社会发展。现在中国社会的进步,比如对民生的关注,经济的快速发展,可谓日新月异。中国社会在快速提升,而我们却在缓慢的行进。所以,我们要有紧迫感,要努力走在这个快速前行的社会前面,要在理念上,在科学技术上,在文化上走在前面。我们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但也许是一个武断的结论,即中国改革开放的伟大探索必将造就一批高水平的大学,在中国的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而且在国际上拥有重要影响的大学。反过来讲,中国改革开放也需要一批高水平的大学提供人才、智力、科学技术、先进文化的支撑和引领。这样看来,对我们又何尝不是一种机遇呢?未来的十年,十五年,中国要出现一批高水平的大学,而我们能不能把握住这样一种机遇?这应该是我们面临的最大的挑战。因此,我们首要的责任就是要参与到这个改革开放的伟大进程之中,参与到国际的合作交流和竞争之中去。山东大学一定要走出去,我们要有这样的紧迫感和使命感,机不可失。否则机遇可能造就了别人,却成就不了我们。这就是我们所处的大环境,大机遇。

山东大学要成为一所什么样的学校?如何来建设?我认为有三点。第一,是大学的使命和责任。大学的精神在哪里,我认为最重要的是使命感和责任感,对学生、对社会、对国家、对世界、对人类。我们要让使命感和责任感成为山东大学的一种价值追求。第二,是让山东大学成为一所最关注学生和教师成长的大学,这是“以人为本”理念最根本的体现。在学校里贯彻“以人为本”理念,就是要关心每一个教职员工、关心每一个师生,关注每一个学生和每一学者的成长,要花时间和精力来策划怎么关注他们。第三,是让山东大学成为一所最开放的大学,让开放成为山东大学最鲜明的发展特色。合校几年来,开放是山东大学的特色,包含着国际合作、国际视野、海外经历、国际竞争力等等。这种开放也不只是国际合作,还有国内合作,是一种全方位的发展战略。希望这次会议确立的共识和新的理念,就是山东大学是属于“地球村”的。因此,每一个学者都应该反思自己是否是一个世界的学者,问问自己在世界上有几个朋友?有几个学术交流的伙伴?在世界上哪个地方有自己的影响?哪一个项目适合与别人合作?如果答案是否定的,“我是属于世界的”就是一句空话。同样的,每个学院如此,整个学校也是如此。综合这三点,我们强调的核心是理念。

单靠理念肯定是不行的。如何做到使山东大学是属于世界的?

第二方面,是战略策划。所谓战略策划,是一个长久的,全方位的策划,要站得很高,看得很远,系统地规划山东大学未来的发展计划。比如我们提出,要求三分之一以上的教师要有超过一年的海外经历,这就是战略策划的一个指标。每个院长都要照此对比一下,看看有没有做到,没有做到就要求你开始策划。大家可能觉得很难,但实际并非如此,大家与刚合校的时候比一比就会有信心了。所以我们还应该提出更高的标准,要求山东大学的教师都要有海外经历,在几年之内应该对实现这一目标有一个战略策划。每个人要对自己有策划,学院要对教师有策划,学校对学院有策划。再比如,我们提出到2010年,10%的本科生,10%的研究生要拥有海外经历,这也是一个目标。如果我们顺利实现了这个目标,就会在学生之中产生一定的影响。再有,对教授的竞聘也要有新的策划,比如把我们的评审专家库中加入海外专家,这就要求我们的评价标准必须是与海外接轨和“可比”的。我们的二级教授,三级教授,能不能同国际上说得过去的大学的教授和副教授比?我们有些教授的水平是很高的,实事求是地讲,可以同国外的教授相当,但是这样的人我觉得还不多。要成为国际化的大学,就要有这种勇气和信心来对比,差得远也没有关系,对比的过程就是接近的过程,有了比较才有前进的目标和动力。虽然现在我们负担很重,但我们需要看得远一点,要敢于拿出东西来与人家比一比,也要有一个可比的指标和体系。现在学校层面上有《Global SDU 2010》,有了一个同国外大学相比较的雏形,每个学院也应该有一个自己的全球化战略,这样我们全校上下都有了策划。每个学院的实际可能不一样,但至少大家都有了目标和策划。所以我们除了需要理念提升外,还要强调策划。学校要有策划,学院要有策划,学院要帮助每一个老师做好策划,同时我们也需要给学生来做策划,哪怕是为学生介绍他毕业之后去国外学习,都是应该做的。学院应该多帮助学生,只要他们有这种要求和希望,有这种目标,就要帮助他们实现。

第三方面,制度保障。制度保障是哪些呢?比如山东大学的副教授或者教授必须拥有海外经历,比如我们的派出计划,再如我们的海外人才引进计划。我们派出了很多,但派出的效果怎样?回来之后要有考核制度来保障派出效果。只要我们形成这样的共识,我们就可以把它变成一项制度。只要把我们国际合作与交流的战略和目标,以制度形式确立下来,就能让我们的院长、学术带头人、老师,不再觉得国际合作只是个点缀,是个可有可无的,是一个有了很好没有也说得过去的事情,而是一定要做,必须要做,而且必须做好的事,否则你就被淘汰。很多时候,我们提出的理念很先进,却没有实现,不了了之。原因在哪里?因为没有形成完善的制度。目前,我看我们还是停留在一种“鼓励型”的观念上,还没有“一定要把山东大学变成一个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大学”的决心。当然,光有这样硬性的制度还不够,还要创造有利条件,还要有经费来支撑。

第四方面,创新模式。国际合作并没有固定的套路,所以我们的合作方式要不断地调整,不断地更新,要不断地推出新的合作模式,不断地研究和探索新的模式。特别是职能部门,要根据情况的变化经常调整工作方式,做好引导。学院也是这样,有什么好的想法,认为有效的模式,就要去尝试。

如果我们有好的理念,科学的战略策划,然后有一系列的制度保障,再加上我们灵活创新的机制和模式来支撑,那我们就可以使整个山东大学的国际影响力和国际竞争力有一个质的提升。照这个思路走下去,我想再有四五年,我们会有一个惊人的变化。

最后还是那句话,要让开放成为山东大学最鲜明的发展特色。希望这次会议成为一次历史性的会议,当我们今后再回头总结工作的时候,认为这次召开的“四季村”工作会议,是山东大学明确理念,并朝着国际化大学方向发展的一个新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