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朋友家有钱压力太大:让孩子早上学,究竟是对还是错?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9 23:28:47
 让孩子早上学,究竟是对还是错         导读:孩子到底该几岁上学,一直都是所有家长热烈讨论的话题。上学早的孩子有成功的例子,也有失败的例子,到底上学早好不好,该不该让孩子早上学?让我们一起来解读。
        关键词:认知能力 幼小衔接 3-6岁 独立 人际交往 

       小编心语:
  最近在翻看母亲曾经写的育儿日记,看到如下一段文字时感慨万分:“女儿上小学已经一周有余了,看样子心情还不错。不过每天还是放心不下,女儿快放学时,我便会偷偷地去教室外面观察女儿,好几次都看到女儿愣愣地站起来,看一看四周,过一会儿又会自己坐下。每当回家跟女儿提起此事,女儿却哭闹着拒不承认。有时候我不禁反问自己,让女儿5岁上一年级到底是对是错?”


  从这样的一段话中,看到了母亲的用心良苦,也看到了当年这个问题给母亲带来了很大的困扰,虽然她现在说并不后悔让我5岁读小学。

  这么多年过去,“孩子到底该不该早上学”这个问题却依然是所有家长心中的不解之谜……

  家长态度之正方:就该让孩子早上学

  家长A:“我们的孩子聪明,早上学肯定没有问题!”

  家长B:“现在竞争那么激烈,年龄小才是优势,不早上学怎么能行?”

  家长C:“你看隔壁家小朋友5岁上学的,现在成绩那么优秀,早上学挺好的!”

  正方态度产生的原因:

  1、父母觉得孩子小时候表现得很聪明,智商够得上去读小学了。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希望孩子早点接受教育,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

  2、“不能输在起跑线上”的错误思想根深蒂固。家长之间总是有一种莫名的攀比心理,看到别人家孩子读书早,成绩好,自己家的孩子也不能输给人家,不仅成绩上要攀比,连入学时间的早与迟也要比一比。

  3、怕孩子适应不了小学的生活,提前让孩子去感受。实在不行的话,还可以留一级,年龄也不会比正常入学的孩子大。

  4、父母工作上过于繁忙,没有时间照看孩子,早点送去学校比较省事。

  家长态度之反方:正常入学或晚入学没有什么不好

  家长E:“让孩子再从容一些,身体强壮一些,进入小学之后也会更容易适应。”

  家长F:“本来童年就短暂,那么早让孩子去上学,孩子太痛苦了。让孩子多玩一年是一年!”

  家长G:“孩子上学晚一点,容易在同学中树立威信,不会老受欺负。”

  反方态度产生的原因:

  1、看到了别人家孩子早上学失败的例子,从而产生了“早上学不靠谱”的心理。所以,不让孩子正常年龄上学,甚至推后一年上学。

  2、国家规定是几岁入学就肯定是最科学的,不用让孩子去走不同寻常的道路,一步一步踏踏实实走就可以了。早入学的风险大,不能拿孩子当赌注。

  3、18岁读大学跟20岁读大学其实是没有区别的,追求这些所谓的小小年龄优势没意思,还不如让孩子享受多一点玩耍的时光。


  孩子早上学风险大

  现在的家长多数都喜欢让自己的孩子提早上学,也显示了自己的孩子聪明,提前给自己孩子一个好的学习环境。不可否认有的孩子的确很聪明,是可以提前进入学校学习的 ,这仅仅是个别的现象而已,不能够当作普遍的现象,要不然只会害了自己的孩子,甚至于危害孩子的一生。一位小学班主任曾经这样记录早上学的孩子:

  镜头之一:班队课

  学校的校长小助理们到各班检查队会的开展、红领巾的佩戴和校服的穿着情况,我们这个不足龄孩子又被点名批评了,因为他又忘记戴红领巾、穿校服了,其他同学对他投去无可奈何的眼神,这个孩子自己也自责地不敢抬头。其实,他也不是故意要影响班级的检查评比。作为班主任的我不忍心再批评他,常常不得不在周二就提醒他别忘了戴红领巾、穿校服。有时,这个孩子的奶奶还急冲冲地赶到学校为他送来校服。“不足龄”使得他比同班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要弱得多,对学校的规定、老师的要求常常记不住。孩子,假如你能足龄上学,你也能和同伴一样记住班队课的特殊“纪律”,那样也可为班级增光,对吗?

  镜头之二:语文课

  上课铃已敲响5分钟了,年龄小的他又气喘吁吁地站到教室门口喊报告。座位上的同学有的窃窃私语:“又迟到了!”是啊,因为年龄小,动作慢,穿衣、吃饭,甚至还要家长帮忙的他,有时连早点都来不及吃完。看着那张涨红的小脸,看着那双可怜巴巴的眼睛,我还能要求他什么呢?其实,谁也不愿迟到挨批评呀!孩子,假如你能足龄上学,你也能和同伴一样从容,加快做事的速度,不会常常迟到的,对吗?

  开始描红仿写生字了。三年级该练习用钢笔了,不足龄孩子的手似乎比同班孩子的手小得多。瞧他的小手使劲地想握住硬硬的钢笔,可怎么也不顺手似的,钢笔水弄得满手都是,连书上也是,看到其他同学都快按老师的要求写完了,他更是急得抓头,结果把脸也涂成了花脸猫。孩子,假如你能足龄上学,你此刻用的钢笔,肯定不会感到如此的失败。

  镜头之三:体育课

  操场上,正在进行紧张激烈的小组接力赛。不足龄孩子的腿迈得很快,可是步子就是跨不大,他毕竟比同班的孩子小啊!结果他们小组输了。同组的同学将一肚子怨气都撒到了他的头上,他委屈地哭到我的面前:“老师,我真的尽最大努力了,我使出了全身的力气在跑,我为什么就是跑不过其他同学呢?”孩子,假如你是和同龄的孩子站在同一起跑线上,你肯定会冲到最前列,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可是,此刻,你在和比你大得多的同伴做体力、生理上的竞争啊!

  孩子早上学危害到底有哪些?

  1、从医学角度来说,5岁和6岁孩子相比,大脑发育和智力水平的差别确实不算很大,但是从性别上来看,差异就比较大。中国目前的教育体制忽略性别差异。通常来说,男孩的发育迟于女孩,5岁男孩的大脑语言区水平仅仅相当于3岁半的女孩,读写能力也会迟上1年到1年半左右。在整个小学阶段,男孩的生理发展和心理发展总体仍落后于女孩。正是基于对男孩发育迟于女孩的发现,有些国家已经尝试让男孩晚一年上学,甚至认为这是给男孩的最好礼物。

  2、孩子早上学并非智力不足,而是情商不够,5岁和6岁孩子相比,心智发育的差距很大。孩子的自制力、注意力、坚持性、人际交往能力以及抗挫折能力等都达不到上学的要求。现代社会竞争激烈,提早让孩子上学,意味着你得让你孩子一辈子永远和比他(她)大的人竞争。即使在小学期间孩子能够跟上同龄孩子的文化课学习,但其他方面的规范以及相应能力的不足,会让他对家长的依附力加大,阻碍自我能力的提高,缺乏自信,对未来步入社会形成障碍。

  3、让低龄学生承受与年龄不相称的学业重压,违背成长发展规律,学习的难度超出孩子的能力范畴,会使孩子在无法理解的情况下强行记忆,这往往会导致孩子的精神长期紧张,会诱发一些神经衰弱等疾病,会给孩子留下后患。

  4、由于学龄前儿童在生理和心理上都不如学龄的儿童成熟,他们调节、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较差,律己困难,很难坚持坐住一节课;在进行阅读、写字、算术等学习活动时常常难以完成,导致孩子成绩长期处于后位,会给孩子的心理带来极大的压力,这样就会损害他们的自信心和学习兴趣,一些脆弱的孩子会产生强烈的自卑感,觉得自己永远不如别人,这势必会影响孩子个性的发展。甚至形成胆怯、厌学等不良情绪,这种情绪将会影响孩子的一生。

  所以,如果孩子的综合能力尚未达到相应入学要求而强行而为,不仅作用不大,而且稍有疏忽,就会带来负作用,影响孩子身心的正常发展。因此,家长最好遵照科学规律,让孩子按照法定入学年龄入学,而不是拔苗助长,留下后患。


  究竟怎样做才能保障孩子的健康成长?

  从心理学的角度进行剖析:小孩子到了七岁的时候,才仅仅有十分钟的时间能够注意听别人讲话,甚至还少些。这只是好的孩子才能够做得到的 ,对于那些好玩的孩子就不能够有那么多的时间听人家说话了。如果要想让这些孩子听老师的话,只有老师采取相当好的教学艺术了——语言艺术和动感艺术相匹配才能够完成这十分钟的时间,否则要想让七岁的孩子能够老老实实做好十分钟有关学习的事情的话,却是一件很难的事情,年龄要小的学生更加难以做到了。这是为什么要让孩子七岁上学的道理。有利于培养孩子的学习习惯,六、七岁的孩子上学就有一定的注意力了,稍微能够管理自己了,懂得注意听别人说话了,哪怕很短暂的时间。如果五岁的孩子入学的话,就谈不到注意力,三五分钟的时间能够听得进去别人的话就是很好的了。怎么能够承受一节课的时间——40分钟的时间的呢?在这样的教室里简直让他受罪了。

  1、建议增加孩子受教育年龄弹性。由于国家规定9月1日前满6周岁的孩子才能在当年入学,很多孕妇选择在8月份提前剖腹产,对孩子的身体是不利的。最夸张的是,一些预产期为10月份的孕妇,甚至冒着生命危险将剖腹产日期一再提前。“就像把没熟的瓜硬掰下来”,这个赌注一度让很多提前剖腹的妈妈们惴惴不安,无数次担心早产是否会导致智力低下。

  8月31日出生的孩子和9月1日出生的孩子没什么区别,条件不能太苛刻死板,应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来定,适龄范围可广一些。像美国制定的上学年龄范围就相对大一些,增加了孩子受教育年龄的弹性。

  2、建议建立小学入学水平测试。由于学业竞争激烈,中国流行“幼儿教育学前化”。随着社会竞争的加剧,越来越多的家长希望孩子能在未来占据优势地位,他们花费精力和金钱,将孩子投入各种“素质拓展”的训练中去。

  “疯狂的学前班”教育之后,这些孩子的识字水平往往能达到一般小学三年级学生的程度。不足6周岁的孩子操着奶声奶气的腔调,诵读“apple”、“banana”,听起来似乎津津有味。但孙云晓质疑,“不要以为这样的孩子就是变聪明了!”

  “早期教育变成了早期摧残。”强制性开发必然会付出非常大的代价。很多孩子无法忍受在小学里重复学习这些知识,产生厌学心态。信息时代,充斥着各种不良因素,专家建议家长“切勿碰这些违反发育规律的扭曲模式”。建立一个小学入学水平测试,这样才能维护孩子的正常权益。
  
        3、建议对孩子的非智力因素进行测评,情商发育很重要。孩子是否可以提早上学,需要参照儿童的“入学成熟水平”,包括视知觉能力、听知觉能力、运动协调能力、知觉转换能力、数学准备能力等因素。查查外国儿童入学的年龄就知道,他们一般都界定在5周岁,放到原先,我们孩子的营养跟不上,发育偏迟都是客观存在,但是现在随着国力的增强,经济的发达,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这个问题已经不成其为问题了。很多孩子在学龄前就如同“小大人”,熟读唐诗三百首,加减乘除全对付,对这样的孩子,区区小学一年级的课业确实成了“小儿科”。

  孩子的语言理解能力、日常生活常识的积累、生活自立能力、反应速度、注意力、情感等非智力因素,与年龄大小有很大关系。对小孩子来说,相差几个月,在能力上就会有很大差异。提前入学,对于少数天资聪颖、智力超常的儿童来说,确能促进智力的发展;但对大多数学龄前儿童,提前上小学会导致很多问题。

  外国很多规定5岁可以上学,但是他们的学习侧重点不一样。在中国,目前的教育课程设置还是重视知识上,智力上的教育,不太适合“不足龄”儿童来学习。

  4、建议做好幼小衔接工作。在美国,一年级学生有的是全班学生围成一个大圈坐;有的是一个班分成三四个小组,每组围成一个小圈坐;也有的班从一年级起,就整整齐齐地排排坐。不少人认为,一年级学生座位围成一个大圈的理由是,更接近于幼儿园,便于孩子过渡适应小学生活,老师站在圈子中间讲课,便于照顾到所有的学生。小学教室都布置得花花绿绿,国内人看起来可能更像幼儿园教室。但无论什么情况,一个共同的特点是活泼自由,学生一点不感到拘束,因此孩子们都很喜欢上学。

  外国教育人士认为,学校不是兵营,老师应该让学生感到快乐,特别是刚开始学校生活的一年级学生,应使他们向学校生活的过渡尽量自然,不感到压力,从而喜欢学校和学习。教室的布置也要适合他们的特点,比如用彩纸剪成字母、图案贴在墙上,在彩纸上写上一些与课程有关的内容,如英语词汇星期一至星期日,画上一只钟写上几点,目的无非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美国,一年级学生除了在教室里上课,老师还常常带着他们到处走,领他们熟悉学校,了解图书馆。此外,还带他们参观公园、博物馆,访问社区邻里。在课堂上,老师也考虑新生的特点,教学方式灵活多样,以便培养起他们对学习的兴趣,从小养成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一年级老师在讲课时往往采取讲故事的形式,尽量讲得生动活泼,浅显易懂;还比较多地采用交流式的教学方式,即不是老师一个人讲,而是设法让孩子们也参与,比如向他们发问,让他们发表自己的意见并加以鼓励。一年级学生也有课外阅读,老师要求他们看一些浅显的书,如带图画的儿童读物,并在课上复述书中的故事,因此他们从小看和说的能力都比较强。

  幼小衔接不是给孩子提前灌输小学的学习内容,而是从一些非智力因素上对孩子进行适当过渡性的教育,兼顾智力上的教育,使孩子以坚强有力的状态去面对新的学习环境、面对新的学习内容。中国很多家长,一味教孩子多识字,多做算术,却忽视了对孩子情商、行为习惯等方面的培养。

  总而言之,孩子到底几岁上学才最好?家长要从孩子身心健康和终身成长考虑,不能短视到只关注孩子现在是否多认识了几个字、多背诵了几首诗的优势,须知这种优势是不能长久的,因此,在孩子成长教育中,一定要循序渐进,不可揠苗助长。

    如果孩子有足够的天赋,足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足够成熟的心态、情商,可以考虑让孩子提前入学。

    如果孩子达不到其中任意一项,千万不要让孩子在不适合的年龄做不适合的事,应充分尊重儿童独立性,等待孩子到了入学适龄期,进入小学一步步踏实地学习,才是明智之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