瘦子的生活烦恼:重新定义我们的生活:低碳之路(拯救我们的地球)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10 15:25:07
   

  第一部分 第1节:低碳革命开始了(1)

 

  第一章

  第一节全球气候变化逼近临界点

  2009年7月8日,在意大利山间小镇拉奎拉举行的8国集团(G8)峰会上,8国领导人同意,将全球变暖幅度控制在比工业化前高出不超过2℃的水平——这是科学家认为的安全极限,为此8国到2050年之前会将温室气体排放量削减80%。这是首次在重要的国际论坛上正式采纳这样的目标。次日,在“主要经济体能源气候论坛”上,全球变暖幅度不能超过2℃这一观点再次获得了各国领导人的认同,与会17国的碳排放量占全球的80%。

  2℃:自然界最后的安全阀(CAP)

  工业革命以来,在人们享受物质财富急速膨胀的同时,气候变化的阴霾已悄然笼罩。20世纪80年代,应对气候变化的紧迫性和重要性开始逐渐被人们正视。但是,气候变化究竟达到哪种程度是危险的,气温升高多少将是自然界的临界值,并不是一个容易确定的问题。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的温室气体咨询小组1990年报告指出,2℃可能是“一个上限,一旦超过可能招致严重破坏生态系统的风险,其恶果将非线性增加。”德国联邦议会的研究委员会也试图确定可接受的范围,认为每10年气候变暖超过0.1℃将对森林生态系统非常危险,德国政府的气候变化咨询委员会1995年发现,2℃应该是“可容忍的”气候变暖的上限。

  1988年,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和世界气象组织共同成立了“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IPCC汇集了世界各地的专家定期评估气候变化及其影响,迄今为止发表了四次关于气候变化问题的评估报告,是对此最权威的鉴定。基于1995年的IPCC第二次评估报告,欧盟的环境部长在1996年呼吁气候变暖要限制在比工业化前气温高2℃的范围内。近10年后,这一立场得到欧盟政府首脑的确认,智利、冰岛、挪威、瑞士,以及最不发达国家和小岛屿发展中国家也加入进来,后两个集团的国家进一步主张,要保证他们的安全和生存,2℃都已经太多了。

  图1-1工业革命开始以来全球气温变化

  在总结了130多个国家2500名科学家的发现后,2007年的IPCC第四次评估报告警告,多种因素的叠加将使全球变暖很快突破2℃这个临界点:如今全球气温比工业革命前约高0.8℃,同时还在以每10年0.2℃的速度上升,加上大气中现有二氧化碳带来的0.6℃长期变暖效应,还有北冰洋和南极冰原消融将吸收而非反射太阳辐射,这也会导致再升温0.3℃。

  德国波茨坦气候变化研究所的比尔?哈尔博士说,平均气温不能超过2℃,这是生态系统和人类社会生存的底线。到达这个临界点,将是灾难性气候变化的开端。IPCC副主席马丁?帕里教授说:“当全球平均气温上升的幅度在1~2℃之间,很多人遭遇水资源短缺和洪灾的风险将增加。气温升高超过2℃,产生的影响将更巨大,全球将面临农作物减产、水资源短缺、海平面上升、物种灭绝、疾病增多。”

  更为凶险的末日预言来自英国独立科学家詹姆斯?拉夫洛克。他认为,如果全球气温上升接近3℃,且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超过500ppm(体积浓度:百万分之一),海洋及热带雨林都将净排放温室气体,而不是像现在这样吸收二氧化碳,这将把全球平均气温推高6℃,海平面上升至少25米。那时候,地球上大部分地区将不再适合人类居住,90%的物种将灭绝,人类数量可能减少80%。

  IPCC第二工作组的第四次评估报告认为,要将全球变暖遏制在2℃以内需要强有力的缓解措施,现在看来这已经“非常不可能”实现,报告预测,未来100年全球地表升温幅度在1?6℃~6?4℃。美国国家航空和宇宙航行局戈达德太空研究所负责人詹姆斯?汉森说,如果人类还想维持一个与文明发展、生物适应的环境相似的星球,那么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必须降低到350ppm左右。而现在的二氧化碳浓度为387ppm,并以每年2ppm的速度上升。帕乔里教授说:“10年前,我们说这些影响将发生在我们的子女和孙子孙女身上。而现在,这已经发生在了我们自己身上。”

  第一部分 第2节:低碳革命开始了(2)

  IPCC第四次评估报告最具决定性的结论是,数值模拟和归因技术证明,最近50年来大部分全球平均温度的升高,很可能是由于过多人为温室气体浓度增加导致的。在46亿年漫漫时空里,地球表面那层薄薄的大气层一直给地球生态系统提供着至关重要的保护,却已经在工业革命后200多年的人类活动中空前耗竭。

  不知不觉之间,人类的生存和文明已危如累卵。

  气候物理:地球“发烧”了

  这一切的起源,是温室效应。温室效应又称“花房效应”,温室顶棚覆盖的玻璃和塑料薄膜,可以让阳光照射进来,同时把大量热量保留下来,使室内温度明显高于室外。大气温室效应最早是法国数学家让?巴蒂斯特?傅立叶发现的,1824年,他在论文《地球及其表层空间温度概述》里首次阐述了这一现象。

  太阳辐射主要是短波辐射,地面辐射和大气辐射是长波辐射,地球大气对长波辐射的吸收力较强,对短波辐射的吸收力较弱。白天,阳光照到地球上,能量部分被大气吸收,部分被反射回宇宙,47%左右被地表吸收;晚上,地表以红外线的形式向宇宙散发热量,也有部分被大气吸收。大气层对于地球,就像覆盖着玻璃的温室一样,为它保存了一定的热量,正是这些热量使地球上生命的大规模繁衍成为可能。

  没有大气层覆盖的地球,会是什么样子?看看地球的卫星月球就知道了。月球没有大气层,被太阳照射时温度会急剧升高,不受照射时温度则急剧下降,加上月面物质的热容量和导热率很低,月表白天阳光垂直照射的地方温度高达127℃,夜晚则可降低到-183℃。地球当然没有月球这样极端了,香港天文台的专家估计,如果没有大气层,地表平均温度将是-18℃。而目前,这颗适宜人类居住的地球,表面平均温度维持在大约15℃的水平,正是拜温室效应所赐。

  地球大气的主要成分是氮气和氧气,它们既不吸收也不散发热辐射。那些给地球保温的所谓温室气体大约有10种,最常见也最重要的是水汽,它所产生的温室效应大约占整体温室效应的60%~70%,这也是地球上风云雨雪等各种气象活动的主要载体,但它纯粹是一种自然现象。除此之外,二氧化碳(CO2)、甲烷(CH4)、氧化亚氮(N2O)、氢氟碳化物(HFCs)、全氟碳化物(PFCs)和六氟化硫(SF6)是6种主要的温室气体。其中,二氧化碳大约占整体温室效应的26%,是最重要的一种温室气体。二氧化碳在大气中存留的时间高达200年,即使我们今天完全停止向大气中排放二氧化碳,此前排放的二氧化碳产生的温室效应还将持续200年左右。

  二氧化碳是地球上各类生物生命活动的主要参与者。植物通过光合作用从空气中吸入二氧化碳,转化为葡萄糖和淀粉等碳水化合物,再将碳水化合物转化为蛋白质和脂肪;动物则把植物作为食物,将植物组织的有机物消化掉,然后转化为动物组织;植物和动物死亡后埋压在泥土或水底下,在数万年压力及高温的作用下变成煤炭或石油等化石燃料,并储存起大量的碳。与此同时,各类生物都会通过呼吸作用释放二氧化碳,细菌和真菌会将生物的尸体分解并释放出二氧化碳,化石燃料燃烧也会释放大量的二氧化碳,这些二氧化碳都会回到地球大气中。通过这些复杂的活动,二氧化碳不停地在地球的大气圈、生物圈、地圈和水圈中循环流动。

  二氧化碳不仅是上述自然活动的载体和产物,它同时也是人类生产活动的产物,人类耕作土地、砍伐森林和燃烧木材,都会向大气中释放二氧化碳。在工业化以前的时期,这些活动的规模都不大,因此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对地球大气的影响非常微小。

  工业革命的到来,以前所未有的规模,显著改变了自然界的碳循环。工业革命以前很长一段时间,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大致稳定在270~290ppm。但在1800年以后,现代工业和交通发展迅猛,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煤炭和石油消耗快速增加,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不断增加,而且增加速度越来越快。碳在自然界的循环平衡被彻底打破,地球开始“发烧”了。

  第一部分 第3节:低碳革命开始了(3)

  表1-12007年全球温室气体浓度及WMO-GAW监测的全球温室气体趋势CO2(ppm)CH4(ppb)N2O(ppb)2007年全球浓度383?11789320?92007年浓度与1750年相比137%256%119%2006—2007年的绝对增加1?960?82006—2007年的相对增加0?50%0?34%0?25%过去10年平均年度绝对增加2?002?70?77注:工业化前数据分别为:CO2280ppm,CH4700ppb,N2O270ppb。

  数据来源:世界气象组织温室气体公报《2007年全球大气观测中的温室气体状态》。

  IPCC第四次评估报告认为,自1750年以来,由于人类活动,全球大气中二氧化碳、甲烷和氧化亚氮的浓度已明显增加,1970—2004年期间增加了70%,目前已经远远超出了根据冰芯记录测定的工业化前几千年中的浓度值。在这34年间,二氧化碳的排放增加了大约80%。到2005年,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为379ppm,远远超过了过去65万年自然变化的范围。

  全球二氧化碳浓度的增加,主要是由于化石燃料的使用,另一个原因则是土地利用的变化。过去50年以来,除南极洲之外的各大陆都出现了显著的变暖,大部分已观测到的全球平均温度的升高很可能都是由于人为温室气体浓度增加所致。目前全球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一年超过230亿吨,和1800年相比增加了30%。这些气体在地球大气层制造出一个隐形的温室,热量被封闭在大气层内,造成地球温度上升。

  报告警告说,如果到2030年,全球能源结构仍以化石燃料为主导,按照二氧化碳当量计算,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量在2000—2030年间将会增加25%~90%。世界气象组织估计,如果按目前排放量继续等值排放,大气中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体积浓度将近乎直线增长,2050年为450ppm,2100年将增加到520ppm,增长趋势令人担忧。

  图1-2工业革命前到2015年CO2体积分数和浓度的变化

  数据来源:联合国报告和世界气象组织数据。

  在这一趋势下,21世纪的地球将会进一步变暖。报告估计,未来20年,全球气温将升高约0.4℃;即使所有温室气体和气溶胶的浓度稳定在2000年的水平不变,仍会升温约0.2℃。科学家相信,地球的平均气温将在未来100年内骤升1.4℃~5.8℃。这究竟意味着什么呢?科学家们提到了2.5亿年前西伯利亚的一系列火山爆发,当时的火山爆发向大气层排放了大量二氧化碳,使地球温度上升了6℃,最终导致地球上95%的生物死亡。

  冰川和永久冻土带的融化

  全球变暖立竿见影的后果之一,就是冰川融化。南极和北极地区形势尤为严峻。南极洲是一片由海洋环绕的大陆,而北极地区则是一片由陆地包围的海洋,她们都极为脆弱,很容易受到人类活动影响。

  过去50年内,在千里冰封的南极地区,平均气温上升了2.5℃,冰层已经变得越来越脆弱,最近几十年,已经先后有9个冰架融化坍塌。2002年3月,位于南极洲最北部的巨型冰架拉森B崩塌瓦解。它的面积为3250平方公里,厚200米,估计重量达到50亿吨,仅仅31天,这个庞然大物就不见踪影,化成千万座冰山像羽毛一般飘浮在南极洲东部的威德尔海,比前半个世纪冰川的总和还要多,令冰河学家们瞠目结舌。拉森B的警报拉响之后,科学家迅速把担忧的目光投向了第10个岌岌可危的“大家伙”威尔金斯。2008年3月,威尔金斯冰架上一块面积400平方公里大的冰川断裂入海,2009年美国冰雪数据中心发现,连接威尔金斯冰架和南极洲夏科岛冰桥的最后一段已经出现了坍塌,科学家预计,威尔金斯还将失去3370平方公里的冰层,面积相当于两个卢森堡。

  与此同时,类似的一幕也在地球另一侧的北极上演。随着全球变暖化加剧,北极冰川正以惊人的速度融化,千年厚冰正在以每10年8%~10%的速度消失,一些极地区域每年的海冰季节已缩减至三星期。美国国家航空和宇宙航行局对比2004—2008年的观测数据后发现,极地的冰盖不只越来越少,更越来越薄。虽然一些冻结超过两年以上的冰盖比较难以融化,但数量已经少之又少。科学家们估计,最快到2030年北极就会迎来一个“无冰之夏”。绿色和平组织“极地曙光号”科学考察船队在格陵兰岛的现场勘察发现,距离北冰洋27公里的冰川上,100平方公里的区域已布满裂缝,有些裂缝宽近500米,融化的冰水已经形成一条大河,河流流量约每秒50立方米,这种速度填满一个奥运会标准游泳池只需不到一分钟。

  第一部分 第4节:低碳革命开始了(4)

  号称地球第三极的青藏高原,冰川融化的速度更快。中国国土资源部地质调查局通过4年的遥感监测发现,近30年来青藏高原的冰川总面积已经减少了1/10以上。预计到2050年冰川面积将减少到现有面积的72%,到2090年将减少一半。冰川融化使青藏高原的雪线迅速上升,最大上升距离达350米。国际冰雪委员会的数据显示,喜马拉雅冰川的收缩速度比任何地方的冰川都要快,可能在2035年之前完全消失。这个地区一直被称为“亚洲水塔”,冰川融化将影响到亚洲地区的24亿人口,占目前全球人口的40%。许多冰川湖蓄水量高达一亿立方米,如果溃决,洪水可能会以每秒一千米的速度席卷而下,对当地居民构成巨大威胁。

  另一个不那么引人注目但却同样严重的威胁,是永久冻土地带的融化。俄罗斯大部分永久冻土带正在消退,并在向西伯利亚西北部和欧洲北部扩散。到21世纪末,格陵兰岛南部海岸、美国阿拉斯加州布鲁克斯以南地区和加拿大北极圈大部分地区的永久冻土带将融化,中国的永久冻土带面积也有可能减少一半。这对一些基础设施的建设和运营构成了直接的威胁,正在计划中的“中俄石油管道”的设计,就必须考虑气候变化在稳定性上的影响,而青藏铁路的设计和建设,通过运用冷却技术,已经把温度上升2.6℃后的各种可能影响综合考虑在内了。

  气候失调:极端天气事件

  在参与大气与地表水循环的过程中,水分子从液态到气态、再从气态到液态转换时会吸收或释放大量能量,规模之大超乎我们想象。1克水从0℃上升到100℃需要吸收100卡能量,1克100℃的水变成100℃汽需要吸收539卡能量;水蒸气进入大气后又会凝结成雨雪落到地面上,同时释放出同样数量的能量。2005年摧毁了美国新奥尔良城的卡特里娜飓风,它的破坏力就来自水汽凝结释放出来的巨大能量。

  低碳革命开始了第

  一

  章如果地表特别是大洋表面温度维持平衡,大气与地表水循环也可以维持基本平衡,进入到大气中的水汽总量及其所携带的总能量也会基本不变,基于水汽的能量转换所引起的天气波动,无论是波动幅度还是持续时间也会总体维持平衡。这样,天气变化就会显得相对和缓,可以预期。

  00但全球变暖打破了这个平衡,使地球上的天气变化更剧烈、更富戏剧性。中国气象局局长郑国光说:“全球变暖,引起水分蒸发增加,因而导致极端天气频发。”因为水分蒸发增加使大气中的水汽增多,给大气增加了额外的能量,导致大气环流出现异常。让事情变得更加复杂的是,水汽蒸发量会随着温度升高呈非线性增加,20℃时每立方米空气最多可容纳23克水蒸气,温度上升1℃,可容纳的水蒸气质量会增加6?4%;上升2℃,水蒸气质量会增加13?1%;上升3℃,水蒸气质量会增加20?1%。大气中增加的这些水汽总量,等于增加了同等规模的能量质量,这会给天气系统乃至气候变化带来多大的扰动也就不难想象了。

  这些累积起来的能量,肯定会不断释放出来,以其巨大的规模在其辐射范围内演变成一股毁灭性的力量。2004年1月,英国政府首席科学顾问戴维?金爵士在《科学》杂志的特约社论中警告说:“气候变化是今天摆在我们面前的最为严重的问题,甚至比恐怖主义的威胁还要严重。”我们可以直接感知到的后果,就是由越来越多的极端天气事件累积起来的大范围的气候失调和疫病蔓延。下面这个简单的不完全统计表,证明金爵士的警告绝非危言耸听。

  表1-2极端气候事件的危害情况极端气候事件发生日期事件危害情况20世纪60年代撒哈拉牧区持续六年干旱粮食牧草极度缺乏,牲畜大量宰杀,饥饿致死超过150万1988年马达加斯加高地传染性疟疾死亡10万多人1998年7月沙嗨玛噔峡谷的冰川湖突发洪水超过100人死亡,当地生活生产受到严重影响1998年米奇飓风席卷洪都拉斯贫困人口增加了8%,低收入家庭失去了15%~20%的生产资本,重建前景暗淡续表

  第一部分 第5节:低碳革命开始了(5)

  极端气候事件发生日期事件危害情况1998年孟加拉国洪灾2/3国土淹没,1000人罹难,3000万人无家可归2001—2002年马拉维连年旱涝500~1000人死亡,2万人死于营养不良和疾病2002年8月塔吉沙可达拉峡谷冰川湖突发洪水至少23人死亡2004—2005年尼日尔干旱与粮食匮乏250万人需要紧急粮食援助,56个区面临粮食安全2005年8月新奥尔良卡特里娜飓风1500人死亡,78万人流离失所,破坏房屋20万所,该市基本瘫痪2005年中国发生13次严重的沙尘暴水土逐渐减少,沙漠化加剧2008年初中国南方十省市爆发冰冻雨雪天气107人死亡,8人失踪,直接经济损失1111亿元

  中国人关于极端天气事件最新最强烈的记忆,或许莫过于2008年初席卷全国的雨雪冰冻灾害了。在春节将至的寒冬季节,一场史上罕见的寒潮突然袭来,让整个南中国猝不及防,一时间,高速公路冰封、电网被冻雨和冰挂压塌、城市断电停热、上亿的春运人潮滞留在南方几个主要车站附近,南方几个省的日常生活和运作几乎都被冻住了。由于冰灾导致电网崩溃,湖南省郴州市全城居民更是在黑暗和寒冷中几乎与世隔绝地生活了十几天。冰雪灾害还使贯通中国南北的大动脉京珠高速被迫关闭,这不但冻结了南中国的公路物流,也阻断了大批民工的回乡之路。

  进入21世纪以来,地球“上火”引起的极端天气事件,其烈度、频度和广度每天都在刷新历史纪录,让过去那些相对稳定的气候变迁显得平淡失色。印度和南欧创纪录的热浪,斯里兰卡和中国的严重水灾,希腊、澳洲与美国加州恐怖的森林和草原大火,美国频频发生的龙卷风,中国和非洲持续多年的大面积干旱,各地越来越多的暖冬天气,每个事件前面都被媒体加上了“史无前例”这样的定语。

  据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监测,2009年,在从6月27日到7月26日的一个月里,全国有21个省市区152个站点日最高气温达到极端高温事件标准,17个省区71个站点日降水量达到极端强降水事件标准。与去年相比,两种极端事件均有出现站点多、范围广、超历史极值的记录多等特点。这些枯燥的数据,再清楚不过地揭示出了气候恶化的程度和速度。世界气象组织警告,如果不降低温室气体排放,地球升温将使剧烈天气现象造成的伤亡同步攀升,人类生活环境将面临一个“巨大的浩劫”,与之相比,目前困扰我们的这些极端天气事件不过是小巫见大巫。

  气候化学:蝴蝶效应

  气象学家洛伦兹1963年提出来的“蝴蝶效应”,今天人们已经耳熟能详了:一只南美洲亚马逊热带雨林中的蝴蝶,偶尔扇动几下翅膀,可能在两周后的美国得克萨斯州引起一场龙卷风。在混沌学中,“蝴蝶效应”是解释复杂现象的一个经典模型。地球上的万事万物之间都是彼此相互含摄勾连和相互映射渗透的,其间的因果关系往往都具有非线性特征,各种因素往往会自我增强并相互强化,因此初始条件的极小偏差,往往会引起结果的极大差异。对于“蝴蝶效应”,也许我们更熟悉的还是一个中国化的表述方式:失之毫厘,谬以千里。

  气候变化是自然界在人类时代的第一个全球规模的大事件,让这个巨型事件的剧情变得错综复杂的,正是推动全球变暖的各个因素的自我强化和相互增强作用。下面,我们可以看看最明显的几个例子。

  在永久冻土地带里封存着大量远古时期的甲烷等温室气体,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估计这里包含了7500亿~9500亿吨的有机碳,而目前大气中的有机碳大概有7500亿吨。永久冻土地带的大范围融化会将这些气体释放到大气中,使大气中的碳浓度急剧上升。无论是在西伯利亚还是在青藏高原,这种恐怖的进程已经在不知不觉之间悄然启动了。克里斯?艾伯特:《气候变化:真正的安全威胁》,《中外对话》,2006年6月23日。

  在青藏高原至关重要的三江源地区,永久冻土层的融化还会带来另外一个恐怖的长期后果。坚硬致密的永久冻土层对于地表水就像岩石圈一样起着保护作用,从而维持了地表的水量平衡,永久冻土层融化会使地表水失去依托渗漏到地下,不但直接影响发源于此的江河径流,也使当地的地表一步步沙漠化。文成公主入藏时还碧波万顷、水草丰美的黄河源头鄂陵湖和扎陵湖,今天已经基本干涸见底;长江源头的青海当曲和玛曲,当地的草原也已经大片沙化。这反过来又会加速当地冻土层的消融,和锁在冻土下面的甲烷向大气层的碳排放,从而形成一个很难打破的恶性循环。

  第一部分 第6节:低碳革命开始了(6)

  在南极和北极地区,冰川融化的启动也是这样一个不断自我强化和相互增强的非线性进程。南极洲50%的海岸都是冰架,一旦冰架倒塌,南极大陆融化的冰就会失去冰架的阻挡,一步步滑进海洋,引起海水上涨。地球上80%来自太阳的光和热都是通过冰雪反射回太空的,冰架冰川减少也会使星体反照率降低,让地球越来越热,目前南极洲的普遍温度已经达到了1800年以来的最高点。北极冰川的融化动因则是同中有异,在北极地区60米深的冰川水分中盐分含量较高,表示来自大西洋温暖的海洋环流正在加速冰川底层的融化,这将使冰川的倒塌比预期来得更快。在格陵兰,冰川倒塌裂开的地方等于打开了一个缺口,让内陆地区的冰块被北大西洋温暖洋流融化。冰川融化不但将使北极熊面临无妄之灾,同时也将使全球渔业走向崩溃,进一步危及人类的生存。

  另一个潜在的威胁,可能来自那些千百万年来一直沉睡在冰层底下的不速之客。美国拉特格斯大学海洋与海岸学助理教授凯?贝德勒的研究小组在对5个10万年~800万年的冰样本进行检测后发现,这些被称为“基因冰棒”的冰芯中包含的远古细菌仍具有活性,一些已存在很长时间的细菌此前并未在地球上发现过。经过研究人员的努力,南极“冰棺”中沉睡了10多万年的细菌最终在实验室苏醒过来,并已开始再次生长。由于冰川融化从地下的黑暗世界里苏醒过来的这些未知生物,究竟会给地球上的人类带来什么影响,是否意味着一种新的致命病毒?现在谁都无法判定。

  全球变暖这个潘多拉魔盒打开后,人类从此就迈进了高度复杂和高度不确定的“蝴蝶效应”时代。我们也许还有数年的机会去挽狂澜于既倒,也许已经无法回头,只能去努力减缓和适应这个狂暴难测的新世界了。

  趁我们还在这里,快来看看吧

  地球上规模如此庞大的冰川和冻土地带的冰雪消融,带来的影响可谓无远弗届。冰雪覆盖的山地和高原地区的居民固然会首当其冲,由此带来的洪水泛滥,也会给从这些地方发源的江河下游地区的居民带来直接威胁,就是生活在海洋世界中的岛国居民,他们脚下的立足之地也在海平面不断上涨的过程中一点点失去。

  全球变暖引发的海平面上升,冰雪融化导致的水体增加只是其中之一,另一个原因,则是温度升高造成水体膨胀,进一步抬高了海平面。IPCC第四份评估报告指出,如果南极冰盖融化,可能导致海平面上升6米,淹没包括纽约、孟买和上海在内的一些沿海城市。20世纪以来,摩天大楼建设、地下水超采、石油和天然气开采等引起的地面沉降,已经造成沿海地区相对海平面的急剧上升,这和气候变化带来的海平面绝对上升两相叠加,使海平面上升的趋势更加突出。

  除了少数内陆国家之外,海平面上升对全球绝大多数国家和地区都会带来冲击,所有主要的经济体都无一能够幸免。东亚、西欧和北美的沿海地区是全球经济的精华地带,美国的沿海城市容纳了全国70%的人口,是全美农业、工业、经济、文化、国防等的重地。中国沿海11个省市,面积不到全国的1/8,人口却占了全国的41%,集中了全国一半以上的GDP和超过60%的工农业产值,位于三角洲和沿海低地的上海、广州、香港、天津、深圳、大连、青岛、珠海、宁波、厦门等大城市及其开发区,都是所在地区经济发展的龙头。海平面上升,将直接威胁到这些经济中心。而远离大海的苏州的“东方威尼斯”之梦,也将在海平面节节升高的过程中不再遥不可及了。

  对于太平洋和印度洋里的一些岛国,这个趋势带来的灭顶之灾更是意味着灭国之痛。印度洋岛国马尔代夫一直以美丽的环礁和沙滩闻名于世,是世界著名的度假胜地。但海平面上升很可能让马尔代夫变成印度洋版的阿特兰蒂斯,因为这个国家的大部分国土仅比海平面高出1.5米,因此号称“人间天堂”的马尔代夫很可能由于全球变暖而沉入海里,30多万马尔代夫人将失去立足之地,举国沦为气候难民。马尔代夫国家旅游局近年在全球的营销广告语是:“趁我们还在这里,快来看看吧!”调侃中带着深深的无奈。

  第一部分 第7节:低碳革命开始了(7)

  因为气候变化而岌岌可危的岛国并非只有一个马尔代夫。菲律宾、印尼、太平洋、印度洋及加勒比地区的群岛国家,大多也处境堪忧。如果不采取措施,很多岛屿可能将从海平面上消失,很多城市将会被淹没,慢慢变成海洋鱼类的乐园。自从复活节岛的远古文明社会崩溃以来,我们第一次听到了一些社会在气候变化侵袭面前慢慢走向崩溃的脚步声。

  IPCC第四次评估报告以前所未有的强烈言辞警告,气候变化已经开始并恐怕将对地球造成无可逆转的影响,各国政府必须付出更大努力来对抗全球变暖。在列举了一系列无可辩驳的观测数据和分析结果后,报告向公众发出了近乎绝望的呼吁:“不是吓唬你们,我们已处于临界点。”

  气候威胁:贫者更贫

  气候变化对人类最快的和可预见的严峻威胁,就是加剧了饥荒和水资源的供应,而受冲击最大的则是最贫困的人群。气候变化不仅仅是贫困人口的额外负担,更会削弱他们对抗贫穷的能力,致使穷者更穷。国际扶贫组织乐施会在对大约100个国家进行调研后发现,气候变化正在威胁全球贫困人群,如不及时行动,气候变化的影响将抵消所有贫穷国家过去50年扶贫工作取得的发展成果。

  自20世纪70年代至今,气候变化每年令15万人丧生,其中半数在亚洲。到2015年,气候变化引起的灾难有可能危害到3.75亿人,到2050年,每年会有2亿人因为饥饿、环境破坏和土地减少而迁移。到2020年,全球玉米产量将下跌15%,非洲将为此每年损失20亿美元。加德满都和拉巴斯等城市历史上一直依赖喜马拉雅山脉和安第斯山脉冰川供给水源,由于气候变化也将面临水荒,这样的城市预计到2030年会增加三成。牛津饥馑救济委员会新西兰负责人巴里?科茨告诫说:“如果不立即采取行动,穷国50年的发展成就就会永久性地丧失。”

  中国的贫困人口也已经成为气候变化的最大受害者。中国的贫困地区与生态环境脆弱地带高度重叠,属于全球气候变化的高度敏感区。在生态敏感地带人口中,74%的人生活在贫困县内,约占全国贫困县总人口的81%,中国赤贫人口有95%生活在内地生态脆弱地区。这组冷冰冰的数据突出表明了这些地区在经济和环境两方面都极度脆弱的处境。气候变化导致的冰川退缩、干旱加重、森林植被萎缩、水土流失加剧、极端气候事件频发等灾害,使这些生态脆弱区的环境进一步恶化,贫困地区居民受气候变化恶果影响的趋势已经越来越明显。绿色和平组织与乐施会:《气候变化与贫困:中国案例研究》,2009年6月。

  这对中国的减贫努力,将是一个长期持续的重大挑战。长期以来,我国衡量贫富的基本标准是收入,但收入的增加如果没有可持续因素的支撑,刚刚从贫困泥潭里爬出来的人群很快又会重新跌入其中,气候变化导致的生态环境恶化,将成为中国贫困人口脱贫过程中最顽强的一个敌人。清华大学国情研究中心主任胡鞍钢教授表示,从中国近30年的减贫实践来看,减少传统收入贫困人口相对比较容易,而消除气候贫困人口则最复杂、最困难。因为气候贫困不易识别、难以统计,加大了消除气候贫困的难度。

  2℃是大自然对人类的最后通牒。2007/2008年度的联合国《人类发展报告》的开篇,引述小马丁?路德?金在《我们向何处去:混乱还是大同》的话敦促世人立即行动起来:“人类进步既不是自动发生的也不是不可避免的。我们现在面对着这样的事实:明天就是今天。当今形势异常紧迫。人类的历史长河中反复上演着这样一个悲剧:这就是太迟了……我们可能绝望地呼唤时间停下她的脚步,可是对每一次恳求,时间都置若罔闻,并且继续急速前进。在众多文明的森森白骨和杂乱遗迹上面书写着这样令人悲哀的文字:太迟了。”联合国开发计划署2007/2008年人类发展报告:《应对气候变化:分化世界中的人类团结》。而这一次,太迟的代价可能将是再没有重新来过的机会。

  第一部分 第8节:低碳革命开始了(8)

  第二节碳基能源走向终结

  煤、石油、天然气,是目前全球最主要的能源,2006年在全球能源结构中占87.9%,中国更高达93.8%。像化石一样,它们是千百万年前埋在地下的动植物经过漫长的地质年代变化形成的,它们的主要成分是碳氢化合物或其衍生物,因此也被称为化石能源或碳基能源。200多年来,人类依赖碳基能源创造了很多人间奇迹,但它们燃烧过程中排放的大量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等温室气体,是造成大气褐云、灰霾、酸雨和温室效应的罪魁祸首,同时大部分碳基能源将在21世纪内被开采殆尽。如何改变以碳基能源作为人类社会基本动力来源的状况,成了当代社会必须面对的一个问题。

  碳基能源与人类文明史

  人类对能源的利用,最早是从火开始的。火原是一种自然现象,如火山爆发引起的大火,雷电使树木等燃烧产生的天然野火。从现有资料看,人类用火是继石器制作之后的50~60万年前才开始出现的,最早是燃烧树枝杂草来煮食和取暖,后来人们开始用草饲养牲畜,利用畜力和一些简单机械作动力,从事生产和交通运输。从远古直至中世纪,人类最先进的交通工具不过是马车而已。在如此悠长的历史岁月中,柴薪占据着第一代主体能源的位置。那时的用火还谈不上污染,而是一种贴近自然的原始文明,充满诗意的袅袅炊烟。

  煤炭的利用,开创了人类的新纪元,把人类社会带进了第一次工业革命。煤气灯的使用,照彻了人类的漫漫长夜;蒸汽机的发明使煤炭一跃成为第二代主体能源,蒸汽机的广泛应用使纺织、冶金、采矿、机械加工等工业获得迅速发展,蒸汽机车、轮船相继出现推动交通运输业出现巨大的进步。到19世纪,电磁感应现象的发现,由蒸汽轮机作为动力的发电机开始出现,煤炭被转换成更加便于输送和利用的二次能源——电能。

  随着机器大工业的发展,煤炭显得日益重要。1846年,英国煤炭年产量已经达到4400万吨,成为欧洲乃至全世界第一大产煤国。从此英国到处都建立起大工厂,那些高耸入云的烟囱喷出缕缕烟雾,庞大的厂房发出隆隆的轰鸣,打破了原来中世纪田园生活的恬静。工业革命不仅对英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改变了英国的经济地理面貌,大大提高了英国的国际地位,而且对世界也具有极大的影响。当时煤炭是工业的血液,然而,繁重的运输、笨重的锅炉、恼人的振动和飞扬的煤渣让它终于在20世纪初被石油所替代。

  早在公元前250年,中国人便发现石油是一种可燃的液体。人类进入石油时代的标志,是埃德温?德雷克1859年8月29日在宾夕法尼亚州泰斯维尔小镇打出了一口深21.69米的油井,这口井被美国称为“世界第一口现代油井”。不过俄国人却认为,谢苗诺夫1848年在里海阿普歇伦半岛开凿的油井才是世界第一口现代油井。不管这顶第一的帽子应该戴在谁的头上,他们都对开启石油时代作出了了不起的贡献:德雷克的成就更快地转化为了大规模产业,谢苗诺夫则最早使用了井架钻井技术,更在1861年建成了世界第一座炼油厂。

  19世纪末,人们发明了以汽油和柴油为燃料的奥托内燃机和狄塞尔内燃机。1908年福特研制成功了第一辆汽车。此后,汽车、飞机、柴油机轮船、内燃机车、石油发电等,将人类飞速推进到现代文明时代。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石油取代煤炭,成为绝大多数车辆的主燃料,而航空时代的开启更让石油地位陡升。到20世纪60年代,全球石油的消费量超过煤炭,成为第三代主体能源。

  随着全球人口急剧膨胀,人类的能源消费大幅度增长,整个工业就是靠碳基能源支持的。煤炭、石油均是古生物在地下历经数亿年沉积变迁而形成的,储量极为有限且不可再生。按现在的消耗速度,世界上的石油、天然气和煤等能源将在几十年至二百年内逐渐耗尽。20世纪60年代以来,包括水电、生物质能、太阳能、风能、地热能、海洋能、核能和氢能等新兴和可再生能源陆续被开发出来,开始部分代替碳基能源,随着技术的进步,这类新能源的占比将不断提高,最终将有望为人类社会提供清洁和持久的动力。

  第一部分 第9节:低碳革命开始了(9)

  碳基能源灾害:酸雨、褐云和灰霾

  碳基能源在给人类带来前所未有的工业发展和物质财富的同时,也给人类造成了难以承受的环境压力。除了温室效应外,还有各种污染,包括酸雨、褐云和灰霾等重要的副产品。

  煤炭和石油燃烧后产生的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在大气中经过复杂的化学反应形成硫酸或硝酸气悬胶,或被云、雨、雪、雾捕捉吸收,降到地面成为酸雨。它的学术名称是酸性沉降,除了酸雨这种湿沉降外,还有一种叫干沉降。包括中国在内,许多国家均以PH值小于5.0作为酸雨的标准。中国的酸雨主要是因大量燃烧含硫量高的煤形成的,此外,机动车排放的尾气也是形成酸雨的重要原因。目前我国有三大酸雨重灾区,近1/3的国土已经被酸雨污染,其中,华中酸雨区已成为全国酸雨污染范围最大、中心强度最高的酸雨污染区。排名第二的是西南酸雨区。第三大酸雨重灾区是华东沿海酸雨区。

  “印度洋试验”是20世纪90年代后期的一个国际科学合作项目,正是它揭开了褐云研究的序幕。大气褐色云团是指以细颗粒物为主,悬浮在大气对流层中的大片污染物,成分包括含碳颗粒物、有机颗粒物、硫酸盐、硝酸盐、铵盐以及沙尘等。联合国环境规划署认为,褐云中的灰尘和煤烟颗粒可以吸收阳光、加热空气,褐云中的臭氧会加重二氧化碳引起的温室效应。中国的北京、上海和深圳以及孟买、德黑兰、曼谷、开罗等13个城市被定义为褐云覆盖的城市,这些城市的煤灰水平是所有人造微粒总量的10%。

  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和香港等中国东部沿海大都市,天空经常是灰蒙蒙的一片,大气能见度很低。这不是雾,在城市中,我们肉眼所及的朦胧,十之八九都是灰霾。造成灰霾天气的正是我们头顶上的这片褐色云团,不过霾与褐色云团所反映的大气状况有着细微的差别:一次灰霾天气,可能以城市为中心扩大到周围区域;而成片的褐色云团则是一个区域性问题,对包括我国在内的广大地区乃至全球气候和环境都会产生很大影响。

  灰霾影响的不仅是人们的心情,还有大家的呼吸系统。人们柔软娇嫩的肺,今天已经变成了城市灰霾的吸尘器,钟南山院士说,广东地区四十岁以上的人,无论男女如今都是“一颗红心,两叶黑肺”。在中国现行的空气质量国家标准中,只有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和直径小于10微米的可吸入颗粒物(PM10)这老三样,真正的杀手其实在这份名单之外,它就是直径小于2.5微米的所谓微小颗粒物(PM2.5)。微小颗粒物的致肺癌率猛于尼古丁,因为它不仅可以进入血液,影响肺部组织,诱发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甚至还会引起癌变。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的报告显示,空气中微小颗粒物的浓度上升到每立方米20微克,中国和印度每年会有34万人因此死亡,它导致的经济损失,将分别占到中国GDP的3.6%以及印度GDP的2.2%。贺莉丹、江家岱:《灰霾之下人人都是“吸尘器”》,《新民周刊》,2009年5月1日。

  碳基能源时代的尾声

  除了严重的污染之外,碳基能源的不可持续性还在于它越来越昂贵的价格。在当前复杂多变的国际经济金融形势下,国际市场石油价格的大起大落已经成为常态。

  2008年,国际石油价格一波三折。在1月22日创出86.6美元/桶的调整低点后一路上涨,至7月2日欧佩克油价创下每桶140.73美元的历史高位,7月11日纽约原油期货价格盘中曾创出每桶147.27美元的历史新高。此后,油价维持走低之势。至12月23日,欧佩克市场监督原油一揽子价格为每桶34.49美元。这是自2004年7月以来,欧佩克油价首次降到35美元以下。2009年7月1日,油价又一路反弹到每桶69.83美元。

  历史上,油价几次大幅飙升,都对全球经济产生了严重冲击,甚至导致西方主要经济体陷入衰退。第一次石油危机时,国际油价比危机前大约增长了2倍,达到48.92美元/桶。由于国际油价的大幅上涨,1974年全球进入高通胀期。发达经济体的通胀水平达到了13.95%,日本更高达23.95%,发展中经济体的物价水平也达到了15.76%。2008年上半年,因油价上涨,导致全球经济运行成本提高,产品价格普遍上涨,通货膨胀压力加大。

  第一部分 第10节:低碳革命开始了(10)

  油价过山车背后,是公众挥之不去的普遍焦躁情绪,而最大的阴影,则是我们今天高度依赖的碳基能源正在逐渐枯竭。全世界虽有上万个产油田,其中日产量超过10万桶的大油田仅有116个,这些油田占全球石油产量的一半。但这些油田绝大部分已生产25年以上,其中很多已经显现颓势。国际能源机构调查了排名前400位的油藏,发现最大的麻烦是世界几个最大的油田都面临产量递减问题。

  2008年,墨西哥宣布坎塔雷尔油田在2007年产量基础上减产25%,每天差不多要少生产41.6万桶石油。由于它的减产,墨西哥2008年第一季度的净出口石油减少了9%。俄罗斯也响起了警报,自从2007年10月,石油产量已下降约2%,而且没有显示出能够恢复的迹象。沙特阿拉伯的加瓦尔油田是迄今世界上最大的油田,占全球产量的7%。尽管沙特官方表示该油田未来几年仍可以满负荷生产,日产量可以维持在500万桶,但加瓦尔油田压力全靠强化注水来维持,产量的快速下滑已经不可避免。

  为了填补这些缺口,必须依靠众多新油田的投产。尽管花在勘探开发上的钱越来越多,但最近30年的新储量发现率却在稳步下滑。最近一次新发现储量超过在产油田产量的,还是80年代哈萨克斯坦的卡沙甘油田,不过开采该油田的成本最少需要1350亿美元,最快也要到2011年才能出油。

  根据美国能源部的数据,到2030年,世界液体燃料需求预计将达到每天1.176亿桶,而从沥青砂、页岩和生物燃料中合成的非常规石油,每天可以提供1050万桶,但大部分需求的1.071亿桶还得靠常规石油。越来越多的人相信,我们已经达到石油峰值,世界石油产量将不会超过每天8500万桶。尽管有人寄望于未开发的非常规储备,例如加拿大阿尔伯塔地区丰富的沥青砂资源,北极圈丰富的油气储藏随着全球变暖也会适于开采,可惜时间不在人类这一边。为了不突破2℃这个大限,全球排放必须在未来5~10年达到峰值,并在2050年降到1990年的80%,这迫使各国必须在21世纪中叶实现能源系统的零碳化转型。埃德?克鲁克:《石油峰值将改变我们的生活》,《中外对话》,2009年8月17日。

  事实上,壳牌、BP、埃克森美孚这三巨头的液烃产率已经分别在2002年、2005年和2006年达到了最高值。可持续性组织的约翰?艾尔金顿和加里?肯德尔认为,对全球石油工业而言,2008年有可能是巅峰之年。由于运输问题的制约,全球已经进入一个石油供给缺乏可靠性和廉价性的时代,石油时代已经无可挽回地进入衰退期。约翰?艾金顿、加里?肯德尔:《石油的未来》,《中外对话》,2009年11月10日。在《为什么世界将大为变小》一书中,加拿大帝国商业银行前经济学家杰夫?鲁宾也断言,我们正走向能源稀缺时代。他认为,最重要的不是生产峰值是否将在2015年或2020年到来,而是向市场供应新的石油会变得越来越困难和昂贵。与过去一个半世纪相比,如今新发现的油田要么更小,要么在技术上更具挑战性,或者两者兼具,在这些地方生产原油本身就需要消耗大量的能源,同时把石油从这些更偏远的地方运出来成本也更高昂。

  鲁宾指出,油价将随着世界经济的复苏再次飙升。从长远来看,不但中国、印度等发展中大国的油耗会飙升,中东产油大国的经济发展也将使它们自身的石油消费水平接近西方。2008年在周期顶部油价曾上探每桶150美元,下一个周期油价可能达到200美元,再下一个周期可能还要高。2009年3月,油价约为每桶40美元,到11月已经到70美元,在此期间经济只是出现了一些复苏的迹象而已。

  能源战争:油国三硬汉和伊拉克泥潭

  碳基能源是当代社会的基础动力,也是每个国家生存与发展的关键资源,如何确保其稳定供给,就成了大国博弈的一个核心主题。

  70年代爆发的第一次石油危机,是阿拉伯产油国第一次运用油价这个非常规武器对欧美发达国家的经济袭击。从那以后,石油不但成了金融市场关注的焦点商品,也成了各国首都很多政治和军事决定的主要背景因素,国际局势的紧张程度和油价的走势之间,往往也有很深的牵连。

  第一部分 第11节:低碳革命开始了(11)

  在中国、印度等新兴市场国家旺盛需求的刺激和投机商的借题发挥之下,国际油价在21世纪初开始直线上涨,并突破了每桶150美元大关。油价飙涨让石油输出国组织的成员国喜不自胜,滚滚流入的石油美元充实了它们的国库,也强化了一些国家民粹强人的统治地位,而它们和美国这个全球最大石油消费国之间错综复杂的博弈,则每每成为电视新闻的头条。

  20世纪前10年,最著名的油国硬汉,则非俄罗斯的普京、委内瑞拉的查韦斯和伊朗的内贾德莫属。在这些石油资源丰富的国家里,政治成功的秘密就是用石油美元来取悦穷人,普京、查韦斯和内贾德都是此中高手,他们在国内的高支持率(2008年内贾德暂时除外)和在国际舞台上的强硬立场,背后的支撑力量都是石油和天然气。

  查韦斯近年来在国际上倾力打造“反美斗士”的形象。2006年3月,委内瑞拉要求在该国开采石油的外国公司上交更大的利润份额,2007年,委内瑞拉宣布将4个重油项目国有化,本国资本至少要占60%,2008年初一度威胁要终止向美国供油。普京尤其擅打能源牌,他一再强调,坚持由国家控制战略资源更符合俄罗斯的现实,对恢复俄罗斯国内经济及其在国际政治舞台上的影响力尤为重要。普京确立国内强势地位的关键一步棋,就是对全国第二大的私营石油企业、最具有叛逆倾向的尤科斯石油公司进行整肃。

  伊拉克战争更是能源问题影响国际格局的极端反映。这场在“9?11”后由布什政府以反恐名义绕过联合国决议单边发起的战争,很大程度上是基于地缘政治和控制中东石油的战略考虑。多年过去了,伊拉克国内一天也没有停止过战火。从军事角度看,美国已经打败了萨达姆,从政治、军事、经济、社会等综合起来的战略全局看,至今仍然深陷伊拉克泥潭的美国已经元气大伤。在为这场战争付出了巨大的金钱和生命代价之后,油瘾大发的美国在控制和影响产油国局势方面已经力不从心。张国庆:《伊拉克战争与能源问题:美国面对的两个战场》,《北京青年报》,2007年1月12日。

  接替布什政府收拾伊拉克残局的美国总统奥巴马,决心摆脱石油对美国的控制。他的自我期许是:“我将会是这样一位总统:让我们国家的农场主、科学家和企业家们人尽其才,充分发挥他们的创造力,使我们国家一劳永逸地摆脱石油出口国的胁迫和宰割。我要结束伊拉克战争并让我们的士兵返回家园。”从竞选开始奥巴马就抛出了新能源计划,将大力投资可再生能源、节能技术和电网改造,使节约的能源超过从中东和委内瑞拉的石油进口量。

  如果美国能够借此走出石油困局,也许将意味着人类低碳能源时代的到来。虽然碳基能源时代还没有真正结束,甚至还会苟延残喘很长一段时间,但这只是暂时现象,低碳新能源时代的气息,已经开始扑面而来。

  第三节哥本哈根的意义

  石油等碳基能源是现代社会的动力和血液,至今仍在全球能源结构中占据主要地位。能源结构向清洁能源方向的转换,意味着给整体经济和社会生活换血,肯定是个长期的转换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但迫在眉睫的全球气候变化,留给人们采用行动的时间已经不多了。近年来,尽管公众对于气候变化的看法已经发生了重大的转变,尽管各国政府普遍朝着赞成采取积极行动的方向前进,特别是美国政策风向在2009年发生了根本转变,但在科学家的眼里,这样的努力还远远不够。

  气候变化是自然界在人类史上的第一个全球事件,也有充分的理由相信目前已经到了危急关头,必须凝聚全球共识、采取协调行动去一致应对,才有望成功。但任何全球协同都是国际政治命题和国家战略平衡,处于不同发展水平的国家、政党和产业集团,在政界、学界和商界的各个领域,利益角逐和博弈无处不在。从唤起关注到形成共识,是一段遥远的路程。而从共识到行动,最终推动结果的改变,则是更为长远的一段路程。2009年底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举行的全球气候大会,将决定各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方式和力度,很多气候活动家把它看成是达成全球共识并展开协调行动守住2℃关口的最后一次机会。

  第一部分 第12节:低碳革命开始了(12)

  拯救地球的解决方案

  在全球层面应对气候变化的努力,最早始于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IPCC1990年发表的《第一次评估报告》,确认了对有关气候变化问题的科学基础,促使联合国大会作出了制定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的决定。

  1992年5月22日,IPCC就气候变化问题起草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UNFCCC),同年6月4日在巴西里约热内卢举行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地球首脑会议)上,150多个国家通过了UNFCCC,并于1994年3月21日正式生效。中国于1992年6月11日签署该公约,1993年1月5日交存加入书。截至2009年8月,已有192个国家批准了UNFCCC。UNFCCC由序言及26条正文组成,常设秘书处设在德国波恩。

  UNFCCC是应对气候变化领域第一个有法律约束力的国际协定,旨在控制大气中二氧化碳、甲烷和其他温室气体的排放,将其浓度稳定在使气候系统免遭破坏的水平上。这奠定了应对气候变化国际合作的法律基础,是具有权威性、普遍性、全面性的国际框架方案。UNFCCC敦促人们转变发展观念,并逐步对生产和生活方式作出调整,促使人们增加对共同利益的考虑。由于全球气候变化与能源、工业、土地利用、森林等重要基础经济资源密切相关,因此它也促进了全球气候问题与国际能源、贸易、投资等重大问题的相互渗透和相互影响。

  UNFCCC所有缔约方都有义务编定国家温室气体排放源和汇的清单。它们同时承诺制定适应和减缓气候变化的国家战略,在社会、经济和环境政策中考虑到气候变化。它们还必须促进可持续管理、节能、增强温室气体汇的功能,包括森林和其他所有陆地、沿海和海洋生态系统。

  大气中现存的二氧化碳排放约有70%~80%是由发达国家在历史上造成的,而且它们的发展已经达到高度成熟的阶段,发展中国家要实现可持续增长,如果没有大量的资金和技术支持,不可能在必要期限内使排放量达到目标甚至开始下降。而且发展中国家的温室气体排放因为自身发展的需要仍在不断上升。

  对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义务及其履行程序,UNFCCC的规定有所区别。要求发达国家作为温室气体的排放大户,采取具体措施限制温室气体的排放,并向发展中国家提供资金以支付它们履行公约义务所需的费用。而发展中国家只承担提供温室气体源与温室气体汇的国家清单的义务,制订并执行含有关于温室气体源与汇方面措施的方案,不承担有法律约束力的限控义务。

  UNFCCC指定全球环境基金(GEF)作为它的临时资金机制,并在1996年第二次缔约方大会上通过了同GEF的谅解备忘录,规定了各自的职责和义务。1998年第四次缔约方大会委任GEF为其永久资金机制机构,每四年进行一次评审。资金机制向缔约方大会负责,后者决定气候变化政策、规划的优先领域和获取资助的标准,因此缔约方大会定期向资金机制提供政策指导。

  1995年3月28日首次缔约方大会在柏林举行以来,缔约方每年都召开会议。其中,1997年在京都、2000年在海牙、2002年在新德里、2003在米兰、2007年在巴厘岛和2009年在哥本哈根的几次缔约方大会,是几个关键的里程碑,尤其是京都、巴厘岛和哥本哈根这三站,更是决定了这份拯救地球的解决方案的核心架构。

  《京都议定书》的得与失

  1997年12月11日,第3次缔约方大会在日本京都召开。此前,IPCC《第二次评估报告:气候变化1995》提交给了第2次缔约方大会,为京都谈判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最终,149个国家和地区的代表在这里通过了里程碑式的《京都议定书》,它规定从2008—2012年期间,主要工业化国家的温室气体排放量要在1990年的基础上平均减少5.2%。这是国际社会第一次在跨国范围内设定具有法律约束力的温室气体减排或限排额度,它和市场交易机制的结合,成为《京都议定书》革命性的制度创新,开启了用市场机制解决环境问题的新时代。2005年2月16日,《京都议定书》作为UNFCCC的补充协议正式生效。

  第一部分 第13节:低碳革命开始了(13)

  《京都议定书》根据“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把缔约方分为附件一国家(发达国家和转型国家)和非附件一国家(发展中国家)。附件一国家在第一阶段(2008—2012年)须各自承担一定的减排承诺:与1990年排放水平相比,欧盟15国减少8%,美国减排7%,日本、加拿大各减排6%,东欧各国削减5%~8%。新西兰、俄罗斯和乌克兰不必削减,可将排放量稳定在1990年水平上。同时,议定书允许爱尔兰、澳大利亚和挪威的排放量比1990年分别增加10%、8%、1%。邹骥:《京都义言书生效:国际气候进程就演进》,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网站,2005年2月16日。

  非附件一国家也应当承担相应的责任,一些发展中国家正处于人均排放和总排放量激增的阶段,尽管现阶段作出某种明确的量化承诺较为困难,但也应该循序渐进,做出与各减排阶段相适应的努力。这是全球统一碳市场建立的重要条件。

  为了降低附件一国家的减排成本,同时把非附件一国家也吸引到减排行动中来,《京都议定书》规定了三种补充性的市场机制:国际排放权交易(IET)、联合履行机制(JI)以及清洁发展机制(CDM)。IET是附件一国家之间针对配额排放单位(AAUs)的交易,各国可以将分配到的AAUs指标根据自身排放情况买入或卖出。JI主要是附件一国家之间的减排单位(ERUs)交易,各国通过技术改造和植树造林等项目实现的减排量,超出自己承担的减排限额的部分,可以进行交易。CDM与JI类似,只是交易双方换成了附件一国家和非附件一国家,附件一国家可以通过向非附件一国家进行项目投资或直接购买等方式,获得核证减排单位(CERs)。京都三机制把温室气体减排量成功变成可以交易的商品,承担量化减排责任的附件一国家及其企业,可以通过买入减排指标来缓解减排约束,或者降低自己的减排成本,这实际上为碳交易市场的发展奠定了基础。而其中的CDM项目交易,作为一条向发展中国家进行节能减排技术和资金转移的渠道,也在日后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京都议定书》的生效,无疑是人类社会迎接全球变暖挑战的重大进展。但这个重大进展的背后,也存在着重大的缺憾,这使它的历史效果大打折扣。

  最大的缺憾,是美国的退出。美国是最富裕的国家,也是最大的排放国家,排放总量占全球的1/4,人均排放量20吨/年左右,是英国人均排放量的2倍,中国的4倍和莫桑比克的20多倍。《京都议定书》谈判之际,正值克林顿总统执政后期,在戈尔副总统等的推动下,尽管国会态度消极,美国政府仍然积极参与了京都谈判,不过,克林顿还没来得及将议定书提交给国会审议就已经到任了。随后上台的共和党总统布什全盘推翻了前任达成的协议,表面的理由是中国和印度等发展中大国没有承担量化减排责任,美国的减排没有意义,真实的理由则是其最大的支持者能源企业不愿受到减排责任的束缚。美国的退出,在京都精心设计的减排防线上撕开了一道巨大的缺口,几乎要了《京都议定书》半条命。牛仔布什消极抵制之后,澳大利亚和加拿大这两个铁杆盟友也借势退出了《京都议定书》。

  《京都议定书》的另一个先天不足是其阶段限制。目前,议定书只规定了第一阶段(2008—2012年)的减排目标,2012年之后的目标还悬在半空,“后京都时代”如何进一步降低温室气体排放,全球减排框架将走向何方等根本问题,都还是一个谜。这也是迄今历次气候谈判的核心课题,由于涉及各自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利益,各国围绕2012年后的博弈也就分外激烈。

  气候明星:斯特恩与戈尔

  在动员世界舆论关注气候变化方面,尼古拉斯?斯特恩和阿尔?戈尔是两把最嘹亮的号角,真正唤醒了公众的气候意识,并给人们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紧迫感。这两位表情严肃、语调平和、讲话字斟句酌、一丝不苟的学者型政治人物,在全球气候领域却具有摇滚巨星般的影响力。

  第一部分 第14节:低碳革命开始了(14)

  斯特恩是世界银行前高级副行长兼首席经济学家,现任伦敦政治经济学院教授。2005年7月,时任英国财政大臣戈登?布朗要求斯特恩提交一份研究报告,分析气候变化造成的经济代价,以及减排的花费和收益。2006年10月30日,英国政府正式发布了斯特恩主持完成的600页评估报告《斯特恩回顾:从经济角度看气候变化》,这就是著名的《斯特恩报告》。报告很快在全球范围内激起了爆炸性的反响。

  一开篇,报告就用克制和冷静的语言写到:气候变化将影响到全球人类的基本生活元素,包括水的获得、粮食生产、健康和环境。随着世界变暖,数以亿计的人将遭受饥荒、缺水和沿海洪水的威胁。“科学证据现在不容置疑:气候变化是对全球的严重威胁,急需做出全球反应。”

  在和IPCC的专家们沟通后,斯特恩相信,如果温室气体在大气中稳定在450~550ppm碳当量,气候变化产生最坏影响的风险就可以大大降低,而当前的水平是430ppm,同时每年还在上升2ppm。因此,要实现稳定,最终必须把每年排放量降低到现有水平的80%以内。在经过计算之后,斯特恩给出的经济学结论很简单:尽早采取有力行动的益处远远超过不采取行动的经济代价。“如果我们现在就开始采取强有力的行动,把水平稳定在500到550个碳当量,每年的代价大概是全球GDP的1%。”斯特恩写到,“如果我们不采取行动,气候变化的总代价和风险将相当于每年至少失去全球GDP的5%,年年如此。如果考虑到更广泛的风险和影响,估计损失将上升到GDP的20%或者更多。”他认为,这些损失的规模,只有两次世界大战和经济大萧条差堪比拟,而且这些变化很难甚至根本不可能逆转。尼古拉斯?斯特里:《斯特思回顾:从经济角度看气候变化》,《中文摘要》,英国财政部,2006年10月30日。

  由于气候变化是一个全球性问题,所以需要所有国家的参与。斯特恩说:“这种反应必须建立在共识之上,既有共同的长期目标愿景,也有在今后十年中加快行动的框架;而且必须在国家、地区和国际层面之间继续采取相互支持的做法。”

  在灰暗的调子之外,斯特恩也给全球公众带来了令人鼓舞的信息。他安慰说,世界并不需要在避免气候变化和促进增长和发展之间作出选择,应对气候变化是有利增长的长期战略,而且不会限制富国和穷国的发展愿望。虽然忽略气候变化将最终损害经济增长,但应对气候变化的行动则将带来可观的商业机会,因为低碳能源技术和其他低碳商品和服务将形成新的市场,每年价值数千亿美元,这些行业的就业机会也将相应扩大。

  《斯特恩报告》非同寻常的历史性意义,用英国《独立报》环境版编辑迈克?麦卡锡的话来说,就是用无可辩驳的事实、数据和逻辑“击碎了所有用来拒绝采取行动的借口”,无论这些借口是科学的、政治的、经济的还是道德的。相反,报告简单有力、不容置疑的结论,使得任何对气候变化紧迫性的反对之声在道德上都变得可疑了。麦卡锡说:“反对者原来唯一还能找到的托词就是有关经济发展会受阻的问题,而这个问题已经不复存在。如果你现在还反对立即采取行动,那就是在自欺欺人了。”

  斯特恩用严谨的报告占领了人们的大脑,阿尔?戈尔则是用同样严谨但却更直观生动的电影方式震动了人们的心灵。

  戈尔在哈佛大学的老师罗杰?内维尔是第一个在环境中测量碳含量的科学家,是他激发起了戈尔对全球变暖问题的兴趣。进入美国国会后,戈尔成为第一位关注全球变暖的议员,他在1992年推出的《濒危的地球》一书曾登上《纽约时报》畅销书排行榜。成为克林顿总统的副手后,戈尔开始力推美国政府征收碳税并签订《京都议定书》,但因为参议院反对而未果。在2000年参选美国总统时,戈尔表示当选后将致力推动签订《京都议定书》,最后却惜败于小布什之手。

  失之东隅,收于桑榆。没能登上政治舞台中心的戈尔,却在环保舞台上找到了自己的天地。败选后他把主要精力投注到气候变化领域,亲自研究制作了全球变暖的多媒体资料,并在全球各地巡回演讲,呼吁人们关注这一迫在眉睫的风险,数年下来已经不下千场。电影导演戴维斯?古根海姆看了戈尔的演示后感到“极为震撼”,他说:“一个半小时之后我离开,想着全球变暖就是最重要的议题。我不知道要怎么拍这部电影,但我想要试试看。”随后就有了戈尔亲自主演的纪录片《难以忽视的真相》。

  第一部分 第15节:低碳革命开始了(15)

  在影片中,戈尔引用了大量图片、冰芯样本过去60万年间的温度和碳含量检测数值等一手资料,让公众明了气候变化的真相:格陵兰和南极冰床溶解可能使全球海平面升高近6米,沿海地区将被淹没,一亿人将成为难民,冰雪融化后大洋盐分含量降低可能会中断墨西哥湾流并造成北欧地区气温骤降。影片的最后,平静深沉的戈尔呼吁公众,每个人都能有所作为,尽快采取适当行动阻止全球变暖带来的影响,比如减少日常生活的碳排放,种植更多植物。

  《难以忽视的真相》把戈尔的学术兴趣、政治生活、家庭经历、个人信念和关于气候变化的科学证据巧妙地融化在了一起,在谨严的事实分析之外,散发出一种无法言传的道义感染力,令人很难无动于衷,不论“左派”还是右派对此片的评价都极为正面。看过电影的19位顶尖气候学者都表示,戈尔在片中表达的科学观念是正确的。知名的气候科学家博客“真实气候”认为,片中的科学观点非常新颖,并引用了许多最新的研究。一直对全球变暖持怀疑态度的科学史学家迈克尔?夏默说,《难以忽视的真相》“让我震惊到不再抱持怀疑”。影评人罗杰?艾伯特写到:“你一定要去看这部电影。如果你没看,而你又有孙子的话,你必须向他们解释你为什么不去看。”

  在第79届奥斯卡金像奖颁奖礼上,《难以忽视的真相》获得最佳纪录片奖,片中的主题曲INeedToWakeUp获得最佳歌曲奖。由戈尔编写的同名书籍,也在2006年成为《纽约时报》畅销书排行榜第一名。更大的肯定来自挪威,在奥斯陆,诺贝尔委员会将2007年度的诺贝尔和平奖授予了IPCC和戈尔。

  巴厘岛路线图

  京都之后,全球应对气候变化之旅的下一个枢纽站是印尼的巴厘岛。2007年12月3日到15日召开的巴厘岛会议,吸引了来自UNFCCC192个缔约方以及《京都议定书》176个缔约方的1.1万名代表,这也是联合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气候变化大会。

  会议原定14日结束,但美国与欧盟之间、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由于立场上的重大差异展开了激烈交锋,在美国的反对下,会期被迫延长1天。饱受各国炮轰后,美国的态度软化了下来,在大会的最后一刻出现了戏剧性的一幕:欧盟及发展中国家向美国让步,接受折中方案,放弃要求议定书正文内订明减排目标,改行路线图方案,各国将于未来两年内举行会谈,并于2009年在丹麦哥本哈根召开下一轮气候变化大会,届时制订新的减排目标取代《京都议定书》,并于2012年生效。15日,所有缔约方一致通过了《巴厘岛议定书》,为期13天的会议最终闭幕。

  “巴厘岛路线图”的最终绘制成功,得益于国际大气候的变化。2007年,IPCC第四次评估报告使气候变化在全球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发展中国家纷纷表示愿意为保护气候系统承担相应的责任。中国将科学发展观作为执政理念,根据UNFCCC的规定和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公布了《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成立了国家应对气候变化领导小组,颁布了一系列法律法规。在美国,很多地方政府和企业纷纷自愿采取有利于保护气候的政策与措施,美国国会也开始对承担温室气体减排义务的多种方案进行深入的探讨。

  “巴厘岛路线图”包含了13项内容和1个附录,为2009年前应对气候变化谈判的关键议题设定了明确议程。它明确重申了“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这实际上否定了美国对中印等发展中国家承担量化减排责任的不切实际的要求。除减缓气候变化问题外,路线图还强调了适应气候变化问题、技术开发和转让问题以及资金问题,这是发展中国家在应对气候变化过程中极为关心的三个问题。但十几年来,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提供资金、技术转让、能力建设等方面的支持行动很少,技术转让方面成绩几乎为零,一直令发展中国家强烈不满。路线图还设定了时间表,要求有关的特别工作组在2009年完成工作,并向UNFCCC第15次缔约方大会递交工作报告,这与《京都议定书》第二承诺期的谈判完成时间一致,实现了双轨并进。

  第一部分 第16节:低碳革命开始了(16)

  这份让不少与会代表激动落泪、拥抱庆祝的路线图,最大的成就是把一直游离在全球减排框架之外的“最大一根烟囱”拉入了伙。协议明确规定,UNFCCC的所有发达国家缔约方都要履行可测量、可报告、可核实的温室气体减排责任,没有签订《京都议定书》的美国这次妥协了,使它变成了一份应对气候变化的真正的全球协议。

  为此,其他各方也妥协了。前言内文中没有对工业化国家的减排任务作出具体规定,也没有建议哪些国家应当减排或者减排多少,而是在注释中援引学术著作中的建议减排目标:到2050年,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量要比2000年减少一半;到2020年,富裕国家必须减排25%~40%。因此,环保主义者对此非常失望,甚至认为它是废纸一张。

  尽管“巴厘岛路线图”不是具有法律意义的国际协议,但它是一个指导今后气候变化谈判的纲领和计划,是一个表示大家都愿意参加后一阶段谈判的“意向书”,确定了谈判的时间表。为了安慰大家,印尼代表希望人们把眼光放到远方的胡萝卜上:“我们希望这次大会像是约会,大家同意聚到一起,而明年在波兰召开的大会是结婚,后年在哥本哈根召开的大会则生出小孩(制订新协议)。”美国代表哈伦?沃森说:“在某种程度上,这次大会好比初次约会,我们还没有想过在结婚证上签字呢。虽然最终是什么样子尚难预料,但不管怎样,有(路线图)总好过没有。”

  作为应对气候变化全球行动的开端,“巴厘岛路线图”留给绝大多数人的,正是这样一种希望。人们同时预期,这个希望的实现之地,就是丹麦首都哥本哈根——2009年12月7—18日,第15届缔约方大会将在那里举行。

  一场关于CAP的全球博弈

  围绕哥本哈根的一系列气候谈判,实际上是北方国家之间和北南国家之间的复杂博弈,核心在于如何确定和分配地球村村民们各自应对气候变化承担的责任。2℃的临界点实际上划定了大自然给我们的排放总量(CAP)与行动边界,《京都议定书》确认的“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则确立了这个总量在各国之间分配的基本原则,据此把所有缔约方分为附件一国家和非附件一国家,并给出了附件一国家的减排总量目标。

  从原则到行动的距离,就像理想和现实的距离那样似近实远。京都第一承诺期的实际执行效果,迄今并不理想,自从1990年以来,许多发达国家的排放量不降反升,没有一个达到了自己在京都承诺的减排目标,各国成绩单如下:澳大利亚增加了28.8%(目标+8%),加拿大增长了21.7%(目标-6%),美国增加了14.4%(目标-7%),日本增加了5.3%(目标-6%),欧盟降低了2.2%(目标-8%)。即使是表现最好的德国和英国,距离自定的减排目标都有不小的差距,最近3年欧洲国家整体排放量才止住上升势头,大体稳定下来。这样一份成绩单,显然并不令人鼓舞。

  虽然坐在同一条船上,但各位村民的盘算显然不同。即使对“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这一根本原则,大家的理解也各取所需、南辕北辙,发达国家看到的是“共同”的责任,发展中国家强调的则是“有区别”的责任。在北方国家中,美国表现最极端,一直以中印等发展中大国没有承担量化减排义务为由拒绝承担起自己那份责任。为了鼓励和帮助发展中国家减排,《京都议定书》还要求发达国家对其给予资金、技术转让和能力建设方面的支持,多年来也是口惠而实不至,尤其在至关重要的技术转让方面更是鲜少行动。

  奥巴马上台后,在布什政府的气候政策上来了个180度大转弯,奥巴马的善意姿态和明星效应,一下子把各国对美国的敌意化去了大半。随着中国开始有可能取代美国成为全球头号排放大国的趋势,加上中国在金融风暴和经济危机中增长势头不减,各国开始把更多的减排期望和压力,投向了中国。

  在历次谈判中,中国和印度一直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的京都原则和强化对发展中国家的资金、技术转移和能力建设支持的“巴厘岛路线图”是应对气候变化的基石,理由有三:现有的温室气体主要是发达国家在过去200多年的历史排放积累下来的,它们应对此负有最大的责任;中国现在还在发展过程之中,很多排放是必不可少的生存排放,而且人均排放离发达国家还有很大距离;目前记到中国名下的排放,很大部分来自跨国公司在华向发达国家市场出口商品的生产,这实际上属于发达国家排放向中国的转移。为此,发达国家应该至少在1990年基础上减排40%,同时把GDP的1%用于扶持发展中国家的减排事宜。

  第一部分 第17节:低碳革命开始了(17)

  这是一场阵线变幻不定、复杂混乱、令人精疲力竭的争吵,美国、欧盟和日本、中国与77国集团,构成了谈判桌上立场泾渭分明的三方。各方都不敢否认自己的责任,因为这在道德上站不住脚,但同时都希望别人作出最大的让步,因为可以让自己损失最小。为此,各方都承受着巨大的压力。

  美国是数一数二的排放大国,财力和技术实力也最雄厚,面对着最大的减排压力,一些即将被淹没的小岛国更把矛头对准了这个排放大户,认为它不负责任的政策令自己难免灭国之祸。奥巴马也希望在气候变化问题上发挥领导作用以重建美国受损的全球领导地位,但面对着国内农业、能源等利益集团的反弹,同时医疗改革也耗去了奥巴马的大部分政治资本,为此他必须想法子让中国做出更大更明确的减排承诺。美国11月25日最新减排承诺是,到2020年在2005年的基础上减排17%,据专家推算,这一目标仅相当于在1990年的基础上减少4%。这使环保主义者大失所望,一些人甚至认为布什唱的红脸为美国争取了8年免排时间,占了各国的大便宜。

  欧盟独特的绿党政治,和在战后国际外交领域首次发挥领导作用的机会,使它在气候变化问题上态度一直很积极。不过,美国和中国这两个排放大国的减排行动一直让它不甚满意,因此在谈判中的态度是待价而沽:欧盟承诺到2020年将排放量在1990年基础上减少20%,如果其他国家承担量化减排责任,欧盟还可以减排到30%,既便如此,这离中印等国一直期待的40%的减排下限还有很大距离。日本则承诺,到2050年比2005年的排放水平减少60%~80%,建立核证减排量交易市场。

  由于对中印在谈判中的三条理由无可辩驳,欧盟和日本开始寻找让中印量化减排的渐进式办法。斯特恩爵士认为,中国内部差异极大,虽然中西部地区还处于落后状态,但沿海一些省市的人均排放已经接近发达国家的水平,这些地区应该和欧洲一样承担量化减排义务。日本人想出的办法是行业减排,只要一个行业一个行业地减排下去,加到一起整个国家的总量帽子就可以戴上了。

  有人说:在气候问题上,我们希望奥巴马“做的有他说的好”,胡锦涛“说的有他做的好”。中国是个“讷于言而敏于行”的行动派,已经制定和实施了《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明确提出2005—2010年降低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和主要污染物排放、提高森林覆盖率和可再生能源比重等有约束力的国家指标。仅通过降低能耗一项,中国5年内可以节省能源6?2亿吨标准煤,相当于少排放15亿吨二氧化碳,这比欧盟迄今为止的整体减排量还要多。

  2009年9月23日,国家主席胡锦涛在美国纽约举行的联合国气候变化峰会开幕式上发表的讲话,实际上是如今最权威和最完整的中国气候政策声明,声明包含了四点强有力的行动计划:加强节能、提高能效,争取到2020年单位GDP碳排放比2005年有显著下降;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和核能,争取到2020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达到15%左右;大力增加森林碳汇,争取到2020年森林面积比2005年增加4000万公顷,森林蓄积量比2005年增加13亿立方米;大力发展绿色经济,积极发展低碳经济和循环经济,研发和推广气候友好技术。

  站在联合国讲坛上的胡锦涛必须保持一个艰难的平衡:既要把握20年的战略机遇期带领13亿人民脱贫致富,又要减少排放降低对地球的损耗。他的四点政策声明,在很大程度上已经逼近维持这种平衡所需张力的极限。当然,这种自我加压的高难度平衡,本身也可以为中国创造一个更加繁荣和可持续的未来。

  为了给哥本哈根气候谈判注入最后的政治动力,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在纽约的联合国气候变化峰会上敦促各国首脑立即采取行动应对气候变化。“失败不是选择。没有候选计划。我们必须在哥本哈根把协议达成。”这位一向不喜欢以强势姿态示人的韩国籍外交家以简短有力的语句说,“如果不能在哥本哈根达成广泛协议,那将在道德上不可原谅,在经济上目光短浅,在政治上也极不明智。”

  第一部分 第18节:低碳革命开始了(18)

  不过,在两周后的曼谷,激烈的争吵还是爆发了。在哥本哈根前的最后两场关键谈判中,欧盟节外生枝,主张彻底抛弃《京都议定书》,把UNFCCC和《议定书》双轨谈判合并成一条轨道,在UNFCCC下重新谈判制定一项单一法律文件,这实际上是在临近终点时突然改变整个游戏规则,中国首席谈判代表苏伟认为“这严重背离了国际气候变化谈判的根本基础”。他坚持,谈判要取得进展,必须回到“巴厘路线图”的要求,坚持UNFCCC和《京都议定书》双轨谈判的原则。苏伟说:“如果放弃其中一条轨道,气候谈判这列车就无法顺利开往哥本哈根。”

  美国白宫11月25日宣布,美国将在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大会上承诺,2020年温室气体排放量在2005年的基础上减少17%。据专家推算,这一目标仅相当于在1990年的基础上减少4%,与发展中国家对发达国家的要求相距甚远。白宫还表示,美国的减排目标还包括到2025年减排30%,2030年减排42%,2050年减排83%。

  11月25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应对气候变化工作,决定到2020年我国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行动目标,并提出相应的政策措施和行动。会议指出,我国始终高度重视气候变化问题,坚定不移地走可持续发展道路,从国情和实际出发,制定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积极推进经济和产业结构调整、优化能源结构、实施鼓励节能、提高能效果政策措施,不断增加应对气候变化科技研发投入,努力减缓温室气体排放。会议提出,面对气候变化的严峻挑战,我们必须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采取更加强有力的政策措施与行动,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努力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会议决定,到2020年我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作为约束性指标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并制定相应的国内统计、监测、考核办法。会议还决定,通过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积极推进核电建设等行动,到2020年我国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的比重达到15%左右;通过植树造林加强森林管理,森林面积比2005年增加4000万公顷,森林蓄积量比2005年增加13亿立方米。会议强调,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加快分展的重要阶段,发展经济、改善民生的任务十分繁重。我国人口众多,经济发展水平比较低、经济结构性矛盾仍然突出,能源结构以煤为主,能源需求还将继续增长,控制温室气体排放面临巨大压力和特殊困难,实现上述行动目标需要付出艰苦卓绝的努力。

  气候变化已经时不我待,它已经不单是一个环境问题,很快也将成为一个重大的经济问题和安全问题。唯一的问题是:如果《哥本哈根认定书》能在今年的缔约方会议上达成共识并获得通过,这是继《京都议定书》后又一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全球气候协议书。如果不能就未来应对气候变化签署新的协议,全球将没有一个共同文件来约束温室气体的排放,这将导致人类遏制全球变暖的行动受到重挫,也因为这个原因,本次会议被喻为“拯救地球”的最后一次机会。

  第四节增长的极限

  物质的有限性和精神的无限性之间的矛盾,一直是人类摆不脱的生存困境。庄子把这种矛盾主要体现为智慧追求与时间之间的冲突:“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矣!”而对于当今的人类,这种矛盾则主要体现为欲望需求与空间资源的冲突。

  这个天然的限制,40年前就已经被学者们提出来了。20世纪60年代是全球经济增长的黄金时期,美国、欧洲的GDP保持了5%以上的高速增长,而日本刚刚创造了连续10年GDP增长超过10%的奇迹。1968年4月,来自10个国家的30位企业家和学者聚集在意大利罗马的山猫科学院,在佩切依博士的倡议下,讨论人类未来的困境,包括人口增长、资源耗竭、环境污染,以及由此导致的增长极限,这就是著名的罗马俱乐部。他们在最著名的一份报告《增长的极限》中得出的忧心忡忡的结论,在充满自信乐观氛围的60年代曾是那样的不合时宜,不过今天我们不得不承认,人类并没有逃脱这些“乌鸦嘴”的冷酷预言。

  第一部分 第19节:低碳革命开始了(19)

  从马尔萨斯、洪亮吉到罗马俱乐部

  人类社会始终面临的根本困境,就是人类与日俱增的需求与其生产能力及自然资源之间的矛盾。能否成功协调“需求—生产—资源”这个“矛盾三角”之间的三边关系,并实现动态平衡,其实是检验一个社会的文明和健康程度的重要标尺。

  这让人不由自主地想起了马尔萨斯。在1798年发表的《人口学原理》中,英国牧师托马斯?马尔萨斯作出了一个著名的悲观预言:如没有限制,人口呈几何级数增长,而食物供应呈算数级数增长,人口增长超越食物供应,会导致人均占有食物的减少。“周期性灾难持续存在的原因自人类有史以来就已经存在,目前仍然存在,并且将来会继续存在,除非我们的大自然的物理结构发生决定性的变化。”这位对后世影响极其深远的经济学家写道,“将人类与其他动物相区别的主要特性是人的生存能力,和具有大量增加生存手段的能力。”他认为,当人口增长超过供养能力时,正面的抑制因素会发挥作用,这些抑制因素的本质将对生物社会系统的其他部分产生影响。

  尽管一些国人对马尔萨斯的悲观预言不以为然,但这仍然不妨碍他们自豪地将马尔萨斯的人口论看成是清朝乾嘉学者洪亮吉类似观点的小老弟。顺治年间(1651—1661年)中国人口不过1亿,到乾隆年间(1785—1791年)已经剧增至3亿,而百余年间耕地面积所增有限,人均耕地面积则从原来的5亩多下降至2亩。在《治平篇》一文中,洪亮吉通过这一简单的推论发现了“田与屋之数常处其不足,而户与口之数常处其有余”之间巨大的矛盾,虽身处治平之世,却难免黍离之忧:“一人之居以供十人已不足,何况供百人乎?一人之食以供十人已不足,何况供百人乎,此吾所以为治平之民虑也。”

  洪亮吉和马尔萨斯前后相隔5年不约而同发出的这个警号,被随后响起的工业革命的汽笛声渐渐掩盖了。工业文明最大的贡献,在于通过对能源和机械的大规模使用,极大地扩展了人类社会的生产能力,使人类从技术角度告别了物质匮乏的时代,走进了现代消费社会。至此,人类需求增长与生产能力之间的尖锐矛盾,几乎一举得到了根本解决。无论从哪种角度看,这都是人类文明进程中空前伟大的成就,我们今天的丰裕生活,都是拜工业文明所赐。

  但工业文明只解决了一个问题(生产能力),却不但无法解决反而加剧了另一个问题(资源消耗),同时还附带制造了第三个问题(环境污染),把人类从“矛盾三角”推进了“烦恼四边形”。真正揭示出这个困境的,是罗马俱乐部。

  1972年公开发表的《增长的极限》,是罗马俱乐部提交给国际社会的第一个报告。在这份里程碑式的报告中,美国麻省理工学院丹尼斯?米都斯博士带领的研究小组,首次用模型对人口、粮食、资源和环境污染等全球性问题进行了全面分析,结论是当时普遍的高增长其实是不可持续的。

  图1-3生命地球指数(1970—2005年)

  资料来源:WWF《地球生命力报告2008》。

  报告认为,世界人口和经济的增长是一种指数增长,它将带来对粮食和不可再生资源成倍的需求,同时也使污染按指数增加,这个过程还看不到上限。但生态修复过程的自然滞后和污染物质在全球的扩散,很快就会达到自然界的极限,因为我们置身其中的其实是一个有限的世界。当然,人们可以寄希望于技术的革新来缓解这个困境,比如提高能源和资源的利用效率、控制污染、增加粮食产量和控制生育,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做到,但在任何一个时代,技术本身也有其极限,现实世界中的技术进展往往远远跟不上人们需求的增长,更遑论技术本身并不能解决一切问题,甚至还有副作用。因此,人类最佳的选择,是自觉抑制增长,并从盲目追求增长逐渐过渡到全球均衡状态。

  为了让人们明白自己在这种指数型增长状态下的真实处境,《增长的极限》举了一个例子:一个池塘,如果其中的荷叶每天增长一倍,需要30天铺满池塘,那到第29天会是什么样子呢?荷叶只覆盖了一半,池塘看上去还有大片的空间,你仍然可以泛舟采荷——不过第二天一早,你的船就将无路可走了。

  第一部分 第20节:低碳革命开始了(20)

  我们目前正处于第29天。400年前世界人口是5亿,1970年增长到36亿,今天联合国的数据是67.7亿,这近70亿人的消费欲望已经远非以前清心寡欲的时代可以想象,而他们的消耗能力借助强大的信贷工具更会成倍放大,这是一个普遍透支未来的模式。

  生态足迹:人类生存空间尺度

  这种需求与自然资源的困境,今天被人们用生态足迹的概念形象直观地呈现了出来。

  生态足迹也被称为生态占用,是1992年由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规划与资源生态学教授威廉?里斯提出的一个概念。它显示在现有技术条件下,指定的人口单位需要多少具备生物生产力的土地和水域等自然资源,来生产所需资源和吸纳所衍生的废弃物。

  图1-4人类的生态足迹(1961—2005年)

  资料来源:WWF《地球生命力报告2008》。

  生态足迹提供了一个核算地区、国家和全球自然资本利用的简明框架,通过量化的土地面积来折算人们不断发展的生产、生活需求,比如,一个人的粮食消费量可以转换为生产这些粮食所需要的耕地面积,其碳排放总量可以转换成吸收二氧化碳所需要的森林、草地或农田的面积。因此,生态足迹可以形象地理解成:一只负载着人类及其创造的城市、工厂、铁路、农田的巨脚踏在地球上时留下的脚印大小。通过这个脚印的大小,我们可以评估人类对生态系统的影响,小到一个人和一个城市,大到一个国家,概莫能外。

  图1-5生态足迹总量排名居前的国家(2003年)

  资料来源: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和世界自然基金会,《中国生态足迹报告》,2008年6月。

  地球以自身的生物生产力面积来制造资源的能力被称为生物承载力,当人类每年的生态足迹小于地球生物承载力时,人类活动造成的资源消耗可以被及时恢复,而当生态足迹大于地球生物承载力时,人类对资源的消耗就超过了极限,不能可持续发展。地球的生物承载力,就是人类生存空间的最大尺度,我们无法突破这个尺度。

  世界自然基金会的研究表明,就世界整体而言,1980年生态足迹已超过了地球生产能力。2001年的地球生态足迹为113亿全球公顷(1全球公顷指生物生产力与全球平均值相等的1公顷土地),约为地球表面积的1/4,即每人1.8全球公顷,超出地球生物承载力约20%。1992—2002年,世界上高收入的27个国家人均生态足迹增加了8%,但中低收入国家却减少了8%。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认为,一个国家的人类发展指数超过0.8,就是高人文发展水平,人均生态足迹低于全球人均可用生物承载力1.8,意味着这个国家的生活方式可以在全世界范围内持续复制。从现在的人类社会发展速度要求的生物承载力和人均GDP变化来看,生态足迹的快速增加是显而易见的,这种生态承载力严重超载的现象将使得地球的生态系统日趋失衡,社会发展不可持续。

  为了让各国对自己的生态足迹有清楚的认识,世界自然基金会和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在《2004地球生态报告》中列出了一份“大脚黑名单”。阿联酋以其高水平的物质生活和近乎疯狂的石油开采“荣登榜首”,其人均生态足迹达9.9公顷,是全球平均水平(2.2公顷)的4.5倍;美国、科威特紧随其后,以人均生态足迹9.5公顷位居第二;贫困的阿富汗则以人均0.3公顷生态足迹位居最后。资源稀缺的日本人均生态足迹为4.3公顷,是世界人均值(1.8公顷)的2.4倍,远远超过日本土地、水源所具备的生产能力(0.8公顷),只好依赖进口别国资源。而在那些生态足迹小于生态承载力的“生态盈余榜”上,位居榜首的是生态足迹小国巴西,它提供了高达37%的生物承载力;加拿大、印度尼西亚等国由于国土面积辽阔、人口相对稀少同样位居前列。

  人类最近100年的消耗,超过以前全部人类历史消耗的资源的总和。生命地球指数显示,仅在过去的35年里,人类就丧失了近1/3的地球生态资源。然而,由于人口增长和个人消费的不断增加,我们的需求还在持续扩大,我们的全球生态足迹已经超出地球承载力的30%。2003年,仅美国、欧盟和中国三个经济体就占到世界全部生态足迹近一半,而其生物承载力只有全球的30%,属于“生态赤字”国家。

  第一部分 第21节:低碳革命开始了(21)

  在《2006地球生命报告》中,时任世界自然基金会总干事詹姆斯?利比指出:人类的消费方式和需求已经远远超出了地球的可承受力。这是一种不可持续的消费型方式,我们不能再继续这样的消耗了。西方人正在以难以持续的极端水平消耗自然资源,北美人均资源消耗水平不仅是亚洲或非洲人的7倍,甚至是欧洲人的2倍。到2050年,如果都像美国人那样生活需要5个地球,都像日本人那样生活则要准备24个地球。即使以目前世界平均增速来算,也必须有2个地球的自然资源量才能满足人类每年的需求。资料来源:WWF《地球生命力报告2008》。

  图1-6生物承载力总量排名居前的国家(2003年)

  资料来源: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和世界自然基金会,《中国生态足迹报告》,2008年6月。

  不过,我们只有一个地球。永远都只有一个。

  “中美国”面临生态瓶颈

  在最近20年来蓬勃增长的经济大潮中,有一个独一无二的组合:“中美国”(Chimerica)。这是哈佛大学经济史教授尼尔?弗格森提出来的一个概念,在2007年3月5日《洛杉矶时报》上一篇名为《买下中美国》的文章中,弗格森宣称,美国和中国不是两个国家,而是同属于一个叫“中美国”的国家,它们之间是一种共生关系:一个储蓄一个消费,一个出口一个进口,一个提供产品一个提供服务,一个储备外汇一个印制美元。他说:“这是极好的联姻。”当然,这也是一种高碳的联姻。在前所未有的环境压力面前,这两个国家原有的增长模式都已经难以为继了。

  在罗马俱乐部眼中,从长远来看,世界经济的“模范生”美国其实是最大的“问题儿童”。按照美国这种极度消耗资源的模式实现的经济增长是不可以持续的,《增长的极限》给出的模型表明,如果发展中国家都复制美国的增长道路,那么绝大多数资源(能源和金属)最迟在22世纪初就会被消耗一空。

  在突如其来的金融海啸面前,美国人一直引以为傲的高碳生活方式已经走进了死胡同。美国国土辽阔,是个坐在汽车轮子上的国家,人均汽车保有量居于世界前列,同时美国人酷爱大块头、大排量的汽车,这使美国的石油消耗一直居高不下。中产阶级的美国人典型的居所,往往是一套大公寓或独栋房子。美国人的饮食结构以肉奶蛋为主,他们的衣服和日常用品折旧很快,很多东西离使用寿命还很远就被快速淘汰了。美国人均拥有的电脑和其他消费电子产品,也都位居前列。这些商品从在遥远的境外工厂生产出来,到运送到美国消费者手中,再到最终被扔进垃圾箱,整个过程中所消耗的资源和能源,都是一个天文数字。

  长期以来,美国都是一个消费主导型的国家,储蓄率非常低。美国消费者是世界上最庞大的消费力量,这种购买力其实早已超过了美国人实际拥有的财富水平。放大这个购买力的工具,就是金融市场提供的各种信贷杠杆。在美国,从房子到汽车,从水电费到电话账单,信用消费无处不在。买房者很少会全款买房,通常都是通过贷款来实施的。消费成为美国经济的最大动力之一,花明天的钱圆今天的梦,成为世界各国十分羡慕和竭力推崇的消费模式。以至于那些收入并不稳定甚至根本没有收入的人,在房价上涨期间也能稳稳当当通过银行贷款购房。

  美国依靠美元的特殊货币地位,独享铸币税收益,向外过度举债发展,向内过度贷款消费,房地产市场的财富效应所催生的消费泡沫毕竟难以持久,这种寅吃卯粮的消费发展模式最终在2008年走到了尽头。表面看来,这是里根时代以来自由放任的市场经济所挨的当头一棒,究其实质,则是美国经济虚拟化所带来的高寄生性已经在经济层面无法维持。美国这种生产过程的去物质化和消费过程的高物质化并存的增长模式,从环境角度看也早已不可持续。

  走到十字路口的,还有这对经济双胞胎中的另一位。美国式的超前消费的背后,是中国式的凶猛生产,两者其实是一体两面、互为表里。

  第一部分 第22节:低碳革命开始了(22)

  在最近几轮经济周期中,中国经济的推动力主要来自投资和出口这两台引擎,它们本身也高度相关。与美国、欧洲和日本等发达经济体生产过程的“去物质化”进程同步的,是中国这个世界工厂的快速崛起,以及与此相关的重化工化。世界市场的主要商品生产活动向中国的转移,给中国带来了走出贫困的重要推动力,也直接推高了中国的资源和能源消耗。与此相适应的,则是中国国内行政力量主导下的快速城市化,以及由此带来的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热潮。中国经济增长模式中根深蒂固的GDP主义,则不断为这股热潮推波助澜、火上浇油。

  把中国经济增长中的高物质化倾向推向极端的另一个关键变量,是我们发展模式的粗放和低效。作为看得见的政绩,硬件投资建设项目在各级地方政府大受欢迎;作为近乎免费获得的资源使用权,无论是国企还是私营企业,首先关注的都是如何把它们快速变现,很少顾及它们的开发效率和长远发展。

  这是一个巨大的失去平衡的经济体,而她对生态环境的冷酷无情、对能源和自然资源消耗的速度及规模,在历史上都是空前的。很少有一个国家像中国这样,以如此之高的激情加速折旧自己的环境未来,义无反顾地展开一场生态自杀。2008年6月,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和世界自然基金会共同发布的《中国生态足迹报告》,在评估中国的生态资源消耗方面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概览。

  在过去的40年里(1961—2003年),中国因为人文发展指数快速增加,尽管生物承载力也在不断增加,但中国消耗的资源还是已经超过了其自身生态系统所能提供资源的2倍以上,平均每10年增加0.2公顷。中国从20世纪70年代中期就出现生态赤字,即每年需要的生物承载力大于其自身生态系统的供给能力,大部分生态赤字来源于化石燃料燃烧产生的碳排放。不断发展的能源需求,迫使中国只能通过以自然资源的形式进口生物承载力来弥补部分生态赤字,到2003年,中国进口的自然资源几乎等于德国全国的生物承载力。这一年,中国的消费需求加上排放的废弃物,需要两个中国的生物承载力才能满足。

  2003年中国人均生态足迹为1.6公顷,在147个国家中列第69位,尽管低于全球平均生态足迹,但乘以13亿之众的庞大人口,仍使得中国的总生态足迹毫无悬念地冲到了世界的前列。2005年,中国人均生态足迹进一步增加到2.1全球公顷,资源消耗是承载能力的2.3倍。而在《2008地球生命力报告》里,中国的生态足迹总量已经和美国相同,约为全球生物承载力的21%,人均足迹也已接近全球平均人均生态足迹。

  知名记者托马斯?弗里德曼2006年在《纽约时报》的一篇专栏里指出,近30年来,年均增速高达10%的中国创造了一场经济奇迹,但数量空前的中国工厂毫无顾忌地将废弃物排进江河、将废气排入天空,同时也带来了一场环境噩梦,今天在设计、运输、生产和发电等所有环节,中国必须进行根本变革,摸索出一条更具持续性的发展模式。弗里德曼援引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研究员丹尼尔?罗森的话说,中国著名的“猫论”应该进行版本升级了:“现在这只猫最好是绿色的,否则还没等捉到老鼠它就死了。”

  表1-3中国及其主要国家生态足迹与发展指数表(2003年)国家地区生态足迹发展指数美国9.60.94澳大利亚6.60.96匈牙利3.50.86意大利4.20.93韩国4.10.90南非2.30.66巴西2.10.79中国1.60.76印度0.80.60

  工业文明赋予了人类前所未有的巨大能力,上天、入地、登月、下海均无所不能,地球上几乎已经没有人类无法到达的地区,只要我们愿意。农耕时代的人们只能在几公里的范围内安排自己的日常生活,巨大的自然环境对他们而言意味着永恒;而今天,我们的生活足迹已经可以扩展到全国甚至全球范围,在征服了地理限制的同时也让自己从此远离了永恒,因为我们实际上把属于后世若干代人的资源都提前预支了,从地球资源消耗的代际分布角度看,我们已经把人类时代大大缩短了。

  我们的生产和生活所带来的副产品不但改变了地区土壤和水的成分,还显著改变了地球大气的构成,由此改变了亿万年来太阳能在大气圈、水圈、地圈和生物圈中的均衡分布。这是一种无比巨大的能量,而它的反作用力也同样巨大,今天已经开始通过融化的冰川、上涨的海水和变幻莫测的气候显现出来了。如果说美国人过度的消费透支引爆了全球经济危机,那么在人类过度的资源透支之后,等待我们的又会是什么,其实已经不难想见。在震怒之日到来之前,我们必须尽快转换航道,避开大自然即将对我们展开的环境清算。

  第一部分 第23节:新能源:新的财富之源与新的世界体系(1)

  低碳革命的大幕必须拉开了。/第二章/

  新能源:新的财富之源与新的世界体系一个控制不了自己能源的国家也控制不了自己的未来。

  ——贝拉克?奥巴马《无畏的希望》

  10年前,我们说这些影响将发生在我们的子女和孙子孙女身上。而现在,这已经发生在了我们自己身上。

  ——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主席、2007年诺贝尔

  和平奖获得者拉金德拉?帕乔里(RajendraPachauri)

  新能源:新的财富之源与新的世界体系第

  二

  章00

  第一节瓦克斯曼—马基法案:美国

  撬动低碳世界的杠杆

  2009年6月26日,美国众议院通过了备受瞩目的《2009年美国清洁能源与安全法案》(ACES法案,以下简称瓦克斯曼—马基法案),这是奥巴马总统能源与气候新政推进过程中的一次重大胜利。可以预见的是,随着美国国内的立法逐渐清晰,如果该法案能在年底或稍晚的时候顺利通过参议院的表决,美国很可能将以此法案为蓝本,在接下来的几轮谈判中,逐渐落实各等级国家相应的义务和权利,也将会为美国在今后的时间里领导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和向低碳经济转型奠定一个坚实的政策和制度基础。

  6月26日下午5点43分,在众议院通过该法案后的第一时间,美国总统奥巴马在自己的微博客Twitter上立即作出了公开的反应。奥巴马说:众议院今天通过了历史性的清洁能源与气候议案,感谢你们这些来自草根阶层的支持。次日,奥巴马收回了早已录制完毕、主要内容为推动美国医疗改革的讲话,改为祝贺众议院刚刚通过的瓦克斯曼—马基法案,进而敦促参议院抓紧时机通过此法。

  在国会山,多数民主党人将瓦克斯曼—马基法案的通过视为一个里程碑式的重大成果。法案的提案人之一、马萨诸塞州众议员爱德华?马基甚至将此法与阿波罗登月计划和民权法案相提并论。另一位提案人、众议院能源和商业委员会主席亨利?瓦克斯曼说,该法案是提高美国能源安全以及应对气候变化能力的“决定性的、具有历史意义的行动”,一旦这项法案成为法律,美国将减少对外国石油的依赖,并成为清洁能源技术和温室气体减排领域的世界领袖。

  突破性的妥协法案

  美国总统奥巴马在竞选之初就明确表示,将在美国实行温室气体减排,立法促进清洁能源及能效领域的发展。2009年3月31日,在奥巴马新政府宣誓就职两个月零十一天之后,美国众议员亨利?瓦克斯曼和爱德华?马基公布了瓦克斯曼—马基法案讨论稿。5月21日,该法案在瓦克斯曼掌舵的众议院能源与商业委员会以33票对25票的较大优势顺利过关。在提交给众议院全体表决前,该法案一共要在9个委员会闯关,其中有4个委员会先后开了免于审议直接通过的绿灯。近年饱受攻击的众议院议长、与瓦克斯曼一样来自加州的民主党人佩洛西,也将众议院在美国独立日前通过瓦克斯曼—马基法案列为其首要日程,作为重塑领导形象的关键一步。

  瓦克斯曼与佩洛西面对的是众议院共和党人几乎一边倒的反对之声。共和党人一直批评这一法案无异于“国家能源税”,将损害美国的经济,增加消费者的成本,使美国产业在国际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并将引起人们大量失业。有的共和党议员甚至放言,该法案对美国“有百害而无一利”。

  第一部分 第24节:新能源:新的财富之源与新的世界体系(2)

  甚至在他们的民主党同僚内部,意见也并不完全一致。来自明尼苏达州、控制着众议院势力的农业委员会的民主党人彼得森就是一个重量级的反对者,而该委员会掌握着27票。彼得森认为,瓦克斯曼—马基法案严厉的减排限额,将大大影响到美国农场主和牧场主们农村小电网的利益,因此很难接受。

  由于兹事体大,形形色色的利益集团和游说团体几乎都被动员起来了。虽然批评之声不绝于耳,但支持的力量也同样强大,支持者名单中,包括了绝大多数环境保护组织,比如美国环保协会、自然资源保护理事会、大自然保护协会和全国消费者联盟,此外还有通用电气、道氏化学、杜克能源等巨头,甚至还有钢铁和煤矿工人,美国七大电厂中的六家都表示支持。华尔街则对法案的通过表示默许,因为该法案会在市场上造就大量新能源交易,令华尔街从中受益。

  6月26日,众议院开始就瓦克斯曼—马基法案进行表决。在随后的表决中,瓦克斯曼—马基法案以219票赞成,212票反对的微弱多数在众议院过关。整个表决过程堪称惊险,44名民主党议员投票反对这一法案,而在共和党中,只有8名议员投票支持这一法案(具体投票数如图2-1所示),瓦克斯曼最后拿到的赞成票,只比最低门槛多了一票。

  图2-1瓦克斯曼—马基法案投票情况

  在众议院通过后,这一法案在参议院将面临更大阻力,在100名参议员中需要至少60张赞成票才能使其在参议院过关。

  在评论奥巴马政府执政以来推出的多项变革计划时,《华尔街日报》助理总编兼华盛顿分社执行编辑杰拉尔德?赛博说:“奥巴马的计划一出台就会面临两边不讨好的问题。有的人觉得他的提议太激进,有人又觉得太温吞。只有一部分人会觉得恰到好处。然而不管是美国本土还是海外,人们都希望能够采取一些措施。”作为奥巴马能源与气候新政的关键立法行动,瓦克斯曼—马基法案似乎也面对着同样的困境,共和党人和农业团体认为该法案过于超前,而世界自然基金会、绿色和平组织、地球之友等环保组织则认为法案中的措施还不够有力,承诺的减排额还远远不够,因此无法支持“这么弱”的法案。

  从现状来看,瓦克斯曼—马基法案作为层层妥协之后的产物,无疑有诸多不足。但对它更公正的评价,可能需要我们眼光放得更远,从历史的角度来看待它。尽管在承诺的程度上,它做得还远远不够,但在未来发展趋势上,它以国会立法的方式确立了一个根本的方向,而这是决定性的。更重要的是,本法案的提出和通过是美国众议院史上的一次突破。由于每位众议员代表着50万选民,他们只对自己的选民负责,且任期只有2年(参议员任期6年),提出的议案往往显得短视。瓦克斯曼—马基法案作为应对气候变化和向低碳经济转型的战略性立法,能在众议院率先提出,确实是一个意味深长的举动。

  巨资投向新能源,打造经济新引擎

  每次大规模经济危机都会带来产业的大调整和全球分工格局的深刻变化。面对30年代的大萧条,美国实行了以凯恩斯主义为基础的罗斯福“新政”,通过加强政府控制和政府投资来对付经济危机。70年代,中东石油危机促使日本的电子、汽车工业得到了迅速发展。90年代亚洲金融危机后,美国出现了互联网高科技的高速发展。

  而此轮经济危机则将成为发展新能源经济并以此向低碳经济转型的最佳时机,这也在瓦克斯曼—马基法案里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法案将巨资投向了新能源领域。新能源技术和能源效率技术的投资规模将达到1900亿美元,其中包括能源效率和可再生能源,这两个领域到2025年达到900亿美元的投资规模,碳捕捉和封存技术600亿美元,电动汽车和其他先进技术的机动车200亿美元以及基础性的科学研发200亿美元;并要求电力公司到2020年,通过可再生能源发电和提高能源效率满足20%的电力需求;法案要求2012年后新建成的建筑的能效要提高30%,2016年后新建成的建筑需提高50%。

  第一部分 第25节:新能源:新的财富之源与新的世界体系(3)

  根据国会预算办公室和环境保护署的最新分析,到2020年,该项法案将使每个家庭每天支付额外的低于50美分的成本(这其中还未考虑能源效率节省的成本)。为帮助低收入家庭应对能源价格上涨,法案要求对这些家庭提供退款。

  从法案内容本身来看,影响最大的就是能源行业,严峻的危机驱使各国竞相通过技术创新寻求出路,美国正在酝酿着以新能源为主导的跨产业技术革命。奥巴马政府经济复苏计划的核心是推出“能源新政”,巨资投向新能源,使其成为经济复苏的发动机。在其经济复苏的法案中,约400亿美元用于能源传输和替代能源的研究及节能产业的发展。

  目前除美国外,英、法、德、日等国也都有了各自的新能源计划。以太阳能为例,法国政府已经提出到2011年前每个大区至少建造一座太阳能发电站的目标。一旦新能源技术成熟,美国将结合其依然强大的金融服务优势以及丰富的新技术产业化经验,在全球范围内掀起自新经济革命之后的又一次产业革命,再次占据世界经济的制高点,确立新的国家竞争优势。

  以下几组数据可以帮我们更好地了解这部将对美国乃至全世界产生重大影响的法案:

  (1)170万个工作岗位。根据相关工业巨头的估算,美国清洁能源与安全法案将释放数以几十亿美元计的工业投资,并创造大量的工作机会。最新的研究表明,美国清洁能源法案与美国复苏与再投资法案将创造170万清洁能源的新岗位。

  (2)每个家庭节省1050美元。美国节能经济理事会最近估计,单单到2020年,法案中的能效条款就将为美国每个家庭节省1050美元。这还不包括新技术、污染降低、经济增长和创造就业机会带来的好处。

  (3)每年为消费者节省2900亿美元。美国节能经济理事会发现,法案中的能效条款在2020年将为美国消费者节省2900亿美元。

  (4)减少超过20亿吨的二氧化碳排放。根据世界资源研究所的分析,单单在2020年一年将减少22?65亿吨的温室气体排放量。

  (5)平均每个家庭将支付80~175美元。来自国会预算办公室和环保局的最新分析表明,不包括能源效率的节省,根据法案,平均每个美国家庭在2020年每天将为该法案支付50美分。

  (6)40%的美国家庭将不用支付任何费用。根据国会预算办公室的估计,由于温室气体排放减少,40%的美国家庭将不用支付任何费用。

  瓦克斯曼—马基法案的一个目的就是减少美国对外国石油的依赖,增加美国的能源独立。根据美国节能经济理事会的估计,单单2020年一年,法案就将为美国节省2?4亿桶石油。

  可以看出,瓦克斯曼—马基法案所代表的奥巴马能源新政,真正的战略意图在于改变国际资源的分配体制,造就一个达数万亿美元的新型产业,大量增加国内就业需求,拉动美国经济再次崛起,实现美国从消费社会向生产社会的转型,彻底改造美国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这是一场新的经济革命,将比十年前的互联网革命意义更为重大,影响更为深远,是21世纪人类最大规模的经济、社会和环境的总体革命,有望使美国再次占据主导全球经济的制高点。

  美国重返气候舞台中心

  作为当今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也是全球头号温室气体排放国,美国政府一直担心“减排”会伤及自身经济发展,前任总统布什任期内,索性退出了旨在控制全球温室气体排放的《京都议定书》。其间,对于凡是涉及全球气候会议的减排议题,美国政府也大多持消极态度,这令国际社会备感失望,美国也因此广受抨击。在此背景下,从国际气候谈判的角度看,瓦克斯曼—马基法案在众议院通过,其意义尤其显得不同寻常。

  如果说马基声称的“美国历史上最重要的能源和气候变化立法”尚有王婆卖瓜之嫌的话,那么美国前副总统、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戈尔的看法应该更能为人们接受了。他认为,法案中的一些措施是“解决气候变化问题具有实质意义的第一步”。

  第一部分 第26节:新能源:新的财富之源与新的世界体系(4)

  关于应对气候变化,法案要点如下:

  (1)规定美国到2020年时的温室气体排放量要在2005年的基础上减少17%,到2050年减少83%。

  (2)引入了名为“总量控制与排放交易”的温室气体排放权交易机制。根据这一机制,美国发电、炼油、炼钢等工业部门的温室气体排放配额将逐步减少,超额排放需要购买排放权。

  (3)依据法案,美国联邦政府将设置一个排放上限(CAP),这个排放上限将覆盖美国主要的经济部门,这些经济部门产生美国85%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法案中的补充减排措施,如防止热带雨林砍伐的投资计划,将实现重要的额外碳减排。

  (4)允许各企业通过植树和保护森林等手段抵消自己的温室气体排放量,要求到2020年时,电力部门至少有12%的发电量来自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

  (5)批准每年投资10亿美元,供新建立的燃煤发电站进行碳捕捉,要求2012年后新建成建筑的能效要提高30%,2016年后则需提高50%。

  (6)法案授权政府限制工厂、炼油厂、发电厂等的排碳量,规定2020年时,排碳量必须从2005年的标准降低17%,2050年时降低83%。

  若瓦克斯曼—马基法案最终获得通过并成为法律,全球碳减排权交易市场必将迎来爆炸性增长。2010—2019年,法案将为政府提供6930亿美元的免费排放配额,估计到2012年每吨二氧化碳排放量的价格将达到13美元。根据美国国会预算办公室在6月19日的分析,到2020年,美国二氧化碳配额的价值将达到914亿美元,其中碳补偿的价值将达到133亿美元。按照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沃顿商学院教授的预测,如果美国最终通过了该法案,全球碳市场交易将会从2008年的1100亿美金上升到2012年的5000亿美金。到2020年,全球碳交易市场可能会达到3万亿美元。

  美国作为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温室气体排放国,对解决全球气候变化问题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而十年来,美国近两届政府和五届国会对气候变化问题的态度,从反对、质疑到关注、积极推动立法,也已发生明显转变。美国国会和各界都已经深刻意识到了气候变化的真实性和严重性。自奥巴马执政以来积极推动经济转型,敦促国会对气候问题进行立法,他一再呼吁美国必须转变生产和能源消费方式,因为在这一领域的成功必然会创造出新的数以百万计的就业机会。奥巴马认为,这一新的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转型也必然有利于美国经济在21世纪继续领先全球。

  在6月中旬结束的波恩会议上,美国代表团提出了将各国分成三个等级并区别对待的建议,作为参加哥本哈根气候谈判的策略,对此其他发达国家没有表示异议。《京都议定书》确立的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气候变化问题上“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把世界各国成功地连接起来应对气候变化。美国提出的“等级划分和区别对待”谈判策略,则希望具体落实各类国家不同的减排责任,以图打开僵局,为哥本哈根谈判定调。瓦克斯曼—马基法案在以后从议院获得通过并提交给参议院表决,美国很可能基于“等级划分及区别对待”的原则和该法案的框架,在今后的谈判中,寻求落实各个等级国家的相应权利和义务,把气候变化问题的领导权从欧洲人手中夺回来。

  奥巴马的优势在于,他在布什政府所累积的巨额道义负资产的基础上,只要做出“变革”的姿态,就已经在为此庆幸不已的欧洲人那里赢得了分数。通过调整气候政策,严肃对待气候谈判,奥巴马已经把美国推上了应对气候变化全球领袖的道义制高点。如果说,瓦克斯曼—马基法案承诺美国承担强制减排义务是他递给世界的胡萝卜的话,那么碳关税就是他握在手中逼迫各国就范的一根大棒。

  另外一根大棒则藏在碳减排交易的胡萝卜堆里。法案规定,如果一个国外企业要取得碳减排供应商的资格,必须该企业所在国家已经有强制性的排放额度目标,如果想以行业减排的方式来操作,也需要这个国家为该行业设置强制性的排放指标。不仅如此,美国还需要与该国签订协议之后,才能开始相关碳排放指标的交易。因此,尽管法案画出了10亿吨国际碳补偿贸易空间的大饼,中国企业也是国际碳减排市场的主要供应商,但从法案设置了一道极高的“门槛”来看,如果中国政府不采取行业限排等举措并与美国政府达成气候协议,这个饼中国企业一时还无法吃到嘴里。

  第一部分 第27节:新能源:新的财富之源与新的世界体系(5)

  新能源:新的财富之源与新的世界体系第

  二

  章内藏玄机:奥巴马顺势而动

  对整个国际社会而言,今年12月将在哥本哈根举行的全球气候变化大会意义重大,美国的态度和表现尤为引人关注。因此,美国众议院刚刚通过的瓦克斯曼—马基法案具有积极意义,表明华盛顿已进入了严肃的谈判状态,也向与整个国际社会携手共同应对气候变化挑战的正确方向迈出了第一步。

  瓦克斯曼—马基法案规定,美国到2020年时的温室气体排放量要在2005年的基础上减少17%,仅相当于在国际公认的1990年基础上减排4%,这与欧盟在1990年基础上减排20%的承诺差距很大,更不用说欧盟之后提出的减排30%的目标了。换言之,美国的减排承诺与其自身所处地位相距尚远。

  5月20日,中国政府在其有关气候变化的政策文件中指出,作为历史上最大的污染源,发达国家应该在2020年前将温室气体排放量削减到1990年的60%,即在国际公认的1990年基础上减排40%;发达国家还应该至少将GDP的0?5%~1%贡献出来,帮助发展中国家更新技术,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量以及适应气候变化所造成的影响。很明显,美国在这方面做得还远远不够。

  瓦克斯曼—马基法案是美国在年底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大会上最重要的谈判筹码,也是美国在应对气候变化问题上谋求世界领导权的重要一环。许多美国政要也都借口该法案,要求中国、印度做出更明确的减排承诺。早在5月26日,美国参议院外事委员会主席约翰?克里在北京主持中美清洁能源论坛时,就做了类似的表示。因此,法案虽然规划了美国绿色经济蓝图,但距离付诸实践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很大程度上,法案只是奠定了美国在国际气候变化谈判中的基调。

  在其他国家都在防止气候变化问题上取得了进步的情况下,美国如果没有颁布任何法律就去参加哥本哈根会议无疑是尴尬的。如果由于美国立法者们的作为,使得美国代表们不用面临一丝不挂地参加哥本哈根会议的危险,那么法案就为美国与会者们提供了一块不错的遮羞布。如果12月全世界有很强的政治意愿,奥巴马就可以顺势而动。对奥巴马来说,目前的进度应该是很理想的了,届时无论是进退攻守,众议院6月26日的表决结果和尚待参议院审议的事实,都给了他很大的灵活性,使美国谈判代表在哥本哈根占据了一个非常有利的位置。

  碳关税:一石激起千层浪

  奥巴马上台后,最引人注目的人事布局之一就是提名美裔华人朱棣文当能源部长。美国新科能源部长上台没几天,最关键的招数就出来了:“碳关税(CarbonTariff)”。朱棣文称要对不承诺产品碳排放进行计量的国家征收碳关税,即对进口的排放密集型产品,如铝、钢铁、水泥和一些化工产品征收特别的二氧化碳排放关税。而瓦克斯曼—马基法案中的“征收特别关税”条款实质就是碳关税,它规定美国将可对未达到美国碳排放标准的外国产品征收高额惩罚性关税,以覆盖出口至美国的产品的碳含量。瓦克斯曼的理由是,如果其他国家没有实施温室气体强制减排措施,那将使为此付出成本的美国制造商处于不公平的竞争地位,因此美国将采用征收特别关税的方式来抵消这一成本。

  将气候问题与贸易问题挂起钩来,以碳减排名义出现的这个新型贸易壁垒,构思确实非常精巧。瓦克斯曼们提出碳关税条款,有国内政治的考量,通过为美国企业增加这一保护手段,以换取他们对法案的支持。它既占据了应对气候变化这个道义高地,又保护了美国制造业者,同时也为囊中羞涩的美国政府新辟了一块财源,一箭三雕,名利双收。《华盛顿邮报》就直言指出,这项法案目的是保护本地产业的竞争力,使其产品较进口产品具有较高的价格优势。

  瓦克斯曼—马基法案对于应对气候变化这个迫在眉睫的全球挑战来说,它给了8年来一直缺席的美国政府一个姗姗来迟的推动力,唤起了世界对美国重新承担节能减排领导责任的期望;而对于竭力从经济衰退的泥潭中爬出来的另一个迫在眉睫的全球挑战国际贸易来说,美国出于危机时期的保护主义本能,是以环境保护为名,通过碳关税条款行贸易保护之实。

  第一部分 第28节:新能源:新的财富之源与新的世界体系(6)

  碳关税问题牵一发而动全身,本身非常复杂,极具争议。美国老大哥一开此头,欧盟等其他小兄弟必然有样学样,令已趋严峻的贸易保护主义形势更加紧张。碳关税的靶子,其实是以中印等为首的发展中排放大国,这两个国家也迅速做出了强烈反应。印度环境部长杰伦?兰密施认为碳关税是“恶毒的”,并坚决拒绝了在WTO谈判气候变化的想法。

  7月2日,中国外交部副部长何亚非说,中方坚决反对利用气候变化之名推行贸易保护主义,因为其“不利于世界经济的复苏,损人又不利己”。次日,中国一位政府发言人再次对碳关税表示“坚决的反对”。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姚坚说,碳关税不仅违反了WTO的基本规则,也违背了《京都议定书》确定的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气候变化领域“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严重损害发展中国家利益。姚坚语气强硬地警告,碳关税无助于增强国际社会合作应对经济危机的信心,也无助于各国共同为气候变化谈判做出的努力,只会扰乱国际贸易秩序,引发贸易战。

  看来,碳关税可谓是在最不合时宜时被抛出来。目前世界各国正期待同舟共济,携手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同时为今年底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大会竭力凝聚共识,最不需要的就是跑出来一个让世界心神不宁的碳关税。这对奥巴马重塑美国领导地位的努力,也是一种意外的干扰。面对音量越来越高的抗议声浪和全球贸易混战的风险,奥巴马也深感忧虑。他警告说,开征碳关税可能会发出一种保护主义信号,“我认为也许有其他途径达到目的,而不需要采取征收关税的方法。”

  但山姆大叔会轻易放下这根在未来低碳世界里敲打贸易对手的大棒吗?它对于包括中国在内的整个世界究竟意味着什么呢?

  第二节奥巴马能源新政

  作为世界头号大国,美国的能源和气候政策随着新任总统奥巴马的上台发生了戏剧性转变,引人关注。

  奥巴马早在参加竞选前的很长时间里就开始关注气候变化问题。2006年奥巴马在担任参议员的第二年,就与另一名参议员一起动议了两个提案,一个是要求提高燃油经济的标准,另一个是鼓励使用替代燃油。当年6月,奥巴马邀请了一些环保团体的领导人一起讨论关于增强燃油经济的立法。2007年5月在对底特律经济俱乐部的2000名汽车工业管理人员讲话时,奥巴马建议使用新技术来改善能效,批评美国的三大汽车公司几乎没有做出任何努力来提高能效,减少美国对外国石油的依赖,当外国汽车行业的竞争者正在投资于发现提高能效的技术时,美国的汽车制造者却把时间和金钱都花费在了生产更大更快的汽车上,而且每当国会想要做出努力来提高美国的能效标准时,这些汽车公司就会通过游说激烈反对通过这样的法案。

  当选总统后,奥巴马更是不遗余力推动美国经济向低碳化转型。在奥巴马看来,应对气候变化问题与振兴美国经济的目标并不矛盾,为缓解气候变化所做的投入并非一种负担。比如清洁能源的开发就是振兴美国经济工作的一部分,能够创造出数百万个就业机会,成为美国摆脱经济危机促进经济振兴的新增长点。

  奥巴马认为,作为世界头号经济、政治与军事大国,其能源和气候政策必然会对全球未来局势产生长远影响。奥巴马提出在未来10年内必须通过开发替代能源和提高能源效率将汽油消耗量压缩20%的能源安全战略目标,试图通过《瓦克斯曼—马基法案》,用立法来强调能源安全和能源独立的重要性,为美国下一步的经济、外交、安全利益和保持全球范围内领导力而服务。

  小布什的单边主义和两面下注

  1997年12月,149个国家和地区的代表在日本东京召开《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缔约方第三次会议,会议通过了旨在限制发达国家温室气体排放量以抑制全球变暖的《京都议定书》,要求在2008—2012年期间,附件一国家的二氧化碳等6种温室气体的排放量要比1990年减少5?2%,发展中国家暂不承担减排义务。

  第一部分 第29节:新能源:新的财富之源与新的世界体系(7)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最初坚持把市场减排机制写进《京都议定书》的美国,却耽于损害国家竞争力的忧虑,在2000年11月海牙召开的第6次缔约方大会期间,坚持大幅度折扣它的减排指标,因而使会议陷入僵局。大会主办者不得不宣布休会,将会议延期到2001年7月在波恩继续举行。

  美国的人口仅占全球人口的3%~4%,所排放的二氧化碳却占全球排放量的近25%。尽管前任总统克林顿曾于1998年11月签署了《京都议定书》,布什政府仍然在2004年3月以“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将会影响美国经济发展”和“发展中国家也应该承担减排和限排温室气体的义务”为借口,宣布拒绝执行《京都议定书》。

  令人记忆犹新的是,2005年2月15日,即《京都议定书》生效的前夜,美国政府尽管表示当年会拨款58亿美元用于与气候变化相关的研究,但拒绝《京都议定书》的立场依旧。小布什政府为何不惜损害大国形象而中途退出,在其8年任期内始终顽固地说“不”?

  首先,小布什政府出于对石油、汽车等工业集团利益的保护。全球每年的温室气体排放美国占了近21%,如果美国按《京都议定书》要求履行减排义务,其石油和汽车工业等将付出沉重的代价。

  其次,小布什政府认为,石油、煤炭等能源的地位还相当重要。从政策上不应减少天然气以外其他资源的发电量,煤炭将仍然扮演重要角色。

  再次,小布什政府上任即奉行“单边主义”,强调美国的绝对领导力量,不愿意也不接受国际组织或协议的约束,甚至动用国家机器以战争为代价打击敌对国家。

  小布什政府的这一做法不断遭到国际社会指责,在气候变化问题上的分歧,已经成为美国和欧盟等国的主要矛盾之一。但是,我们必须看到,虽然民主党和共和党在温室气体减排的阶段性目标、政策重点、实施手段和美国全球作用定位等方面存在很大分歧,但是对于减缓气候变化、促进能源安全方面的长期战略问题还有一定共识。小布什政府执政期间,美国对环境和可再生能源也做了相当的投入。据统计,过去8年间,美国联邦政府已投资超过120亿美元用于研发、推广替代性的可再生性能源。与此同时,美国的私营部门也不断向新能源技术领域投资。

  甚至在小布什执政的后期,政府在气候变化问题上的立场也有所松动,对能源问题的关注也在持续提升。

  在2007年小布什发布的国情咨文演说中,尽管外交政策和伊拉克问题还是占据了较大篇幅,但小布什也同时强调开发替代能源和提高能源效率,提出了将汽油消耗量压缩20%的能源安全战略目标;2007年6月的G8峰会上,布什政府宣布重回谈判桌是首个证明;2007年底的巴厘岛会议上,最终包括美国在内的所有国家都同意开启后京都谈判。2008年3月5日,小布什在华盛顿举行的国际可再生能源大会上发表讲话称:1985年,美国只有20%的石油从国外进口,如今这一比例已攀升至近60%。“美国不得不改变固有的习惯,从石油中解脱出来”,过分依赖石油对国家经济构成实质威胁,油价上升势必拖累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从国家安全角度看,这已经成为了一个问题”。

  作为世界头号经济、政治与军事大国的美国,其能源和气候政策必然会对全球未来局势产生长远影响。通过技术改进来增加国内能源供给的政策可以缓解以往美国依赖进口来平衡国内石油缺口的被动局面,也有助于改变美国在气候变化的全球问题上不作为的负面形象。

  小布什政府在能源和气候政策上内外两边下注,特别是后期在能源和气候问题上的转向,与其说是为了美国大石油公司的利益,倒不如说是美国国家能源气候安全战略某种程度的转变。

  奥巴马能源与气候新政

  奥巴马政府上台执政以来,抛出“新能源计划和气候政策”,可谓其能源新政“路线图”,其“绿色”如何转变为产业?我们来看看主要内容:

  第一部分 第30节:新能源:新的财富之源与新的世界体系(8)

  首先,在未来的10年中投资1500亿美元来刺激私人开发新的清洁能源,在这一过程中可以创造500万个新的就业机会;到2012年使美国的电力有10%来自可再生能源,到2050年有25%来自可再生能源,这是一个最引人注目的指标;到2015年,使在美国使用的汽车中有100万辆采用油电结合动力,使在美国制造的汽车达到每加仑汽油行驶150英里。

  其次,在美国经济中,建立一个“碳排放限制和交易制度”,来限制大工业企业的二氧化碳排放。具体的做法是,给每个企业都规定一个排放上限,未达到该上限的企业可以把多余的排放配额出售给其他可能超标的企业;建立一个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年度目标,到2020年把排放降低到1990年的水平(《京都议定书》要求37个工业国家最迟到2012年实现这一指标,目前美国的排放超过1990年的17%),到2050年实现把温室气体减少80%的目标。

  再次,在创造新的绿色就业、提高燃油经济的标准方面,除了上面提到的提高用可再生能源发电的比例外,还包括使用最廉价的、最清洁的、能效最高的能源资源,每年提高100万个家庭的房屋过冬御寒性能,发展和使用清洁煤技术,修建阿拉斯加的天然气管道等措施。

  奥巴马的能源和气候政策在英国前首相布莱尔2008年主持撰写的《打破气候僵局:低碳未来的全球协议》中也得到印证,报告指出:在美国,1998—2007年期间有超过200万人受雇于可再生能源行业,新环保技术的投资从100亿美元上升到660亿美元。

  不止在美国,目前在中国,可再生能源领域估计已经拥有超过100万从业人员,其中60%在太阳能制造和服务领域工作。根据联合国环境规划署预测,到2020年,全球在零温室气体排放能耗方面的投资将达到1?9万亿美元。目前,全球大约有200万人就职于风力与太阳能产业,其中一半在中国。在巴西,其蓬勃发展的生物能源产业大约每年能创造100万左右的新职位。在德国,到2030年,环保领域的投资大概是现在的4倍,占工业产值的16%,就业人数将超过其汽车产业所吸纳的工人。

  正如“关怀科学家联盟”主席凯文?诺布洛克所言,“在奥巴马看来,解决经济问题与解决能源和环境问题需要采用的方法是相同的。”

  奥巴马反复强调,美国过分依赖进口石油,无论是对经济还是国家安全都构成威胁,美国的能源政策需要进行调整。过高的油价、对石油进口的过度依赖已经严重威胁到美国的国家安全和全球战略。

  长期以来,美国都是世界上第一大能源消费国和进口国,美国经济严重依赖石油。在2007年美国的能源结构中,化石燃料占84?9%,核电占8?3%,生物质能占3?5%,可再生能源(水电、地热、太阳能和风能)仅占3?2%。而在化石燃料中,石油占39?2%,天然气占23?3%,煤炭占22?4%。这些年来,伊朗、委内瑞拉、俄罗斯等国明里暗里与美国叫板,伊战泥潭至今拖累,让美国深感过去“削弱自己,加强敌人”能源政策的失败。

  值得庆幸的是,奥巴马能源新政所包含的内容,实际在美国州一级的政府早已经在“摸着石头过河”了,拥有一定制度基础和经验积累。奥巴马所要做的不过是在联邦政府层面给予这些制度创新一个政策确认和支持。

  我们清楚地记得,小布什在其执政的8年中,基调是否认世界存在着紧迫的气候变化问题,甚至认为气候问题不过是一个“愚蠢的、误导人的神话”。而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奥巴马打着“变革”的旗帜反其道而行之。他在竞选胜利两周之后明确表示:“我的总统任期将标志着美国在气候变化方面担当领导的新篇章”。

  这番表态在国际上,尤其是在美国的欧洲盟国中,引起了强烈反响,被看做在气候变化问题上小布什政府时期的结束和奥巴马时代的开始。奥巴马气候变化政策的基点在于不是孤立和消极地看待气候变化的挑战,与之相反,强调的是潜藏的经济机会和制度收益,特别是有助于重塑和巩固美国全球领导力。

  第一部分 第31节:新能源:新的财富之源与新的世界体系(9)

  美国是一个实用主义至上的国家,奥巴马的新政策在能源与气候议题上的积极转变并不是突然良心发现,而是在新的国内外环境下,为保持全球范围内领导力而设计的,为美国下一步的经济、外交、安全利益服务的。越来越多的迹象表明,奥巴马政府不是在玩“美国秀”,气候变化政策也不是新一轮的美国式“忽悠”,能源和气候政策已经与美国国家安全政策实实在在连接了起来。

  加州帮:佩洛西、瓦克斯曼与朱棣文

  奥巴马能源新政的另一大亮点是拥有一批坚定的政策拥护和执行者。加州一直被认为是应对气候变化问题的先行者。下面要出场的三位,就是来自加州或者与加州颇有渊源的重量级人物:南希?佩洛西、亨利?瓦克斯曼与朱棣文。

  在美国政坛,众议院议长佩洛西和希拉里、赖斯一起并称“三朵玫瑰”,她们都以作风凌厉、办事干练而著称。作为议长,佩洛西拥有两大权力,首先是控制立法日程以及与多数党领袖共同管理各项议程的权力。其次可以在众议院各委员会和小组委员会主席的任命程序中发挥主导作用。

  今年已69岁的佩洛西是奥巴马改革计划的关键人物之一。佩洛西说,当前全球都面临严峻的气候变化问题,如全球变暖、冰川消融、海平面上升等,应对气候变化事关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发展,美国应该在绿色技术、清洁能源开发等领域加大投入,并降低能源成本。她反复强调:“我们有责任为后代创造一个美好的环境。”

  《瓦克斯曼—马基法案》最终能够在众议院获得通过,佩洛西作出了很大努力。为了拉到法案在众议院通过所需的最低门槛218票,佩洛西抓住了每个她所能利用到的沟通机会,在演讲、闭门会议、内部磋商、记者会等不同场合,展开了密集游说。佩洛西甚至难得地跨越了党派政治的界线,在国会走廊向共和党人伸出了友善之手,以换取他们的支持。

  亨利?瓦克斯曼与佩洛西一样也是来自加州的民主党人,是国会众议院能源委员会主席,而该委员会是新能源相关法案的起草地。著名的《瓦克斯曼—马基法案》就是由瓦克斯曼与另一位议员爱德华?马基共同提出。为了启动议程,他曾于2009年1月召开新能源听证会。包括通用电器、力拓集团总裁在内的33家企业和组织的领导人都前来作证。

  华裔朱棣文1976年取得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物理学博士学位,1997年被瑞典皇家科学院授予诺贝尔物理学奖,之后又成为美国能源部下属的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首位华裔“掌门人”,最终被奥巴马相中并委以重任,出任美国历史上首位华裔能源部长。

  美国在小布什时期的能源政策一直饱受争议,奥巴马早在竞选时期就曾承诺将改变旧能源政策,要达成这些目标,都需要能源科技研究作为支持。而朱棣文在劳伦斯—伯克利实验室领导的高级能源技术、大气科学、室内外环境治理等项目,都与奥巴马能源政策的重合度很高。美国电子可靠性协调委员会主任斯科特?塞加尔认为,朱棣文的经验与奥巴马把新能源技术及时引入市场的竞选主张完美契合,“他具备从现实角度评估未来能源技术的专业能力”。

  2009年7月,现任美国能源部长朱棣文与另一位华裔部长骆家辉首次联袂访华。在其到访期间,推动中美清洁能源研究中心成立,两国联手投入1500万美元作为启动资金。中美在清洁能源合作上的机制化开端,标志着两国战略对话和能源合作步伐的加快。作为“科班”出身的能源部长,朱棣文在推动新能源领域发展方面的努力广受认可。

  但是,他在征收碳关税问题上的表态却与中国等发展中国家存在较大分歧。朱棣文在就职不久后公开表示,如果其他国家没有实施温室气体强制减排措施,那么美国将征收碳关税,这有助于避免使美国制造业处于不公平的竞争状态。

  可以预想,朱棣文的能源之旅不会总是一帆风顺,在美国能源政策的制定方面,他的话语权有待扩大,同时,还要考虑到其减排与贸易挂钩的主张在其他国家可能引起的反弹。

  第一部分 第32节:新能源:新的财富之源与新的世界体系(10)

  财富泡沫之后的新经济与新实力

  美国经济刚刚显露复苏迹象,仍没有把握能够持续向好。回想这短短一年多的时间,美国乃至全球经济经历了过山车般的跌宕起伏。

  在次贷危机爆发前夕,在大约5万多亿美元的美国抵押贷款总量中,房利美和房地美的业务量约占一半以上。房利美和房地美成为全美次贷危机首当其冲陷入困境的贷款融资机构。

  在危机中,很多人还不起房贷,车贷,信用卡债务……住房净值贷款危机提高了信用卡贷款的违约率,加剧了信用危机。据报道,2008年上半年信用卡发放机构已经注销210亿美元信用卡坏账,预计在随后的一年半时间里信用卡发放机构至少还会损失550亿美元。

  如果说,2007年夏季房利美和房地美陷入困境,标志着美国次贷危机的开始,那么,2008年9月美国第四大投资银行雷曼兄弟控股公司破产,则标志着美国信贷危机发展成为投行危机。

  2008年9月14日,美联储前主席格林斯潘惊呼:美国正在陷入“百年一遇”的金融危机中。危机使很多美国人深感恐惧,把这场危机与偷袭珍珠港的恐怖事件相提并论,好比“经济珍珠港事件”。还有人把这场危机与“9?11”恐怖事件相比拟,称之为“9?11经济恐怖事件”。2008年10月5日,美国《华盛顿邮报》甚至发表评论文章称,这场危机“比‘9?11’更严重”。

  在投行危机中,银行和客户违约率大幅度上升,银行营运失灵,正常业务中断或停止,大批投行陷入困境,直至排名前五位的世界顶尖投行相继破产和重组。2008年9月15日,雷曼兄弟公司破产和美林公司被收购的消息一出,股票市场犹如晴天霹雳,美国和全球股市大动荡。这个“黑色星期一”被认为是“‘9?11’以来华尔街最悲惨的一天”。金融危机席卷而来,从虚拟经济开始,逐步进入到实体经济,很快发展成为生产过剩的全面经济危机。

  美国家庭财富损失惨重。据美联储2009年3月2日公布的数据,美国家庭财富在2008年全年损失额高达11?2万亿美元。在这场危机中,美国失业人数不断增加,失业率迅速攀升。2008年,美国失业总人数达到258.9万人,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最严重的一年。2009年1月,美国裁员61?4万人。2月,又裁员69?7万人。进入经济危机以来,美国已经损失了400多万个就业机会。美国经济学家预测,2009年,会有200万~300万人或更多的人失业。到2010年春季,失业率将攀上10%,甚至更高。此外还有大量无法找到全日工作、只好从事非全日制工作的情况出现。美国劳工部称,2008年11月,不得已从事非全日制工作的有730万人,同比增长62%。

  随着失业人数的上升,美国贫困人口也不断增加。2008年11月17日,美国政府发表的一份调查报告说,大约有3620万美国人吃不饱,其中1/3的人有时会挨饿。据统计,美国有2950万人靠领取食品券过活。2008年1月—8月,登记领取食品券的人数增加了200万人。美国政府公布的这些数字还是经济衰退前的数字,危机爆发后的数字在大幅上升。2009年2月7日,美国劳工部宣布,美国申领失业救济金的人数现在已经到498?7万人的创纪录水平。这表明,美国经济危机正在进一步深化。

  小布什不得不承认美国进入经济危机了,而奥巴马提出了自己的应对之策——新能源经济。奥巴马已将能源产业作为美国经济复兴的核心。能源战略的目标就是:实现美国石油独立、大力开发可再生能源、控制温室气体、提供大量绿色就业岗位、提高美国石油的能源利用效率等。

  从短期来看,开发新能源和推进节能改造可以创造就业机会摆脱经济危机;从中长期来看,可重新建立美国的竞争优势,占领后石油时代的经济制高点。奥巴马能源战略构想显示,美国希望改变能源利用方式,开发使用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争夺未来能源和科技制高点。

  当然,不只是美国,各国都在争夺能源的先机,积极寻找新的途径。

  第一部分 第33节:新能源:新的财富之源与新的世界体系(11)

  2003年就开始大力推进气候变化问题的欧盟,金融危机爆发之后,进一步加大了政策支持力度。为此,欧盟各国在新能源开发与利用领域进行了大量的投入,相关产业化技术已经位居世界前列。

  德国通过了温室气体减排新法案,使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的利用比例从现在的14%增加到2020年的20%。法国环境部于2008年11月17日公布了一项旨在发展可再生能源的计划,政府希望能够通过一系列举措,大幅提高可再生能源在能源消费总量中的比例。

  欧洲议会于2008年12月17日批准了欧盟能源气候一揽子计划,以保证欧盟到2020年把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在能源总体消耗中的比例提高到20%。

  对美欧之外的国家而言,发展新能源一方面是为了促使经济摆脱危机困境,另一方面可以增强能源供给安全,提高自身在未来低碳经济时代的国际竞争力。

  国际能源署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已有50多个国家和地区制定了激励可再生能源发展的政策。

  澳大利亚2008年12月17日公布了可再生能源立法草案,要求到2020年该国可再生能源占总能源的比例升至20%。

  日本通过实施“绿色新政”,计划将太阳能发电量增加20倍,新型环保汽车使用量增加40%。

  韩国将在2030年前投资1030亿美元用于开发可再生能源,把化石能源比例从目前的83%减少到61%,把可再生能源比例从目前的2?4%提高到11%。

  印度政府2008年12月26日通过新的能源安全政策,其中之一就是倡导使用清洁、可再生能源。

  中国正在制定中的新能源发展规划中,将把新能源放在战略地位,加强新能源的技术研发,大力增加对新能源产业的投资,创新体制,促进新能源的发展。新能源振兴规划将涉及2009—2011年三年内新能源产业发展的目标与任务。而要实现2020年规划总目标,预计可再生能源总投资将超过3万亿元以上。

  奥巴马的能源新政标志着一个开端。在这场变革中,谁不行动就将落后。而每一轮技术浪潮中,美国往往担当创新国的使命,绝大多数的国家为了不被动落后,只好跟上,充当模仿国角色。历史证明在每次争夺变革主导权的过程中,自然会形成国际经济政治格局的重新调整。而这次以气候变化和新能源的大变革机遇,美国已经迟到了8年,对其他国家来说既是遗憾也蕴含着迎头赶上的机会。面对着同样广阔的空间,犹豫和迟缓就意味着丧失主动权。

  第三节低碳能源世界的新边疆

  在全球一体化的今天,各国都是世界经济的弄潮儿,中国的改革开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在人类发展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然而,一场涉及实体经济的金融危机从大洋彼岸袭来,面对危机,中国在寻找经济发展的新模式,世界在寻找摆脱固有发展模式的良方,世界各国都在努力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无论是政府还是企业都在试图将经济复苏与经济转型结合起来,积极寻找引领全球经济的新技术和新产业。在应对气候变化的大背景下,世界各国政府都十分重视能源的发展和新能源的利用,并将它作为增强能源供给安全,走出经济危机和提高自身在未来低碳经济时代的国际竞争力,以期实现能源生产和社会消费的可持续发展。

  目前,世界各国都把新能源发展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据国际能源署不完全统计,已有50多个国家和地区制定了激励可再生能源发展的政策。美国不惜投入1500亿美元发展新能源,计划用3年时间使美国新能源产量增加1倍,到2012年,将新能源发电占总能源发电的比例提高到10%,2025年这一比例将增至25%。日本经济产业省制定最新计划,到2030年,风力、太阳能、水力、生物质能和地热等的发电量将占日本总用电量的20%。德国也表示将来新能源领域就业人数要超过汽车领域就业人数。

  就中国而言,由于社会在高速发展新能源等新兴产业方兴未艾,产业前景十分诱人。

  第一部分 第34节:新能源:新的财富之源与新的世界体系(12)

  我国正在制定新能源发展规划,将把新能源放在战略地位,加强新能源的技术研发,大力增加对新能源产业的投资,创新体制,促进新能源的发展。按照规划,到2020年,中国在新能源领域的总投资将超过3万亿元。其中,核电、风电、太阳能发电成为新能源振兴规划的重点发展领域。

  各国政府在寻求新的经济增长点的过程中,都对新能源产业给予了高度关注和肯定,并将新能源利用和新能源产业的发展纳入国家战略考虑之中。对比美、欧、日、韩等发达国家对待新能源的态度,国家发改委副主任、能源局局长张国宝曾警告说:“如果我们再不重视,不能从一个更高的视野审视新能源发展问题,预计再过10年,将会突然发现,我们又落到别人后面了。到时候,我们即使想追也追不上了。”警告并非危言耸听。这种战略层面的重视,必将促使新能源产业相关支持这个政策的出台,为全球新能源产业的发展营造更好的环境。

  可以预见的是,新能源产业的发展和竞争,将成为各国新一轮科技竞争和产业竞争的重要“战场”,而中国作为经济大国和能源消费大国,必然要参与这一轮新能源产业的竞争。面对这场新能源技术革命,中国的能源战略应做出什么样的应对和调整?中国能否在这场创新性技术革命中抢占发展先机?这是需要我们认真思考和研究的课题。

  “太阳能我就能”:未来发展的主动权

  目前,在国际社会公认的可规模开采的新能源中,太阳能因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无污染、无运输、无垄断、无采购成本等一系列优点,被誉为最理想的能源,并成为常规能源的最佳替代品。在同样亮度下,太阳能LED灯用电量仅为白炽灯的1/10,寿命却是白炽灯的10倍,因此,占人类消耗电力总量20%的照明系统面临重大技术改革。只要有一半的白炽灯被其取代,每年就能为国家节省用电近1000亿度,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绿色照明。

  近两年来,世界主要发达国家都把利用太阳能等新能源作为国家能源替代策略。2007年下半年太阳能发电已经被许多发达国家列入与火电、水电、风电和核电等并列的主要电力能源,这预示着人类大规模利用太阳能发电的开始。2008年,全球新增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达59?5亿千瓦,比2007年增长了110%,其中新增量的近九成被欧美国家占有。

  作为能源消耗大国,中国目前的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仅为发电总装机容量的万分之一,处于行业发展的初始阶段。2004年以来,在国际光伏市场的强大需求拉动下,我国光伏产业迅速发展,2006年底光伏电池生产能力达到1645兆瓦,全年生产光伏电池500兆瓦,占全世界产量的10%以上,仅次于日本和欧洲。但是,目前我国太阳能行业产值仅有300亿元的规模,且这些产值还是由6000家以上的企业共同创造的。而国家《可再生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表示,太阳能发电装机总容量在2010年达到30万千瓦,2020年达到180万千瓦。据此,有业内机构乐观地预计,随着成本的不断降低、效率的不断提高、政府补贴的到位,太阳能发电产业将迎来长期、爆发式的增长,未来发展的空间十分巨大,这也使得太阳能行业充满了创业豪情。正如力诺集团董事长高元坤曾抛出这样一句豪言壮志:“太阳能行业将迎来一个空前的发展高峰期,机会稍纵即逝,绝不能等!”

  图2-2力诺集团太阳能产品产量对比图

  根据我国《可再生能源发展“十一五”规划》,2010年太阳能热水器安装量要达到1?5亿平方米。这无疑对太阳能光热行业是个利好消息,意味着未来3年内该行业每年有着30%以上的发展速度。目前已有江苏、广东、海南等10多个省市明确要求,12层以下建筑要强制、全面推广太阳能热水系统,为太阳能光热应用提供了数百亿元的市场前景。

  譬如,目前国内最大的太阳能屋顶项目——山东省博物馆新馆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项目,其总规模450千瓦,投资2000万人民币。而该项目由中海阳集团下属子公司——中海阳(北京)新能源电力工程有限公司负责整体设计与施工,预计2009年10月完工试运行。该项目的整体设计方案与施工标准均达到或领先于国际同行标准,工程共计铺设近3000块多类型太阳能光伏电池组件。此项目充分反映了我国在太阳能光电领域的前景。

  第一部分 第35节:新能源:新的财富之源与新的世界体系(13)

  再来看无锡尚德太阳能有限公司,目前在全球太阳能发电光伏电池市场排名第三,拥有多项全世界领先的太阳能发电技术专利。尚德电力2005年12月在美国纽交所成功上市,市值曾一度突破100亿美元,公司董事长兼CEO施正荣本人也在2006年被《福布斯》评为中国首富。2008年尚德电力实现产品500兆瓦,纳税销售收入超过19亿美元。除无锡总部外,尚德目前在美国、日本和欧洲都设有子公司。

  对于太阳能发电的前景,施正容认为,尽管目前太阳能发电的成本还相对较高,但随着技术的成熟和产业链的完善,太阳能发电的成本会降低到1元钱1度电以下,相比核能等发电方式优势明显。他还表示,整个人类的文明有5000年的历史,但实际上有4800年都在使用可再生能源,只有在最近200年人类才开始使用化石类的不可再生能源,结果是给地球环境造成了严重破坏,让人类生存面临着全球变暖、能源与资源危机。“使用太阳能发电,是我们要向祖先学习,让可再生能源回归。”面对巨大的市场,谁先开发利用太阳能,谁就掌握了未来发展的主动权,谁就能在竞争中赢得先机。

  风车一响,黄金万两

  在新能源开发中,风能发电无疑是最为风光的一个。在自然界中,风是一种可再生、无污染而且储量巨大的能源。随着油价不断上涨,环境愈加被人们所重视,随着风电技术的成熟,近些年来风电不断受到追捧。

  说到风力发电,最早要算丹麦了,现今使用也很普遍。丹麦虽只有500多万人口,却是世界风能发电大国和发电风轮生产大国,世界10大风轮生产厂家有5家在丹麦,世界60%以上的风轮制造厂都在使用丹麦的技术,是名副其实的“风车大国”。

  根据全球风能理事会的统计,全球的风力发电产业正以惊人的速度增长,在过去10年平均年增长率达到28%,2007年底,全球装机总量达到了9400万千瓦,每年新增2000万千瓦,意味着每年在该领域的投资额达到了200亿欧元。目前全球风电装机容量已超过1亿千瓦,尤其是美国和中国风电产业近几年保持迅速发展。

  自2003年以来,中国风电装机容量增长迅速,2004—2007年每年新增装机容量增速均超过100%。2007年,按照累计风电装机容量数据排名,全球前五名国家依次是:德国(2230万千瓦)、美国(1690万千瓦)、西班牙(1470万千瓦)、印度(780万千瓦)和中国(590万千瓦),中国位居第五。但是,如果按照全球新增风电装机容量来看,2007年中国则仅次于美国和西班牙,高达330万千瓦。这一年,全球风电资金中15%投向了中国,总额达340亿人民币,即34亿欧元左右。2008年,中国的风电装机容量新增630万千瓦~1221万千瓦,第一次超过印度成为亚洲第一,位居全球第四,中国真正成为全球最大的风电市场之一。

  中国风电装机在短短不到8年时间里突破了1千万千瓦,让人始料不及。据估计,2009年,中国的风电新增容量很可能仍以接近翻番的速度增长,占全球新增装机容量的1/3。根据全球风能理事会的预测:3000万千瓦最快2010年就可实现,这不仅意味着中国将在明年一举超越德国和西班牙,而且还将提前10年实现《可再生能源中长期规划》设定的“2030万~3000万千瓦”的目标。

  图2-3中国风电装机增长

  数据来源:《中国的清洁革命2:低碳商机》,气候组织。

  风电场和风力发电设备制造将是风电行业的两大投资机会,其中发电设备尤其重要。金风科技是我国风电设备制造企业当之无愧的龙头,2007年12月上市首日大涨263?9%,受到了投资者疯狂的追捧。金风科技是我国风电整机制造龙头,在风电设备行业中排名国内第一、全球第十,目前在国内市场占有率达到33%,全球市场占有率2?8%,实力可见一斑。从这一事件可以看出不少投资者已经意识到了风能行业在我国的发展潜力之巨大,风力发电设备制造企业将面临历史性的发展机遇。

  第一部分 第36节:新能源:新的财富之源与新的世界体系(14)

  “风沙大、路难走”,这些恶劣的自然环境曾经制约着张家口坝上经济的发展。但是这两年,这些昔日曾经让人头疼的大风刮来了滚滚财源。如今在张北县,昔日的荒坡秃岭已经换成了风电设备安装的火热场面,受冷落的风电开始走俏了。大风把滚滚的财源刮进了张北,也刮进了占全国风电设备一半产能的保定高新区。2006年保定天威集团只组装出了一台风力发电机,而2009年生产能力就猛增到了200台。张家口和保定的例子好像我国风电发展的一个缩影。10年前我国风电装机容量发展不足300万千瓦,未来3年内却将突破1000万千瓦。在新能源政策的撬动下,我国风力发电的年产值已经突破100亿元。

  风电行业的超速增长与中国政府出台的一系列鼓励政策密不可分。除了在宏观发展规划中为风电发展设定了颇为激进的发展目标外,降低风电价格、支持风电设备的国产化、保障风电并网是最主要内容。

  表2-1政策促进风电上网

  政策名称相应规定1《可再生能源法》要求电网公司全额收购新能源的发电量。2《可再生能源发电有关管理规定》明确大型风电场接入系统工程由电网企业投资。3《可再生能源发电价格和费用分摊管理试行办法》和《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收入调配暂行办法》确定了风电项目的价格分摊机制:风电与常规电源上网的电价之差在全国用电量中进行分摊,分电场接网费用纳入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给予补偿。4《电网企业全额收购可再生能源电量监管办法》实施有效促进我国可再生能源并网发电,规范电网企业全额收购可再生能源电量行为。资料来源:《中国的清洁革命2:低碳商机》,气候组织。

  高空风电

  现代风电机组正在日益向大容量、更高处发展,大容量机组不仅发电量高,而且发电成本较低。人们一说到风力发电,可能很多人会想到的就是在空旷的草原上、荒漠等地域的风力发电站。但事实上,凭借着安装在城市上空1600~40000英尺(1英尺≈30厘米)外高空发电机,就能满足人口稠密的城市用电需求。

  2009年5月,美国斯坦福大学环境和气候科学家克莉丝汀娜?阿彻和肯?卡尔代拉在《能源》期刊上发表了一个报告,称高空急气流在任何时候所含的风能,超出地球上消耗所有电能的100倍。这就是高空风电的原理,同样规模的风电场,如果应用大容量机组,能够利用更高处的风能资源,还可以减少机组台数,相应的运输、安装、电缆连接等成本也会降低,高空风力发电正处于一个新生期。

  这似乎听起来不可思议,但是美国能源部已经有过一个高空风力发电项目,当然规模不大。然而,由于20世纪80年代能源价格暴跌,里根政府时期的能源部官员将经费挪为他用,最终致使其无疾而终。

  几百年来,我们一直在利用不可再生的化石燃料,由于石油供应日益紧张和对气候变化的担心让绿色技术获得了新生。不幸的是,可再生能源的分布一般漫无边际,这意味着往往需要开发大片区域才能获取需要的能量。而高空风速度很快,可以在全球范围内迅速蔓延的同时比地面风更易于预测,并且具有高度的密集性,在这种情况下,高空风看上去非常具有前景。

  20世纪70年代,能源危机爆发,因而各类新的能源概念不断涌现,工程师和发明者们申请了多项利用高空风设计的专利。其中两个主要设计构架沿用至今:一是在空中建造发电站,运用高空发电,然后通过电缆输送到地面;二是通过模拟风筝,先将机械能输送到地面,再由发电机将其转换为电。不过这些都还只是在理论上讲行得通,要真正地实施起来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探索。

  为了捕获高空风能,研究者正在构想出一种风力涡轮风筝模型——这类风筝与一根电缆相连,而且有与大型客机并肩飞行的高度,而飞速旋转的叶片可能把风能转换成电能,最后通过电缆传输到达电网传输系统。为捕获高空风力急流中蕴藏的能量,风能制造商正在设计、制造各种风筝涡轮机,从而可以将风力动能转化为电能。

  第一部分 第37节:新能源:新的财富之源与新的世界体系(15)

  发电风筝能否“飞得更高”?

  尽管高空气流蕴藏着巨大的能量,但长期来看,风筝涡轮机面临着风力不稳的挑战。即便高空位置达到理想状态,一年也有会有5%的时间不刮风。其次,高空风筝发电的另一个障碍就是飞机的干扰,当然,如果发电风筝能像建核电站和炼油厂取得批准一样,取得上空飞行的限制许可,空中交通也将不是个大问题。

  斯坦福大学生态学家肯?卡尔代拉说:“高空风能最终会被证明是一种重要的能源,但它需要完善的基础设施,确保高空风能发电可持续运行。”

  核电:浓缩的有精华还有糟粕

  目前,全球近90%的一次能源消费依赖石油、煤炭和天然气三大化石能源,我国一次能源消费约70%依赖污染严重的煤炭,能源结构急需调整优化。

  图2-4全球主要国家和地区能源消费结构

  据国家能源局发布的《中国能源发展报告2009》预计,2009年中国原油产量1?93亿吨,增长2?1%;石油进口量2?07亿吨,增长2?1%。中国石油对外依存度已经超过50%。这意味着,我国每天需进口567万吨石油才能维持社会经济正常运转。

  图2-52006年全球一次能源消费结构

  国际油价的波动加剧了人们替代化石能源的迫切性。石油价格从20世纪60年代的几美元/桶上升到2007年的70美元/桶之上,2008年以来更是一度快速攀升至140美元/桶以上,并且国际油价的持续走高带动了天然气、煤炭等化石能源价格的升高。虽然,最近石油价格有所回落,但是,不可再生的化石能源价格长期向上的趋势是不会改变的。

  核电是清洁高效的能源。核电产生的能量来自于原子结构的变化,相对于火电而言,具有显著的清洁特性。一座百万千瓦的火电站需要260万吨煤,而核电站只需要30吨的铀原料就可以。核电站一年产生的二氧化碳是同等规模燃煤电站排放量的1?6%,核电站不排放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烟尘。发展核电是改善环境的重要途径。此外,核电发电成本普遍低于燃煤、燃油发电成本。

  目前核电占能源结构的比例在逐步增加,核电已经成为新能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全球核电建设速度有所加快,核电的春天即将到来。

  据国际原子能公布的消息,预计到2030年全球的核电发电量将实现翻倍。美国能源部2007年宣布,美国在未来2年内将兴建32座核能发电厂;俄罗斯计划在2020年前建造40台核电机组;英国于2008年1月决定恢复建设核电站;印度计划到2020年使核电装机容量达到4000万千瓦。预计到2030年全世界在核电站建设的总投资在2000亿美元以上。

  中国对核电发展的战略也已经由“适度发展”过渡到“积极发展”。在这样的背景下,我国的核电能源将获得良好的发展机遇。据数据统计,截止到2008年末,我国已投运的核电机组装机容量为913?6万千瓦,目前在建与已获准开始前期工作的核电装机容量为3158万千瓦,预计2020年还将开工建成3800万千瓦左右,到2020年我国核电装机将达到8000万千瓦左右。以此估算,到2020年,中国核电建设总投资将达到约7500亿元,其中设备投资约3400亿元,如果设备核岛国产化率达到70%、规岛国产化率80%、辅助设备国产化率90%计算的话,则国内设备企业至少面临超过2500亿的市场。

  既然如此,为什么还会有人对核电站心存畏惧呢?

  原因是核电发展面临两大瓶颈。首先,就是铀矿的瓶颈。众所周知,核裂变的原材料主要是铀,核电的发展离不开天然铀的供应和铀资源的保障。虽然,世界上有100多个国家进行过铀资源的勘查工作,但只有40多个国家公布了有铀矿的分布。虽然,2003年麻省理工学院(MIT)发布报告(TheFutureofNuclearPower)认为:假定到21世纪末,全球核电装机容量发展到10亿千瓦,不考虑利用快速反应堆实现核燃料增殖等因素,全球的铀也还够用100年。但是,100年也是有限的,那100年以后呢?

  第一部分 第38节:新能源:新的财富之源与新的世界体系(16)

  图2-6世界铀矿分布

  其次,核废料的处理以及安全问题,显然成为核电发展过程中的另一根软肋。

  虽然,总部位于华盛顿的世界著名环保智库“世界资源研究所”专家戴维?吉拉德表示,核电产业的安全记录相当好,但也有着唯一可致命的“软肋”——如何解决放射性废物的储存和管理问题。为此各国也采取了很多措施来处理这个难题。

  法国人想到了一个很好的方法。与其把废料储存起来、埋到地底或水下,不如使用先进技术回收这些核废料。法国人在诺曼底海岸建起了一座大规模的工厂,对核废料进行循环回收利用。法国所有的核废料都会被运送到此,置于水池之中。经过5年后,等这些物质冷却下来后,技术人员就再次利用它们生产新燃料,这一循环利用的过程大大减少了核废料的数量。但这也有其缺点:循环利用会生成副产品——高浓度的钚,可用于制造核武器。这些钚一旦不慎外流,落入不法分子手中,将会对公众安全造成极大威胁。

  曾在40年前提出著名“盖娅假说”的洛夫洛克教授最近在《盖娅的复仇》一书中开出一剂猛药,认为应当全力发展核电。他将地球比作一个因常年吸烟而罹患肺癌的病人。在病入膏肓的情况下,减少香烟吸入的数量已经无济于事,唯有彻底改变病人的生活方式,才有希望阻止盖娅的复仇。

  洛夫洛克认为,首先,公众对核电的风险存在误解,因核电死亡的人数比例远远低于煤电、天然气电和水电;其次,核废料也有适当的处置方式;最后,针对全球铀矿很快就会耗尽的说法并不恰当,因为许多花岗岩中含有铀,而印度已经计划采用钍作为替代铀的核反应燃料。当然,洛夫洛克的观点不能代表所有人,核电也不可能是解决问题的万能药方。

  但是,总体来看,核电的开发与利用已是一种不可阻挡的趋势。

  水电是非

  2008年4月2日,《南方周末》刊发了一篇题为《西南水电大跃进“八个三峡筹划开建”》的报道。记者在四川成都、雅安和云南怒江实地调查采访后认为,在能源价格大涨的背景下,各大电力公司在西南各大江河的干流上开工建设大量的水电站,其总装机容量相当于8个三峡工程,这种大跃进式的开发方式不仅严重破坏当地生态,还将导致一系列隐患。

  文章甫出,一石激起千层浪,关于水电开发的是非之争被再次端上台面。媒体之间自成“正反”双方,“反方”如《南方周末》者大肆渲染水电开发的弊端,“正方”则浓墨重彩水电开发的利好。双方掐得难解难分,“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孰是孰非,僵持不下……

  综观双方的“观点”,好像都是“有理有据”,但是我们应该看到这样一个基本常识:凡事没有绝对,如同一枚硬币,具有两面性。“鱼与熊掌不能兼得”。一方面开发水电,在发电、防洪、灌溉、航运等方面意义重大;另一方面,将其定义为“对生态、气候完全没有影响”也是不客观的。因此,水电的开发与不开发,必须充分权衡利弊。在做的过程中,应当扬长避短、趋利避害,使其产生最大的价值。

  以我国怒江开发中存在的争论作为一个例子来看看国内的情况。在这场争论当中,我们不断地在“保护”与“开发”之间徘徊着,似乎还没有找到一个明确的答案。

  我国水能资源丰富,能用于发电的将近5?4亿千瓦左右,居世界第一位。但是,我国水能资源主要集中在西南地区。在我国水电水利规划设计的大幅项目地图前,可以清楚地看到,西部几乎所有的江河都被大坝拦腰斩断。只有怒江的原始生态流域相对保存完好,也已规划开发。截至2006年,实际开发的水电在1?29亿千瓦左右,利用率不到25%,大大低于发达国家50%~70%的开发利用水平。

  位于滇西横断山脉纵谷的怒江、澜沧江、金沙江3条大江,在东西150公里内紧密地排列依偎着,群山高耸,峡谷深切,构成地球上独一无二的地理奇观。整个区域达41万平方公里,雪山和冰川环抱其间,古老的孑遗植物在这里延续生命,珍稀的动植物在其间繁衍生息,这是地球精心营造的一个最雄奇瑰丽的自然宝藏。2003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27届世界遗产大会决定,将我国这一“三江并流”的自然景观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世界遗产名录”。

  第一部分 第39节:新能源:新的财富之源与新的世界体系(17)

  准备在这里实施的怒江水电开发方案,刚一出台便引发巨大争议。双方争议的焦点在于:“建坝”所带来的生态破坏问题。反对者们列举了“建坝”后将出现的污水问题和泥沙淤积问题,说明“建坝”是不可行的。而支持者则认为,如果不进行开发,当地的群众无法脱贫而继续维持“刀耕火种”式的发展模式,生态环境同样会遭到严重破坏,因此支持者们认为只有当地老百姓不需要刀耕火种来维持正常生存,怒江的环境保护才能进行,才能可持续发展。我们难以评判谁是谁非。因为就现阶段的实际情况而言,政府可划拨的财政资源有限,不可能在完全不开发的情况下,实现怒江环境的保护。但是在怒江修建大坝真的符合当地人民的长远利益吗?

  国外的相似案例也许能够给我们提供一些借鉴。20世纪70年代,埃及建成了阿斯旺水坝。这座水坝给埃及人带来了廉价的电力,控制了水旱灾害,灌溉了农田,然而也破坏了尼罗河流域的生态平衡。几千年来定期泛滥的尼罗河水带来的肥沃土壤,冲积形成了富饶的三角洲。阿斯旺大坝建成后,截断尼罗河,阻挡了尼罗河夹带的大量淤泥,使两岸土地日渐贫瘠,尼罗河两岸绿洲失去了肥料的来源,没有足够的淡水冲刷土壤中的盐分,土地盐渍化、沙漠化倾向越来越严重,埃及这片美丽富饶的绿洲日渐消失。同时,高坝下游河段沉积物日积月累,使污染情况更加严重,水生动植物的生存环境受到影响。1965年地中海产沙丁鱼1?5万吨,而大坝建成后的第二年(1971年),埃及海域已见不到沙丁鱼了。尼罗河下游成了静止的“湖泊”,为血吸虫、蚊子的繁殖提供了条件,阿斯旺地区附近居民的血吸虫发病率高达80%~100%。基于对水利开发弊端的考虑,在瑞典,几乎所有未被大坝截流的河流均被法律保护起来,以免受到人为开发的破坏。在美国,大约有l6000千米的“杰出”河段在1968年通过的联邦《国家自然与风景河流法案》中得到了保护,还有许多河流也受到州一级的立法保护。

  然而,田纳西流域的水电建设却被证明是一个成功范例。田纳西河位于美国东南部,在20世纪20—30年代,该地区经济落后,工业基础薄弱,由于森林被破坏,水土流失严重,洪水泛滥成灾;加之交通闭塞、水运不通,环境恶化,疾病流行,文化落后,成了美国最贫困的地区之一。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国会立法,成立田纳西流域管理局(TVA),开始了规模宏大的田纳西流域治理工程,从在田纳西流域建设水电设施开始,经过40多年的规划和建设,田纳西流域的自然资源得到了综合和合理的开发,区域经济得以振兴。到1977年,全流域平均国民收入比1933年增加了34倍。可以说,正是从水电工程建设开始,TVA改变了田纳西人的生活,把一个贫穷的田纳西,建设成了以工业为主,全面发展的现代化的田纳西。

  在水电开发方面,结合当地居民的利益至关重要。在加拿大和美国等一些国家和地区,考虑到生态资源一直是当地居民在使用,所以采用居民以生态资源入股的方法,个人入股大约占30%左右。只要电站还在发电,还在创造经济效益,失去土地的当地居民就不会为生存担忧,他们一直与电站、与电力企业贫富与共。

  正反两方面的案例还有很多。放到中国的具体国情,发展是需要的,但不能操之过急,因为“欲速则不达”。保护也是需要的,但不能片面地保守地认为保护就是“不作改变”,因为事物是永恒发展的,发展的“停滞”所带来的将是更大的危险。

  水电“是非”之争,也许终将在客观中趋于平静。

  潮汐的能量

  据海洋学家计算,世界上潮汐能发电的资源量在10亿千瓦以上,这不能说不是一个天文数字。

  潮汐发电是海洋能中技术最成熟和利用规模最大的一种,主要研发的国家包括法国、前苏联、加拿大、中国和英国等。20世纪初,欧美一些国家开始研究潮汐发电。第一座具有商业实用价值的潮汐电站是1967年建成的法国郎斯电站。该电站位于法国圣马洛湾郎斯河口。郎斯河口最大潮差13?4米,平均潮差8米。一道750米长的大坝横跨郎斯河。坝上是通行车辆的公路桥,坝下设置船闸、泄水闸和发电机房。郎斯潮汐电站机房中安装有24台双向涡轮发电机,涨潮、落潮都能发电。总装机容量24万千瓦,年发电量5亿多度,输入国家电网。

  第一部分 第40节:新能源:新的财富之源与新的世界体系(18)

  1968年,前苏联在其北方摩尔曼斯克附近的基斯拉雅湾建成了一座800千瓦的试验潮汐电站。1980年,加拿大在芬地湾兴建了一座2万千瓦的中间试验潮汐电站。试验电站、中试电站,那是为了兴建更大的实用电站做论证和准备用的。

  世界上适于建设潮汐电站的二十多处地方,都在研究、设计建设潮汐电站。随着技术进步,潮汐发电成本的不断降低,2l世纪,将会不断有大型现代潮汐电站建成使用。

  我国潮汐能的理论蕴藏量达到了1?1亿千瓦,在中国沿海,特别是东南沿海有很多能量密度较高,平均潮差4~5m,最大潮差7~8m。其中浙江、福建两省蕴藏量最大,约占全国的80?9%。中国的江夏潮汐实验电站,建于浙江省乐清湾北侧的江夏港,装机容量3200千瓦,于1980年正式投入运行。

  2009年7月7日,亚洲第一大潮汐能电站温岭江厦潮汐试验电站完成首次技改,这是该站自1985年建站以来最大一次技改。该站位于浙江省温岭市西南角的江厦港,离温岭市区16公里。作为我国潮汐能开发利用的国家级试验项目,它的装机容量为世界第三,亚洲第一,仅次于法国朗斯潮汐电站和加拿大安娜波利斯的双向潮汐电站。温岭江厦潮汐电站于1985年建成投入运行以来,利用潮汐能共发电1?6亿多千瓦时。温岭江厦潮汐能实验电站颜建华站长透露,由于温岭江厦潮汐电站为我国海洋新能源开发所起的典范作用,我国计划将在三门湾再建一个万千瓦级的潮汐电站。

  从总体上看,现今潮能开发利用的技术难题已基本解决,国内外都有许多成功的实例,技术更新也很快,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到目前为止,由于常规电站廉价电费的竞争,建成投产的商业用潮汐电站不多。然而,由于潮汐能蕴藏量的巨大和潮汐发电的许多优点,人们还是非常重视对潮汐发电的研究和试验。

  清洁煤炭

  在各种新能源之外,事实上,传统能源也由于清洁节能技术的进步而正在悄然发生转变。

  化石能源在世界长期能源需求还将占据相当地位,因为每种替代能源都有自己的局限性,目前看来不是规模太小、就是比较稀缺。即使可再生能源快速发展,到2030年,全球80%的能源消费仍要靠常规能源。

  过去5年,煤炭成为全球发展最快的燃料,有大约80个国家正在建立新的燃煤电厂。受全球经济影响,近期能源需求暂时走软,但是从长期来讲,其需求仍将十分强劲。据国际能源机构预测,未来1/4世纪,世界能源需求将增加45%,2030年全球煤炭用量将增加61%。从现在到2025年,煤炭需求量将超过天然气、核能、水电、太阳能和风电消费量的总和。中国、印度和美国将占全球煤炭需求增量的90%。

  由于煤炭的规模与成本优势,即所谓“三E”——能源安全(Energysecurity)、刺激经济(Economicstimulus)和解决环境问题(Environmentalsolution),各国在一定阶段仍将大量使用。比如,在美国,2008年煤炭交付使用的成本比石油低83%,比天然气低79%。煤炭对寻求能源安全的国家来说吸引力可谓超强,现在世界各国每年要新建燃煤发电能力2000亿瓦,用煤量达7亿多吨,由此可创造450万个就业机会,直接经济效益达1万亿美元。全球有50多个国家从事煤炭商业开采,储量大、地理分布广,既有大国,也有小国,既有发达国家,也有发展中国家。煤炭运输不用管道,储存方便,燃煤发电不受天气影响。正因为此,Peabody能源公司董事长兼CEO格雷戈里?博伊斯在《世界能源》杂志甚至这样撰文:“常听人说,煤炭是通向未来的桥梁。而我要说,煤炭就是未来。”

  然而,煤炭一直被认为是很“脏”的能源,体现在会释放大量温室气体,这对全球变暖来说无疑是致命的。一方面,是煤炭的不可或缺,另一方面是应对气候变化的紧迫使命。

  “清洁煤炭”技术是未来的发展趋势,已经引起了高度重视。清洁煤利用碳捕集存储技术(CCS),将煤燃烧时释放出来的二氧化碳降至最低程度。其原理是使用碳截存的技术,使二氧化碳从废气中分离出来,注入地下的贮液器中,而不是排放到大气中造成全球变暖。

  第一部分 第41节:新能源:新的财富之源与新的世界体系(19)

  美国的清洁煤发展已经颇见成效。在过去几十年里,美国在减排方面投资上万亿美元。1970年以来,美国的国民生产总值和煤电都增加了两倍,而煤的环境效率却大为改善,每吨煤的正常排放减少了84%。下一阶段,美国的目标就是要达到零排放,减轻“碳足迹”。新建煤电厂效率更高,要比现有电厂碳排放更低,清洁煤技术要在美国和全世界持续推广。据国际能源机构称,现在各国在碳捕集存储技术示范项目上已斥资200多亿美元,有近120个项目在开发。奥巴马政府提出,要建立新的燃煤电厂,开发新的燃煤技术,创造就业机会和低成本能源,从而推动经济发展,改善人们的生活。

  减少二氧化碳是全球性的问题。对于中国和印度这样的用煤大国来说,未来的新电厂多为燃煤电厂,因此,碳捕集存储技术的应用不是一个选项,而是一个必须。未来几十年世界的用煤量肯定要超过现在,所以,关键在于如何以清洁的方式用煤。当美国还在争论是否应建造那种更节能的燃煤发电厂时,中国已经以每月一座的速度开始了建设。这种新一代煤电厂在燃煤前要先把煤炭气化。此外,还在一些城市周边建立了小型实验装置,以去除排放的二氧化碳并使用它为饮料提供碳酸化作用。美国气候工作基金会主席哈尔?哈维表示,中国采取这些步骤的迅速性和严肃性,堪与世界电力发展史上的所有国家媲美。

  然而,中国作为世界第三大煤炭储备国,煤炭仍是其广泛领域里最便宜的能源。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保罗?克鲁格曼一篇题为《碳帝国》的文章中犀利指出,主要基于煤炭发电的中国二氧化碳排放量于1996年及2006年间翻了一番,增速远快于过去10年,而且此种趋势似将延续:中国于2009年1月宣布,计划继续将煤炭作为主要能源,到2015年将增加30%产量以满足经济增长需求。仅是这一决策,就将抵消世界任何其他地区所作的减排努力。

  现在最大的问题是,我们在清洁技术上到底能走多远。

  超导电网与智能电网

  超导电缆就是采用高温超导材料制作的电缆,与传统电缆相比,它具有输电过程中的能量损耗低、输送容量大、体积小、电磁污染少等4大优点,在相同截面下,输电能力是常规电缆的3~5倍。尤其适应中国、美国、俄罗斯和欧盟等幅员广阔的国家。譬如,从中国内蒙到上海,通过传统输电方式至少需要500千伏的电压,但是,通过超导电缆可使用220伏的电压输送。因此,将国家电网革新提升为超导电网,是全球生产力面临的最伟大变革之一。

  不过,世界上超导电力技术研究的带头国家是美国,1999年美国开始推进世界上最大规模的“超导伙伴行动”(SPI)研究计划,该计划的研究内容就包括超导电缆、超导变压器、超导电机、超导磁悬浮飞轮储能、超导限流器等项目的研究。美国在《美国电网2030》的规划中,也提出了采用超导技术建设其骨干电网的建议。

  2007年4月7日,美国超导公司成功演示了世界上第一根同比例的高温超导消磁电缆。它不仅减轻了电力系统的重量,也减少了安装成本。这种消磁电缆系统将可能被今后世界上的海军舰艇全面使用,市场广阔无比。

  如果美国借此全力发展超导电网产业,8—10年内这个产业规模将超过30万亿美元,这正是奥巴马提出建设美国统一电网的动因。美国经济复苏计划明确表示:将铺设或更新3000英里输电线路,并为4000万美国家庭安装智慧电表。这意味着奥巴马政府能源计划的下一步战略将发展智慧电网产业。难怪有专家说,美国的新能源革命能否成功,在某种程度上取决于“两张网”的成败:一是超导电网,二是智能电网。

  所谓“智能电网”,简单来讲就是具有人工智能的电力供应网,它能实时机动地整合调配用电供需,并达到最佳节能的电力管理。智能电网包括了输配电网络、先进电子电表、各式储能设施、信息分析管控软件及电路安全保护机制等。它能更灵活有效地调配电力供需,更需利用先进电子电表所提供的实时用电信息,来改变用户的用电行为模式、节约用电;同时,它还能透过差异电价,进一步降低尖峰用电,避免增建电厂的庞大投资。因此,智慧电网对电力供需双方都有利,有助于全面大幅节能减碳。智能电网的本质就是能源替代、兼容利用和互动经济,是最先进的通讯、IT、能源、新材料、传感器等产业的集成,也是配电网技术、网络技术、通信技术、传感器技术、电力电子技术、储能技术的合成,对于推动新技术革命具有直接的综合效果。

  第一部分 第42节:新能源:新的财富之源与新的世界体系(20)

  积极发展智能电网已成为世界电力发展的新趋势。目前英国、瑞典均在积极规划推动智能电网,意大利及美国已率先试行,加州完成了第一阶段试验性200万户小区先进电表系统(AMI)的安装。初步分析显示,节省电力可达16%~30%之多,效益十分可观,预计未来全球各国将会陆续展开建设。

  为顺应这一趋势,中国也已经首次提出全面建设统一“坚强智能电网”。早在2007年10月,华东电网就正式启动了智能电网可行性研究项目,并规划了从2008—2030年的“三步走”战略,即:在2010年初步建成电网高级调度中心,2020年全面建成具有初步智能特性的数字化电网,2030年真正建成具有自愈能力的智能电网。该项目的启动标志着中国开始进入智能电网领域。

  2009年5月,国家电网公司总经理刘振亚表示,国家电网结合基本国情和特高压实践,确立了加快建设坚强智能电网的发展目标,即加快建设以特高压电网为骨干网架,各级电网协调发展,具有信息化、数字化、自动化、互动化特征的统一的坚强智能电网。国网公司将按照统筹规划、统一标准、试点先行、整体推进的原则,在加快建设由1000千伏交流和±800千伏、±1000千伏直流构成的特高压骨干网架,实现各级电网协调发展的同时,分阶段推进坚强智能电网发展。到2020年,中国将全面建成统一的坚强智能电网。

  从实际出发,积极探索符合中国国情的智能电网发展道路,将是整合新能源利用效率和提高能效传输的关键方向。

  可再生能源利用无疑将是中国低碳商机的最大赢家,世界各国政府十分重视发展可再生能源,并将它作为走出经济危机的一个强有力的手段。在低碳战略转型的背景下,太阳能、风能、核能、水能和潮汐能等新能源正在吸引越来越多的关注,行业发展风生水起。与此同时,清洁能源技术、超导电网和智能电网也正迎来更大用武之地。新能源和清洁能源技术的革新进步为中国实现跨越式发展提供了新的战略选择。中国政府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密度和质量出台的政策是对配合该战略、实现低碳经济的有力支撑。归根到底,技术是第四次低碳工业革命的源动力。低碳经济社会的转型,依赖于支撑我们这个世界运转的轮子更加轻巧、清洁和有力。

  第四节双通货时代

  2009年9月,包括俄罗斯、中国、印度等在内20国集团(G20)齐聚美国匹兹堡,相继发出呼吁,成立新的全球储备货币,改革以美元为主导的国际货币体系,取代目前美元独大的地位,来解决单一储备货币带来的全球失衡问题,终结美元独霸的时代。此后不久,世界第一大石油出口国沙特阿拉伯宣布,鉴于美元长期走低的趋势,2010年1月1日起放弃以美元计价的西德州中质油指数(WTI)作为原油销售标准,改为采用以一揽子货币计价的阿格斯含硫原油指数(ASCI)作为新标准。此举意味着改变了30多年来以美元作为出口石油唯一定价货币的惯例,美元作为石油等国际大宗商品交易计价货币的垄断地位受到威胁,而这正是美元霸权地位的象征之一。此前,伊拉克、伊朗、委内瑞拉和俄罗斯等已经先后尝试以欧元等其他货币取代美元作为石油交易计价货币。

  美国政府目前面临两难选择:既要不断增发国债来为持续扩大的财政赤字融资,又要将市场利率维持在低位以刺激居民消费与企业投资。世界银行行长罗伯特?佐利克警告说,美元能够成为世界主要储备货币,是美国用了约200年的辛苦努力换来的,美国对此不应想当然。如果美国不能很好地处理贸易和财政“双赤字”问题,美元就有可能失去世界主要储备货币的地位。

  我们的货币,你们的问题

  黄金非货币化之后,衡量国际范围内货币价值稳定的最客观标准消失了。作为当前关键的国际储备货币、国际结算货币和锚货币,美元相当于替代黄金而成为信用货币本位下的国际货币价值标准。

  然而,国别货币充当国际本位货币永远面临悖论。1960年,在《黄金与美元危机:自由兑换的未来》一书中,耶鲁大学教授罗伯特?特里芬敏锐地指出了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内在矛盾,即作为国别货币的美元同时担当本位货币,在保证国际清偿力和保持本位货币币值稳定之间有不可调和的矛盾。这种矛盾,早在20世纪70年代,就由尼克松政府的财政部长约翰?康纳利直言不讳地告诉欧洲人了:“美元是我们的货币,但却是你们的问题。”

  第一部分 第43节:新能源:新的财富之源与新的世界体系(21)

  20世纪90年代以后,强势美元格局下出现了“新特里芬悖论”。最早提出“新特里芬悖论”的国际清算银行亚太代表处首席代表罗伯特?麦考利认为,美国通过相对安全的负债来吸引东亚资本,弥补美国的国际收支逆差,使东亚成了美国的“准银行”,但是“准银行”的货币(美元)供给有赖于美国对东亚的直接投资和美国的经常账户逆差。当美国的经常项目赤字不可持续时,“准银行”的“货币供应”就会收缩,反过来影响美国的金融市场,威胁美国的国际金融中介地位。

  作为这一体系的核心国家,美国的行为难以约束也加剧了美元的信用危机。美元作为国际本位货币的事实地位,让美国拥有独一无二的货币政策自主权,不需考虑汇率波动,只关心国内价格水平稳定和自身货币对实际商品和劳务的购买力,而他国要想稳定国内价格水平必须极力维持与美元的汇率稳定。利用美元的特殊地位,美国可以为其增长的外债融资并支付较低的利率,或通过汇率变动使原有的债务“缩水”。依靠霸权维持单边货币格局,美国独享巨额的铸币税收益,实现了别人难以企及的一系列经济利益和优势,外围国家则承担了资源输出、通货膨胀和金融危机等越来越多的成本,形成了国际货币体系中的“马太效应”。美国在享受货币金融收益的同时,却经常拒绝履行自己维持系统相容性的责任,使美元无法作为良好的价值标准发挥名义锚作用,并使国际汇率体系协调稳定。张兆杰:《强势美元政策:由来与未来》,《国际经济评论》,2002年第2期。

  为应对2008年全面爆发的金融危机,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开始开动印钞机来刺激经济。这种美联储所谓的“量化宽松”政策,是指在利率接近或达到零的情况下,央行通过购买各种债券向货币市场注入大量的流动性资金,目前美联储的资产负债表已膨胀至约两万亿美元,措施频繁、金额庞大,令人咋舌。美联储的超低利率、市场的大量流动性以及美国政府的高额负债一旦处理不慎,就有可能导致美元急剧贬值、通胀恶化,让人自然想起经济学家拉弗的警告:“尽管深度衰退带来的短期阵痛非常剧烈,但两位数的通胀造成的长期后果才是毁灭性的。”

  美国大部分经济学家认为,当前美元贬值符合美国的最大利益。根据美联储的宏观经济模型,美元每贬值10%可以促进国内生产总值增长1?2%,同时也有利于美国产品的出口,缩小贸易赤字和经常账户赤字。美元贬值还意味着美国可以向全世界征收“通胀税”,美国是一个净债务国,35%的政府债券、23%的公司债券、13%的美股及14%的直接投资由外国投资者所持有,美元回落意味着各国以美元计价的外汇储备缩水,间接让境外投资者分摊了美国债务,何乐而不为?从某种意义上讲,美元永远存在贬值冲动。

  也许,“强势美元”从根本上仍将是美国政府的长期政策目标,因为这关乎它的全球领导地位,但在中短期内它则可能在政策操作层面“善意忽视”美元下跌,通过美元的技术性贬值对冲掉它的一部分贸易逆差和债务包袱。只要贬值能够控制在一定区间内,就是可以接受的。

  只有一个问题:其他国家会接受吗?

  2009年3月23日,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放出了一颗试探气球。在中国央行网站刊发的题为《关于改革国际货币体系的思考》的署名文章中,周小川基于三个标准重新界定了国际储备货币:它的币值应有一个稳定的基准和明确的发行规则以保证供给的有序,它的供给总量可及时、灵活地根据需求的变化进行增减调节,这种调节必须超脱于任何一国的经济状况和利益。

  因此,周小川认为,当前以主权信用货币作为主要国际储备货币,只能是个特例。它给经济全球化带来了莫大的好处,但这种货币的制度缺陷也令金融危机屡屡发生且愈演愈烈,让使用国和发行国都付出了越来越大的代价。“全世界为现行货币体系付出的代价可能会超出从中的收益。”这位国际知名的“人民币先生”写道,“危机未必是储备货币发行当局的故意,但却是制度性缺陷的必然。”而由一个全球性机构管理的超主权储备货币,将使全球流动性的创造和调控成为可能,从而降低未来危机发生的风险、增强危机处理的能力。周小川:《关于改革国际货币体系的思考》,中国人民银行网站,2009年3月23日。

  第一部分 第44节:新能源:新的财富之源与新的世界体系(22)

  周小川眼中的这个超主权储备货币,目前的最佳候选者就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1969年创设的特别提款权(SDR),“SDR的存在为国际货币体系改革提供了一线希望。”SDR亦称“纸黄金”,因为它是IMF原有的普通提款权以外的一种补充,所以称为“特别提款权”。它是IMF分配给会员国的一种使用资金的权利,会员国可用它向IMF指定的其他会员国换取外汇,以偿付国际收支逆差或偿还IMF的贷款,还可与黄金、自由兑换货币一样充当国际储备。但它只是一种记账单位,不是真正货币,使用时必须先换成其他货币,不能直接用于贸易或非贸易的支付。

  这显然触到了美国的痛处。美国总统奥巴马立即出面为美元辩护,称美元“异常坚挺”,没必要创建新全球货币,同时反对有关设立全球储备货币取代美元的建议。美国财长盖特纳则反复强调,“美元仍将是全球主要储备货币。”对新兴国家更换储备货币的建议,西方国家大多表示反对。负责经济和货币事务的欧盟委员华金?阿尔穆尼亚表示,他还没有看到“美元今天作为一种主要储备货币所发挥的作用在结构上发生了重大变化”。他说:“所有人都认为目前的全球储备货币美元仍在这里,而且将继续存在很长一段时间。”澳大利亚总理陆克文也在华盛顿表示,美元作为储备货币的地位无可争议。由此可见,尽管美元地位渐显颓势,但是其本位货币的地位尚无人能代。

  周小川的“SDR方案”,其实是被巨额美元储备绑架的中国的无奈选择。周小川的言论可以作为一种创新战略测试一下国际货币体系的反应,增加中国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发言权,推动美国实行强势美元政策,也可以为中国外汇储备从美元体系中部分撤出奠定舆论基础。SDR可能不是最终解决方案,但可以是一个诺亚方舟。与此同时,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开始铺开,人民币国际化正在衔枚急进。

  纸币与能源量双通货时代

  美元是美国主导国际金融市场的核心工具,也是美国经济霸权的基石。奥巴马政府实施的能源新政,除了置换美国实体经济重建其财富基础之外,其实颇有“醉翁之意”:美国政府的深层战略意图,可能并不只在解决财政赤字问题上,而更多是要通过这一新政,来改变目前美元体系面临的困境。

  当今的世界经济是建立在美元纸币这样一种单一的通货基础之上,全世界所发生的任何一次振荡,都要用美元来抹平,而在今天金融衍生品如此复杂的情况下,又有谁能控制得住不出一点振荡呢?周小川的文章已经揭示出了这种以美元纸币为基础的单一通货体制的固有缺陷,他的思路是以SDR为基础的“双货币体制”来校正它。

  美国人当然不会这么想。除此之外的另一个途径,就是一种美元与能源量的“双通货体系”。通货是什么?是货币。货币是什么?货币是人类商品交换的一般等价物。什么可以充当货币?在人类早先时候,海边的贝壳都是货币,是通货。要当通货要有什么特征?要有流动性,有支付能力,有偿债能力。现在,能源好像也具备了类似的条件,若干年后可能会出现一种新的类货币的东西,就是叫“能源量”。一个能源当量就可以相当于一桶石油,它可以作为一个计量工具,或者作为一个支付手段,还可以作为一个偿债的工具。这就可以校正美国当前制度上的一个重大危机。

  这种与美元并驾齐驱的新通货,当量要足够大,现今的国际M2大概到了80万亿美元的水平,这种新通货的规模要能达到这样的当量。有人认为,能源量现在已具备了替代美元纸币本位的能力,世界市场这部汽车要在依托使用美元纸币这个轮子的同时,还要依托能源量这个新轮子。美元可以作为支付手段,能源量也可以作为支付手段,美元可以作为债务凭证,能源量也可以作为债务凭证。美国人的这种设计就校正了美国现在出现的问题,单一美元纸币体制在为美国人民带来巨大的利益同时,还给美国带来了责任和包袱,现在要把它们校正过来,就可以依靠这么一套模式。

  有学者构想,美国可以将从能源的物质资源中提升的能源量要求权作为一种金融要求权和债务凭证,赋予其流通功能,在一定范围内将其他商品连接起来,成为一种新型的信用通货。其国际转型的标志之一就是2012年美国污染方购买排放许可,由此能源量通货将包括物质资源和权力资源多层次体系,能源量通货的金融要求权、流动性来源和债务凭证功能将更加完善,能源量通货将成为一种主权生产力。在此基础上,逐步实现以能源量通货概念为基础的主权生产力、金融要求权和物质资源支付基础的整合,能源量通货将成为在商品、服务支付和债务偿还时被普遍接受的凭证。通过这几个阶段的整合,能源量通货将囊括水、土地、粮食等基本资源成分。武建东:《打造能量通货:奥巴马拯救美国的创新秘诀》,《发展战略》,2009年3月13日。

  美国人的谋略还有一个深层背景。“二战”之后世界所发生的几场大的战争,都是以美国作主战国,而这些战争多数又都与石油有关。很大程度上,美国的整个国际战略就是基于石油来展开的,无论是打伊拉克,还是制裁伊朗,都跟石油有关,为什么要这样去做?因为伊朗、伊拉克有油,有实力,值得去打。美国有智囊说:石油是上帝安排的,但是技术是美国可以创造的。石油蕴藏在哪儿美国管不了,但是美国可以变个思路,奥巴马可以通过“反弹琵琶”从后边绕过去。

  石油在“二战后”不过是10~20多美元一桶,但2008年却最高涨到了147美元。为什么会这么高?就是因为有需求,世界的主要能源消耗都是以石油为基础。现在美国准备换一个思路去考虑——不用石油了,用别的能源,用可再生能源。这不但可以解决美国面临的难题,而且在道义上也好听,比布什政府那种让全世界人民指责的做法高明得多。它可以显示美国在为全球变暖做了贡献,美国是一个负责任的大国。一旦这个目的实现了,美国的石油需求如果降低50%,那么中东、俄罗斯、南美等石油供给国将会沦为低层次国家,它们在世界上的话语权自然会降低下来,从而实现对原有基于石油关系形成的国际间均势结构的重组。

  在自传《无畏的希望:重申美国梦》中,美国总统奥巴马写道:“增强美国竞争力的最后一个关键投资是能源基础设施,这一投资可以帮助美国走向能源独立。”他认为,美国目前的状况,需要采用和艾森豪威尔政府成立国防先进技术研究计划署(DARPA)、肯尼迪总统启动阿波罗登月计划相同的办法来应对能源问题。而这两个计划带来的技术和商业革新,几乎重新塑造了今天整个世界的面貌。奥巴马说:“一个控制不了自己能源的国家也控制不了自己的未来。”

  第二部分 第45节:重新想象:人类文明循环与社会福祉(1)

  /第三章/

  重新想象:人类文明循环与社会福祉天生烝民,有物有则。民之秉彝,好是懿德。

  ——《诗经?大雅?烝民》

  东方主张天人合一,人与自然要成为朋友,不要成为敌人。……救之药方并不复杂,无非是改弦更张,改恶从善,同自然交朋友,不再征服自然。

  ——季羡林《自然的报复》重新想象:人类文明循环与社会福祉第

  三

  章00

  第一节人类来到又一个十字路口

  文明循环与汤因比的挑战—应战机制

  1978年的一天,在美国犹他州西部的羚羊镇,美国哈奎尔兹公司的科学家W?J?曼斯特正在聚精会神地研究一块距今数亿年的化石。当曼斯特慢慢割开寒武纪地层,他呆住了,地层里豁然显露出一个清晰可辨的人类脚印,长约28厘米,宽约8?5厘米。在这只脚印底下,曼斯特发现了被踩踏的三叶虫的痕迹。三叶虫是一种六亿年前生活在古生代浅海中的甲壳类动物,在二亿八千万年前已经绝种,而人类在三叶虫灭绝了二亿七千多万年之后的二百万年前才出现。

  自达尔文提出进化论以来,主流历史学家和人类学家都一致认为,人类文明是一个从低级到高级逐步上升的过程。然而,这种说法现正受到挑战。在人类诞生以前的50亿年漫长地质年代里,地球上的高等智能生物真是一片空白吗?会不会在我们以前曾经有过类似人类的高等智能生物呢?于是,有人提出了地球文明循环说:在地球诞生以来的45亿年中,地球生物从无到有,又从有到无,经历了5次大灭绝,时间大约是5亿年前、3?5亿年前、2?3亿年前、1?8亿年前、6500万年前。好莱坞的科幻大片《人猿星球》也为这种理论提供了视觉化的,更具冲击力的脚注。

  第二部分 第46节:重新想象:人类文明循环与社会福祉(2)

  虽然地球文明循环说仍只是一种猜想,但是无论最终能否被证实,它都为我们探索人类文明史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视角。斯宾格勒在《西方的没落》一书中率先提出,一个文明等同于一种有机体,要经历幼年、青年、中年和老年的历程,无论人类还是任何其他有机的生命莫不如此。当代影响最大的史学家之一阿诺德?约瑟夫?汤因比在其12卷本的鸿篇巨制《历史研究》中运用斯宾格勒这一理论,将人类6000年的历史划分为21个文明,他强调诸文明并无优劣之分,但都不能避免包含了起源、生长、衰落、解体、死亡五阶段的“生命周期”。不过,汤因比不同意斯宾格勒的文化宿命论,他不认为任何一种已知的文明在过去或现在是注定要灭亡的,决定性的因素在于该文明对环境或人为挑战所做出的反应。这种“挑战—应战”机制构成了文明发展的内在动力,而人类在解决一个问题的同时又会提出新的问题,因此“挑战—应战”也就会周而复始地循环着。

  在汤因比看来,人类文明之所以能不断向前发展,主要因为人类面对某种困难的挑战进行了成功的应战。原始社会,人类面临的挑战主要来自大自然,我们的祖先用石头、草木做成简易武器,击退了来自猛兽飞禽的攻击;人类发明了火,战胜了黑暗;后来,人类建造了房屋,抵御了风雪严寒;修筑了大坝,驯服了洪水。由于成功地应对了来自大自然的这些挑战,人类社会因此繁衍至今,生生不息。有些文明更是在人与环境之间建构了一种良性循环的关系,比如日本社会早在幕府时代就推行了一系列环保政策和举措,今天已经成为社会繁荣和环境优美的文明典范。

  当一个社会面对复杂的环境问题无法做出正确的应对和决策时,往往会走向崩溃,这个文明也会步入衰落甚至消亡。位于罗布泊西部的楼兰古城,作为丝绸之路上南北贯通、东西交汇的重要交通枢纽曾经盛极一时,来往中原地区和西域的许多商队载着丝绸、茶叶、珠宝经过这一片绿洲时,都要在这里暂时休憩。然而,这个显赫一时的古代商城却在公元四世纪左右突然消失得无影无踪,从其现在地处的位置新疆塔里木河塔克拉玛干大沙漠,我们可以推测生态环境的逆转在“楼兰文明”的毁灭中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今天湮没在漫漫黄沙之中的绝非只有一个楼兰古国,还有传奇般的高昌、尼雅、精绝、黑水等西域36国。

  在《崩溃——社会如何选择成败兴亡》一书中,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生理学教授、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贾雷德?戴蒙德把目光投向了历史上若干个人类社会的失败者,包括格陵兰岛上的维京社会、复活节岛和玛雅文明。他认为,正是某些人类文明对土壤、树林和水这些地球生态系统中最平凡元素的误用,导致了他们的失败。

  戴蒙德告诫说,不要以为这些悲剧只会发生在过去,它其实也是我们今天无法回避的现实,甚至在当今世界最富庶强大的国家生态环境破坏最少的州——号称“苍穹之乡”的蒙大拿,情况也不容乐观。虽然在蒙大拿苍穹下的比特鲁谷绿草青翠如茵,溪流迤逦蜿蜒,大陆分水岭的峰顶白雪皑皑,辽阔壮美的景色给人宁静的感觉,然而这里仍然面临诸多环境问题的困扰,包括人口增长、缺水、水质恶化、季节性或地区性空气质量不良、有毒废物、森林火灾日趋频繁、滥砍滥伐、土壤及其营养物流失、生态多样性减少以及气候变化的影响,尽管没有美国其他大都市严重。而在2005年,一场卡特里娜飓风不但刮走了布什总统“9?11”后居高不下的支持率,也几乎彻底摧毁了一派繁华的“美国爵士乐之都”新奥尔良城。

  今天,人类社会正面临着两场危机的考验。肇源于华尔街的金融海啸几乎动摇了全球经济的根基,而曾经只存在于《圣经》等典籍传说中的大洪水,在全球变暖引发的海平面上升过程中正在步步变成现实。走出全球经济衰退的阴影相对容易,要解决全球变暖的问题则至为艰难,不论最富有的人群还是最贫困的人群,在气候变化面前都无所遁逃,前者会因为海平面上升淹没全球沿海精华地带而遭受灭顶之灾,而气候模式改变带来的频繁灾害则让后者始终难以爬出贫困的泥潭。面对生态危机的巨大挑战,人类又将如何应战呢?

  第二部分 第47节:重新想象:人类文明循环与社会福祉(3)

  天人合一与众生平等

  经济危机和生态危机接踵而至,说明人与他所赖以生存的系统环境之间产生了很大的冲突。根本而言,经济危机意味着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失调,生态危机意味着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失调,自然是人生存所依的天然环境,他人的集合则构成了人生存所依的天命力量,无论从群体还是个体角度,今天我们都需要重新审视人与天之间的关系,建构面对新挑战的新观念。

  这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并没有简单灵验的济世良方和四海通用的解决方案,但我们可以从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学者的思考中吸收养料,获得灵感。20世纪70年代,汤因比和日本佛教日莲宗领袖创价学会会长池田大作进行了一场长时间的东西方文明对话,引起了很大的关注。在对话的最后展望21世纪时,耄耋之年的汤因比提出:“挽救21世纪的社会问题,唯有中国的孔孟学说和大乘佛法。”而其思想核心,则是天人合一和众生平等的观念。

  中国儒家和道家认为,我们自母体生出后,整个人体器官就按一定的规则在运作,整个身体的运作规则,就是道。老子认为道生成了天地万物:“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天、地、人虽各有其道,在本质上却以道相贯通:“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这实际表明了人与自然的一致相通。因此,若自然遭到了破坏,人也无法独善其身。汉儒董仲舒提出“天人之际,合而为一”,崇尚天、地、人和谐共处的“天人合一”学说,概括了中国千百年来传统文化所持的“天人观”。

  而在希腊神话中,有一个神在诸神之中最早出现,所有天神皆为她的子孙后代,她就是大地女神盖娅(Gaia),西方社会常以“盖娅”代称地球。20世纪60年代末,英国大气科学家詹姆斯?拉夫洛克提出了一个地球生态系统的理论,他应友人建议将其称之为“盖娅假说”(GaiaHypothesis)。该假说的其核心思想是“地球是活着的”,她本身也是一个生命有机体,具有自我调节能力,假如机体内部出现了有害因素,“盖娅”具有的反制回馈机能就会把有害因素除掉,以保持机体的健康。今天,气候变化其实就是“盖娅”对人类社会的报复,因为人类把自己和盖娅对立起来了。

  无论是中国古代的“天人合一”观,还是西方的“盖娅假说”,在看待人天关系时表述不同,其理则一。“盖娅假说”启示人们,包括人类在内的所有生物都是地球母亲的后代,人类既不是地球的主人,也不是地球的管理者,只是地球的寄生生命而已。洪亮吉说:“天地不能不生人,而天地之所以养人者,原不过此数也。”因此,人类的自处之道是遵从自然法则,需索有度,使自己与整个系统相容,超过这个“数”,就会遭到自然的反制。

  近年来,人们开始以全新的眼光去看待这个世界,工业生态学即为其中一个例子。工业生态学把整个工业系统作为生态系统中的一个特殊形式来看待,据此改进工业系统使之能与生态系统相兼容,最终持久生存下去。目前,在欧美30多所大学内设有该课程,工业生态学思想也被美国、日本、欧盟、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委员会以及通用汽车、壳牌石油、施乐、道氏化学和ABB等跨国企业所接受。

  人是一种有观念的动物。观念决定文化,文化决定行为。中国改革开放30年的历史表明,观念改变带来的变化可谓天翻地覆。美国之所以能把工业文明发展到极致,今天领导全球,作为其立国精神的《独立宣言》所阐述的“人人生而平等”的信条,应该是最重要的文化基因。“人人生而平等”的观念,主要来源于基督教的“原罪”思想,尽管美国人只在国内严格贯彻了这一信条,但它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今天已经有目共睹。

  而在生态危机面前,“人人生而平等”信条的盲区已经显现了出来。归根结底,人类尽管常以万物灵长自居,但对于地球这个大系统而言,却只是其中的一个组成部分而已。虽然人类可以自视为地球的主宰,以为万物皆为我而生,皆为我所用,但无形中仍有一个限度在那里,一旦突破了这个临界点,就会反受其伤。

  第二部分 第48节:重新想象:人类文明循环与社会福祉(4)

  2003年,由于人类食用果子狸引发的SARS大流行,造成全球8437人受到感染、813人丧生,经济损失达800亿美元,我国直接损失逾百亿美元。世界自然基金会2008年《地球生命力报告》显示,由于海水温度上升,毁灭性捕捞和海水污染造成海洋生物锐减,海洋生命地球指数从1970—2005年减少了14%;由于农地开垦和滥伐滥捕导致森林和生物栖息地丧失,从1970—2005年,陆地脊柱动物平均减少了33%;由于过度捕捞、物种入侵、污染、建坝和调水导致20世纪湿地减少了50%,内陆水域的物种平均下降了35%。这些冷冰冰的数据背后,是人类自身的生存空间的一步步压缩。

  也许在观念层面,佛教千百年来一直崇信的“众生平等”思想可以给我们一些启发。概略而言,佛家认为,包括人类在内的地球上的有情众生因为因果律的制约而际遇不同、祸福各别,但在生命尊严这个尺度面前则完全平等、无有差别:“大地众生,皆具如来智慧德相,只因妄想执着,而不证得”。这给我们审视人类自身与其他生物群落之间的关系,无疑提供了一个新颖的视角。人类仍将不得不把其他生物当做满足自己生存的基本资料,但当我们在向生物圈进行索取时,如果能够意识到“众生平等”的实相,就会让我们在自然界的生命面前生起一些敬畏谦和之心,给其他生物留有余地,这样才能维持生态系统的平衡,从而也给自己的持续生存留下余地。因为人类只是生物链条中的一环,无论这一环多么重要,多么特殊,也无法脱离其他环节而独立存在。

  我们每天都在免费享受着阳光、空气和水,几乎感觉不到它们的存在,更没有意识到它们的价值。实际上,它们的价值大大超过我们想象。2005年4月1日,联合国发布了由95个国家的1300名研究学者联合完成的《千年生态环境评估报告》,报告估计地球自然资源每年提供的物产价值15万亿英镑,包括新鲜的水、清洁的空气和鱼等,这些构成了人类维持生存的基础环境。按照当年汇价平均水平折算,这笔资产约合27?15万亿美元,相当于当年美国、欧盟和中国GDP之和。

  重新想象:人类文明循环与社会福祉第

  三

  章但过去50年中,人类活动已经破坏了大约2/3提供上述资源的生态环境,包括湿地、森林、菜地、河流和海岸等。目前,地球上10%~30%的珍稀野生动物濒临灭绝,24个生态系统中的15个正在持续恶化,大约60%的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服务行业,如饮用水供应、渔业、区域性气候调节以及自然灾害和病虫害控制等,无法进行可持续性生产。全球生态环境恶化将危及人类健康与长久发展,如果情况继续恶化,生态环境就可能发生突变,导致水资源质量发生突变,新疾病蔓延,海洋生物死亡,地球气候出现异常变化。为此,报告呼吁人类改变消费方式,增强环保意识,加强资源危机与保护教育,以减轻对生态系统所带来的破坏。

  第四次工业革命

  今天,我们需要开启一场新的工业革命:低碳革命。

  1770年,瓦特发明蒸汽机,开启了第一次工业革命,人类进入机器动力时代。

  1880年,爱迪生发明电灯,开启了第二次工业革命,人类进入电力工业时代。

  1950年,固态电子元件发明,开启了第三次工业革命,人类进入信息时代。

  也许将来的史书会这样记载:2009年,因为新能源问题与应对气候变化,催生了第四次工业革命,人类从此进入低碳经济时代。

  每次工业革命,背后都有一个巨大的推动力量,使人类发展突破某个瓶颈,进入到一个更宽广的世界。前两次革命的技术突破都来自动力领域,人类分别驾驭了蒸汽动力和电力,从而推动了工业生产规模和日常活动范围的扩大。第三次革命的技术突破则来自信息通信技术,使人们的信息交换成本极大降低、信息传播范围空前扩大。而这三次革命所消耗的实体能量,则主要来自燃烧煤炭和石油等碳基能源。

  第二部分 第49节:重新想象:人类文明循环与社会福祉(5)

  第四次工业革命的要旨,则在于低碳高增长,在能源使用方面要求更清洁、更聪明、更高效。它的基础架构是“清洁能源+超导传输+智能网络+节约使用”,是新的能源生产方式、先进的材料和工程技术、灵巧的信息管理手段、高度的公众节能环保意识和强有力的政府政策引导诸多因素集合在一起,带来的一场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全面革命。

  人类的每一次变革都是以新旧生产方式的更替为核心,蒸汽机代替了人力,电器化取代了机械化,微电子带人们进入了信息时代。这场革命的核心技术突破来自新的能源生产技术和能源使用技术领域,它是一场以风能、太阳能、核能等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的清洁新能源代替煤炭、石油、天然气等高能耗、高污染、高排放传统能源的绿色革命,这场革命不仅仅是能源和减排技术的创新,也是产业结构和制度的创新,更重要的是人类生存发展观念的根本性转变。

  奥巴马政府提出的耗资巨大的美国新能源政策,实际上按下了这场革命的启动键,随后世界各主要经济体纷纷开始推行绿色“新政”,这一方面是力图借此摆脱目前的经济衰退,另一方面是为了突破“增长的极限”,谋求一种可持续的长期稳定增长的新经济发展模式。

  “低碳革命”的成功不仅要依靠政府出台政策引导社会资金转向节能减排和新能源产业,也需要企业加快淘汰高能耗、高污染的落后生产能力,推进科技创新,更离不开公众的参与,改变浪费能源、增排污染的消费模式和生活方式,从而充分发掘服务业和消费生活领域节能减排的巨大潜力。而技术、制度以至价值观大变革的结果,将开辟人类历史上一个全新的文明——生态文明。

  低碳经济将是人类历史上的第四次工业革命。第一次工业革命开始的时候,中国还在沉睡;第二次工业革命启动的时候,中国已经陷入长期的动荡和战乱;第三次工业革命成型的时候,中国刚刚从动荡的废墟中站起来,抓住了一个尾巴;现在,第四次工业革命来临之际,中国第一次进入了首发方阵,与发达国家几乎站在了同一起跑线上,这也是我们实现超越的历史性机遇。

  第二节经济增长与社会福祉

  除了GDP,还有哪些重要的事情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到20世纪末,国民收入要翻两番,当时许多人心存怀疑。但是实际的经济增长比设想的还要快。改革开放30年间,我国GDP年均增长率为9?7%,不仅提前实现了翻两番的目标,到2008年,中国更超越德国成为世界第三大经济体。30年来,以各级官员对GDP孜孜不倦的热心追求和特有的行政效率做后盾,中国交出了一张无比亮丽的GDP成绩单,让整个世界都睁大了眼睛。在全球GDP大赛场上,中国队的成绩估计将很难被超越了。

  图3-11978—2008年中国国民生产总值

  数据来源:中国国家统计局。

  GDP是一国综合国力的集中体现,GDP的快速增长说明中国经济发展了,国家富强了。GDP增长是社会发展的必要前提,但还远远不是充分条件,因为GDP毕竟只是一个宏观的总体指标,它无法反映微观上的差异,也无法涵盖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如果我们将发展问题简单等同于GDP这一统计数字的增长,必然会发生重大偏差,导致我们忽视许多其他同样重要的事情。

  河北省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对石家庄市部分地区做了一个问卷调查,结果表明,人们的实际生活感受和亮丽的GDP数据之间已经出现了强烈的反差:70%以上的受访者对自己目前的生活状态表示不满;72?9%的人认为是由于社会原因造成现在的生活状况;76%的人认为自身利益受到损害,有强烈的被剥夺感;76%的人有程度不同的精神忧郁和焦虑;78%的人认为自己的社会地位低下。当绝大多数人感觉自己已经成为被社会边缘化的输家和局外人之时,说明发展的目标已经出现了比较大的偏移了。

  那么,究竟还有哪些重要的事情?除了GDP增长带来的财富增加外,还应该尽量给予每个人以机会和安全。

  第二部分 第50节:重新想象:人类文明循环与社会福祉(6)

  平等的发展机会来自于教育,随着义务教育阶段逐渐实现免费,我国离这个目标又迈进了一大步。安全的问题更复杂一些,除了和平稳定的社会环境所带来的狭义安全感之外,我们的社会还应当不断努力,给每个公民提供更多的安全保障,包括生命安全(医疗保障)、生存安全(环境保护)、生活安全(最低生活保障、食品安全与地权保护)和工作安全(劳动卫生防护)。

  最近几年,各级政府在医保和低保领域的投入有目共睹,我国已经建立起初步的社会保障安全网。尽管《劳动合同法》去年出台以来引起了很大的争议,但该法在为劳动者提供工作安全保护方面的努力则是不容置疑的。尚待付出艰辛努力去面对的一个问题则是越来越严重和广泛的环境污染已经威胁到很多地方人们最基本的生存安全。宝鸡的血铅儿童、湘江流域重金属污染和广东贵屿电子垃圾污染等造成的癌症村镇,只不过是今年以来被曝光的几幅最阴郁的画面,在这些画面之外,究竟还有多少比这些案例还要沉痛的故事呢?

  在《经济增长的道德后果》一书中,哈佛大学经济学家本杰明?弗里德曼表示,经济增长是社会进步的基石,如果大多数人都感觉社会在进步,这样的社会更有可能在保持和提高基本道德方面获得成功。“但如果大多数人感觉社会发展已经停滞或者在退步,那么机遇就会消逝、社会耐受力会下降、公平会被丢落一旁、民主制度也会最终凋谢。”这无疑是对的,不过,当创造财富的过程已经开始威胁到人们健康生存的时候,这种增长的意义究竟为何,就应该被重新审视了。

  法国总统萨科齐的一个智囊机构宣称,GDP这一指标并不足以衡量一国的福祉。伦敦经济学院教授理查德?莱亚德认为,一旦经济足够发达,能够为多数人提供一种合理的生活水平时,幸福感和GDP的关系就不会特别紧密了。总部位于伦敦的智库列格坦的高级副总裁威廉?英博登说:“对于何种因素正在促进繁荣、何种因素没有促进繁荣,我们需要采用更广泛的衡量标准。”列格坦主持编制的全球繁荣指数,不只是关注物质财富,还将健康、自由、安全和治理等视为实现繁荣的关键因素。列格坦的研究表明,在全球最贫穷的国家中,金钱更能令人获得满足感,而在富裕一些的国家,人们的幸福感则更多来源于物质财富之外的因素。

  发展的质量与增长的终极目标

  2009年9月23日,在纽约联合国全球气候峰会的讲坛上,面对全世界期待的目光,胡锦涛主席首次郑重承诺,中国将致力于发展绿色生态经济、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到2020年将使中国单位GDP的碳排放强度显著下降。一周后的10月1日,胡锦涛主席在天安门城楼上发表的国庆60周年大会讲话中庄重宣布,中国将继续朝着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奋勇前进,继续以自己的辛勤劳动和不懈奋斗为人类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南方周末》在它的2009年度国庆特刊的社论中写道,60年沧桑巨变,在重温、重申“中国人民站起来了”的自豪和自信时,更应百倍强调“让每一个中国人也站起来”。只有每一个中国人都站起来了,13亿人民才不会被当成一个巨大的包袱,而是会成为一个在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方面都生气勃勃的群体,从而真正兑现胡锦涛主席的上述承诺。

  让每一个中国人都站起来的前提,正是机会和安全。这应该成为我们目前这个发展阶段所追求的终极目标,偏离这个目标的幅度越大,增长的意义和价值都会贬损更多,而其长期代价也会更大。

  没有人能够否认GDP数据的重要性,尤其是在中国这样一个巨大和复杂的转型经济国家。现在要做的,是给简单冰冷的GDP数据赋予更多人性的含义,让它变得更真实、更有生气、更可持续。

  迄今为止,中国经济最显赫的影响力,主要来自于它本身令人望而生畏的规模和由此带来的价格削减能力。这个战略发展至今,取得的成功举世瞩目,但付出的代价也同样可观。

  第二部分 第51节:重新想象:人类文明循环与社会福祉(7)

  2007年8月11日,广东省佛山市利达玩具有限公司董事长、港商张树鸿被发现在自己工厂的三楼仓库内上吊自杀。利达是佛山第二大玩具制造商,也是美国最大玩具商美泰公司的主力供应商,此前一周多刚被美泰以一纸产品召回声明拖进危机漩涡。基于“玩具表漆含铅量超标,对儿童的脑部发展会造成很大影响”的理由,美泰公司向美国消费者安全委员会提出召回利达生产的96?7万件塑胶玩具,原本利薄如纸的利达突然面临3000万美元直接损失,同时工厂被勒令整改被迫停产,突如其来的重压最终压垮了张树鸿。虽然一个月后,美泰公司承认本次召回“源于设计方面出现的问题,而与该玩具是否在中国制造没有任何关系”,但这份迟来的道歉声明已经无法改变张树鸿和利达的悲剧命运了。

  2008年6月30日,广东省统计局公布的报告显示,广东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亏损数量达11006家,增长12?7%,占全省工业企业的26?0%;同时,企业亏损额增长49?3%,增幅同比提高25个百分点。经过高歌猛进的多年增长之后,中国经济的龙头广东已经疲态尽现、欲振乏力。在经济增长方面,我们赢得了数量,却忽略了质量,扩大了规模,却稀释了内涵,抢得了第一,却失去了方向,似乎心中那根永远上扬的GDP增长曲线就是世间的一切。

  有鉴于此,新近主政广东的汪洋开始强力推动珠三角经济的“腾笼换鸟”战略,推进产业升级,在金融危机冲击面前仍坚持不懈。尽管这一战略推行过程中肯定会有所反复,但无疑迈出了正确的一步。归根结底,GDP只是提升全民福祉的手段而已,但在我们这里,它已经倒果为因,成为了终极目标。虽然这样做有它的历史必要性,但今天显然已经到了该走出GDP崇拜的时候了。

  经济增长的终极目标究竟是什么?是为了让人民获得幸福。尽管每个人对幸福的定义莫衷一是,但我们却都知道什么不能带给我们幸福。物质财富的增加肯定能带给我们很大的幸福感,但如果这种幸福要以呼吸不到新鲜的空气、喝不到干净的水等为代价,不知道还会有多少人会期待这种幸福。

  比尔?盖茨的历程:从拼命赚钱到拼命花钱

  从文化及个人的角度,真正的改变,可能来自对我们如何重新看待金钱。

  很少有一种力量,像发财致富的渴望那样激发出了国人的奋斗精神和创造能力。金钱已经成为当代中国最重要的价值尺度,而连续多年蝉联福布斯全球首富位置的比尔?盖茨,则是广受崇拜的对象。在拼命赚钱、为达目的不择手段方面,很多中国人比他们的精神偶像比尔?盖茨走得还要远。

  前微软员工、RealNetworks公司创始人罗伯?格拉瑟将盖茨称为“无情的达尔文主义者”。在盖茨眼里,世界上只有两类人:赢家和输家。弱肉强食,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不但是自然进化的规律,也是社会演进的法则,失败者是生存竞争中的“不适者”,不应予以同情和帮助,而财富则是成功唯一的标志。对于竞争对手,盖茨冷酷无情,为了挤垮对方,他曾依靠高效的模仿、捆绑的销售方式以及不停的诉讼,先后将Lotus、网景等极富创造力的软件公司逼入绝境。对于消费者,盖茨认为软件开发应以赢利为目的,并努力遏制自由共享软件(如Linux)的发展,微软最畅销的产品WindowsXP的中文家庭版的售价为1498元,相当于一个普通工薪阶层一到两个月的收入。微软公司和盖茨本人富可敌国的财力,统统来自这里。

  但迈进知天命之年之后,冷酷好斗的盖茨却洗心革面,成为了热心公益的慈善家,而且是有史以来捐赠规模最大的一位。在他50岁生日宴会上,盖茨对到场记者表示,名下的巨额财富对他个人而言,不仅是巨大的权利,也是巨大的义务。他准备把这些财富全部捐献给社会,而不会作为遗产留给自己的儿女。盖茨说:“我要把我所赚到的每一笔钱都花得很有价值,不会浪费一分钱。”据统计,盖茨和妻子共同创立的比尔和梅琳达?盖茨基金会已向世界各地慈善事业捐出近290亿美元,用于开发廉价和高效的新药,帮助非洲等地的疟疾和艾滋病患者。2008年,盖茨本人还亲自访问了北京市朝阳区疾控中心,考察资助这里的艾滋病等传染病防治项目。

  第二部分 第52节:重新想象:人类文明循环与社会福祉(8)

  盖茨戏剧性的角色转变,除了他个人的自我期许和使命感的变化外,更显著的则是金钱观念的改变。金钱是人不可或缺的工具,在每个人的奋斗过程中,它都应该是初始阶段的目标,和后续阶段的手段。从无到有,是小快乐;从有到无,是大快乐。从无到有,是积累财富的过程;从有到无,是奉献社会的过程。财富的价值并不体现在它的数量上,而是反映在它的使用过程中。只有将财富花在最需要它的地方,才能最大限度地实现它的价值。

  对于企业和国家,道理也是如此。只有利润的增加能够造福股东、员工、社区等利益相关者,GDP的增加能够惠及所有国民,改善大众的福祉,才是真正值得追求的,也才是可以长久的。

  19世纪的美国钢铁大王卡耐基说:“带着巨额财富死去,是一种耻辱。”

  幸福不丹:从GDP到GNH

  对于当今世界的大多数执政者来说,GDP(国内生产总值)都是他们成绩单上至关重要的一栏。唯一的例外是不丹国王,这位特立独行的国王最在乎的一栏是GNH(国民幸福总值)。30多年前,这样的怪异做法无异于离经叛道,今天却得到了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和支持,因为30年来不丹人民确实生活得很幸福。

  1972年,前不丹国王吉格梅?辛格?旺楚克正式登基,这位毕业于剑桥大学的年轻君主随后花了几年时间游历全国各地,访问他的子民,思考自己的治国理念。最后,旺楚克国王得出结论:政府施政应以增进国民幸福为目标,非此不丹这个喜马拉雅山间小国不足以自存。

  经过不断摸索,不丹政府把国王提出的GNH具体转化为四大支柱:环境和资源的保护、公平和可持续的经济发展、传统文化的保留、优良的治理制度。不丹的发展不是盲目追求GDP增长,而是追求实现这四个目标,让国民在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之间保持均衡。

  四大支柱可不是抽象的原则,因为不丹政府进一步把它们细化成了心理幸福、生态、卫生、教育、文化、生活标准、时间使用、社区活力及良好的管理状态这九大区域,每个区域都有相应的指数标准,最后开发出涵盖国民生活每个方面的七十二个“幸福指示器”,比如心理幸福区域,就包括了人们进行祈祷的频率、冥思、自私自利、嫉妒、镇静、同情、大方、挫折及自杀念头等指示器。每隔两年,政府都会对这个评价机制进行修改,以求与实际情况保持一致。不丹国家信息与通讯部长肯尼?多尔吉说:“我们甚至还将一天的时间进行统计,比如一个人一天花多少时间陪家人,花多少时间工作等。”

  不丹政府这种宽广的视野,已经开始被国际社会逐渐接纳。人们关注的往往只是经济贫困,近年来,世界银行提出了一个新概念:时间贫困。过去50年,美国人均GDP增长了3倍,但是暴力犯罪也增加了3倍,不和邻居交往的人数增加了4倍,公认富裕的美国人有1/4感到不幸福和抑郁,主要原因就是时间贫困,因为他们信奉的是多多工作、多多赚钱、多多消费,超时工作带来的情绪压力破坏了身体健康,也给家庭带来不幸福感。事实上,在很多国家时间贫困已经抵消了很大一部分GDP。

  按照GDP标准衡量,不丹是个彻头彻尾的穷国。全国只有一个机场,两架飞机,没有铁路。在联合国发表的人类发展报告中,2006年不丹排名第135位,人均GDP1400美元。然而,在旺楚克国王GHP治国理念的影响下,不丹成了令世人艳羡的世外桃源,这里被世人誉为“最后的香格里拉”:全国森林覆盖率为72%,木材蓄积量约6?7亿立方米,这里的人民号称是“全世界最幸福的人”,强烈的国家认同感、美丽的景色和基本未被破坏的文化是不丹居民高幸福感的关键。

  在中国也有类似不丹这种以GHP而非以GDP见长的地方,这就是最近十年来被人们重新发现的丽江和川西滇藏地区。无独有偶,这里和不丹类似,也是深受佛教传统影响的山川秀美、人迹罕至之地。“太阳最早照耀的地方,是东方的建塘,人间最殊胜的地方,是奶子河畔的香格里拉。”1933年,美国小说家詹姆斯?希尔顿在小说《失去的地平线》中描绘的香格里拉蓝月山谷,就像马可?波罗笔下的元大都一样,再次勾起了西方人对东方世界的神秘感,香格里拉也成了西方人的现代桃花源。很多人认为,希尔顿笔下香格里拉的原型就是中国川滇藏地区,包括丽江和川西平原。

  第二部分 第53节:重新想象:人类文明循环与社会福祉(9)

  在被GDP折磨得疲惫不堪之后,越来越多的城市人似乎重新发现了不丹、丽江和稻城这些原来的荒僻之乡,在这里近乎原生态的自然风光和古朴的民俗风情中重新找回了意义,获得了宁静。在人们的口碑相传中,越来越多的游客来到这里,找到了共鸣和感动。幸福原来就是这样简单,用心才能称出它的重量。丽江的许多青年到外地求学多年,至今必须会说纳西话,否则家庭和朋友都会看不起他,认为他忘本,把老祖宗都忘了。游客来到这里,也会不自主地想要去保护这里的一切。《新周刊》董事长孙敏先生一次去丽江,看到有人在古城街上撬石头,马上给市长打电话,他说丽江古城街上的石头一个不能动,一动丽江就垮了。

  在GDP地位至高无上的当今中国,这是GNH对GDP在微观层面一次极其微弱的反叛。

  北欧模式

  也许,更贴近一些的标杆是在北欧。和不丹这个喜马拉雅山麓的佛国世界相比,斯堪的纳维亚地区规模更大、经济更发达、更靠近国际主流社会,因此与我们追求的目标的基因相似度更高。

  它们也是正在寻找发展坐标的国际社会的新一批优等生。2009年10月26日,列格坦公布的最新全球繁荣指数排名,将北欧国家芬兰列在了全球最繁荣国家的榜首,紧随其后的是瑞士以及同为北欧国家的瑞典、丹麦和挪威。在这个排行榜上,美国名列第九。在金融海啸和经济危机摇撼了华尔街和伦敦金融城的自由市场的根基之后,包括英美两国在内的各国对自由放任的盎格鲁—撒克逊模式曾经的信心已经荡然无存,而斯堪的纳维亚则成了新的希望之乡。

  左中右派在这里都能找到吸引他们的东西。渴望经济成功的人,可以在北欧发现一大批世界知名的大企业,比如汽车业的沃尔沃、电信业的诺基亚和爱立信、家居行业的宜家、航运巨头马士基等,这些名字早已成为我们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深具人文关怀的人,可能会对这里平等轻松的社会氛围印象深刻,这里有发达和免费的教育与医疗体系,政府廉洁高效,贫富差距很小,人民健康自由,平均每周工作37小时,他们总在思考如何改良技术才能让机器多做一点,人少做一点。至于环保主义者,则会对这里保护良好的自然风貌和整洁优美的生活环境感到满意,这里虽然经济发达,但对自然环境的损害相对很小。

  这里在一个多世纪以前还偏居欧洲边陲,如今却因为深沉的终极关怀在精神层面给这个世界带来了一种难得的温润感。这里的人没有那么咄咄逼人,但在反击苏联和纳粹德国之类的强敌入侵时也绝不畏缩,明知以小搏大也要血战到底。瑞典和挪威两国联合颁发的诺贝尔奖,已经成为激励全球学者进行精神探索的重要动力和权威尺度。今天,在面对气候变化这个重大的全球挑战时,目光远大的北欧人又选择走到了前面:挪威前几年就已经开始在北极圈的岩石上建造“末日粮仓”,以便在可能的浩劫过去后为地球保存下各类物种的种子;在2009年10月的曼谷会议上,为了打破美国等发达国家拒不承诺量化减排指标的僵局,挪威政府在全球第一个主动承诺将在2020年减排40%;瑞典政府正在修订一份低碳食品指南,鼓励国民主动过一种健康和低碳的生活,同时,瑞典还在积极研发污泥变沼气、木屑炼酒精等技术,希望在2020年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无油之国;而矢志成为“全球气候首都”的哥本哈根,则准备成为世界上第一个零碳城市。

  中国可能无法也不必照搬北欧模式,因为两者规模相差太大,文化传统和教育水平也不同,两个社会的发展阶段和面临的问题都大异其趣。不过,北欧模式的精神实质,还是有值得我们思考的地方。北欧模式最引人入胜之处,是它在效率与公平、人与自然两对矛盾的关系中找到了一种平衡。这是一个罕见的成功,因为迄今为止,苏联、英国和美国等赫赫大国都已经从这两根平衡木上摔了下来,中国在处理这两对矛盾时也是左支右绌、顾此失彼,曾经唯一接近于这种状态的大国是日本,但沉迷于自己民族独特性的日本是个固执褊狭的封闭社会,近年来更是在加速向“下流社会”沉沦,“一亿总中流”的自豪感早已随着经济泡沫的破灭而破碎。

  第二部分 第54节:重新想象:人类文明循环与社会福祉(10)

  北欧模式中最独特的一种元素,是它的人性因素。人们通常把奠定这种成功模式的几个基石归结为:平等观念、法治、透明度、高质量的教育和高水平福利等,在这些因素中,对所谓“人性角色”的关注如果没有超过对技术和效率等因素的话,至少也是同等重要的。而这正是在其他大国那里一直真正稀缺的元素。

  芬兰人约玛?奥利拉曾经成功将诺基亚这家摇摇欲坠的木材企业转型为世界领先的手机生产商,今天因为这一商业成就被选为石油巨头英荷壳牌公司的董事长和欧洲企业家圆桌会议主席。在展望资本主义的未来时,他认为北欧模式很可能是最好的制度。奥利拉认为,北欧模式的特征是:对全球化持开放心态,但辅之以强有力的政府措施作为平衡,以保护人民免受全球化过度行为的侵害,同时还有一套平等的教育体制,培育出高水平的价值创造者。

  奥利拉自己拯救诺基亚的经历,就是这种价值观的生动体现。当时虽然公司深陷困境,他还是专门制定了公司的价值标准,明确企业应如何行事、如何对待员工、如何处理内部冲突。“管理层应严肃对待这项工作,而不是把它变成‘年度报告中的附件’。”奥利拉说,“你不应该考虑自身的处境如何,而要把世界作为一个整体来对待。人们需要齐心协力。”

  这是一种更加人道因而也更可持续的增长,和英美模式主导下由“动物精神”所支配的野蛮增长大不一样。耶鲁大学经济学教授罗伯特?希勒相信,正是动物精神的泛滥,最终摧毁了英美自由市场的根基。

  错误其实不在于资本主义还是社会主义,而在于失去了至关重要的平衡感。亚当?斯密虽然对“看不见的手”推崇备至,但同时不忘提醒人们道德情操的不可或缺,这本身就是一种平衡;政府提供必要的公共产品和监管,则是更高层面的一个平衡,可以保护市场运作的公平有效,同时确保社会的公正。

  国际金融投机家乔治?索罗斯认为,20世纪80年代以来英美推动的市场原教旨主义潮流,实际上基本解除了对资本流动必不可少的监管,使自由市场最终变成了一种无法约束的“国际资本主义”,对它的唯一制约是自由市场参与者会基于趋利避害的本能进行自我调节的信念,今天看来这是一个根本不存在的前提假定。最终,不受制约的贪婪和对短期利益的疯狂追逐这种动物精神彻底占了上风,戳破了自由市场会自主调节的神话,在从华尔街爆发出来的一场金融海啸把世界拖入了衰退的深渊之后,一个时代也就终结了。

  和经济危机一样,气候变化其实也是市场失灵的一个典型案例,它甚至被《斯特恩报告》看成是“迄今为止最严重的市场失灵现象”,并且会与其他市场不完善问题相互作用。和国际金融系统的稳定一样,大气环境中的温室气体排放容量也是全球性的公共产品,具有很强的外部效应,而且负外部效应大于正外部效应,一旦它消耗过快过大造成自然环境改变,就会对人类经济发展带来严重影响。和华尔街巨头的贪婪缺乏制约一样,由于全球大气环境资源不具有排他性,各国为了自身利益最大化没有节制地排放温室气体,已经使全球变暖的趋势难以遏止,由此带来的严重后果,则要让所有的人来承担,而那些最不应该对此负责的人群反而要承受最大的后果。

  中国最近这些年登峰造极的GDP主义,究其实质,和上述两个市场失灵现象其实并无二致。快速行驶的增长列车,如果缺失了基本的人性因素和有效的市场监管,就像没有了刹车一样,不但注定不可持续,而且很容易冲出轨道,撞毁在它附近的一切东西。中央强调以人为本走科学发展之路,建设和谐社会和两型社会,其实就是在中国强劲的增长动力之上增加的一个关键平衡器,这也是中国走向美好未来的唯一可行道路。

  没有人会反对增长,因为这是繁荣和福祉的基石。需要调整的是增长的方式,我们应该告别那种过于野蛮的增长,逐步迈向更为人道和可持续的增长方式。莱亚德说:“除了生存之外,任何社会所能提供的最佳体验,是其他人和你站在一起的感觉。”

  第二部分 第55节:重新想象:人类文明循环与社会福祉(11)

  第三节限度与边界

  属于我们的和不属于我们的

  我们在这个星球上生存所依靠的一切,完全来自大自然的馈赠,对此最透彻的阐述是18世纪法国学者摩莱里的《自然法典》。“自然界让每个人拥有出产其赠品的土地,它使所有的人和每个人都利用它的慷慨赠与。世界是一张大饭桌,配备足够全体进餐者需要的一切。桌上的菜肴,有时属于一切人,因为大家都饥饿,有时只属于某几个人,因为其余的人已经吃饱了。”摩莱里写到:“自然界正是借这个稳固的基础来支持那些本来就是易变的和运动的事物,它还注意调整这些事物的运动并使之相互配合。”

  英国独立科学家拉夫洛克在“盖娅假说”中,则解释了自然界在供养人类的同时,是如何维持自身的平衡和持续性的。拉夫洛克认为,地球拥有一种人们从来没有认识到的独特性,就像一个活着的超级有机体一样,在过去漫长的岁月中不断调整着自己,通过土地、水、空气、植物、细菌和所有动物的相互作用调节着地表的运行温度,使地球的生存环境保持着尽可能的恒定,使自己适合生命的生存。

  这是一种精巧脆弱的平衡,需要人类高度自制,遵从自然规律。就像《诗经?大雅?烝民》揭示的那样,这是一种隐含的契约:“天生烝民,有物有则。民之秉彝,好是懿德。”天地通过化育万物来生养万民,在这一切背后有其定则,人们只有遵循这些规律,才能达到好的效果。1972年在斯德哥尔摩召开的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则用更通俗的语言概括了人与自然的这种契约关系:“在现代,人类改造环境的能力,如果明智地加以使用的话,可以给各国人民带来发展的利益和提高生活质量的机会。如果使用不当或轻率地使用,这种能力就会给人类和人类环境造成无法估量的损害。”

  可惜的是,人类并没有信守这种自然契约。今天,森林砍伐、农业开发和工业扩张等形形色色的“人类传染病”已经彻底打破了盖娅微妙的平衡,使她丧失了自身的修复机制。拉夫洛克说:“我们的星球在30多亿年的绝大多数时间里,就像一只动物一样,自己保持着健康与适合生命生存的状态。很不幸,我们让盖娅发了高烧,很快她的状况将会恶化至一种类似昏迷的状态。她曾经陷入过那种状态并恢复了过来,但耗时超过10万年。”

  让盖娅感染发烧的病毒,是人类的贪婪导致的需索无度。联合国发表的《世界水资源发展报告》指出,随着人类用水量激增,从尼罗河到黄河的全球500条大河中,目前超过半数严重枯竭,有的大河已经变成涓涓细流。由6国科学家组成的科考组2006年底宣布,在中国的长江中未发现白鳍豚,比大熊猫数量更为稀少的白鳍豚可能已成为被人类“灭绝”的第一种鲸类动物。英国历史学家阿诺德?汤因比说:“如果生物圈不再能够作为生命的栖身之地,人类就将遭到种属灭绝的命运,所有其他生命形式也将遭到这种命运。”

  要改变这种命运,人类唯有郑重重申自然契约,重塑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人们应该意识到,尽管人类与地球之间有一条永远割不断的脐带,地球无私地为人类提供赖以生存的阳光、空气、水和食物,人类也不停地从她身上开采矿产和能源,但她并不完全只属于人类,同样还属于其他生物,和人类一样,它们也是自然界的一分子,是维持生态系统平衡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用摩莱里的话说就是:“任何人都不是世界的绝对主宰者,谁也没有权利要求这样做。”

  这意味着我们必须在空间上重新划分边界,地球上的其他生物并不仅仅只是人类占有和利用的对象,它们本身也是这个星球的主人之一,它们的生存空间理应得到尊重和保护。那些空间属于它们而不属于我们,保护它们的空间就是保护我们自己的生存空间。正是基于类似的观念,1872年,美国国会划定了世界上第一个自然保护区——黄石国家公园,目的是“为了使她所有的树木、矿石的沉积物、自然奇观和风景,以及其他景物都保持现有的自然状态而免于破坏”。今天,占地约9000公顷、99%的面积尚未开发的黄石国家公园,已经成为美国最大的野生动物庇护所,拥有陆地上数量最大、种类最多的哺乳动物,在这里可以看到麋鹿、灰狼、黑熊、驼鹿及大角羊等珍稀野生动物。

  第二部分 第56节:重新想象:人类文明循环与社会福祉(12)

  中国在修建青藏铁路时,也很好地展现了这种理念。青藏高原上有可可西里、三江源、羌塘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了不影响野生动物种群的栖息和繁殖,青藏铁路的所有工程在设计时尽可能避绕国家自然保护区,避免惊扰野生动物,在野生动物经常通过的地方还开辟了专门的动物通道。青藏铁路的环保投入达20多亿元,占工程总投资的8%。如今,青藏铁路开通已快三年了,青藏线上的天空依然湛蓝,湖水依然清澈,各种野生动物继续在这里自由自在的生活着。

  在时间层面上,属于人类的那部分自然资源其实也并非完全属于我们这一代人,它同样也属于我们以后千千万万代的人。1972年的《人类环境宣言》已经为我们规定了对后世子孙承担的信托义务:人类有权享有良好的环境,也有责任为子孙后代保护和改善环境。全球最大产油国沙特的阿卜杜拉国王下令不允许开采新发现的油田,要为后代保存石油财富。“我可以毫不隐瞒地告诉你们,现在有一些新的发现,我告诉他们,把它们留在地下,我们的孩子需要它们。”无独有偶,中国第一煤炭大省山西省决定,“十一五”期间将山西煤炭生产总量控制在7亿吨左右,以缓解山西建设小康社会所面临的资源约束和环境压力、保障经济又快又好发展。这才是真正可持续的发展思路。

  在中国最唯利是图的房地产行业,容积率是一个基本指标,它要求必须将一个小区的建筑密度控制在一定的比例之内。如果小区的每一寸土地都盖成了房子,没有留下足够的空地作为公共空间,住在这里的人们肯定会感到窒息的。其实人类在自然界也有一个容积率,我们的需求不仅应当严格控制在大自然可以再生的能力范围之内,也应当考虑为别的物种和后世子孙留出一些“空地”,这样才能维持系统的稳定和代际的平衡,最终可长可久。尽管我们看不见,但一个天然的限度始终在那里,这是维持系统动态平衡的最后边界。知止才能有为,否则就是妄为。越是马力强劲的汽车,刹车系统越重要——还有什么比一辆高速行驶停不下来的汽车更恐怖的呢?

  节能减排:不仅仅是责任,更是利益

  低碳经济将成为全球下一代经济体系的核心和基础,而由新技术推动的清洁能源和能效行业,将成为一个规模巨大的全球性产业。

  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希望,世界各国将应对气候变化当成一个必须牢牢抓住的机遇而不是拖累,从而进行一场“哥白尼式的低碳革命”。他说:“气候变化是当今人类面临的明确无疑的挑战,同时也将在下一个世纪里成为商业领域最强有力的游戏规则改变者。”因此,无论是企业还是国家,只有在全球节能减排的大趋势下抢得先机,才能在向低碳经济转型时获得竞争优势。

  低碳产业目前已经初具规模,并且增势可观。《斯特恩报告》预测,到2050年,低碳商品和服务行业的营业额将达5000亿美元。汇丰银行估计,2008年该行业上市企业的营业额达到5340亿美元,已经超过了航天和防务工业的收入总和,增幅达到75%,到2020年将突破2万亿美元。汇丰气候变化行业指数成分股公司的数量,已从2004年的154家增至目前的368家,汇丰股票定量研究全球主管约阿希姆?德利马说:“该行业在全球经济中正变得越来越重要。”最乐观的估计来自英国政府,它在《通往哥本哈根之路》的气候变化公告中表示,2008年全世界低碳技术和绿色产业的产值已经达到3万亿英镑,英国在低碳行业的就业人口已有88万。

  节能减排也被主要经济体当成了拉动经济走向复苏的关键。欧盟已经通过了以能源技术创新为核心的气候、能源和经济刺激的一揽子计划,希望通过低碳转型带动经济复苏。而按照美国总统奥巴马的“绿色振兴”计划,到2020年,美国将会把新能源比重提高到30%,每年投资150亿美元到太阳能、风能和生物能源等领域,创造500万个绿色就业岗位。在新兴市场国家,巴西总统卢拉上台后,大力推动扶持生物燃料等可再生能源的政策,创造了数百万个就业岗位,把巴西变成了世界知名的绿色经济体;印度也启动了国家应对气候变化的全面行动计划,通过加码对风能、太阳能的投资,以求在传统的IT外包之外找到新的经济增长点。

  第二部分 第57节:重新想象:人类文明循环与社会福祉(13)

  在中国,节能减排和低碳经济也已经成为越来越鲜明的增长主题。“十一五”计划将单位GDP的能耗降低20%,而建筑节能的目标为1?2亿吨标准煤,占全社会节能目标的21%。到2015年,单位GDP用水量将比2010年减少30%,主要污染排放绝对量减少10%以上,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量减少20%,森林覆盖率从20%提高到22%。2005年,中国环保产业总产值已经达到2000多亿元,且以年均17?5%左右的速度在增长。到2008年底,在4万亿保增长的一揽子经济刺激计划中,将近1/4的资金被用于加强可再生能源项目和节能减排行动,而总额高达3万亿的新能源发展规划也已经起草完毕。我国现在每百万美元GDP所消耗的能源数量是美国的3倍,德国的5倍,日本的近6倍,这个差距本身就是中国低碳经济巨大的发展空间。《纽约时报》专栏托马斯?弗里德曼说:“当中国开始大规模研发太阳能、风能、核能和节能技术时,美国人要当心了。美国将不仅仅从中国购买玩具,还将从中国购买美国的能源未来。”

  当新能源革命来临之际,中国与发达国家站在了同一起跑线,加入这场“绿色长跑”的中国选手,不但有尚德、天威英利等新能源公司,还有远大空调、玖龙纸业、比亚迪汽车和万科地产等传统行业的企业。这些企业的与众不同之处在于,它们没有把节能减排当成自己的成本负担,反而把它当成了确保自己未来长期成功的竞争优势和重大机遇。

  尚德太阳能一开始就成了国内光伏产业的领航者。2007年,尚德总产能超过500兆瓦,产量超过300兆瓦,销售收入超过100亿元,名列世界光伏行业第二。按照尚德的第二个五年发展规划,到2012年尚德公司成立10周年之际,将形成硅材料、硅基电池、硅薄膜电池、光伏组件和发电系统及光伏建筑一体化的完整产业链,形成产能5000兆瓦,销售收入突破1000亿元,两者均将在5年内增长10倍。

  在中国环保产业领域,成名已经十余年的远大空调应该算是一个古老的成功故事了。张跃兄弟多年前看到了燃气空调替代用电空调的大趋势,率先在国内做起了非电空调,并且宣称永远不做电空调。时至今日,尽管单价甚高但是节能环保的远大空调已经在40多个国家的市场站稳脚跟,成为不少跨国公司和政府组织的首选产品,在欧美许多国家市场占有率第一,甚至高达90%。在中国,远大空调也已经拥有1万多家非电空调用户,市场占有率超过50%。

  中国地产行业具有最佳公司治理结构和增长潜力的万科集团,则把节能减排当成了自己的下一根标杆,这其实将决定其住宅工业化战略的成败。今天,万科在工业化住宅的施工过程中可以减少用水60%,减少建筑垃圾80%,进一步缩短建造周期并提高整体运作效率,房屋的使用寿命也将大大增加。在中国房地产市场普遍低迷之际,万科的销售利润仍能逆市上涨,节能减排带来的成本削减和质量提升,应该是重要的支撑因素。万科集团董事局主席王石说:“未来是讲绿色的,未来是讲低碳的,那么完全不去思考不去行动就有可能被淘汰。”

  玖龙纸业的张茵不但把废纸收购和造纸这个传统的高污染行业变成了赚钱机器,而且让它变成了一家干净的受人尊敬的公司,她的信条是:“没有环保,就没有造纸。”在建厂之初,张茵就将这一超前的环保理念融入管理的每一个环节。玖龙纸业超过90%的纤维原料均使用废纸,开创了国内废纸造纸的先河。在生产过程中,玖龙纸业引进全球最先进的设备,做到生产用水全面循环利用,单位产品耗水量低于国家标准的一半以上;废水治理则采用国际先进的厌氧加好氧技术,产生的沼气还可用于发电供热;玖龙纸业还在东莞和太仓两大生产基地分别自建了350兆瓦和240兆瓦的电厂,不但可以节省1/3的购电成本,电厂产生的蒸汽还可以用于纸厂的烘干流程;在流程设计时,玖龙纸业尽量以生产一种产品后产生的水分和零碎纤维再生产另一种产品;同时,尽量让生产调度计划紧凑合理,2007年造纸机平均运行率高达95%。正是由于张茵团队超前的眼光和先进的管理理念,玖龙纸业在香港上市时受到投资者追捧,获得500倍超额认购。在新出炉的“胡润低碳富豪榜”上,张茵家族以330亿个人资产位居第一。

  第二部分 第58节:重新想象:人类文明循环与社会福祉(14)

  人类的生存权与国家的发展权

  气候变化将给人类的整体生存带来巨大的威胁,这已不再是一些人的危言耸听,而是已经成为越来越多人的共识,因为灾变的浩劫随时都可能降临。英国气象学家在几年前发出警告:全球变暖给人类带来的危害并不亚于核武器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海平面上升会导致地震、火山、海啸等自然灾害频发,假若多处火山同时爆发,其力量相当于一个小行星撞击地球,火山灰上升至平流层遮挡住阳光,绿色植物无法进行光合作用,将直接导致冰河世纪的来临。到那时,人类就将如同古生代的三叶虫和中生代的恐龙一般,因剧烈而迅速的气候变化而灭绝。国际环境法律与发展基金会预测,到2050年全世界可能会有2亿~10亿人口因为气候原因被迫离开家园,沦为气候难民。

  上述基于模型推理和想定的结果不过是一串冷冰冰的数字,也许难以真正触动人们的心灵。在即将面临灭顶之灾的岛国马尔代夫,人们决定用一种极端方式提醒世人,他们的基本生存权已经难以得到保障。2009年10月17日,马尔代夫总统穆罕默德?纳希德召集12名内阁成员,在该国海域海底召开了世界上首次水下内阁会议,纳希德和部长们用防水笔签署了要求各国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决议。马尔代夫平均海拔只有1?5米,如果全球变暖的趋势继续下去,马尔代夫将在21世纪内消失。

  在气候变化问题上,人们无法忽略的一个基本事实是:往往是那些最不应该对此负责的国家和人群,却最先承受由此带来的冲击,因为他们没有足够的财力来应对气候变化;而那些真正造成了今天严重后果的历史上的污染大户,由于积累了雄厚的财力和技术等资源,回旋余地比穷国要大得多,受到气候变化的冲击要小得多;而对于美国、加拿大、俄罗斯和北欧国家,全球变暖则可能让他们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受益,因为原来高寒地带的一些无人区随着升温变得更适于人类开发活动,北冰洋融化则为他们开辟了一条连接欧亚北美的新航路,同时洋底丰富的能源和矿产资源也变得更易于开采了。

  在中短期之内,这很可能意味着新一轮残酷的重新洗牌,让人想起了“马太效应”的无情规则:凡是少的,连他所有的还要夺过来;凡是多的,还要加给他,让他多多益善。在半个多世纪以来的北方国家与南方国家、富裕地区与落后地区的博弈过程中,公平和公正是始终如一的输家,那些作孽者常常自在逍遥,而无辜者则被动吞下别人种下的苦果,甚至最终被消灭。这种南北冲突,也是今天气候谈判中最根本的矛盾。

  中国领导人始终认为,气候问题本质上讲是个发展问题,既关系到发展的成本和代价,也关系到发展的权利。《京都议定书》所确立的“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以及巴厘岛路线图建立的资金、技术转移和能力建设机制,就是在兼顾历史和现实的基础上确立的一套解决气候问题的根本制度。它确立了人类整体应对气候变化的共同意愿,也在责任、能力和义务相称的基础上建立了行动框架。从制度设计上看,这应该是当前各国的最大公约数,也是最简明有力的行动指南。

  这套制度在历史排放、人均排放和转移排放等问题上分清了责任,明确发达国家应主动承担其高标准的量化减排指标,因为到目前为止的绝大多数排放总量都应该由他们负责,而且他们那套高碳的生活方式本身也已经不可持续,对人类的整体生存权是个重大威胁。他们有能力也有义务通过资金、技术和能力建设等途径,帮助发展中国家实现减排,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带来的冲击。发展中国家对气候变化并没有多大的责任,相反却是气候变化最大的受害者,而且他们目前还处在发展的早期阶段,面临着艰巨的减贫和脱困的压力,他们的发展权应该得到尊重和保护,并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努力节能减排,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

  但是,再完美的理论设计,在面对现实的人性挑战时,常常就会显得脆弱无比。这个制度设计其实是反“马太效应”的,它要求富有强大的一方展现自律,做出适当的贡献,包括在生活方式方面做出一定程度的牺牲,维持系统的平衡和稳定,以使贫穷弱小的一方免遭灭顶。但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要做到这一点,实属不易。《老子》说:“天之道,损不足以奉有余;人之道,损有余以奉不足。”发达国家现在面对的,就是这种人天交战。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他们最难以战胜的,其实正是他们自己。今天,《京都议定书》附件一国家没有一个完全兑现了自己的减排承诺指标,即使现有的成绩很多也是通过CDM项目从发展中国家购买的减排指标,实际上意味着他们自身真正所做的减排努力极其有限;至于对发展中国家的技术转移,就更是无限接近于零了。

  第二部分 第59节:重新想象:人类文明循环与社会福祉(15)

  中国和印度这两个新兴发展中大国,则是他们最方便的两个靶子和借口,尤其是中国,因为发展速度最快、增长势头最猛、排放总量最大、在经济危机中脚跟最稳,更成了发达国家的头号目标。不得不承认,这种指责至少有一半是我们无法回避的。尽管中国发展水平还相当低,但是她无与伦比的规模决定性的改变了整个局面。几乎没有一个国家像今天的中国这样被尴尬的夹在了历史的“三明治”中间:我们本身是别人历史上污染的受害者,今天却同时被别人当成了新兴的污染加害者;我们还在苦苦争取今天的发展权,却同时又要为明天人类的生存权承担起责任,只因为我们块头太大。

  这也许是一个和平崛起的大国必须承受的代价。在两种压力的夹击之下,我们除了小心翼翼的维持一个动态平衡之外,更重要的是转换观念和思路,主动出击,把困难和压力转化为新的发展机遇。因为发展与减排之间的动态平衡,其实是所有国家都绕不开的一个关口,如果我们能够早日打通这个关口,也就找到了未来制胜的钥匙,同时也进入了一个新的境界。

  因此,在气候谈判中,我们仍将寸土必争,坚持要求发达国家兑现承诺,切实履行其量化减排义务,同时加大在资金、技术转移和能力建设方面对发展中国家的支持,这不是一种单向的施舍,而是双方合作应对气候变化的必要前提。这不但关乎应对气候变化的实际成效,也关乎责任承担的公平和公正。这也可以为我国的结构调整和经济转型争取到更大一些回旋余地。

  但对内部,我们必须强化应对气候变化和结构调整的紧迫感,企业尤其应当登高望远,尽快行动起来,抓住政府在国际谈判中争取到的这段难得的缓冲期,把它变成自己实现转型的战略机遇期。

  要完成这个观念的转换,首先必须完成我们自身的逻辑切换。我们切不可再沉迷于弱者的逻辑,自陷于委屈和对抗的焦躁状态而无法自拔。我们应该意识到,无论对地方还是企业而言,过去的那种高消耗、高污染、高排放和低附加值的发展模式根本已经难以持续,最大的受害者其实正是我们自己:不但所得有限,因为污染留在当地反受其伤,而这种环境损毁往往几十年甚至上百年无法修复,由此导致的健康损害更可能会祸及几代人;而我们宝贵的自然资源,也早已在不到一代人的时间里坐吃山空;由于没有超额利润形成的财富积累,我们劳碌几十年仍然贫困,而已经因为资源消耗、环境破坏和健康受损处于弱势的后代,将因此陷入更大的困境之中。

  从更宏观的角度来看,节能减排应该被当成我们国家的核心国家利益之一,因为气候变化已经对中国的粮食安全、供水安全、减贫努力和减灾行动等构成了重大挑战。清华大学国情研究中心主任胡鞍钢教授的研究表明,2001—2006年,中国每年因灾损失的粮食从50年代的每年380万吨猛增到3400万吨,而损失量占总产量的比重也由50年代的2?1%上升为7?4%。如果全球气温升高2℃~3℃,中国2050年的粮食产量将会下降20%,北方地区和部分河流年径流量会减少2%~10%。青藏高原冻土融化和冰川雪线上升,已经开始让三江源这个“中华水塔”受到严重威胁。而全球变暖引起的海平面上升,将对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和环渤海地区这中国经济的三大精华地带构成直接威胁,损失将很难估量。

  在中国内部的不同地区,气候变化带来的马太效应式损害也已经显现出来。绿色和平组织与乐施会对甘肃永靖、四川马边和广东阳山3个典型贫困县的调查表明,气候变化已成为我国贫困地区致贫甚至返贫的重要原因。95%的中国绝对贫困人口生活在生态环境极度脆弱的地区,已经成为气候变化的最大受害者,他们无法分享到经济发展的成果,反而要为此付出沉重的代价。种种迹象表明,我国已经开始成为气候变化的最大受害者之一,不能再对此无动于衷。

  图3-2中国生态脆弱区与贫困县位置关系

  第二部分 第60节:重新想象:人类文明循环与社会福祉(16)

  来源:绿色和平组织与乐施会,《气候变化与贫困—中国案例研究》。

  在《第二次转型:国家制度建设》一书中,胡鞍钢把生态安全和环境保护界定为五大国家核心利益之一,与国家安全与领土完整、经济发展和经济稳定、社会公正与人类安全以及政治清明与社会稳定共同组成国家基本制度建设的五大目标,是实现国家利益最大化和全社会人民福利最大化的基本保障。

  中国要成为一个真正具备足够实力的大国,必须争取自己的发展权;但中国要成为一个超越实力受人尊敬的大国,必须在兼顾自己发展权的同时关注人类整体的生存权,并为此承担起与自己的实力相称的责任。

  负责任的利益相关者

  在应对气候变化问题上,对中国过低的要求是不负责任的,对中国过高的要求则是不切实际的。中国整体规模太大,已经无法置身事外;但中国发展水平尚低,其实无力承担外界一直期待的领导角色。她真正恰如其分的定位,其实是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利益相关者发挥建设性的作用,并逐渐承担起更大的责任。

  “负责任的利益相关者”,是现任世界银行行长罗伯特?佐利克在美国副国务卿任上对中国的官方期待,也是迄今为止对过去近20年来和未来一段时间内中国国际地位最精准和中立的定位。当年在纽约美中关系全国委员会《中国往何处去:从正式成员到承担责任》的著名演讲中,佐利克说,我们现在必须鼓励中国成为国际体系中一名负责的、利益相关的参与者,中国不仅仅是一名成员,而且应该与我们共同努力维护这个使之获得成功的国际体系。将中国纳入国际体系,使之成为负责任的国际体系成员,对美国有利,对世界有利。过去8年,中美关系之所以能够发展到今天这样的广度和深度,并在不时的摩擦和冲突中维持总体的平稳和健康,这个定位功不可没。今天,尽管奥巴马政府的对华政策重心是寻求所谓的“战略再保证”,但其实质仍然没有脱离佐利克当年定义的“负责任的利益相关者”范畴。

  瑞典斯德哥尔摩国际和平研究所所长季北慈认为,从过去10~15年可以清晰地看出,中国正在逐渐成为一个负责任的利益相关者,无论是在与朝鲜和伊朗接触以防止核扩散方面,还是在国际维和方面,中国的建设性态度和实际行动都令人难忘。今天,在能源安全和节能减排方面,中国再次做出了比美国更积极的姿态和更领先的行动。

  2005年9月20日,在青藏铁路通车之际,英国《卫报》记者乔纳森?沃茨专程沿着这条跨越高寒荒原和无人地带、长达1000多公里的“天路”走了一遭。在惊叹于青藏铁路惊人的技术和工程成就的同时,沃茨更关注的是它的可持续性。在报道的结尾,沃茨写到:“19世纪,英国和欧洲教会了世界如何生产。20世纪,美国教会了我们怎样消费。如果中国要引领21世纪,它必须教给我们如何持续。”

  国际能源署首席经济学家法蒂赫?比罗尔认为,中国将有望在经济奇迹之外,再次创造一个气候变化技术方面的奇迹。他说:“中国有政策、有资金,如果能加以实现,到2020年按中国官方计算可间接减排10亿吨二氧化碳。这超过了国际能源署38亿吨减排目标的25%。中国可能成为减排第一大国。”

  2009年3月5日,97岁高龄的日本“沙漠之父”远山正瑛先生被安葬在中国八大沙漠之一的鄂尔多斯库布齐腹地恩格贝。14年前,远山先生以每亩5毛钱的价钱买下了恩格贝30万亩沙漠,准备从恩格贝起步,30年植树1亿棵。从83岁到97岁,远山在恩格贝每天工作近10个小时,为了动员更多的人加入到植树行列中来,这位老人四处奔走宣传,他的信念坚定不移:“请相信恩格贝一定会变成绿洲,不然我就从日本最高的楼上跳下去!”在他的带动下,近7300名日本志愿者一批又一批来到恩格贝,在黄沙上种下了300多万棵树,30万亩黄沙绿化了12万亩。今天,恩格贝已经成为内蒙古自治区的生态示范基地和国家3A级旅游胜地。

  支撑远山先生和不惜变卖家族公司财产或辞去工作追随他来到中国植树的一批又一批志愿者的,其实是一个简单的信念:如果在中国不能每天种100万棵树,人们就将会输给沙漠。也许限于自身发展水平,我们今天还难以达到这种无私的境界,但至少可以从身边的点滴小事做起,推动节能减排。也许我们更应该记住的,是远山先生对当年采访他的一位日本记者的告诫:“只靠报道,世界是不会绿起来的。”

  第二部分 第61节:低碳城市与低碳乡村(1)

  /第四章/

  低碳城市与低碳乡村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艾青《我爱这土地》

  健康,不只对自己,也对旁人;永续,不只对自己,也对地球。

  ——LifestylesofHealthandSustainability低碳城市与低碳乡村第

  四

  章

  第一节马路上的革命

  华灯初上之时,站在城市的立交桥上,看川流不息的车流,往往令人顿感今昔巨变。伴随经济飞速发展,中国的城市道路建设日趋完备,立交桥纵横交错,环路四向延伸,织成四通八达的网络。然而,道路建设发展再快,却依旧赶不上汽车保有量的迅猛增长。接踵而至的,除了交通拥堵成本惊人、汽车能源消费量激增以外,还有城市空气质量急剧恶化等问题。

  据统计,小汽车平均每运送一名乘客的耗油量相当于公共汽车的4?5倍,公共汽车每百公里的人均能耗是小汽车的8?4%,电车则大约是小汽车的3?4%,地铁大约是5%。高燃油消耗使得机动车尾气排放日益突出。从目前来看,机动车排放的大气污染物对城市空气污染的分担率越来越高。机动车尾气排放的大气污染物包括二氧化硫(SO2)、一氧化碳(CO)、可吸入颗粒物、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和氮氧化合物(NOx)等。其中VOC、NOx是光化学烟雾形成的重要前体物,对光化学烟雾的形成有密切的相关性。机动车排放的酸性污染物还加剧了酸雨,对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造成了广泛的负面影响。2008绿色出行报告。

  交通出行与每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正因为此,我们期盼绿色、节能、环保和高效率的可持续绿色交通。这一目标的实现,依靠公众绿色出行理念的提高和城市公共交通管理的完善。

  北京的蓝天与交通限行

  北京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城市,长期以来却一直背着空气质量差的恶名。用老北京人的话形容就是“春秋吃沙子,夏季洗‘桑拿’”。10年前,站在中央电视塔的观景平台上向市区望去,常常看见厚厚一个“灰色锅盖”,将京城盖了个严严实实。据统计,在1998年一年里,北京市属于重污染的天数就有141天,大气中的可吸入颗粒物指数总是在370~380之间居高不下。白天少见蓝天白云,夜晚更是找不到月亮星辰。经济飞速发展,让北京空气质量日趋恶化,楼是越来越高,天却越来越灰,改善环境的呼声日益高涨。

  近年来,北京加大了环保投入。特别是借着奥运会的契机,环境质量有所改善。2008年北京市环保局的环境状况公报显示,全年空气质量二级和好于二级的天数达到274天,占总天数的74?9%,比2001年增加89天,提高24个百分点。二氧化硫、一氧化碳和二氧化氮浓度均达到国家标准,但是可吸入颗粒物浓度仍超过国家标准22%。可见,北京的环境虽然有所好转,但是大气污染问题依然存在。

  1?机动车尾气难逃其咎

  造成空气污染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比如大量工业废气、煤烟型污染和机动车尾气等。其中,“马路伴侣”的机动车尾气难逃其咎。据资料显示,机动车尾气是大气污染的最大根源,已经占到了整个污染源的85%。另外,根据环保部门统计显示,北京市全年首要污染物可吸入颗粒物中,50%以上来自燃料燃烧产生的污染,其中又以机动车尾气排放为主。

  随着经济繁荣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近年来机动车保有量持续上升。回顾新中国成立初期,北京市机动车只有2000多辆。49年后,1998年北京市的机动车也不过100多万辆。然而,这些年出现了爆炸式增长,2003年212万辆,2005年258万辆,2007年突破300万辆,截至2009年8月底,北京市汽车保有量已达到381?8万辆,基本上是一天增长1000辆左右,高峰时期增长近2000辆之多!机动车尾气排放量往往与机动车行使状况息息相关。在怠速情况下,尾气排放是正常速度的数倍。汽车增速如此之快,造成严重的交通拥堵,车辆频繁加、减和怠速,导致机动车尾气排放量大幅增加。

  第二部分 第62节:低碳城市与低碳乡村(2)

  2?绿色出行从奥运开始

  改变旧有形象,提高空气质量,绿色出行势在必行。2008年绿色奥运,为北京提供了绝好的践行机会和宝贵经验。

  为改善交通和空气质量,北京奥运期间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包括优化公共交通网络,推行公交优先战略;采取临时措施,如机动车单双号限行,封存部分公务用车、限制外地车辆进京等。多管齐下效果明显,据测算,奥运期间市区车速达到每小时43公里、地面公交速度从每小时14?5公里提高到每小时近20公里、高速公路和国道日均车流量分别下降了34?6%和25?2%。2008年8月8—24日闭幕的17天中,北京市空气质量全部达标,为10年来历史最高水平。二氧化硫、一氧化碳和二氧化氮浓度均达到了世界发达城市水平。联合国副秘书长、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执行主任阿齐姆?施泰纳禁不住感慨,在奥运会历史上,从来没有哪个主办城市像北京这样,将奥运会作为改善环境质量的一个重要契机。

  然而,也必须看到,北京的绿色出行效果存在明显短期效应。比如,“单双号”限行措施是通过削减总量的方式缓解交通,短期内见效快,但无法长期保持。“单双号”解禁后的首个周一早、晚高峰恢复到了奥运前的状态,呈现出典型的“后奥运特点”,机动车上路量明显增加,总量达到340万辆,驾驶员突破500万人,交通压力相比奥运前似乎更加严峻。此外,交通限行还导致第二辆车的购买行为激增。奥运会限行前,北京市亚运村汽车交易市场预计6、7月的汽车销售将会下降。而实际情况是,这两个月的销量非但没有下滑,反而是近些年来同期最好的。

  奥运会结束后,北京市开始推行“每周少开一天车”的车辆限行措施。但无论如何,限行只是解决交通难题的应急之策。绿色出行必须依靠实施全方位的配套措施,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

  第一,长期坚持推行公交优先政策。让人记忆犹新的是,奥运会期间北京公共交通出行比例曾一度高达45%,但这种“畅通”并不是一种稳固的状态。因为按照北京市规划,到2015年,在轨道交通达到560公里时能够实现这个比例,而目前的轨道里程不过200公里。

  北京下一步应该进一步优化公交线网,扩展公交支线网,提高地面公交的可达性,进一步改善轨道交通与公交线路、自行车和小汽车等不同方式之间的衔接换乘,研究解决轨道交通网络化运营的重大关键技术,进一步加大地铁高峰时段发车密度,科学调整运行组织,提高全网整体运行效率。

  第二,实施“需求管理”并举策略。为遏制以潮汐式出行为主要特征的交通需求时空分布的畸形化,在城市空间结构调整的同时,要重视城市功能布局的同步优化调整。同时继续严格控制中心区建筑密度和人口规模。

  第三,尽快出台燃油税、提高城市中心区停车费等增大用车成本的措施,通过价格杠杆引导人们合理用车。加速开发与推广新能源汽车的大规模商业运行,从而最大限度地节省能源和基础设施开支,既能减少机动车造成的排放污染,又能改善交通的拥堵状况。

  以电动汽车为契机实现“弯道超车”

  1?新能源汽车的市场化实践

  世界原油供应紧张,而且价格持续上涨,已经成为各国政府、研究机构和企业加速开发与推广新能源汽车的直接动因。中投顾问新能源汽车行业研究员李胜茂表示,随着国际油价上涨到70美元后,新能源汽车的优势已经开始显现。国际能源环境的变化,为新能源汽车(目前主要是混合动力汽车)的登场创造了市场条件。其实,很多人愿意多花一点钱购买混合动力车,不仅仅是出于对环境的热爱或为了节约能源,也希望邻居、朋友们知道,他在使用一款低排放的车,他对保护环境很在意,他愿意为此多付钱,他拥有公德心。

  多年以来,美国节能清洁汽车的发展重点主要在燃料电池汽车上,氢+燃料电池模式是清洁节能汽车的最终解决方案。但我们知道,燃料电池汽车目前价格太高、氢燃料的存储和运输比较困难,国际汽车界普遍认为,2020年以后燃料电池汽车才能真正得到大规模的商业应用。不过,可以看到近些年,美国开始重视混合动力汽车和先进柴油车的发展,目前,美国是最大的混合动力汽车市场。先进柴油车在美国发展也很快,过去3年美国先进柴油车的销售增长了56%。预计在燃料电池汽车大规模商业运行以前,混合动力汽车和先进柴油车会保持较快的发展。

  第二部分 第63节:低碳城市与低碳乡村(3)

  在过去15年中,欧盟的节能环保汽车都立足在先进柴油技术基础上,并且获得了很大的成功。不仅在技术上获得了突破,使柴油车的气体污染物排放大为减少,而且由于先进柴油车价格明显低于其他节能环保车,先进柴油车在市场上获得了较大扩展。早在2004年,欧盟新增商用车中几乎100%是柴油车,新增轿车中50%是柴油车。从未来欧盟各国的发展方向上看,除了继续提高柴油车的技术水平外,还会积极开拓其他节能环保汽车领域,比如,采用新型技术,研发混合动力和燃料电池汽车;积极发展可再生能源,特别是生物柴油。现今德国生物柴油的年产量为200万吨,欧盟计划到2010年将可再生能源占能源的总消耗比例提高到12%,到2020年,可再生能源要占全部能源消耗的47%。

  2?奥巴马的电动汽车计划

  推动新能源汽车发展是奥巴马政府能源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旨在通过发展利用新能源,使美国摆脱对海外石油的过度依赖。

  2008年3月19日,奥巴马总统宣布24亿美元援助计划,推动插入式混合动力汽车发展。当天,他在加利福尼亚波莫纳(Pomona)的爱迪生电动汽车技术中心对工人称,“展示你们的思想和你们的公司是迎接美国所面临挑战的最佳方式,现在将给你们一个机会来证明它”。奥巴马表示,援助计划的目标是在2015年有100万辆插入式电动汽车投入使用。为鼓励消费,购买充电式混合动力车的车主,可以享受7500美元的税收抵扣。

  金融危机使美国汽车业雪上加霜,白宫希望新能源汽车方面能够有所突破,带动行业摆脱生存危机。2009年2月,在美国参众两院通过的高达7870亿美元的经济刺激方案中,政府将拿出35亿美元(包括捐赠物资和贷款),用于鼓励先进车用电池研究和低油耗车型消费。其中,20亿美元专款将用来支持美汽车企业研发新型车用电池和电池系统;6亿美元将用于到了使用年限的公务用车换成新能源车;3亿美元更新老旧柴油车;4亿美元为联邦及地方政府购置更节能的新车。此外,美国政府还计划斥资110亿美元更新国家电网,为大规模推广电动汽车铺平道路。

  面对新能源汽车的浪潮,州政府反映积极。2009年初美国密歇根州州长珍妮弗?格兰霍姆乘坐福特电动汽车抵达北美车展主会场科博会展中心,代表州政府签署了先进电池生产企业税收抵免法案,想吸引这个发展较快的行业向“汽车之城”底特律靠拢。根据该法案,密歇根州政府将为电池组研发、制造和电气一体化车辆工程及相关活动提供3?35亿美元的税收抵免优惠,以抵消美国汽车“三大”业务下滑给当地经济造成的影响。

  美国联邦及州政府的态度已十分明朗,就是要大力支持电动汽车的研发。汽车厂商和一些科研机构等也在加紧采取行动,争取在新能源汽车及其电池组的研发和生产方面有所突破。从目前来看,新能源汽车市场化进程有望加快。

  3?中国新能源汽车发展充满后劲

  “股神”巴菲特以把握长期投资趋势精准著称,却逆金融危机而动瞄准了中国。2008年9月27日,巴菲特旗下附属公司MidAmerican(中美能源控股公司)宣布斥资18亿港元(2?3亿美元)入股内地在港上市公司比亚迪股份(1211?HK)。此举也验证了巴菲特之前的说法:“在合适的环境下,你会在中国看到我的大量投资。”这是在美国次贷危机转为全面信贷危机之后,巴菲特以至少50亿美元的代价入股美国第一大投行高盛后进行的第二笔重大投资。

  此次投资还有两大重要反常之处。第一,在朋友和长期合作伙伴,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BerkshireHathaway)的副董事长Munger的推荐下,巴菲特打破其一贯遵循的原则“绝不投资于那些不了解的生意”,坚决投资中国的电动汽车生产商比亚迪;第二,巴菲特曾经投资的中资企业多为排名全球500强的大型央企,而这一次却选中了中国民营企业比亚迪。

  究竟是什么原因,使得巴菲特看上了比亚迪,而不惜打破常规?归根结底,是这家公司的优良表现和广阔前景。

  第二部分 第64节:低碳城市与低碳乡村(4)

  在外界眼中,成立于1995年的比亚迪是个年轻的公司,其拥有的技术优势是比亚迪能够被“股神”看中的重要因素之一。事实上,比亚迪早在通用汽车、本田和丰田之前就开始销售带有备份汽油发动机的电动汽车,具有全球领先的电池技术优势和整车生产平台。该公司准备在2010年下半年推出F3DM品牌轿车,在一次充电后能行驶62英里,远超过其他电动汽车。目前,比亚迪已经掌握了电动汽车研发的关键技术,在发挥其在电池行业技术优势的同时,它的“铁”动力电池的研发能力也居于国内首位、世界一流的水平。比亚迪电动汽车形成了近300人的研发和测试队伍,更令人印象深刻的是,这家公司还有着卓越的成本控制。其F3DM品牌轿车的售价仅2?2万美元,远低于丰田普锐斯和通用ChevyVolt品牌所预计的成本。

  比亚迪迅速的发展态势、先进的技术优势和卓越的成本控制,使其拥有不错的经营报表表现。2008年比亚迪半年报显示,其汽车业务表现良好,营业额增长幅度达71%。上半年汽车业务的营业额约为38?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加约71%,汽车销售量约为72357辆,同比增长约94%。

  然而,比现实更动人的是中国的实践已经展开。相继在1995年和第9个“五年计划”有关电动车类似研究后,2005年起步的中国电动车研究是在中国本土第三次冲击电动车技术的尝试。新兴的汽车制造商,甚至一些以前并未有机械制造经验的新兴公司,在悄悄充当着探路者的角色。巴菲特入股比亚迪,被电动汽车界视作对比亚迪的全球担保;天津清源借助美国萨曼斯公司作为代理商,已经以1万美元1辆电动整车的价格出口北美,被《纽约时报》视作全球电动汽车的新星。中国汽车业对电动车的摸索牵动着外国媒体的神经。《纽约时报》认为,“无论在传统内燃机驱动的汽车领域,还是在新兴混合动力汽车方面,美国汽车工业都遇到了激烈竞争,而中国对电动汽车的大胆尝试,更加剧了汽车工业未来的不确定性。”通用汽车公司中国政策研究室主任戴维?塔劳斯卡斯的说法则更直接,“虽然中国汽车工业目前仍落后于美国、日本和德国,但是在传统汽车越来越多被电动车取代的时代,中国本地汽车制造商有可能成为新的全球领导,中国汽车工业即将出现飞跃式发展。”

  从汽车产业发展看,发展节能环保车既要有全民环保意识的提高,也要有汽车厂商的努力,更要有政府的政策支持。发展节能环保车不能成为口号,更不能成为形式。根据政府规划,到2011年,中国将年产50万辆新能源车国务院:《汽车产业调整振兴规划》,2009年1月……以电动汽车为代表的新能源汽车,将为中国汽车产业开辟“弯道超车”之路。

  充电站:马路上移动烟囱的取代者

  低碳城市与低碳乡村第

  四

  章混合动力或是纯电力驱动的汽车逐渐从概念车进入了普通人的生活。作为一种相对清洁环保的驱动方式,电力汽车应当得到鼓励。可是正如传统汽车离不开汽油一样,电动汽车一旦上路行驶,必然遇到充电问题。

  1?阿加西开启机遇之门

  一路高歌的石油价格和全球变暖的威胁,为天才发明家以色列人阿加西(ShaiAgassi)开启了一扇机遇大门,用电动汽车取代那些在马路上移动的烟囱。阿加西向替代性能源世界注入了一个崭新的理念:把电池与汽车分离,电动汽车的发展瓶颈其实关不在电汽性能上,而在于与电动汽车配套的基础设施。他计划在2011年之前,在以色列境内依托加油站和停车场,建设50万个电动汽车充电站,电动汽车可在此充电,还可以直接更换电池,2分钟即可完成,整个系统为自动化控制,省时高效。他预计,届时将有10万辆电动汽车行驶在公路上,以色列的大街小巷将都能看到电动汽车。而一旦这个商业模式在一个国家成功,必定迅速被世界各地的商业天才克隆,进而全世界迅速普及。

  与此同时,它日益展现出近乎疯狂的一面:充电网络打开了一个巨大的软件和硬件供应市场,加上由充电网络沿伸出来的价值链(如信息增值服务)。阿加西估计,这将形成一个大约4万亿美元的巨大产业链,而它将撼动目前全球经济的两大支柱——产值同为1?5万亿美元的汽车产业和石油产业,甚至为交通运输的石油时代画上一个句号。

  第二部分 第65节:低碳城市与低碳乡村(5)

  2?电动车充电站的世界地图

  很多国家政府都越来越关注如何减少对石油的依赖以及二氧化碳排放对气候变化的影响等问题。与此同时,汽车行业对替代性能源的投入和关注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

  法国巴黎是最早将清洁能源汽车引入公交系统的城市。在巴黎市区,大量纯电动公交车参与了公共交通的运营。而随着电力驱动系统的开发成熟,纯电动轿车也将在巴黎市民的生活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为方便市民出行,巴黎市政府还拟出了一张“充电站分布图”,市民可以轻松地根据该图找到最近的充电站。到那时,人们处处可见的将不再是加油站,而是公用电动汽车充电站了。

  日本希望通过制订明确的电动汽车充电站建设计划,帮助电动汽车在本国早日实现商业化。日本政府表示,为普及电动汽车,政府将在三年内建千余座充电站。其中,日本东京电力公司将带头参与有关的基础建设,2009年东京将率先建成200多个充电站,三年后,日本电动汽车充电站数量增加到1000个以上。

  在日本,与各汽车厂商保持密切伙伴关系的是日本最大电力公司东电。不久前,它成功开发大型快速充电器,使得充电时间大大缩短,进一步提高了日本普及使用电动车的可能性。据称,每10分钟完整充电,所能行驶的路程是60公里。东电也宣布基于“环保”、“经济”等考虑,将引进3000辆电动车作为营业和服务用途。该公司准备在日本的超市停车场、便利店及邮政局等公共场所内陆续建设充电器设备,让人们在下车购物,办事时就可让汽车补充电源。日本汽车业界认为,电动车适合都市型驾驶,预计只要充电基础设备齐全,很快就会被一般消费者接受。

  美国加利福尼亚州Santa-Monica市政府和爱迪生科技公司日前在美国能源局的协助下在SantaMonica小镇一个小区活动中心附近修建了一座极具未来感的太阳能充电站。该充电站服务的车辆全都是TOYOTARAV4电动车,共计39辆。而电动车所需补给的电力,来自于免费的天然资源——太阳能。充电站所产生过剩的电力,绝不会随便浪费,而是供应给位于充电站旁的小区活动中心,该中心每个月的水电费因此大幅减低。据消息称,这个充电站每年可生产44400千瓦时的电力。此外,美国旧金山市的电动汽车充电站日前也投入使用,市长纽瑟姆重申了旧金山要成为美国电动汽车首都的目标。

  中国的电动汽车呼声日益高涨。中国将在北京、上海等13个城市公共交通领域普及新能源汽车。中投顾问汽车行业分析师李胜茂表示,要普及电动车,首先,要克服充电时间过长的问题,从目前来看比亚迪E6在这方面做得比较出色,快速充电只用15分钟左右可充满电池80%。其次,还需要建立一系列基础设施。例如在加油站建设给电动汽车充电的电桩,居民小区停车场、公共停车场都要有这样的设施。

  目前,国家电网公司已经发文,明确支持在上海、北京、天津等大城市加快电动汽车充电站建设。据国家电网公司营销部的一位负责人披露,由国家电网筹建的首批“示范”电动汽车充电站,服务对象不仅仅是纯电动公交车,还包括未来商业化前景更大的纯电动轿车。此外,国家电网在充电基础设施方面已加快脚步,在郑州和武汉等地已有少数充电站投入使用。

  3?MIT新型电池技术突破:充得更快、跑得更远

  一直以来,在能量存储方面存在一个矛盾:在材料中存储能量的“多少”和存储的“速度”呈反比。对此,麻省理工学院(MIT)实现了技术突破——一种新的电池材料能够让电池充满电的速度比目前笔记本锂电池的充电速度快100倍,让一块手机大小的电池在10秒钟内充满。采用油电的混合汽车虽然需要更大的电池,但是完成充电也仅需数分钟,并且电力和正常的充电效果一样。

  “这项能够在几秒钟而非几小时内充满电和放电的技术,有可能开启一个全新的技术应用,并引起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专家们对这项技术前途非常乐观,由于只需要在原材料锂的基础上进行改进,他们预计这款电池能够在两至三年内就进入市场。届时这项技术不仅可以用在手机、笔记本电脑、iPod、数码摄像机和照相机上,也将大大缩短电动汽车的充电时间,能够与传统汽车的加油时间不相上下,进而扫除绿色环保汽车面临的其中一个最大障碍。

  第二部分 第66节:低碳城市与低碳乡村(6)

  新能源电动汽车最主要的部件是动力电池、电动机和能量转换控制系统,而动力电池要实现快速充电、安全等高性能,是技术门槛最高、也是利润最集中的部分。

  MIT新技术通过对现有的原材料锂进行优化改进,与其他电池材料有所不同的是,MIT研究的这种新材料不会随着重复充电和放电老化,充放电时间不再是以小时计算,而是以秒而论了,而且这种充电速度更快的电池可连续使用2年或者3年。更重要的是,这项新发明将孕育新一代电动汽车。相对于现有的充电时间需要大约8小时的电池而言,体积更大的电动汽车电池只需5分钟便可完成充电。这样一来,电动汽车用户便可放心大胆地进行远距离行驶,而不必担心电量问题,只要能找到服务站,便可在短短几分钟内为汽车充满电,就像驾驶汽油或柴油汽车一样。

  但是,实验室技术商业化的路途并不短暂。首先,充电站的成本问题横亘在前。充电站是纯电动汽车商业化的基础设施。基于现有技术问题,由于充电站的充电时间过长,建立大型充电站的成本比一般加油站要高出许多。据相关信息显示,日本东电建设充电器设备,每设立一个充电器所需费用是400万日元(约合人民币30?3万元)。据了解,目前中国建一家充电站所花成本,大约在25万~30万元人民币之间。此外,电池本身价格十分昂贵,更换麻烦。其次,由于充电站建设费用高昂,统一的建站标准尚未建立,投资主体不明确,政府相关部门有待协调,使得短期内大规模建设充电站还停留在构想当中。美国加州OrgonHouse全电池咨询公司(TotalBatteryConsulting)的总裁安德曼曾用“白日做梦”来形容,其难度可见一斑。构建赢利性的汽车充电服务网络不是一朝一夕的事。

  自行车文化的复兴

  中国素有“自行车王国”之称,在过去的贫穷年代里,自行车成为人们出行的首选工具,浩浩荡荡的自行车大军成了中国城市的一大独特景观。

  如今物质生活有了明显的提高,以机动车代步就成了一种普遍和时尚。但是它在给人们带来享受的同时,也带来了困扰。交通拥挤,车满为患已经不是一两个大城市面临的问题。交通道路严重透支,城市空气质量也令人担忧。越来越多的汽车和为它们加宽的道路,将自行车逼到了越来越窄的自行车道甚至是人行道上。

  著名环保者、全国政协委员梁从诫表示:“在北京骑自行车缺乏安全感:新建道路没有自行车专用车道;有些自行车道过窄;机动车行驶中占用自行车道;机动车尾气污染影响骑车人健康;机动车停车位占用自行车道;在自行车道设置公共汽车站,导致公交车出入时影响骑车人正常行驶,并造成交通隐患。这些情况损害了自行车的交通资源,当自行车与汽车在同一条道上通行时,自行车自然成了‘弱势群体’,似乎正在被人们遗弃。”

  为了解决城市交通和环保问题,不少城市想了不少的办法,但这些措施都难以从根本上奏效。而自行车占地面积小,既安全又环保,既节省又健身,可说是解决这一问题的“良药”。

  2008年中国自行车产量达8500万辆,占到世界总产量的68%,出口量居世界第一。然而,这个自行车王国却是自行车运动文化的弱国。深圳市工经联主席、自行车行业协会理事长王肇文说得好,“除了大量生产出口,中国国内年销自行车也达到5000万辆,但多数被用作代步工具,没有形成自行车运动文化。”

  说起自行车文化,就不得不提欧洲的荷兰。荷兰人口只有1600万,而自行车的用量却有1800万辆,人手不只一辆,只有3岁以下和90岁以上才不被允许骑自行车,自行车普及率世界第一。在荷兰,很多政府高级官员也都是自行车一族,骑着自行车上下班十分惬意。

  在邻国的韩国和日本,自行车文化也正在成为时尚。王肇文说过一个很趣的故事:他到北京遇到韩国、日本的老板,见面谈的不是买宝马汽车,而是买什么样的高级自行车。

  第二部分 第67节:低碳城市与低碳乡村(7)

  以韩国为例。韩国是一个人均拥有车辆较高的国家,人均汽车保有量已接近每3个人一辆。由于受地形和城市道路等因素的影响,韩国自行车的出行率很低,自行车还只是人们在公园和广场用于健身的一种工具而已。在这样一个国家里,要想成为一个真正的自行车大国,其难度可见一斑。

  昌原是韩国自行车运动模范城市,市民每月骑车上下班超过15天可获3万韩元奖励。2009年5月3日,韩国总统李明博骑自行车出席了该市举行的“韩国第一届自行车节”活动。为实现2050年前将二氧化碳排放量减半的目标,他大力提倡骑自行车出行以实现“低碳绿色增长”,并希望能在5年内使韩国成为世界第三大自行车生产国。

  韩国政府要从产销两方面大力扶植自行车产业。为实现年产20万辆的目标,政府将提供多种开发援助,并制定了《推广自行车利用综合对策》。各地方政府纷纷响应,开始修建自行车道或通过公用自行车来推动自行车普及。韩国计划在未来10年内建设总长为3144公里的自行车道路。据报道,韩国完善自行车基础设施的预算额为375亿韩元(1元人民币约合140元韩元约合1252韩元),其中高达230亿韩元的追加预算已于4月底通过了国会审议。政府还会模仿“环法自行车大赛”建设“环韩自行车大赛”的线路,将其开发为一项旅游资源。

  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作为传统自行车大国的中国,却日益失去对自行车理念的坚持。人们的观念问题是自行车文化形成的最大障碍。“很多人一年只有三五万元的收入,却拼了命也要买一辆汽车。”“在中国,骑自行车给人一种卑微的感觉,是会被人瞧不起的。”这种观念的存在,迫使很多人虽然认同自行车却不敢骑自行车上下班。

  然而,这正是一种国民不自信的表现。北京大学著名教授孔庆东骑旧自行车代步的照片一度在网上流传。孔教授笑言:“这可不是普通的自行车,这是我的‘北京吉普’。我的祖先孔子讲‘俭,吾从众’。提倡节约,这是个真道理。”目前,国内一批具有高文化素养的“强势人群”正在“脱离四轮,回归双轮”。大街上跑的都是BMW并不会让人赞颂城市品质;相反,一座空气清新、民风朴实和机会平等的城市才会让人们竖起大拇指。

  从“四轮”回归“两轮”,是人们渴望自然的回归。吐着废气的传统燃油汽车正慢慢驶离人们的视线,取而代之的是排放更少、效益更高的氢动力、纯电动力等新型清洁能源汽车。“清洁动力”好似地下喷涌而出的清泉潺潺绵延,必将取代传统动力成为人类社会进步的助推器。伴随着低碳时代的到来,一场“马路上的革命”悄然而至。

  第二节绿色建筑:低碳宜居

  伴随中国工业化进程的突飞猛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正面临严峻挑战。传统工业化模式的高投入、高消耗、低效率和重污染不仅使我们不堪重负,也对全世界构成极大压力。同时,与世界其他国家相比,我国城市化水平还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正处于加速发展阶段。城市建设上升期有可能推动建筑业未来超越工业、交通等部门而居于社会能源消耗的首位。目前建筑能耗已经占到中国全社会总能耗的20%~30%。因此,推广绿色建筑,实现节能发展,刻不容缓。

  所谓绿色建筑,是指“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从长期来看,绿色建筑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将逐渐获得市场的认可。根据加利福尼亚州可持续建筑工作组(SustainableBuildingTaskForce)资助的一项研究——绿色建筑的成本与财务收益显示,前期多投入仅2%的成本用于支持绿色设计,就可以在建筑的整个生命周期内节省20%的总体建设成本——是初期投资的10倍欧特克力推绿色建筑理念,搜狐IT,2008年12月2日……绿色建筑除隐藏着许多节约能源、节约资金、创造工作机会的经济效益之外,绿色建筑还带给我们的是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实现绿色建筑的行业低碳发展,是构筑未来低碳生活的必要途径。

  第二部分 第68节:低碳城市与低碳乡村(8)

  中国建筑业迈进与传统建筑的高能耗

  1?城市化进程中的建筑业迈进

  近年来,中国建筑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在国民经济中的支柱产业作用日益明显,中国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带来了大量建筑需求,城乡建筑规模不断增长。

  图4-1中国城市化水平柱状图(截至2008年9月)

  我国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城市化进程缓慢,城市化率较低,1949年城市化率只有17?43%,之后由于战争等因素的影响,城市化率反而有所下降;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市化进程发展迅速,城市化率也由1978年的15?82%提高至2006年的32?53%。近两年中国城市化水平更为迅速,截至2008年9月,城镇人口6?07亿,中国城市化率已经达到了45?7%。

  随着城市化的高速发展,中国的建筑物面积也大幅飙升。目前中国每年新建建筑面积约20亿平方米。

  表4-12000—2007年全国建筑面积及竣工面积变化表

  单位:亿平方米

  年份已有建筑面积总面积城镇农村施工建筑面积竣工建筑面积2000277?276?6200?6168?12001314?8110?1204?718?89?82002339?4131?8207?621?6112003350?3140?9209?325?912?32004360?2149?1211?231?114?72005385?6164?522135?315?92006401174?522641?018?0200742018623448?220?4数据来源:2001—2008年中国统计年鉴。

  2?中国建筑能耗大幅增长将不可避免

  伴随城市化高峰的到来,建筑能耗的比重越来越大,并成为温室气体的重要排放源之一。建筑物所涉及二氧化碳的排放,不仅包括建筑施工和使用过程,还包括建筑材料的生产过程。据统计,建1平方米的房子,将向大气中排放574千克二氧化碳。在英国,50%的二氧化碳排放来自于建筑物,欧洲为45%,从全球平均来看,这个比例也高达40%。

  发达国家由于城市化水平较高,建筑业发达,建筑能耗长期居高不下。据统计显示,美国的单位面积建筑能耗为每年187千瓦时/平方米,人均建筑能耗为每年16030千瓦时/人;加拿大比美国还高,分别达到每年202千瓦时/平方米及18206千瓦时/人;日本稍低,分别为178千瓦时/平方米及7774千瓦时/人。与这些发达国家相比,中国的单位面积建筑能耗与人均建筑能耗相对很低,分别为每年30千瓦时/平方米和每年743千瓦时/人美国能源情报署:《国际能源展望2006》……

  虽然从数字看来,目前中国建筑能耗远低于发达国家水平,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中国建筑能耗的大幅增长将不可避免。

  中国现在每年新增建筑面积约为20亿平方米,高楼大厦时时在我们身边拔地而起。但令人担忧的是,这些新建筑大多数未采用节能技术,而既有建筑又都未经过改造。比原有建筑耗能还高的设计和材料,例如不通风的房型、导热系数极大的落地窗、外飘窗等却经常成为流行。单位建筑面积能耗攀升,建筑能耗总量大增,建筑能耗在社会总能耗中的比重亦节节上升,已从20世纪70年代末的10%,上升到近年来的20%以上,这个比例是世界同纬度国家的3倍,还有继续上升的趋势。数据显示,2005年北方城镇建筑采暖和农村生活用煤约为1?9亿吨标准煤/年,占中国社会能源消费总量的8?5%;建筑用电和其他类型的建筑用能(炊事、照明、家电、生活热水等)折合为电力,总计约为7400亿千瓦时/年,约占中国社会终端电耗的27%。可见,建筑能耗已经成为我国社会终端能源消费的主要方式之一,并且上升势头迅猛,如果不加节制,按照目前的趋势发展,到2020年中国建筑能耗将达到约11亿吨标准煤的水平。

  表4-21996—2006年中国建筑能耗

  年份

  计算

  结果19961997199819992000200120022003200420052006建筑能

  耗合计

  /万吨标

  煤2864627251261162714528323301463204138228410114554949544社会总

  第二部分 第69节:低碳城市与低碳乡村(9)

  能耗

  /万吨

  标煤138948137798132214133831138553143199151797174990203227223319246270建筑占

  社会能

  耗比20?6%19?8%19?8%20?3%20?4%21?1%21?1%21?8%20?2%20?4%20?1%数据来源:江亿,《中国建筑节能年度发展研究报告2008》,清华大学。

  中国人口众多,如果按照过去的发展模式或者走发达国家的老路,那么即使全球目前能耗总量的1/4拿来满足中国建筑的能源要求,也是不够的。因此,中国必须走出一条充分考虑城市化过程中人均能耗上升,兼顾我国能源条件的集约道路,在城乡一体化、农民工市民化的长期发展主线下考虑中国的城市建设战略,降低建筑能耗,实现可持续发展。

  低碳经济时代势不可挡。在技术的层面上,低碳经济要求我们为房地产业建立一个低碳的能源系统、低碳技术体系和低碳产业链。改变高耗能的生活方式,采用先进的节能手段打造绿色建筑,是今后建筑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绿色建筑创新之路

  推行节能住宅,是欧美国家当前推行城市低碳化的一大热点。

  英国政府在推动建筑节能方面可谓不遗余力。首先,是公共建筑。政府规定2008年中央政府机关建筑物能耗要在1990年基础上降低20%,卫生保健部门2010年能耗要在2000年的基础上降低15%。从2008年6月起,要求将博物馆、展览馆和政府办公大楼等大型建筑的能耗情况张榜公布,以动员社会力量加强监督,促进全国实现节能减排的目标。在此基础上,英国政府将拨款1千万英镑改造英国境内中小学校,以减少其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其次,在个人家庭住宅建筑节能方面英国政府更是下了不少工夫,规定在新建筑设计时,必须综合考虑光照、风力等各方面的节能问题,开工前必须有获得当地政府批准的建筑能耗分析报告,否则将被拒绝施工建造。

  为降低新建筑物能耗,2007年4月英国政府颁布了“可持续住宅标准”,对住宅建设和设计提出了可持续的节能环保新规范。在具体操作层面,政府宣布对所有房屋节能程度进行“绿色评级”,从最优到最差设A级至G级7个级别,并颁发相应的节能等级证书。被评为F级或G级住房的购买者,可由政府设立的“绿色住家服务中心”帮助采取改进能源效率措施,这类服务或免费或有优惠。

  美国环保局也对有利于节能的建筑材料授予“能源之星”标志。美国采购法规定政府必须采购“能源之星”认证产品。“能源之星”间接地成为政府强制性行为,是国外产品进入美国市场的技术壁垒。德国的《能源节约法》规定,消费者购买或租赁房屋时,建筑商必须出示一份“能耗证明”,告知消费者该住宅每年的能耗。新法规还鼓励企业和个人对老建筑进行节能改造,并实行强制报废措施。

  1?朱棣文的白色屋顶计划

  “把你家的屋顶涂成白色。”美国能源部长,物理诺贝尔奖获得者朱棣文在世界各地为“降温屋顶”摇旗呐喊,“如果各国将所有房子的屋顶都刷成白色,将人行道变成水泥色而非深色调,其效果将相当于减少全世界道路上所有车辆11年排放的二氧化碳总量。”据称,如果在未来的20年里将全球的屋顶都涂成“浅色”,能节省240亿吨二氧化碳。相比于全球去年的二氧化碳排放量240亿吨来说,这就像是将地球关闭了一年。

  下面这个例子说的是白色屋顶安装前后的效果。“在夏日里,我们回到家中时,屋里的温度足足有115华氏度(约合46摄氏度),闷热极了。”在安装白色屋顶前,乔恩?沃尔德雷普通常会打开空调。他们的四个小孩刚从托儿所里接回来,迫不及待地需要凉快一下。这种情况最近得到了彻底的改变。安装白色屋顶后,“现在我们白天回到家,就算室外有100多华氏度,屋里依旧保持在80华氏度(约合26?7摄氏度)左右。”这种闪亮的白色塑型覆盖材料做成的新型屋顶,不仅仅是一种保温材料,还是一种能使地球降温的方式。

  第二部分 第70节:低碳城市与低碳乡村(10)

  有研究表明,在炎热的天气里,白色屋顶至少能减少20%的空调电费。降低能源消耗意味着减少二氧化碳排放,而它正是导致全球变暖的罪魁祸首之一。而且,相比黑屋顶来说,白色屋顶的花费仅仅多15%左右。

  关于白色反射性屋顶的尝试正在全世界展开。

  在美国,沃尔玛超市是反射性屋顶的忠实追随者之一。10年来,反射屋顶都是沃尔玛新开门店的标准设施。全美4268家沃尔玛门店中,有75%以上的门店都安装了反射性屋顶。从阿联酋的迪拜到印度的新德里,到日本的大阪,致力于降低能源消耗的各地方官员都正在采纳反射性屋顶方案。加利福尼亚、佛罗里达和佐治亚州已经批准了建筑法规,鼓励商用建筑物安装白色屋顶。这项发明特别适用于夏天就成为热岛的城市。

  在美国,屋顶覆盖材料制造商们正争先恐后地研发新产品,都希望能在“降温屋顶”运动从超市平屋顶扩展到城郊一般人家的斜屋顶之时从中获利。劳伦斯?伯克利实验室的汉森姆?阿克巴里估计,虽然吃不准“降温屋顶”需要多久时间才能真正流行起来,但无论是屋瓦还是涂有沥青材料的盖屋板,多数屋顶的生命周期都约为20~25年。如果每年大概有5%的旧屋顶换成“降温屋顶”,那么全美的屋顶改造计划有望在20年内完成。

  2?零排放建筑

  2009年4月18日,“绿色创意之家”的样板住宅在东京正式与公众见面。从电视机、洗衣机到通风、照明系统,小楼里汇集的所有家电无不体现“绿色环保”概念,可减少日常生活43%的二氧化碳排放量。该住宅活用节能、创能、储能方面的先进技术,充分利用大自然的风、光、水、热等绿色资源,实现了整个家庭在正常生活的前提下二氧化碳零排放的构想。

  所谓“零排放”是指无限减少污染物和能源排放直至为零的活动,即利用清洁生产,3R(Reduce,Reuse,Recycle)及生态产业等技术,实现对自然资源的完全循环利用,从而不给大气、水体和土壤遗留任何废弃物。其内容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要控制生产过程中不得已产生的废弃物排放,将其减少到零;另一方面是将不得已排放的废弃物充分利用,最终消灭不可再生资源和能源的存在。“零排放”概念正在成为建筑业的新宠。2000年,全球共有573项建筑工程申请LEED认证(美国绿色建筑委员会颁布的能源与环境建筑认证)。到了2008年,这一数据则飙升至16000项。英国绿色委员会发布报告称,将在2020年让所有非住宅建筑物实现“零碳排放”目标;而美国、加拿大、日本等也陆续推出降低贷款利率、减税等政策鼓励房产开发商建造节能建筑。

  我国目前有宁波零排放大楼、广州珠江城及清华大学中意环境节能楼等零排放概念建筑的代表。

  宁波诺丁汉大学可持续能源技术研究中心大楼2008年9月正式投入使用,它被称为“玻璃屋”,是意大利知名环保建筑设计师利马里奥?库西内拉设计的。这幢大楼之所以被称为“零排放大楼”,主要是因为通过内部系统:太阳能点灯、雨水冲厕、地热取暖,整座大楼在运作过程中没有任何废气排放,自然界的能量被运用得恰到好处。它最与众不同的地方就在于整个楼顶和窗户边的金属装饰材料、楼前草坪上的金属篱笆,都是太阳能发电板。白天,太阳能板把日光转化为足够热能,带动发电系统,使电梯、机械通风和冷却水系统运转。如果有额外能源未被使用,还可以将它们储藏在电池里。据了解,大楼内的照明和办公用电不仅能自给自足,还可以把多余没用完的电供给与之毗邻的体育馆。而建筑物三角形风扇的造型,可以多角度采光通风排热。据诺丁汉大学可持续能源技术研究中心主任乔大宽教授测算,未来25年,该大楼可节约448?9吨煤和减少1081?8吨碳排放。

  “零排放建筑”的设计思路和技术具有示范效应。在北京市拟建的零排放大楼中,屋顶、外立面甚至楼外绿地将遍布太阳能电池板,在楼间还会示范建风力发电设备,以保证大楼内照明等基本用电可自给自足。大楼冬季采暖和夏季制冷全部通过地源热泵实现。为充分利用太阳能,零排放大楼初步选址较为空旷、无高楼遮挡的丽泽金融开发区,较为显著的交通位置有利于发挥其绿色能效示范效应。

  第二部分 第71节:低碳城市与低碳乡村(11)

  “零排放建筑”代表了未来建筑业的发展方向——低能耗、高效益。目前,“零排放建筑”的发展正处于起步阶段。一般测算,“零排放建筑”的资金投入是普通建筑的1?5倍左右。以零排放住宅为例,万科董事长王石曾坦言,当前环保产业尚处于培养市场阶段,仅靠企业自觉实现是不够的。环保产业与中国企业的理性发展之路还需要国家政策的保驾护航,采取减少税收、降低贷款利率等措施。

  3?低碳工业化住宅

  低碳工业化住宅是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基础上,采用现代化的科学技术手段,以先进的、集中的、大工业生产方式代替过去分散的、落后的手工业生产方式建造的住宅。工业化住宅的标志是住宅建筑设计标准化,构件生产工厂化、施工机械化和组织管理科学化。

  实质上,低碳工业化住宅是用工业化生产的方式来建造住宅,是机械化程度不高和粗放式生产的生产方式升级换代的必然要求,以提高住宅生产的劳动生产率。工业化的建造方式能够显著降低建造过程中的能耗、水耗和材料的消耗,仅能耗一项就比传统施工方式降低20%~30%。《住宅产业化节能减排效益分析报告》,深圳市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2008年。而且工业化的建造方式还能够显著降低施工方式带来的环境污染,提高住宅的整体质量,降低成本,降低物耗、能耗,从而达到清洁建设,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目标。

  表4-3不同建造方式建造阶段能耗对比

  统计项目工业化项目b传统施工项目a相对传统方式降低每平方米能耗(千克标准煤/平方米)约15c19?11约20%每平方米水耗(立方米/平方米)0?531?4363%每平方米木模板量0?0020?01587%每平方米产生垃圾量(立方米/平方米)0?0020?02291%a传统施工统计数据来源于两个方面:深圳建筑科学研究院所监测的第一手数据以及经过验证的其他研究机构数据。根据统计学原理对全部数据进行分析,做一元线性回归后,删除了离散性较大的数据,最后保留的10组数据。

  b工业化项目数据是万科建筑研究中心与深圳建筑科学研究院,对万科住宅产业化基地4号实验楼和第五园工业化实验楼的建造全过程进行跟踪记录,依据统计方案得到的统计数据。

  c每平方米施工能耗数据较低,较预想超出较多,考虑工程量较小等原因待后续大规模应用时继续检测。《住宅产业化节能减排效益分析报告》,深圳市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2008年。

  资料来源:《企业低碳领导力》,世界自然基金会,中信出版社。

  低碳工业化住宅在我国还处于起步阶段,万科地产以绿色节能为理念走在了前面。万科地产在低碳发展、节能减排和绿色建筑的研究与实践,部分体现在推进工业化住宅和精装修方面。万科研究和实践工业化住宅,以实际项目为原型建立试验楼,并最终推广至实际的工程项目。同时,万科积极与政府沟通,强调工业化住宅和精装修工法对节能减排的重要性。通过与各大知名科研院校合作,增强产品的进一步减排潜力。

  万科先后在上海、深圳、北京等区域开始工业化项目的实际操作。上海万科新里程20、21号楼总建筑面积1?4万平方米,是万科首个工厂化住宅项目,标志着万科的住宅工业化已经告别了纯实验阶段。该项目整合了上下游产业链,包括规划、设计、施工、安装、部品及监理等环节在内的50多个核心合作伙伴,涉及各种标准200多个。2007年对项目进行了建筑能效评估,与未采取节能措施的住宅建筑相比,在正常居住使用过程中,全年可以节电63?8万千瓦时,折合标准煤233?5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684吨,节能率超过60%。

  万科地产的低碳工业化住宅取得了巨大成功,2008年,万科新开工的住宅工业化项目达到9个,覆盖上海、深圳、北京3个城市,新开工面积超过60万平方米,已经竣工交付的工业化住宅产品面积达到7?4万平方米。2009年,万科工业化住宅项目计划新开工面积约120万平方米。

  第二部分 第72节:低碳城市与低碳乡村(12)

  房地产开发商可谓建筑产业群的整合核心,像万科这样的开发商具有很强的影响力,有能力带动更多的合作伙伴承担社会责任,在实践过程中整合上下游产业链,以整个产业链的力量实现建筑行业的节能减排。

  绿色建筑,不是绿色豪宅

  绿色建筑以其良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应正在逐渐得到社会各界的认可,已经成为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和方向。然而,这并不等于说绿色建筑就没有问题,通行无阻了。事实上,随着节能建筑热潮越演越烈,很多专家已经对绿色建筑提出了质疑。《新闻周刊》2008年9月刊登了一篇名为《绿色建筑的坏消息》的文章。建筑评论家CathleenMcGuigan用“绿色豪宅”一词点出目前绿色建筑面临的三大问题,即占地大、造价高、设计局限。对太阳能的充分利用使绿色建筑通常占地面积比一般建筑要大,大量使用新型环保材料,让绿色建筑的身价比一般建筑要高出许多,此外,由于建筑物的寿命周期很长,诸如太阳能电池板等高科技设备的使用年限也成为绿色建筑发展的瓶颈,这些设备若提前报废,那绿色建筑将骤然变成能耗大户。

  对于上面提到的问题,比如占地大,专家表示,随着环保技术的革新,300平方米的太阳光板在不久的将来可能会变成150平方米,甚至缩小到能够安装在大楼内部,绿色建筑占地多的缺点终将消失。但是,造价高和设计局限的问题恐怕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将是主要障碍。必须认识到,现有的一些零排放建筑只是综合科技的展示品,主要作用是宣传示范效应,但是绝非各地简单复制的样本。单纯追求眩目夺人的外观设计和高科技的应用,将无法满足中国建筑节能化的普遍需要。真正的建筑节能并不只是简单地安装一些所谓的节能设备,而是必须追求真正把实际能源消耗量减下来。

  其实,古时候中国人在建筑上有很多智慧:做饭的时候将炉灶的余热通向火炕,基本可解决冬季采暖的问题。其次是把建筑物做好,一年中只需开关门窗,就可以解决人的热舒适问题。传统民居建筑,在全年的大部分时间里,是不需要采暖或者空调的。建筑能耗自然降低,建筑物二氧化碳排放量就会减少。

  这对应的是建筑行业碳减排两个基本问题。第一,减少建筑物建造过程中的碳排放。如果建造是就地取材,特别是选取不用烧制的材料,就能减少能源使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因为生产1吨水泥,几乎要排1吨二氧化碳。如果建造过程中,使用的是可再生甚至可循环的材料,比如说木材,就可大大节约能源、减少碳排放。第二,建筑物运行过程中的碳排放。现在城市住宅的寿命为70年,甚至有100年。在建筑物的寿命期内,单位时间内运行能耗的高低决定着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一般来讲,建筑物采暖用能的目标值较低。比方说室外气温是32℃,而室温28℃就比较舒服了,因而不需要电、煤和天然气等高品位能量。考虑好建筑空间设计的问题就能把运行能耗降下来。

  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副院长江亿教授说得好,推广节能我国城市建筑不可能依靠大量的太阳能发电、风力发电、生物质能发电来解决建筑用能,而是要靠合理的建筑设计、用能系统设计、正确的运行管理方法和使用者的节能理念与节能的生活方式来实现真正的节能。时代行进到高科技和现代化的今天,我们肯定比古代人更有智慧从绿色建筑开始营造低碳人居。

  第三节低碳城市领导者

  怎么理解低碳城市?所谓低碳城市(Low-carbonCity),是指以低碳经济为发展方向、市民以低碳生活为理念和行为特征、政府公务管理层以低碳社会为建设标本和蓝图的城市模式,重视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代价最小化以及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人性的舒缓包容。

  与传统“高排放、高能耗、高污染”的城市发展模式相比,低碳城市所关注的是,在城市可持续发展过程中,其经济发展模式、能源供应、生产和消费模式、技术发展、贸易活动、市民和公务管理层的理念和行为等是否体现为低碳化。低碳成为城市建设的一条基本标准,新标准的发展模式以实现高效利用、清洁发展、改变经济增长方式为目标,通过一系列环保低碳技术,推动低碳城市的全面发展。

  第二部分 第73节:低碳城市与低碳乡村(13)

  日本的低碳城市

  低碳转型需要“点、线、面”的结合。日本凭借其在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方面的雄厚技术,提出要把日本打造成全球第一个低碳社会。社会形态的重塑,需要区域经济和产业链条上的各个组成部分“变绿”。首先,从低碳城市开始。

  2008年7月,日本政府选定了6个地方城市作为“环境模范城市”。被选中的城市有人口超过70万的“大城市”横滨、九州,人口在10万人的“地方中心城市”带广市、富山市,以及人口不到10万的“小规模市县村”熊本县水俣、北海道下川町等。这些城市如水俣、横滨等普遍存在严重的环境问题,亟须治理。

  1950年代,时值日本以化学重工业为中心,实现经济高速增长的时代,当时的水俣市因为化学工厂排放的污水中含有机水银,造成了一场“水俣病”的公害,许多受害者因此痛苦不堪。至今仍有不少受害者的生活受到严重的后遗症影响。因此,很多日本人一提到“水俣”,便不由地联想起“公害”这个词。

  另一个入选地横滨市是日本著名的港口城市,拥有365万人口,仅次于东京。近年来横滨城市垃圾量的增长速度甚至超过人口的增长,城市垃圾成为最为严重的问题之一。

  日本创建“环境模范城市”的出发点,是打造低碳社会,以城市为单位推动生产生活方式转变和改善城市功能。举措包括削减垃圾数量、开展“绿色能源项目”、“零排放交通项目”和推广节能住宅等。有助于大力发展低碳技术,在实现城市发展的同时最大限度减少对环境的危害。

  水俣市的环保行动就从垃圾的彻底分类和削减开始。传统的家庭垃圾分类中,是按可燃垃圾和不可燃垃圾来区别的。1993年,为了实现垃圾的资源化,水俣市以市民为主体,一举制定了20种分类规定。这在当时的日本尚无先例。在市区,每50~100家住户设立一个资源垃圾站,共建成了300个垃圾站。除了垃圾分类之外,水俣市还以各社区的再利用推进委员会为中心,开展了一系列活动,如将垃圾带回家的活动,循环再利用活动,开办跳蚤市场,对不需要的物品进行再利用等。此外,水俣市还积极举办环境方面的国际协作活动,如接纳海外的视察进修、在亚洲各国召开环境研讨会及演讲会等。

  自2003年起,横滨市制定了由市民与企事业单位联手削减垃圾、提倡废物利用的环境行动准则“G30行动”。G30的“G”是垃圾(Garbage)的开头字母G,“30”是一个目标值,表示在2010年度前,将垃圾产生量与2001年度相比减少30%。很多横滨市民积极参加G30行动,效果明显。2005年市内垃圾量106万吨,比2001年市内垃圾量161万吨的情况削减了约34%,提前5年超额完成任务。减少城市垃圾,很大程度上意味着生产工艺流程压缩不必要的包装等资源浪费,直接推动温室气体减排。除此之外,横滨市还相继开展了许多低碳发展项目,其中备受瞩目的是2007年开始投产的横滨市风力发电站“滨翼”。它的投入运转,每年可以减少1100吨的二氧化碳排放。还有如“零碳生活”项目,即引进住宅节能性能评价制度,促进节能住宅的普及,“零排放交通项目”——促进低公害、低耗油车辆的引进,零排放交通项目还与日产汽车公司合作,构建包括普及电动汽车在内的新一代交通系统工作,开办横滨环保学校,培养能够在各地区负责防止温室效应活动的“环保带头人”等。

  虽然日本低碳城市的实践取得了不小的成功,但是向低碳社会转型还面临很多挑战。首先,人口的增加以及随之而来的能源需求具有刚性;其次,清洁能源和低碳技术的普及任重道远;最后,发展低碳城市,势必改变原有城市布局,触及城市面貌特别是经济形态的改变和调整,需要作出利益取舍。

  面对挑战,日本在实施“建设低碳社会”战略的同时,提出了三个理念。

  一是实现最低碳排放,其关键在于构建一个社会体系,使得工农业、商业和公民社会等充分认知地球资源的有限性,从大量生产、消费和废弃的习惯中挣脱出来,推动节能、清洁能源的利用等方式来实现二氧化碳的最低排放。

  第二部分 第74节:低碳城市与低碳乡村(14)

  二是实现能感到富足的简朴生活。这需要从长期以来发达国家以自我为中心的消费型社会模式挣脱出来。人们选择及追求精神富足价值观的变化,促使低碳、富裕的社会得以实现。此外,生产者也需要结合消费者的意向,进行自我改革。

  三是实现与自然共生,确保森林碳汇增长。保护森林、海洋等丰富多样的自然环境资源,使其可再生,推动包括地区社会生物量利用在内的“自然调和型技术”使用,确保与大自然接触的场所和机会等非常重要。

  挑战会有,机遇同样存在。日本的“环境模范城市”以“推动向低碳社会的转型,引领国际趋势”为目标,为他国提供了激励特别是有益的参照。

  生态住宅区、零排放社区和低碳工业园

  一座符合规律的生态城市应该是结构合理、功能高效、关系协调的城市系统。在这里,环境清洁优美,生活健康舒适,人尽其才,物尽其用,地尽其利。真正意义上的生态城市似乎过于完美,但是具备生态城市某些局部特征的生态社区已经出现,如生态住宅区、零排放社区、低碳工业园等等。

  生态住宅区的目标是在有限空间内构建一个节约资源和能源,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和能源,景观怡人,符合美学和传统观念,生活和管理方便的节约型生态体统。与此相似的概念是低碳社区,是指在社区内除了将所有活动所产生的碳排放降到最低外,也希望通过生态绿化等措施,达到零碳排放的目标。前者更加注重整体之间的和谐发展,而后者则以每个环节最大限度的减少排放为重点。位于英国萨顿市(Sutton)的贝丁顿社区(BedZED)是首个世界自然基金会和英国生态区域发展集团倡导建设的零碳生态社区,也即零排放社区,有人类“未来之家”之称。得益于两大特色:其一是按照节能原则设计的建筑物。其二是社区能耗来源于内部的可再生能源。贝丁顿的理念是,可持续生活可以是简单、负担得起和具有吸引力的,现代生活的舒适性不会因为环保而被牺牲。

  除了住宅社区,低碳模式也适用于企业园区。低碳工业园,就是建立在减少碳排放基础上,由制造企业和服务企业形成的企业社区。在该社区内,各成员单位通过共同管理环境事宜和经济事宜来获取更大的环境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2009年6月5日,在“金融与重庆可持续发展研讨会”上,由英方独资设立的环保企业重庆诺实科技有限公司表示,预计2010年1月起开工建造世界首个低碳工业园区。与一般的工业园不同,低碳工业园既能获得比单个企业通过个体行为的最优化所能获得的效益之和更大的效益,还在实现经济效益的同时,最大限度减少因企业生产而产生的碳排放,实现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

  中国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生态环境建设的探索。1999年起,海南、吉林、黑龙江和贵州等省相继获得批准建设生态省,广州、上海、宁波等约20多座城市都先后提出建设生态城市,天津、苏州等提出建设生态工业园区的奋斗目标。在多年的实践中,中国已有生态城市建设案例上百个,但真正成功、在国际国内产生重大影响的例子很少或者说没有。但是,行进到今天,生态环境理念开始渗透到城市建设的各个角落。

  低碳城市目标的提出,就标志着这样一个新的发展阶段的来临。2008年初,世界自然基金会(WWF)在国内就以上海和保定两市为试点推出“低碳城市”发展的示范项目。近年来,保定市已形成光电、风电、节电、储电、输变电与电力自动化等六大产业体系,新能源企业达160余家,“中国电谷”和“太阳能之城”等享誉海内外。上海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先锋,近些年也主打环保牌,在低碳城市建设方面逐渐领先。这两个城市在低碳化发展方面具有一定条件和潜力。

  低碳城市的规划版图

  在低碳城市发展中,城市规划作为先期设计后期引导的“城市版图”,是极其重要的一环。所谓城市规划,就是通过预测城市发展并管理各项资源以适应其发展的具体方法或过程,以便更好地指导已建环境的设计与开发。传统上,城市规划较多注意的是城市地区的实体特征。而现代城市规划则试图研究各种经济、社会和环境因素对土地使用模式的变化所产生的影响,并制定出能反映这种连续相互作用的规划。在低碳城市发展战略中,城市生态环境建设、低碳社区建设、低碳城市交通体系等都需要在城市规划中予以体现。

  第二部分 第75节:低碳城市与低碳乡村(15)

  城市规划通常包括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两个阶段。城市的总体规划是一种综合性的城市规划,它是确定一个城市的性质、规模、发展方向以及制定城市中各类建设总体布局的全面环境安排的城市规划。而城市详细规划就是指为实施城市总体规划而提出具体规划要求的地区性规划。在规划阶段,低碳城市应当以最大限度地减少碳排放作为设计原则与标准。具体包含很多内容,诸如绿色建筑、零排放交通等等。

  纽约、伦敦、东京、新加坡和悉尼等国际大都市,都有自己的城市发展战略规划。生动的实例会更有说明力。

  纽约号称“世界的中心”,是联邦政府的重要经济支柱,但与此同时,也存在居民住房、办公和交通容量有限性的问题。为了使城市能够高效运转,而保持一个高品位的生活环境,纽约市的城市规划体现出很多特点:

  (1)积聚式发展。为了能够使城市容纳更多的人口,纽约采取了许多措施:强化聚集发展,更加充分利用城市的可利用空间(除绿化用地外),促使有限的城市中心区空间能够容纳更大比例的人口等。纽约的“中心区运动”是一种降低城市中心区人口居住压力的解决方法。当地政府担心土地开发商由于没有拥有土地的支配权而进行资产转移,因此考虑把开发权由政府初步转移到开发商手中以扫除顾虑,以促进城市中心区的空置土地得到更为有效的开发。

  (2)便捷公共交通。纽约还强调保证新建房产接近公共交通、工作地和服务供应点,以减少人们上下班、娱乐等活动对交通设施的压力。并采取相应措施促进交通节点,特别是轨道交通节点的建设。纽约还建议推广远程办公(在家通过使用与工作单位连接的计算机终端工作),有利于减轻城市交通拥挤。

  (3)建立中央商务区。在经济方面,纽约认为CBD(中央商务区,CentralBusinessDistrict)的健康发展是地区财富的基础,是经济发展的推动器,是吸引经济要素聚集的巨大磁场。此外,使城市更富有人性化,通过加强交通网络的建设增强CBD的实力是中心区运动的关键。

  (4)绿化建设。19世纪中期弗雷德里克提出关于“中央公园”的预想,纽约因此成为第一个在高速发展的大都市建设“绿色公园”的城市,它的建设目标不仅是为了给公众提供一个富有环境活力的开放式空间,更重要的是实现保护和恢复自然生态系统,兴起“绿色草皮运动”,重新投资城市公园、公共场地、自然资源和创造一个区域性的绿色通道网络等。

  国外大城市的规划经验颇有借鉴价值。虽然北京、上海和广州等大城市的发展背景、阶段和所处国情不同,但很多共通的东西值得仔细思考。

  规划应有助于解决房价畸高的城市化弊病。以上海为例。1999年,上海全市房地产均价在3176元左右,2003年达到近5000元/平方米,此后房价一路飙升,最近两年更是飞速增长,截至2009年6月底,均价已经达到15800元/平方米,在市中心等地段,房价可达20000~30000元/平方米。在深圳、北京和广州也出现同样问题。怎样加大土地供应,为中低收入者提供住房,是大城市规划必须考虑的重要问题。

  轨道交通对城市发展的作用越来越大,土地开发利用价值不言而喻。借鉴纽约规划经验,建设以轨道交通站点为圆心,可承受步行距离为半径的高密度开发,不仅能减少城市发展对中心区和交通运输的压力,而且也能起到对城市环境的保护。

  引用温总理的一句话就是:“城市规划是一项全局性、综合性、战略性的工作,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等各个领域,制定好城市规划,要按照现代化建设的总体要求,立足当前,面向未来,统筹兼顾,综合布局。”

  市政管理低碳化:垃圾发电、LED照明与城市绿化

  一个城市的建设是离不开市政管理的,下面从三个方面来具体看看市政管理的低碳化。

  1?垃圾发电

  城市生活垃圾的有效处理日益成为国内外城市面临的迫切问题。目前,生活垃圾主要靠填埋方法处理,极不环保。用垃圾焚烧来发电不仅能大大减少填埋而节约土地资源,也减少了填埋对地下水和填埋场周边环境的大气污染,而且用垃圾发电可以带来相当可观的收益。

  第二部分 第76节:低碳城市与低碳乡村(16)

  随着垃圾回收、处理、运输、综合利用等各环节技术不断发展,垃圾发电方式很有可能成为最经济的发电技术之一,从长远效益和综合指标看,将优于传统的电力生产。垃圾中的二次能源物质——有机可燃物所含热量多、热值高,每燃烧2吨垃圾可获得相当于燃烧1吨煤的热量。如果我国能将垃圾充分有效地用于发电,每年将节省煤炭5000万~6000万吨,其“资源效益”极为可观。

  垃圾发电引起了欧美一些国家的极大兴趣,他们相继建起了垃圾发电站。美国某垃圾发电站的发电能力高达100兆瓦,每天处理垃圾60万吨。德国有垃圾发电厂50座,总容量1000兆瓦。现在,德国的垃圾发电厂每年要花费巨资,从国外进口垃圾。日本的垃圾发电厂数量多达149座,但总容量仅有557兆瓦。曹东欣:《浅谈垃圾发电》,《科学教育》,2009年第4期。据统计,目前全球已有各种类型的垃圾处理工厂近千家,预计3年内,各种垃圾综合利用工厂将增至3000家以上。

  目前中国大中城市年产垃圾约1亿吨,城市生活垃圾累积堆存量已达70亿吨。根据国家环保总局预测,2010年我国城市垃圾年产量将为1?52亿吨,2015年和2020年将达到2?1亿吨,其中存在极大的潜在效益。若充分利用这些垃圾资源发电不仅可以缓解能源紧张,还可避免每年因垃圾运输、处理所造成的损失。有数据显示,我国城市每年因垃圾造成的损失约近300亿元,而将其综合利用却能创造2500亿元的效益。

  目前,我国的一些省份已经开始关注垃圾发电并投资建厂。工程总投资近2亿元、亚洲地区最大的垃圾填埋气体发电项目——上海老港再生能源有限公司填埋气体发电项目于2008年7月23日正式在上海投入运行。据估计,该项目年均垃圾处理量将达292万吨,每年发电1?1亿千瓦时。到2014年,老港填埋气发电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达到600万吨。

  截至2007年底,我国垃圾焚烧发电厂总数已达75座,其中建成50座、在建25座;2008年,我国上海江桥垃圾发电厂技改扩能项目、成都九江垃圾发电项目、青岛小涧西垃圾发电项目、邯郸市垃圾填埋气回收利用发电项目等项目已陆续开工建设。《我国垃圾发电的发展前景》,《贵州水力发电》,2009年2月。垃圾发电正日益受到国家重视。根据“十一五”规划,国家和企业计划投资1?4万亿元投入到固体废弃物、水环境和大气环境三大重点领域。根据2007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建设部、国家环保总局联合印发的《全国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十一五”规划》的要求,到“十一五”末全国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60%(2005年仅为27%)。

  垃圾焚烧发电也可以利用《京都议定书》下的清洁发展机制(CDM)融资。2007年8月下旬,泰达环保与荷兰国际能源系统公司就天津贯庄垃圾焚烧综合处理项目签订了碳减排购买协议,这是全球第一个垃圾焚烧发电CDM项目。天津贯庄垃圾焚烧发电厂建成后日处理垃圾将达1000吨,年发电量将达1?1亿千瓦时。根据泰达环保有限公司研发的“垃圾焚烧发电方法学”估算,该项目10年期将减排二氧化碳120万吨。

  2?LED照明

  1879年,爱迪生发明了第一只白炽灯,人类开始进入了电照明时代。

  1962年,第一只半导体发光二极管(LED)诞生了,这种新型的固态照明带来了照明领域的第三次革命。半导体照明也叫LED,也就是发光二极管,它是由砷化镓、磷化镓等半导体制成的。陈晓武、张晓变:《绿色环保的LED照明》,《张家口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第3期。半导体照明是照明史上一项重大的技术突破,可直接将电能转化为可见光和辐射能,它是真正意义上的绿色照明。

  相对于传统的照明设备,LED的优势十分明显:一是亮度高、热量低。可达传统灯泡亮度,耗电量是普通灯泡的30%左右,甚至比白炽灯产生更少的热辐射。二是使用寿命长。在恰当的电流和电压下,LED的使用寿命可达10万小时。三是环保。LED是由无毒的材料做成,热量辐射很少,且可以回收再利用。四是节能。在相同亮度的情况下,LED灯的耗电是白炽灯的1/8,是日光管灯的1/3。

  第二部分 第77节:低碳城市与低碳乡村(17)

  由于具有节能、环保、寿命长、体积小等特点,LED被广泛应用于各种指示、装饰、背光源、普通照明和城市夜景等领域。从2000年起,美国共投资5亿美元实施“国家半导体照明计划”,欧盟也在2000年7月宣布启动类似的“彩虹计划”。我国科技部在“863”计划的支持下,2003年6月份首次提出发展半导体照明计划。在“国家半导体照明工程”的推动下,上海、大连、南昌、厦门和深圳等相继形成了半导体照明工程产业化基地。长三角、珠三角、闽三角以及北方地区则成为中国LED产业发展的聚集地。现阶段,我国从事该产业的人数达5万多人,研究机构20多家,企业4000多家;其中上游企业50余家,封装企业1000余家,下游应用企业3000余家,并涌现了一批锐意创新、技术过硬的先进企业。

  作为新一代绿色照明的代表,LED所产生的环境效益将十分巨大。在美国,若55%的白炽灯和55%的日光灯被LED取代,每年能节省350亿美元,减少7?55亿吨二氧化碳排放量;如果日本100%的白炽灯换成LED照明,能减少1~2座核电厂发电量,每年节省10亿公升以上原油;中国台湾25%白炽灯和100%日光灯换成LED,每年节省110亿度电;据调研测算,截至2010年,如果中国现有1/3照明光源采用LED灯,可以节电1500亿度电,每度电按0?8元计算,可以节约1200亿元。按照现有电力能源结构估算,相当于减排2500万~4320万吨二氧化碳,减少二氧化硫排放135万吨。

  3?城市绿化

  城市绿化是低碳城市发展战略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不再是“拆墙建绿”、“见缝插绿”,而是城市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是一项重要的政府职责,应该是“规划建绿”、“依法治绿”。

  城市绿化好处多多:既能美化环境;又能调节气候,减少污染,增进健康。树木就像抽水机,一棵松树一个夏天能向空中排出142吨水分,使周围200米的气温下降3~4度、空气湿度增加15%~20%;树木就是氧气制造厂,一亩阔叶林一天吸收二氧化碳90公斤、排出氧气50公斤。若城市居民人均拥有10平方米树木,就能自动调节二氧化碳和氧气,使之保持平衡,保持空气新鲜;树木就是天然吸毒吸尘器。树叶能吸收二氧化碳、硫化氢等有害体;还能吸附尘埃、油烟等粉尘。城市绿化还有其他好处,如为居民提供休息娱乐场所、减轻噪音等。

  什么样的城市才能称为园林化城市呢?英国的米尔顿?凯恩斯市堪称新城建设的成功范例。它始建于1967年,25年后的1992年就成了规模超过15万人口的城市,这个新城的公园占地超过了城市总用地的1/6,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在100公顷以上。因此,米尔顿?凯恩斯市在英国又当之无愧地被称为“绿色城市”(AGreenCity)。这个实例告诉我们:在地球生存环境日益恶化的今天,增加城市绿色空间和绿色要素是城市绿化要追求的目标之一。

  中国的上海这些年也特别重视“变绿”。在新世纪的第一年上海提出到2020年将把森林覆盖率从目前的10%猛增到30%,一个优美、舒适、和谐、持续良性循环的生态环境指日可待。如今的上海,到处可见绿色,尤以小区绿化最为突出。我们乐于看到这样一个市区绿地成景、郊外绿树成片、干道绿带相连、立体绿化连绵的新上海。

  绿色,城市的肺,未来的生活中,将成为人们不可或缺的必需品。生态社区的兴起,低碳城市的规划开始让我们的家园显得生机勃勃:垃圾发电使生活垃圾不再成为负担;LED照明走进千家万户,让世界更加明亮;城市绿地随处可见,清新空气不再奢侈。绿色正成为人们努力实现的生活主题。

  第四节低碳乡村

  今天,低碳正逐渐成为我们生活的一项原则:不仅仅是经济发展的理念,也应该是生活方式的标准;不只存在于城市,也应体现在乡村发展规划中。新农村建设和国家支农力度逐年加大,伴随乡村建设的日新月异和农村工业的兴起,创建新型乡村发展模式,将是营造富饶优美乡村的必由之路,而低碳化发展正体现了两者的结合。

  第二部分 第78节:低碳城市与低碳乡村(18)

  低碳乡村,是在提高农村生活水平的基础上,通过科学规划和有效实施,最大限度降低碳排放,促进乡村经济健康可持续增长。从乡村发展的各个方面,包括经济模式、能源使用、农业种植,生产消费以及村民生活方式等出发,综合考虑经济与人口、资源及环境因素,构建低碳化发展轨迹的循环体。

  汶川的教训:告别散居散养

  恩格斯说过,“没有哪一次巨大的历史灾难,不是以历史的进步为补偿的”。也许我们无法回避灾难,但可以选择如何面对灾难,选择我们的生活方式,这是生者的勇气将人类无数次的劫难砌入文明演进的长河。

  2008年5月12日,是中国人需要铭记的日子,一场突如其来的灾难让我们失去了亲人和朋友,汶川的五月,满目伤情。

  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当时救援工作难以推进,伤亡和财产损失重大。这不能不从当地散居散养的居住方式说起。

  汶川县位于四川省西北部、阿坝州境东南部的岷江两岸,是阿坝州的南大门,有“川西锁钥”和“西羌门户”之称。汶川县是羌、藏、回、汉各族人民相交汇融合的地带。羌族主要居住在县北部的威州、绵虒地区;藏族多聚居在岷江以西地带;汉族主要分布在南部漩口、映秀地区;其他民族散居各乡镇。中国阿坝州汶川县政府网站http://www?wenchuan?gov?cn/。由于汶川地处山地,加上家族传统的影响,形成了当地少数民族散居的居住方式。一家人通常不在一起居住,而是分散居住在不同的乡镇。汶川县在发展农业的同时,也发展养殖业,鼓励农民饲养家禽。但由于地理环境的限制,大多数养殖业以散养家禽为主,即各家自己饲养,没有统一的养殖场。因此,散居散养是汶川当地生活的主流。这种方式的优势在于,对山地环境的适应性很强,有些随遇而安的味道。山地环境地势不平整,不可能有大面积的平缓地面供当地人建立村庄、养殖场,形成聚居。

  但是,散居散养的生活方式也存在很大的缺点。首先,生活成本及能源消耗相对于集中居住更大。在集中居住的方式下,资源供给相对集中,规模效应明显,降低供给成本。而散居散养的居住方式下,要保证大多数人有水吃、有电用,势必造成高昂的基础设施建设成本,而且,由于居住分散,资源在运输过程中也会有风险,使原本资源短缺的情况不断恶化。其次,散居散养对环境的破坏程度相对于集中居住方式更大。人类一旦居住在某个区域,就需要建造房屋、开垦农田、饲养家禽等,都会以牺牲区域内的森林植被为代价,而散居散养更会使这种破坏扩大化,植被被破坏的面积会更大。如此导致的结果——首先该区域的气候会发生变化。因为植被覆盖就像是陆地的“过滤器”一样,能够吸碳换氧,调节气候;再次,植被覆盖能有效“抓住”土壤,尤其在山地地区,对防止山体滑坡、泥石流有重要作用。汶川大地震中,有相当大一部分的损害是由于地震引起的山体滑坡、泥石流所造成的。由于人们居住分散,这些灾害在很大程度上妨碍了灾后的救援工作,救援线过长,耽误了时机,加重了地震灾害损失。从这个角度来看,散居散养这种落后的生活方式,加大了汶川地震所造成的人员和财产损失。希望在灾后重建工作中,因地制宜,改进乡村居住方式,建立适合居住且与环境和谐相处的新村落。

  沼气生产与生活:新型循环能源链

  中国是人口众多、生态环境脆弱的发展中大国,尤其在农村,资源和环境承载力十分有限。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不能以消耗农业资源、牺牲农业环境为代价。推广沼气开发,既是一项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富民工程,也是一项推动低碳乡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工程,更是一项改善农民居住环境、提高生活质量的文明工程。

  沼气是什么?一般来讲,就是各种有机物质在隔绝空气和适宜的温度和湿度条件下,经过微生物的发酵作用产生的一种可燃烧气体。甲烷(CH4)是沼气的主要成分,它是一种清洁燃料,无色无味,每立方米纯甲烷的发热量为34000千焦,每立方米沼气的发热量约为20800~23600千焦。即1立方米沼气完全燃烧后,能产生相当于0?7千克无烟煤提供的热量。“点灯不用电,做饭不用柴和炭,烟熏火燎看不见,文明卫生真方便……”这种乡下人都向往的日子,通过对沼气的利用已成为现实。

  第二部分 第79节:低碳城市与低碳乡村(19)

  农民的切身感受最有说服力。杨陵区大寨乡陈沟村陈圈世在记者采访时说,一口沼气池就是一个“钱罐罐”:后院建的那口8立方米的沼气池,1990年建造时花费不到1000元,而10年来节省资金达6000元,间接创造的价值没法计算。就2008年,节省煤钱和电费400元,减少化肥和农药使用量节支250元,用沼液种植的大棚菜收入5000元。他还打算在大棚边建一个沼气池,集养牛、沼气、大棚栽培甜瓜为一体,年创收预计不下1万元。《沼气池:农民致富的“荡金池”》,第一食品网http://www?foods1?com/。据专家测算,“一座8立方米沼气池年可节约薪柴1200公斤,相当于保护3亩林地,节约标准煤600公斤,减排二氧化碳1?6吨,减排二氧化硫13公斤。”在低碳乡村的愿景中,沼气作为生物质能源的代表,是最适合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和清洁能源要求的能源利用方式。

  沼气在乡村的用途已经远不止此,正在由生活能源向乡村产业能源应用的方向发展。

  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弥勒县新哨镇路体村一片新景象:半山腰,一个沼气发酵池正在修建中。山坡上,几十座烤房已略具雏形。山脚下是一个小村子,村子周围是大片的葡萄园……三个月后,这里将建起一座沼气烟叶烘烤工场。红河州烟草专卖局技术中心烘烤处主任徐鸿飞这样描绘,“半山腰将建一个万头生猪养殖场,这些猪的粪便作为沼气的原料将被排到下面的沼气发酵池里。发酵后产生的沼气将用作燃料输送至山坡上的烤房,用来烤烟,而产生的沼液和沼渣则被作为肥料送到附近的烟田和葡萄园里。”好一幅“沼气烘烤”工程的蓝图!

  用沼气做饭、发电照明已经不是新闻,但是以沼气为燃料烤烟目前在国内尚不多见。这样的奇思妙想对沼气利用颇具意义。事实上,沼气除直接燃烧用于炊事、烘干农副产品、供暖、照明和气焊等外,还可作内燃机的燃料以及生产甲醇、福尔马林、四氯化碳等化工原料。经沼气装置发酵后排出的料液和沉渣,含有较丰富的营养物质,可用作肥料和饲料。

  更有意思的是,利用沼气减排的二氧化碳还能卖钱!沼气项目,是《京都议定书》下清洁发展机制(CDM)的重要项目来源之一。沼气作为一种清洁能源,相比于传统乡村柴薪能源大大减少了二氧化碳的排放,由此产生的碳减排额度按照相关方法学开发和核证后,有可能成为核证减排额(CER)和自愿减排额(VER),并通过碳交易的方式获利。通过CDM项目合作,农村取得必要资金和技术,同时也实现了减排和可持续的能源利用,可谓一举多得。根据UNFCCC的数据,截至2009年10月19日,在联合国注册的CDM项目中,以沼气为代表的农业能源项目达到123个,占整个能源项目的5?4%。国家发改委网站上显示,广州珠江啤酒集团有限公司沼气回收综合利用等项目已经获得批准,眼下正向联合国申报CDM项目。据估计,该项目投产以后,每年可减少排放二氧化碳当量约3?5万吨左右,具有积极的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

  我国近年来不断加大对沼气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近6年来,中央累计投入资金190亿元支持农村沼气建设,成效显著。截至2008年底,全国农村户用沼气达到3050万户,各类农业废弃物处理沼气工程3?95万处(大中型养殖场沼气工程2700处),乡村沼气服务网点7万个。3050万户用沼气和养殖场沼气工程年生产沼气约122亿立方米,生产沼肥(沼渣、沼液)约3?85亿吨,相当于替代1850万吨标准煤,减少排放二氧化碳4500多万吨,节能减排、节支增收效果十分明显,替代薪材相当于1?1亿亩林地的年蓄积量,年可为农户直接增收节支150亿元。

  我国要加大农村沼气能源建设,把沼气建设与解决畜牧业粪尿治污、农民生活用能、发展循环农业结合起来,因地制宜种植农作物,有效利用养殖业带来的剩余物和排放物,从而走上循环农业“零排放”的新路。

  滴灌:让植物“喝”水的新型农业种植方式

  第二部分 第80节:低碳城市与低碳乡村(20)

  水是生命之源,对人类的生存发展不可或缺,农业亦是如此。

  农作物种植的浇灌方式有很多种,传统浇灌主要有漫灌、块灌等等,漫灌、块灌适于水资源较丰富的地区,需水量大,但浇水效果并不理想,水资源浪费现象很严重,尤其在那些视水如金的干旱缺水地区,这些方式很难适用。新型浇灌包括喷灌及滴灌,喷灌是一项节约浇灌方式,对水的利用率比传统浇灌要高很多,但仍然存在水的无效蒸发等问题。而滴灌作为一种新型的节水浇灌方式,在乡村农业种植技术低碳化发展趋势下,具有很强的适用性。

  20世纪80年代,我国从以色列引进了滴灌技术。众所周知,中东多为沙漠,缺水,要让植物生长仅靠传统种植技术行不通,所以以色列想到了让植物“喝”水的方法。

  所谓滴灌是利用塑料管道将水通过直径约10mm毛管上的孔口或滴头送到作物根部进行局部灌溉。它是目前干旱缺水地区最有效的一种节水灌溉方式,水的利用率可达95%。滴灌较喷灌具有更高的节水增产效果,同时可以结合施肥,提高肥效1倍以上。该方法可适用于果树、蔬菜、经济作物以及温室大棚灌溉,在干旱缺水的地方也可用于大田作物灌溉。

  浙江省余姚市是全国节水增产重点县。余姚市临山镇是省内数一的葡萄产地,现代化的葡萄园都采用大棚避雨栽培,用滴灌恰到好处。一些农户早在2003年就安装滴灌,说起滴灌的好处是如数家珍:一是葡萄颗粒大,糖度增加,品质提高,价格平均提高15%,每亩多收入1000多元;二是农药残留减少,过去要施18~20次农药,现在仅需2次,不但节省农药成本每亩200元,而且葡萄成了真正的绿色食品;三是省劳力,用了滴灌,节省地面破板结、灌水、喷药的劳力成本也有220多元。目前这个镇正在建万亩“味香园”葡萄基地,农户掀起了搭大棚的热潮,作为配套设备的滴灌也将大面积的使用。

  滴灌能够将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相结合,实现低碳式发展。滴灌作为新型的耕作方式,经济效益很明显,同时相比传统的耕作方式,又实现了节约水资源、节约肥料、节约人工,对乡村低碳农业种植具有重要意义。

  退耕还林与退耕还草

  乡村往往耕地与林地、草地毗邻。近年来一些地区经济增长压倒一切,出现了肆意挤占林地、草地,过度开垦破坏生态的短视行为。

  森林作为温室气体的储藏库和吸收源,所蕴含的“碳汇”是调节一地甚至更大范围气候的稳定阀。森林碳汇潜力大,全球植物年固定二氧化碳2852亿吨,约占大气中二氧化碳量的11%,其中森林年固定二氧化碳1196亿吨,占植物年固碳约42%;陆地上有机物中的碳为11500亿吨,其中90%储存于森林中。目前,全球森林面积自20世纪以来每年约减少0?2亿公顷,相当于森林从大气中吸收和固定二氧化碳每年减少48亿吨。王清、李青等:《森林碳汇市场发展现状及前景展望》,《山东林业科技》,2006年第6期。著名咨询公司麦肯锡的报告认为,到2030年全球减少270亿吨温室气体排放的目标从技术手段上是可行的,如果将现有的技术投入市场,至少可以避免2/3的温室气体排放。但是只有大大降低温室气体减排的费用,才能从经济上变得现实。而森林碳汇,正弥补了这个缺陷,具有在短期内完成减排目标的最经济、最直接、最快捷的优越性,成为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措施之一。

  在我国,全国水土流失面积已达356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36?9%。森林草地大面积的流失使二氧化碳排放不断增加,严重的水土流失致使洪涝、干旱、沙尘暴等自然灾害频频发生,退耕还林还草势在必行。

  退耕还林的作用已经显现出来。据统计,1999年以来,国家共安排退耕还林工程任务2?27亿亩,其中,退耕地造林1?08亿亩,宜林荒山造林1?19亿亩。国家累计投入495?8亿元,其中种苗造林补助费等基建投资118?2亿元,补助退耕农户生活费39?2亿元、补助农民粮食折合资金338?4亿元(粮食483?4亿斤)。据国家林业局组织的退耕还林质量核查结果,2002年退耕还林的面积核实率为95?8%,造林质量合格率为89?6%。退耕还林实现了经济与生态的双赢。首先“绿了山”,生态环境得到改善,工程区林草覆盖率平均增加2个多百分点,水土流失和风沙危害减轻,自然灾害发生频率逐年下降;其次“富了民”,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工程实施使农民从补助中直接受益。

  第二部分 第81节:低碳城市与低碳乡村(21)

  同样,退耕还草是改善生态环境、减少水土流失的一条有效途径。在黄河中游,陕北榆林地区实施草地飞播牧草,10年间泥土冲刷量减少99%;内蒙古鄂尔多斯草原,通过人工种草、改良草地、围栏封育,使草地植被覆盖度由36%增至60%,沙漠化面积占土地面积的比例由61%减至35%。大面积退耕还草,不仅治理了黄土高原,绿化了丘陵山地,有效控制了北沙南移、西沙东进,同时为牲畜提供了丰富的饲草,降低天然草场压力,有助于整个地表植被的恢复。

  退耕还林与退耕还草的关键是利益导向调整的问题。中国农村土地由集体所有、农户使用,体现为享有土地资源的直接价值、间接价值和选择价值。土地若作为耕种用途,将获得农产品等经济利益,即直接价值。土地若作为林地,能扩大植被覆盖,改善气候环境,保持水土,有利于周边地区的农业生产,使农民间接获益,获得间接价值。特别值得指出的是,随着国家林权改革的推开,农村林地产权明晰化大大增加了农民获益的积极性和可行性,提升了农地的选择价值。从价值总和来看,林地所产生的利益不一定要低于耕地。

  从这个角度看,退耕还林与退耕还草实际上是一个价值重整和利益分配的过程。通过明晰产权、保障农民权益,将能够大大提升林地和草地的使用价值,这是优化资源配置的过程,同时是低碳乡村发展的必由之路。

  从日本“一村一品”运动到中国“农家乐”

  有人说,环保是富人的游戏。这种说法虽然有些偏颇,但是它确实道出了这样一种实情,就是环保意识离不开经济基础。可以试想,面对一群衣不遮体食不果腹的贫困群体,大谈低碳生活方式的效果有多么荒谬。如果农民的收入尚不足以维持自身生活、子女上学的基本需求,还怎么指望他们对低碳农业种植或者能源利用投入金钱和热情呢?而且,困扰农村的贫困问题,使得农村耗竭当地资源、乱砍滥伐、偷盗捕猎等行为长期难以遏制。一个令人惊心的例子是,近年来由于虫草价格暴涨,青海部分盛产地区每逢成熟季节出现了全村全县农民举家进山挖草的壮举。直接结果是,虫草数量剧减甚至繁殖成忧。

  因此,低碳乡村建设,不能仅仅是建立在美好理想之上的蓝图,而必须与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提高农民生活水平、改善农民生计的根本问题结合起来。世界自然基金会每年都致力于帮助发展中国家的农民,结合当地特产,建立拓宽营销渠道,以增加当地农民生计。可以说,农村经济基础和产业发展模式,是低碳乡村建设的重中之重。不妨从日本的“一村一品”运动说起,从打造乡村低碳经济竞争力的角度,来学习借鉴近邻国家的经验。

  走进一家日本超市,在牛肉货架旁会发现一个奇特的现象,一种日本本地生产的牛肉——“松阪牛”,比旁边的美国、欧洲进口牛肉的价格要高很多,但是销售却比进口牛肉要好。原来“松阪牛”的饲养程序极为严格,饲料是经过挑选的大麦、豆饼为主的混合饲料。牛长肥后,为了增进牛的食欲,每天要给牛喝啤酒,为牛按摩,甚至让牛听音乐、晒日光浴。尽管一头优质“松阪牛”的价格在四五千万日元,却仍然深受日本人的欢迎,拥有美国、欧洲等进口牛肉所无法取代的地位,可见品牌效应的影响。给牛喝啤酒、按摩、听音乐,这在我们看来似乎是有些胡闹的趣事,却正是日本“一村一品”特色农业发展的精髓所在。

  日本“一村一品”运动,还有一个经验是政策支持和保护。第一,支持山区农业。对山区粮食生产给予财政补贴,其中50%直接补贴给农户;50%补贴给农村社区,主要用于山区农田基本建设和新增农村劳动力的培养。第二,设立农业保险基金。由农民投保保费和政府补贴各占50%组成。第三,建立农产品价格风险基金。为保持国内农产品市场的稳定,日本政府除直接进行农产品价格干预外,还建立了农产品价格风险基金,农民和政府各出资30%和70%,由农林水产省负责管理。第四,加强农村基础设施投入。毛晓斌:《赴日本“一村一品”培训团学习考察报告》,《新疆农业科技》,2009年第1期。

  第二部分 第82节:低碳城市与低碳乡村(22)

  “一村一品”的成功,揭示了农村产业发展的三个特点:一是最能体现当地的优势;二是最能占领消费市场、质量优异、经济效益好;三是最能使产品获得较好的声誉。尽管地方产品有些“肉包子登不上席面”的感觉,但只要用心去培育、用心去经营,就可以使丑小鸭变成美丽的白天鹅。过去最为常见、最为普通的土特产品完全可能成为全国乃至国际著名品牌。

  这个思路对我国也是适用的。在中国,政府提出了新农村建设方针,增加农民收入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点。“农家乐”的生态旅游方式为我国乡村经济发展及增加农民收入提供了新的渠道。

  生态旅游作为建设低碳乡村和生态新农村的重要一环,在解决经济发展、农民就业以及保护环境方面,起到重要作用。“农家乐”是乡村生态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为促进新农村建设和发展有很多积极意义:

  (1)“农家乐”旅游可以促进农村经济效益的提高。农村拥有丰富和特色的旅游资源,吸引城市人来体验“吃农家饭、住农家屋、干农家活、游农家景、享农家乐”,成本低收效快,是帮助农民快速脱贫致富的有效途径之一。

  (2)“农家乐”旅游为农村剩余劳动力提供了就业岗位。农村劳动力过剩是个大问题,而“农家乐”旅游可以让农民在当地就业,打零工、办旅馆、摆小摊、开饭店、加工旅游纪念品等。

  (3)“农家乐”旅游能够促进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农家乐”旅游的兴起,为农副土特产品提供了很大消费市场,促进了当地蔬果种植业、农产品加工业、畜牧业等多种行业的产业化规模化发展。

  (4)“农家乐”旅游有利于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促进生态新农村的发展。农村开发旅游,加强了水土保持,环境治理,带动了农副业、加工业和服务业的全面发展,特别是在保护、开发利用和传承民族历史文化和自然文化方面发挥了十分独特的作用。

  但是,在“农家乐”为农民增收的同时,也不能忽视生态旅游带来的环境压力。这几年来农家乐发展出现了一些问题,诸如缺乏统一管理、片面追求经济效益而不重服务质量、环境污染现象严重等等。应当看到“农家乐”的发展适应当前我国农村情况,经济发展的良性带动作用明显,有助于农民增收。然而对于出现的负面问题,特别是与发展生态新农村初衷相违背的现象,则要在乡村生态旅游的发展过程中逐一切实解决。

  低碳乡村蓝图:和谐家园

  说了这么多,从乡村居住生活方式、能源利用方式、农业种植方式,到农村产业模式,那么,一副全景式的低碳乡村蓝图究竟是怎样的呢?

  让我们把镜头聚焦到四川省彭州市通济镇大坪村。“无论是村民的居住环境、产业模式还是环保设施,这里都很符合低碳的标准。彼此之间合作共生的关系,更降低了社会成本。”北京地球村环境教育中心主任廖晓义如是说。2008年5月12日汶川大地震之后的重建过程中,廖晓义和她的团队尝试在当地建立生态民居,作为极重灾区的大坪村被推荐入选。在经历了一年的试验之后,一个全新的低碳生态乡村“红十字乐和家园”已经初步成形。

  在乐和家园的建筑形式上,采用独特的土木结构,一层、一层半或两层,简单、实用。黄色的竹篱墙,褐色的木构,青色的屋瓦……而且,这些小木屋有机分布于大坪村,且几户相对集中,形成一个个生态群落。这些群落还进行景观点缀,为环保木屋注入更多的旅游元素。比如石材采用当地随处可见的石灰岩,在景观中引入当地最常见的本土树种:核桃树、桃树、竹子及山草野花等,再引入一些本土的花卉,丰富植被物种。院落内的装饰元素利用村民常见的饮水槽、石水池、石磨、木楼梯、竹篓、背篓及卵石等。同时,当地因盛产林木,也被居民广泛用于墙面围护,建筑被竹木围合,与周边群山氛围和谐统一。

  在乐和家园的设计中,生态民居、低碳乡村还要有绿色的生活方式。乐和家园还引入旱厕、沼气池、节能灶、垃圾分类系统、污水处理系统等。比如厕所改成独立卫生间,庭院适当扩大,鼓励生态养殖,既改善了当地祖祖辈辈简陋的卫生习惯,也加大了人群与养殖群的居住距离,提高了卫生标准。

  乐和家园在建造过程中,尽可能减少对能源的使用,自然碳排放就减少。用设计师刘加平的话说,“就是用当地一堆木材建造的房子”。

  “乐和家园”作为我国首个低碳乡村的试点已经取得了阶段性的成功,得到了政府的支持及社会的赞赏。彭州市拨款修建了水泥路,大大加速了低碳生态乡村的建设过程。从过分依赖农药、化肥的“石油农业”向依靠有机肥、不使用农药的“生态农业”转化,这一低碳化模式将得到更多人的理解,吸引更多的村民加入进来。

  据此,我们可以为低碳生态乡村描绘这样一幅蓝图:它的发展模式遵循了顺应自然、珍惜自然的法则,它以促进乡村可持续发展、推动乡村产业转型为目标,它有环保节能的住宅、有清洁无污染的能源利用、通过高效节约的种植方式及丰富多样的产业模式,推动乡村经济在低碳基础上实现健康、持续的发展。未来的新农村,不但应该是一个富裕的新农村,更应该是一个环境优美的“和谐家园”。

  我们期待,当人们结束忙碌,走出城市,眼前看到的还会是那个“绿遍山原白满川”翁卷《乡村四月》,乡村四月,宋代。的世外桃源。

  第二部分 第83节:低碳生活方式:消费心理的变革(1)

  /第五章/

  低碳生活方式:消费心理的变革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

  ——《左传?庄公二十四年》

  走低碳生态城之路,每一个国家都有自己特定的条件和优势,我国城市发展转型必须结合城市产业转型与低碳工业模式的建立,必须与低碳社会的建立相结合。

  ——住房与城乡建设部副部长仇保兴低碳生活方式:消费心理的变革第

  五

  章

  第一节日常生活的碳足迹

  2008年世界环境日的主题定为“转变传统观念,推行低碳经济”(Kickthehabit!Towardsalowcarboneconomy)。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减少对气候的破坏,需要社会各界共同的努力。从政府层面来看,需要承担相应的减排责任,促成《京都议定书》所规定的全球碳减排框架的达成;从企业层面来看,需要承担企业社会责任,履行减排义务,在生产、运输和销售等各个环节提高能源使用效率,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从个人层面来看,气候变化与每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需要提倡“低碳生活方式”,从生活的各个细节开始,选择能耗相对较低的消费方式。

  与低碳相对应的是高碳。那么,碳排放多少算高,多少算低呢?

  关注你的碳足迹

  从泥泞地和雪地上看去,最容易观察到串串脚印。这些足迹诉说着我们从哪里来,往何处去。足迹的形状可以帮助判断曾有哪些动物从此处经过。不仅如此,它还能帮我们辨认出这些动物的体型、体重和行动速度。那么,所谓的“碳足迹”又是什么?

  很多人大早晨起来,一边看着电视,一边吃了一个汉堡,喝了一碗牛奶,然后套上外套,坐上公交车去上班。坐着电梯来到办公室,打开电脑,开始一天的工作。这本是平凡人的一天,没有摄像机在旁拍摄,但是,温室气体却记录下了全部过程。电视机搜索信号和播放节目,是用工厂烧煤发的电。在中国,每度电的二氧化碳排放量约752克;汉堡和牛奶离不开养牛场,而畜牧业会排放大量的温室气体;衣服生产,公交车行驶,电梯升降,无一不和能源打交道。像这样,每个人日常生活的每一件事,每个工厂的每一道工序,都伴随着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我们称之为“碳足迹”。

  碳足迹(carbonfootprint),也被称为碳指纹,是衡量的标准。维基百科的解释是:一个人,或一个产品或装置在其整个生命周期中所释放的温室气体总量。这个概念以“足迹”为喻,说明我们每个人在向大气中排放温室气体所留下的痕迹。碳足迹是用来衡量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排放二氧化碳的一种方式。无论是开车上班、乘飞机旅行,还是使用电灯、电脑等,都将间接消耗石油、煤和天然气等化石燃料,目前大气层中98%的二氧化碳都是来自化石燃料的燃烧。总的来说,“碳足迹”就是指一个人的能源意识和行为对自然界产生的影响。

  第二部分 第84节:低碳生活方式:消费心理的变革(2)

  那么,一个人在他的日常生活中,会因为上述活动导致多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呢?由于每个人的生活方式不同,可能无法一概而论,但是,按照人们的消费习惯,可以做一个粗略的估计。

  “保护国际”中国项目组及美国大自然保护协会启动一个新项目——碳计算器。该计算器将“公众日常消费——二氧化碳排放——碳补偿”这一链条直观而简洁地呈现出来:

  家居用电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千克)=耗电度数×0?785;

  开车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千克)=油耗公升数×0?785;

  乘坐飞机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千克):

  短途旅行:200公里以内=公里数×0?275;

  中途旅行:200~1000公里=55+0?105×(公里数-200);

  长途旅行:1000公里以上=公里数×0?139。

  按照30年冷杉吸收111千克二氧化碳来计算需要种几棵树来补偿。

  例如:如果你乘飞机旅行2000公里,那么你就排放了278千克的二氧化碳,为此你需要植三棵树来抵消;如果你用了100度电,那么你就排放了78?5千克二氧化碳。为此,你需要植一棵树;如果你自驾车消耗了100公升汽油,那么你就排放了270千克二氧化碳,为此,需要植三棵树……

  如果不以种树来补偿,则可以根据国际一般碳汇价格水平,每排放一吨二氧化碳,补偿10美元。用这部分钱,可以请别人去种树。这个计算公式不一定非常精确,但重要的是倡导一种责任理念。

  寻找碳足迹——“低碳”你我的生活

  “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正是中国人日常生活的生动写照。与此同时,日新月异的现代生活还在不断增添新的内容。根据上海商业部门的一项最新研究显示,健康食品、时尚服装、快捷交通、信息、娱乐、健身、投资已经成为当今城市人的“开门七件事”。无论是新七件,还是老七件,点滴之处都可以找寻碳足迹。

  1?衣:一条牛仔裤、一双耐克鞋

  时尚衣装早已是现代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但是,大家都知道在一件衣服生产和运输等过程中产生的碳排放吗?据报道,一条用乌兹别克出产的棉花制成的牛仔裤在被人穿上身之前,可能要周游23240公里(14525英里),这其间的碳排放惊人!

  一件衣服从采购布料、加工、运输、到进入销售终端,最后穿在人们身上有漫长的过程。在美国,人们提出了“可持续服饰”的新兴穿衣理念。所谓“可持续服饰”主要思路有两点:一是指在服装设计的过程中,使用环境友好材料,从而达到保护环境和减少碳排放的目的。目前最常用的环保材料是有机棉,即在没有施用任何化肥和农药的天然状态下生长的棉花;二是利用回收材料或全线由本土生产服装,从而减少在交通运输过程中的碳排放。目前,虽然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生态时装,但是大部分人还是追求质优和价廉的衣服。生态服装由于其成本较高,引起共鸣还需要一些时间。

  鞋类生产的温室气体效应就更加严重了。充气运动鞋的鞋底气垫充了六氟化硫(SF6),这是一种人造气体,常态下无色、无味、无嗅、无毒、不燃、无腐蚀性,密度约为空气的5倍,是已知化学稳定性最好的物质之一,其惰性与氮气相似。由于上述优良特性,六氟化硫近年来被广泛用于电器工业、金属冶炼、航空航天、医疗、气象、化工等。不幸的是,六氟化硫也是最强的温室气体之一,其效果是二氧化碳的22200倍。耐克运动鞋的生产曾经一年用掉288吨六氟化硫,占了六氟化硫世界总产量的1%。据美国《商业周刊》报道,1997年生产的耐克鞋里携带的温室效应气体(鞋底气垫充满的六氟化硫)相当于700万吨二氧化碳,等于100万辆汽车排出的尾气。1992年耐克公司被告知六氟化硫的危害后,开始研究用氮气取代六氟化硫,用了14年时间,在2006年1月推出不含六氟化硫的氮气气垫运动鞋。2005年10月26日,欧洲议会投票通过一项建议规例及指令,禁止运动鞋等多类产品排放氟化温室气体。但是已生产的运动鞋和其他产品中含有的六氟化硫在该产品被废弃后,还会排放出来翱翔,环保乐乐碰,http://blog?tianya?cn/blogger/post_show?asp?BlogID=1988764&PostID=16805552。

  第二部分 第85节:低碳生活方式:消费心理的变革(3)

  2?食:一块牛排、一罐可乐

  精致生活离不开美食。食品的全生命周期也会直接或间接地(通过损耗能量)释放大量二氧化碳。尤其在现代社会,在超级市场买来的食物往往是从千万里外的产地运来的。温室气体产生于食品种植的每一步,包括从耕种、播种、化肥、喷洒农药和收割,还涵盖运输到加工厂、电力清洗、加工和包装的各个环节,最后到零售终端的所有步骤。此外,还要加上当森林因放牧和耕作而消失所引起的碳汇损失碳汇是指植物吸收大气中二氧化碳并将其固定在植被或土壤中,从而减少温室气体在大气中的浓度……

  美国的一个自然保护组织估计美国人在食物上平均每人每年排放4吨二氧化碳。牲畜与全球18%的碳排放有关。联合国粮农组织(FAO)2006年发布的一项报告表明,我们的日常饮食,特别是肉类,向大气排放的二氧化碳、甲烷、氮氧化物等温室气体,比运输业或工业还多。

  FAO报告表明,目前全世界每年产生360亿吨二氧化碳当量的温室气体,肉类生产大约占其中的14%~22%。为了提供一个半磅重(大约0?23千克)的午餐汉堡包,也就是中间那块两副扑克牌大小的肉饼,释放的温室气体,相当于一辆1000磅重(大约1360千克)的轿车行驶10英里(大约16千米)路程所产生的温室气体量。

  牛肉产生温室效应的最主要原因是,要让饲养的动物增加体重,需要大量饲料。2003年,荷兰阿姆斯特丹大学的卢卡斯?赖金德斯(LucasReijnders)和美国洛玛林达大学的萨姆?索瑞特(SamSoret)估计,生产1千克牛肉蛋白质需要10千克以上的植物蛋白质,而谷物生产都要释放温室气体。并且,饲养动物的农场还会产生大量废物,这也会产生温室气体;而且,一些土地改为种植饲料作物,从而导致吸收二氧化碳的林地、草地的消失;并且饲料作物每年都要收割,收割过程机械的使用必然导致碳排放。

  其次,是因为动物排泄物和动物消化饲料时排放的甲烷。1999年,英国东安格利亚大学的生态经济学家苏珊?苏巴克发现,按照不同的生产方式,每提供1千克牛肉会释放160~290克甲烷。甲烷的温室效应约为二氧化碳的23倍,因此每生产1千克牛肉,就相当于向大气排放3?6~6?8千克二氧化碳。

  就全球变暖效应而言,生产牛肉排放的温室气体是生产同样重量鸡肉的13倍,是生产土豆的57倍。牛肉消费增长迅速,这是人口增长和人均肉类消费量增长的结果。生产1个普通美国人1年所需的牛肉,所排放的温室气体,相当于1辆轿车行驶超过2900千米的排放量。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各种饮料的包装,从普通塑料瓶、易拉罐到玻璃瓶,其生产过程中也不免会产生碳足迹。以可乐为例。一罐可乐大概含有6克左右的二氧化碳,一部分在打开可乐罐的时候逃逸到大气中,一部分在人们喝到肚子里之后从口中呼出。2006年,可口可乐在中国销售了10亿箱可乐,合计240亿听,那么排放的二氧化碳就是将近140万吨。如果再把碳酸饮料的生产、运输和销售链条(也就是所谓的供应链)考虑进来,一罐可乐给环境带来的温室气体效应可就远远不止6克的二氧化碳了。碳酸饮料的生产和运输过程会排放出数百万吨的二氧化碳和其他有害气体。

  关于饮料包装所产生的碳足迹,德国专门研究机构IFEU,以分析产品生命周期,研究各种不同饮料包装所产生的碳足迹。其中,玻璃瓶是230~250克/升,塑料瓶是115~190克/升,利乐包是60~90克/升。在比较研究结果之后,利乐包的碳足迹表现相较于其他包装材料,碳足迹较轻。

  3?住:一间公寓

  建筑能耗一般占到全社会总能耗的1/3以上。在大城市里住公寓,由于维修、取暖和空调使用等,每年平均排放3~10吨的二氧化碳。如果住单独别墅,排放量还会更多,即二氧化碳足迹会更大。英国住房部长伊薇特?库珀表示,英国40%以上的碳排放来自于建筑物。家庭的碳排放主要来自以下途径:供暖和空调能源消耗,电器使用的能源消耗,家庭照明设备的能源消耗。

  第二部分 第86节:低碳生活方式:消费心理的变革(4)

  建筑物的环保设计、节能建筑材料和设施的使用可以大大降低能源消耗,这些手段主要有:(1)使用空心墙和屋顶保温层。目的都是降低室内的热量散失,从而达到降低供暖能耗。(2)使用防风装置。安装门窗防风装置可以减少热量的耗散。(3)使用双层玻璃。窗同样用于防止热量流失,减少能耗。(4)使用节能电器和节能灯泡。可以节省电器和照明设备的能源使用。

  良好的节能生活习惯,亦可以大大减少家庭能源的使用,比如,没有人的时候把房间的灯关掉;不让设备保持待机状态而是关掉;使用淋浴而不是浴盆等。

  英国建立了一个“可持续住宅标准”,将房屋按照能耗与废物排放分为6个级别。其中,住宅碳排放的标准是用住宅减碳比例与目标排放率的比值来定义的。所谓住宅减碳的比例,是指住宅二氧化碳实际排放率(单位面积每年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减少比例,而目标排放率则是指建筑标准规定的最大二氧化碳排放率(同上)。按照这样的标准,二氧化碳减排的比例越大,住宅越“可持续”。

  表5-1可持续住宅级别标准

  级别最小碳减排比例与目标比例的比值Level1(★)10Level2(★★)18Level3(★★★)25Level4(★★★★)44Level5(★★★★★)100Level6(★★★★★★)“零排放家庭”资料来源:英国政府社区与地方政府部门《CodeforSustainableHomes》。

  其中,最为人瞩目的是零排放住宅,基本实现温室气体零排放,将成为未来新住宅设计的环保标准。

  零排放住宅用现代绿色技术为自身供电供热,屋顶还安装有太阳能热水器,可为屋内地板采暖系统加热水温。其他节能措施还包括废物分离装置,燃烧可燃废物,转换为电力。另外,零排放住宅内部设有智能测量装置,住户可由此判断是否存在能源浪费问题。住宅的卧室,采用超绝缘材料,防止热量流失率比正常住宅高出60%。房屋还安装了太阳能电池板、生物能锅炉和雨水回收器等节能装置。屋顶装有3个风车状发电涡轮和太阳能电池板,为整栋房屋提供电力。电力能源完全自给自足。零排放住宅还注重节水设计,屋内全部采用节水龙头和淋浴喷头。还设置一套“废水”循环系统,能收集沐浴、洗漱的剩水,还有雨水的循环利用。此外,屋子的气温密闭性非常好。一般房屋由于气温密闭性较差,整栋房内空气大约每6分钟就更换一次。空调或者暖气刚把室内空气加热(或变冷),加热的空气就逸散走了。而在零排放住宅里,空气每一小时才更换一次。这样就大大节省了加热耗能,而且还令房屋内部冬暖夏凉。除此之外,屋内还有感应器,能自动根据室温变化开启或关闭排风口,使室温保持稳定。

  4?行:一辆汽车

  各国交通部门平均碳排放约占全部碳排放的20%左右。普通轿车行驶1万公里,会造成10吨二氧化碳的排放。坐飞机旅行的二氧化碳排放更多。一次短途飞行就会(平均每位乘客)排放半吨二氧化碳,而长途飞行平均一次就排放2~3吨的二氧化碳。

  一个人在纽约和洛杉矶之间坐飞机来回的排放量是1?17吨,每年因驾驶一辆SUV产生的排放量是6?95吨。人们在美国,交通运输所排放的二氧化碳占总排放量的33%,于是许多人试图通过减少开车来降低碳排放量。有人尽可能步行或骑自行车,有的则拼车和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在中国,根据《中国青年报》在2007年的一项绿色环保汽车调查显示,榜上有名的环保汽车有:

  表5-2榜上有名的环保汽车

  车型排放量(克/公里)广州本田飞度145?36东风悦达起亚锐欧153?53一汽大众迈腾183?3比亚迪F3白金版186?9东风雪铁龙凯旋200上海通用雪佛兰景程220上海汽车荣威750248资料来源:《中国青年报》。

  发达国家对于减少汽车二氧化碳排放可谓费尽心机,欧盟于2007年底通过了汽车尾气排放强制性标准立法议案,要求欧盟新车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应由目前的每公里160克减至每公里120克。从2012年开始不达标汽车每公里二氧化碳排放量每超过1克将被罚款20欧元。从2013年到2015年,罚款将逐年递增,分别达到35欧元、60欧元和95欧元。德国于2009年公布了汽车二氧化碳税的征收规则,100公里二氧化碳排放量低于120克的车辆可以免除两年(2010/2011)的排放税。

  第二部分 第87节:低碳生活方式:消费心理的变革(5)

  生活中的一举一动,从做饭取暖、家用电器、外出旅行,甚至人类呼吸的每一刻都在向环境容量中增添碳足迹。比如当下流行的便利消费,尤以一次性消费品为甚,就在不经意中浪费了巨大能源,危害严重。一次性塑料袋的滥用带来白色污染蔓延,一次性筷子的使用致使片片森林惨遭“屠戮”,一次性口杯的风行造成能源的极大浪费……从一点一滴做起,擦去自己的碳足迹。在日常生活中,每个人浪费能源和增加碳排放的数量看似很小,一旦计算总量则十分惊人。践行低碳生活方式,亟须告别陋习,养成良好消费习惯。

  第二节财富标签:丰裕时代的消费心理

  随着物质财富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从而引起了消费观念的变化,消费方式逐渐转向享受型。人们在买车、买房、旅游、留学、办公司、买股票和子女教育等方面的支出逐年增加。

  然而,伴随着消费升级的来临,也出现了一些畸形的消费心理,比如出于面子需要和攀比心理所导致的炫耀性消费、超前消费和过度消费等。这些意在用消费活动作为社会地位或精神品味标签的消费方式,一定程度上是从匮乏社会走向富裕社会过渡的独特消费心理产物。然而,过于奢侈的消费在给经济社会带来负面效益的同时,也给环境加上了许多重荷,更不利于人们健康消费观念和人类心灵的重塑。

  那么,当下人们生活到底应该奉行怎样的消费观念呢?美国梦过度强调了物质财富的标竿,悍马时代“大为美,多即好”的价值观与当下日益紧张的生态环境约束相违背。人们其实已经开始意识到并试图有所改变。我们看到,北欧简约主义的设计理念,日本“有你可乐”的生产理念,折扣店和单品管理等新型营销理念正在悄然兴起。

  美国梦的财富标签

  非裔总统奥巴马可谓是经典美国梦的代表。他在多少次演讲中满含深情地感慨,一个有着怪怪非洲名字的小男孩,父亲来自非洲肯尼亚,母亲来自美国堪萨斯州,在美国这个伟大国度,才能够到最好的学校接受最好的教育,并淋漓极致发掘潜能。在美国,普通人也能铸就丰功伟业。

  如果非要给美国梦一个定义的话,那就是一种相信只要在美国经过努力不懈地奋斗便能获得更好生活的理想,即人们必须通过自己的工作勤奋、勇气、创意和决心迈向繁荣,而非依赖于特定的社会阶级和他人的援助。许多欧洲移民都是怀揣美国梦前往美国的。许多美国人也的确认为,这种获致成功的机会在世界上其他国家是找不到也并不存在的。因为与其他大多数国家相比,在美国拥有的经济自由相当多,政府扮演的角色相当有限,这使得美国的社会流动性极大,任何人都有可能通过自己的努力迈向巅峰。

  然而,在提倡奋斗的理想色彩之外,也有很多人批评美国梦过度强调了物质财富在衡量胜利和快乐上扮演的角色,一开始就被打上了财富标签。“人人都能成功”,缘于早期美国土地广袤而人口稀少,移民都能获取大片肥沃的土地。当时的美国还是以农业经济为主,“土地就意味着财富,意味着成功”。随着18世纪末、19世纪初美国西部发现多处金矿,有些幸运儿开始因掘金而一夜暴富,“淘金潮”的传奇直接推动了移民西进的浪潮。

  因此,不能否认的是,“美国梦”实现自我价值的重要标竿和原始动力是对财富的渴求和追逐。康涅狄格州立大学历史学教授马修?沃肖尔指出:对金钱的追求,是“美国梦”中不变的成分。美国社会的消费形态多少承袭了“美国梦”的精神诉求。

  悍马时代:大为美,多即好

  与美国梦一脉相承的,是美国人对于汽车的追求。“悍马”就是其中最具代表性奢侈消费观念的符号。悍马以其英勇的形象、极高的性能、舒适的内置吸引了众多眼球,其中不乏大牌明星。施瓦辛格就是民用悍马的第一个拥有者,更为悍马赋予了强悍的含义。然而,悍马的高油耗、高排放特点也使其成为有名的“油老虎”。悍马在美国受到的追捧,彰显了美国式奢侈消费的特点。人们以开悍马、SUV等为身份地位及财富的象征,在消费观念中形成“大为美,多即好”的观念。但是,日常生活中真正需要驾驶悍马、SUV的人群实在寥寥,在奢侈品消费的攀比心理驱使下,有钱人纷纷选择悍马等作为身份的彰显。殊不知,悍马H2系列的每公里耗油达到近0?2公升,二氧化碳的排放值是每公里412克,是普通汽车的大约2倍。盲目的“悍马梦”不知给环境造成了多少额外负担。

  第二部分 第88节:低碳生活方式:消费心理的变革(6)

  “悍马”所代表的正是消费主义(consumerism)。消费主义是指人们超过必要需求的消费。如果只是为了交通出行方便,大可不必开上如悍马般张狂的“油老虎”,小排量丰田足矣。而消费主义恰以奢侈和铺张为荣,以名牌和浪费带来的满足感作为消费的重要动力之一。消费主义分子的一句至理名言就是“买豆浆都要买两碗,喝一碗,倒一碗”。这样的消费观念在美国乃至目前的中国都十分流行,改革开放诞生的一批“暴发户”,在过去贫穷惯了,一旦有了钱,就大肆挥霍,铺张浪费,已经成为社会一种病态现象。

  这样的病态注定不能持久。美国国内汽车消费市场正在感受内忧外患,底特律汽车城早已没有了昔日荣光,如世界各个角落一样,都在上演同样的情节——小排量汽车受到青睐,而大型豪华车型开始遭到冷落。

  表5-32008年美国汽车细分市场销量统计

  2008年与上年相比(%)轿车类6785587-10?4中型车3137190-11?5小型车2395758-1?1豪华车1119386-20?7轻型皮卡及SUV645843124?7皮卡2004627-26?5跨界车2166098-13?2小型货车840619-24?9中型SUV719042-36?2大型SUV345109-38小型SUV210963-35?5豪华SUV171973-23?6SUV合计1447087-35?3数据来源:http://www?motorlink?cn/。

  从表5-3可以看出,在金融危机背景下,除小型车外的其他车型销量普遍下降超过2位数,而小型车仅下降了1?1%,轻型皮卡和轻型SUV的销量甚至还上升了24?7%。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兼有越野性能高油耗的SUV合计下降了35?3%,豪华车型则下降了20?7%。

  以小巧、省油为特点的日本车近年来在美国市场的占有率节节上升。2008年美国汽车销售排行榜前五位有三家日本厂商,分别是丰田、本田和日产,市场占有率分别达到14?83%、9?73%和6?35%。

  表5-42008年美国市场销售前五位汽车厂家统计

  名次汽车厂家销量国家市场占有率1丰田Toyota1957575日本14?83%2雪佛兰Chevrolet1801131美国13?64%3福特Ford1687731美国12?79%4本田Honda1284261日本9?73%5日产Nissan838361日本6?35%数据来源:根据motorintelligence网站提供的数据整理。

  金融海啸肆虐过后,美国汽车消费严重萎缩,美国通用甚至不惜断臂疗伤,准备将旗下的悍马品牌“下嫁”中国民企腾中重工,中国人希望借此打造有价格竞争力和更具经济效率的中国版“悍马”。

  然而,消费主义并不可取。至今还有大量贫困人口的中国当然不能走美国式的“大为美,多即好”的老路。在资源日益稀缺、环境破坏加剧的今天,这样的消费方式和理念无论在世界哪个国家都应当被摒弃。过量消费,牺牲的只能是我们共同的地球家园和子孙后代的幸福。

  北欧简约主义和日本“有你可乐”

  一些新兴的消费、生产和营销理念正在兴起。从2005到2008年,在“世界品牌实验室”举行的品牌价值500强排名中,宜家家居每年排名在100名以内。宜家奉行典型的北欧设计风格,以简约实用环保为主要思想,又被称为“简约主义”。

  “简约主义”的核心是减少不必要的元素。著名建筑设计师密斯?凡得罗提出了“少就是多(Lessismore)”的口号。按照这样的设计理念,在设计中取消不必要的环节和要素。比如建筑设计中装帧、门楣和隔墙等,不需要太多装饰物或其他杂物,让空间成为主导者。式样不华贵,但不失美观,以满足人们的家居需求为界。这种理念的形成与北欧的地理生存环境息息相关。北欧地缘不广阔,又靠近北极圈,资源短缺是其社会经济发展的牵绊。北欧人意识到只有有效利用资源,维持生态资源环境,才能更好地推动经济发展,争取更大的发展空间。

  简约主义的主要精神是摒弃烦琐、崇尚简约、强调精粹、重视功能。在建筑和家庭布置中不用花哨的设计、图案和色彩,从而减少建筑材料的使用。这种设计理念,更符合环保的要求,简约主义已经受到了越来越多的追捧。

  第二部分 第89节:低碳生活方式:消费心理的变革(7)

  如果说北欧简约主义是一种环保的设计风格,那么日本的“有你可乐”则是一种简约而不简单的生产模式。

  “有你可乐UNIQLO”是日本一家名为“第一零售”的公司推出的一种休闲服装品牌。其设计新颖,品质优良,而且直销价格只有同类服装的一半,受到了日本消费者的追捧。日本《东洋经济周刊》2001年底做过调查,80%的日本人拥有这个牌子的便装,成为一种时髦。在日本“失去的十年”中,消费低迷,通货紧缩严重,零售业几乎全面陷入困境,而拥有“有你可乐”的第一零售公司,竟然生意兴隆,直营连锁店增加到近500家,甚至在英国伦敦开设分店。

  “有你可乐”的成功得益于其独到的经营模式,第一零售奉行“为大众提供价廉物美的优质服装品牌”,秉承这一理念,实行“SPA(制造零售业)”模式,即“生产与销售直接连接”。通过倾听顾客需求,从策划、生产、物流到销售重组生产过程,跳过中间商、代理商等不必要环节,直接开设仓储式超市,实现低成本经营。

  从保护环境角度来说,“有你可乐”模式在节约成本的同时,也大大降低了碳排放。日本是“有你可乐”的先行者,但并不是这一模式的发明者。“有你可乐”并不局限于服装,而是适用于各行各业。“有你可乐”实际是引进美国GAP公司发明的SAP(制造零售业)模式,即把本国设计的理想商品,委托给他国生产或加工,然后再进口,通过连锁店直接销售。这种生产方式,使时间和成本的节约成为可能,既有利于掌握商机,又有利于确保利润。这种生产方式是“有你可乐”获取四倍利润回报、又能以半价与对手竞争的基本条件。“有你可乐”模式跟传统的委托生产(OEM)有差别,主要是它并非简单的委托加工,而是深入生产现场,进行现场指导,是结合商品设计、开发、技术转移,形成所谓的“开发进口”。由于有这些过程,“有你可乐”彻底改变了日本人对中国产品“便宜没好货”的印象。“有你可乐”提高了品质和效率,是买家、卖家与环境三者友好型的经营模式。

  折扣店与低价超市的好日子来了

  简约环保的时尚消费理念,推动了折扣店和低价超市的发展。

  来自美国的沃尔玛从一个西部小镇起家,逐步发展到全国,最后跨出国门,走向世界,成为世界零售大鳄,成功因素很多,其中经营策略值得称道的是:天天低价,始终如一,最大限度让利于顾客。

  值得注意的是,沃尔玛的低价策略建立在严格的成本控制基础上。例如,靠大量定购要求供应商压低价格,或越过中间商直接向制造商订货,严格控制配销成本,降低广告促销费和精简组织结构等等。可见,低价策略并不是简单降价而已,还需要提升管理水平,否则就是饮鸩止渴。

  与沃尔玛的低价相比,奥特莱斯(Outlets)更是地地道道的“名品折扣”。这种业态最早就是“工厂直销店”,专门处理工厂尾货。后来逐渐汇集,形成类似购物中心(ShoppingMall)的大型Outlets,并发展成为一种独立的零售业态。

  Outlets之所以吸引顾客,是因为销售商品都是驰名品牌,且以低价出售,一般在1~6折之间,另外,Outlets交通方便,货场简洁舒适。Outlets的兴起,使得过季和断码的名牌产品得到一个良好出路,减少了不必要的浪费。而且,这样的大卖场往往都有自己的接送班车,方便快捷。无论从哪个角度看,Outlets都是一种绿色环保的零售方式。

  除了沃尔玛和Outlets的折扣策略外,零售终端也在尝试减少库存和库存不合理导致的报废,从而提高经营效率。其中比较典型的是“7—Eleven”。这个源于美国的品牌已发展成为日本最大、亚洲最大和全球第四大的零售王国,其年营业额约等同日本GDP的1?25%,富可敌国,闪烁的7—Eleven便利店LOGO已遍及全球。

  7—Eleven经营的概念是“单品管理”,所有的组织、系统设计都是为了实现单品管理而存在的,使得商机损失降低,报废损失也随之减少。而且,能够减少库存和不必要的运输成本。通过“单品管理”,提高效率和减少浪费,就是最立竿见影的环境友好手段。

  第二部分 第90节:低碳生活方式:消费心理的变革(8)

  重新储蓄与大萧条时代消费方式的回归

  在全世界反思金融危机和消费形态关系时,中国勤俭节约的传统价值理念被重新提起。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左传?庄公二十四年》有云:“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奢华与放任的消费模式与社会潮流愈发违背。

  美国人也开始存钱了。根据商务部2009年1月的数据显示,美国个人储蓄率达到5%,到2009年6月,这一数据攀升到6?9%,储蓄总额达到创纪录的7680亿美元,这是自1959年开始统计以来的最高历史纪录。不少人不敢“今天花明天的钱”,而是未雨绸缪,为可能到来的更艰苦日子储备“过冬粮”。信用卡公司Discover的一项最新调查也显示,大约35%的受访美国人说,他们计划在未来半年降低债务水平,而另外1/3的受访者表示,他们已经这么做了。此外,还有1/3的受访者说,他们计划把压缩下来的偿债转为储蓄。美国人炫耀谁的钱包里信用卡更多的年代,似乎过去了。

  我们看到的是,美国人储蓄率上升了,更换汽车的频率下降了,外出旅游的次数下降了,购物减少了,减少了对汽车、玩具、下载音乐,以及面包和牛奶之外的所有“非必需品”的消费。许多退休的老人重返职场:在过去一年中,有180万美国老人加入求职大军,比过去增加120%,其中年纪超过75岁以上者有80%增幅。

  毫无疑问,储蓄率上升的重要原因在于,美国人对工作和生活前景的不确定。战后最大的一次金融危机,让美国人都深深体会到了经济危机的可怕。失业率不断上升,家庭依靠失业保险艰辛度日,这种日子可能还会持续更久,甚至到2010年失业率仍可能高企不下。更有经济学家测算,美国家庭财富完全从次贷危机中恢复过来,可能需要15年。

  这种现象对汽车制造、零售业和旅游业带来不小的冲击,但消费观念转变也因此带来了暗含的环境效益。

  人们开始使用节能日光灯,开小排量车,使用节能电器,开始使用自带购物袋而不是一次性塑料袋,开始在自己的花园里种菜,吃的菜也偏好“绿色”食品……甚至,连白宫也开始自己种菜了!美国第一夫人米歇尔2009年3月为位于白宫南草坪的菜园动土。这块菜园种出来的作物将成为白宫大厨料理食材,成为给第一家庭、甚至国宴享用的桌上佳肴。

  那么,丰裕时代的财富多少算够?悍马式美国消费理念已经背离了当今世界环保绿色的主题,健康可持续的生活绝非“大为美,多即好”,“简约而不简单”正在成为人们消费的共识。从工厂到零售商都费尽脑汁来迎合这样的消费理念的转变,各行各业用各自的方式尝试阐释新兴的消费理念。人们开始返璞归真,享受自然赐给我们的财富,这是时代的进步,也是在环境问题阴霾下人类意识的觉醒。

  第三节新节俭主义应成为一种时尚

  走向适度节制:重新定义必需品与奢侈品

  奢侈消费作为一种古老的社会经济现象,早已存在于现实社会生活之中。奢侈的含义究竟为何?研究“奢侈”一词的历史,我们不难发现,奢侈(Luxury)来源于拉丁文,原本是指非凡超强的繁殖力或创造力,后被法文所移植,被冠以充裕、富足、精细和精致之意,这也是现代奢侈所具有的内涵。西方学者对其作出了如下定义:德国社会学家维尔纳?桑巴特在其《奢侈与资本主义》中指出,“奢侈是任何超出必要开支的花费”,而另一位德国人沃尔冈?拉茨勒,在《奢侈带来富足》中认为“奢侈是一种整体或部分地被各自的社会认为是奢华的生活方式,大多由产品或服务决定”。而在东方,“奢侈”的含义似乎略带感情色彩,更加突出了财富和消费、物质和精神的两种对立与统一关系,《国语》中便有“及桓子,骄泰奢侈,贪欲无艺,略则行志”的说法,在现代汉语中奢侈一般是指花费大量的钱财以追求过分的物质与精神上的享受。刘建湖、紫石:《关于奢侈品经济概念的研究》商业时代,2009年第24期。

  第二部分 第91节:低碳生活方式:消费心理的变革(9)

  “奢侈”的含义从古至今也在不断演变。在古典时代奢侈总是与道德、政治相联系,而当新的资本主义世界体系趋于形成时,奢侈就渐渐脱离了政治和道德,更多地与经济联系在一起。人们逐渐认识到奢侈并不是可耻的,而只是在具备了财富能力之后一种更加舒适、更加精致的生活选择。奢侈逐渐被给予积极的评价,奢侈对于资本主义的发展是不可缺少的。而且,奢侈也是在转化的,今天的奢侈品就是明天的普通产品,其转化的速度,恰恰体现了社会技术进步和经济水平提高的速度。

  社会消费品可以大体上分为必需品和奢侈品。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给出了生活必需品的定义,然后将所有不属于必需品的物品归为奢侈品。

  目前,国际公认的奢侈品主要包括高档服装、珠宝首饰、高档化妆品、豪华汽车和游艇等。生活必需品是指与衣食住行有关的,基本满足人们生活需求的商品。

  作为非生活必需品,奢侈品是一个相对的概念,随着时间和空间的推移,奢侈品的物质形式会发生转变,内涵也会发生变化。在资源日益枯竭的今天,节约主义已经渐渐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每一个层面,奢侈品与必需品开始有了新的含义。相对于传统的奢侈品,如今的奢侈品并不一定是生活非必需品,那些曾经是稀松平常的、人人都有的东西——空间、宁静、清洁的空气、纯净的水、不靠化肥浇出来的食物、自然健康长大的动物身上的肉,以及没有污染的水里的鱼都已经成了稀罕物,它们现在被叫做“奢侈品”。这些本应都是我们生活中普普通通而且可以轻易获得的必需品,却由于过度浪费、环境污染变成了现在有钱都买不到的真正的“奢侈品”。也许我们应该在一心搞发展的间隙停下来反思一下,倘若对无节制的资源挥霍、不管不顾的资源浪费再不进行适度控制的话,今天的必需品或许就成了明天的奢侈品。

  中国新富的初级奢侈品观

  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中国近年来涌现出一批拥有大量个人财富的人群。截至2008年末,中国可投资资产1000万人民币以上的高财富人群达30万人,人均持有可投资资产约2900万人民币,共持有可投资资产8?8万亿元人民币。

  从人群组成方面来看,中国高财富人群多在50岁以下,且以男性为主。大体可以分为四类:第一类占大多数,是依靠自身创业起家的企业主;第二类是职业经理人、企业高管及各种专业人士;第三类是专业投资人,他们依靠在资本市场的运作积累了大量财富;第四类则包括全职太太、退休人士、体育及演艺明星等,其中以30~49岁的全职太太居多。高财富人群在拥有了时间和经济上的自由以后,不但享受物质带来的愉悦,而且追求更丰富的精神生活,去做一些自己想做的事情。其中约有30%的高财富人群以“追求高品质的生活”为财富目标,他们成为了中国奢侈品消费的主体。招商银行与贝恩公司:《2009年私人财富报告》。

  伴随这样一个新兴群体的出现,中国奢侈品行业近年来迅速发展,具有市场增长率高、市场容量大和竞争日益激烈的特点。从长远来看,中国市场还有很强的奢侈品消费的潜在能力。从计划经济完成向市场经济的体制转变后,中国市场各方面条件渐趋成熟,内部政治环境宽松,政府鼓励创富和消费,财富在富裕阶层迅速集中,加上港澳台对内地的影响,使中国的奢侈品市场年消费额大幅提高,成为全球高级时装、饰品和其他奢侈品的第三大消费国,其上升幅度为全球之首。

  中国迎来新富群体的同时,却没有相应的奢侈文化和理念的崛起,反而是处于特别初级的阶段。

  在中国人的传统观念里,从来有很深厚的轻商思想。传统中国的轻商风气源于法家的思想。秦以后“重农抑商”逐渐成为历朝政府的国策,其实亦成为知识分子以至于普通大众的共同心理冯筱才:《从“轻商”走向“重商”》,《社会科学研究》,2003年第2期……重农抑商观念的长期主导,有中国传统价值观的因素,也有政治上的实际考虑,以及士人阶层态度的影响。再加上商人往往给世人展示出一副盘剥过甚或者喜好投机不顾公益的形象。特别是近年来伴随着中国改革开放进程的加快,一些新富人群的“第一桶金”来得并不光彩,本土富豪遭遇“原罪”指责,使得中国的商人阶层难以获得社会认同,被打上暴发暴富户的标签。中国富豪动辄挥金如土,购买顶级奢侈品让外国人连连咂舌,使得当下中国的奢侈文化和奢侈品消费被打上强烈的暗示符号,几乎等同于贪欲、挥霍和浪费。

  第二部分 第92节:低碳生活方式:消费心理的变革(10)

  这样的社会心理表现在中国新富群体身上,就体现为中国奢侈品消费者的消费心态主要以“显摆”为主,消费者属于“商品驱动型消费”类型。富裕群体的奢侈品消费动机无非是炫耀和身份象征、从众和社交。他们渴望成功,成功意味着金钱或权力,成功后就急切需要一些东西来证明、炫耀成功,标榜自己的上层人士身份,于是,奢侈品就是最好的证明和象征符号。中国的新富阶层,面对自己突然增加的财富,一方面他们需要选择一些“富贵的标志”来标榜自己的成功和富有。另一方面,这些新成功人士还需要用奢侈品作为“身份认证”尽快得到上流社会(如富裕群体)的认同,从而扩大自己的社交网络。从目前看来,私人度假酒店、顶级家私、艺术品投资、顶级保健品等都已经开始受到中国买家们的关注秦越:《中国奢侈品行业发展的现状与对策研究》,2009年9月……此外,旅游等体验式奢侈品所占比例也逐渐提高,中国正在逐渐由消费奢侈品向消费奢侈生活方式转变。

  但是这也带来了严重的社会问题。著名经济学家茅于轼在《生活中的经济学》中举了这样一个例子。众所周知,英国的劳斯莱斯轿车是奢侈品中的奢侈品,一名北京房地产商买走了一辆价值高达1700万元人民币(220万美元)的劳斯莱斯轿车,据说是劳斯莱斯历史上最昂贵的。这并非个案,劳斯莱斯在中国销量的年增长率是50%,2006年约达到70辆,中国有望超过日本成为劳斯莱斯轿车的全球第三大市场。

  中国真的已经进入奢侈消费时代了吗?中国的人均GDP刚刚超过2000美元,迈进“下中等”经济发展水平的国家行列,目前还有大量贫困人口。从很多经济指标来看,并不是一个有条件奢侈消费的国家。之所以会提早呈现出奢侈消费的征兆,是因为贫富差距太大。根据联合国公布的数据,2008年中国的基尼系数已经达到0?46,超过了0?4的警戒线,中国已经成为亚洲贫富差距最大的国家。

  看来奢侈在中国除了标榜物欲而变味以外,还是贫富差距悬殊等诸多问题的附生品。这为我们理解奢侈提供了一个视角,即奢侈消费虽然对经济增长有促进作用,但是过度奢侈消费将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造成更多伤害,所以中国不能沉醉于奢侈消费带来的临时快感中。

  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中国新富群体确实绝大多数还在第一代,过短时间拥有了过多财富,不像国外很多家族已经经历富三代、富四代的漫长积淀,烫手的财富早已经变成了“老钱”。所以,中国新富群体亟须引导,一方面感受到自我价值的实现,另一方面完成向成熟消费心理的转变。毕竟奢侈品的实质只是一种高档消费行为,本身并无褒贬之分。

  中国新富阶级的真正崛起,必须经历仅仅从财富数量的爆棚,到消费精神和个人品味的提升。与之相伴的将是整个社会形态和消费观念的成熟。

  新节俭主义:消费有理,浪费可耻

  中国新生的财富人群正需要一种全新理念来重塑价值观念,即“新节俭主义”。

  有人说,节约是生产力低下的自然经济时代的产物,在物质丰富的市场经济条件下重提节约是否不合时宜。有人说消费是生产的牵引机,是现代化列车不可缺少的车轮,倡导向节约型社会转型是否守旧落伍?今天,我们为什么还要节约?

  人们的物质生活日益丰富,然而随之而来的却是肆意消费、物欲横流,“节约”似乎已经淡出了人们的生活。一场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似乎再次唤醒了人们对节约的重视,狂热的消费理念渐渐退潮,越来越多的人选择了一种简单自然的生活方式,尽量减少不必要的开支、在一定的范围内选择性价比更高的产品、对是否时尚的要求减低,却更加看重品质本身。

  所谓“新节俭主义”,不再是过去的节约一度电、一分钱、一件衣服,不再是“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对付物质贫乏的口号,而是对过度奢华、过度复杂的摒弃,是尝试为快节奏生活带来的沉重心理负担减负的方式,其本身的意义就是简单生活。

  第二部分 第93节:低碳生活方式:消费心理的变革(11)

  新节俭主义最崇尚简单,但它不以牺牲生活质量、减少生活内容、降低人的欲望为目的,为代价,而是砍掉多余的枝枝蔓蔓,活出生活的本真。“花最少的钱,获得最大的享受”——这是“新节俭主义”的精髓所在。所以只要简单,一切从简,就是一种快乐,一种轻松。这种从物质到精神领域的简单,与传统意义上的节俭已完全不同。由窘困产生的节俭正被一种崭新的行为和观念所代替,我们定义它为“新节俭主义”!

  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生活中可以做到节俭的情况人人可为,可以节约之处俯首即是。

  “新节俭主义”并不是吝裔,而是一种公德,是人类文明进步的一种体现。其实,整个人类的发展史,就是放弃粗放落后的经济增长方式,寻求更合理、更节约、更和谐,也更符合生态文明的发展方式。“新节俭主义”认为,节俭是一种美德,繁杂家居耗费了过多的精力,我们需要拾回一些好传统,过高品质的俭朴生活。

  “新节俭主义”意味着环保、归真、简约、精致,奉行“新节俭主义”的人主张在不压抑自身必要消费需求的前提下,摒弃无谓的铺张浪费,扔掉多余、烦琐的部分,过精致、纯粹而简单的生活。他们宣称:不拒绝消费但拒绝浪费,不勒紧裤腰带省钱,而是用头脑选择更好的方式花钱。

  “新节俭主义”引领回归本真

  “新节俭主义”的生活态度,其实是在回归本真。李大钊曾经在《简易生活之必要》一文中说,衣食享用过度、亲友应酬过度、物质消耗过度、精神劳役过度,既成社会之弊,又会滋生罪恶。比尔?盖茨也曾说过:“花钱如炒菜一样,要恰到好处。盐少了,菜会淡而无味,盐多了,则苦咸难咽。”看来,在金融危机的形势下,“新节俭主义”应该成为一种时尚,让我们尽量减少和避免在喧哗和浮躁中浪费时间和金钱,让“新节俭主义”引领我们过一种本真的品质生活。

  “新节俭主义”的核心观点是,收入虽然不菲,支出却要精打细算。该消费时消费,该节省时节省,既要将日子过得五彩缤纷,又要摒弃过度的奢华。简而言之,就是理性消费,简约生活。“省钱而不省品质,省钱而不省品位,省钱而不省时尚,省钱而不省体面”,“新节俭主义”的理念与扩大内需、拉动消费的政策导向并不矛盾。

  用理性的态度享受生活,以务实的态度面对人生。作为一种良好风尚,“新节俭主义”正在渗透生活的细节,悄无声息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习惯、消费习惯。其实,“新节俭主义”在不知不觉中已经成为了一种时尚,我们在不经意间已经成为“新节俭主义”一族。

  百元周——顾名思义,最早的“百元周”就是如何用100元过一个星期。参与者多会用日记的方式把每一天的花费记录下来,公布在社区论坛上。最早的百元周活动是一位叫“郁闷昊”的网友发起的,起初为了还房贷,所以想了这个办法为自己省钱,随即风靡全国。

  拼客——拼客是近年来兴起的人群。狭义的拼客是指为某件事或行为,素不相识的人通过互联网,自发组成一个群体;广义的拼客则是指集中在一起共同完成一件事或活动。这样做的好处是既可以摊薄成本、共享优惠,又能享受快乐并从中结交朋友。拼客倡导的是一种“节约、时尚、快乐、共赢”的生活方式。

  “账客”热衷利用网络记账工具,随时随地记录钱到底花在了哪里,进而了解哪些支出是必需的,哪些支出可有可无,在合理安排支出的同时与其他人分享“花钱”经历。账客们有理财思维且懂得生活,具有超前意识。他们最喜欢做的事情就是在网上“晒账单”。

  “NONO”族应时而生。“NONO”一词来源于加拿大记者克莱恩的畅销书《拒绝名牌》,书中揭示了当今世界疯狂的消费状况,以及人类在日常生活中所受到的品牌及其广告的骚扰和欺诈,它为身处高消费社会的西方人敲响了警钟。通过对名牌崇拜说“NO”,对奢华铺张说“NO”,倡导一种都市中的理性消费和简约生活。

  第二部分 第94节:低碳生活方式:消费心理的变革(12)

  就像当下颇为时尚的“虾米族”一样,“不啃老、不月光、将小日子过出大滋味”是他们的信条。“虾米”们经常在网络上的家——“虾窝”交流小户型怎样装修出大空间、哪些服饰品牌推出折扣、有哪些新型经济型轿车推出等信息。他们动脑筋、拼创意,花好每一分钱,无论衣食住行都追求环保、自然和精致,这正是新节俭主义的理念。

  新节俭主义还与国际流行的“乐活族”生活理念十分接近。乐活(Lohas)意为健康可持续的生活方式。“乐活族”认为:“健康,不只对自己,也对旁人。永续,不只对自己,也对地球。所以我们吃得健康、穿得简单、关心世人、热爱自然、追求身心成长、减少浪费及污染。我们相信,若能启发更多人过乐活生活,小区会变得更快乐,世界会变得更美好。我们的生命只有60~70年(可能更短),但地球的生命无限。鼓励自己和下一代乐活,是我们参与地球未来的唯一方法。”

  各种新型的节俭生活方式的出现,表明新节俭主义已经渐渐地渗透到我们的生活。新节俭主义不仅仅是一种观念,它已经成为我们生活的一条准则,由此我们可以得出这样一个公式:

  理性务实+聪明规划+一点点不怕麻烦=新节俭主义=普通人的幸福生活。

  第四节行为减碳的威力

  今天,气候问题的紧迫性已到了人人感知的程度。据中国社科院2009年《社会蓝皮书》显示,2008年全国因震灾、雪灾和冰灾造成的损失达到了1万亿国际在线:《中国2008年因地震冰灾等损失1万亿》,2008年12月15日……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各国都在遭遇自然灾害频发的威胁。

  世界自然基金会(WWF)向全球的企业及个人发出“地球一小时”的积极信号。通过关灯一小时的行动,呼吁每个人作出积极改变应对气候变化。目前已有来自62个国家和地区的74座城市承诺参与“地球一小时”活动,同时该活动正在北京、上海积极推广。2009年3月28日,从斐济开始,澳大利亚、日本、新加坡、中国、印尼等亚洲的城市率先熄灯,欧洲、美洲各国的城市将紧随其后。

  从1972年《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通过《人类环境宣言》,将每年的6月5日定为“世界环境日”,已经时隔37年。人们用各种各样的形式铭记这一天,推动越来越多的人群成为环境关注者,全世界对环境问题的认识和态度正在走向坚定。

  美国前副总统戈尔执导纪录片《难以忽视的真相》提出了“碳中和”路径图,如提高汽车环保标准、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等。他建议发展二氧化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将环境成本纳入经济政治决策。英国在阿什顿—海耶斯建立了第一个“碳中和”村,激发了英伦三岛上无数环保组织的灵感和热情。

  碳中和:对地球弥补过错的生活态度

  碳中和(carbonneutral),也叫碳补偿、碳中立,是人们为减缓全球变暖所作的努力之一。利用这种方式,人们计算自己日常活动直接或间接制造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并计算抵消这些二氧化碳所需的经济成本,然后个人付款给专门的企业或机构,由他们通过植树或其他环保项目抵消大气中相应的二氧化碳排放量。

  《新牛津英语字典》公布2006年的年度字汇为“carbonneutral”,即“碳中和”。在2007年版的《新牛津英语字典》中,“carbonneutral”被正式编列到字典当中,定义为通过计算二氧化碳的排放总量,然后以植树等方式抵消排放,以达到降低温室效应的目的。维基百科也给出了碳中和(carbonneutral,orcarbonneutrality)的定义,是指实现碳排放总量的中和(即零),排放多少二氧化碳就做多少抵消措施,以达到碳平衡。维基百科http://zh?wikipedia?org/zh-cn/%E7%A2%B3%E4%B8%AD%E5%92%8C.从碳中和的定义来看,就是倡导个体至少要为自己负责,尽量减少在地球上的碳足迹(carbonfootprint),降低对气候变化产生的影响。中国目前已经有了第一家碳中和酒店和碳中和健身房,也成功举办了第一届碳中和国际电影节。碳中和理念的普及,使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气候变化不仅是国家的事情,也是企业及个人的事情。

  第二部分 第95节:低碳生活方式:消费心理的变革(13)

  从某种程度上讲,由于减碳成本的存在,碳中和是一种需要付出昂贵代价的行为。《京都议定书》下的附件规定某些发达国家需承担具体减排责任,但这些国家的企业生产技术先进,减排成本高昂,往往减排空间有限,因此可以通过碳交易,到发展中国家支持开发并购买清洁发展机制产生的减排额度,以实现碳中和。

  在国家和企业之外,个人碳排放往往与整个国家的消费形态密切相关,美国、加拿大和澳大利亚等人均GDP在20000美元以上的国家,其人均碳排放位居世界前列,在15~20吨,要想大规模减少个人碳排放十分困难,而且花费高昂。对这些国家的居民来说,相比自己动手改造住宅或减少汽车尾气排放,选择植树购买碳汇等方式实现碳中和更加简便可行。

  实施碳中和的项目种类繁多,比如植树造林、研发可再生能源、提高能源效率、垃圾填埋和沼气回收等。另外,碳中和既支持大规模项目,也支持社区计划。一家碳中和公司有可能在乌干达恢复大片森林的同时,也在洪都拉斯的小村庄里推广节能灶。企业可以通过以上方式,包括植树、提供融资支持项目开发或者参与碳交易等,来实现自身的碳中和。

  从这个意义上来看,碳中和实际上是人们对地球弥补过错的一种环保生活方式。对于普通的我们来说,或许花钱请人去植一棵树还不是那么方便,我们要做的其实很简单。多走路,少坐车;多运动,少开空调;多节约每一张白纸,少浪费每一滴水;多种种花草,少盖点楼房……做这样的小事并不难,于人于己均有利无弊,我们何乐而不为呢?

  碳中和,通过对这一理念在日常生活中的具体分解,使人们深刻了解到生活方式的改变对环境保护的重要作用。每个人,都不是一粒可有可无的细砂,而是一枚能改变现实、影响未来的沉重砝码。

  行为减碳的威力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细小的减碳行为,能够产生巨大的“社会效应”。下面来看一组数据:

  1斤粮食:61?2万吨二氧化碳

  少浪费1斤粮食,可节能约0?18公斤标准煤,相应减排二氧化碳0?47公斤。如果全国平均每人每年减少粮食浪费1斤,每年可节能约24?1万吨标准煤,减排二氧化碳61?2万吨。

  1支烟:13万吨二氧化碳

  1天少抽1支烟,每人每年可节能约0?14公斤标准煤,相应减排二氧化碳0?37公斤。如果全国3?5亿烟民都这么做,那么每年可节能约5万吨标准煤,减排二氧化碳13万吨。

  1度空调:317万吨二氧化碳

  如果每台空调在国家提倡的26℃基础上调高1℃,每年可节电约22度,相应减排二氧化碳21公斤。如果对全国1?5亿台空调都采取这一措施,那么每年可节电约33亿度,减排二氧化碳317万吨。

  1天车:122万吨二氧化碳

  每月少开1天车,每车每年可节油约44升,相应减排二氧化碳98公斤。如果全国1248万辆私人轿车的车主都做到,每年可节油约5?54亿升,减排二氧化碳122万吨。

  1个塑料袋:3?1万吨二氧化碳

  尽管少生产1个塑料袋只能节能约0?04克标准煤,相应减排二氧化碳0?1克,但由于塑料袋日常用量极大,如果全国减少10%的塑料袋使用量,那么每年可以节能约1?2万吨标准煤,减排二氧化碳3?1万吨。科学技术部:《全民节能减排手册——36项日常生活行为节能减排潜力量化指标》,2007年8月。

  生活上的一些改变,对人们来说,拥有了越来越重要的环保意义,节约用电、用水,不再只是为自家省钱的小事,而是可以造福人类的大事;种树和乘公交,不再是多片绿荫和节省点能源那么简单,而有着减缓全球气候变暖的重要意义。当人们深刻了解到生活中习惯和细节的改变可以起到减少碳排放、促进碳中和作用的时候,积极性和主动性就会迅速被调动起来。危机感和责任感往往成了督促人们尝试新生活方式的开端。

  一是家庭生活中的小常识经常能起到意想不到的大作用。

  第二部分 第96节:低碳生活方式:消费心理的变革(14)

  (1)空调调高1℃。每台空调在国家提倡的26℃基础上调高1℃,每年可节电22度,全国可节电约33亿度,减排二氧化碳317万吨。

  (2)合理采暖。通过调整供暖时间、强度,使用分室供暖阀等措施,每户每年可节能约326千克标准煤,相应减排二氧化碳0?83吨。若每年有10%的北方城镇家庭完成供暖改造,那么全国每年可节能约300万吨标准煤,减排二氧化碳770万吨。

  (3)勿忘拔插头。根据测试发现,一般家庭里至少有20台电器随时处于待机状态,一个月最高多支出近70元电费,同时也增加了二氧化碳的排放,一个月多排放近0?02吨的二氧化碳。因此,当家用电器不用时,除了关机,也别忘了拔掉插头,或是选用主电源可关的机种,才不会在不知不觉中瘦了钱包,也助长了全球变暖。

  (4)使用省电灯泡。60瓦亮度的传统钨丝灯泡须耗电60瓦,同样瓦数的省电灯泡只耗电17瓦。若使用省电灯泡取代传统钨丝灯泡,省电约60%以上。

  (5)多爬楼梯,省电又健身。在都市大楼少搭乘电梯,除了有益健康,对环境也有相当大的好处。五层楼以下尽量选择走楼梯而不是搭乘电梯,就能节省用电。

  (6)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如今人们的娱乐生活越来越丰富,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成了夜猫子,到了晚上精神百倍,经常对着电脑通宵达旦,对健康十分有害。早睡早起,不仅能节省能源,对健康也大有好处。

  (7)节约每一滴水。很多人刷牙的时候都习惯不关水龙头,从自来水管流出的水每秒约200毫升,流5秒就相当于一公升。把自来水接入杯中,栓紧水龙头后再刷牙。另外泡澡时不一定需要满满一缸水,而淋浴对身体更加有益。若每人都泡澡,也会消耗太多的水资源。

  二是绿色衣着也能让我们的家园更美好。

  (1)让旧衣服循环起来,新衣服永远少一件。每一件新衣的背后都代表着能量和资源的消耗,有些是合成材料,更是石油制品。棉花是大部分衣服的原料,棉花田虽只占全球耕地的3%,却消耗了全球将近25%的农药。因此,与邻居、友人交换衣服,或将穿不下的衣物送给其他人穿,都可以节省资源。此外,淘汰衣物的布料也可重新使用,制作抹布、环保袋等,省钱更省资源。

  (2)少买一件衣服。在保证生活需要的前提下,每人每年少买一件不必要的衣服可节能约2?5千克标准煤,相应减排二氧化碳6?4千克。如果全国每年有2500万人做到这一点,就可节能约6?25万吨标准煤,减排二氧化碳16万吨。

  (3)每月手洗一次衣服。如果每月用手洗代替一次机洗,每台洗衣机每年可节能约1?4千克标准煤,相应减排二氧化碳3?6千克。如果全国1?9亿台洗衣机都因此每月少用一次,那么每年可节能约26万吨标准煤,减排二氧化碳68?4万吨。

  (4)尽量让衣服自然风干。随着现代化生活地不断推进,愈来愈多的家庭会使用烘干机来烘干衣物。根据英国剑桥大学研究指出,一件衣物终其一生有60%的能源消耗与清洗及烘干有关。因此洗完衣物,应多利用自然晾干,而尽量不用烘衣机。

  三是健康生活,合理减少浪费。

  (1)自己种植蔬果,健康安全又环保。利用自家阳台、屋顶或社区附近的荒地,自己种植蔬果,能够减少对外来食物的依赖,也可确保蔬果不使用农药、化肥。农药、化肥都需由化石燃料制成,对健康、环境都有害,也会耗费能源。

  (2)健康饮食,多吃蔬果少吃肉。我们每个人都可以在减少食物生产的全球气候影响方面有所作为。选择合理的饮食方式,少吃肉类多吃蔬果,每人每年少吃0?5千克猪肉,可节能约0?28千克标准煤,相应减排二氧化碳0?7千克。如果全国平均每人每年少吃0?5千克猪肉,每年可节能约35?3万吨标准煤,减排二氧化碳91?1万吨。

  (3)少抽1支烟。全国3?5亿烟民1天少抽1支烟,每年可节能约5万吨标准煤,减排二氧化碳13万吨。

  第二部分 第97节:低碳生活方式:消费心理的变革(15)

  (4)少开1天车。全国1200多万量私家车每月少开1天车,每年可节油约5?54亿升,减排二氧化碳122万吨。科学技术部:《全民节能减排手册——36项日常生活行为节能减排潜力量化指标》,2007年8月。

  (5)支持回收再制的产品。美国的登山装备公司Pantagonia回收任何一种品牌的旧衣物,将纤维溶解后再制成新衣。该公司称,用回收纤维做成的衣物比用新的纤维制造的衣物省能76%,同时可以降低71%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支持节约资源的公司,等于间接减少地球资源的浪费,保护我们的环境。

  (6)简单包装,实用又环保。美国酒业带了个好头。为了用实际行动支持环保,减少葡萄酒生产的碳足迹,美国酒业集团发表声明,已决定采用利乐包装代替原有的艾伦峡谷(GlenEllen)与鱼眼(FishEye)葡萄酒单人份玻璃瓶包装。该公司宣布,将全国发行的187毫升玻璃瓶葡萄酒换成250毫升利乐包装,涉及品牌包括艾伦峡谷霞多丽、灰比诺、白增芳德、美乐、赤霞珠以及鱼眼霞多丽、美乐。酒业集团总裁大卫?肯特说:“这一行动进一步表明我们对减少碳足迹、支持环保的承诺。”据称,运输利乐包葡萄酒产生的碳足迹比玻璃瓶少50%。4盒250毫升利乐包葡萄酒比4瓶187毫升玻璃瓶葡萄酒的容量多1/3。艾伦峡谷利乐包葡萄酒4盒售价5?99美元,鱼眼4盒零售价6?99美元。美国酒业集团此举既减少了碳足迹,为环保作出了贡献,也降低了葡萄酒包装和运输的成本,可谓一举多得。阿里巴巴:《美国葡萄酒减少碳足迹采用利乐包装》,2009年8月12日。

  总而言之,每一件生活用品,大至家电小到玩具、书籍和摆设,都有无穷改进空间,使生产者和消费者共同投入智慧减少每一个环节的碳排放。为了我们的家园能够永保清新,请从每一个我开始,鼓励您的所有亲友一起投入减碳行动吧!

  碳中和在中国

  这些年来,随着中国经济发展和国际地位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大型国际比赛、博览会的举办国选定了中国。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2010年的上海世博会和广州亚运会等,都可以作为推广自愿减排的平台。随着中国与国际联系日益紧密,各种交流、演出和比赛等国际盛事在中国举办的频率和规模迅速提升,由此带来的旅游排放是推广自愿减排的很好机会。

  中国正在积极致力于环境改善,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方面有很多尝试。碳中和,一个听起来似乎非常陌生的名词,就在2008年借北京绿色奥运的契机,迅速地走向流行。

  为兑现绿色奥运的承诺,北京市修建了奥林匹克森林公园和一批郊野公园。同时,奥运工程大量使用了节能、环保新技术。一系列举措不仅有效减轻了奥运会对当地环境的不良影响,也使北京奥运会成为一届绿色减排的体育盛会。

  在绿色奥运理念的影响下,越来越多北京市民的生活习惯正悄悄发生着改变。由政府补贴的“1元节能灯”在京城4个中心城区推广,得到了人们的广泛欢迎;洗菜和洗手用的水,也不再被随意倒掉,而是被人们存起来,用来浇灌树木;垃圾分类也逐渐由形同虚设转向积极实践,甚至连外出旅游,一些人也开始认真谋划出行路线和方式,不是为了省钱,而是为了减轻对环境的影响。

  2008年12月,中国首个官方碳中和标识——中国绿色碳基金碳中和标识发布。碳中和标识是由国家林业局气候办设计注册,中国绿色碳基金捐资人实践低碳生活的一种证明。在北京的八达岭,由中国绿色碳基金营造的“碳汇林”已经投入使用。通过购买碳汇林或种树,可以抵消碳排放。对拥有私家车,经常需要坐飞机的中产阶层来说,购买碳汇是低碳生活的一种选择。碳汇林的平均换算价格是每千元8?6吨,购买之后将获得证书,北京的张录荣律师成为国内律师界购买碳汇第一人,目前已有100多人获得了这个证书。

  2009年8月5日,北京环境交易所促成全国第一笔场内自愿减排交易,上海天平汽车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成为国内第一家在交易所内购买自愿碳减排额度(VER)以实现碳中和的买家。天平汽车保险购买标的是奥运会期间北京绿色出行活动产生的8026吨碳减排指标,成交价格为27?76万元人民币,约合每吨碳指标35元人民币(5美元),用于抵消该公司自2004年成立至2008年底运营过程中产生的碳排放;供给方来自中国民间组织合作促进会和美国环保协会等单位于2008年共同发起的“绿色出行碳路”行动,经清华大学交通研究所核准,2008年奥运单双号限行期间,北京市近百家企事业单位及8万多民众参与了此活动,共计减排二氧化碳8895?06吨。

  很多公众人物都乐于扮演传播碳中和理念的角色。号称“美国第一个碳中和公民”的美国电影演员迪卡普里奥,就出钱在墨西哥植树,用于自身的碳中和;著名导演贝尔纳多?贝尔托卢奇在2004年11月推出《梦想家》时,就在电影开拍前种了1000棵树,以吸收拍片过程中所产生的790吨二氧化碳,就此产生了一部“碳中和”电影;此外,以主唱克里斯?马丁为首的“酷玩”乐队支付了10?5万英镑,在恰帕斯州认捐5万株树木,以吸收制作售卖新专辑以及巡回演出活动中所制造的二氧化碳。碳中和的明星时尚风也刮到了中国。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中国亲善大使周迅亲自行动,向公众宣传这种碳中和的“还债”方式。她用了一长串数字和一幅巨大的地图介绍自己的“碳足迹”:“我在2008年一年里飞了上海、伦敦、东京和新加坡等地,飞行里程共计149483公里,折算成碳排放量总计19?493吨,并捐出抵消这些二氧化碳所需要的树苗238棵,一棵树25元,花了大概6000元。”

  现在,不只是政府,不只是企业,不只是明星,更多的普通人都开始有意识参与到碳中和的队伍中来。个人的积极行动聚沙成塔,就可汇聚为行为减碳的威力,对我们依赖的地球意义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