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剧后厨演员表:朋友们想了解华国锋建陵墓的事儿吗?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9 21:43:20
凤凰视频:华国锋陵墓耗资亿元 引发舆论热议
',1)">
《南都周刊》文章:探访【华陵】
阳春三月,干旱多风的山西省交城县整天灰尘弥漫。去年开始实施的一系列城市改造建设,将这座历史悠久的县城几乎变成了一个大工地。
忍受着终日不停的嘈杂声的人们,时常会将目光投向县城外西北方向一处几近完工的的工程——这个被交城人称为“华陵”的工程,将在几个月后迎来被他们称为“交城人民的儿子”的骨灰。
这个“交城人民的儿子”,就是上个世纪70年代担任过中国最高领导人的华国锋。
扶贫县的"政治任务"
2008年8月20日,在举世瞩目的北京奥运会快接近尾声时,87岁的华国锋在北京一座四合院里静静走完了一生。11天后,这位曾担任过党和国家重要领导职务的老人,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火化。
交城县民政局副局长白庆峰说,晚年长居北京的华国锋生前曾交代过家人:自己过世后,骨灰要安葬在故乡山西吕梁市交城县的卦山之上。
群峰错落,远看如同八卦图而得名的卦山,曾是华国锋早年抗击日军的根据地之一。历经数十年浮沉起落后,这位老人希望在“树多,清静”的卦山落叶归根。
他的遗愿经夫人韩芝俊上报中央后获得了批准。
白庆峰曾见到过一份由中共中央办公厅秘书局下发的文件,“大意是要求山西省和交城县当地政府对华老的骨灰安放工作提供配合”。
有报道显示,在华国锋逝世的次月下旬,其子苏彬、苏华以及其生前秘书曹万贵等人曾亲赴交城,在卦山一带就墓地选址进行了实地勘查,并形成了初步选址意向。
白庆峰说,交城县政府为此还曾设立了以民政局为牵头单位、联合多部门协同办公的“华国锋骨灰安放工程办公室”,并与华家一起最终确定了地址——位于卦山南坡一片“杂草丛生,不长树”的荒地。
在当地人眼里,占地面积约15平方公里的卦山是一处“风水宝地”——连绵逶迤的卦山海拔近千米,满山松柏终年常青。始建于唐代的天宁寺、石佛堂以及明清时期的圣母庙、文昌宫等古建筑散落其间。其距交城县城区最近处仅一公里左右,从卦山上向南远望,整个交城县一览无遗。
交城县聘请的山西省建筑设计院很快为骨灰安放工程设计作出了总体规划,毫无悬念,这个规划在当地发改、城建、环保等部门的审批过程中一路绿灯。2009年4月8日,华国锋骨灰安放工程奠基仪式在卦山举行。在当地百姓好奇的目光下,这个由山西省机械施工公司道桥分公司承建的工程很快破土动工了。
在交城县政府官方网站上,该工程屡屡被各类会议提及。在2010年4月的交城县政府报告中,华陵被称为“中央、省、市非常关注的一项政治工程”,是当地的“名片工程、品牌工程,更是良心工程”。
“沾光”的交城人
不过当地人似乎对华陵工程中的吕梁英雄广场更感兴趣。
交城县是山西省五个扶贫县之一,受国家产业调整、环保政策限制以及市场不景气等因素影响,近几年交城县传统的焦化、水泥、铸造等几大支柱产业举步维艰。去年,代县长孙善文甚至用“四面楚歌,弱不禁风”来形容当地传统产业的危急现状。
经济滞后产生的尴尬显而易见——有20余万人口的县城至今没有一座公园。一直以来,当地天宁商城大门外不到半个足球场大的空地是唯一像样点的公共场所。
交城县一位官员说,每到夏季晚上,老百姓“只能在尘土飞扬的街头走走”。民间对此状况的抱怨由来已久。
“华陵”工程的上马出人意料地改变了现状。
现在,除了广场周边正在堆砌石栏外,“华陵”工程已近乎完工。
在占地面积约2000平方米的吕梁英雄纪念广场北侧,1860平方米的365级、宽12米的大理石步道依山而建,与分列两旁的花坛和绿化带一并延伸至山腰上方。台阶尽头是约400平方米的平台,一座五米见方的H型石鼎安放于平台正中,石鼎正面居中位置据称刻有名讳字样,现被红布覆盖,其后的山体由一面石板构成的挡土墙封闭。
白庆峰说,今年的8月20日,华国锋的骨灰将被安放在石鼎后方挡土墙一处“面积大概几平方米的小洞里”。
让当地人意外的是,交城县政府还在“华陵”附近增加了新的项目:在新立的“卦山生态园规划图”上 ,吕梁英雄纪念广场的西侧将新建一座面积上千平方米的晋绥革命历史纪念馆,而东侧破旧的文昌宫也将被翻修为交城县文物博物馆。这两项工程现在也已接近尾声。
住在附近的一位退休老人时常会到“华陵”溜达一圈,查看施工进展。他说,一直等着修好了,好来这里放风筝。
领袖的故乡
交城县永宁南路29号,是个会让外人花点功夫才能找到的小院子。院门外左侧一座满是灰尘的水泥台子表面,隐约还有一串办证手机号码。只有水泥台上的黑色石碑才显示了此地的与众不同——碑上写着“华国锋故居”五个字。石碑一侧,有人正守着两挑苹果当街售卖。
这样的景象,就象一个关于华国锋晚年人生的暗喻。
下令逮捕“四人帮”为华国锋的政治生涯抹上 了最光辉的色调,但随后,当中国社会在1978年开始再次向世界张开双手后,,这位中国最高领导人在短短数年后,从政坛快速隐去——1980年9月辞去国务院总理职务,1981年6月辞去中共中央主席和中央军委主席职务。随后近30年的漫长岁月里,他深居简出,将多数时间花在居家研习书法上。
1949年后,华国锋只回过家乡3次。华国锋在家乡就像一个模糊的影子,虽然尽人皆知,但又难以触及。县城里一家电器商场的中年老板说:“华国锋是所有交城人的骄傲,但人们对他的了解并不多”。
华国锋故居的小院里,现在住着五六户人家。这处2007年被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的小院,临街一间屋子已被人用来开了间卖汾酒的小杂货店。名叫段继兵的小店老板说,不时有外地人来此短暂游览拍照,然后会在他的店里买上几斤散装汾酒带走。他承认自己也“沾了华老的光”。
交城县政府官员乃至普通民众认为,“华陵”工程体现了对前国家领导人应有的尊敬,同时也有助于提高当地知名度,促进招商引资。
(文章来源:《文摘旬刊》2011年5月13日19—6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