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主沉浮第二部:专题六拓展材料9:课堂教学要预设更要生成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19 06:43:24
专题六拓展材料9:课堂教学要预设更要生成

 

                      课堂教学要预设更要生成  彭玉华【案例主题】传统的课堂教学总是预先确定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流程,然后有条不紊、按部就班进行教学。新的课堂观认为课堂是一个动态生成的系统,课堂教学应在真实具体的教学情境中动态生成。无疑,没有设计的教学如无的放矢,容易混乱且难以实现预期的目标;但死守设计一成不变,忽视课堂情境的动态变化,又会见书不见人,阻碍学生发展。因此课堂教学要以学定教,既要预设更要生成,在预设的基础上生成,生成是为了更好的实现预设。前不久听了上海徐汇区一所中学的老师上了《石缝间的生命》一课,下文以此为例进行具体阐述。【案例描述】《石缝间的生命》是九年一贯初一第六单元的一篇自读课文。上课前老师设计了如下教学简案: 一、教学目标积累词语和优美语段,有感情地熟读课文。整体把握文章思路,根据语境揣摩重点语句的含义。联系生活实际感悟人生,领会文章对积极高昂生命力的礼赞。 二、教学流程1.导人新课。2.检查预习情况。3.听朗读,并思考一下问题:石缝间的生命打动我的原因是什么?文中具体描绘了哪些石缝间的生命?4.用小组间的合作学习,进一步对文章进行深人理解。 A组学习单:学习第四段,合作完成:①第四段写了石缝间的那一种生命形态?有什么特点?②找一句你难以理解的语句。B组学习单:学习第五段,合作完成:①第五段写了石缝间的哪一种生命形态?有什么特点?②找一句你难以理解的语句。 C组学习单:学习第六段之合作完成:①第六段写了石缝间的哪一种生命形态?有什么特点?②找一句你难以理解的语句。5.小组交流,由小组发言员朗读所画语句,然后发表自己小组的见解。6.有人认为第一七节可删去,大家认为如何?不同意见的双方可以争辩的力一式各陈己见。7师总结全文,片在个班同学的齐声朗读中结束本课(配乐)、三、作业(当堂反馈和书面作业)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老师带领学生积极主动的按教学目标和教学流程进行教学。其中有两处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第一处:在上至第五个环节即小组交流、小组发言员朗读、发表小组见解后,老师并没有让学生马上进人下一个环节的学习,而是配乐让学生自由朗读自己喜欢的语句和文段,伴着优美的音乐声,学生全身心地投人到朗读中,在感受优美的文字的同时,进一步加深了学生对逆境生命的尊严和壮美的体悟……第二处:教学在第六个环节达到了高潮,学生或认为第七节可删,或认为第七节不可删,各陈己见,气氛热烈。许多学生都提出了富有创见性的问题,其中有一个学生更是非常活跃,对文本提出质疑:“为什么要追求恶劣的生命环境呢?良好的生命环境不是更好吗?”(原文中有一句话:“如果一切的生命都不屑于去石缝间寻求立足的天地,那么,世界就会有一人片一大片的地方成为永远的死寂。”)该生从更高层次上和作者对话,可以更深的理解文章的内涵,可惜老师并没有顺着学生的问题向纵深处发展,而是打断学生的发言.以结论的方式过早地结束了辩论.进人到下一个环节的学习。【案例分析】结合教案,就会发现上面提出的第一处不是预先设定的,而是根据具体的情境即时生成的《石缝间的生命》是一篇哲理散文,而文章的主题:礼赞处于逆境(石缝中)的生命的昂扬生命力,对初一的同学来讲,具有一定的难度。如何从学生已有生活经验出发,唤起、加强其对生命的感悟,是文章教学的难点。“书读百遍,其义自现”,通过“读”而“悟”无疑是最有效的手段之一。其实,再看一下教学设计,教学过程的第三环节是“读”,第七环节也是“读”,目的是通过读贯穿全文,加深学生对文字、文本的感悟。但是,仅仅开头结尾两处,力度明显不够,教学过程中间加入“读”,恰好弥补了这个不足.真正实现了以“读”贯穿全文的教学设计、以“读”体悟生命的力量的教学目标,使教学过程更加流畅。这恰是本课的亮点之一。而第二处从教学设计来看,是对文本写作技法的质疑和辨析,属于更高层次的阅读能力。由于问题设计富有挑逗性,学生思维的火花被点燃,对话、辩论、碰撞此起彼伏,新问题、新观点、新思想层出不穷,课堂气氛达到高潮,成为本课教学的精彩华章、老师如能利用学生提出的问题,在这个环节深入、生发开来,不仅能顺利完成文章的教学任务,达成文章的教学目标,而且能发展学生的求异思维、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创新意识,创造性地完成教学任务。遗憾的是老师并没有充分利用这一动态生成性的资源,有点匆忙地结束了对话,强行把学生拉人下一个预先设定的轨道,进人下一个环节的教学。显然,老师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维持原先的教学设计,保持教学的完整性,完成既定的教学目标;而没有利用课堂动态生成的资源,调整教学流程,生成新的教学目标。【案例反思】教育教学活动总由预设与生成这两类具有矛盾特性的活动交织在一起构成的。一方面,教育是有目的、有计划的活动,在教学活动中,教师教什么、怎样教和学生怎样学等等,都需要预先设计和安排,教学实施的过程总是在一定的目的、任务和计划的支配下,因而具有明显的预设性‘另一方面,真实情景中的教学活动是在具有生命力和主动性、群体和个体的人的各种发展活动中进行的,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生命过程,总是充满各种变动因素,不可能完全按照预先安排好的计划去进行,需要在预先设想和安排的基础上根据具体发生的情况进行调整,以适应、处理和利用这些构成真实教学过程的变化因素,因此教学又必然是富有生命力的、动态的、变化的,具有鲜明的生成性。较长时期以来,课堂教学活动过分的强调课前教学预设,完全按部就班、直线式、机械的执行、操作预先设定的教学计划,而无视教学活动中的变化因素,使教学过程走向静止和封闭,使得教学效率低下,课堂了无生气,学生和教师的生命在模式化的课堂中一步步走向枯萎。在这样的课堂中学生的个性、创造力难以培养,教师更难以享受挑战智慧所带来的欢乐。因此,在新课程理念下,我们应确立新的课堂观,即动态生成的课堂观。课堂教学不只是由教师和学生执行预设的教学计的活动,更是师牛在真实具体的教学情境中通过双方和多方的互动,主动创造和生成教学的过程。这就要求教师在预设的基础上动态的把握课堂,利用生成性的资源创造性地进行教学。我们同时注意到浙江郑逸农等老师提出了“非指示性教学”的理念,把“二不”(不指示学习目标、不指示问题答案)、“四自”(让学生用自己的心灵去感悟、用自己的观点去判断、用自己的思维去创新、用自己的语言去表达)、“三开放”(开放的学习日标、开放的学习材料、开放的学习评价)。②这显然是对传统预设教学的颠覆,这种新锐的教学理念的确给语文教育带来了一股清风。但我们也应清醒地认识到。且不说完全不要指示和预设的教学能否实现,就算能实现的话,也只能针对特定的学生和教师群体,即要求高素质的教师和高素质的学生。就目前的教育现实来看只能把这种理念作为一种教育理想,而不具备推广的可能性。综上所述,我们以为,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既要重视预设,更要重视课堂的动态生成,取消二元对立,注重预设与生成的协调统一,在预设的基础上生成,生成是为了更好的实现预设的目标,二者相辅相成。在具体的教学进程中教师先要充分预设,教师准备得越充分(根据学生实际),就越能更好的捕捉利用生成的动态资源;要进行弹性设计,以便根据课堂情境动态调整教学设计;同时教师更要根据自身的教学经验、教学艺术、教育智慧确认、利用课堂上动态生成的各种教学资源调整教学流程,动态处理课堂。要真正实现二者的相容和转换,教师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首先要树立以学定教的设计观。确立教学是“为了学生的发展”这一价值观,课前预设教学也好,课堂生成也好,两者都要统一到“为了学生的发展”这个基点上。并将这一理念落实到教学实践中去,而不是停留在口头上、文章里。以学定教,从学生的生活出发,根据学生已有的经验、知识储备、认知习惯等进行教学设计,根据课堂教学的实际情况调整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流程,按照学生的即时样态生成新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流程。其次要确立动态生成的课堂观。传统的课堂是单向的、静态的、封闭的,教师的任务是灌输、学生的任务是接受,教学是师生之间的单项传递,课堂教学也因此成为了教师机械、呆板地执行教学设计的过程,学生总是在教师预先设计的轨道上规范运行。新的课堂观认为课堂应呈现生命态,是开展生成的,具有创生性,教学是在师生的双向互动中,进行智慧的交流、思维的碰撞,教师是在当时课堂特定的生态环境下,因势利导,利用生成的动态资源创造性的组织教学活动,使凝固的课堂场景变成一幅幅鲜活的、生动的画面,流淌出生命的活力。再次要树立资源意识。新的课程观超越了教材是唯一课程资源的狭隘观念,确立了教师即课程、学生即课程、教学环境即课程等新的观念。教师应根据新的课程观,突破以往的条条框框,打破既定思维定势,努力调整自己的教学行为,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尤其是真实的课堂情境中动态生成的教学资源,动态完成教学目标。最后要提升教育智慧。课堂是一个动态的系统,课堂教学不是教学行为模式化的场所,有研究指出教师在一次50分钟的课堂里,至少要做出30个与教学有关的决定。这就要求教师充分预设并根据变化的情形不断调整白己的教学行为,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艺术,提升自己的教育智慧。总之,课堂是一个由教师、学生、教材、环境组成的动态系统。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应该树立全新的课堂理念,确立新的教学设计观,既要预设更要生成,并使二者和谐共存、相互转化,使课堂充满变化,成为师生、生生互动交流,共享智识,焕发生命激情的富有个性的情景化场所;使课堂教学成为师生人生中的一段重要的经历,成为他们生命的有意义的构成部分。③注释:①殷晓静.课堂教学中的动态生成性资源研究[D].华东师大2004年度硕士学位论文,第4-5页②何方.在“指示”与“非指示”之间:理念、实践与问题[J].中学语文教学,2004(12).③叶澜.让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J]教育参考,1997(4).(彭玉华:华东师范大学课程系硕士研究生,上海,200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