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县政府门户网:“公交都市”渐行渐近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1 16:42:42
“公交都市”渐行渐近

时间:2011-08-14 来源: 作者:本报记者 王涛

    随着经济的发展,机动化加剧,城市日渐拥堵,大力发展公共交通成为共识。经过认真的调研,交通运输部尝试推出构建“公交都市”的战略设想,重新定义城市交通管理思路,将“公交都市”提升为城市战略,而不仅仅为交通战略。

  深圳第一个尝鲜

  2010年11月11日,交通运输部和深圳市人民政府在深圳签署了共建国家“公交都市”示范城市合作《框架协议》,商定将深圳市作为“建设国家公交都市示范城市”,共同推动深圳“公交都市”建设。

  交通运输部部长李盛霖在签约仪式上表示,为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和中央对深圳的战略部署,交通运输部和深圳市政府商定将深圳市作为建设国家“公交都市”示范城市,这是交通运输部履行指导城市客运职责的标志,也是探索部与地方合作共建的有益尝试。

  深圳市委书记王荣表示,深圳将以协议的签署为契机和动力,尽快制定出台建设国家“公交都市”示范城市实施方案,力争到2015年将深圳建设成为具有国际水准的“公交都市”。

  根据《框架协议》,交通运输部将积极推动深圳市重大公共交通基础设施、智能交通系统和公共服务信息系统建设,鼓励新能源公交车辆的更新使用和配套服务设施建设,并创造条件提供资金支持;支持并安排深圳市在落实国家优先发展公共交通战略方面先行先试;将深圳市作为首批“建设国家公交都市示范城市”,联合深入开展相关示范工程建设,积累和创造全国发展城市公共交通、缓解城市交通拥堵工作经验,为探索建立缓解城市交通拥堵的相关制度、标准和体制、机制奠定基础。

  公交引领城市

  根据建设国际化现代化先进城市的战略部署,深圳将坚持以公共交通引领城市发展的战略导向,打造轨道交通、常规公交、出租车、慢行交通一体化的城市公共交通体系,并辅以必要的需求管理措施。

  深圳“公交都市”的建设将综合应用“交通引领、交通供给和需求管理”三大策略。具体而言就是:以高快速路和快速公交的“双快”体系引导城市发展,以公交走廊作为城市的发展轴,促进人口居住和就业沿公交走廊两侧集聚,构建最佳“居住地+公交走廊+就业地”出行组合,使70%的公交出行集中在公交走廊两侧,实现紧凑型城市发展;以车站作为城市的开发中心,在公交车站周边区域,进行居住、商业、办公、公共设施等土地的高强度混合开发,实现城市精明增长。通过持续基建,建设道路交通、轨道交通和枢纽场站系统,形成发达的公交体系。通过实施“推(对小汽车限制拥有和调节使用)、拉(优先发展公共交通)”的策略,推动交通出行从小汽车转向公共交通。

  具体目标包括:城市公共交通结构优化升级,公共交通平均出行时间基本控制在30分钟以内;碳排放总量降低3%-5%。力争到2020年,公交出行分担率达75%以上,全面实现乘客“5分钟换乘、500米上车”;碳排放总量降低15%-20%。

  据悉,继深圳启动“公交都市”之后,济南、郑州、武汉等城市正在积极跟进。

  “公交都市”如此定标

  构建“公交都市”是交通运输部“十二五”期间推进城市交通发展的重要策略,“公交都市”示范工程则是推进公交优先战略的重要形式。《国家交通运输“十二五”发展规划 》中如此规划“公交都市”:

  制定“公交都市”建设评价标准和办法,实施示范工程,提高城市公交出行分担率。

  结合国家低碳城市建设需要,选择30个城市实施“公交都市”建设示范工程。

  研究制定“公交都市”建设目标和评价指标体系。

  支持综合客运枢纽、智能交通系统和公共服务信息系统建设,鼓励新能源公交车辆的更新使用和配套服务设施建设,提升公交运营效率和服务品质。

  通过5年的努力,在示范城市主城区实现500米上车,5分钟换乘,公共电汽车运行速度明显提高,公交出行分担率达到50%以上。

  “公交都市”两大议题

  问题一  什么是“公交都市”?

  “公交都市”是以城市公共交通运输为主体、多种交通方式协调运转,交通与城市发展相适应并有效支持和引导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大城市。

  “公交都市”是国际大城市在发展接近成熟阶段,为应对小汽车高速增长和交通拥堵所采取的一项城市战略,已成为全球大城市的发展方向。

  “公交都市”应该具备如下特征:

  紧凑城市。市区70%以上人口居住和就业集聚在公交走廊两侧;

  公交为主。公交出行占全方式出行的50%以上,公交分担率为城市机动化出行分担率的70%以上;

  模式多元。形成“以轨道交通和快速公交系统(BRT或专用道系统)为主体,常规公交为补充、与其他运输方式便捷换乘”的一体化城市客运体系;

  统筹衔接。实现市内交通与对外交通、地下交通和地面交通、大容量和中低运量交通、机动化和非机动化交通的有机结合和有效衔接;

  空间提升。集成轨道、常规公交、慢行系统及交通环境等要素,打造安全、畅达、绿色的交通空间,提高市民出行品质;实现交通与城市、经济、生活和谐共生。

  吴洪洋

  问题二  如何构建 “公交都市”?

  公交足额、公交有效率、公交不堵、公交舒适,就离“公交都市”不远了。

  行动之一:加大公交基础设施建设

  公交基础措施是建设“公交都市”的起始点。

  行动之二:实施公交信息提升工程

  有了公交,还要尽量提升公交的效率。建设“一个平台、三大中心”,一个平台是指建设城市公共交通运营监管信息平台;三个中心是建设集智能调度、运营监控和公众出行信息服务等功能的城市公共交通智能调度和控制中心。这“一个中心、三个平台”能显著提升公交的运营效率。

  有条件的城市,建设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监控中心和建设城市公共交通IC卡管理和信息交换中心。

  行动之三:实施“公交不堵”工程

  “公交不堵”是建设公交都市的重要指标之一。有人曾在北京做过实际的出行速度监测:公共汽电车均速9.1km/h,轨道交通均速12.9km/h,小汽车出行均速 21.1km/h。

  这说明至少在北京,小汽车出行比公交出行速度有明显优势,更不用说小汽车的舒适性和自由性了。

  行动之四:实施公交方便舒适工程

  多样化的公共交通服务:大容量快速公交、支线公交、小区接驳公交、随上随下式综合客运枢纽整合协调以提高换乘效率。这要有高效的协调机制,破除部门权限与利益的阻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