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乐湿地公园怎么走:历代国画名作欣赏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9 07:01:45

093《玉堂富贵图》
清 陆恢 轴 纸本设色 纵184.5厘米 横95.8厘米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陆恢(1851—1920),原名友恢,一名又奎,字廉夫,号狷叟、破佛盫主人。原籍江苏吴江,久居苏州,山水、人物、花鸟、果品无一不能。广泛游览,师法自然,遂笔意苍劲遒丽,古拙深幽。此图为人祝寿或赠送富贵之宅。乐府诗集三四相逢行古辞:“黄金为君门,白玉为君堂。”画面上有一棵盘根错节、古老苍郁的白玉兰树,枝干茂盛,洁白的玉兰花,吐蕊怒放,香欺兰蕙,可谓满树繁花。树根旁有数株牡丹,黄紫两色,暗绿的密叶里,衬托出娇嫩的牡丹及红花,使整个画面,看似金铸玉雕,富丽堂皇,雍容华贵,花涛香海。




388 《双猫窥鱼图》
清 程璋 纸本设色 纵148厘米 横80.8厘米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程璋字德璋,号瑶笙,安徽休宁人。他曾随父在江苏泰兴、常州,后寓居上海,做过清华大学的讲师。工画花卉、翎毛、草虫、走兽,兼能山水、人物、参用西洋画法,熟谙透视,结合写生,形象真实。色彩浓丽,构图自然别致,他的绘画,能自创新貌。此图画池塘边两只花猫,葡匐在石块岸上,双眼紧盯着池塘中的游鱼。由于画家懂得生物百态,所以画石头,池边的水草,浮萍树干,树枝及红叶,在透视的处理上,远近、前后、浓淡、深浅等,都能合乎自然物象的真实。




094《红兰花图》
清 金农 绢本设色 纵63.7厘米 40.5厘米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画上有画家自题:“红兰花叶皆妙,惜无香泽,今夏见于奉宸院卿江君鹤亭水南别墅,越夕,费燕支少许,图此小幅。若宋徐黄诸贤却未曾画得也。昔耶居士记。”画罕见的红兰花。笔触较工整细腻, 风格沉着又清丽, 笔墨稚拙,不求形似,别具古朴风格。




095《柳塘双鹭图》
清 黄慎 纸本设色 纵139厘米 横62.5厘米
画垂柳依依,池塘中双鹭觅食,上有一首七言诗,具作者名款。此画用笔细腻。后见怀素草画,细心临摹。画人物迅捷劲利,多取历史、神仙故事为题材;亦善山水、花鸟,为扬州八家之一。此图豪迈洒脱,简练纵逸,不难窥见作者精湛功力。




096《松藤图》
清 李鱓纸本设色 纵126厘米 横62.6厘米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松藤图》是画家中年时的作品。画中一棵老松斜向伸入画面,树皮斑驳,松枝繁茂;松树旁边一棵藤条攀缘而上;墨中略施色泽。右上空处题七绝一首:“吟遍春风十万枝,幽寻何处更题诗。 空庭霁后帘高卷,一树藤花夕照时。”此诗也道出了画家当时的心态。画家以画花卉竹石闻名,他起初的画风是较为工整的,后逐渐转为豪放的风格,成熟时期的画风受明代徐渭影响很深,一改过去规矩工整为纵逸潇洒,形成了自己的画风。




097《墨竹图》
清 郑燮 纸本,纵120厘米 横69.3厘米 墨笔
画面构图居中,画新竹二竿,竹后二方石块挺立。略有明暗前后关系,竹叶在前的用色浓重清晰,在后的则以略淡之墨完成,更为退后的是石块,用色更加浅淡,完全是竹子的陪衬,但并非草率马虎之笔,细观之仍是苍劲奇峻之笔。题款位于画之右上方,字体别致妍丽,跌宕多变,抑扬顿挫中体现出一种音乐的多变旋律感。画中共钤四印,三方位于题款之后,二朱文,一白文,白文印章云:“七品官耳”,是郑板桥印章中极有代表性的一方,一直为人所津津称道。另一方钤于画面左下角,呈压阵之势,小而有型,造型别致怪异,为略具山形,亦是印之精品。




098《兰竹石图》
清 郑燮 纸本 墨笔画
画面内容是石畔青竹,石缝中并生兰草,右前生竹三竿,老竹苍劲挺拔,新竹俏丽清秀,各有特色,落于纸上气韵生动,虽是寥寥几笔写意而成,而竹之神、竹之态、竹之韵已被表达得淋漓尽致。竹所倚生石块亦是画面主体之一,作为竹之背景,以遒坚奇峻之态增添画之气势,又反衬竹之生机;石上兰草则增添了石趣,不给人顽固古板之惑,反觉石亦为可亲可爱之物,也有它的生命喜好。从题跋看,这是作者送给老者寿辰之礼,以充满生气的题材作画,再配上不无幽默的题诗,真是再恰当不过了。




099《幽篁兰石图》
清 郑燮 纸本墨笔 纵140.1 厘米 横62.2厘米 安徽省博物馆藏
郑燮笔下的竹,无论是新竹、老竹、晴竹、雨竹、水乡之竹、山野之竹,无不赋予它们以性格和生命,达到神情逼肖,栩栩如生,富有感人的生命力,给观者带来愉悦和美的享受。此画同样表现修竹、兰花与文石。画上有罗聘的题款:“不厌东豀碧玉君,天坛双凤有时闻。一峰晓似朝仙处,青节森森倚绛云。罗聘。”





100《湘潭秋意图》
清 罗聘 纸本水墨 纵168.3厘米 横88.6厘米
罗聘(1733—1799),字遯夫,号雨峰,又号花之寺僧,歙县人,流寓扬州,为“扬州八怪”之一。从金农学画,得其真传,画梅花、竹枝、兰花。山水、花卉自开蹊径,人物亦妙而传神,画鬼尤擅胜场。此图用笔挺秀,丰姿潇洒,是他得意之作。




101《菊花图》
清 张同曾 绢本设色 纵41厘米 横55厘米 南京博物馆藏
图绘秋菊满幅,繁簇似锦,争奇斗艳,生机勃勃,表现出秋菊傲霜的品格。此画用笔劲健洒脱,菊花结构缜密,设色淡雅,满纸菊花一气呵成,充分体现出作者的高深功力, 张同曾的这幅《菊花图》设色表现出菊花的娇艳,笔墨轻松流利,很有特色




102《蕉梅锦鸡图》
清 王礼 纸本设色 纵114.7厘米 横47.2厘米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王礼(1831—1879),字秋言,号秋道人、蜗寄生、白蕉研主。江苏吴县人,海上画派前期的杰出画家之一。此画绘梅花锦鸡,设色妍丽淳厚。




103《香满蒲塘图》
清 胡公寿 纸本设色 纵178.9厘米 横47.5厘米 上海博物馆藏
胡公寿(1823—1886),清代书画家。名远,号小樵、瘦鹤、横云山民,以字行,华亭(今上海市松江)人,寓上海。工画山水、兰竹花卉,尤喜画梅。集古今诸家之妙,自成一格。喜用湿笔,浑沦雅秀,得淋淳浓郁之致。此图也体现了画家的这种风格。




104《梅花鹿图》
清 任薰 绢本设色 纵27.6厘米 横30.3 厘米 南京博物馆藏
任薰的花鸟画多用之字形构图,善把没骨、勾填和写意技巧混合运用在一起,格调清新,雅俗共赏。从学者除任颐、任预外,宁波、苏州均有弟子。人称“任阜长精于绘事,名噪当时”。此图工笔重彩绘梅花鹿和山石,风格古秀而浓郁。




105《三羊开泰图》
清 任颐 纸本设色 纵169.7厘米 横92.7 厘米 南京博物馆藏
任颐(1804—1895),初名润,字小楼,后改字伯年,浙江山阴(今绍兴)人,寄寓浙江萧山。其父工写照,伯年幼得父教,后随任熊、任熏学画。擅画人物、山水、花鸟,尤工肖像。取法陈老莲,且重视写生,但可贵的是他能创新,而且有自己的画风。此图绘三只羊,一黑,两白,后有岩石和兰花。




106《荷花图》
清 任预 纸本水墨 纵106厘米 横29.5厘米 广东省博物馆藏
此图水墨画荷花。后周的周敦颐曾撰《爱莲说》将荷花比作“花之君子”,后代的文人士大夫常以荷来寓意象征自身品格情操的高洁。在佛教中莲荷是佛国净土的象征,被信徒用来寄予对来世幸福美好的向往。故莲荷也成为任预非常喜爱的题材,通过画荷表现其高洁宁静的气质。




107《梅鹤图》
清 虚谷 纸本设色 纵145.2 横78.9厘米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本幅画二只白鹤在梅枝间翩翩起舞。画家以顿挫的侧峰描绘了如剑如戟、铁干清癯的梅树,那参差交错的枝条,棱角分明的花瓣,突出了梅花天生寒骨、峥嵘向上的铮铮傲骨。 鸣飞的白鹤,一改光洁华美,悠闲典雅的贵族气象,而以苍劲的笔触写出长颈后缩收紧,雪羽铺展飞扬的奇特造型,突出了仙鹤卓而不群的风神和凌空向下的劲势。




108《松鼠图》
清 虚谷 纸本设色 纵65.1厘米 横33.5厘米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本幅自识“仿解馆法,虚谷画。”钤“虚谷书画”。此画取景于一只活泼的松鼠在夏日静谧的树林中飞跃跳荡的瞬间。晶莹香甜的葡萄引来了这只小动物。画家以干硬的细笔画松鼠丰厚蓬勃的皮毛和调皮灵活的动态,它那圆睁的双眼,龇起的胡须,奋扬的前爪和翻卷的长尾巴,使画面洋溢出喜悦欢快的野趣。





109《梅花图》
近代 吴昌硕 纸本设色 纵159.2厘米 横77.6厘米 上海博物馆藏
《梅花图》构图奇特,几条竖直线条,作为梅花主干,小枝旁出。右上侧又伸出数干梅枝,穿插于主干之间。梅花先用写意法勾勒,再填颜色,梅干梅枝的处理,粗看似乎不合常规,然而细细品味,枝干横竖交叉,杂而不乱,恰到好处表现出梅花的风姿,富有生活气息。画家以书法入画,笔墨苍劲,透着几分金石趣味。此画是吴昌硕花卉画的奇绝之作,苍劲俊朗而洒脱随意




110《菊石图》
近代 吴昌硕 纸本设色 中央工艺美术学院藏
《菊石图》是吴昌硕以惯用的斜对角章法而作,集中在画面左边,靠顶角画有姚黄大菊,双钩花瓣,浓墨点叶,枝干上有两个花蕾,下面有巨石一块,数朵魏紫,中间隔着一朵白菊,昂首怒放,风姿绰约,浓墨深叶衬托着花朵,花枝扶疏,画之右下角点着大小不同的墨点,各种盛开的菊花,呈现出鲜艳多姿,神韵秀丽,凌风傲霜,可见画家寄托着他清高脱俗的精神品格。




111《清供图》
近代 陈师曾 1918年
此图画一陶盆,以重墨画石头,旁养盛开的水仙花,盆后有瓶,插有二朵菊花。菊极淡,数叶稍深,疏朗且有清逸之趣。整幅画静谧清雅、高洁。用笔宛转,潇洒流利,笔简而不空,层次有条理,既有成法,又不拘于成法,任意为之,自饶清逸,独有风貌。同时配上他的题画短句:“供养水仙花,开到盈盈欲折。一片岁寒清思,共芳香幽绝。碧天云净雪初消,又见风吹叶,人意钟声俱远,有一轮冰月。”题句清新隽逸,与画互相映衬。





112《菊石图》
近代 陈师曾 1916年
一块大石布满了画面绝大部分,钩花点叶,布列有序,黄、红、白三色,各色菊花艳丽芳菲,争妍斗奇,形成一幅缤纷斑斓的立体画卷。陈师曾画菊有时寓有身世之感,如他为贺吴成再婚画的一幅菊花上题菊花诗云:“事往去年花,今年岂无再?从容续坠欢,俯仰发新慨。写此诗赠君,愿与人常在。”画家悼亡两次,结婚三次,对于朋友的再婚,自然会引起自己的感慨。他画菊,有时以草书笔法,一气呵成,可谓千姿百态,巧夺天工,给人美的享受。




113《秋荷图》
近代 陈师曾 纸本设色 1916年
画家在画上题:“荷叶生时春恨生,荷叶枯时秋恨成。深知身在情长在,怕听江头江水声。”画面构图饱满,莲梗莲叶布局别致,荷叶有的已枯萎,有的正富生命力,莲蓬挺立。用笔秀逸多姿,刚健活泼,矩法森严,精气内涵,毫无剑拔弩张之气。坚实沉著,锋芒尽敛。用墨又能燥湿浓淡,任情挥洒,画面生动自然。画家在诗旁盖有朱文“深知身在情长在”的印章。这是他有感而发。这颗印章是陈师曾为纪念他的亡妻汪春而作的,章的边款:“师曾悼亡乃有此作,灯前自赏,不禁泫然。”




114《虾》
近代 齐白石 纸本墨 纵67厘米 横34厘米 私人收藏
齐白石27岁正式拜师学画, 他先学画民间神像, 然后学画肖像, 继而又学山水、花鸟和人物。他临摹观赏了徐渭、八大山人、金农、扬州画派等明清画家作品, 陈师曾不赞成他对古人的摹仿, 劝他独创一格, 齐白石果真闭门变法, 也称“衰年变法”。此幅《虾》便是他晚年之作, 区区几笔, 把虾的本性和特性表现得十分生动传神, 深得表现鱼虾妙趣之法, 再加上他颇富个性和功力的书法、奇绝飘逸的金石印章, 此画具有非凡表现力,真可谓“笔愈简而气氛愈壮”。




115《荷花蜻蜓图》
近代 齐白石 纸本设色 纵39厘米 横35厘米
齐白石诗词、篆刻、书法无不精工,山水、花鸟、昆虫、人物等都有很高的艺术成就。此画构图奇特,一花、两叶,穿插得非常巧妙,尤其是几片朱红的花瓣,掩映于墨色的荷叶之中,色彩对比强烈而又十分谐和。叶间蜻蜓,款款而飞,俯视荡漾的微波,真使人夺“十里荷塘”之想。





116《竹月图》
近代 高剑父 40年代作 纸本设色 纵118厘米 横32厘米 私人收藏
高剑父(1879—1951), 名伦, 字剑父, 后以字行, 广东番禺人, 共有兄弟六人, 他行四, 五弟高奇峰, 亦善画, 与他同为岭南画派的先驱。高剑父自幼丧父, 在族叔的影响下对绘画产生了极大兴趣。早年从居廉学画, 后入黄埔水师学堂学习, 后因病辍学, 又回居廉门下研习绘画, 之后进一步学习西洋画技法, 通过与日本画家山本梅崖等人接触, 高剑父大开眼界, 在接受外国艺术精髓的同时, 他暗下决心要改革传统中国画。此画构图狭长, 一管瘦竹直指天空, 小枝上残叶在朔风中颤抖, 一幅料峭肆意的竹月图。





117《紫藤图》
近代 高剑父 1945年
紫藤是高剑父常画的题材。此图以大笔画出主干,用笔的中、侧、偏、顿、挫的变化,宛如蛟龙腾跃,藤蔓曲曲弯弯,以墨色的深浅浓淡使物象主体分明,主干上的石绿苔点,使藤茎变得苍老而有变化,盛开的紫藤,一球一球重叠倒悬,花心是黄的,花瓣是紫色的,密密麻麻,布满画面的上下。画面气势博大,似乱非乱,构图严谨,变化多端,花的雍容,藤的老辣,犹如张颠的草书笔法,表达了画家视觉美感及独特的情思。





118《岭南春色图》
近代 陈树人 1929年
陈树人与高剑父、高奇峰并称“岭南三杰”。陈树人的艺术风格超然于传统的束缚,更加重视现实对象的写生。陈树人曾对高剑父说:“子为其奇,我为其正,奇峰先生则执中。”就把他们三人不同的风格谈清楚了。《岭南春色》截取红木棉树之局部,巨柯挺立,满树猩红的花朵,艳丽引人。红木棉树是岭南著名的花树,人们称誉它为“英雄树”。开起花来,正像诗人们赞颂的“红花朵要破春寒,挂满枝头百尺竿”。





119《孤猿叫雪图》
近代 高奇峰 1916年
画家着重描写了高山深谷的环境,一枝松树垂下,树枝上厚厚的积雪。一只猿猴,吊在树枝的末端,前肢抓着树干,左足蹲在枝干上,右足凌空,气氛紧张,尤其是猿张着嘴巴,眼睛朝上,正在喧啼的真实情状,以及刻画猿的脸部毛发很有天然浑成的效果。从画法及表现技巧看,还未能充分利用撞水、撞粉法,主要是传统的笔墨,但全画的渲染,为了突出一个“雪”字,以渲染整个的环境氛围。




120《风雨鸡鸣》
近代 徐悲鸿 纸本设色 纵132厘米 横76.6厘米
画左上题:“风雨如晦,鸡鸣不已,既见君子,云胡不喜。丁丑始春,悲鸿怀人之作。桂林。”题诗取自《诗经》风雨篇而另有寓意。1937年(丁丑年)日本帝国主义加紧对中国的侵略,画家借“风雨鸡鸣”的诗意来抒发自己的爱国之情。画中立于峻峭巨石上的一只冠红似火的大白雄鸡,挺胸昂首望天长鸣;石旁象征民族气节的墨竹丛生;背景为“风雨如晦”的漫漫长空。




121《四喜图》
近代 徐悲鸿 纸本设色 纵42厘米 横82厘米 1942年
右上角题:“扶华先生正。悲鸿,壬午。”可知此画作于1942年(壬午年)。喜鹊是中国画的传统题材之一,画喜鹊寓意喜事来临或将要来临。这一年徐悲鸿还画过《双喜图》。这“四喜”或“双喜”究竟何指?实难作具体考察。不过,1942年确有令画家兴奋不已的事,如他曾著文对全国木刻展中解放区古元的作品表示“不禁深自庆贺”,如被画家视为“悲鸿生命”的《八十七神仙卷》的失而复得。艺术上,四只喜鹊的疏密而富有情趣的布局,喜鹊与所栖树枝形成浓与淡的墨色处理,都甚妙。




122《奔马》
近代 徐悲鸿 1941年作 纸本水墨 纵130厘米 横76厘米 徐悲鸿纪念馆藏
徐悲鸿(1895—1953),江苏宜兴人。他是许多到欧洲留学然后又回国从事以提倡写实为宗旨的美术教育中最有影响的人物。在作画上,徐悲鸿青年时期以素描为最出色,所作人体,善于将线描与明暗结合起来,外形准确,风格简洁,有很高的艺术造诣。后以准确的造型、传统笔墨工具画人物、动物、花鸟和风景,探讨融会中西的“写实彩墨”,在四十年代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奔马》是他这个时期的代表作。画中奔马四蹄腾空,急驰而至。准确的骨骼结构,逼真的外形动态,一气呵成,水分充足的泼墨方法,形成独具个性的徐悲鸿画马模式,从而对传统画马有所超越和发展。





123《兰石图》
近代 潘天寿 纵95厘米 横34.5厘米 私人收藏
传统中国画,特别是文人画,深受中和思想的影响,总要求刚与柔、拙与巧、似与不似、实与虚、情与理、平与险的平衡与和谐。潘天寿恰恰反其道而行,要履险境,走极端,喜奇兀、强倔、壮伟甚至丑怪的造型、造境,寻找自己的艺术道路。此《兰石图》体现了潘天寿那种“用小构图不大幅”的创作原则,择其精华,去其芜杂,言简意赅,回味无穷,笔愈简而气愈壮,而且气盛、势旺、力足,近世罕有与匹者。





124《微风燕子图》
近代 潘天寿 纸本设色 指画
画史记载唐代画风狂放的张曾用指头辅助作画,清代有高其佩善以指作画,别开生面,高其佩后的300年,潘天寿(1897—1971)曾自谓:“老夫指力能扛鼎。”《微风燕子图》就是指画中的一幅精品。这幅指画,下部画古松枯干,枝干向上,与上部倒垂的枝相呼应。两只燕子居画幅的上方,一只作向上飞之态,一只作向下落之态,画得很是生动。整幅作品给人以峻拔细劲的艺术感觉,有一股独特的韵味。




125《荷》
近代 张大千 纸本设色 1935年
张大千(1899—1983),画荷叶大笔劈扫,把用于山水画上之“荷叶皴”,加以粗放,回用到荷叶自身,顿觉别具神采。接着,复以工笔画花,挺秀劲健;画叶放笔直干,痛快淋漓,似瀑布般奔腾着、呼啸着、宣泻而下,势不可挡,以其写意性和阳刚气控制着画面,生机勃发;而画花却婀娜写实,饱满丰腴,晶莹而妩媚。她不仅展示着秀色可餐的柔美,更显示了同墨叶互补的大气,复笑着,摇曳着,将缕缕幽香溢满乾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