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coach纽约时装周:经济简评:通胀延烧,加息,1.5万亿美元套利资本平仓,刺破房地产泡沫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8 09:16:22
作者:海宁的马甲  发表日期:2011-2-16 10:25:00          经济简评:通胀延烧,不得不加息,与1.5万亿美元套利资本平仓一起刺破尚未破裂的房地产泡沫

主要观点:
  一:日元大幅贬值,美元套利资本平仓,很可能已经开始。日元贬值,会刺破韩国房地产泡沫。
  二:中国的通货膨胀在2011.3-2011.6向纵深发展;加息只是猜测时间和幅度的问题。
  三:加息猜测游戏。
  个人认为2011年7月21日前,一年期存款利率加到4%的概率挺大。通货膨胀到后期,不加息的话,货币政策会有黔驴技穷的感觉。
  加到4%,货币政策的决策者还是能接受的,也能被各方理解。和2007年一样,每次加息,就是对通货膨胀又恶化了的一次确认而已。
  更多的反通货膨胀措施,恐怕要依靠提高存款准备金率,来降低货币参数了。  
  四:2011年下半年,中国房地产泡沫破裂于加息和人民币随美元(对其他货币)被动升值的概率很大。
  五:仅仅加息到4%本身不会刺破房地产泡沫,实体经济形势和人们对未来收入增长预期的转向,也很关键
  六:中国2006-2010连续5年投资率超过40%,不是经济的常态  
  
  文章目录:
  通货膨胀延烧和不得不加息
  汇率与资本流动,以及“地球套利者央行”曾经的日元套利资本平仓的威力
  现在的美元套利资本规模
  中国在2006年到2010年,连续5年投资率超过40%,创造了吉尼斯世界纪录
  投资过热与低利率,受到资源瓶颈和劳动力瓶颈,难以持续
   
  ######
  通货膨胀延烧和不得不加息
  
  从2011年1月1日到1月31日,30天内,涨价少于4.9%的农产品很少,30天内涨价超过9.8%的,倒不少。
  这是同一个月份,月底比月初的价格涨幅,而不是CPI那种2011年1月,比12个月以前的2010年1月的价格涨幅。
  中国应该引进核心通膨率CPI,就是去掉食品和能源的通货膨胀率。
  相对小麦,玉米和棉花而言,国际大米价格处于下跌风险小的低位。国际大米有半年暴涨50%的动力。
  而中国大量进口玉米,恐怕是2011年的一大事件。中国的库存玉米,是年消费量的5%还是30%,其实反倒不那么重要了。
  
  国内是不是像2008年那样压大米价格,属于猜测游戏(这次起码不会压Nai粉涨价,这一点是比较确定的)。
  美国政府印国债,美联储印美元,资本必然抛弃货币,进入紧缺的,不能随便超发的商品领域,进行保值,短期进入所谓的“准商品货币”时代。
  
  中国货币政策最近3个多月连续3次加息,多次提存款准备金率,货币政策的紧缩意图可谓非常强烈。
  但是这些措施,恐怕连抵消2010年6月到9月的宽松措施都不够。(6,7月是主动放松,以应付“二次探底”风险,8,9月是美元套利资本的进入,导致外汇占款增加得比往常多,多大的量很难说,据IIF.com预测2010年整年大约是2200亿美元)。
  中国的资本管制,表面上远远比拉美,非洲,很多亚洲国家紧。但是资本是逐利的,只要赚头大,办法总是有的。
  
  通货膨胀,有中国投资过热,需求强烈,制造业处于扩张期,采购经理指数PMI高位,有很大关系,但是与美联储美元贬值政策也有关系。
  美联储主席伯克南,似乎与美元强势有仇。2010年5月,世界经济二次探底风险,导致美元汇率暴涨,美联储就和欧洲央行搞货币互换(美联储印美元给欧洲央行,欧洲央行印欧元给美联储)。8月份还放出风声搞量化宽松二期,把美国十年期国债收益率打到了2.6%左右的低位。这么低的收益率,与美元未来的贬值风险显然及其不相称。11月后,美国十年期国债收益率回升。目前,美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这一波大幅上涨很可能在2011年2月,已经止步于3.72%;而新兴市场化国家的股市,债市的风险在加剧。2011年2月,部分美元套利资本的平仓也许已经开始,首先平仓的,应该是新兴市场化国家的股市,债市。
  当然,这些新兴市场化国家自己的投资者,也参与了抛售与避险。
  
  ######
  汇率与资本流动,以及“地球套利者央行”各自由浮动国家的货币汇率,就像一个流量计,揭示的是资金的流动;同时,主要套利货币日元,美元的汇率也是资本市场上涨与下跌的推动剂,美元汇率中期见底后上涨,会形成一波套利资本平仓潮(套利资本平仓--》美元汇率升--》更多平仓,形成正反馈),就像2007年3月到2008年3月的日元套利资本平仓类似。
  资本在全世界范围内大量流动的情况下,单一国家的货币政策,常常出现传统经济学教科书理论在现实经济中失灵的情况。比如一般来说,降低利率可以刺激经济,但是90年代末,日本屡次降低利率,2001年甚至祭出量化宽松政策,印日元买日本国债,但是投资者还是不愿意扩大在日元的投资规模,而是把大量的钱投资到日元以外,以获取更高的利息或者收益。
  2010年9月,日本央行干预日元汇率,希望日元不再升值,但还是挡不住日元升值的步伐。
  美联储量化宽松,我认为是在美国通货膨胀不严重的情况下,为了刺激美国的经济,降低美国失业率。可惜,资本的目的是盈利,美联储稀释美元的价值,资本就会外逃,逃到商品市场和新兴市场化国家。美元是美国的货币,确是其他国家的问题。
  美国可以印国债,部分钱用于给4300万美国人发放食品卷补助。而美国具有影响力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当初对东南亚金融危机中的国家开出的药方,确是财政紧缩,导致很多东南亚国家的政局不稳,特别是印尼。
  “地球套利者央行”让资本进入加拿大,澳大利亚逐利的时候,他们国家的央行,在控制货币供应量上,是很无力的。
  
  ######
  曾经的日元套利资本平仓的威力
  1999年到2001年,日本央行降息,并且推出量化宽松(印钞购买日本国债,拉低日本国债的收益率)。
  日本的主妇们不干了,NND,利息也太低了,特别是有知识的70后日本主妇。他们纷纷把日元换成澳洲,新西兰,加拿大,巴西等地的收益率高的金融资产,比如高息的国债,公司债等。
  2003年,日本家庭主妇套利团形成规模。日本主妇的日元套利交易,多的时候占日本外汇交易的20%到30%。
  日元套利交易做得好的家庭主妇,出书,办讲座,享有明星的感觉。
  2007年2月20日,日本央行加息0.25%,日本主妇们大量平仓回流,导致日元升值,导致专业的做空日元的仓位被迫大量平仓,从而使得日元升值,升值导致更多的平仓,平仓导致日元继续升值,如此循环,导致了2007年2月27日,以及此后一周,全世界各地的股市大跌,连黄金也一周内跌去了7%。
  这一波日元升值,运行11个月多,直到2008年3月。
  这是日元套利资本的威力,据测算,最鼎盛的2006年的时候,日本主妇的日元套利资本,规模大约有5000亿美元(日本有15万亿美元左右的金融资产)。
  日本主妇们的套利盘的平仓,使得别人也不得不跟着平仓,部分导致了随后2007年4,5月伦敦银行间拆借利率LIBOR的高涨。一场金融危机,因此拉开了序幕。当然,没有日元套利资本的平仓,金融危机,美国次贷危机也会发生的。日本主妇套利盘的平仓,是压垮美国次贷繁荣的最后稻草之一。
  阴谋论可以据此好好做做文章。如果再预测一下,下一次日本主妇们的目标,是刺破韩国的房地产泡沫。万一应验了,那就火了。
  
  2010年11月如果是日元汇率的15年大顶,那么此后日本主妇肯定会再次出来套利的,因为可以赚取外币利息和日元贬值(平仓以后可以兑换到更多的日元)两种好处,日元如果大幅贬值,韩国在通货膨胀的情况下,出口经济的压力就大了。(如果没有通货膨胀,韩国还可以玩韩元贬值,比如2008年底;但是如果有通货膨胀,贬值会使得通货膨胀恶化)。韩国房地产泡沫岌岌可危。韩国用来几百个行政手段都打压不下去的房价,却被日元贬值导致韩国贸易顺差减少,经济下滑,给刺破了。
  日本的产业,与韩国的竞争比较多。
  
  日元什么时候从15年大顶开始贬值?
  如果日本央行没有动作,那就要看美元和美联储的动向。
  如果美联储释出没有量化宽松三期的信息,日元贬值从2011年6月以前就会加剧。
  按以往经验看,日元贬值通道一旦确立,4个多月就可以贬值20%多。到时候韩国房地产就危险了。
  (韩国国内通货膨胀,外加外贸顺差减少,韩国企业利润减少,到时候韩国应该是股价房价齐跌)
  日元很多时候,是美元的反面镜子。美联储加息,或者美国长期利率高,日元会贬值;美联储减息,长期利率下降,日元会升值。
  明显的例子,比如2007年9月,美联储减息;导致日元套利资本平仓,日元汇率上升。
  2007年3月以后,日元指数XJY经历的几波升值,日元汇率2008.3,2009.2,2009.12,2010.11不断创新高,3年多升值近50%(当然是波浪式升值的)。
  不知道是不是因为日本主妇们的参与,2007.3--2010.11历时44个月左右,4波日元升值,都显示了很好的周期特点,每一波都是10到11个月左右。
  如果市场没有美联储量化宽松三期的预期,2010.11很可能是日元指数的十五年大顶。上一次大顶是1995年年中,后来日元贬值了,1997年底韩国房地产泡沫破了。
  
  等日元高位盘整一段时间后,日本主妇们又要大量出来套利了。
  当然,日本主妇只是一支重要的套利队伍而已,而且日本外汇市场散户也不全是家庭主妇。
  市场里,三教九流的参与者很多,很多还是专业做日元套利的机构。很多时候机构也不敢逆散户的风向而行。
  最鼎盛的时期,日元散户套利者才占全部日本汇率交易额的20%到30%(这些散户也不全是家庭主妇,应该是一切希望保值增值的散户)。
  全世界每天的外汇交易是4万亿美元左右,日本散户交易罪频繁的时候,也才占1/40到1/20而已。
  日元散户早不出来大量进行套利交易,但是却在日元央行量化宽松和把日元国债收益率打压到极低之后,才出来套利。
  美元套利资本早前没有大量出来套利,等美联储量化宽松之后,大量出来套利。
  两者都只是说明,“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或者说“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那些发行公司债的加拿大油管公司,石油运输公司,澳大利亚和巴西公司,取得的资金,用于发展经济,出资者和发债人,属于双赢。
  日元散户套利2001年,2002年就不少了,到2003年才形成大规模。
  中国某些地方的炒房团成名于2003年,但是买房保值,早在2001年,2002年就兴起了。和日本主妇炒汇一样,原因就是存款利率太低,存银行很吃亏。不少资金实力好的,早在2001,2002年就给正在读书的子女在上海,杭州买房,因为商业嗅觉告诉他们,存银行去掉利息税,收益不到2%,而1999-2002房价涨幅却是每年起码8%。
  2001,2002年,江浙一带那些和父母同住的女孩子,用自己的工资在上海供一套小房子的,也有两三人合买一套,曾经在小范围内比较流行,供到上海shopping的时候住的。二三十万一套小二居,那是很遥远的事情了。
  
  ######
  现在的美元套利资本规模
  2008年底,美国政府大发国债,美联储零利率政策后,特别是2009年3月,美联储量化宽松后,“做空美国”成为大量投资基金的主题曲。套利资金纷纷转战世界各个新兴市场化国家。
  据国际金融研究所(iif.com)追踪统计,2009年,美元套利资本规模大约是6000亿美元;2010年,在上年的基础上,美元套利资本新增9000多亿美元。
  当然,国际金融研究所的数字也是仅供参考而已,真正的数字,没有人能弄清楚。很多对冲基金都注册在开曼群岛,英属维京群岛。没有人能弄清楚他们的资金来源,去向。
  就像日元套利资本,当风险与收益的天平,更多地倾向风险的时候,套利资本是要平仓回归的。
  各种投资投机资本五花八门,都在打着各自的小九九,揣摩着何时平仓,能跑在别人的前面。因为跑在后面的,即使在当地赚了,万一美元升值了,利润就会被大大稀释。
  这也是个正反馈的螺旋式过程。2010年5月,在美联储第一期量化宽松结束2个月后,就上演过一次。下一次,规模更大。
  下一次美元套利资本平仓,什么时候开始?
  恐怕不是未来,而是现在已经开始。当然起初肯定只是少部分相对保守的套利资本先平仓。
  现在很多投资者不信任美元,典型的比如一年半以来一直说粮食价格被低估的罗杰斯Jim Rogers。他们更愿意投资于原材料商品领域,直到原材料商品需求剧减。
  所以,先平仓的,恐怕是新兴市场化国家的股市,债市。石油,粮食等恐怕要等到新兴市场国家的经济明显下滑的时候,才会下跌的。
  现在看多粮食的很多,但是农产品总体从2010年6月以来,没有像样的向下调整过,2010年11月份的调整很短暂。如果农产品要来一波更猛的,首先来一次像样的向下调整恐怕难以避免。
  
  目前香港买房子的按揭贷款利率很低,低到3%,但是是浮动利率,香港没有30年固定利率的按揭产品。
  美国长期国债利率不断上升,对香港的房价,不是好消息。港股如果跌破20000点,平仓和金融危机的趋势恐怕就形成了。
  老虎基金群,索罗斯的基金早就来香港了。有人说中国有资本管制,但是看看2010年5月的情况。还有2010年9月大量资本进入中国,11月又大量流出的情况。
  能管制的对象,恐怕只是普通人。有本事的,或者雇佣了有本事的员工的,是有办法的。
  
  很多资本因为美联储量化宽松一期(2009.3--2010.3)和量化宽松二期的预期和实施(2010.8-2011.6),逃离美元,进入新兴市场化国家和有形商品领域保值增值。
  这些套利资本的平仓,会造成美元汇率的螺旋式上升。美元汇率对很多国家货币的升值,会对中国的外贸造成影响,从而影响中国的实体经济,进而影响中国的房地产泡沫。
  美联储是否搞量化宽松三期,对2011年的美元走势自然非常重要。
  没有量化宽松三期的预期,美元套利资本的平仓恐怕从2011年6月以前就开始。
  美联储如果决定量化宽松三期,则商品上涨和发展中国家的通货膨胀将进一步恶化。
  美联储短期利率加息0.25,恐怕比日本央行2007年2月加息0.25的影响大许多。
  美联储在格林斯潘年代,低利率一般最多持续3年(1986-1988,1992-1994,2002-2004)。
  
  ######
  加息,与美元套利资本平仓的合力,会刺破中国的房地产泡沫
  中国的外贸顺差,外汇储备增加而产生的人民币,是中国房价上涨的肾上腺素。
  肾上腺素打得还不能慢,慢了房价就会出问题。
  北京上海还能用地少人多说得过去,但是外贸顺差多的浙江各个县城的房价,恐怕只能用外贸顺差导致人民币过多,来解释了。
  别说纸币的,就是实打实的黄金,在曾经的罗马也制造过房地产泡沫。
  (黄金多了,黄金在罗马的房子面前不值钱了,从而引发房价上涨“正反馈”,引发罗马房价暴涨之后暴跌,导致债务危机)。
  
  韩国的外贸顺差,导致韩国国内货币过多,是韩国房价上涨的肾上腺素。
  韩国房地产泡沫,2011年有被日元贬值刺破的危险。
  韩国“防止房价过快上涨”的行政措施比中国多N倍。韩国收房产税,再来个二套房盈利收税50%,三套收60%,够狠了吧,韩国房价降了吗?
  有房子的人都是活人,“你收税,我就不卖,总行了吧”。
  日元贬值起来很快的,4个多月就能贬值20%多。日元汇率2010年11月创15年来新高之后高位盘整了一段时间;目前2011.2看,日元已经进入贬值通道,就在眼前了。
   
  ######
  仅仅加息到4%本身不会刺破房地产泡沫,实体经济的人们的未来收入预期的转向,才是关键
  加息到通货膨胀速度以上,自然能刺破房地产泡沫,但那是不现实。通货膨胀的真实速度,恐怕不是官方CPI那么简单。
  仅仅拿GDP和CPI说事,基本都是伪专家。中国那种煞有介事但是不痛不痒的伪专家很多。
  房地产泡沫之所以能被吹得那么高,和人民币购买力连续N年下降的情况下,人们疯狂购房保值,有很大的关系。这种疯狂保值造成的正反馈,才是泡沫的动力。
  房地产的走势,与实体经济的走势,和人们对于未来收入增长的预期关系很大。
  所以,人民币被动跟随美元对其他货币升值,会造成中国2011年下半年外贸困难,从而产生连锁反应,大大影响人们对于未来收入增长的预期。
  具体与2008年类似。只是目前人民币升值潜力,无论从物价还是资产价格看,已经几乎被耗尽了。
  而美国经济与房地产泡沫,已经痛苦地调整了3年多了,即使再下调,幅度也比较有限了。
   
  ######
  中国在2006年到2010年,连续5年投资率超过40%,创造了吉尼斯世界纪录。
  (日本,韩国,台湾地区,美国,马来西亚,泰国,历史上都没有这种连续5年投资率超40%的现象。苏联的投资率,我没有查过)。
  投资率在30%到40%还情有可原。但是超过40%许多许多,往往说明这个国家的收入分配或者资源配置(积累与消费的比例),出现了比较大的不和谐。
  
  极端的情况,可以参考一个不给工人发工资,只提供基本的衣服食物的黑砖窑;如果衣服食物只占砖窑GDP的5%,而砖窑老板的私人消费是砖窑GDP的10%的话,在砖窑依旧非常有利可图的情况下,砖窑老板可以把GDP的70%用于再投资。
  如果再扩大一点,N个黑砖窑,赚了很多钱,而且为赚来的钱如何保值增值烦恼。这个时候如果一个供应量不能很快上升的品种的价格,不停上涨,从未下降过,那么他们必然追逐一个品种。这个品种的价格,其实与矿工无关。
  当然,那是极端情况。
  
  就浙江而言,浙江的房价,基本上与大部分在浙江打工的工人无关,不管是2001年,2005年,2008年,还是2011年。与他们大部分人有关的是食品与生活品物价。
  其实,浙江房价,也与浙江本地大多数低收入打工者无关,只与资金的保值增值需要有关。
  
  一个劳动力,从农村到工厂,ta所创造的新的GDP,是惊人的。一个劳动力,在农村,除了自己吃的粮食蔬菜,能产生5000人民币的GDP就不错了。而ta到了工厂,能产生大约5万的GDP(比如2万工资,1万税收,1万多的电力汽油等能源消耗,各种生产和电信交通等配套服务)。
  这可以叫做,“廉价劳动力採掘业”。
  我对“廉价劳动力採掘业”持中立立场,因为像中国这样的国家,只有把大部分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出来之后,产业升级才更有可能,工人的工资才会上升。这是韩国,台湾发展史上的现实。
  1995年到2007年,中国人均吃肉的量,增长了一倍。因为市场化和社会大分工,劳动生产率也大大提高了,1998-2008年估计提高了200%,也就是说,按可比价格,2008年一个工人,每小时,能产生比1998年多200%的附加值。
  “廉价劳动力採掘业”这种发展模式,受到两个限制,一个是原材料资源的供应瓶颈(造成原材料价格上涨),另一个是廉价劳动力的供应瓶颈(造成劳动力价格上涨)。
  
  中国的现实是,外贸和房地产是2006-2010经济超速增长的热点。
  外贸可以用人民币汇率低估来推动(或者被动随着美元对世界上很多货币进行贬值)。
  外资公司和民营企业如果无钱可赚,会裁员或者放假,或者关门。
  那么房地产的持续蓬勃发展,则是因为人民对于房子的喜爱而产生的。
  在价格很高以后,需要一个故事来维持,那就是“房价虽高,但是以后会更高”。
  “房价虽高,但是以后会更高”这个故事,使得人们心甘情愿付出自己的积蓄,去买房,买房的多了,造房子的就多了,经济就活了,高投资率就能维持了。
  问题是,这个“房价虽高,但是以后会更高”故事一旦结束,问题就大了。
  因为那个时候,人们不愿意把自己的储蓄,用于买房保值,这样高投资率的游戏就玩不下去了。
  2008年下半年,就是外贸需求小了,房子永不跌也动摇了,经济增长也下降了。
  此后,用货币贬值的方式,促使人们买房保值,从而用更多的“房子相对过剩”去替代以前的“房子相对过剩”。
  有的人有不止一套房子,多余的房子还不一定用于出租。因为他们把房子当储蓄。存RMB不如存房子。
  现在很多人开始“存人民币不如存黄金了”。
  “房子相对过剩”,并不表明房价会下跌。韩国房子供需比110%,房价照样不跌。
  
  投资率超40%能保持多久?
  关键在于RMB汇率什么时候接近均衡(绝对的均衡是没有的),顺差缩得很少,从而不至于支撑房地产泡沫。
  人民币汇率被低估,能保持多久?
  就看民众和官府对于通货膨胀(民生物价类通货膨胀和房子等资产类价格上涨)的容忍程度了。
  同时也看人民币的有效汇率了,美元对世界很多货币升值的话,则人民币的有效汇率,被动跟着美元升值。
   
  外国投资者也会帮中国把RMB汇率拉向均衡的。
  怎么拉?
  拉高中国需要进口的原材料价格。(中国很多原材料的进口量,过去十年,增长了10倍,30倍的品种都很多)。而出口的提价能力有限,也就是2007年,2010年末提了点价。但是即便如此,中国商品对于日本,加拿大,澳大利亚的消费者而言,过去十年价格下降很猛烈(下降几乎50%),过去几年因为日元升值,原材料价格上涨对日本冲击相对小,中国产品在日本如此降价,日本想通货膨胀都很难。
  2008年年中的时候,中国的进出口,就比较均衡,因为进口的东西贵了,出口的没涨多少。
  
  有人在谈什么“做空中国”,但是过去的5年,国际投资者一直在大量地“做多中国”,通过投资中国需要进口的原材料商品,或者那些国家的货币。
  连用日元套利的日本主妇(渡边太太们),也从2003年到2007年一直在潜在地“做多中国”,她们把日元换成澳元,加元,巴西雷亚尔,然后投资那些国家的金融资产,比如货币市场基金,高息债券等。
  所谓“做空中国”,就是预测中国房地产泡沫的破裂时间,做空那些基础金属类商品等,或者基础金属矿产公司的股票等。因为中国房地产泡沫破裂后,那些东西会跌得很惨。
  
  ######
  投资过热与低利率,受到资源瓶颈和劳动力瓶颈,难以持续
  
  投资率居高不下,刚开始,来自于经济繁荣(2002-2005),后来越来越需要低利率这副春药催发的投资冲动的支撑。
  低利率的一大成因,是多年的人民币贬值支持出口的现实。RMB对美元是升值了20%多,但是RMB对澳元,加元,日元等是贬值的,RMB对很多亚非拉发展中国家的货币,也是贬值的。
  人民币汇率不再被大幅低估的时候,我们才能看到房地产泡沫的破裂。
  这不等于我认为低利率,负利率会很快结束。恰恰相反,正因为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我认为低利率,负利率,同样是中国下一轮经济周期的主题。因为很难让泡沫彻底破裂干净,还有太多的不合理不科学投资所产生的坏账,需要稀释。
  
  ######
  投资过热与低利率
  
  投资率居高不下,刚开始,来自于经济繁荣(2002-2005),后来越来越需要低利率这副春药催发的投资冲动的支撑。
  低利率的一大成因,是多年的人民币贬值支持出口的现实。RMB对美元是升值了20%多,但是RMB对澳元,加元,日元等是贬值的,RMB对很多亚非拉发展中国家的货币,也是贬值的。
  人民币汇率不再被大幅低估的时候,我们才能看到房地产泡沫的破裂。
  
  这不等于我认为低利率,负利率会很快结束。恰恰相反,正因为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我认为低利率,负利率,同样是中国下一轮经济周期的主题。因为很难让泡沫彻底破裂干净,还有太多的不合理不科学投资所产生的坏账,需要稀释。
  
  目前反通货膨胀,只是此阶段的权宜之计。  
  
  提到投资率,就不得不提到用电量的增长率。
  
  强哥在辽宁,主要看用电量,而GDP他仅仅是参考一下而已。
  下面的“合理”贷款利率图,并不一定正确,但是很多人应该有感受,人民币存款加上利息的购买力,2006年到2010年(除去2008年底到2009年上半年),都是下降的。
  一个货币的购买力,除了看消费品,也要看资产价格,因为部分人民币,是用来买资产的。
  
  2009年消费品物价没涨太多,房价飞涨,人民币加权平均的购买力,算上利息,也是下降的。
  一个典型的经济周期:
  低增长、低通胀(衰退期)→高增长、低通胀(复苏期)→高增长、高通胀(过热期)→低增长、高通胀(滞胀期)→低增长、低通胀(衰退期)这一顺序循环。这反映出通货膨胀率是增长率的滞后指标。此外,当局在经济过热期采取紧缩政策,提高利率,在衰退期则采取宽松政策,降低利率,成为推动经济周期的干预力量。
  
  2010年底,中国经济大致运行到了低增长、高通胀期了。
  
  #######
  评价2011年国八条。
  我认为国八条对房价的影响很小,任志强说得很清楚了。我只是认为任志强过于强调城市居民福利分房后的住房改善需求(确实很多家庭在98年后又买了一套,有两套房的家庭很多,而且很多年轻人不与父母同住),而忽视了买房保值和投资的需求。
  
  那些N次相信了国N条的人,何不继续相信国N+1条呢?
  但是现实是“RMB不对外升值,就会对内贬值(通货膨胀或者房价上涨),人民币一旦对内贬值,有钱的人民就要买房保值”。你限购,他就不卖。(因为卖了想买回来就难了)。
  
  2006-2010年的外贸出口,是史无前例的,2006年中国GDP的10%,都出口了,2007年8%都出口了,换回来大量的美元。
  
  2011年,在原材料大幅涨价,而出口品涨价及其有限的情况下,外贸顺差大大缩小了。
  
  房价看顺差,顺差大,涨幅大,顺差太小,房价摇摇欲坠。
  有错别字的,请见谅。  

资本形成率
贷款利率多少才合适?

储蓄率,投资率

用电量与GDP增长率
  作者:海宁的马甲 回复日期:2011-02-16 12:20:58      作者:cainan 回复日期:2011-02-16 11:46:55 
    海宁大的这篇好像是很多人评论集合到一起的
    观点大方向一致,但是细节还是有比较大的区别,文风也有明显的不一致。
    我说的对不?
  ######
  都是我一段一段写的。草稿在我的博客上不断添加的,看我博客的知道这个写的过程。
  其实最后也没有完善好,所以作为“经济简评”发布了。
  2011年,通货膨胀问题,美元动向,美元套利资本平仓问题,是两大主题。
  就好像2007年,2008年,通货膨胀和日元套利资本平仓问题,是两大议题。
  
  下面这段是抄的,不过奥地利经济学派的典型观点就是这么个过程。  
  一个典型的经济周期:
  低增长、低通胀(衰退期)→高增长、低通胀(复苏期)→高增长、高通胀(过热期)→低增长、高通胀(滞胀期)→低增长、低通胀(衰退期)这一顺序循环。这反映出通货膨胀率是增长率的滞后指标。此外,当局在经济过热期采取紧缩政策,提高利率,在衰退期则采取宽松政策,降低利率,成为推动经济周期的干预力量。 作者:海宁的马甲 回复日期:2011-02-16 12:34:48      转载之转载  不代表本人观点。  
  RIETI研究员 关志雄 2010.12.28
  中国于1990年在上海和深圳成立了证券交易所,但是当时大多数上市企业的股份都掌握在政府手中,不允许流通。因此,中国的证券市场无法发挥本来应有的资金筹措和运营功能。因其具有强烈的投机色彩,股价显示的波动也与经济基本指标无关,中国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教授曾经将其比喻成“赌场”。但通过2005年开始的股权分置改革,证券市场大为改观,股价开始反映经济增长和通货膨胀等宏观经济动向。
  股价周期与经济周期的关系
   
  经济是按照低增长、低通胀(衰退期)→高增长、低通胀(复苏期)→高增长、高通胀(过热期)→低增长、高通胀(滞胀期)→低增长、低通胀(衰退期)这一顺序循环的(参见图1),这反映出通货膨胀率是增长率的滞后指标。此外,当局在经济过热期采取紧缩政策,提高利率,在衰退期则采取宽松政策,降低利率,成为推动经济周期性变化的动力。
  
  图1 从经济增长率与通货膨胀率的波动看经济周期和股价周期
  另一方面,股价按照“流动性行情→业绩行情→流动性反转行情→业绩反转行情→流动性行情”的周期循环往复。在经济衰退的情况下,由于受通货膨胀以及利率下降的影响,股票作为投资对象的魅力上升,由此又带动股价上涨,形成“流动性行情”。继而在经济复苏的同时,股价迎来下一个上涨局面,即由于企业的优异业绩而形成的“业绩行情”发展。在经济过热的状况下,利率随着通货膨胀和金融紧缩而上升,从流动性行情向业绩行情持续发展的一系列上升局面走向终结。股价在经过利率上升带来的“流动性反转行情”和企业业绩恶化带来的“业绩反转行情”的调整局面之后,再次进入利率下降带来的“流动性行情”上涨局面。由此可见,股价在经济尚未达谷底之前开始上升,在未达高峰之前开始下降的倾向很强,因此被视为经济的先行指标。
  
  中国股价波动的关键在于经济增长率与通货膨胀率    
  2006年之后,中国也可以观测到这种经济周期与股价周期的关系。股价在2006年第一季度到2007年第四季度,以及2009年第一季度到第四季度上涨;在2008年第一季度到第四季度,以及2010年第一季度到第三季度下跌。股价上涨的两个阶段都是从低通胀(流动性行情)开始,历经高增长(业绩行情),最后因受通货膨胀上升(流动性反转行情)影响而结束的(参见图2)。
  
  图2 中国的股价和GDP增长率及CPI(居民消费物价指数)通货膨胀率的变化
  (资料来源)笔者根据CEIC数据库数据制作
  为了更加严密地确认股价与经济周期的关系,笔者以2006年第一季度至2010年第三季度的数据(共计19个季度)为对象,将上证综合指数(环比)作为被解释变量,将GDP增长率(同比)和CPI通货膨胀率(同比)作为解释变量,进行了回归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当增长率上升1%时,上证综合指数上升6.8%,相反,当通货膨胀率上升1%时,上证综合指数下降4.6%(此外,以2001年第四季度至2005年第四季度为对象,进行了同样的推算,却未能观察到增长率和通货膨胀率对股价的影响)。
  
  根据这个推算公式的预测,从2006年第一季度到2007年第三季度以及从2009年第二季度到2010年第二季度,共计12个季度股价上涨,其余的7个季度(从2007年第四季度到2009年第一季度,以及2010年第三季度)股价下跌。其中,预测方向正确的达15次(其中股价上涨为10次,股价下跌为5次),预测方向错误的只有四个季度(2007年第四季度、2009年第一季度、2010年第二和第三季度)。由此可见,这个推算公式的可信度较高(参见图3)。
  
  图3 上证综合指数的变化(以季度为单位)
  ——实际情况与预测值对比
  
  ○:预测值与实际值的变动方向一致 ×:预测值与实际值的变动方向相反
  (资料来源)笔者根据CEIC数据库数据推算并制作
  下次股价上涨期可能在2011年下半年以后
    
  现在,中国正在从高增长、高通胀的“过热期”向低增长、高通胀的“滞胀期”过渡。从股价周期来分析,目前则正处于“流动性反转行情”阶段。今后,预计经济将经过“滞胀期”之后,于2011年下半年进入低增长、低通胀的“衰退期”。股价周期估计也将经过“业绩反转行情”之后,进入意味着股价回升的“流动性行情”阶段。  





  作者:五一的马夹 回复日期:2011-02-16 15:02:05      中国在2006年到2010年,连续5年投资率超过40%,创造了吉尼斯世界纪录。
    (日本,韩国,台湾地区,美国,马来西亚,泰国,历史上都没有这种连续5年投资率超40%的现象。苏联的投资率,我没有查过
  ================
  苏联晚期对角色不稳定的加盟共和国和华约国家的巨量通货输出,已经不可以套用简单的投资率确定了
  这些大同小异的货币失血现象,是专制体制晚期的必然社会成果,同时也是最便捷的被攻击要点。
  只能说专制主义除了满足单边利益团体最终的逃亡主义情节以外,对人类社会最正面的效应,就是衬托出有着私利偏好的东方种族生存观念里,那种对通货制品童贞般的依赖 作者:hatailian 回复日期:2011-02-16 15:37:13      在关于罗马帝国的研究和挖掘中,政治、军事、文化一直是激动人心的领域。历史学家专注于政治史、军事史和社会史的主题,自古皆然,而价格史,尽管对于普通人的生活极其重要,却受到有意无意的忽略。事实上,人类历史的各个方面都是相互联系的,考察价格史对于罗马帝国的兴衰有独到的贡献。英国著名学者琼斯(AHMJones)充分认识到这个道理,在其细致的工作下,罗马帝国价格变化的碎片得到修整,并引起了很多学者的注意。
  据琼斯的工作结果,从公元138年到公元301年,罗马军人的服装价格上涨了166倍,自2世纪中叶到3世纪末,小麦的价格上涨了200倍,按照复利计算,这段时间的物价上涨率每年在5%~6%。因为罗马帝国时期,农产品是生活资料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可以认为小麦价格的上涨即标志着CPI在上涨,它也意味着物价水平的持续上涨——人类历史上有记载的最早的通货膨胀发生了。
  这次通货膨胀,无论如何也不能归罪于纸币,因为纸币要到其后1 000年才出现,罗马帝国当时实行的是金属货币制度,包括金、银、铜和青铜。这次通货膨胀的罪魁祸首在于这些货币成色的下降——在金属货币时期,这应该是一个惯常的现象。   据记载,在公元1世纪含银量达90%的迪纳里厄斯(Denarrius,罗马帝国的一种小银币)在戈尔蒂安皇帝统治的公元238年含银量只有28%,而到了公元268年的喀劳秋二世时,含银量已经下滑到只有0.02%。
  尽管官方规定了铸币的价值,但是罗马帝国的人民很清楚铸币中贵金属的真正含量。他们知道,与原来的相比,铸币中的贵金属减少了,铸币失去了原来的价值,换取同样数量的衣服或者小麦需要比以前更多的货币,也就是说,物价上涨了。
  随着时间的推移,物价的持续变动仍然对罗马帝国各个阶层的生活产生了很大的影响。罗马帝国的皇帝当然是受益者,但是官吏们的情况却不大妙。据琼斯的材料,自公元2世纪到公元3世纪,以购买力计算的高级官员的薪金已经下降到只有原来的1/8,其结果就是薪金的差额要靠别人的馈赠和贿赂才能弥补。官僚的腐败对国家社会经济造成的影响难以估量。
  但是,更糟糕的恐怕是军队收入的减少。士兵们的薪水大幅度下降,一年所得仅仅够买8个星期的面包,所以他们只好依靠侵占土地自己耕作来活命,甚至,他们依靠抢掠来维持生活。人民的生活则更加悲惨。依靠诺和特拉扬信托基金(The Great Trust Fund of Nerva and Trajan)施舍的罗马帝国城市贫苦儿童的实际所得下降到从前的2%~3%。  在罗马帝国的通货膨胀过程中,也有一些为改善形势采取的措施,其中最著名的是迪奥莱廷(Diocletian)皇帝在公元301年所颁布的冻结物价的法令。法令序言部分指责囤积居奇的奸商:“哄抬物价的罪恶罄竹难书。”法令公布了700~800种物品和服务的最高价格,其中包括小麦、棕榈油、甘蓝菜、鹅等商品的价格,甚至理发师、家庭教师等的最高工资也作了相应的规定。法令异常严格,触犯法令的人将被处以死刑。  
  但是,物价冻结后,市场陷于萧条。农民不再出卖粮食,教师不再从事报酬过低的工作。而为了更严厉地执行法令,政府雇佣了更多的监督者,以至于当时有批评说:“帝国的男性公民中已经有半数荣登了政府官员的名册。”在付出血的代价后,市场上除了恐惧之外一无所有。 作者:zxyzxz 回复日期:2011-02-17 00:59:43    我们离“全球第三次大萧条”还有多么近(2011-02-16 16:17:17)转载标签: 财经伯南克美国中国中央银行欧洲中央银行
  第一次世界性大萧条爆发在1929年10月;第二次世界性大萧条爆发在2008年10月;那第三次世界性大萧条是否还会爆发呢?
  2007年9月,美国中央银行行长伯南克先生开始大幅下调美国利率。当时,本人指出——伯南克先生大幅下调美国利率将会把世界经济推入第二次世界性大萧条。首先,2001年日本中央银行开始实行日元量化货币政策,这随后产生了一个世界级“影子中央银行”,当时就是“日元套利交易者”。“日元套利交易者”为2003~2007年期间的美国地产、欧洲地产、俄罗斯地产等地区提供了重要的流动性。2007年9月,伯南克先生的大幅下调美国利率举动,开始威胁到“日元套利交易者”的生存环境,2007年9月“日元套利交易者”开始迅速逃离美国地产、欧洲地产、俄罗斯地产等地区。具体的理论本人2009年11月出版的《多角世界下的中国房价》一书中有详细论述。其次,2007年9月,伯南克先生的大幅下调美国利率举动,开始威胁到当时中国地区和欧洲地区的通货膨胀恶化,这样,就产生了美国经济体开始哀退时,中国地区和欧洲地区反而是货币政策加速度紧缩的世界“闹剧”。所以2008年2月,本人写了《股灾先生——伯南克与短暂的大萧条》一篇博文。2008年10月,世界经济爆发大崩盘。
  现在的常识问题是“全球第三次大萧条”,还有多么近?
  从理论上我们需要了解——中央银行是一个错误的体系。最简单证明的是2008年10月的世界性大萧条中,为什么美国中央银行、欧洲中央银行、中国中央银行这么多中央银行管理者,没有一个人能够预期到世界经济危机要爆发了,反而美国中央银行、欧洲中央银行、中国中央银行这么多中央银行管理者事实是在加速恶化当时2008年世界经济的情况。2008年到2011年的今天,美国中央银行、欧洲中央银行、中国中央银行共同让世界完成20万亿美元负债去推动全球化下的经济运行。今天,用通货膨胀来打分的话,美国中央银行是60分,欧洲中央银行是20分,中国中央银行是0分。
  但是,如果用“美元套利交易者”来打分的话,美国中央银行是100分,欧洲中央银行是5分,中国中央银行是0分。因为,2009年到2011年今天,全球的流动性80%是由“美元套利交易者”来提供的。“美元套利交易者”就是从美国市场拆借货币,然后投机新兴市场包括欧洲市场。紧密的全球化经济,会对世界的通货膨胀产生什么影响?这个问题对美国中央银行、欧洲中央银行和中国中央银行的管理者是无法理解的问题。中国的通货膨胀正在加速度蔓延,“美元套利交易者”的头号死敌,就是通货膨胀。现在,谈论“全球第三次大萧条”离我们还有多么近,这对中国中央银行和欧洲中央银行还是一个遥远的问题。但是,中国现在的通货膨胀问题已经说明——“全球第三次大萧条”是离我们那么的近。
  ============================================================
  跟刘军洛最新发布的文章观点一致,看来中国要惨了 作者:海宁的马甲 回复日期:2011-02-17 12:26:44      作者:mikabona 回复日期:2011-02-17 09:35:06    
    泛泛的说2006—2010高通胀不准确吧
    在某些年份出现的是高增长和低通胀并存,而且2008与2010两轮通胀即有国内的因素也有国际的因素
  ######
  2008年经济危机,使得很多国家的很多人都在反省,很多经济学教科书,把资产类通货膨胀,放到更重要的位置。
  资产类通货膨胀,和消费类通货膨胀一样,都是货币购买力的下降。
  所以2006-2010年,人民币的购买力一直在下降。就是2008年底,2009年初,货币购买力稳定了,或者说上升了。货币的购买力稳定了,资产泡沫就要现原形了。
  而冰冻三尺之后的资产泡沫破裂,自然是个痛苦的过程,看看美国,爱尔兰房地产泡沫破裂后就知道了。
  爱尔兰曾经是底公司税引进外资的典范,也是1994年开始的,爱尔兰的房地产泡沫,也是2001年信息技术业余到困难后,房地产才被默认放纵的。
  其实,爱尔兰泡沫破裂了,但是爱尔兰的人均GDP等,各种社会发展程度,还是大大提高了的。
  中国也一样,中国的房地产泡沫破裂后,经济经过调整,中国经济占世界经济的比重,还是会稳步上升,超出日本的GDP越来越多。
  地下的原因其实很简单,中国人,中国工人的工作时间非常长,自然能积累财富。
  即使被挥霍一些,整体的财富积累(高速公路,铁路,地铁,港口,机场,各种基础设施,还有房子),还是很多的。
  大陆过去十年的发展,也是惊人的,这是华人文化结合市场经济的力量迸发。
  
  这个世界上,除了大陆,华人集中的地方,基本都是富裕的。亚洲四小龙就不用说了,马来西亚,泰国华人比例高,经济也是东南亚各国中最好的。
  
  补上本文的结语:  
  上面有人提到了,中国和不少新兴市场经济体国家的房地产泡沫的破裂和经济调整,是必然的。而且时间点很可能是2011年。
  在具体点,2011年6月前后,就是新兴市场化国家的经济进入衰退的拐点。也包括韩国这样的发达国家(1996年加入OECD)。
  2011年的焦点,除了通货膨胀,就是美元套利资本何时大量回归(少量回归其实从2011年2月()开始了)。
  N年前,2003年前后,资本大量流入发展中国家,给很多发展中国家带来了繁荣。繁荣带来的通货膨胀,反通货膨胀的措施,会戳破资产泡沫。资产泡沫的破裂,会引发繁荣过后必然出现的萧条。萧条是一种经济的自发调整,政府并不能消灭经济萧条,但是能延后,必然2008年后,他们延后了萧条的发生时间。
  
  通货膨胀到最后,通货膨胀会严重影响经济运行的质量,就是经济停滞,物价上涨。
  印度的洋葱,只要涨3倍以上,不管谁在台上,不管上涨原因,一般都会被赶下台。  作者:骑驴来看戏 回复日期:2011-02-17 15:41:19    作者:saving_pot2010 回复日期:2011-02-17 14:50:52 
  渐渐明白了目前的政府意图:    
  限制商业性住宅等资金的使用,定向放水在政府主导的基建项目中,比如经济住房,高铁,水利等。    
  目的就是通过定向放水,既维持需要的GDP的增长,同时,减少在市场化的房地产市场的货币投放。以期完成“软”着陆。    
  这样的好处是:短期能维持住泡沫,是经济下滑有缓冲,用央企来带动经济的增长,放弃民营和中小企业。向计划经济靠拢。    
  为了这样的结果能相对有效率,必然对反腐败提出更高要求,刘志军的案子就是杀鸡儆猴。    
  但是,这样的结果是用一个更大的地方政府债务泡沫代替了房地产泡沫!同时,这个泡沫还真没办法控制。而且,将很快的将中国带入隐形高债务的状态。危险大大大大的。    
  这可能就是当前市场上中字头爆发的原因吧。。。    
  同时,由于央企和地方政府对于贷款利率不具敏感性,所以,利率上调和准备金上调马上就有了新的空间了!    
  至于结果如何,还要再看看国际环境。但是,这样的债务危机的爆发的直接结果---本国货币的贬值。  
  --啊哈 路过支持理论 事实也确如老鸨说:ZF一直在托市   
  但 美好愿想也只能是愿想 在起初或可作用 一味~不知疏导 垒高堰坝 又能支持多远多久?   
  啊哈 所以 这眼下节骨眼 真不如押宝尚可控下的有序~溃坝泻洪 何况 从某些意味也可预看些蛛丝马迹...   作者:昭名 回复日期:2011-02-17 14:25:56      (1)石油美元
  纽交所原油期货和布伦特原油期货的问题,我昨天文章里面讲了,这边从资本和宏观战略的角度来分析一下。2009年美国十大原油进口来源国如下:加拿大(198.4万桶/天)、墨西哥(95.1万桶/天)、尼日利亚(94.8万桶/天)、沙特(83.7万桶/天)、委内瑞拉(80.9万桶/天)、伊拉克(45.8万桶/天)、安哥拉(40.8万桶/天)、巴西(26.1万桶/天)、阿尔及利亚(21.9万桶/天)、哥伦比亚(21.6万桶/天)。美国在减少中东、非洲等地区的原油进口,另外美国也在开发本国的原油,这个一看就明白美国准备怎么搞了,他在减少动荡地区的原油依懒。所以我前面说,纽交所和布伦特石油价格价差会维持一段时间就是这个道理,这个就是资本的力量。中国的石油主要来源是中东、非洲和俄罗斯,所以中国也是个倒霉的主。
  后面纽交所的原油价格也会上涨,但是会保持和布伦特的一个比较大的差价,以此维持美国的利益。同时会推高欧盟、中东、非洲和亚洲(特别是中国日本)的输入性结构性通胀。同时消耗我们的外汇储备。
  在这个里面俄罗斯是美国这个政策的支持者,同时俄罗斯也是利益获得者,在现在这个时候,美国需要俄罗斯的支持,普京是个聪明的人,全球领导人中就三个聪明人(奥巴马、默克尔和普京),所以俄罗斯在这个时候来搞北方四岛的能源,美国没有多罗嗦,就是这个道理。
  原油会涨到新兴经济体崩盘,欧盟经济快速下滑,日本经济快速下滑,然后它的使命就结束了,会把棒子交给农业,由石油美元向农业美元过渡。
  (2)农业美元
  就是后面20年美元的支柱将是农业,农业中以粮食为主,你可以不烧油,但是你不会不吃饭。这个问题原来讲过了,就不多讲了,所以我们要限制我们没有种子技术的转基因农作物在我们国家种植。很多人会说这个过1-2年就可以了,假如大家仔细研究了全球气候变迁就明白了,全球气候不是欧盟所说的变暖然后我们要减排,全球气候是一个阶段向另外一个阶段变化的过程,这个过程里面会有比较多的极端气候,所以不是说1年2年气候就会恢复正常的,美国对于气候的研究是真正尖端的。
  另外研究气候不是研究气象,什么最近云团如何如何,气温如何如何,那个是气象,气候是研究冰川、研究树木年轮、研究历史水文资料、研究地球几个冰河期冰川期更替等等这些的,就像研究经济中的宏观经济走势一样,这个是国家层面需要考虑的,是制定农业政策需要考虑的。
  (3)黄金的属性
  关于黄金的属性的文章,我在2010年12月份就写过,在黄金12月7号创出新高后就讲过黄金的属性在改变,这个世界的属性已经从商品社会走向了资本社会,黄金是美元的敌人,黄金的属性从避险和货币的属性慢慢向大宗的领头羊的属性转变。
  后来黄金的走势验证了我的观点,后面替代黄金的将是美国国债。
  详细的将在26日的研讨会具体将黄金的属性的转变以及如何能够理解这个转变。
  可是我们很多利益集团的代表者还在鼓吹黄金,鼓吹黄金的避险功能,我们的银行,去年发行多少表外的做多黄金的投资理财品种,我想只有银行内部的人知道,等到进入结算进入资产负债表的时候,这个是要死无葬身之地的
  ================
  来自猴王的分析 

作者:海宁的马甲 回复日期:2011-02-20 10:39:00 
    作者:贾治邦 回复日期:2011-02-19 23:58:53 
  
    三十华里是明白人,说到点子上来了
    D妈妈现在政策还看不出来啊,就是走高通胀高增长的道路,压住房价上涨势头,然后继续发货币,提高底层收入,等到米都上10元一斤油价都到20元了,房价几万一平米也很正常了
    这个就是所谓的软着陆撒,大家等着煎熬长期慢性通胀嘛,
  ######
  美元套利资本什么时候高速从新兴市场化国家撤离,很难准确说,因为这个跟美联储决策有很大关系。
  但是,你说的这个“等到米都上10元一斤油价都到20元了,房价几万一平米也很正常了”我敢肯定,是不会实现的。
  因为这种“软着陆”发展预测,是不符合人性的。
  市场是有买方和卖方构成的。
  比如原来租金2000/月的房子卖200万的,
  米从3元到9元一斤,工资从3千到9千,房租从2000到6000千。
  这个时候哪个房子的主人,愿意以200万,卖出一套月租金6000的房子?
  
  但是变量是银行利率,如果通货膨胀特别厉害,利率也特别高,那么有时候房地产泡沫是要破裂的。
  美国70年代,10多年里经历的3次房地产泡沫的兴起和破裂,所以高利率时期,赌房地产泡沫也是很难的。
  
  中国过去10年,赌房地产之所以一直赢,就是因为看透的JB的命门。
  
  JB的命门是什么?
  是不敢加息,因为降息会让经济回归正常,泡沫要破裂。
  任志强就是看透了这一点。
  到最后,大部分人都不相信JB能控制房地产泡沫和通货膨胀的时候,JB能做的就是行政手段限购,限制物价涨价等。
  限购,限制物价上涨,其实就是剥夺人们用人民币投票的权利。
  
  什么利率是合适的。
  起码人家在2003到2009年,每年卖掉一头猪,换得的人民币存在银行,到2011年取出来,起码还能买7头猪。
  2003-2009的利率下,能买回7头猪吗?
  
  所谓加息对实体经济伤害太大,其意思就是剥夺存款人的人民币的购买力,经济就要下滑。那加税高高速公路网,搞高铁,也能创造GDP.
 
作者:海宁的马甲 回复日期:2011-02-20 11:14:04 
    从限购分析货币决策者的“命门”
  
  货币决策者的“命门”
  简单地说,货币决策者最大的“命门”,就是信誉的贬值与破产,是维持货币购买力稳定的信誉的贬值与破产。
  你说话,再也没有太多人相信了。
  2011年,是JB的信誉破产年。
  
  当市场比较开放的时候,当人们既可以在S城自由买房,也可以在B城自由买房的时候,人们可以用人民币投票。当人们用远远超过100万的价格,买下一套年租金3万人民币的房子的时候,那些远远多于100万的价格里,即包含了一定的合理的收入上涨预期,也包含了给卖房者一定的“货币购买力下降风险的补偿”。
  
  在货币贬值的时候,谁愿意把年租金3,4万的房子,以100万的价格卖出?
  各种行政手段限购,无非是剥夺了人们用人民币投票的权利,是一个信誉几乎破产后的人,气急败坏后的仓促应急措施而言。
  
  人民币是否有信誉,始终掌握在汇率与利率决策者的手中。
  
  而这种对人民币信心的建立,不是一朝一夕的。美联储前主席沃尔克用了3年让人们相信他反通货膨胀的决心;铁腕也用了3年左右的时间,才让人们从新建立了对人民币购买力稳定的信心。
  格林斯潘主政美联储的时候,低利率从来不敢超过3年(1986-1988,1992-1994,2002-2004),他不敢挥霍从沃尔克以来,人们对于美元购买力基本稳定的信心。现主席伯南克,大家知道他痛恨通货紧缩,但是他也是个反通货膨胀的斗士,他反通货膨胀的时候,这个世界将是另一番景象。
  信誉破产,对于曾经的山西票号,甚至曾经的绍兴师爷,又或者到美国开餐馆的福建农民而言,是非常恐惧的一件事情,因为他们离不开那个圈子,离开了那个圈子不知道以什么谋生。有信誉,还能东山再起。
  
  通货膨胀已经大规模地玩了两次(2003-2004,2006-2008.7),这一次很难有人信了,所以特别麻烦。
  在货币购买力稳定的时期,一套房子或者一个商铺,其租金与价格的比值,虽然不一定等于一年期存款利率,但是也不会离一年期存款利率不远。
  其实90年代房地产泡沫破裂过的广州,2006年以前,租金与房价的比值,大多数时间,是高于银行存款利率的。
  
  但是,当货币决策者的信誉,被大力怀疑的时候,想把年租金3万的房子以100万的价格买下,简直是痴心妄想。
  因为持有人民币太危险了。年租金3万的房子如果卖150万的话,那么多与的那50万,可以理解为通货膨胀保险金,可以看出是一种(人民币购买力违约风险的保险),你要多出50万,才能让别人愿意持有人民币。
  
  以上分析的前提是,中国人已经公认把房子,作为保值的手段。事实上,中国人出来房子,也没有其他大规模的保值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