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致庸和孙茂才图片:我们随手关闭了孩子多少扇窗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9 02:21:25

我们随手关闭了孩子多少扇窗


作为家长,每一天面对孩子成长过程中,千奇百怪的问题和兴趣时,你会怎么办?找一句话敷衍了事,还是静下心来和孩子一起思考,不同的方式,传递给孩子不同的暗示。


或许,对忙于工作的家长来说,孩子的事是最可以等一等再说的。但,千万不要忘了给孩子的承诺回答的时间,更不要用敷衍的话显示出一种不耐烦。因为,你此时此刻的样子,就是教育本身,孩子都看在眼里。孩子在小的时候,总在以自己的父母为榜样,所以你的行为本身就是一种示范和教育。


我的一位朋友在大连从事家长教育。当初,她从不错的公司辞职,义无反顾做自己看好的教育工作,直到现在从中体会到乐趣和成就感。一年的时间,朋友乐此不倦。


终于在昨天,有机会参观和体验她的工作室。我带着孩子、爱人一同前往。以往的经验,8个半月的孩子进入一个陌生的环境,总会哭闹,尤其再遇到热情的人,见面就抱起孩子,准会吓的直哭。


可我们走进工作室,半个小时的时间,孩子一点也没有闹,还一直不在我和他妈的怀里。这才恍然大悟,原来是工作室的氛围和气场,无声地传递出一种舒缓和亲近的语言,让孩子倍感轻松。尤其是朋友,从到楼下接我们,一直到上楼后的带着孩子先熟悉环境,轻声和孩子沟通,不断发现他在新环境里的兴趣点,并加以鼓励和协助。这才有了半个小时的“清静”时光。


朋友追随的是一位从事家长教育多年的专家卢老师。在朋友的引见下,我们做了一次深入开放的交流。卢老师讲述的一个他遇到的案例,让我印象深刻。一天,一位家长带着孩子到工作室,在家长的描述中,孩子是一个内向,没有想象力,没有灵气的“问题孩子”。卢老师提出和孩子单独呆一个下午。在相处的过程中,当引导孩子画画时,得到的回答是:不会。当引导他唱歌时,得到的回答:不会。当引导他写毛笔字时,得到的回答:不会。


说实话,听了卢老师的讲述,我真是想问问孩子的父母,你们到底关闭了孩子多少扇窗。


接下来,卢老师就就试着和孩子一起回忆他看到的大海是什么样子,什么颜色,相像大海里会有什么动物,海边会有什么。就这样,一边联想,一边协助孩子选画笔,选颜色,一个下午的时间,孩子像变了一个人似的。


其实,我一直认为,天才一定产生在家庭。学校告诉学生的大多是知识和技能。更多的好奇心和态度,直接来自家庭的教育。只不过很多家长在面对孩子的诉求和成长的发问中,显得不够认真,不够放下身段,心平气和地讲解。更多的是人为的武断,随意。总认为,孩子的是乱问,或者孩子的喜欢都是临时性的,一点也不去在意。久而久之,也就听不到孩子的需求和好奇了,孩子在内心也就渐渐充满了否定自我的思维,遇到什么,只要没有接触过,没有尝试过,就会抵触和回避。


这对正在成长期的孩子来说,是一种莫大的冷漠。


一位家长曾这样总结自己的经验:“我从不管孩子的作业,也不看着他学习。从孩子上学前,我就给他灌输一种观念——学习是他自己的事,将来有出息也是他自己的事。几年来,我把责任还给了他自己,同时也把自由还给了他自己。孩子每天的作业基本上是在学校完成的,如果作业多做不完,回家后第一件事就是做完作业。”


曾经看到一则新华社的消息:说的是西安的一个15的孩子,他将父母的唠叨和拳脚的次数一笔一笔用写“正”字的办法记录下来。一年过去了,他的小本子上密密麻麻记下了440个“正”字。这就是说,一年中他受到的打骂和唠叨有2200次,平均每天6次。


很多时候,我们只会满足孩子的所有要求,却从来没有走进孩子的内心,不关心孩子的真实想法,不去和孩子同步思维。其实,我们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做一个协助者,远比做一个判断者和替代者,更能让孩子健康的成长,更不要动不动就随意地关闭那些孩子成长的窗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