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兴初的结局:十七世大宝法王噶玛巴2011年4月下旬于新德里教授《修次中篇》开示摘录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7 09:36:21

时间:2011年4月22-23日
报导:法王办公室
摄影:法王办公室


应「普世责任基金会」之邀,法王噶玛巴于三个场次中讲授阿闍黎莲花戒论师的《修次中篇》(The Middling Stages of Meditation)。


法王在演讲一开始的引论中说道,佛教中某些基本的义理如因果、缘起法等是佛法的基础;轮回,它是痛苦的原因;道谛,它是我们获得解脱、涅槃之因的方法。离苦得乐是所有众生的共同愿望,但是为了达到这个目标,我们必须先了解什么是痛苦的因,然后才能将之舍弃。因为具有人的智慧,人类可说是特别地幸运。因此,我们首先应该要善用这个智慧来研究快乐的因,然后才能将之实现出来。


法王认为,今天世界上所经历的种种问题,是人类没有善用他的智慧,再加上缺乏慈悲心所造成的。通常我们的行为受到的是慈悲心的反面——恶念的驱使,这个现象反映出的不只是道德的沦丧,它也彰显出我们并不了解快乐的真正来源。我们看不到彼此之间的相互依存,甚至就连我们具有伦理道德的行为,也往往是基于私心、或是狭隘的心胸,只考虑到我们的亲朋或好友,而非一切的众生。


我们就好比于自囚于铁牢当中一样,追根究底,其原因在于执着于「我」的真实存在。我们先执着有「我」,接着执着于「我的」,「我的」财产、「我的」家庭、「我的」朋友等等。我们关上通往外在的大门,而将自己囚禁在里面。一个被囚禁在铁牢里的囚犯,只能接触极少数的人。同样的,我们也不知道如何与人沟通,忽视其他人的重要性。打破这个我执的牢狱是你我的责任。但是不幸的是,我们都太安于现状,而没有看到这个牢狱是如何地限制我们的自由。要从牢狱中解脱出来,必须要有具备爱与慈悲的智慧。


回到经文中的内容,法王接着谈到「四无量心」的禅修:


愿一切众生具乐及乐因,
愿一切众生离苦及苦因,
愿一切众生不离无苦之妙乐,
愿一切众生远离亲疏爱憎常住大平等舍。


想要利益他人的心根植于我们慈爱的本能,而「四无量心」的首要发心便是希冀他人获得快乐,这即是慈爱的表现。偈文建议我们以自己的母亲为观修的例子,通常我们先由亲近的人开始观修,而母亲对我们展现出无比的慈爱,因此是一个常用的对境。接着,观想所有众生对我们也像母亲一般,没有他们,我们将无衣无食;它强调的是万物之间主要的相互依赖、相互关连,也就是我们得以生存的基础。这对学佛者而言,是极为根本的观修,因为它是我们了解一切众生本具的价值与重要性之基础。此外,我们还要认识到所有众生想要离苦得乐的共通点。


第二个无量的发心是愿所有众生免于痛苦,这也就是悲心。法王以己自身为例,来说明愿众生免于痛苦的发心如何能产生实际的利益。法王说道:“小时候,我是吃肉的。但在几年前,我看了一部关于动物被杀时的痛苦的纪录片后,我就别无选择地成为了一名素食者。”到底要多久我们才会了解到其它众生的痛苦呢?我们需要等到整个太平洋被染为一片血海吗?还是等到动物们能够为它们自己喊屈伸冤的一天呢?悲心的培养也不需要等到大难临头,不用等到所谓2012年的世界末日,法王半嘲弄地说。悲心必须是自愿自发,以自然、几近于直觉的这种方式来培养开展出来。


接下来的两个无量发心是愿一切众生具有无量的妙乐,以及无量的大平等舍。前者是羡慕与嫉妒的对治法。对修学者来说,非常重要的是要能发展出随喜他人快乐的能力,随喜他人成功、随喜他人功德与成就的能力,而非对他人的成功产生敌意。但是,一开始,我们应该从第四个无量的发心——无量的大平等舍来开始禅修。大多数的人并没有真正的敌人,有的只是「假想敌」罢了。那些曾经以某种方式,或真或假地伤害过我们的人,我们会对之感到愤恨,这个时候,就是我们要对他们生起慈爱心的时候了。


法王强调,修法不是一项治疗上的疗程,也不是一种心灵上的按摩,而更应该像是一种广泛的训练,就好比是军人所做的军事演习一般,它必须是存在于我们生活当中的各个层面的修持,而不只是坐在佛堂中的禅修垫上的修持。否则,在培养爱与慈悲时,就可能会产生许多不一致的现象。例如,有些人能够对其他人有爱与慈悲,偏偏对亲近的家人反而没有爱与慈悲。再者,对于那些我们没有特别好恶的人,培养爱与慈悲也同等重要。因为,我们的爱与慈悲应该要能够涵摄一切的众生。若要活的有意义,就必须打破铁牢,超越自己,活得犹如是万法当中的一份子。
在第二场开示中,法王谈到菩提心与正念的重要性。


法王首先认可大部份古老的亚洲修行传统,是如何地具备深奥的法教。但是,光有好的法教是不够的,法王评论道,法教必须要被修持,而修持的方法依修持者的程度而定。大乘佛法与其它的佛法传统相较下,法王解释,大乘佛法的独特贡献,在于其不求个人由轮回中的解脱,而是誓愿解脱轮回当中的一切众生。所有的伟人也抱持着同样的发心。


一般而言,众生可分为三种根器,而每一种根器有相对应其程度的不同修持方法。尝试修持超过自身程度的修法实为不智;我们首先必须打好基础,因为若是尚未降伏自心,想要利益一切众生有如天方夜谭。但是对大乘行者而言,其法门的根基在于菩提心、觉悟之心,这也是大乘佛法的基本因缘条件。因此在这里,我们有必要了解培养菩提心的理由。常举的例子是,一户人家晚上睡觉时,突然发生火灾。家中一名成员顺利地逃出,当他一只脚在屋外,而另一只脚在屋内的千钧一发之际,他突然想起了其他的家人,而决定转身回去搭救他们。因此,菩提心有两个层??面:解脱他人,以及解脱自身。只想着解脱利益他人则会落入极端。


菩提心能驱使我们达到完全的证悟。怎么说呢?若是将一个圆满证悟如佛陀的人,和一个仍然在修行道上的人来做比较,他们能力的高低的确有所不同;佛陀已经达到完全圆满的成就。我们无法以单一的办法来帮助所有的人,因此需要知道万法,需要具备遍知的能力﹐也就是需要成佛。所谓「遍知」并不是说知道世界上总共有多少只昆虫,而是知道能够解脱众生的所有方法。此「遍知」之心、对一切万法了若指掌之的心,它始于对于每一法的关注。


帮助众生离苦得乐的方法有很多,有些是源于修行的传统,有些则非。无论如何,重要的是我们能尊重并且了解这些所有的方法,因为每一个方法,都能为具有某种观点与性向的众生,开显出一条修行的道路。


通常,人们对快乐的本质感到困惑。我们日常所经验到的快乐,受到行苦的影响,是有染的快乐,它就好比是放下重负时的轻松之感。唯有成佛、进入涅槃才是真正的快乐。有些人由外在的事物中寻求快乐,但快乐终不长久。例如你买了一辆新车,连续几天感到快乐与欢愉,之后感觉也就消褪了。我们将终极的快乐与暂时愉快的感觉混杂在一起。不论开派对也好,钓鱼、爬山也好,快乐的感觉只是暂时的,因为它是依赖外在条件而有的。我们应当用智慧来分析导致真正的快乐的原因是什么。届时,我们将发现,为了获得真正自然、不费力气的快乐,我们须要内观自心。例如禅修时,我们之所以感到平静,是因为回到了心中的家,我们心是放松的,不忧虑过去与未来,只专注在当下。这种状态不需要依赖外在的条件。但是,我们不可能整天都在做禅修﹗我们每一个人都是大忙人﹗因此,我们需要一个在生活当中可以修持的方法。这个方法的要点是,我们必须随时保持正念,不论手上正在做的是什么事情,我们要善用心的明晰力,去观察心念的生灭,然后在一天结束前问问自己:“今天做了些什么?”即便只能在一天当中的某些时刻,或是只能对某些活动保持正念,它也会让我们的生活具有意义。


在最后一场开示中,法王论及两种禅修方法:止与观,以及空性的意义。


人们的暴躁不安,似乎在21世纪中愈演愈烈。有太多的事情会让我们焦躁,甚至发脾气,例如在医院、或是邮局里大排长龙的情况等。禅修正是克服这种焦躁倾向的方法。


止的禅修,或称为「奢摩他」,有两种修持方式。一者是上座的正式练习,也就是在一个安静的地方,我们双腿跏趺而坐,一心专注。二者是下座后在日常生活中的任何活动,例如行住坐卧皆保持着正念,也就是当下的觉知。此两者都需要修持。有时,我们去到山间田野,那些没有太多喧嚣的地方,我们便很容易放松,心很容易安住。同样地,我们每天的禅修练习,也能够成为让心休息的一种方式。


忙碌的生活让我们不见得总有闭关的机会,也难得有时间练习上座的正式禅修。因此,我们需要思考如何将禅修带到日常活动当中。


当然了,能每天早晚正式念诵并禅修很好,就像是之前所提的军人的比拟,军人为了准备上战场,必须做广泛的演习。在开始体育活动之前,专家告诉我们暖身是最重要??的。每日的禅修练习,就好比是体育活动中的暖身,它同时也能为我们身心的电池充电。一切时日当中,在任何情况下都保持正念,这能确保我们的生命有意义,光阴不虚度。


到底什么是禅修?藏文中禅修的意思是养成习惯,或是熟悉某件事情。一旦,我们习惯了,它也就成自然了。禅修的方法有许多,法王表示,他本身也不完全熟悉所有的方法;但是要点是,当某种情境令我们受到情绪上的冲击或是搅扰时,如愤怒的情绪等,能够退后一步去观察情绪烦恼的演变,将有助于减弱烦恼的强度。就像是之于身体上的疼痛经验一般,若是将注意力放在疼痛的地方,疼痛将会消退。因此,在日常生活中培养正念极为重要。


观的禅修,或称分析式禅修,也称为「毗钵舍那」。它的修持专注在空性;空性是对实相本质的了解,能够根除轮回的基础——无明。无明是对本自存在的「我」的执着。有些人可能认为空性否认所有的事物,因此,什么都没有,而将「无我」等同于「没有我」,如果是这样的话,我们怎么能够积累业力等等。这就落入虚无主义的断边,并非是「空性」与「无我」的真义。


说某样东西「没有」并不深邃,空性的义理才深邃。空性并不等同于「没有」。例如我们去分析一只花瓶,在其中我们找不到花瓶。「找不到」是什么意思?是「找不到」一个「有」的东西?还是「找不到」一个「没有」的东西?答案是我们是在寻找一个「有」但「找不到」的东西。这是什么意思呢?意思是说,我们并非否认花瓶的「有」,但是,我们却误解了它是「如何」才能「有」的。对我们而言,它似乎是自己就可以让自己显现;因此当我们按照依自力而存在的特性去寻找花瓶时,却「找不到」这样可以依照自力而有的花瓶;因为花瓶并不是以这样的方式而「有」的。同样地,认为空性是「没有」则是错误的见解。


就好比是在看电影中的演员,对我们而言,他看上去很真实,但是,我们知道他并不真实存在,他只是演员的一个显相而已;而这个显相依靠的是各种因缘条件,例如胶片、放映机、萤幕等等。这个显相是依缘起而「有」的,因此我们可以看到「有」显相,但演员并不存在,只是看上去好像是真的存在,但它就仅仅是显相而已。


以同样的方式,一切因缘合和的显相并不是以我们所认为的方式而存在。因为我们通常将它们认为是独立的存在,事实上则不然。就拿「我」为例,我们会觉得「我」是独立而自主的,是世界的中心,不依靠任何因缘或条件而存在。实际上,「我」的显相是有的,但是它并非是以我们所认为的方式而「有」的,而是依赖许多的因缘条件而「有」的。


空性代表着一个机会、一个可能的开创。正如龙树菩萨所说的:“若人信于空,彼人信一切。”因为是空性的,所以有无限无穷的可能性。


我们认为自己是自足自立的,但是透过对空性的禅修,我们会敞开心胸,了解到我们是万法的一份子,相互间有本具的关连。当我们将自己视为是独立的时候,我们就已经有了障蔽、狭隘的见识,透过对空性的了解,我们的心会被打开,变得宽广而平静。在感受到压力的任何时候,我们会觉得压力是如此地真实,但是,只要一思维到空性的义理,那感觉就完全地消融了。空性的理论,可说是比大学教授相互研究讨论的课题还要大的一个题目,若是太过了也会沦为空谈。但是,空性,却是对我们日常生活很实用、有利益的一个见地。


在此,法王讲了一个好笑的故事。有一次,他参加一项考试,只考了第二名,他的辅导教师便将数字二篡改成像是数字一(藏文数字很容易做这样的手脚)。人们似乎对零有负面的观??感,但是没有零,也就不会有一、二等数字。对待空性,或许我们也要采取类似的态度,而将它视为是所有可能性的来源。


接着,现场开放给观众提问题。


第三个场次的结尾是一个特别的赠书仪式,致赠给所有的会众最新版第二版的「噶玛巴九百年纪念书册」,该书是为配合全年度庆祝第一世噶玛巴杜松虔巴之诞辰而出版的著作。法王噶玛巴当场在印制精美的书页上签名,并且亲手将它赠送给每一位观众。

























文章来源:大宝法王官方中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