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六计各是什么意思: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对资本主义主导的当今全球化之批判性反思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9 22:51:45
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对资本主义主导的当今全球化之批判性反思
孙石群
内容摘要
全球化是指当代人类社会生活跨越国家和地区界限,在全球范围内展现的
全方位的沟通、联系、相互影响的客观历史进程与趋势,它是世界范围内社会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相互发展,共同作用的产物。不管我们愿意与否,我们现在
都已处于全球化的包围之中,全球化的语境是我们当前无法逃避,必须接受的
最大现实。全球化的性质则是由主导全球化的生产关系的性质决定的。全球化
发展至今,在其中起主导作用的一直是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发达资本主义国
家一直主导着全球化的进程,因此,当前全球化是带有资本主义性质的。其实
质是资本在全球的扩张,及资本主义政治制度、意识形态在全球的渗透。由于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中所无法克服的矛盾,因此也使全球化过程中产生了许多全
球性问题,威胁到人类的生存和地球的安全。西方马克思主义者早就注意到了
资本主义主导的全球化给社会带来的诸多社会问题和负面影响,并对之进行了
认真的反思,做出了深刻的揭露和批判。像黑格尔主义的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杰
出代表卢卡奇,早就意识到了全球化过程中整个社会的物化以及人们革命意识
的消解;法兰克福学派的西方马克思主义者,更是深刻地揭露了全球化过程中
整个社会工具理性的张扬、文化工业的充斥、社会的单向度性以及资本主义的
合法性危机,并对之进行了严肃的批判;而西方生态社会主义者则在全球化的
过程中看到了它所带来的全球生态危机,并对造成这一后果的责任者资本主义
进行了批判。西方马克思主义者的批判凸显了全球化对整个社会的扭曲,以及
工业化、现代化过程的负面影响,对我们当今参与全球化,应对全球化具有重
要的借鉴意义,当然,他们的批判也存在一些片面性的不足。全文除引言外,
共分三章,第一章,全球化及当今全球化的资本主义主导性。首先对全球化的
定义,特点等做一简单介绍,进而揭示了当今全球化的资本主义本质,当今的
全球化事实上就是资本主义的全球化。第二章,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对当今全球
化过程中问题的批判。论述了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对全球化过程中所出现的种种
问题的批判性反思。包括黑格尔主义的马克思主义者卢卡奇、法兰克福学派的
西方马克思主义者以及西方生态学社会主义者对全球化的冷思考。第三章,西
方马克思主义者批判理论的进步意义和局限性。简单评价了西方马克思主义者
所做批判的进步意义和局限性,以及对我国的启示性意义。
关键词:全球化资本主义主导性西方马克思主义批判性反思
一、全球化及当今全球化的资本主义主导性.....................................................……3
(一)全球化的含义及一般动力..................................................................……3
1、全球化的定义之争.....................................········································……3
2、全球化的一般动力..................................................···························……6
3、马克思的“世界历史”观与全球化...............................................……10
(二)当今全球化的资本主义主导性........................................................……13
1、当今全球化过程中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主导性的表现二,................……13
2、资本主义主导下全球化的本质透视...............................................……15
3、资本主义主导下的全球化进程中的危机.......................................……17
二、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对当今全球化过程中问题的批判...............................……21
(一)黑格尔主义的马克思主义者的反思................................................……21
(二)法兰克福学派对现代工业社会的批判............................................……24
1、工具理性的张扬..........................................................................····.……24
2、“文化工业”的充斥.........................................................................……26
3、社会的单向度性...............................................................................……29
4、资本主义的合法性危机...................................................................……32
(三)生态社会主义者对全球化过程中生态问题的反思........................……34
1、生态危机的全球化...........................................................................……34
2、生态危机全球化的根源...................................................................……35
三、西方马克思主义者批判理论的进步意义和局限性...................................……38
(一)西方马克思主义者批判理论的历史进步性....................................……38
1、揭露了资本主义主导的全球化阶段社会的扭曲...........................……38
2、凸显了工业化,现代化进程的负面影响.......................................……39
(二)西方马克思主义者批判理论的局限性............................................……42
1、视角的偏颇.......................................................................................……42
2、本质问题挖掘的缺场...........................……‘.............……,.................……45
(三)西方马克思主义者的批判对中国的启示…,.................……,............……46
1、积极参与全球化,发挥应有的作用...............................................……46
2、重视前车之鉴,避免重蹈覆辙.......................................................……47
21.雀.
J.厂刁
全球化是我们这个时代最重要的特征之一。当我们吃着汉堡包,喝着可口
可乐,穿着阿迪达思品牌的休闲服,拿着诺基亚手机给我们的朋友打电话的时
候,不管你爱它也好,恨它也好,我们已处在全球化的包围之中。对全球化问
题的讨论是当前世界范围内最引人注目的话题之一。国外全球化问题的系统研
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出现了形形色色的全球化思潮,涌现了如吉登斯、哈耶
克、詹姆逊这样的大学者。我国对全球化问题的探讨在世纪之交也成为热门话
题。全球化逐渐取代国际化、一体化、跨国化,成为人们耳熟能详的学术关键
词。当今世界的一切重大经济、政治、社会、安全和文化问题,都与全球化问
题密切相关。吉登斯曾断言:“全球化就是以一种非常深刻的方式重构我们的生
活方式。”不管人们愿意与否,都不能回避全球化。正如英国学者齐格蒙特·鲍曼
所说:“对某些人而言,‘全球化’是幸福的源泉;对另一些人来说,‘全球化’
是悲惨的祸根。然而对每一个人来说,‘全球化’都是世界不可逃脱的命运,是
无法逆转的过程。”
1960年,加拿大传播学家马歇尔·麦克卢汉在《传播探索》一书中提出了
“地球村”的概念,用以说明发达的传播媒介改变了信息的集中性及其传播的
单向性,恢复了人与人之间的直接交往(如一个村子的村民那样),从而将会产
生一个人人参与的、新型的、整合的“地球村”。这应是全球化概念的萌芽。是
人们对全球化这一历史现象的初步认识与体验。至于全球化这一名词,最早则
是由美国学者泰奥多尔·莱维于1985年发明的。他在《哈佛商报》上的一篇题
为“谈市场的全球化”一文中,用全球化这个词来形容此前20年间国际经济发
生的巨大变化,即“商品、服务、资本和技术在世界性生产、消费、投资等领
域中的扩散。”
全球化成为一个概念以及作为一种理论的出现,不论是在西方还是中国都
只有不到加年的历史。但它正在成为当前社会科学最为核心的概念之一,目前
众多学者从不同的领域积极研究全球化。有关全球化的各种观点也随着全球化
这一概念的流行而陆续产生,它们试图从各种视角对全球化的概念、特征、内
容、表现、后果和对策作系统的研究。从某种意义上说,一个全新的、可以称
之为“全球学”的新学科呼之欲出。从当前国内外对全球化的研究来看,可谓
是百家争鸣、百花齐放,各种学说流派纷呈,全球化也几乎被描绘成为万花筒
一般。多学科、不同领域、不同角度的研究,赋予了全球化千变万化的含义。
但是由于每个个体和团体在全球化进程中所处的背景不同,受冲击的程度以及
各自的传统、价值观和认知背景的不同,所以对全球化的概念、特征、内容、
表现、后果和对策等很难有一个统一的认识。那么到底什么是全球化,全球化
源于何时,它有什么特点,当今全球化的性质是什么,这些都是我们在参与全
球化,应对全球化的过程中必须面对的问题。
全球化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变化,随着科技的发展,通讯与交通的
日益发达,极大地缩短了交往的时空距离。与之相应,各国、各地区间联系更
加紧密,交往更加频繁,相互依存关系大大加强。随着市场经济的世界化,经
济无国界化和各国相互依赖成为全球化的两大趋势,全球化以科技革命为直接
动力,以自由贸易、自由市场和资本、信息高速流动为基础,以全球性跨国公
司为载体,极大推动了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使全球经济发生了一场革命性变
革。人们在尽情的享受全球化的硕果,但是全球化带给我们的并不全是福社。
由于人们认识的局限性以及社会制度等的原因,人们在享受全球化所带来的便
捷和效益时,同时也尝够了随之而来的全球化危机的苦头,像人类面临的生存
的困惑,人性的迷失,社会的病态,生态危机的全球化,能源危机的全球化,
人的主体地位的丧失,工具理性的张扬等等。但是我们却往往只是注意到了全
球化中便利的一面,而忽视了整个过程中所存在的隐患和陷阱。西方马克思主
义者早就发现了资本主义主导的全球化所带来的这些负面影响,并且对当今全
球化过程中西方社会所出现的种种负面问题进行了揭露和批判,并试图运用马
克思主义作为武器找出解决的办法。但是就目前来说从西方马克思主义的视角
对全球化问题进行研究的成果还不是很多,本文也算是在这方面进行的初步尝
试。本文试图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
物主义的观点,对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对当今全球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所做的反
思进行分析,从中取其精华,弃其糟粕,以便为中国在全球化过程中能够充分
发挥后发优势,避免重复西方国家的失误,少走弯路,实现可持续发展,早日
能够发挥在全球化过程中应有的作用,展现社会主义国家巨大的优越性和吸引
力,提供一些有益的借鉴。
一、全球化及当今全球化的资本主义主导性
“全球化”(glboalization)一词自1985年出现以来,对全球化的讨论和研
究在很短时期内就迅速成为一个全球性的现象。英国著名社会学家安东尼·吉
登斯指出:“仅仅在十年以前,无论是学术著作还是通俗读物都很少使用这个术
语。而现在,这一术语已经从无人使用变成无处不在:如果不提到它,任何政
治演说都是不完整的,任何商业手册都是不受欢迎的。”①然而,尽管全球化一
词被“炒”的沸沸扬扬,但是,人们的分歧却很大,有人为它欢呼,热烈欢迎
它的到来,有人则痛加贬斥,避之而惟恐不及,还有人说全球化根本就是不存
在的,只是人们杜撰的一个神话;有人认为全球化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机遇,
缩小了南北差距,提高了福利水平,有人认为它更会带来前所未有的混乱:导
致灾难与失序。而且,各种极端对立的观点又都可以在现实中找到活生生的例
子和数据,有理有据,这必然会使人面对形形色色的“全球化”理论,产生不
知所措的感觉。那么,到底什么是全球化?它与资本主义是一种什么样的关
系?这些认识正是本文要展开论述的基础。
(一)全球化的含义及一般动力
1、全球化的定义之争
全球化这一名词,最早是由美国学者泰奥多尔.莱维于1985年发明的。他
在《哈佛商报》上的一篇题为“谈市场的全球化”一文中,用全球化这个词来
形容此前加年间国际经济发生的巨大变化,即“商品、服务、资本和技术在世
界性生产、消费、投资等领域中的扩散。”而全球化成为一个概念以及作为一种
理论的出现,不论是在西方还是中国都只有不过20年左右的历史。但它正在成
为当前社会科学最为核心的概念之一,目前众多学者从不同的领域积极研究全
球化并给出了不同的界定,粗粗梳理一下,主要有以下几种:
其一、全球化是生产要素自由流动的“跨国化”或“世界经济体系的结构
①I英l安东尼·吉登斯:《第三条道路一社会民主主义的复兴》,郑戈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
30页
3
转变”。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认为:“全球化是跨国商品与服务交易及国际资本流
动规模和形式的增加,以及技术的广泛迅速的传播,世界各国经济的相互依赖
性增强。”①1995年出版的英国科林斯商务词典对全球化的定义是:“国际化或全
球化是指公司通过出口向国外经济进行扩张,但尤其专指通过对国外的投资,
建立生产部件、制造车间和销售子公司。”②当代著名德国哲学家哈贝马斯虽然
也是在经济意义上使用“全球化”这一概念,但与以上理解有所不同。他认为,
全球化是指“世界经济制度的结构性转变”。③很显然,这种对全球化的界定主
要是从经济角度出发的。当然,经济全球化是全球化的重要部分,全球化的过
程始于经济全球化,但经济全球化并不是它的全部。
其二、全球化是资本主义化、西方化、或美国化,是资本主义的新发展。
这种观点认为,全球化是资本主义在四、五百年前作为一种有生命力的社会形
态产生以来就出现的一直在发生的一个过程,也就是说全球化是资本主义发展
的产物,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全球化。我国也有一部分学者持有同样的观点,
像李慎明的《全球化与第三世界》,房宁的《当代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结构
与矛盾》等文章,都表达了同样的思想。这种定义看到了当今全球化过程中资
本主义所起的主导性作用,从生产关系的角度突出了当今全球化的特点,但是
却多少忽略了全球化的生产力属性。
其三、全球化是全球性问题的总体表现。在20世纪70年代初,来自近30
个国家的上百位专家学者通过他们对“整个世界的总问题”或“人类的困境”
的研究,推出了系列“罗马俱乐部报告”—《增长的极限》和《人类处在转折点》,这极大地引起了人们对全球问题的关注。全球化被认为是各种全球问题
的存在及其所造成的全人类的共同危机、责任和相互依赖。这种观点似乎更重
视了当今全球化所带来的负面影响,而忽视了它的积极作用。
其四、全球化是现代性的各项制度的全球扩张。英国学者吉登斯将全球化
进程与现代性向全球的扩张结合起来,认为全球化是现代性从社会向世界的扩
展,是全球范围的现代性。他认为,全球化的本质是现代性的急进所引起的“时
①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经济展望》中文本,中国金融出版社1997年版,第45页
②引自陈宝森:《经济全球化进程刚刚开始》,载于《世界知识》,1999年01期
③【德1哈贝马斯:《超越民族国家?一论经济全球化的后果问题》,载于贝克主编:《全球化的政治》中文
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0年版,第74一75页
空巨变”,体现为“发生在遥远地区的某种事件,无论是否是经济方面的,都比
过去任何时候更为直接,更为迅速地对我们发生着影响,反过来,我们个人所
做的种种决定,其后果又往往是全球性的。”①这种观点充分重视到了全球化所
造成的后果和影响。
其五、全球化是人类生活的一体化过程,是超越地区、尤其是民族国家主
权的一种全球整体性发展趋势。著名的里斯本小组认为,“全球化涉及的是组成
今天世界体系的众多国家和社会之间各种联系的多样性。它描述的是这样一个
过程,在这个世界部分地区所发生的事件,所做出的决策和行动,可以对于遥
远的世界其他地区的个人和团体产生具有巨大意义的后果……”②
当然,关于全球化的界定远远不止以上所列举的几种,这些只是其中比较
有代表性的一部分。他们对全球化的界定,从不同的视角出发,都具有自己的
道理,但也不免有片面性的偏颇,综合各家学者对全球化的不同理解,笔者以
为,所谓全球化,它是指“当代人类社会生活跨越国家和地区界限,在全球范
围内展现的全方位的沟通、联系、相互影响的客观历史进程与趋势”③,它是世
界范围内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相互发展,共同作用的产物,全球化的逻辑由
经济领域展开,但绝非仅仅局限于经济领域。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必
将带动政治、文化的全球化进程。
全球化作为一个客观历史进程,首先体现的是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没有社
会生产力的进步,就没有全球化的不断发展,全球化可以说是生产力发展的必
然结果。全球化的生产力属性是全球化的共性,反映了全球化的自然属性。然
而全球化不仅仅是一种经济现象,更是一种社会历史现象。对于全球化,应当
从它所创造的生产力以及它所体现的生产关系两个方面来考察。生产力的发展
是一切社会历史现象的基础和动力,是整个人类社会历史中带有普遍性的东西,
而只有生产力背后隐藏的特定的生产关系才能反映某种特定社会历史现象的特
殊本质。因此,全球化在不同的阶段,不同的生产关系的主导下,必然也就具
有不同的本质。这体现了全球化的个性,反映了全球化的社会属性。正是生产
①【英】安东尼·吉登斯:《第三条道路一一社会民主主义的复兴》,郑戈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第33页
②引自张世鹏、殷叙彝编译:《全球化时代的资本主义》,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版,第今5页
③蔡拓:《全球化与当代国际关系》,见俞可平主编《全球化的悖论》,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版,第75

关系属性的不同,使全球化有了本质区别。从全球化的历史和现实看,当今的
全球化是由资本主义国家发起和推动的,全球化的发展体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
系的全球扩张,因此也就决定了当今全球化的资本主义特性。
全球化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随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而产生,伴随
着资本主义殖民地的开拓而进行的。今天我们所说的“全球化”,其起源可追溯
至1492年哥伦布发现美洲“新大陆”,当时由于航海技术的进步和使用,克服
了海洋障碍,使洲际之间的交往成为可能。由此开始,全球化大体经历了三个
阶段的演化进程,第一阶段从巧世纪末到19世纪中叶,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先
后在欧美各国确立并占主导地位,随着工业革命的兴起,靠近地中海、大西洋
的欧洲诸国凭借先进生产力向世界各地扩张。正是由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扩
大,世界市场才得以形成,而世界市场的形成恰好是和地域空间中的全球交往
的形成是一致的。在这点上,马克思为我们作了大致的描述。他指出,在“全
世界的市场”条件下,“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成为世界性的了。”“过去那种地
方的和民族的闭关自守和自给自足状态已经消逝,现在代之而起的已经是各个
民族各方面互相往来和各方面互相依赖了。物质的生产如此,精神的生产也是
如此。”①第二阶段是从19世纪末到加世纪中叶,资本主义由自由竞争阶段发
展到垄断阶段,美国在“新大陆”崛起,并长期保持着生产力领先的地位,全
球化进程明显加快。目前我们正处在全球化的第三阶段,它是建立在当代新科
技革命发展基础之上的,特别是现代运输和网络通信的革新运用,使物流、人
流、信息流呈明显加快之势。
2、全球化的一般动力
作为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一个客观历史进程,全球化也是多种力量综合
作用下的结果。首先是生产力的发展,为全球化的实现创造了物质条件,为人
类在全球范围内的交流和沟通提供了现实的可能,而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则为
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进步创造了条件,使世界范围内的生产力的进步和发展得
以维持,并且使人们在这个过程中形成了不同的阶级和基层,从而为不同生产
关系的形成创造了条件。因此可以说不同种族,不同地区的人与人之间的交往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76页
是全球化的深层动力。
“‘Vekrher’(交往)这个术语的含义很广。它包括个人、社会团体、许多
国家的物质交往和精神交往。”①在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语境中,交往具有总体性
特征和性质,它是指在一定历史条件下不同主体之间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接触、
交际,相互交换物质、活动、信息、观念、情感等的实践活动。它除了物质交
往这一最基本的交往形式外,还包括政治的、军事的、文化的、宗教的、民族
的等各种形式的实践交往活动。
我们对于交往的理解,可以有两个维度,从横向方面,它反映着主体与主
体之间的社会联系;从纵向方面则表明这种社会联系是在人类实践活动中形成
和发展的,交往具有历史性,它的发展史本身就是社会发展与人类自身发展的
历史,交往本身的发展为社会和人类自身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支持。首先,
交往是社会存在与发展的前提条件。人类要想生存和发展,就必须通过生产劳
动来满足人类日益增长的物质与精神需求,而交往与生产劳动二者是相互依存、
彼此交织、不可分割的。马克思、恩格斯曾说过:“生产本身又是以个人之间的
交往为前提的。这种交往的形式又是由生产决定的。”②交往可以说是生产力赖
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在整个生产力系统中,人之所以成为最活跃的因素,就
在于人们之间的交往实现了劳动者之间的有机结合,人类劳动始终是在劳动者
之间相互交往的前提下实现的,有了交往,才有了现实的生产力。同时,交往
也是生产关系、社会结构体系得以建立和维系的前提。在广泛的社会交往中,
每个社会成员不仅与和自己处于对等地位的个体进行交往,同时也和处于不对
等地位的个体进行交往。随着交往活动的重复和扩大,交往诸方的不同社会成
员逐渐认识到他们之间的共性与差异,这些共性与差异表现在个体在社会分工
体系中的地位和物质利益等方面,因此形成不同的社会利益集团,不同的个体
归属与不同的社会群体,个体之间的关系就成为具有社会意义的生产关系了。
而精神方面的交往,则改变着人们的主观世界和人与人的精神关系,扩大了人
类在征服自然方面所取得的劳动成果,它们主要凝结在政治、法律、宗教、艺
术、道德、哲学、自然科学等方面。正是在这种交往中,上层建筑才得以存在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第697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8页
和发展。
其次,交往是社会进步与演变的动力支持。交往是人类文明产生和传播的
重要途径,它促进了文明成果在量上的扩张,只有通过交往才能把个别的偶然
的发现整合成人类社会的共同财富。普遍的交往打破了民族和国家的限制,把
全世界联结成为一个整体,造就了世界市场和先进的工业文明。因此,交往是
造成世界的普遍联系,科技、生产力在世界范围内得以保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
也为“历史向世界历史的转变”,全球化的实现提供了内在的动力支持。“历史
不外是各个世代的依次交替。每一代人都利用以前各代遗留下来的材料、资金
和生产力。”①随着交往的发展,最终“狭隘地域性的个人为世界历史性的、真
正普遍的个人所代替。”②
交往作为全球化过程的深层动力,在推动全球化进程方面自是起着不可替
代的作用。而在人们交往的过程中所推动的生产力的进步和发展,则对全球化
的进程起着直接的推动作用,特别是生产力要素中占第一位的因素一科学技术
的发展,更是推动全球化进程的杠杆,它几乎是直接决定了全球化的步伐。在
全球化的早期,正是由于蒸汽机的发明,铁路的出现,西方社会才得以进入大
工业的发展阶段,得以跨越大洋,征服海洋对面的国家,开辟殖民地,传播西
方文明。虽然这个过程表面上看是单向的,但是事实上却都促进了全球文明的
相遇、沟通和融合。而到了当今全球化阶段,科技革命的作用就更是可见一斑
了。自18世纪60年代至今发生过三次全球化飞速发展的浪潮,可以说这三次
全球化发展的高潮都是在科技革命的推动下进行的,并且对全球化的进程产生
了深刻的影响。
发生在18世纪60年代的第一次全球化浪潮,就是随着第一次科技革命的发
展而出现的。从18世纪60年代开始,科技发明不断出现。科技成果的应用,引
起了史无前例的工业革命。资本主义国内形成了工农业的分工格局。并且这种
分工格局也突破国家的疆界,向国外发展。从18世纪中期起到19世纪中期100余
年的时间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通过殖民侵略活动打开了落后国家的大门,使
其成为依附于他们的殖民地。于是,“一种和机器生产中心相适应的新的国际分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88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86页
工产生了,它使地球的一部分成为主要从事农业的生产地区,以服务于另一部
分主要从事工业的生产地区。”①随着国际分工的形成和发展,以及资本主义的
对外殖民侵略扩张,统一的全球市场也逐渐形成。殖民地国家经济的生产和再
生产也成为世界市场的一部分。而科技革命所带来的交通通讯条件的改善则为
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19世纪前半期轮船、铁路的大发展大
大沟通了世界范围的生产、流通和消费,彻底地排除了世界市场形成所受到的
时空限制,世界各国经济联系日益密切。正如恩格斯所指出的,“单是大工业建
立了世界市场这一点,就把全球各国人民,尤其是各文明国家的人民,彼此紧
紧联系起来,以致每一国家的人民都受到另一国家发生的事情的影响。”②至此,
经济全球化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经济全球化的全球局面初步形成了。
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以第二次科技革命为技术支持和以资本输出为主要
内容的第二次全球化浪潮来临了。这次科技革命所造成的直接后果之一就是促
进资本主义生产力的迅速发展。汽车和电话、电报的广泛使用,为整个经济的
发展提供了交通、通讯手段,使各国的经济从流通领域到生产领域更紧密地联
系在一起。这次以电力技术的广泛应用为标志的科技革命,引起了主要资本主
义国家工业的进一步发展,并进入工业社会,帝国主义的殖民体系也在全球建
立起来。与此同时,它们还通过大量的资本输出,促进了资本国际化的发展,
建立了包括全世界的资本主义金融剥削体系,从而形成了一个囊括全球的统一
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由此推动了全球化的深入。
二战后,第三次科技革命始于美国并迅速波及世界各地。20世纪50、60年
代以来,在以信息技术革命为标志的新的科技革命的推动下,社会生产力迅速
提高,世界经济面貌发生了显著变化,世界市场急剧扩大,各国的科技、经济、
文化交流与合作日益密切。同时,各国为了适应新的科学技术革命和新的世界
经济、政治形势,而纷纷变革经济、政治体制,走向更加市场化和自由化,更
使各国经济以统一的世界市场为纽带,而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形成你中有我,
我中有你的局面,世界经济一体化程度大大提高。
科技进步中特别是航空技术的大发展更是对第三次全球化浪潮产生了极大


《资本论》: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494一95页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41页
9
的推动作用。19世纪以前人们乘坐马车和帆船,需要几年时间才能完成环球旅
行,而到了1980年,乘坐超音速喷气式飞机只需24小时。1990年以后在国际
航线上来往的乘客每年有10亿人次,每天约有300万人次从地球的一处飞到另
一处。“神女应无恙,当惊世界殊。”正是现代信息技术和航空技术的迅速发展,
使人们跨越了时空的障碍,5亿多平方公里的地球,在20世纪里缩小了99%,
成为一个小小的“地球村”。从近150年来全球化发展的轨迹来看,信息科技和
交通技术的革命性进步,很大程度上是在全球性经济交往需求的刺激下发生的,
反过来它们又极大地促进了全球化的进程。
由此可见,在全球化的过程中,几乎每一步突破性的进展都与科技革命的
突破联系在一起,首先是科技革命的突破,继而在此基础上引发全球化的阶段
性变革,科技革命既为全球化进程创造了物质条件,物质基础,同时又是推动
全球化的有力杠杆。
3、马克思的“世界历史”观与全球化
其实早在19世纪马克思就用“世界历史”的概念来表达了他的全球化思想。
在对资本主义全球化趋势问题进行考察的基础上,马克思通过对世界市场、世
界贸易、资本主义生产以及资本的无限增殖特性等问题的讨论,从“世界历史”
的独特视角,深刻地剖析了资本主义世界性扩张的实质,揭示了当今全球化的
根源和基本驱动力,从而搭建起了马克思全球化思想的理论大厦。
马克思对全球化的理解可以通过其对“世界历史”的定义与特征的表述中
得到反映。他在1845年的著作《德意志意识形态》中论述到:“……生产力的
这种发展(随着这种发展,人们的世界历史性而不是地域性的存在同时己经是经
验的存在)之所以是绝对必要的实际前提,还因为如果没有这种发展,那就只会
使贫困、极端贫困普遍化……其次,生产力的这种发展之所以是必需的实际前
提,还因为,只有随着生产力的这种普遍发展,人们的普遍交往才能建立起
来……最后,地域性的个人为世界历史性的经验上普遍的个人所替代。”①这是
在马克思的著作中首次用到“世界历史”的概念,在其后的一系列著作中,马
克思最终形成了其独特的全球化视角一“世界历史”的理论体系。虽然马克思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86页
l0
对全球化的研究散落于各种不同的著作中,但是综观马克思的浩瀚理论,我们
发现他确实从全球的视野阐述了“世界历史”的重要思想,已经形成了马克思
主义全球化理论的基本雏形。
(1)“世界历史”的发端是15一16世纪的地理大发现。全球化起源于15
世纪中叶的世界地理大发现。新大陆的发现和新航路的开辟,促进了世界贸易
的发展,洲际之间的经济交往增多,人类的活动空间扩大,打破了国家与民族
之间的封闭状态,促进了世界市场的形成,揭开了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序幕,促
成了人类社会历史向世界历史的转变。“世界贸易和世界市场在十六世纪揭开了
资本的近代生活史,”①“美洲的发现、绕过非洲的航行,给新兴资产阶级开辟
了新的活动场所。东印度和中国的市场、美洲的殖民化、对殖民地的贸易、交
换手段和一般的商品的增加,使商业、航海业和工业空前高涨。”②马克思的论
述清楚地阐述了15一16世纪的地理大发现作为“世界历史”的发端,使得早期
的资本主义为实现其资本的原始积累而展开对美洲、非洲和亚洲的殖民掠夺与
征服,从而用强制的手段建立起了世界市场体系。
(2)“世界历史”发展的驱动力是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
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人类社会的两对基本矛盾,是推动人类社会
向前发展的根本动力。所以,马克思全球化理论认为“世界历史”的驱动力仍
然是这两对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而且主要是生产力的发展。
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兴起以前,由于生产力水平低下,“人的生产能力只是
在狭窄的范围内和孤立的地点上发展着”。③这种人与自然界的狭隘关系制约着
人们之间的关系,人类的交往关系还不发达,交往的规模和范围也相当狭小,
带有一定的区域性。这个时期人类社会的历史,是自然社会的历史,不是世界
的历史,世界历史作为历史发展的一个阶段,它是生产社会化的产物。大工业
建立了由美洲的发现为他准备好的世界市场,由于扩大产品销路的需要,驱使
资产阶级奔走于全球各地,导致过去那种地方的和民族的自给自足和闭关自守
状态,被各民族的各方面的互相往来和各方面的互相依赖所代替了④。
《资本论》: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167页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73页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04页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76页
ll
②①③④
科学技术的进步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而生产力的发展则大大推动了
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变的进程。工业革命一经完成,资本主义生产能力一旦
提高,它就迫切需要开辟新的更广阔的市场,因为“现代的大工业只有在经常
扩大,经常夺取新市场的条件下才可能存在。大量生产的无限可能性、技术的
不断发展和进一步完善以及由此而产生的资本和劳动力的不断排挤,迫使现代
的大工业非这样不可”,①从而使一国的生产向着国际化方向发展,而不再严重
依赖于本国的自然资源和自然条件,促使各国、各地区发生日益广泛的经济联
系,跨国进行商品生产和商品流通成为普遍现象。
(3)“世界历史”的根源是资本的扩张性要求。马克思提到:“资本一方面
具有创造越来越多的剩余劳动的趋势,同样,它也具有创造越来越多的交换地
点的补充趋势……创造世界市场的趋势已经直接包含在资本的概念本身中。”②
在这里马克思深刻地阐述了资本向世界市场扩张的本性。
资本主义之所以必将造成全球化,是由资本的无限增殖和扩张本性所决定
的。资本作为能够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其本性就是惟利是图。“资本害怕没有
利润或利润太少,就像自然界害怕真空一样。一旦有适当的利润,资本就胆大
起来。”③因此,当一国的资源、市场满足不了资本最大限度地追逐利润的需要
时,资本就必然会突破国内市场的狭隘界限,超越国家的范围,到全球任何一
个地方去寻找新的投资机会,去开拓新的世界市场,全球化的进程也就由此而
开始。可见,在马克思看来全球化的本质就是资本的扩张,就是资本的全球化。
马克思不但科学地预见到了资本全球化的趋势,而且从商品经济和资本运动的
规律性揭示了资本全球化的根源。
同时,马克思还充分强调了资本主义在全球化过程中的重要历史地位和当
今全球化的资本主义本质。“资产阶级,由于一切生产工具的迅速改进,由于交
通的极其便利,把一切民族甚至是最野蛮的民族都卷到文明中来了……它迫使
一切民族—如果它们不想灭亡的话—采用资产阶级的生产方式:它迫使它们在自己那里推行所谓文明的制度,即变成资产者。一句话,它按照自己的面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7卷,人民出版社1959年版,第281页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0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88页
《资本论》: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829页
l2
①②③
貌为自己创造出一个世界。”①资本主义消灭了各国以往自然形成的闭关自守的
状态,资本主义的发展使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都成为世界性的,所有这一切表
明人类发展的历史开始转变为“世界历史”。这样,西方近代资本主义开启了全
球化进程,每一个民族和每一个人都深深地卷到了“世界历史”的巨流之中。
由此我们可以清楚的发现,马克思早就敏锐地发现了生产力的发展以及人
类交往的扩大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巨大变化,其实这既是全球化过程中的必经阶
段,也是全球化的必然结果,“世界历史”的进程与全球化的发展是基本吻合的,
可以说马克思的“世界历史”观为我们对全球化的理解和认识提供了重要的指
导意义。
(二)当今全球化的资本主义主导性
上面我们已经提到,从生产力的角度来看,全球化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
段的产物,它的发展程度也反映了社会生产力发展的程度。而从生产关系的角
度来说,在全球化的发展过程中起主导作用的生产关系的性质,则决定了该阶
段全球化的性质。当今的全球化是随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而发展的,在
整个过程中,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一直起着主导的作用,左右着全球化的进程,
影响着其广度和深度,因此当今的全球化,是资本主义主导的全球化,在全球
化过程中起主导作用的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
1、当今全球化过程中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主导性的表现
全球化发展到今天,虽然从广度到深度等各方面都产生了质的变化,它涉
及的领域之广,渗透程度之深,不管是从政治层面,经济层面,还是从文化层
面,其变革都是令人赞叹的。但是由于全球化的发端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在全
球的确立和扩张具有同步性,加上资产阶级为了自身的扩张而对全球化进程的
推波助澜,虽然乙方面不自觉地促进了全球化的进程,但是却也使当今的全球
化处处都打上了资本主义的烙印,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一直是这一阶段的主导者。
(1)对全球经济的主导作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对全球化的主导,在经济
方面首当其冲,因为这直接关系到了资产阶级自身的利益。在国际分工体系中,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76页
l3
形式,资本自由化程度高的地区,生产水平也较高,相对全球化程度也较高;
反之亦然。因此,资本的自由度成为“全球化”的晴雨表。
马克思曾经深刻地揭露道,资本是一种社会的、集体的产物,它要求“生
产的不断变革,一切社会状况不停地动荡,永远的不安定和变动”。①如果停止
运动,不扩大积累,不扩大剥削范围,就不能生存下去。资本的这种本性决定
它“总要力求摧毁交往即交换的一切地方限制,夺得整个地球作为它的市场,’o
在自由资本主义阶段,资产阶级“由于需要不断扩大产品销路,……就不得不
奔走于全球各地。它不得不到处钻营,到处建立联系”,开拓世界市场.由此,
“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②这生动地描述了资本的扩张
要求超越一切国界,把地球作为它的活动舞台。而这在客观上刚好是和全球化
的进程一致的。“资本一方面要力求摧毁交往即交换的一切地方限制,夺得整个
地球作为它的市场,另一方面,它又力求用时间去消灭空间,就是说,把商品
从一个地方转移到另一个地方所花费的时间缩减到最低程度。资本越发展……
也就越是力求在空间上更加扩大市场,力求用时间去更多地消灭空间。”③资本
追求剩余价值的本质推动着科技进步,而科技革命的结果是把全球连为一体。
14世纪资本产生以来,三次科技浪潮,促进了生产技术不断进步,反过来,科
技进步又为资本扩张创造条件。所以,马克思说:“创造世界市场的趋势己经直
接包含在资本的概念本身中。”④20世纪70、80年代以来,资本全球流动加速,
全球联系进一步密切,不同地域的人们开始使用“全球化”、“地球村”等概念。
⑥因此可以说,当今全球化的历史也就是资本在全世界的扩张史,从某种意义上
说,当今的全球化也就是资本的全球化。
(2)当今的全球化是资本主义意识形态在全球的渗透。经济基础决定上层
建筑,这是历史唯物主义的一条基本原理。自古以来经济、政治、文化都是相
辅相成,不可分割的。资本主义在全球扩张的同时,自然也不会忘记在全球推
行它的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为它们获取最大的经济利益服务。为了推行他们
的意识形态,资产阶级政治家们可谓不遗余力,这一点在美国表现的尤为明显。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75页
②《马克思思格斯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14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第391页
④《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第101页
⑤巨永明:《全球化:资本的历史使命》,载于《探索与争鸣》,1999年,12期
l6
明持续的、不可抗拒的和单方向的冲击”。“在欧洲扩张的过程中,安第斯和
中美洲文明被有效地消灭了,印度文明和伊斯兰文明同非洲文明一起被征服,
中国受到渗透并从属于西方的影响……400年之久的文明之间的关系是由其他
社会对西方文明的从属所构成的。”①直到20世纪,文明之间的关系才从西方文
明对所有其他文明单方向影响支配的阶段,走向所有文明之间强烈的、持续的
和多方向的相互作用阶段。他的观点是否全对自是有待商榷,但是至少有一点
是正确的,那就是表明了西方文明,也就是资本主义文明在世界文明中的主导
地位。由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经济和政治上的优势,它们四处推行自己的文
化价值观,向外输出本国的文化产品。在市场经济高度发达的今天,一切精神
产品都已经市场化和商品化了。谙熟市场运行规则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以电
影、电视、广播以及激光唱盘、传真机、互联网等为载体,提高自己的文化产
品在全球文化市场的占有率。以文化产业最发达的美国为例,其视听产品出口
额仅次与航空航天等少数行业,在全球文化市场的占有额超过40%,今天好莱坞
大片在世界音像市场的充斥,就是一个明显的例证。
2、资本主义主导下全球化的本质透视
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对全球化过程主导作用的背后,有其深刻的经济和政治
根源,其实当今资本主义主导下的全球化也就是一个资本在全球扩张,资产阶
级意识形态在全球渗透的过程,也是资产阶级向世界推行其价值观,在文化领
域推行非殖民霸权的过程。
(1)当今全球化是资本在全球的扩张。根据马克思主义的观点,资本是一
个历史范畴,它不是从来就有,而是在特定社会历史条件下产生的。它代表的
是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它具有追求剩余价值,追求利润最大化的本性。资本
追求的是自身的无限增殖,它的增殖只有在运动中才能实现,所以它具有不受
国家约束的品性,哪里能实现价值增殖,资本就冲到哪里,近代资本主义扩张
史充分证明了这一点。资本驱使资产阶级奔走于世界各地,用各种手段为资本
自由流通和实现增殖创造条件,甚至不惜发动战争。近代以来所发生的战争,
多数都与资本扩张密切相连。目前,我们可以看到资本全球化所展示的超国家
①【美1塞缪尔·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新华出版社,2002年版,第3-637页
l5
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垄断着高科技产品的生产,而广大发展中国家则为它们提供
原料、低级产品和销售市场。目前,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已经开始从工业
化经济走向信息经济,新兴的以计算机、网络为代表的高技术产业己经成为新
的主导产业,而发展中国家在国际生产体系中却仍处于较低的位置。发达资本
主义在国际贸易方面也占据着绝对的优势地位。由于发达国家对世界性贸易组
织的控制和操纵,表面上是在“无差别”、“互惠”等原则下迅速发展的贸易全
球化,实则更有利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全球的扩张,发达国家很便利地在占
有绝对优势的金融服务业、高技术产业等方面打开和占领了发展中国家的市场,
据报道,世界前十名的大公司,有九家来自美国,一家来自英国和荷兰。另外,
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国际金融体系中也占据着主导的地位。以资本主义国家为
主导的世界金融体系建立以后,它一直是在为着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利益而变
动浮沉。虽然当今世界两大金融组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自成立以来一直在不断地变革,但发达国家拥有最多投票权的状况并没有改变,它们
仍然扮演着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代言人的角色。
(2)在全球政治中的主导地位。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国际政治体系中的主
导作用,最鲜明地体现在对国际机制的影响上。在当代,国际机制的作用在随
着全球化的发展日益增强,但由于它是以众多的全球性、区域性、或次区域性
的国际组织为载体的,而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对国际组织具有的影响力是显而易
见的。在当今世界,没有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参与、默许,很多国际组织、国
际制度和国际规则是无法有效地发挥作用的。一些国际组织、国际制度和国际规
则就是由发达国家建立或确定的。美国著名历史学家保罗·肯尼迪曾撰文指出:
“当国际组织的态度符合它自己的利益时,它(指美国,引者注)就利用这些国
际组织;而当国际组织不同意它的做法时,它就使这些组织限于瘫痪状态。”①20
世纪90年代以来,由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国际权力分散的趋势进一步强化,
但发达国家主导世界政治的状况并没有跟本的改观,由于特殊的国际环境,发
达资本主义国家特别是美国甚至享有较以前更大的影响力。
(3)在全球文化中的主导地位。亨廷顿认为,从16世纪之后,由于西欧
的崛起,“文明之间断断续续的或有限的多方向的碰撞,让位于西方对所有其他
①保罗·肯尼迪:《美国霸权地位得益于长期经济增长》,载于《参考消息》,2002年2月18日,第三版
l4
远的不说,就以冷战后几届总统为例。1993年1月,即将卸任的老布什在美国
陆军军官学校的演讲中说:“冷战结束后,我们成了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美
国的职责就是运用自己的道德与物质资源,以促进民主与和平。我们有责任,
也有机会进行领导。没有其他国家能担当这一角色。”①克林顿在阐释其扩张战
略时曾认为,冷战后“美国的核心观念一民主与市场经济一较过去任何时候都
要广泛地被接受”,因此,美国“为全球树立了榜样,全世界的每一个角落都在
寻求并尊重我们的领导”。2001年1月,小布什在总统就职演说中也宣称:“自
由社会和我们国家的敌人应该明白,美国仍在参与世界活动,在用历史的经验
和选择来缔造一个有益于自由社会的力量均势…对所有国家,我们都大讲我们
能够立国的价值标准。”②
有人在对冷战后资本主义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的制裁情况进行了研究后,得
出如下结论:冷战结束以后,由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政治、经济和军事上处
于优势,它们行使文化霸权对非西方国家进行的干预有愈演愈烈之势。1992年
以后,西方国家的干预“几乎遍及所有黑非洲国家,干预的理由几乎全部与推
进民主化进程有关”。一国“触犯西方意识形态教条的程度越深,发生的事变与
西方国家的利益关系越紧密”,西方国家的反应程度就愈强烈。
此外,资本主义国家还利用它们文化产品在全球市场上的绝对优势,使其
它国家人民在欣赏其文化娱乐产品时,不自觉地接受其价值观念。所谓“随风
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人们在潜移默化中,不自觉地逐渐改变着自己的世界观
和价值观。特别是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广泛应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推行
其意识形态和价值观方面有了更加便利、快捷的物质手段和载体。目前,世界
大型数据库近3000个,其中70%设在美国,全球共有13台顶级域名服务器,有
10台设在美国。③而在互联网上使用的语言主要是英语。这样就为发达资本主义
国家传播自己的意识形态,在文化领域推行非殖民霸权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3、资本主义主导下的全球化进程中的危机
在当今全球化阶段,资本主义的扩张一方面加速了全球化的进程,使人们
①【美1理查德·N·哈斯:《新干涉主义》中文本,殷雄、徐静译,
②布什就职演说,载于《参考消息》2001年1月22日,第2版
③引自刘劲松:(’’数码鸿沟”对世界、亚洲和中国的挑战》,载于
l7
新华出版社,2000年版,第216页
《世界经济与政治》2001年第4期
在资本主义主导的全球化过程中,科技理性的肆虐也导致了诸多社会问题
的发生。科技的发展极大地推动了社会的进步,但人们在过多地陶醉于科学技
术的飞速发展给人类社会带来巨大的物质财富和精神享受的喜悦之中时,却没
有意识到由于人类对科学技术的盲目追求和滥用而付出的巨大代价。尤其是近
代工业文明以来,人类挥舞科技这柄利剑,所向披靡,战果累累,但也遍体鳞
伤:信仰危机、战争频仍—“丧钟为谁而鸣?”、人性迷失—“孤独的人群”、个性膨胀—“他人就是地狱”、环境恶化—“我们到哪里去?”,等等,诸如此类,让人们感到人类社会危机四伏,人的生存越来越成问题,无论是狭义的
还是广义的生存。①
人与自然关系的失衡。资本主义对全球化的主导一方面造成了人类自身的
生存危机,另一方面也导致了人类和自然关系的失衡,对自然的疯狂掠夺,使
环境问题和资源问题严重恶化。环境问题指人类生存的环境受到破坏和污染,
造成环境质量下降,从而影响人体健康和人类社会发展的一种现象。主要表现
在:一是生态破坏严重,植被面积锐减;生物物种加速灭绝,动植物资源急剧
减少:土壤破坏严重,土地沙漠化加快;水源大面积污染,全球严重缺水。其
次是环境污染加剧,包括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土壤污染等。据世界卫生组织
的报告,全球7%0的城镇人口呼吸的空气不符合卫生标准,每年死亡的4900万
人口中,有四分之三系环境恶化所致。第三是自然灾害频发。特别是重大突发
性自然灾害增多,危害不断加重。1998年影响全球的“厄尔尼诺”和“拉尼娜”
现象给世界各地造成难以计数的经济损失。当年夏季中国长江、嫩江、松花江
流域的特大洪水就是由此引起。这种现象60年代以来己先后发生8次,而且近
年来有频率加快、幅度加大之势,2004年底印度洋所发生的海啸,更是给人类
带来的沉痛的灾难。
资源问题也正成为困扰人类的一大问题。地球上的资源是有限的,无论再
生资源与非再生资源,二其短缺程度几乎与经济发展的程度成正比。1990年世界
人均耕地面积为0.23公顷,到1990年降至0.14公顷。在过去三个世纪中,在
水资源总量几乎不变的情况下,人类对水的提取量却增加了35倍。现今世界上
①栗志刚:《生存·生存问题·生存观念与可持续发展散论》,《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02年第
l期
l9
充分地享受到了高速全球化所带来的种种便利,但与此同时由于资本的贪婪和
资产阶级不顾一切追逐私利的本性,也滋生了一系列负面的问题,像人类生存
的危机,社会的病态,环境的恶化、资源的短缺,战争的阴影等等,使人们饱
受了全球性问题的煎熬。
生存问题的忧思。在资本主义主导的全球化过程中,由于资本主义商品拜
物教的盛行,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日益成为人们的生存哲学,导致了整个社
会的物化,人们信仰的丧失和人的主体性的消解。丰裕的物质生活并没有给人
们带来健康充实的精神生活,反而被物所奴役,缺乏超越和批判的向度,单面
人现象不断增加,人的个体生活及生存陷入空前的焦虑与失重状态。社会变迁
越来越频繁,竞争越来越激烈,经济危机和战争难以预料,个人受到强大的资
本和市场力量的威胁,也受到竞争对手的威胁,整个社会中人与人关系的异化,
导致了人际关系的冷漠和扭曲,人与人之间变成了敌对和疏远的关系。人们比
过去任何时候都更加自由了,但这种自由同时也意味着孤独、与他人隔离并受
到各种威胁。弗洛姆这样描述了个人的生存状态:“天堂永远地失去了,个人孤
苦伶仃地活着,孤零零面对这个世界,就像一个陌生人被抛入一个漫无边际和
危险的世界一样。新的自由不可避免地带来了深深的不安全、无力量、怀疑、
孤独和忧虑感。”①人们在心理上形成一种逃避自由的倾向,甘心放弃自我独立
性和完整性,通过使他人成为自己的附庸或使自己成为他人的附庸来摆脱孤独,
寻求安全感。人们越来越感到难以把握自身的命运。整个社会成了一个病态的
社会,不再是解放人的社会,而是压抑人的社会,这种压抑既是制度的,也是
社会的。人成为文化、历史和语言的创造物,成为被现代社会文明的产品所异
化的存在。知识变成一种“权力话语”。因为先进的科学知识大多和“话语”相
关,被排斥在“话语”之外的人群在现代社会体系中没有权利和地位,成为现
代社会的牺牲品。美国经济学家保罗。巴兰和斯威齐曾提到:“萦绕在各界美国
人心中的迷惑、冷漠、常常还有悲观失望,在我们的时代已经达到呈现出深刻
危机的程度。这种危机影响着国民生活的每一个方面,并在它的社会政治领域
和它的个人领域—每个人的日常生活—中起破坏作用。”“危机从来没有像今天这么清晰鲜明和深刻普遍,而且事情近来正在每况愈下。”
①【德佛罗姆:《逃避自由》,工人出版社,1987年版,第87页
l8
大约有5亿人没有足够的饮用水。而像能源方面的危机,几乎世界上的每一个
人都能切身的感受到,煤炭、石油、天然气的储量正在日益枯竭,由于争夺能
源而导致的地区冲突和国家间的矛盾更是时有发生。
战争的阴影。渴望和平是人类与生俱来的最大愿望之一,可是在全球化的
今天,战争的阴影却从未从人民头上散去,在资本的扩张过程中一直都伴随着
血腥和枪炮。仅仅第二次世界大战就使人类失去了5000万同胞,从二战结束到
20世纪末,全球范围内的局部战争就累计达200多次。在二十一世纪初,阿富
汗的枪声刚刚沉寂,伊拉克就又开始了血腥的杀戮,而现在,伊拉克的枪声尚
未尘埃落定,伊朗上空就又布满了战争的阴云。尤为可怕的是,在人类的核武
器库中,已经存有5万枚核弹头,它足以使地球毁灭几十次。一旦核战争爆发,
全球人口中将会有40多亿当场死亡或在战后饿死。现在核武器正在悄悄扩散,
一旦它们为战争狂人所掌握,后果不堪设想。
其实人类存在的全球性问题还有很多,像南北差距问题、国际贩毒问题、
人口爆炸、世界反恐、艾滋病等传染病在全世界的泛滥等等,都在伴随着全球
化的脚步在全球范围内扩散。所有这一切无一不在威胁着人类的安全。这些全
球性问题从表面上看似乎是人与自然的问题,或者是国家与国家之间的问题。
其实,究其现象之后的本质,它们都与资本主义在全球的扩张有关,它们是资
本主义制度自身矛盾在全球的扩大化,资本在全球扩张的过程中,把其自身的
矛盾也带向了全球,可以说,资本主义制度是产生全球性危机的制度根源,当
今全球化的历史,就是一部资本主义制度的全球扩张史。
 二、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对当今全球化
过程中问题的批判
最先觉察到全球化大潮的马克思和恩格斯等马克思主义开创者,敏锐地感
知到了全球化的发生和资产阶级的扩张对其的推动作用,并且对资本主义进行
了深刻的揭露和批判。同样,在马克思恩格斯之后的西方马克思主义者也对全
球化过程中所出现的种种现象进行了无情的披露和前瞻性的批判。虽然它们的
话语中没有直接出现全球化的言词,但它们揭露和批判的指向,无一不是全球
化过程中所出现的痛处和软肋。
(一)黑格尔主义的马克思主义者的反思
较早地对资本主义主导的全球化阶段所出现的问题进行反思的西方马克思
主义者,当属黑格尔主义的马克思主义者的杰出代表—卢卡奇。他对由于资产阶级价值观的泛滥而导致的人类社会的物化趋势及其同化机能对人的革命意
识的消解,进行了深刻的分析和批判。
卢卡奇认为,资本主义社会是一个“物化”了的社会。所谓物化,卢卡奇
认为它是资本主义条件下“每一个人所面临的必然的、直接的现实性”。①其中
“人际关系具有一种物质的特征”。②同时,“人自身的活动,他自己的劳动变成
了客观的,不以自己的意志为转移的某种东西,变成了依靠背离人的自律力而
控制了人的某种东西”。③卢卡奇使用“物化”概念,旨在揭示在当今全球化阶
段,由于资本主义社会普遍存在的商品现象,特别是商品生产的内在动因、商
品的本质结构和商品交换的形式规则及其后果对社会总体生活和人际结构的深
刻影响。他把这种影响分为客观和主观的两个方面。“从客观的方面看,一个充
满客体和事物之间关系的世界拔地而起(商品和它们在市场上的运动)”。④即以
①【匈]乔治·卢卡奇:《历史和阶级意识》,重庆出版社,1989年,224页
②{甸]乔治·卢卡奇:《历史和阶级意识》,重庆出版社,1989年,93页
③[甸l乔治·卢卡奇:《历史和阶级意识》,重庆出版社,1989年,%页
④【匈】乔治·卢卡奇:《历史和阶级意识》,重庆出版社,1989年,%页
商品为主要表现形式的客体及其物际关系突现在人的面前,支配着生活世界和
社会的运做过程,人们不能通过自己的活动来改变这个过程,它消解人际内容,
淹没人的主体性。而从主观方面看来,卢卡奇指出:“在市场经济充分发展的地
方(也就是全球化发展较充分的地方,作者注),个人的活动成了他与自己相疏
远的东西,一个人的活动变成了附属与社会自然规律的人类以外的客观商品,
人的活动肯定是按消费品那样独立于人的方式去做。”①人无力驾驭自己的活动,
人做着不由自主的行为。这正是物质在主观方面所造成的人的自主性同自身活
动的分离状态,它表明主体的活动已对象化为外在的力量与主体自身相对立。,
卢卡奇认为,物化过程是一个以物为中心物役人的过程,也就是物的本质
结构、内在机理和运做规则超越人的主体地位、消解人的思想、颠覆人的价值、
侵蚀人的主体性的过程。这种物降人的过程最集中的表现就是工人作为生产主
体的被物化被分解,即“工人的人的属性和特征日益表现为只是错误的源泉。
人既不是在客体上也不是在他同他的工作关系上表现为劳动过程的真正主人,
相反,他是被结合到机械体系中的一个机械部分。”②工人的劳动力“对象化为
某种跟他总的人格相反的东西”,。工人的心理特征被机械化过程“从他的总体
人格中分离了出去,并使这种心理特征与其人格相对立”,④工人被“分裂成孤
立的、抽象的原子,他们的工作不再把他们直接地有机地结合在一起”。⑥
卢卡奇指出,在这个物化的社会里,物化过程不仅仅使工人遭受物役性,
它同时还是一个以物的外观遮蔽着的社会对人的同化过程,这个过程在生产领
域表现出“一种不断地向着高度理性发展,逐步地清除工人在特性,人性和个
人性格上的倾向”。⑧在心灵领域则同化出统一的意识结构。“当资本主义的体系
本身不断地在越来越高的经济水平上生产和再生产的时候,物化结构逐步地、
越来越深入地、更加致命地、更加明确地沉浸到人的意识当中。”。
人的外在的物化状况,契如人的心灵,迫使人从意识上认同和接受人的物
①I匈侨治·卢卡奇:《历史和阶级意识》,重庆出版社,1989年,%一97页
②【匈]乔治·卢卡奇:《历史和阶级意识》,重庆出版社,1989年,99页
③【匈J乔治·卢卡奇:《历史和阶级意识》,重庆出版社,1989年,100页
④[匈侨治·卢卡奇:《历史和阶级意识》,重庆出版社,1989年,98页
⑤【匈1乔治·卢卡奇:《历史和阶级意识》,重庆出版社,1989年,100页
⑥[甸1乔治·卢卡奇:《历史和阶级意识》,重庆出版社,198,年,97·98页
⑦【匈}乔治·卢卡奇:《历史和阶级意识》,重庆出版社,1989年,104页
善、自动化、官僚主义化、信息等等多样地命名的特色呈现出来。”①在工具理
性横行的世界里,人失去了自身的主体性。因为工具理性支配社会的前提一定
是“工作中主体的消亡”。在科学技术面前,主体成了“发生错误的根源”。正
是在这个意义上,霍克海默和阿多尔诺说:“文明的历史是牺牲内向的历史。”②
工具理性在工业社会中必然要造就出一个“无意识的巨人,无主体的资本主义,
盲目地实行了毁灭性的活动”。③
其次,在工具理性建构的科学管理中,异化的理性以机器的形式对社会发
挥作用。在这个资本主义制度目空一切的全球化阶段,真正说了算数的,是在
人之外合理化运转的生产机器、政治机器和宣传机器。理性直接物化为法律和
种种客观的组织,每个人面前都林立着纷繁复杂的、使现状万古常青的、从经
济最高指挥层直到职工基本单位的集团和机构。人,只能成为体制的附属物,
人创造出来的体制成了支配人的主人。在这里,社会运转中的人与对象,都不
得不“按照加工和管理的角度来表现”,以至于“一切东西都可以变成能够重复
的、可以替代的过程”。高效的体制要求齐一化、标准化的部件,在管理体制的
每一条流水线上,人与任何一个螺丝钉之类的机器部件是同质的。“对于统治者
来说,人们变成了资料,正像整个自然界对于社会来说都变成了资料一样”。④人
是体制的部件,是由他自己创造出来的管理世界的他者。荣格曾经形象地说,
在工业化的体制中,永远滚动着的轮子到处都引导着技术进步,可是最终,“人
类本身也变成了技术发展中和被技术发展左右的轮子”。⑥在这个阶段,与其说
是人利用技术,还不如说是技术利用人。“人本身成了技术体系的职员、附属、
辅助甚至是它的手段”。⑧
再次,资本主义这种以工具理性为核心的新的社会管理还导致了被统治者
在社会面前更加的无能为力。其原因在于,作为科学管理现实基础的生产系统
借以调整身体的社会的、经济的和科学的工具越复杂和越精密,人身体能得到
的经历体会就越贫乏。霍克海默和阿多诺认为,在大量无法掌握的合理性的科
①【德】海德格尔:《海德格尔选集》,上海译文出版社,19%年版,下卷,第827页
②[德]霍克海默、阿多尔诺:《启蒙辩证法》,重庆出版社,1990年版,第49页
③【德}霍克海默、阿多尔诺:《启蒙辩证法》,重庆出版社,1990年版,第105页
④【德」霍克海默、阿多尔诺:《启蒙辩证法》,重庆出版社,1990年版,第80页
⑤[德1荣格:《技术的完善》,载舒尔受:《科技文明与人类未来》,东方出版社,1995版,第69页
⑥【法]斯蒂格勒:《技术与时间》,译林出版社,2000年版,第30页
25
以资产阶级的阶级意识表现出来的资本主义意识形态对社会的精神支配,是阻
碍无产阶级革命的根本精神因素。
(二)法兰克福学派对现代工业社会的批判
1、工具理性的张扬
工具理性也称科技理性,是指科学技术研究中的思维方式。它具有形式性、
普遍性和外向性的特征。其“通行规则是形式逻辑的同一律,它只容忍具有同
一性和普遍性的事物与事件存在,厌恶和拒斥任何非同一性、差异性与个性,’o
①在全球化的进程中,特别是资本主义在全球的扩张中,由于科学技术的进步极
大地推动了整个进程的发展,科学技术发挥了极大的威力,给人类社会带来了
许多福音,因此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工具理性的支配下形成了一种信念,
认为高科技发展带来了社会进步,技术是万能的,技术可以解决一切问题。然
而,“科技万能”的工具理性固然改善了人们的物质生活,但也同时带来了“技
术的异化”。这种由于张扬工具理性而导致的“异化”由生活领域延伸到文化领
域,给人类带来了心理上、生理上的多种社会疾病,而且也渗透到政治意识形
态领域之中,并实现了工具理性与意识形态的联姻,使得公共价值理性日益遭
到践踏。以法兰克福学派为代表的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对此予以了深刻的揭露。
首先,在工具理性对社会的全面支配下,以强制性的技术结构塑造自己的
肉体和灵魂的个人,进行自我外化。在泰勒制式的生产、交往和行政加工的流
水线上,人必须没有灵魂,并将受意志支配的肉体变成对象性的工具。在走向
铁笼的资本主义世俗化进程中,被管理的人间将变成一个工具性专家和疯狂纵
欲者的天堂(地狱)。在这个新世界中,“专家没有灵魂,纵欲者没有心肝”。作
为一双手,一副喉舌,一种职能,“人们相互之间以及人们与自然界是在彻底的
异化,他们只知道,他们是从哪里来的,以及他们要做什么。每一个人都是一
个材料,某种实践的主体或客体,人可以用他来做什么事,或者不能用他来做
什么事”。②用海德格尔的话说就是:“现在存在的东西被现代技术的本质的统
治地位打上了烙印,这种统治地位在全部生命领域中通过诸如功能化、技术完
①徐析:《正确评价科学主义的得与失》,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2期
②[德l霍克海默、阿多尔诺:《启蒙辩证法》,重庆出版社,1990年版,第241页
24
化,“因而涉足整个社会的统一意识结构”①就应运而生了。资本主义通过物化
结构的心灵渗透,侵蚀人的道德领域,通过对道德的支配强化着意识的物化结
构。因而,物化对生活的侵蚀是一个从外在存在到内心经验的总体同化过程,
它赋予一切人间的东西以商品的特性,最终迫使人不得不以异化的方式察承商
品的特性并作为一种待售出的物参与普遍的市场交换,从而“整个社会在历史
上就第一次服从于或者趋向服从于一个统一的经济过程,并且社会的每个成员
的命运都由统一的规律所决定的”。②同化体现出资本主义物化的彻底性和深刻
性。
而资本主义物化对人的主体性的淹没,同人的革命意识的消解,则是同一
过程的两个方面。卢卡奇认为,资本主义物化的同化趋势有其深厚的阶级意识
根源,其中居于资产阶级意识核心地位并起统摄作用的是资本主义合理性原则
与体现这一原则的科学技术。在卢卡奇看来,正是这两个东西直接代表着资产
阶级的阶级意识对社会成员心灵的控制和人的主体意识的压抑,造成了人们革
命意识的扼杀。
所谓资本主义合理性原则,卢卡奇指出,他是资本主义社会把一切纳入计
算性和可规范性的貌似客观必然性的生存原则,它以提供生存的精神安全感和
对各种物质需求以可满足性而具备对现实生活的总体意义。这一原则有多方面
的表现,其中直接启动人们从思想观念上认同物化的是经济合理性,即一种“建
立在被计算和能被计算的基础上的合理化原则。”③这条原则包含在生活的各个
方面,是资本主义谋求合理化的基础。此外,科学技术以其固有的客观中立性
和工具操作程序的合理性而直接成为资本主义合理性原则的运做机制,它强化
和扩展资本主义合理性原则的过程,也是一个逐渐丧失客观中立性走向意识形
态的过程,这样,资产阶级的阶级意识依靠其意识形态的优势,掩盖了真正的
形势,“掩盖了阶级斗争的实际状况,”④而这正是合理性原则和科学技术的独有
成就。它表明,资产阶级的阶级意识既能在观念层面上成功地扼杀人们的反叛
精神和革命意识,又能在操作层面上有效地遏制社会可能的质变和更新。因此,
①[甸侨治·卢卡奇:《历史和阶级意识》,重庆出版社,1989年,1”页
②【匈】乔治·卢卡奇:《历史和阶级意识》,重庆出版社,1989年,102页
③[匈】乔治·卢卡奇:《历史和阶级意识》,重庆出版社,1989年,98页
④[匈l乔治·卢卡奇:《历史和阶级意识》,重庆出版社,1989年,241页
无思无想,忘却了一切痛苦和忧伤,放弃了反抗的权力,包括思想上反抗的权
力。人任凭文化工业控制着自己的需要,所谓选择的自由、行动的效果,都是
由电视荧屏或报刊上的奇闻轶事裁定的,而现实中人不过是同一利益集团的“拷
贝”。由此可见,文化工业生产着迎合人们需求的精神鸦片,维护着现存社会秩
序。
3、社会的单向度性
在资本主义主导的全球化阶段,由于受资本主义商品拜物教的影响,加上
工具理性的肆虐,使整个社会从政治领域、思想文化领域、到整个社会都变成
单向度的了。对此,法兰克福学派的主要代表马尔库塞,在他的《单向度的人》
一书中做出了形象的描述。他认为发达资本主义以前的社会,也就是全球化的
程度还不是很深的时候,整个社会是双向度的,私人生活和公共生活是有差别
的,因此个人可以合理地批判地考虑自己的需求。而随着资本主义的深度扩散,
全球化的进一步加深,在科学、艺术、哲学、日常思维、政治体制、经济和工
艺各方面都变成“单向度”的了,即失去了否定性和批判性原则,人们内心的
批判性、超越性思想受到抑制,从而成为统治制度的消极工具①。它主要包括以
下几个方面。
人的单向性,虚假需要剥夺了人的自由。马尔库塞认为,人们之所以感到
幸福、安定,是因为他们的生活需要不断得到满足。由于技术的进步,发达工
业社会不难做到这一点。但他认为人们的需要有真实的需要与虚假的需要之区
别,发达工业社会是否满足了人们的真实需要呢?他的回答是否定的。他指出:
“为了特定的社会利益而从外部强加在个人身上的那些需要,使艰辛、侵略、
痛苦和非正义永恒化的需要,是虚假的需要。……现行的人多数需要,诸如休
息、娱乐,按广告宣传来处世和消费、爱和恨别人之所爱和所恨,都属于虚假
的需要这一范畴之列。”②那么,人们的真实需要是什么呢?马尔库塞认为,应
该是真正意义上的自由,而“发达工业社会最显著的特征是它有效地窒息了那
些要求自由的需要”。③虽然发达工业社会总是打着“自由”的旗号,实际上是
①马自力:(马尔库塞的“单向度”理论及其现实意义》,《社会科学辑刊》2001年第6期,本部分主要参
阅了本文的部分观点
②【德]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上海译文出版社,1989年,第6页
③【德〕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上海译文出版社,1989年,第8页
独和凄凉。
文化工业就这样将艺术中的个性彻底绞杀,丝毫没有商量的地步。面对资
本和市场的这种暴虐,艺术或者在抗争中悲壮地死亡,或者沉沦于市场,放弃
个性而与资本共舞,除此之外,决无第三条道路可走。
(2)文化工业的强制性、支配欲使文化变成了一种控制形式。社会控制的
形式,在全球化阶段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它主要通过文化工业发挥自己的社
会支配功能。文化工业的资本化操作成功地实现了对大众的“精神催眠”,并达
到了预先计划好的社会控制效果。因为,“资本对电影及其它消闲事业的成功渗
透和制约表明它己有能力把握并塑造大众社会的心理特征。在其调节操纵下,
个性才华沦为商品,艺术实验蜕变成标定模式,假饰的平庸顶替了自然清越,
反叛与抗议得以周密地驯良或收买。在那里,人们的欲望和梦想被巧妙地控制
在‘挑逗与压抑、宣泄与约束’水准之间;在那里,人们只需花上几毛钱即可
尽饮孟婆茶,饱食忘忧果。”①这样,文化工业以技术理性对生活形态的严重侵
蚀,导致了人在现代资本主义社会中的自我异化,形成社会对人进行宰制的基
础条件,工艺合理性本身遂成为统治的合理性,而统治的合理性又反过来构成
自我异化社会的强制性本质。
文化工业的控制本性不仅通过它的资本化操作体现出来,而且通过它的强
制性特征实现出来。文化工业造成了“不断重复”、“整齐划一”、“满足相同需
要”及“控制大众喜好”等事实,并通过对这些事实的控制,使“闲暇的人不
得不接受文化制作人提供给他的东西”,从而剥夺个人的自由选择。霍克海默、
阿多尔诺曾以电话机与文化工业中的收音机的区别为例,生动形象地对这个问
题做出了说明。他们指出,电话机仍允许用户发挥主体作用,用户可以自由地
表达自己的思想,因而电话是“自由的”;相比较看,收音机是“民主的”,因
为它将全体参与者复归为听众,并且命令式地强迫他们从属于完全是大同小异
的广播节目,缺少交流,不能对话,这就剥夺了个人的主体性。而晚期资本主
义社会正是通过不计其数的大批生产和大众文化的机构,把因袭守旧的行为模
式当作自然的、令人尊敬的、合理的模式强加给个人,履行着操纵意识的控制
功能。于是,人们看到,在文化工业制造的轻松艺术中,人的头脑中一片空白,
①赵一凡:《美国文化批判集》,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4年版,第220一221页
28
精英文化时代,从事文化作品创作的艺术家们还曾在灵感来临之际,怀着为
某种神圣使命感召而产生出来的激情,用自己的全部心力从事创作,那么,在
文化商品化,作品生产产业化的今天,创作己成为传奇,我们看到的只是从生
产线上源源不断地流淌出来的拷贝唱片和流行杂志等,它们又被无差别地一再
复制、传播……模仿成为时尚,内容的风格被堵塞和冻结。法兰克福学派将文
化工业生产作品的这种方式称之为“标准化”现象。所谓的“标准化”乃是一
种影响作品的一般特征和细节的过程,文化工业按照一定的标准、程序,大规
模生产各种复制品,使得文化作品无处不显露出今天的文化生活所具有的那种
划一性。电影、收音机和报刊杂志形成了一个无论在整体上还是在局部上都具
有同一性的系统,文化中富有创意和鲜明个性化特征的语言消失,文化的生产
和消费呈现出非个性化和伪个性化倾向。
非个性化和伪个性化是文化工业对个人发生负面影响的两种极端表现形
式。非个性化倾向主要表现为:在文化工业的强大压力下,个人不由自主地消
融在文化产品的模式化、程式化表现中,他的富有自我色彩的生活因顺从大众
统一标准而变成幻影,他的生活不过是大众媒介推崇的样板生活的“拷贝”,因
而,他说流行的话,他穿流行的衣,他唱同一个声调的歌曲,他和别的人没有
什么区别,是一个模子铸出来的。这种消饵个性的人也同时失去了艺术欣赏的
自主性和想象力,处身在一种幼稚的状态,一种被动依附的状态。
伪个性化是个性虚假的表现。在传媒无孔不入、无处不在的时代,个性已
习惯于自我虚化以维持一个虚假的个性外观。这种伪个性的典型表现就是大众
文化时代盛行的廉价的偶像崇拜。偶像的创生在文化工业中完成,它借助具有
巨大影响力的大众传播媒介使偶像深入人心,以便制造出明星供大人消费。然
而,不幸的是,这种偶像崇拜使平庸者一个个都成为英雄式人物。电影中英雄
形象被扮演者所分享,一夜之间成为富翁的传奇人物为千百万人所顶礼膜拜。
与之相对应的是另一个极端,即身价最高的明星成了宣传不出名商品的广告图
片,他们完全物化了,像商品一样,让人挑来挑去。在文化市场上,明星被彻
底非人化了,成了被抽空内容的纯粹形象。而明星之所以是明星,也正在于他
的一切可以被物化为商品。物化的越充分,明星的形象越晶莹剔透,在市场的
知名度就越高,一切失去交换价值的明星只能像过时的商品那样饱受被遗弃的
27
学技术和专业知识面前,人己经没有能力通过他们的感官去真实地面对世界。
机器越来越聪明,人越来越笨。当然,使劳动者软弱无力不仅是统治者的一种
诡计,而且是努力摆脱原本命运,迫使原本命运最终转变的工业社会的合乎逻
辑的结果。这是一种无法逃脱的“命运”。在资本主义强大的工具理性支配下,
社会“通过全面的、包括一切关系和活动的社会的中介,人变成了与社会发展
规律、自我本身原则相反的东西:变成了单纯的类本质,相互同样地经受强制
控制的假主体性的孤独,不能相互说话的划船手”。①
在西方马克思主义者的原初视野里,它们的批判主要是在资本主义制度下
进行的。但是在当今全球化程度日益加深的年代,工具理性的泛滥和霸道早已
不是某个国家,某种制度内部的溃疡,而是全球性的、普遍性的问题。在全球
化的时代,工具理性也全球化了,自然,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对工具理性的批判,
也不能仅仅理解为是针对资本主义的,而是具有了全球的意义。
2、“文化工业”的充斥
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在对全球化阶段所出现的种种弊端的揭露和批判中,其
文化工业论更是令人耳目一新,给人们敲响了警钟。所谓“文化工业”,是法兰
克福学派对晚期资本主义社会大众文化的总称。它是霍克海默和阿多尔诺在《启
蒙辩证法》一书中提出的概念。他们指出,在现代资本主义社会,“电影和广播
不再需要作为艺术。事实上,它们根本不是企业……它们称自己为工业”。②它
不同于前资本主义时代的个体劳动者所创造的精神产品。它是以建立在科学技
术上的机械化、自动化生产为前提的。创造出来的是一种适合大众口味、方便
面式的文化产品,具体体现为大众文化。随着资本主义在全球的统治地位的确
立,它的副产品—文化工业化,自然也在全球范围内被复制,被拷贝。而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对全球化阶段文化工业充斥的现象保持了清醒的头脑,进行了
犀利的批判。
(1)文化工业的标准化、划一性扼杀了人类的个性和创造性。大众文化在
现代发达工业社会中的生产完全是用同工业生产流程一样的方式生产,将工业
生产和市场运行的概念不折不扣地引入了文化产品的生产。如果说,在前工业
①t德1霍克海默、阿多尔诺:《启蒙辩证法》,重庆出版社1990年版,第32页
②[德】霍克海默、阿多尔诺:《启蒙辩证法》,重庆出版社1990年版,第113页
26
把“自由”作为一个强有力的统治工具。马尔库塞尖锐地指出:“决定人类自由
程度的决定性因素,不是可供个人选择的范围,而是个人能够选择的是什么和
实际选择的是什么……在大量的商品和服务设施中所进行的自由选择就并不意
味着自由。何况个人自发地重复强加的需要并不说明他的意志自由,而只能证
明控制的有效性。”①且不说人们的政治选择与思想文化选择,即使是一般的生
活必需品,也体现人的需要的历史性。他指出:“在超出动物的水准之上,一个
自由而合理的社会中的生活必需品,也不同于一个不合理不自由的社会中的生
活必需品,不同于为了该社会而生产的生活必需品”。②亦即在发达工业社会阶
段,生产生活必需品也是出于控制的目的,是为了维护该社会的正常运转。因
此,在这个社会里,人们对生活必需品的需要也不是真实的需要,因为人们不
能根据自己的意愿进行真正自由的选择。
政治的单向性,劳动阶级成为“受到抬举的奴隶”,无产阶级被融合了。马
尔库塞认为,在发达工业社会,“劳动阶级正经历着一个决定性的转变,”③这使
无产阶级与其他的政治反对派一道,被资本主义制度所同化了。其原因主要是
技术进步带来的劳动方式和劳动特点的变化:“机械化不断地降低在劳动中所耗
费的体力的数量和强度……愈来愈完善的机械化劳动在改变着被剥削者的态度
和地位……,某种技术共同体似乎在使工作中的人类原子一体化起来。”④机械
化的普及不断降低了劳动强度,非生产性工人大量增加,劳动者的态度和意识
渐渐同化于所处的技术组织,“劳动特点和生产工具的这些变化改变了劳动者的
态度和意识……在工作中形成机械共同体的技术组织,同样地也使工人与工厂
形成更为紧密的依存关系,”⑧“同化的趋势进而表现在职业的层次中。在重要
的工业机构里,‘蓝领’工作队伍朝着与‘白领’成分有关的方向转化;非生产
性工人的数量增加。”⑧新的技术工作就这样强行削弱了工人阶级的否定地位。
“新的技术工作世界因而强行削弱了工人阶级的否定地位:工人阶级似乎不再
与确立的社会相矛盾。”。在马尔库塞看来,是技术掩盖了不平等和奴隶的再生
①【德】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上海译文出版社,1989年,第8一页
②【德J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上海译文出版社,1989年,第216页
③【德」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上海译文出版社,1989年,第24页
④[德】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上海译文出版社,1989年,第2本26页
⑤【德】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上海译文出版社,1989年,第29页
⑥【德』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上海译文出版社,1989年,第27页
⑦【德】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上海译文出版社,1989年,第30·31页
“有计划的资本主义”,尽管实行了国家干预从而出现了新的所有制形式—私人垄断所有制和国家垄断所有制,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本质并没有改变。
因此,资本主义那种自发的盲目的经济运行方式亦没有改变。所以,“‘晚期资
本主义’社会中经济危机始终不肯销声匿迹。”①但是晚期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
在形式上有了很大变化,它不再表现为周期性的生产过剩,而是表现为商品和
劳务这样一些可消费的价值的“产出”不足,具体地体现为“持续的通货膨胀”、
“不断的生产停滞”、“严重的财政赤字”三个方面。并且,晚期资本主义的经
济危机可以因国家持续不断地干扰资本主义发展的趋势而发生转移,即由经济
领域转移到政治和文化领域。
合理性危机,它指的是国家行政系统不能合理地制订、贯彻必需数量的行
之有效的决策。也就是说:“合理性危机是一种被转移了的系统危机,它像经济
危机一样,反映为了特定利益的社会化生产与驾驭规则之间的矛盾。这种危机
趋势以国家机器失控的方式,转化为丧失合理性。”②当资本私人所有制与发达
资本主义日益要求的“行政管理计划”及国家干预之间出现矛盾时就会产生这
种危机,而资本主义又不能消除矛盾双方的任何一方。因此,只要晚期资本主
义社会仍听任市场自发势力和生产的盲目性在生产过程中发挥主要作用,这种
危机就一直会存在。
合法性危机,指在贯彻由经济体系所产生的那些指导资本主义制度发展的
各项原则时,资本主义己无法继续维持群众对它的“忠心”。合法性危机又可称
之为合法性“赤字”。“合法性之‘赤字’意味着:依靠行政手段随心所欲地保
持或建立有效的规范结构,已属痴心妄想。”③因为,“晚期资本主义中国家机器
所拥有的职能和采用行政手段所创造的社会物质财富的扩大,超过了合法的需
求。”④这具体表现在:一方面,由于国家干预,原先非政治化的公共领域政治
化,促使社会的统治者抑或被统治者对国家提出更高的合法性要求;另一方面,
随着国家干预由经济系统扩展到社会文化系统,导致社会文化系统无法向政治
系统“投入”(用理性的方式说服群众支持统治者)必需的群众忠诚,以满足其
①[德]尤尔根·哈贝马斯:《合法化危机》,波士顿,1975年,第45页
②〔德】尤尔根·哈贝马斯:《合法化危机》,波士顿,1975年,第46页
③【德]尤尔根·哈贝马斯:《合法化危机》,波士顿,1975年,第47页
④【德】尤尔根·哈贝马斯:《何为今日之危机》,《哲学译丛》,1981年第5期
33
4、资本主义的合法性危机
在全球化的进程中,特别是从二战以后到目前的这一阶段,由于以信息科
学为主导的科技革命的飞速发展,时空的骤然“缩小”,人们交往广度和深度的
巨大变化,也导致了主导全球化进程的资本主义国家发生了一系列新的问题和
危机。尤尔根·哈贝马斯作为法兰克福学派第二代的主要代表人物,对晚期资
本主义国家合法性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指出了当前资本主义制度的合法性
危机。
在哈贝马斯那里,合法性就是指社会对国家所维持的统治秩序的认可或同
意,这种认可或同意是以自由沟通和相互交涉的制度机制作为前提的。正是通
过这样的制度机制,国家利用所掌握的各种资源对社会施以控制或管理,社会
亦利用自己的资源对国家进行批评、监督、抵制甚至反抗。这一合法性的确立
过程也正是统治秩序的合法化过程。“合法性指对被认作为是正确和公正的对于
政治秩序的判断存在着健康的讨论;一种合法性秩序应当被认可。合法性意味
着一种值得认可的政治秩序。”①
哈贝马斯认为,国家干预经济发展过程是晚期资本主义社会的主要特征,
它的出现导致早期公平交换的自由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崩溃,从而使晚期资本
主义危机具有不同于自由资本主义危机的新特征、新趋势。这主要表现在:第
一,由于晚期资本主义是一个综合体,它所发生的危机就是一种全面的危机、
普遍的危机。也就是说,晚期资本主义社会不是某一系统出了问题,而是整个
结构都存在故障;不是局部性的病症,而是全身性的病象。第二,由于资本主
义已经进入了“有组织的”或者受“国家调节的”发展阶段,它的国家机构必
须积极从事于资本主义的各项生产活动,而不再仅限于为资本再生产提供一般
条件。但是,资产阶级传统意识形态却与这种新的变化不相适应。这势必导致
危机从经济领域转移到政治文化领域,变成社会政治文化危机和意识形态危机。
基于这种观点,哈贝马斯用“合法性危机”指代晚期资本主义社会危机,并指
出了危机表现的几个方面。
经济危机。哈贝马斯指出,“有组织的资本主义”并不意味着资本主义变成
①转引自访朝辉:《市民社会与资本主义国家的合法性一论哈贝马斯的合法性学说》,《中国社会科学季刊》
(香港),总第四期,1993年8月,第35页
32
产,不自由在自由和舒适的形式中被永恒化了。所以,“发达工业文明的奴隶是
受到抬举的奴隶,但他们毕竟还是奴隶。因为是否是奴隶‘既不是有服从、也
不是有工作难度,而是由人作为一种单纯的工具、人沦为物的状况’来决定的。
作为一种工具、一种物而存在,是奴役状态的纯粹形式。”①
思想和文化的单性,发达工业社会的思想是受控制和操纵的单向度思想,
这种思想“是由政策的制订者及其新闻信息的提供者系统地推进的,它们的论
域充满着自我生效的假设,这些被垄断的假设不断重复,最后变成令人昏昏欲
睡的定义和命令。”②肯定性思维排斥了否定性思维;文化完全沦为商业化的东
西。在这里马尔库塞着重分析了现代哲学。他认为“理智地消除甚至推翻既定
事实,是哲学的历史任务和哲学的向度。”③而语言分析哲学和实证哲学在英、
美国家的流行标志着单向度的哲学—肯定性思维的胜利,否定性思维的被排斥。实证哲学和语言分析哲学的思考方式本身就是单向度的,因为它把语言的
意义同经验事实和具体的操作等同起来,并把既定事实无批判地接受下来,从
而把多向度的语言清洗成单向度的语言。而且,“它一开始就把博学之士们的‘形
而上学’词汇拒之门外,”④并宣称要对语言中的‘形而上学’幽灵进行治疗。
语言是思想的直接现实,对语言的清洗就意味着对大脑的清洗,无批判地直接
接受既定事实就意味着否定性思维的丧失,亦即它不能使人们对现有的社会环
境做出合理的批判。这样,哲学便失却了其自身的向度,成为单向度哲学,成
为某种顺从的和附庸的东西。而在文化方面则是被高度商业化了,成为一种单
纯的消费品,“高层次文化被现实所拒斥,现实超过了它的文化,”⑥“文化中心
变成了商业中心、市政中心或政府的适当场所,’o
由于人们在政治、思想、文化领域以及人的自身的单向性,必然也决定了
在此阶段整个社会的单向性。在这里,马尔库塞的批评和揭露表面上针对的似
乎是发达工业社会,而发达工业社会正是当今全球化阶段的主要特征。
①[德】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上海译文出版社,
②【德]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上海译文出版社,
③[德】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上海译文出版社,
④[德]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上海译文出版社,
⑤【德1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上海译文出版社,
年,第32页
年,第14页
年,第166一167页
年,第156页
年,第52页
q︸9gQ︸R︶000000O才OJO矛OJ.皿...,且..皿l
气j
合法性的需求。
动因危机,晚期资本主义的统治已失去了思想文化基础。这不仅十分明显
地表现在文化传统方面,而且也表现在教育体系的结构变化方面。在这里,自
由资本主义思想传统的残余己经不复存在,相信科学及普遍价值的那些已经形
成为规范性机制的资产阶级意识形态也出现了机能失调。思想能源匾乏,文化
价值失去稳定性,意识形态成为威胁社会解放的阻碍力量。
这四种危机互相牵制,互为因果,层层递进,步步深入,在晚期资本主义
发展过程中共同起作用。如果说,经济危机所反映的是晚期资本主义社会较浅
层次上的矛盾的话,那么,后三种危机就依次更为深刻地反映了晚期资本主义
社会的内在冲突。特别是动因危机,它应被看作是晚期资本主义合法性危机的
主要形式,因而是晚期资本主义种种危机的最终根源。哈贝马斯的危机理论既
显示了晚期资本主义统治的危机,也反映了全球化阶段所含有的弊病,在某种
程度上预示了全球化的方向。
(三)生态社会主义者对全球化过程中生态问题的反思
1、生态危机的全球化
在全球化的发展过程中,由于大工业的迅猛发展和资本主义自私贪婪,追
逐利润的本性,使生态和环境问题越来越严重。生态环境问题己经超越国界,
成为全世界共同面临的问题。全球化进程中的生态危机,突出表现为全球生态
系统的衰退趋势。世界自然保护基金1999年的报告显示,1970一1995年间,全
球的森林面积减少了1%0以上,每年消失的森林面积达15万平方公里,相当于
希腊的国土面积。与此同时,环境的恶化造成物种灭绝速度加快。在短短的25
年间,包括哺乳动物、鸟类、鱼类、两栖类在内的淡水动物数量减少了45%,海
水动物的数量则减少了35%左右。二氧化碳排放骤增也是人类生存环境恶化的主
要原因之一。据统计,1996年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达到将近239亿吨,造成全
球气候变暖,两极冰川融化。①正如美国副总统戈尔在畅销全球的《濒临失衡的
地球》一书中给我们描绘的那样:“每秒钟有1.5公顷雨林消失,现存物种的自
①引自杜丽群:《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北京大学学报》(哲社版),2003年第3期
34
主义流派,就是其中颇有影响的一个派别。生态社会主义是20世纪70年代产
生于绿色运动,并在80年代末、90年代初臻于成熟的一种社会主义思潮。生态
社会主义者从人类生存的自然环境面临严重危机这一事实出发,分析了全球化
过程中资本主义制度与全球性生态危机的必然联系,批判了主导全球化进程的
资本主义国家在把全球化推向纵深处的过程中,由于自身的局限而导致的全球
生态危机。
生态社会主义不仅把全球性生态危机的根源归于资本主义,而且还谴责了
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把生态危机转嫁给发展中国家而导致生态危机全球化的“生
态帝国主义”行径。他们认为,生态危机的全球化,不但和资本家的自私、贪
婪的本性,消费者的病态有关,而且更重要的是,它是由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
造成的。生态社会主义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与全球生
态危机之间的必然联系。
第一,从资本主义生产的目的看,资本主义生产的唯一目的是追求利润,
这就决定了它对自然持一种敌视的态度,将自然看作是掠夺并获取利润的对象。
资本不断扩张的内驱力,驱动着资本家不断扩大生产规模,以满足不断扩大的
商品市场的需求。而在平均利润率呈下降趋势的情况下,只有借助科学技术的
力量,对自然资源进行过度的掠夺,才能保证个别企业的利润,这就产生了资
本主义的生态矛盾:制度不断地吞噬着它所赖以生存的自然基础。
第二,在市场法则支配下,资本主义生产存在着一种“成本外在化”的趋
势,这注定了资本家不可能牺牲企业利润去保护环境。生态社会主义认为,激
烈的市场竞争要求企业努力降低生产成本,因此对于成功的企业来说,就要努
力把一部分生产成本推向企业外部。本来因生产而造成环境污染的治理费用应
计入生产成本的,但没有一个资本家会愿意这样干,他们总是千方百计地使这
部分成本外在化,或是将它转嫁给社会,如把废气排入大气层,让废水流入江
河;或是转移给子孙后代,让后代去支付这笔费用。生态社会主义认为,在某
些特定情况下(如受到社会舆论强大压力或引起民众的公愤),某些资本家也会
投资治理污染,但这必须满足两个条件:一是在利润持续增长的前提下;二是
资本家相信美化环境的行为比其他任何行为更能提高企业利润。总之,资本家
的“美化环境”行为归根到底是服从于追求利润这一目的。英国著名的生态社
然灭绝突然加速了上千倍,南极上空出现了臭氧洞,所有纬度上的臭氧层变薄,
保证地球上可以生存的气候平衡可能受到破坏—这一切都表明了人类文明与自然界之间日益强烈的对撞。”①
作为全球化的重要动力,高科技的发展推动了经济的增长、加速了全球化
的进程,但也带来了不容易忽视的环境负担。根据19%年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圣
何塞的硅谷有毒物质联盟的一项调查,总部设在发达国家的22家从事计算机相
关行业的公司,其生产和装配过程5%0是在发展中国家进行的。在生产过程中大
量地使用了酸、溶剂和有毒气体。。在硅谷地区,地下水中发现了大约100种化
学物质;高度危险的废溶剂等化学物质从约80%的地下储罐向外泄漏,200口公
共水井和私人水井被污染;圣克拉拉郡每年产生有毒废物10万吨,其中3860吨
危险废物被排入环境;每年约有3万至12万吨的重金属(包括锡和镍等)从硅谷
通过下水道排入旧金山湾,使附近的湿地蒙受严重的环境危害。③对此,联合国
秘书长安南发表的《千年报告》指出:“半个多世纪前,在制定《联合国宪章》
的时代,没有人想到,当代给予后代一个环境上可持续的未来会成为人类面临
的最大的挑战之一!’’
不断恶化的人类生存环境等问题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关注,全球化过程中的
全球生态问题逐渐进入学术界的视野。20世纪60年代,美国女科学家莱切尔咔
逊以《寂静的春天》揭示了伤害自然必然危及人类自身生存的事实,提出了人
与自然共存共荣的问题。1972年,罗马俱乐部发表了名为《增长的极限》的报
告,做出了“如果目前世界人口、工业化、资源消耗、环境污染、粮食生产的
趋势继续不变,下一个100年的某个时刻,就会达到这个行星增长的极限—出现不可控制的灾变”的著名预测,从此,全球性生态危机的话题震惊了全人
类。
2、生态危机全球化的根源
面对生态问题的日趋严重,国内外学者愈来愈关注全球化的生态向度,探
讨全球化进程中生态文明发展的规律与路径。而西方马克思主义中的生态社会
【美】阿尔·戈尔:《濒临失衡的地球》,中央编译局,1997版,第56页
【美】希拉里·弗伦奇:《消失的边界》,李丹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2年版,第109页
引自龙夫:《高技术污染—鲜为人知的硅谷问题》,《人民政协报》,2002年9月17日35
①②③
会主义理论家大卫·佩拍说:“在资本主义经济中,对自然资源的肆意掠夺而不
考虑后果,这是一个不可更改的趋势。外在化的成本被转移给后代去偿付了。”①
生态社会主义还通过对“生态帝国主义”的批判,进一步揭示了资本主义
制度与全球环境恶化的内在联系。生态社会主义认为,生态帝国主义对发展中
国家的生态掠夺有两种方式:一种是直接的,一种是间接的。所谓直接的掠夺,
是指发达国家将一些高耗费、高污染、劳动密集型的企业迁移到发展中国家,
甚至把垃圾场建在这些国家,直接掠夺那里的土地、劳动力、自然资源和洁净
的空气、干净的水源。生态社会主义认为,正如今天一些欧美发达国家是建立
在许多第三世界国家的“不发达”的基础上一样,今天一些发达国家的“生态”
城市同样是建立在更多的发展中国家的城市被污染的基础之上。大卫·佩拍指
出:“环境的质量与一个社会物质财富的丰裕或贫乏是紧密相关的,西方资本主
义国家正是通过对第三世界国家的掠夺来维持和改善自己的环境,使之成为全
世界羡慕的对象。它的一些新建的绿色生态区只是这样的一些特权地区,有毒
废气较少,土壤和树木保护得比较好。”。另一种掠夺形式是间接的,即借助“结
构性暴力”而实现的。美国学者罗伯特·海尔隆纳指出,由于资本主义的内在
矛盾,资本的全球化是一个必然的趋势。强大的外国资本加上本国上层资产阶
级通过政府制定各种政治、社会、经济政策,对农民施加结构性暴力,迫使农
村大量公有土地被私有化并被带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农民为了在所剩不多的
土地上求生存,不得不过度耕作,这导致土地的贫痔甚至沙化。另一方面,在
市场开放的情况下,发展中国家的农业受到发达国家农产品的巨大挑战,这迫
使发展中国家为降低农产品成本而对有限土地进行掠夺性开发。
①【英l大卫·佩拍:《生态社会主义:从纵深生态学到社会主义》,商务印书馆,1993版.第93页
②[英】大卫·佩拍:《生态社会主义:从纵深生态学到社会主义》,商务印书馆,1993版.第%页
  三、西方马克思主义者批判理论的进步意义和局限性
(一)西方马克思主义者批判理论的历史进步性
全球化在发展过程中,在资本本性的驱动下,再加上三次科技革命的推波
助澜,跳跃式的向前推进,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给人们的生活带来的翻天覆地
的变化,因此人们都在欢呼着全球化的丰功伟绩,享用着全球化的硕硕成果。
但是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却保持了清醒的头脑,从全球化表面繁荣的背后,看到
了它的危机,发现了它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可以说是难能可贵的。
1、揭礴了资本主义主导的全球化阶段社会的扭曲
从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批判中,我们可以发现,由于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对全
球化阶段资本主义社会的切身体验,对资本主义表面的繁荣抱有清醒的认识,
对当今全球化阶段的资本主义特性有深刻的理解,深悉在此阶段社会的严重扭
曲及人类所付出的多重代价。
在物质生活层面,社会的富裕以新的精神匾乏为代价,生活方式的多元化
以人的天性的丧失为代价,消费水平的提升以对虚假的强迫性的需求的接受和
自我的丧失为代价,人与人的关系变成了物与物的关系,在物化趋势支配下,
人的本性与其存在相冲突,人由主体变成了客体,人的自主性表现为虚幻的客
观性,人的活动“变成了客观的、不以自己的意志为转移的某种东西,变成了
依靠背离人的自律力而控制了人的某种东西”①。发达工业社会使一切都遭到
物化一异化旋涡的无情吞噬。在文化生活层面,大众文化的伪大众化和文化工
业的支配性,导致艺术作品的创造性、批判性和想象的萎缩乃至消失,资本主
义的文化以一种“大众文化”的外观张扬出文化的肯定性质和文化工业的运作
机制,通过对私人空间的渗透、大众意识的操纵和独立个性的消解,实现对“有
害的”质变思想的遏制。在人与自然的关系层面,资本主义现代性摧毁了人与
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导致了人与自然间的紧张对抗,自然遭受严重的盘剥和
破坏以至于危及人的生存,资本主义对大自然的统治与掠夺也达到登峰造极的
①【匈}乔治·卢卡奇:《历史和阶级意识》,重庆出版社,1989年版,第%页
38
静的透过表面的繁荣看到了它背后潜伏的危机。
卢卡奇的物化理论突出地展现了由于工业文明和商品经济的发展,科技理
性的盛行,造成了人屈从于物,人的命运受制于物的事实,是对马克思关注人
的价值和命运思想传统的继承和发展,在当代引起了广泛的回响。而法兰克福
学派则把批判的主题进一步扩展到对自文艺复兴以来的作为工业文明核心的启
蒙精神的科学技术理性的批判,在他们看来,启蒙精神把人类从恐惧、迷信中
解放出来,确立了人类作为自然界主人的进步思想。它虽然用人性代替了神性,
但另一方面使人受制于科技理性,即工具理性。因此,科学技术既是人们征服
自然、改造自然的工具,又成为一部分人统治另一部分人的工具。也就是说,
启蒙精神变成了一种新的极权主义的神话。由于技术合理性思想盛行于西方社
会,人的人格和灵魂全是通过机器铸造的,人完全被异化了。同时,技术理性
所造就的“文化工业”成为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统治的工具,文化工业所制造的
文化产品的目的不是为了提高人们的文化素质、鉴赏能力、批判能力,它关心
的是如何通过提供越来越多的商品,制造一种生活方式,让人们沉醉于商品消
费中体验幸福,从而丧失了对自由的追寻以及批判、否定能力。
法兰克福学派指出,自19世纪末以来,资本主义国家随着国家干预力度的
增大和科技在整个社会影响力的加强,政治不再仅仅是一种上层建筑,而演化
为直接的经济和准经济活动。在这种情形下,人们愈来愈深信,所有企业的资
本运营方式都只有在借助政府政策的帮助下,方能得以维护。于是,国家干预
成为弥补自由交换功能失调的应急原则。干预的作用就在于把公平竞争与降低
失业率和保证社会福利结合起来,以便排除功能障碍和各种危及制度的因素。
这样一来,政府活动的宗旨便堂而皇之地被宣称是解决技术性难题。显然,技
术性问题的解决是不能付诸公众讨论和表决的,在这类问题上最有发言权的自
然是受过严格训练的技术专家。在“技术至上”的氛围中,“民主决策”、“大众
参与”和“个人自决”等民主和自由的传统理念逐渐变得陈旧而不适用;不同
的声音亦不被人容忍,因为它势必被视为非理智的邪说,浪漫的梦吃等等,发
出这种声音的人也会被看作乖张怪庚或居心巨测之士。相反,技术至上和专家
治国则被标榜为实现社会稳定和维护大众利益的良方,不由人不“心悦诚服,’,
于是,大批的顺民就这样产生了。哈贝马斯说:“人民群众的非政治化—它借
40

当代中国正处于现代化的转型时期,虽然目前我们面临的主要问题不是科
学技术的过于发达,物质商品的过于丰裕,而是要通过如何发展科学技术,提
高生产力水平,生产越来越多的商品,但是我们还是应该从西方现代化发展的
后果中吸取教训,避免科学技术理性的过度发展,所造成的人与自然、人与人
关系的异化和对立的负面后果,探寻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全面、和谐
发展的现代化模式是我们应当认真思考的重大理论问题。
(二)西方马克思主义者批判理论的局限性
1、视角的偏颇
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对资本主义主导的全球化所进行的批判和反思,可谓发
人深省,鞭辟入里,意义深远。但是由于主观和客观各方面的原因,也使他们
的批判产生了一定的局限性,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不免有片面性的不足,产
生视觉的偏颇,缺乏对事物深层本质的认识。西方马克思主义对全球化的一些
问题的批判,像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批判,对工具理性和科学技术的否定,对文
化工业的反思等,虽然认识到了它们消极不利的一面,但是由于缺乏科学的思
维方法,不能一分为二的,全面的看待全球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不免产生一
些片面的看法和认识。
首先,从它们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批判来说,他们深深的认识到了资本主义
的丑恶和虚伪的一面。由于资本的本性,在全球四处扩张,追逐利润,为此目
的不择手段,不惜发动战争。四处引燃战争狼烟;由于资本主义的贪婪,对自
然的掠夺性开发,引起的人与自然关系的失调,环境的恶化,生态危机的发生,
人类生存环境的危机四伏;由于拜金主义主义导致的资本主义社会商品拜物教
的盛行,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环境关系的异化,整个社会的物化,人们精
神生活的空虚和人际关系的冷漠等等。不可否认,他们的批判都是客观的事实,
有绝对的合理性和正确性,但是我们在批判的同时也应该看到事物的另一面,
这才是马克思主义认识事物应有的科学、严肃的态度和方法。可以说他们在批
判的同时都忽视了资本主义在推动全球化进程方面所起的积极作用。其实正是
由于资本的追求利益最大化的本性,在全球不顾一切的扩张,成为推动全球化
于技术专家治国论意识变为合法化的了—同时也就是根据有目的合理的行为以及适应性行为的自我调节。”“当今那种占统治地位的、相当呆滞的、在幕
后起作用的、把科学变成偶像的意识形态,较之旧式的意识形态更加不可抗拒
和无孔不入,因为随着对实际问题的掩盖,它不仅仅为一种占统治地位的特殊
的阶级利益作辩护和压抑另一个阶级的局部的解放需求,而且又侵袭了人类的
要求解放的旨趣本身。”①在法兰克福学派看来,科学技术和工具理性以征服自
然为唯一旨趣,人类的全部思想归根到底都被统摄于这个目的。然而,科学的
抽象化和定量化特征,使得主体和客体这两者都衍变为虚无:主体成为永远相
同的自我,客体变为从属于逻辑公式的类或量。抽象化的过程遵循形式逻辑的
同一律,忽视或无视所有差异性和特殊性;定量化则更是把认识者和认识对象
还原为纯粹逻辑的、没有质的一般,把丰富的思维等同于数学。可见,科学技
术和工具理性的思维方式本身存在着弊端,这就是:其一,它把一切既存的事
物和观念看作是理所当然的和永久性的存在,对之只作静态的描述而不作动态
的研究,只做事实判断而不作价值判断。因此,它缺乏历史感,不具备批判意
识和否定性思维。其二,它的概念化和数学化追求,使它把丰富多彩、千变万
化的事物作为可替换的符号,置于普遍逻辑规则之下。因此,它不容忍任何异
向性思维、个性化言论和逸出常规的行为,本然地要求共同化、规范化和标准
化。虽然它只是一种思维方式,只是一种工具,然而,如果这种工具在社会中
享有至高无上的地位,成为框架一切、整合一切的唯一文化通则,那么,实际
上它所起的作用就远大于单纯的工具。因为在这种情况下,个人的意志自由,
确保社会健康发展的怀疑和批判精神会在上述社会氛围中被逐渐腐蚀掉。正是
在这个意义上,法兰克福学派把科学技术与工具理性视为专制主义的意识形态。
从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对全球化阶段工具理性和科学技术的批判中,我们可
以看出:西方马克思主义社会批判哲学揭示了科学技术和大工业的高速发展虽
然极大推动了全球化的进程,但是又伴随出现了物质至上、商品至上、人的价
值失落等一系列现代性问题,这些问题的出现,实际上对工业文明的合理性和
意义提出了质疑。这些问题不光资本主义国家有,可以说是工业社会的共同特
①〔德】哈贝马斯:《作为意识形态的技术与科学》,载二十世纪哲学经典文本(西方马克思主义卷),复旦大
学出版社,1999第409页
地步。资本主义自工业革命以来对环境的破坏超过了人类过去几百万年任何社
会对自然的破坏。资本主义的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导致了环境退化、
资源枯竭和全球性生态危机,人类总体越来越明显地并且必然地面临着自然的
无情报复。这些方面所出现的扭曲现象,都是违背真正的全球化的本意的,对
真正全球化的实现和人们对全球化的理解都产生了不利的影响。
而上述问题产生的根源,基本上都与资本的本性和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有
着直接的联系。由于资本的无限追逐利益最大化的本性,驱使资产阶级在全球
开发市场,寻找机会,从而在客观上迅速推进了全球化的进程,但是由于资本
主义自身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使它们除了寻求利润之外,都不愿也
无力解决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和谐发展的问题。
并且还往往以环境、社会、和他人的利益为代价,来寻求自身的发展。这样的
生产关系,必然也会对整个社会的思想、政治、文化产生深刻的影响,打上深
深的烙印。商品拜物教的产生,人与人,人与物,人与社会关系的异化,整个
社会的物化,便是这一制度的必然产物。
西方马克思主义对资本主义主导的全球化阶段所出现的种种弊端的披露,
其实也就是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批判。从中我们可以清楚的了解到造成这一阶段
种种问题的资本主义根源,更进一步的认识到资本主义制度的虚伪性,认清当
今全球化阶段的资本主义本质,使我们明白,要想解决这些问题,就必须消灭
资本主义制度,在全球建立社会主义制度,最终实现共产主义,这才是全球化
的最后归宿。
2、凸显了工业化,现代化进程的负面影响
西方马克思主义者一方面揭露了全球化阶段所产生的种种问题的资本主义
制度根源,同时在它们的批判中,也凸显了工业化、现代化进程由于科技的进
步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值得我们深思。科学技术和工具理性作为现代工业文明
的两大推动力,在整个全球化的过程中已经并正在创造着无穷无尽的令人惊羡
不已、赞叹不已的奇迹。这不营给人们造成了一种假象,这就是,科学技术和
工具理性是无所不能的。任何决策、举措、行为和现象,只要被冠之以科学的
名义,那就意味着合理、成功,能给人带来福社。然而,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却
进程在现当代迅速发展的直接力量。正是资本在全球的迅速扩张,资本主义世
界体系的建立,使世界迅速连为一体,加速了全球的经济、文化和政治的交流
和融合,特别是在推动经济全球化方面,更是功不可末。以“二战”结束以后
为例,国际资本的代表一跨国公司向一切有利可图的国家和地区大举进军,把
国际间的资本流动推向高潮。特别是90年代中期以后兴起的跨国公司的新一轮
并购浪潮,使世界范围的资本流动达到前所未有的规模。据联合国贸发会议统
计,1998年,全球外国直接投资额达到6440亿美元,比1997年增长3叽,其
中跨国公司并购总额达到4110亿美元,占全球跨国直接投资额的63.%8。另据
统计,1999年,全球企业并购再掀狂潮,达到3.4万亿美元,创历史最高纪录;
2000年达到3.6万亿美元的规模。①随着跨国并购的不断进行,各国间的经济交
往更加密切,在西方发达国家,国界对于经济活动的影响越来越小。而这一切,
无疑都在客观上都加深了全球化的广度和深度。
其次,从西方马克思主义对工具理性和科学技术的否定来看,也并不是截
然正确,无可指责。在他们的视野中,由于工具理性的盛行,科学和技术的进
步在提高经济、政治、文化各部门效率的同时,它还把其操作主义扩展到整个
统治和协作系统,创造了一些适合机械操作程序的生产、工作、管理模式和权
力方式,并调和一切对立的力量,击败或驳倒了一切抗争。而社会的这种压制
性管理愈是成为合理的、生产的、技术的和全面的,被管理的个人借以打碎他
们的奴役枷锁并获得自由的手段和方式也就愈不可想象。人失去了自身的主体
性和独立性,完全被物化,成为社会的一个原子。显然,他们的观点中有某些
合理因素。但是他们却忽视了科学技术的发展为人类进步所做出的巨大贡献,
对全球化所产生的巨大推动。没有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能有今天的发展是不
可能的。正是科学技术的进步,极大地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正是以三次
科技革命为契机,掀起了三次全球化的浪潮:正是由于科学技术的进步,人类
才能够跨越时空,在世界范围内进行交流沟通。事实上,科学技术的本质是求
实求真,它揭示世界的矛盾运动和辩证发展,因此,它在本质上与辩证的思维
方式相联系。在关于科学技术消极性根源问题上,他们把科学技术的消极社会
功能及政治效应,归咎于科学技术本身,即从理性深处说明科学技术消极性的
①王洛林,余永定:《世界经济黄皮书(200任一2001年)》,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第230页
43
义市场经济体制,提高我国商品技术服务等在世界市场上的占有率。树立全
球意识,积极参与各种国际性经济组织,加速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的进程。在
文化上,建设先进文化,展示中国特色。“和而不同”是全球化的必然特征,“只
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所以,中国必须要大力弘扬和培育民族文化,加强先进
文化的建设,充分展示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魅力和风采。
政治上,推进政治体制改革,适应全球化需要。经济、政治和文化历来都
是相拌而行,不可分离的,在全球化的今天,政治不可能超越于全球化之外。
我国也必须加速政治体制的改革,以适应全球化的要求,推动全球化的进程。
从全球化对政治制度的要求来说,中国的政治改革应重视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
其一,建立一个高效、廉洁的政府。提高政府执政能力,加强政府官员的廉政
建设,一直是我国政治改革的一个基本任务。其二,推进民主化建设,为公民
的积极参与和公民社会的健康发展创造条件。其三,对主权的功能、行使方式
进行新的审视与定位。全球化的政治挑战突出表现为对主权的挑战,毫无疑义,
对于主权过时论我们必须旗帜鲜明地予以批判,但如何以开放的眼光思考主权
问题,明确捍卫主权、限制主权、共享主权的涵义与条件,不拘泥于传统的绝
对主权观,的确是无法回避的历史课题。
2、重视前车之鉴,避免重蹈搜辙
不过,我们在积极参与全球化的过程中,也决不能忘记全球化所带来的负
面影响和弊端,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对全球化的批判为我们敲响了警钟,因此,
在中国参与全球化的过程中,决不能再出现象西方马克思主义者批判的那种情
况。为此,中国在积极参与全球化的同时,也必须高度警惕全球化带来的负面
影响,及时采取措施,坚持以人为本,莫忘终极目标,走可持续发展道路,防
止全球问题的扩散,以免重蹈覆辙,走上资本主义发展的老路。
我们在参与和推动全球化的进程时,切不可忘记我们发展的终极目标是实
现共产主义,它是一个“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其他人发展的条件”的大同社会。
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每个人的自由发展创造条件是我们的目的。因此在市场
经济条件下,我们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以人的价值的全面实现作为我们工作的
出发点,处处把人的发展放在首要地位,同时在全社会作好人生观、世界观和
然深刻,但却基本都局限在上层建筑领域,没有触及背后的本质问题。正如
恩格斯指出的:“以往的社会主义固然批判过现存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及其后
果,但它不能说明这个生产方式,因而也就不能对付这个生产方式,它只能简
单地把它当作坏东西抛弃掉。”显然这个评价也同样适用于西方马克思主义。
根据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生产力决定生产
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在全球化进程中,之所以会出现这么多的问题,
首先要从生产关系的角度去寻找问题的根源。社会的“物化”、工具理性的泛滥、
文化工业的充斥、整个社会的单向性等等,这既不是全球化的错,也不是科学
技术的错。归根到底是由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造成的。资本
主义的社会化大生产与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资本的自私贪婪的本
性,可以说是一切问题的根源,正是由于这些矛盾随着全球化发展在全世界的
扩散,导致了全球化过程中的危机。要想根除全球性危机,就必须消灭资本主
义制度,废除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然而,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却忽略了这一根
本性的问题,对本质问题挖掘的缺场,必然导致在现实面前的无力和对问题解
决的绝望。
(三)西方马克思主义者的批判对中国的启示
1、积极参与全球化,发挥应有的作用
目前我们己处于全球化的浪潮之中,任何国家想要独立与全球化之外都是
不可能的事情,特别是随着科技的大发展,全球化的广度和深度都已经产生了
巨大变化,因此,中国自然也应当积极的参与全球化,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
的优点,积极应对全球化的挑战,向世界展示社会主义的巨大优越性和强大生
命力,为全球化作出应有的贡献。
为此我们必须在经济上,积极采取措施,主动迎接挑战。全球化的迅猛发
展,特别是经济全球化的突飞猛进,给发展中国家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但
是由于当今的全球化是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主导下进行的,因此我国在全球
化浪潮中面临着巨大的挑战。我们必须紧紧依靠科技进步,努力提高科技创新
能力。同时加快市场取向的改革,坚定地扩大对外开放,早日建立和完善社会
2、本质间题挖掘的缺场
在西方马克思主义对全球化的批判中,还存在一个重要的缺陷和不足,那
就是对问题本质挖掘的缺场。他们对当今全球化过程中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所出
现的种种问题的揭露和批判,可以说是入木三分,淋漓尽致,但是,他们有一
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只抓住了问题的表面,而未能发现现象之后的本质,缺
乏对本质问题的深层挖掘。
西方马克思主义者,从卢卡奇、葛兰西,到法兰克福学派,都对现代发达
工业国家进行了无情的批判。他们对发达工业社会“物化”现象的批判,对工
具理性泛滥的反思,对文化工业的否定,对社会的单向性的思考等等,都揭示
了当今全球化阶段发达工业社会所存在的弊端和不合理性,富于战斗性和革命
性,但是他们却回避了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制度的本质,没有找出所有这些现象
的深层根源。
像他们对意识形态的批判,主张意识形态即是“虚假意识”。阿多尔诺就直
言不讳地宣称,意识形态就是不真实—虚假意识、谎言。弗洛姆甚至把意识形态理解为与幻想具有同样特征的观念,即理解为一种虚假的,掩蔽事实的观
念。马尔库塞、哈贝马斯也持同样的见解,认为所有的意识形态都是履行庇护
者职能的虚假意识。不仅如此,他们还声称对意识形态的理解完全符合马克思、
恩格斯的原意。为此,他们引经据典,认为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
恩格斯就是把意识形态理解为“虚假的意识”“唯心的词句、有意识的幻想和有
目的的虚伪”。①不可否认,马克思、思格斯承认意识形态具有虚假性,即“观
念的上层建筑”,是社会生活过程的“反射和回声”,但是他们从没有把虚假性、
欺骗性、歪曲性看成是所有意识形态的本质特性。法兰克福学派只是抓住了马
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概念的一个方面。法兰克福学派认识到文化工业的标准化、
模式化、商品化及操作性、强制性已构成了现代资本主义文化艺术的重要特征,
压抑主体意识、个性和创造性,成为垄断阶级维护其统治的重要祛码,深刻地
揭示了当代资本主义文化领域中出现的新变化、新现象、新问题。但他们错误
地将大众文化的种种弊端归咎于科学技术,却把文化本身所依存的社会制度束
之高阁,这种对资本主义的批判只能是隔靴搔痒,流于形式。因此他们的批判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第331页
45
必然性,从而赋予科学技术以“原罪”的性质,客观上为现代工业社会的科学
技术使用方式所带来的种种恶果进行开脱,这从根本上违背了马克思主义关于
科学技术是一种伟大革命力量的观点。我们一方面要正视技术进步带来的前所
未有的历史性变化,正视它对生产过程和劳动者态度的影响,另一方面也要把
科学的思想性和技术的工具性区分开来。科学作为一种思想,是与人们的世界
观和方法论相联系的,而技术则受科学思想的控制和制约,它从本质上来说是
一种工具性的东西。因此,只要把科学和技术区分开来,我们就没有理由指责
技术进步,就更能清醒地看到技术进步给人的生存状况带来的影响是可控的,
这里的关键是我们要做“思想的人”,而不是“工具的人,’o
另外,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对文化工业的批判也凸显了其视觉的偏颇和认识
的片面性。他们认为文化工业的标准化、划一性扼杀了人类的个性和创造性;
文化工业的欺骗性、操纵性消除了文化原有的批判和否定的向度,使其堕落成
为现实和统治辩护的意识形态工具;文化工业的强制性、支配欲使文化变成了
一种控制形式。在当今全球化阶段,特别是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他们的批判
有其合理性,不过,我们也决不能把孩子连同洗澡水一起泼掉,完全否定文化
工业的积极作用,抹杀文化工业的历史进步性。文化工业时代的到来,使得文
化享受摆脱了贵族化限制而普及到亿万大众之中。文化工业使精英文化走下“圣
坛”,向大众文化的渗透,使原来只在少数贵族与富豪的圈子里流行的东西,逐
渐普及开来,推向全社会的大众。市场机制成功地把昔日只有贵族与富豪才能
享用的物质产品普及到寻常百姓家,它也必将能够成功地把精英文化普及到大
众文化生活之中。这已经部分地成为现实。这种历史过程,并非如法兰克福学
派所说的那样是统治者“把大众与高雅文化贬了值的形式相结合,因而成了政
治统治的一种工具”,剥夺大众对它们的享用权的愚民政策,才是贵族统治者政
治统治的工具。文化工业使大众在历史上第一次有可能对社会文化具有选择权,
从而间接地参加了自己所喜爱的那些社会文化的创造。大众的文化欣赏并非完
全的被动过程,而是用自己的社会经历与知识背景对文化重新诊释与创造的过
程。费斯克说过,文化消费者完全有可能发挥他的主动性的解码功能,促使文
化产品转化为他所愿意接受的形态。他在1989年出版的《理解大众文化》一书
中宣称,“大众文化不是文化工业生产的,而是人民创造的。”
44
价值观的教育工作,确立一套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道德观念,通过大
力倡导市场机制运行过程中形成的竞争、效益、平等等观念,发扬市场经济的
正面效应。同时,通过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抑制其负面效应,
把市场经济诱发的物质冲动升华为一种社会责任感和社会成就感;把竞争求利
意识升华为一种经济正义精神;把安逸享乐意识升华为一种追求生活价值的超
越精神:防止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的侵蚀,防止社会的异化,人与人关系的物
化,以免在发展过程中舍本逐末,因小失大。
此外在发展过程中必须坚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决不能被急功近利,目光
短浅,重视蝇头小利,醉心与一时经济的发展,在发展的道路上误入歧途。地
球上的资源是十分有限的,近年来,由于工业的迅速发展,人类对资源的利用
和破坏越来越严重,己经发生严重的资源短缺,许多国家和地区因为资源问题
发生争执和冲突。可以说,资源短缺已成为举世瞩目的严重问题之一。而中国
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资源问题更为突出,人均资源过少,再加上粗放
型的经济增长方式,使我国的资源承载能力已经快要达到极限。而全球性的环
境问题也正在向我国扩散。但是人的物质需求却是无止境的,人类不断地征服
自然、扩大消费,促进经济发展,满足人们不断增长的物质需要。自然不是被
当作人与之亲和、协调的对象,而是被当作征服、统治的对象,人借助现代技
术手段,并以不计后果的态度掠夺自然,由于传统发展战略是以高投入、高消
耗为其发展的重要手段和基本途径,以高消费、高享受为其发展的追求目标和
推动力,因而它往往片面地强调发展中的经济目标,片面地强调发展的速度和
追求一时的繁荣,从而忽视了对资源的保护和污染的防治,忽视了自觉地调整
人口与生态、资源与发展的合理比例,因而加剧了人与自然的冲突,导致了能
源的枯竭,环境的恶化和全球性问题的产生。一方面是人控制自然能力的不断
增强;另一方面则是自然界对人的报复,人的生存环境的恶化和缩小。人对自
然的掠夺正在接近地球承载的极限,巨大的生态和环境压力,是世界文明难以
持续下去的标志,也是人类不能沿着现有道路继续走下去的明证。而我国由于
技术等各方面的原因,虽然现在经济发展的速度很快,但是走的却是粗放型的
发展模式,资源利用率低,能源消耗大,污染严重,因此,更要改变发展模式,
走可持续发展道路,节约能源,防治污染,预防全球问题的扩大化,避免重蹈
48
资本主义发展道路的覆辙。为此我们必须变革观念,合理利用科学技术,重建
人的存在方式,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推动全球化的健康发展。
科学技术是文明发展与社会进步的巨大杠杆,是人类改造自然的有力手段。
但是在现代社会,对科学技术的滥用,导致其负面效应不断放大。因此,如何
使科学技术的运用实现造福于人的目标,如何使科学技术与生态环境保持协调
发展,也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大问题。克服生态危机,抑制科学技术的负
效应,就必须变革不合理的社会制度。从根本上说,只有把人类发展的方向加
以正确引导,才能正确地运用科学技术造福于人类,才能合理地调节人与自然
之间的物质变换,克服当前全球化过程中的负面问题,解决全球性问题。
总而言之,可持续发展是基于对全球性人类困境的深刻反思而形成的一种
整体性的发展范式,既是人类应对困境的策略,也是人类发展追求的理想境界。
因此,我国要想在全球化过程中不重走资本主义的老路,为我们最终目标的实
现做出自己的努力,就应永不放弃对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不懈追求,坚定不移地
走可持续发展道路,这是中国唯一的选择。
识形态理论》,《政法论坛}),2004年02期
9、王晓东:《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大众文化批判理论及其启示与限度》,《哲学研
究》,2003年09期
10、王雨辰:《略论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生态伦理》,《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
版)》,2003年04期
11、张一兵:《深度解读:西方马克思主义与卢卡奇》,《哲学动态}),1999年08

12、张一兵:《从经济“物化”到心灵的“支配”—析西方马克思主义对当代资本主义的批判》,《求是学刊》,1995年04期
13、陈振明:《当代资本主义的再认识一“西方马克思主义”对发达资本主义社
会的批判)),《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1997年05期
14、王雨辰:《西方马克思主义社会批判哲学对当代中国的启示与意义》,《理论
与现代化)),2002年01期
15、张雷声:《经济全球化本质透视》,《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1年n期
16、张雷声:《经济全球化的本质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学术界》,2001
年06期
17、房宁:《经济全球化的本质与进程》,《中国社会科学》,2003年02期
18、陈宝森:《经济全球化进程刚刚开始》,载于《世界知识}),1999年01期
19、倪世雄、蔡翠红:(’’西方全球化新论探索”》,《国际观察》,2001年03期
20、李慎明:《全球化与第三世界》,《中国社会科学》,2000年03期
21、李慎之:《全球化与中国文化》,《太平洋学报》,1994年02期
22、唐海燕:《当代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及其后果》,《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
1999年04期
23、陈燕谷:《重构全球主义的世界图景》,《读书》,2000年03期
24、王毅:《全球化本质论》,《重庆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2期
25、陈赤平:《当代经济全球化的性质与社会主义前景》,《商业研究》,2001年
04期
26、李士坤:《论世界历史理论与全球化》,《北京大学学报》,2001年02期
53
文明的进程》(第二卷):生活·读书·求知三
联书店,1999年版
41、〔法〕雅克·阿达:《经济全球化》中译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0年版
42、[英]戴维·赫尔德等著,杨雪东等译:《全球大变革》,社会科学文献出版
社,2001年版
43、〔美]理查德,N·哈斯:《新干涉主义》中文本,殷雄徐静译,新华出版
社,2000年版
44、〔荷」E·舒尔曼:《科技时代与人类未来》,李小兵,谢京生,张峰,等译。
北京:东方出版社,1996
45、[德]海德格尔:《海德格尔选集》,下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6年版
46、〔法〕斯蒂格勒:《技术与时间》,南京,译林出版社,2000年版
47、〔加]本·阿格尔:《西方马克思主义概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1年

48、[美〕阿尔·戈尔:《濒临失衡的地球》,中央编译局,1997年版
49、[美]希拉里·弗伦奇:《消失的边界》,李丹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2年版
(二)论文类:
1、张一兵:《析西方马克思主义对资本主义“社会自然规律”的批判》,《江淮
论坛》1994年,03期
2、傅永军:《哈贝马斯与勃兰特资本主义危机观比较研究》,《文史哲》,1998年
03期
3、衣俊卿:《关注我们这个时代的哲学—西方马克思主义视野中的现代性》,《求是学刊》,2004年04期
4、杨乐强:《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批判理论:甄别与借鉴》,《学术论坛》,即04年
04期
5、杨乐强:《反思批判与价值彰显一卢卡奇的“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主题及
其价值向度》,《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2年03期
6、杨乐强:《试论“西方马克思主义”的资本主义同化理论》,《马克思主义研
究》,1998年05期
7、杨乐强:《文化的意识形态功能一法兰克福学派文化批判理论探析》,《江汉论
52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4年版
22、张世鹏、殷叙彝编译:《全球化时代的资本主义》,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
年版
23、《二十世纪哲学经典文本(西方马克思主义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年

24、王洛林,余永定:《世界经济黄皮书(2000一2001年)》,社会科学文献出版
社,2001年版
25、[英]安德森:《西方马克思主义探讨》,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
26、[英]安东尼·吉登斯:《第三条道路一一社会民主主义的复兴》中译本,北
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27、[美〕卡普拉、斯普雷纳克:《绿色政治》,东方出版社,1988年版
28、〔英〕安东尼.吉登斯:《第三条道路一一社会民主主义的复兴》,郑戈译,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29、[英〕大卫·佩拍:《生态社会主义:从纵深生态学到社会主义》,商务印书
馆,1993年版
30、〔美〕塞缪尔·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新华出版社,1999
年版
31、[匈]乔治·卢卡奇:《历史和阶级意识》,重庆出版社,1989年版
32、〔德]霍克海默,阿多尔诺:《启蒙辩证法》,重庆出版社,1990年版
33、〔德]尤尔根·哈贝马斯:《交往与社会进化》,重庆出版社,1989年版
34、[德]尤尔根·哈贝马斯:《合法化危机》,波士顿,1975年版
35、【德〕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上海译文出版社,19的年版
36、[德〕弗罗姆:《占有还是生存》,关山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8
年版
37、【加]埃里克·麦克卢汉:《麦克卢汉精粹》,保道宽译,南京大学出版社,
2001年版
38、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经济展望》中文本,中国金融出版社,1997年版
39、贝克主编:《全球化的政治》中文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0年版
5l
参考文献
(一)著作类: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3、7、30、46卷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一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3、《资本论》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
4、《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5、江泽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人民出
版社,2002年
6、俞可平主编:《全球化的悖论》,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版
7、俞可平主编:《全球化时代的“社会主义”》,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版
8、郁建兴:《全球化:一个批判性思考》,浙江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9、河清:《全球化与国家意识的衰微》,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10、王治河主编:《全球化与后现代性》,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11、徐崇温:(’’西方马克思主义”论丛》,重庆出版社,1989年版
12、王维、庞君景:《20世纪西方马克思主义思潮》,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年版
13、江天骥主编:《法兰克福学派一一批判的社会理论》,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
年版
14、佘碧平:《现代性的意义与局限》,上海三联出版社,2000年版
15、王雨辰:《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1年

16、欧力同、张伟:《法兰克福学派研究》,重庆出版社,1990年版
17、张一兵:《文本的深度耕犁》,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18、庞中英主编:《全球化、反全球化与中国:理解全球化的复杂性与多样性》,
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19、《共产党宣言与全球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20、韩德强:《碰撞一一全球化陷阱与中国现实选择》,经济管理出版社,2000
50
27、门洪华:《国际机制与中国的战略选择》,《中国社会科学》,2001年02期
28、刘劲松:(’’数码鸿沟”对世界、亚洲和中国的挑战》,《世界经济与政治》,2001
年04期
29、徐沂:《正确评价科学主义的得与失》,《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1年09期
30、〔德〕尤尔根.哈贝马斯:《何为今日之危机》,《哲学译丛》,1981年05期
31、杜丽群:《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北京大学学报》(哲社版),2003年
03期
32、龙夫:《高技术污染—鲜为人知的硅谷问题》,《人民政协报》,2002年9月17日
33、赵兴良:《马克思的全球化思想》,《求实》,2000年09期
34、巨永明:《全球化:资本的历史使命》,《探索与争鸣》,1999年12期
35、陈恒:《从希腊化文化的传播看全球化之起源》,《世界历史》,2004年03期
36、黄吉乔:《经济全球化的动力机制探析》,《经济师》,2002年12期
37、张鸿钧、姜照华:《经济全球化的动因、实质及影响》,《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2000年04期
38、王万山:《经济全球化发展的三大内在动力》,《广东商学院学报》,2002年
02期
39、翟文忠,张存刚:《科技革命与经济全球化进程》,《兰州商学院学报》,2001
年月01期
40、曾祥基:《新科技革命的特点与经济全球化趋势》,《成都大学学报(社科版)》,
2000年03期
41、高兆明:《“西方马克思主义”“总体性”思想对当代社会发展的启示》,
《江苏社会科学》,1994年03期
42、赵应云:《从意识形态看全球化的本质》,《湖湘论坛》,2003年04期
43、阂宗陶,彭晖:《全球化与马克思主义“世界历史”理论》,《陕西师范大学
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