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枪破天:“常州本土文化校本课程的开发”课题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9 20:37:18
“常州本土文化校本课程的开发”课题
常州清潭中学  王婷娜
目   录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理由和要求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趋势
第三节  本课题的研究方法和手段
第四节  常州本土文化校本课程开发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第二章  常州本土文化校本课程开发的目标预设与课程内容的组织呈现
第一节  常州本土文化校本课程开发的课程性质和理念
第二节  常州本土文化校本课程开发的目标预设
第三节  常州本土文化教材的内容
第四节  常州本土文化校本课程教材的编写方式和课时安排
第三章  常州本土文化校本课程的实施策略
第一节  常州本土文化校本课程的实施原则
自主性、创新性、实践性、合作性、综合性
第二节  常州本土文化校本课程的教学方法
第三节  常州本土文化校本课程的教学实例
第四节  常州本土文化校本课程的评价原则和评价标准
结束语
附录表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理由和要求
一、时代发展的要求:当今,学校的办学自主权日益扩大,在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提出课程分为“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三列,其中学校课程在中学阶段可占到课程总量的16%,这给校本课程的实施提供了一个契机,要求学校必须要在课程层面上汇总学校教师与学生等方面的资源进行操作和实施,要求学校要根据当地社会经济、科技、文化发展需要和学生的兴趣,开设若干学校选修课程,供学生选择,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校本课程开发的研究价值不仅仅是在课程决策的变革上,更多的则是:它给予了学校一个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与活力的发展空间,同时也给予了学校一个经过充分准备并必须严阵以待的严峻挑战。正如华师大的崔允郭教授指出,“开发校本课程,其意义不仅在于改变自上而下的长周期课程开发模式,使课程迅速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更重要的是建立一种以学校教育的直接实施者(教师)和受教育者(学生)为本位、为主体的课程开发决策机制,使课程具有多层次满足社会发展和学生需求的能力。”
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机遇:《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规定:“为保障和促进课程适应不同地区、学校和学生的要求,实行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管理。”这样就把课程的一部分权力下放给学校和教师。随着课程权力的再分配和学校自主权的加强,校本课程开发研究将是今后我国课程革新的焦点,它对于实现学校的办学宗旨,体现办学特色,向学生提供最迫切的教育有着重要的价值。课程是把教育理想转化为教育现实的纽带,拥有或开发一个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相适应、能促进学生综合发展的优秀的课程资源,已成为众多学校和一线教师的共同心愿。乡土资源是课程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文化、历史、地理和自然资源等,《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语文又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语文课程应该是开放而富有创新活力的,应尽可能够满足不同地区、不同学校、不同学生的需求,并能够根据社会的需要不断自我调节、更新发展。”
三、学校特色创建的必然选择:课程是一个学校的特色基础和保障,任何学校特色都需要一定的课程作为支撑,没有一定的课程支持,学校特色是难以形成的,所以要形成学校特色就必须关注课程的差异性,各个学校在开发校本课程时,都应该注意课程内容设置的合理性,以地域的教育性开发为抓手,形成了以下特色:1是体现地域自然特色。像在本地域内的江、河、山、水、公园等,在这些场景开展活动,其目的是为了寻求内容与方法的多样性;2是体现地域社会特色,包括历史变迁和传统文化特色,历史变迁比如指常州最早的原始社会——常州先民,距今6000多年前的母系氏族社会到清代常州在文学、史学、地理学等方面的卓越成就。传统文化指每个地方在其发展的过程中均保留着诸如节日、风俗、方言、工艺等有特色的内容,有的底蕴十分深厚,开发这些,让学生发现在自己的周围有如此深厚的文化底蕴,发现在家乡的建设中人与人的良好关系及劳动者的智慧,并由此而产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如萧山的沙地,其沿袭下来的独特的传统很多,许多风俗与一代又一代的沙地人为了发展、生存紧密相连,让学生通过调查、整理,亲身感受人类自身历史流传的过程与人类的伟大。总之,从地域的教育性出发设置合理的课程内容,它使各个学校的校本课程开发更具特色,生命力更强。而我校地处长江三角苏南地区,经济发达,吴文化底蕴深厚。地方上有高科技的中天钢铁集团、绿色农业的全国花木示范区、春秋时期的淹城遗址、开辟不久的中华恐龙园。校内有革命史事迹馆、书法陈列室……浓厚的文化底蕴和内容丰富的基地为校本课程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校本课程建设必须扎根于地方和学校资源这块沃土。这几年我校一直在开常州文化的校本课程,为这一课题的实施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和物质保证,有了前几年的积淀,创设了人文环境和文化氛围。
四、开发本土文化是激发学生了解和热爱家乡的重要途径:乡土教材是以学生所在地区的地理、历史、生物等知识为内容的补充教材,地域是校本课程开发的一个基本出发点,它需要传承,分析本土光辉的过去和崭新的未来有利于学生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认识家乡,了解和热爱家乡,立志将来为建设家乡贡献自己的力量。它不同于学科课程其教材按学科系统结构组织和安排,而是从当代社会面临的复杂的社会性、地域特色和学生实际的课题出发编制地域性课程,充分挖掘地域的教育功能,来开发校本课程,意义十分巨大,日本学者市川博对此作了如下概括:(1)在地域中能够暴露自然、社会的本质和问题;(2)地域素材能够暴露自然、社会的本质问题;(3)具有临场感,容易获得共感的认识;(4)地域素材容易促进已有的知识、体验的学习;(5)已有的知识、体验通常对于学生来说是未知的,通过具体的操作,能够丰富学生对未知的认识和体验;(6)能够培养学生调查的能力;(7)能够培养学生对地域关心的态度。本土文化资源为校本课程提供了第二课堂,良好的人文环境和文化氛围为开发提供了有力的支撑。《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语文又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因而,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趋势
一、国内关于该课题的研究现状及趋势:
我国学者对校本课程开发的定义也是多样的,部分学者和实际教育工作者认为,校本课程开发与特色教育理论“不谋而合”。学校要真正地办出自己的特色,就不得不在课程开发上下功夫。校本课程开发实际上就是在构建学校自身的特色;徐和珍等学者把"校本课程开发"界定为:是在学校现场发生并展开的,以国家及地方制定的课程纲要的基本精神为指导,依据学校自身的性质、特点、条件以及可利用和开发的资源,由学校成员自愿、自主、独立或与校外团体或个人合作开展的,旨在满足本校所有学生学习需求的一切形式的课程开发活动,是一个持续和动态的课程改进的过程;崔允郭学者把校本课程界定为指学校根据本校的教育哲学,通过与外部力量的合作,采用选择、改编、新编教学材料和设计学习活动的方式,并在校内实施及其建立内部评价机制的各种专业活动。它是一个动态的不断完善的过程。我们把基础教育课程框架按照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三个组成部分进行划分,主要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明确三级课程主体的权利和责任。在概念问题上,还有学者认为,校本课程与校本课程开发是两个不同概念。校本课程是相对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而设的一个概念。校本课程开发强调的是,学校根据本校的教育哲学,通过与外部力量的合作,采用选择、改编、新编教学材料或设计学习活动的方式,并在校内实施及建立内部评价机制的各种专业活动。校本课程开发源于西方国家,相关的理论知识引入我国的时间还很短。对于如何依据我国国情与教育传统,建构有中国特色的校本课程开发体系均有重要意义。教育改革至今,在校本课程开发上我国也取得了一些可喜的理论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例如校本开发过程包括建立开发组织,然后进行现状分析、设定课程目标、编制方案、课程审议、实施与评价等;理论以教育哲学、后现代课程观、实践课程模式思想为指导,在实践经验方面,江苏省锡山高级中学从“选修课和活动课”走向“校本课程”影响很大,但是,仍有不足之处。
第一 在理论研究上,很多学者强调概念层面的分析和理论的构建,在研究方法上基本是思辨的。因而研究多停留在描述层面,缺乏实证性和可操作性。而在理论的构建上,又多从校本课程开发的概念、程序、价值、评价等角度去分析,对校本课程开发中的文化重建、社会文化支持及课程管理的研究还不够。
第二 在校本课程开发的实践中还面临很多困难。(1)校本课程的推行受外部评价的影响很大。(2)教师缺乏课程观念和校本课程开发的综合知识与能力;学校经费不足,教育资源缺乏;学校缺乏民主、开放的管理制度;家长缺乏课程决策的意识和素养。(3)高考压力的负面影响。校本课程的开发缺乏有效的指导与评估。(5)很可能会出现因课程管理不善而使校本课程开发或者流于形式或者陷入困境。(6)农村中学面临的困难更多。包括隐性难题──观念问题、显性难题──经费问题、难中之难──观念问题。
第三 在校本课程开发的推广阶段,在那些偏远的、条件很差的农村地区进行校本课程开发相对来说难度更大。怎样调动起开发校本课程的积极性、怎样充分利用教育资源、特别是本土的教育资源问题,有待所有教育工作者去思考、去行动。
第四 常州是一座具有三千多年历史的古城,它地处长江之滨,太湖之畔。江南运河、沪宁高速公路横亘城北,民航常州机场坐落西北。境内有风景迷人的天目湖,享誉全国的重点寺院天宁寺、道教胜地茅山和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淹城,还有充满现代气息的恐龙园。常州自古人杰地灵、人才辈出,以文化底蕴深厚著称。近现代史上,常州籍革命家“三杰”以及数学大师华罗庚更是为世人所景仰。但学生对此知之甚少。常州本土教材用于教学的主要是《常州历史》与《常武文学读本》两本书,经江苏省教育厅教研室审定,在教学中,学校可以集中时间进行乡土史的教学,也可以结合中国历史的学习内容穿插进行教学。具体现状如下:1.随着城市改造,很多民居小巷渐渐退出历史,湮没在现代建筑中。2.常州有着丰厚的餐饮文化,传统名典小吃数不胜数,可同学们对常州传统小吃了解并不多。3.常州自古传统手工业发达,常州梳篦、乱针绣等特色工艺品体现和传承龙城的民俗文化。4.近年,常州正大力整治城内运河,还常州“江南水乡”美名。5.常州,从春秋末期吴国季札受封于延陵至今,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已达2500多年。在漫长的历史长河里,有哪些事件影响了她的运行轨迹,事件背后又蕴含了什么深层意义?6.在明清之际,常州涌现了有全国影响的学派群体:常州学派、常州画派、常州词派、阳湖文派、孟河医派等。7.让国的季子、最早提出人口论的洪亮吉、中国共产党的早期领导人瞿秋白、张太雷等等,这些都是常州历史上的名人,伟人。8.常州方言,是吴语区常州小片的代表语,是一种无形的文化遗产。现在能够比较全面了解常州方言体系,准确解读方言谚语的学生不多了。
二、国外关于该课题的研究现状及趋势:
校本课程开发的思想源于20世纪60—70年代的西方发达国家,其主要思想是针对国家课程开发的弊端,要求以学校为基地进行课程开发,实现课程决策的民主化注重校本课程的开发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许多发达国家课程改革的重要特色。校本课程是以学校为本位、由学校自己确定的课程,显然,它与国家课程及地方课程相对。重视校本课程的开发,不仅有利于扩大学校课程的自主权,更重要的意义在于,它有利于充分发挥学校及社区的文化教育资源,从而加强课程的适应性。澳大利亚作为历史上英联邦殖民地之一,其文化受英文化传统影响,语文教育注重文学,尤其是戏剧的影响,因而不少地方的校本课程开发也体现了这一传统特色。澳大利亚特拉雷根中学7至9年级语文校本课程开发的总体思路是,将课内教学与课外活动打通,以课内教学为起点,开发开放性的一体化的校本课程。加拿大温哥华教育当局为中小学推荐了五大类几十种参观场所,供各校开展课外活动,如水族馆、航海馆、考古馆、矿井馆、植物园、锯木场、演艺活动中心等等,每项活动都有明确的目的和周全的计划安排,使之成为一种富有实效的课外教育。如参观水族馆,教师在参观前要介绍鱼的名称种类、生活习性,分布情况和一些鱼类趣闻等,要求学生带着这些问题去参观,回来作书面或口头交流。
第三节  本课题的研究方法和手段
1.文献研究法  应用建构主义理论、现代信息传播理论和自主学习等相关教学理论,了解现代教育的基本理念和各种课程理论、教学模式的特点,整理、收集已有的地方课程开发资料,批判和吸收前人的研究成果,为本课题的研究打下理论基础。通过网络、杂志和报刊等媒体,了解掌握国内外相关领域的研究现状和趋势,进一步明确本课题的研究方向。
2.研究调查法  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学生课程学习现状、学习能力,并针对他们既有课程、学科学习中存在的不足,寻求相应的对策,途径和措施。
3.行动研究法  以行动为导向,知识、实践和发展不分离,通过教学研究(选择少数学校进行教学试点,总结经验,逐步推广),检测就本课题研究所运用的方法、对策与措施的效果,进一步加强或及时调整研究的方式、内容。
4.经验总结法  总结本市及外地的经验,揭示课程资源开发与教学整合的规律、原则和方法。
5.访谈法  通过参观博物馆、规划馆,实地走访、采访历史见证人、走访街头小巷,让学生亲身寻访体验,了解常州历史文化。
第四节  常州本土文化校本课程开发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一)必要性
1.新课改的要求。乡土资源是课程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文化、历史、地理和自然资源等,《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语文又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这些为本课程开发提供了理论支撑,提高了学生的文化素养和语文水平。
2.文化传承的需要。分析本土,常州历史悠久,人杰地灵,文化底蕴。为了传承常州历史文化传统,引导学生保护和弘扬历史文化的精华,争做文明的龙城人,努力构建和谐的城市与校园,有必要开发本课程,这对感受传统文化魅力,激发青少年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激情,形成认识保护传统文化、弘扬民族精神的意识,为构建和谐常州献策出力显得重要而迫切。问卷调查令人堪忧
(二)可行性
1.提供了理论条件:注意课程开发资源的整合。校本课程开发的要求:一般是立足本土特色,就是要发掘本地区与其它地区不同,或者是本地区非常突出的资源。学校可以认真调查研究,联系学校内部条件,外部环境、人文地理、风俗民情、名胜景观、历史典故、旅游资源、特殊经济结构等实际,进行资源整合,注重学生原有生活体验,注重内容的综合性,注重本土文化特点。这样确定的学校校本课程开发的重点就具有它的实效性。
2.提供了物质保证:我校地处长江三角苏南地区,经济发达,吴文化底蕴深厚。地方上有高科技的中天钢铁集团、绿色农业的全国花木示范区、春秋时期的淹城遗址、开辟不久的中华恐龙园。校内有中西点心工厂、革命史事迹馆、书法陈列室……浓厚的文化底蕴和内容丰富的基地为校本课程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校本课程建设必须扎根于地方和学校资源这块沃土。
3.前人为本课程的开发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从2004年起我校就开设了本课程,一些任课老师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
第二章  常州本土文化校本课程开发的目标预设与课程内容的组织呈现
第一节  常州本土文化校本课程开发的课程性质和理念
一、性质:
在了解本土文化内容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文化自觉意识,产生对本土文化的归属感、认同赶和自豪感,是本土文化成为自身人格的根基。
二、理念:1.尊重学生的特点和需求。校本课程开发要体现以生为本的思想,既要重视学生的学习需要,又要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具体的活动过程中,我们往往让学生自己选主题,制定活动方案,让学生参与到课程开发的整个过程中来。学生素质的综合性:促进知情意的全面发展,校本课程开发要体现以生为本的思想,既要重视学生的学习需要,又要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具体的活动过程中,我们往往让学生自己选主题,制定活动方案,让学生参与到课程开发的整个过程中来。
2.充分发挥教师的作用。校本课程的开发离不开学校的教师,他们是学校的主力军和中坚力量。学校在课程开发过程中必须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满足他们的个性需求,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完成校本课程的开发工作。
3.团结协作的精神。校本课程开发人员应该是由学校决策者、组织者、参与者共同组成的一个合作团体。开发内容看似分散,相对独立,其实是交叉融合的。只有真诚合作,发挥团队精神,才能搜集到更多的第一手材料,才能提高工作效率。
4.体现师生的个性追求。校本课程开发要同时满足学校、教师、学生和社会的多元需要,其开发过程既要体现教师的主体性,渗透教师的个性人格、意志、情感和价值观,从而发挥出教师作为研究者的独特作用;又要注重学生的共性与个性的发展,促使学生的主体性、创造性得以有效地发挥。
5.注重课程的动态管理。为避免不少开发工作滞于雷同化、形式化、静止化的“浅开发”水平。我们以为校本课程的开设,不能只停留在按部就班的操作教学,而应该把它纳入动态管理中。应着眼于学生和教师的持续发展,应关注开发的过程。校本课程的开发是一个民主、开发与生成、不断完善的动态过程。
第二节  常州本土文化校本课程开发的目标预设
1.保存和发展本土传统文化;地域是个体社会性形成的原动力,社区中的社会是一个复杂的共同生活的场所,它为学生的社会性形成与发展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天地,可以说,地域较之学校、家庭更能为学生提供复杂而共同的发展智慧,这种共同生存的智慧是社会性的,人类个体缺少了它就无法生存,这是学生所必学的内容。
2.促进学生个性发展,丰富人的体验:体验是人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通过对地域资源的开发,它可以达到以下体验:a体验社会与自然,b情感与态度,c体验为地域内社区服务的成就感。地域文化对一个人的发展起很大的作用,a是陶冶性情,如在领略地域内广阔天空、河川等大自然的过程中,产生广阔的胸怀;b是体验真实的情感,在感受地域生活中真情实感,培养热爱家乡的感情;c是学习社会生活,接受社会共同生活的道德规范。
3.推动学校特色文化建设;陶行知先生曾经提出过“社会即学校、生活即课堂”的观点,这种观点里面能够显示出一种广义的课程资源观点。学校进行校本课程开发时,能够考虑到学校所在地区人文地理的特点,从多角度着眼,比如地理区位优势、民族文化优势、独特的民俗风情等等,找到自己学校进行校本课程开发的突破口,就很有可能成功开发出具有学校特色的课程
4.提高本校教师的科研能力:注意教师潜力资源的整合。教师个体开发可以以最大限度体现教师的自身价值,最能使教师个性得到张扬,但毕竟一人难抵众人智,所以,在充分发挥个体作用的同时,也要注意群体潜力的整合,如、群体智力资源整合、不同学科知识整合、群体开发潜力的整合等,这样就可能达到优势互补,形成最佳合力的态势,“三个臭匹匠,赛过诸葛亮”。
第三节  常州本土文化教材的内容
一、教材内容:立足于地方本土文化,来源于地方上的书、报、杂志等;国内的有关报刊等;地方口耳相传的趣闻逸事等。
1.前言:本教材资源丰富;开发者文化功底好;资源充足;封闭与交流结合,明白优缺点,唤起热爱家乡的同时启发学生立志为家乡作贡献。
2.第一单元:常州饮食文化
(1)介绍常州饮食的概况,感受常州饮食文化的鲜明特色;
(2)让学生说说知道的常州饮食及其特点,讲讲自己知道的常州特色美食,教师介绍传统美食(图片展示),激发学生作进一步探究的兴趣。
(3)亲自做一做,可以利用本校的另一校本课程——中西式点心(有实践工场),先利用多媒体展示这三个传统饮食的图片,在色彩上引起视觉的冲突,再展示点心老师事先做好的实物,切块品尝,在味觉上引起学生亲自做一做的欲望,增强学生的家乡自豪感。
(4)比一比 “常州饮食知多少”:学生四人小组出有关“常州饮食”的题目,教师加以整合,班内比赛,评出一、二、三等奖。
(5)想一想:如何才能把特产推销出去?
3.第二单元:常州名人文化
(1)介绍常州的名人事迹,感受常州悠久璀璨的历史。
(2)举行“常州名人与我”的演讲活动:评出一、二、三等奖。
(3)为你的偶像——常州某一名人写传。
4.第三单元:常州名胜文化
(1)介绍常州的地理位置,得天笃厚。
(2)分别介绍常州的旅游名胜:常州的母亲河——大运河;春秋古国——淹城;.东南古刹——天宁寺;道教圣地——茅山;民族英雄的故乡——荆川公园;东方侏罗纪——中华恐龙园;现代常州的名片——红梅公园。
(3)选择你喜欢的一处景点写导游词,尝试做义务小导游。
(4)走访几处景点,拍照片,举行摄影展,评奖;或组织主题活动,例如保护母亲河活动。
(5)举行常州旅游名片小报制作;
5.第四单元:常州地名文化
(1)介绍常州地名的变化、发展的历史概况。
(2)说一说你知道的老地名及其本地名的由来。
(3)走一走,访一访:可组织学生到常州各个街道,寻访老居民查找丢失的老地名。
(4)想一想:是否需要更换地名?或者给新的住宅小区起一个有地方特色的地名?
6.第五单元:常州地方戏曲
(1)介绍常州地方戏剧的概况。
(2)通过现代多媒体手段,欣赏地方戏曲。
(3)学一学:请当地戏曲名家做讲座,学一学。
(4)想一想:专题讨论“我拿什么拯救你,锡剧?”
7.第六单元:常州的姓氏渊源
(1)介绍常州姓氏渊源的概况。
(2)说一说你的姓氏。
8.第七单元:常州习俗文化
(1)介绍常州习俗的概况。
(2)从娱乐活动、礼仪、禁忌三方面介绍节日和婚丧嫁娶。
(3)问一问,访一访:询问长辈或走访一些老居民了解当地的风土人情。
(4)辩一辩:要不要舍去这些风俗习惯?学会反思。
9.第八单元:常州民间工艺
(1)介绍常州民间工艺的概况。
(2)分别从留青竹刻、乱针锈、刻纸、汉画砖刻屏、梳篦、根雕六方面介绍民间工艺。
(3)走一走:参观当地的乱针锈馆、梳篦厂、根雕馆等,了解制作过程和艺术价值。
(4)试一试:选择你感兴趣的一项民间工艺学做一下。
10.第九单元:常州的方言俚语
(1)介绍常州方言俚语的概况。
(2)进行趣味比赛,比较普通话和方言的区别,比如让班内的外地人猜猜。
(3)组织用常州方言说相声演小品的活动,参加校文化艺术节。
(4)小组出手抄报比赛。
11.第十单元:常州历史文化
(1)介绍常州历史文化的概况;
(2)按时间顺序介绍:原始社会——常州先民;奴隶社会——季札和延陵;战国到魏晋南北朝——延陵置县、齐梁故里:;隋唐——江东之洲,常州为大;五代宋元时期——毗陵画派劲俊放逸;明清时期——“天下名士有部落,东南无与常匹俦”。
(3)小小辩论会:探究常州历史文化繁荣的原因,举行“回顾牢记历史与社会发展是否矛盾”辩论会。
(4)进行“常州历史文化”小报比赛。
12.第十一单元:常州传统行业
(1)介绍常州传统行业的概况‘
(2)分别介绍常州传统行业:“豆、木、钱、典”清末民初常州的四大行业;银楼业;挑挽业;纺织工业;孟河医派;漕运。
(3)找一找:让学生搜集资料就某一传统行业谈历史、特色,作实地考察,访问有关人士,探究这些行业未来发展的可能性,进行“我是_______行业的形象代言人”的活动,寻找复兴传统行业的办法。
13.第十二单元:常州地方文献
(1)介绍地方志著作。由宋至清末,历代纂修的地方志均有收藏。这些地方志比较系统、全面地记载了常州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是十分珍贵的文献资料:参观博物馆,上市图书馆查阅资料做小报一份,展示在教室,增加同学们的知识面,拓展视野。
(2)介绍历代名人著作。常州不仅历史悠久,而且是人文荟萃之地,学风昌盛之邦。馆藏的常州名人著作,自晋至清末,有五千多册,写推荐文章在全班诵读,加强家乡自豪感,探讨“人文荟萃”的话题,让学生树立“振兴中华,建设家乡”的意识,增强“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的信心。
(3)介绍常州家谱族谱。自明清以来,常州族谱文化十分兴盛,几乎每姓都有家谱,常州图书馆目前收藏的家谱有67个姓氏家谱2千多册:到图书馆搜集资料,问问父母长辈自己家有无家谱祖谱,班上交流。
14..第十三单元:常州典故传说
(1)分别介绍关于常州文笔塔、红梅阁、天宁寺的弥勒像、金牛池、季札让国等的典故传说。
(2)实地考察,做回导游。
(3)搜集资料,举行讲故事比赛;
15.第十四单元:常州岁月留痕
(1)介绍常州文化遗址的概况
(2)走一走:到本地博物馆或实地参观。
(3)请市博物馆的专业人士作讲座,写听后感,交流发表。,
16.第十五单元:总结对常州文化的学习,选择某一处做魅力城市推荐,可结合图片、魅力形象大使、文字等多方面全方位介绍推荐。
第四节  常州本土文化校本课程教材的编写方式和课时安排
一、教材的编写方式:
每个单元一般有二到三课组成,有题目与单元导读,课文由三大板块组成并多留一些空间给学生自由补充。三大板块如下:
1.知识角:必要的乡土知识,可用知识链完成;
2.活动区:以游戏、报告、演讲等为住的几个设计课内外的活动,基本以学校课内为主阵地;
3.实验场:以室外延伸活动为主,包括参观、调查、实践、操作等。
二、课时安排:用两学年完成,每周一课时,如有特别需要,可申请两节课连上。碰上外出活动,则安排在周末半天。
第三章  常州本土文化校本课程的实施策略
第一节  常州本土文化校本课程的实施原则
一、主体性:主体性原则是针对校本课程开发和实施的主体是谁而言的,即由谁来开发和实施校本课程的问题。校本课程与国家课程有个大相径庭之处,即国家课程都是由专家学者研究和编制的,而校本课程既不是学者专家,也不是学校领导干部说了算,而是由教师说了算。《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明确指出:教师是开发和实施校本课程的主人。教师由原来单一的课程执行者向课程建设者、实施者、评价者的多元角色转变。教师的职业价值在开发和实施校本课程中得到充分体现。但是作为开发校本课程的主体 ---- 教师不能过分独立,不能迷信自己,既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主体作用,又要注意和学校领导经常进行交流协商,和家长、社区其它人士进行合作,利用周围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开发校本课程。
二、选择性原则
选择性原则是针对师生选用校本课程而言的。选择性原则给予学校、教师、学生选择校本课程的权利。假如我们把学校的校本课程从来源上进行分类,无疑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学校教师自己开发的校本课程,这类校本课程针对性比较强,比较受学生欢迎;另一类是教师借鉴他校的校本课程。对于他校的校本课程,教师要根据学生需要性原则,树立在扬弃基础上借鉴的观念,要进行精心筛选。对于学生来说,教师筛选得到的校本课程,是否符合他们的需要,他们是否感兴趣,他们又要经过一个选择的过程。运用选择性原则的关键是:1是学生的兴趣需要肯定是形形色色的,教师在筛选校本课程的时候要考虑周到,尽量针对学生的差异,满足学生的兴趣、满足学生发展的需要,确保每一个学生都能发展;2是正因为学生的兴趣需要是千差万别的,教师在筛选校本课程时应该注意内容要广,数量要多,尽可能地开发一定数量的小型、甚至是微型的校本课程,让学生能够找到适合自己胃口的校本课程。
三、实践性:校本课程的一个重要取向是消除教育与生活、学校与社会、学生与家长、知识与实践之隔阂或对立,打通它们之间的联系,帮助学生理解知识的丰富多样性,提高学生的实际生活能力,培养他们的自信自主和独力批判的精神。就校本课程的类型而言,它主要以活动形态为主,在活动中学,在活动中教,在教与学的基础上不断提高实际做事能力。校本课程的教学环境应该是一种开放、宽松、平等和多样化的教学环境,要求学生摒弃“惟书”“惟师”的“盲从”与“偏见”
四、灵活性原则。
灵活性原则主要涉及到如何很好地实施校本课程的问题。我们说,开发过后的如何实施校本课程也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其实在开发校本课程的时候,我们就要考虑到一些细节问题,确保校本课程能高质量地实施。而灵活机动地实施校本课程,能提高实施校本课程的教育质量。灵活机动地实施校本课程,就要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年龄心理特征、认知规律等方面进行综合考虑。首先在组织形式上要灵活机动,如可以灵活运用调查、采访、参观、表演、演讲、朗读、游戏等形式;其次时间上也可以灵活机动,一周三课时可以连在一起使用,也可以分散使用;最后在地点上也可以灵活机动,注意课内外结合,校内外结合,确保学生对于校本课程这一新事物既保持高涨的热情,又能在参与学习校本课程的过程中得到和谐发展。
五、渐进性原则
所谓渐进性原则,即校本课程是个新事物,对于大家来说并不是非常熟悉,需要进一步的学习、探索和实践,它是个螺旋上升,从量变到质变,从感性向理性的不断转化的漫长过程。不论是对于学校,还是教师和学生个人,开发和实施校本课程尚在起始阶段,如果想在极短的时间内就能达到理想境界,这是违背科学,不切实际的。校本课程在开设年级上是从一年级起步,逐渐向高的年级推进。在推进的过程中,作为开发和实施的主体 ---- 教师将和校本课程一起成长,学校的办学特色也将越来越鲜明,富有个性化。但是,在这一过程中,领导和教师不能麻痹大意,要勤于学习领会关于校本课程方面的基本理念、积极探索有关校本课程实践操作的方式方法、充分开发利用一切课程资源,及时进行教育反思,做到一边学习,一边开发,一边实施,一边反思,一边改进完善,真正把校本课程当作激发学生潜能,发展学生个性,促进教师成长,形成办学特色的一门重要的学校课程。
六、实用性:实际性原则是开发校本课程的首要原则,要从学校的实际出发,从学校已有的师资队伍、教师专业素质来考虑,从学校的教育教学设备、教学活动场地来考虑开发实施课程。更重要的是考虑学生的实际,开发校本课程要确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思想,要依据学生的实际需要,依据学生的兴趣和爱好来决定校本课程开发的方向。同时,不同的学生个性是有差异的,不同年龄的学生,兴趣、爱好也不相同。这些都是我们在开发校本课程时应该考虑的问题。只有坚持从各方面实际出发,才能开发出有实际意义、有实用价值、有活力的校本课程来。
第二节  常州本土文化校本课程的教学方法
我们重视创设民主平等的人际关系与和谐的教育氛围,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生动活泼、自由地发展。我们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积极探索多种途径、丰富多彩的教与学活动,提高学生的自主性、选择性和参与度。
(一)文本阅读
根据校本课程开发理念,我们学校校本课程开发小组根据主题要求将所开发的内容进行了文本化,定名为《亲历常州文化》,形成校本课程教学活动材料。组织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的教学活动,让学生自主选择,合作探究,读中悟,悟中得。预习、质疑、解读、练习、想象、拓展,使学生充分领会篇目的主旨。
(二)图文展览式
学校强化资源的有效利用,成立了以实物、图文为主要载体的“常州文化陈列室”,比如,实物有特色饮食、乱针绣、根雕等等,这样可以使常州文化形成有感有形的图文化资源,生动地再现了常州本土文化的发展历程,促使学生系统地感觉、领悟常州文化的内涵,使学生从感性上体会到常州文化的具体性、丰富性和人文性,真正从图文中得到教育。
(三)实地体验式
学校在校本课程实施中十分重视与综合实践活动的整合,重视实践基地的建设,使学生身临其境,通过自己亲身所见、所闻、所感,来加深对常州文化的感受。如,探访常州化龙巷、青果巷、蓖箕巷、明城墙、舣舟亭、御码头等常州或你所居住地的一些古迹,了解他们的历史、传说、名称来由以及一些相关的轶闻。
(四)情景互动式
在校本课程的实施过程中注重情景活动的设计,强化活动以学生为主体,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交流活动,提高课堂效果。如,上网收索常州古迹文化的相关资料、图片或DV,纪录下你的寻访过程,转贴到本校网站‘校园论坛’之‘龙城古韵’专贴,同时可发送自己拍的照片。在课堂上组织交流。在这个活动情景中,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充分的互相交流,使学生的兴趣大增。感受常州的文化传承,以史为鉴,古为今用。重视活动情景设计能使校本课程内容丰富、课程目标更集中、活动气氛更浓厚。
除了上述列举的校本课程实施方式以外,我校还总结出小组合作、角色变换、多媒体辅助、社会调查式、科普教育式、专家指导式等等。各种方式之间没有明显的划定界限,它们往往是有机结合,灵活使用,交叉相融,动态生成,不断创新的关系。
当然,在实施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不良倾向,对提高实施校本课程活动的实效性带来影响,需引起高度重视。主要反映在以下几个方面。
1.只重视文化课的开设,不重视活动课的开设。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对文化课和活动课的态度不均衡,有轻重之分。有的教师对校本课程表现出无所谓的样子,有的教师以专业知识不对口为由对校本课程不进行认真备课、上课。
2.只管课程开发,不管课程实施。国家课程因为有现成的教材不需再开发,往往实施得较好,活动课却是一无教材二要自己开发,显得随意,因此有时活动课形同虚设。
3.只讲课程形式,不讲实际效果。不少教师在设计活动方案时,严重脱离学生实际,注重形式,图表面文章,课堂上看似热热闹闹,但活动的效果却不尽人意,达不到预期目标。
4.只重活动结果,不重活动过程。实质上这大多是缘于为了应付检查,未能从根本上认识到开发校本课程的重要意义。
第三节  常州本土文化校本课程的教学实例
一、常州饮食
(一)知识概况:常州小吃既有本地传统特色、也有江浙等地风味,用料范围广泛,馅心有咸有甜,有荤有素,制作精细,享有盛名。
1.三鲜馄饨:馅心用虾仁、鲜青鱼肉、鲜猪肉制作,故称"三鲜"。馄饨皮以精白面粉拌入鸡蛋清轧制而成,馄饨汤用新鲜母鸡煨成鸡汤。馄饨皮薄滑爽,馅心鲜嫩,汤清味美。
2.马蹄酥:清咸丰十年太平军攻占常州后,民间出现一种形如马蹄的油酥饼,意在歌颂太平军的功绩。马蹄酥选用精白面粉、棉白糖、豆油等原料制作,延用传统洪炉烘制。色呈金黄,香甜酥松。已收入《中国名点菜谱》。
3.五香萝卜干:去过常州的人会说:"常州有一怪,萝卜干作下酒菜。"正宗常州萝卜干确实与别处萝卜干不一样,它精选常州西门外新闸出产的甜嫩实心红萝卜为原料,经过洗净切条,适度晾晒,再加入适量的盐、糖及多种辅料,精心腌制而成。由于选料精良,采用独特的腌制工艺,并配以风味别致的佐料。故常州萝卜干色泽黄里有红,咸而不朐,咸中微甜,香脆不辣,十分可口。况且价廉物美,携带方便。不仅是人们佐餐的小菜,亦可作下酒及茶余饭后的消遣食品。如果买到的是正宗常州产品,顾客一定会大饱口福。
4.常州大麻糕:是具有独特口感和风味的一种椭圆形大烧饼,也是常州人最喜爱吃的家常传统食品。制作时,选用精白面粉、优质芝麻、白糖、精盐等原料,经过和面、搅拌、揉搓、包馅、成形、烘烤等多道工序,精制而成。有咸、甜两种风味,供购者选择。合格的麻糕一出炉,香味浓郁扑鼻,色泽黄润而不焦,咸甜适度而不腻,香酥可口而不脆,色、香、味俱佳。往日,常州大麻糕多为当地人作早点食用。如今,经过改革创新,精心包装,外表美观大方,且便于携带,成为人们走亲访友的必备礼品。
5.常州芝麻糖: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风味,相传早在唐代,当地人就开始饴糖、芝麻,制作生产一种形似麻团的芝麻糖,叫做麻团糖。至北宋末年,狼烟四起,金兵大举南侵。康王赵构从京师汴梁南逃,偏安江南,一味妥协求和,全不想收复北方失地。老百姓对此十分愤恨。当时有人曾作诗一首曰:"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以泄不满。常武地区的老百姓,则采用另一种形式来表达抗金收复失地的愿望。他们将圆球形麻团糖改制成火铳样的圆柱形,送给康王,以激励其抗金复国的勇气。至于康王赵构有无从中受到启发和得到勇气,不得而知,但是,常州芝麻糖从此做成圆柱形,沿续至今。常州芝麻糖选料精细,制作讲究。要求芝麻沾满不露皮,两端封口不漏馅。糖层起孔不僵硬,味香甜酥不粘齿,色泽白亮很均匀,粗细长短一般齐,一斤刚好廿支。确实是居家旅游,馈亲赠友的好礼品
6.银丝面:是常州特色品种,有30多年历史。配料讲究,操作工序严格,具有面细如丝,色白似银,柔软滑爽,富有韧性,下锅不糊等特点,为《中国小吃谱》收辑品种之一。8酒酿元宵是常州特色小吃品种之一,民间过春节时有吃元宵的风俗。100多年前,裴玉高在传统元宵中加上酒酿,始创酒酿元宵。其特点:团如玉粒,酒香四溢,风味独特,清甜爽口。
7.蟹壳黄是常州地方风味小吃,俗称小麻糕,常与大麻糕相配作礼品用。其馅心有荠菜、葱油、白糖、明油豆沙等4种。其特点:形似蟹壳,色呈金黄,油多不腻,香脆酥松,糖馅甜醇,咸馅味鲜。清道光年间,由小河沿浮桥南堍万华茶楼首创。其特点:蟹油金黄闪亮,肥而不腻,蟹香扑鼻,汁水鲜美,皮薄有劲,馅心嫩滑爽口,配以香醋、姜丝佐食,其味甚佳。
8.加蟹小笼馒头:首创于清道光年间,个形小巧,别具一格。用精白面粉、熟板油、蟹粉、猪肉配以调料加工制成。蟹油金黄闪亮,肥而不腻,蟹香扑鼻,汁水鲜美,皮薄有劲,馅心嫩滑爽口,配以香醋、姜丝佐食其味更佳。地处西瀛里迎桂茶社的小笼馒头质量最佳。
9.虾饼:有近200多年历史。清代文学家袁枚《随园食单》有载:“虾饼,生虾肉、葱、盐、花椒、甜酒脚少许,加水和面,香油灼透”。色呈金黄,外脆里软,香鲜可口。
10.酒酿元宵:是特色小吃品种之一,解放初期上海“大世界”挂过“常州酒酿元宵”的招牌。选用上白元米和甜酒药,经蒸熟、发酵等工序制成,如加糖桂花则为桂花酒酿。元宵如玉粒,酒香四溢,风味独特,清甜爽口。
(二)活动目的:常州有着丰厚的餐饮文化,传统名典小吃数不胜数,可同学们对常州传统小吃了解并不多。通过寻访百年老店,促进学生了解龙城特色饮食文化的历史,了解古代劳动人民的勤劳和智慧;与家人一同品尝常州传统名典小吃,既培养了学生的家乡自豪感,又增进了家长与孩子的交流,营造家庭和谐氛围。思考常州饮食特而不名的原因,反思突破。
(三)活动设计:1.了解常州饮食的概况,感受常州饮食文化的鲜明特色:让学生说说自己知道的常州饮食的特点,讲讲自己知道的常州特色美食,教师介绍传统美食(图片展示),激发学生作进一步探究的兴趣。
2.利用本校的另一校本课程——中西式点心(有实践工场),先利用多媒体展示这三个特色传统饮食的图片,在色彩上引起视觉的冲突,再展示点心老师事先做好的实物,切块品尝,在味觉上引起学生亲自做一做的欲望,增强学生的家乡自豪感。
3. 学生作品成果评比展示:把学生做的传统饮食作品展示,请专家评点。
4. “常州饮食”知识竞赛:学生四人小组出有关“常州饮食”的题目,教师加以整合,年级比赛,评出一、二、三等奖。;
5.交流学习心得、感受:如何让常州美食走出国门,风靡世界?
二、常州名人文化
(一)知识概况:“天下名士有部落,东南无与常匹俦。”常州自古以来就是诗书礼仪之乡、钟灵毓秀之地。自从2500年前延陵季子(吴公子季札)在常州开邑以来,常州这块土地就以物产丰富、经济发达、文化兴盛、人才辈出而著称,有大批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艺术家、史学家、科学家从常州走向全国,走向世界。在近现代,有被称为“常州三杰”的矍秋白、张太雷、恽代英,有数学家华罗庚、企业家刘国钧、书画家刘海粟,等等。常州人不仅为常州的现代化建设作出了卓越的贡献,也为全国、为世界输送了大批的人才,他们在各自的领域里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使常州无愧于“德业之盛,代不乏人,文学甲于天下”的美誉。
(二)活动目的:让国的季子、最早提出人口论的洪亮吉、中国共产党的早期领导人瞿秋白、张太雷等等,这些都是常州历史上的名人,伟人。通过讲常州名人的故事,解读他们为人处世的道理,帮助同学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三)活动设计:
1.了解常州的名人事迹,感受常州悠久璀璨的历史;
2.常州名人之一(先祖、英雄)——延陵季子(奠基人)、唐荆川(民族英雄):
(1)学生查找延陵季子的故事,写写你对他的了解,选出一篇佳作,作为国旗下讲话的内容《季子故里,诚信常州》;
(2)实地考察荆川公园,了解唐荆川其人。
3.常州名人之二(革命先驱)——常州三杰(瞿秋白、张太雷、恽代英)、李公仆:参观纪念馆,或做手抄报或写观后感或演讲比赛,了解并学习他们的革命精神,从而延伸到学习中去。
4.常州名人之三(文化名人)——张惠言(常州词派)、恽寿平(常州画派):参观美术展览馆,请常州诗词协会的资深专家做讲座,学生作词作画,最后展览,甚至参加市级比赛。
5.常州名人之四(实业家)——盛宣怀、刘国均:利用节假日上网或去图书馆或到这些实业家的故居参观,了解创业的艰辛,对比自己,考虑人生的目标。
6.常州名人之五(杰出人才)——华罗庚、洪琛、李伯元、段玉裁:四人小组找一名人,在课堂做介绍,比一比谁讲得又详细又透彻。
7.“常州名人与我”的演讲活动:评出一、二、三等奖。
三、常州名胜文化
(一)知识概况:常州位于江苏省南部,为长江三角洲的中心地带,北襟长江、南濒太湖,可与上海、南京相望,物华天宝、气候温和,是江南著名的鱼米之乡。常州,因传说中有六条天龙曾降于此地,故别称“龙城”,自春秋吴王寿梦之第四子季札受封于此至今,常州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了,是吴文化的主要发源地之一,向有“三吴重镇、八邑名都”之誉。常州境内交通便利,水路有京杭运河相通,陆路有沪宁铁路、沪宁高速穿越,可谓“舟车会百越,襟带控三吴”,现已与苏州、无锡联袂成片,成为我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常州的旅游资源丰富,有淹城遗址、天宁寺、舣舟亭、文笔塔、红梅阁,以及苏东坡、瞿秋白、张太雷等名人的故居或纪念馆,这些组成了常州旅游四条精品线路的“古寺古塔古运河、名人名馆名建筑”。而四条线路的另外两条分别是“龙城龙园龙文化、好山好水好地方”,常州园林历史悠久,数量众多,尤以明清两代盛极一时,现保存较好的有近园、寄园、聊园、意园、半园、亦园、止园等多处;另外,常州太湖游览区,以及天目湖风景区内景色优美,林木葱郁、浪潮澎湃、山风习习。另外,常州还有一处特别的景点,那就是“常州中华恐龙园”(又名东方侏罗纪公园),其建筑造型奇特、空间宏大、风格别具,是常州市旅游的标志,园内是将高科技和博物等完美结合以表现恐龙为主题的综合性游乐园,参与性较强。另外还有新建的淹城野生动物园、开放的青枫公园位于城市西部,集休闲、娱乐、观赏等多功能于一体,为常州首个森林公园及首个大型体育休闲、青少年科教基地,创造出有特色的城市森林公园景观。
(二)活动目的:
1.通过了解常州运河的历史、河畔人家的变迁、运河整治的现状、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方案等,让学生关注常州“运河文化”的变迁,聚焦她的发展,拓展“运河文化”的内涵和外延。
2.知道常州旅游景点的概况,以便通过现象去领略不同的内涵,增强作为常州人的自豪感。
3.思考在无山无水做靠山的情况下如何创建常州的旅游品牌,以赶上周边的旅游城市。
(三)活动设计:
1.选择任何一处先做彻底了解,抓住特点,写导游词,尝试做义务小导游;或走访任何一处,拍照片,举行摄影展,评奖。
2.“常州旅游名片”小报制作;
3.“常州名胜两日游”方案设计比赛;
四、常州地名文化
(一)知识概况:
常州别名“龙城”,龙是传说中能兴云作雨的神异动物,在封建王朝又“是皇帝的象征,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龙城”沾了一点龙气,这无疑是十分吉祥而又值得荣耀的。但龙城之名始于何时,由何而来,至今尚无定说。 据史料记载,明隆庆六年(1572年),常州知府施观民在今局前街小学校址建龙城书院,书院取名龙城,可见在400余年以前,常州就有“龙城”之名。唐代诗人王昌龄有“但使龙城飞将在”(《七绝·出塞》)之句,可见,全国有龙城之称的绝不止一个,关于“龙城”由来,一般是依据“地有龙形,故曰龙城。”这就为考证常州龙城由来提供了佐证,常州历代为郡、州、路、府治,地位重要,但地形并不具所谓龙形,龙城的由来很可能与城垣有关。常州从晋大康年间筑城起到明洪武二年的1080余年中,先后修筑过四道城垣,即内子城、外子城、罗城、新城。前二道城垣似与龙形沾不上边,而后二道城垣虽不具龙形,却十分象龟形。罗城的龟头伸在朝京门外原石龙嘴处,龟尾在今水门桥的通吴门。而1369年所筑的新城,更象一只昂首爬行的乌龟。新城初建于明初,将罗城的东、南、西三面收缩。时有七个城门,后废怀德剩六门。北面青山门处似龟的头部,南面的德安门处似龟的尾部,东北面的和政门(即小北门)、西面的朝京门(老西门)似龟的两只前爪,西南面的广化门、东面的通吴门(时已移至今东吊桥西)似龟的两只后趾。青山门外一个半月形的瓮城,似为龟的食盆,青山门附近有两口水井似龟的双眼。一个活脱脱的龟形城垣。古云:龟为龙种。不直称“龟城”而称“龙城”,我们的前人确是“苦心孤诣”,妙趣横生了。清光绪《武阳志余》载:“吾郡古号龙城”。若此说成立,龙城之名,至迟也始于明代初期。关于“六龙城”传说。明代邹忠颖《高山志序》曰:“六龙阴聚于毗陵。右以铁瓮诸山,左以利城诸山,若东西户屏。”这是从地形上说常州是藏龙之地。“六龙阴聚于毗陵”,出自常州民间流传的一则神话。传说盂河西北的九龙山上有一古庙。一天,庙里的当家和尚弘智梦见一山神对他说:“我是九龙山的山神,是东海龙王的九太子,与八位兄长镇守这一带群山。最近,八位兄长要来侵占我的山头,将有一场恶战,请你率全庙僧众,鸣金击鼓,助我取胜。”过了两天,正是五月初五,天空乌云骤起,狂风大作,似有龙形翻滚,弘智率众僧击鼓撞钟,念佛诵经。约莫半个时辰,风停云散,恢复了往日的宁静,当晚,和尚又梦见山神对他说:“多亏你金鼓相助,今已得胜。现在两条为首的恶龙已逃往宜兴山里,其他六条龙已去郡城,请你前往郡城安抚,希望他们安居乐业,为民造福,每年五月初五,可在云溪相聚”。郡城百姓得知此消息后,于每年端午建造六色龙船,在白云溪竞渡。清洪亮吉《外家纪闻》载,每年端午节前后,白云溪一带有龙舟竞渡。城内是五色龙,东门是大、小青龙,西门是金龙和白龙,北门是乌龙。幡伞飘扬,锣鼓喧天,六条色彩艳丽的龙舟,在溪流中穿梭荡漾,争相辉映。他的《云溪竞渡词》中还有“自古兰陵号六龙”之句。在常州市区,带有“龙”字的地名也很多,例如龙游河、龙游路、龙游桥、青龙港、青龙路、青龙港路、青龙港桥、化龙巷、飞龙路、乌龙庵、卧龙湾、龙城里、龙船浜、龙港桥、龙阳桥、毛龙桥、九龙桥等。这是否也与龙城之名有关呢?常州,与龙结下了不解之缘,古城常州街、坊、巷、里、弄、桥、河、湾各类地名,均有来历含义,有的地名与重要历史事件、历史人物、风土民情密切相连,因而也是一份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
(二)活动目的:随着城市建设的日新月异,很多民居小巷渐渐退出历史,湮没在现代建筑中,通过探访常州的古镇老村、老街名巷,体味常州民居的传统韵味;探究常州别名以及老街小巷名字的由来及典故,了解常州的历史人文,感受先民的生存状态。探索老城区地名的来历与变化,以满足广大学生窥古城之貌、溯地名之源的好奇心,满足中学生热爱家乡的热情,增加广大学子的人文素养和爱国情操。
(三)活动设计:
1.利用现代化手段,查找一些关于常州古城的音像资料,让学生先初步了解常州的古代地名。
2.带学生走访常州一些有名的街道,向老居民请教地名的由来,汇总资料,制成小报或宣传资料向市民宣传。
3. 想一想:是否需要更换地名?或者给新的住宅小区起一个有地方特色的地名?
五、常州地方戏剧
(一)知识概况:
锡剧曾称作“滩簧”, 滩簧调,可上溯至清乾隆时期。常州、无锡一带农村传唱的山歌,与道情、唱春、宣卷(宣讲宝卷)相融合而形成滩簧调,系吴语滩簧的一支。后又吸收苏南一带“采茶灯”中的舞蹈,从坐唱变为有简单动作的走唱,逐渐发展成滩簧小戏。经历了对子戏、小同场、大同场不同时期的发展,终于具备了现代锡剧的规模。对子戏时期,一般只有一旦一丑(或生)登场,化妆极其简单,声腔仅有簧调,伴奏单用二胡,演出无定本,一开始女角均由男子扮演。道光年间,在出现半职业、职业艺人的同时,开始出现女艺人。因为男女同台,所表现的大多又是男女情爱,统治阶级看不下去,自道光至同治的数十年间,江苏按察使司、常州府先后数次下令“永禁演唱滩簧”,各县、乡均勒石立碑示禁,艺人多有遭关押受笞打者。但是,人性犹如春草,是无法遏制的,群众爱看滩簧之风却愈禁愈烈,艺人纷纷收徒传艺,组织班子。锡剧由 常 州 、 无 锡 一 带 的 “ 东 乡 小 曲 ” ( 也 叫 “ 无 锡 东 乡 调 ” ) 经 过 曲 艺 “ 滩 簧 ” 阶 段 发 展 而 成 , 其 后 又 陆 续 吸 收 了 江 南 民间 的 “ 采 茶 灯 ” 的 舞 蹈 。 辛 亥 革 命 前 后 搬 上 舞 台 。 无 锡 滩 簧 先 进 入 上 海 , 后 来 常 州 滩 簧 也 进入 上 海 , 在 上 海 逐 渐 合 流 而 同 台 演 出 , 所 以 一 度 称 为 “ 常 锡 文 戏 ” 。 曲 调 有 簧 调 、 老 簧 调 、大 陆 调 、 新 大 陆 调 、 玲 玲 调 、 紫 竹 调 、 三 角 板 等 , 大 都 柔 和 轻 快 , 富 有 江 南 水 乡 民 间 音 乐 的特 色 。 伴 奏 乐 器 有 板 胡 、 月 琴 、 琵 琶 、 唢 呐 、 打 琴 等 , 演 出 武 打 场 面 时 也 使 用 大 锣 、 大 鼓 、铜 钹 等 京 剧 的 打 击 乐 器 。 解 放 后 整 理 传 统 剧 目 《 庵 堂 相 会 》 、 《 双 推 磨 》 、 《 秋 香 送 茶 》 等, 在 音 乐 和 表 演 上 都 作 了 重 大 的 改 进 。 现 代 剧 《 红 色 的 种 子 》 等 有 较 显 著 的 成 就 。
早期就有“常州滩簧”和“无锡滩簧”之分;20世纪20年代初期开始合称为“常锡文戏”,新中国成立后,一度改称“常锡剧”。也就是说,在该剧种成熟之后,“常锡”并称前后达30年之久。可惜的是,由于种种原因,1953年该剧种被定名为“锡剧”。常州,就这样被省略了。
(二)活动目的:在这个浮躁的时代,能够引导孩子们静下心来体会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也可通过艺术熏陶来提高孩子们的整体素质。地方戏曲大多与地方风俗和人文结合在一起,因地制宜学习地方戏可以增强学生对于地域文化的了解。开设地方戏曲课程是让学生对传统文化有个全面了解,从而认可自己的地方文化,培养地方文化的自豪感。全面提高学生的文化和审美素养。
(三)活动设计:
1.通过现代多媒体手段,欣赏地方戏曲。
2.学一学:请当地戏曲名家做讲座,学一学。
3.想一想:专题讨论“我拿什么拯救你,锡剧?”欣赏锡剧,请演员作讲座,尝试亲自演演;或做专题讨论:“锡剧离我们有多远?”
六、常州的姓氏渊源
(一)知识概况:
国泰民安,政通人和,近几年常州武进地区新修成的家谱已在三十部以上,已修成的有《孔子世家谱》、羊氏、钱氏、赵氏、夏氏、孙氏、王氏、查氏、姚氏、冯氏、秦氏、黄氏、李氏、凌氏、牟氏、岳氏、陆氏、承氏、丁氏等。二00三年下半年,常州相继成立了两家以族谱、姓氏为主要研究课题的民间组织,即朱炳国发起成立的名人研究会谱牒文化研究会和苏慎发起成立的常州姓氏文化研究会。常州谱牒文化研究会自成立以来,在社会上已有广泛影响,对地方文史研究和民俗文化的进步起了积极作用。《羊氏宗谱》是常州新修的第一部谱,台湾羊仲达先生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图书馆考察时找到了保存完好的《羊氏宗谱》,于是复印一部带回国,羊氏族人终于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初修成了谱。在常州的修谱过程中,许多家族抛弃成见,在共同的祖先面前抛弃前嫌,甘作奉献,常州谱牒文化研究会的主要成员大都是社会知名人士,具体指导乡村的修谱工作,朱炳国会长每到星期天就驾车到有关乡镇具体指导、筹划修谱,并提供老谱的有关线索,朱炳国目前已收集有常州老家谱二百部,其中不同姓氏的有一百部,这是常州极为重要和珍贵的人文资料。新修的家谱中他们革除旧俗,改革创新,摒弃了封建家族制思想,贯彻族人平等,男女平等思想,女性也入本姓氏的谱,有成就的还专门立传,介绍业绩。有的谱中还专门介绍经营成功人士的业绩和经验,有的家谱还画出了全国本姓氏分布图,现代印刷技术在新谱中得到运用,装帧版式新颖,许多家谱图文并茂,附有彩图,横排印刷,方便阅读,有的用宣纸竖排,《黄氏宗谱》全部采用铜版纸,所有人物介绍尽可能配发本人彩照,有三口之家,有四世同堂的全家福,各具特色。
(二)活动目的:
通过了解与考证常州姓氏的概况,引发学生的探究兴趣。通过研究猜测自己的姓氏来历和解释姓名的由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三)活动设计:
1.到市图书馆查找姓氏族谱,记录几个自己感兴趣的姓氏做调查报告(语文老师指导调查报告格式),课上交流。
2.询问家族长辈,了解自己家族姓氏的来历。尤其关注班内特殊姓氏的学生,做重点研究。
3.解释自己姓名的由来,增强自己的自信心,了解父母长辈的良苦用心。
4.派出小组分配到全校每个班做姓氏调查,最后利用计算机算出姓氏排列顺序;
七、常州习俗文化
(一)知识概况:
1.重阳节:农历九月初九,是我国传统的重阳节,亦称"重九"。古人以"六"为阴,以"九"为阳,九月初九,月和日两阳相重,故为"重阳"。常武地区人民例食重阳糕,一是糕与"高"谐音,蒸糕谐音"登高",二是重阳糕可作登高野餐的主食。那么,这一天为什么要登高呢?根据梁代《续齐谐记》记载:东汉时,桓景拜"仙人"费长房为师。一天,费长房对桓景说:"九月九日你家将有大难临头。"桓景求师父给解救之法。是日,桓景按照费长房的关照,全家人佩茱萸、登高山、饮菊花酒,直至晚上回家,只见家中"鸡牛犬羊,一时暴死"……从此,重阳登高等作为避难消灾的风俗流传开了。又据《常州府志》记载:东晋时,安西将军桓温率兵固守长江,九月初九日带了幕僚人等,登上了孟河附近的龙山,观景、宴饮、吟诗酬唱。参军孟嘉是个秃头,帽子没有束紧,酒酣耳热雅兴大发,正当引吭高歌之际,忽然一阵大风,把他的帽子吹落滚下山岗去了。桓温见了哈哈大笑,于是,"孟嘉落帽于龙山"的韵事便成了千百年来重阳佳节的一大趣闻典故,龙山也就被叫做"嘉山"。重阳节前后,常武地区气候仍然比较温暖,民谚云:"九月九,蚊虫叮石臼。"此时若有冷空气南下,百姓谓之"发冷信",即"重阳信"也。重阳前后,还有一次降雨过程,发谚云:"重阳拗不过十三","重阳无雨看十三,十三无雨一冬晴。
2.夏至吃馄饨:古人把冬至以后的八十一天分为九段,每段九天,称为"九九",以分别冬令的气候变夏至,是一年24节气中的夏令关键气节,古代有庆典。据文献记载:"夏至大祀方泽,乃国之大典,京师是日家家具食冷淘面。"但武进民晨夏至日,是家家户户吃馄饨,谓可免疰夏,故有"夏至馄饨免疰夏"的谚语。 疰夏,是一种夏季常见的时令病。患者长期发热、四肢无力、食欲不振、口渴尿频、消瘦烦躁……一人生病,全家不安。武进地区自古以来流传的夏至吃馄饨的风俗,在天气乍热,人们胃口普遍欠佳时,确能起到一种调节口味的作用,有一定的科学道理。
3.常武地区人在大年夜守岁时,有吃馄饨的习俗,这同北方人吃饺子的含义完全不同,其中有一个民间传说。相传在明朝万历年间,常州有个当店朝奉,因欠人千两银子而自己只有百两无法偿还,便于除夕之夜冒雪外出,在一孤庙躲债。期间忽来一农民,亦因欠人纹银百两来此藏身。朝奉同情他的困境,与其两人都不能回家团聚,不如先成全他,便把随身带的百两银子给他还债。农民千辞万谢收过银子还了债。其妻为报答朝奉的解急之恩,欲送碗馄饨去让他压压饥寒。农民随即到田头起菜,一锄下去,但听得"哐当"之声,弯腰一摸,原来敲破了一只陶坛,里面存有千两白银。夫妇俩迅即煮好馄饨,连同千两银子,送给躲在庙里的朝奉,使他当夜还清了欠债。后人为颂扬这两人急人之难、互相帮助的高尚情操,每逢大年夜就包馄饨吃,以示纪念。现在人们除夕之夜吃馄饨,有的是在看完了春节联欢晚会之后作为热身垫饥的小吃,其意义就由各自去琢磨了。、
4.过去,武进农村有个风俗,每到农历六月大伏天,出嫁在外的女儿便要回娘家歇夏,叫做"歇六月"。为啥有此风俗? 相传晋文公的母舅孤偃大夫身居显位,坐享安乐,挥霍无度。他每年六月初六都为自己大做生日,手下人投其所好,号令百姓户户人家都要送礼,弄得怨声载道。孤偃大夫的女儿从小以农耕为乐,嫁给了一位农民,因此深知百姓疾苦。父亲做生日那天,照常和丈夫下田耥稻。做完了早工,才同了丈夫回娘家拜寿。 此时狐偃大夫门前车水马龙,突然间看到来了一对破衣落拓的赤脚夫妇,在场者个个目瞪口呆。寿宴完毕,回到后堂,只见女儿含泪跪诉:"女儿不孝,今日有伤寿堂大雅。望爹爹可怜女儿不敢做假,因为父亲现在接触的都是权贵富豪,怎么看得上赤脚巴地的女儿女婿?又哪里晓得农民的疾苦?要知一桌寿宴,超过了农民一年的口粮啊……" "啊!"孤偃大夫听了女儿的话,如梦初醒,从此不准挥霍百姓钱财为自己祝寿,更加心疼自己的女儿。于是,每年六月初六,便把女儿接回家中,了解民间疾苦。他的这种做法,为后人所效仿,慢慢地形成了一种风俗,一直沿袭至今。
5.旧时的常武地区人,每逢农历大年夜(除夕),都要举行一种隆重的纪念亡人的祭祖仪式,代代相传,家家必祭。过年祭祖,体现了农业社会是由血缘宗法维系的思想,正如儒家倡导"祖宗虽远,祭祀不可不诚"。祭祖之日,内外打扫一清,事先将祚的遗像(挂轴)或照片、牌位挂置堂上。一般要摆两张八仙台,一桌是上祖,一桌是祖父母或父母。考究的人家凳上要铺毡垫或其他坐垫,桌前要挂台帷。点上香烛,桌上除了供果、糕点之外,还有猪头、整鸡整鸭、鲤鱼、扣肉以及豆腐、百页、豆芽等上供的菜蔬,热气腾腾地摆满一桌。小辈分立两侧,不准嬉笑说话。先由家长(主祭者)拈香在门口低声叨告:"请列祖列宗回来吃年夜饭!"稍停,即提壶斟酒,其时身体不能碰到桌椅,意为让祖先安坐。然后按辈分一一行跪拜礼。对近几年逝去的父母,有的还喊几声爹妈,说几句对不起长辈的体面孝敬话语,引得家人流几滴热泪。过一会儿,再二次、三次斟酒。酒过三巡之后,上饭,然后再行跪拜大礼,烧化纸钱锭箔。化毕,由小辈掀动凳椅一角,发出"咯咯"的响声,以示为祖先送行,祭祖仪式到此完毕。在烛光泯灭中,让活着的人留下思忆,接受一次不忘祖先养育之恩、"百善孝为先"传统教育。旧社会生产力水平低下,生活大多贫困。祭祀祖先,既含有继承先人勤俭持家、安身立业的意思,又祈求祖先保佑小辈四季平安,改变穷困的愿望,不失为慎终追远、怀念先人的一种形式。其实,祭丰不如养薄,子欲养而亲不待焉。解放后,这种祭祖仪式当作迷信活动取消了,但有些人家仍在悄悄地进行。人类的代代相传是永恒的,纪念祖先是人类的天性。随着时代的变迁,或许还会出现新的祭祖形式。
6."冬至大如年",人们还将冬至隔夜称为"冬至夜",过去的常武地区风俗家家例宴饮、并享祖先,还有吃汤圆、食印糕等习惯。家宴菜肴必备"胡葱煮(方言音"笃")豆腐",谚云:"若要富,冬至隔夜吃胡葱笃豆腐。"随着历史的发展和社会的前进,"冬至"的传统习俗正在不断变异和淡化。但是,人们以是日的晴雨来预测年内气候,十分灵验。因此,"干净冬至邋遢年"、"晴到冬至落到年"等谚语至今一直流传民间。另外,世代相传的"冬至大如年"观念也还深深地留在人们的脑海里。
……
(二)活动目的:
了解常州的风土人情,开展常州民俗文化调查的综合实践活动,领略独特的民俗风情,培养热爱家乡的感情,正确地对待风俗中的精华和糟粕。
(三)活动设计:
1.以四人一小组在课前从娱乐活动、礼仪、禁忌三方面寻找资料介绍节日和婚丧嫁娶。
2. 搜集资料,访问老常州了解民间重大节日的习俗,自己亲自考察,比如清明节门上插杨柳枝、大年夜吃馄饨祭祖等。
3.制作小报,展示版块。
4.辩一辩:要不要舍去这些风俗习惯?学会反思。
八、常州民间工艺
(一)知识概况:
1.留青竹刻竹刻有圆雕、透雕、皮雕、浅雕等类。皮雕又称留青竹刻,是竹刻中难度最大的一种。"留青"刻法就是留用竹子表面的一层青筠雕刻图案,由作者巧施全留、微留、不留、多留、少留的功夫,使作品显出层次、明暗、浓淡,比浅雕更具立体感。留青竹刻是常州传统工艺品之一,在我国工艺美术苑里属凤毛麟角,享有盛誊,一九八三年、一九八八年二次荣获江苏省工艺美术百花奖。留青竹刻它对材料要求很高,最好是取三至五年的腊月毛竹进行刀刻。新选来的毛竹必需经过特殊的工艺处理,才可以书画动刀,以防虫蛀,便于珍藏。它的特点是在竹子表面极薄的一层青筠上进行镌刻的传统艺术,竹刻艺人在这层竹筠上巧施全留、多留、少留、微留,不留的技艺,使作品现出层次明暗浓淡,翻转掩映,显示较强的立体感,又因竹皮为黄色,竹肌为红色,年深月久,竹皮竹肌的色泽反差很大,竹肌颜色渐呈紫红色,犹如初熟樱桃,抛光之琥珀,赏心悦目,令人爱不释手。它刻的山水,收壮美天涯于咫尺竹面,意境深远;刻书法,铁划银钩,刀刀见功;刻出原作笔墨的干湿浓淡,以至飞白牵丝等生动的墨趣和韵味;刻花鸟翎毛似能感其乐闻其声,能给人以文静、淡雅、清秀、高雅古朴的艺术享受,已为众多的国内外收藏家珍藏。相传很早以前,常州东门外有一村庄,村人大多以竹为原料雕刻扇骨、鸟笼、麻将牌等谋生,后来该村就称“雕庄”,即现在的雕庄乡,这可算是常州竹刻的起源。 当今常州留青竹刻人才辈出,著名工艺美术学者王世襄在他编著的《竹刻》中介绍了5位竹刻艺术家,常州就占4人。在1994年出版的当代中国工艺美术《群星谱》中,选登的全国7位竹刻艺术家,常州又占其中4个席位。常州竹刻家中尤以白士风、徐素白、徐秉方、范遥青为留青竹刻之佼佼者。白士风自40年代开始涉猎“留青”后,刻苦钻研,不断创新。60年代起先后创作了《姑嫂学文化》、《雏鹰展翅》等新题材作品,被国家收购,作为国礼。70年代,又用传统的留青技法刻制了毛主席诗词手迹,论者誉为“推陈出新的范例”。他的古竹笋式“孙子十二篇”大件竹刻,先后获江苏省工艺美术百花奖和紫金杯大奖。白氏部分精品曾在美、英、日、加拿大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展出。徐素白、徐秉方父子俩敢于创新,风格独具,作品常被作为馈赠之国礼,或为工艺美术馆、博物馆收藏;1978年香港出版的《中国竹刻+-艺术》称徐素白为20世纪留青竹刻重要代表雕刻家。 1993年,中央电视台曾播放了反映徐秉方一家艺术生涯的专题片《海内留青第一家》。农民竹刻家范遥青的作品,李一氓认为其“刻画极精,神彩焕然,精到之处,不比明清的竹刻名家差”,是一位“造诣很高的竹刻家”,目前,常州已成为全国的竹刻中心,从事留青竹刻的有数十人。目前,留青竹刻表现的产品主要有:工艺台屏、工艺挂屏、各种形状的工艺笔筒,笔搁等
2."乱针绣”是把画理与绣理结合在一起创造出来的一种新的刺绣艺术,是利用特殊的乱针技法来制作的“针画”。是用针线为工具。把不同方向、不同颜色的直线条交叉重叠堆积来表现物体的体积感、前后物体的空间关系及色彩变化。“乱针绣”的显著特点是摆脱了一股刺绣“密接其针、排比其线,”的传统操作法,而是不拘教条,让作者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因而乱针绣有其错综复杂的工艺要求而成为极其珍贵的艺术作品。乱针绣的复杂与珍贵之处便是“乱”,而乱是有情理、有规则的乱,乱是为了求得整体的统一与更活泼的变化,绣者要根据自己的意向来运用线条的长短粗细、疏密深浅等变化。以“情”指挥针,以“线”表达意,情意相融。按照光和色的变化规律,以丰富多变的针线来体现作品的线条美与立体质感。从而使我们从作品中看到的一切乱,均符合情理与法则,让人感到乱中迸发出的活力,乱中显示出动感。一针一线是那么的自由交叠,又是那么的恰到好处。“乱针绣”特别注重色彩效果,它比一般刺绣的层次要多得多。把色彩堆厚些,其色彩效果才能出来。所以乱针绣作品看上去像一幅油画。但不同于油画。因为丝线有光泽,绣面上各种不同方位的线条,在不同方位的光线下,它的色彩有不同变化,当光线强与光线弱时,当放在明处看与放在暗处看时,当正面看与侧面看时其效果均有不同的变化。油画上二种颜色混合就变成另一种色相,原来的二种色用不再存在,而绣面上二种色线交叉重叠后可以得到第三种色相的色感,原来的二种色相依然存在。所以它比油画的色彩更艳丽明快,形成绣的独特风格
3.刻纸:金坛是我国刻纸流行最早的地区之一。早在隋唐时期,双喜、门花、堂花、灯花、鞋花、花鸟虫鱼、人物戏文等刻纸作品便散见于民间,世代沿袭,在金坛地区形成了刻纸传统。近年来,为继承和发扬优良传统,金坛文化局先后多次举办美术培训班,并组建了以刻纸为主业的金坛工艺美术社,使古老的金坛刻纸获得了新生。金坛刻纸以蕴涵浓郁的江南地方特色而显其艺术至力。她主题突出,题材广泛,格调清新,线条细腻流畅,刻工精致细巧,造型生动活泼,深受国内外艺术家的青睐和赞美。其中《百福骄臻图》长达4.2米,可谓世界刻纸作品篇幅之首。金坛刻纸可分为两大流派。以朱晓坤为代表的传统刻纸,风格古朴典雅,花样奇巧繁多,代表作品《群仙祝寿》人物众多,为世所罕见。以周蕴华、杨兆群等为代表的现代刻纸,融人绘画、装饰技艺,风格清新隽永,代表作《万马奔腾》、《东方歌舞》等散发出强烈的时代气息。金坛刻纸先后在南京、无锡、常州、镇江、徐州、北京等地展出,得到国内外专家、观众的好评与肯定。中央电视台曾制作专题片《江南一枝花》向全国播映,为金坛刻纸作了热情洋溢的介绍和宣传。金坛刻纸现已走出国门,远销五大洲。《普天同庆》、《万马奔腾》等21件刻纸作品先后展出于挪威、芬兰、美、日、法等国。《国际周报》经常把金坛刻纸作为礼品馈赠国外读者
4.汉画砖刻屏:是中国两汉时期的艺术,是汉代艺术家以刀代笔在石面和砖面上留下的艺术珍品,所以也称画像石,画像砖。汉画是一种深沉雄强,粗狂豪放的艺术,其特有的古拙而质朴的美感是其他艺术形式中从未有过的,只有汉朝这个特定的时代才能产生这种独特的艺术,所以汉画有着非常鲜明的时代特征和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汉画的内容涵盖各个方面,有现实生活,历史典故,神话传说,祥瑞迷信,天象动物,战争场面等等。其中车马出行图在各地汉画中普遍出现,其声势浩大的车马行列在行进中跑动的姿态和跑动中形成的动势被表现得淋漓尽致,好像能听到马蹄声和车轮滚动声,体现出当时人们高超的艺术表现力和丰富的想象力,至今看来仍有强烈的艺术魅力和生活气息,其中不少作品都达到同一历史时期最高水平,并且对后代美术的发展都产生深远的影响,在中国美术史上留下了光辉灿烂的一页,并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已发现的汉画大都是东汉时期的,但在河南、郑州、洛阳也有少量战国至西汉时期的。画像石主要集中山东西部,南部,江苏北部,四川西部,河南南阳,陕西绥德及山西离石等地。画像砖主要集中于四川,河南等地。各地的汉画在风格上各有其特点,山东的汉画质朴厚重,刻画得比较细腻,漂亮;河南的则雄强豪放,刻画得简练朴素;四川的比较精巧,刻划也比较细腻,陕北和山西的则简练朴素,刻划也很粗狂豪放。在雕刻技法上各地也有各地的特色,主要有阴线刻,凹面刻线,减地平线刻,浅浮雕,高浮雕和透雕几种,其中减地平线刻是东汉中晚期最流行的技法。它是将石头表面磨平,把物象以外部分刻去一层,使物象以外部分刻去一层,使物象稍突出,再刻以阴线来表现物象细部,因为此时为汉画鼎盛时期,所以这种技法在汉画中最为常见。汉画砖刻屏也是采用这种技法,使汉画拓本效果真实的再现在观众者面前。汉画砖刻屏所用的砖都是明,清时期的罗砖,城砖等古砖,这种砖和现代的砖质量不同,古砖是用人工制作,制坯时经反复摔打,所以砖中气孔少,另外古时制砖用的粘土中的杂质少,所以制成的砖质地细腻,适合做雕刻材料,现在这种砖存量不多,日渐稀少,使砖刻屏更具收藏价值。汉画砖刻屏的屏框都是用红木制作,并经雕花,做工精细,外观古朴典雅。汉画,古砖,红木,三者结合而成的汉画砖刻屏开创了一个新的艺术形式。汉画砖刻屏因其独特的创意和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而受到各方面专家的高度评价,也受到国内外艺术品爱好者和收藏家的喜爱,是一种高品位的艺术品
5.梳篦:总称曰“栉”,是我国古代八大发饰之一。谚云:“扬州胭脂苏州花,常州梳篦第一家”。常州梳篦始自晋代(公元265-420年),迄今已有1600余年历史,昔为宫廷御用珍品。故有“宫梳名篦”之誉,是传统手工艺品,亦为“延陵特产”。常州梳篦形成于魏晋时期,迄今有1500多年历史。《常州赋》有“削竹成篦,朝京门内比户皆为”的记述,“文亨穿月,篦梁灯火”是清代常州西郊八景之一,历史上常州梳篦生产盛况由此可见。因为清代苏州织造局每年都要来常定制一批高级梳篦,向朝廷进贡,所以常州梳篦又有“宫梳名篦”之美称,李莲英为西太后梳头用的常州产象牙梳至今留存在北京故宫。常州梳篦声名之盛,在于选材严格,工艺独特,制作精良。清末民初,随着生漆胶合技术的发明和产品出口,其知名度更是远播海外。1915年在美国旧金山和平博览会上获银奖,1926年在美国费城国际博览会上获金奖。解放后,常州梳篦生产走上了集体化和半机械化的道路。在继承和发扬传统的“雕、描、刻、烫”技艺的同时,揉合日用品、工艺品、装饰品种种特点,不断推陈出新,使梳篦成为富有民族传统风格和艺术魅力的日用工艺品。其中有融艺术欣赏保健功能于一体的“长寿梳”,有“四大美女”、“红楼十二钗”等造型欣赏梳,有蝴蝶、龙凤、脸谱、民族娃等旅游纪念梳,以及如琮似玉玲珑剔透的各式篦箕,真是百梳相映成趣,千篦独具匠心,令人爱不释手。美国电影《星辰女娇娃》中,女主人公以常州梳蓖作胸饰,印尼总统苏加诺访华回国也将两张常州篦箕作纪念品带走。海内外传播媒体赞不绝口,各界旅游人士更是倍加青睐。近百年来,常州梳篦多次参加国际、国内展览,荣获金、银质奖十余枚。如1915年巴拿马国际和平展览会银质奖、1926年美国费城博览会金质奖、1981年国家银质奖、1991年第二界北京国际博览会金质奖、2000年中国旅游商品博览会特别推荐旅游商品等。目前,常州梳篦年产量达到650万张,占全国总产量的3/4,其中70%出口,远销美、英、法、日、澳、德等27个国家和地区
6.根艺:是一门"奇"、"巧"结合的造型艺术,它在艺术创作是的美学原则既和姊妹艺术有共同这处,又有它独有的特点。所谓共同之处,就是它具备了木雕,雕塑,石刻等艺术的表现形式,要吸收它们创作的长处,来补其短处。它的不同之处,就在于根艺是采用根的自然形态,与天同创。因此,它在艺术创作上着重有四项原则:一是寻奇觅美;二是巧借天然;三是突出意趣;四是讲究构图。这四要素是就根艺创作的最基本的设想。
寻找合适的根材是根艺美术创作的重要基础,而巧借天然则是根艺美术创作成功的开端。巧用根的最佳形象:巧借天然,作为一个根艺家必须掌握这个艺术创作规律,这是根艺创作不同于其他艺术的独到之处。巧借天然,即要求作者用审美的眼光去识别各种根的自然美的特征,进而能合现地动用它。巧用根的节疤和色泽:树根的形体变化较大,千姿百态,有的虬曲臃肿疙瘩斑斑,有的四出槎芽,既有突出的鸡眼,又有空穴,还有结瘤和细裂的纹路及各样的节疤------这多变的树根,展现出人工所不能刻画出的特点。如"八仙"根艺作品就是运用八块龙眼木天然节疤创作的。作者地选用根材时,脑子里应清晰地色画出"八位仙人"各舁的形象特征,恰如其分地利用龙眼木天然的特点,仅在每个人面目上加以适当的雕琢,人物形象就跃然而出。对于形态复杂的根材,创作者要巧作心计,反复推敲琢磨,有所选择,有所集中,有所概括,有所取舍,有所强调,一切取决于主题思想的要求,一切为了突出地表现主题思想,一切为了增强作品的艺术效果。巧施技艺:根艺创作必须注意艺术性,就要有能够充分表达艺术效果的技艺,要求艺术和技术的统一。由于根艺作品受到材料形态的限制,不能像木雕那样自由地动用材料和刀法,只能借助于根的节,疤,痕,瘤,须,皮,色和有韵律的体态以及多变的线条等自然特征,加之丰富想象来进行徒刑和雕琢,在"似与不似"之间表现对象。再有,根艺创作,一般不是先立意后找根,而是先找根后立意。从选到的自然美的奇根里司出形象,匠心独运地扬其长,补其短。如一件清代的根雕作品"寿星骑鹿",鹿毛和斑纹,是利用枯树根剥去表皮后,表面显出的粗细裂纹和疤痕的自然特点来表现的,效果之佳,决非人工所能奏效
(二)活动目的:
常州自古传统手工业发达,常州梳篦、乱针绣等特色工艺品体现和传承龙城的民俗文化。通过社会实践活动,让同学们深入了解相关工艺设计和制作的工序。同时,可结合常州传统工艺的特点,融入现代青年人的喜爱元素,开展常州旅游纪念品创意设计。设计成果既有常州特色,又符合现代人的需求与喜好,为常州旅游业及旅游纪念品提供借鉴。
(三)活动设计:
1.分别从留青竹刻、乱针锈、刻纸、汉画砖刻屏、梳篦、根雕六方面介绍民间工艺。
2.走一走:参观当地的乱针锈馆、梳篦厂、根雕馆等,了解制作过程和艺术价值。
3.试一试:选择你感兴趣的一项民间工艺学做一下。
九、常州的方言俚语
(一)知识概况:
1.常州方言的历史概况:由于常州位于整个吴语区西北端,西边与讲北方话的镇江接壤,北边与江淮方言区的泰州、泰兴隔江相望。因此常州方言中有些词汇就略带一点北方话色彩。如常州话中所说的“锅子(子读“则”音)”,常州地区(指常武地区)东西南北的语言,绝大部分是相同或相近的,但由于常州地区地域较大,所处的地理因素不同,表现在语言上也略有差别。如常州东面的横林、崔桥以及太湖边的雪堰紧靠无锡,有些字词带有无锡口音。南边的漕桥、东安与宜兴毗邻,有些语音跟宜兴相近,西面的夏溪、湟里、成章与金坛接壤,语音受到金坛的一定影响。在常州北边靠近长江的小河、孝都、魏村、圩塘以及长江中的江心洲等部分居民,有些是从苏北等地迁来的,存在着双语现象,即在与常州人交谈中使用常州话,在家中则说他们的原籍话。
常州位于吴语区西北部,常州方言属于吴语区太湖片。一方面,常州话与北方官话差别较大,但是另一方面,因靠近官话区,在口音和词汇方面略带官话色彩,与北方官话、普通话的关系还是十分密切的。古代常州人是什么口音,现在已无从查考。不过,可以断定的是,现在的常州话是本地土著语言和中原语言多次混合、互相影响的结果。商末,太伯和仲雍到吴地与当地土著结合,所说语言被称为吴语。以后历代,每次战乱,中原居民都要大规模南迁。一方面,中原居民与其周边民族混合形成现在的北方官话,另一方面,中原居民与吴地居民混合,形成现在的吴语。
咸丰时,清军和乡团练与太平军在武进、金坛、溧阳激战,当地人口锐减,“行终日而不见人”。因常州处于吴方言与北方官话区的交界线上,就有北方官话区移民大批进入。例如,金坛原有的老金坛话属于吴语。到咸丰十年(1860年),太平军第二次攻打金坛城,与清军血战110天,城中人丁7万余仅存不足3000,全县遗民不足3万。此后,因移民进入,到同治四年(1865),人口升至87024人,光绪十 年(1884年)人口又升至176500人。由于这一重大变故,现在的金坛县存在双语现象,属于吴语的老金坛话与属于江淮官话(江淮官话 为北方官话一支系,通行于安徽省长江两岸地区,江苏省长江以北大部分地区,长江南岸镇江以上、南京以下地区,以及江西省沿江地带)的新金坛话并存,且新金坛话占优势。而在清代前期,当地人说的肯定是老金坛话。因为清代段玉裁《说文解字注》中所引金坛方言和龚自珍《金坛方言小记》中所记金坛方言均与现在的老金坛话相同。
太平天国失败后,在武进西部(夏溪、湟里、成章),有苏州巨富许万台以工代赈,经营垦荒,出租土地,吸引苏北、安徽、湖南、湖北大批移民定居(大部分是苏北人)。在北部(小河、孝都、魏村、圩塘)一些乡村也有以苏北人为主的移民落户江边“下滩”垦荒。溧阳境内有河南(光山、罗山等县)、苏北(兴化、高邮等县)、浙江(温州)、安徽、湖北移民定居溧阳,他们分别聚居在平桥、永和、上兴等丘陵山区和余桥、古渎、前马等荡滩圩区,同时使用溧阳话和原籍话。如县城属于吴语的“勿要”连读,在西北部乡村被说成江淮官话的“不要”。这就形成一些外地方言岛。他们说两种方言,在家、村里说原籍话,与当地人说吴语。
由于与江淮官话区毗邻,又由于外地方言岛(它们大多讲江淮官话)的影响,常州话的口音、词汇带有较多的江淮官话色彩。如常州人说“锅子、脚盆、穿衣服、东西、说话、跪”,与江淮官话相同,吴语区其他地方则一般说“镬子、脚桶、着衣裳、么事、讲闲话、跽(读音为“巨”)”。常州有人讲“拉鬼”làgui(奇怪。为方便读者,以下注音主要使用汉语拼音,所表语音只是近似)、“假妈拉鬼”(装模作样)、“唉呆”heidei(迟钝),这些话就是与邻近的江淮官话区共有的方言。但是,常州语音仍完整保留古全浊声母的体系。如店、志、绢、富等字分别读清音声母,电、治、倦、妇等分别读浊音声母,而官话区人往往把它们读成同音。
1928年赵元任在《现代吴语的研究》中把常州话分为“街谈、绅谈”,亦可称为民腔和官腔,即下层群众的口音和上层人士的口音。所谓“绅谈”或官腔是常州绅士所说的口音。绅士因为与外界交流更广泛,又有文化,所以说话带有更多的官话腔调,也更多地使用“文读”语言。在除北方话以外的方言中,存在着文白两读的现象。所谓文读,就是用南方语音说北方话的词汇,因为当地没有这个词汇,所以当这个词汇进入当地时,就只能使用北方话的读音,因为当地的发音方式和习惯与北方话不同,所以不免带上当地口音。白读则完全是用当地方言语音读相应词汇,因为当地方言中也有这一词汇。
文读的读音大体与北方话相近,而白读的读音和北方话就完全不同。南方六大方言中文白两读现象的程度各不相同,大致说来,中国方言中,吴语、粤语受北方话的影响较大,而闽语受北方话的影响最小。吴语中有文白两读的字大约有300多个,所以文白两读在常州是一种很普通的语言现象。同一词语,在一般情况下,只是读音不同,表达的意思是一样的。但是,有时,白读或文读却成为两个不同的概念。如“生活”,作“活计”用时“生”读如商,为白读;作“为了生存和发展而进行的活动”用时“生”读如森,为文读。生活还有一个意思是“揍”,如“吃生活”即挨揍。
现在的属于吴语体系的常州方言区内部也有口音和语汇方面的细微差别:可称为老派和新派,旧的过去的口音和新的现在的口音。1949年建国以来,全国推广普通话,形成新派常州话。老年人说的老派常州话更接近旧吴语,年轻人受普通话的影响较大,他们的口音在旧吴语的基础上稍有变化,可称为新派常州话。
半个多世纪以来,与整个吴语区一样,常州语音有向普通话靠拢的趋势,如老年人说“艺”字为“尼”,年轻人说为“亿”。最引人注目的变化是年轻人发音大都不区分尖团音,如“借—驾、尖—坚、西—希、酒—九、消—嚣、精—京、浆—姜、接—结、七—吃、小—孝”,他们会把“借”(zia)说成是“驾”(jia)等等。
2.常州话中的一些特殊词汇和修辞方式: 在常州方言中,有许多话语没有相应的汉语言文字可以表达。一些口头语与汉语言规范文字缺乏对应的关系,常常是有言无字。所以,在记述方言时,必须借用汉语言文字,借来的字只是字的读音与方言相近,其意义已经与被借用之前完全不同了。如常州话的“白相”是玩耍的意思,与白、相两词的原义根本没有什么关系。与这种情况相同的还有如“发欠”(发脾气)、“收骨头”(严格管理,上规矩)、“拆烂污”(拉肚子、做事马虎偷懒)等等。有的吴语借不到相应现成的汉语言文字,必须创造方言专用的字表达。如呒啥(没什么),“呒”字就是后来创造的。同样的情况还有发噱、噱头、雪糕(冰淇淋)、浜(小河)等。它们已经被创造了出来,属于具有正式文字的方言,被纳入了普通话体系,但是来源是吴方言,主要在吴方言地区使用。此外,如常州方言中bie(走复,追)、ca(斥皮,裂缝)字[见《常州市志》],虽然已经创造了出来,可能还没有成为规范的普通话文字。在吴方言中有大量的土语(主要是俚语、俗语)一方面没有现成的文字可以借用,另一方面也还没有创造出专用文字,如hai(皮肤肿,读“嗨” )、pang (洒水,读“乓”)、heiwei(炫耀权势和本事,读“嗨为”),这就给书面交流带来困难。
在常州方言中,有一些词汇是常州特有的,吴语区其他地方没有这些说法。如dzuε(厚脸皮,读“治”)、dza(叽叽喳喳、说话无遮拦,读“咋”)、bou (走,读“波”)。说脸皮厚的人叫“治头”,说叽叽喳喳的女人叫“咋婆”,说走路叫“波路”。普通话的“肮脏” 一词在常州有“邋塌”、“捺答”两种说法,“捺答”一词为常州特有。
常州方言词汇中给外地人印象最深的一个词是“嗲”。嗲的意思是啥、什么,经常挂在口头上的话是“嗲佬”(什么)、“嗲东西”(什么东西)。常州的“佬”字作为语气助词出现频率很高,它可以附着于名词、动词、形容词后,如“铁佬、木头佬、男佬、红佬、晓得佬、开心佬、好佬、甜佬”之后,表示“的”的意思。但是,这个“老”字,在以下不同的词汇中还有不同的意思:小佬(小孩),好佬(好的),嗲佬(什么东西),嗨佬(多得很)、既佬(这样子)、个佬(那样子)。还有一个“咧”字,如“好老咧(好了),坏老咧(坏了),坏落咧(坏掉了),走老咧(走了),走落咧(走掉了),做嗲咧(做什么了?)”。这个“咧”字主要表示“了”的意思。
常州话的语法表达具有特别的感情色彩。运用形容词的重叠加强语气,普通话是ABAB式,而常州话是AAB式和ABB式。例如,形容颜色雪白、漆黑,普通话是雪白雪白的、漆黑漆黑的,常州话是雪雪白、白笃笃、侧侧黑、黑侧侧。还有霉嗜嗜、嫩叽叽、辣哗哗。普通话固定词组中没有ABAB式,而常州话有,如析历析历(小孩不安定,弄小声响)、蟹里蟹里(做事费劲的样子)、剐里剐里 ( 步履蹒珊的样子)等等。
就如同属于吴语体系的苏、沪、浙口音会有很大差别一样,常州方言也有内部的差别,它是一个大家族,金坛、溧阳、武进的口音、词汇都有所不同,他们各自内部还有些微差别。例如,在常州市区,城里人口音和郊区人的口音也有差别,可以称之为城派和乡派口音。常州市城里人说话主要用升调,城外人主要用降调,如“好”字,城里人说háo,城外人说hào。如普通话的“玩”,在常州城里说“白相”,在城外有“相”、“西”、“调”几种说法,玩玩就说“相相”、“西西”、“调调”。溧阳城里和城外也有口音差别,在西、北、南部距离县城较近的乡村(新昌、余桥、大溪、沙河)把“将、枪、香、强、羊、娘”的韵母说成[iɑ],县城为[iε]。
(二)活动目的:
常州方言,是吴语区常州小片的代表语,是一种无形的文化遗产。现在能够比较全面了解常州方言体系,准确解读方言谚语的学生不多了。通过再学常州方言,同学们能更好地继承这一文化遗产。
(三)活动设计:
1.介绍常州方言俚语的概况(历史和特殊词汇修辞方式)。
2.发放有关普通话与方言的区别材料 。
3.进行趣味比赛,比较普通话和方言的区别,比如让班内的外地人猜猜。
4.组织用常州方言说相声演小品的活动,参加校文化艺术节。
5.小组出手抄报比赛。
十、常州历史文化
(一)知识概况:
常州历史文化,是常州社会经济政治的有机组成部分和重要表现形态之一。它的积淀极为厚实丰硕;它的建树令人注目,某些方面还在全国独领风骚;其灿若星辰的文化精英,曾引来龚士珍“天下名士有部落,东南无与常匹俦”的赞叹。
1.常州历史文化的发展轨迹:常州历史文化渊源流长,自常州人文始祖季札分封延陵(常州古称)至今,亦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在这漫长的岁月里,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朝代的兴衰更替,常州历史文化的发展,到常州解放前,大致可粗略地分为四个时期,即:文化肇兴时期(从古吴文化至南北朝);文化发展时期(从隋唐至明代);文化鼎盛时期(贯穿整个清代);文化延续时期(从清末至民国)。
2.就其发展缘由试作如下分析。(一)丰厚的吴文化底蕴,为常州历史文化的发展,提供了充分的养料。这里所指的吴文化,是指以太湖流域为中心的广大周边地区的地域文化。它与齐鲁文化、楚文化等等,同为炎黄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它又有着自己鲜明的个性和特色。1、兼收并蓄的宽容态度和善于集长补短的变革创新精神,构成了吴文化的开放性特色。这里原先是一片荒蛮之地,自泰伯、仲雍东奔“文身断发”,“化而长之”以来,本地的土著文化与当时颇为先进的中原文化融合,为古吴文化奠定了基础。吴国建立后,又吸收了以孙武为代表的齐文化,以伍子胥为代表的楚文化,使吴文化在吸收外地、外质文化过程中,经过扬弃,得到了丰富和发展。明清以来,特别是近代,地处沿海的吴文化地区,“师夷之长技”,在学习西方先进文明方面又得风气之先,使吴文化的开放性特色更为鲜明。2、吴文化区域,河流纵横、雨水充沛,气候温润,是典型的水乡泽国之地。食有稻鱼菱藕,居有枕河人家,行有小桥舟楫;绕水而筑的城镇,龙舟竞渡的习俗,以及“重情”、“善思”的民风,无不显示着水的浸润和滋养,又构成了吴文化清新柔美、睿智灵秀的特色。以上两大鲜明的个性和特色,滋润着常州历史文化赖以生存的沃土,并熔铸着常州历史文化的肇兴和辉煌。(二)富庶的经济和较为安定的社会环境,为常州历史文化的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和重要条件。大量典籍和地下遗存表明,直到南北朝之前,这里的经济和文化发展水平,还落后于中原地区。此后,随着农业生产的逐步发展,造船技术和水上运输能力的提高,开始出现“阡陌如绣”的景象,使得南北朝时期以皇室成员为重要代表的齐梁文化,出现了初步繁荣。隋大业年间,南北大运河开通,常州成为“苏淞至两浙七闽数十州往来南北两京”的交通枢纽。中唐以后,吴文化地区成了国家财政的重要来源,遂有韩愈“当今赋出于天下,江南据十九”之叹。当时常州的织造业已较为发达,并成为全国15个造纸业产地之一。南宋时期,常州成为重要的粮食产地和集散地之一。陆游在《奔牛记闸记》中说出了“苏常熟,天下足”的话来。此时常州手工业得到蓬勃发展,官府有造船局、织造局、杂造局、药局和窑务等管理机构,私人手工作坊遍布街巷。商业也日趋繁荣,常州近郊旗亭旅舍星罗棋布,城内后河两岸形成闹市区,白云渡四周商贾云集,马山埠河中船舫穿梭,两岸车水马龙。明朝永乐年间,常州成为全国33个较大商埠之一。明清时,已发展成为著名的鱼米之乡和锦绣繁华之地。(三)崇文重教的社会风尚,为常州历史文化的发展营造了良好的环境和氛围。
这里的先民曾在相当长时期内形成了尚武好勇之风。后来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人们逐渐认识并注重文化的作用和价值,尚武好勇之风才有了较为明显的转变。隋朝实行科举制度后,崇文重教渐成风尚。唐肃宗年间,常州办起第一座府学,之后又增办县学,形成了府县两级办学网络。更多的则是百姓所热衷和支持的、由地方自行举办的书院、义学、私塾和家学。最早的书院建于北宋年间,至明清已遍布城乡。以“导民善俗”为宗旨的义学则更为普遍。私塾兴于清代,至清末民初,常州城乡私塾已达280余所。家学的历史更为悠久,特别是常州的一些名门望族,为确保整个家族昌盛和事业成功,历来十分重视家学的传统,他们凭借其雄厚的财力、优越的条件和家学渊源的深厚底蕴,师传亲授,为子孙后代(包括女性)提供了良好的教育机会。崇文重教的又一表现是,在较为宽松的社会环境和氛围中,由地方官员倡导或文人学士自发组织形成的诗文会社、流派很多。他们自由讨论,争鸣交流,这对推动学术和创作的繁荣,培养人才,也起了重大作用。(四)经世致用的朴实学风和“事事争一流”的敬业精神,为常州历史文化的发展注入了生机和活力。经世致用,是我国封建社会中关心国事民生,倡导实学,主张变革创新的一种学风,它与“事事争一流”的敬业精神相得益彰,是常州历史文化在某些领域独领风骚的奥秘所在。季札听周乐而“知殷夏之风”是基于他关注列国政治、民生的自然流露。
(二)活动目的:
常州,从春秋末期吴国季札受封于延陵至今,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已达2500多年。在漫长的历史长河里,有哪些事件影响了她的运行轨迹,事件背后又蕴含了什么深层意义?通过了解这些重大历史事件,同学们深层次认识常州的文化传承,以史为鉴,古为今用。回顾和研究这种历史文化现象,继承和弘扬历史文化遗产及其宝贵经验,对于我们加深对家乡的认知度,提高市民的人文素质,推进学习型城市的建设,发展社会主义地方文化事业,具有重要的借鉴和启迪意义。
(三)活动设计:
1.介绍常州历史文化的概况;
2.按时间顺序介绍:原始社会——常州先民;奴隶社会——季札和延陵;战国到魏晋南北朝——延陵置县、齐梁故里:;隋唐——江东之洲,常州为大;五代宋元时期——毗陵画派劲俊放逸;明清时期——“天下名士有部落,东南无与常匹俦”。
3.小小辩论会:探究常州文化繁荣的原因,举行“回顾牢记历史与社会发展是否矛盾”辩论会。
4.进行“常州历史文化”小报比赛。
5.做充分的调查后,四人小组为“如何保护利用历史文化遗产”出谋划策,进行金点子比赛,最后综合整理后,写一封信给市长,提出自己的意见。
十一、常州传统行业
(一)知识概况:
1.常州历史上最早出现的银楼业,是一些挑着担子走街串巷的个体银匠。他们代客加工简陋的银饰品,如锁片、鸡心、发插、如意、手镯等。继而凭屋设铺(俗称银匠铺),主要还是来料加工,并逐步开始金银饰品兼作,根据顾客需要加工成品,收取加工费。大约至清咸丰年间(1851-1861)常州城里亮出了两家规模不大的银楼,一家居北称毕泰昌银楼,一家靠南名过德盛银楼,他们除了代客加工金银首饰外,还有一些加工好的金银饰品出售。同治年间(1862-1874),遂有蒋雪壮在甘棠桥北首开设常州第一家规模较大的蒋懋大银楼,采用传统的古法冶炼手工提炼,黄金纯度可达99.99%,称"上足赤",一般达99%称"足赤",由于饰品成色好,品种多,深得顾客信任,营业不断扩大,最多时有雇工五六十人。随后,沈子钧在市内大街开设沈正和银楼,仿蒋懋大办法冶炼金银,并大做广告以招徕顾客,但终不及蒋懋大生意火爆。从光绪到民国初年,常州又陆续开有源升德记银楼、信裕恒记银楼、凤祥恒记银楼、赵信元银楼等多家。民国十五年(1926)据《武进年鉴》记载,是年武进城乡共有银楼19家,其中城区11家。民国十七年市区银楼增至14家,其中蒋懋大、沈正和、源升、信裕、凤祥、赵信元6家规模较大的银楼操纵着金银价格,其他的八家小银楼都得听命于他们。民国二十六年,日军侵常,常州沦陷,城乡当铺大都被抢,金银饰流散社会,加上社会混乱,盗墓成风,城乡富户的随葬金银被盗墓者挖出,一时社会上金银饰品增多。为迎合持有者出售和改制的需要,银楼业大量增设,时有大小银楼多达四五十家。抗战胜利前和解放前的一段时间里,通货极度膨胀,物价一日数涨,中储券、法币、金圆券的币值一贬再贬,造成人们重物轻币的恐慌心理,金银物轻价高便于保存和携带,更为人们所青睐。银楼业借此机会大发其财。民国三十七年据统计常州经江苏省工商部批准营业的银楼就有41家。至1949年常州解放时,尚有银楼36家。解放后,人民政府加强了对金银的控制,颁布了金银管理暂行办法,规定银楼业只准按规定价格出售,不得再行收进。延至1950年2月各银楼存货均已先后售完,遂报歇转业。
2.豆、木、钱、典被列为清末民初常州的四大行业,典当业是其中之一。典当业按其规模和性质可分为成典、当、按、押、质和代当6种。常州的典当业从其经营范围和规模看大都属于当、押、质性质。典当业主大都是朝廷退职还乡的官僚及当地的殷实富绅,他们手头颇有点积蓄,想坐地生息,单靠置地收租获利太慢,且受年成好坏影响太大,靠投资经商风险又大,投资典当业既没有风险,因为有物押在手,获利又厚,时最低月息3分,高时16分,民国后期竟高达60分之多,所以趋之若鹜。据史料记载早在清乾隆三十年(1766年)常州城乡就有当铺55家。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有当铺61家,年征典税银即有305两。同治六年(1867年)城内由恽禹九、恽季申在史家弄开设的济丰当铺规模就比较大,以后陆续开业的有惠民桥的济恒,大井头的德源等。光绪年间,武进县有当铺32户,年征典税银160两加耗银11.2两,阳湖县有当铺29户,年征典税银145两加耗银10.15两。到民国六年(1917年)据武进商会统计常城乡有典当牌号16家,其资本额在6-10万之间,折合大米约在1-1.6万石之间,资金不足时还可向银行业借贷,所以当时典当实有架本(即当出资本总额)都在15-30万之间,旺季还有上升1/3。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当铺16家资本总额68.10万元,营业额达331万元。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日军侵常,当铺大半被焚,损失巨大。日伪时,日本人和朝鲜人在常开设泰盛、泰兴、庆昌等当铺六七家,月息6分,手续费1分,期限2个月。随后也有20多家华商集资开办当铺,后因物价波动,黑市利息高达月息20分,营业日益萧条。抗战胜利前夕月息高达60分,仍赶不上物价上涨速度,当铺纷纷倒闭。抗战胜利初期,物价一度趋稳,呈请复业的当铺达23家。此后,不到一年,通货恶性膨胀,终因经不住物价狂涨的打击,再次倒闭。解放初,部分典当业失业员工集资兴办惠元、信大等7家当铺,资本总额1.05万元,后逐步增资到3.6万元,架本总额达5.09万元。1955年因经营亏损有3家转业。1956年在对资改造中成立常州小额质押贷款处。随着物价的趋稳,利息一降再降,由月息1.5分,降到0.72分。1966年"文化大革命"破四旧被勒令关闭。从此,常州典当业划上了句号。
3."漕运"系指中国历代封建皇朝解送粮食至京师或其它地方的运输。它起源于秦始皇攻匈奴时,百姓"万里从军,千里输粮。"漕粮之制起于两汉,盛于唐宋,延至明清,辛亥革命后统征货币,废除漕粮。古常州由于独特的地理位置,在"漕运"历史上占重要地位,上通京口,下行姑苏,河川纵横,湖泊密布,北环长江,南抱湖,东南占太湖一角,襟江带湖,有仅次于太湖的芙蓉湖,形胜甲于东南,故常州成为"三湖襟带之邦,百越舟东之会"的交通枢纽。从隋唐开始,大批漕粮运输接济北方时,常州成为转运赋粮中心,开始每年转运百数十万石,以后逐步增加到300万石,宋时最高达700万石,故常州有"自苏松至两浙七闽数十州往来南北两京,无不由此途出"的重要地理位置,是"贡赋必由之路"。唐元和八年(813年)常州刺史孟简为加强江南漕运,疏浚了孟渎(今孟河)于常州西北引长江水南接运河,以利漕运。宋代,在常州专门设立了江浙、荆湖、广西、福建路都转运使司来承办漕运。南宋淳熙(1174-1189年)年间,自宜兴北泾湖至常州疏治了荆溪(今南运河),而成漕运通渠,自此宜、溧一带的漕粮船皆由此而运。明弘武二十六年(1393年)常州府就粮米实征533515石,占全国实征总数的2.16%,接近广西、云南两省征粮数的总和。明正统五年(1440年)为解决常州漕米储存,在武进怀南乡运河南建西仓,储武进县漕米,在阳湖东直厢运河南建东仓,储阳湖县漕米。在清代,常州仍是京师赋页最重的地区之一。清雍正二年(1724年)武进全县共有糟白粮船120科艘,停泊在西门城外永丰里大王庙一带,后泊延至白家桥一带,直到道光初年。15世纪30年代,江南大水,周忱到江南治水时,大兴围湖造田,堵江水以防涝。20年造田3.7万亩,使芙蓉、阳湖、临津湖逐渐缩小,以致消失,造成常州水源不丰,水位失调,使以湖水为主的常州变成了以江水为主,由于运河年久失修,长江流沙淤塞严重,北运漕粮的覆船沉没事故不断。到清朝后期,山东境内运河大部淤塞,漕粮无法从常州转运。道光五年(1825年)试航海道运漕成功,常州这个中转逐步东移无锡。从此专以海运,常州与运河漕运的二千多年历史才告结束。
4.黄包车,又名人力车。来自日本,又叫东洋车、洋车。为引人注目,招徕生意,车身涂黄漆,故名黄包车。民国初年,黄包车已风靡京、津、沪、汉等大都市。武进县于民国六年(1917年)筹建人力车公司,民国七年第一家人力车公司合兴赁代所开始营业。至民国十五年已有中合兴、北合兴、老合兴等3家,另有快利一家未列入。民国十七年,西门通新闸、北门通龙虎塘、南门通湖塘桥等处公路告竣,城区内有些街道拓宽,于是人力车通行范围大为扩展,人力车公司又有发展。民国十七年后,相继开有福利、先后、利民、顺记、安泰等人力车行。至民国二十一年一月,全县甲等人力车30辆,乙等人力车570辆。至民国二十四年六月,"本邑车行有合兴、快利、捷程等20余家,出租黄包车黄750辆。"至民国二十六年抗战前未变。在此期间人力车夫已有2000余人,人(车夫)多于车近3倍。虽人力车一再限制发展,但从业求车者无法控制。沦陷期间,仍有黄包车营业,敌伪新贵凭借势力,劫得老车商车辆为己有,成为新车商。工人亦有购车自营者。民国三十四年十一月十六日颁布整理营业人力车条例,新老车商出租车辆和车夫自有车辆重新登记开业,当时以2000辆为限。到民国三十六年车商有20多家,有车1200辆,车夫自置车约600-700辆。人力车夫(包括季节性的)大约3000多人。解放前夕,全城有人力车公司和车行达30多家,黄包车数达1300多辆,黄包车商团体有"人力车租赁同业公会",黄包车工人组织有"人力车职业工会"。黄包车首先在县城发展,民国十六年七月戚墅堰商办益民人力车公司,额定黄包车20辆,县公署批准西街至火车站可以通行。民国十七年五月一日,"城建局长庄中希(庄启),偕同通江路常委会委员等,赴奔牛开通江路第二次常委会随乘黄包车4步(辆),一路经过新闸镇参观蚕桑指导所,又经过连江桥察看河工,并随途考察各段筑路成绩,至中午莅奔,一路观者骇然,可谓开风气之先",武进报为此特以《武丹路通黄包车》之标题报道黄包车第一次下乡的情况。同年有人拟筹建丹阳路黄包车公司。至民国二十年奔牛也曾开办人力车行,有少量黄包车。县城至周围集镇通黄包车的已有龙虎塘、湖塘桥、白家桥。乡镇除奔牛外,无此行业。由于下乡都是长途,黄包车夫拉车奔跑不胜劳累,故黄包车在本县40余年历史,来乡镇者不常见。客运三轮车,为黄包车与自行车的结合体,容坐二客,驾车者脚踏行驶,较黄包车拉行奔跑减体力不少。解放前夕常州城里有鸣凰人自备三轮车三五辆,纳入黄包车行业经营。
5.市孟河镇是一个普通的江南小镇。在明末清初以后,尤其是清朝中期至民国初年,这里名医辈出,不仅周边地区如宜兴、溧阳、苏州、上海、镇江、南京等地的求医者来此,而且浙江、安徽、江西等地的求医者也纷至沓来,百十户人家的小镇孟河,居然有十几家中药铺,小小的阵河因此名振大江南北。阵河的名医们在长期的行医生涯中,不断总结经验,著书立说,大大发展了中医学理论,逐渐形成了近代中医的一大流派--阵河医派。它不仅是常州地区最著名的医学流派,而且在整个中医学史上,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孟河医派源远流长,最早可以上溯到明末清初的费氏。当时,有位姓费的明末朝臣,因为不愿做清朝的官,就在镇江隐居行医。他的后人费尚有为了逃避战乱,来到孟河行医。费尚有擅长杂病辨治,由此开创了孟河费氏的医学事业。以后代代相传,至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了。继费尚有之后,孟河相继出了以治疗伤科闻名的法征麟、法公麟兄弟,以外科闻名的沙晓峰、沙达周,以内科闻名的费士源,以及丁氏、马氏、巢氏等名医。一些医学世家如费氏、马氏世代相传,名医辈出,而且不遗余力地培养后进,门人学生遍及大江南北;在治学方面,孟河诸家不持门户之见,互敬互学,相互渗透,不拘泥于古方,在理论和实践方面勇于探索,形成自己的特色,尤其在杂病、外证方面颇有建树;许多名医还著书立说,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到清朝嘉庆、道光年间,孟河的名医云集,业务兴盛,声振寰宇,学术思想逐渐形成体系。费位雄、马文植是孟河医派的代表人物。费伯雄(公元1800-1879年),字晋卿,号砚云子,孟河人,曾一度追求功名,后专心医学,24岁时受业于镇江名医王九峰,名振大江南北,《清史稿》称"清末江南诸医,以伯雄最著"。他主张师古法方而不拘泥,重在临机应变;医者论理必归醇正,立法务求和缓;治病注重辩证,处方用药平正绵密。著有《医醇》二十四卷,不幸毁于战火。晚年著《医醇剩义》、《医方论》、《怪疾奇方》等书,他的"醇正和缓"说,是费氏学说思想的结晶。马文植(公元1820-1903年),字培之,别退叟,武进人,内外科兼长,外科尤甚,讲究眼力和药力,著有《马评外科全生集》、《医略存真》、《外科传薪集》等书。光绪庚辰年间,他应诏为慈禧治病,慈禧康复后赐三品衔和"务存精要"匾额,此后许多王公大臣生了病,来向他求治。后来,孟河的医字陆续迁居,向外发展,孟河医派的影响越来越大,而孟河当地的医事却远不及往日兴盛。
7.常州的路灯由武进县商会创办于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十二月,全是煤油灯(内用灯芯,外用灯罩,形状不统一),每天由更夫负责点燃悬挂。悬挂地点以清道所及的各街巷为范围,于行人往来稠密之处及一些大店铺门前立灯杆横支在屋檐下,每盏路灯相距数丈,务使两灯相望,以方便行人。点燃时间以日落为度,收灯时间以日出为度。有月光之夜停点数日,以节省灯油。若遇阴雨或每月上下元月之夜,照旧点悬。路灯所需经费与清道经费一起向店铺征收,名为清道灯捐。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十一月,路灯与清道同时移交巡警局办理,路灯经费也改为巡警捐。民国元年(1912年)4月,路灯改由武进县公益事务所接管,时有路灯72盏。是年6月,在西门外添设路灯22盏。民国2年(1913年)6月,在城内及北门外添设路灯16盏,市区合计有路灯110盏。民国3年(1914年),武进振生电灯公司发电营业。县公益事务所与振生电灯公司商定,改煤油路灯为电灯,以300盏为限。电灯每只16瓦,离地约2丈(六七米),两灯相距百余步,仅在电灯公司杆线达到的西瀛里、西直门、怀德路、博爱路等处设置,于国民4年(1915年)2月2日正式开点。双方规定,所用物料统归电灯公司承担,不加租费。灯泡除因电力炸损由电灯公司自行修换外,其失窃、掷破及丝断不明,由市公益所以半价向电灯公司购配。如遇熔丝熔断及线路阴隔,由市公益所通知电灯公司派工匠修理,不收修理费。照明时间为每日傍晚至次日凌晨2时。阴历十二月和正月开通夜路灯。电灯创办初期,所和电线不包橡皮,发生断线事故时,容易发生火灾或伤害人命。经市议事会议决,请电灯公司一律改用橡皮线,以免发生危险。凡是电灯公司电线与电话线交叉之处,设接地铁网,以防路线跌落在电话线上。电灯的兴起不但便利城区居民生活及夜行路人,而且有利于维护城区治安和市场的发展。民国7年(1918年),300只之数早已额满,各街巷请求认捐添装者络绎不绝,是年10月添装至340余盏。民国18年(1929年),市区共有路灯800余盏。民国26年(1937年)11月底,日本鬼子侵占常州,路灯遭受破坏。之后城区路灯发展缓慢,直至1949年常州解放时,市区仅有路灯1000盏,均为0.8-1米的梗灯。
8.常州丝绸生产历史源远流长,早在一千多年前的唐朝已具有较高的生产水平。据《唐六典》记载,当时全国各地的织物按质量高低分为九等,常州生产的绫被列为二等,尤其是作为贡品的"透额罗",名极一时,著名诗人元稹曾在诗中这样赞美:"新妆巧样画双蛾,谩裹常州透额罗"。足见当时常州丝织品已享盛誉。到宋代,由于北方外族的侵扰和宦商巨室的南迁,带来了丝绸的需要和北方织品的南移交流,促进了江南丝绸技术的迅猛发展,常州的丝绸生产也得以提高。明清时期,民营的丝绸业较为普遍,常州丝绸生产更受到"江南三织造"(即设在南京、杭州、苏州三地官府衙门)中的苏州织造府的监督管辖,出现了一些具有较高声誉的产品,如"罗筛绢",不仅花色新颖,而且轻盈凉快,制成夏衣,风行一时。清代末年,经济衰落,列强入侵,常州的丝绸生产也因此遭到严重摧残。民国时期的常州丝绸生产,虽有获巴拿马赛会金牌奖的"孟河绉"等,但总的趋势是走向衰落。据民国17年(1928年)统计,那时的常州城内仅有钱宏泰、张恒顺等5家织绢坊,职工30余人,年产量470匹。直到1948年,常州解放前夕,据《武进指南》记载,全市仅剩2家罗筛绢行和1家丝行。1958年,常州同庆布厂(原市第七织布厂)厂长周同瑞在4月底召开的广化区首届一次人代会上提出了在常州兴办缫丝厂和丝绸厂的提案,提案得到了常州三届一次人代会的采纳。5月,筹建绸厂的工作开始,年内,地方国营常州第一绸厂、第二绸厂相继建成。次年,两厂先后投入批量生产,从而开创了常州市纺织工业中用现代机器生产丝绸的历史,也为常州市的丝绸生产开创了新局面。
9.保险起源于国外,是地道的舶来品。清道光十五年(1835年)始传入中国。鸦片战争失败后,清政府被迫签订了不平等南京条约,同意向帝国主义列强开放通商口岸,外国保险公司遂大量涌入。中国自办的保险企业"保险招商局"始建于光绪二(1876年)十二月,中华民国建立后中国的保险才能所发展,但资金短缺,实力远逊于外国保险公司。常州历史上没有自己独立设置的保险企业,有的大都是总部设在上海的保险公司派驻的代理机构。最早来常设置代理机构的是民国二年(1913年)的上海合众水火保险公司和外商永年人寿保险公司。民国四年陆续又有英商公裕火险保险公司、爱众寿险联保公司美商信平理水火保险公司、永益联保寿险公司等代理机构开设。开设最多的是民国九年,在这一年里有英商杨子火险公司、美商新大陆水火保险公司等9家。直到解放前夕的民国三十七年尚有英商联安保险公司等3家来常开设代理机构,总计在常挂牌经营保险业务的代理机构多达68家,其中标明英、美、德、荷等外商保险公司的有46家,占总数的67.65%。这些代理处或办事处大都没有专门的办事机构,一般附设在现有的行、庄、铺、号里面,甚至有的就在自己的住宅内挂牌代理,而且代理人往往不是一家,而是代理多家。如刘慎祥就代理上海合众水火保险公司、外商永年人寿保险公司、英商公裕火险保险公司、英商祥泰洋行保险公司等4家,而代理最多的费良生一人竟代理8家保险公司承揽保险业务。当时经办的保险业务有水险,包括船壳平安险、船壳尽失险、运输平安险、海盗险、兵险、水渍险等;火险,有厂栈险、房屋险、货物险等;寿险,有简易人寿险、养老险、资富保寿险、教育年金保寿险、婚嫁主业保寿险、定额红利保寿险、团体保寿险等等名目繁多。1949年4月常州解放后,各保险公司在常的代理处,均随上海各公司的报歇而停业。常州历史上喧闹一时的外商私营保险业至此销声匿迹
10.常州的盐业历代由政府设官吏专营。清代常州属浙盐引地,食盐主要来自浙江余姚、岱山,上海松江等地,政府设武阳盐公栈专管。盐商凭引票定点纳税,划区经营。同治八年(1869年),巡抚盐漕部院两浙江南盐运使司,发给武进县西门外盐商王元吉烙印第一号"官盐"店牌(这一文物现保存在常州酱品厂陈列室内),保商朱恒源。当时经营酱园必须持有"原牌",即"官监酱园",方可造酱。持有"官盐"的酱园既可以造酱,又可以经营盐业。民国三年(1914年),盐商运盐由引票改为执照,执照由中央盐务署印发,交盐商凭执照运盐,运毕,执照仍交还盐运使司,藉以控制税额和盐运总量。十一年,国民政府曾拟废除"专商行引"制度,推行自由贸易,因遭到各地盐商强烈反对未实施。十五年,城区领持官帖者只有武阳盐公栈和盐运公司两家。为严禁么盐贩运,国民政府在常州、小河、奔牛、戚墅堰等处设"盐捕营"缉查私盐贩子。十六年,国民政府布告"查验盐商旧票",另颁新票,各分销盐商凭新票向盐公栈进货。旧票与新票的兑换标准,每担缴纳票费1元,新盐商每担缴纳1.8元,并规定以560担为起点。二十年,国民政府实行《新盐法》,规定由销地纳税改为产地就场纳税,每0.1吨征收3角,工业、农业用盐一律免税,并废除历来引商官运制度,实行自由向产地采运,自由买卖。盐公栈成为一个普通贩运单位,从此常州出现私营盐号。盐源除浙江余姚外,多转向淮北各盐场。民国二十六年11月,日军侵常,常州盐业萧条。为维持生计,由高太盛酒酱号经理组织同业联营,维持市场供应,后日本侵略军接收联营业务,成立通源盐栈。三十二年,通源盐栈改名为裕华盐栈。三十四年9月,裕华盐栈因日军投降而宣告解散,私营盐号陆续在米市河、南运桥一带开设,其中以利信盐号规模最大,其业务范围除常武地区外,还扩大到芜湖、苏州、无锡、镇江、宜兴、金坛、溧阳、丹阳等地,常埠库存盐500吨左右,月销300吨。临近解放,城区有酒酱盐业,零售商店118户,资金总额1997万元,销售以居民日常食用为主,年销量1300-1600吨。常州解放时,食盐市场一度出现抢购现象,人民政府采取果断措施,食盐市场日趋稳定。随着副食品国营商业的建立和扩大,市政府逐步对盐业批发商贩进行安排,并对难以划分的批零兼营户一律按零售营业税率征收。1956年,零售网点118户或公私合营,或合作经营,零售量达到1781。
(二)活动目的:通过了解常州传统行业兴衰,树立学生为振兴常州传统行业而努力学习的志向。
(三)活动设计:
1.分别介绍常州传统行业。
2.找一找:让学生搜集资料就某一传统行业谈历史、特色,作实地考察,访问有关人士,探究这些行业未来发展的可能性,进行“我是_______行业的形象代言人”的活动,寻找复兴传统行业的办法。
十二、常州地方文献
(一)知识概况:
常州图书馆目前收藏地方文献有八千多册,内容主要有三部分:第一,地方志著作。由宋至清末,历代纂修的方志均有收藏。这些方志比较系统、全面地记载了常州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是十分珍贵的文献资料。第二,历代名人著作。常州不仅历史悠久,而且是人文荟萃之地,学风昌盛之邦。馆藏的常州名人著作,自晋至清末,有五千多册。第三,家谱族谱。自明清以来,常州谱牒文化十分兴盛,几乎每姓都有家谱,常州图书馆目前收藏的家谱有67个姓氏家谱2千多册。地方文献是一种丰富的文化资源。《晋陵先贤传》 清欧阳东凤编,内容辑历代常州名人传记,起周延陵季子,止于明黄正邑。每传注明所据之书,篇末各附以颂。编者是万历十七年进士,曾任常州知府,以德政为名宦。是编之举,尤为邑人称誉。《毗陵科第考》 此书由清赵鸿熙、钱人麟编著。内容汇辑唐至清初常州可考科第。自唐至清末,常州共出过 一千五百多个进士,九个状元,人才之盛,由此书可见其概况。《咸淳毗陵志》 志修于宋咸淳四年。纂修人史能之,字子善。淳祐元年进士,初任晋陵尉,咸淳二年任常州知府。此志为现存最早的常州地方志。毗陵为常州古地名,宋为州治,辖晋陵、武进、无锡、宜兴四县。《天宁寺志》 天宁寺始建于唐天复年间,今存建筑为光绪二十二年重修。志书于民国初年由著名史学家屠寄始修,未竞稿濮一乘等人续成之。天宁寺为千年名刹,编修志书仅此一次。
(二)活动目的:通过查找地方志著作,全面了解常州的历史,增加学生的知识面,拓展视野。让学生树立“振兴中华,建设家乡”的意识,增强“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的信心。
(三)活动设计:
1.参观博物馆,上市图书馆查阅历代纂修的地方志资料做小报一份,展示在教室墙上,增加同学们的知识面,拓展视野。
2.介绍历代名人著作。常州不仅历史悠久,而且是人文荟萃之地,学风昌盛之邦。馆藏的常州名人著作,自晋至清末,有五千多册,写推荐文章在全班诵读,加强家乡自豪感,探讨“人文荟萃”的话题,
3.介绍常州家谱族谱。自明清以来,常州族谱文化十分兴盛,几乎每姓都有家谱,常州图书馆目前收藏的家谱有67个姓氏家谱2千多册:到图书馆搜集资料,问问父母长辈自己家有无家谱祖谱,班上交流。
十三、常州典故传说
(一)知识概况:
1.传说文笔塔原在西门外,因为它挡往了小河浜棚户的阳光,棚户的东西晒不干,大家都讨厌它。有一天,张大娘对儿子张邋遢说:“能把这塔背到东海里就好了”。张邋遢是个孝子,母亲的吩咐从不违拗。他真的搓了一根绳去背塔,结果绳断了,人也摔了个跟头。有人捉弄他说:“你能把砻糠搓成绳,就能把宝塔背走”。他真的去搓砻糠绳,可是搓来搓去搓不成。有一天,他看到宝塔下石洞里有个铁疙瘩,就用力把它拉了出来,谁知这是一条压在塔底八百年的青龙。青龙感谢邋遢救了自己,便将自己的涎液拌砻糠搓成了绳。张邋遢用它把宝塔背了起来,但在背塔时不小心撞伤了青龙,宝塔没背到东海,青龙死了。宝塔就留在如今红梅公园的东南角了
2.在戚墅堰下塘,有个圩墩村。圩墩村东有一个小池塘,人称金牛池。相传当年南朝齐高帝萧道成驾崩就葬在圩墩,曾用一头水牛作祭品,将牛身分为三段,牛头葬在齐高帝墓前,尾巴葬在墓后,齐高帝墓则成了牛身子。过了几百年之后,有一天,忽然有人听到了牛的叫声,再仔细听听,这声音原来是从齐高帝的坟墓中发出的。有一次,在一个炎热的夏天的夜晚,一条金黄色的牛到小池中饮水,正巧被人见到了,这牛就一头钻进水中,消失了。以后就再也没有人见到过。于是,人们就把这小池塘叫作金牛池,一直沿用到今天。其实,那头金黄色的牛仍在池中,并没有消失。这池塘的底下有一个洞,一直通到送仙湖,金牛就栖息在这洞中,平时很少出来。偶尔有一回,这金牛在夜深人静之时从洞中来到送仙湖洗浴,恰巧碰上江西老表到送仙湖识宝。它便星夜兼程,跑了几十里的路,逃到了常州西南的一个小镇上躲藏起来。人们便把这小镇称作金牛镇。可是,没过多久,那江西识宝人寻到送仙湖的“通天芦”后,带着它也来到了那小镇,于是,这金牛就被送仙湖的“通天芦“所降。最后,还是让江西老表牵着牛鼻走了。这小镇便是现在武进市奔牛镇。因此,金牛池和金牛镇都只成了个空名
3.元朝至正年间,有个叫龚子彬的县吏,在红梅阁内造狱册。有一天,他误以为女婢未及时送饭,愤怒之下责打女婢,不料“误中脑而毙”。他向上司请罪,上级给了他流放云南的处分。恰巧,当时常州刺史是云南人,托龚捎带家书。龚起程时,遇到鹤发老人,教他跨上一根手杖和一条丝带,就飘然飞行,不一会儿,就来到云南。龚到刺史家送信,刺史父亲见封缄上署的是当天日期,大吃一惊。为了感谢龚及时送信,求当地官府给假。龚仍飞回常州,去见刺史。刺史以为他还没有出发呢。及至见了回信,惊讶不以。龚又出示从云南折回的红梅作为凭证。于是,龚把这枝红梅种在阁的周围,红梅居然透出新枝,花苞累累,怒放盛开。从此,这阁就称为红梅阁。
4.相传乾隆皇帝有次来到天宁寺后,想试试寺僧是否遵守佛门吃素的规矩,便特地赐给方丈一盘鸡蛋。方丈一看是鸡蛋,真是收也不好,不收又不行。于是,满脸笑容地把鸡蛋一个一个往袈裟里装,全数收下,并口占七绝一首:皇上送我一盘桃,又无核来又无毛。老僧带你西天去,免在人间吃一刀。从此,天宁寺的和尚便吃鸡蛋了。因为这是乾隆皇帝“恩赐”的之物
5.天宁寺的弥勒像,传说是中国弥勒布袋和尚的化身。布袋和尚名契此,时号长汀子布袋师,是五代时后梁明州化县禅宗游方高僧。传说他身广体胖,面容含笑,出语无定,随处寝卧,形如疯癫;又常以竹杖背一布袋入市,见物就乞,无论给他什么,即装入布袋,永远了装不满;有时在稠人广众面前,将袋中之物倾倒于地,叫道:“看,看看!”随即哈哈一笑,收回袋内。一天,他坐在原籍浙江奉化岳林寺东廊磐石上,说偈道:弥勒真弥勒,分身百千亿,时时示世人,世人总不识。言罢圆寂而化。人们恍然大悟,以为此即弥勒菩萨显化,因而从北宋开始,就到处画或塑了他的形象,供奉于天王殿中,称为大肚弥勒;还让他带着那个“布袋”。现在佛寺中笑口常开、袒腹露胸的弥勒菩萨像,即由此来。为什么要让弥勒菩萨现笑逐颜开的欢喜相?有几副楹联很好回答这个问题:眼前都是有缘人,相亲相近,怎不满腔欢喜;世上尽多耐事,自作自受,何妨大肚包容。又如: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慈颜常笑,笑世间可笑之人。
6.季札受吴王余祭之命出使北方上国,路经徐国,就拜会徐国国君,徐君隆重接待远道而来的吴国使者季札。在会见过程中,徐君见季札身边所佩的青铜宝剑煞是威武,请求季札解下来鉴赏。当宝剑出鞘后寒光闪闪,锋利无比,徐君非常羡慕,想索取此剑,但对这位初交又不便启齿。聪明的季札已看出徐君的心思,为了还要继续北上去出使上国,考虑到当时列国间经常发生战争,路途上极不安全的情况,当时没有将这把宝剑赠给徐君,等到访问了北方上国,在萧瑟秋风的返回途中再到徐国,徐君已死。季札悲恸极了,便带了侍从官到徐君墓冢去凭吊,祭扫完毕。季札随手解下佩剑,张挂在墓前的松树上。侍从官不解地问:“徐君已死,你把这么贵重的宝剑送给谁呢?!”季札坦然答道:“从会见徐君时起,我已默许将此宝剑相赠,岂难道可以因徐逝世而背离我的初衷!”后人慨然颂道:“延陵季子兮不忘故(指故友),千金之剑挂秋墓”。
因避让君长之位给贤德的弟弟季历,周太王的长子太伯、次子仲雍相偕从陕西岐山一带周族发祥地避居江南(今无锡梅里一带),与当地土著民族结合,号称“句吴”。太伯传十九世寿梦,已是春秋晚期,吴国才开始强大。寿梦有四个儿子:依次为诸樊、余祭、余昧、季札。小儿子季最贤,为寿梦所喜爱。寿梦临终前找算立季札为王,季札坚决推让,只好叫长子诸樊代行国事。吴王诸樊办完父丧,准备让位季札,季札婉言谢绝,说道:“曹国宣公逝世后,诸候和曹国百姓对杀太子而自立的曹成公不拥戴,准备立子臧,子臧避开以成全曹成公,君子评论:‘子臧能守节’,你义不容辞地应嗣位,我季札虽不材,愿意效法子臧让位之义举”。吴国百姓坚决要立季札为王,季札便离家跑到舜过山(今江阴境内)去耕种、隐居。13年后吴王诸樊死了,传位给弟弟余祭,这正与寿梦临终前关于王位在兄弟间依次相传、最后由季札继承王位的遗嘱相符。吴王余祭在位17年,死后传王位给余昧。4年后吴王余昧又死了,临终前想把王位传给小弟季札,季札第三次推让王位,躲避起来。吴国臣民都说:“先王(指寿梦)有命,兄卒弟代立,必致季子,季子今逃位,就立余昧的儿子僚为吴王吧!”
(二)活动目的: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增加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写作能力。
(三)活动设计:
1.分别介绍关于常州文笔塔、红梅阁、金牛池、天宁寺的弥勒像、季札让国等典故传说。
2.实地考察,做回导游。
3.搜集资料,举行讲故事比赛和手抄报比赛。
十四、常州岁月留痕
(一)知识概况:
在溧阳上黄镇水母山(亦称水磨山)。自80年代中期以来,中国科学院古人类与古脊椎动物研究所古生物学家,在该山灰岩裂隙底部发现包括1500多颗牙齿在内的哺乳动物化石上万块,分属于12个目、38个科的63种哺乳动物,测定时间距今约4500万年。其中包括三个科的低级灵长类动物和一个新科高级灵长类动物。有属于低级灵长类的世界最古老的狐猿;有中国特有、世界罕见的"上黄眼睛猴"。还有我国首次发现的袋类动物,有鳄鱼、青蛙等非哺乳类生物化石。上黄裂隙堆积是迄今在亚洲发现的第一个始新世时期的地层。在此发现的那个时代的灵长类动物,几近亚洲地区所发现的总和。这次考古中最主要的是发现了被命名为"中华曙猿"的高级灵长类祖先。它比非洲高级灵长类的生长时代要早800万到1000万年。证明中国上黄是人类祖先的发祥地。国家文物局认定上黄遗址的被发现"具有特别重要的科学价值,其意义不仅属于中国,也属于全世界",并建议"将该化石产地列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并推荐列入世界自然遗产的目录
在常州戚墅堰圩墩村京杭大运河南侧,面积约20万平方米,文化堆积厚度为1。8米左右。1960年发现。经南京博物院复查,确定为新石器时代村落遗址,距今6000年至5000年。有崧泽文化与马家浜文化叠压地层,崧泽文化层已遭破坏,马家浜文化层堆积保存较好。1972年到1985年进行过三次发掘,发掘面积1330平方米,上层为崧泽文化层,下层为马家浜文化层,共出土生产工具、生活用具及装饰品近700件,各种陶片5万多片。其中陶釜、陶豆为多,其次是陶罐、陶盆、陶钵,是常州先民的主要生活用具。这些实物资料,记下了当时常州制陶工艺发展的历程。当时人们从事生产劳动的主要工具是石器,有石斧、石锄、石锛、石凿、石刀等,磨制光滑、刀刃锋利,可以砍伐树木,刮削器物,或用于农作。还有石球、石丸、石镞等,是用来投掷野兽的。出土文物中有纺织用的石制和陶制纺轮。骨制的凿、锥、针等穿刺皮革、缝制衣服的工具,以及炔、璜等玉制装饰品,说明当时的先民不仅穿衣服,还开始注意打扮。出土文物中还有制作相当精致的原始水上交通工具木橹一支、木浆二柄,以及大量炭化米粒,说明太湖流域在那时已种植水稻。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在武进郑陆乡三皇庙村。距常州市区约15公里。寺墩高出地面约20米,呈椭圆形。1973年发现。经常州市博物馆调查,定为新石器时代晚期文化遗址。东西长100米,南北宽80米,占地约80-90万平方米。1978年、1979年,南京博物院对该遗址进行两次发掘,先后出土文物百余件,其中玉琮20件、玉壁15件、石锛25件。根据地层堆积及清理的两座墓葬,寺墩遗址分两个文化层:下层属崧泽文化,上层属良渚文化。距今约4500米。1990年后,又新发现精美微雕玉琮、玉壁及以数十件珠、管、锥形坠组合成的项链等重要文物。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在常州郊区丁堰乡排姆村附近果园。1986年发现。面积5万平方米,文化堆积层厚1。7米。出土大量红烧土及陶罐、陶杯、石斧、石锛。其中裙边形陶釜腰沿残片及牛鼻式把手具有马家浜文化器型特征。此后,常州市博物馆发掘出墓葬一座、原始人类居住遗址一处。墓葬为仰身直肢葬式,人骨架遗存尚好,随葬品有玉璜、玉环、陶罐、纺轮等,属马家浜文化晚期遗址。居住遗存地除有大量红烧土堆积外,并发现有架屋木及水井、灰坑遗迹,距今约5000年左右。
在常州郊区五星乡、三井乡交界处。1987年发现。原有面积约10万平方米以上。清末修筑沪宁铁路以来受到破坏,尚存2万平方米左右。文化堆积层厚约3。5米。地面上可见到大面积的红烧土,出土石斧、石锛、陶壶、陶杯、陶罐、陶豆及大量几何印纹陶片和原始瓷(釉陶)片等,为新石器时代末期崧泽文化至商周时期文化遗址在金坛西岗乡三星村竹园内。面积约2万平方米,略呈方形,距地表1。5米深处系墓葬群,约1800平方米,出土有完整的人骨架及石器、陶器等随葬品,属新时期时代马家浜文化晚期和崧泽文化早期的遗存。为金坛县文物保护单位在金坛城东乡东村南400米处。面积约1。5万平方米,相对高度约1。5米左右。1977年发现。经探方试掘,出土石犁、石锛、石凿、石箭头、陶釜、陶罐等文物,系新石器时代遗址。为金坛县文物保护单位在武进南部、太湖西北部,由黄公山、四顶山、大茅山、老鸦山、庙堂山、龙泉山等大小10余座相连的山峰组成,海拔约100米左右。石室土墩分布在山的顶脊及少数坡垄之上,数量密集,整个城湾山一带共有200座以上。1981年对四顶山、大茅山、庙堂山的石室土墩共清理了七座。石室土墩呈馒头形,高3-5米,底径8-21米不等,石室用石块垒筑成,呈长条形,室壁错缝相叠,两侧壁上端内收,顶部平铺扁平大石块作为盖石,有些墓底以石片或小石块铺垫。石室口部或室内设封墙,石室筑成后,在其周围和上部覆盖封土。出土器物集中分布于石室后部,排列较为规整,以几何形印纹硬陶和原始青瓷为主,印纹硬陶有坛、罐、瓿、簋、豆、盂等。原始青瓷有豆、碗、盂等。根据出土器物的特征,时代有早晚之别:早期约当西周晚期,晚当于春秋早、中期在武进湖塘镇西南,距常州市区7公里。遗址水陆面积67公顷,是目前国内外罕见的最为古老、完整的地面城池。三道城墙三道河,把古城分为子城、内城、外城。三道城墙均为夯土筑成。外城为一不规则圆形,周长5里多;内城呈方形,周长不足3里;子城又称紫罗城,俗称王城,在内城中部偏北,周长不足1里。每道城墙均只有一个城门:内城城门向南,在南城的正中;中城城门在西面偏南端;外城城门在西偏北面。三座城墙外绕有三条护城河:内城河宽30米;中城河及外城河均在50米左右,外城河最宽处,约有80米。河水深且清澈,长年不干;三条城河,互不通流。内城地势突起,离地面约5米、6米不等;中、外城一般也是五六米,最高处离水面约10米。城墙底部宽度,一般为30米左右。中城西面与外城之间有三个土墩排列着,南北两墩均高约10米左右,中间一墩较矮,分别俗称为头墩、肚墩、脚墩。据东汉袁康所著名《越绝书》之《吴地传》云:"毗陵县南城故古淹君地也。东南大冢,淹君子女冢也,去县十八里,吴所葬"。中城东面与外城之间,又有一墩,广10亩,残高5米,称磨盘墩。城外四周原有200多座大小不等的土墩,现存78座,大都集中在城东和城西,经调查均属土墩墓。淹城出土文物众多。1958年以来,共出土各类文物千余件,大多为几何印纹硬陶器(坛、罐、钵、瓮等),原始青瓷器(豆、碗、簋、鼎等),青铜器(编钟、牺兽头三轮盘、牺绮、鼎、尊、刀、剑、箭镞等),独木舟4只,经碳14测定,距今约3000年,其中最大的一只长11米,宽0。9米,珍藏在北京中国历史博物馆内(几年前发现还有1只独木舟存于外城河底)。 淹城城内原有一个生产大队,128户居民,已全部迁至城外,除城墙及地面由于历年耕作,水土流失,使城墙比从前低矮约3至5米,城池保护较好,水质未受污染。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在武进雪堰乡城里村与无锡胡埭乡湖山村之间,占地约100万平方米,为春秋中期城池遗址。城址呈长方形,东西长约1300米,南北宽约800米。城中段有残存城墙相隔,形成东西两个方形城区。东城较小,在无锡境内;西城较大,大部分在武进境内。城墙残高3-4米,墙基厚约20米,均系夯土筑成。东西无城墙残迹,利用宽约30-40米的直湖港(闾江的一部分)作堑壕,与外界隔断,其他三面均有6-30米不等的城壕,总长约4000米,城内现有周家、城里及东城等自然村,有5座桥梁与外界通联。 周敬王六年(公元前514年),吴国大夫伍员伐楚还师后,奉吴王阖闾命筑此城,因以阖闾名命之。城北靠仆射山、胥山、虾笼山等为屏障,山前有坡地,南临太湖,是以控制楚、越两国之入侵,以保吴都安全。该城墙剖面露头之土呈浅黄色,发现大量新石器时代晚期至春秋战国时期的夹砂灰陶、红陶,春秋时期的硬陶鬲足、罐片等遗物。一件陶釜的腰沿明显带有马家浜文化的特征。采集到的黑衣陶豆残片,则和崧泽、草鞋山遗址中层发现的陶豆特点相近。发现的餮饕纹、勾莲云雷纹、绳纹和方格纹、米筛纹、填线菱形纹等陶片,则具有几何印纹陶不同发展阶段遗物的特征。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祠在溧阳大溪乡上吴村史氏宗祠内。坐北朝南,面阔三间计12。3米,进深8檩10。80米,通高6。40米,梁上有彩绘戏文;西侧紧贴歇山顶一间为贞义女祠,面阔4米,进深10。80米,通高6米,为祀春秋时史氏女义举而建。始建年代失考。现存为清代建筑。原存青石碑刻一块。碑额"贞义女碑"四字为篆体书,碑文为楷书,末署"唐天宝十五载之春,李白撰文、李阳冰正书"。"文化大革命"中散失在路旁,由宜兴有关部门运往宜城镇保管,现存亦园碑亭。《李太白集》载有《溧阳濑水贞义女碑铭并序》,称"贞义女者,溧阳黄山里史氏之女也,以家溧阳,史阙书之,岁三十,……事母纯孝……身漂击以自业。当楚平王时,王虐忠助谗,……芟于尚,斩于奢,血流于朝,赤族伍氏。…… 子胥始来奔勾吴,月涉星遁,或七日不火,……逼迫于昭关,匍匐于濑渚,舍车而徒,告穷此女,目色以臆,投之壶浆,全人自沉,形与口灭。……声动列国,义形壮士,入郢鞭尸,还吴雪耻,投金濑渚,报德称美。……"。"投金濑"在大溪乡西边,与庆丰乡隔河相对。春秋时河面较宽,后因污泥阻塞变狭。新中国成立后已拓宽拉直,称十里大河。当地农民在河中罱河泥曾发现金瓜子,现藏溧阳文化馆在常州市区南门唐家村。唐顺之(1507-1560),字应德,号荆川,明嘉靖八年会试第一,著名散文家、诗人,抗倭民族英雄,曾任翰林院编修、都御史等职。墓占地9亩,朝西入口处有"一写桥",过桥为神道,长80米,宽4米,两侧成对排列石羊、石马、石虎、石翁仲,神道石坊上刻有"提督军务兼巡抚凤阳等处都察院右佥都御史唐公神道",墓碑为清李庆来所书。墓地西南百米处原有"陈渡草堂",为荆川读书处,占地五亩,建有"懒云阁"、"五言楼"、"春池馆"、"压溪榭"等。荆川墓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在金坛城区金坛米厂内。戴叔伦(732-789),唐诗人,金坛人。曾任抚州刺史、容管经略使。存诗百余首,明人辑为《戴叔伦集》。墓碑由翰林学士梁肃撰。明万历四十六年(1618),知县张翰冲题其墓碑曰"诗伯夜台"。现墓已毁,"诗伯夜台"题碑尚存,今已移置戴王府在常州市郊北港乡连江桥下塘。诸葛瑾(174-241),字子瑜,三国时诸葛亮之兄,佐吴孙权多年,拜为大将军,领豫州牧。墓为土墩,占地约五亩。高4-5米,墓前原分左右两墩,一为印墩,一为剑墩,清道光年间,曾在墩下锄得篆文"诸葛子瑜之墓"小玉碑,出土汉代玉锁、玉猪及铜镜、陶瓷器皿等。今墓已不存,土地为北港砖瓦厂使用
(二)活动目的:了解常州本地的一些残留的古墓遗址,从更深的角度去了解本土的历史变迁,树立家乡常州是一座历史古城的信念。
(三)活动设计:
1.介绍常州文化遗址的概况。
2.走一走:到本地博物馆或实地参观。
3.请市博物馆的专业人士作讲座,写听后感,交流发表。
第四节  常州本土文化校本课程的评价原则和评价标准
一、常州本土文化校本课程的评价原则
1.多元性评价:评价的主体为学校、任课教师个人以及学生、学生家长。
2.创新性评价:鼓励教师积极思考、不断钻研、大胆创新,锐意改革。
3.过程性评价:评价重心在校本课程的实施过程,促进学生的学习体验及对学习的感性。
4.发展性评价:评价不局限于课堂教学本身,而且重视对教师和学生的素质提高和发展,重视师生对教与学观念的转变。
二、常州本土文化校本课程的评价标准:
(一)学习过程评价:
在课程开设过程中,以鼓励性评价、学习习惯形成性评价等定性评价为主,评价标准注重反映学生的个体差异。评价学生学习过程中积极参与意识,评价学生参与信息收集、汇总与交流的能力,评价学生答应问题的能力等等。
(二)学习结果评价:
1、能力考核
学生自主设计小论文。要求学生从自己生活和社会生产中主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确定一个研究专题。老师对小论文做出评价,对优秀论文的科学性、地理性、前瞻性、创新性观点要充分肯定。
2、知识考核
学期终结,可以本学期校本课程专题为背景资料,对学生学习做出定量评价。
附录表
一、课堂教学评价表
评价目标
目标描述
落实情况
理念体现与
教学设计
正确掌握课程的基本理念和教学模式,坚持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体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和谐共融。教学设计严谨独特,结构合理、层次分明。
较好()
一般()
较差()
教学目标的
制定与达成
确定适合小学生特点与课程特点的教学目标,目标明确、具体、切实可行,符合小学生实际。教学效果显著,能使学生对教学目标有深刻的领悟,较高程度地达成教学目标,确保每个学生受益。
较好()
一般()
较差()
教学内容设
置的适切性
教学内容选择适宜,符合学生实际需求,并与教学目标一致,暗含目标。内容生动有趣,贴近小学生的生活,适合学生身心水平,能为学生所理解和把握,有利于学习目标的达成。
较好()
一般()
较差()
教学方法的
多样性
教学方法应与课目标一致,并服从、服务于教学内容的需要。教学方法动静相宜、灵活多样、有实效,符合学生特点,为学生所喜爱。教学媒体的选择应恰当。
总之,合理采用教学形式,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体现兴趣导向,注重教学过程。
较好()
一般()
较差()
教学组织要合理、顺畅和灵活
教学程序和结构要清晰合理,新颖有效。教学组织主次分明,进程紧凑、灵活有序,各环节连接自然流畅。沉着应对教学过程中出现的各种意外情形并妥善处理,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
较好()
一般()
较差()
教学准备工作的表现
主要指教师的备课及教学材料的准备要充分:教学场地的选择恰当;教学环境的设置要有利于师生互动和同学间的交流与沟通。
较好()
一般()
较差()
教师的综合
素养(品德、
知识技能、心
理状态)
教师对课程的把握要准确,对知识的理解和技能的使用要到位,思路清晰,点拨得法。仪表、教态、语言恰到好处,体现较高的修养与人格魅力,为人公正、平等、负责、理解、宽容、有亲和力,能取得学生的信任并成功地激励学生。
较好()
一般()
较差()
学生的反应,
即学生满意度的表现
学习方式要体现出自主、合作与探究性。学生对教师有积极的情感和态度,师生关系融洽;课堂气氛活跃,学生主动参与的程度较高,学习负担适宜;学生对知识技能的理解与掌握较好。
较好()
一般()
较差()
教师教学反思的深刻性
能客观地进行反思,分析具体透彻,依据理由充分,语言准确清晰。能从教学实施的反思中,提出课程整体或局部的修缮问题,有利于对课程进行重构与改进
较好()
一般()
较差()
总评
二、对学生的评价
评价项目
评价要点
自评
互评
家长评
师评
参与
态度
1、认真参加每一次活动。
2、努力完成自己承担的任务。
3、做好资料积累和处理工作。
4、主动提出自己的设想。
5、乐于合作,能和同学交流,尊重他人
获得

体验
6、善于提问,乐于研究,勤于动手。
7、关心国家大事,有一定的责任心。
8、能对自己进行“反思”。
9、实事求是,尊重他人想法与成果。
10、不怕吃苦、勇于克服困难。
学会
学习
11、能用多种途径获取信息。
12、能运用已有知识解决问题。
能力

发展
13、有求知的好奇心、探索的欲望。
14、独立思考、自主学习,主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
15、积极实践,发挥个性特长,施展才能。
注: 1、评价结果分为A、B、C、D四个等级。
A表示好;B表示较好;C表示一般;D表示尚可。
对学生学习情况评价表:
课程名称:
任教老师:
序号
班级
学生
姓名
评  价  内  容
出勤次数
材料准备
课堂表现
完成作业次数
作业质量
总评
满勤
请假次数
旷课
次数
充分
欠缺

出色

一般
出色
较好
一般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备注:
1.本评价表为设计总表,每门课程的老师可以根据自己的课程特点进行修改.
2.期末该评价表要上交校科研处,作为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一项内容.
3.评价内容在相应的空格中打"√",总评打"A""P""E"三档.
参考文献:
1. 刘正伟:《加、澳、韩三国语文教学比较》,《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1995年11期。
2. 吴刚平:《校本课程开发》,四川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3. 市川博:《以地域教材为核心如何构建各学校独自的综合学习时间里念和内容》,转引自《综合学习地域教材的开发》,在《教职研修》,1999年7月增刊
4. 《当代综合课程的新范式:综合性学习的理论和实践》一书,熊梅编著 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2001版
5. 崔允漷 ,吴刚平 ,傅建明:《普通高中校本课程开发建议书》,《当代教育科学》, 2003年22期
6. 余志文:《 校本课程发展的哲学取向及复生的原因 》,山东师大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1年03期
7. 李国良,宋永红:《后现代课程观与校本课程开发》,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职业教育版) ,2003年02期
8. 吴刚平:《校本课程开发的思想基础——施瓦布与斯腾豪斯“实践课程模式”思想探析》,《外国教育研究》,2000年06期
9. 林一钢:《校本课程开发与教师素养刍论》,《课程.教材.教法》, 2002年03期
10. 傅建明:《论校本课程开发的支持系统》,《教育理论与实践》, 2001年10期
11. 张学华:《制约校本课程开发的因素》,《教育实践与研究》, 2004年01期
12. 林一钢,黄玉鑫:《 校本课程评价》,江西教育科研, 2002年09期
13. 施玉昌:《校本课程开发应防止“五化”》,《 四川教育》, 2003年09期
14. 崔允漷:《校本课程开发:理论与实践》,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0年9月版
15.刘芳:《21世纪,谁来教综合课——谈新课程结构的重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9月版
16.刘先捍:《活动课程教学研究》,南方出版社,2000年12月版
17.钟启泉:《现代课程论》,上海教育出版社,1989年版
18.杨东平:《语文内课,我们失去了什么》,参见王丽编:《中国语文教育忧思录》,教育科学出版社,1998版
19.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编著,华东师范大学比较教育研究所翻译:《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
20.郑金洲:《教育碎思》,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10月版
21.李臣之、陈铁成:《新建构教育——高中校本课程开发与综合实践活动》,天津教育出版社,2005年1月版
22. 崔允漷、吴刚平、钟启泉:《普通高中新课程方案导读》,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23.魏国栋、吕达:《新高中课程解析》,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24.李臣之:《校本课程开发:实质策略与条件》,载《教育导刊》,2000年第12期
25.魏嘉琪:《美国中学生报告》,作家出版社,2002年6月版
26.薛杰:《新课程初中语文发展性评价》,旅华出版社,2005年4月版
27.冯大鸣、郑燕祥:《学校效能与校本管理:一种发展的机制》,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年6月版
28. Joanne M.Arhar Mary Louise Holly Wendy C.Kasten:《教师行动研究——教师发现之旅》,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2年9月版
29. Bruce Joyce/Marsha Wei/Emily Calhoun: 《教学模式》,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2年1月版
30.曹娟、曹莉艳、梁媛:《课程与教学论——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同步辅导》,煤炭工业出版社,2001年1月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