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帝之城 豆瓣:高考命题研究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7 21:36:34

专题讲座

高中新课程历史高考试题命制趋势研究

董增刚(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教授)

一、以往考试与命题的回顾

我国高考制度已走过半个多世纪的进程,高考改革也有30多年的历史了。高考制度从建立到改革一直走到今天,大致经历了以下阶段:

1.建国初期过渡阶段(1949-1951年)。

主要是改造旧教育体系、建立新教育制度。1949年我国高等学校单独招生,1950年开始同一地区高校联合招生,1951年实行全国统一招生。但实际上“绝大多数高校仍沿用旧制,实行单独招生考试”,政府对高校干预很少。

2.高考制度建立阶段(1952-1965年)。

除个别学校经教育部批准可单独招生外,其余高校一律参加全国统一招生考试。国家对招生名额严格控制,考试环节统一操作,全国统一高考制度正式形成。

3.废除统考阶段(1966-1976年)。

1966年国务院发出《关于改革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办法的通知》,决定当年高校招生工作下放到省、市、自治区办理;高校招生取消考试,高考被废除。高校学生入学采取推荐与选拔相结合的办法,“自愿报名,群众推荐,领导批准,学校复审”的方式,工农兵大学生由此出现。

4.高考恢复阶段(1977-1984年)。

1977年8月国家恢复了中断10年之久的高考制度。招生考试由各省命题,县统一组织。当年就有560万考生参加,结果27万多人幸运地成为高考制度恢复后的首批大学生。

5.高考改革阶段(1985年至今)。

高考制度进行了一系列改革与完善,主要举措有:尝试标准化命题;机器阅卷;上海率先试行高中会考和高考改革试验;招生渠道拓展,实行国家计划招生、用人单位委托招生、招收少数自费生3种招生办法;春季高考开始试点;2001年江苏省3所高校率先实行“自主招生”试点;2002年“3+X”科目设置方案在全国实行;2004年高考单独命题地区增至11个省市,全国统一考试走向多元化道路。

从考试内容改革来看,近20年来高考改革取得很大突破,表现在:第一,坚持“能力立意”命题思想,考试内容突出能力和素质考查。第二,科目设置实行“3+X”方案,“综合科目”分为“文科综合”、“大综合”或“大综合+1”模式。第三,实行网上录取,采用现代化信息手段,提高了高考录取效率,有利于高校择优录取。

从命题原则看,目前我国高考命题,不论全国卷还是分省自主命题卷,都是依据两个文献,一是教育部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再有就是高中新课程标准。很多省份历史学科命题考试是在“文科综合”背景下进行的,考查目标既需要体现学科目标要求,同时又要顾及文科命题的共性。

目前的高考命题框架和走势可以概括为如下几点:

(1)试卷结构基本定型

学科综合:文综卷中既有历史学科的学科内综合题,也有与政治、地理合作的3科综合或2科综合题。

题型:从以前的多种题型逐渐定型为两类,即客观题和主观题,分值比例大致固定。客观题以选择题为主,多是单选题,统一分值,近年也有变化;客观题又分为材料题、论述题、分析题等,并逐渐出现综合趋势。

考查内容:分为综合命题与模块命题,相应地,试题也就分为必做题与选作题。

(2)难度与区分度设计

难度:5.5-6左右

区分度:理想的区分度在0.4左右。但总体来看题型和各地试题差别较大,但基本是日趋合理。

(3)各学科比例调整后会大致固定

新课程标准下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世界史的内容大致比例为:20%、35%、45%。世界史比例有所增加。

(4)考查维度:

新课程的三个纬度十分明朗,即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

(5)考题趋向追踪史学发展前沿

历史学科命题趋势多会涉及学术前沿问题,反映主流的史学理论、史学观点和现代意识。概括地说分为两方面,即多种史学视角、多重史学领域。

多种史学视角:

第一、革命史观:目前仍是史学界坚持的主流观点,也是教材的主流观点,也是高考试题的主流。

第二、文明史观:文明史观是历史研究的理论模式之一。它认为人类社会的发展本质是文明演进的历程。凡是对人类的文明创造起积极作用的都应予以肯定。它不再拘泥于某一个单独的视角,而是从更宽广的视野审视整个人类的发展。新课程对文明史的考查主要集中在制度文明和文明的传承、传播、交流等方面。

第三、全球史观:全球史观就是从全球视角和整体上把握世界历史的发展,认为世界历史是由孤立、分散地发展逐渐联结成密不可分的整体。它不再仅仅从某一地域或种族、国家等视角为中心构建世界历史,这就冲破了“西欧中心论”的史观,肯定了文明的多元性,深刻反映了近、现代历史的变迁和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交往。

第四、现代化史观:现代化描述的是现代社会发生社会文化变迁的历史进程,其内容包括学术科学化,政治民主化,经济工业化,生活社会化,思想领域理性化等。现代化没有“普遍模式”,各国家历史条件不同,面临的国际环境不同,现代化起点也就不同,因此各自的现代化道路也不尽相同;现代化是对历史传统既继承又批判的过程,而不是简单地否定传统;现代化追求的应该是整个社会的协调与发展,而不仅仅是经济增长和政治自由。中国的现代化进程有自己的特点。现代化史观在今年的高考试题中多有体现。

第五、后现代史观:是近几年较流行的史学观点,在高考试题中也有所体现,但较少见。

多重史学领域:

第一、社会史:与政治史、经济史、思想史等相对应,是目前史学界研究较多的新领域。社会史更关注百姓日常的生活变迁。近年社会史研究成果为高考试题提供了丰富材料。

第二、计量史学:计量方法或称统计法在史学领域广泛运用也是一大趋势。中学历史教材中也大量出现了统计数据和表格;近年高考历史试题也不乏计量数据的引入。

第三、心态史学:心态史学是历史学知识体系与心理学知识体系相融合的产物,简单来说就是运用心理分析手段考查历史上人们的精神状态和人物的内心活动。它是理解和解释人类历史活动的一种新的认识方式,主要从人物的欲望、动机和价值观念等方面分析历史人物和某一阶层的精神风貌。新课程考试中有人称为“心态类试题”。

第四、环境史学:环境史学是20世纪70年代国际史学界关注的新领域。环境史学以环境科学和生态学为基础,以当代环境主义理念为指导,利用跨学科的方法研究历史上人类与环境相互作用的关系,主旨是反思人类中心主义的文明观给人类生活环境带来的诸多问题。近几年文综试题中也多有涉及。

第五、影视史学:影视史学是指以影视方式传达历史及认识主体的历史见解。它以历史上的影像视觉符号为研究对象。虽然近几年此类高考题目不多,但毕竟会成为一种趋势。

(6)高考达到的最终目标

达到素质教育的要求

强调适合大学学习的需要

二、2010-2011年考题分析与命题趋向

1.课本知识考查适度,能力考查强调

新课程标准考查目标由知识为主逐渐转向能力为主。虽然基础知识仍是考查的重点,但能力考查日益突出。所谓能力主要是指具有历史学特点的分析综合能力与历史阐释能力,是历史学科较高的能力要求。对此《考试大纲》有如下界定:所谓历史阐释能力就是“准确描述历史事物特征”,“正确阐释”“历史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理解历史事实,分析历史结论”,“运用判断、比较、归纳(概括)的方法论证历史问题”等。分析综合能力是“能使用基本的或重要的历史概念、观点和方法,从一种或多种角度将指定的历史单位体(事物、过程等)分解成具有一定史学意义的要素、侧面、方面或者部分,并据此得出较为中肯的结论”,“能使用基本的或重要的历史概念、观点和方法,从一种或多种角度将零散的历史材料按史实发展或史学逻辑组成一个平面的、或连续的、或立体的历史单位体(事物、过程等),并据此得出较为中肯的判断”。

2.材料使用增多

如何体现上述能力考查的目标?多数考题越来越青睐于材料题和问答题。材料解析题1989年高考问世时称史料分析题,1990年改为材料解析题。随着它在高考中所占比例增加和题型日益灵活、区分度明显提高,逐步受到高考试题的青睐。这表现:材料使用数量越来越多,材料使用题型越来越广,对材料的挖掘越来越深,材料综合性考查越来越强。

1993-2009年材料型选择题题量分值和总题量总分值表:

近年高考题中,客观题史料出现率越来越高,可以达到80%以上,主观题更达到100%。

根据材料的形式,其题型可分为4种:一是文字材料,多以经典著作、档案文件、传记方志、历史文献、铭文碑刻等构成。二是表格材料。它直观性强,数据具有较强的隐蔽性和说服力。三是图片材料,包括历史文物图片、照片、摹本,也可以是历史画面、漫画、地图等。四是综合材料,由多种材料组合叠加。

关于史料题的呈现方式可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史料真伪的判别。比如2010年新课标卷35题关于中日双方对1894年丰岛海战记述各异,说明研究者立场会影响对历史的解释。这则史料的导向实际是让我们破除主观立场的影响,对史料进行分析。2010年上海卷33题曹墓之争直接问到质疑者的依据,即怎样证明对方观点是不可靠的。第二类是对史料进行分类解读、分析。这类题目比较普遍。第三类对史料间的关系进行阐释、引申。

下面我们从2011年的高考试题中分析一下史料在高考中的运用。

(1)选择题中史料的直接使用

海南卷2011第3题:下列各项史料中,能够反映南宋都城临安面貌的是

A.(崇仁坊北街)一街辐辏,遂倾两市,昼夜喧呼,灯火不绝。

B.有大市,自余(其余)小市十余所。大市备置官司,税敛既重,时甚苦之。

C.酒楼歌馆,直至四鼓方静,而五鼓朝马将动,其有趁早市者,复起开张,无论四时皆然。

D.郭(廓)城绕宫城南,悉筑为坊,坊开巷。坊大者容四五百家,小者六七十家。

(2)选择题中图片的使用

安徽卷2011年第12题:安徽境内历史遗存丰富,人文景观众多。图3中体现儒家伦理思想的是

A.①④  B.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3)选择题中漫画的使用

图6是讽刺德意志第二帝国的漫画,能体现其寓意的是

A.“德意志的未来不在于普通的自由主义,而在于强权”

B.“帝国议会是‘一个没有政府的议会’,只好‘发表独白’”

C.“在上帝的天堂和这个国家之间,不允许有任何文件作为第二天意出现”

D.“现在有效率国家生活的唯一可能的形式是在一位明智的国王领导下的议会制”

福建卷2011年第22题:图6、7、8是有关美国1929—1933年经济大危机的漫画,对此解读不符合当时的社会状况的是

A.生产严重过剩  B.通货膨胀严重,百姓无力购买商品

C.失业加剧贫困,社会购买力下降  D.体现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浙江卷2011年第22题:19世纪诞生的印象主义绘画,追求光色变化,表现对象的整体感。图9中,属于后期印象主义绘画代表作的有

①《向日葵》②《有藤椅的静物》③《星月夜》④《弹曼陀玲的少女》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③  D.②③④

(4)选修模块问答题中材料的使用

海南2011年第32题:(8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马丁·路德·金生平活动大事年表——摘编自C.S.金《自由之梦》

①根据材料,概括指出马丁·路德·金领导的黑人民权运动的发展变化。(3分)②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马丁·路德·金在黑人民权运动中的作用。(5分)

3.题型会更加灵活

新课程不仅在体例与内容上大胆创新,而且呈现方式也是多种多样。有人作过这样的统计:

通过统计可以发现,新教材形式灵活多样,生动活泼。专栏文献资料由216条增加到601条,表格由41个增加到59个,图片资料由784幅增加到1262幅。此外新教材还尽量避免使用抽象的叙述灌输式语言,辅以历史图片、图表、地图,和小字注解,使课本呈现方式具体、丰富、形象。这些都为高考题型丰富、形式多样提供了内容依托。

灵活多样的考题呈现方式在2011年高考试题中有如下表现:

(1)考查历史学科本身

安徽2011年第22题:李大钊说:“历史的真实,有二意义:一是说曾经遭遇过的事情的记录是正确的,一是说关于曾经遭遇过的事的解喻是正确的。前者比较的变动少,后者则时时变动。”这是因为

A.历史学是人文学科,具有不确定性  B.历史学家阐述历史,难免主观因素

C.人类知识不断增长与历史观的变化  D.历史认识总是越来越接近历史真实

(2)考查史观

2011年全国第41题:西方的崛起曾被视为世界历史中最引人入胜的历程之一。然而,在过去的十多年中,一些历史学家对上述概括提出了颠覆性的认识。

评价材料中关于西方崛起的观点。(12分)(要求:围绕材料中的一种或两种观点展开评论;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3)考查历史学习与历史研究的方法

上海2011年第24题:①90年前的7月23日,②这是中国近代史上具有深远历史意义的一天。③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举行。④从此,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以上文字中,属于历史评价的是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某学生要完成一篇有关二战人物的作业,在搜集史料。下列属于第一手材料的是

A.《斯大林传》  B.《大独裁者》(电影)

C.《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丘吉尔)  D.《二次大战三巨头》

浙江2011年第14题:有学者根据材料一“昔汴都数百万家,尽仰石炭(煤),无一家燃薪(木柴)者”,得出宋代开封生活燃料已用煤取代木柴的结论;又有学者根据材料二“赐在京(汴都)官员柴、炭各有差,柴578万,炭585万”,对上述结论予以反驳。下列说法中最为合理的是

A.两位学者所用材料相互矛盾,结论都不能成立

B.材料二否定了材料一,仅用材料一得出的结论难以成立

C.无论材料一还是材料二,都必须得到考古学支持才能成立

D.材料一指的是民众,材料二指的是官员,两条材料并不矛盾

(4)考查情感、态度、价值观

北京卷2011年第17题:图8是一幅法国报刊上的政治讽刺漫画:义和团杀外国人为“野蛮”(BARBARIE);外国人杀义和团为“文明”(CIVILISATION)。这幅漫画的作者意在

A.主张武力解决争端

B.抨击西方殖民侵略

C.混淆文明与野蛮的界限

D.承认殖民者的双重标准

4.开放性与灵活性成为必然趋势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高考试题就试图引导学生进行独立思考。1991年历史高考试卷引用英国历史学家马士对鸦片战争的论述,实际就是想考查学生史料鉴别的能力。此后上海开始采用历史小论文的形式,给考生以更大的自我展示空间。近两年无论全国文综卷还是各省试卷,这种趋势越来越明显。

开放性试题的核心,一是鼓励个性与创造精神,二是真实而深入地考查考生的历史综合技能。从第一方面说,中学教学更多的重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与训练,考生记忆性强、习惯于接受已有的现成知识与能力,实际动手能力较差。而大学则更强调学生的独立思维训练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考生从中学进入大学,需要很快适应并完成这一学习转换。而开放性试题正体现出大学选拔功能的需要,某种程度上也是为中学与大学之间搭建起便通的桥梁。从第二方面说,由于高考研究专家对高考规律研究日益深入,高中历史教师备考的经验与能力不断加强,社会各种复习资料的汗牛充栋,使得高考命题实际面临着专家、教师、社会和考生的围追堵截。考生备考水平越来越高。原来旨在考查学生史学能力的分析题和问答题无论怎样变换,其规律和模式都渐被考生摸透和准备,越来越难以独立完成这一使命,从考试信度和难度测评这些标准来看,是较难真实反映考生自身实际能力的。而开放性试题则是考生和中学教师较难具体预测的,因而日益受到命题专家的重视。

在试题开放性探索方面上海开风气之先。2001年上海的“公开信”题将历史分析与论证融合起来,开始向“历史小论文”过渡。2002年“上海外滩”题是准小论文形式,它要求考生根据图片材料自定选题进行解释。2003年“近代中国社会变迁长卷题”则直接要求“自拟题目,写一篇历史小论文”。

从目前全国开放性试题来看,指导思想指向有差,开放程度进展不一,考查角度亦有差别,大致有这样几类:

(1)开放某一试题的某一问,赋分不多,多在4分左右。我们结合近两年高考试题的具体情况进行分析

上海2010年第33题:2009年12月河南安阳发现一座东汉大墓,一些学者依据该墓的规模、形制、遗物及文献记载等,认定这是曹操墓,由些引发了各界热议。其第3问:根据材料二,你认为史家怎样才能增加学术可信度,写出信史?(4分)

广东卷2011第38题:(25分)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三:20世纪60年代以来我国出版的世界通史教材,对世界近现代史的分期先后出现两种主要做法:①近代史开始于1640年,现代史开始于1917年;②近代史开始于1500年前后,现代史开始于1900年前后。该题第3问:任选材料三中的一种分期方法,分析其史实依据。(8分)第4问:有学者认为,历史不仅是指过去的事实本身,也是指人们对往事的记录。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3分)

广东卷2011第39题:(27分)在探讨“中国计划经济的形成和变革”问题时,某同学发现在20世纪30年代中国兴起了一股计划经济思潮,并摘录了以下材料。请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在下列问题的指引下,进行深入探究。该题第4问:通过上述探究学习,你获得什么历史启示?(3分)

天津卷2011年第12题:(19分)民主政治是历史发展趋势,并随着时代进步不断完善。阅读材料,回答问题。该题第4问:综上,结合所学知识,谈谈民主政治不断完善的社会条件。(4分)

天津卷2011年第13题:(21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该题第3问:材料三右图为杰里·本特利等《新全球史》中有关经济全球化的一幅漫画。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漫画的寓意。(2分)根据你的认识,谈谈中国等发展中国家对经济全球化应采取的态度。(4分)

海南2011第33题:(8分)探索历史的奥秘

该题第2问:以《阿房宫赋》为例,说明历史题材文学作品对探讨历史问题的作用。(4分)

通过上述类比可以看出,这类题属于开放题型的最初形式,赋分不多,使用广泛,主要从历史学习的态度、对问题的理解、所获得的启示等方面进行设问,具有如下特点:一是试探性,为以后的开放试题的进一步探索积累经验。二是引导性,引导考生向开放性方向思考。三是宽松度大,考生得分相对容易。当然,既然是开放性试题的最初形式,这种方式也有不足,表现在两方面,一是由于赋分少,对考生的要求不会太多,因此试题考查内容不太充分。二是由于没有特别固定的赋分标准,学生容易得分,因而区分度较差。

(2)小论文形式,赋分多在10分左右。近两年较为典型的小论文开放题有如下一些:

山东2010第27题:1492年哥伦布航行到达美洲,开启了世界历史的新时代。阅读材料,回答问题。问题一:偶然与必然:问题二:发现与相遇:问题三:交流与发展。该题第3问:结合所学知识,运用以上四个词语,以“交流与发展”为主题写一则历史短文。要求:①紧扣主题,观点合理;②史实准确,史论结合,③条例清晰,合乎逻辑;④字数在120字左右。

天津卷2011第22题:(13分)传统经济社会结构的近代更生常常伴随着迷惘和阵痛。历史学家陈旭麓认为,在这一过程中“除了旧生产方式逐步解体所产生的苦难之外,还应当有新生产方式破土而出的生机和朝气。如果忠实于历史唯物主义,就不能不承认:历史的主题应当是后者而不是前者。”该题第3问:运用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论证陈旭麓先生提出的观点。(6分)要求:观点理解准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楚;200字左右。

2011年全国卷第40题:(25分)材料一春秋战国时期按“官有能而禄有功”的原则,废除血缘世袭的贵族制,建立起官僚行政制度。材料二唐代将品德与任职态度方面的“四善”作为考查官员最重要的内容……材料三取士概归学堂,固已明示天下以作新之基……该题第2问: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述清末对“德”、“才”的新认识。(10分)

山东卷2011第27题:(25分)17—18世纪中国和西方都出现了新的社会思潮,黄宗羲和孟德斯鸠分别是其重要的代表人物。清末,孙中山曾刊印黄宗羲的《明夷待访录》宣传革命,他对孟德斯鸠及其思想也推崇备至。阅读材料,回答问题。该题第3问:结合黄宗羲与孟德斯鸠的思想在中国近代民主革命进程中的影响,谈谈你对材料三的认识。(9分)

2010年上海第37题:一份对外“和约”。义和团运动期间一位团民私自替政府拟了一份对外“和约”。“和约”虽不具法律效力,作为历史材料却真实地反映了作者的思想。该题第3问:你是如何看待这份“和约”的?(15分)

上海2011第37题:—份护照。《天津条约》签订后游历护照开始出现。通商口岸的外国人从领事馆取得护照,经当地海关道盖印,即可凭此护照进入内地游历。该题第2问:你认为当时外国人持这类护照游历有哪些弊端?(9分)

小论文形式的开放性试题是目前较多省份采用的考题形式,相对来说,较为成熟,具有如下特点:第一,试题要求考察的主观性很强,学生选择的余地较大。第二,试题考察的范围广,具有较大的深度与难度,可以真正考查学生的实际能力。第三,答案要点包容性大,甚至只有答案要求而无具体答案。第四,试题不易被猜中、压中。第五,阅卷难度增大。

(3)其他开放方式。以近两年北京试卷最有特点。与上海试卷相比,北京卷开放题开放的不是史观,不要求考生独立阐释自己的观点,而是以课本的历史观点或历史定论为依托,以开放式的答案、答案标准和组答方式为特征。这种开放题不考查考生独立“求异”思维的能力,而是考查考生对历史规律的认知深度和掌握程度,在对史料鉴别、提炼、组合中凝练出自身思想的精华,通过“温故”而“知新”,通过“求同”思维锻炼,为将来大学阶段“求异”思维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北京2010第37题:(36分)茶叶是中国对世界的重要贡献,并对人类历史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该大题以4个小主题组成,即茶叶与中国古代经济,茶叶与世界贸易,茶叶与美国革命,茶叶与民族企业。该题第4问:阅读下表,结合所学,划分“张一元”企业发展的历史阶段。(8分)并任选其中一个阶段,分析这一阶段内中国的相关经济状况。(4分)要求:材料运用充分,言之成理,符合企业自身发展规律。

“张一元”大事年表

时间

事件

1900年

安徽人张文卿于北京市创办张玉元茶庄

1906年

在前门大栅栏开办第二家茶店,始称“张一元”

1925年

创建福建建茶场,就地加工生产

1930-40年代

开始利用电台、电影等手段进行广告宣传

1956年

公私合营

“文革”期间

先后改称红旗茶庄、大栅栏茶庄、闵春茶店

1982年

恢复张一元茶庄的名称

1992年

成立北京市张一元茶叶公司

1995年

建立茶叶生产基地——闽东茶叶公司

1999年

成立北京张一元茶叶有限责任公司,实行股份制

2002年

扩建为张一元饮品有限责任公司

该题答案为开放式,由学生自主思考与选择。参考示例给出了3个角度,即企业发展角度、企业性质角度和企业经营角度。而其他角度只要言之成理且符合企业自身发展规律,亦可得分。

北京卷2011年第37题:(38分)国家是历史发展的产物,其演变历程与丰富内涵是历史学习的重要内容。该题由4个小问组成,即国家与古代官僚制度,国家与政体变革,国家与经济政策和国家与爱国主义。该题第4问为:在近代中国,爱国是历史的主旋律,有着丰富的内涵,可通过多个主题体现出来。阅读下表中的资料,围绕爱国,提炼一个涵盖若干条资料的主题,并将符合该主题的资料序号挑选出来。(8分)结合所学,补充一条符合该主题的新资料并加以简要阐释。(4分)要求:提炼的主题必须涵盖两条以上资料,立意明确;符合该主题的资料要选择完整,无遗漏;逻辑清晰合理。

序号

资料

1

江南制造总局

2

“文学革命”

3

武昌起义

4

“自强”“求富”

5

三民主义

6

师夷长技以制夷

7

京张铁路

8

南京大屠杀

9

北伐战争

10

虎门销烟

11

中国同盟会

12

南昌起义

该题答案示例给出3个:①主题:救国道路的思想探索,序号:4,5,6。②主题:辛亥革命时期的爱国斗争,序号:3,5,11③主题:政治领域的爱国主义表现,序号:3,5,9,10,11,12。当然,,该题鼓励考生从其他角度答题,只要符合要求同样可得满分。

(4)客观题的开放

2011年上海高考首次出现。它改变了过去人们对客观题很“客观”的看法,对考查考生对历史事件、人物的主观体认开辟了新渠道,对分层考查学生的认知能力做出了十分有益的探索。该组题为:

以下每小题3分,共12分,每—选项的分值可能为0、1、1、3分。选出最佳一项,多选不得分。

30.夏朝没有留下直接的文献史料,有关记载多为转手材料,有些具有传说性质,所以夏的存在引起学者的怀疑。二里头遗址发现后,怀疑的看法逐渐减少。这是因为

A.该遗址的发现证明夏的传说有一定真实性

B.该遗址的考古发现与有关夏的文献记载一一对应

C.该遗址一定程度上证明了夏的存在

D.该遗址的考古发现属于原始材料

31.有人说:“康有为不是一个政治家,实是光绪皇帝以及全中国的不幸。假如康氏的谨慎能像他的热情那样,他也许能在十三年前展开维新,早就带来了‘未来的中国’。”这段话主要说明了

A.只有政治家才能带来“未来的中国”

B.康有为性格对维新运动的重要影响

C.康有为性格中的弱点与优点

D.改革家应兼具谨慎与热情的性格

32.英王查理一世在受议会审判时说:“你们企图审判国王,这是多么大的罪恶啊,我的权力是上帝所托付的。”法官说:“在国王和他的人民之间存在一个契约协定,一旦这条纽带被切断,那么只能说,别了,君主统治!”这两段话体现了

A.英王与法官的恩怨

B.国王至尊与法律至上的较量

C.国王与议会的矛盾

D.君权神授与人民主权的对立

33.右图是一幅创作于1903年的漫画,其主旨是

A.批评洛克菲勒控制全球石油贸易的企图

B.讽刺洛克菲勒给予芝加哥大学的资助来自于巨额利润

C.嘲笑芝加哥大学依傍寡头,接受洛克菲勒的蝇头小利

D.抨击洛克菲勒谋求垄断全球石油贸易,用助学美化自己

得分

3分

1分

1分

0分

30

C

A

D

B

31

B

C

D

A

32

D

B

C

A

33

D

A

B

C

5.考试标准的梯度性倾向

几年前,不论是客观题还是主观题的评价标准是严格按照采分点给分。这样就无法发挥考生的主观积极性,考生只有侧重知识记忆才能答对采分点。进入21世纪后高考主观题的评价标准渐渐具有一定的灵活性。近年来高考评分标准更具开放性,更强调思维水平的区分。

学科能力与学科素养始终是历史测量的重点目标。怎样在测量实践中综合考查与辨别不同层次的能力水平,也始终是历史测量的重要任务。对于有材料、有论点的史学命题的论述予以科学的评判,这是开放性试题的生存与发展的基础。开放性试题鼓励学生个性发展与独立思考,然而在高考推广中最大难点是阅卷评分问题。由于同一史料因个人立场、观点、方法不同,无论是立论、推理还是选择材料和信息整理与利用,考生答案都会千差万别。这就会使阅卷评分产生很大误差,从而制约历史小论文题型的使用。也就是说,开放性试题不仅要求命题设置科学精巧,同时更需要阅卷的主动、积极与负责。这些都需要有一个较为科学的评价标准和体系。

上海在这方面同样开风气之先,率先进行了有益探索。方法有二:

一是2002年上海实验并推出“专家团体整体评分法”,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网上控制阅卷。具体做法是,用以评委为代表的专业群体性“主观”意见取代实际难以确定的“客观”标准。阅卷过程中采取三道纠错程序和三道监控程序,较好解决了评分信度问题。

二是近年来采取的SOLO分类评价法。SOLO分类评价法是香港大学教育心理学教授比格斯首创的学生学习成果评价方法,其核心是以等级描述为特征,进行质的评价。SOLO是英文StructureoftheObservedLearningOutcome的缩写,意为“可观察的学习成果结构”。该理论把学生答案由低到高分为5个层次,即前结构层次、单点结构层次、多点结构层次、关联结构层次和抽象拓展层次,从而判断学生思维能力的高低。SOLO评分方法给主观题层次评分法奠定了理论基础,其意义在于把过去我们也曾使用过的层次评分的实践探索理论化,从学理上论证了分层评分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找到了分层评分的规律,且适用于多种主观题题型。

2007年上海市高考命题开始引入SOLO评价法,第36题为:阅读下列反映英国工业革命时期工人阶级状况的材料,回答问题。问题是:你认为当时工人阶级的状况如何?评分标准采用分层评分法,按5个递进层次评分。第一层次,所给答案与所要回答的问题没有任何关联。第二层次,仅给出结论,未利用任何材料进行论证。第三层次,给出结论,并组织材料进行论证。第四层次,利用材料一从两个不同的角度分别进行论证。第五层次,利用材料综合不同角度进行充分论证。由此可见,这一评分标准是对SOLO的可以模仿。

近两年来上海、广东和全国卷高考命题评分在参考SOLO的基础上,依据本地高考情况和考题实际情况,对答案标准做出适当调整与改进,而且收到了较好效果。这类试题具有代表性的包括以下几道:

2010年上海第37题:一份对外“和约”的第三问:你是如何看待这份“和约”的?参考答案为:本小题采用SOLO评分法。(15分)

答案1:能对材料进行抽象提炼,并结合事实进行论述。(13-15分)材料与史实:运用充分;运用较充分。抽象视角,如“合约”反映了社会形态更替时农民阶层只能使用传统精神武器和物质武器进行抗争的无奈现实;又如“合约”反映了现代化后来者在反抗不平等的资本主义现代世界体系的同时,却不自觉地运用西方国家“游戏规则”的矛盾心态。论述:论述充分;论述较充分。叙述:叙述完整流畅形成结构。

答案2:能在多个线索或材料之间建立起联系,并对此作出解释。(8-12分)材料与史实:运用充分;运用较充分。视角:从两个以上角度展开分析,如指出“合约”中合理与不合理的要求;“合约”中反映爱国精神与盲目排外的要求;“合约”中抵御外来侵略的要求与传统天朝观念(华夷观念)的要求;“合约”中属于农业社会的要求与工业社会的要求。观点清晰;观点较清晰。论述:论述充分;论述不够充分。叙述:叙述形成结构;叙述连贯流畅。

答案3:使用多个线索或材料,进行单一维度的解释。(3-7分)材料与史实:运用较多材料;运用较少材料。视角:提炼出一个视角。如“合约”反映了作者的排外心理(反帝、抗争、反对基督教文化);“合约”和与反映了作者的爱国主义精神;“合约”反映了作者的保守心理。观点清晰;观点不清晰。叙述:叙述完整流畅;仅能列举。

答案4:找出一个线索或材料即得出结论。(1-2分)

其他答案:没有形成对问题的理解。回答和问题无关或同义反复。(0分)

2011全国卷第41题:西方的崛起曾被视为世界历史中最引人入胜的历程之一。……评述材料中关于西方崛起的观点。(12分)要求:围绕材料中的一种或两种观点展开评论;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该问评分标准为:

一等(12-10分)①紧扣评论对象,观点明确;②合理引用史实,进行多角度评论;③论证充分,一逻辑严密,表述清楚。

二等(9-5分)①能够结合评论对象,观点较明确;②引用史实,评论角度单一;③论证较完整,表述清楚。

三等(4-0分)①偏离评论对象,观点不明确;②未引用史实。

上海2011第34题:两张判决书。在古巴比伦和古罗马,法官对同一案件的判决会大相径庭。该题第2问为:以今日之见,你觉得哪种判决较合理?说出你的理由。答案说明为:下列答案按层次由高到低、依次递减的原则进行排列和赋分。“答案1”为最高层次的答案,“其他答案”为不符合题意的答案。

答案1:给出判断,并能从材料中提炼理由。(6分)判决二合理。其一,新房是乙建造的,同乙之子无关,法官严守“罪行不能继承”的原则;其二,在乙未做自辩前,法官严守证据原则。视其无罪。这反映了讲理性、重证据的法治精神。判决二合理。判决一依据同态复仇将乙之子处死,不如判决二重视人的基本权利。此外,判决一在断案时也不如判决二那样重视证据。以今日的眼光来看,依据理性的原则而不是习俗更加符合法治精神。

答案2:给出判断,并就案情本身进行分析。(3分)判决二合理。新房是乙建造的,同乙之子无关,况且新房倒塌也不一定是乙的错误。

答案3:给出判断,但未结合具体材料陈述理由。(1分)判决二合理。它反映了古罗马人的法治精神。

其他答案:只作判断而无理由或理由不符合题意。(0)

上海2011第37题:—份护照。其第2问为:你认为当时外国人持这类护照游历有哪些弊端?(9分)答案说明:

答案1:能结合护照中的信息分析弊端。(9分)护照上所填游历地区很广,也没有确定的有效期,等于让外国人持此一照,周游全国,为其侵略活动提供方便;护照上要求地方官“随时照料”的措辞十分含混。给外国人敲诈地方官吏提供了口实;护照上要求地方官对外国人“宾礼相待”,却只字未提外国人进入内地应遵守的法律和义务,如果外国人寻衅滋事,地方官难以裁办。

答案2:未结合护照中的信息进行分析。(1-3分)有利于西方人自由传教,为其发动侵华战争作好准备,进一步加深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

其他答案:(0分)

三、影响命题的因素

1.新课标的精神

2.对新课标精神理解的加深(纠偏)

3.社会热点的隐形关注

4.教师、学生的实际情况

5.以往考题的规避

6.其他因素(命题专家、命题研究专家、社会研究者及模拟题)

四、试题中的一些问题

近两年来,全国及各省高考试题命制技巧日益成熟,水平明显普遍提高,但若吹毛求疵,仍有一些可探讨的地方。个别试题存在着信息不清晰、表述不准确、逻辑不严谨和历史感不强等问题。比如:

1.图片提供的信息过于繁杂。

右图为民国年间天津同升和帽庄出售其仿制的西式帽的广告。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①该帽一定程度上抵制了洋帽的输入

②中国社会生活受到西方文明的冲击

③广告主要宣传了博士帽的实用功能

④帽式的差异体现出男尊女卑的观念

A.②③  B.①②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2.问题表述不够清晰。

历史是复杂的。有时吸取前人的历史教训会导致新问题的产生。下列史实能佐证这—看法的是

A.秦二世而亡,汉推行郡国并行制  B.秦二世而亡,汉启用布衣将相

C.隋二世而亡,唐广招贤才知人善任 D.隋二世而亡,唐实行宽简舒缓法

从1872年到1875年,清政府派出四批留美幼童,其中绝大部分学成归国后在军政和实业部门就职,在政治上基本是清政府的拥护者。1905年前后留日学生近万名,其中公派生的相当部分转向革命或同情革命。出现此种转变的主要原因是

A.科举考试制度的废除B.清廷革新能力的丧失

C.国内武装起义的推动D.中日甲午战争的影响

3.选项表述不够明确。

1938年4月,中国飞行员陈怀民在武汉空战中与日军飞行员高桥宪一同归于尽。随后,陈怀民的妹妹致信高桥的妻子美惠子:陈怀民猛撞高桥的飞机,不是发泄对高桥的私仇,而是代表着两种不同力量之间的较量。同时表示,她们一家对美惠子没有怨恨,希望有一天能够友爱地握手。此事

①发生于抗日战争的相持阶段②反映了正面战场的英勇抗战

③说明两国人民深受战争之害④展现了中国人民的博大胸怀

A.③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4.答案选择有疑问

一般认为,辛亥革命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其主要依据是,辛亥革命

A.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B.是由革命政党领导的武装斗争

C.主力军是民族资产阶级中下层D.实现了资产阶级的利益要求

5.史学特色不明显。

2011年5月1日深夜,“基地”组织领导人本·拉登在巴基斯坦被美军击毙。许多国家发表声明,对此表示支持,并强调世界各国应共同打击恐怖主义。由此可以看出

①反恐斗争有赖于国际社会的合作②恐怖主义成为全球化的主要障碍

③恐怖主义滋生的土壤由此被铲除④恐怖主义依然是国际社会的公敌

A.①④  B.①②  C.①③  D.②④

6.组题理念非主流。

学习历史可以用想象的方法来“重建”历史场景。假如你生活在1913年的中国,可能会看到以下哪一情形?

A.唐胥铁路开通  B.街上路人互行脱帽鞠躬礼

C.《申报》上刊登北伐的消息  D.李大钊发表《庶民的胜利》的演说

乾隆皇帝曾对法国产生浓厚兴趣,打算派外交使团会见路易十六。这一计划最终付诸东流,原因可能是

A.法国爆发了大革命  B.清廷忙于抗击少沙俄入侵

C.中国正在和英使签订两国通商协议  D.普法战争爆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