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男人会容易离婚吗:莫把善法当佛法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9 14:44:57

 前在网上读到一篇名为《莫把善法当究竟》的文章,内容已不多记,今天借用这个绝佳的题目,也与同修说说末学在这方面的感悟。

        1、《弟子规》、《太上感应篇》、《了凡四训》、《寿康宝鉴》等书,是佛法吗?

        不是,是善法。大德倡导初机之人读这些书,好比让你把双脚踩到地上再走。而佛法好比日月,高悬头顶,辉耀异常,二者根本无法同日而语。佛教讲究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这是修助缘,非佛教正行。

        2、三皈五戒是佛法吗?

        是,因而佛法“律”藏是专讲这一块的。三皈五戒是学佛修佛的必要条件。三皈依好比一座门,持五戒好比拥有一把进门的钥匙。没有三皈依,你进不了佛藏;没有五戒,你就缺少必要的修行的支持保证。因而佛教非常重视和讲究三皈五戒的落实情况。皈依之后,犹需猛厉修行,减烦断惑,净心证真才是。因此,可以说,三皈五戒是修行的保证,但不是修行的目的。

        3、基督教、伊斯兰教等其他宗教是佛法吗?

        不是,兄弟教派而已。耶稣的子民、穆罕默德的羔羊,他们都劝善,讲修心,比如忏悔,比如祷告,几乎与佛相似。他们的区别不在于合掌,不在于画十字,或者以手加额;不在于不食荤腥,或者不敢见血,或者不食猪肉——实乃愿力不同,果地不同也。佛子讲修行证果直超三界而成佛,基督教的天堂犹在六道,伊斯兰教讲究入世,似未确定修行的去处。他们的区别还在于,基督和真主,是绝对的权威,而佛陀,却说人与己无二无别。基督、真主讲保佑,而佛陀,讲修行,讲自证。

        4、施食、放生是佛法吗?

        不是,是善法,积福报而已。地狱、饿鬼、傍生等可怜悯者,过去生福报使然。我辈无缘大慈、同体大悲,救得了一时,救不了一世。要彻底摆脱苦难,还是要他们诸恶莫作,依教奉行,自己的业债自己还。

        5、佛法僧是佛法吗?

        是。佛法僧本身就是佛教的表法、相法。佛法,是修佛门径的泛称,但有时特指经、律、论这些专供后学参究研修的佛藏典籍。

        6、念佛是佛法吗?

        是。净土法门,与教下诸宗、藏密一起,都来自释迦牟尼佛祖教法。当年世尊因机逗教,创设了八万四千法门,法法平等,无有高下。净土念佛法门,就是其中之一。

        7、佛法的根本旨趣是什么?

        佛法的根本旨趣,是四谛,是八正道,是六波罗蜜等。阿难尊者说:“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百丈问:“如何是佛法旨趣?”师曰:“正是汝放身命处。

        8、佛法最根本的特征是什么?

        当今,佛法最根本的特征应是:“厌离娑婆,发菩提心,愿生净土,直超三界”这十六个字。厌离娑婆,是因为娑婆堪忍,乃五浊恶世,太苦(人都有八苦,何况地狱及傍生);发菩提心,是自度度人,自觉觉他;是无缘大慈,同体大悲;是破迷开悟,是般若智慧。愿生净土,是在佛住世时,有人可以当下修成阿罗汉,当即证悟,并具备了种种神通神变,但他们大都是人寿二万岁时,迦叶佛教下发愿,愿在释迦佛坐下心开意解,证得罗汉果位所致。阿罗汉可以事事无碍寿命无限地行住世间,但佛为了促使众生不要懈怠尽快修行而不为开许。我们今生资质较差,要想证果,若无愿力,难上加难,愿借阿弥陀佛四十八愿垂慈接应之故。极乐净土,乃阿弥陀佛愿力所现、人人寿命无限福报无限之处。三界,就是欲界、色界、无色界,都在轮回之中。超三界就是趣净土,趣净土就是超三界。

        9、修佛法最基本的门径是什么?

        修佛法最基本的门径是信、解、行、证四个字。信,就是信佛是大智者、实证者、实语者,信佛经就是涅槃妙法,信因果报应,信业力牵引,信六道轮回,信极乐净土。解,就是通过诵经和亲近善知识破迷开悟剔除邪见,入佛知见,知道杀盗淫妄酒、财色名食睡、贪嗔痴慢疑障法障道;知道一切法由心想生,心外求法就是求魔;知道相由心生,境随心转的道理;知道这世间一切自然现象都是世人业力招感的结果;知道佛陀因机逗教的教法特征;知道有所取有所不取的道理及量度等。行,就是或念佛,或禅坐,或经行,或参究,或闭关,或化人,自度度人,自利利他。证,就是修行的最终目的,是心开意解,根尘脱落,明心见性,所行无碍,露出般若智慧的那一刻。证果以后,再乘愿肩佛家业,续佛慧命,导归群萌,施乐十方。

        10、佛法和善法的区别是什么?

        一切普世、入世的法,都是善法。善法是讲这一世享受福报的,诸如长寿、消灾、免难、求财、改命、升官、享乐等类。善法是我们修行的基础,是起跑线。而佛法,是讲解脱苦轮直登觉岸趣入涅槃妙境之法,是我们修行的最终目的,是终点。正如前面比喻的那样,善法是大地,而佛法是太阳,二者同等重要,但又有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