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田芳评书李自成第2部:第六课 《论语》文化思想精华(一)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7 17:40:12

第六课  《论语》文化思想精华(一)

一、教学目的和要求

1、了解孔子和《论语》。

孔子的身世和为人、《论语》的成书和基本内容、《论语》的研究和学习。

2、认识孔子的思想学说体系。

孔子思想学说的集大成性质、孔子思想学说体系的构成。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认识孔子的思想学说体系。

三、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选择

多媒体要点板书、同内容相关的图示,讨论。

四、教学内容

 

第一节             孔子和《论语》

一、孔子的身世和为人

1、孔子身世与生平

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人。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同时,他还是一位古文献学家,曾修《诗》、《书》,定《礼》、《乐》,序《周易》,作《春秋》。孔子少时贫贱,做过管仓库和放牧的小吏,30岁开始创立了中国第一所私学,一生主要从事教育,相传有“弟子(学生)三千,贤人(有成就的好学生)七十二”。他曾经带领弟子周游列国,其思想和学说对后世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孔子的远祖是宋国贵族,殷王室的后裔。其六代祖叫孔父嘉,是宋国的一位大夫,做过大司马,在宫廷内乱当中被杀。孔父嘉之子木金父,为避免灭顶之灾逃到了鲁国的陬邑,从此孔氏就在陬邑定居,变成了鲁国人。孔子的父亲叫叔梁纥gē(叔梁为字,纥为名),母亲叫颜征在。叔梁纥是鲁国有名的武士,有过两次战功,曾任陬邑大夫。叔梁纥先娶妻施氏,生9女,无子。又娶妾,生一子,名伯尼,又称孟皮,脚有毛病。叔梁纥很不满意,于是又娶颜征在。当时叔梁纥已66岁,颜征在不到20岁,生孔子。

孔子生年一般按《史记·孔子世家》所记为鲁襄公二十二年,而生月生日《史记》未记,按《谷梁传》所记为“十月庚子”,换算为公历应为公元前551年9月8日。孔子出生在鲁国陬邑昌平乡(今山东曲阜城东南)。因父母曾为生子而祷于尼丘山,故名丘,字仲尼。鲁国为周公旦之子伯禽封地,对周代文物典籍保存完好,素称“礼乐之邦”。

2、孔子的为人和影响

孔子是一个教育家、思想家,也可算半个政治家,但他首先是一个品德高尚的知识分子。在中国五千年文明史上,对华夏民族的性格、气质产生最大影响的人,就是孔子。他正直不阿、乐观向上、积极进取,一生都在追求真、善、美,一生都在追求理想的社会。他的成功与失败,无不与他的品格相关。他品格中的优点与缺点,几千年来影响着中国人尤其是知识分子。他对中国知识分子影响最大的品德主要有:

发愤忘食,乐以忘忧。

他在63岁那年,曾这样形容自己:“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述而》)当时孔子已带领弟子周游列国9个年头,历尽艰辛,不仅没有得到诸侯的任用,还险些丧命,但他并不灰心,仍然乐观向上,坚持自己的理想,甚至是明知其不可为而为之。这种为理想而奋斗的精神,成为后代正直知识分子的主要特征。

轻财好义,安贫乐道。

孔子说:“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述而》)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孔子一生以好学著称,他对各种知识都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因此本人多才多艺,知识渊博,在当时是出了名的,几乎被当成无所不知的圣人,但孔子自己不这样认识,他说:“圣则吾不能,我学不厌而教不倦也。”(《孟子·公孙丑上》)

直道而行,宁折不弯。

孔子生性正直,又主张直道而行,他曾说:“吾之于人也,谁毁谁誉?如有所誉者,其有所试矣。斯民也,三代之所以直道而行也。”(《卫灵公》)

成人之美,与人为善。

孔子创立了以“仁”为核心的道德学说,他自己也是一个很善良的人,富有同情心,乐于助人,待人真诚、宽厚。“己所不欲,毋施于人”(《颜渊》)、“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颜渊》)、“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卫灵公》) 等等,都是他的做人准则。

    二、《论语》的成书和基本内容

《论语》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总集,共20篇512条。《论语》对中国文化有着广泛的影响,历来被推崇为儒家学说最典型的代表作。《论语》为孔门弟子及再传弟子辑录整理。

《论语》由孔门弟子集体结集,反映了他们对孔子思想的认同和理解。从孔子开始,儒学实际上分成了两途:一是六艺之学,一是社会人生之学。

社会人生之学则是孔子对社会人生的见解和看法,是孔子改革社会政教的主张和方案,是孔子的思想创造。“仁”在六艺中虽然已出现,但孔子却赋予它不同以往的含义,使其成为儒家的终极信念和人生理想,“孔门之学,求仁之学也。”“礼”也是六艺中经常出现的概念,但孔子对其作了重新论证,提出以“礼”为核心的社会改革方案。由于孔子是以新兴的“诸子”身份提出自己的主张,故他的社会人生之学又称为“子学”。

总之,《论语》在中国文化传统中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它既是“经”,又是“经”中之“经”。因为《论语》本身记载了孔子及孔门精英子弟的言行举止、论学历事,与其他诸经相比具有绝无仅有的直接性和体己性。而“半部《论语》治天下”的古语,则在另一个层面反映了世人对于《论语》的推崇。

三、《论语》的研究和学习

据《汉书·艺文志》记载,《论语》有三种版本:《鲁论》20篇;《齐论》22篇,多出《问王》(或说是《问玉》)和《知道》;《古论》21篇,《子张》有2篇。《鲁论》和《齐论》都有师传,西汉末年安昌侯张禹教授《论语》,以《鲁论》为主,《齐论》辅之,称《张侯论》。现在的论语就是《张侯论》。

《论语》作为儒家的经典之一,也是我们研究孔子思想的主要资料。杨伯峻先生说:“如果我们要研究孔子,仍然只能以《论语》为最可依赖的材料。”(《论语译注》,中华书局1980.P31)但从史料学的角度看,《论语》作为一种文本也是值得我们研究的对象之一。因为,它的文本并非出自于孔子本人之手,其成书有一个历史过程。曹聚仁在《中国学术思想史随笔》中认为,《论语》的原始集结,在先秦不是一部而是有多种本子。孔子三千弟子中至少七十二贤人皆有一本关于孔子言行的记录册,即72种不同的《论语》。经过秦始皇“焚书”之后,至西汉,还有《鲁论语》、《齐论语》、《古论语》等不同版本,这说明《论语》作为文本确实存在着史料的真伪问题。这一点是“论语学”得以兴起的原因之一。

事实上,自汉以来,以《论语》为研究对象的“经学”一直是官方的显学。至二十世纪20年代,梁启超《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提出了“论语学”的概念,30年代周予同《群经概论》论述了“论语学”的沿革。“论语学”在古代的发展主要经历了“汉学”和“宋学”两个阶段:“汉学”以名物训诂为主,包括汉代的“经学”和清代的考据学;“宋学”以义理发挥为务,主要有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两派。近代“论语学”的发展除继续汉学、宋学之传统外,又将西学融入其中,其研究的视野更为广阔。

传统“论语学”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论语》的编纂、成书的年代、版本的变迁、篇章次第与结构、文字训诂、名物考释、注译传播及学派风气等方面,涉及到历史学、文字学、版本学、校雠学及哲学、文化学等学科,取得了十分丰厚的成就。据统计,自汉代以来至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有关《论语》的考释之书,见于史载或流传下来的不下3000种,这些著作为我们以《论语》为主要资料来研究孔子思想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关于“论语”命名的含义,历来说法不一。汉代刘向《别录》认为是孔门弟子记录所闻孔子之“善言”:“《鲁论语》二十篇,皆孔子弟子记诸善言也。”人们不断地研究《论语》,认识、发掘其思想,渊远流长,经久不衰。这种研究一直延续到新的世纪,近年来,《论语》研究的版本日趋丰富,虽然视角不一,然而各俱千秋。综观众多《论语》研究版本,可分以下五种类型:

1、注释式的。按照《论语》的篇章结构,对《论语》按顺序注释、译文。通常版本完善,注释详尽,译文通俗。

2、评述式的。与注释式不同的是,注释式是三段式,即原文、注释、译文,评述式则是在注释式的基础上,加了评述。李泽厚《论语今读》(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4)是原文、译、注、记。

3、专题式的。改变《论语》的篇章结构,确定一个主题,作出编排,加以评述。张国淦《论语孔子论学》(《新民月刊》1936年第5期)以孔子所创造的教与学方面的理论和实践为主线,从教学育人、虚心好学、学习内容、学习方法、修身自省、培植盛德、举贤论人和师生关系等八个方面综观。

4、组合式的。将《论语》与其它相关书合编。《儒学十三经》(北方文艺出版社,2002)“是儒家奉为经典的十三部古书”,其中就有《论语》。还有“丛书”性的。

5、专著式的。即研究《论语》的专著。台湾南怀瑾《<论语>别裁》(复旦大学出版社,1991)是关于《论语》的讲演录。

  国外有学者称21世纪是儒家文化的世纪。人们普遍认为,《论语》所反映的孔子学说,其影响遍及政治、思想、文化、教育、伦理道德等众多领域,成为中国文化的一大标识。《论语》是中国两千多年来主流文化的“木之本、水之源、心之魂”。有人认为,《论语》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两千多年来,《论语》研究的各种版本已达三千多种,浩如烟海。并且,《论语》研究也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发展,历代学者对《论语》的至深酷爱和潜心研究,是《论语》生命之树常青的一个重要原因。

 

第二节    孔子的思想学说体系

一、孔子思想学说的集大成性质

本节主要介绍韩星博士的研究成果。他的《孔子的思想体系》,是至今探讨孔子的思想体系最深入最全面的文章,因其引证丰富,篇幅较长,这里只能择要介绍。该文认为,要探讨孔子思想学说的体系,我们应该有一个基础认识,那就是孔子思想学说有集大成的性质。孔子之所以成为两千多年以来中国乃至人类屈指可数的大思想家、学问家,最基本的就是他的思想学说是“集”了中国上古以来文化的“大成”。孟子就如此认为:“伯夷,圣之清者也;伊尹,圣之任者也;柳下惠,圣之和者也;孔子,圣之时者也。孔子之谓集大成。集大成也者,金声而玉振之也。金声也者,始条理也;玉振之也者,终条理也。”(《孟子·万章下》)

古今以来人们对孔子思想学术上集大成的认识主要有这么几个含义:一是集伯夷、伊尹、柳下惠这样的三圣之事为一大成之事;二是孔子既圣且智,孟子通过所谓金声玉振,始终条理来比喻和说明;三是集三代及其以上圣王德业的大成;四是集古代思想学术的大成。

二、孔子思想学说体系的构成

韩星博士认为,孔子的思想体系大致由两个层面构成: 即性与天道和仁礼中庸。我们简单了解前者,详细介绍后者。

第一层面,性与天道——哲学层面。《论语·公冶长》中说:“子贡曰:夫子之文章,可得而闻也。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

第二层面,仁礼中庸——现实层面。即以“仁”为支柱的修己之学与以“礼”为支柱的治人之学,被以“中庸”为基本原理的“中和论”有机地结合成为一个完整的体系。其中修己是治人的前提和条件,治人是修己的目标和归宿;而修己和治人两大部分思想内容的构建又是以“中庸”为基本原理的,“和”是完成整体构建的方法论原则和标准。

(一)以“仁”为支柱的修己之学

1、执政以正,修己安人。孔子对执政者提出“正己”要求,认为在任何一个秩序良好的社会中,执政者与臣民的关系是最基本的;而二者当中,又最注重执政者的作用,认为执政者的好坏决定社会治理的好坏。

2、克己约礼,自戒思齐。孔子还对以执政者为主体的社会各阶层提出了“克己”的要求。这就是曾经产生误解的“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颜渊》)这是孔子思想的纲要,涉及到礼和仁,而以“克己”作为复礼归仁的实践要求。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里仁》)思齐是冀己亦有是善,自省是恐己也有是恶。前者为积极向善,后者为消极自防。

3、入孝出弟,真情合礼。孝悌是修己的又一基本内容。孝指尊敬顺从父母,悌指尊重兄长,是中国古代处理家族内部两大关系的基本要求。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学而》)“出则事公卿,入则事父兄。”(《子罕》)由于当时的家族组织与行政的关系密切,在家能孝悌者,在政治上必定能敬重君主、公卿,所以,“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学而》)在孝悌中间,孔子更重视孝,认为这是“本”:“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4、仁者爱人,忠恕一贯。社会生活中处理人与人的关系时要爱人。当樊迟问仁时,孔子说:“爱人。”(《颜渊》)历来对仁的解释众说纷纭,然而爱人是其基本的精神,是修己之学的根本。这里的“人”是一种泛称,是一个类概念,是超越了阶级、种族的局限。孔子认为“爱人”的具体表现和方法就是“忠恕”。所谓“忠恕”,就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雍也》)可见,对己“克”对人“爱”,二者统一于“仁”,是修己之学的两个支点。

5、尊美屏恶,修齐治平。以“仁”的精神,贯彻于政治生活的过程当中,就是要做到尊五美、屏四恶。子张问于孔子曰:“何如斯可以从政矣?”子曰:“尊五美,屏四恶,斯可以从政矣。”子张曰:“何谓五美?”子曰:“君子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子张曰:“何谓惠而不费?”子曰:“因民之所利而利之,斯不亦惠而不费乎?择可劳而劳之,又谁怨?欲仁而得仁,又焉贪?君子无众寡,无小大,无敢慢,斯不亦泰而不骄乎?君子正其衣冠,尊其瞻视,俨然人望而畏之,斯不亦威而不猛乎?”子张曰:“何谓四恶?”子曰:“不教而杀谓之虐;不戒视成谓之暴;慢令致期谓之贼;犹之与人也,出纳之吝,谓之有司。”(《尧曰》)这些是对君子从政的一种带有理想色彩的要求,是以“中和”为原则,融道德与政治为一体,混修己与治人为一团,是其后儒家修齐治平的先导,对中国士人政治思维影响深远而巨大。

关于修己方面还有忠、信、智、勇、恭、宽、敏、直等,可以说与前面所述组成了一个大的系统,构成了由个体出发的人生道德的一极,但这一极绝不是封闭的,纯粹的,而是开放的,与下面要讲的另一极——治人是相通相连的。

(二)以“礼”为支柱的治人之学

以“礼”为支柱的治人之学实际上就是孔子的治国思想。孔子继承了西周以来把礼作为治国之经纬的思想,认为礼是治国之本,形成了以礼乐教化治国安邦的总体思路。

1、周礼损益,重人轻鬼。孔子对周礼抱着很恭敬的心态,但在实际运用中又有所损益,继承中有创新,目的是为了救世。他主张“学而优则仕”(《子张》),向社会打开了取士的大门。他通过对周礼的损益创造性地提出“仁”的思想,成为他整个思想体系的制高点,并与“礼”配合,在修己的同时治人,在人的伦理道德完善的基础上实现社会的良好秩序。

2、为政以德,先富后教。孔子继承西周德治思想,总结春秋德礼思潮,提出了“德化”、“礼治”的治国思想。孔子不满当时“天下无道”动荡不安的社会,抱着强烈的忧患意识和救世情怀,奔游列国,倡导“德化”、“礼治”。他说:“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为政》)

3、治国以礼,恭顺虔敬。孔子认为“治国以礼”既要注重形式,又要注重精神实质。他说:“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乐云乐云,钟鼓云乎哉?”(《阳货》)认为玉帛、钟鼓是礼乐所不可少的,但只是限于形式上是不够的,要注重礼的精神。礼的精神主要体现为“仁”、“恭”、“敬”、“让”、“情”等方面。“仁”是礼的最根本的精神内容。

4、名正言顺,各守其位。如何实现以礼治国?孔子把“正名”作为起始。当他与学生游卫时,子路问:“卫君待子而为政,子将奚先?”孔子说:“必也正名乎!”子路有些不解,孔子接着说:“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子路》)这一主张要落实在政治上,就是要做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颜渊》)。为此,在君臣关系上,他强调君臣之间要以礼相待,“君事臣以礼,臣事君以忠。”(《八佾》)至于父子、兄弟、朋友之间,一句话,各种社会关系都要以礼为准则,甚至要求人们“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孔子倡导的礼,体现在国家政治生活中,应该是“礼乐征伐自天子出”而不能“自诸侯出”,更不能“陪臣执国命。”(《季氏》)由于法治与礼治在那个特定的时代是有对立的,所以孔子站在维护礼治的立场上反对晋铸刑鼎,这说明孔子确实有保守倾向。

(三)以“中庸”为基本原理的“中和论”

1、中庸为德,允执其中。“中”和“庸”的观念在孔子以前已经有了,而“中庸”合称,成为一个基本范畴则始于孔子。《雍也》载:子曰:“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这里说了两层意思,一是说中庸是最高的品德修养和认识原则,二是说中庸之德起源很早,中断已久,在当时已经很罕见了。中庸与“允执其中”意思相同。“允执其中”见于《尧曰》,是尧留给舜的政治遗嘱的核心内容,这一点虽未必十分可靠(因尧、舜、禹本身的情形尚无定论),但执中是相当古老的思想无可怀疑,《尚书》、《诗经》某些篇章都明确地把“中”作为一个政治道德概念来使用。“中庸”也就是“用中”。

2、用之则行,舍之则藏。孔子对“中庸”原理的实际应用,是在极端中寻求平衡。求“中”之方,首在于通过考察事物对立双方的连接点来确定,以求双方在更高层次上的平衡。 

3、和而不同,周而不比。“和同之辨”是当时思想家们思考和争论的一个话题。孔子之前已有史伯和晏婴关于“和”、“同”、“平”等概念的讨论。

4、以中建和,万物化育。 孔子对“和”的标准问题十分关注,强调以“中”来建“和”。他是通过“和”与礼的关系来展开讨论的。

作业题:

1、              孔子说:“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述而》)请联系大学生勤工俭学的实际谈谈自己的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