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新觉罗.胤禛的儿子:再造设备管理流程 提高设备管理水平 >> 正文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5 12:44:13

再造设备管理流程 提高设备管理水平

[ 作者:石 磊 | 转贴自:本站原创 | 点击数:148 | 更新时间:2009-7-24 | 文章录入:imste   2008年 第 24 期 ]

(呼和浩特邮区中心局人力资源部,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10)
摘 要:结合邮政企业实际,从设备管理的机构设置 、基础管理、点检定修、信息管理和人员培训等几方面阐述设备管理的流程,从而达到提高 设备管理水平的目的。
关键词:设备;管理流程;技术装备
中图分类号:F27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6921(2008)24—0105—02

设备是企业进行生产活动的物质基础。随着设备现代化的发展,企业的效益、效能、成本以 及安全、环保和职工劳动情绪等都会受到所配置的设备和设备状态的影响,因此,设备管理 成为十分突出的问题。

良好的技术装备,要有科学的管理手段与之相适应。综观当前邮政企业设备管理现状,我认 为,要提升邮政的设备管理水平,关键是要抓住设备管理流程再造这个首要问题。

之所以说设备管理流程再造是提升邮政企业设备管理水平的首要问题,主要是基于两个方面 的原因:①当前企业的生产经营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市场经济已经替代了计划经济,邮 政企业所面临的市场竞争愈加激烈,而目前邮政企业设备管理仍未摆脱传统的管理模式;②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邮政企业的生产技术水平也得以快速提升,设备呈现大型化、精 密化、自动化、综合化的趋势。这样,就要求设备管理要适应这种变化,综合地研究设备管 理的新技术新方法。

当然,不同地区的邮政企业由于生产规模、具体条件不同,不可能有一个完全统一的设备管 理流程。但就邮政企业设备管理流程再造来说,应注意以下问题。
1 机构设置要合理、精干、高效

要力求精兵简政,尽量减少层次。邮政企业在全国中心局开展“三化改革”,首先就是“生 产管理扁平化”。以前设备的前期管理、后期管理、设备技术和经济管理分属不同的职能部 门,造成管理脱节。由于是多头领导,容易造成混乱,看似事事有人管,实际上出了事又谁 都没责任。因此,通过管理扁平化,组织结构转向分管局长领导下的主任负责制。由分管设 备管理的主任负责,减少中间环节。这样,管理流程清晰,机构设置合理,管理流程的再造 也就成功了一半。
2 重视设备基础管理

邮政企业现代化程度越来越高,以前制定的那些设备管理制度和办法已经远不能适应新型设 备和现代化生产的需要。因此,要从建章立制入手,不断完善各种设备管理措施,夯实基础 工作,推动设备管理工作朝着规范化、制度化方向迈进。
2.1 修订设备管理实施办法,使设备管理工作有章可循,有据可依

2008年邮政集团公司对现有的设备管理制度进行全面修订,下发《邮政设备管理办法》,涵 盖了计划编制、选型、购置、安装、验收、使用、维护、修理、调拨、闲置、报废等设备管 理全过程。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相应制定具体的管理办法和实施细则,对设备的前期管理 、使用管理、维修报废等做出详细规定,对每台设备的使用和管理建立档案,按设备出厂编 号跟踪记录,使设备管理工作有规程、实施有记录、问题有整改、处理有结果,形成程序化 、制度化、规范化的运行机制。
2.2 编写设备操作及维护规范与管理制度,提高设备管理和使用水平

全国邮政企业管理方式方法的不同,设备的操作和维护技术资料完整、操作规范和保养规程 及各项管理制度各不相同的问题逐渐显露。国家邮政局于2005年开始对全国邮政设备实行巡 检制度,本着可操作性强的原则对巡检内容做出详细规定,指导各邮政企业日常工作中对设 备操的正确维护和操作,保障设备安全运行,延长设备使用寿命,降低设备维修费用和提高 设备管理水平。
2.3 设备使用过程的安全措施写入管理制度

一方面要制止设备使用中的蛮干、滥用、超负荷、超性能、超范围使用,造成设备过度磨损 ,寿命降低,导致安全事故。另一方面要提高设备使用效率,避免设备因闲置而造成的无形 磨损。
3 以点检定修为基础强化设备运行管理

设备点检定修制是已被实践证明的现代化管理方法,是全员维修管理制度(TPM)的重要实 现形式。要求在实施前将生产方、维修方和管理方三者之间职责分清,岗位日常点检、维护 点检、专职点检分工要细,明确各方职责,责任落实要到位。为设备隐患的及时发现和处理 提供可靠的依据。提高设备日历作业率,降低故障停机率。

设备隐患管理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设备隐患的管理应实行分级管理、动 态管理、全过程管理和档案管理。隐患的查找除依据设备点检外,还依据各种专项检查。具 体做法是:①设备隐患分级管理。可分为一般级隐患和重大隐患。②档案管理。发现的隐患均建立台账 ,由检修部门建立台账。台账内容包括:隐患项目名称、隐患内容、发现时间、计划整改时 间、实际整改时间、负责人等。③动态管理。对于发现的隐患,及时安排整改,对于暂时无 法整改的隐患,制定有效的监护措施,掌握其劣化趋势,并限期整改。④全过程管理。从隐 患的发现到最后消除,均有项目负责人按照“三定三强化”的原则(定措施、定责任人、定 整改时间,未整改前强化监护、强化整改的全过程管理、强化考核)使设备隐患始终受控, 确保了设备、人身安全。
4 设备维修向着社会化、专业化、网络化发展

设备管理的社会化、专业化、网络化的实质是建立设备维修供应链,改变过去大而全、小而 全的生产模式。随着生产规模化、集约化的发展,设备系统越来越复杂,技术含量也越来越 高,维修保养需要各类专业技术和建立高效的维修保养体系,才能保证设备的有效运行。传 统的维修组织方式已经不能满足生产的要求,有必要建立一种社会化、专业化、网络化的维 修体制。

国家邮政局建立设备技术维护中心与配件中心。各生产厂家建立专业技术维护中心并对各自 设备的配件进行预算储备。由厂家负责对各级中心局的技术人员进行培训,这些技术人员只 负责日常维护。对于专业技术由国家局技术维护中心进行维修,发生的服务费用由国家局统 一定额。这样可以提高设备的维修效率、减少设备使用单位备品配件的储存及维修人员,从 而提高设备使用效率,降低资金占用。
5 设备管理的信息化建设

计算机的发展与普及,为企业的设备管理现代化提供了有力的工具。信息是设备管理系统进 行有效控制的神经系统,也是组织设备管理系统各环节、各要素有秩序运行的纽带。一方面 ,设备系统通过采用电子计算机等现代手段,可实现设备管理的信息传递、信息处理现代化 ,进行状态监测,实现故障倾向管理,使设备管理由静态管理发展到动态管理。另一方面, 企业实施信息化后管理人员提高了工作效率,为企业节省了人力物力消耗,从而为企业创造 更大的效益。

邮政企业的设备种类繁多、分布范围广、数量巨大、使用环境相对恶劣、使用时间长,针对 以上特点国家邮政局于2005年在全国推广使用“全国邮政设备管理系统”。2008年,又推出 “两网互通”工程二期建设目标,将“设备管理系统”与“生产指挥调度系统”和“邮运指 挥调度系统”整合。以加强规范化管理为核心,以提高设备的完好率和利用率为目标,充分 发挥设备效能,确保通信生产安全稳定的正常运行。
6 建立监督反馈体系是设备管理的重要环节 

传统的设备管理模式对监督反馈工作重视不够。对待设备管理的信息,往往只重收集、而缺 乏科学的分析和及时的反馈。对设备管理监督不力甚至放弃监督。实际上,信息是设备管理 的动态反映,有真有伪,只有真实反映客观实际的信息,才能起到积极作用。

上海邮区中心局自2004年9月正式实行“300电话集中报修”制度,明确报修流程,并对报修 设备的分类、故障报修时限、维修响应时限、故障修复确认、备品备件使用、维修费用支出 以及责任段落都明确界定,以此建立中心局故障报修(使用人员)、维修(维修人员)闭合 环。通过录音电话、网上登记、填单确认等载体,推进了设备使用、维护、管理的制度化、 规范化、具体化、数据化,有效地促进设备的使用及维护工作。

我们将收集到的信息给予科学的处理,及时反馈到有关部门和领导,以便及时做出正确的决 策,防患于未然,从而促进管理质量的提高。
7 强化培训,提高全员设备管理素质

高技术、高性能的现代化装备,对设备管理和操作人员的技术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 ,要着眼于提高全员设备管理综合素质,分层次、有步骤、多渠道地开展设备管理和使用技 术的培训工作。

对设备管理人员,进行设备管理知识和技术水平培训,促使他们学习在前、掌握在前。不仅 熟练掌握设备结构原理和工作性能,而且结合生产实践对设备进行技术升级改造。对设备操 作与维修保养人员,注重技能培训。为适应生产装备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功能的需要, 从订购设备开始,就派骨干操作人员和技术人员到生产厂家学习。做到购买一套设备,培养 一批人员。在培训内容上,根据设备特点,有针对性地编写培训教材。通过有针对性的培训 ,使岗位操作人员很快熟悉设备性能,掌握了新型设备的使用和保养技术。
全国邮政系统非常重视对技术人员的培养,鼓励技术创新,加大技术成果的奖励力度。各级 技术人员根据生产需要对设备进行局部技术革新和改造,对进口设备进行零部件国产化和国 内可替代品的研究,提高设备整体维护水平。重庆邮政局2004年的一项技术创新获重庆市质 量协会一等奖。

设备在生产中的作用和影响日益扩大,设备管理在企业管理中也显得越来越重要。我们应始 终坚持“设备是本”这一原则,紧紧围绕优化资源配置和提高经济效益这一主题,积极探索 再造设备管理流程。然而,设备管理作为一门综合性应用学科,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实际应用 上都永远没有穷尽和止境。只有与时俱进,坚持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强化管理,加大创 新管理力度,才能不断提升设备管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