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美世界九龙拉棺:《教育写作背后的故事》方西河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9 16:48:41
《教育写作背后的故事》方西河
作者:方西河 来源:本站原创 发布时间:2010年09月17日

   既然修改如此重要,那么,怎样修改作文呢?

   首先,从整体入手,做到“四看”,即看主题、看内容、看段落、看标题。如一位中学生写《反对“朱者”不近“墨”》,文章先从“近朱者赤”说起,接着列举“朱者”不近“墨”的四种表现,并指出这些是有害的,然后写提倡“墨者”近“朱”不可能,最后讲到“朱者”应主动近“墨”,要敢于近“墨”。读后,觉得主题好,但论点分散,且分析不足,于是作了如下修改——题目改成《“朱者”可以近“墨”》,先讲近“墨”的可能性,接着以雷锋、张海迪等先进事例为例证,结论与一稿相同。之后,作者还不满意,便作三改,题目改成《“朱者”要敢于近“墨”》,论述更全面,还用了比喻来说明近“墨”而不黑的原因,增加了文章的生动性。你瞧,作者注重“四看”,文章成功了!

   其次,从局部着眼,可采用删、增、挪、移等方法。“删”就是像制鼓匠那样,把多余的字删掉。“增”就是增加一些表现力强的语句。一般来说,“删”和“增”可以同时进行,有“删”有“增”,此“删”彼“增”。“换”字用得最多,是作者遣词造句能力在写作中的具体表现。“移”就是根据具体需要,移动字句位置,甚至段落位置。

   经过以上两个环节,文章必是内容新颖、表达得当的。愿大家都重视作文修改,写出更美的文章来。

   载《初中生》2000年第12期

   撰写论文巧选题

       同样是教师,一位常常有论文发表,而另一位则总是“无米下锅”。这中间,就有一个会不会选题的问题。会选题,当然就有写不完的题目。如何才能使自己成为一个有写不完题目的“富”作者呢?我的体会是,撰写教研论文要巧选题。下面介绍几种有效的办法。

   一、自己提出问题

   我们每天都在提出问题。如:学生为什么不听话?学生生字刚默写完为什么又忘记了?……其实,这就是很好的选题方法。

   教辅书基本上成为孩子们的必备书。这样有没有弊端呢?我对这种现象进行分析后,归纳出家长选择教辅书的五个误区,即求全求多、轻信“名家”、盲从“参考答案”、代替工具书、代替课外书。这五个误区给孩子们的学习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我写出的《为孩子选教辅莫入误区》一文发表于《中国教师报》,并被《课程·教材·教法》转载。

   二、从反对别人的观点提出问题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不同的人对同一问题往往会有不同的看法,因此报刊常常刊登争鸣文章。《狼牙山五壮士》是小学语文传统篇目,上海、湖南等地新版语文教材已将它正式删除,同时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语文新课本,也没有了《狼牙山五壮士》的踪影,这在全国引起强烈反响。《科技导报·教育周刊》在2005年4月6日第7版发表广西黄翘楚老师的文章《被删除了什么》,作者对此表示忧虑:“即使用今天的眼光看,《狼牙山五壮士》依然有着不容抹杀的积极意义。无论我们是对学生进行英雄主义和爱国主义教育,还是帮助他们了解中国的抗日战争历史,它都是最好、最生动的教材。”

   我的观点则不同。我当夜写出《墙内损失墙外补》。我认为,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也没有一成不变的教材。从传统蒙学教材《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千家诗》到现在一纲多本的教材,无论是编写体例还是文章的选择标准,都发生了巨大变化。在各种教材的编写过程中,增加篇目和删除篇目,都是再正常不过的事。如果硬要说哪篇文章一定得选上,那恐怕也只是一厢情愿。此外,只要教材中有一篇爱国主义的课文存在,这一个方面的内容就可以保留下来。退一万步说,即使教材中连一篇这样的课文也没有了,只要教师有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与革命英雄主义教育的指导思想,这个问题就能得到圆满的解决。

   我把文章第二天发过去,结果,4月20日就发表在七版头条。有意思的是,文章的末尾有这样一句话:“作者观点不代表本报立场。”后来,责任编辑告诉我,正是因为我的那篇文章,报上专门开辟了“一家之言”的栏目,下面有这样一句话:“争鸣栏目,作者观点不代表本报立场。”

   《中国教育报》研训在线版曾刊登《“教后感”不可堂堂记》一文,我觉得这与教师的成长并不相符。细读此文,原来作者认为,“凡是值得写教后感的课多半是最富有创意的课”,“好的教后感应该是一篇文字富有个性、内容富有独创性的教育随笔”。我觉得这两点只能让基层教师觉得“教后感难写,难于上青天”。解决的办法也不难,关键是改“教后感”为“教后记”。因为“教后记”的写作范围要比“教后感”宽泛得多,它能适用于每一位教师,适用于每一堂课。我把以前归纳的写作“教后记”的有效办法再次进行推介,即除了记一堂课的教学实录外,还可以记体会,记评价,记疑问等。 于是,我写下《“教后记”当堂堂记》的文章进行讨论。

   三、从专家讲座中找出问题

   新课程改革以来,我校十分重视校本教研,并请专家为老师进行校本培训。但我发现,有的专家讲座教师并不爱听。是教师不爱学习吗?不是。是老师听不懂吗?也不是。原来,有的讲座根本没有看对象,所讲的内容离教师的实际工作甚远,有的根本没有什么实际指导作用。究其原因,是专家们没有摸准教师们的“脉”。我觉得,要增强校本教研的实效性,专家们在讲座之前,不妨先问一问“客人”——我们的教师需要什么。一般来说,教师最需要以下几个方面的法宝:1、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法宝;2、提升自己教育教学艺术的法宝;3、有助于形成自己教育教学体系的法宝。结合自己的实际体会,我写下了《“杀鸡”不妨先问“客”》一文。

   俗话说,题好文一半。选题是写好教研论文的关键。如果能从以上几个方面进行选题,相信会有写不完的题目。

   载《小学青年教师·语文版》2006年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