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宝小助手怎么设置:中国古代状元趣闻 2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9 23:51:51

 

中国古代状元趣闻 2  

2010-12-03 15:48:39|  分类: 历史 |  标签:状元  杨廷鉴  科举  会试  皇帝   |字号大中小 订阅

在“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封建社会,读书人的目标便是“一举成名天下知”,而“大魁天下摘桂冠”,夺取“皇冠上的明珠”则是人们梦寐以求的最高理想。“状元”,可以说是我们民族的特产之一,影响深远而广泛,逐渐成为各行各业出类拔萃人物最高赞誉的代名词,人们一直对状元怀着崇敬的心理。

科举考试的状元产生是极不容易的,要经过大小十几场甚至几十场考试,经历数年甚至数十年的奋斗,战胜一批批的对手,真正的过五关斩六将后才能脱颖而出,是百万读书人中最典型的代表。在1300多年的科举考试中,据李天白先生统计,经查实的有名有姓的仅613个状元(包括五代十国和辽、金等),江西出了42个文状元,5个武状元,2个恩赐状元。属现吉安市范围通过科举考出去的状元有16名:新干宋代的何昌言,吉安县的南唐王克贞、宋代文天祥、明代肖时中,吉水县的明代胡广、刘俨、彭教、罗洪先、刘同升、永丰县的明代曾荣、罗伦、清代刘绎,泰和县的明代陈循、曾鹤岭、曾彦,安福县的明代彭时,另有祖籍属庐陵县的明代杨慎、清代刘福姚,在外省参考。他们真可谓是千百年来庐陵读书人中的天之骄子,赢得了多少倾慕的目光和颂辞。他们有的获得高官厚禄,位高权重;有的一生平泊甚至落寞,但无一不是学富五车之士,无一不是堂堂正正的正人君子,没有一个是祸国殃民之徒。他们是庐陵优秀文化孕育的精华,体现了庐陵人的正派、刚直和文雅。他们的趣闻逸事,一直被人们所津津乐道。

“天祥者,宋之瑞也” 文天祥是吉州最有名的状元。在殿试时的对策中,他直指时弊,慷慨激昂,显示了一个21岁青年的才华和豪气,一万多言,一气呵成。阅卷官们元不惊叹其文采,第一名是当之无愧。但有人认为言词过激,锋芒毕露,怕皇帝看了不高兴,就排在第七名。再经详定官员评定,提为第五名,上交理宗皇帝审定。理宗按安排的顺序从前往后看文章,发现前几篇没什么新意。看到第五篇时,见开篇便气势不凡,他精神一振,仔细读去,只觉情理通达,见解深刻,便把主考王应麟叫来拆开密封的卷头看名字,一看叫文天祥。当时朝廷内忧外患,理宗一看到“天祥”之名,便不由自主地说:“天祥者,宋之瑞也”,并高兴地提笔点为“第一甲第一名”。王应麟在阅卷时就赞成把此卷列为第一,因其他人反对才列第五,现在皇帝钦定了,很是高兴,立即将皇帝的赞语告诉了文天祥。于是,文天祥就把“宋瑞”当作自己的字。还有一种传闻,说是文天祥在京城候考时,陪同而来的父亲生了病,天祥要照顾父亲,很是疲惫,染上了感冒。殿试前皇帝要接见考生,人多门小,文天祥挤出了一身汗,考试时觉得浊气全元,一身轻松,文思泉涌。

误考得善报 吉水籍的彭教是明代天顺八年(1464年)甲申科的状元。据张岱《快园道古》中介绍,说彭教于天顺七年赴京参加会试,在一旅店投宿。楼上一人倒洗脸水,一校金钥随水落地,被彭教的随行仆人捡到藏在怀中。离店后走了十多日,盘缠不多了,仆人拿出金例说是前不久捡到的,要拿去卖了以充支费。彭教听了原委,命仆人立即返回交给失主。仆人说去送还金钥|,要耽误多日,怕你赶不上考试日期。彭教说,金银||是女子受赠之物,失去了,父母肯定疑心她私下给了男人,这可不是小事,弄得不好要出人命。仆人元奈返回。果然,失主正是一待嫁闺女,失去了金例,受家人猜疑,便寻死觅活,不可终日。金银!|送到,还了她清白,救了她一命。可是,彭教却因此事延误,没有赶上考试。谁知这年会试时贡院发生大火,烧死90余人,彭教侥幸避开一劫。八月时重新开考,彭教考中,第二年廷试竞考中状元,真可谓善有善报。偶然不偶然 泰和曾鹤龄是明永乐十九年(1421年)的状元。他20多岁时便中了举人,准备下一次科考时,兄去世,他只得在家尽孝道,瞻养父母,还要供养嫂侄和妻儿。父母去世后,全凭他一人操持家务,无法再去应试,只得教几个学生维生,难得有闲暇攻读。后来又开了家店铺增加点收入。待到侄子和儿子长大了些可以理事,他才重拾书本,参加会试,此时他已年近不惑,距中举人巳16年了。生活的艰辛使他老成持重。去京城赴试的途中,他与几个浙江的举人同乘一条船而行。这些人年轻而傲慢,一路上谈笑风生,很有点瞧不起年纪大的曾鹤龄。浙江举子们串通一气,故意找书中的疑难问题来问他。曾鹤龄知道他们有意刁难,并无诚意,只是应付一下,有时干脆回答不知道。浙江举子们讥嘲道:“老先生你不过是偶然中了举,才有资格去会试”。一路上,就干脆称他“曾偶然”。曾鹤龄也不计较,一笑了之。到了京城考毕发榜,同船的浙江举子全部落榜,曾鹤龄却荣登榜首。曾鹤龄便赋诗一首寄给同船的举子曰:“捧领乡荐渴九天,偶然乘得浙江船;世间固有偶然事,岂意偶然又偶然。”

 超长试卷 永丰籍的罗伦是明成化二年(1466年)的状元。殿试的题目是问治道之纲目。罗伦答父子、君臣、夫妇、长幼、朋友之伦为治之大纲,礼乐、刑政、制度、文为之具为治之万目,而心又为正大纲举万目之根本,学又为正其心为正大纲举万目之根本。他的这一套立论,不折不扣来自宋代程朱理学。论证严密,论据充足,还敢于直指时弊,直抒胸臆。殿试时越写越起劲,发的纸不够用,请求礼部监试官增加答卷纸,得到同意,便尽情倾谈心声。按规定,试卷还得由专职人员重新抄一遍再评阅,以防阅卷官识得字体或作暗记。这下可苦了卷子的誉正者,竞抄了30幅。宪宗皇帝要亲昕读卷,读卷的是华盖殿大学士李贤。读罗伦的答卷时,李贤因年老,文章太长,跪在那里太久,读完了一时站不起来,宪宗赶紧命人把他扶起来赐坐。罗伦这洋洋洒洒数万言的对策,使得他高中状元,名震京师。年过半百时来运转 泰和籍的曾彦是明成化十四年(1478年)的状元。曾彦早年人县学发奋苦读,却屡试不第,成了老童生。但他并未灰心,仍刻苦求学,在43岁中了个举人。又过了12年,终于会试过关参加殿试。主考是四川眉山人、内阁首辅万安。他在阅读曾彦的对策时,被其文采所折服,禁不住击节赞叹,其他评卷官也有同感。万安回忆起前一天考试前点名时有个叫曾彦的,顾长伟岸,一表人才。拆封一看,此文正是吉安府的曾彦,便排在第一,交皇帝定夺。到了传所中进士进殿见面时,万安仔细审视这定为榜首者,却发觉曾彦身材矮小,又老又瘦,惘然若失,怀疑以前可能是看错了人。退朝后,万安再取曾彦的殿试策阅读,觉得很是平淡。可已成定局,只好作罢。这种以貌取人的心态险些使吉安少了一个状元。此时,曾彦已54岁了,的确老了些,也难以在仕途上有什么大的作为了。

抢先面圣,随机应变 吉水籍的胡广是明建文二年(1400年)的状元。他参加会试,名居前列。殿试过后,他的答卷与同乡玉良的不相上下,但王良其貌不扬,做堂堂状元不太妥当,便定为第二名榜眼。状元定谁呢?礼部官员主张胡广,而翰林院赞成湖北石首人杨溥,争议不下,只好请建文帝定夺。建文帝看了胡、杨两人的试卷后,倾向于胡广,但不知两人的长相和应变能力如何,就命左右赶快宣“胡广秀才上殿”。胡广、杨溥二人早探得风声,在住所等候结果。杨溥是石首人,当时属湖广辖之,听到喊声,不知是指"湖广秀才"还是指江西的“胡广秀才”,犹豫了好一阵后才找衣服穿,打算先去看看再说。胡广也弄不清到底叫谁?可他认为应占先机,赶在杨溥之前到了殿中。建文帝见胡广相貌堂堂,有几分中意,又想到他的对策中有“亲藩陆梁,人心摇动”之语,暗指要预防燕王兴兵篡位,正合建文帝征讨燕王的心意,就定胡广为状元。两年后燕王朱楝自北京起兵南下以“清君侧”为名打进都城南京,建文帝不知所终。解绪、胡广、王良和吴溥都是吉安同乡都受建文帝器重。解绪陈说了一番忠于建文帝的“君臣大义”,几人都表示要殉忠报国。过了几日,见朝廷的许多高官重臣也没为建文帝殉死,加上朱橡的确有雄才大略,胡广就改变了主意,认为朱橡是建文帝的叔父,当当皇帝也是可以的,反正都是朱家的天下,就和解绪都依附了朱橡,只有王良饮妈自尽。朱橡即位后,重用胡广,提升为翰林学士,后成为内阁要员

文状元,酒状元 永丰籍的曾荣是明永乐二年(1404年)的状元。殿试的题目出得很怪,以礼乐制度方面的经文为题,熟读圣贤之书的学士们许多不知如何下手,有的挖空心思仍难成文。可曾柴却知识面广,对策写得格外详明,近两万字的长文连草稿也没打,一气呵成。成祖朱橡读后,赞不绝口,说是“通贯经史,识达天人”,亲定为状元,授翰林院修撰。朝廷准备编修《永乐大典》,由解绪负责组织,大臣们推荐了不少地方人才。其中,一个叫陈济的江苏常州人,久有才名,学识渊博,被推荐任都总裁。陈济奉命人朝,按常例要考试。明成祖听说有一个如此博学的人才,禁不住感慨道:“朝廷的堂堂翰林院,竟找不到一个像陈济这样的地方学者。”大臣们说,曾柴并不比陈济差。于是,叫两人一起考试,题目是成祖定的,面试《天马海青歌》。曾荣文不加点,一挥而就,文气畅达,音韵铿锵,理词皆到,成文最先。陈济写得也快,但还是比曾柴慢了点,而且文辞也差些。明成祖大喜,赐给曾荣一条玛淄带,此后名声更噪。成祖任他为副总裁,又升侍读学士,常伴君王左右。后来,他两次伴君北巡,三次主持会试,朝廷众多文告、条例,多出其手笔。

曾柴还有个嗜好,就是喜欢喝酒,酒量惊人。他考上状元不久,来了一个外国使臣,非常善饮,号称海量。陪使臣吃饭的大臣们叫苦不迭,说此人实在难以对付,酒量太大了。明成祖只得命各部门推荐能喝酒的人作陪。大伙知其厉害,怕了去,只有一个低品的武官敢应战。明成祖很不高兴,说我大明天朝,难道就没有一个善饮的大臣,让一个下级武士去陪酒,成何体统?这太失朝延的脸面了。有人推荐曾荣。明成祖问,你能喝多少?能对付得了吗?曾柴答道,决不辱圣命。明成祖大喜,命他去陪使臣,那个武官帮忙跑堂。一连几天,餐餐酒宴,曾柴把那使臣灌得醉熏熏的,使臣说下餐不喝了,可曾荣却还只是有点醉意,使臣只得甘拜下风。明成祖闻之大喜,对大臣们说,曾卿不管是文才还是酒量,都能称作我大明王朝的状元。

山东历代状元趣闻之状元胡同 潍坊的“状元胡同”  曹鸿勋,字仲铭,又字竹铭,号兰生,潍县(今潍坊市潍城区)人,清光绪二年(1876)丙子科状元,授职翰林院修撰。曾任云南永昌知府,在该任上,他平反大案数起,当地百姓称赞他执法严明,判案公正。后任湖南布政使、陕西巡抚。王寿彭(1874~1929年) 字次筏,号眉轩,同为潍县人,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癸卯科状元。1905年赴日本考察,写成《考察录》,提出吸收日本经验改良教育和实业的建议。辛亥革命后,任北京政府总统府秘书,后任山东省教育厅厅长。他将山东省省立农、工、矿、医、法、商各专门学校合并组建为山东大学,并增设了文科,自己兼任校长。

曹鸿勋中举之前居住在潍县南关新巷子,巧合的是,王寿彭也曾居住在这条巷子,在清朝晚期不到30年的时间里,一条巷子出了两名状元,这让人们对这条巷子也刮目相看了,因而后人称潍县的南关新巷子为“状元胡同”。

曹鸿勋与王寿彭还有许多共同之处,他俩都出生于贫寒家庭,除各有政绩外,俩人生前身后都以书法名世。曹鸿勋擅长书法,北京故宫、颐和园、东华门、西华门、大栅栏等处都有他的墨迹刻石,家乡潍坊有《重修玉清宫碑》、《十笏园记》等石刻传世。王寿彭亦工书法,时人以得其片纸只字为荣,当年“山东大学”的校牌即其所书,在家乡更是留有不少墨迹,以楹联、匾额、题扇居多  

山东历代状元趣闻之父子状元 在中国几千年的封建历史上,山东一直是文化渊薮之地,文教发达,人才辈出,这在科举考试中也得以体现。从唐高祖武德五年(622)壬午科开始选状元,到清末光绪三十年(1904)甲辰科止,历史上共产生了近800名状元;现在能考知姓名的状元共596人(部分人物籍贯无法考证),其中可以考证的山东籍状元36人,分布在全省17个县市。曲阜不愧为孔孟之乡,共产生7名状元,且全部出在唐朝,为山东之首。

常州状元趣谈?马状元步行回寓所 马世俊(1609—1666),才高八斗,然而穷得要命,连饭都吃不上。别人考上状元,举行过脱下民服、换上官服的仪式回住所都是高车大马,仆从成群,鼓乐喧天,风光气派。马世俊则备不起车马,也雇不起仆人,仍然穿着破旧的衣服,独自步行回寓所,一时传为奇闻。

马世俊工书画,诗歌 创作成就尤高,几乎所有清诗选本都有他的作品,这在清代状元中是颇突出的。然而,他这个状元,得来却极不容易。他屡试不中,应考达30年之久,流落京师,穷困潦倒。他是明代末年的秀才,中举已过50岁。过了两年,要会试了。马世俊已处于无法维持的境地。在万般无奈的情况下,他拿着自己的作品去晋谒著名文学家、官拜左都御史的龚鼎孳,希望得到他的帮助,他在文章中写道:“……数亡主于马齿之前,遇兴王于牛口之下,河山方以贿终;而功名复以贿始。七十以前之岁月已沦,七十以后之星霜复变。少壮未闻荐书,衰龄反同贩竖……”这是说自己年轻时读书,曾历数各代亡国之君,清入主中原时自己穷困潦倒之中,地位低下。明代的江山刚刚因为朝政腐败、贿赂公行而灭亡;现今新朝的功名又开始出现贿赂现象,自己70岁(实际是50岁)以前的岁月已成过去,70岁以后又碰上不正常情况。年轻时没有人推荐提拔,现在年老了反倒像小商贩一样奔波还不得温饱。

龚鼎孳读了他送去的不少作品,又同情,又激动,连连赞叹马世俊是“真才子”。龚是文坛巨子,得到他的称道自然大大提高了马世俊的身价。为了帮助他度过难关参加会试,龚还赠给马世俊银子800两。马世俊深受鼓舞。拿龚赠送的银子还清了债务,安排了生活,发愤读书备考,第二年(1661)4月会试,果然高中状元。可惜对于马世俊来说,这个梦寐以求的状元已来得太迟了,过了五年他便耗尽心力,与世长辞了,时年57岁。  辽宁省博物馆业务办公室主任刘韫介绍,设科选拔官吏的科举制度初创于隋代,确立于唐代,完备于宋代,兴盛于明清。 “状元”这一称呼始于唐代民间。唐制,参加考试的士子,经由各州贡送到京城,在应试前需递送“投状”,类似现在考试报名时需要填写的材料。考试结束后,将最好的成绩放在最前面,民间称之为“状头”,也称“状元”。

  在《全唐诗》中,有两首诗内含“状头”二字。 一为卢储所作《催妆诗》:“昔年将去玉京游,第一仙人许状头。今日幸为秦晋会,早教鸾凤下妆楼。” 其背后的故事:唐元和十四年(公元819年),江淮考生卢储进京,向尚书李翱投卷,求其举荐。李翱因急事外出,将其诗文置于案上,被15岁的女儿看见,连读数遍,爱不释手,随即对侍女说:“此人必为状头!”李翱闻听此言,颇为赏识,便命下属到馆驿向卢储表明招婿之意,卢储应允。一年后,卢储果然中了状元,遂完婚。洞房之夜,卢储作了这首诗。

另一首是郑合的《及第后宿平康里诗》:“春来无处不闲行,楚润相看别有情。好是五更残酒醒,时时闻唤状头声。”

其背后的故事:郑合是唐乾符三年(公元876年)考入进士前十名的,兴奋之际便去狎妓,梦幻中还想着当状元…… 宋代以后“状元”一词相当普遍。宋代词人辛弃疾写下了“状元新得意”这样的词句;杨无咎词中则有“傍墙人唤状元家,想见华堂融瑞气”

明清状元趣谈 中国的科举制度自隋炀帝大业二年(公元606年)设进士科起,至清光绪三十年(公元1904年)末科考试止,历时近1300年,产生700多名状元。科举考试是封建时代士人谋求出路的主要途径。科举考试分为四级:童试、乡试、会试、殿试。殿试就是人们常说的“考状元”。明清时由皇帝在太和殿主持,所以又称“廷试”,中者称为进士。考官从进士试卷中选出10份优秀的,初步确定名次呈皇帝亲自审阅,皇帝审阅完毕便拆开弥封,亲自裁定并填写状元、榜眼和探花的名字,这就是所谓的“点状元”。

明代有89名状元。浙江最多,有20名;第二、三、四名依次为:江西17名,江苏16名,福建11名。清代有114名状元。江苏最多,有49名;第二、三、四名依次为:浙江20名,安徽9名,山东6名。

明代状元中,年寿最高者为广东人黄士俊,享年86岁;年寿最短者为江苏人施槃,享年24岁。清代状元中,年寿最高者为广东人林召棠,享年88岁;年寿最短者为江苏人邹忠倚,享年32岁。明洪武三十年丁丑科春榜状元,福建人陈安仲,夺魁后一二个月即被朱元璋所杀;明正统四年,状元江苏人施槃夺魁后不到一年就病逝;清顺治十五年戊戌科状元,江苏人孙承恩夺魁后几个月就去世了。清乾隆五十八年状元,江苏人潘世恩夺魁后活了六十多年。明清两代没有状元驸马。

 明代状元中,表现最差的是江苏人周延儒,万历四十一年癸丑科状元,因种种罪行被崇祯皇帝勒令自尽。明史中将他列入《奸臣传》。清代状元中,被贬责最厉害的是同治元年状元徐郙,他虽工书善画,但好色贪财,七十多岁时仍微服出入于歌楼妓院,政治上毫无建树。明代状元中,最幸运的是成化十一年的状元浙江人谢迁,位至宰相,又是贤相,且享高寿83岁,子弟皆有出息。

明代状元中,当官十年以上、升官最慢的是天顺八年甲申科状元江西人彭教,26岁中状元,做官至42岁去世,只升过一级。清代状元中升官最慢的是道光六年丙戊科状元,浙江人朱昌颐,中状元前是六品考上状元后在官场摸滚爬打三十余年,职务升升降降,最终还是六品。清代状元中,没有一个被皇帝杀头的。结局最差的是江苏人李蟠,康熙三十六年中状元,两年后担任顺天乡试主考,因收受贿赂被判流戌边陲,从此销声匿迹,当时他才三十出头。第二个倒霉蛋是安徽桐城人龙汝言,嘉庆十九年状元,本来很受嘉庆皇帝赏识,同僚们以为他会迅速飞黄腾达,却因夫妻不和贻误了公事,被嘉庆帝以“革职为民、永不叙用”的处分。几年后嘉庆帝死了,道光帝又赏了他一个内阁中书的小官,此后再也未能得到重用,潦倒一生。

清代状元中,应考时间最长的是江苏宝应人王式丹,20岁考中秀才,58岁考中举人,第二年殿试时,康熙帝审阅后将王式丹从第五拔置第一,使得59岁的王式丹考中状元,人称“白头状元”。明清两代均无父子状元,明代无祖孙状元,清代仅有祖孙状元一例。江苏苏州人彭定求(1645-1719),康熙十五年状元。彭定求的孙子彭启丰(1701—1784),16岁入官学读书,好学上进,誓效

祖父,也做个状元。雍正五年会试第一,夺得会元桂冠;殿试时,担任评卷的"读卷大臣"把他列为第一甲第三名,雍正帝阅卷后亲拔为第一..  大魁天下,命运迥异  “状元”趣闻轶事

刘韫介绍说,目前,在史籍中留有名号的状元近800人。虽然其中不乏才华横溢者,亦或声名显赫者,但许多状元,由于受个人因素或环境因素限制,不过昙花一现。    刘韫认为,名垂青史的状元,首推南宋宝祐四年状元文天祥。 文天祥以崇高的爱国情操和民族气节,被誉为“状元中的状元”。后世对他的评价:“名相烈士,合为一传,三千年间,人不两见。”

    据史料载,当时殿试的题目是“御试策”,主要提出了为什么天灾频繁、人才匮乏、兵力薄弱、虏寇入侵等问题。

    据此,文天祥一口气写下了1万多字,回答得非常精彩。   文天祥被俘后威武不能屈,富贵不能淫,慷慨写下了“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诗句,从容就义.对国内局势曾经起到重大影响和作用的,还有清咸丰六年(公元1856年)状元翁同龢。

    翁同龢一生两为帝师,在晚清帝、后两党之争中为帝党首领。     甲午战争后,他积极支持康有为的变法主张,并密荐之于光绪皇帝,最终促成“戊戌变法”。     辽宁省博物馆艺术部的郭丹介绍,有一些状元仕途顺畅,像明代的状元彭时,第二年就入阁参政,4年后,便担任大学士。也有当上状元后没有升官的,像道光六年的状元朱昌颐,在官场混了30多年,最后干到吏科给事中,还是六品。

    有的状元一生命运悲惨。     明洪武三十年,福建人陈安考中了状元。巧的是,这一年考中进士的全是南方人,三位主考官也都是南方人。黄榜一贴,北方考生认为其中有“猫腻”。  明太祖朱元璋闻听,让陈安参与调查。这时候,又有人跳出来,诬陷陈安有意将北方考生水平不高的试卷呈给皇帝审阅。   震怒之下的朱元璋,不分青红皂白,下令将陈安革除功名,车裂而死。    郭丹说,有些状元虽然仕途不顺,但在其他方面崭露头角。     唐代的状元王维,在诗歌上的成就被后世认为:“自李(白)杜(甫)而下,当为第一。”他的绘画被推为“南宗绘画之祖”.  唐代的状元柳公权,精于楷书,是我国古代楷书四大家之一。   唐代的状元张又新,对茶道有研究,所撰《煎茶水记》是继陆羽《茶经》后,我国又一部重要的茶道研究著作。    南宋绍兴二十四年状元张孝祥,是著名词人,留下的词作达220多首。     明代正德六年状元杨慎,是颇有成就的文学家和著名学者,平生著述400多种。

    清光绪二十年状元张謇,虽然42岁,却才大魁天下,他当官不久,便看出朝廷腐败,愤然辞职,投资开办纱厂、油厂、冶铁厂等,成为近代民族实业家。不仅如此,张謇还创办了国内第一所师范学校和国内最早的公共博物馆,是一位颇有作为的状元

赵翼考状元 1729-1814)想夺状元,而且已考上了状元,但是他只得了个“探花”——第三名。这是怎么回事呢?原来早在赵翼参加的这科会试之前,朝中议论纷纷,说近几科会试头三名多半是军机处的人,军机大臣阅卷有偏向。这话连乾隆皇帝也知道了。这科会试,军机处办事员赵翼榜上有名,只等殿试确定名次。赵翼不愿放弃对于状元的追求。他知道阅卷负责人、军机大臣刘统勋和刘纶肯定要因避嫌而把自己排到10名之外。为了不让两位刘大人和其他阅卷官认出自己的卷子,他改变了字体和文风。平时他写石庵体,大家都认识他的字;殿试卷子上他改写欧体,谁也不知道他会写欧体。平时写文章议论纵横,挥洒自如;殿试的文章他写得很严谨。

殿试完毕,9名阅卷官通过认真审读,按规定在自己认为最好的10份卷子上画圈作了标记。刘纶是常州人,赵翼的同乡,尤其怕赵翼进入头10名被人议论,他仔细辩认了头10本卷子,又仔细辩认了其余的卷子,都没有找到赵翼的。他怀疑画上9个圈的卷子是赵翼的,拿给刘统勋看。刘统勋说;“这卷子我早看过了,不是赵翼的。他在我家住了多年,他的字烧成灰我也认得,这不是他的。”刘纶说:“他的字谁不认得?所有的卷子我都翻遍了,就是找不到,是不是改变字体了?我们再读文章,字体可改,文风改不了。”刘统勋说:“他平时写文章肆无忌惮,这卷子文章如此严谨,更不像他的。”这时,从新疆回朝的满族将军兆惠也参与阅卷。他不懂汉文。乾隆告诉他,圈越多的卷子越好。他一到阅卷处,不管三七二十一就数圈。拿起圈多的10本卷子给乾隆送去。

乾隆皇帝花了5个小时仔细阅读了10本卷子,认为名次定得可以。拆开弥封一看,第一名赵翼,江南人;第二胡高望,浙江人。这两名又都是军机处的。第三名王杰,陕西人…… 乾隆召集阅卷大臣,问:“本朝陕西曾有状元否?”都说:“前朝有康海,本朝则未有。”乾隆就把王杰跟赵翼换了个位置,并对大臣们解释说:“赵翼的文章很好,但江浙多状元,不足为奇;陕西本朝还一个状元都没有,现在正值西北大捷,该在西北点个状元。王杰已在第三,换成第一也不为过。” 这件事轰动朝野。赵翼虽然没有点为状元,但他比状元还“状元”。“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赵翼以自己的学术成就确定了自己的地位。

杨廷鉴赶考遇“闯王” 编者的话:中国的科举制度自隋炀帝大业二年(606)设进士科起,至清光绪三十年(1904)末科考试止,历时1300年,产生700多名状元。科举考试是封建时代士人谋求出路的主要途径。科举考试分为四级:童试、乡试、会试、殿试。殿试就是人们常说的 “考状元”。明清时由皇帝在太和殿主持,所以又称“廷试”,中者称为进士。考官从进士试卷中选出10份优秀的,初步确定名次呈皇帝亲自审阅,皇帝审阅完毕便拆开弥封,亲自裁定并填写状元、榜眼和探花的名字,这就是所谓的“点状元”。

常州历代人文荟萃,英才辈出。据不完全统计,唐、宋、元、明、清共出进士1546名,仅北宋大观三年(1109)一科进士中常州就出了53名。常武地区共出状元9名(加上金坛4名,溧阳1名,常州共有状元14名),清代名诗人龚自珍作诗喟叹:“天下名士有部落,东南无与常匹俦”。我市的前后北岸明清时期进士成群,大家云集,杨廷鉴、吕宫、赵熊诏、庄培因等四人是从这里起步走上全国的科举场并夺魁中状元的可谓是“状元街区”。数百年来,常州的状元们有不少有趣的奇闻逸事,我市多年从事文史工作的朱达明先生写成一组《常州状元趣谈》,本版从本期起刊登,以飨读者。明崇祯十三年(1640)初杨廷鉴进京赶考。他绕道河南辉县夏峰村,拜谒父亲的好友、理学名儒孙奇峰。孙奇峰见这位世侄远道前来问学,便与他彻夜长谈,精心辅导。如此数日,杨廷鉴获益匪浅,遂告辞北上。

一天,杨廷鉴正行途中,忽闻马蹄声响,只见一杆杏黄大旗,上书一个“闯”字风驰电掣而来。原来河南大部分已落入李自成之手,今天廷鉴遇到的是闯王亲兵的哨营。一个头目盘问几句,知他是赶考举子,不由分说,将他拉上马裹腋而去。

下午,探哨领杨廷鉴来到亲兵头子张鼐帐中,张鼐系李自成义子,一身红衣、一脸杀气,端坐帐中,杨廷鉴见此,吓得不敢入内。“请先生帐内叙谈”,杨廷鉴听声音,倒还算客气。“听说先生是个赶考举子。”杨廷鉴胆怯地漫步入内。“回将军,是!”张鼐又道:“先生可知朱家江山气数已尽,即使金榜得中,又能有几日显赫?我劝先生留在军中做个幕僚,草个文字,写个诏书,待父王打进京城,定能讨个官职,不强于及第乎?”说罢,不由分说,令亲兵带廷鉴出去安排食宿。杨廷鉴哪敢说半个不字,急忙叩谢不杀之恩。原来张鼐在为李自成网罗人才。自此,杨廷鉴在军中住下,吃喝都有人送入帐内,每天只需写几张“均田免税”、“开门迎闯王”、“闯王来了不纳粮”之类的标语。杨廷鉴在李自成军中呆了一年。这时,监视他的亲兵已经放松。一天,因久攻开封不下,张鼐召亲兵去搬火药,杨廷鉴趁机择路而逃,闯军因腹背受敌,匆忙撤离,无暇顾及杨廷鉴,杨廷鉴得以脱身,逃回常州。

转眼到了崇祯十六年(1643)又是京城会考之年。杨廷鉴在父亲陪同下,趁船走运河水道北上,不出半月便到了京城。参加考试,旗开得胜,会试得中。3月15日殿试,居然夺魁,高中状元,授翰林院修撰。父亲欣喜若狂,大宴亲友,可杨廷鉴却一点也快乐不起来,他知道大明社稷已岌岌可危,江山易主已时日不多。崇祯十七年(1644)正月初,李自成在西安建国称王。2月,便兵分两路直趋北京。3月18日,李自成已扬刀立马北京城下,崇祯皇帝登上煤山,终于把头伸向搭在老槐树上的白绫套中……

城破后,杨廷鉴以炭黑涂面而逃,但还是被张鼐的亲兵抓获认出,责问他何以在开封私下逃走。杨廷鉴支吾道:“当时情况紧急,将军已走,自己怕乱军之中遭到不测,便辗转逃归故里……”张鼐把杨廷鉴荐给李自成。李自成诏杨廷鉴回宏文馆仍任修撰。以后,清军入关占领北京,杨廷鉴又归顺了清朝       兄弟状元与父子状元

曲阜人孔纬,字化文,为孔子第20代孙,唐大中十三年(859)己卯科状元,曾任唐刑部尚书、御史大夫、集贤殿大学士、司徒等职,封鲁国公。其弟孔 考中唐咸通十四年(873)癸巳科状元;孔纬、孔 之弟孔缄为唐乾符三年(876)丙申科状元。于是,17年间一门兄弟三人考中状元,产生了中国历史上惟一的兄弟三人状元,此为科举考场内为人津津乐道的佳话。

孔纬兄弟少年丧父,兄弟三人皆依于叔父。三人中以长兄孔纬政名最彰,唐光启二年(886)拜相。孔纬为人疾恶如仇、公私分明、处事果敢。居高位时,权要托其为亲友谋官者无数,均被其拒绝。孔纬身上多齐鲁忠厚儒风,唐僖宗移住陈仓时,召百官见驾,孔纬辞别病危之妻,对家人说:“大丈夫岂以妻之故怠君父之急乎?”毅然前往陈仓救驾。孔纬晚年感伤晚唐乱世,不肯服药治病,后人称其为贤相。唐僖宗亦因其救驾有功,赐号“扶危启运保义功臣”。其子孔崇弼亦登进士科,官至散骑常侍。

历史上的父子状元也出在山东。梁颢(963—1004年),郓州须城人(今东平县),北宋雍熙二年(985)乙酉科状元,曾任翰林学士、开封知府。梁有三子,长子梁固北宋大中祥符二年(1009)己酉科状元,历任密州通判、户部判官等职。成就了历史上唯一的父子状元。更让人羡慕的是,梁颢的三子梁适虽然没中状元,但官至宰相。

状元七宝内涵释义

 科举考试以名列第一者为“元”,乡试第一称解元,会试第一称会元。殿试第一称状元。唐制,举人赴京应礼部试者皆须投状,因称居首者为状头,故有状元之称。从隋朝开始实行科举制以来,从中经历唐、宋、元、明、清各代,直到清光绪31年(1905)废除,历经近1300年。在“学而优则仕”的年代,封建社会的文人都把考状元作为跻身仕途的唯一途径。“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这些千古名言不知激励多少学子卧薪尝胆、悬梁刺股、勇跳龙门。中状元者号为“大魁天下”,为科名中最高荣誉。因其为殿试第一甲第一名,亦别称殿元。又因居三鼎甲之首,亦别称鼎元。但古时的状元也不是全部是殿试第一名。唐郑谷及第后,作《宿平康里》诗“好是五更残酒醒,耳边闻唤状元声。”但是郑谷当年是第八名,而不是第一。状元就是类似今天高考中的高考状元。目前在史籍中留有名号的状元约有七百多人左右,他们都是在苦读之后,才一举成名天下知,成为当时科考上的佼佼者。

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圣轩阁吉祥正所谓:熟读名家典籍,手握龙首印章,桌放文昌塔,步步高升,雁塔题名登金榜;屋置紫水晶,因势利导,启智醒脑胜一筹。一鸣惊人,效楚庄王问鼎中原;胸有成竹,仿宋文同心中有数;紫气东来,老子骑牛出函谷;马上封侯,状元登科显风流!得文昌帝君之眷顾,受万人追捧,荣登金榜,名垂青史 记者魏运亨)辽宁省博物馆举办的《历代状元榜眼探花墨迹特展》,吸引了大批观众。  在此次特展中,辽博除了展出“三鼎甲”的书画精品外,还搜集了一些科举状元的轶闻趣事。

    通过展览,观众了解到,自唐武德五年(公元622年)孙伏伽考取中国科举史上第一个状元,到清光绪三十年(公元1904年)刘春霖成为末科状元,近1300年间,中国历朝历代的状元,颇富传奇色彩。  “状元”一词,源于唐代民间

    辽宁省博物馆业务办公室主任刘韫介绍,设科选拔官吏的科举制度初创于隋代,确立于唐代,完备于宋代,兴盛于明清。

    “状元”这一称呼始于唐代民间。唐制,参加考试的士子,经由各州贡送到京城,在应试前需递送“投状”,类似现在考试报名时需要填写的材料。考试结束后,将最好的成绩放在最前面,民间称之为“状头”,也称“状元”。

    在《全唐诗》中,有两首诗内含“状头”二字。     一为卢储所作《催妆诗》:“昔年将去玉京游,第一仙人许状头。今日幸为秦晋会,早教鸾凤下妆楼。”     其背后的故事:唐元和十四年(公元819年),江淮考生卢储进京,向尚书李翱投卷,求其举荐。李翱因急事外出,将其诗文置于案上,被15岁的女儿看见,连读数遍,爱不释手,随即对侍女说:“此人必为状头!”李翱闻听此言,颇为赏识,便命下属到馆驿向卢储表明招婿之意,卢储应允。一年后,卢储果然中了状元,遂完婚。洞房之夜,卢储作了这首诗。

    另一首是郑合的《及第后宿平康里诗》:“春来无处不闲行,楚润相看别有情。好是五更残酒醒,时时闻唤状头声。”

    其背后的故事:郑合是唐乾符三年(公元876年)考入进士前十名的,兴奋之际便去狎妓,梦幻中还想着当状元……

    宋代以后,“状元”一词相当普遍。宋代词人辛弃疾写下了“状元新得意”这样的词句;杨无咎词中则有“傍墙人唤状元家,想见华堂融瑞气”。钦点状元 据辽宁省博物馆专家介绍,科举制度的产生,打破了血缘世袭关系和世族的垄断,对我国古代的选官制度,特别是对汉代的察举和征辟制、魏晋南北朝的九品中正制是一个改革和进步。 科举制度坚持“自由报名、统一考试、择优录取、公开张榜”的原则,为大批出身寒微的人提供了竞争入仕的机会,使得“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成为可能。

    宋代的状元吕蒙,早年间,母子二人被父亲赶出家门,其后,母子相依为命,在山洞里度日如年,苦苦支撑。为此,吕蒙发愤读书,最终中了状元,且善于治理朝政,成为宋代的名相。   清代的状元王杰、刘春霖等是地地道道的农家子弟,倘若没有科举制度,他们这些布衣草民是不可能跃上龙门的。     但是,在考取功名这条道路上,充满艰辛和“变数”。     明永乐二十二年殿试,原定状元为孙日恭。明成祖以“日恭”二字并在一起为“暴”字,不吉,于是,钦点一名叫邢宽的人为状元,取意“刑宽”。     清同治七年殿试,原定状元为江苏人王国均。因为王国均与“亡国君”同音,皇帝不悦,结果,王国均不但没有当上状元,反而从一甲被贬至三甲。

    皇帝还会以自己对书法的好恶来评卷。     康熙三十年殿试时,吴昺本来答得很好,按照规矩,应为状元,可康熙却对第二名戴有祺的书法褒奖有加,于是,戴有祺被钦点为状元。

在“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封建社会,读书人的目标便是“一举成名天下知”,而“大魁天下摘桂冠”,夺取“皇冠上的明珠”则是人们梦寐以求的最高理想。“状元”,可以说是我们民族的特产之一,影响深远而广泛,逐渐成为各行各业出类拔萃人物最高赞誉的代名词,人们一直对状元怀着崇敬的心理。

科举考试的状元产生是极不容易的,要经过大小十几场甚至几十场考试,经历数年甚至数十年的奋斗,战胜一批批的对手,真正的过五关斩六将后才能脱颖而出,是百万读书人中最典型的代表。在1300多年的科举考试中,据李天白先生统计,经查实的有名有姓的仅613个状元(包括五代十国和辽、金等),江西出了42个文状元,5个武状元,2个恩赐状元。属现吉安市范围通过科举考出去的状元有16名:新干宋代的何昌言,吉安县的南唐王克贞、宋代文天祥、明代肖时中,吉水县的明代胡广、刘俨、彭教、罗洪先、刘同升、永丰县的明代曾荣、罗伦、清代刘绎,泰和县的明代陈循、曾鹤岭、曾彦,安福县的明代彭时,另有祖籍属庐陵县的明代杨慎、清代刘福姚,在外省参考。他们真可谓是千百年来庐陵读书人中的天之骄子,赢得了多少倾慕的目光和颂辞。他们有的获得高官厚禄,位高权重;有的一生平泊甚至落寞,但无一不是学富五车之士,无一不是堂堂正正的正人君子,没有一个是祸国殃民之徒。他们是庐陵优秀文化孕育的精华,体现了庐陵人的正派、刚直和文雅。他们的趣闻逸事,一直被人们所津津乐道。

“天祥者,宋之瑞也” 文天祥是吉州最有名的状元。在殿试时的对策中,他直指时弊,慷慨激昂,显示了一个21岁青年的才华和豪气,一万多言,一气呵成。阅卷官们元不惊叹其文采,第一名是当之无愧。但有人认为言词过激,锋芒毕露,怕皇帝看了不高兴,就排在第七名。再经详定官员评定,提为第五名,上交理宗皇帝审定。理宗按安排的顺序从前往后看文章,发现前几篇没什么新意。看到第五篇时,见开篇便气势不凡,他精神一振,仔细读去,只觉情理通达,见解深刻,便把主考王应麟叫来拆开密封的卷头看名字,一看叫文天祥。当时朝廷内忧外患,理宗一看到“天祥”之名,便不由自主地说:“天祥者,宋之瑞也”,并高兴地提笔点为“第一甲第一名”。王应麟在阅卷时就赞成把此卷列为第一,因其他人反对才列第五,现在皇帝钦定了,很是高兴,立即将皇帝的赞语告诉了文天祥。于是,文天祥就把“宋瑞”当作自己的字。还有一种传闻,说是文天祥在京城候考时,陪同而来的父亲生了病,天祥要照顾父亲,很是疲惫,染上了感冒。殿试前皇帝要接见考生,人多门小,文天祥挤出了一身汗,考试时觉得浊气全元,一身轻松,文思泉涌。

误考得善报 吉水籍的彭教是明代天顺八年(1464年)甲申科的状元。据张岱《快园道古》中介绍,说彭教于天顺七年赴京参加会试,在一旅店投宿。楼上一人倒洗脸水,一校金钥随水落地,被彭教的随行仆人捡到藏在怀中。离店后走了十多日,盘缠不多了,仆人拿出金例说是前不久捡到的,要拿去卖了以充支费。彭教听了原委,命仆人立即返回交给失主。仆人说去送还金钥|,要耽误多日,怕你赶不上考试日期。彭教说,金银||是女子受赠之物,失去了,父母肯定疑心她私下给了男人,这可不是小事,弄得不好要出人命。仆人元奈返回。果然,失主正是一待嫁闺女,失去了金例,受家人猜疑,便寻死觅活,不可终日。金银!|送到,还了她清白,救了她一命。可是,彭教却因此事延误,没有赶上考试。谁知这年会试时贡院发生大火,烧死90余人,彭教侥幸避开一劫。八月时重新开考,彭教考中,第二年廷试竞考中状元,真可谓善有善报。偶然不偶然 泰和曾鹤龄是明永乐十九年(1421年)的状元。他20多岁时便中了举人,准备下一次科考时,兄去世,他只得在家尽孝道,瞻养父母,还要供养嫂侄和妻儿。父母去世后,全凭他一人操持家务,无法再去应试,只得教几个学生维生,难得有闲暇攻读。后来又开了家店铺增加点收入。待到侄子和儿子长大了些可以理事,他才重拾书本,参加会试,此时他已年近不惑,距中举人巳16年了。生活的艰辛使他老成持重。去京城赴试的途中,他与几个浙江的举人同乘一条船而行。这些人年轻而傲慢,一路上谈笑风生,很有点瞧不起年纪大的曾鹤龄。浙江举子们串通一气,故意找书中的疑难问题来问他。曾鹤龄知道他们有意刁难,并无诚意,只是应付一下,有时干脆回答不知道。浙江举子们讥嘲道:“老先生你不过是偶然中了举,才有资格去会试”。一路上,就干脆称他“曾偶然”。曾鹤龄也不计较,一笑了之。到了京城考毕发榜,同船的浙江举子全部落榜,曾鹤龄却荣登榜首。曾鹤龄便赋诗一首寄给同船的举子曰:“捧领乡荐渴九天,偶然乘得浙江船;世间固有偶然事,岂意偶然又偶然。”

 超长试卷 永丰籍的罗伦是明成化二年(1466年)的状元。殿试的题目是问治道之纲目。罗伦答父子、君臣、夫妇、长幼、朋友之伦为治之大纲,礼乐、刑政、制度、文为之具为治之万目,而心又为正大纲举万目之根本,学又为正其心为正大纲举万目之根本。他的这一套立论,不折不扣来自宋代程朱理学。论证严密,论据充足,还敢于直指时弊,直抒胸臆。殿试时越写越起劲,发的纸不够用,请求礼部监试官增加答卷纸,得到同意,便尽情倾谈心声。按规定,试卷还得由专职人员重新抄一遍再评阅,以防阅卷官识得字体或作暗记。这下可苦了卷子的誉正者,竞抄了30幅。宪宗皇帝要亲昕读卷,读卷的是华盖殿大学士李贤。读罗伦的答卷时,李贤因年老,文章太长,跪在那里太久,读完了一时站不起来,宪宗赶紧命人把他扶起来赐坐。罗伦这洋洋洒洒数万言的对策,使得他高中状元,名震京师。年过半百时来运转 泰和籍的曾彦是明成化十四年(1478年)的状元。曾彦早年人县学发奋苦读,却屡试不第,成了老童生。但他并未灰心,仍刻苦求学,在43岁中了个举人。又过了12年,终于会试过关参加殿试。主考是四川眉山人、内阁首辅万安。他在阅读曾彦的对策时,被其文采所折服,禁不住击节赞叹,其他评卷官也有同感。万安回忆起前一天考试前点名时有个叫曾彦的,顾长伟岸,一表人才。拆封一看,此文正是吉安府的曾彦,便排在第一,交皇帝定夺。到了传所中进士进殿见面时,万安仔细审视这定为榜首者,却发觉曾彦身材矮小,又老又瘦,惘然若失,怀疑以前可能是看错了人。退朝后,万安再取曾彦的殿试策阅读,觉得很是平淡。可已成定局,只好作罢。这种以貌取人的心态险些使吉安少了一个状元。此时,曾彦已54岁了,的确老了些,也难以在仕途上有什么大的作为了。

抢先面圣,随机应变 吉水籍的胡广是明建文二年(1400年)的状元。他参加会试,名居前列。殿试过后,他的答卷与同乡玉良的不相上下,但王良其貌不扬,做堂堂状元不太妥当,便定为第二名榜眼。状元定谁呢?礼部官员主张胡广,而翰林院赞成湖北石首人杨溥,争议不下,只好请建文帝定夺。建文帝看了胡、杨两人的试卷后,倾向于胡广,但不知两人的长相和应变能力如何,就命左右赶快宣“胡广秀才上殿”。胡广、杨溥二人早探得风声,在住所等候结果。杨溥是石首人,当时属湖广辖之,听到喊声,不知是指"湖广秀才"还是指江西的“胡广秀才”,犹豫了好一阵后才找衣服穿,打算先去看看再说。胡广也弄不清到底叫谁?可他认为应占先机,赶在杨溥之前到了殿中。建文帝见胡广相貌堂堂,有几分中意,又想到他的对策中有“亲藩陆梁,人心摇动”之语,暗指要预防燕王兴兵篡位,正合建文帝征讨燕王的心意,就定胡广为状元。两年后燕王朱楝自北京起兵南下以“清君侧”为名打进都城南京,建文帝不知所终。解绪、胡广、王良和吴溥都是吉安同乡都受建文帝器重。解绪陈说了一番忠于建文帝的“君臣大义”,几人都表示要殉忠报国。过了几日,见朝廷的许多高官重臣也没为建文帝殉死,加上朱橡的确有雄才大略,胡广就改变了主意,认为朱橡是建文帝的叔父,当当皇帝也是可以的,反正都是朱家的天下,就和解绪都依附了朱橡,只有王良饮妈自尽。朱橡即位后,重用胡广,提升为翰林学士,后成为内阁要员

文状元,酒状元 永丰籍的曾荣是明永乐二年(1404年)的状元。殿试的题目出得很怪,以礼乐制度方面的经文为题,熟读圣贤之书的学士们许多不知如何下手,有的挖空心思仍难成文。可曾柴却知识面广,对策写得格外详明,近两万字的长文连草稿也没打,一气呵成。成祖朱橡读后,赞不绝口,说是“通贯经史,识达天人”,亲定为状元,授翰林院修撰。朝廷准备编修《永乐大典》,由解绪负责组织,大臣们推荐了不少地方人才。其中,一个叫陈济的江苏常州人,久有才名,学识渊博,被推荐任都总裁。陈济奉命人朝,按常例要考试。明成祖听说有一个如此博学的人才,禁不住感慨道:“朝廷的堂堂翰林院,竟找不到一个像陈济这样的地方学者。”大臣们说,曾柴并不比陈济差。于是,叫两人一起考试,题目是成祖定的,面试《天马海青歌》。曾荣文不加点,一挥而就,文气畅达,音韵铿锵,理词皆到,成文最先。陈济写得也快,但还是比曾柴慢了点,而且文辞也差些。明成祖大喜,赐给曾荣一条玛淄带,此后名声更噪。成祖任他为副总裁,又升侍读学士,常伴君王左右。后来,他两次伴君北巡,三次主持会试,朝廷众多文告、条例,多出其手笔。

曾柴还有个嗜好,就是喜欢喝酒,酒量惊人。他考上状元不久,来了一个外国使臣,非常善饮,号称海量。陪使臣吃饭的大臣们叫苦不迭,说此人实在难以对付,酒量太大了。明成祖只得命各部门推荐能喝酒的人作陪。大伙知其厉害,怕了去,只有一个低品的武官敢应战。明成祖很不高兴,说我大明天朝,难道就没有一个善饮的大臣,让一个下级武士去陪酒,成何体统?这太失朝延的脸面了。有人推荐曾荣。明成祖问,你能喝多少?能对付得了吗?曾柴答道,决不辱圣命。明成祖大喜,命他去陪使臣,那个武官帮忙跑堂。一连几天,餐餐酒宴,曾柴把那使臣灌得醉熏熏的,使臣说下餐不喝了,可曾荣却还只是有点醉意,使臣只得甘拜下风。明成祖闻之大喜,对大臣们说,曾卿不管是文才还是酒量,都能称作我大明王朝的状元。

山东历代状元趣闻之状元胡同 潍坊的“状元胡同”  曹鸿勋,字仲铭,又字竹铭,号兰生,潍县(今潍坊市潍城区)人,清光绪二年(1876)丙子科状元,授职翰林院修撰。曾任云南永昌知府,在该任上,他平反大案数起,当地百姓称赞他执法严明,判案公正。后任湖南布政使、陕西巡抚。王寿彭(1874~1929年) 字次筏,号眉轩,同为潍县人,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癸卯科状元。1905年赴日本考察,写成《考察录》,提出吸收日本经验改良教育和实业的建议。辛亥革命后,任北京政府总统府秘书,后任山东省教育厅厅长。他将山东省省立农、工、矿、医、法、商各专门学校合并组建为山东大学,并增设了文科,自己兼任校长。

曹鸿勋中举之前居住在潍县南关新巷子,巧合的是,王寿彭也曾居住在这条巷子,在清朝晚期不到30年的时间里,一条巷子出了两名状元,这让人们对这条巷子也刮目相看了,因而后人称潍县的南关新巷子为“状元胡同”。

曹鸿勋与王寿彭还有许多共同之处,他俩都出生于贫寒家庭,除各有政绩外,俩人生前身后都以书法名世。曹鸿勋擅长书法,北京故宫、颐和园、东华门、西华门、大栅栏等处都有他的墨迹刻石,家乡潍坊有《重修玉清宫碑》、《十笏园记》等石刻传世。王寿彭亦工书法,时人以得其片纸只字为荣,当年“山东大学”的校牌即其所书,在家乡更是留有不少墨迹,以楹联、匾额、题扇居多  

山东历代状元趣闻之父子状元 在中国几千年的封建历史上,山东一直是文化渊薮之地,文教发达,人才辈出,这在科举考试中也得以体现。从唐高祖武德五年(622)壬午科开始选状元,到清末光绪三十年(1904)甲辰科止,历史上共产生了近800名状元;现在能考知姓名的状元共596人(部分人物籍贯无法考证),其中可以考证的山东籍状元36人,分布在全省17个县市。曲阜不愧为孔孟之乡,共产生7名状元,且全部出在唐朝,为山东之首。

常州状元趣谈?马状元步行回寓所 马世俊(1609—1666),才高八斗,然而穷得要命,连饭都吃不上。别人考上状元,举行过脱下民服、换上官服的仪式回住所都是高车大马,仆从成群,鼓乐喧天,风光气派。马世俊则备不起车马,也雇不起仆人,仍然穿着破旧的衣服,独自步行回寓所,一时传为奇闻。

马世俊工书画,诗歌 创作成就尤高,几乎所有清诗选本都有他的作品,这在清代状元中是颇突出的。然而,他这个状元,得来却极不容易。他屡试不中,应考达30年之久,流落京师,穷困潦倒。他是明代末年的秀才,中举已过50岁。过了两年,要会试了。马世俊已处于无法维持的境地。在万般无奈的情况下,他拿着自己的作品去晋谒著名文学家、官拜左都御史的龚鼎孳,希望得到他的帮助,他在文章中写道:“……数亡主于马齿之前,遇兴王于牛口之下,河山方以贿终;而功名复以贿始。七十以前之岁月已沦,七十以后之星霜复变。少壮未闻荐书,衰龄反同贩竖……”这是说自己年轻时读书,曾历数各代亡国之君,清入主中原时自己穷困潦倒之中,地位低下。明代的江山刚刚因为朝政腐败、贿赂公行而灭亡;现今新朝的功名又开始出现贿赂现象,自己70岁(实际是50岁)以前的岁月已成过去,70岁以后又碰上不正常情况。年轻时没有人推荐提拔,现在年老了反倒像小商贩一样奔波还不得温饱。

龚鼎孳读了他送去的不少作品,又同情,又激动,连连赞叹马世俊是“真才子”。龚是文坛巨子,得到他的称道自然大大提高了马世俊的身价。为了帮助他度过难关参加会试,龚还赠给马世俊银子800两。马世俊深受鼓舞。拿龚赠送的银子还清了债务,安排了生活,发愤读书备考,第二年(1661)4月会试,果然高中状元。可惜对于马世俊来说,这个梦寐以求的状元已来得太迟了,过了五年他便耗尽心力,与世长辞了,时年57岁。  辽宁省博物馆业务办公室主任刘韫介绍,设科选拔官吏的科举制度初创于隋代,确立于唐代,完备于宋代,兴盛于明清。 “状元”这一称呼始于唐代民间。唐制,参加考试的士子,经由各州贡送到京城,在应试前需递送“投状”,类似现在考试报名时需要填写的材料。考试结束后,将最好的成绩放在最前面,民间称之为“状头”,也称“状元”。

  在《全唐诗》中,有两首诗内含“状头”二字。 一为卢储所作《催妆诗》:“昔年将去玉京游,第一仙人许状头。今日幸为秦晋会,早教鸾凤下妆楼。” 其背后的故事:唐元和十四年(公元819年),江淮考生卢储进京,向尚书李翱投卷,求其举荐。李翱因急事外出,将其诗文置于案上,被15岁的女儿看见,连读数遍,爱不释手,随即对侍女说:“此人必为状头!”李翱闻听此言,颇为赏识,便命下属到馆驿向卢储表明招婿之意,卢储应允。一年后,卢储果然中了状元,遂完婚。洞房之夜,卢储作了这首诗。

另一首是郑合的《及第后宿平康里诗》:“春来无处不闲行,楚润相看别有情。好是五更残酒醒,时时闻唤状头声。”

其背后的故事:郑合是唐乾符三年(公元876年)考入进士前十名的,兴奋之际便去狎妓,梦幻中还想着当状元…… 宋代以后“状元”一词相当普遍。宋代词人辛弃疾写下了“状元新得意”这样的词句;杨无咎词中则有“傍墙人唤状元家,想见华堂融瑞气”

明清状元趣谈 中国的科举制度自隋炀帝大业二年(公元606年)设进士科起,至清光绪三十年(公元1904年)末科考试止,历时近1300年,产生700多名状元。科举考试是封建时代士人谋求出路的主要途径。科举考试分为四级:童试、乡试、会试、殿试。殿试就是人们常说的“考状元”。明清时由皇帝在太和殿主持,所以又称“廷试”,中者称为进士。考官从进士试卷中选出10份优秀的,初步确定名次呈皇帝亲自审阅,皇帝审阅完毕便拆开弥封,亲自裁定并填写状元、榜眼和探花的名字,这就是所谓的“点状元”。

明代有89名状元。浙江最多,有20名;第二、三、四名依次为:江西17名,江苏16名,福建11名。清代有114名状元。江苏最多,有49名;第二、三、四名依次为:浙江20名,安徽9名,山东6名。

明代状元中,年寿最高者为广东人黄士俊,享年86岁;年寿最短者为江苏人施槃,享年24岁。清代状元中,年寿最高者为广东人林召棠,享年88岁;年寿最短者为江苏人邹忠倚,享年32岁。明洪武三十年丁丑科春榜状元,福建人陈安仲,夺魁后一二个月即被朱元璋所杀;明正统四年,状元江苏人施槃夺魁后不到一年就病逝;清顺治十五年戊戌科状元,江苏人孙承恩夺魁后几个月就去世了。清乾隆五十八年状元,江苏人潘世恩夺魁后活了六十多年。明清两代没有状元驸马。

 明代状元中,表现最差的是江苏人周延儒,万历四十一年癸丑科状元,因种种罪行被崇祯皇帝勒令自尽。明史中将他列入《奸臣传》。清代状元中,被贬责最厉害的是同治元年状元徐郙,他虽工书善画,但好色贪财,七十多岁时仍微服出入于歌楼妓院,政治上毫无建树。明代状元中,最幸运的是成化十一年的状元浙江人谢迁,位至宰相,又是贤相,且享高寿83岁,子弟皆有出息。

明代状元中,当官十年以上、升官最慢的是天顺八年甲申科状元江西人彭教,26岁中状元,做官至42岁去世,只升过一级。清代状元中升官最慢的是道光六年丙戊科状元,浙江人朱昌颐,中状元前是六品考上状元后在官场摸滚爬打三十余年,职务升升降降,最终还是六品。清代状元中,没有一个被皇帝杀头的。结局最差的是江苏人李蟠,康熙三十六年中状元,两年后担任顺天乡试主考,因收受贿赂被判流戌边陲,从此销声匿迹,当时他才三十出头。第二个倒霉蛋是安徽桐城人龙汝言,嘉庆十九年状元,本来很受嘉庆皇帝赏识,同僚们以为他会迅速飞黄腾达,却因夫妻不和贻误了公事,被嘉庆帝以“革职为民、永不叙用”的处分。几年后嘉庆帝死了,道光帝又赏了他一个内阁中书的小官,此后再也未能得到重用,潦倒一生。

清代状元中,应考时间最长的是江苏宝应人王式丹,20岁考中秀才,58岁考中举人,第二年殿试时,康熙帝审阅后将王式丹从第五拔置第一,使得59岁的王式丹考中状元,人称“白头状元”。明清两代均无父子状元,明代无祖孙状元,清代仅有祖孙状元一例。江苏苏州人彭定求(1645-1719),康熙十五年状元。彭定求的孙子彭启丰(1701—1784),16岁入官学读书,好学上进,誓效

祖父,也做个状元。雍正五年会试第一,夺得会元桂冠;殿试时,担任评卷的"读卷大臣"把他列为第一甲第三名,雍正帝阅卷后亲拔为第一..  大魁天下,命运迥异  “状元”趣闻轶事

刘韫介绍说,目前,在史籍中留有名号的状元近800人。虽然其中不乏才华横溢者,亦或声名显赫者,但许多状元,由于受个人因素或环境因素限制,不过昙花一现。    刘韫认为,名垂青史的状元,首推南宋宝祐四年状元文天祥。 文天祥以崇高的爱国情操和民族气节,被誉为“状元中的状元”。后世对他的评价:“名相烈士,合为一传,三千年间,人不两见。”

    据史料载,当时殿试的题目是“御试策”,主要提出了为什么天灾频繁、人才匮乏、兵力薄弱、虏寇入侵等问题。

    据此,文天祥一口气写下了1万多字,回答得非常精彩。   文天祥被俘后威武不能屈,富贵不能淫,慷慨写下了“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诗句,从容就义.对国内局势曾经起到重大影响和作用的,还有清咸丰六年(公元1856年)状元翁同龢。

    翁同龢一生两为帝师,在晚清帝、后两党之争中为帝党首领。     甲午战争后,他积极支持康有为的变法主张,并密荐之于光绪皇帝,最终促成“戊戌变法”。     辽宁省博物馆艺术部的郭丹介绍,有一些状元仕途顺畅,像明代的状元彭时,第二年就入阁参政,4年后,便担任大学士。也有当上状元后没有升官的,像道光六年的状元朱昌颐,在官场混了30多年,最后干到吏科给事中,还是六品。

    有的状元一生命运悲惨。     明洪武三十年,福建人陈安考中了状元。巧的是,这一年考中进士的全是南方人,三位主考官也都是南方人。黄榜一贴,北方考生认为其中有“猫腻”。  明太祖朱元璋闻听,让陈安参与调查。这时候,又有人跳出来,诬陷陈安有意将北方考生水平不高的试卷呈给皇帝审阅。   震怒之下的朱元璋,不分青红皂白,下令将陈安革除功名,车裂而死。    郭丹说,有些状元虽然仕途不顺,但在其他方面崭露头角。     唐代的状元王维,在诗歌上的成就被后世认为:“自李(白)杜(甫)而下,当为第一。”他的绘画被推为“南宗绘画之祖”.  唐代的状元柳公权,精于楷书,是我国古代楷书四大家之一。   唐代的状元张又新,对茶道有研究,所撰《煎茶水记》是继陆羽《茶经》后,我国又一部重要的茶道研究著作。    南宋绍兴二十四年状元张孝祥,是著名词人,留下的词作达220多首。     明代正德六年状元杨慎,是颇有成就的文学家和著名学者,平生著述400多种。

    清光绪二十年状元张謇,虽然42岁,却才大魁天下,他当官不久,便看出朝廷腐败,愤然辞职,投资开办纱厂、油厂、冶铁厂等,成为近代民族实业家。不仅如此,张謇还创办了国内第一所师范学校和国内最早的公共博物馆,是一位颇有作为的状元

赵翼考状元 1729-1814)想夺状元,而且已考上了状元,但是他只得了个“探花”——第三名。这是怎么回事呢?原来早在赵翼参加的这科会试之前,朝中议论纷纷,说近几科会试头三名多半是军机处的人,军机大臣阅卷有偏向。这话连乾隆皇帝也知道了。这科会试,军机处办事员赵翼榜上有名,只等殿试确定名次。赵翼不愿放弃对于状元的追求。他知道阅卷负责人、军机大臣刘统勋和刘纶肯定要因避嫌而把自己排到10名之外。为了不让两位刘大人和其他阅卷官认出自己的卷子,他改变了字体和文风。平时他写石庵体,大家都认识他的字;殿试卷子上他改写欧体,谁也不知道他会写欧体。平时写文章议论纵横,挥洒自如;殿试的文章他写得很严谨。

殿试完毕,9名阅卷官通过认真审读,按规定在自己认为最好的10份卷子上画圈作了标记。刘纶是常州人,赵翼的同乡,尤其怕赵翼进入头10名被人议论,他仔细辩认了头10本卷子,又仔细辩认了其余的卷子,都没有找到赵翼的。他怀疑画上9个圈的卷子是赵翼的,拿给刘统勋看。刘统勋说;“这卷子我早看过了,不是赵翼的。他在我家住了多年,他的字烧成灰我也认得,这不是他的。”刘纶说:“他的字谁不认得?所有的卷子我都翻遍了,就是找不到,是不是改变字体了?我们再读文章,字体可改,文风改不了。”刘统勋说:“他平时写文章肆无忌惮,这卷子文章如此严谨,更不像他的。”这时,从新疆回朝的满族将军兆惠也参与阅卷。他不懂汉文。乾隆告诉他,圈越多的卷子越好。他一到阅卷处,不管三七二十一就数圈。拿起圈多的10本卷子给乾隆送去。

乾隆皇帝花了5个小时仔细阅读了10本卷子,认为名次定得可以。拆开弥封一看,第一名赵翼,江南人;第二胡高望,浙江人。这两名又都是军机处的。第三名王杰,陕西人…… 乾隆召集阅卷大臣,问:“本朝陕西曾有状元否?”都说:“前朝有康海,本朝则未有。”乾隆就把王杰跟赵翼换了个位置,并对大臣们解释说:“赵翼的文章很好,但江浙多状元,不足为奇;陕西本朝还一个状元都没有,现在正值西北大捷,该在西北点个状元。王杰已在第三,换成第一也不为过。” 这件事轰动朝野。赵翼虽然没有点为状元,但他比状元还“状元”。“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赵翼以自己的学术成就确定了自己的地位。

杨廷鉴赶考遇“闯王” 编者的话:中国的科举制度自隋炀帝大业二年(606)设进士科起,至清光绪三十年(1904)末科考试止,历时1300年,产生700多名状元。科举考试是封建时代士人谋求出路的主要途径。科举考试分为四级:童试、乡试、会试、殿试。殿试就是人们常说的 “考状元”。明清时由皇帝在太和殿主持,所以又称“廷试”,中者称为进士。考官从进士试卷中选出10份优秀的,初步确定名次呈皇帝亲自审阅,皇帝审阅完毕便拆开弥封,亲自裁定并填写状元、榜眼和探花的名字,这就是所谓的“点状元”。

常州历代人文荟萃,英才辈出。据不完全统计,唐、宋、元、明、清共出进士1546名,仅北宋大观三年(1109)一科进士中常州就出了53名。常武地区共出状元9名(加上金坛4名,溧阳1名,常州共有状元14名),清代名诗人龚自珍作诗喟叹:“天下名士有部落,东南无与常匹俦”。我市的前后北岸明清时期进士成群,大家云集,杨廷鉴、吕宫、赵熊诏、庄培因等四人是从这里起步走上全国的科举场并夺魁中状元的可谓是“状元街区”。数百年来,常州的状元们有不少有趣的奇闻逸事,我市多年从事文史工作的朱达明先生写成一组《常州状元趣谈》,本版从本期起刊登,以飨读者。明崇祯十三年(1640)初杨廷鉴进京赶考。他绕道河南辉县夏峰村,拜谒父亲的好友、理学名儒孙奇峰。孙奇峰见这位世侄远道前来问学,便与他彻夜长谈,精心辅导。如此数日,杨廷鉴获益匪浅,遂告辞北上。

一天,杨廷鉴正行途中,忽闻马蹄声响,只见一杆杏黄大旗,上书一个“闯”字风驰电掣而来。原来河南大部分已落入李自成之手,今天廷鉴遇到的是闯王亲兵的哨营。一个头目盘问几句,知他是赶考举子,不由分说,将他拉上马裹腋而去。

下午,探哨领杨廷鉴来到亲兵头子张鼐帐中,张鼐系李自成义子,一身红衣、一脸杀气,端坐帐中,杨廷鉴见此,吓得不敢入内。“请先生帐内叙谈”,杨廷鉴听声音,倒还算客气。“听说先生是个赶考举子。”杨廷鉴胆怯地漫步入内。“回将军,是!”张鼐又道:“先生可知朱家江山气数已尽,即使金榜得中,又能有几日显赫?我劝先生留在军中做个幕僚,草个文字,写个诏书,待父王打进京城,定能讨个官职,不强于及第乎?”说罢,不由分说,令亲兵带廷鉴出去安排食宿。杨廷鉴哪敢说半个不字,急忙叩谢不杀之恩。原来张鼐在为李自成网罗人才。自此,杨廷鉴在军中住下,吃喝都有人送入帐内,每天只需写几张“均田免税”、“开门迎闯王”、“闯王来了不纳粮”之类的标语。杨廷鉴在李自成军中呆了一年。这时,监视他的亲兵已经放松。一天,因久攻开封不下,张鼐召亲兵去搬火药,杨廷鉴趁机择路而逃,闯军因腹背受敌,匆忙撤离,无暇顾及杨廷鉴,杨廷鉴得以脱身,逃回常州。

转眼到了崇祯十六年(1643)又是京城会考之年。杨廷鉴在父亲陪同下,趁船走运河水道北上,不出半月便到了京城。参加考试,旗开得胜,会试得中。3月15日殿试,居然夺魁,高中状元,授翰林院修撰。父亲欣喜若狂,大宴亲友,可杨廷鉴却一点也快乐不起来,他知道大明社稷已岌岌可危,江山易主已时日不多。崇祯十七年(1644)正月初,李自成在西安建国称王。2月,便兵分两路直趋北京。3月18日,李自成已扬刀立马北京城下,崇祯皇帝登上煤山,终于把头伸向搭在老槐树上的白绫套中……

城破后,杨廷鉴以炭黑涂面而逃,但还是被张鼐的亲兵抓获认出,责问他何以在开封私下逃走。杨廷鉴支吾道:“当时情况紧急,将军已走,自己怕乱军之中遭到不测,便辗转逃归故里……”张鼐把杨廷鉴荐给李自成。李自成诏杨廷鉴回宏文馆仍任修撰。以后,清军入关占领北京,杨廷鉴又归顺了清朝       兄弟状元与父子状元

曲阜人孔纬,字化文,为孔子第20代孙,唐大中十三年(859)己卯科状元,曾任唐刑部尚书、御史大夫、集贤殿大学士、司徒等职,封鲁国公。其弟孔 考中唐咸通十四年(873)癸巳科状元;孔纬、孔 之弟孔缄为唐乾符三年(876)丙申科状元。于是,17年间一门兄弟三人考中状元,产生了中国历史上惟一的兄弟三人状元,此为科举考场内为人津津乐道的佳话。

孔纬兄弟少年丧父,兄弟三人皆依于叔父。三人中以长兄孔纬政名最彰,唐光启二年(886)拜相。孔纬为人疾恶如仇、公私分明、处事果敢。居高位时,权要托其为亲友谋官者无数,均被其拒绝。孔纬身上多齐鲁忠厚儒风,唐僖宗移住陈仓时,召百官见驾,孔纬辞别病危之妻,对家人说:“大丈夫岂以妻之故怠君父之急乎?”毅然前往陈仓救驾。孔纬晚年感伤晚唐乱世,不肯服药治病,后人称其为贤相。唐僖宗亦因其救驾有功,赐号“扶危启运保义功臣”。其子孔崇弼亦登进士科,官至散骑常侍。

历史上的父子状元也出在山东。梁颢(963—1004年),郓州须城人(今东平县),北宋雍熙二年(985)乙酉科状元,曾任翰林学士、开封知府。梁有三子,长子梁固北宋大中祥符二年(1009)己酉科状元,历任密州通判、户部判官等职。成就了历史上唯一的父子状元。更让人羡慕的是,梁颢的三子梁适虽然没中状元,但官至宰相。

状元七宝内涵释义

 科举考试以名列第一者为“元”,乡试第一称解元,会试第一称会元。殿试第一称状元。唐制,举人赴京应礼部试者皆须投状,因称居首者为状头,故有状元之称。从隋朝开始实行科举制以来,从中经历唐、宋、元、明、清各代,直到清光绪31年(1905)废除,历经近1300年。在“学而优则仕”的年代,封建社会的文人都把考状元作为跻身仕途的唯一途径。“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这些千古名言不知激励多少学子卧薪尝胆、悬梁刺股、勇跳龙门。中状元者号为“大魁天下”,为科名中最高荣誉。因其为殿试第一甲第一名,亦别称殿元。又因居三鼎甲之首,亦别称鼎元。但古时的状元也不是全部是殿试第一名。唐郑谷及第后,作《宿平康里》诗“好是五更残酒醒,耳边闻唤状元声。”但是郑谷当年是第八名,而不是第一。状元就是类似今天高考中的高考状元。目前在史籍中留有名号的状元约有七百多人左右,他们都是在苦读之后,才一举成名天下知,成为当时科考上的佼佼者。

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圣轩阁吉祥正所谓:熟读名家典籍,手握龙首印章,桌放文昌塔,步步高升,雁塔题名登金榜;屋置紫水晶,因势利导,启智醒脑胜一筹。一鸣惊人,效楚庄王问鼎中原;胸有成竹,仿宋文同心中有数;紫气东来,老子骑牛出函谷;马上封侯,状元登科显风流!得文昌帝君之眷顾,受万人追捧,荣登金榜,名垂青史 记者魏运亨)辽宁省博物馆举办的《历代状元榜眼探花墨迹特展》,吸引了大批观众。  在此次特展中,辽博除了展出“三鼎甲”的书画精品外,还搜集了一些科举状元的轶闻趣事。

    通过展览,观众了解到,自唐武德五年(公元622年)孙伏伽考取中国科举史上第一个状元,到清光绪三十年(公元1904年)刘春霖成为末科状元,近1300年间,中国历朝历代的状元,颇富传奇色彩。  “状元”一词,源于唐代民间

    辽宁省博物馆业务办公室主任刘韫介绍,设科选拔官吏的科举制度初创于隋代,确立于唐代,完备于宋代,兴盛于明清。

    “状元”这一称呼始于唐代民间。唐制,参加考试的士子,经由各州贡送到京城,在应试前需递送“投状”,类似现在考试报名时需要填写的材料。考试结束后,将最好的成绩放在最前面,民间称之为“状头”,也称“状元”。

    在《全唐诗》中,有两首诗内含“状头”二字。     一为卢储所作《催妆诗》:“昔年将去玉京游,第一仙人许状头。今日幸为秦晋会,早教鸾凤下妆楼。”     其背后的故事:唐元和十四年(公元819年),江淮考生卢储进京,向尚书李翱投卷,求其举荐。李翱因急事外出,将其诗文置于案上,被15岁的女儿看见,连读数遍,爱不释手,随即对侍女说:“此人必为状头!”李翱闻听此言,颇为赏识,便命下属到馆驿向卢储表明招婿之意,卢储应允。一年后,卢储果然中了状元,遂完婚。洞房之夜,卢储作了这首诗。

    另一首是郑合的《及第后宿平康里诗》:“春来无处不闲行,楚润相看别有情。好是五更残酒醒,时时闻唤状头声。”

    其背后的故事:郑合是唐乾符三年(公元876年)考入进士前十名的,兴奋之际便去狎妓,梦幻中还想着当状元……

    宋代以后,“状元”一词相当普遍。宋代词人辛弃疾写下了“状元新得意”这样的词句;杨无咎词中则有“傍墙人唤状元家,想见华堂融瑞气”。钦点状元 据辽宁省博物馆专家介绍,科举制度的产生,打破了血缘世袭关系和世族的垄断,对我国古代的选官制度,特别是对汉代的察举和征辟制、魏晋南北朝的九品中正制是一个改革和进步。 科举制度坚持“自由报名、统一考试、择优录取、公开张榜”的原则,为大批出身寒微的人提供了竞争入仕的机会,使得“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成为可能。

    宋代的状元吕蒙,早年间,母子二人被父亲赶出家门,其后,母子相依为命,在山洞里度日如年,苦苦支撑。为此,吕蒙发愤读书,最终中了状元,且善于治理朝政,成为宋代的名相。   清代的状元王杰、刘春霖等是地地道道的农家子弟,倘若没有科举制度,他们这些布衣草民是不可能跃上龙门的。     但是,在考取功名这条道路上,充满艰辛和“变数”。     明永乐二十二年殿试,原定状元为孙日恭。明成祖以“日恭”二字并在一起为“暴”字,不吉,于是,钦点一名叫邢宽的人为状元,取意“刑宽”。     清同治七年殿试,原定状元为江苏人王国均。因为王国均与“亡国君”同音,皇帝不悦,结果,王国均不但没有当上状元,反而从一甲被贬至三甲。

    皇帝还会以自己对书法的好恶来评卷。     康熙三十年殿试时,吴昺本来答得很好,按照规矩,应为状元,可康熙却对第二名戴有祺的书法褒奖有加,于是,戴有祺被钦点为状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