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宜信普惠上征信吗:李厚霖--生活不在别处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8 19:09:30

前段时间进行了一年一度为期9天的礼佛朝拜之旅,每天简单地重复着赶路、朝拜、吃饭、睡觉。看似简单,但内心充实而又宁静。

途径厦门时,通过微博与当地的几位脖友聚了一次。
  


  他乡遇脖友

这是我第一次通过互联网与素未谋面的朋友真实相聚,感觉非常特别,不可思议。却也真切感受到了网络科技的力量,它让世界上任何两个人的直线相识变为可能,如同弗德曼创造的那句著名口号—— “世界是平的。”

没错,世界变平了,越来越平。只要轻点鼠标,不管身在何处都能完成你想做的事情。可离了鼠标呢?在好友的聚会上,我发现有种现象越来越普遍,一群人大老远赶到一地、聚在一起,热热闹闹的场景,各自孤独地玩着手机、发着微博。像极了米兰昆德拉的小说,生活在别处。

这不禁让人思考,互联网真的拉近了你我的距离吗?

还是,只是拉近了你与陌生人的距离?

好友李静有一次很郁闷地说,“为什么,为什么我们总是与心爱的人吵架,却和陌生人说心里话。”很多人都表示有同感:我们愿意花很多时间去关注陌生人的更新,却极少想起去问候一句身边的朋友,关心一下身边的同事。不管愿不愿意,承不承认,我们离生活的真实触感越来越远。

以前是,没有手机、没有电脑、没有网络,想你了,就走几里山路,翻几座山,去牵你的手。现在是,有手机、有电脑、有网络、想你了,去看看你的博客,逛逛你的微博,再发条短信试探试探。社会进步了、工具进步了,却没有了“思念”的感觉,没有了“纯粹”的感觉……

如果说当初,网络只是一个技术平台,大家抱着犹抱琵琶半遮面的态度在上面冒冒泡。那么现在,它已让生活成了一个技术平台。网络上的语言丰富多彩,现实中的生活却十分贫乏、冰冷。波德米亚说,“终有一天街上走的全是行尸走肉,有的拿着他们的手机,有的带着他们的耳机和视频帽,所有人将同时身在他处。”

但我想说的是,真正的生活不在别处,就在脚下。看了一篇文章,大意是互联网让陌生人变熟悉,也让熟悉人变陌生。确实如此,我们的生活方式在手指和键盘中不断地改变,却也无非是一个得到与失去的过程。得到一些,便也失去一些。虽然我们还无法衡量这种得到与失去的价值,就像我们无法预料互联网的未来。但有一点,生活才是真实的,经历才是真实。

用安德烈纪德的话说,你不能“度过了一生,却没有看见生活。”

 

附:如何从网络回到真实世界的4点想法:

1、 学会倾听。与其说现在的网络社区是交流平台,不如说是一个巨大的树洞。每个人都对着这口树洞大声叫喊,都在不停地说,不停地倒垃圾,却没有人愿意听。无论如何,网络上也好,现实中也好,学会倾听,倾听让你变得理性,让你成长。

2、 重建信任。调查显示,“Twitter中毒者”往往是因为深深的自卑感和对现实世界交往的不信任。但,幻影最终还是要落回现实。无论出于心甘情愿还是被迫,我们都必须回到本来的世界。信任你的朋友、信任你身边的人,才能和他们畅所欲言。才能欢乐地度过这说长不长说短不短的百年岁月。

3、 接受完整。网络语言主要分两种,一是夸张的愤怒,二是潜意识的自我美化。但二者的相同之处在于,都是只言片语,或断章取义,或缺斤少两。这些不完整的碎片信息其实也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你我的判断力,影响你我的思维逻辑。只有在接受完整的前提下,才能撕下生活中的面具,用真心相互感应。

4、 享受寂寞。大约,净业寺本如师的这句话,我们都没学。还是这注定是一个沉默会被湮没的时代。享受寂寞,如此,狂欢才变得可贵。